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夏清、陈常贵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一章流体流动

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 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

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

= 98.7×103 Pa -13.3×103 Pa

=8.54×103 Pa

设备内的表压强 P

= -真空度 = - 13.3×103 Pa

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Pa ,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

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

P

油≤σ

解:P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 150.307×103 N

σ

= 39.03×103×3.14×0.0142×n

P

油≤σ

得 n ≥ 6.23

取 n

min

= 7

至少需要7个螺钉

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压差计,如本

题附图所示。测得R 1 = 400 mm , R 2 = 50 mm ,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U 型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 3 = 50 mm 。试求A ﹑B 两处的表压强。

分析:根据静力学基本原则,对于右边的U管压差计,a –a ′

为等压面,对于左边的压差计,b –b ′为另一等压面,分别列出两个等压面处的静力学基本方程求解。 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g ,其他数据如图所示 a –a ′

处 P A + ρg gh 1 = ρ水gR 3 + ρ水银ɡR 2

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 即:P A = 1.0 ×103×9.81×0.05 + 13.6×103×9.81×0.05 = 7.16×103 Pa

b-b ′处 P B + ρg gh 3 = P A + ρg gh 2 + ρ水银gR 1 P B = 13.6×103×9.81×0.4 + 7.16×103 =6.05×103Pa

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 1m ,U 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为820Kg /?。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68mm 时,相界面与油层的吹

气管出口距离h。

分析:解此题应选取的合适的截面如图所示:忽略空气产生的压强,本题中1-1′和4-4′为等压面,2-2′和3-3′为等压面,且1-1′和2-2′的压强相等。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列出一个方程组求解

解:设插入油层气管的管口距油面高Δh 在1-1′与2-2′截面之间

P 1 = P 2 + ρ水银gR ∵P 1 = P 4 ,P 2 = P 3

且P 3 = ρ煤油g Δh , P 4 = ρ水g (H-h )+ ρ煤油g (Δh + h ) 联立这几个方程得到

ρ水银gR = ρ水g (H-h )+ ρ煤油g (Δh + h )-ρ煤油g Δh 即 ρ水银gR =ρ水gH + ρ煤油gh -ρ水gh 带入数据

1.03×103×1 - 13.6×103×0.068 = h(1.0×103-0.82×103) h= 0.418m

5.用本题附图中串联U管压差计测量蒸汽锅炉水面上方的蒸气压,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两U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以知水银面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h1﹦2.3m ,h2=1.2m, h3=2.5m,h4=1.4m 。锅中水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h5=3m 。大气压强pa = 99.3×103pa。 试求锅炉上方水蒸气的压强P。

分析:首先选取合适的截面用以连接两个U管,本题应选取如图所示的1-1截面,再选取等压面,最后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列出方程,求解 解:设1-1截面处的压强为P1

对左边的U管取a-a等压面, 由静力学基本方程

P0 + ρ水g(h 5-h 4) = P1 + ρ水银g(h 3-h 4) 代入数据

P0 + 1.0×103×9.81×(3-1.4)

= P1 + 13.6×103×9.81×(2.5-1.4)

对右边的U管取b-b等压面,由静力学基本方程P1 + ρ水g(h 3-h 2) = ρ水银

g(h 1-h 2) + pa 代入数据

P1 + 1.0×103

×9.81×﹙2.5-1.2﹚= 13.6×103

×9.81×﹙2.3-1.2﹚ + 99.3×103

解着两个方程 得 P0 = 3.64×105Pa

6. 根据本题附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的读数,计算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p。压差计中以油和水为指示液,其密度分别为920㎏/m3 ,998㎏/m3,U管中油﹑水交接

面高度差R = 300 mm,两扩大室的内径D 均为60 mm,U管内径d为6 mm。当管路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时,两扩大室液面平齐。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找准等压面,根据扩大室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管路相通,可以列出两个方程,联立

求解

解:由静力学基本原则,选取1-1‘为等压面, 对于U管左边 p表 + ρ油g(h 1+R) = P1 对于U管右边 P2 = ρ水gR + ρ油gh 2 p表 =ρ水gR + ρ油gh 2 -ρ油g(h 1+R) =ρ水gR - ρ油gR +ρ油g (h 2-h 1)

当p表= 0时,扩大室液面平齐 即 π (D/2)2(h 2-h 1)= π(d/2)2R h 2-h 1 = 3 mm

p表= 2.57×102Pa

7.列管换热气 的管束由121根φ×2.5mm 的钢管组成。空气以9m/s 速度在列管内流动。空气在管内的平均温度为50℃﹑压强为196×103Pa(表压),当地大气压为98.7×103

Pa

试求:⑴ 空气的质量流量;⑵ 操作条件下,空气的体积流量;⑶ 将⑵的计算结果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流量。

解:空气的体积流量 VS = uA = 9×π/4 ×0.02 2

×121 = 0.342 m 3

/s 质量流量 w s =VS ρ=VS ×(MP)/(RT)

= 0.342×[29×(98.7+196)]/[8.315×323]=1.09㎏

/s

换算成标准状况 V 1P 1/V 2P 2 =T 1/T 2

VS2 = P 1T 2/P 2T 1 ×VS1 = (294.7×273)/(101×323) × 0.342 = 0.843 m 3/s

8 .高位槽内的水面高于地面8m ,水从φ108×4mm 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2m 。在本题特定条件下,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可按∑hf = 6.5 u 2 计算,其中u 为水在管道的流速。试计算: ⑴ A —A ' 截面处水的流速; ⑵ 水的流量,以m 3/h 计。

分析:此题涉及的是流体动力学,有关流体动力学主要是能量恒算问题,一般运用的是柏努力方程式。运用柏努力方程式解题的关键是找准截面和基准面,对于本题来说,合适的截面是高位槽1—1,和出管口 2—2,,如图所示,选取地面为基准面。

解:设水在水管中的流速为u ,在如图所示的1—1, ,2—2,处列柏努力方程

Z 1g + 0 + P1/ρ= Z 2g+ u2

/2 + P2/ρ + ∑hf (Z 1 - Z 2)g = u 2/2 + 6.5u 2 代入数据 (8-2)×9.81 = 7u 2

, u = 2.9m/s 换算成体积流量

V S = uA= 2.9 ×π/4 × 0.12 × 3600 = 82 m 3

/h

9. 20℃ 水以2.5m/s 的流速流经φ38×2.5mm 的水平管,此管以锥形管和另一φ53×3m 的水平管相连。如本题附图所示,在锥形管两侧A 、B 处各插入一垂直玻璃管以观察两截面的压强。若水流经A ﹑B 两截面的能量损失为1.5J/㎏,求两玻璃管的水面差(以mm计),并在本题附图中画出两玻璃管中水面的相对位置。 分析:根据水流过A 、B 两截面的体积流量相同和此两截面处的伯努利方程列等式求解

解:设水流经A﹑B两截面处的流速分别为u A 、 u B u A A A = u B A B

∴ u B = (A A /A B )u A = (33/47)2×2.5 = 1.23m/s 在A﹑B两截面处列柏努力方程

Z 1g + u12/2 + P1/ρ = Z 2g+ u22/2 + P2/ρ + ∑hf

∵ Z 1 = Z 2

∴ (P1-P2)/ρ = ∑hf +(u12-u22)/2 g (h 1-h 2)= 1.5 + (1.232-2.52) /2 h 1-h 2 = 0.0882 m = 88.2 mm

即两玻璃管的水面差为88.2mm

10.用离心泵把20℃的水从贮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各部分相对位置如本题附图所示。管路的直径均为Ф76×2.5mm,在操作条件下,泵入口处真

空表的读数为24.66×103Pa,水流经吸入

管与排处管(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可分

别按∑h

f,1=2u2,∑h

f,2

=10u2计算,由于管

径不变,故式中u为吸入或排出管的流速m

/s。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强为98.07×

103Pa(表压)。试求泵的有效功率。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运用柏努力方程求算管路系统所要求的有效功率把整个系统分成两部分来处理,从槽面到真空表段的吸入管和从真空表到排出口段的排出管,在两段分别列柏努力方程。

解:总能量损失∑hf=∑hf+

,1∑hf

,2

u

1=u

2

=u=2u2+10u2=12u2

在截面与真空表处取截面作方程: z

0g+u

2/2+P

/ρ=z

1

g+u2/2+P

1

/ρ+∑hf

,1

( P

0-P

1

)/ρ= z

1

g+u2/2 +∑hf

,1

∴u=2m/s

∴ w

s

=uAρ=7.9kg/s

在真空表与排水管-喷头连接处取截面 z

1g+u2/2+P

1

/ρ+W

e

=z

2

g+u2/2+P

2

/ρ+∑hf

,2

∴W

e = z

2

g+u2/2+P

2

/ρ+∑hf

,2

—( z

1

g+u2/2+P

1

/ρ)

=12.5×9.81+(98.07+24.66)/998.2×103+10×22 =285.97J/kg

N e = W

e

w

s

=285.97×7.9=2.26kw

11.本题附图所示的贮槽内径D 为2m,槽底与内径d 0为33mm 的钢管相连,槽内无液体补充,其液面高度h 0为2m (以管子中心线为基准)。液体在本题管内流动时的全部能量损失可按∑h f =20u2公式

来计算,式中u 为液体在管内的流速m /s 。试求当槽内液面下降1m 所需的时间。 分析:此题看似一个普通的解柏努力方程的题,分析题中槽内无液体补充,则管内流速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一个关于液面高度的函数,抓住槽内和管内的体积流量相等列出一个微分方程,积分求解。

解:在槽面处和出口管处取截面1-1,2-2列柏努力方程 h 1g=u 2/2+∑h f =u 2/2+20u 2 ∴u=(0.48h)1/2=0.7h 1/2

槽面下降dh ,管内流出uA 2dt 的液体 ∴Adh=uA 2dt=0.7h 1/2A 2dt

∴dt=A 1dh/(A 20.7h 1/2)

对上式积分:t=1.⒏h

12.本题附图所示为冷冻盐水循环系统,盐水的密度为1100kg /m3,循环量为36m3。管路的直径相同,盐水由A 流经两个换热器而至B 的能量损失为98.1J /kg ,由B 流至A 的能量损失为49J /kg ,试求:(1)若泵

的效率为70%时,泵的抽功率为若干kw ?(2)若A 处的压强表读数为245.2×103Pa 时,B 处的压强表读数为若干Pa ?

分析:本题是一个循环系统,盐水由A 经两个换热器被冷却后又回到A 继续被冷

却,很明显可以在A-换热器-B 和B-A 两段列柏努利方程求解。 解:(1)由A 到B 截面处作柏努利方程 0+u A 2/2+P A /ρ1=Z B g+u B 2/2+P B /ρ+9.81 管径相同得u A =u B ∴(P A -P B )/ρ=Z B g+9.81

由B 到A 段,在截面处作柏努力方程B Z B g+u B 2/2+P B /ρ+W e =0+u A 2+P A /ρ+49

∴W e =(P A -P B )/ρ- Z B g+49=98.1+49=147.1J/kg ∴W S =V S ρ=36/3600×1100=11kg/s N e = W e ×W S =147.1×11=1618.1w

泵的抽功率N= N e /76%=2311.57W=2.31kw (2)由第一个方程得(P A -P B )/ρ=Z B g+9.81得

P B =P A -ρ(Z B g+9.81)

=245.2×103-1100×(7×9.81+98.1) =6.2×104Pa

13. 用压缩空气将密度为1100kg/m 3的腐蚀性液体自低位槽送到高位槽,两槽的液位恒定。管路直径均为ф60×3.5mm ,其他尺寸见本题附图。各管段的能量损失为∑hf ,AB =∑hf ,CD =u 2,∑hf ,BC =1.18u 2。两压差计

中的指示液均为水银。试求当R 1=45mm ,h=200mm 时:(1)压缩空气的压强P 1为若干?(2)U 管差压计读数R 2为多少? 解:对上下两槽取截面列柏努力方程

0+0+P 1/ρ=Zg+0+P 2/ρ+∑hf

∴P 1= Zg ρ+0+P 2 +ρ∑hf

=10×9.81×1100+1100(2u 2

+1.18u 2

) =107.91×103+3498u2

在压强管的B ,C 处去取截面,由流体静力学方程得 P B +ρg (x+R 1)=P c +ρg (h BC +x )+ρ水银R 1g

P B +1100×9.81×(0.045+x )=P c +1100×9.81×(5+x )+13.6×103×9.81×

0.045

P B -P C =5.95×104Pa

在B ,C 处取截面列柏努力方程

0+u B 2/2+P B /ρ=Zg+u c 2/2+P C /ρ+∑hf ,BC ∵管径不变,∴u b =u c

P B -P C =ρ(Zg+∑hf ,BC )=1100×(1.18u 2+5×9.81)=5.95×104Pa u=4.27m/s

压缩槽内表压P 1=1.23×105Pa (2)在B ,D 处取截面作柏努力方程

0+u 2/2+P B /ρ= Zg+0+0+∑hf ,BC +∑hf ,CD

P B =(7×9.81+1.18u 2+u 2-0.5u 2)×1100=8.35×104Pa P B -ρgh=ρ水银R 2g

8.35×104-1100×9.81×0.2=13.6×103×9.81×R 2 R 2=609.7mm

14. 在实验室中,用玻璃管输送20℃的70%醋酸.管内径为1.5cm,流量为10kg/min,用SI 和物理单位各算一次雷诺准数,并指出流型。

解:查20℃,70%的醋酸的密度ρ= 1049Kg/m 3,粘度 μ = 2.6mPa ·s

用SI 单位计算:

d=1.5×10-2m,u=W S /(ρA)=0.9m/s

∴Re=du ρ/μ=(1.5×10-2

×0.9×1049)/(2.6×103

)

=5.45×103 用物理单位计算:

ρ=1.049g/cm3, u=W S /(ρA)=90cm/s,d=1.5cm

μ=2.6×10-3Pa?S=2.6×10-3kg/(s?m)=2.6×10-2g/s?cm -1

∴Re=du ρ/μ=(1.5×90×1.049)/(2.6×10-2) =5.45×103

∵5.45×103 > 4000 ∴此流体属于湍流型

15.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于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间连一倒置U 管压差计,以测量两截面的压强差。当水的流量为10800kg/h 时,U 管压差计读数R 为100mm ,粗细管的直径分别为Ф60×3.5mm 与Ф45×3.5mm 。计算:(1)1kg 水流经两截面间的能量损失。(2)与该能量损失相当的压强降为若干Pa ? 解:(1)先计算A ,B 两处的流速:

u A =w s /ρs A =295m/s ,u B = w s /ρs B 在A ,B 截面处作柏努力方程: z A g+u A 2/2+P A /ρ=z B g+u B 2/2+P B /ρ+∑hf ∴1kg 水流经A ,B 的能量损失:

∑hf= (u A 2-u B 2)/2+(P A - P B )/ρ=(u A 2-u B 2)/2+ρgR/ρ=4.41J/kg

(2).压强降与能量损失之间满足:

∑hf=ΔP/ρ ∴ΔP=ρ∑hf=4.41×103

16. 密度为850kg/m3,粘度为8×10-3Pa ·s 的液体在内径为14mm 的钢管内流动,溶液的流速为1m/s 。试计算:(1)泪诺准数,并指出属于何种流型?(2)局部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处与管轴的距离;(3)该管路为水平管,若上游压强为147×103Pa ,液体流经多长的管子其压强才下降到127.5×103Pa ? 解:(1)Re =du ρ/μ

=(14×10-3×1×850)/(8×10-3) =1.49×103 > 2000

∴此流体属于滞流型

(2)由于滞流行流体流速沿管径按抛物线分布,令管径和流速满足 y 2 = -2p (u-u m )

当u=0时 ,y 2 = r 2 = 2pu m ∴ p = r 2/2 = d 2/8

当u=u平均=0.5umax = 0.5m/s 时, y 2= - 2p (0.5-1)= d 2/8 =0.125 d 2

∴即 与管轴的距离 r=4.95×10-3m

(3)在147×103和127.5×103两压强面处列伯努利方程 u 12/2 + P A /ρ + Z 1g = u 22/2 + P B /ρ+ Z 2g + ∑hf

∵ u 1 = u 2 , Z 1 = Z 2 ∴ P A /ρ= P B /ρ+ ∑hf

损失能量hf =(P A - P B )/ρ=(147×103-127.5×103)/850

=22.94 ∵流体属于滞流型

∴摩擦系数与雷若准数之间满足λ=64/ Re 又 ∵hf =λ×(ι/d )×0.5 u 2

∴ι=14.95m

∵输送管为水平管,∴管长即为管子的当量长度 即:管长为14.95m

17 . 流体通过圆管湍流动时,管截面的速度分布可按下面经验公式来表示:u r =u max (y/R )1/7 ,式中y 为某点与壁面的距离,及y=R —r 。试求起平均速度u 与最大速度u max 的比值。

分析:平均速度u 为总流量与截面积的商,而总流量又可以看作是速度是u r 的流体流过

2πrdr 的面积的叠加 即:V=∫0R u r ×2πrdr 解:平均速度u = V/A =∫0R u r ×2πrdr/(πR 2)

=∫0R u max (y/R )1/7×2πrdr/(πR 2) = 2u max /R 15/7 ∫0R (R – r )1/7rdr = 0.82u max

u/ u max =0.82

18. 一定量的液体在圆形直管内做滞流流动。若管长及液体物性不变,而管径减至原有的1/2,问因流动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为原来的若干倍? 解:∵管径减少后流量不变

∴u 1A 1=u 2A 2而r 1=r 2

∴A 1=4A 2 ∴u 2=4u

由能量损失计算公式∑hf =λ?(ι/d )×(1/2u 2

)得

∑hf ,1=λ?(ι/d )×(1/2u 12)

∑hf ,2=λ?(ι/d )×(1/2u 22

)=λ?(ι/d )× 8(u 1)2

=16∑hf ,1

∴h f2 = 16 h f1

19. 内截面为1000mm ×1200mm 的矩形烟囱的高度为30 A 1m 。平均分子量为30kg/kmol ,平均温度为400℃的烟道气自下而上流动。烟囱下端维持49Pa 的真空度。在烟囱高度范围内大气的密度可视为定值,大气温度为20℃,地面处的大气压强为101.33×103Pa 。流体经烟囱时的摩擦系数可取为0.05,试求烟道气的流量为若干kg/h ?

解:烟囱的水力半径 r Н= A/п= (1×1.2)/2(1+1.2)=0.273m 当量直径 d e = 4r Н=1.109m 流体流经烟囱损失的能量

∑hf =λ?(ι/ d e )·u 2/2 =0.05×(30/1.109)×u 2/2 =0.687 u 2

空气的密度 ρ空气= PM/RT = 1.21Kg/m 3

烟囱的上表面压强 (表压) P 上=-ρ空气gh = 1.21×9.81×30

=-355.02 Pa

烟囱的下表面压强 (表压) P 下=-49 Pa

烟囱内的平均压强 P= (P 上+ P 下)/2 + P 0 = 101128 Pa

由ρ= PM/RT 可以得到烟囱气体的密度

ρ= (30×10-3

×101128)/(8.314×673) = 0.5422 Kg/m 3 在烟囱上下表面列伯努利方程 P 上/ρ= P 下/ρ+ Zg+∑hf ∴∑hf = (P 上- P 下)/ρ – Zg

=(-49+355.02)/0.5422 – 30×9.81 = 268.25 = 0.687 u 2 流体流速 u = 19.76 m/s

质量流量 ωs = uA ρ= 19.76×1×1.2×0.5422 = 4.63×104 Kg/h

20. 每小时将2×103kg 的溶液用泵从反应器输送到高位槽。反应器液面上方保持26.7×103Pa 的真空读,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强。管道为的钢管,总长为50m ,管线上有两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孔板流量计(局部阻力系数为4),5个标准弯头。反应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15m 。若泵效率为0.7,求泵的轴功率。 解: 流体的质量流速 ωs = 2×104/3600 = 5.56 kg/s 流速 u =ωs /(A ρ)=1.43m/s

雷偌准数Re=du ρ/μ= 165199 > 4000

查本书附图1-29得 5个标准弯头的当量长度: 5×2.1=10.5m 2个全开阀的当量长度: 2×0.45 = 0.9m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ιe =10.5 + 0.9 = 11.4m

假定 1/λ1/2=2 lg(d /ε) +1.14 = 2 lg(68/0.3) + 1.14

∴λ= 0.029

检验 d/(ε×Re×λ1/2) = 0.008 > 0.005

∴符合假定即λ=0.029

∴全流程阻力损失∑h=λ×(ι+ ∑ι

e

)/d × u2/2 + ζ×u2/2

= [0.029×(50+11.4)/(68×103) + 4]×

1.432/2

= 30.863 J/Kg

在反应槽和高位槽液面列伯努利方程得

P

1/ρ+ We = Zg + P

2

/ρ+ ∑h

We = Zg + (P

1- P

2

)/ρ+∑h

= 15×9.81 + 26.7×103/1073 + 30.863

= 202.9 J/Kg

有效功率 Ne = We×ω

s

= 202.9×5.56 = 1.128×103

轴功率 N = Ne/η=1.128×103/0.7 = 1.61×103W

= 1.61KW

21. 从设备送出的废气中有少量可溶物质,在放空之前令其通过一个洗涤器,以回收这些物质进行综合利用,并避免环境污染。气体流量为3600m3/h,其物理性质与50℃的空气基本相同。如本题附图所示,气体进入鼓风机前的管路上安装有指示液为水的U管压差计,起读数为30mm。输气管与放空管的内径均为250mm,管长与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之和为50m,放空机与鼓风机进口的垂直距离为20m,已估计气体通过塔内填料层的压强降为 1.96×103Pa。管壁的绝对粗糙度可取0.15mm,大气压强为101.33×103。求鼓风机的有效功率。

解:查表得该气体的有关物性常数ρ=1.093 , μ=1.96×10-5Pa·s 气体流速 u = 3600/(3600×4/π×0.252) = 20.38 m/s

质量流量ω

s

= uAs = 20.38×4/π×0.252×1.093 =1.093 Kg/s

流体流动的雷偌准数 Re = duρ/μ= 2.84×105为湍流型

所有当量长度之和ι

总=ι+Σι

e

=50m

ε取0.15时ε/d = 0.15/250= 0.0006 查表得λ=0.0189

所有能量损失包括出口,入口和管道能量损失

即: ∑h= 0.5×u2/2 + 1×u2/2 + (0.0189×50/0.25)· u2/2 =1100.66

在1-1﹑2-2两截面处列伯努利方程

u2/2 + P

1/ρ+ We = Zg + u2/2 + P

2

/ρ + ∑h

We = Zg + (P

2- P

1

)/ρ+∑h

而1-1﹑2-2两截面处的压强差 P

2- P

1

= P

2

gh = 1.96×103 - 103×9.81

×31×103

= 1665.7 Pa

∴We = 2820.83 W/Kg

泵的有效功率 Ne = We×ω

s

= 3083.2W =

3.08 KW

22. 如本题附图所示,,贮水槽水位维持不

变。槽底与内径为100mm 的钢质放水管相连,

管路上装有一个闸阀,距管路入口端15m 处安有以水银为指示液的U管差压计,

其一臂与管道相连,另一臂通大气。压差计连接管内充满了水,测压点与管路出口端之间的长度为20m。

(1).当闸阀关闭时,测得R=600mm,h=1500mm;当闸阀部分开启时,测的R=400mm,h=1400mm。摩擦系数可取0.025,管路入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为0.5。问每小时从管中水流出若干立方米。

(2).当闸阀全开时,U管压差计测压处的静压强为若干(Pa,表压)。闸阀全

开时l

e

/d≈15,摩擦系数仍取0.025。

解: ⑴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设槽面到管道的高度为x

ρ

水g(h+x)= ρ

水银

gR

103×(1.5+x) = 13.6×103×0.6 x = 6.6m

部分开启时截面处的压强 P

1 =ρ

水银

gR -ρ

gh = 39.63×103Pa

在槽面处和1-1截面处列伯努利方程

Zg + 0 + 0 = 0 + u2/2 + P

1

/ρ + ∑h

而∑h= [λ(ι+Σι

e

)/d +ζ]· u2/2

= 2.125 u2

∴6.6×9.81 = u2/2 + 39.63 + 2.125 u2

u = 3.09/s

体积流量ω

s

= uAρ= 3.09×π/4×(0.1)2×3600 = 87.41m3/h

⑵闸阀全开时取2-2,3-3截面列伯努利方程

Zg = u2/2 + 0.5u2/2 + 0.025×(15 +ι/d)u2/2

u = 3.47m/s

取1-1﹑3-3截面列伯努利方程

P

1

'/ρ = u2/2 + 0.025×(15+ι'/d)u2/2

∴P

1

' = 3.7×104Pa

23. 10℃的水以500L/min 的流量流过一根长为300m 的水平管,管壁的绝对粗糙度为0.05。有6m 的压头可供克服流动阻力,试求管径的最小尺寸。

解:查表得10℃时的水的密度ρ= 999.7Kg/m3μ = 130.77×10-5 Pa·s

u = V

s

/A = 10.85×10-3/d2

∵∑h

f

= 6×9.81 = 58.86J/Kg

∑h

f

=(λ·ι/d) u2/2 =λ·150 u2/d

假设为滞流λ= 64/Re = 64μ/duρ

∵H

f g≥∑h

f

∴d≤1.5×10-3

检验得Re = 7051.22 > 2000

∴不符合假设∴为湍流

假设Re = 9.7×104即 duρ/μ= 9.7×104∴d =8.34×10-2m

则ε/d = 0.0006 查表得λ= 0.021

要使∑h

f ≤H

f

g 成立则

λ·150 u2/d≤58.86

d≥1.82×10-2m

24. 某油品的密度为800kg/m3,粘度为

41cP,由附图所示的A槽送至B槽,A 槽的液面比B槽的液面高出1.5m。输送管径为ф89×3.5mm(包括阀门当量长度),进出口损失可忽略。试求:(1)油的流量(m3/h);(2)若调节阀门的开度,使油的流量减少20%,此时阀门的当量长度为若干m?

解:⑴在两槽面处取截面列伯努利方程 u2/2 + Zg + P

1/ρ= u2/2 + P

2

/ρ+ ∑

f

∵P

1= P

2

Zg = ∑h

f

= λ·(ι/d)· u2/2

1.5×9.81= λ?(50/82×10-3)·u2/2 ①

假设流体流动为滞流,则摩擦阻力系数

λ=64/Re=64μ/duρ②

联立①②两式得到u =1.2m/s 核算Re = duρ/μ=1920 < 2000 假设成立

油的体积流量ω

s

=uA=1.2×π/4(82×103)2×3600

=22.8m3/h

⑵调节阀门后的体积流量ω

s

'= 22.8×(1-20%)=18.24 m3/h 调节阀门后的速度 u=0.96m/s

同理由上述两式 1.5×9.81= λ?(ι/82×10-3)·0.962/2

λ=64/Re=64μ/duρ可以得到ι= 62.8m

∴阀门的当量长度ι

e

=ι-50 =12.8m

25. 在两座尺寸相同的吸收塔内,各填充不同的填料,并以相同的管路并联组合。每条支管上均装有闸阀,两支路的管长均为5m(均包括除了闸阀以外的管件局部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钟理版)

下册第一章蒸馏 解: 总压 P=75mmHg=10kp 。 由拉乌尔定律得出 0 A p x A +0 B p x B =P 所以 x A = 000B A B p p p p --;y A =p p A 00 00B A B p p p p --。 因此所求得的t-x-y 数据如下: t, ℃ x y 113.7 1 1 114.6 0.837 0.871 115.4 0.692 0.748 117.0 0.440 0.509 117.8 0.321 0.385 118.6 0.201 0.249 119.4 0.095 0.122 120.0 0 0. 2. 承接第一题,利用各组数据计算 (1)在x=0至x=1范围内各点的相对挥发度i α,取各i α的算术平均值为α,算出α对i α的最大相对误差。 (2)以平均α作为常数代入平衡方程式算出各点的“y-x ”关系,算出由此法得出的各组y i 值的最大相对误差。 解: (1)对理想物系,有 α=00B A p p 。所以可得出

t, ℃ 113.7 114.6 115.4 116.3 117.0 117.8 118.6 119.4 120.0 i α 1.299 1.310 1.317 1.316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算术平均值α= 9 ∑i α=1.318。α对i α的最大相对误差= %6.0%100)(max =?-α ααi 。 (2)由x x x x y 318.01318.1)1(1+=-+= αα得出如下数据: t, ℃ 113.7 114.6 115.4 116.3 117.0 117.8 118.6 119.4 120.0 x 1 0.837 0.692 0.558 0.440 0.321 0.201 0.095 0 y 1 0.871 0.748 0.625 0.509 0.384 0.249 0.122 0 各组y i 值的最大相对误差= =?i y y m ax )(0.3%。 3.已知乙苯(A )与苯乙烯(B )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95.5947 .32790195.16ln 0 -- =T p A 72 .6357.33280195.16ln 0 --=T p B 式中 0 p 的单位是mmHg,T 的单位是K 。 问:总压为60mmHg(绝压)时,A 与B 的沸点各为多少?在上述总压和65℃时,该物系可视为理想物系。此物系的平衡气、液相浓度各为多少摩尔分率? 解: 由题意知 T A ==-- 0195.1660ln 47 .327995.59334.95K =61.8℃ T B ==--0195 .1660ln 57 .332872.63342.84K=69.69℃ 65℃时,算得0 A p =68.81mmHg ;0 B p =48.93 mmHg 。由0 A p x A +0 B p (1-x A )=60得 x A =0.56, x B =0.44; y A =0 A p x A /60=0.64; y B =1-0.64=0.36。 4 无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3.在大气压力为101.3kPa 的地区,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内表压为130 kPa 。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吸收塔,仍使该塔塔顶在相同的绝压下操作,则此时表压的读数应为多少? 解:KPa .1563753.231KPa 3.2311303.101=-=-==+=+=a a p p p p p p 绝表表绝 1-6 为测得某容器内的压力,采用如图所示的U 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已知该液体密度为900kg/m 3,h=0.8m,R=0.45m 。试计算容器中液面上方的表压。 解: kPa Pa gm ρgR ρp gh ρgh ρp 53529742.70632.600378 .081.990045.081.9106.133 00==-=??-???=-==+ 1-10.硫酸流经由大小管组成的串联管路,其尺寸分别为φ76×4mm 和φ57×3.5mm 。已知硫酸的密度为1831 kg/m 3,体积流量为9m 3/h,试分别计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1)质量流量;(2)平均流速;(3)质量流速。 解: (1) 大管: mm 476?φ (2) 小管: mm 5.357?φ 质量流量不变 h kg m s /164792= 或: s m d d u u /27.1)50 68 (69.0)( 222112=== 1-11. 如附图所示,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高位槽与反应器均与大气相通,且高位槽中液面恒定。现要求料液以1m/s 的流速在管内流动,设料液在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20J/kg (不包括出口),试确定高位槽中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离。 解: 以高位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在1-1’~

(完整版)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章节总结(陈敏恒版)

第八章课堂练习: 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混合气体各组分溶解度不同 2、吸收溶剂的选择性指的是什么:对被分离组分溶解度高,对其它组分溶解度低 3、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低,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高。 5、解吸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压力低,温度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6、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常数E不变,H 不变,相平衡常数m 减小 1、①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O2,过程属于(B )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两相扩散控制 ②其气膜阻力(C)液膜阻力A、大于B、等于C、小于 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气膜控制 3、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的直线时,则1/Ky=1/ky+ m /kx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E值很大,则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5、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L=l/kL+1/HkG,当(气膜阻力1/HkG)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低含量气体吸收的特点是L 、G 、Ky 、Kx 、T 可按常量处理 2、传质单元高度HOG分离任表征设备效能高低特性,传质单元数NOG表征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特性。 3、吸收因子A的定义式为L/(Gm),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 4、当A<1时,塔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塔底达到平衡 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的方向偏移。 6、液气比低于(L/G)min时,吸收操作能否进行?能 此时将会出现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现象。 7、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温度增加,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将↑,总传质单元数NOG 将↓,操作线斜率(L/G)将不变。 8、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 9、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x2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A )。 A.不变 B.不确定 C.减小 D.增大 吸收小结: 1、亨利定律、费克定律表达式 2、亨利系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E值随物系的特性及温度而异,单位与压强的单位一致;m与物系特性、温度、压力有关(无因次) 3、E、H、m之间的换算关系 4、吸收塔在最小液气比以下能否正常工作。 5、操作线方程(并、逆流时)及在y~x图上的画法 6、出塔气体有一最小值,出塔液体有一最大值,及各自的计算式 7、气膜控制、液膜控制的特点 8、最小液气比(L/G)min、适宜液气比的计算 9、加压和降温溶解度高,有利于吸收 减压和升温溶解度低,有利于解吸

化工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_____02mH =__________Pa.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 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 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流动,其流动类 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 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K Kg Kj C C .187.4==冷水热水 试题一答案: 一、 填充题 1、8.7m 02H ,pa 41053.8?. 2、53 10310.11000.3.1.0?== = -μ ρ du R e 湍流。 1、 层流、过渡流和湍流。 2、 增加、降低。 3、 3-8s m 、8-15s m 。 4、 启动前应灌满液体,关出口阀门、用调节阀调节流量;往复泵启动前不需灌液,开旁路阀、用旁 路阀来调节流量的。 5、 分散、连续。 6、 过滤、洗涤、卸渣、清洗滤布、重整。 7、 热传导、对流传热、热辐射。 10、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热管。 11、称为对流传热膜糸数。当流体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时,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增加流程、加拆流挡板。 12、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滴状冷凝成小液滴沿壁面直接落下。 试题二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 区 操 作 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kPa 3.65Pa 1020103.8533=?-? (2)真空表读数 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 5.如本题附图所示,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管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 1=500 mm ,R 2=80 mm ,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 3=100 mm 。试求A 、B 两点的表压力。 解:(1)A 点的压力 ()(表)Pa 101.165Pa 08.081.9136001.081.9100042汞3水A ?=??+??=+=gR gR p ρρ (2)B 点的压力 13.如本题附图所示,用泵2将储罐1中的有机混合液送至精馏塔3的中部进行分离。已知储罐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力为? Pa 。流体密度为800 kg/m 3。精馏塔进口处的塔内压力为? Pa ,进料口高于储罐内的液面8 m ,输送管道直径为φ68 mm ?4 mm ,进料量为20 m 3/h 。料液流经全部管道的能量损失为70 J/kg ,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在截面-A A '和截面-B B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得 19.用泵将2×104 kg/h 的溶液自反应器送至高位槽(见本题附图)。反应器液面上方保持×103 Pa 的真空度,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管道为φ76 mm ×4 mm 的钢管, 总长 为35 m ,管线上有两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孔板流量计(局部阻力系数为4)、五个标准弯头。反应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17 m 。若泵的效率 为,求泵的轴功率。(已知溶液的密度为1073 kg/m 3,黏度为? Pa ?s 。管壁绝对粗糙度可取为0.3 mm 。) 解:在反应器液面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得 22b1b2121e 2f 22u u p p gz W gz h ρρ +++=+++∑ (1) 式中 z 1=0,z 2=17 m ,u b1≈0 p 1=×103 Pa (表),p 2=0 (表)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1),并整理得

(完整版)《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2)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一、选择题 1.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 A.质量流量 B.体积流量 C.流速 D.静压能 2. 孔板流量计是( C )。 A. 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 B. 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 C. 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 D. 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 3. 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C)。 A.齿轮泵 B. 旋涡泵 C. 离心泵 D. 往复泵 4.下列操作中,容易使离心泵产生气蚀现象的是(B)。 A.增加离心泵的排液高度。 B. 增加离心泵的吸液高度。 C. 启动前,泵内没有充满被输送的液体。 D. 启动前,没有关闭出口阀门。 5.水在规格为Ф38×2.5mm的圆管中以0.1m/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C)。 A.层流 B. 湍流 C. 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 D. 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 6.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D)。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热能 7.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A)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 A. 逆流 B. 并流 C. 错流 D. 折流 8.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C)也增大。 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效率 9.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 A.固定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 C.U型管换热器 D.填料函式换热器 10. 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D)。 A. 热传导 B. 对流 C. 热辐射 D.对流传热 11.流体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时B。 A.Re≥2000 B. Re>4000 C. 2000

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

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一章流体流动 【例1-1】已知硫酸与水的密度分别为1830kg/m3与998kg/m3,试求含硫酸为60%(质量)的硫酸水溶液的密度为若干。 解:根据式1-4 =(+)10-4=×10-4 ρ m =1372kg/m3 【例1-2】已知干空气的组成为:O 221%、N 2 78%和Ar1%(均为体积%),试求干空气在 压力为×104Pa及温度为100℃时的密度。 解:首先将摄氏度换算成开尔文 100℃=273+100=373K 再求干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M m =32×+28×+× =m3 根据式1-3a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例1-3 】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油层高度h1=、密度ρ 1 =800kg/m3,水层高度h2=、密度ρ2=1000kg/m3。 (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即p A=p'A p B=p'B (2)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h。 解:(1)判断题给两关系式是否成立p A=p'A的关系成立。因A与A'两点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流体内,并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截面A-A'称为等压面。 p B =p' B 的关系不能成立。因B及B'两点虽在静止流体的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 着的同一种流体,即截面B-B'不是等压面。 (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由上面讨论 知,p A=p'A,而p A=p'A都可以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计算,即 p A =p a +ρ 1 gh 1 +ρ 2 gh 2 p A '=p a +ρ 2 gh 于是p a+ρ1gh1+ρ2gh2=p a+ρ2gh 简化上式并将已知值代入,得 800×+1000×=1000h 解得h= 【例1-4】如本题附图所示,在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1-1'、2-2’)连一倒置U管压差计,压差计读数R=200mm。试求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解:因为倒置U管,所以其指示液应为水。设空气和水的密度分别为ρg与ρ,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截面a-a'为等压面,则 p a =p a ' 又由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可得 p a =p 1 -ρgM

化工原理 第一章 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 问题1. 什么是连续性假定? 质点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条件? 答1.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问题2.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 答2.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 问题3. 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温度上升, 气体粘度上升, 而液体粘度下降? 答3.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 问题4. 静压强有什么特性? 答4.静压强的特性: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

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③压强各向传递。 问题 5. 图示一玻璃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8×10-3m2,水和容器总重10N。 (1)试画出容器内部受力示意图(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受力大小和方向); (2)试估计容器底部内侧、外侧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多少?哪一侧的压力大?为什么? 题5附图题6附图 答5.1)图略,受力箭头垂直于壁面、上小下

大。 2)内部压强p=ρgh=1000×9.81×0.5=4.91kPa ; 外部压强p=F/A=10/0.008=1.25kPa<内部压强4.91kPa 。 因为容器内壁给了流体向下的力,使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问题 6. 图示两密闭容器内盛有同种液体,各接一U 形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 1、R 2,两压差计间 用一橡皮管相连接,现将容器A 连同U 形压差计一起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试问读数R 1与R 2有何变化?(说明理由) 答6.容器A 的液体势能下降,使它与容器B 的液体势能差减小,从而R 2减小。R 1不变,因为该 U 形管两边同时降低,势能差不变。 问题7. 为什么高烟囱比低烟囱拔烟效果好? 答7.由静力学方程可以导出Δp=H(ρ冷-ρ热)g ,所以H 增加,压差增加,拔风量大。 问题8. 什么叫均匀分布? 什么叫均匀流段? 答8.前者指速度分布大小均匀;后者指速度方向平行、无迁移加速度。 问题9.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条件有哪些?

化工原理下册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传热 问题1.传热过程有哪三种基本方式答1.直接接触式、间壁式、蓄热式。 问题2.传热按机理分为哪几种答2.传导、对流、热辐射。 问题3.物体的导热系数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答3.与物态、温度有关。 问题4.流动对传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儿答4.流动流体的载热。 问题5.自然对流中的加热面与冷却面的位置应如何放才有利于充分传热答5.加热面在下,制冷面在上。 问题6.液体沸腾的必要条件有哪两个答6.过热度、汽化核心。 问题7.工业沸腾装置应在什么沸腾状态下操作为什么答7.核状沸腾状态。以免设备烧毁。 问题8.沸腾给热的强化可以从哪两个方面着手答8.改善加热表面,提供更多的汽化核心;沸腾液体加添加剂,降低表面张力。问题9.蒸汽冷凝时为什么要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答9.避免其积累,提高α。 问题10.为什么低温时热辐射往往可以忽略,而高温时热辐射则往往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答10.因Q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它对温度很敏感。 问题11.影响辐射传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1.温度、黑度、角系数(几何位置)、面积大小、中间介质。 问题12.为什么有相变时的对流给热系数大于无相变时的对流给热系数 答12.①相变热远大于显热;②沸腾时汽泡搅动;蒸汽冷凝时液膜很薄。 问题13.有两把外形相同的茶壶,一把为陶瓷的,一把为银制的。将刚烧开的水同时充满两壶。实测发现,陶壶内的水温下降比银 壶中的快,这是为什么 答13.陶瓷壶的黑度大,辐射散热快;银壶的黑度小,辐射散热慢。 问题14.若串联传热过程中存在某个控制步骤,其含义是什么 答14.该步骤阻力远大于其他各步骤的阻力之和,传热速率由该步骤所决定。 问题15.传热基本方程中,推导得出对数平均推动力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答15.K、qm1Cp1、qm2Cp2沿程不变;管、壳程均为单程。 问题16.一列管换热器,油走管程并达到充分湍流。用133℃的饱和蒸汽可将油从40℃加热至80℃。若现欲增加50%的油处理量, 有人建议采用并联或串联同样一台换热器的方法,以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不低于80℃,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答16.可行。 问题17.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逆流总是优于并流并流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17.逆流推动力Δtm大,载热体用量少。热敏物料加热,控制壁温以免过高。 问题18.解决非定态换热器问题的基本方程是哪几个 答18.传热基本方程,热量衡算式,带有温变速率的热量衡算式。 问题19.在换热器设计计算时,为什么要限制Ψ大于 答19.当Ψ≤时,温差推动力损失太大,Δtm小,所需A变大,设备费用增加。 第七章蒸发 问题1.蒸发操作不同于一般换热过程的主要点有哪些 答1.溶质常析出在加热面上形成垢层;热敏性物质停留时间不得过长;与其它单元操作相比节能更重要。 问题2.提高蒸发器内液体循环速度的意义在哪降低单程汽化率的目的是什么 答2.不仅提高α,更重要在于降低单程汽化率。减缓结垢现象。 问题3.为什么要尽可能扩大管内沸腾时的气液环状流动的区域 答3.因该区域的给热系数α最大。

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 王国庆陈兰英 广东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2003

上 册 一、选择题 1、 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内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假定管内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 (1) 层流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C 。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2) 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D 。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解:(1) 由 2 22322642d lu u d l du u d l h f ρμμ ρλ= ??=??= 得 1624 4 212 212 212212121 2==??? ? ??=???? ??????? ??==d d d d d d d u d u h h f f (2) 由 2222u d l d f u d l h f ? ??? ? ??=??=ελ 得 322 55 2121421 2211221 2==??? ? ??=????? ??==d d d d d d d u d u h h f f 2. 水由高位槽流入贮水池,若水管总长(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在内)缩 短25%,而高位槽水面与贮水池水面的位差保持不变,假定流体完全湍流流动(即流动在阻力平方区)不变,则水的流量变为原来的 A 。 A .1.155倍 B .1.165倍 C .1.175倍 D .1.185倍 解:由 f h u p gz u p gz ∑+++=++2 22 2 22211 1ρρ 得 21f f h h ∑=∑ 所以 ()()2 222222 11 1u d l l u d l l e e ?+?=?+? λλ 又由完全湍流流动 得 ?? ? ??=d f ελ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 一、填空 1. 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平衡蒸馏(闪蒸)与简单蒸馏(微分蒸馏)的区别是。 2. 双组分精馏,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α=___ ____,其值越表明两组分越。α=1时,则两组分。 3.精馏的原理是,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和。 4.精馏计算中,q值的含义是___ ______,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q值越_______表明精馏段理论塔板数越,q线方程的斜率(一般)越。当泡点进料时,q=,q线方程的斜率=。 5.最小回流比是指,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倍最小回流比。 6. ____ 操作条件下,精馏段、提馏段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叠。此时传质推动力,所需理论塔板数。 7.精馏塔进料可能有种不同的热状况,对于泡点和露点进料,其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分别为和。 8.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液相组成气相组成。 9.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 : 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 10. 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塔操作温度,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 11.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中,上升汽流的孔速对塔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适宜的孔速会使汽液两相充分混合,稳定地传质、传热;孔速偏离适宜范围则会导致塔的异常现象发生,其中当孔速

过低时可导致_________,而孔速过高时又可能导致________。 12. 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对饱和空气则有____ _____。 13. 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根据α的大小,可以用来,若α=1,则表示。14.吸收操作是依据,以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15.若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以分压p、液相中的组成以摩尔分数x表示,则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E称为,若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16.对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 将,溶解度系数H将。在吸收过程中,K Y和k Y是以和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它们的单位是。 17含低浓度难溶气体的混合气,在逆流填料吸收塔内进行吸收操作,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中;若增大液相湍动程度,则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 Y a值将;若增加吸收剂的用量,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将,溶质A的吸收率将;若系统的总压强升高,则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 将。 18.亨利定律表达式p*=E 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19.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20.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21. 脱吸因数S可表示为,它在Y—X图上的几何意义是。若分别以S1、S2,S3表示难溶、中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则应有S1 S2 S3。 22.不饱和湿空气预热可提高载湿的能力,此时H ,t ,φ,传热传质推动力。

化工原理习题

一流体流动 流体密度计算 1.1在讨论流体物性时,工程制中常使用重度这个物理量,而在SI制中却常用密度这个物理量,如水的重度为1000[kgf/m3],则其密度为多少[kg/m3]? 1.2燃烧重油所得的燃烧气,经分析测知,其中含8.5%CO2,7.5%O2,76%N2,8%水蒸气(体积%),试求温度为500℃,压强为1atm时该混合气的密度。 1.3已知汽油、轻油、柴油的密度分别为700[kg/m3]、760[kg/m3]和900[kg/m3] 。试根据以下条件分别计算此三种油类混合物的密度(假设在混合过程中,总体积等于各组分体积之和)。 (1)汽油、轻油、柴油的质量百分数分别是20%、30%和50%; (2)汽油、轻油、柴油的体积百分数分别是20%、30%和50%。 绝压、表压、真空度的计算 1.4在大气压力为760[mmHg]的地区,某设备真空度为738[mmHg],若在大气压为655[mmHg]的地区使塔内绝对压力维持相同的数值, 则真空表读数应为多少? 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1.5如图为垂直相距1.5m的两个容器,两容器中所盛液体为水,连接两容器的U型压差计读数R为500[mmHg],试求两容器的压差为多少?ρ水银=13.6×103[kg/m3] 1.6容器A.B分别盛有水和密度为900[kg/m3]的酒精,水银压差计读数R为15mm,若将指示液换成四氯化碳(体积与水银相同),压差计读数为若干? ρ水银=13.6×103[kg/m3] 四氯化碳密度ρccl4=1.594×103 [kg/m3] 习题 5 附图习题 6 附图 1.7用复式U管压差计测定容器中的压强,U管指示液为水银,两U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已知图中h1= 2.3m,h2=1.2m,h3=2.5m,h4=1.4m,h5=3m。大气压强P0=745[mmHg],试求容器中液面上方压强P C=? 1.8如图所示,水从倾斜管中流过,在断面A和B间接一空气压差计,其读数R=10mm,两测压点垂直距离 a=0.3m,试求A,B两点的压差等于多少? 流量、流速计算 1.9密度ρ=892Kg/m3的原油流过图示的管线,进入管段1的流量为V=1.4×10-3 [m3/s]。计算: (1)管段1和3中的质量流量; (2)管段1和3中的平均流速; (3)管段1中的质量流速。 1.10某厂用Φ125×4mm的钢管输送压强P=20at(绝压)、温度t=20℃的空气,已知流量为6300[Nm3/h] (标准状况下体积流量)。试求此空气在管道中的流速、质量流量和质量流速。 (注:at为工程大气压,atm为物理大气压)。 1.11压强为1atm的某气体在Φ76×3mm的管内流动,当气体压强变为5atm时,若要求气体以同样的温度、流速、质量流量在管内流动,问此时管内径应为若干?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 (1)

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kPa 3.65Pa 1020103.8533=?-? (2)真空表读数 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 5.如本题附图所示,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管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 1=500 mm , R 2=80 mm ,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 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 3=100 mm 。试求A 、B 两点的表压力。 解:(1)A 点的压力 ()(表)Pa 101.165Pa 08.081.9136001.081.9100042汞3水A ?=??+??=+=gR gR p ρρ

(2)B 点的压力 13.如本题附图所示,用泵2将储罐1中的有机混合液送至精馏塔3的中部进行分离。已知储罐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力为? Pa 。流体密度为800 kg/m 3。精馏塔进口处的塔内压力为? Pa ,进料口高于储罐内的液面8 m ,输送管道直径为φ68 mm ?4 mm ,进料量为20 m 3/h 。料液流经全部管道的能量损失为70 J/kg ,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在截面-A A '和截面-B B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得 19.用泵将2×104 kg/h 的溶液自反应器送至高位槽(见本题附图)。反应器液面上方保持×103 Pa 的真空度,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管道为φ76 mm ×4 mm 的钢管,总长为35 m ,管线上有两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孔板流量计(局部阻力系数为4)、五个标准弯头。反应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17 m 。若泵的效率为,求泵的轴功率。(已知溶液的密度为1073 kg/m 3,黏度为? Pa ?s 。管壁绝对粗糙度可取为 mm 。) 解:在反应器液面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得 22b1b2121e 2f 22u u p p gz W gz h ρρ +++=+++∑ (1) 式中 z 1=0,z 2=17 m ,u b1≈0 p 1=×103 Pa (表),p 2=0 (表)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1),并整理得 =×17+24312.+1073109.253?+f h ∑=+f h ∑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资料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 课后习题解答 (夏清、贾绍义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天津大学出版) 社,2011.8.) 第1章蒸馏 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苯 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0.1 85 90 95 100 105 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 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B *,P A *,由于总压 P = 99kPa,则由x = (P-P B *)/(P A *-P B *)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 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 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 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 2.正戊烷(C 5H 12 )和正己烷(C 6 H 14 )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3.3kPa下该 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 C 5H 12 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K C 6H 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 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 5H 12 (A)和C 6 H 14 (B)的饱和蒸汽压 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 P B * = 1.3kPa 查得P A *= 6.843kPa 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 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 P A *(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 P B *(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 平衡液相组成以260.6℃时为例 当t= 260.6℃时 x = (P-P B *)/(P A *-P B *) =(13.3-2.826)/(13.3-2.826)= 1 平衡气相组成以260.6℃为例 当t= 260.6℃时 y = P A *x/P = 13.3×1/13.3 = 1 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 t(℃) 260.6 275.1 276.9 279 289 x 1 0.3835 0.3308 0.0285 0

化工原理试题库(上册)答案

1.在层流流动中,若流体的总流率不变,则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 C )倍。 A. 2; B. 6; C. 4; D. 1。 2.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α与雷诺准数的n 次方成正比,其中的n 值为( B ) A . 0.5 B. 0.8 C. 1 D. 0.2 3.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为( C ) A. 上游截面处流速 B 下游截面处流速 C 小管中流速 D 大管中流速 4.阻力系数法将局部阻力表示成局部阻力系数与动压头的乘积,管出口入容器的阻力系数为( A ) A.1.0 B.0.5 C.0.35 D.0.75 5.有两种关于粘性的说法:( A ) ①无论是静止的流体还是运动的流体都具有粘性。 ②粘性只有在流体运动时才表现出来。 A.这两种说法都对; 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1.往复泵在操作中( A ) 。 A.不开旁路阀时,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B.允许的安装高度与流量无关 C.流量与转速无关 D.开启旁路阀后,输入的液体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2.一台试验用离心泵,开动不久,泵入口处的真空度逐渐降低为零,泵出 口处的压力表也逐渐降低为零,此时离心泵完全打不出水。发生故障的原因是( D ) A. 忘了灌水 B. 吸入管路堵塞 C. 压出管路堵塞 D. 吸入管路漏气 3.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B )。 A.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 B.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 C.避免出现气蚀现象 D.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 4.为了安全起见,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应比理论安装高度( B )。 A.高 B.低 C.相等 C.不确定 5.齿轮泵的流量调节采用( C )。 A.出口阀 B.进口阀 C.回流装置 D.以上三种均可 6.离心泵启动时,应把出口阀关闭,以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不致超 负荷工作,这是因为( A )。 0≈0 B. >0>0 C. <0<0 7.离心泵的调节阀开大时,则( B )。 A.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不变 B.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化工原理计算题例题

三 计算题 1 (15分)在如图所示的输水系统中,已知 管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当量长度,下同)为 100m ,其中压力表之后的管路长度为80m , 管路摩擦系数为0.03,管路内径为0.05m , 水的密度为1000Kg/m 3,泵的效率为0.85, 输水量为15m 3/h 。求: (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 ; (2)泵轴功率,Kw ; (3)压力表的读数,Pa 。 解:(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 ; 由题意知, s m A V u s /12.2) 4 05.03600(15 2 =??==π 则kg J u d l h f /1.1352 12.205.010003.022 2=??=??=∑λ (2)泵轴功率,kw ; 在贮槽液面0-0′与高位槽液面1-1′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有: ∑-+++=+++10,1 21020022f e h p u gH W p u gH ρ ρ 其中, ∑=kg J h f /1.135, u 0= u 1=0, p 1= p 0=0(表压), H 0=0, H=20m 代入方程得: kg J h gH W f e /3.3311.1352081.9=+?=+=∑ 又 s kg V W s s /17.410003600 15 =?= =ρ 故 w W W N e s e 5.1381=?=, η=80%, kw w N N e 727.11727===η 2 (15分)如图所示,用泵将水从贮槽送至敞口高位槽,两槽液面均恒定 不变,输送管路尺寸为φ83×3.5mm ,泵的进出口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真空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 1为4.8m ,压力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 2为5m 。当输水量为36m 3/h 时,进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1.96J/kg ,出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4.9J/kg ,压力表读数为2.452×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解析

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 kPa 3.65Pa 1020103.8533=?-? (2)真空表读数 真空度=大气压-绝压=() 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 5.如本题附图所示,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管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 1=500 mm ,R 2=80 mm ,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 3=100 mm 。试求A 、B 两点的表压力。 解:(1)A 点的压力 ()(表) Pa 101.165Pa 08.081.9136001.081.9100042汞3水A ?=??+??=+=gR gR p ρρ (2)B 点的压力 () (表) Pa 107.836Pa 5.081.91360010165.14 4 1 汞A B ?=??+?=+=gR p p ρ 13.如本题附图所示,用泵2将储罐1中的有机混合液送至精馏塔3的中部进行分离。已知储罐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 力为1.0133?105 Pa 。流体密度为800 kg/m 3 。精馏塔进口处的塔 内压力为1.21?105 Pa ,进料口高于储罐内的液面8 m ,输送管 道直径为φ68 mm ?4 mm ,进料量为20 m 3 /h 。料液流经全部管道的能量损失为70 J/kg ,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在截面-A A '和截面-B B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得 22 1122 1e 2f 22 p u p u gZ W gZ h ρρ+++=+++∑ ()s m 966.1m 004.02068.04 14.33600204πkg J 700m 0.8Pa 1021.1Pa 100133.12 22f 1125251=?-?=== =≈=-?=?=∑ d V A V u h u Z Z p p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