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的定义,知道动量是矢量; 2.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的定义,知道冲量是矢量;

3.知道动量变化量也是矢量,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的计算;

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动量、动量定理 1.动量及动量变化

(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记作p mv =.动量是动力学中反映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状态量.在谈及动量时,必须明确是物体在哪个时刻或哪个状态所具有的动量.在中学阶段,动量表达式中的速度一般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2)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服从矢量运算法则. (3)动量的单位:动量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符号为kg m/s ?.

(4)动量的变化p ?:

动量是矢量,它的大小p mv =,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因此,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动量也发生变化.

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时,速度就发生变化,物体具有的动量的大小或方向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

设物体的初动量11p mv =,末动量22p mv =,则物体动量的变化

由于动量是矢量,因此,上式一般意义上是矢量式. 2.冲量

(1)冲量的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记作I F t =?.冲量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累积效果的物理量.

(2)冲量的矢量性:因为力是矢量,所以冲量也是矢量,但冲量的方向不一定就是力的方向. (3)冲量的单位:由力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共同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冲量的单位是牛·秒,符号为N s ?.

(4)在理解力的冲量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冲量是过程量,它反映的是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积累效果,所以它取决于力和时间两个因素.较大的力在较短时间内的积累效果,可以和较小的力在较长时问内的积累效果相同.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②根据冲量的定义式I Ft =,只能直接求恒力的冲量,无论是力的大小还是方向发生变化时,都不能直接用I Ft =求力的冲量.

③当力的方向不变时,冲量的方向跟力的方向相同,当力的方向变化时,冲量的方向一般根据动量定理来判断.(即冲量的方向是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

3.动量变化与冲量的关系——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的内容: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0mv 是物体初始状态的动量,mv 是力的作用结束时的末态动量.

动量定理反映了物体在受到力的冲量作用时,其状态发生变化的规律,是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 (2)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要点:

①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一个矢量式,应用动量定理时需要规定正方向.

②动量定理公式中F 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 应该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③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系统.

④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合外力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外力的作用时间相同,求合外力的冲量时,可以先求所有外力的合力,然后再乘以力的作用时间,也可以先求每个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冲量,然后再求所有外力冲量的矢量和.如果作用在物体上各外力的作用时间不同,就只能先求每一个外力在其作用时间内的冲量,然后再求所有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⑤动量定理中,是合外力的冲量,是使研究对象的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并非产生动量的原因,不能认为合外力的冲量就是动量的变化.合外力的冲量是引起研究对象状态变化的外在因素,而动量的变化是合外力冲量作用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⑥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对微观物体和高速运动仍然适用. ⑦合外力的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 要点二、有关计算

1.动量变化量的计算

动量是矢量,当动量发生变化时,动量的变化p p p ?=末初-,应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如图所示,当初态动量和末态动量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动量变化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动量变化的方向一般与初态动量和末态动量的方向不相同.当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时可通过正方向的选定,动量变化可简化为带有正、负号的代数运算. 2.冲量的计算方法

(1)若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力的冲量的数值等于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冲量的方向与恒力方向一致;若力为同一方向均匀变化的力,该力的冲量可以用平均力计算;若力为一般变力则不能直接计算冲量.

(2)冲量的绝对性.由于力和时间均与参考系无关,所以力的冲量也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3)冲量的计算公式I Ft =既适用于计算某个恒力的冲量,又可以计算合力的冲量.根据I Ft =计算冲量时,只考虑该力和其作用时间这两个因素,与该冲量作用的效果无关.

(4)冲量的运算服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外力的冲量都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选定正方向后,每个力冲量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表示,此时冲量的运算就可简化为代数运算. (5)冲量是一过程量,求冲量必须明确研究对象和作用过程,即必须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内对哪个物体的冲量.

(6)计算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是计算分力的冲量还是合力的冲量.如果是计算分力的冲量还必须明确是哪个分力的冲量.

(7)在F t -图象下的面积就是力的冲量.如图(a )所示,若求变力的冲量,仍可用“面积法”表示,如图(b )所示. 3.动量定理的应用

(1)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p ?与合外力的冲量具有等效代换关系,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可以相互代换,据此有:

①应用I p ?=求变力的冲量:如果物体受到大小或方向改变的力的作用,则不能直接用Ft 求变力的冲量,这时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p ?,等效代换变力的冲量I .

②应用p F t ??=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

变化,求动量变化p p p ?='

-需要应用矢量运算方法,比较麻烦.如果作用力是恒力,可以求恒力的冲量,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

(2)用动量定理解释相关物理现象的要点.

由Ft p p p ?=='-可以看出,当p ?为恒量时,作用力F 的大小与相互作用的时间t 成反比.例

如,玻璃杯自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掉在水泥地面上,玻璃杯可能破碎,而掉在垫子上就可能不破碎,

其原因就是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虽然相同,但作用时间不同:当F 为恒量时,物体动量的变化与作用时间成正比.

例如,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物体,如图所示,若施力快速将A 水平抽出,物体B 几乎仍静止,当物体A 抽出后,物体B 竖直下落. (3)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①选取研究对象;

②确定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其始、终状态;

③分析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④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式; ⑤解方程,统一单位,求得结果. 要点三、与其它相关知识的关联和区别 1.几个物理量的区别 (1)动量与速度的区别

动量和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们都是矢量,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速度是运动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在运动学中只需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而无需知道物体的质量.例如两个运动员跑百米,是比速度的大小,而无需考虑运动员的质量;动量是动力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可以直接反映物体受到外力的冲量后,其机械运动的变化情况,动量是与冲量及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相联系的.如以相同速度向你滚过来的铅球和足球,你敢用脚踢哪一个?当然是足球,因为足球的质量小,让它停下来所需的冲量小. (2)动量与动能的区别及其联系. ①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的改变由合外力的冲量决定,而动能的改变由合外力所做的功决定.

③动量和动能与速度一样,它们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只是动能是从能量的角度描述物体的状态.

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就具有一定的动量,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动能.

例如:质量 5 kg m =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速度是10 m/s .则它具有的动量 它具有的动能 即

2

2k p E m

=或p =

又如: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A B m m 、,且A B m m >,当它们具有相同的动能时,由

p =A 物体的动量A p 大于B 物体的动量B p ;反之当它们具有相同的动量时,由2

2k p E m

=

可知,A 物体的动能kA E 小于B 物体的动能kB E .

(3)冲量与功的区别. ①冲量是矢量,功是标量.

②由I F t =?可知,有力作用,这个力一定会有冲量,因为时间t 不可能为零.但是由功的定义式 cos W F s θ=?可知,有力作用,这个力却不一定做功.

例如:在斜面上下滑的物体,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有冲量的作用,但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对物体有冲量的作用,但向心力对物体不做功;处于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重力不做功,但在一段时间内重力的冲量不为零.

③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而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这两种积累作用可以在“F t -”图象和“F s -”图象上用面积表示. 如图所示,(a )图中的曲线是作用在某一物体上的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力F 在时间21t t t ?=-内的冲量.(b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力F 做的功. 2.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表达式

此式说明作用力F 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即p

F t

?=

?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①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可以导出动量定理,因此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都反映了外力作用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因果关系.

②牛顿第二定律反应力与加速度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而动量定理则反应力作用一段时间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与物体初、末状态的动量变化间的关系.

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相比较,有其独特的优点.因在公式0Ft mv mv =-中,只涉及两个状态量mv 和0mv 及一个过程量Ft .至于这两个状态中间是怎样的过程,轨迹是怎样的,加速度怎样,位移怎样全不考虑.在力F 作用的过程中不管物体是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动量定理总是适用的.

动量定理除用来解决在恒力持续作用下的问题外,尤其适合用来解决作用时间短,而力的变化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如冲击、碰撞、反冲运动等.应用时只需知道运动物体的始末状态,无需深究其中间过程的细节.只要动量的变化具有确定的值,就可以用动量定理求冲力或平均冲力,而这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很难解决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比牛顿第二定律更为直接,更加简单.

③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情况,对高速运动的物体及微观粒子不再适用,而动量定理却是普遍适用的.

④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都必须在惯性系中使用.

要点四、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

2、确定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

3、分析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4、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式;

5、解方程,统一单位,求得结果。 【典型例题】

类型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例1.羽毛球是速度最快的球类运动之一,扣杀羽毛球的速度达到了342 km/h ,假设球飞来的速度为90 km/h .设羽毛球质量为5 g ,试求击球过程中羽毛球的动量变化.

【思路点拨】动量的变化量p ?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v ?的方向相同. 【答案】见解析

【解析】以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所以动量的变化量

所以球的动量变化大小为0.600 kg m/s ?,方向与球飞来的方向相反.

【总结升华】(1)因为p mv =是矢量,只要m 的大小、v 的大小和v 的方向三者中任何一个或几个发生了变化,动量p 就发生了变化.

(2)动量的变化量p ?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v ?的方向相同.

(3)动量变化量p ?的大小,一般都是用末动量减初动量,也称为动量的增量0t p p p ?=-,此式是矢量式,若0t p p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矢量三角形法则)求矢量差.若在一条直线上,先规定正方向,再用正、负表示0t p p 、,则可用100t p p p mv mv ?==--进行代数运算求解.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在倾角0

37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10kg m =的物体沿斜面以5m/s v =匀速下滑,求物体下滑2s 的时间内:(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冲量和功;(2)斜面对物体的冲量和功;

【答案】

(1)0

cos37160N s N I mg t =?=?,垂直斜面向上;

(2)斜面对物体的冲量:

200N s I mgt ==?,竖直向上

斜面对物体的功:

【解析】(1)“斜面对物体的冲量和功”指的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的和、功的和!——也可以理解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对物体的冲量的和、功的和!

(2)因为物体匀速下滑,所以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合冲量:合外力的冲量。 【变式2】质量为m 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1v 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为t ?,离地的速率为2v .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的冲量方向和大小为( ). A .向下,12()m v v mg t ?-- B .向下,()12m v v mg t ?+- C .向上,12()m v v mg t ?-- D .向上,()12m v v mg t ?++

【答案】D

【解析】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如图所示, 由动量定理是,I p ?=合,知

即 则

方向向上.

【总结升华】物体动量变化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有关,因此解决这一类问题要注意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中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2.一质量为100g 的小球从0.80m 高处自由下落到一厚软垫上。若从小球接触软垫到小球陷至最低点经历了0.20s ,则这段时间内软垫对小球的平均冲击力为多少(取2

10m/s g =,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 3.0N F =

【解析】

解法一:自由下落,接触软垫前的速度为v : 在0.20s 内,以上为正,由动量定理有: 得:

解法二:自由下落时间为1t ;全程由动量定理,取向上为正: 得:

【总结升华】

(1)本题解法2再次表明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

(2)合外力在一段时间t 内的冲量等于这段时间t 内各分段时间 12()i t t t t =+++L L 内冲量的矢量和,又等于这段时间t 内各外力对物体冲量的矢量和.

(3)此题求解时,显然对整个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来处理,解起来更为简捷. 类型二、用动量定理解释两类现象

例3.如图,把重物压在纸带上,用一水平力缓缓拉动纸带,重物跟着一起运动,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将会从重物下面抽出,解释这些现象的正确说法是( ).

A .在缓慢拉动纸带时,重物和纸带间的摩擦力大

B .在迅速拉动时,纸带给重物的摩擦力小

C .在缓慢拉动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

D .在迅速拉动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小

【思路点拨】分析问题时,要搞清楚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 【答案】CD

【解析】在缓慢拉动时,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静摩擦力,在迅速拉动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滑动摩擦力。由于通常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一般情况是:缓拉摩擦力小;快拉摩擦力大,故AB 都错;缓拉纸带时,摩擦力虽小些,但作用时间很长,故重物获得的冲量可以很大,所以能把重物带动。快拉时摩擦力虽大些,但作用时间很短,故冲量小,所以动量改变也小,因此,CD 正确。

【总结升华】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时间越长,力就越小。另一类是作用力一定,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越小。分析问题时,要搞清楚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 举一反三:

【变式】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越大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的距离也越大。请用动量定理解释这样做的理由。

【答案】由动量定理可知,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动量变化越大,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车速越大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的距离也要越大。 类型三、动量定理的基本应用

例4.质量为M 的汽车带着质量为m 的拖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加速度a 匀加速前进,当速度为0v 时拖车突然与汽车脱钩,到拖车停下瞬间司机才发现。若汽车的牵引力一直未变,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拖车刚停下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答案】'

0()()

M m a g v v Mg

μμ++=

【解析】以汽车和拖车系统为研究对象,全过程系统受的合外力始终为()M m a +,该过程经历时间为0/v g μ,末状态拖车的动量为零。全过程对系统用动量定理可得:

这种方法只能用在拖车停下之前。因为拖车停下后,系统受的合外力中少了拖车受到的摩擦力,

因此合外力大小不再是()M m a +。 举一反三:

【变式1】在水平力30 N F =的作用力下,质量 5 kg 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若F 作用6 s 后撤去,撤去F 后物体还能向前运动多长时间才停止?(g 取2

10m/s )

【解析】解法一:用牛顿定律解.

在有水平力F 作用时,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撤去F 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由于撤去F 前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所以用牛顿定律解答时必须分段研究.在受F 作用时,物体受到重力、地面支持力N F 、水平力F 和摩擦力f F 作用如图甲,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1a ,选F 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有:

以上三式联立解得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在撤去F 时物体的即时速度为:

在撤去F 后,物体受重力、支持力N F 和摩擦力f F 作用(如图乙所示),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设撤去F 后物体运动的时间为2t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解法二:用动量定理解,分段处理.

选物体为研究对象,对于撤去F 前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始态速度为零,终态速度为v .取水平力F 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 对于撤去F 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过程,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始态速度为v ,终态速度为零.根据动量定理有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解法三:用动量定理解,研究全过程.

选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运动过程,这个过程的始、终状态的物体速度都等于零. 取水平力F 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解得

【总结升华】比较上述三种解法可以看出:

(1)既能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答,也能用动量定理解答的问题,一般来说用动量定理解比较简便. (2)当物体的运动由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组成时,灵活选取所研究的物理过程,能提高解题效率,该题解法三的整体法(全过程法)比解法二的隔离法(分段法)要简便一些.

【变式2】如图,A B 、两小物块被平行于斜面的轻细线相连,均静止于斜面上.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拉A ,使A B 、同时由静止起以加速度a 沿斜面向上运动.经时间1t ,细线突然被拉断.再经时间2t ,B 上滑到最高点.已知A B 、的质量分别为12m m 、,细线断后拉A 的恒力不变,求B 到

达最高点时A 的速度.

【解析】本题中,由于恒力大小、斜面的倾角及A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未知,故分别对A B 、运动的每一个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建立方程时有一定的困难.但若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合外力为

且注意到,细绳拉断前后,系统所受各个外力均未变化,全过程中,B 的动量增量为零,对系统动量的全过程,有

解出 故B 到达最高点时A 的速度为 【总结升华】(1)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系统.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增量之和.(2)在系统所受外力中有较多未知因数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系统的合外力应等于系统内各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之和.本题中,因A B 、加速度相同,故有()12F m m a ∑=+. 类型四、求平均作用力

例5.质量为60kg 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障,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缓冲时间为1.2s ,安全带长为5m ,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作用力。(g 取2

10m/s )

【答案】1100N 。

【解析】对人在全过程中(从开始跌下到安全停止),由动量定理得: ()1220mg t t Ft +=- 1225

1s 10

L t g ?=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安全带所受的平均作用力为1100N 。

【总结升华】此题也可用上面的方法分两个阶段分别研究,无论是分过程的解法还是全过程的解法,一定要注意力与时间的对应以及始末状态的确定。

类型五、用动量定理求变力的冲量

例6.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悬于O 点,下端和物体A 相连,物体A 下面用细线连接物体B ,A 、B 质量分别为M 、m ,若将细线剪断,待B 的速度为v 时,A 的速度为V ,方向向下,求该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冲量。

【思路点拨】求变力的冲量,可借助动量定理F t P ?=?,由动量的变化量间接求出。 【答案】()M v V -

【解析】剪断细线后,B 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A 向上运动。 对A :取向上方向为正,由动量定理得 0I Mgt MV -=--弹

对B :由自由落体运动知识 v

t g

=

………………………② 由①、②解得:

v

I Mg

MV g

=-弹 =()M v V -.

【总结升华】求变力的冲量,不能用Ft 直接求解,可借助动量定理F t P ?=?,由动量的变化量间接求出。

类型六、用动量定理解决变质量问题

例7.如图所示,水力采煤时,用水枪在高压下喷出强力水柱冲击煤层。设水柱直径为30=d cm ,水速为50/=v m s 。假设水柱射在煤层的表面上,冲击煤层后水的速度变为零,求水柱对煤层的平均冲击力。(水的密度3

3

1.010/ρ=?kg m )

【思路点拨】应用动量定理分析连续体相互作用问题的方法:○1确定一小段时间?t 内的连续体为研究对象;○2写出?t 内的连续体的质量?m 与?t 的关系式;○3分析连续体?m 的受力情况和动量变化;○4应用动量定理列式;○5求解。

【答案】5

1.7710N F ≈?

【解析】设在一小段时间?t 内,从水枪射出的时的质量为?m ,则

以?m 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它在?t 时间内的动量变化

设F 为水对煤层的平均作用力,即冲力;'

F 为煤层对水的反冲力,以v 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忽略水的重力),有

2F t p Sv t ??ρ?'?==-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 式中24

π=

S d ,代入数值得

【总结升华】应用动量定理分析连续体相互作用问题的方法: (1) 确定一小段时间?t 内的连续体为研究对象。 (2) 写出?t 内的连续体的质量?m 与?t 的关系式。 (3) 分析连续体?m 的受力情况和动量变化。

(4) 应用动量定理列式。 (5) 求解。

类型七、动量定理与动量、能量的综合应用

例8.一倾角为0

45θ=°的斜面固定于地面,斜面顶端离地面的高度01m h =,斜面底端有一垂直

于斜面的固定挡板。在斜面顶端自由释放一质量0.09kg m =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当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后,将以原速返回。重力加速度2

10m/s g =。在小物块与挡板的前4次碰撞过程中,挡板给予小物块的总冲量是多少?

【答案】0.43(36)=?I N s

【解析】设小物块从高为h 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v 。 由功能关系得

21cos 2sin μθ

θ

=+h

mgh mv mg ① 以沿斜面向上为动量的正方向。按动量定理,碰撞过程中挡板给小物块的冲量 ()=--I mv m v ② 设碰撞后小物块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 ˊ,则

'2'

1cos 2sin μθθ=+h mv mgh mg ③ 同理,有 '

'

'21cos 2sin μθθ

=+h mgh mv mg ④

'''

()=--I mv m v ⑤

式中,'

v 为小物块再次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I 为再次碰撞过程中挡板给小物块的冲量。 由①②③④⑤式得

'=I kI ⑥

其中

tan tan θμ

θμ

-+k ⑦

由此可知,小物块前4次与挡板碰撞所获得的冲量成等比级数,首项为 1022(1cot )μθ=-I m gh ⑧ 总冲量为

2312341(1)=+++=+++I I I I I I k k k ⑨

231

11...1--++++=-n n k k k k k

k

⑩ 得

0122(1cot )1μθ-=--n k I m gh k

代入数据得

【总结升华】此题重难点在数学运算。核心思路是按等比数列进行运算。属要求较高题目。

例9.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内有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条滑轨M N 、和P Q 、相距0.5m l =,垂直于滑轨平面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1T B =,垂直于滑轨放置的金属棒ab 和cd 质量为

110kg m =和22kg m =,每根金属棒的电阻均为1R =Ω,其它电阻不计,开始时两棒都静止,且ab 和

cd 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10.01μ=和20.05μ=,求:

(1)当一外力作用cd 棒5s t =的时间,恰好使ab 棒以110m/s v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那么外力的冲量多大?

(2)若在5s 末令cd 棒突然停止运动,ab 继续运动直到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其横截面的电量为

10C ,则在此过程中两根金属棒消耗的电能是多少?(设两棒不相碰,210m/s g =)

【思路点拨】此题以双杆为载体将受力分析、动量、能量、电磁感应等相结合的综合题目,注意隐含条件。

【答案】(1)0146N s I =?; (2) 460J W =.

【解析】

(1)ab 棒是由于cd 棒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闭合电路产生感受应电流后,使其受到安培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由分析知当它匀速时受安培力和摩擦力平衡: 11BIl m g μ= ┅①

此时隐含cd 也要匀速运动(设其速度为2v ,外力的冲量为0I ), 对两棒组成的系统,由动理定理得:

011221122()I m g m g t m v m v μμ-+=+ ┅② 但

21()

2Bl v v I R

-=

┅③

解①–③得

0146N s I =?

(2)当cd 突然停止,ab 中流过的感应电流方向立即反向,因而受安培力反向使ab 做变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设滑动的距离为x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Blx

E t t

Ф?=

=

?? ┅④ 因流过的电量为

2E

Q l t t R

=?=

? ┅⑤ 设两棒在该过程消耗的电能为W ,由能量守恒得:

211111

2

W m v m gx μ=- ┅⑥

解④–⑤得

460J W =

【总结升华】此题以双杆为载体将受力分析、动量、能量、电磁感应等综合起来,其中ab 棒匀速隐含cd 棒也匀速是关键,也是易错点,此类题为高考的一大趋势。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在离水平地面h 高的地方上有一相距L 的光滑轨道,左端接有已充电的电容器,电容为C ,充电后两端电压为1U 。轨道平面处于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在轨道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金属棒,当闭合K ,棒离开轨道后电容器的两极电压变为2U ,求棒落在地面离平台多远的位置。

【答案】S =【解析】当L 闭合时,电容器由于放电,形成放电电流,因而金属棒受磁场力作用做变加速运动,

并以一定速度离开导轨做平抛运动,所以棒在导轨上运动时有 ,

F t P ?=?合

1212()()BIL t BL CU CU BLC U U mv ?=-=-=

棒做平抛运动时有:

21

2

h gt =

所以

电磁感应动量定理的应用

电磁感应中动量定理的运用 动量定律I =?P 。 设想在某一回路中,一部分导体仅在安培力作用下运动时,安培力F 为变力,但其冲量可用它对时间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即I =F t ?, 而F =B I L (I 为电流对时间的平均值) 故有:B I L t ?=mv 2-mv 1 . 而I t=q ,故有q=BL mv 12mv - 理论上电量的求法:q=I ?t 。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电流的定义式I=q/t 该式的研究对象是通电导体的某一截面,若在t 时间内流过该截面的电量为q ,则流过该切面的电流为I =q/t ,显然,这个电流应为对时间的平均值,因此该式应写为I = q/t ,变形后可以得q =I t ,这个关系式具有一般性,亦即无论流经导体的电流是恒定的还是变化的,只要电流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代入,该式都适用,而平均电流的求解,在电磁感应问题中最为常见的思路为:对某一回路来说,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t ??φ,显然该感应电动势也为对其时间的平均值,再由I =R E (R 为回路中的总电阻)可以得到I = t R ??φ。 综上可得q =R φ?。若B 不变,则q =R φ?=R s B ? 电量q 与安培力的冲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可用下面的框图来说明。 从以上框图可见,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题型: 第一:方法Ⅰ中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第二:方法Ⅱ中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第三:就是以电量作为桥梁,直接把上面框图中左右两边的物理量联系起来,如把导体

棒的位移和速度联系起来,但由于这类问题导体棒的运动一般都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无法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所以这种方法就显得十分巧妙。这种题型难度最大。 2在解题中强化应用意识,提高驾驭能力 由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只能从理论上把握上述关系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典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熟练驾驭的目的。请看以下几例:(1)如图1所示,半径为r的两半圆形光滑金属导轨并列竖直放置,在轨道左侧上方MN间接有阻值为R0的电阻,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 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两轨道间距为L,一电阻也为R0质量 为m的金属棒ab从MN处由静止释放经时间t到达轨道最低点 cd时的速度为v,不计摩擦。求: (1)棒从ab到cd过程中通过棒的电量。 (2)棒在cd处的加速度。 分析与解 有的同学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不假思索的就选用动量定理,对该过程列式如下: mgt-B I Lt=mv -0显然该式有两处错误:其一是在分析棒的受力时,漏掉了轨道对 棒的弹力N,从而在使用动量定理时漏掉了弹力的冲量I N;其二是即便考虑了I N,这种解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一个矢量式,三个力的冲量不在同一直线上,而且IN的方向还不断变化,故 我们无法使用I=Ft来求冲量,亦即无法使用前面所提到的方法二。 为此,本题的正确解法是应用前面提到的方法一,具体解答如下: 对应于该闭合回路应用以下公式: (2)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垂直向下的 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的区域内,现有一个边长为 a(a﹤L)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以初速度v0垂直磁场边 界滑过磁场后,速度为v(v﹤v0),那么线圈 A.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大于(v0+v)/2 B.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等于(v0+v)/2 C.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小于(v0+v)/2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分析与解 这是一道物理过程很直观的问题,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和离开磁场过程中均为加速度不断减少的减速运动,完全进入磁场后即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三个过程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乍看好象无从下手,但对照上面的理论分析,可知它属于第三类问题。首先,由于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两段过程中,穿过线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量Δφ相同,故有q0=q=Δφ/R;其次,对线框应用动量定理,设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的速度为v′,则有:

2017届二轮复习-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教案(全国通用)

专题定位本专题综合应用动力学、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来解决物体运动的多过程问题.本专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命题情景新,联系实际密切,综合性强,侧重在计算题中命题,是高考的压轴题. 应考策略本专题在高考中主要以两种命题形式出现:一是综合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结合动力学方法解决多运动过程问题;二是运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电场、磁场内带电粒子运动或电磁感应问题.由于本专题综合性强,因此要在审题上狠下功夫,弄清运动情景,挖掘隐含条件,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规律和方法. 1.动量定理的公式Ft=p′-p除表明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与物体的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方向跟合外力的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 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F为变力时,F应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 2.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或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守恒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虽受外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③系统虽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过程. 3.解决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 (1)力的观点:主要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加速度或匀变速运动的问题. (2)动量的观点:主要应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和时间问题,以

电磁感应中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地运用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中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1)如图1所示,半径为r的两半圆形光滑金属导轨并列竖直放置,在轨道左侧上方MN间接有阻值为R0的电阻,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两轨道间距为L,一电阻也为R0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从MN处由静止释放经时间t到达轨道最低点cd时的速度为v,不计摩擦。求:(1)棒从ab到cd过程中通过棒的电量。 (2)棒在cd处的加速度。 (2)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垂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的区域内,现有一个边长为a(a﹤L)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以初速度v0垂直磁场边界滑过磁场后,速度为v(v﹤v0),那么线圈 A.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大于(v0+v)/2 B.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等于(v0+v)/2 C.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小于(v0+v)/2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3)在水平光滑等距的金属导轨上有一定值电阻R,导轨宽d电阻不计,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m ,整个装置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给导体棒一水平初速度v0,求AB在导轨上滑行的距离. (4)如图3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导电导轨MN、PQ,导轨间距为d,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杆1、2间隔一定的距离摆开放在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它们的电阻均为R,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杆的摩擦不计。杆1以初速度v0滑向杆2,为使两杆不相碰,则杆2固定与不固定两种情况下,最初摆放两杆时的最少距离之比为:A.1:1 B.1:2 C.2:1 D.1:1

5:如图所示,光滑导轨EF、GH等高平行放置,EG间宽度为FH间宽度的3倍,导轨右侧水平且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左侧呈弧形升高。ab、cd是质量均为m的金属棒,现让ab从离水平轨道h高处由静止下滑,设导轨足够长。试求:(1)ab、cd棒的最终速度;(2)全过程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 6、: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置于垂直于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两根质量相同的导体棒a和b,与导轨紧密接触且可自由滑动。先固定a,释放b,当b的速度达到10m/s时,再释放a,经过1s后,a的速度达到12m/s,则(1)此时b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若导轨很长,a、b棒最后的运动状态。 7、: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的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导轨间的距离l=0.20m,两根质量均为m=0.10kg的平行金属杆甲、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滑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每根金属杆的电阻为R=0.50Ω。在t=0时刻,两杆都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与导轨平行,大小为0.20N的恒力F作用于金属杆甲上,使金属杆在导轨上滑动。经过T=5.0s,金属杆甲的加速度为a=1.37 m/s2,求此时两金属杆的速度各为多少?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2.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表达式.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并能掌握一维情况下的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点: 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 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并能掌握一维情况下的计算问题 四、教学用具: 生鸡蛋、较厚的海绵垫、细线、金属小球、橡皮筋、铁架台等 五、教学过程 演示引入新课 演示课件1鸡蛋落地; 【演示】一个鸡蛋从一米高的地方落到厚的海绵垫上(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演示课件1鸡 蛋落地),发现鸡蛋不会被打破.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事例:跳远时要跳在沙坑里;跳高时在下落处要放海绵垫子; 从高处往下跳,落地后双腿往往要弯曲;轮船边缘及轮渡的码头上都装有橡皮轮胎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缓冲.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又不希望缓冲,比如用铁锤钉钉子. 为了解释这类现象,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动量定理的知识. 【板书】二、动量定理 进行新课 下面以一个物体在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进行动量定理的理论推导. 【板书】一、理论推导 推导的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有关公式.如 图7-7所示,物体的初动量为p=mv 、末动量为p ‘=mv ‘,经历的时间为t ,由加速度的 定义式(),'t v v a -=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t v v m -,可得Ft=mv ’-mv , 即Ft=p ‘-p 问:该式的左边Ft 是什么量?右边p 一p ‘是什么意义? 该式就是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板书】二、动量定理 1.物理意义: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2.公式:Ft=p ’一p 其中F 是物体所受合外力,p 是初动量,p ‘是末动量,t 是物 体从初动量p 变化到末动量p ‘所需时间,也是合外力F 作用的时间。 3.单位:F 的单位是N ,t 的单位是s ,p 和P ‘的单位是kg ·m/s (kg ·ms -1)。 前面我们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下面对动量定理作进一步的理解。 【板书】三、对动量定理的进一步认识 1.动量定理中的方向性 公式Ft= p ‘一P=△p 是矢量式,合外力的冲量的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合 外力冲量的方向可以跟初动量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例如,匀加速运动合外力冲量的方向与初动量方向相同,匀减速运动合外力冲量方向与 F p=mv p ’=mv ’ 图7-7

高二物理动量定理的应用

动量定理的应用(2)·典型例题解析 【例1】 500g 的足球从1.8m 的高处自由下落碰地后能弹回到1.25m 高,不计空气阻力,这一过程经历的时间为1.2s ,g 取10m/s 2,求足球对地面的作用力. 解析:对足球与地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取竖直向下为 正,有-Δ=′-其中Δ=--=-×-×=--=,′=-=-××=(mg N)t mv mv t 1.2 1.21.20.60.50.1(s)v 2gh 210 1.2522221810 21251012h g h g .. -,==××=,解得足球受到向上的 弹力='+=+×=+=5(m /s)v 2gh 210 1.86(m /s)N mg 0.51055560(N)1v v v t ().(). -+?056501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足球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60N ,方向向下. 点拨:本例也可以对足球从开始下落至弹跳到最高点的整个过程应用动量定理:mgt 总-N Δt =0-0,这样处理更为简便. 从解题过程可看出,当Δt 很短时,N 与mg 相比较显得很大,这时可略去重力. 【例2】如图51-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前后并排且靠在一起的木块A 和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今有一颗子弹水平射向A 木块,已知子弹依次穿过A 、B 所用的时间分别是Δt 1和Δt 2,设子弹所受木块的阻力恒为f ,试求子弹穿过两木块后,两木块的速度各为多少? 解析:取向右为正,子弹穿过A 的过程,以A 和B 作为一个整体, 由动量定理得=+,=,此后,物体就以向右匀速运动,接着子弹要穿透物体. f t (m m )v v A v B 112A A A ??f t m m 1 12+ 子弹穿过B 的过程,对B 应用动量定理得f Δt 2=m 2v B -m 2v A , 解得子弹穿出后的运动速度=+.B B v B f t m m f t m ??11222 + 点拨:子弹穿过A 的过程中,如果只将A 作为研究对象,A 所受的冲量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学中动量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动量和动量变化及其矢量性,会正确计算做一维运动的物体 的动量变化; 3.理解冲量的定义; 4.从前面的推导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并理解动量定理的确 切含义; 5.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 题; 2.通过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升 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领学生将理论联系实 际。 【教学重点】 1.理解动量定理 2.利用动量定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动量定理的矢量性 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材料: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和行使速度的不断提高,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要。而在所有的汽车事故当中,与碰撞有关的事故占90%以上。汽车碰撞是无法避免的,如何减少碰撞时对人员的伤害是重要的研究问题,其中在汽车前排装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思考:为什么在汽车前排装安全气囊可以在相同碰撞时减少对人员的伤害? 建立物理模型:质量为m的物体,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由v 变为v’,如是图所示: 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 = m a 而加速度定义有:联立可得: 'v v a t - = 'v v F m t -=

变形可得: 一、动量 1.定义: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用p 表示 2.表达式:p=mv 3.单位:kg·m/s 学生活动:我们了解了动量的基本内容,可是动量在物理学史中的建立过程是怎样一个情况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理解动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问题,并说明理由? 1.动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2.动量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 3.动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没有关系? 总结: 1.矢量性:因为速度v 是矢量,质量m 是标量,标量与矢量之积为矢量,所以动量P 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状态量:因为p=mv 的式子中v 是瞬时速度,从而说明p 与时刻或位置对应 3.相对性:v 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参考系不同,v 不同,具有相对性。 试讨论以下几种运动的动量变化情况 二、动量的变化量 知识回顾:速度的变化量是某一运动过程的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 学生活动:学生类比定义“动量变化量”: 1.定义:物体在某一运动过程中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用Δp 表示) 2.表达式:Δp=p’-p 讨论:Δp 是矢量还是标量? 总结得出: 3. 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p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学生活动:例1.一个质量是0.1kg 的钢球,以6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如图),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各是多少?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多少? 学生计算,展示学生的练习情况 总结:同一条直线上(一维情况下)动量的变化量的运算:先规定正方向,然后确定各已知量的正负,可以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思考:如果动量变化前后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求动量的变化量? 拓展:动量与动能的区别与联系 三、冲量 1.冲量: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表达式:I=Ft (F 为恒力) 3.单位:N·s 4.意义:反映了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应 学生活动:讨论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冲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2.冲量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 'Ft mv mv =-

动量定理及应用

[高考命题解读] 分析 年份 高考(全国卷)四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1.考查方式 从前几年命题规律来 看,应用碰撞或反冲运 动模型,以计算题的形 式考查动量和能量观 点的综合应用. 2.命题趋势 由于动量守恒定律作 为必考内容,因此综合 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 解决碰撞模型问题将 仍是今后命题的热点, 既可以将动量与力学 知识结合,也可将动量 和电学知识结合,作为 理综试卷压轴计算题 进行命题. 题号命题点 2014年 Ⅰ卷35题 第(2)问计算题,考查了两物体的瞬时碰撞, 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问题 Ⅱ卷35题 第(2)问计算题,考查了对碰撞问题的理解, 应用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015年 Ⅰ卷35题 第(2)问计算题,考查了三物体的瞬时碰撞, 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问题 Ⅱ卷35题同2014年Ⅰ卷35题 2016年 Ⅰ卷35题第(2)问计算题,考查了动量定理的应用 Ⅱ卷35题 第(2)问计算题,考查了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和能量观点解决三物体碰撞问题 Ⅲ卷35题同2014年Ⅰ卷35题 2017年 Ⅰ卷14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Ⅱ卷15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Ⅲ卷20题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 第1讲动量定理及应用 一、动量、动量变化、冲量 1.动量 (1)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2)表达式:p=m v. (3)方向: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 (1)因为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Δp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Δv的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量Δp的大小,一般用末动量p′减去初动量p进行计算,也称为动量的增量.即Δp=p′-p. 3.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I=Ft. (3)单位:N·s. (4)方向: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自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它的动量一定也大 B.动量大的物体,它的速度一定也大 C.只要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动量就保持不变 D.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大 答案 D 二、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运动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 2.公式:m v′-m v=F(t′-t)或p′-p=I. 3.动量定理的理解 (1)动量定理反映了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外力的冲量是原因,物体的动量变化量是结果. (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合力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量,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也可以是外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矢量和. (3)动量定理表达式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 自测2(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 0开始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下降的高度为h,速度变为v,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A.m(v-v0) B.mgt C.m v2-v02 D.m2gh 答案BCD

教学设计1:动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和冲量的定义; (2)从前面的推到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的作用。 (2)能够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意识。 (2)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可能有丰硕的收获,寄希望于侥幸是不可取的。 【教学重点】 利用动量定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动量和冲量方向问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动量定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2.引经据典法:通过对故事的创新旧事新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给学生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对兔子撞树桩的过程进行思考,

借助于所学物理知识,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展开对本节课新课内容讲授,带着这个故事的结局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授课结尾对故事的发展及结果以及启示进行阐述。 新授: 模型建立 兔子以0v 的初速度奔跑,来不及躲闪,撞到了一个树桩上,与树桩成为一个整体,假设在此碰撞过程作用时间为t,作用力为恒力,兔子质量为m,求此作用力F ? 分析: 在此我们可将此碰撞过程看做一个减速运动过程,兔子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树桩对兔子的弹力F. 由牛顿第二定理可得ma F = (1) 由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原理可得 t v v a t 0-= (2) (1)(2)两式结合可得 t v v m F t 0-= (3) 对(3)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可得 o t mv mv Ft -= (4) 得出(4)式,我们对式子左右两边分别进行讨论 一.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Ft I = 单位为s N ? 3.冲量是矢量,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 二.动量 1.动量定义: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表示为P. (1)公式:mv p = 单位为s kgm / (2)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思考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哪些物理量有关? 举例:(1)同样质量的竹箭,一支用弓射出,而另一支用手掷,哪一支穿透本领大? (m 同v 不同)

动量定理应用举例

动量定理应用举例 1、用锤子使劲压钉子,就很难把钉子压入木块中去,如果用锤子以一定的速度敲钉子,钉子就很容易钻入木块,这是为什么? 分析:压铁钉与敲铁钉区别在于:压铁钉时锤子是静止在铁钉上,敲铁钉时,铁锤以较大的速度与铁钉碰撞;压铁钉时作用时间长,而敲铁钉作用时间短,致使铁钉受到的作用力不同。 用锤子敲铁钉时,由于锤子质量较大,同时与铁钉碰撞前有较大的速度(即有较大的动量),遇到钉子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停下,动量变化很大,据动量定理mv v m t F -'=?,得t mv v m F -'=,对锤子来说,作用时间t 极短,动量变化mv v m -'又很大,说明铁钉必须对锤子施加很大的阻力F ,同时,据牛顿第三定律,锤子也必然对钉子施加很大的反作用力F ',此力远远大于压铁钉时所用的压力,所以用锤子压钉子,铁钉很难被压入,而以一定速度敲铁钉,钉子就很容易钻入木块。 注意:许多物体间相互作用问题,可以根据动量定理来解释.根据mv v m Ft -'= 可看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从t v v m F 0-'=中可以看出若要获得较大作用力必须使物体动量变化大(如使物体速度变大),同时使作用时间缩短(如碰撞);反之,如需减小相互间的作用力时,则可以使物体动量变化小些,同时延长相互作用时间。 2、杂技表演时,常可看见有人用铁锤猛击放在“大力士”身上的大石块,石裂而人不伤,这是什么道理?请加以分析。 分析:大石块意味它的质量很大:“猛击”表示作用力很大,且作用时间极短;“人未受伤”说明大石块对人身体的压强不大。 用铁锤猛击放在“大力上”身上的大石块,大石块受到很大的打击力而破裂,但是,根据动量定理01mv mv Ft -=得m t F v v t ?=-0,对大石块来说,虽然受到的作用力F 很大,但力作用时间极短,而大石块的质量又很大,因而引起的速度变化0v v t -就很小,即大石块几乎没有向下运动,而且石块与人的身体接触面积又较大,据S F P /=,所以人身体受的压强并不很大,故此人不会受伤(当然,这还和表演者技术本领有关)。 注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有力就一定有加速度,它们是同时产生的.但有加速度不一定有位移,从位移公式可以看出,产生位移是需要时间的.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主要应用了认知主义的思想方法,注重客观主义认识理论及人本主义的认识理论。重视物理学教学的特点,以创设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科版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这一章划分为两个单元。第一节的《碰撞》,第二节的《动量》是第一单元。第三节《动量守恒》第四节《动量守恒的应用》是第二单元。如果第一节《碰撞》用一课时时间有些松,而第二节《动量》包括动量、动量的改变、冲量、动量定理如果用一课时内容又太多。所以授课时我将碰撞、动量、动量的改变量合为一节内容安排一课时,冲量、动量定理安排为一课时。本节教学设计主要是对冲量、动量定理的教学设计。通过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碰撞、动量、动量的改变量已经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对动量、动量的改变量矢量性,计算时还不习惯。本节课教师以演示实验和设问为主,学生以观察、分析为主,遵循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理论探究得出动量定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的定义,知道冲量是矢量 ②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③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④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③运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团队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一个鸡蛋从一米高处下落鸡蛋会碎吗? 学生甲:会碎。 学生乙:不会。如果地上放海绵鸡蛋就不会碎。 师:让我们亲眼验证。 教师活动:讲桌上放一块一样高的海绵和木板(木板上铺一张纸),拿出两个鸡蛋。 学生活动:请全班最高的男生到前面做实验。两手各握一枚鸡蛋从同一高度释放。 实验现象:落到海绵上的鸡蛋没碎,落到木板上的鸡蛋碎了。

第2节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5.2节 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5.2.1离心调速器模型如图所示.由转轴上方向下看,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平面内绕AB 逆时针作匀速圆周运动,当角速度为ω时,杆张开α角.杆长为l .杆与转轴在B 点相交.求(1)作用在小球上的各力对A 点、B 点及AB 轴的力矩.(2)小球在图示位置对A 点、B 点及AB 轴的角动量.杆质量不计 解:(本题中A 点的位置不明确,A 点应与两小球同 高度) 以A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x 轴向右,y 轴向上,z 轴垂直于纸面向外。 左侧小球: 受力:j mg W ?-= ,)?cos ?(sin j i T T αα+= 位失:相对于A 点:i l r A ?sin α-= 相对于B 点:T T l j i l r B -=+-=)?cos ?(sin αα 速度:小球绕y 轴作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αωωsin l r v == 在图中所示位置:k l k v v ?sin ?αω== 重力矩: ?)?(?)?(?sin )?()?cos ?(sin ?sin )?()?sin (=?=?==-?+-=?==-?-=?=j j j j k mgl j mg j i l W r k mgl j mg i l W r B A AB B B A A ττταααταατ 拉力T 的力矩: 0?)?(?)?(0 ?2sin ?cos sin )?cos ?(sin )?sin (2 1=?=?==?-=?=-=-=+?-=?=j j j j T T T l T r k lT k lT j i T i l T r B A AB B B A A τττταααααατ 角动量: j m l j j L j j L L m l m l L j i m l k m l j i l v m r L j m l k m l i l v m r L B A AB B B B A A ?sin ?)?(?)?(sin sin sin cos ||)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sin )?sin (222 42222222αωαωαααωαααωαωαααωαωα=?=?==+=+-=?+-=?==?-=?=

动量定理及应用

[高考命题解读] 第1讲动量定理及应用 一、动量、动量变化、冲量 1.动量 (1)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2)表达式:p=mv. (3)方向: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 (1)因为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Δp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Δv的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量Δp的大小,一般用末动量p′减去初动量p进行计算,也称为动量的增量.即Δp=p′-p. 3.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I=Ft.

(3)单位:N·s. (4)方向: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自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它的动量一定也大 B.动量大的物体,它的速度一定也大 C.只要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动量就保持不变 D.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大 答案D 二、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运动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 2.公式:mv′-mv=F(t′-t)或p′-p=I. 3.动量定理的理解 (1)动量定理反映了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外力的冲量是原因,物体的动量变化量是结果. (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合力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量,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也可以是外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矢量和. (3)动量定理表达式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 自测2 (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开始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下降的高度为h,速度变为v,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 (v-v0) 答案BCD 命题点一对动量和冲量的理解 1.对动量的理解 (1)动量的两性 ①瞬时性: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针对某一时刻或位置而言的. ②相对性:动量的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情况是指相对地面的动量. (2)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冲量,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定理 1.动量 (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 =mv 动量的单位:kg ·m/s. (2)物体的动量表征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的速度为瞬时速度,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3)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相同. 两个物体的动量相同含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注意动量与动能的区别和联系: 动量、动能和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量; 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动量和动能的关系是:p 2=2mE k . 2.动量的变化量 (1)Δp =p t -p 0. (2)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相同,与合外力冲量的方向 相同,跟动量的方向无关. (3)求动量变化量的方法: ①定义法 Δp =p t -p 0=mv 2-mv 1; ②动量定理法 Δp =Ft . 3.冲量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 I =Ft ,冲量的单位:N ·s. (2)冲量是过程量,它表示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累积作用效果. (3)冲量是矢量,其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如果在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不变,冲量的 方向就与力的方向相同. (4)求冲量的方法: ①定义法 I =Ft (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 ②动量定理法 I =Δp . 4、动量定理 (1)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这个物体动量的增加量,这就是动量定理. 表达式为:Ft =p p -' 或 Ft =mv v m -' (2)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可视为单个物体的系统. 当研究对象为物体系时,物体系总动量的增量等于相应时间内物体系所受的合外 力的冲量. 所谓物体系总动量的增量是指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变化量的矢量和. 所谓物体系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是指系统内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而 不包括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的冲量;这是因为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而 且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矢量和总等于零. (3)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 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 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 应该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 说明: ①在打击和碰撞问题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很大,大小变化很快,作用时间

动量与动量定理的应用

类型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1.关于冲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B.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力的冲量一定为零 C.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 D.冲量的方向就是物体受力的方向 思路点拨:此题考察的主要是对概念的理解 解析:力作用一段时间便有了冲量,而力作用一段时间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动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说冲量使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A对;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经历一段时间,这个力便有了冲量,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B错误;物体所受冲量大小与动量大小无关,C错误;冲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某一过程中力的方向不变时,冲量的方向才与力的方向相同,故D错误。 答案:A 【变式】关于冲量和动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冲量是反映力和作用时间积累效果的物理量 B.冲量是描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C.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D.冲量的方向与动量的方向一致 答案:BD 点拨:冲量是过程量;冲量的方向与动量变化的方向一致。故BD错误。 类型二——用动量定理解释两类现象 2.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到硬水泥地板上易碎,而落到松软的地毯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 解释:玻璃杯易碎与否取决于落地时与地面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由动量定理可知,此作用力的大小又与地面作用时的动量变化和作用时间有关。 因为杯子是从同一高度落下,故动量变化相同。但杯子与地毯的作用时间远比杯子与水泥地面的作用时间长,所以地毯对杯子的作用力远比水泥地面对杯子的作用力小。所以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到硬水泥地板上易碎,而落到松软的地毯上不易碎。 3. 如图,把重物压在纸带上,用一水平力缓缓拉动纸带,重物跟着一起运动,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将会从重物下面抽出,解释这些现象的正确说法是() A.在缓慢拉动纸带时,重物和纸带间的摩擦力大 B.在迅速拉动时,纸带给重物的摩擦力小 C.在缓慢拉动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 D.在迅速拉动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小 解析:在缓慢拉动时,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静摩擦力,在迅速拉动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滑动摩擦力。由于通常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一般情况是:缓拉摩擦力小;快拉摩擦力大,故AB都错;缓拉纸带时,摩擦力虽小些,但作用时间很长,故重物获得的冲量可以很大,所以能把重物带动。快拉时摩擦力虽大些,但作用时间很短,故冲量小,所以动量改变也小,因此,CD正确。 总结升华: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时间越长,力就越小。另一类是作用力一定,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越小。分析问题时,要搞清楚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 【变式1】有些运动鞋底有空气软垫,请用动量定理解释空气软垫的功能。 解析:由动量定理可知,在动量变化相同的情况下,时间越长,需要的作用力越小。因此运动鞋底部的空气软垫有延长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击力的功能。 【变式2】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越大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的距离也越大。

《动量与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和冲量的定义; (2)从前面的推到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的作用。 (2)能够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意识。 (2)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可能有丰硕的收获,寄希望于侥幸是不可取的。 【教学重点】 利用动量定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动量和冲量方向问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动量定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2.引经据典法:通过对故事的创新旧事新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给学生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对兔子撞树桩的过程进行思考,借助于所学物理知识,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展开对本节课新课内容讲授,带着这个故事的结局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授课结尾对故事的发展及结果以及启示进行阐述。 新授: 模型建立 兔子以0v 的初速度奔跑,来不及躲闪,撞到了一个树桩上,与树桩成为一个整体,假设在此碰撞过程作用时间为t,作用力为恒力,兔子质量为m,求此作用力F ? 分析: 在此我们可将此碰撞过程看做一个减速运动过程,兔子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树桩对兔子的弹力F. 由牛顿第二定理可得ma F = (1) 由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原理可得 t v v a t 0-= (2) (1)(2)两式结合可得 t v v m F t 0-= (3) 对(3)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可得 o t mv mv Ft -= (4) 得出(4)式,我们对式子左右两边分别进行讨论 一.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Ft I = 单位为s N ? 3.冲量是矢量,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

(完整版)动量定理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三动量定理的应用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下列各种运动中,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增量总是相同的有()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2、质量为5 kg的物体,原来以v=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受到跟运动方向相同的冲量15 N·s的作用,历时4 s,物体的动量大小变为 ( ) A.80 kg·m/s B.160 kg·m/s C.40 kg·m/s D.10 kg·m/s 3、用力拉纸带,纸带将会从重物下抽出,解释这些现象的正确说法是: () A、在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给物体的摩擦力大; B、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物体的摩擦力小; C、在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 D、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小. 4、从同一高度的平台上,抛出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甲球竖直上抛,乙球竖直下抛,丙球平抛.三球落地时的速率相同,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 、抛出时三球动量不是都相同,甲、乙动量相同,并均不小于丙的动量 B、落地时三球的动量相同 C、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三球受到的冲量都不同 D、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三球受到的冲量不都相同 5、若质量为m的小球从h高度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时间为,地面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则在碰撞过程中(取向上的方向为正)对小球来说 () A 、重力的冲量为B、地面对小球的冲量为 C、合力的冲量为 D、合力的冲量为 6、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从开始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经历的时间是t,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时间t 内 A.物体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B.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冲量比下降过程中的冲量小 C.物体动量的增量大于抛出时的动量 D.物体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FH 7.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如图8—1所示,由于地面对 图8—1 物体的摩擦力较大,没有被拉动,则经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B.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C.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Ftcosθ D.合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8、物体在恒定的合力F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在时间Δt1内速度由0增大到v,在时间Δt2内速度由v增大到2v。设F在Δt1内做的功W1,冲量是I1;在Δt2内做的

电磁感应动量定理应用

电磁感应与动量的综合 1.安培力的冲量与电量之间的关系: 设想在某一回路中,一部分导体仅在安培力作用下运动时,安培力为变力,但其冲量可用它对时间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即t F I ?=安 冲 而F =B I L (I 为电流对时间的平均值) 故有:安培力的冲量t L I B I ??=冲 而电量q =I Δt ,故有BLq I =冲 因只在安培力作用下运动 BLq =mv 2-mv 1 BL P q ?= 2.感应电量与磁通量的化量的关系:R n t R t n t R E t I q ?Φ=????Φ=??=??= 若磁感应强度是匀强磁场,R BLx R S B R q =?=?Φ= 以电量作为桥梁,把安培力的冲量、动量变化量与回路磁通量的变化量、导体棒的位移联系起来。 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垂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分 布在宽度为L 的区域内,现有一个边长为a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