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导论重点

信息管理导论重点
信息管理导论重点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体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是人们通过实践对自然和社会运动形态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们对其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经验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的结果。

宋运郊三分法(多重信息分类体系):按内容、形式、效用分。公开信息(白色信息):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非公开信息(黑色信息)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信息。半公开信息(内部信息)

二次信息:是在一次信息基础上加工整理形成的,引导和使用一次信息的信息。三次信息:是根据二次信息提供的途径,获取并使用一次信息,综合其他零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组织信息。

信息的特征:1,价值上的特殊性(共享性、绝对性和相对性)2,数量的无限性与供给的稀缺性(不完全性、不对称性、有机性、差异性)3,效用的特殊性(时效性、滞后性,体验性)

实得信息=先验信息—后验信息

普顿斯指数:现尚在利用的文献中近五年出版的文献数量占总利用数量的百分比。与文献半衰期大致成反比关系。

文献半衰期:现尚在利用的文献的一半出版时间,是指某学科领域和主体领域(一年之内)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也就是该学科领域和主题领域文献中的半数失效所经历的时间。

信息计量学三大定律:1,洛特卡定律(文献作者分布理论,揭示了著者与文献数量的关系)2,齐夫定律(词频分布理论,揭示了文献中词汇的分布规律)3,布拉德福定律(文献分散理论,揭示了文献数量与科学期刊数量的关系),如果将科学杂志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杂志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杂志数成1:a:a2…的关系。

核心期刊测定方法:引文分析法、载文统计法、专家评析法。资源的定义:是在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原始状态达到一定数量的客观存在形态,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信息成为资源的必要条件:1,信息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和福利。2 通过人类活动信息可以被识别或检测到。充分条件:1,经过有序化处理,真实、准确的信息。2 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讲,信息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讲,信息需要具备

一定的富集度。

信息资源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资源的特殊性(论述题):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信息资源的一般功能:个体层次、组织层次、社会层次。

财富观的演变:1古代农业生产时期(以土地为中心),农业财富观、货币财富观。2,近代工业生产力时期(以资本为中心),物质劳动财富观、福利财富观、生产力财富观。3,现代生产力时期(以人为中心),信息财富观。

生产率悖论:信息技术的巨额投资并没有带来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使生产率的增长停滞不前或下降的这种有违直觉判断的现象。

信息的度量:基于数据量的度量、基于概率的度量、基于经验的度量。

语法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是信息问题的最基本层次。

1比特的信息量:就是含有两个独立等概率可能状态的随机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引文分析方法:引文量分析、引文分布分析、引文年代分析、引文语种分析、引文类型分析、引文国别分析。

引文耦合:两件文本同时引用一篇或多篇相同文本时,这两件文本即具有引文耦合关系。它们共同引用的相同文本的数

量即耦合强度,耦合强度越大表明两件文本关系越密切。

同被引:两件文本同时被一件或多件相同文本引用时,这两件文本即具有同被引关系。它们共同被引用的相同文本的数量即同被引强度,同被引强度越大表明两件文本关系越密切。自引:文本责任者引用自己负有责任的文本或与他人合作的文本。

检全率:(查全率、命中率。)=a/a+c

检准率:(查准率、相关率。)=a/a+b

a 检准的文献

b 误检的文献

c 漏检的文献

例子:孤独主义,张某检出文献45,数据库共有8396,与孤独主义相关有50,他这次检索出30.则检全率=30/50=60%. 检准率=30/45=67%.

普赖斯法则:某一时刻世界各国科技论文量和各国国名生产总值成正比例关系。

帕尔维奇定律:信息需求的增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平方成正比。

盖茨法则:当硅谷的数字脑袋中有一个可笑的念头出现时,便会迅速传播开来并影响美国企业界的心理。

最早提出信息社会的是日本的梅棹中夫。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预测初探》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信息革命。

约翰耐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学习型社会(美,哈钦斯提出):一个已经建立起开放、灵活、发展、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家庭、组织提供多种多样的受教育的机会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体系。

e-learning: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沟通机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内容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远程学习互联网课堂)e-leraning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

数字地球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

数字地球核心思想: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的处理地球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信息时代三大定律:1 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2 吉尔德定律(三大思想家之一)。3 麦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硬化信息: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需要,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全面为推广,从而成为社会演进的技术基础和支持力量。

软信息化:为更大规模的生产存储、传播和创造新知识,以信息管理和服务为标志的信息资源与社会活动的深度融合,从而根本性改造社会生活的信息环境和发展环境。

日本信息化指数:综合性评价指标,相对性评价指标。

查尔斯.琼森切尔50%墙:信息劳动力占整体劳动力的50%左右。

现代化指数包括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

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原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赛博空间:一个三维的虚拟空间。

信息文化的时代特征:交往快捷化、道德多元化、组织分散化、生活个性化、结构复杂化。

信息交流的模式:

1基于古典信息论的信息交流模式:拉斯维尔模式(5W)、布雷多克模式(7W)、申农通讯系统模式。

2 基于传播学的信息交流模式:德福勒模式、两级传播模式、波纹中心模式、辐和模式。

3 基于信息(情报)学的信息交流模式:科学情报交流系统、社会传播传染病模式、信息人本社会传播模型、信息交流的栈模式。

申农通信系统模式

信源---信息----->发射器----信号—>信道----信号--→接收器---信息--→信宿

噪音来源

意义:信息交流通讯系统过程的直观反映,讯息与信号之间的转换还原过程,传道中的噪音干扰问题。

两级传播模式

信息源------→意见领袖------→社会其他成员

↑↑

信息流通1 信息流通2

意义:强调了意见领袖的作用。

维克利模式:

↓--------------b----------│

s-→m(s)-→m(R)→I+K(I)---→K(I)

↑--a-│

↑----------c-----------│

正式交流:网络期刊站点

非正式交流:论坛站点

半正式交流:学术团体

信息扩散主要采用: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和集束式。

看不见的学院:无形的学院,英,波义尔提出。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信息源:凡是能够产生、持有或载存信息且存在潜在的传输或交换信息的任何个人团体或实物都可以成为信息源。

信息源的发展特征:技术驱动性、结构多样性、功能互补性。动机形成原因:需要、刺激

信息素质概念:包括信息意识(个人对信息的关注和主动意识自身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即为发现、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而鉴别、查找、评价信息,以及组织信息,有效地创造,使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的要求。

齐夫:最小努力原则(最省力原则)

小世界现象:六度分离,每个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间人(平均6个)就可以和全世界建立起联系。

社会信息交流障碍:信息交流的环境障碍、信息交流发生障碍、信息交流渠道障碍。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本课程定义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的描述,是以文本、数值、多媒体等形式存在的数据、事实或见解。 2.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表示数据的属性通常包括:数据的名称、数据的类型、数据的长度。 数据并不等于数字(数值),是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象和声音等的统称。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数据的解释。 3.信息的特征(论述题或简答题,需要稍微解释一下) (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 (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时效性(11)时滞性(12)层次性(13)中介性(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就是信息世界) 4.信息三要素 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 5.信息的类型(填空或选择) ●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 物理信息:无生命世界的信息生物信息:生命世界的信息 社会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 消息资料知识 ●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分: 语法信息:感知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语义信息:理解逻辑含义 语用信息:主体能判断其效用 ●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零次信息未加工,不算) 6.信息的功能(论述/简答) (1)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2)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3)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4)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 (5)信息是系统秩序的保证(6)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 (7)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8)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 7.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8. 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 (1)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 (2)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满足社会信息需要。 (3)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9.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的集合。 10.信息管理的发展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2

《信息管理导论》思考题 CH1 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信息?信息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答:信息是物质系统运动的本质特征,是物质系统运动的方式、运动的状态及运动的有序性。其基本含义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物质运动的真实反映(一般泛指包含于信息、情报、指令、数据、图像、信号等形式之中的新的知识和内容) 特征: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产生的无限性和获取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对利用者的共享性,产生和利用的实效性,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可加工性和开发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功能:信息是认识物质的中介,人类思维的材料,科学决策的基础,有效控制的灵魂,系统秩序的保证,社会发展的资源。 2、简述信息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 答: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信息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使用。 3、解释信息管理及主要工作。 答:信息管理是国家、组织和个人为达到预定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活动中的各要素,从过程、系统和环境的不同角度实施有效的、全面的管理。 主要工作:(1)信息资源开发、调配与组织管理;(2)信息传递与交流组织;(3)信息研究、咨询与决策;(4)信息技术管理;(5)信息系统管理;(6)信息服务和用户管理。 4、什么是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说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成。 答:信息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或部件,其收集(输入)、操作和存储(处理)以及散布(输出)数据和信息,并且具有反馈机制,其中,反馈对系统的成功运行时关键的因素。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系统、设备和技术的信息系统,其目的是改善组织的性能。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成:硬件、软件、数据、通信网络、人、程序规则。 5、给出MIS、DSS、IDSS、GDSS、ES、GIS、C/S模式和B/S模式的定义。 答:MIS:管理信息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 C/S模式:客服/服务器模式;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6、简述企业信息管理师和CIO的基本素质。 7、说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给出你的目标和计划。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信息系统开发或信息系统管理、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科研单位从事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开发或信息系统管理、以及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偏重计算机、涉及管理课程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两学科综合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独立设计、实现小型信息系统或大型信息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最后一个学期还应安排相应的管理软件上机实习。 目标和计划:1. 掌握现代信息科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先进工具;2.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 掌握现代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4. 具有IT项目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能力; 5. 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或信息系统管理能力; 6. 具有一定的经济系统分析与数量分析、建模与计算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沟通能力;8.了解本专业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重点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 1.1信息与社会信息 1、社会三大支柱:信息和信息资源、能源和材料。(选择) 2、信息作为信息管理的元概念,也是信息管理的逻辑起点。(选择)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选择) 数据是指未经过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想象的描述;信息是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更具有实义的形式提供的数据。因此,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 4、信息与知识(选择或简答) 信息是知识的原料和基础,知识是信息中最具有革命性和活动力的部分,知识是信息的高级形式,是信息加工的结果,是信息化和序化了的信息,同时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 5、信息的类型(选择) 信息按内容分为:社会信息与自然信息 以加工方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感知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 按获取方式分: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 按传播范围区分:白色信息即是公开的信息,灰色信息即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即是秘密信息(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信息。 6、信息的特征(简答) 1)主要特征 广泛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计量性,可存储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可处理性和再生性,共享性和可开发性,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时效性和滞后

性,有机性和差异性。 7、普赖斯指数=现时性文献/(现时性文献+档案性文献) 现时性文献:出版时间不超过5年的文献;档案性文献:出版时间超过5年的文献 8、信息计量的三大经典定律: 洛特卡定律:著作与文献数量的关系齐夫定律:文献中词汇的分布规律 布拉德福定律:科学文献数量与科学期刊数量的关系 1.2信息资源 1、信息资源的类型,按照可再生性区分 不可再生资源:地热、风能、太阳能、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二次能源等 2、信息资源(名词解释) 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3、信息资源的构成(选择) 信息资源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是元资源,信息是本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是表资源。 4、信息资源的三角结构,信息资源由信息源、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三大类构成,简称“3S”见 图1-8 信息资源三角形。(选择) P 25 5、信息资源特性(简答) (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6、信息资源的一般功能(论述题) 个体、团体和社会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1

一、填空题 1.CIO的几种基本素质:管理经验、技术才能、经营头脑、信息素 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 2.Internet提供的服务功能:WWW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 程登陆、BBS(电子公告)等。 3.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名称:Photoshop、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MAX、 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多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多媒体网页制作工具Dream Weaver等。 4.动态的数据结构:表、堆栈、队列、树 5.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名称:C、JA V A、Pascal、FORTRAN、VB 6.给出四个系统的主要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 环境适应性 7.计算机发展经历四代的主要元件: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8.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分布型等。 9.计算机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硬件、软件、数据(库)、通讯网络、 人和程序规则。 10.计算机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人事管 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医疗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11.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名称:Windows、MS-DOS、UNIX、Linux、 OS2 12.实现计算机逻辑运算的门电路有四种:与门、或门、非门、异或

门 1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名称:Oracle、SYBASE、SQL Service、VFP、 DM3、DB2 14.通信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以及无线介质。 15.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分布型 16.信息管理工作:信息资源开发、调配与组织管理、信息传递与交 流组织、信息研究、咨询与决策、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17.信息系统采集技术有:录音技术、录像技术、扫描技术、自动识 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磁卡技术等。 18.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1.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主要指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具体说,MIS是以电脑为主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用于提供支持管理与决策的信息,一般具有数据库和模型库。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混合体。 2.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辅助人们决策的信息系统。(1)DSS是信息系统;(2)DSS由管理者使用,DSS 用于支持人的工作而不是要取代人;(3)DSS用于决策之中,主

信息管理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 1.1 信息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的基本性质 *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产生的无限性和获取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利用者的共享性 *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 *可加工和开发性 *整体性和层次性 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信息的产生,到被使用发挥其价值,最终退出使用的全过程,包括: *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传输 *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存储 *信息的检索 *信息的使用 *信息的维护 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识别 *由决策者进行识别,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结合。 *收集的方法 *自下而上的广泛收集:服务于多种目标,一般用于统计 *有目的的专项收集: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随机积累法:调查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是很宽的目标。 信息的检索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指为了个人或他人的需要,去发现适当的数据或信息对象,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查找两个过程。 *信息检索系统 *为了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建立的,储存经过加工了的信息集合,拥有特定的存储、检索与传送的技术装备,提供一定存储与检索方法、以及检索服务功能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服务实体(包括人和检索工作单位)。

*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 *传统信息检索向全文文本、多媒体、多载体、多原理等新型信息检索的发展; *信息检索向网络化和分布化发展,以网络资源检索为代表。 1.2 信息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 *物资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含义 *狭义:是指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抑或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 *广义: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括了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1.3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管理的发展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科学-信息管理的学科理论 *它以信息本身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自身的运动和处理方法,建立了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如信息、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分类、信息的作用等;同时也一些基本方法,如信息的度量、信息的传输等。信息管理离开信息科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管理学-信息管理的方法理论 *它提供了信息的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 *信息管理,一是信息,二是管理,这从名称上直观地说明了管理理论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管理的核心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其中那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的基础。 *经济学-信息管理的应用理论 *经济领域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应用领域; *必须掌握和借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才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持续地管理; *经济信息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信息经济既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也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的技术理论 *信息管理的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的系统-信息系统都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 信息管理的发展 *传统管理阶段 *以图书馆文献管理为象征,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情报所,涉及书

5_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ython的远程数据采集 系统研究与设计 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12-4 姓名:吴义宇学号12401010432 指导教师:苏日娜职称副教授 企业导师:杨高峰职称工程师 定稿日期:年月日

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各2.54厘米,左:3.5厘米,右:2.5厘米。 页码:居中,首页(封面)不加页码 开题报告例: 基于Python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 1.课题研究背景(一级标题:左起顶格打印,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各空18磅) 供(五号宋体,1.25倍行距) 1.1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特点(二级标题:左起顶格五号黑体打印, 段前空12磅,上面 一行是一级标题的话,就不空) 2.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4.研究进度安排 5.论文提纲 开题报告2500字以上,应包括:1、课题背景和意义(简述);2、研究内容或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4、研究进度安排;5、论文提纲;6、参考文献(至少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 参考文献(小四号黑体居中) [1] 殷剑宏, 吴开亚. 图论及其算法[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五号宋 体, 1.25倍行距) [2] 党跃武,谭祥金. 信息管理导论[M].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Pedrycz W., Gomide F.. An Introduction to Fuzzy Sets [M]. MA: MIT Press, 1998. [4] 廖建新. 移动智能网技术的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J]. 电子学报, 2003, 31(11): 1725-1731.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信息定义:(1)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2)信息是使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 信息资源定义:(1)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2)是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是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了解这三部分的含义) 简答 信息类型:(1)○1按信息内容区分: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2按获取方式区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3按存在方式分:内存信息和外化信息(也可称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外化信息又分记录信息和非记录信息。记录信息指记录在延时性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石碑、光盘、磁带等上的信息,非记录信息是指通过自然语言或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等即时性物质载体表现的各种信息。记录信息一班可以称之为文献信息,尤指可以比较方便利用和存取的记录信息。非记录信息

的具体种类则非常复杂。内存信息和非记录信息不易于传递和把握,必须转化为记录信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信息内涵的作用○4按传播范围划分: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即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非公开信息则指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以及几乎不传递的如日记等信息。也可以分为:白色信息(公开信息)灰色信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秘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的信息)○5按加工程度划分:零次信息(未经加工、零散不系统原始信息,第一手资料)、一次信息(初加工信息)、二次信息(信息组织的结果)和三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次组织信息)○6其他:按组织有序性,系统化、非系统化信息;按反应面,宏观、中观、微观信息;按产生时态,历史、即时、未来……………………P13 (2)

同济大学信息管理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信管总复习 1.信息的定义: 本体论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其中 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研究的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的精神现象。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社会运动等。 运动方式——事物运动在时间上呈现的过程和规律。 运动状态——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 2.在任何惯性系统中,若真空光速C不变,则物体质能M与能力E之间满足关系式,E=MC2 以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质能转换关系式”为例,解释什么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如不知每个字母或数字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含义,那么,我们获得的只是“有关字母或数字的一种特定的排列方式”的信息,即语法信息。 语法信息——主题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形式化关系,是最低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2)如果我们知道了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真空光速,则从公式可以获得质能的转换关系的语义信息 语义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逻辑含义,是较高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3)通过公式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通过改变原子核的质量分布可以获得巨大的核能时,我们便获得了关于E=MC2的语用信息 语用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相对与某种目的。是最高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3.阐释“信息链”中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之间的关系 事实——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 数据——事实的数据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 信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 知识——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 情报——运用知识的能力 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5个连环组成了“信息链” 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信息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环节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币称谓。 4信息的属性 (1)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产生的无限性和获取的相对性 (3)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利用共享性 (5)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6)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