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案例重塑“李宁”

营销案例重塑“李宁”
营销案例重塑“李宁”

营销案例:重塑“李宁”

在遭遇成长的上限之后,李宁公司开始激活业已老化的品牌,使自己的品牌成为一种被高度认知的价值承诺:它提供的决不仅仅是体育用品,而是一种生活品质和生活境界。李宁重塑品牌的一系列动作可圈可点,但要有效地激活一个老化的品牌,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刊特约记者原燕飞一个个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现在很平常的马路、天桥、空地、天台、胡同,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他们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们都身着李宁服装,眼神里流露出对运动无尽的专注与陶醉—

—他们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小院里晾着衣服,他们站在两边打网球;胡同中的铁门上划上一个白圈,就成了投蓝板;屋子里,一个孩子以一个标准的投蓝动作干脆利索地关了灯钮……最后,画外音响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这是李宁公司新的广告片呈现的情景。广告在世界杯期间投入播放,长达一分钟。

一位一直关注李宁公司的广告从业者说:“这个广告跟以往的李宁广告的风格完全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定然有高人指点。”成功的广告可以称为“意义的快速注射”——用精心营造的场景,在最短的

时间内将最丰富的意义传达给受众。曾经为诺基亚、宝洁、微软、S AS等公司做过广告策划的托马斯·盖德(ThomasGad)认为,一个成功的品牌应该有四个维度:功能效用、社会身份认同、情感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召。与之相应,一个成功的广告要让其目标受众迅速地产生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意识到这种品牌给予自身的身份归属感,体验到一种使用同类产品或享受同类服务时难以体验到的感受,最后——也是最难达到的,是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境界。

如此看来,李宁公司新推出的这个广告是相当成功的。与它以前推出的广告主题(“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相比,“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ispossible!)给LI -NING品牌的定位精准得多。在年轻、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一切皆有可能!"。它以生动可感的画面,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而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人生境界。

这非同寻常的“一分钟”透露出一个重大的信号:LI-NING牌将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标志着李宁公司谋划已久的重大工程——重塑LI-NING——全面启动了。

成长的上限在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上,李宁的销售收入是8亿多,位居第一,相当于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销售额的总和。

但这些年从来都没有超过10亿。

这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可能遇到的难题:在经过成功的快速扩张后,企业成长的速度骤降,直至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企业上下都感觉到,有一种近乎魔障的东西在阻止企业的规模、效益无法再向上增长。

在李宁公司总经理张志勇的眼里,这一切意味着李宁品牌已面临着危机。张进入李宁公司已有9年,去年3月份接任北京体育用品公司的总经理。在此之前,他先后做过财务会计、财务主管、财务部经理和财务总监。

财务出身的张志勇天生对数字敏感,喜欢从数字中发现问题。他把李宁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不同的城市的销售额作比较,发现李宁在对品牌不太敏感的二类城市售额一直都不错,而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品牌充斥的大城市,李宁的销售额总是上不去。这可以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李宁的品牌号召力已经停滞,或者在衰减,公司已陷入品牌老化的困境,虽然这种困境还没有到毁灭性的程度。

2001年4月,张志勇请盖洛普公司为李宁品牌做了一次全面的消费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李宁牌的种种问题:

一,目标消费者不清。李宁公司管理层定位的目标消费者是:年龄在14到28岁之间,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化的流行趋势。但真正购买李宁牌体育用品的核心消费者的年龄在18到45岁之间,居住在二级城市,中等收入,非“体育用品的重度消费者”。二,品牌面临被遗忘的危险。品牌的忠诚度很高,但忠诚的消费者是崇拜李宁的那代人,更加年轻的新生代并不知道李宁是谁,对新生代追逐的流行时尚,李宁品牌是隔膜的。

三,品牌的个性不鲜明。在真正的消费者眼中,李宁牌的个性是与李宁本人的形象连在一起的,是具“亲和性、民族的、体育的、荣誉的”,并非是李宁公司最近几年奋力打造的“年轻的、时尚的”品牌个性。四,李宁牌的产品线不断的扩张,很难搞清楚他的“旗舰产品”是什么。更多的产品会使得消费者无法弄清楚“李宁牌”到底是什么概念。

著名的营销专家戴维·奥戈尔维说:“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做成一笔生意,然而,创造一个品牌确需要天才、信誉和毅力。”李宁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品牌,但它的“品牌力”在悄悄衰减。如果没有强

有力的品牌重塑,李宁公司或许会成为一个在一些品牌意识不强的地方做成一笔笔生意的公司,而在成熟的市场中,这个品牌可能会逐渐淡出。一个没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公司,将会在市场上遭到两面夹击:一面是深入人心的品牌产品(如耐克和阿迪达斯),一面是没有品牌力但具有价格优势低档产品,而它自身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两类产品会像两个无形而巨大的吸盘,将李宁公司已有和潜在的顾客吸过去。

所以,品牌重塑势在必行。

不要再提类似这样的口号了——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也不要再提李宁要国际化了。注意,最棘手的事情是,如何取得新生代对李宁牌的信赖,如何解决品牌老化的问题。

重塑李宁新品牌定位品牌老化问题给张志勇非常大的压力。张觉得关键是建立一个组织机构,来负责品牌的整体规划。但是,因为体育产业在中国尚未成熟,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很多都是经验型的,没有张需要的那种人才。所以,这个团队只能“从天面降”,“李宁需要快速建立完整的Marketing体系,引进一种方法论,至于体育行业的经验,可以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体验。”2001年10月,李宁公司

组建了营销部门,下面分为市场部、销售部和营运支援部。全力负责重塑李宁牌的工作。

营销总监王鹂,来自于班尼路,是第一批为班尼路作市场的元老,开始进入班尼路时做销售部经理,离开的时候是班尼路的总经理。王鹂2000年来到李宁公司,开始做的是销售部。在组建这个品牌重塑的团队的时候,王被提升为营销总监。

王鹂把自己在班尼路掌握的零售终端方面的经验引进到李宁公司来。“产品是一件件被人卖出去的,因此生意很大程度取决于终端的水平,这是连锁经营的优势和前提。这方面有一些做的不错的品牌,象班尼路、佐丹奴这样的公司,它们的终端很厉害,它们像麦当劳一样的标准,对生意有非常直接的控制和帮助,我们也希望我们的零售终端做到这一点。”王再一次强调零售终端的重要性。

市场部经理是在可口可乐做了6年多市场部经理的徐伟军。徐大学毕业以后一直都在可口可乐。徐非常谨慎,对他来说,对李宁品牌重塑的压力很大,徐认为每一个决策都必须谨慎而行。

首先,他进行公司内部的访谈,跟基层的销售人员和各个部门的经理沟通,得到很多关于品牌的片断的认识。

接下来,徐在市场部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激发李宁牌的品牌联想。最后初步选定的是“时尚和运动”、“潜能和运动”这两组联系。

然后他又做了32场消费者座谈,挖掘出消费者对李宁牌的想法。经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他发现消费者更加看重的是运动和潜能的关系。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研,一个关于李宁牌的新的品牌个性渐渐浮现出来了。李宁要做成一个运动时尚的体育品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宁牌应该是亲和的,魅力的,时尚的。李宁牌应该给消费者两个利益支持点:功能性的利益和体验上的利益。而对于体育用品来说,其功能性与体验性是天然相通的。这两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ispossible!)。

“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概念就这样被挖掘出来。

新的定位出来以后,整个公司立即开始以这个定位来统一公司对外的口径。公关及品牌经理张庆说:“‘一切皆有可能’是一个品牌精神,如果这个品牌精神融入到消费者心目中的话,那我们的品牌是无法战胜的。”

广告代理商接下来要做的事是选择一个好的广告代理商来负责品牌管理。公司邀请国际著名的5家4A广告公司参加广告比稿。为了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广告公司来传达新的品牌定位,公司决定精挑细选。

评价广告公司的标准有三点。第一,能否提出一个关于李宁公司长远的品牌策略和营销策略;第二是能否制作出一个符合新定位的广告片。第三是报价。

广告片出来以后,徐伟军把广告片拿出去测评。被邀请来测评的观众,有李宁的消费者,也有非李宁的消费者,公司让他们评选出一个他们最喜欢,也最能够刺激他们购买欲望的广告片。

最后,经过细致的评选,代理宝洁、麦当劳的李奥贝纳的方案胜出。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广告,的确是出自高手。

品牌形象店张志勇当然看重广告的效果,但他更看重的是跟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他要探求一种新的、可行的品牌沟通的模式。

他说,“盖洛普的调查显示,李宁牌给消费者印象最深的是李宁的体育赞助和众多的专卖店。但专卖店是一把双刃剑,店多可以使销售额增加,但消费者反映李宁的专卖店服务不好、店面形象不佳。这

给我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如果我做得好的话,就会与消费者有直接的沟通。”“做得更好”的专卖店就是品牌形象店。他决定把品牌沟通的工作交给营运支援部去做——开形象店。目前,品牌形象店正在筹划的过程中,第一个试点计划7月份在亚运村开业。

在营销学上,与著名的4P理论相提并论的,是4C理论。4C即顾客的欲望和需求(Consumer''''sWantsandNeeds)、满足欲望和需求的成本(CosttoSatisfyWantandNeeds)、方便购买(Convenience toBuy),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李宁开设品牌形象店,正是对4C理论的实践。

但作为一个成熟的经理人,张志勇决不会仅仅因为一种理论来做出重大的商业决策。他还有更多的考虑。

销售公司产品的主力不可能是这些品牌形象店,而只能是大量的经销商。但经销商很难达到琴瑟和弦的程度。如何才能使厂商与经销商实现“无缝连接”,这是高层经理人必须用心解决的问题。他想把先期开办的品牌形象店办成一个为公司培养一批得力的销售骨干的“黄埔学校”。张志勇的想法是为经销商提供更多的店长,同时帮助经销商做促销,提高经销商销售额的同时业提高李宁的销售额。

李宁公司目前有700个认证店和200多个经销商,但是对零售在行的人员非常缺乏。张看到,如果不给经销商提供服务的话,再大的零售网络也无法对自己的销售额有所帮助。

王鹂对此非常认同,她说:“零售这块完全交给经销商是不行的,经销商对生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公司有统一的标准,但也只是把握一些硬件,软件是很难把握的,经销商的观念,经常会偏离公司的初衷。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培训基地,给他们实践的地方,一切都会好办得多。”经销商和制造商存在着一定(有时甚至是相当大)的利益冲突,李宁公司为经销商提供培训是为了避免这个冲突,避免经销商对品牌的损害。另一方面,跟经销商合作,在经销商赚钱的同时,赚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王鹂说:“对公司和经销商,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营运支援部的人员进来半年多,正在筹划工作,他们初步选定在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来开自己的品牌形象店,这样的地方适合与全国的消费者以及国外的消费者进行沟通。

品牌策略联盟2000年5月28日,李宁公司和朝华科技在北京硬石餐厅(HardRock)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与朝华科技下属公司——朝华数码(ZARVA)结成“运动数码盟军”。

对于这次合作,李宁公司品牌资产以及公关经理张庆说:“‘运动数码盟军’是一个品牌策略联盟,因为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双方有重叠的潜在目标消费群体。基于运动的数码和数码的运动,可以引导一种全新的消费时尚和品牌联想。这个品牌策略联盟可以更好地诠释我们新的品牌概念——‘一切皆有可能’。”双方都认为,这样的合作会整合资源,形成时尚和运动的互补,会创造出1+1>2的效应。当然,对更多的人来说,这还是一个未知数,双方的合作会像麦当劳和可口可乐、肯德基跟百事可乐一样珠联璧合吗?

竞争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它们也把我们看成竞争对手,这点我们的看法都一致了,据我了解,现在耐克成长非常快,阿迪略微的慢一点。”张志勇这样描述李宁公司面临的竞争格局。

耐克与阿迪在产品的功能性和时尚性的结合方面,在运动资源上,在把握产品形象上,以及市场的推广上,远远地优于李宁。

当然,有一点张没有提到,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品牌,是李宁牌远远比不上的。

张认为李宁对他们来说,最主要的优势是分销,第二是定价的优势。虽然李宁的价位相对于这些国际品牌来说是很低的,但是体育行

业不是高档产业。耐克和阿迪在1999年的时候,曾经做过200块钱以下的鞋子,最后全面失败。张说功利性的因素制约了李宁,也制约了耐克和阿迪达斯。

但是更多的因素是可能转化的,经济大环境对体育行业的影响一直都很大,如果人们生活好了之后,价格的优势因素会不会转变?

“可以说,我们长远的优势是在分销上,但是如果国际品牌意识到这点,他们也来做的话,那情况就会有进一步的变化。目前大家还没有到短兵相接的地步。”看得出来,张志勇在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最重要的,他清醒地意识到,如何利用短兵相接没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如何在自己尚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不要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品牌短兵相接。

耐克的个性是叛逆和张扬(它的广告词是justdoit),对于普通人来说,好像有点高不可攀。阿迪达斯,让人更多想到的是30多岁的成功男士,其个性是稳健。而张志勇为首的李宁的管理团队希望人们谈到自己的品牌的时候,会用亲和的、时尚的、魅力的字眼来描述。很明显,他们面对的是不同的目标消费者。

别忘记,以安踏、三兴为首的福建晋江造牌企业也在威胁着李宁的市场。目前安踏每年运动鞋的销售量是300多万双。李宁目前鞋

与服装的比例是4:6。营销总监王鹂说:“安踏进步得很快,但它只是一个短期的战术对手,我们的实力、品牌、知名度、管理水平和开发能力是它们没有的。安踏的现象给我们一个警示,李宁不能放弃低端市场产品,至少必须牢牢地把握住相当的市场份额,以前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承认这是我们前期战略的失误。”李宁对安踏的战术反击是首先推出针对低端市场的产品,例如今年的“舒适装备”,价位是100多块钱。舒适装备卖得非常好,现在已经断了货。

李宁的第二个战术是开20平方米以下的鞋店——叫“起跑线”鞋店。张庆说,“过去,我们忽视了安踏,我们有全国最大的分销网络,但事实上,我们开的专卖店是大动脉,毛细血管被它们占了,今后我们会用20-30平方米的‘起跑线’鞋店来阻击它们。”徐伟军对耐克、阿迪达斯以及安踏有自己的价格策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认为价格因素制约着李宁的同时,也在制约着他的竞争对手,耐克、阿迪达斯在高处下不来,安踏等品牌在低处上不去,相比之下,李宁公司恰好找到了一个独有的利基(Niche)市场。

结局尚未明朗营销总监王鹂说到未来的增长目标时雄心勃勃,她定下的目标是今年达到10亿,三年达到增长百分之百,即达到15亿,到2008年达到20亿。

然而李宁公司在中国入世,市场壁垒降低或消失的产业生态下拓展生存的空间并非易事。在耐克和阿迪达斯长驱直入,安踏等企业造牌意识觉醒的情况下,重塑后的李宁品牌能否获得广泛的认知和接纳?答案决非简单明了。

一个品牌的持续的生命力来自于两方面:持续的创新与完善的营销。以耐克为例,它的极其强势的营销容易让人忽略一个事实:耐克公司每年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并卓有成效地对研究进行管理。星巴克的CEO霍华德·舒瓦茨认为,以宝洁公司为代表的传统的品牌推广模式(即“宝洁模式”)——“以大规模分销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来占领市场,然后再集中全力从你的竞争对手中抢夺市场份额”,正成为过时的模式。“一个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广告计划并不是创立一个全国性品牌的先决条件,即它并不能说明一个公司有充足的财力就能创造名牌产品”。

我们前面提到的托马斯·盖德认为,品牌不再仅仅是营销部门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公司上下各个部门的问题。良好的营销至多是一种“生长激素”,而品牌的本质是“公司DNA”。“公司DNA”决定了公司未来的生长形态,公司的寿命,公司的品格。与品牌关系更密切的,不是公司在外部打造的形象,而是公司内部的一种无形而可

感的文化,通俗地说,它是一种深厚的“内功”。比广告和销售网络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内部市场”(如海尔内部的“市场链”);比诉之于消费者的外在品牌更重要的,是深藏于公司员工心里的“内部品牌”。只有在高层经理人和所有员工心中建立了一种清晰的、引以自豪并自觉维护、全力改善的品牌后,品牌才可能强有力地在外部市场上迅速扩散。

对李宁来说,关于品牌,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一个好的品牌必然有好的品质在,很多的消费者购买李宁的产品都是因为他的设计虽然土了一点,但是质量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更多的消费者希望可以从李宁那里得到质量放心的产品。

如何加强品控,张志勇给出的解释是,李宁一直都在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强化质量标准。但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他们可能会有更大的发言权。

总之,只有在李宁公司内部,所有的员工都确信“一切皆有可能”后,“一切都有可能”的李宁品

牌才会在未来的市场上创造惊人的业绩——“一切皆有可能”。

李宁品牌营销策划实施计划方案

宁品牌营销策划方案 篇一:宁品牌策划书 品 牌 策 划 书 目录 一、策划的目的 ............................... . (3) 二、当前营销环境状况分析 ............................... (3) 当前市场状况和市场前景分析 ............................... (3) 1、品牌在现实市场中的表现 ...............................

(3) 2、市场成长状况 ............................... (4) 3、品牌目前的知名度、影响力 ............................... (5) 4、消费者的接受性 ............................... . (5) 品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6) 1、宏观环境因素 ............................... (6) 2、微观环境因素 ............................... (7) 三、市场机会与问题分析 ............................... .. (8)

针对产品品牌目前营销现状进行问题分析 (8) 针对品牌品牌特点分析优劣势 ............................... (9) 四、品牌营销目标 ............................... .. (9) 五、品牌营销战略 ............................... .. (9) (一)品牌定位 ............................... . (9) (二)品牌设计 ............................... (10) 1、名称设计 ............................... (10) 2、标志设计 ...............................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一、引言 李宁公司曾是名人创业、家族企业转型、品牌营销、品牌转型、中国体育品牌成功的典型案例,也颇受各界的关注,关于李宁公司成功的讨论不绝于耳。然而今天李宁公司再一次成为焦点,不是因为它再一次取得了质的突破,而是因为它的库存高筑、关店、股价跳水、发盈警、高管离职、大裁员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案例背景 2.1、1990—1992年创业阶段 在这一阶段,团队管理是情感型的,团队由李宁的队友、亲属和朋友组成。在经营上以体育赞助、特许经营为主。由于李宁个人的在体育界的成就和影响力,公司得以以较快较稳定的状态发展壮大。 2.2、1993—1997年高速增长阶段 这一阶段的管理团队是经验型的团队,来自当时国内名牌“十佳”、“梅花”等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管理人员的加盟,为李宁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李宁公司总监以上高层管理者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加入的。李宁产品的三大主项:体育服装、运动鞋、便装雄踞市场。 2.3、1997—1999年低迷调整阶段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李宁公司进入两年低迷时期。李宁公司重新调整财务和人力资源战略,李宁劝说家人朋友离开公司,开始了向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 2.4、2000-2007年快速发展阶段 李宁积极整合物流环节,引进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品牌跟踪研究系统,实现了生产-配送-销售-再生产的高效有序运作。而这一时期公司寻求品牌重塑,从功能性和体验性两个支持点出发,定下了“一切皆有可能”这个沿用至今的品牌标语。采取了轻资产运作的模式。2004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在国内经济增长的推动下,李宁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 2.5、2008—2009年 2008年,李宁迎来了重要的机遇:借着李宁本人点燃圣火,李宁完成了出

李宁公司管理学案例分析

李宁公司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公司介绍 李宁公司由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创立。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自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以来,李宁公司业绩连续六年保持高幅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83.87亿人民币。李宁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底,李宁公司店铺总数达到8156间,遍布中国1800多个城市、并且在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拥有多家销售网点。 李宁公司成立之初即非常重视原创设计。199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服装与鞋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率先成为自主开发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8月,香港设计研发中心成立,集中负责设计李宁品牌服装产品。2008年1月李宁集团美国设计中心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投入运营,专注于鞋类产品的高端技术研发、人体工学科研和专业运动鞋的设计、开发、测试工作。 李宁公司长期致力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曾先后与NBA、ATP等国际顶级赛事和组织结为战略伙伴。与奥尼尔、柳比西奇、伊辛巴耶娃、托希尔德森等国际顶级运动员合作,与西班牙奥委会、西班牙篮协、瑞典奥委会、阿根廷篮协合作,都强有力的表明李宁品牌的专业实力得到国际顶尖体育团队和个人的认可。更值得一提的是,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李宁公司伴随中国奥运军团一路走来,长期支持中国体操、跳水、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等五支“金牌梦之队”。 作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李宁公司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更积极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资助希望小学、援建灾区、关爱艾滋孤儿、并且长期支持旨在提高贫困地区体育教育事业的“一起运动”公益培训项目,利用自身体育资源优势为共建和谐社会出力。 二、案例分析 李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以下六点: (一)内部大批高管离职 ?李宁首席品牌官方世伟 ?首席运营官郭建新 ?乐途事业部总经理伍贤勇 ?政府及对外公共事务部总监张小岩 ?李宁品牌首席产品官徐懋淳 ?李宁公司CEO张志勇

李宁库存案例分析

《李宁库存》案例分析 摘要:李宁公司在2008年奥运会后,由于迅速扩张导致了高库存问题,并连带引发了库存成本增高、现金流短缺及盈利变差等较为严峻的问题。本报告分析了2012年以来李宁在清理渠道存货、优化产品上市流程和改善供应链三个方面所做的变革内容及影响,并给出今后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库存、现金流、供应链、库存周转天数 案例正文: 0 本案例的几个主要问题 渠道存货的清理、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产品上市流程的优化。 1 本案例的背景分析 李宁公司是中国“体操王子”李宁先生于1990年创立的体育用品公司,并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生产运动及休闲鞋类、服装、器材和配件产品,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该公司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201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达到顶峰,李宁、安踏等体育用品公司加大马力生产运动产品,导致各大体育用品商都面临了高库存问题。产业链过长造成李宁对终端消费者需求把握不足,而产业链终端的需求波动在上游被成倍放大;通过开设新店和压货带来的只是虚假繁荣。高库存及其产生的问题导致了李宁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在2012年出现亏损。 2 公司的发展状况分析 由表1、表2及表3可知,李宁公司在不断扩张过程中,随着库存及成本等问题的愈演愈烈,虽然零售店铺数量增加,但其营业收入却发生了减少,而其利润也由2010年的1333百万到2011年降至415百万,减少69%。2012年,李宁公司迎来了创建以来的最大的亏损,总亏损将近20亿。 在渠道上,前期大规模扩张及采用传统的批发式订货,出现了大量的库存,这些库存占据了渠道上各相关者的现金流,导致存货周转率下降和流动资

李宁广告策划书

李宁广告策划书

目录 一、前言 (3) 二、市场分析 (3) 三、产品分析 (4) 四、消费者分析 (5) 五、广告策略 (5) 六、广告预算 (7) 前言

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由“体操王子”李宁先生创立于1990年,现已发展为拥有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等多个产品系列的专业化体育用品公司,公司产品结构日趋完善,销售额稳步增长。作为世界著名品牌,李宁不断努力着,除其精湛的制鞋技术以外,李宁更在媒体宣传上做到胜人一筹,更是不惜重金请来不同运动的世界顶级运动员作为其品牌代言人,例如沙奎尔·奥尼尔(篮球)、林丹(羽毛球)等。 虽然,李宁体育用品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运动品牌。但是,自从2010年7月更换LOGO之后,李宁的品牌策略是直接跨过“80后”,把中心目标消费群体对准“90后”。而已经成为李宁产品业务支柱的原有“70后”消费群体,在换标后却成为了遗弃的一代。而实际上90后消费者并不买账,他们更钟情是耐克和阿迪达斯。除此之外,李宁还希望通过提价进军一线城市,结果却事与愿违。其市场份额逐渐缩水(据相关数据了解:2011年二季度订单量同比下降百分之六,第三季度订单量同比下降百分之八),这些数据信息来看,我们不难看到李宁的艰难处境。 那么,我们将根据李宁现在的品牌策略以及产品市场调查分析制作一系列的广告策略方案,恢复乃至提升李宁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分析 目前,世界上有多种运动品牌,其中相当一部分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整个运动鞋的市场尤为激烈。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主要对手: 安踏——同是90年创始的国内品牌,由于一开始就起用乒乓球明星孔令辉,将广告投往央视,打响了晋江鞋造牌运动第一枪。同时也是国内体育运动品牌开网络营销之先河者,安踏·搜狐体坛风云频道正式上线。它避开NIKE ,ADDIDAS 在足球,篮球运动当中的垄断市场,开拓极限运动用品市场,市场定位出奇制胜。而且同样赞助了许多国家队出征国外的比赛,所以牢牢占据国内运动用品市场的第二位。 亚礼得——生产亚礼得鞋服的泉州寰球公司在国外市场经营了近20年后做出战略调整,从国外市场大举转向国内市场。由于在国外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

李宁公司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李宁公司物流管理案例 分析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李宁公司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李宁公司采取多品牌业务发展策略,除自有核心李宁品牌(LI-NING),还拥有乐途品牌(LOTTO)、艾高品牌(AIGLE)、新动品牌(Z-DO)。此外,李宁公司控股上海红双喜、全资收购凯胜体育。 自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以来,李宁公司业绩连续六年保持高幅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亿人民币。目前,李宁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底,李宁公司店铺总数达到8156间,遍布中国1800多个城市、并且在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拥有多家销售网点。 国际着名品牌耐克在中国的物流分拨时间是7天,而李宁公司的物流分拨时间只有4天半,李宁公司物流绩效的优秀由此可见一斑。李宁公司在物流策略上拥有更胜一筹的“独家秘籍”,那就是在物流运输服务、仓储配送、物流信息化上都善打组合拳。 1、寻找最适合的物流商并科学管理 在选择物流公司时,国内的很多企业总是相信大型物流公司。而李宁公司不找最大的物流公司,只找最适合的。同时,李宁公司在物流承运合同中加上了一条: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李宁公司的货物首先发。在确定承运商之后,李宁公司还非常重视对承运商的动态管理,并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和追踪控制。李宁公司物流部会亲自监控每一个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所有物流承运商都必须每天上报报表,包括货单号、提货时间、发货时间、和事故分析原因等。与此同时,李宁公司物流部设有运输追踪机构,专门负责电话追踪经销商、专卖店,形成承运商在一个月的编程。参照这些编程,李宁公司每个月都会给承运商打分,把数据报表向承运商公布,要求其针对不足限期整改。依靠这种严格的动态管理制度,承运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公司都是可以借鉴的,只要选择了合适的物流商,加上物流商对自己足够重视的话,完全能够像李宁公司一样与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创造出有货即发,即发即到的高效率服务。 2、整合储运统一分拨 李宁公司在全国共有两个一级配送中心:一个位于北京五里店,负责长江以北地区的产品配送;另一个在广东三水,负责长江以南地区的产品配送。全国共有13个分公司,各自下辖的仓库是二三级配送中心。为了集中网络优势促销售,李宁公司一边把全国13个分公司的物流储运部整合起来,设物流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一边推行按销售地入仓的做法。这种新做法试行一年之后,已经达到了三个目标:一是在广东生产的产品,一部分发北京,一部分到三水,分拨距离短、速度快。二是由于减少了运送环节,不仅成本降低了,在接到订单后,货物在36小时内可到达所有的门店,对当地的销售反应非常及时。三是整车运输的成本低于零散运输的成本,按销售地点入仓所耗费的运力实际上等同于做批发的车辆运力。由于大部分里程都是长途干线运输,因此整车价格比小批量送到门店的成本要低得多。 也许很多中小型公司并不能像李宁公司一样拥有如此大的配送中心,但是就算是小的配送中心,也要选择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市和合理的配送运输方式,才能将分公司的物流低成本地联系起来,经济而又高效。 3、依靠科技提升仓储水平

安踏案例分析

安踏案例分析 张灵灵管工-20141262742 一、品牌简介 安踏集团为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企业之一,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和行销安踏品牌运动鞋、服装及配饰,是一家中外合资的综合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的前身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年,地处中国三大鞋都之首——福建省晋江市。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现为香港安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全额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质量免检产品”、“中国品牌500强”等荣誉于一身,其销售业绩居于全国前列,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更是连续多年在全国同类产品中荣列第一。 安踏品牌不仅是标志,而是比标志更具意义和联想。安,安心创业。踏,踏实做人。安踏品牌是用一种客观的、直接的文字,陈述着它持久不变的品牌根源。安踏品牌的精神已超越国家和文化的界限,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安心创业,踏实做人,正是“安踏”名字的来源。 二、商业运营模式 1、坚决支持中国体育事业,走与中国体育事业共同发展的道路 从诞生那时起,安踏便跟体育结下了一段不解的情缘。从赞助体育赛事,到传播体育精神,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著名品牌,安踏体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多年来,安踏先后出资3000多万元赞助了一系列国外重大赛事。如1995年赞助女子和男子6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安踏以每年80万元的费用签约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并拿出了几乎相当于当年上半年利润的500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开始安踏品牌大规模的宣传和推广,赞助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第十三届亚运会等。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单冠军,同时在电视上喊出了“我选择,我喜欢”口号,安踏几乎是一炮打响。2000年,安踏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是1997年的6倍!同年,安踏公司赞助悉尼奥运会。2001年,安踏积极投入 申奥年活动,先后赞助福建、重庆、黑龙江、海南四省体育代表团的领奖装备,参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赞助活动等。“取之社会,还之社会”是安踏的一贯宗旨,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勇于奉献,借船启航,同中国体育事业共腾飞,齐辉煌。 2、积极推行区域代理制及零售特许专营体系,构建营销网络渠道 自1991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为普通大众消费者服务”的市场定位,以大青少年及体育爱好者为目标消费者群,不断提供款式新颖,品质优越,价格实在的运动休闲鞋。为此,公司积极推行区域代理制,以求快速占领市场。丁志忠本人在创办安踏公司之前,就有多年推销晋江产运动鞋的经验,深知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叶双全也表示:“安踏最大的优势是覆盖面广,一、二、三线城市我们都不放过。” 1991 、1992年,充分利用分级代理经销办法,企业得到初步发展,获得“中国消费者协会信得过产品”荣誉称号。1993—1994年,在企业生产模式从原来的手工作坊转变为规模化生产的条件下,尝试"广告+销售"的营销方式,在华北区域市场开始投放广告宣传。1996年,在北京五洲大酒店第一次召开了全国代理商会议,标志着安踏的全国网络系统已初具规模。1997年,公司开始Ⅵ系统的建设,逐步规范商标识别使用,由此拉开安踏品牌战略实施的序幕。2001年,成立“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公司",标志着安踏从单一的运动鞋向体

李宁策划案

李宁公司的品牌理念如下: 李宁公司意在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用品品牌,作为一家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公司以体育激发人们突破的渴望和力量,致力于专业体育用品的创造,努力让运动改变生活,追求更高境界的突破。 秉持“赢得梦想”、“诚信守诺”、“我们文化”、“卓越绩效”、“消费者导向”与“突破”的公司理念,力求将李宁公司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公司。 发展历程 1990年,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通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项体育赛事。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2004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 1990年-1992年---创立阶段 ● 1993年-1995年---高速发展阶段 ● 1996年-1998年---经营调整阶段(绿色字的做成一个表格)● 1999年-2001年---二次发展阶段 ● 2002年-2003年---品牌重塑阶段 ● 2004年至今------专业化发展阶段 1989年,李宁先生开始筹备李宁的设计方案,同年4月,正式注册“李宁牌”商标。 1990年5月,李宁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 1990年8月,“李宁牌”运动服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传递指定服装、中国国家代表队参加亚运会领奖服及中外记者的指定服装,“李宁牌”伴随亚运圣火传遍全国。 1991年,李宁公司开始全面经营李宁牌运动服装、运动鞋。 1992年,李宁牌装备被选为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指定领奖服装、领奖鞋,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使用外国体育用品的历史。 1993年,李宁公司迁址北京。 1993年,李宁公司率先在全国建立特许专卖营销体系。 1995年,李宁公司参加天津“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订货量占总成交额的一半,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1996年,李宁公司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二十六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1997年,李宁公司在佛山建成了李宁体操学校,这是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建成的体操培训机构。 1997年,李宁公司在全国建立起自营分销网络。 1998年初,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3月,李宁公司率先在广东佛山建成中国第一个运动服装与鞋的设计开发中心。1998年4月,李宁公司与美国杜邦公司(现英威达公司)合作,引入CoolmaxR面料。 1998年8月,中国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李宁公司向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东北等地赈灾600万人民币。 1999年,李宁公司与SAP公司合作,引进AFS服装与鞋业解决方案,成为中国第一家实施ERP的体育用品企业。 2000年6月,李宁公司成功赞助法国体操协会成功,李宁牌产品成为“法国体操队唯一比赛及领奖装备”。

李宁品牌网络营销策划书

李宁品牌网络营销策划书 目录 一、策划目的 二、网络营销环境状况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2、消费者分析 3、产品分析 4、竞争者分析 三、营销现状和社会分析 四、网络营销策略 五、推进步骤 一、策划目的 活动主题:改善李宁公司营销策略,加强企业营销管理,制定营销计划,打造李宁品牌效应,提升李宁品牌的品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活动目的: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业绩,增加企业连锁店数量,把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向多元化发展。把握秋季和新生入学的消费时期,针对秋季时期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二、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

众所周知,运动品牌这一个领域竞争是相当激烈的,除去本国的产品不谈,单就外国品牌就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要想在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无疑 是困难的。而且大多数运动品牌的促销方式都大多相似,这就更给品牌发展 增加了难度。 2.市场分析: 例如在福师大,大部分学生都属于工薪阶层,许多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品牌意识,耐克和阿迪穿的占得比重18%左右,而国产的占70%而穿李宁的,占了国产 中40%,可见其较同类产品还是有其优势的。首先,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中国人向来推崇爱国爱民族,对于自己的品牌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其次, 李宁的产品质量过硬,而且价格也比较合理。最后,运动品牌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李宁品牌有潜力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消费者分析 1. 现有消费群体的构成: (1)现有消费者的总量:达到上十万人。 (2).现有消费者的年龄:主要是在16到28岁之间的青少年消费群体。 (3)现有消费者的职业:学生、工薪阶级。 (4)现有消费者的分布:附近的居民和各大高等院校。 2. 现有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购买的频率:每两个月一次。 (2)购买的数量:主要是以个人购买为主。 (3)购买的地点:专卖店。 3. 潜在消费者: (1)潜在消费者的特性: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市场0721班第三组 组长:赵媛 成员:王秀秀孙美娟任惠 张青青关华婷杨敏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 一、根据案例资料,你认为李宁公司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我认为,李宁公司成功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进入体育用品行业的时机比较好。 1、20世纪90年代,正是体育用品行业开始高速发展的阶段,而李宁公司正是1990年5月成立的。 2、1990年,我国承办了亚运会。一方面,人们的运动意识有所增强,体育用品的市场需求增大;另一方面,为李宁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推广机会——“体育赞助”。 (二)品牌策略比较好。 1、具有超前的品牌意识。在公司成立初期(1990年4月),就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李宁牌”。 2、品牌设计独特(用李宁的名字作为品牌的名字)。李宁当时被誉为“体操王子”,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这无疑使“李宁牌”的知名度提高。(尽管李宁本人希望弱化个人对公司和产品形象的影响,但不能不承认,李宁本人是李宁公司最大的品牌资产。调查结果也显示,多数消费者认为,李宁是第一代言人。) 3、注重品牌宣传。采用了一种独到的市场推广手段-——体育赞助。(1990年赞助亚运会;2000年赞助法国体操队) 4、采用了“特许经营”的经销方式。当时的特许经营很少,且假冒伪劣商品较多,采用这一方式,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且提高了品

牌的知名度。(虽然是歪打正着) (三)李宁所代表的时代特征。 当时,李宁的“名人效应”有效地调动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具体表现在: 1、1990年,李宁公司斥资300万元,说服亚运会组委会回绝了韩国某公司3000万元的赞助,成功赞助了亚运会,从而让全国消费者认识了“李宁牌”。 2、1996年以前,以“团体订购”为主。当时的团体订购大多是政府消费行为。 (四)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 在1996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外部环境下: 1、适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人事调整; 2、适时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对公司高层实行股份制,调动经理人员积极性) 3、适时改变经销手段;(从“团体订购、批发为主”改为“以提高单店销售额为主) 通过以上调整,降低了不利环境对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 (五)据顾客的需求,进行合理的“产品定位”或“品牌定位”。 开始:“国内高档品牌”。 之后:“中低档产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大众化的产品定位,使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很高,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不足的地方:随着公司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对品牌进行了重

李宁策划方案

李宁策划方案 篇一:李宁营销策划书 李宁营销策划书 一、导言: 三个月前,李宁公司发布公告,称原行政总裁(CEO)张志勇自7月4日起辞职,而TPG合伙人金珍君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执行副主席,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席苏敬轼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聘用新任行政总裁之前,李宁公司将由创始人及执行主席李宁,与执行副主席金珍君带领。10月1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CFO)钟奕祺,因有其他事业发展追求,已辞任上述职务,XX年11月1日起生效,过渡期内,李宁公司将由一名“具有逾20年营运经验的顾问”协助领导公司的财务工作。 XX年上半年,李宁公司收入为38.80亿元,同比减少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减少84.9%,业绩严重下滑。为清理库存,上半年李宁公司总共关闭了900多家分店。可是库存情况并未改善。今年上半年,该平(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李宁策划方案)均存货周转期从XX年的73天,上升到95天。XX年,该数字仅为52天。这只是公司账面的数字,没人知道经销商那里到底还有多少存货。

李宁西班牙授权商破产。李宁公司XX年开始与西班牙俱乐部展开合作,提供设计和制作专业球衣,其中包括了国内球迷熟知的塞维利亚队。此外,据称西班牙出战XX年北京奥运会的制服就是由李宁公司提供的。李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部已于XX年7月4日收到西班牙授权商LNPLUSIBEROAMERI-CAS.L.的邮件通知,由于西班牙市场环境恶化和自身经营不善,申请破产。同时,李宁还补充说明,该西班牙授权商,以自身名义签署了一些俱乐部的赞助协议,李宁现在正积极协助授权商解决其破产后的遗留问题,包括协助其赞助的俱乐部获取装备。但是,一名业内人士指出,“这一事件说明李宁在西班牙的业绩不行,此前,北美的分公司业绩也比较惨淡。”李宁自己透露的数据显示,XX 年李宁牌海外市场生意占比为1.9%。“李宁集团将会聚焦发展核心中国市场。” 随着XX年,李宁公司重塑品牌的计划失败,目前的李宁品牌不仅流失了原有的核心消费群,亦没有成功吸引到“90后”成为其目标客户。而内控问题、混乱的经销商体系以及产品定位都需要较长时间去整改。 为此李宁公司制定了三阶段计划,计划表如下: 针对李宁的现状,做出营销计划书。 二、策划目的:

李宁与安踏再定位案例比较分析

李宁与安踏再定位案例比较分析 品牌的定位总是与竞争者、消费者以及品牌自身这三个因素相伴而行,而再定位则是为了治愈对这三个因素认识不清而引发的三种病症。 李宁再定位案列: 从李宁本身的消费群体来说,李宁的核心消费者为30-40岁人群,品牌口号“一切皆有可能”被顾客广泛知晓并且接受。 2010年6月底,在李宁公司20岁生日庆典上,“李宁交叉动作”的全新Logo亮相,同时新品牌口号“mad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取代了消费者早已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目标直指“90后”,意欲抢先一步,占领未来的消费大军。 李宁一直在核心城市和国际市场上直面巨头,通过重新定位来获得新的目标消费人群,以获得新的增长,将90后定位为目标消费群体。 2011年李宁上半年营收42.9亿元人民币被安踏以44.5亿元所超越,一路下滑的业绩和惨不忍睹的股票价格。本土品牌老大地位暂时丧失。 安踏再定位案例: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在2011年进入调整期,各品牌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关店”和“高库存”困境。 安踏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转型,安踏正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

略。定位大众市场,2013年推出了“实力无价”篮球战略,将NBA球星代言的篮球鞋定价399元一双,在定位中要始终坚持品牌定位和消费者定位相吻合。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也逐年增加,2014年上半年的研发经费已经超过销售总成本的4%,而创新也给安踏带来巨大的市场回报。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6日在香港发布了2014年上半年的业绩公告,营业额增加22.4%达到了41.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8.3%,一系列数据表明安踏的转型收到成效。 比较分析: 1.目标顾客不同。 (1)李宁缩小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将其定位于新兴的90后年轻群体,放弃了原本占据超过50%的老消费者,即35-40岁的忠实顾客,小范围的消费群体致使其销售量一路下滑。 (2)安踏的消费群体是全年龄段的,这样就尽可能地扩大销售量,使安踏率先走出行业危机。 2.目标市场定位不同。 (1)迎强定位。李宁目标市场定位于中高端,在核心城市和国际市场上直面巨头。面对危机时,应想办法保持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跟巨头硬碰硬是不恰当的,所以最后头破血流。 (2)避强定位。安踏定位中低端的目标市场,采取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来避开强头,另辟蹊径地提高了销售量。 3.品牌的个性口号定位。

李宁品牌重塑案例分析

问题1:总结分析李宁公司十年成功因素。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继续发挥作用? 总结分析李宁公司十年成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名人效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始人李宁的个人影响力对品牌的起步和 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超前的品牌意识。90年代初,中国的体育用品行业还没有品牌经营行为,李 宁公司确定做李宁品牌的意识是非常超前的,在同行业中没有竞争者,很大 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3.高效的销售渠道。在李宁创业初期,由于自身是个民营企业,很难挤到大商 场中,于是他通过与个个经销商的密切配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专卖店,而 这些以专卖店形式的营销网络,其效率要远远大于跟商场的合作。 4.顺应市场的产品定位。从整体上说李宁的产品比较适合中国的消费者。在90 年代初中国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刚刚被唤醒的时候,休闲服装市场存在 较大的空档,李宁果断的将产品定位于带运动感的休闲产品,这种产品定位 迎合了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 5.体育赞助的市场推广手段。从李宁公司成立以来,始终与体育保持紧密的联 系,先后赞助奥运会和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这样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 李宁牌是一个专业体育品牌的概念。 6.快速调整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在李宁公司创业的后期,他成功的解决了企业 制度问题、管理团队中亲属任职和船业元老的问题以及经营中的过渡多元化 问题。 7.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李宁公司从1999年开始斥巨资选择德国SAP公司为其 实施ERP系统,并与2001年完成ERP系统建设,这在当时同行业中又胜了 一筹。 8.重视研发。1997年李宁公司就注资800W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服装设计开 发中心,吸引了台湾和韩国的设计师,建立了一套完整工业化生产体育产品 的生产流程,包括调研、开发、设计、生产,同时开始进行品牌的重新规划, 这这种意识在同行会中也是超前的。在之后的几年中,李宁公司又先后聘用 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设计师和设计公司为其设计开发产品,是产品的品质和 时尚性不断提高。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决定了李宁公司成功的因素,将不会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李宁的名人效应,已经渐渐的被淡忘,现在很多的小孩都不认识李宁,只知道李宁牌。其次现在体育用品市场中各种各样的品牌,都在打造与李宁类似的销售系统(专卖店体系)。最后,国外大的体育品牌的加入。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李宁品牌的优势将渐渐的缩小。然而李宁公司重视研发,成功的建立了ERP系统和体育赞助的市场推广手段还有可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问题2:李宁公司目前遇到哪些挑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李宁公司目前遇到的挑战: 1.销售增长趋势。从96年以来的五年中,李宁公司的销售增长并不显中国体 育用品市场的增长那么快,他的市场份额每年都在下降,这反映了消费者消 费趋势的变化,对李宁公司来说意味着存在市场份额继续下降的可能。 2.产品线过长。李宁牌产品线过长,既有中档的体育服装、运动鞋和包、貌似 等配件、又生产高档的高尔夫产品;年龄覆盖面非常宽,既有适合40多岁 人穿的产品,也有14岁以下孩子穿的儿童服装、鞋和配件,但却没有一个

李宁品牌和安踏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及启示

李宁品牌和安踏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及启示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给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中心,占据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其中运动鞋超过70%、乒乓球超过80%以上,羽毛球、羽毛球拍和网球拍等也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70%~80%,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然而,我国只是世界体育用品生产大国,而不是品牌强国。这样一个大国竟然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世界级体育品牌,着实让人感到遗憾。“李宁”作为中国体育用品业的第一大品牌,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中已位居举足轻重的领先地位;作为中国第二大体育用品品牌的“安踏”,成为国内运动鞋销量第一的体育用品品牌。本文对李宁品牌和安踏品牌的营销进行探讨,期望对打造更多的中国体育用品业强势品牌有所启示,并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走向世界。 1 李宁品牌国际化营销策略 李宁公司于1990年起步于广东三水市,从成立伊始,公司就以全球化高起点的国际视野确定全球发展战略,打造让消费者轻松拥有的专业、优秀体育用品品牌。 1.1 品牌定位策略 首先对市场进行细分。在价格上,李宁品牌的市场定位为固守中端市场,同时向高端和低端市场做一定的延伸。其次把消费群体划分为15~25岁、26~40岁两个主要消费人群,再以消费形式作为一个变量进行细分。对于年轻群体应该是以年轻、时尚、追求动感作为市场需求,并强调品牌的国际化和专业化。 1.2 赛事营销策略 李宁品牌在体育赛事营销中重视模式创新,灵活运用赞助、埋伏营销等手段,使“做出改变”的品牌理念、竞技体育的不确定性、运动员的活力和拼搏精神融合在一树立起李宁的专业化、国际,起. 化形象。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李宁公司在每届奥会会都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赞助商。可以说,李宁品牌伴随着中国体育的崛起而取得了巨大成功。2005年,李宁公司与世界顶级篮球赛事NBA签约,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极大地提升了篮球品牌的专业形象。 另外,李宁品牌注重对营销模式的创新,通过挖掘赛事和运动明星的社会价值来提升营销实效,如邀请NBA巨星奥尼尔访问少林寺等,使李宁品牌成为奥运会真正的赢家。 1.3 品牌延伸策略 李宁公司的品牌延伸策略主要采取了保留原品牌,通过兼并、收购、代理成熟品牌的方式进行。李宁公司在品牌延伸仍把原品牌作为市场领导者的,采取了防御策略,保护市场份额,而收购的成熟品牌容易保留原有的品牌忠诚人群,形成了良 性互动。但是,消费者的猎奇特质让他们在新的领域更易于接收新品牌,采取收购的方式能够带来一定程度的新鲜感。例如,2009年7月,李宁公司以1.65亿人民币收购凯胜体育(香港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加速发展羽毛球领域。此外,2010年6月30日,李宁公司高调宣布品牌重塑战略,发布全新的标识和口号,并对品牌DNA、目标人群、产品定位等做了相应调整,打造“90后李宁”,新口号为“Make The Change”(做出改变。 1.4 国际化营销策略

李宁市场营销分析

李宁市场营销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李宁公司市场营销学分析 一.小组成员介绍: 品牌标志解读: 李宁logo李宁牌商标的含义整体设计由汉语拼音"LI"和"NING"的第一个大写字母"L"和"N"的变形构成主色调为红色造型生动、细腻、美观,富于动感和现代意味,充分体现了体育品牌所蕴涵的活力和进取精神,李宁牌商标的象征意义飞扬的红旗,青春燃烧的火炬,热情律动的旋律,活力。李宁logo以“人”字来诠释运动价值观,鼓励每个人透过运动表达自我、实现自我。 二.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是第一家建成国内运动服装和鞋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第一家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以成为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公司作为发展目标。李宁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李宁品牌以“让改变发生”作为品牌口号,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专业体育品牌,也是第一家赞助中国亚运/奥运体育代表团、第一个出现在美国NBA赛场、第一家赞助国外顶级运动队的中国体育品牌,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的象征。 (一)公司历史发展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 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2005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李宁凭借良好的品 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 遍赞誉。 2012年开始,李宁公司关闭国内数百家门店,发展遇到较大困境。 (二)旗下品牌 除自有核心李宁品牌(LI-NING),还拥有乐途品牌(LOTTO)、艾高品牌 (AIGLE)、心动品牌(Z-DO)。此外,李宁公司控股上海红双喜、全资 收购凯胜体育。 (三)经营范围 篮球/足球/网球 乒乓球/羽毛球 跑步/健身/户外

李宁品牌重塑案例

李宁品牌重塑案例 在遭遇成长的上限之后,李宁公司开始激活业已老化的品牌,使自己的品牌成为一种被高度认知的价值承诺:它提供的决不仅仅是体育用品,而是一种生活品质和生活境界。李宁重塑品牌的一系列动作可圈可点,但要有效地激活一个老化的品牌,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刊特约记者原燕飞一个个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现在很平常的马路、天桥、空地、天台、胡同,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他们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们都身着李宁服装,眼神里流露出对运动无尽的专注与陶醉——他们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小院里晾着衣服,他们站在两边打网球;胡同中的铁门上划上一个白圈,就成了投蓝板;屋子里,一个孩子以一个标准的投蓝动作干脆利索地关了灯钮……最后,画外音响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这是李宁公司新的广告片呈现的情景。广告在世界杯期间投入播放,长达一分钟。 一位一直关注李宁公司的广告从业者说:“这个广告跟以往的李宁广告的风格完全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定然有高人指点。”成功的广告可以称为“意义的快速注射”——用精心营造的场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丰富的意义传达给受众。曾经为诺基亚、宝洁、微软、SAS 等公司做过广告策划的托马斯·盖德(Thomas Gad)认为,一个成功的品牌应该有四个维度:功能效用、社会身份认同、情感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召。与之相应,一个成功的广告要让其目标受众迅速地产生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意识到这种品牌给予自身的身份归属感,体验到一种使用同类产品或享受同类服务时难以体验到的感受,最后——也是最难达到的,是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境界。 如此看来,李宁公司新推出的这个广告是相当成功的。与它以前推出的广告主题(“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相比,“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给LI-NING品牌的定位精准得多。在年轻、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一切皆有可能!"。它以生动可感的画面,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而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人生境界。 这非同寻常的“一分钟”透露出一个重大的信号:LI-NING牌将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标志着李宁公司谋划已久的重大工程——重塑LI-NING——全面启动了。 成长的上限在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上,李宁的销售收入是8亿多,位居第一,相当于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销售额的总和。 但这些年从来都没有超过10亿。 这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可能遇到的难题:在经过成功的快速扩张后,企业成长的速度骤降,直至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企业上下都感觉到,有一种近乎魔障的东西在阻止企业的规模、效益无法再向上增长。 在李宁公司总经理张志勇的眼里,这一切意味着李宁品牌已面临着危机。张进入李宁公司已有9年,去年3月份接任北京体育用品公司的总经理。在此之前,他先后做过财务会计、财务主管、财务部经理和财务总监。 财务出身的张志勇天生对数字敏感,喜欢从数字中发现问题。他把李宁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不同的城市的销售额作比较,发现李宁在对品牌不太敏感的二类城市售额一直都不错,而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品牌充斥的大城市,李宁的销售额总是上不去。这可以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李宁的品牌号召力已经停滞,或者在衰减,公司已陷入品牌老化的困境,虽然这种困境还没有到毁灭性的程度。 2001年4月,张志勇请盖洛普公司为李宁品牌做了一次全面的消费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李宁牌的种种问题:

李宁案例分析含波斯顿矩阵等多种模型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李宁的危机 所属学院:会计学院 所在班级:CGA1001 小组组长:江欣键1004070101 小组成员:(按学号顺序排列) 游晋威1001010114 周云昊1009020227 鹄娜1009040154 郑杨1010030102 薛博元1013020137

目录 第一部分财务报告分析(郑杨) (1) 一、比率分析 (1) 1、流动性测量 (1) 2、盈利性测量 (1) 3、偿付能力测量 (2) 二、杜邦分析法 (2) 第二部分风险因素(周云昊) (4) 一、人事风险 (4) 二、市场风险 (4) 三、财务风险 (4) 四、渠道与营销风险 (5) 第三部分战略定位(游晋威,薛博元) (6) 一、波斯顿矩阵分析 (6) 二、安索夫矩阵分析 (7) 三、SWOT分析 (9) 四、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2) 第四部分风险管理框架(江欣键,鹄娜) (16) 一、框架大纲 (16) 二、框架全文 (17)

第一部分财务报告分析 编者:郑杨 一、比率分析 1、流动性测量 (1)计算 指标2012年上半年2011年2010年2009年流动比率 1.92:1 1.56:1 1.40:1 1.70:1 速动比率 1.51:1 1.19:1 1.13:1 1.36:1 (2)分析 李宁公司的流动比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为不错的水准,即使和2:1的理想比率有着一定差距。然而通过上表可以发现这些比率大致上在不断上升,把盈利性指标加入考虑并综合网上的信息可知这是由于运动品牌公司整体高企的库存积压所导致的,不能说明公司现金流增加或经营状况改善。 2、盈利性测量 (1)计算 指标2012年上半年2011年2010年2009年毛利润率44.21% 46.08% 47.28% 47.33% 净利润率 1.59% 4.60% 11.94% 11.56% 资产回报率0.83% 35.60% 111.14% 126.13% 权益资本回报率 1.64% 53.11% 144.24% 166.44% (2)分析 显而易见,所有的盈利性指标均反映出李宁公司在经营上所遭遇的困境。尽管毛利率还维持在40%以上的高水准线上,但净利润率、资产回报率以及权益资本回报率的下降幅度

安踏市场营销案例

安踏市场营销案例 安踏市场营销案例篇1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港交所:2020),简称安踏体育、安踏,是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企业,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和行销安 踏品牌的体育用品,包括运动鞋、服装及配饰。 在传播层面,安踏利用自有的体育资源,结合重大赛事,做了一系列推广。例如,在NBA总决赛期间,勇士队和汤普森的出色发挥,让汤普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极大提升。安踏乘机推出汤普森广告,在电视、网络等媒体投放,同时在线下店铺推出相关促销活动,并通过社交媒体活动,吸引消费者互动。我们的销售数据显示,这 样的营销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同时安踏作为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拥有24支国家队资源, 将会在奥运期间做出一番成绩。这既使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好 的营销就要去研究消费者的各种变化,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真正喜 欢的是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只有创新才能吸引关注,只有创新才 能做出成绩。 安踏市场营销案例篇2 从商业价值的角度看,虽然没有拿到金牌,却引发全民讨论的“洪荒少女”傅园慧无疑是本届奥运会的最大赢家。 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无互动不营销。事实上,早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社交媒体已经“崭露头角”。 诸如此类的营销事件安踏做了很多,也让业界惊呼这一波的奥运营销“太不安踏”,其文案水平和对焦点事件的精准把握,已经直 追宝马、耐克等公认的事件营销高手,让安踏的品牌口碑深入人心。 安踏品牌管理中心高级总监朱敏捷认为,奥运即时营销要抓住的,不能只是胜利和金牌,更重要是跟消费者的相关度。“不能跟观众、用户和消费者的兴奋点结合,就会失去认同。”因此从设计到文案,

安踏都追求视觉效果强烈的、带语感的、有Feel的,力求进入年轻 消费者的语境,语言上避免说教,而是传递直击人心的核心信息, 产生共情。截至目前,安踏“去打破”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达1.2亿,讨论超26万次。 在销售“战场”上,安踏通过线下终端店铺和线上电商平台同时发力,积极把品牌力转化为销售力。如终端店铺奥运主题的延展, 奥运定制商品的售卖、领奖服及比赛装备的展示、店内形象的包装、围绕奥运会的主题活动等等;线上与天猫、聚划算、京东等各大平台 合作,举办超级大牌日、超级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打造话题商品并 独家发售,实现产品的落地,与网友共享奥运荣耀。 当然,愈演愈烈的奥运营销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里约奥运会前夕,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接受CNBC(美国全 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说:“奥运会期间,品牌的曝光率能立即提高销 售这是一种误解,奥运营销主要是对品牌长期的发展、对消费者的 认同有很大的贡献,这是长远的好处。” 7年前,安踏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迎来了一个弯道超车的 机会。此后,安踏多次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领奖和运动装备,在 雄壮的国歌声中一次又一次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成功超越了李宁。2015年,安踏突破111亿元,成为首个业绩破百亿的中国运动品牌,李宁却只有70.89亿元。里约奥运开幕前夕至今,安踏体育的股价 一路从16港元飙升至21港元,总市值大涨百亿超500亿。这也是 资本市场对于安踏长期深耕奥运资源的一种认可。 对这些企业而言,安踏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范本,而在奥运营销的商业“变局”中,只要善于抓住关键点,懂得把握和利用机会, 才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安踏市场营销案例篇3 我们,只为去“打破”品牌方:安踏 策划上:载入完毕后,进入到一个3D的全景环境中,用户通过 旋转手机观看,环境中有中国国家队运动员、中国龙、金牌、安踏 的产品和logo,等等跟奥运会以及安踏自身相关的元素,点击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