元素周期表(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

元素周期表(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
元素周期表(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

元素周期表(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元素周期表中有 7 个横行,也就是 7 个周期

②元素周期表中有 9 个横行,分为 7 个周期

③元素周期表中有18 个纵行,也就是18 个族A.①

B.②③C.①③D.③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周期表中,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从左到右,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五列为第ⅤA 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 17、18 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B.第ⅡA 族都是金属元素

C.副族、第Ⅷ族都是金属元素

D.第ⅠA 族都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4.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

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A. B.

C. D.

5.在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是,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是;周期数等于族序数3倍的是。

6.X、Y、Z 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X、Y 位于同一主族,Y、

Z 处于同一周期。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 倍。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Y 原子的少 1。则元素 X、Y、Z 分别是、和。

7.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

示,其中Z位于ⅦA 族,则元素W、X、Y、Z 分别是、、和。

8.已知 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质子数之和为 31,在

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元素 X、Y、Z 分别是、和。

9.已知 Y、Z 和W 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短周期元素,

Z 与Y 相邻,Z 与W 也相邻;Y、Z 和W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请回答问题:

(1)上述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_(填“是”或“否”)。

(2)元素Y、Z、W 分别是、和。

10.某元素R与氮元素可形成R N,它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已知

该化合物中的R n+核外有28 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A.第3周期,第ⅤA 族B.第4周期,第Ⅲ A 族 C.第5周期,第Ⅲ A 族D.第4周期,第ⅤA 族

1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 A、B 位于同一周期,A 在第ⅡA 族,

B 在第ⅤA 族;A 的原子序数为x,B 的原子序数为y,则y

不可能是()

A.x+3 B.x+13 C.x+26 D.x+27

12.已知 A、B 两元素,A 的原子序数为x,A、B 所在周期元素

的种类分别为 8 和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 同在第ⅠA 族,当B在A的下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

(2)若A、B 同在第ⅦA 族,当B在A的下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

13.请判断下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29 号元素

(2)50 号元素

(3)82 号元素

【参考答案】

1.A

2. C

3.D

4.D

Na

9. (1)否

(2)N O S

10.B

11.C

12. (1)x+8

(2)x+18

13. (1)第 4 周期,第ⅠB 族

(2)第 5 周期,第Ⅳ A 族

(3)第 6 周期,第Ⅳ A 族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 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 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 ) 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 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前20号元素中,阳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减去1,阴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 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 子层结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a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 关系是( ) A.a>b>c>d B.b>a>d>c C.c>b>a>d D.b>a>c>d 练方法技巧——元素推断的方法 6.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 素原子序数的4倍,A、B、C三元素应分别为( ) A.C、Al、P B.O、P、Cl C.N、Si、S D.F、S、Ar 7.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 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所示(第七周期填满,元素种类为32): 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元素种类数2 8 8 18 18 32 32 分析元素周期序数和元素种类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 A.18 B.32 C.50 D.64 题号1 2 3 4 5 6 7 8 答案 练综合拓展 9.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元素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中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 (a)S、Na、Mg、Al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 )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 )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n 是第五周期第ⅢA 族元素 B.11549In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3In OH >RbOH 2.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 、X 、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Z 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 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常温常压下,Y 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的小故事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不得不说的故事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古代中国则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说。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决不止于四五种。18世纪,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如金、银、铁、氧、磷、硫等,到19世纪,已发现的元素已达54种。 人们自然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开了这个奥秘。 原来,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质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 门捷列夫激动不已。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质排列成一张表,结果发现,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每数到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呢? 1834年2月7日,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1861年回国,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 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

章节时,他遇到了难题。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简直着了迷。夜深人静,圣彼得堡大学主楼左侧的的门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着灯光,仆人为了安全起见,推开了门捷列夫书房的门。 “安东!”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把筐也一起拿来。” 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他走出房门,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帮我把它剪开。” 门捷列夫一边吩咐仆人,一边动手在厚纸上画出格子。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于一样大小。开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写字。” 门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原于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接下来的日子,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奇怪。门捷列夫旁若无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收起、摆开,再收起、再摆开,皱着眉头地玩“牌”…… 冬去春来。门捷列夫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有一天,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纸牌”来了,摆着,摆着,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来,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这就是说,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随堂练习】 1.医生建议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 A .钾元素 B .铁元素 C .碘元素 D .锌元素 2.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单质的氧性逐渐增强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3.砹(At )原子序数85,与F 、Cl 、Br 、I 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砹是有色固体 B .非金属性:At <I C .HAt 非常稳定 D .I 2 可以从At 的可溶性的盐溶液置换出来。 4.元素X 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 A.第4周期ⅢA 族 B.第4周期ⅦA 族 C.第3周期ⅣB 族 D.第3周期ⅣA 族 5.A 、B 两元素可形成AB 型离子化合物,如果A 、B 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A 、B 两元素所处的 周期为-------------------------------------------------------------------------------( ) A.在同一周期 B.一种在第一周期,一种在第二周期 C.一种在第二周期,一种在第三周期 D.一种在第三周期,一种在第四周期 6.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 -----------------------------------------( ) A.一定是IIA 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7.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 .第17列为卤族元素 C .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D .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卤素离子(X -)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 B.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 负一价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在同一族中从上至下逐渐减弱 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HCl 由H 2和Cl 2在点燃的条件下制得 B .氢氟酸比盐酸的酸性强 C .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碘单质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10.足量的氯气或盐酸分别跟下列金属反应,均有MCl 2型化合物生成的是-----------------( ) A.Al B.Mg C.Fe D.Na 11.以下各组表示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 -------------------------( ) A .得电子能力 F 2>Cl 2>Br 2>I 2 B .还原能力 F -HCI>HBr>HI D .酸性 HF>HCI>HBr>HI 1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3.下列各组原子序数的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 2型化合物的是---------------------------( ) A.12和17 B.13和16 C.11和17 D.6和8 14.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 ,那么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位于---------------------------( ) A .Ⅲ B 族 B .ⅢA 族 C .ⅠB 族 D .ⅠA 族 15.钛(Ti )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Ti 4622、Ti 4722、Ti 4822、Ti 4922、Ti 5022中,中子数不可能... 为( )

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卡片分析法

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4月/20日/第004版 科普家园 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卡片分析法 王振宇 卡片时于研究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很重要,对于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发明创造也同样重要。运用卡片分析法取得重大成果的最著名的事例。就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率。1869年,为了研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关系,门捷列夫将搜集来的各种元素的名称写在纸上,并记下它们的原子量和基本性质,把相似的元素和相近的原子量排列在一起:他又从最小的原子量开始选取元素,并把它们按原子量的顺序排列,经过分析研究,终于发现了元素的性质存在着周期性,从而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周期率编制了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卡片分析法的基础是要有卡片。卡片大小自便,扑克牌大小也可,稍大也可,能在上面记录信息即可。卡片上面都记录什么呢?以下方面可供参考:突然涌现的想法:由谈话、读书、观察等产生的设想或注意到的问题;图书、杂志、人名、地址、电话号码;被记述或证实的信息;从智力激励法等创造性开发会议中产生的新设想:有关行动计划。的基本设想:使数据系统化的各种形式:发现数据存在的场所、收集的来源以及技法;数据的种类:意想不到的偶然事件;从大脑中一闪即过的有创意的新设想,等等。 卡片分析法是一种发挥综合思维作用的方法,通过将所得到的记录有有关信息或设想的卡片。进行分析,进行整理排列,以寻找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最后形成比较系统的新设想。该法作为分析整理资料获得启发的有效途径,可用于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中。在分析中要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种种因素联系起来考虑。综合不是主观地、任意地把对象的各部分捏合在一起,也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不是各种因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按照对象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一种方法。它不是抽象地、从外部现象的联结上来认识事物,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住事物在总体上相互联结而又矛盾的特殊性,研究这一矛盾怎样制约着事物丰富多彩的属性,怎样在事物的运动中展现出整体的特征。 卡片分析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这是一种在比较分类的基础上,由综合进行创新的方法比较和分类是运用此法时要做的基本工作,然而,真正有创意的工作在于时各类资料的综合:其次,运用这种方法时,不只是对卡片的理性分析和综合,还需要综合地发挥运用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如感受、感情、直观、意志等,因为对卡片的分析整理直接受到这些圆素的影响:第三,此法借助于卡片分析事理发现其内在联系,具有直观、方便、灵活的特点。既可单人应用,也可集体进行,应用范围广,几乎适用于各领域的创造性活动。 卡片分析法在各种研究和发明创造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将待处理的信息卡片化,具有克服人脑思维限度的功能,从而成为整理分析资料获得启发的有效方法。人的思维能力虽然是无限的,但一个人在思维中同时操作的思维元素数是很有限的,实验证明,一般人当同时思维操作的信息元素超过10个时,要在脑内同时操作加工这些信息显得很困难。而通过卡片,把各种信息或设想转移到脑外,变成能稳定地呈现在眼前的外存信息,这样既可把在头脑中借助记忆进行的思维操作转为脑外自理卡片,来减轻思维负担,又可使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了思维效率。 (四十五) 第1页共1页

高中元素周期表练习及答案

元素周期表练习 一、选择题 1. 对于第二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兀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C .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 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 (需Rn ),这是一种放射性很强的原子,会对人体产生伤 害,因此,家庭装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天然产的花岗岩材料。已知氡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该原子与同周期I A 、n 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B .该原子最外层有 8个电子 C .该原子中子数是 86 D .该原子核外有 5个电子层 3. 2011年3月17日,因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 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我国香港和内地出现抢购碘盐的疯狂热潮,用于防护核 辐射,医疗专家提醒: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不 可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否则可能诱发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技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 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碘1311原子核所含中子数是 78 B .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C .碘1271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1311属于同位素 D .碘1271原子和碘1311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 R 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 若1 mol RO 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 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7: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 ⑩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F — ,其核外电子数相(C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5. 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 4, 形成的化合物是(A ) A . K S B . MgO C . MgS D .①③④ 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列相同的离子 D . NaF 6. 在一定条件下, RO 3与 R — 可发生反应: 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元素R 位于周期表中第V A 族 RO 3 + 5R — + 6H + ===3R 2+ 3H 2O ,下列关于 R B. R03中的R 只能被还原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核外电子数 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 A .CO 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B .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 .S 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核电荷数为12 B .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带12个单位正电荷 D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5.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 .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6.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7.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B 、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 C 、镉是金属元素 D 、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 8.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铝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9.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Mg +2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g . 10.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 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镉的原子序数是48 B.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镉的元素符号是Cd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氦是太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A.H B. He C. N 12.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 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 76H 52 O 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13.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14.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的原子序数是12 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元素所在周期的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人教版必修二《1.1.1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依据的是() A. 原子的核电荷数 B. 原子的中子数 C. 原子的质子数 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答案:B 点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而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是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所以不能用原子的中子数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 2. 在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 8,18,32,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 答案:B 点拨:元素周期表中1?6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分别是2,8,8,18,18,32 ,故选B。 3. (2018 ?经典习题选萃)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 B.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 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D. 碱金属元素是指IA 族的所有元素 答案:B 点拨:在周期表中18个纵行代表16个族,即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忸族,A项错误;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项正确;第2、3周期均为8种元素,第6周期有32种元素,C项错误;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除H以外的所有元素,D项错误。 4. (2018 ?试题调研)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A B、C、D四种元素的中间,A、B、C D 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下列数据,其中不可能的是() n_C t A_ o A.4Z B. 4Z+ 10 C. 4Z+ 5 D. 4Z+ 14 答案:C 点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左右相邻原子序数差1;由题图中结构可知,C不可能在第1周期,故C与R或R

阅读材料: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在化学教科书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生平简介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生于一八三四年二月七日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这个时代,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生产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化学也同其它科学一样,取得了惊人的进展。门捷列夫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诞生到人间。门捷列夫从小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他认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人们得到快乐、美满的生活;只有学习,才能使人变得聪明。 门捷列夫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一位很有名的化学教师,经常给他们讲课。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当时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始创的新原子论。由于道尔顿新原于学说的问世,促进了化学的发展速度,一个一个的新元素被发现了。化学这一门科学正激动着人们的心。这位教师的讲授,使门捷列夫的思想更加开阔了,决心为化学这门科学献出一生。 门捷列夫在大学学习期间,表现出了坚韧、忘我的超人精神。疾病折磨着门捷列夫,由于丧失了无数血液,他一天一天的消瘦和苍白了。可是,在他贫血的手里总是握着一本化学教科书。那里面当时有很多没有弄明白的问题,缠绕着他

的头脑,似乎在召呼他快去探索。他在用生命的代价,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着。他说,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的光荣,而是为了俄国名字的光荣。”——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门捷列夫并没有死去,反而一天天好起来了。最后,才知道是医生诊断的错误,而他得的不过是气管出血症罢了。 由于门捷列夫学习刻苦和在学习期间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一八五五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学院毕业。毕业后,他先后到过辛菲罗波尔、敖德萨担任中学教师。这期间,他一边教书,一边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写出了《论比容》的论文。文中指出了根据比容进行化合物的自然分组的途径。一八五七年一月,他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化学教研室副教授,当时年仅二十三岁。 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近五十多年来,各国的化学家们,为了打开这秘密的大门,进行了顽强的努力。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开始出外考察和整理收集资料。一八五九年,他去德国海德尔堡进行科学深造。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扎实了。一八六二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了考察,对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使他对元素的特性有了深刻的了解。一八六七年,他借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世界工业展览俄罗斯陈列馆工作的机会,参观和考察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的许多化工厂、实验室,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他认识自然的才干,而且对他发现元素周期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元素周期表练习题附答案

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而成的 B.从第一周期到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价电子数和族数是一致的 C.主族元素中(氢除外)族序数越小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 ]2.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 A.2、4、6 B.19、20、21 C.1、3、5 D.8、16、18 [ ]4.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A.原子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 ]6.下列关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性质从左到右变化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 ]7.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HI、HBr、HCl、HF B.HCl、H2S、PH3、SiH4 C.H2O、H2S、HCl、HBr D.HF、H2O、NH3、CH4 [ ]8.下列各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渐弱,酸性渐强的是 A.NaOH、Mg(OH)2、H3PO4、H2SO4 B.KOH、NaOH、H2SO4、HClO4 C.Be(OH)2、Ca(OH)2、HBrO4、HClO4 D.Mg(OH)2、Ba(OH)2、H3PO4、H2SO4 [ ]9.同主族3种元素X、Y、Z,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XO4>HYO4>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X<HY<HZ C.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还原性HX>HY>HZ [ ]10.R元素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对R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R元素处于3周期ⅥA族 B.R元素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共有14个电子 D.元素最低化合价为-2价 [ ]11.某元素Y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 g该元素的单质与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化合物YO2,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Ⅴ族 [ ]12.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X和Y,X的原子序数大于Y,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Y的二价阴离子和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X和Y形成的化合物Z的说法正确的是 A.Z是酸性氧化物 B.Z的水化物是碱 C.Z的化学式为X2Y D.Z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硫酸 [ ]13.A、B、C 3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都比氩原子少,若A和C处于同一主族,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5,B原子的M电子层比L电子层少2个电子,则A、B、C 3种元素分别为 A.Li、Na、S B.Na、S、Li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在十九世纪初期,人们已经发现了不少元素。在这些元素的状态和性质方面,有些极为相似,有些则完全不同,有些元素在某些性质方面很相似,但 在另一些方面却又差别很大。化学家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寻求 元素相之间内在联系从而把元素作一科学分类的要求。科学家们 在这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曾发表了部分元素间相互联系的论 述。 1829年德国段柏莱纳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三素 组”的分类法,并指出每组中间元素的原子量大约等于两端的元 素原子量的平均值。但他当时只排了五个三素组,还有许多元素 没找到其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1864年德国迈耶按元素的原子量顺序把元素分成六组,使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纵行里。但也没有指出原子量跟所有元素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1865年英国纽兰兹把当时所知道的元素按原子量增加的顺序排列,发现每个元素它的位置前后的第七个元素有相似的性质。他称这个规律叫“八音律”。他的缺点在于机械地看待原子量,把一些元素(Mn、Fe等)放在不适当的位置上而把表排满,没有考虑发现新元素的可能性。 直到1868年,迈耶发表了著名的原子体积周期性图解。都末找出元素间最根本的内在联系,但却一步步地向真理逼近,为发现元素周期律开辟了道路。 与迈耶尔相似,以先行者提供的借鉴为基础,门捷列夫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于1869年2月编成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869年3月18日,俄国化学会举行学术报告会,门捷列夫因病未能出席,他委托他的同事、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门许特金代他宣读他的论文《元素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在论文中,他指出: (1)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或者是原子量相近(如Pt,Ir,Os),或者是依次递增相同的数量(如K,Rb,Cs)。 (3)各族元素的原子价(化合价)一致。 (4)分布在自然界的元素都具有数值不大的原子量值,具有这样的原子量值的一切元素都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因此可以称它们是典型的元素。 (5)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 (6)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元素将被发现,例如排在铝和硅后面的、性质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75之间的两种元素。 (7)当我们知道了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的原子量后,有时可借此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 (8)一些类似的元素能根据其原子量的大小被发现出来。 正如门捷列夫所指出的,周期律的全部规律性都表述在这些原理中。其中最主要的是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做着周期性的变化。他的卓见没有立即被接受。他的老师、俄国化学家齐宁甚至训诫他是不务正业。在这种压力下,门捷列夫没有象纽兰兹那样伤心地放弃对新理论的研究,他不顾名家的指责和嘲笑,继续为周期律的揭示而奋斗。经过两年的努力,1871年他发表了关于周期律的新论文。文中他果断地修正了前一个元素周期表。例如在前一表中,性质类似的各族是横排,周期是竖排;而在新表中,族是竖排,周期是横排,这样各族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就更为清晰。同时他象迈耶尔那样,将那些当时性质尚不够明确的元素集中在表格的右边,形成了各族元素的副族。在前表中为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的4个空格,在新表中则变成了6个。 门捷列夫深信他所发现的周期律是正确的。他以周期律为依据,大胆指出某些元素的原子量是不准确的,应重新测定。例如当时公认金的原子量为169.2,按此,在周期表中,金应排在锇、铱、铂(当时认为它们的原子量分别是198.6,196.7,196.7)的前面。而门捷列夫根据金的性质认为金在周期表中应排在这些元素的后面,所以它们的原子量应重新测定。重新测定的结果是:锇为190.9,铱为193.1,铂为195.2,金为197.2。实验证明了门捷列夫的意见是对的。又例如,当时铀公认的原子量是116,是三价元素。门捷列夫则根据铀的氧化物与铬、钼、钨的氧化物性质相似,认为它们应属于一族,因此铀应为六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 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除第 1 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2、3 周期) 周期:7 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 周期) 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 周期) 主族7 个:ⅠA-ⅦA 族:16 个(共18 个纵行)副族7 个:IB- ⅦB 第Ⅷ族 1 个(3 个纵行) 零族(1 个)稀有气体元素 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1. 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 点燃 4Li + O 2 2Li 2O 2Na + O 2 Na 2O2 2 Na + 2H 2O = 2NaOH + H2↑2K + 2H 2O =2KOH + H2↑ 通式:2R + 2 H 2 O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 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 答案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 (1)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银与铜位于同一族,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区。 (2)[Mg(H2O)6]2+[(N5)2(H2O)4]2-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 N、O、Mg元素的前3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元素I1/kJ?mol-1I2/kJ?mol-1I3/kJ?mol-1 X737.71450.77732.7 Y1313.93388.35300.5 Z1402.32856.04578.1 ①X、Y、Z中为N元素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②从作用力类型看,Mg2+与H2O之间是________、N5与H2O之间是________。 ③N5-为平面正五边形,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科学家预测将来还会制出含N4-、N6- 表示,其中m代表等平面环状结构离子的盐,这一类离子中都存在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4-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 (3)AgN5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Ag+周围距离最近的Ag+有_______个。若晶体中紧邻的N5-与Ag+的平均距离为a nm,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gN5的密度可表示为 _____g?cm-3(用含a、N 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3d5 ds Z X最外层为2个电子,X为镁;N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1.核电荷数大于10的某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最外电子层所含有的电子数是次外层所含有的 电子数的一半,有关该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第三周期第W A族 B ?该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不易与水反应 C.该元素的氧化物不与酸反应,可与强碱的水溶液反应 D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大,居所有元素的第二位 2.通过14C标记的C60进行跟踪研究,医学界发现了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艾滋病病毒。有关C60和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12C60与14C60互为同位素 B.14C转变为12C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12C与叱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 3 : 4 D .金刚石与C60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3?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等的磷酸盐)中, 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试判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的() A .第六周期第W A族 B .第七周期第W A族 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C.第七周期第四A族 D .第八周期第W A族 4.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 的位置相符的是( 5.某种元素A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的单质 得6 g化合物AO2,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8 g跟氧气充分反应,可 A .第二周期n A族 B .第三周期W A族 C.第二周期W A族 D .第三周期V A族 6.有X、Y两种元素,原子 序数小于等于20, X的原子半径小于 且X、Y原子的最外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 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丫2 )

元素周期表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现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从左向右数第七纵行是ⅦA族 B.从左向右数第十一纵行是ⅠB族 C.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D.ⅦA族的全部元素只能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解析:A.它应是ⅦB族。C.氢元素在ⅠA族中。D.砹(At)是既能表现非金属性又能表现金属性的元素的典型之一。 答案:B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和中子数 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解析:原子的电子层数决定其所在的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它所在的族。 答案:C 3.下列关于现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所含元素种数最少的周期是第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周期是第六周期C.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Ⅷ族 D.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ⅢB族 答案:C 4.下列原子序数所代表的元素中,全属于主族元素的一组是( ) A.22,26,11 B.13,15,38 C.29,31,16 D.18,21,14 答案:B 5.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d、……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判断其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 A.第6周期ⅣA族B.第7周期ⅥA族 C.第7周期Ⅷ族D.第8周期ⅥA族 答案:B 6.(2011·天津卷)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解析:137Cs与133Cs是铯的两种同位素,二者质子数相等,中子数相差4,A项错误;同周期元素(除0族外)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项错误;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而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点逐渐升高,D项错误。 答案:B 7.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C.第1列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变化趋势相反 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的元素种类最多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第9列即原第Ⅷ族中的1个纵行,无非金属元素。而第18列的He元素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所以B项错误。第1列为碱金属元素,第17列为卤素,两者熔沸点的变化趋势确实相反。由于第3列即第ⅢB族,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镧系和锕系各包括15种元素,种类最多。 答案:B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利用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考查了自学能力。 8.A、B两元素为某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x+1 ②x+8 ③x+11 ④x+18 ⑤x+25 ⑥x+32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在同一周期的前提下,若A、B为第二或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为1,即B的原子序数为x+1。若A、B为第四或第五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要加上10种过渡元素,B的原子序数为x+11。若A、B为第六或第七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还包括15种镧系或锕系元素,即有24种过渡元素,B的原子序数为x+25。故答案为C。 答案:C 9.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