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管理规定

模具制造管理规定
模具制造管理规定

更改记录

1.0目的

规模具生产制造过程,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

2.0 围

适用于本公司模具生产过程涉及的人员、设备、辅助用具(工治具)和环境的管理活动。

3.0定义/参考

3.1 模具制造过程:指从接收模具制作申请、编制生产计划、设计图纸工艺、原材料采购到模具

制作、检验、入库全过程。

4.0职责

4. 1研发部负责模具生产信息输入、模具的验收。

4.2模具负责模具的设计、生产、工艺文件的制定和现场管理。

4.3 采购部负责模具原材料的采购和模具外加工供应商的指定和定价。

5.0程序

5.1模具订单报价

5.1.1自主开发涉及需制作模具的,研发部相关负责人需申请模具料号,对需制作模具的零件出

具图纸,模具根据研发部提供的图纸,对模具结构、材料选择、进行模具制造费用报价。

5.2模具制作申请

5.2.1研发部向模具科下达《模具制作申请单》(含技术要求、第一次试模时间及模具最终完成

的时间要求),提供产品图纸。

5.3模具设计与评审

5.3.1模具结构设计

5.3.1.1模具主管对开发部提供的《模具制作申请单》、开模图纸或样品进行产品及工艺初步评

审,下达模具设计任务到具体设计人员,指定模具项目负责人及容包括各阶段作业容、完成时间等。

5.3.1.2 设计负责人根据《模具制作申请单》进行模具结构的设计。对于复杂的模具结构,必要

时可召集技术协调会议,讨论各项设计方案,模具设计负责人根据讨论结果取得最理想的方案进行模具结构的设计。

5.3.1.3模具结构图完成后,模具设计负责人应召集模具车间各加工段负责人、工艺、CNC编程

人员进行产品工艺分析,对模具结构的可靠性、可加工性、可维修性等进行评审,结论以《模具图纸评审记录》形式归档。

5.3.1.4模具设计负责人根据评审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的完善。

5.3.1.5模具结构图经设计负责人校对,主管审批后下达到相关模具制作组。

5. 3. 2模具3D拆模、模具零部件图的设计

5.3.2.1模具设计人员根据已审核好的模具结构图,进行3D拆模,同时进行模具零部件的细化

设计,作业过程执行《3D拆模及2D零件图制作规定》。

5.3.2.2模具零件图经设计负责人校对,主管审批后下达到模具生产车间相关模具制作组。

5. 3. 3 CNC刀路编程、电极设计

5.3.3.1 CNC编程人员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3D拆模数据进行电极的设计、零件加工刀路的编制,

形成CNC加工指令,作业过程执行《CNC编程规定》。

5.3.3.2 CNC编程人员制作《CNC加工指示单》、电极加工图经CNC编程负责人校对,主管审批后

下达到模具生产车间CNC加工组。

5. 4模具加工工艺的制定

5.4.1模具制作负责人和工艺人员根据模具图纸和产品的要求,商定并确定加工方法,由工艺人

员负责对模具零件如:上模仁、下模仁、镶件、滑块、A板、B板、推板等编制《模具零件工艺卡》,经科长审核,主管审批后下达到模具生产车间相关模具制作组。

5.4.2编程人员出的电极图、CNC加工刀路资料、线割加工图和模具组长在安排工序加工中填写

的加工图都是相关的工艺文件,加工者都要严格执行、妥善保存。

5.5 BOM的建立及物料请购

5.5.1模具BOM的建立

5.5.1.1模具设计负责人在模具结构设计图纸完成后填写《模具物料明细表(BOM)》,容包含模架、

模仁、模具配件、电极的尺寸、规格、单位、数量,《模具物料明细表(BOM) 》经设计负责人核对,主管审批后交文员录入Erp系统。

5.5.2模具物料请购

对于模具日常生产活动中所新增需求的机物料及辅助生产用料,由车间需求人员提报,科长确认后模具厂文员填写《物料编码申请表》经核准后送相关部门审批,模具文员确认Erp系统中已存在物料相关信息后录入《请购单》,经主管审核后分发采购部门。

5.6模具材料的来料检验与入库

5.6.1模具检验员依图纸设计要求或采购单参照相关标准对来料进行各项检测,对于模架的验收

填写《模架检查表》作质量记录;对于模芯钢材的验收填写《模具材料检验报告》作质量记录,检测合格后交仓管员办理入库。

5.6.2来料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检验员填写相应的检验报告,同时检验员对工件进行适当标识,

经科长审核,模具主管确认并提出处置意见,通知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或相关处理手续。

5.7模具材料领料

5.7.1模具材料经检验合格入库后,对于新模在ERP系统中走工单的由模具文员录入《模具领料

单》,相关模具制作组人员到仓库领料,仓管员办理模具材料出库手续。

5.7.2对于修模制作所需的材料领料由模具文员录入《领料单》,相关模具制作组人员到仓库领

料,仓管员办理模具材料出库手续。

5.7.3对于制造生产所需的机物料及辅助用料领料(刀具、钼丝、顶针等)由模具车间相关加工

人员填写手工《领料单》,经模具组长确认,科长审核后到仓库领料,当天下班之前由仓管员汇总交模具文员录入《领料单》。

5.8生产安排

5.8.1模具对部各班组生产任务统筹安排,对相应模具制作组下达《模具制造任务书》,表明所安

排的模具编号、对应的项目负责人、设计人员、编程人员、第一次试模时间和最终完成时间以及制作技术要求,同时由车间主任或指定项目负责人制定《模具生产进度表》。

5.9模具制造

5.9.1零件材料的放置和转移

5.9.1.1模具制作组相关负责人要对加工过程中的材料、零件作适当的标识,使用记号笔在工件

醒目位置标上如:基准角、正反面、工件名称等字样,防止加工出错。

5.9.1.2所有模具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工序间转移都由模具工来完成。

5.9.1.3模具零件在加工、转移过程中应置于指定位置,进行定置管理。

5.9.1.4模具小零件和电极应放置在塑料盒或吸塑料盒里,不能叠压用手直接搬运,防止碰撞、

缺角。

5.9.1.5 模具操作人员在转移零件过程中应听从模具车间相应负责人的指示,服从生产的整体

性、计划性。

5.9.2操作人员要求

5.9.2.1重要岗位操作人员(CNC操作工、电火花操作工、线切割操作工)应有经过岗前培训或在

师傅指导下才能上岗。

5.9.2.2各工序模具操作人员在加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图纸要求和其它工艺性文件要求,在每道工

序加工完成后应在图纸或工艺卡上签名记录,并填写相关加工记录。

5.9.2.3交接班的加工作业,相关操作人员要填写《机台交接班记录表》,以记录工件加工状况、

机台状况等信息,便于可追溯性。

5.9.2.4模具操作人员应对自己所加工的零件进行自检及送检,并作自检记录。

5.9.2.5模具操作人员应精心操作,维护和保养设备,生产过程应按照机床操作规和《工治具管

理规定》和《设备管理规定》执行。

5.9.2.6模具操作人员应精心操作、维护和保养好工具和量具,合理使用各种切屑刀具,对于刀具

采用以旧换新的原则进行领用。

5.9.3进度控制

5.9.3.1各班组应按生产进度作业,各加工单位将每日生产完成状况填报于相应的工作报表中,

文员进行相关数据统计。

5.9.3.2模具制作负责人依《模具生产进度表》控制加工作业进度,车间主任负责现场技术处理、

调度生产、协调各工序衔接。

5.9.4生产现场环境管理

5.9.4.1车间主管必须按时维护更新生产看板。

5.9.4.2车间所有通道不得堆放任何物料、设备等,保持通道畅通。

5.9.4.3所有物品(包括设备、工具箱、操作台、垫仓板、工件、毛坯、吊具、工件器具)都要按

定置管理的要求摆放。

5.9.4.4车间地面不准有纸皮、物料、积水等,各班组每日必须在午间休息及当天下班前进行地

面清扫、清洁。

5.9.4.5工作台面不得有与工作无关的物料、私人物品等,各相关技术文件及加工报表按要求挂

在相应位置。

5.9.5生产进度的异常处理

5.9.5.1生产中应确保模具生产进度在《模具生产进度表》受控围,当发生延期误工现象,模具

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弥补,经调整后仍不能按期完成的要及时与开发工程协商,并以书面形式向开发说明原因及请求追加工期。

5.9.5.2模具负责实施模具的生产日程进度,调度指挥生产作业。对因设计或采购、外协进度延

误而影响制造按期完成的,对生产要作出相应调整。

5.9.5.3模具部设备加工能力与生产计划发生矛盾时, 为了保证整套模具作业的按时完成。车间

主任需及时填写委外加工申请清单,提出零部件外协加工申请,清单经主管审批后,送采购进行询价及相关工作,同时工件交由采购外协负责人委外加工。

5.10模具零部件检测及不合格处理

5.10.1模具零部件检测

5.10.1.1模具操作人员对本道工序加工完成的工件按模具零件图纸进行自检,经自检合格后,

在《模具零件工艺卡》上签字,送达模具检验员进行检验。

5.10.1.2模具检验员按《模具零件检验作业规定》规定,在模具操作人员对已加工的零件实施

自检的基础上,对零件进行检验,填写《零件检测结果表》,作好检验记录,具体检测容和技术要求按《模具加工零件检验规定》规定执行。

5.10.1.3对于外协的加工件返厂后,检验员应及时对加工件进行检测,必要时检验员填写《零件

检测结果表》作质量记录,开具《委外加工验收单》,若检验合格,通知相关模具制作组负责人领用及安排后工序加工, 《委外加工验收单》经模具车间主管审核之后归档。

5.10.2模具零部件不合格处理

5.10.2.1检验员在模具加工生产过程中发现属于轻微的不合格品(经返工/返修后加工工件可以

达到模具性能要求,不会对最终注塑产品造成影响),检验员应及时将加工件隔离,经模具制作负责人和车间主任核实确认后,加工此道工序的加工人员依《零件检测结果表》测定的数据容对工件进行返工/返修。

5.10.2.2检验员发现加工件严重不合格(模具成型重要部分需要进行烧焊;需要更改设计结构来

修正;影响模具性能要求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隔离加工零件,同时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并填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单》,由模具主管组织进行事故分析、决定处置方法审批。

5.10.2.3外协加工工件经检验不合格的,检验员填写《零件检测结果表》作质量记录,同时在《委

外加工验收单》上注明原因, 科长审核确认,主管审批后由外协负责人向外协单位联系返工/返修事宜,委外加工件因外协加工单位原因报废,因其失误造成模具增加加工成本,对生产进度造成延误所产生的费用由外协单位负责赔偿损失。

5.11模具装配

5.11.1装配钳工对已加工好的模具零件,按装配图和技术要求进行组装,调整使其成为合格优

质的模具。装配钳工在组装前应仔细研究分析装配图、零件图,了解各零件的作用特点及其技术要求,确定装配基准。

5.11.2为使模具确保必要的装配精度,发挥良好的技术状态和维持应有的使用寿命,除保证模

具各零件的加工精度外,装配钳工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组装。

5.12模具装配检验

5.12.1模具承制钳工在装模过程中必需对模具进行试模前检验检查,填写《模具装配检验记录

单》,记录单需经检验人员确认, 科长审核。模具组装完工后试模前经检验不符试模要求的,应予以隔离,科长审核确认后由该模具承制钳工按要求进行返工/返修或重新组装。

5.13模具试模

5.13.1根据生产计划要求和项目实施进度, 模具相关负责人填写《试模通知单》,经审批后下达

到生管部,由生管签发后发放到注塑。生管根据项目进度安排试模,注塑接到《试模通知单》后应按时、按要求安排进行试模。

5.13.2注塑、模具、开发工程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试模,《试模通知单》所涉及的容报告由注塑

试模组填写,试模结果需与模具和开发工程项目负责人共同确认。

5.13.3开发工程项目负责人根据试模报告,对试模样品进行评估,确认尺寸,并输出《零件检

测结果表》到模具, 模具设计工程师应及时同开发工程项目负责人沟通,并输出《模具更改任务书》提出修模/改模方案,模具车间相关制作组负责实施修模,修模完成并经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次试模。

5.14模具入库

5.14.1模具经试模确认后模具科办理模具入库手续。具体操作由模具文员录入。

5.14.2 自有资产模具入库后,注塑进行模具领用,同时财务科进行资产分配至注塑。

5.14.3研发部项目负责人对试模样品进行检查、测试,若样品测试合格并经试产通过后,由项

目工程师会同品管、注塑、模具对模具进行验收、确认,并出具《模具验收报告》。

5.14.5模具火花放电加工组对加工中使用过的电极进行整理、标识,连同电极材料清单经放电

加工组长确认,交仓库管理员登记入库保存。

5.15模具维修依《模具维修管理规定》执行。

6.0流程图(见下图)

7.0应用表单

7.1引用表单

7.1.1《部联络单》

7.1.2《试模通知单》

7.1.3《零件检测结果表》

7.1.4《领料单》

7.2产生表单

7.2.1《模具制造任务书》

7.2.2《模具生产任务计划表》7.2.3《模具图纸评审记录》

7.2.4《机台交接班记录表》

7.2.5《模具装配检验记录单》7.2.6《模具生产进度表》

7.2.7《进料检验报告》

7.2.8《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单》7.2.9《委外加工验收单》

7.2.10《模具、工装治具制造报价单》7.2.11《模具材料检验报告》

生产执行系统 MES

生产执行系统MES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生产执行系统。生产执行系统(MES)是企业信息化集成的纽带,是实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和实现车间生产敏捷化的基本技术手段,生产执行系统(MES)是近10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发展、面向车间层的生产管理技术与实时信息系统。MES解决方案:控制生产-实现生产的最佳化 MES分为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现场级生产自动化MES;另一方面是ERP级监督性装置管理MES。在这两种情况之间存在着一个间隙-MES就是用于灵活计划和安排制造装置资源的信息链中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执行系统MES 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反应、有弹性、精细化的制造业环境,帮助企业减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适用于不同行业(家电、汽车、半导体、通讯、IT、医药),能够对单一的大批量生产和既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又有大批量生产的混合型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企业信息管理。目前国外知名企业应用MES系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国内许多企业也逐渐开始采用这项技术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MES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正越来越被重视。流程型生产企业行业按照MES实用模型,从基础功能着手,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功能扩充,逐步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从DCS到ERP的信息畅通。相信MES能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作出贡献。 希创造公司的 MES 解决方案可以弥补这一间隙。这些解决方案可以确保信息的统一垂直流动—这种信息流动是生产管理的基础,可防止瓶颈问题、资本密集的缓冲储存以及质量的下降。 MES与ERP之间的关系 ERP是企业资源管理平台,其重点是企业的资源,其核心思想是财务ERP最终是给企业的决策层去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的,以便更好的提供决策。 MES是一个制造管理系统,其管理对象是生产车间,其反映的是车间计划生产产品多少,实际投入多少,已经生产多少,有多少WIP,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多少不合格等等反映制造的信息MES下还有一层执行层,多数是一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这些同MES之间在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会有双向的通讯,设备在MES 的控制下生产,MES取得加工信息。MES只适合制造业。服务业或流通业企业上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般会使用ERP而不是MES,因为MES没有管理对象。对于制造业,主要看在生产过程中,现场对产品信息的需求程度来定。譬如一个配件厂,其产品就是三个,每天每个产品的需求量变化不大,配件的无聊就是一两件,无论其规模多大,都没有必要上MES,最多用些自动识别技术加一两台电脑统计统计产量,统计统计物料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种类多、产品的BOM复杂、加工工艺复杂、单一产品的需求变化量大,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控制产品加工进

陶瓷模具制作的几种方法

第12卷第2期2014年 6 月 ·87·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Industrial Technology & Vocational Education 陶瓷模具制作的几种方法 毕翼飞1,王年文2 , 毕南海3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石家庄 066004;2.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3.唐山陶瓷研究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陶瓷模具制作作为陶瓷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倍受陶瓷生产者的关注。陶瓷模具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本文从陶瓷模具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详细阐述了陶瓷模具制作的几大要领。 关键词:陶瓷模具;石膏;制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TQ17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43X(2014)02-0087-04 Creation Method of Ceramic Mold BI Yifei 1,WANG Nianwen 2,BI Nanhai 3 (.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66004, China;2.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0004, China; 3. Tangshan Ceramics Research Institut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link in ceramic production, ceramic mold cre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y ceramic producer. The quality of ceramic mold affects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directly. Starting from the possibl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ceramic mold creation, some essentials in ceramic mold creation are expounded in this thesis. Key words: ceramic mold; plaster; creation method 陶瓷模具是陶瓷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陶瓷模具的制作是陶瓷生产的重要环节。现代人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陶瓷器具,无论是盘、碗、杯、碟等日用瓷,还是花瓶、座盘、瓷雕等艺术瓷,大多都是通过石膏模具批量生产出来的,所以石膏模具质量的优劣对陶瓷产品的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以往,陶瓷生产工人只是按照前人制作石膏模具的方法刻板的进行沿袭和仿制,而不会从制作石膏胎型之初就有意识的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加以预防,以至于事到临头乱成一团,无所措手足。 我们在设计陶瓷制品器物造型之初就应依照陶瓷生产工艺的特定要求,对未来陶瓷模具生产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加以预判,并依照以往制作模具的经验进行规范和修改。这样就可以避免模具生产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把以往在设计制作陶瓷器型模具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介绍如下: 1 石膏的选用和注意事项 我们在制作石膏模具之前,一定要按照陶瓷产品的生产品种认真选购和使用石膏。比如:我们如果要生产普通的注浆产品,就可以购买一些普通的石 膏。如果要生产机制产品,就要购买和使用高强石膏。 如果是制作高档陶瓷制品的器型原胎,就要使用价格更贵一些的优质石膏。这种石膏颗粒细、颜色白、强度高,非常适合制作高档陶瓷的原胎和模具。 我们在浇筑石膏原胎的石膏浆水时,应该采取真空搅拌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石膏浆中遗留过多的气泡,影响旋削原胎的质量。 我们在向围挡内灌注石膏浆水时,要使用筛网过滤一下,以免在浆水中遗留石膏的硬块,影响胎型旋削的质量。 调配石膏应该采用清洁的水源。石膏与水的调配比例应该按照用途进行调整。旋制胎型时水与石膏的比例为1:1.3,翻制注浆产品水与石膏的比例为1:1.4—1.6不等。 调配石膏浆时,应该根据需要先往容器里注水,然后再按照比例往水中加石膏粉,待石膏粉全部溶入水中以后,再用工具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2 异型陶瓷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我们在制作除圆形以外的异型(三角形、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椭圆形等)陶瓷器物胎型时,首先要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在轮子上进行旋 收稿日期:2013 - 07 - 09 作者简介:毕翼飞(1980 - )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主研方向为公共艺术和生活陶艺。

精密模具工厂那些先进的加工设备与技术

精密模具工厂那些先进的加工设备与技术 (来源:前沿数控技术) 精密模具的制造离不开那些先进的加工设备。模具制造的主要工艺有CNC铣削、慢走丝线切割、电火花、磨、车、测量、自动化等等。本文介绍了这些工艺的先进设备与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一、CNC铣削加工 可以说塑胶模具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CNC铣削技术的革新。从传统的普通铣床到三轴加工中心,再发展到如今的五轴高速铣削,使得再怎么复杂的三维型面零件的加工几乎都可成为现实,材料的硬度也不再是局限问题。塑胶模具的主要型腔、型面都由CNC铣削加工来完成。 高速铣加工采用小径铣刀(典型刀具是整体硬质合金球头铣刀,端铣刀和波纹铣刀),高转速(主轴转速可达40,000 rpm)、小周期进给量,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精度能稳定达到5μm;同时由于铣削力低,工件热变形减少,铣削深度较小,而进给较快(直线电机,高达80m/min的快移速度,高达2g的加速度),表面光洁度可达Ra<0.15 μm。高速铣可加工60HRC的淬硬模具钢件,因此高速铣加工允许在热处理以后再进行切削加工,使模具制造工艺大大简化。 国外先进的CNC铣削设备制造商有瑞士GF加工方案、德国DMG、德国哈默、日本牧野、德国罗德斯、德国OPS、德国巨浪、德国因代克斯、日本山崎马扎克、日本大偎、美国哈斯等等。 二、慢走丝线割加工 慢走丝线割加工主要用于各种冲模、塑料模、粉末冶金模等二维及三维直纹面零件的加工。其中加工冲压模所占的比例要数最大,冲压模的凸模、凸模固定板、凹模及卸料板等众多精密型孔的加工,慢走丝线割加工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在注塑模具制造中,常见应用有镶件孔、顶针孔、斜顶孔、型腔清角及滑块等加工,一般来说加工精度要求没有冲压模具那么高。 慢走丝加工是一种高精密的加工方法,高端的机床可达到小于3μm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可达Ra0.05μm。目前已可实现0.02~0.03㎜的电极丝的自动穿丝切割,实用的切割效率可达200㎜2/min左右。 国外先进的慢走丝设备制造商有瑞士GF加工方案、日本三菱、日本西部、日本沙迪克、日本牧野、日本法兰克等等。

模具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简介

模具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简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所有模具企业都处在一个平台上竞争。面对不断上涨的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以及客户越来越短的交期要求,不断的竞争降价,更高的质量保证等众多要求,模具企业生存发展的经营环境竞争日趋激烈。从表象看模具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交期,成本,质量的竞争,其实本质上还是模具企业管理的竞争。我们研究发现模具企业根据发展规模以及模式的不同,未来管理将面临三个方面的管理瓶颈的突破:1)企业如何突破成长过程中基础管理的规范问题;2)企业如何打造和彰现领先国内外同行企业的竞争优势;3)企业如何突破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势。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企业生存环境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模具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创新管理,缔造未来,迎接竞争。 公司设计开发的模具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系列管理系统,主要以模具生产制造过程管理为核心,围绕模具售前报价和订单管理;项目与成本管理;设计与工艺管理;可视化生产调度排程与加工过程动态监控管理;试模质量与费用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各种统计分析管理等八个方面提供实时动态信息管理等功能,通过集中的协调与管理,构建网络化环境下模具企业管理体系与管理平台,实现制造资源共享,制造能力集成,制造过程协同,制造状态动态监控,以提升模具制造企业整体快速响应能力。从而保证模具交期,质量以及成本等核心要素,帮助模具企业增强盈利能力,提高竞争力。 通过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应用,帮助我国模具企业学习,接近,达到并超越国际模具企业先进管理水平,现根据我国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模具企业管理现状,推出MES系列模具制造执行管理系统软件,以满足各模具企业实际管理需求,并可伴随模具企业不断发展,管理需求不断提高,在原来基础平台上实现平稳升级。

上海OrBit-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MES系统在国际上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MES系统软件产品和完善的MES系统解决方案,出现了一批以MES系统为核心产品的工业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公司,且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焦点已经转向MES系统,并且在为MES系统的标准化努力。 上海,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人们的脚步难免匆匆,但是其实有很多人想让自己的脚步能够慢下来,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MES系统的关注无意是一个好的选择。 大家还在为如果和选择MES系统而绞尽脑汁吗?各位还在网上搜寻相关信息吗?别麻烦了,就让小编为大家一网打尽吧! 制造企业迫切需要MES系统 当前,随着工业4.0、先进制造概念的深入人心,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制造业都在不断探索新的突破发展瓶颈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机遇。在这之中,MES系统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器,将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说制造企业迫切需要MES系统。 “并非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企业必须提升执行力才能超越更快的竞争者。”——Henry 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依然能保障产品交付能力的企业备受客户的青睐,成为e时代的“快鱼”, 相反,制造执行力度很弱反应迟钝的企业则很容易被“快鱼”所食,OrBit-MES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一套可度量并提升其执行力的系统,让企业迅速成长为“快鱼”。 OrBit-MES系统功能 OrBit-MES系统即制造执行系统,是企业信息集成的纽带,企业实施敏捷制造战略,实现车间生产敏捷化的基本手段,可对企业生产进行追溯、跟踪和控制。 OrBit-MES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信息化。 OrBit-MES系统架构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 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

模芯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 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 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 CNC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C4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8) CNC精加工 9)电火花加工 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滑块加工工艺:1,首先铣床粗加工六面,2精磨六面到尺寸要求,3铣床粗加 工挂台,4挂台精磨到尺寸要求并与模架行位滑配,5铣床加工斜面,保证斜度与压紧块一致,留余量飞模,6钻运水和斜导住孔,斜导柱孔比导柱大1毫米,并倒角,斜导柱孔斜度应比滑块斜面斜度小2度。斜导柱孔也可以在飞好模合 上模后与模架一起再加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精密模具如何进行镜面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广泛地应用于精密型腔模具制造中。所谓的“镜面电火花加工”一般是指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在Ra<0.2 um,加工表面具有镜面反光效果的电火花加工。镜面电火花加工对于一些精密加工可以代替手工抛光工序,提高零件的品质,具有实际意义。 不是所有加工类型都可以进行镜面电火花加工 放电加工之所有能达到镜面效果,与放电加工中产生的碳黑层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加工部位能容易形成均匀的碳黑层,也就是意味着容易加工出镜面效果。 简单形状比复杂形状的电火花加工要容易获得镜面。最容易获得镜面效果的形状是圆形。复杂形状的拐角、弧面处镜面效果稍差。 底面比侧面更容易获得好的镜面效果。深度越大的型腔,越难得到镜面加工效果,尤其是侧面。 加工面积越大,越难以获得好的镜面效果。 开口部位、型腔的中空部位镜面效果欠佳。 不是所有的模具钢材都可以进行镜面电火花加工 有些模具钢材的电火花加工能容易达到镜面效果,而有些模具钢材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镜面效果。同时,模具钢材的硬度高些,电火花加工镜面的效果更好。请参考下表各种材料与镜面加工性能。 类别材质名称镜面性能 A SKD61 STAVAX (S136) PD555 NAK80 718H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B SKS3 SKH9 HPM38 S55C H13 XW10 好 好 好 好 好 稍差 C SKD11 NAK55 HPM1 DH2F 差 差 差 差 D Bs Al 超硬合金 梨皮面 梨皮面 梨皮面

镜面电火花加工对电极的一些要求 用于镜面电火花加工的电极材料一般是紫铜或者洛铜,洛铜的电极损耗更小。选用的铜材必须质地均匀、含杂质少,不良的铜材在镜面加工中容易出现电极损耗大、表面起皱等异常,这个要高度重视。铜铜合金电极虽然可以实现极低的电极损耗,但镜面效果欠佳。 镜面电火花加工用的电极必须进行精修抛光,不能有刀痕与缺陷,否则这些缺陷会复制到工件的加工表面,但并不是要求电极的表面要达到镜面要求。 一般镜面加工电极的尺寸缩放量取单侧0.2~0.05 mm,精加工电极一般取单边0.1mm,在加工面积比较小时可取小一些,仿形精度要求高时可取小一些,混粉加工时适当取大一些。如果电极尺寸缩放量取得太小,加工速度会受到极大地降低。 精密的镜面电火花加工要用使用多个电极。这就要求多个电极的一致性要好、制造精度要高,更换电极的重复装夹、定位精度要高。一般采用高速铣制造电极、使用基准球测量的定位方法、使用快速装夹定位系统进行重复定位等先进工艺来满足。 控制好镜面电火花加工的加工余量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过程就是一个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加工过程。首先用粗加工电极,在保证一定加工质量的条件下(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采用较大的放电能量蚀除大量金属,以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然后再换精加工电 极,使用较小的放电能量完成精加工。不管是粗加工还是精加工,均会使用多个放电条件,电流也是从大到小,通过深度进给修光底部,通过平动修光侧面。 每一个放电条件,均要为后面条件预留加工余量。合理的加工余量是保证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的关键。较大的加工余量能保证表面质量,但会降低加工速度。较小的加工余量能达到高效率,但最终加工出来的镜面会有很多针孔或者不均匀。 最理想的加工状况是第一个条件加工完后,其后的加工只是修光第一个加工条件形成的表面不平度,而不打掉新的材料,也就是把每个条件的材料余量按零对待。但镜面电火花加工时,考虑到放电状况受到的制约因素千变万化,为了安全还是要稍多留一点加工余量。 合理使用镜面加工的放电参数与加工控制 镜面电火花加工采用负极性加工,一些非主要电参数的选择同样非常重要,与常规加工的选择也存在一些差别,如放电时间要设长些,抬刀高度短些,抬刀速度不能太快,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小能量电蚀过程,因为在镜面加工中,本身就不会产生很多的电蚀产物,过勤的抬刀动作反而会干扰放电的持续稳定进行。

供应链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供应链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供应链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供应链系统运行管理 吉成集团采购中心是供应链系统的归口管理部门。 ⒈基本档案 ⒈⒈公共资料 ⒈⒈⒈公共基础资料与平台是NC系统的基础和根本,系统对于各类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专人维护”的办法。公共基础资料分为集团统一控制的公共基础资料和各子公司自行控制的公共基础资料。除有明确规定维护责任的,集团统一控制的公共基础资料档案信息由业务部门确定并由集团领导安排专人负责维护与分配;由各子公司自行控制的公共基础资料由基础资料所属业务部门维护、所在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审核确认。各项公共基础资料的维护要求及规范应严格按照NC 系统档案维护规范操作执行。 ⒈⒈⒉负责公共资料档案维护的人员,在接到相关档案信息维护申请单后,必须首先对申请的档案信息进行是否存在或需要修改的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做出建立、修改、分配或者退回等处理决定,对于不需维护的,应当即时与申请人联系,说明原因。维护申请单的内容应当完整准确,否则维护人有权拒绝维护。 ⒈⒈⒊公共资料档案信息维护人员对于控制规则(参数)、供应链与财务基础档案、单据号及格式、业务流程(配置)、单据生成凭证规则(平台)、岗位及权限设置等须确保集团范围内的一致性。 ⒈⒈⒋对于各类公共资料维护的申请单,维护人应当对单证进行编号,并存档备查。 ⒈⒈⒌各项系统日常维护的工作,应当在收到批准的申请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⒈⒉控制规则(参数) ⒈⒉⒈为保证系统安全有序运行,系统的控制规则(参数)需要改变时,由采购中心依据日常运行需要提出,经由采购中心总监、财务总

监和负责信息技术的副总裁审核批准后执行。 ⒈⒉⒉系统的控制规则发生变化,由集团信息技术部办理,并以知会文件形式发出知会。 ⒈⒊集团、公司公共基础资料 ⒈⒊⒈以下公共基础资料信息由集团统一控制,主要包括: 系统参数:各业务模块参数设置; 基础数据:币种、会计期间、公司目录; 组织机构:采购组织、销售组织、会计主体; 人员信息:人员类别、集团人员档案、人员档案约束条件; 客商信息:地区分类(客户分类)、地址档案、客商基本档案; 存货信息:产品线档案、存货分类、计量档案、存货基本档案; 项目档案:项目档案类型、项目基本档案; 结算信息:账户档案、结算方式; 财务会计信息:科目方案、会计科目、凭证类别、常用摘要、收支项目、现金流量项目、科目类型、科目预留、基础档案对照等; 业务信息:收发类别、税目税率等; 资产信息:固定资产卡片样式、资产类别、卡片项目、增减方式、使用状况、折旧方式、账簿信息、变动原因、资产组合; 单据模板:单据模板设置、查询模板设置、账表模板设置、打印模板设置、模板分配等; 流程配置:业务类型管理、业务流程配置、审批流用户管理、工作项目配置;单据号管理:对象标识管理、单据号管理; 应收应付基础设置:单据类型设置、单据协同设置 ⒈⒊⒉以下公共基础资料信息由所在公司控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部门档案、人员信息、人员管理档案、客商信息、地点档案、客商管理档案、库位信息、货位档案、存货信息、存货管理档案、物料生产档案、项目档案、项目管理档案。 ⒈⒋机构组织设置 ⒈⒋⒈组织机构设置包括库存组织、部门档案、采购组织和销售组织、会计主体设置,是进行库存业务、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财务会计

模具生产管理系统

模具生产管理系统 杭州谐德科技有限公司模具生产管理系统,为提升模具企业新形势下核心竞争力,提高模具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控制模具交期、质量和成本提供了完整和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实用工具。系统采用的B/S架构,可以实现多工厂管控,适合各种类型的中小型模具、五金加工行业,也适合模具外贸公司多供应商工厂管控、大型集团公司的跨地区的异地工厂管理。系统包括了项目工程、设计、计划、编程、生产、品控、报表等功能模块方便计划与控制。 杭州谐德科技有限公司模具生产管理系统,为提升模具企业新形势下核心竞争力,提高模具企业提 升管理水平、控制模具交期、质量和成本提供了完整和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实用工具。系统采用的B/S架 构,可以实现多工厂管控,适合各种类型的中小型模具、五金加工行业,也适合模具外贸公司多供应商 工厂管控、大型集团公司的跨地区的异地工厂管理。系统包括了项目工程、设计、计划、编程、生产、 品控、报表等功能模块方便计划与控制。 功能简介: 1、工程模块,开模信息、模号规则、订单管理。 2、设计BOM导入模块。一次导入,工艺人员无需再次录入模号零件号就可以做工艺。 3、工艺模块,工时预估系统及工艺库自动导入功能,提高工艺效率 4、生产管理模块,生产进度实时反馈、设备加工记录实时反馈。 5、品质管理,实施管控品质。 6、报表模块,实现生产进度、模具精度、设备利用率、人员绩效、加工报表、品种报表查询。 模具管理生产管理系统流程图(B/S架构)

一、工程模块 工程开模:主要是记录模具开模信息,设定试模日期、加工交期,设计BOM导入模块需要直接调用工程开模信息。

1. 设定模号后,后面所有单位都无需再次输入模号,防止输入重复作业及输入错误的现象。 2. 试模交期,加工交期,会自动出现在打印的工艺单上,也在加工中心系统中显示,可以 排序,优先加工交期急的零件。 3. 组模单位,一般工厂有几个组模单位,虽然组立人员知道哪套模具是自己的,但加工单 位其他人员未必知道,为了防止送错,故要输入正确的组模单位。 4. 模号规则配置:管理员或开模人员进行模号规则配置。 模号规则,测试版配置功能暂不开放。主要为了防止一些用户输入出错误的模号,与将 0输入成了O等现象。目前规则是五金模W开头,长度为8 9如:W12022-1,塑胶模S 开头,长度为 8 9 如:S12022-1 。 二、设计模块 功能简介: 1、BOM导入,导入模具结构BOM,工艺根据BOM清单设计工艺,采购根据BOM采购,仓库根据BOM发料等。 2、物料停止与启动,设计发现设计出错或客户变更,根据零件的加工状况,可以在系统上快速对零件进行暂停加工或报废,修改完图纸后,再启动加工零件。 3、物料申购,可以选择需要申购的BOM,自动申购到采购模块。(需要购买采购模块) 三、工艺模块 1、功能简介: 1、钢料工艺:对模具的钢料进行工艺制作。 2、实际加工工艺:零件到加工现场后,需要调整工艺,这个时候需要在实际加工工艺中修改工艺。 2、进入菜单:计划科-》钢料工艺或实际加工工艺

精密模具型腔电火花加工要点!

精密模具型腔电火花加工要点! 随着现代模具制造水平不断的发展,对模具制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模具制造企业的制造对象也放到了精密模具。对于型腔模具的制造,电火花加工一直是一种比较精密的加工方法。虽然现在可以利用高速加工中心加工型腔模具中一些精密部位,但是型腔模具中深窄小型腔,沟槽拐角,形状特殊复杂等许多地方必须由电火花加工完成,下面对电火花加工精密型腔模要点进行阐述。 电火花加工精密型腔模具的精度表现在尺寸精度、仿形精度、表面质量等 B 个方面。加工精密型腔模具,应正确分析其各部位尺寸要求,灵活控制不同地方的尺寸精度,应特别重视那些尺寸要求高的部位,精密型腔模具中的重要尺寸公差可达±2-3μm,可见其尺寸要求的严格性。仿形精度要求亦高,型腔应清角,棱角清楚。表面粗糙度值均匀,并达到预定表面精糙度值,一般要求Ra值很小,甚至要求镜面加工,另外电火花加工部位表面变质层的厚度要很小。 加工精密型腔模具的要点 (1)先进的精密放电设备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现代模具企业使用的电火花机床一般都是数显和数控的,机床本身的精度对加工精度起着重要影响。机床结构的力学性能,主轴和工作台的各种几何精度、数显和数控的精度都不可以忽视。机床的加工性能尤为重要。精密电火花加工机床加工放电稳定,火花间隙小,电极损耗小,加工速度相对快,表面质量高。此类机床使用起来也有很多优越性,如果我们进行电极与工件的碰边时,它会产生微放电,有利于将细微杂质清除,提高定位精度,

机床的积炭监控调节系统可以防止积炭,自动调节放电状态等,最先进的EFE 电火花机床可以实现五轴数控联动,并带有电极库,可以自动更换电极工具,只需事先调整好电极工具和编制好相应的程序便能自动完成加工任务。精密的型腔模具的电火花加工必须由精密电火花机床来完成,那些传统老式的放电机床将会被淘汰。 (2)宜采用多电极加工法。 这里指的多电极加工方法是根据一个型腔在粗、半精、精加工中放电间隙不同的特点采用几个相应尺寸缩放量的电极完成一个型腔的粗、半精、精加工。首先用粗加工电极蚀除大量金属,然后再换半精加工电极完成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过渡加工,最后用精加工电极进行终精加工。可以根据型腔的几何形状把电极分解成主型腔电极和副型腔电极。这种加工方法不采用平动,仿形精度高,只要熟练掌握火花间隙,保证重复定位精度,就可以达到满意的工艺效果 (3)对电极的要求。 a.合理选择电极材料。电火花加工中,用得最多的电极材料是紫铜,其次是石墨,精密电火花加工根据需要可选用铜钨合金或者银钨合金。紫铜电极的电火花加工性能好,加工稳定,电极相对损耗小,能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适用范围广,但在加工中不宜采用大电流加工。石墨电极在精加工中的加工效果不及紫铜,但在粗加工中可以承受较大的电流密度而保证电极低损耗,可以作为很好的粗加工电极材料。铜钨合金与银钨合金价格较贵,尤其是银钨合金,它们的加工性能稳定,电极损耗极

用友供应链管理系统(带图)

用友供应链管理系统(带图) 作为中国企业最佳经营管理平台的一个基础应用,用友u8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生产、采购、财务部门的高效协同,逐步消除管理瓶颈,建立竞争优势。 包含模块:质量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售前分析委外管理合同管理存货核算进口管理出口管理售后服务GSP质量管理 用友U8供应链管理作为用友ERP-U8中国企业最佳经营管理平台的一个基础应用,包括合同管理、售前分析、销售管理、出口管理、采购管理、委外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质量管理、WEB业务和进口管理,通过U8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生产、采购、财务部门的高效协同,逐步消除管理瓶颈,建立竞争优势。

产品价值 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使企业建立供应商供货价格、质量、速度的全面评价体

系; 规范客户档案、授信、价格等管理流程,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建立灵活的价格管理体系,提升销售竞争力; 实现全面的库存业务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建立“计划-下达-执行-监控-反馈-改进”循环,加快市场响应速度。 产品功能简介 制定计划 企业应用套件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帮助您建立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使您能更多的关注企业实现盈利性成长的绩效变化,降低供应链成本,实现业务运作的全程管理。 执行控制 你可以实现: 严密的采购价格控制,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订单审批流控制 采购最高进价控制 采购时请购比价控制 供应商档案权限控制 灵活高效的价格体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支持多种取价方式,提供按历次售价、最新成本加成、价格政策取价 销售报价灵活,针对不同客户、存货、批量提供不同的报价、扣率 最低售价控制,保证了价格体系的严密性,减少企业损失 支持按产品调价、批量调价业务 敏捷的售前分析,控制接单风险 支持ATP模拟运算,避免盲目接单,提高准时交货率 支持多方案的成本加成模拟报价,快速报价 严格的信用管理,控制赊销与应收风险 售前针对客户进行授信管理(信用期间、信用额度) 售中针对客户、部门、业务员进行信用检查、信用审核 售后应账龄分析、及时催款管理 支持多种盘点方式,保证账实相符 支持按仓库盘点 支持按批次盘点 支持按存货类别盘点 支持对保质期临近的存货盘点 支持盘盈、盘亏的业务自动处理 多种预警设置,及时提醒决策 发货现存量不足预警 保质期预警

模具企业生产管理系统

系统介绍 《模具企业业务生产管理系统》是为各类大中小型模具企业的业务、生产开发的一套管理系统。系统界面简洁,菜单功能一目了然。其中包含了基本信息、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查询、工资管理、账务管理、综合查询八大功能模块。综合每个模块的不同功能实现了对模具企业的整体优化管理,本系统的最大优点就是实现了对车间繁琐的生产和排产管理及其情况查询功能,这样使企业管理人员和高层领导不进车间就能清楚的掌握车间的生产情况,不仅规范了企业的管理并且提高了形象。系统特点如下: 1)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操作流程人性化,普通用户不需培训也能很快上手; 2)支持先进先出法计算库存; 3)强大的报表功能,让您随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4)独具特殊的客户管理,让您管理更省心。 5)每条出入库记录均可添加多项出入库物品,满足实际需要; 6)具有安全设置功能:进入系统后,单击菜单“系统→工具→用户及权限”可以设置系统的各用户权限。 7)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可备份在硬盘或其他可移动磁盘中,并可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多项操作。 8)具有数据交换功能:有三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一是“信息交换”功能,可以任意导入、导出信息;二是“转换 Access数据库”,可以将Access数据库(*.mdb文件)转换为基于本平台的信息库(*.dbi),该操作产生一个 新的dbi文件,不会对原Access数据库进行任何更改;三是“与Excel文件交换数据”,该功能可以将基于 本平台的信息库(*.dbi)转换为Excel文件,也可以将Excel文件转换为基于本平台的信息库(*.dbi) 9)具有灵活的版本选择: 系统有单机版和网络版,可以安装在每台电脑上,分别是数据独立的单机版和数据共享的网络版。

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案例

直击现场,通过案例故事看MES效果 声明:出于用户保密原因,案例故事都不具体指明公司!! 案例故事一 标题:MES帮助制造企业优化生产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某汽车零配件厂是中日美合资企业,美方是全球500强企业,中方是国内排行第二的大公司,而日方企业一向以严谨及精益管理而闻名;公司主要为东风、日产、本田等公司提供配件,在广东、江苏、湖北、长春等地都有生产基地。 在广州花都区其生产厂房位于汽车工业园区,与订单客户的距离非常近,因此工厂不设仓库,产品生产完成后直接发往客户装备车间,因此对货品能否及时交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没有实施MES系统之前,公司完全按照定单及其顺序生产,当天交多少货就生产多少,并且,使用电脑表格、纸张等不同介质来记录生产数据,生产节拍也是靠经验控制,这样被动性生产模式造成资源的浪费、生产的不确定性与不连续性,生产数据查询繁琐且统计困难,产品不能进行有效的追溯,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能准时交货,引起客户的不满和以分钟计的巨额罚款。 公司决定建设MES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精细生产,以应对上述挑战。于2007年初成立MES 建设小组,由公司领导挂帅,专家、管理和生产等部门人员组成,挑选MES生产厂家。 总部调来的信息部丁经理对MES非常熟悉,曾经参与过美国投资公司工厂的mes实施,对MES建设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因此对于MES厂商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公司选择MES 系统首先需要考虑有没有为国际制造企业服务MES系统的经验,其次要充分考虑对国内汽配行业理解力,而保证mes成功最关键在于实施,因此对实施人员考察也是重中之重。公司先后派遣人员深入调查公司情况及客户案例。 经过多轮评比,最终MF-MES获得最高评分,成功入选。 在实施过程当中,由于该厂使用了大量国际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而且部分高智能设备在国内从没有整合到其它软件企业当中,能否成功实施被自动化设备提供商高度怀疑。经过万友软件开发人员集中研究,终于顺利上线,并对该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Mes成功后,公司领导说:选择万友MES,看样子我们完全选对了。 该公司负责本系统的IT主管古先生曾经在会议上总结MF-MES给公司带来的利益: 1、解决管理人员需要经常跑上跑下的问题。 2、准时定点定量交货。 3、整合众多自动化设备,使各种生产信息无孤岛。 4、优化了生产流程,每个工序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得到了精准优化。 5、从总体来说,设备得到更加合理利用,人员得到更加合理的安排和绩效考核,大大提高了工作生产效率。 美国方投资公司中华区IT戴经理如是评价:你们的系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大量的利益,并且在中国区建立了标杆作用,希望你们的努力将在我们整个中国区的公司中开花结果,你们一流的服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模具制造流程

模具制作流程 设计资料号 发布时间:2006 02/16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一)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二)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完整版)供应链管理习题

1.自然风险属于(D)。 A.内部供应链风险 B.组织风险 C.相关网络风险 D.外部供应链风险 2.在供应链执行管理系统模型的(C)中,企业选定自己的合作伙伴,确定合作对象和合作内容。 A.基础作业层 B.委托实现决策层 C.运作管理层 D.执行信息管理层 3.CPFR表达的涵义是(A)。 A.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 B.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C.供应链执行协议 D.供应链执行信息系统模型 4.供应链企业在生产系统中使用信息跟踪机制的根本目的是(D)。 A.保证产品质量 B.保证成本最低 C.保证信息共享 D.保证对下游企业的服务质量 5.在(D)组织结构中,负责总体物流的计划部门和控制部门处在组织的最高层次上。 A.传统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 B.简单功能集合的物流组织模式 C.物流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 D.一体化物流组织形式 6.在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中,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属于(C)。 A.微观集成 B.中观集成 C.宏观集成 D.其他集成 7.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包括(C)个回路。 A.1 B.2 C.3 D.4 8.按照需求来源的不同,企业内部的物料可以分为(B)。 A.内部需求与外来需求 B.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C.弹性需求与刚性需求 D.引致需求与相关需求

9.在合作伙伴分类矩阵中,战略性合作伙伴(A)。 A.竞争力高,增值率高 B.竞争力高,增值率低 C.竞争力低,增值率高 D.竞争力低,增值率低 10.在采购流程中需要企业的财务部门参与的阶段是(D)。 A.需求确定时期 B.资源评估时期 C.合同签订时期 D.货物交付时期 11.市场风险属于(D)。 A.内部供应链风险 B.组织风险 C.相关网络风险 D.外部供应链风险 12.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A)。 A.创造价值 B.实现利润 C.满足顾客需求 D.最大化成本效益 13.供应链管理对资源概念的内涵拓展表现在(C)。 A.资源局限于企业内部,统称为物料 B.核心是物料需求计划 C.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进行资源的优化 D.资源问题归结为能力需求问题 14.(B)能够有效地遏制零售商故意高估市场需求而导致供应链库存增多的不利现象。 A.最小购买数量契约 B.数量柔性契约 C.回购契约 D.备货契约 15.动态联盟(又称虚拟企业联盟)建立的基础为(C)。 A.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B.相互间的利益关系 C.市场机会 D.稳定的供应链 16.B2C电子商务模式是指(B)。 A.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电子商务 B.公司与顾客之间的电子商务

模具管理系统介绍

一. 模具管理系统简述 (3) 1.1. 系统概述 (3) 1.2. 模具管理系统总体功能 (3) 1.3. 系统流程 (4) 二. 模具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4) 2.1 模具行业分析 (4) 2.2 模具BOM解决方案: (5) 2.3 模具库存管理解决方案: (5) 2.4. 模具档案管理解决方案 (6) 2.5. 模具设计方案: (6) 2.6. 模具设计制造进度跟踪 (7) 2.7 模具生产管理解决方案: (8) 2.8 模具车间管理解决方案: (8) 2.9. 模具制造物料及成本控制 (9) 2.10. 质量问题统计分析 (9) 2.11. 模具设计与制造绩效考核 (10) 三、软件优势 (10) 3.1. 针对性强,做最适合企业的软件 (10) 3.2. 操作简单,不用培训 (10) 3.3. 费用低廉,开发周期短,服务周到 (11) 3.4. 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软件优点于一身 (11) 3.5. 模具行业经验,有建设性的企业流程调整方案 (11) 四. 实施管理要求 (11) 4.1. 实施可行性分析 (11) 4.2. 实施管理要求 (12) 4.3. 实施操作要求 (12) 五. 信息化的效益 (13) 5.1. 有助于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 (13) 5.2. 支持可持续发展 (13) 5.3. 经营信息及数据共享 (13) 5. 4. 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13) 5.5. 为企业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 (13) 5.6. 从平均量化标准来看 (14) 六. 软件功能详细介绍 (14) 6.1. 系统设定 (14) 6.2. 基本资料 (14) 6.3. 企业办公 (14) 6.4. 模具管理 (15) 6.5. 库存管理 (15) 6.6. 销售管理 (15) 6.7. 采购管理 (15) 6.8 设计管理 (15) 6.9. 生产管理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