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道分数混合运算1有答案(教学资料)

300道分数混合运算1有答案(教学资料)
300道分数混合运算1有答案(教学资料)

分数混合运算1

一.计算题(共50小题)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12.5×32×0.2512×[(﹣)×3]÷50+÷

20.15×2014﹣20.15×2015 15.12﹣(3.12+4.6)﹣5.4 4.78×0.25+0.522×2.5 2.计算.

8﹣×÷4 9.6÷3.2+5.1×4 ×(÷+)60×(﹣+)

3.直接写出得数.

8.63+3.7=0.25×17×4=9.6÷0.8=10﹣0.86=2÷1%﹦

8÷=×2÷2×=100÷1%=12×(+)=0.9×99+0.9=

4.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0.1%=0.24×5=﹣(﹣)=+﹣+=

÷÷×=×÷×=48×+3÷7=+++++= 5.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4.12+2.36﹣7.36+2.88 6÷﹣÷6 (+﹣)÷

×﹣÷13 ﹣××[÷(﹣)]

6.计算下面各题打星号的要简算.

19.5×0.2﹣2.07÷23

×[÷(﹣)]

※(+)×29×23

※×+÷5+.

7.正确合理地计算下面各题

29.4÷2.8×(3.5﹣2.3)7﹣(2+1)×

15﹣6.37﹣3.63 2×9.25+7×9

1.25×0.32×250 3×+7÷9×5+÷.

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并写出主要过程)

1125﹣997109×101(1.6+1.6+1.6+1.6)×25×﹣×(+﹣)÷[﹣(+)]×.9.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

+×+

21÷(+)÷

×﹣÷

×[÷(﹣)].

1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12.5×8÷12.5×8

②12.7﹣3.6﹣5.4

③24×(+﹣)

④×[﹣(﹣)].

1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①3.6+2.8+7.4+7.2

②(++)×36

③2﹣×

④(+)÷﹣.

1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整理

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整理 1、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再 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定律:乘法交换律:a x b=b x a 乘法结合律:a x b x c=a x (b x c) 乘法分配律:(a+b)x c=a x c+b x c 或a x c+b x c= (a+b)x c 减法定律:减法的性质a-b-c=a-(b+c)或a-(b+c) =a-b-c 除法的特性:a* b*c=a* (b x c)或a* (b x c)= a 宁b*c 3、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把它设为未知数,再找出等量关系计算。 4、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分数 的大小不变。 5、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为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二、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1、打折计算方法:现价*原价二折扣 2、一件商品打几折,求现价。计算方法:原价x折数 3、一件商品打几折,求原价。计算方法:现价*折数 4、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解答方法 解答方法: 1、找准单位1——并在题目的文字下面标注

①总数量是单位“ T 例如:小红看完整本书的,那么单位“ 1”是整本书的页码。 ②原价就是单位“ T 例如:笔记本电脑原价是300元,现在降价了,那么单位“1”是原价3000元 ③分数比率之前的“的”字前面的量是单位“ 1” 例如:全校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那么单位“ 1”是女生人数。 ④一个东西比另一个东西多几分之几中“比”后面的东西是单位“1” 例如:商店卖的苹果比橘子多,那么单位“ 1”是橘子数量。 2、确定乘或除 (1)已知单位“ 1”,用乘法(2)未知单位“ 1”,用除法或方程 3、对应量和对应分率 (1)单位“ 1”x对应分率 (2)对应量十对应分率二单位“1” 若用方程:一般设单位“ 1”的量为未知数 4、如何根据分率句来写等量关系 找出关键性的字和词,“是”字、“占”字、“相当于”、“正好是”等字、词, 相当于等量关系式中的等于号,分率前面的“的”字相当于等量关系式中的乘号。如:(1)公鸡的只数是(“是”可以改为“占”或“相当于”、或“正好是” 等字词)母鸡的。 等量关系式是:母鸡的只数X =公鸡的只数 (2)五年级有男生15人,相当于(“相当于”可以改为“是”或、“占” 或“正好是”等字、词)。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数量关系式是:全班人数X几分之几=男生人数

分数混合运算反思1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第二次) 翡翠湖小学王娅 11月22日,童家溪镇为了让我镇数学老师,能立足实际,开展更多有效而朴素的课堂,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特在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研讨内容是学生怎样在课上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上的内容是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06页《分数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有了第一次试上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构建了开放、自主的课堂。同时,在议课中我也获得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非常感谢。 一、课堂活动要求明确。 由于在试上的时候老师的活动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讨论无目的,整节课感觉很乱。吸取了教训以后,我制定了明确的讨论目标。设计了几个学生讨论交流的环节,整堂课感觉学生讨论气氛活跃,思维严谨。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分数混合运算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中,不是告诉学生要怎样计算,也不是让学生去探究怎样计算,它只是将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迁移到分数混合运算中,所以对于该内容完全可以运用迁移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然后比较交流总结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讲得太多,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学中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绝对不包办;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尽可能不说,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因而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课堂活动也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积极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 三、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 教学中,练习形式多样,比如“小马虎做得对吗?”,“你们来考考老师”,“小组合作提出运算要求,并按要求添括号”,“比一比谁是计算小能手”等,不拘泥于教科书上的练习。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达到练习的效果。也体现了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幸福快乐地学习、成长。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 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 、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3 2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 、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授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154+53×97 (2)53×94-51 (3)85(-)21×3 2 (4)229×31+5 2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乘法分配律:(a +b)×c=a ×c +b ×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 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 (1)出示:53×6 1×5,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出示:101(+)4 1×4,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 101×4和41×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 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练习 P1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 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

分数混合运算总结(一)

分数混合运算的总结 一、运算 1.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 减,要先通分为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数。 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例:201+20 7=+=207152208= =+18 7 1853218121875= =+ =-247242285 241524722==- =-92197979=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①异分母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②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步骤:一看二通三算四约五化 验算: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相同。

例: 6562362633121=+=+=+ (和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 8786186814381=+=+=+ (分母是其中一个分母的) 2411249224924283121=+=+=+(分母是最小公倍数) 约分和通分:寻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短除法 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相互转化 假化带: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分母不变,余数为分子。带化假,分母不变,分子=整数乘以分母+原来的分子 对于假分数和带分数来说, 如果是同分母减,分子不够减,比如5—时,可以将第一个分数转化为假分数,再进行相减。 对于异分母而言,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算,整数和整数相加减,分数和分数相加减。比如5+2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2.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 计算技巧: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算。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 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母; 表示这样多少份的数,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一.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请同学们认真审题.弄清运算顺序.再细致计算。) 257)2174(107?++ [1-()]÷ 8341+4183)89169(÷+4818125??÷ 83758771+?+ 6÷-÷6 54)4365(512++?2121 7767767767 1 × - ÷4 ×+× ×[1÷( + )] [ -(- )]× + × + 1 - ÷ - 10713151321÷?????????? ??+- 465×??? ??+÷435252463464

1 4× + ÷4 5 -(÷+ ) 12 6 1 4 1 2 1 ? ? ? ? ? ? - + ×-÷×+× 15 14 17 8 17 14 15 9 ? + ? 32.6×+32.6×0.2 25×24 23 二.解方程。 x= x=2 (1-)x=3.6 -X= 5 3 10 1 ×(X-)=0 x-x=3 x+x=12 x=+0.25 3 2 2 1 5 2 x-X=2.4 5x-3×=21 5 7 5 三.列式计算。

1 7 1 7 四.解决问题。1.一根电线长米.剪去一段后.剩下10.5米.问剪去了多少米? 2.邮局与居民区相距1.25千米. 与工厂区相距千米.邮递员骑自行车到居民区需小时,他用同样的速度骑自行出到工厂区需要多少时间? 3.操场跑道一圈长千米.小华跑4圈用了小时。他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4.一辆汽车小时行了45千米.照这样计算.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5.师傅每分钟织布米.徒弟8分钟织的布和师傅6分钟织的布同样多.徒弟每分钟织布多少米? 6.李军买了千克奶糖.每千克的价钱是18元。张强用了与李军同样多的钱买水果糖.每千克价钱是10元。张强买了多少千克水果糖? 7.修一条长千米的公路.第一周修了.第二周修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

分数混合运算100题

1.3/7×49/9 - 4/3= 2.8/9×15/36+1/27= 3. 12×5/6-2/9×3= 4.8×5/4+1/4= 5. 6÷3/8-3/8÷6= 6. 4/7×5/9 + 3/7×5/9 = 7.5/2-(3/2 + 4/5)= 8. 7/8 +(1/8 + 1/9)= 9.9×5/6 +5/6= 10.3/4×8/9-1/3= 11.7×5/49 + 3/14= 12.6×(1/2 + 2/3)= 13.8×4/5 + 8×11/5= 14.31×5/6-5/6= 15.9/7-(2/7-10/21)= 16.5/9×18-14×2/7= 17.4/5×25/16 + 2/3× 3/4= 18.14×8/7-5/6×12/15= 19.17/32-3/4×9/24= 20.3×2/9 + 1/3= 21.5/7×3/25+3/7=22.3/14×2/3 + 1/6= 23.1/5×2/3 + 5/6= 24.9/22 + 1/11÷1/2= 25.5/3×11/5 + 4/3= 26.45×2/3 +1/3×15= 27.7/19+ 12/19×5/6= 28.1/4 + 3/4÷2/3= 29.8/7×21/16 + 1/2= 30.101×1/5-1/5×21= 31.(2/3+2/9)×(5/8-7/16)= 32.2/5×3/4-1/2÷4= 33.[8/15-(7/12-2/5)]×15/14= 34.5/6+5/3×4/5= 35.5/8-1/4×(8/9÷2/3)= 36.(1/2-1/6)×3/5÷1/5= 37.1/6÷[9/17×(3/4+2/3)]= 38.11/12-1/4+3/10÷3/5= 39.2/3÷[(3/4-1/2)×4/5]= 40.2/5+4/15-2/5= 41.6/7×5/8+3/8÷7/6= 42.(7/11-3/8)×88= 43.13-48×(1/12+1/16)= 44.4/5÷3+2/3×4/5=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甘家昊 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 257)2174(107?++ [1-(8341+)]÷41 8 3 )89169(÷+ 481 8125??÷ 25× 2423 465×463464 83758771+?+ 5 4 )4365(512++? 1 - 58 ÷ 2528 - 310

叶健磊 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 5 8×[1÷( 3 4 + 1 3 )] 1 8 × 3 4 + 1 8 × 1 4 2 5× 3 4 - 1 2 ÷4 3 4 -( 1 5 + 1 3 )× 9 8 5 7 + 9 8 × 5 9 + 3 8 [1 6 -( 5 14 - 1 3 )]× 7 9?? ? ? ? + ÷ 4 3 5 2 5 2 × 4 5 +× 1 4× 3 7 + 4 7 ÷4 5 -( 6 7 ÷ 3 14 + 6 13 )12 6 1 4 1 2 1 ? ? ? ? ? ? - +

15 14 1781714159? +? 815 ×34 -16 ÷ 12 54 ×56 +16 ×54 张俞萱 解方程。 53x=34 14 x=2 (1-14 )x= 12 -45 X=101 52x=3 4 + x -4 5 X= 34 ×(X -13 )=0 32x -16 x=3 x+14 x=12 5x -3×215=75 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 ×45 +× 25×2423 465×463464 257 )2174(107?++

2 5× 3 4 - 1 2 ÷4 3 4 -( 1 5 + 1 3 )× 9 8 5 7 + 9 8 × 5 9 + 3 8 桑语柔 列式计算。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六年级分数的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是: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练习: 1、34 -(15 + 13 )× 98 2、 107 13151321÷?????????? ??+- 3、??? ??-+614121÷121 4、 9798411÷??? ???- 5、?? ???????? ??-÷109329712 6、 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 1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7 第四种:添加因数“1”

《分数混合运算》测试题

《分数混合运算》测试题一、填空。(26分) 3、40的1 4 是( ),比50少 1 4 是( ), 20比( )多1 4 。 4、一种混凝土沙子3份,石子2份,水泥1份拌在一起,沙子占混凝土的( ),石子比沙子 少( ) ( ) ,如果需水泥2吨,那么能拌( )吨混 凝土。 5、一件儿童服装原价200元,打八折后现价是( )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元。 6、有一份稿件,甲单独打4天打完,乙单独打 5天打完。甲每天打这份稿件的( ) ( ) ,乙每天打 这份稿件的( ) ( ) 。甲、乙两人合打一天要完成这 份稿件的( ) ( ) 。那么甲、乙两人合打( )天 完成。

7、16千克增加1 8 后是( )千克,16千克增 加1 8 千克后是( )千克。 8、一根线用去5 8 后,还剩6米,这根线原来有 ( )米。 9、五(1)班男生是女生的5 6 ,女生占全班的 ( ),男生占全班的( )。 10、有200辆自行车,卖出 7 10 ,还剩( ) 辆。 11、( )千克比150千克多1 3 ,比45千克少 2 5 是( )千克。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甲比乙多1 8 ”,也可以说是“乙比甲少 1 8 ”。 ( ) 2、1米增加它的1 8 就是1 1 8 米,3千克增加它

的1 6 ,是3 1 6 千克。( ) 3、一堆煤运走了3 4 ,还剩下 1 4 吨。( ) 4、一班的人数的4 5 与二班人数的 2 3 相等,则一 班的人数比二班的人数少。( ) 三、选择题。(把序号填入括号)(5分) 1、18米的1 3 与( )米的 1 5 一样长。A、6 B、30 C、15 D、20 2、两袋奶糖,第一袋吃了1 6 ,第二代吃了 1 6 千 克,两袋奶糖吃掉的( )。A、一样多B、第一袋多C、第二袋多D、无法比较 3、把10克糖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占水 的( )。A、 1 11 B、 1 10 C、 1 9 D、1 8 4、电视机原价1000元,先提价10%,再降价10%,这时与原价( )。A、一样多B、

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供参考)

教师学生上课时间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课题名称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重点难点 1、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知识点 ) 7 4 13 5 ? ?) 6 1 5 3 ? ?) 26 6 8 3 14 13 ? ? ) 27 4 9 8 (+) 4 1 10 1 (+) 2 1 4 3 (+ ) 2 1 3 1 15 1 2 1 ? + ?) 6 1 9 5 9 5 6 5 ? + ?) 5 1 5 4 ? + ? ) 7 9 7 ? -) 9 16 9 ? -) 31 31 ? + ?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基本方法:将一个大数转化为两个小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或将一个普通的数字转化为整式整百或1等与另一个较小的数相加减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解题。 注意:将一个数转化成两数相加减的形式要求转化后的式子在运算完成后依然等于原数,其值不发生变化。例如:999可化为1000-1。其结果与原数字保持一致。 第六种:带分数化加式 例题:1)4161725? 2)351213? 3)13 5127?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带分数转化为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第七种:乘法交换律与乘法分配律相结合 例题:1)247174249175?+? 2)1981361961311?+? 3)138 1137138137139?+?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各项的分子与分子(或分母与分母)互换,通过变换得出公有因数,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进行计算。 注意:只有相乘的两组分数才能分子和分子互换,分母和分母互换。不能分子和分母互换,也不能出现一组中的其中一个分子(或分母)和另一组乘式中的分子(或分母)进行互换。 ? 分数简便运算课后练习一(能简算的简算) 59 × 34 +59 × 14 46×45 44 ( 34 +58 )×32 15 + 29 × 310 44-72×512 23 +( 47 + 12 )×725 6.8×51+51×3.2 (32+43-21)×12 53×914-94×5 3 2008×20062007 87748773÷+÷ 91929197÷-÷ 12 59412595÷+÷ 38 +38 ×47 +38 ×37 57535÷??? ??+ 2534 ×4= 54×(89 - 56 ) 229 ×(15×2931 ) 1113 -1113 ×1333 ( 38 -0.125)×413 241241343651211÷??? ??-+- 43×52+43×0.6 257×101-257 508 310019?? 1925214251975?+?+ 18×25253181???? ??+ ??? ??++÷??? ? ?++12191711259575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拓展分数混合运算总结

二、分数应用 题 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以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一、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几分之几通常称为分率。 2、标准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那个数,称为标准量。(也叫单位“1”的数量) 3、比较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同标准量比较的那个数,称为比较量。(也叫分率对应的数量) 二、分数应用题的分类。(三类)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它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 2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求单位“1”的量。基本的数量关系是: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解这类应用题用除法。基本的数量关系是: 三、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训练: 1、正确审题训练:正确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这里所说的审题,首先是根据题中的分率句,能准确分清比较量和单位“1”的量(看分率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 判断单位“1 “比”字句转化成“是”字句;第三是能将省略式的分率句换说成比较详细的句子的能力。 2、画线段图的训练:线段图直观、形象。按题中的数量比例,恰当选用实线或虚线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数形结合,有利于确定解题思路。 3、量、率对应关系训练:量、率对应关系的训练是解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的重要环节。通过训练,能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发挥联想,找出各种量、率间接对应关系,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如: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总数的1 5,第二次运走总数的 1 4,还剩下 143 (1)把货物的总重量看做是:单位“1”(2)第一次运走的占总重量的:

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

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 上课时间学生师教课题名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数六年、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目、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难、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分数知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2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3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算计算技巧”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数的意把单位”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母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表示这样多少份的数,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分数混合运算顺 1含有同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含有两级运算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比较每组题结果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小的数,得数就比它本身小除外)乘大的数,得数就比它本身大;乘一个数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 63431135??5??14??3)1例题:)2)2614813756 b????abc?ac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14113816(?)27?4(??()?)? 3 2 )例题:1 ))24271094 bc)b?a(??ac?c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 1111555141???????7??7) 3 例题:1)2)21532699655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7 第四种:添加因数 5552721417?????23??23?23 3)2))例题:1 79791693131

分数的混合运算

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混合运算 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混合运算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2、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利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72×25÷40 560-70+1024 (502+28)÷5 3.6÷0.9×100 1.2+8-0.04 2.5-2.5×0.4 1、说说这两组题分别属于我们以前什么知识?(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二、问题情境 1、出示12÷3 1×4 3 4 3+3×6 7 2、观察思考;A 、这道题属于什么运算?(分数的混合运算) B 、怎样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呢? 三、建立模型 1、呈现数学书上第56页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这是淘气他们班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3 1。 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4 3。) 师: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思考:里直接告诉我们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没有) ⑵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写出来。(航模小组=摄影小组×4 3)

分数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分数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4页例5、例6。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解读目标 默读知识链接: 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在一个混合算式中,既有一级运算,又有二级运算,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边的,再算括号外边的。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分数混合运算和它的简便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的混合运算有什么关系?在分数的乘法中也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2、教学例6 (1)出示:3/5×1/6 ×5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出示:(1/10 +1/4) ×4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1/10×4和1/4×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2、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利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72×25÷40560-70+1024 (502+28)÷5 3.6÷0.9×100 1.2+8-0.04 2.5-2.5×0.4 1、说说这两组题分别属于我们以前什么知识?(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二、问题情境 1、出示12÷×+3× 2、观察思考;A、这道题属于什么运算?(分数的混合运算) B、怎样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呢? 三、建立模型 1、呈现数学书上第56页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这是淘气他们班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师: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思考:里直接告诉我们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没有) ⑵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写出来。(航模小组=摄影小组×) ⑶摄影小组的有多少人怎么算呢?(摄影小组=气象小组×)画图分析:气象小组:摄影组: 航模小组: 等量关系式分析:气象小组(12人) 气象小组×= 摄影小组 摄影小组×= 航模小组 气象小组××= 航模小组 列出算式: (怎样计算呢?结合画图分析确定先算什么.) 板书: 12 ×× = 4 × = 3 小结:观察综合算式,我们发现其实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当然如果有简便算法的除外。(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 三、解释应用 1、独立完成问题情境中的两题。 2、完成书56页的试一试以及数学书57页练一练的第一题。请8名学生上台板演后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的) 3、自编两题含有四种运算的计算题,编好后同桌交换完成 4、完成练习。(写出等量关系式或画图后再解答) 四、全课小结 1、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怎样进行分数的四则混运算? 3、在运算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

分数混合运算100题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3/7×49/9 - 4/3= 2. 8/9×15/36+1/27= 3. 12×5/6-2/9×3= 4. 8×5/4+1/4= 5. 6÷3/8-3/8÷6= 6. 4/7×5/9 + 3/7×5/9= 7. 5/2-(3/2 + 4/5)= 8. 7/8 +(1/8 + 1/9)= 9. 9×5/6 + 5/6= 10. 3/4×8/9-1/3= 11. 7×5/49 + 3/14= 12. 6×(1/2 + 2/3)= 13. 8×4/5 + 8×11/5= 14. 31×5/6-5/6= 15. 9/7-(2/7-10/21)= 16. 5/9×18-14×2/7= 17. 4/5×25/16 + 2/3×3/4= 18. 14×8/7-5/6×12/15= 19. 17/32-3/4×9/24= 20. 3×2/9 + 1/3= 21. 5/7×3/25 + 3/7= 22. 3/14×2/3 + 1/6= 23. 1/5×2/3 + 5/6=24. 9/22 + 1/11÷1/2= 25. 5/3×11/5 + 4/3= 26. 45×2/3 + 1/3×15= 27. 7/19 + 12/19×5/6= 28. 1/4 + 3/4÷2/3= 29. 8/7×21/16 + 1/2= 30. 101×1/5-1/5×21= 31. (2/3+2/9)×(5/8-7/16)= 32. 2/5×3/4-1/2÷4= 33.[8/15-(7/12-2/5)]×15/14= 34.5/6+5/3×4/5= 35.5/8-1/4×(8/9÷2/3)= 36. (1/2-1/6)×3/5÷1/5= 37.1/6÷[9/17×(3/4+2/3)]= 38. 11/12-1/4+3/10÷3/5= 39. 2/3÷[(3/4-1/2)×4/5]= 40. 2/5+4/15-2/5= 41. 6/7×5/8+3/8÷7/6= 42. (7/11-3/8)×88= 43. 13-48×(1/12+1/16)= 44.4/5÷3+2/3×4/5= 45. 2/5+1/2×3/5+7/10= 46. 12/13×3/7+4/7×12/13+

北师大版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

第2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分数的乘法运算律、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 题等。 本单元是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其运算律, 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对整数混合运算的推广,也是在学生学会简单的分 数乘法问题以及简单两步计算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较复杂的分数问题,是后续学习整、小、分数混合运 算及其简便运算,学习复杂分数应用问题的基础。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注重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在本单元各节内容中,第一个问题都是通过学生间的对话,展现读题、审题的一般思考过程,并尝试提出解决 问题的基本思路。强调了让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情境进行独立思考,经历探索性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加强了数学 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借助直观图分析问题贯穿始终,从圆片图、 方格图到线段图这样从低到高的抽象程度,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发展数学抽象能力。同时,教科书借用 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数学思维。另外,本单元将解决实 际问题与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独立尝试、对比观察,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对分数混合运算及 运算律的理解和掌握。 本单元前后知识的联系:本单元是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这样安排分散 了教学难点,突出了经历探索和解决分数混合运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 为今后的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1.经历探索和解决分数混合运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3.体会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会应用运算律进行计算,发展运算能力。 在联系已有经验探索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 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 实践能力。 感受分数混合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和交流减少错误的好方法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勤 奋、独立思考、勇于质疑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利用运算律进行计算;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探究分数混合运算时结合具体情境,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情境图,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阅读相关信息,掌握读题、 审题的思考过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机会,经历探索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2.注重借助不同的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学生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要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和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画直 观图中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算理。 3.运用知识的迁移,提高计算技能。

分数混合运算简算100道

分数混合运算简算练习 一.计算题(共30小题)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2×+×﹣× ××(+﹣)×36×× 2.能简算的要简便运算 (﹣)×(1﹣×)÷×+25%×. 3.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4÷(+)(+)÷ 59×+59×98×58×﹣×31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01×﹣(+)×54 60×[÷(﹣)] ×+×÷+×(+)÷. 5.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27×﹣11﹣+﹣﹣+ +×16+++×4+×4. 6.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7+××+÷ 7÷[1÷(4﹣)]+÷+. 7.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4﹣34× 2﹣÷﹣(+﹣)×25101× 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9.3+9.3×2.25 (+)×8+36×(+﹣) 9.怎样简便怎么计算. ×﹣÷(+×)÷56× 0.24×58+2.4×4.1+0.24 1﹣﹣÷+×.10.简便计算.

÷(+)×0.75+×(+)÷ 0.575×19+1.9×4.25 ×+0.375×2﹣3÷ (++)÷(++)33÷+×44+24÷﹣0.6. 1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要简算,并写出过程 55÷[(﹣)×]×39+ 36×(+﹣)98×0.2﹣89×+41×. 1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 ÷×÷24××

(+)×241﹣÷56× 1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要用简便方法. ×0.375÷÷(3﹣﹣)(0.75﹣)×(+)48×(﹣+)÷9+×87×. 14.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5 (+)×(1﹣) 4×0.8×2.5×12.5 ×÷×. 15.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三)》 一、教材分析: 《分数混合运算(三)》属于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在本学段的要求是: 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 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 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过程;避免复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本节教材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来解决较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

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乘法运算律在分数 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 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将在课堂上复习旧知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感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并会引起他们认知上的冲突, 学生就会借助生活中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掌握好这 部分内容,能为他们进一步探究分数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结合学生 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