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_钱志鸿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_钱志鸿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_钱志鸿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

钱志鸿,王义君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 在解析物联网两层基本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底层网络分布、汇聚网关接入、互联网络融合、终端

用户应用四部分的物联网系统架构;设计了由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控制平台、应用终端平台组成的面向物联网的网络协议体系,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讨论了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在分析当前物联网标准、技术、安全以及应用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物联网发展的六个重要理念.

关键词: 物联网;系统架构;协议体系;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 TN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372-2112(2012)05-1023-07电子学报URL :http ://www .ejournal .org .cn

D OI :10.3969/j .issn .0372-2112.2012.05.026

Io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QI AN Zhi -hong ,WANG Yi -jun

(C olle ge of C ommunication Enginee ring ,Jilin Unive rs ity ,C hangchun ,Jilin 130012,C hina )

Abstract : Based on analyzing IoT two basic concepts ,architectu re of IoT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underlayer network distribution ,convergence gateway access ,inter -connected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terminal user application .In the architecture ,a protocol structure of IoT is given ,which co nsists of network protocol layers ,network control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terminal plat -form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IoT have been discussed concerning hardware and so ftware .Six development conceptions of fu -ture IoT have been presented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 oT in standards ,technologies ,security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rchitecture of IoT ;protocol structu re ;development conception

1 引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 T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技术和产业模式[1,2],在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从国际电信联盟(ITU )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的《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可以总结出物联网所体现的两层基本涵义:(1)目前的三大网络,包括互联网(Internet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是物联网实现和发展的基础,物联网是在三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2)用户应用终端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通信扩展到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因此,物联网技术能够使物体变得更加智能化.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最有可能率先获得智能连接功能的物体包括家居设备、电网设备、物流设备、医疗设备以及农业设备,并基于此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系统融合[3~7].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拓展和创新,国内外业界人士都将发展物联网视为新的技术创新点和经济增长点.国际

方面,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奥本大

学、IBM 、Crossbo w Technology 公司等众多美国高校以及知名企业对物联网技术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美国政府鼓励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政策主要体现在能源、宽带和医疗三大领域[8];2009年8月日本政府将2004年就推出的“u -Japan ”计划升级为“i -Japan ”战略,致力于构建一个智能的物联网服务体系;与此同时,韩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在加紧部署物联网科技与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推进下一代泛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内方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江南大学以及无锡市国家传感网信息中心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对物联网体系架构及软硬件开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目前,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及产业链仍处于概念和探索阶段,物联网的整个技术构架和产业模式尚未形成[9].

本文在系统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说明

收稿日期:2011-11-06;修回日期:2012-01-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6107107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 .20090061110043)

 

第5期2012年5月电 子 学 报ACTA ELECTRONICA SINICA Vol .40 No .5

May 2012

 

了物联网所应具备的系统架构、网络协议体系、关键技术,总结了物联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物联网发展的全新理念.

2 IoT 的系统架构

本文所提出的物联网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层网络分布、汇聚网关接入、互联网络融合以及终端用户应用四个部分

[10,11]

.

在图1中,大量的底层网络系统选择性的分布于物理空间当中,根据各自特点通过相应方式构成网络分布.底层网络通过R 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WSNs (Wir eless Sensor Networks )、无线局域网等网络技术采集物物交换信息并传输到智能汇聚网关,通过智能汇聚网关接入到网络融合体系,最后利用包括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等网络途径使信息到达终端用户应用系统.与此同时,终端用户可以通过主观行为影响底层网络面向不同应用,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物联信息交互[12,13].

底层网络分布包括WSNs 、R FID 系统、无线局域网等异构网络[14~17],通过异构网络的信息交互实现物体对外部物理环境的感知、允许系统对物品属性进行识别以及对信息的采集和捕获.从网络功能上看,底层网络都应具有信息采集和路由的双重功能,同时底层异构网络间还需互相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汇聚网关接入主要完成将底层网络采集的信息平稳接入到传输网络当中,接入技术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有线接入方式以及ZigBee 、蓝牙、WiMAX 、Wi -Fi 、4G 、卫星通信等无线接入方式.智能汇聚网关通常具有强大的存储、处理和通信能力,其关键是实现向下与底层网络结合,向上平稳与融合网络接入.优化网络系统包括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以及电信网的融合网络,主要完成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对于终端用户应用系统来说主要完成

信息相关服务的发现和应用功能.

3 IoT 协议体系

在物联网中要完成可靠稳定的数据交换就必须遵守若干事先约定好的准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格式以及事件实现顺序的若干准则称为物联网网络协议.因此,物联网网络通信协议、物联网网络控制平台、物联网应用终端平台构成了物联网体系结构[18~20],如图2所示.

3.1 网络通信协议

物联网是三网融合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而三网融合的关键是实现三网的完全IP 化,基于IP 的优化网络是三网融合的结合点[21~24].因此对于物联网来说,以I P 协议为基础,采用类似于互联网TCP /IP 协议的分层网络通信协议可以为上层的各种应用提供服务(ev -erything over IP ),同时该协议允许IP 协议下的各种异构网络可以在优化网络上运行(I P over ever ything ).图3给出了物联网分层网络通信协议族示意图.

(1)网络接口层:物联网的网络接口层负责完成信息的采集和捕获,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压缩,所采用的传输介质主要有无线电波、光波、红外线等.(2)网络层:物联网的网络层主要负责I P 寻址和路由的发现和维护.物联网中各种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这项工作对于异构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统一的I P 地址就可以解决这样的复杂问题;针对未来物联网络的需求,需要在底层网络中建立一种基于IP 的新路由方式来实现优化网络主机与物联网节点之

1024 电 子 学 报2012年

间的无缝链接通信.

(3)传输层:物联网的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流的传

输控制,具有分用和复用的功能.

(4)应用层:物联网的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本层直接为终端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3.2 网络控制平台

网络控制平台主要是对底层异构网络间信息处理的管理以及整个物联网网络的自组织管理,包括信息处理管理、网络自组织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管理.

(1)信息处理管理:由于物联网感知信息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对物联网信息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同构网元间的信息融合和信息压缩,异构网元间的协作信息处理.

(2)网络自组织管理:物联网大多数节点具有随机部署的特点,并且物联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具有动态性,所以需要通过有效的网络自组织管理技术满足物联网网络结构多变性的需求.主要包括异构网络管理、资源与任务管理、数据管理、部署管理、初始化及维护管理.

(3)安全管理:由于物联网无线信道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传统的安全机制不能适用于物联网的需求,需要设计新的物联网安全机制,建立新的物联网安全协议架构.

(4)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在各协议层设计队列管理,是物联网网络与终端用户间以及物物之间信息传输和共享的质量约定.物联网必须为物体与物体间、用户与物体间提供充足的资源,满足网络需求的性能指标.3.3 应用终端平台

应用终端平台建立在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控制平台基础之上,主要包括应用服务接口和网络控制接口,目的是为终端用户提供可靠的应用进程服务.

4 IoT 关键技术分析

物联网作为当今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关键技术具有跨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等特点,每项关键技术都需要亟待突破[25,26].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考虑,如图4所示.硬件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RFID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s )、智能嵌入式技术(Embedded Intelligence )以及纳米技术(Nanotechnolo gy );软件技术包括信息处理技术、自组织管理技术、安全技术.

4.1 硬件技术分析

通过定义如下三个抽象概念,可以进一步说明物联网硬件关键技术的作用.

(1)对象:客观世界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看成一

个对象,数以万计的对象证明了客观世界的存在.每个对象都具有两个特点:属性和行为,属性描述了对象的静态特征,行为描述了对象的动态特征.任何一个对象往往是由一组属性和一组行为构成的.

(2)消息:客观世界向对象发出的一个信息.消息的存在说明对象可以对客观世界的外部刺激作出反应.各个对象间可以通过消息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3)封装:将有关的属性和行为集成在一个对象当中,形成一个基本单位.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物联网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使物体与物体之间实现信息交换,每个物体都是一个对象.因此物联网的硬件关键技术必须能够反映每个对象的特点.首先,R FI D 技术[27]利用无线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读取该对象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对象的自身特点,描述了对象的静态特征.其次,除了标识物体的静态特征,对于物联网中的每个对象来说,探测它们的物理状态的改变能力,记录它们在环境中动态特征都是需要考虑的.就这方面而言,传感器网络在缩小物理和虚拟世界之间的差距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描述了物体的动态特征.再次,智能嵌入技术通过把物联网中每个独立节点植入嵌入式芯片后,比普通节点具有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和数据传输能力,每个节点可以通过智能嵌入技术对外部消息(刺激)进行处理并反应.同时,带有智能嵌入技术的节点可以使整个网络的处理能力分配到网络的边缘,增加了网络的弹性.最后,纳米技术和微型化的进步意味着越来越小的物体将有能力相互作用和连接以及有效封装[28~30].然而,现有纳米技术发展下去,从理论上会使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的线

1025

第 5 期钱志鸿: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

幅达到极限.这是因为,如果电路的线幅继续变小,将使构成电路的绝缘膜变得越来越薄,这样必将破坏电路的绝缘效果,从而引发电路发热和抖动问题.

4.2 软件技术分析

物联网的软件技术用于控制底层网络分布硬件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为各种算法、协议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操作平台.在此基础上,方便用户有效管理物联网络,实现物联网络的信息处理、安全、服务质量优化等功能,降低物联网面向用户的使用复杂度.物联网软件运行的分层体系结构如图6所示.

如前所述,物联网硬

件技术是嵌入式硬件平台

设计的基础.板级支持包

相当于硬件抽象层,位于

嵌入式硬件平台之上,用

于分离硬件,为系统提供

统一的硬件接口.系统内

核负责进程的调度与分配,设备驱动程序负责对硬件设备进行驱动,它们共同为数据控制层面提供接口.数据控制层实现软件支撑技术和通信协议栈,并负责协调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应用软件程序需要根据数据控制层提供的接口以及相关全局变量进行设计.

物联网软件技术描述整个网络应用的任务和所需要的服务,同时,通过软件设计提供操作平台供用户对网络进行管理,并对评估环境进行验证.网络的软件框架结构如图7所示

.

框架结构网络中每个节点通过中间件[31~34]的衔接传递服务.中间件中的云计算信息处理技术、自组织管理技术、安全技术[35~38]逻辑上存在于网络层,但物理上存在于节点内部,在网络内协调任务管理及资源分配,执行多种服务之间的相互操作.

5 IoT面临的问题

EPoSS(The Eur 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on Smart Sys-tems Integration)在《Internet of Things in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品互联,2015-2020年物品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几乎所有事物进入全智能化时代.现阶段,物联网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标准、技术、安全以及应用开发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表1所示[39~41].

表1 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标准国家标准目前我国在物联网定义、体系结构、系统模型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国际标准虽然各国在标准制定上投入巨大,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完整标准体系出台.

技术技术瓶颈物联网是多学科技术融合产物,其发展容易受到其他技术瓶颈的制约.

海量数据物联网系统的高复杂性、高异构性使得其需要传输和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并对各种数据进行海量存储.

异构网络物联网的核心是异构网络技术融合,如何解决异构网络的融合、使其协同、有组织地工作是物联网所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

安全国家安全物联网涵盖领域多为民生和国家战略设施,甚至包括军事领域的信息与控制,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安全.个人隐私物联网标签有可能预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该物品的拥有者可能被动的被扫描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隐私受到威胁.商业机密物联网络是全球商品联动的网络,一旦出现商业信息泄露,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经济安全.

应用管理平台建立面向各级用户的物联网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把各类信息进行收集、管理和传输,从而拓宽物联网高效率执行的应用范围.示范系统示范系统的构建与部署需要设计复杂的公共设施工程,而且如何让人们愿意使用和自愿维护物联网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商业模式在物联网的推广应用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创新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很难调动产业链中每个角色的积极性.

6 IoT未来发展理念

物联网作为现有网络的延伸,泛在网络的基础,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如图8所示,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如下物联网发展理念:

(1)基于上下文的网络聚合理念.由于面向应用的不同需求,物联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网络环境不尽相同,其采集和处理的信息和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物联网技术的泛在特性,物联网中海量信息和资源在跨层上下文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深度挖掘、智能分类及挑选,从而为终端用户提供更有价值、更有针对性的实用信息.

(2)基于多宿主概念的网络传输理念.基于多宿主的物联网,可以使底层网络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使用若干条有效链路接入到上层融合网络中,具有增强物联网络可靠性和鲁棒性、实现负载均衡、减少传输延迟、降低用户开销的实际意义.

(3)异构网络融合理念.物联网信息的获取依赖于不同类型的异构网络,异构网络间找到同一种信息表达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物联网异构网络融合首先

1026 电 子 学 报2012年

表现在数据传输层面,基于各类异构网络的信息数据都将被整合到一个统一的I P融合网络中进行传输;其次表现在应用服务层面,把物联网中的所有异构网络应用服务全部整合到一个IP融合网络中,宏观上实现应用服务的完全统一.

(4)面向应用理念.物联网的泛在特性决定了其必须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考虑不同的网络通信和控制方式,因而对不同应用的物联网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相关的通信协议、软硬件设计需要针对应用场景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与此同时,有效的中间件设计可以部分屏蔽网络底层的复杂性,为上层应用提供抽象的管理接口,能够快速建立起基于物联网的业务应用.

(5)循环经济产业链理念.由图1可以看出,物联网是一个潜在的内循环系统.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循环经济系统是

一项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有效开展需要技术、投资、以及运行成本,而且循环经济需要建立在资金流动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循环经济的特点,把握连接物体和资源循环利用在时空配置上的合理性,可以为物联网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6)低碳效用理念.物联网的智能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决策事件的效率及准确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无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各个行业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及设备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物联网相关技术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物联网的发展理念.物联网改变了人、物、服务的信息传递模式,全新的功能体验将给用户带来高效、便利和安全的生活方式.在物联网产业结构中,我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部分技术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所以我国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以提升国家及地区经济建设、提升民族品牌国际话语权为目的,争取尽快突破关键难题,掌握核心技术,建立自主化技术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可持续的竞争力[42,43].科研工作者应该通过掌握和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使物联网逐步成为信息时代助推我国经济腾飞的新引擎.因此,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提高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Huang Y H,Li G Y.Descriptive models for internet of thing s

[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 n Intelligent Co ntrol and Infor-

mation Processing[C].Harbin,China:IEEE Press,2010.483-486.

[2]朱洪波,杨龙祥,于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

究[J].通信学报,2010,31(6):2-9.

Zhu Hong-bo,Yang Long-xiang,Yu Quan.Investigation of technical thought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 s[J].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2010,31(6):2-9.(in Chinese)

[3]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

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1-9.

Zhu Hong-bo,Yang Long-xiang,Zhu Qi.Su rvey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 s[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 ns(Natural Science),2011,31(1):1-9.(in Chinese)

[4]Welbourne E,et al.Build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using RFID:

The RFID ecosystem experience[J].IEEE Internet Compu ting,

2009,13(3):48-55.

[5]Broll G,et al.Perci:Pervasive service interaction with the inter-

net of thing s[J].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09,13(6):74-

81.

[6]Kranz M,et al.Embedded interaction:Interacting with the in-

ternet of things[J].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10,14(2):46 -53.

[7]Kortuem G,et al.Smart object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inter-

1027

第 5 期钱志鸿: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

net of things[J].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10,14(1):44-

51.

[8]杜渐.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综述[EB/OL].上海情报服务平

台,2009.

[9]宁焕生,等.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电子学

报,2010,34(12A):2514-2517.

Ni ng Huan-sheng,et al.Research on China i nternet of things'

service s and management[J].Acta Electronica Sinica,2010,34 (12A):2514-2517.(in Chinese)

[10]李洁,高新波,焦李成.基于克隆算法的网络结构聚类新

算法[J].电子学报,2004,32(7):1195-1199.

Li Jie,Gao Xin-bo,Jiao Li-cheng.A novel clu stering method

with network structure based o n clonal algorithm[J].Acta

Electronica Sinica,2004,32(7):1195-1199.(in Chinese) [11]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

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29(6):1-11.

Sheng Su-bin,Fan Qu-li,Zong Ping.Study o n the architectu re

and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for internet of thing s[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 nications(Nat-

ural Science),2009,29(6):1-11.(in Chinese)

[12]Miao Yun,Bu Yu-xin.Research o n the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ed on smart grid[A].

2010Internatio 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Energy Engi-

neering[C].Beijing,China:Huazho ng No rmal U niversity

Press,2010.69-72.

[13]孙其博,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Sun Qi-bo,et al.Internet of things:Summarize on co ncepts,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y problem[J].Journal of Bei-

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10,33

(3):1-9.(in Chinese)

[14]Chen Y,Qiao J H.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fo r W SN[A].2010International Co nference on Com-

puter Application and Sy stem Modeling[C].Taiyuan,China,

2010.7.328-331.

[15]Jia X L,et al.An efficient anti-collision protocol for RFID tag

identification[J].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10,14

(11):1014-1016.

[16]李春芳,等.基于数据场的概率神经网络算法[J].电子

学报,2011,39(8):1739-1745.

Li Chun-fang,et al.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data

field[J].Acta Electronica Sinica,2011,39(8):1739-1745.

(in Chinese)

[17]Zhu Q,et al.IOT Gateway:Bridgi ng wireless sen sor networks

into internet of things[A].IEEE/IFIP International Confer-

ence on Embedded and Ubiquitous Compu ting[C].Siena,I-

taly:IEEE Press,2010.347-352.

[18]刘化君,刘传清.物联网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10.[19]Rolfh W.Internet of things-need for a new legal environment

[J].Computer LA W Secu rity Review,2009,25:522-527.

[20]Tan Lu,Wang Neng.Future internet:T he internet of thing s

[A].2010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

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C].Chengdu,China,IEEE

Press,2010.376-380.

[21]Silva J S,et al.IP in wi reless sensor networks issues and

lessons learnt[A].The third IEEE/Create-Net Internatio 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oftware and Middle-

ware[C].Bangalo re,India:IEEE Press,2007.496-502. [22]Luo J,et al.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 nterconnection desig n

based o n IPv6protocol[A].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 nications[C].Beijing,China:IEEE Press,

2009.1-4.

[23]Song H,et al.6LoWPAN-based tactical wireless sensor net-

work architectu re for remote large-scale random deployment

scenarios[A].IEEE Military Co mmu nications Conference

[C].Bo ston,USA:IEEE Press,2009.1-4.

[24]Ju ng W,et al.SSL-Based lightweig ht security of IP-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Work-

shops[C].Bradford,United Kingdom:IEEE Press,2009.1112

-1117.

[25]Liu Q,et al.Ke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 f internet of

things[J].Computer Science,2010,37(6):1-4.

[26]Pasha M A,et al.A novel approach for ultra low-power WSN

node generation[A].IET Conference Pu blications[DB/OL].

IET Digital Library,2010(566).204-209.

[27]王雪,钱志鸿,等.基于二叉树的RFID防碰撞算法的研

究[J].通信学报,2010,31(6):49-57.

Wang Xue,Qian Zhi-hong,et al.Research on RFID anti-colli-

sion algorithms based on binary tree[J].Journal on Communi-

catio ns,2010,31(6):49-57.(in Chinese)

[28]Co rreia A.PHANTOMS:Nanotechnology network for infor-

mation processing and sto rage[J].Nanotechnology,2001,12

(2):89-90.

[29]Li Er-ping.Impact of nanotechnology on wireless communica-

tions[A].IEEE2007Internatio nal Symposium on Microwave,

Antenna,Propagation and EMC Technologi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C].Hangzhou,China:IEEE Press,2006.

K31-K32.

[30]Robert C.Challenges and oppo rtu nities of emerging nanotech-

nology for VLSI nanoelectronics[A].2007International Semi-

co nductor Device Research Sympo sium[C].Maryland,2007.

[31]Gómez-Goiri A,et al.A triple space-based semantic distribut-

ed middleware for internet of thing s[A].ICW E2010Work-

shops:Internatio nal Conference on W eb Engineering[C].Vi-

enna,Austria,2010.447-458.

[32]Cardone G,et al.T ranslucent middleware approach to facili-

1028 电 子 学 报2012年

tate WSN access management[A].IEEE Sy mposiu m on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Riccione[C].Italy:IEEE

Press,2010.595-598.

[33]Rellermeyer J S,et al.T he software fabric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A].The Internet of T hings-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

ence[C].Zurich,2008,4952LNCS.87-104.

[34]Evdokimov S,et https://www.360docs.net/doc/ce8372924.html,pariso n of discovery service architec-

tu re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A].SUTC2010IEEE Interna-

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or Networks,Ubiquitous,and Trust-

worthy Computing[C].California,U SA:I EEE Press,2010.

237-244.

[35]De L P,et al.Self-managed security cell,a secu rity model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ervices[A].2009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Future Internet[C].Athens,

Greece:IEEE Press,2009.47-52.

[36]Hamad F.Energy-aware secu rity i n M-co mmerce and the in-

ternet of thing s[J].IETE Technical Review,2009,26(5):357

-362.

[37]Sarma A C,et al.Identities in the fu ture internet of things[J].

Wireless Perso nal Communications,2009,49(3):353-363.

[38]Jara A J,et al.A pharmaceutical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 stem

to detect allergies and adverse drugs reactions based on inter-

net of things[A].2010Eighth IEEE International Co 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Workshops

[C].Mannheim,Germany:IEEE Press,2010.809-812.

[39]Luigi A,Antonio I,Giaco mo M.The internet of things:A sur-

vey[J].Computer Networks,2010.2784-2805.

[40]彭清泉,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自治愈的群组密钥管理

方案[J].电子学报,2010,38(1):123-128.

Peng Qing-quan,et al.A self-healing g roup key management

scheme i n wireless sensor netwo rks[J].Acta Electro nica Sini-

ca,2010,38(1):123-128.(in Chinese)[41]Rolfh W.Internet of things-new security and privacy chal-

lenges[J].Computer L AW Security Review,2010,26:23-

30.

[42]Jens-Matthias Bo hli,Chri stoph Sorge,Dirk W esthoff.Initial

observations on economics,pricing and penetr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arket[J].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2009,31(2):50-55.

[43]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

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38(11):2590-2599.

Ning Huan-sheng,Xu Qun-yu.Research on global internet of thi ngs'developments and it's construction in China[J].Acta Electronica Sinica,2010,38(11):2590-2599.(in Chinese)

作者简介

钱志鸿 男,1957年生,吉林大学教授、博

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蓝牙、ZigBee等

短矩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无线个域网、无线传感器

网络、物联网协议构架及关键技术.

E-mail:dr.qz h@https://www.360docs.net/doc/ce8372924.html,

王义君 男,1984年生,吉林大学博士研究

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

法及路由策略,物联网底层网络接入技术.

E-mail:wyjs-107@163.co m

1029

第 5 期钱志鸿: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期末复习 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 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 (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 8 什么是IPv6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 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 第二章 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 (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0引言 物联网是一种带有传感标识器的智能感知信息网络系统,促进了世界上物与物、 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它是继计算机、 因特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发展的一门新技术,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过渡与提升[1]。该技术将促进IT 业突破性进展,引发世界第三次产业化浪潮[2],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是指由联网物品构成的网络。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标识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即在物品编码、RFID 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 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包括了所有物品的联网与应用。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 跟Abstract:Extensive attentions have been aroused by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recent https://www.360docs.net/doc/ce8372924.html,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of home and abroad have taken part in construct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which possibl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future develop -ment of the world.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a technique that connects all the things by infor -mation sensing devices with Internet,to realize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It is regarded as another information industry wave after computer,Internet and mobile communica -tion network.The concept,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were firstly introduced.Key techniques of it were conferred then,including sensor network,RFID,EPC,GIS and intelligence technology.Furthermore,the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ere analyzed in aspect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urban management ,and intelligent trans -portation and so on.Finally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ere given ,which may promote it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key technique;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文章编号:1672-1586(2010) 05-0022-07中图分类号: P208文献标识码:B 摘要:近年来, 物联网的研究与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都采取行动参与物联网的构建,这可能对未来全球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技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探讨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产品 电子码、 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智能技术;从物流管理、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等方面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的前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 关键技术;技术应用程 曼,王让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CHENG Man ,WANG Rang-hui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Advance in Tech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 - ternet of Things 程曼(1988-), 女,江 苏泰州人,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学。 E-mail:chengman0406 @https://www.360docs.net/doc/ce8372924.html, 收稿日期: 2010-5-12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含答案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01 单选题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B)B.Internet of Things 2、(D)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 D.比尔.盖茨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A) A.射频识别 4、以下哪个不是物联网的应用模式(C) C.行业或企业客户的购买数据分析类应用 5、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6、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C) C.PaaS错误:改为B.IaaS 7、2008年,(A)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A.IBM 8、(A)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 路径 A.祥云工程 9、智慧城市是与相结合的产物(C) C.数字城市物联网 10、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B) B.GIS 11、智慧革命以(A)为核心 A.互联网 12、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A) A.条形码识别技术 13、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 B.电子标签 14、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什么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的呢?(B) B.电场和磁场 15、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C ) C.减少干扰 16、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 则采用(D )比较合适? D.光缆 17、下列哪种通信技术部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A) A.广播 18、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19、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A) A.无线电波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姚程宽张新华詹喆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高级产物,目前还没有对物联网权威的定义。从技术的角度说,任何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都可以实现,比如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也可以是一个独立局域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物联网重要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基于这些网络的应用服务。能从这些网络中得到哪些服务,这才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相关的。简单的说:服务才应该是物联网的关注点。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并从工业、农业、教育和生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并分析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技术;服务 物联网是近两三年来非常热门的科技词汇之一,他的英文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写成IOT。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物和物互联的网络,它利用并融合感知技术、识别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把控制器、传感器、人和物等连接起来,实现物和物,人与物的连接,最终得到智能化的网络,被广泛认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产物,它利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继承了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同时物联网保留了自身资源和设备的个性化和私有化。

1.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1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于原材料采购、销售和库存领域,通过完善并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过程检测、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实时参数采集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生产过程智能监控、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能维护、智能决策,从而改进生产过程,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3)安全生产管理把感应器或感知设备安装在矿工设备、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等危险设备中,可以感知在危险环境中的设备机器、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安全信息,将现有单一、分散、独立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多元、系统、开放的综合监管平台,以实现快捷响应、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和有效控制等。 (4)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环保设备融入物联网可以对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1]。 1.2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1)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加强农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整个流程的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安装电子芯片,物联网技术可以追溯芯片的编码查询产地、生产日期以及检验检疫情况。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doc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调研报告 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 北京财贸职业学校 2010年10 月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物流信息化优秀企业的面谈与案例分析,通过组织专家座谈会等形式,对物流业物联网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报告总结了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发展历程,分析了物流行业主要应用的物联网技术,对RFID GPS WSN智能 机器人等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实际应用及前景做了深度剖析。 物联网是各类信息技术的集成性应用创新,物联网的价值也体现在集成应用创新方面。 调研报告结合物流领域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行业物流的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做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五大发展趋势。 本报告是中国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北京财贸职业学校与电子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联合完成的,版权归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北京财贸职业学校和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联合所有。报告所使用的各类图表、数据、观点,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或分析报告,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调研结果。鉴于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为一个新生事物,缺乏公开的统计数据和完善分析 资料,因此本报告的一些分析结论及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欢迎各方面专家指正。 目录 一、调研背景 ......................................................................... 3 . 1、引言.......................................................................... 3 . 2、调查方法...................................................................... 3...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继续教育《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亲测80分以上 网上最全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答案,亲测轻松过 80分。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 日本在(C )年提出了 U-JAPAN 战略。 3. 韩国在(C )年提出了 U-KOREA 战略。 4. 2009 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 (B )。 A.20% B.25% C.28% D.30% 5.2009 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 智慧中国 B. 和谐社会 C. 感动中国 D. 感知中国 6.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 )年。 7. 近百年来, 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 (B )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8. 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 电子信息 B. 生物转基因 C. 空间技术 D. 超级浮点计算 9. 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 也称 (D ) 。 A. 计算时代 B. 信息时代 C. 互联时代 D. 物连时代 10. 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 标识 B. 感知 C. 处理 D. 信息传送 11.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 射频识别 B. 传感器 C. 智能芯片 D. 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 射频识别 B. 智能芯片 C. 软件服务 D. 物联网 13. 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C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 金融危机蔓延 B. 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 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 条形码诞生于 20 世纪(B )年代。 15. 条形码只能够适用于 (A) 领域。 A. 流通 B. 透明跟踪 C. 性能描述 D. 智能选择 16. (B )将取代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手段。 A. 智能条码 B. 电子标签 C.RFID D.智能标签 17. 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C )完成的。 A.YALE

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项规程

2016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 赛项组别:中职组 赛项归属大类:信息技术 二、竞赛目的 为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的提升作用,促进中职学校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进程,以满足社会对物联网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本赛项,主要展示物联网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中职学生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物联网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教学改革和专业方向调整,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竞赛内容 通过对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设备的操作,在规定时间内,按任务书要求实现竞赛内容,竞赛结束,停止一切操作。 1、技能操作部分:

2、笔试作答部分: 在任务书中,竞赛内容除操作要求外,还穿插有笔试作答内容,包括理论考核或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的结果或数据,在发放的作答卷上按要求填写,在竞赛结束后提交作答卷。 四、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参赛选手在现场根据给定的竞赛任务书,在规定3个小时(180分钟)内,相互配合实现比赛任务。 竞赛在一场内完成,参赛队的竞赛工位号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工位号抽签在竞赛前一天下午选手说明会上举行,由每队参赛队队长进行抽签并确认。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竞赛使用的软件或参考资料在赛前拷贝至参赛选手的计算机,参赛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五、竞赛流程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论文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论文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一.引言 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物流关系着现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广泛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完善和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而且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带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势在必行。二.物联网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由RFID(射频识别)对所有物品进行标识并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经过不断扩充、延展、完善,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物联网概念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运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物联网的工作,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如美国把它当成重振经济的法宝,所以非常重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来改变美国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金融、制造、消费和服务等),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的交互方式以提高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把ICT技术充分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到全球每个角落,例如电网、交通(铁路、公路、市内交通)等相关的物体上。并利用网络和设备收集的大量数据通过云计算、数据仓库和人工智能技术作出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把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规划(2015-2020)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2015-2020)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 10 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已有了9年的开办历史,为开办“物联网应用技术”新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新专业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围绕“网络化信息感知”、“网络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服务与安全”、“网络化资源优化”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实施要求,整合学院及行业内的优势资源,建立多专业交叉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推动相关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定位 1、市场影响力定位 立足湛江,辐射粤西,面向全国,内涵发展,创广东省一流的特色专业。 2、特色定位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化实

战经验,满足企业一线迫切需要。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物联行业发展。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同时经常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使任课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具备物联网行业“双师”型教师资格。 (二)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要根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积极跟踪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吸收国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的物联网职教课程和教材。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视案例教学,加强物联网实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认真实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在专业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标准,引进认证教育的师资,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认证教育水平,达到专业认证教师资格。同时,通过对学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题库

物联网测试题目 一、单选题(80)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 A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 国赛样题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G-049 赛项名称:物联网技术应用 英语翻译:IO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高职学生在物联网组建、物联网产品配置与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对质量、效率、成本和规范的意识。 通过竞赛引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满足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促进社会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职业岗位的了解,提高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 通过竞赛,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以适应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及高度关注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趋势,进一步促进物联网技术(包括自动识别、网络传输、应用开发等)的普及。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概要

竞赛通过对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系统的操作使用,涵括了智慧社区、智能环境监控、智能商业、智能农业等物联网主题应用。 (二)竞赛时长 共4个小时。

(三)考核技术要点 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ZigBee传输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智能终端技术。 (四)考核知识与技能 1. 认知型知识:包括物联网基础知识、物联网设备认知、物联网技术认知、物联网应用认知: (1)物联网基础知识 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认识物联网三层架构; (2)物联网设备认知 认识、了解和熟悉各种常见的物联网设备,如感知类的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等,识别类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高频读卡器、条码扫描枪等,终端类的移动互联终端等,通讯类的串口服务器、路由器、ZigBee等。 (3)物联网技术认知 认识和熟悉典型的物联网相关技术,如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ZigBee技术、条码扫描技术、嵌入式终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上位机软件技术等; (4)物联网应用认知 了解和熟悉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上的应用场景,熟悉物联网应用软件系统的形态和内容。 2. 实操型知识:包括硬件设备安装调试、网络设备连接配置、软件系统部署维护、应用场景演示操作:

继续教育《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试题与答案

网上最全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答案,亲测轻松过80分。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日本在(C )年提出了U-JAPAN 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3.韩国在(C )年提出了U-KOREA 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 2009 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B )。 A.20% B.25% C.28% D.30% 5.2009 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的发展战略。 A.智慧中国 B.和谐社会 C.感动中国 D.感知中国 6.《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 )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A.二B.三C.四 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A.电子信息B.生物转基因C.空间技术 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也称(D )。 A.计算时代 B.信息时代 C.互联时代 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环节。A.标识B.感知C.处理D.信息传送 11.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A.射频识别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A.射频识别B.智能芯片C.软件服务D.物联网 13.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C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A.金融危机蔓延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条形码诞生于20 世纪(B )年代。A.10B.20C.30D.40 15.条形码只能够适用于(A)领域。A.流通B.透明跟踪C.性能描述D.智能选择 16. (B )将取代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手段。A.智能条码B.电子标签C.RFID D.智能标签 17.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C )完成的。 A.YALE B.HARVARD C.MIT https://www.360docs.net/doc/ce8372924.html,BRIDGE 18.1995 年,(D )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A.沃伦.巴菲特B.乔布斯C.保罗.艾伦D.比尔.盖茨 19.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的著作是(A )。A.《未来之路》B.《信息高速公路》C.《扁平世界》D.《天生偏执狂》 20.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英文简称是(A )。A.EAN B.EIN C.IEN D.IEA 21. (A ),IBM 提出“智慧地球”概念。A.2008.11 B.2008.12 C.2009.11 D.2009.12

物联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 现状 与 发展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愈 加便利,有了智能手机、电脑、iphone 、ipad 等高科技产品。其中,最重要的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与应用了。互联网导、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物联网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智慧地球”是由IBM公司提出的,并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支持。 2.RFID属于物联网的感知层。 3.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技术,其中传感技术能够接受物品“讲话”的内容。 4.物联网存在的问题有:技术标准问题,安全问题,协议问题,IP地址问题,终端问题共五大问题。制造技术不是。 5.物联网的理念是基于互联网、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 6.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建设物联网的城市是无锡。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来到无锡“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把传感器技术和3G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 7.物联网包含体系结构有三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基于应用服务设想,物联网可分为感知、传输、支撑、应用四大部分。其中感知和传输属于硬件系统中的感知层和网络层,支撑和应用属于软件系统中的应用层。 8.物联网的显着特点是技术高度集成,学科复杂交叉和综合应用广泛。 9.物联网,较直接的说,就是把实际金额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其关键技术有RFID、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其核心是智能技术,能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是RFID。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RFID,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与云计算 简答题 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P8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特别注意的是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简述15年周期定律和摩尔定律。 答:十五年周期定律: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3.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 答: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4.简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答:物联网可以简要分为核心层、接入层,软件核心层主要是应用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层和感知层。感知层一般包括RFID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RFID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层包括无线传感网、移动通讯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5.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难点。 答:关键技术为RFID、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难点在于其技术标准问题、数据安全问题、IP地址问题、终端问题。6举例说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答:物联网应用领域很广,几乎可以包含各行各业。目前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商务金融等方面,例如“移动支付”、“移动购物”、“手机钱包”、“手机银行”、“电子机票”等,前景广阔可观,应用潜力巨大,无论是服务经济市场,还是国家战略需要,物联网都能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 EPC-256Ⅰ型的编码方案为_____C_____。 A) 版本号2 位,EPC 域名管理21 位,对象分类17 位,序列号24 位 B) 版本号2 位,EPC 域名管理26 位,对象分类13 位,序列号23 位 C) 版本号8 位,EPC 域名管理32 位,对象分类56 位,序列号160 位 D) 版本号8 位,EPC 域名管理32 位,对象分类56 位,序列号128 位2.EPC 条形码的编码方式有一维条码与二维条 码两种,其中二维条码_____C_____。 A) 密度高,容量小 B) 可以检查码进行错误侦测,但没有错误纠正 能力 C) 可不依赖资料库及通讯网路的存在而单独 应用 D) 主要用于对物品的标识 3. 模拟信号到转换成数字信号的三个阶段为 ____A______。 A) 抽样-量化-编码B) 抽样-编码-量化 C) 编码-抽样-量化D) 量化-编码-抽样 4.下列因素不会影响读写器识别电子标签有效 距离的是_____D______。 A) 读写器的发射功率B) 系统的工作频率 C) 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D) 阅读器和应答器耦 合的方式 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极化损失最大 ____B_____。 A) 用+ 45° 极化天线接收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 波 B) 用水平极化的接收天线接收垂直极化的来 波 C) 用垂直极化天线接收+45° 极化或-45°极 化波 D) 用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 二、填空题 1. 目前的EPC 系统中应用的编码类型主 要有三种:__64___位、__96___位和__256___位, EPC编码由___版本号_、___产品域名管理__、____ 产品分类部分_和_____序列号___四个字段组成。 2. EPC 系统由___产品电子编码体系(EPC) _、___射频识别系统__及__高层信息网络系统_ 三部分组成。 3. RFID 系统主要由____应答器_、___阅读 器_和____高层__组成。其中阅读器用于产生____ 射频载波_完成与_____应答器__之间的信息交互 的功能。 4. 应答器具体可以分为____无源(被动式) 应答器__、___半无源(半被动式)应答器___和 ____有源(主动式)应答器__。 5. RFID 的种类有__近场天线___,__远场天线 _,___偶极子天线_____,__微带贴片天线 ______,___RFID 电感耦合射频天线_______五种。 三、简答题 1、什么是EPC 中文称为产品电子代码,是国际条码组织推出 的新一代产品编码体系。 2、请简要叙述EPC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部分 的英文简写 EPC系统有产品电子编码体系、RFID系统及高 层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共六个方面。产 品电子编码体系:EPC编码标准RFID系统:EPC 标签,识读器,高层信息网络系统:Savant(神经 网络软件),对象名称解析服务,实体标记语言。 EPC载体、读写器、EPC产品管理中间件、网 络、ONS、PML服务器、数据库等。 其中ONS ( Object Naming Servicer,对象名称 解服务器),它用来把EPC转化成IP地址,用来 定位相应的计算机和完成相应的信息交互服 务。 PML (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实体标识语 言)服务器中,存储用PML描述的实物信息,如 实物名称、种类、性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 信息、实物存放位置、实物的使用说明等。 3、EPC编码有几项技术要求每项要求具体如何 EPC数字信息代表了该产品的生产地区、生产 商、生产日期、产品属性等数据信息。 目前的EPC系统中应用的编码类型主要有三 种:64位、96位和256位,EPC由版本号、产 品域名管理、产品分类部分和序列号四个字段 组成,版本号字段代表了产品所使用的EPC的 版本号,这一字段提供了可以编码的长度。 产品域名管理字段标识了该产品生产厂商的具 体信息,如厂商名字,负责人以及产地。 产品的分类字段部分可以使商品的销售商能够 方便地对产品进行分类。序列号用于对具体单 个产品进行编码。对于具体的编码标准现在已 经推出有:EPC-96Ⅰ型,EPC-64Ⅰ型、Ⅱ型、 Ⅲ型,EPC-256Ⅰ型、Ⅱ型、Ⅲ型等编码方案。 4、条形码分为几种请简要说明每种条形码的特 点 条形码可以有一维的,还有二维条形码,黑条 和空白的排列就代表了商品的产品属性等特征 信息,因而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各 自特点差异,其用途也各不相同,日常我们多 见到的是一维条码。 在EPC条形码的编码方式中在水平和垂直方向 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称为二维条码 (2-dimensional bar code),可直接显示英文、 中文、数字、符号、图形;存储数据量大,可 存放1k字符,可用扫描仪直接读取内容,无需 另接数据库;保密性高(可加密);安全级别最 高时,损污50%仍可读取完整信息。 5、RFID系统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标签,应答器,阅读器,天线和中间件。 关键组件主要有应答器、阅读器和处理软件二 维条形码。 6、电子标签分为哪几种简述每种标签的工作原 理(没查到) 7、RFID产品的基本衡量参数有哪些 阅读器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作用距离、数据 传输速率、安全要求、存储容量与成本,RFID 系统的连通性,多电子标签同时识读性。 天线部分:天线效率,方向性系数,增益系数, 波瓣宽度,方向图 8、简述天线的工作原理。 天线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把前端射频信号功率 接收或辐射出去的装置,是电路与空间的界面 器件,用来实现导行波与自由空间波能量的转 化,在电磁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完成信息的交 互。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 (电线)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 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 来,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9、对于抛物面天线,已知它的抛物面直径为 2m,中心工作波长为2cm,根据统计出来的经 验数据,请计算其增益近似为多少。 答:对于抛物面天线,可用下式近似计算其增 益:G(dBi)= 10 lg { 4.5 ×(D / λ0)2} 式中,D为抛物面直径;λ0为中心工作波长; 4.5是统计出来的经验数据。 现在D=2m,中心工作波长λ0=0.02m,代入公 式得G=95.42 dBi。 如果已知天线长度0.5 ,G(dBi)=10lg{2×0.5/2} 10、RFID天线主要分为哪几种各自的特点如何 近场天线:设计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的线圈型天线。 远场天线:工作距离较远,一般位于读写器天 线的远场。 偶极子天线:可靠性极高,高增益,高功率, 窄频带场合使用。 微带贴片天线:质量轻,体积小,剖面薄,成 本低,易于大量生产。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处处都在使用着 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下列使用到光电传感器 的是____C_______。 A) 电视机B) 燃气热水器报警 C) 数码照相机D) 微波炉 2. 根据传感技术所蕴涵的基本效应, 可以将传感器分为三种类型,下列类型中 ___D_______不在其中。 A) 物理型B) 化学型 C) 生物型D) 自然型 3. 下列特性中,_____C______不是气敏传感 器的特性之一。 A) 稳定性B) 选择性 C) 互换性D) 电源电压特性 4. 具有很高的线性度和低的温度漂移的传 感器是____B_______。 A) 温度传感器B) 智能传感器 C) 超声波传感器D) 湿度传感器 5. 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中,材料以 _____A______为主。 A) 硅B) 钨 C) 铁D) 钼 二、填空题 1.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___被测信号 ________,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___信号输 出_____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 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___敏感元件_____ 与__转换元件___是传感器的两个基本元件, 2. 传感器的输出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 响应特性称为传感器的___动态特性________,衡 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___线性度________、___ 灵敏度________、___迟滞________和__重复性 _________等。 3. 湿度传感器按照结构分类法可分为____电阻 式_______和___电容式________两种基本形式,其 湿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分别为___湿敏电阻 ________和__湿敏电容_________。 4. 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___工作频 率________、___工作温度________和___灵敏度 ________。 5. 传感器信号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传感器 输出信号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信号处理方 法来提高测量系统的__测量精度_________和___ 线性度__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基本原理: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 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 组成:敏感元件及转换元件 2.简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 输出与输入关系。 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输入量的 响应特性。 3.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发送传感器,接收传感器,控制部 分与电源部分。 工作原理: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的机械 振荡,有两种形式:横向振荡(横波)及纵向 振荡(纵波)。超声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及固体 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不同。另外,它也有折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