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评分表

创伤急救评分表

西安医学院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

参赛选手参赛用时

测试项目:止血、包扎及固定完成时间:6分钟

裁判签名

时间

院前创伤评分的综述

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研究应用概况 刘华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 【关键词】创伤;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是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并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再经数学计算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度的多种方案的总称。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认为创伤评分是对创伤严重程度、结局与救治质量进行评估,指导创伤患者分类救治的客观手段之一,创伤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应采用创伤评分进行规范评估[1]。 20世纪50年代由De Haven首先提出损伤评分法[2],7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多年来,学者们根据现场急救、拣送、院内救治工作决策、预测预后和创伤研究等不同需要建立了多种评分方案[3-4]。已经建立的评分方案可概括为3个类别:即用于现场急救和拣送的院前评分,用于急诊科和病房的院内评分以及用于ICU伤员的ICU评分。本文就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进行综述。 1 院前创伤评分法的定义 院前创伤评分是指在事故现场或救护车上,急救人员根据所得数据(这类评分所依据的参数必须是不费时间或简略直观的定量指标,包括解剖、生理和病因)对伤情迅速作出判断和评估,并以此进行分类处理、转运并指导复苏,决定该伤员是否送创伤中心、大医院治疗或送一般医疗单位处理。其目的是把生命危险的重伤患者与一般创伤患者分开,从而对重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急救现场常出现急救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5],借助创伤评分标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可减少多余环节,提高工作效率[6]。 2 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 2.1 昏迷指数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

严重创伤急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严重创伤急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一)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急性创伤患者从现场转诊至具备急性创伤救治能力的急救网络医院的准确率。 (二)急救网络医院急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1.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至开始进行抢救的时间。 2.从就诊到完成全身快速 CT、胸片和骨盆片的检查时 间。 3.患者需紧急输血时,从提出输血申请到护士执行输血 的时间。 4.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时建立人工气道时间。 5.张力性气胸或中等量气血胸时,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时 间。 6.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急诊抢救室患者从进入抢救 室到离开抢救室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由长到短排列后取其 中位数。 7.严重创伤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之间的手术次数。 8.严重创伤患者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 9.严重创伤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长(以小时为单位)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10.严重创伤患者(ISS≥16 者)抢救成功率。 11.创伤患者入院诊断与出院时确定性诊断的符合率。 12.年收治创伤患者人数。 13.接受外院转诊患者比例。 14.需要转诊治疗的创伤患者转诊比例。 15.创伤患者年平均住院日。 一、接警 1.急性创伤患者呼叫 120,接警调度员准确记录呼救者基本信息及联系方式; 2.询问患者症状、意识状态,评估生命体征,指导可能的血压、心率的监测,指导必要的现场自救; 3.优先调度就近救护车出诊。 二、出车 1.急救网络医院接到 120 急救指挥中心调度指令后,3 分钟内出车; 2.救护车司机使用导航设备寻找最快捷的道路,随车平板电脑按照实际情况记录各相关时

间节点; 3.急诊医师与创伤现场联系,初步了解伤员位置、人数、伤情、致伤原因、急救所需特殊物品等,进行必要的自救互救指导及联系可能帮助(如 110、119 等),同时计划到达现场要采取的急救措施。 三、现场救治及评估 1.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严重创伤患者,现场进行紧急救治,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 2.根据 ABCDE 法分别对气道、呼吸、循环、功能、暴露和环境控制进行评估,发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进行 处理。 初级评估:A、通畅气道与颈椎保护,手法开放(仰头提颏法或双手托颌法)或建立确切气道(气管插管) B、呼吸:通气与氧合(鉴别并处理危险情况:张力性气胸、连枷胸、大量血胸、开放性气胸)C、循环:控制出血(确定性止血,开放静脉通路) D、残疾和神经功能评估(GCS 评分、固定重要部位骨折) E、暴露与环境控制(防止低体温) 初次评估,特别是 ABC 阶段,只有在前一个项目达到复苏目标后才能继续下一个项目的评估。 三、现场救治及返院途中处理 1.患者GCS≤8 分、TI≥10 分,属严重创伤,需高度重视。对于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出诊急救站应根据以下原则转运病员:送至高级创伤中心小于 15 分钟者,立即转送;大于 15 分钟者,可视病情送至初级创伤中心或有相应救治能力的急救网络医院,初步明确诊断、稳定病情后转至高级创伤中心。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理人员 2-3min 记录并汇报病人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 3.与病人亲属沟通病情,签署病情告知书(随行亲属 1-2 人,最好熟悉病人情况、有决断能力)。 4.提前通知院内创伤团队相关病情、预计到达时间、接车注意事项、是否开通绿色通道等。 四、到达医院 交接病人(病人受伤机制、病情、院前救治措施及随行亲属),完成任务后,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及信息等。

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标准.doc

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标准 评估项目评估内容得分备注 1.预警与信 1.1 现场人员发现险情或隐患及时进行报警。( 2 分) 息报告 (5 分) 1.2 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程序。(3 分) 2.1 演练单位能够依据应急预案快速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等级。(1 分) 2.2 演练单位能够根据事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1 分) 2.紧急动员 2.3 采用有效的工作程序,警告、通知和动员相应范围内人员。(1 分) (10 分) 2.4演练单位能够通过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人员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 分) 2.5 参演人员能够按照处置方案规定或在指定的时间内通知到位,并 迅速到现场开展救援。(3 分) 2.6 各应急队伍到达后及时准确报告人员数量及现场情况。(2分) 3.1现场指挥部能够及时成立( 人员到位,位置合理 ) 。(2 分) 3.2 设专人清点和记录各应急队伍的人员数量。(1分) 3.3应急指挥人员按预案或方案进行有效指挥协调能。(2分) 3.4 应急指挥人员能够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救援工作全局进行及时调 3.指挥和协 度掌控( 3 分) 调 3.5指挥部各位成员(各应急小分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到位。(2分) (20 分) 3.6 各应急分队分工明确并按职并落实应急职责。(3分) 3.7 现场指挥部能够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或制定切 实可行的现场处置案并报总指挥部批准。(2 分) 3.8 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情况变化,对救援行动及时作出相应 调整( 2 分)

4.事故处置(25 分) 3.8 在事故升级上级领导到达后,总指挥与现场指挥在指挥部进行当 面交接。(1 分) 3.9 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与事 故单位合力开展救援。(2 分) 4.1 参演人员能够按照处置方案规定或在指定的时间内迅速达到现场 开展救援。(3 分) 4.2 参演人员能够对事故先期状况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的先期处置措 施科学、合理,处置结果有效。(2 分) 4.2 现场参演人员职责清晰,分工合理。( 2 分) 4.3 应急处置程序正确、规范。( 2 分) 4.4 参演人员应急处置措施执行到位。( 3 分) 4.5 通信网络系统正常运转,通讯能力能够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2分) 4.6 参演人员之间有效联络,沟通顺畅有效,并能够有序配合,协同 救援。( 3 分) 4.7事故处置过程中采取了措施防止次生或衍生事故发生。(3分) 4.8 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参演人员能够对现场实施持续安全监测或 监控。( 2 分) 4.9 针对事故现场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救援人员安全。(3分) 5.1 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等数量和性能能够满足现场应急需要。(2 5.应急资源分) 管理 (5 分) 5.2 参演人员能够快速、科学使用外部提供的应急资源并投入应急救援行动。(3 分) 6.1 应急救援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或采取了必要自我安全 防护措施。(3 分) 6.人员保护 6.2 针对事件影响范围内的其他人群,能够采取适当方式发出警告并(10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 分) 6.3 有受到或可能受到事故波及或影响的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和要求。 (2)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 ●测量生命体征 残病程度●利用“A 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 暴露病人●视情形将病人衣物移除 ●快速检查是否有严重创伤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处理 状况●如需要,在此阶段下决定立刻送医,若不需要,则继续执行二度评估

急诊急救项技能操作评价标准

急诊急救项技能操作评 价标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指标分值:10分 二、指标意义 社区急诊抢救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的针对患者或社区居民突发疾病进行的紧急抢救、改善病患或挽救生命的措施,是急诊医学的前沿阵地。时间是对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医务人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突发疾病作出诊断与处置,而社区医师凭借着对辖区及签约居民的病史和基本情况的了解,帮助快速判断病情并进一步处置,在第一时间内让病人得到妥善救治,为危急重症患者后续的专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通过建立完善的急救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病患争取最佳有效抢救时段,提高急救成功率,急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危急重症患者的进一步诊治和预后,急救能力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急救方面的管理水平,在提高能力建设的同时也要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急诊抢救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三、指标说明 (一)有完善的院内外突发事件急救制度及流程,岗位职责明确,每年至少开展1~2次急救应急演练。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院内外突发事件急救制度及流程。包括院内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应急预案与流程。各类预案要规定成立专门的组织,明确各岗位职责。各类预案应当明确急救转诊的具体指征和流程。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应开展1~2次急救应急演练,演练应包括演练培训(培训资料、培训照片、培训方案)、演练方案(明确组织机构和评判人员)、应急演练过程、演练总结(演练过程的不足和落实整改情况)等。 (二)设立有专门的抢救室,抢救仪器设备及抢救药品完善、有效。 原卫生部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卫医发[2006]240号)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设立有专门的抢救室,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抢救室业务用房不少于1间,面积18平方米,至少设置1张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房间应设在与全科诊室相近的位置。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抢救设备等。一切抢救药品、器械、设备、敷料均需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挪用或外借,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 急救器械应包括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抢救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简易呼吸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给氧设备、洗胃机。抢救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急救演练考核标准

壤塘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考核标准 目标任务考核办法标准 分 扣分标准考核人 1.应急反应能力半径3公里以内,至少5分钟到现场,医护人员、驾人员在接到 出车指令后,白天3分钟内出车,在现场能按照急诊急救流程对 病人进行处置。 10 不能满足需求1项扣2分高军 2.院前急救组配有急救箱、氧气袋、诊疗器械、担架等医疗设备完好率100%。 到现场及时反馈患者病情,信息反馈和沟通,按要求及时报告接 回病人情况,十三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10 工作不规范、不符合要求 酌情扣分 高军 3.抢救专家组有相关专业抢救医生、护士积极参与急救,医务人员着装整齐, 根据急会诊要求,在规定时间,召集所报病人病情的需要的专业 人员。 10 处置不能满足要求1项扣 2分。 谢英 4.防护组 协助伤员的分区管理,迅速制定相应的具体消毒、隔离方法, 并监督组织实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救治组成员的 保护措施,如体格检查等。 10 处置不能满足要求1项扣 2分。 谢英 5.综合协调和保障组负责维持门急诊正常诊疗秩序和救护现场秩序;负责交通运输工 具的调派,确保通讯联络畅通;负责救护物资、药品、设备、设 施、医疗器械的配置、储存、维护和供应,保障水电气的供应。 10 不能满足需求1项扣2分杜陈英 6.抢救治疗过程抢救过程规范有序,人员调配合理(病史采集、查体、诊断、处 置和医护配合)。 10 不能满足需求1项扣2分杜陈英 7.急救物品使用急救物品齐全,摆放有序,医护人员操作方法得当。10 不能满足需求1项扣2分杜陈英 8、科室协调能力在急、抢救、急会诊、急手术诊疗过程中,相关科室能按照相关 流程操作,科室配合密切。10 不熟悉急诊流程、协调不 关联,一项不规范扣2分 邓艳芳 9、急诊急救文书书写要求急诊急救医疗文书书写及时、规范,防范医疗纠纷,在应急演练 中发现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10 一项不规范扣2分邓艳芳 10、态度严肃性 对在演练中,发现嘻哈打闹现象严肃扣分 10 发现一人扣一分高军

最新急诊急救10项技能操作评价标准

1.1.2急诊抢救 一、指标分值:10分 二、指标意义 社区急诊抢救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的针对患者或社区居民突发疾病进行的紧急抢救、改善病患或挽救生命的措施,是急诊医学的前沿阵地。时间是对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医务人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突发疾病作出诊断与处置,而社区医师凭借着对辖区及签约居民的病史和基本情况的了解,帮助快速判断病情并进一步处置,在第一时间内让病人得到妥善救治,为危急重症患者后续的专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通过建立完善的急救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病患争取最佳有效抢救时段,提高急救成功率,急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危急重症患者的进一步诊治和预后,急救能力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急救方面的管理水平,在提高能力建设的同时也要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急诊抢救方面的标准化建设。 三、指标说明 (一)有完善的院内外突发事件急救制度及流程,岗位职责明确,每年至少开展1~2次急救应急演练。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院内外突发事件急救制度及流程。包括院内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应急预案与流程。各类预案要规定成立专门的组织,明确各岗位职责。各类预案应当明确急救转诊的具体指征和流程。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应开展1~2次急救应急演练,演练应包括演练培训(培训资料、培训照片、培训方案)、演练方案(明确组织机构和评判人员)、应急演练过程、演练总结(演练过程的不足和落实整改情况)等。 (二)设立有专门的抢救室,抢救仪器设备及抢救药品完善、有效。 原卫生部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卫医发[2006]240号)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设立有专门的抢救室,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抢救室业务用房不少于1间,面积18平方米,至少设置1张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房间应设在与全科诊室相近的位置。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抢救设备等。一切抢救药品、器械、设备、敷料均需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挪用或外借,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 急救器械应包括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抢救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简易呼吸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给氧设备、洗胃机。抢救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抢救室常备药品应根据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配备,包括:心脏复苏药物、呼吸兴奋药、血管活性药、利尿及脱水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药、解痉药、解热镇痛药、止血药、常见中毒的解毒药、平喘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类药、各种静脉补液液体、局部麻醉药、激素类药物等。抢救药品应当定期检查和更换,保证药品在使用有效期内。 抢救药物的具体目录参照《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版基层部分)。 抢救室应该有完善的抢救室工作制度,常见抢救流程,抢救仪器操作流程。 (三)有执业资质的医生及护士能熟练操作抢救设备,熟练掌握不少于10种急救技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负责门诊急救任务的应当有固定的急诊医师及护士。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护士,且不少于在岗护士的75%,护士结构梯队合理。急诊护士应当具有

2020院前创伤急救评估(全文)

2020院前创伤急救评估(全文) 创伤中常见基本概念 1、创伤:主要是各种外力或者机械因素接触人体以后对人体的器官、组织造成的一种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创伤有切割伤、离断伤、擦伤或者是功能障碍、出血等。另外,它在急诊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同时也是造成青壮年死亡或者伤残的第一大危险因素。 2、复合伤: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如核爆炸时冲击伤合并辐射、烧伤,机械伤合并化学、生物武器伤等。 3、多发伤:是在单一致伤因子的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器官的较严重的损伤,至少一个危及生命。 4、联合伤:指同一致伤因素所引起的两个相邻部位的连续性损伤。常见的有胸腹联合伤、眶颅联合伤、颅颈联合伤等。 5、合并伤:两处以上的损伤,除主要较重的损伤外尚有其他部位较轻的损伤。如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肋骨骨折,肋骨骨折为合并伤。 创伤严重程度分级

按创伤的严重程度及依轻重缓急的处理顺序分为三类:危重伤、重伤、轻伤。 1、危重伤:创伤严重,伤员有生命危险,需行紧急救命手术或治疗。生命体征表现:呼吸<10次/分或>35次/分,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脉搏≥120次/分或<50次/分,意识障碍严重。如窒息、内脏大出血、颅脑伤合并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张力性气胸等。 2、重伤:伤员生命体征稳定,需手术治疗,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及适当检查,可力争在伤后12小时内急救处理者。如胸外伤不伴有呼吸衰竭、胸腹贯通伤而无大出血可能、深部软组织伤未发生休克等。此类伤员需严密观察,防止因处理不及时而转为危重伤员。 3、轻伤:伤员意识清楚,无生命危险,现场无须特殊处理,手术可延至伤后12小时处理。如为感染的软组织伤、闭合性四肢骨折、局限性烧伤等。 创伤评估量表 1.创伤指数(TI):是以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研究的创伤计分法,它包括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和意识5个方面的评定(具体见表1)。该评分方法根据每个方面的异常程度计以1、3、5或6分,5项计分相加即为TI总分: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10~16分

创伤急救的原则 (2)

创伤急救的原则●按一定的顺序对创伤病人进行恰当的评估 ●治疗威胁生命的创伤 ●利用放射学技术确认有意义的创伤 ●对创伤后病人状况的变化进行确认与及时反应 ●启动早期创伤的处理 通常建议需要处理创伤的医务人员使用美国外科学院的高级的创伤生命支持(ATLS )教程。 导致的死亡原因 创伤后死亡通常发生在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在这个创伤早期,通常是严重的脑或高位脊椎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破裂。由于这些严重的创伤只有小部分病人能抢救成功,预防是减少这类创伤相关死亡的唯一办法。 第二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这个时期的死亡通常是由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血胸,实质脏器的破裂(肝或脾),骨盆骨折,或其他伴随出血的创伤。快速的评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创伤后救治的“黄金时间”。 第三个时期发生在创伤后几天到几周。通常是由于脓毒血症和伴随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针对创伤的3个指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先处理最危机患者生命的情况,比如呼吸衰竭比循环血容量不足更快导致死亡。其次,不必因诊断不明确而延误有效的治疗。第三,病史在首次评估与治疗中不是必须的。 II 创伤的处理 …………………………………………………………………………………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处理要求评估和治疗同时进行。首先根据一系列的优先顺序鉴别和治疗威胁生命的损伤,接着给予至关重要的脏器足够的氧供(首要评估)。患者重要的功能必须快速有效的进行评估。治疗内容包括快速评估,重要功能的恢复,较详细的二级评估(从头到脚),最后,启动决定性治疗。此过程从创伤治疗的ABCDE 开始,指导按顺序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环境暴露情况 气道与呼吸 反复评估气道的开放程度是必需的。严重的颅脑外伤(GCS 评分<8分)通常需 要开放气道。无意识运动反应应立即进行气道 管理。必须确保气道开放。评估气道阻塞包括检查异物,颚部或气管/喉骨折,这些都可以引起气道阻塞。如有颈椎损伤的可能,应在保证颈椎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气管插管失败,可以应用喉罩,食道气道双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术。 气道管理的要点 面部骨折除非伴有严重的出血或无法清除大量分泌物通常不需紧急处理,不需要进行气管 插管,颚骨骨折通常伴有咽喉部软组织损伤而累及气道,需立即行气管插管。 气管/喉断裂通常发生在喉和气管的交叉点。表现为声音嘶哑,皮下气肿,颈部水肿,瘀血瘀斑, 但是病人可以没有明显的外伤。只要脊椎没有损伤,允许患者采用他认为舒适的体位,包括坐位。气道管理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并不能排除颈椎骨折,对可能有颈椎骨折的患者采用以下建议: ● 半身不遂或四肢瘫痪表明脊椎不稳定; ● 颅脑外伤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行早期CT 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骨折,早期行头颅CT 检查时加入颈椎CT 检查是很好的策略; ● 患者因可能存在的颈椎骨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需向神经外科医生咨询; ● 患者神清,反应灵敏,无精神改变,无颈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可以排除颈椎骨折,无需放射线检查, ● 其余的病人至少应进行颈椎侧面的视诊,包括后脑的基底部到第一胸椎的上缘; ● 排除骨损伤并不能排除韧带损伤,MRI 对检查韧带损伤是很有利的工具。 2.循环 病例研究: 一上腹部刺伤的年轻人被送往急诊室,凶器不明,目前收缩压90mmHg ,心动过速,静脉输液能提高收缩压到100mmHg 以上,但停止输液就恶化,患者末梢凉,烦躁。 -患者是否存在休克?

创伤急救的原则

创伤急救的原则 ●按一定的顺序对创伤病人进行恰当的评估 ●治疗威胁生命的创伤 ●利用放射学技术确认有意义的创伤 ●对创伤后病人状况的变化进行确认与及时反应 ●启动早期创伤的处理 通常建议需要处理创伤的医务人员使用美国外科学院的高级的创伤生命支持(ATLS)教程。 导致的死亡原因 创伤后死亡通常发生在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在这个创伤早期,通常是严重的脑或高位脊椎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 (肝或脾), 其次, ●颅脑外伤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行早期CT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骨折,早期行头颅CT检查时加入颈椎CT检查是很好的策略; ●患者因可能存在的颈椎骨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需向神经外科医生咨询; ●患者神清,反应灵敏,无精神改变,无颈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可以排除颈椎骨折,无需放射线检查, ●其余的病人至少应进行颈椎侧面的视诊,包括后脑的基底部到第一胸椎的上缘; ●排除骨损伤并不能排除韧带损伤,MRI对检查韧带损伤是很有利的工具。 2.循环 病例研究: 一上腹部刺伤的年轻人被送往急诊室,凶器不明,目前收缩压90mmHg,心动过速,静脉输液能提高收缩压到100mmHg以上,但停止输液就恶化,患者末梢凉,烦躁。 -患者是否存在休克? -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推荐的治疗手段是什么? 出血是创伤后休克的最常见原因。早期经验性治疗包括通过两路大的静脉套管针补充晶体液(2L乳酸林格氏液)和体表压迫止血。经验性容量治疗的目标是血压维持正常,纠正心动过速和维持充分的组织灌注。当低灌注和静脉容量不足限制了外周静脉通道的建立时可选择留置深静脉导管(7F、8.5F、9F)或大隐静脉切开。无明显体表出血时应明确出血的部位包括胸片,骨盆平片,超声检查(focusdassessmntsonogaphyintraumaFAST),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部CT检查(如果病人能很快稳定); 快速控制体表出血的同时积极复苏,推荐出血部位的直接压迫,尽量避免夹闭出血的血管,以免损伤邻近的结构,如神经。尽快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以评估肾脏的灌注,即使是男性患者有尿道口出血、阴囊血肿或前列腺骑跨伤怀疑尿道损伤。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可以用来评估出血量。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确认脉压差减小提示 b.头部 CT检查对头部损伤或部分意识改变的病人的早期评估是必须的。 c.脊柱 早期的颈椎侧位片对辨别大的颈椎损伤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对严重的颈椎损伤作出决断。 d.胸部 e.腹部 腹部平片常常不能反应太多的问题。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顿挫伤病人应选择增强CT或腹腔诊断性穿刺。如果有条件超声检查(FAST)对腹腔游离液体的诊断非常快捷方便。FAST也不能确定就应行腹部CT或诊断性腹穿。 f.泌尿生殖道 血尿应行CT检查或其它的造影检查。CT可以显示腹部解剖,后腹膜的结构,肾脏的损伤。如果体格检查提示有尿路损伤,插导尿 管前应行尿路造影。怀疑有膀胱损伤可以通过膀胱X线片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并不常用。

关于xxxx医院急救中心2014年急救演练方案

XXX医院 关于急救中心2014年急救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提高医院急救救护中心、急 诊科、辅检科室、设备科、院总值班等应急处置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广大患者和装备操作者的生命安全,在紧急情况下,能做到调度 有方,出诊及时,救治有力,措施得当。根据“ XXX医院生命支持类急救类医学装备年应急预案”,特制定本演练方案。检验对应急预案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演练的时间及地点、流程 时间:2014年12月26日,下午15:00 地点:XXX路路口 指挥及考核组出发时间:15:00 拨打电话时间:15:05 救护车出发时间:15:08 院前急救:15:15?15:30 病人到急诊科时间:15:40 交接及会诊时间:15:40?15:50 会诊人员:XXXXXXXXXXX 检查时间:15:55 入院时间:16:00 整个过程大约用时:60分钟 三、参与人员 医院急救类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小组,统一指挥此次急救

演练,以小组组长:XXXX副组长:XXX为演练指挥,负责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医务科督导下,参与演练人员方为 (值班人员除外):全院青年医师、急救及急诊医生、急救护士、救 护司机、急诊科值班人员、院总值班。如表 四、具体演练方案及过程【总用时:60分钟(15:00?16: 00)】 【背景设置】下午15:00,医院“ XXX接群众请求救治电话:在我市XXX路口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共有多名群众不同程度受伤,请求救援。急救调度及时通知当班急救医生、护士、司机,做好求救详细电话记录,并立即在3分钟内出诊。 (一)院前急诊的反应能力。先由应急小组及医务科在选定地点,根据环境模拟突发事件现场:1.突发重大群体事件及意外事故致联合伤、大血管损伤演练(生命体征检查、现场包扎等);2.模拟各种外伤患者搬运(头、颈、脊柱、上下肢、开放伤);3.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肺复苏术(生命体征检查、心肺复苏术等);4.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现场处置能力、生命体征检查等)等(演练考核提纲见附详细表)。演练中考核青年医师在突发事件现场的环境了解、病史询问、疾病初步诊断、急救处理等,考核急救护士在突发事件现场的环境中协助医生完成现场急救的能力、检测生命体征、完成

触电急救应急演练评分表

触电事故应急演练评分表 演练开始时间演练结束时间 演习人员名单 评分项目评价内容分值得分 准确报告(作业模拟人员)1、报告对象准确(值长、现场应急指 挥长) 2 2、报告地点正确(****处) 2 3、报告事故类型、受伤程度准确(触 电、呼吸停) 2 4、报告受伤人数准确(*人) 2 佩带防护用品和抢救工具(增援人员)1、佩带安全帽 2 2、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2 3、带齐抢救所用工具(绝缘棒等) 2 团结协作1、分工明确 2 2、配合默契 2 现场正确处理(作业模拟人员)1、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 5 2、同时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通知 紧急救援中心 4 3、将伤员就地躺平,颈部与躯干始终 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解开伤员领扣 和皮带,去除或剪开限制呼吸的胸腹 部紧身衣物,立即就地迅速进行有效 心肺复苏抢救 5 心肺复苏抢救1.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 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捏住伤员鼻 翼,救护人员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 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吹 气两次。 5 2.每次吹气时间1s以上,如果吹气量 足够的话,能够看见胸廓起伏,吹气 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 够,应及时纠正,在吹气时应避免过 快、过强。 5 3.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 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 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4

6 4.未进行按压前,先手握空心拳,快速 垂直击打伤员胸前区胸骨中下段1次~ 2次,每次1s~2s,力量中等,捶击1 次~2次后,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 心脏按压。 5.正确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 8 的重要前提,可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 来确定:(1)方法一:胸部正中,双 乳头之间,胸骨的下半部即为正确的 按压位置。 (2)方法二:沿触电伤员肋弓下缘向 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 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干部,另一 只手的掌根紧靠食指上缘,置于胸骨 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8 6.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 效果的基本保证。 (1)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 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胸旁, 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 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 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将下面手的 掌根部置于伤员按压位置上。 (2)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 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4cm~ 5cm(瘦弱者酌减)。 (3)压至要求的程度后,立即全部放 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 开胸壁。 8 7.(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的速度进行, 每分钟 100 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 的时间相等。 (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 吸的比例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 次吹气2次(30 : 2),反复进行。 3 8.在按压时不能用力过大,因用力过 大易发生肋骨、胸骨骨折,甚至引起 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5 9.经现场抢救,伤员呼吸心跳恢复后, 应立即对头部进行降温,如用冰帽、 冰袋等,紧急情况下亦可用冰棍放在 伤员头部或用冷毛巾置于额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