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之转场

视听语言之转场
视听语言之转场

一、淡入淡出与叠化的区别:

A、叠化渐隐渐显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分前后进行的,看起来两个画面是重叠的;

B、叠化在叙事过程中主要用于较小段落的转场,或表示一个时间或空间上的较小转变,或表示在两个地方同时发生的事情。

二、划像:分为“划出”和“划入”。(电子拉幕)划出:前一个画面从某一个方向退出画框,空出的地方则由叠放在“底部”的后一个画面取而代之;划入:前一个画面作为衬底在画框中不动,后一个画面由某一方向进入画面,对前一个画面取而代之。作用:具有两个场景之间的间隔作用,段落之间的转换比较明显,节奏明快,与叠化的效果相反,可用于较大的段落之间的场景转换。但划像图形的选择要注意切合影片内容、风格的需要,不追求过于花哨的手法,或者滥用划像,结果会适得其反。

三、翻转、翻页:画面翻过后的背面即是另一个场景。翻转画面转为可以使场景转换的间隔作用明确的表现出来,多用于内容意义上反差较大的对比性场景,如前一场景是旧中国的衰败沦落,翻过来是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前一画面是低矮的平房,翻过来变成高楼大厦。翻转画面还常用于文艺、体育活动的剪辑,可以表现一个又一个场景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常用于体育片、文艺晚会、电子相册等。

四、定格:将画面中运动的主体突然变成静止状态,从而强调某一主体形象,或强调某一细节的含义,定格结束,自然转入下一个场景。定格多用于一个较大的段落结尾,或用于连续性电视节目每一集

片尾,也有的用于片尾作为字幕的衬底来使用。由于定格画面突然间由动变静,给观众带来较强的冲击。所以,一般性段落转场不宜多用。

五、无技巧转场:两个画面之间的直接切换,即不通过特技切换台或软硬件特技。

方法:出画与入画;两极镜头转场;特写转场;同景别转场;挡黑镜头转场;同一主体转场;相似体转场;运动镜头转场;主观镜头转场;空镜头转场;逻辑因素转场;地点转场;

声音转场。

·出画与入画:前一个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的末尾,主体走出画面;后一个场景的第一个镜头的开端,是主体入画面。出画与入画的主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或者是车、船等交通工具。出画往往使观众在视觉感受上造成短暂的悬念,下一个镜头的主体入画则回答了这种悬念。运用出画与入画来转场,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把握好主体出画与入画方向的一致性。水平方向的出画、入画,如果上一个镜头主体是从画框右出画,下一个镜头主体就应该从左边入画。

·两极镜头转场:前一个镜头的景别与后一个镜头的景别恰恰是两上极端——即如果前一个镜头是特写,则后一个镜头是全景或远景;如果前一个镜头是远景或全景,则后一个镜头是特写,两极镜头转场本身就会有强调比较明显,使节奏力度增强。两极镜头转场往往是用在有明显段落感的两个镜头组接。

·特写转场:无论前一组镜头的最后一个镜头景别是什么,后一组镜头都是从特写开始。特写转场是转场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特写

镜头往往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自然地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下一个场面。

·同景别转场:前一个场景结尾的镜头与后一个场景开头的镜头景别相同,一般是全景接全景,特写接特写。全景接全景,是前一个镜头以空间环境或整体气氛结束,后一个镜头以空间环境或整体气氛为开端。特写接特写,是前一个镜头以突出一个段落,后一个镜头以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来引出另一段故事。特写接特写,会使观众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使场面过渡街接紧凑。

·挡黑镜头转场:指在摄像机镜头固定的情况下,前一个镜头是人物走进摄像机,胸部充满画面把镜头全部挡黑,后一个镜头是人物背部充满画面,从镜头全部挡黑开始,往远处走去。这时的摄像机是采用背部角度拍摄人物的背影,当人物远离镜头后,观众会看到,这个人物已走进了另一个环境。档黑镜头转场有点累似特写转场;档黑镜头不是指画面为黑色。有些片花会用到类似的方法。

·同一主体转场:指前后两个场景用同一个人物或物体来衔接。同一个主体转场,可以使转场自然、流畅,好像是同一个主体的一个故事紧连着下一个故事。如从写信到读信,这就遵循了视觉逻辑习惯,即具体内容上的相似。

·相似体转场:前后两上镜头是属于同一个类物体,或者是外形上相似的物体,利用这种相似的因素来转场,可以使

转场顺畅、巧妙。

·运动镜头转场:利用摄像机位的移动或镜头方向的移动拉近造

成的变化,来进行场景转换。

在推、拉、摇、移、跟等各种运动摄像手法中,运动镜头转场以跟随或移动镜头较为常见。它可以连续地展示一个又一个的空间场景,从而顺畅自然地完成场景的转换。

遵循动接动的组接规律,防止跟、移镜头的冗长拖沓。

·主观镜头转场:主观镜头摄像机处于画面中人物眼睛位置,去拍摄人物所看到的景物,拍摄的景物是画面中人物的主观映象。用主观镜头转场,前一个镜头是人物去看,后一个镜头是在另一个场景中,这个人物所看到的景物,这样就同时完成了场景的转换。

·空镜头转场:空镜头是指一些刻画人物情绪、心态为目的的只有景物,没人有人物的镜头。运用镜头转场,往往会使段落之间有一种明显的间隔效果。

主观镜头转场很多时候就是用空镜头。

·逻辑因素转场:利用前后两个镜头之间的因果、呼应是等到逻辑因素来进行场景转换。

例如,前一组画面是山洪瀑发,河流决口,洪水咆哮着冲出大堤,后一镜头是村庄受淹,解决军战士正在抢救被水围困的群众。用逻辑因素转场的方法,使转场显得有根据,合情理,两个场景间的转换自然、流畅。

·地点转场:根据需要,直接转换在各不同地点拍摄的画面,而不顾及胶后两幅画面之间的连贯因素。地点转场比较适合于新闻节目中。

·声音转场:用声音与画面结合达到转场的目的,有的用对白、台词转场,有的解说词、歌词转场等。较有代表性的声音转场,是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前一个镜头中的人物说到另一个人物的名字、来引出另一个人物,从而巧妙地完成场景的转换。

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声音转场可以分为解说词转场,人物同期转场,音乐或同期效果转场。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常常通过被采访者的同期声进行转场,使新闻节目完整。

音乐音响转场适合于各类节目,尤其是MV,没有什么情节的节目更有用。

电视剪辑的节奏:是运动的产物。影视作品的节奏指主体运动、镜头长短和组接所形成的电视片的长短、起伏、轻重、缓急、张弛、紧张或松弛的心理感觉。节奏贯串于整个影视的编辑过程。影视节奏主要方式构成:镜头长短、镜头内全主体情绪、组接

分类:影视作品主要有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两种形态。

外在节奏是通过主体形式化的物质形态构成的。而内在节奏是由影视片叙述中情节的内部冲突起伏产生的,它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叙述观念。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

感动调子:用“感动调子”来表示影视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根据画面对观众感染力影响的情况而画出的曲线,叫感染力发展曲线即“感动调子”。

电视的结构:影视作品的结构要求是:完整、自然、新颖、严谨、

统一。影视作品的结构形式有:顺序式结构、交叉式结构、板块结构。完整的影视片应当有开头、结尾和高潮。开头、结尾、高潮的设置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必须

为电视片主题思想服务。

(2)定义:电视作品的结构是指整体布局和段落层次安排的方式。

影视作品的结构,包含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整体布局,这是对整体形式的把握,目的是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一个是内部构造,这是对影视作品中各局部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目的是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电视作品的结构形式要根据题材和主题表现的需要而确定,然后再根据结构形式的要求去组织安排材料。好的选题和立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结构形式,电视作品就不能吸引人、感染人,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所以,要求创作者为电视作品反到一种恰当的表现形式。

影视作品的结构要求:

·完整:完整就是影视片结构的完整,要头尾圆合,各部分要饱满,各部分之间要匀称和对称。一部电视片的整体结构一般都有开头、主要内容、结尾。主要内容部分又根据内容的逻辑关系分成若干层次。这些部分的组织和排列形成了结构的完整性。

·自然:结构顺理成章,过渡自然,行进流畅。尽量不露雕琢的痕迹,更不能牵强附会地拼凑。同样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安排方法。但是,无论怎样的组织安排,都有不应为形式而形式,而要考虑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一、视听语言的概念 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 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 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 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 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画关系四个主要方面。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 视听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镜头叙述的规则,也就是怎样处理声画关 系的问题。主要包括: 1、视听元素(画面和声音) 2、声画叙述规则(分镜头、组合镜头、声画关系处理)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1、“多重假定的真实” 第一重假定性一一电视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剪裁; 第二重假定性一一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等对素材的处理加工;第三重假定性一一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传输效果的电视荧屏;笫四重假定性一一具有不同身份、教养、种族、国度、地域以及各自自身的不同生理心理 状况所处不同观赏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观念的不同理解。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2、独特的时空结构 A、独特的影像世界 B、独特的时间结构一一非连续的连续性

C、独特的空间结构一一再现的空间与构成的空间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A、定义 蒙太奇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 装配、构成\组装的意思。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 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成发生质的飞跃的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原理 “库里肖夫效应” 普多夫金试验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的类型 &、叙述性蒙太奇 b、表现性蒙太奇 c、平行蒙太奇 d、交义蒙太奇 e、复现蒙太奇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的类型 f、对比蒙太奇

视听语言(包含各自的含义与作用)

视听语言 主要从光线、色彩、构图、蒙太奇、长镜头、声音、镜头的运动、景别、镜头的角度等方面记录 景别(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大远景 含义:摄取远距离人物和景物,表现广阔深远景象的电影画面。 功能:1.开篇时,展现宏大的空间环境,用来说明地形,表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地理环境,用来烘托整个影片的氛围,表现规模宏大的人物活动。 2.结尾时,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远离情节的视觉感受,给观众 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 3.显示人物的渺小,展示人物的处境。 常用于史诗电影中,西部片、战争片、历史片等。 全景(描述性、客观性) 含义:拍摄人物全身形象或者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功能:展示角色之间的位置关系,介绍场景。 中景(叙事性) 含义:拍摄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者局部环境的电影镜头。 功能;展示角色之间的交流,交代角色之间的关系。 中景可以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者对话镜头。 近景 含义: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功能;1.人物上,通过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刻画角色的内心活动

2.物体局部上,拉近了观众与表现主体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感 染观众情绪 特写 含义:拍摄人物脸部或者放大物体某个局部的电影画面。 功能:1.突出、强调 2.展示人物的心灵景观(世界) 3.象征意义 特写展示事物关键部分或细节,特写镜头强化细节与特征的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形成某一段落的视觉重复力度;特写在表达复杂的整体行为动作时,常用局部的特写镜头表现动作的细节并结合全景画面表现整体行为。 角度(鸟瞰角度、俯角、平视角度、仰角、倾斜角度) 鸟瞰角度 含义:直接从被摄物正上方往下拍 作用:观众站在神的角度,镜头下的人物更显卑微与无助。 空中的俯拍镜头给人以辽阔的感受。在战争片中会大量采用,鸟瞰整个战场,展现酷烈又壮观的场面。 俯角 含义:自上而下拍摄主体,使被摄体显的渺小和赢弱 作用:凸显环境,使环境看起来可以吞噬角色,减少被摄物的重要性,使人物显得无害与卑微。 平视角度 含义:摄影机和被摄体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拍摄。 作用:客观、中性,让观众自己做判断

视听语言之转场

一、淡入淡出与叠化的区别: A、叠化渐隐渐显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分前后进行的,看起来两个画面是重叠的; B、叠化在叙事过程中主要用于较小段落的转场,或表示一个时间或空间上的较小转变,或表示在两个地方同时发生的事情。 二、划像:分为“划出”和“划入”。(电子拉幕)划出:前一个画面从某一个方向退出画框,空出的地方则由叠放在“底部”的后一个画面取而代之;划入:前一个画面作为衬底在画框中不动,后一个画面由某一方向进入画面,对前一个画面取而代之。作用:具有两个场景之间的间隔作用,段落之间的转换比较明显,节奏明快,与叠化的效果相反,可用于较大的段落之间的场景转换。但划像图形的选择要注意切合影片内容、风格的需要,不追求过于花哨的手法,或者滥用划像,结果会适得其反。 三、翻转、翻页:画面翻过后的背面即是另一个场景。翻转画面转为可以使场景转换的间隔作用明确的表现出来,多用于内容意义上反差较大的对比性场景,如前一场景是旧中国的衰败沦落,翻过来是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前一画面是低矮的平房,翻过来变成高楼大厦。翻转画面还常用于文艺、体育活动的剪辑,可以表现一个又一个场景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常用于体育片、文艺晚会、电子相册等。 四、定格:将画面中运动的主体突然变成静止状态,从而强调某一主体形象,或强调某一细节的含义,定格结束,自然转入下一个场景。定格多用于一个较大的段落结尾,或用于连续性电视节目每一集

片尾,也有的用于片尾作为字幕的衬底来使用。由于定格画面突然间由动变静,给观众带来较强的冲击。所以,一般性段落转场不宜多用。 五、无技巧转场:两个画面之间的直接切换,即不通过特技切换台或软硬件特技。 方法:出画与入画;两极镜头转场;特写转场;同景别转场;挡黑镜头转场;同一主体转场;相似体转场;运动镜头转场;主观镜头转场;空镜头转场;逻辑因素转场;地点转场; 声音转场。 ·出画与入画:前一个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的末尾,主体走出画面;后一个场景的第一个镜头的开端,是主体入画面。出画与入画的主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或者是车、船等交通工具。出画往往使观众在视觉感受上造成短暂的悬念,下一个镜头的主体入画则回答了这种悬念。运用出画与入画来转场,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把握好主体出画与入画方向的一致性。水平方向的出画、入画,如果上一个镜头主体是从画框右出画,下一个镜头主体就应该从左边入画。 ·两极镜头转场:前一个镜头的景别与后一个镜头的景别恰恰是两上极端——即如果前一个镜头是特写,则后一个镜头是全景或远景;如果前一个镜头是远景或全景,则后一个镜头是特写,两极镜头转场本身就会有强调比较明显,使节奏力度增强。两极镜头转场往往是用在有明显段落感的两个镜头组接。 ·特写转场:无论前一组镜头的最后一个镜头景别是什么,后一组镜头都是从特写开始。特写转场是转场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特写

2020年视听语言镜头分析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 每部影片都有不同景别的几百个镜头,要把这些镜头连接起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淡出、淡入: 又称渐隐渐显。淡出是画面由明晰渐渐隐去,变为全黑,相当于舞台上的“幕落”;淡入是影片从全黑中渐渐显出画面来的一个镜头的开端,它的作用是分隔时间空间,表达戏剧段落,相当于“幕启”。 (二)化出、化入: 即在前一个镜头渐隐的同时,后一个镜头又重叠出现,直到前一个镜头消失。这种方法常用于影片开始时的字幕介绍,或表示剧中人的回忆、想象以及时间的省略。比如从一个雪景转换为桃花盛开所表示的冬春季节,最适用于吐较缓慢或柔和的节奏。 (三)划出、划入: 是以一条直线或一个圆周线,从镜头画面的一边或一部分运动到另一边或另一部分。第二个画面就跟着这条直线或圆周线出现,直到前后两个镜头交替完毕。这种方法好象翻阅画册的动作,常用于科教影片中,也可在故事片中表现字幕或人,景等物。另外,“划”的技巧中还有帘子卷起或放下那样的帘出、帘入形式和以缩小或扩大圆圈来展现画面的圈出、圈入等形式。 (四)切出、切入: 它是从前一个场景的画面立即转为后一个场景的画面,中间不需要任何技巧,而采用镜头直接转换,连接紧凑,往往用在环境描绘、

人物对话、行动的衔接上,在艺术表观上具有干净利落,进展迅速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干净利落、进展迅速的特点。 (五)反转、倒转: 是一个画面经过180度的前后翻转换为另一个画面。这种反转画面特别适用于表现对比内容的镜头。在影片结构上,还可以用它来连接两段各不相同的“戏”。倒转画面,是将一个倒置的画面上下旋转180度变为正置的活动画面,这种方法,能够改变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电影镜头 这里所讲的电影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运动的方式,拍摄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而言。 电影镜头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电影内容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镜头。电影摄影机从开拍起到停止拍摄,这—段电影胶片叫做一个镜头。从第二次开拍到再停止就算第二个镜头。一般地来说,电影镜头有下列几种: (一)拉镜头: 它的作用是为了让观众在看清楚某一重点的基础上,由点到面,认识人物和环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拉镜头使人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例如,故事片《苦菜花》中的第一个镜头,首先出现的是一朵盛开的苦菜花的特写镜头,然后又出现一只小手伸入画面采摘,但观众却看不到人物,也不知道是准的手,这是镜头拉开了,观众才看到是曼子在欣喜地挖出苦菜花。这种拍摄方法,就叫做拉镜头。

视听语言(名词解释+简答)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下面名词中选5个) 1.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又称影视语言,是以影像和声音运动幻觉为基础,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 2.视觉暂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作用结束时,物像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的时间,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暂留”原理。 3.完形心理:又称格式塔心理,是指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心理倾向。 4.镜头: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5.长镜头: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6.构图:就是指在摄影画面的有效框架中对各种结构的安排,以体现你的拍摄意图和表现你的拍摄构思。 7.影调:黑、白、灰的颜色在画面构成中的比例关系。影调在画面中表现为景物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8.硬调:也叫强烈调。画面中明暗差别显着,对比强烈,景物的亮暗层次少,缺乏过渡,结人以超犷、硬朗的感觉。 9.软调:又叫柔和调、柔调。画面中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给人以柔和、含蓄、细腻之感。中间调,又叫标准调。明暗兼备、层次丰富、反差适中。 10.景别:是指被摄人物或者景物在画面中呈现范围的大小。 11焦距:当镜头对焦于无穷远处时,影片面至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即焦点到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 12景深:景深又称景深范围,是指处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对象在底片上能获得清晰影像的空间范围。 13甩:甩镜头拍摄其实就是一种极快的摇摄,所以又称甩摇、甩、闪摇、闪摇镜头等。14主观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15空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主要是借助景物或道具来揭示思想抒发情感,起到介绍环境、叙述事件、传情达意的作用. 16硬光:直射光:又叫“硬光”,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照明。 17:柔光:指光源被遮挡,光线通过多种途径绕开遮挡物,形成无方向性、均匀的、无阴影的照明。 18轮廓光:轮廓光是使被摄对象的边缘产生明亮的光线,勾划出被摄对象外沿的轮廓线条,突出被摄主体,使画面增强纵深感和立体感。 19主光:主光是对被摄对象进行照明的主要光线,它对被摄对象的刻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被摄体的形态、轮廓和表面质感都受主光的影响。所以主光又称“塑型光”。 20副光:辅助光主要用来减轻或消除主光形成的投影,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以能展示阴影部分的细节和层次,同时降低光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反差。 21布光:对人工搭建的布景按照自然光线的效果进行布光,这时所用的光称为布景光。22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23轴线:轴线是拍摄中依据被表现人物的视线方向、运动对象运动方向和人物之间的交流而假想的一条虚拟的线,可以简单理解成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

视听语言——镜头.

视听语言 第一章:影像——镜头 镜头是影视画面表现的基本单位,指摄影机一次开机、关机过程所拍得的一段画面。(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段) 镜头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景别元素的运用决定风格特征:小景别突出戏剧化特征,能表现细部剧情,大景别弱化戏剧化特征。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选自《千与千寻》宫崎骏 全景: 全景是相对人来说的,全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身或一个小场景全貌为目的。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包含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的主体。全景是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确定事物或人物的空间关系。结构全景画面时,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之间的关联,注意主体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美。

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的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的镜头。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 件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中景画面中被摄对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近景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形态、 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写: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特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的特点之一。

镜头的角度即是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倾斜。 鸟瞰:是以鸟的视角来拍摄,直接从上空垂直俯视的画面。在实拍电影中类似于“航拍镜头”的效果,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在动画片中正好可以无限制的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 选自《恶童》 水平角度:摄影机位于与角色视角相等的高度。水平角度的镜头相对来说代表一种客观、中立的叙事观点。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之所以题目叫“活着”,为的是加以区别于华的小说。因为大风看过小说的人都江堰市会意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尽管二者提示的主题一致的。当然。这咱差异是由于故事情节所依托的载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文字传述与情景再现的不同。今天我们姑且

影视视听语言分析总

影视视听语言分析 艺术的语言 ?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或者说是表现元素?绘画:色彩,线条,构图等…… ?戏剧:台词、唱腔、表演等…… ?文学:文字 对于电影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分析,是影片欣赏、读解的过程。 ?分析,是一种思想、感觉的经历。 ?分析,是电影手段、技巧的学习。 ?分析,是影片创作、规律的总结。 ?分析,是导演方法细化学习过程。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知识的补充。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理论的积淀。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历史的了解。 ?分析,是对影片艺术特性的总体把握. 电影的语言

?电影“视”第一,“听”第二。 ?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形式。 影像的重要性 ?①、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 ?②、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的。 ?③、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镜头 ?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 ?马尔丹讲: 1、(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 停止这段时间被感光的胶片; 2、(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3、(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影像构成元素 1、构图:对角线、对称、斜线、S线等 2、景别:远全中近特

3、角度:俯仰平 4、运动:推拉摇移跟 5、照明:三点布光 6、色彩:冷暖色调、颜色的象征意义 第一节、电影影像的构图 画格 ?影像结构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镜头”。而镜头实际上还可以再分,即“画格”。 ?一个镜头是由无数的画格组成的。 ?电影每秒24格 画格构图三原则 ?①美学原则; ?②主题服务原则; ?③变化原则。(整部影片而言) 一、美学原则 ?构图目的:视觉美感 ?容美——拍什么

镜头与视听语言

镜头与视听语言 镜头——所谓镜头,就是从开机到关机,所记录下来的一段影像。影视动画作品的基本单元。(镜头——镜头组——场景——整个作品) 镜头组成要素:景别、机位(镜头角度)、运镜(镜头运行方式)、角色(道具)动作 基础知识: 景别:(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由远及近,一般分为: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大环境的宏观认识。 远景(全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三个层次。——又称交代镜头 大远景(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大远景通常用于介绍环境,抒发情感。在拍摄外景时常常使用这样的镜头可以有效的描绘雄伟的峡谷、豪华的庄园、荒野的丛林,也可以描绘现代化的工业区或阴沉的贫民区。 远景(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展示当前的地点、主体(主角)的行为(发生什么事情),强调主角与目前环境的关系。 小远景(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不是很常用。出于构图的考虑,人物在画面中如果全身展示,头上、脚下应留有空间。因此,小全景通常用于过渡。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膝盖)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中景画面为叙事性的景别。因此中景在影视作品中占的比重较大。(注意取景,不要截取人物关节部位,构图大忌) 利用中景景别可以最有利最兼顾地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景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动作以及动作的目的。表现多人时,可以清晰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主要用于对话场面,或展示动作细节。 正是由于它能够兼顾中景的叙事和近景的表现功能,所以在各类电视节目的制作中,这样的景别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视听语言中光的多种造型

视听语言中光的多种造型(下)在视听语言中,光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 六、光影表现阴谋 爱森斯坦在影片《伊万雷帝》中,写“皇婶”要阴谋除掉伊万雷帝,他表现夜幕下彼得堡的皇宫四处阴森,黑洞洞的宫廷,垂下来的拱顶底下,躲藏着一批下毒的人、阴谋家和杀人凶手。导演用不寻常的形式和不同浓度的光斑与阴影造型,使影片具有紧张的戏剧性和凶险不祥的表现力。 在影片《蝴蝶梦》中,曼德利富丽而幽暗的西楼内,有一支烛光在游动,丹佛斯太太在黑暗中举着蜡烛穿过几间屋子,她走到新夫人的房间,恐怖地看着她,并举烛烧房。 七、光影表现美 说到光影造型的美,不能不提到美国电影《一树梨花压海棠》和苏联电影《德尔苏·乌扎拉》;不能不提到飞翔的荷兰人伊文思的《雨》和德国人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亚》;美国影片《光线的魅力》以及日本电影《地狱大门》和《怪谈》等,他们利用光影造型的技巧,很值得年轻导演们钻研学习。 梦断情天》(1976)中,故事突出以影像来讲述,其他导演爱把优先权给演员和故事。这是本片最大的区别。 1.大远景:一列火车从高耸蓝天的桥梁上通过,形成美丽的剪影。 2.近景:寻找工作的女人和男人们 3。全景:列车飘出长长的黑烟,打工的人坐满车顶,镜头从车顶上俯下摇,落幅到男女主人公的躺姿上。 4。全景:大姐在与小妹道别(跟摄):“我喜欢和你在一起!”大姐跑向一列已挤满人

群的列车,求职的人蜂拥登上列车。 5。中近景:在夕阳落山的背景下,妹妹注视着远去的姐姐。 6。远景:天边的两个小人,前景中人们在蜂箱前劳作。 7。远景:太阳落山了,远大的房屋一角处在前景上,后面是草坡上的小小的人群,蓝天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 8。全景:夜,光线从马灯中,散射出来,黄色的烟雾在夜暗中飘动(移动摄影),亮着马灯的“收割机”载着打工的人群,在田间忙碌。 这些镜头有魔力一般的表象,具有美的魅力。 八、剪影造型 剪影不同于投影,多是用逆光进行拍摄。剪影的优秀例证,只要举出希区柯克的《蝴蝶梦》中的阴森可怕的女管家丹佛斯太太的剪影,和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劳伦斯身穿阿拉伯的白袍,在成功袭击了土耳其的火车军列之后,站在车厢顶上,好似天人一般的镜头就是可以让我们学习参考了。 光影的造型,无所不能,要不断钻研,不断创新,这才是它的要谛。 九、光线的写意 影片的光线形式风格最为重要,既要有一个统一的效果,又要使艺术风格明确、鲜活、突出。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光线造型风格为大写意,外景光线与内景光线的选取与处理都遵循该整体风格。外景拍摄摄影师主要是选择好光线,我们看到的招弟在外景的肖像大部分是逆光或侧逆光处理,突出小姑娘的楚楚动人。先生初次到来虽是全景同样采用逆光,使小山村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内景光线的处理则不考虑光源的位置,织布机旁织红的母亲背身时是侧光,而反打过来按常规应同样为侧光,身后却又平添了明显的修饰光源构成正逆光,目的是唯美地塑造母亲的形象。回忆部分惟一没有母亲出场的一场戏—“锡碗”,采取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