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段落结构差异对比

英汉段落结构差异对比
英汉段落结构差异对比

摘要: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对这两种语言的段落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它们之

间的差异,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英汉,段落结构,实践意义

一、定义:

段落结构模式是思维模式的反映,人们的思维模式当用书面形式表达时,就形成了段落结构模式。

二、结构特点

1.汉语段落结构特点

汉语文章强调辩证思维,坚持普遍联系,整体布局,重内容而不重形式,分段的标准历来是

因作者、作品而异,不统一,有较大的任意性。汉语是非形式语言,词、句、段、篇均无明显的形态

标志,而且许多段落都够不上“篇式章”,注重神韵而不重形式。自上而下是一个形散意合的系

统。汉语词的组句能力弹性很大。句子脉胳依靠自然语序的短语铺排来体现,短语之间少用或

不用关联词。因此,在形态上不存在一个主谓框架。文章中层次和段落在形态上与句子一样, 结构松散,句与句的联系很少依靠关联词,而是一种内在的时间条理顺序和逻辑条理顺序把句与句连在一起,显得形散而神凝。有时一个自然段只有内容上的潜在主题,缺乏形式上的主题句,也无明显的与主题句相呼应的结尾句。

2.英语段落结构特点

英语段落结构比起汉语段落结构要显得简单而有规律得多。通常英语段落与篇章的组织

原则是一致的。即统一性,连贯性,完整性。统一性指主题单一,内容一致。连惯性指话语间相互衔接。完整性指内容和结构上的完整。如段落要有开头语(通常是主题句),有展开话题的主题句的支持句以及为照应主题句的结束语。由此可见,文章的段落都有三个主要部分构成1) 主题句——阐述段落的中心思想;2)论证句——列举原因、范例、事实或引语来阐明中心思想;

3)结论句——表示段落结束。而且句子之间以致段落之间的连贯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三、产生差异的原因

用外语写作与用母语写作不尽相同,差异不仅表现在词语使用和句子组织上,而且还表现在

段落结构方面。很多研究表明,英语本民族作者用英语写的文章与中国作者用英语写的文章在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主要由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的写作摸式。中国英语学习者用英语写作时,在某种程度上必然受到自身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要写好英语作文就有必要了解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决定英语段落的模式。

四、段落结构模式

通过对英汉语篇材料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在段落层面上,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主题句与扩展句的分布结构呈现出相同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金字塔式。在此段落结构中,段中主句置于段首,以领句出现,启领下文,对于作者来

说,它限定了段落的主题,作者围绕段旨铺陈展开。段首是醒目的位置,能引起读者注意。

所以,读者在段首能了解全段的中心,比较容易理解全段的内容。

2.倒金字塔式。主题句在段尾,以结句出现,作为全段的收束。段尾在全段中,也是比

较重要的位置,能引起读者注意。段落的扩展是先列举一些材料,后概括,归纳或引出结论,这样,主题句安排在段尾就显得顺理成章。

3.钻石式。信息含量较大,篇幅较长的段落,为使读者对段中主句增强印象,往往段落的

开头有领句,段的结尾有结句,这样前后照应,对主题反复申说,以加深读者的印象。4.哑铃式。描写情景,叙述事故,或进行争辩时,作者先写支撑观点的句子,后加以总结,概

括出主题句,随后再就这一主题进行扩展讨论。这样的段落中,主题句出现在段中,以腰句出现,阅读时,不是很容易辨认,但有时有这种必要,不得不这么写。

五、比较英汉段落结构的实践意义

不同的历史条件,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心理状态等,构成了一个民

族或国家的总体文化背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因此,英汉段落结构的不同只是表明英汉写作的风格不同而已,并无优劣之分。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的段落差异,从英语段落结构模式入手,掌握英语写作的的规律,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其次,作为一位英语教师,通过比较英汉段落结构,可以指导学生摆脱汉语写作干扰,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来。西方人写作喜欢开门见山,直接了当,而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往往自然段落主题含蓄,包容量大,显得离题,文章结构松散。句与句之间缺乏照应,缺少关联词,且不一致。

六、结论

l、英语的自然段在宋章结构中居一重要地位,是文章的基本单位,汉语的自然界

文章章法中不作为一个结构单位。

2、篇章结构与思维方式、思维模式有关。英语是形态语言,词、句、段、篇都有

明显的形态标志。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词、句、段、篇均无明显的形态标志。英语的自

然段结构既像一个扩大了的句子,又像一篇缩小了的文章,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完

整。汉语的许多自然段以至段落都够不上“篇式章”,注重神韵而不重形式。

3、了解汉英篇章结构差异,对于指导阅读、写作、翻译都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安纯人.汉英段落结构比较[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3,(2).

[2]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3]Anthony F. Hartly, Linguistics for LangauageLearners,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2.

[4]Maurice Imhoof, Herman Hudson, From Para-graph to Essay,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1979.

[5]Gerdel F. and M.C. Slocum?PaezDiscourse, Paragraph andSentenceStructure[A]?in Longacreed.,Discourse Grammar,

[6]Dijk, T.A. Van.Text and Context[M]. Longman, 1980.

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我想简单谈谈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通过专业课的一些学习,我们都知道,英汉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但今天我主要想说说他们在句子结构上的不同。下面,我将从形合与意合、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及间接与直接这四方面来详细阐述。 首先,在形合与意合上,英汉存在着差距。所谓的形合就是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而汉语则主要采用意合法。英语造句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关系词和连接词;(2)介词;(3)其他连接手段。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英语中几乎离不开这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汉语则很少甚至不用这类词。举个例子吧: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其中who就是关系词,and是连接词)。但翻到中文就大不同了: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丧失了生命。(很明显,没有使用连词,就是用逗号隔开)。介词包括:简单介词、合成介词和成语介词。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汉语则常常不用或省略介词。例如:This was an intelligently organized and fervent meeting in a packed Town Hall, with Mr. Strong in the chair.(此处用了in和with两个介词)而中文:这是一次精心组织起来的会议。市政厅里济济一堂,热情洋溢,主持会议的是斯特朗先生。(其中就省略了介词“在”、“和”)。至于其他连接手段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英语常常综合使用上述的关系词、连接词、介词等等,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成长短句子,表达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汉语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汉语的介词数量少,大约只有30个,而且大多是从动词“借”来的。介词和连词常常可以省略,甚至不用,尤其是口语。此外,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没有“it”和“there”这类替补词,代词用得也比较少。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采取一些手段:(1)语序;(2)反复、排比、对偶、对照;(3)紧缩句;(4)四字格。就语序而言,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有次。从句若前置,一般有“因为”、“如果”、“虽然”、“即使”等含义。例如:人(若)不犯我,我(则)不犯人。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就反复、排比、对偶、对照来说,这些句式词句整齐、均匀,往往不用关联词。如:;他不来,我不去。(=如果他不来,我就不去。)If he won’t come here ,I’ll not go there.紧缩句中,句式简明紧凑,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往往是隐含的。如:有饭大家吃。(=如果有饭的话,那就让大家吃吧。)Let anybody share the food if there is any.四字词是汉语里广为运用的语言形式。四字格往往历经锤炼,言简意赅。例如:不进则退。Move forward , or you’ll fall behind. 其次,在物称与人称上,英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非人称表达法是英语常见的一种文风,尤其常见于书面语。这种表达法往往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英语和汉语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两方面。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英语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往往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举个例子:What happened to you? 你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目录 摘 要 ............................................................................. .. (1) 一、英汉句子中所反映的结构对比 ............................................................................. . (1) (一)生存环境的对比 ............................................................................. (1) (二)习俗对比 ............................................................................. (2) (三)文学对比 ............................................................................. (3) (四)宗教信仰的对比 ............................................................................. (3) (五)历史典故与神话传说 ............................................................................. . (4) (六)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对比 ............................................................................. .. (4) 二、英汉句子研究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 (5) 总 结 ............................................................................. (5) 参考文献 ............................................................................. (6) 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摘要:句子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句子研究是在地域结构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的研究,即对不同结构以及不同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结构与研究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本文所要讨论的句子是广义的、包括成语、典故等。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对比,英汉句子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结构特色和结构信息,它们与结构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句子中的结构因素往往是研究中的难点,本文借助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句子的研究作一些探索。关键词:英汉句子、结构对比、句子研究 语言是结构的载体,同时又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句子是最带有地方性色彩的语言,它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结构特征的部分。如地理环

英汉 句子 结构总体差异分析

总的英汉句子结构分析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中国学生写的句子,即使用词、语法和结构方面没有明显问题,但读起来总没有英美人写的那样地道。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学生不了解英语的思维模式,采用了汉语的思维模式进行写作造成的。其实,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思维是语言的指导,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下面就中英思维中句子结构差异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1、英语属形合(hypotactic)语言,汉语属意合(paratactic)语言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说过:“就汉语和英语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所谓“形合”是指利用连接词(并列连词and、but、or等或从属连词that、who、when、if等)表现句子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意合”是指不通过连接词,而是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反映句子成分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英文句子形合关系比汉语多,也就是说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依赖连接词来表现逻辑关系。 【例1】 “你来,我就走。”, “If you come, I'll go.” 或 “When you come, I'll go” 【例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以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中最后两句) The boundless sky and endless earth may pass away, but this vow unfulfilled will be regretted for aye. (许渊冲译)。 在汉语中这两句之间体现了很明显的强对比的逻辑关系(拿天地和此恨对比),但这种逻辑关系是通过上下文语境反映,并未借助任何连接词,译成英文后却加了一个but,表示强对比逻辑关系。(这里的but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表示转折) 总结:在将汉语句子写成英文时,注意将隐藏的句子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隐藏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因此对于连接词的掌握就变得尤为重要。 【例3】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 If you try again ,you will succeed. 【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4】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14商贸英语2班15 吴楚楚摘要: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1、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2、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3、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构向线形结构的转换可初步归纳为一种句子结构的“分散”,即从有主干变为无主干,焦点变为散点,由层层相扣(内包)变为句段相承的疏散铺排。汉译英则相反,是一种句子结构的“聚合”,即变松散为紧密,分主次,抓焦点,将铺排的句读纳入一定的构架之中。[4]

(完整版)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

一、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 (一)句子成分 1.主语(subject): 句子说明的人或事物。 主语可以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主语从句和短语等来担任。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名词) He likes dancing. (代词)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数词)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 To see is to believe. (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 (主语从句) 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elephant is round and tall like a tree. (It形式主语,主语从句是真正主语) 找出下列句中的主语: Jane is good at playing the piano.(名词) She went out in a hurry.(代词) Four plus four is eight.(数词) To see is to believe.(不定式) Smoking is bad for health.(动名词) The young should respect the old.(名词化的形容词)What he has said is true. (句子) 2.谓语(predicate): 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和特征。 简单谓语:由动词或动词词组组成 I saw the flag on the top of the hill? He looked after two orphans. 复合谓语:由情态动词或助动词+动词; He can speak English well. She doesn’t seem to like dancing. 找出下列句中的谓语(注:只有动词才可作谓语。): 1. We love China. 2. We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is book. 3. He can speak English. 4. She seems tired. 3.表语(predicative): 系动词之后的成分,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和特征。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1.引言 对译者来说,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对比的范围非常广泛,对比的层面可以从语音、词汇、词组、句子、句群、语篇、修辞、文体等两种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类别、功能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比与分析,各种对比有助于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把握各自的特点与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工作。 本文之所以选择句子作为英汉对比的单位,这是因为,首先,句子是语言表述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人类思维的单位之一。其次,句子在语言中是连接词汇词组与句群、语篇的纽带。换句话说,句子最能反映两种语言差别之所在。而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特点,把握东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将有助于探寻英汉互译的规律和法则[1]。对译者来说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英汉翻译工作。当然,英汉语句子结构的比较是一个十分复杂、庞大的研究项目。本文只是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对英汉句子结构的比较,分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使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注意这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更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语之间的翻译。 2.英汉语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2.1 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译意》一书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具体来说,英语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性和逻辑的合理性。英语的语法成分都具有独立的作用,其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if,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等表现出来,即英语句子往往以形统神,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的格局;而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句子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内在化、隐含化、模糊化,往往并不追求形式的完整,而只求达意而已。但是英汉语句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张毅博

“英汉差异”之句子结构的差异 11S015016 张毅博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异多于同,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体现为意和与形合、后饰与前饰、前重心与后重心、复合句与简单句的区别。透彻了解这些差异,就能准确理解原文,从而把握翻译规律,这对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句子结构;差异;翻译 1.英语属形合(hypotactic)语言,汉语属意合(paratactic)语言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谓+宾,然而这两种语言句子的形成却大不一样。其中,汉语的句法结构重意合,即以语义、语序为句子内部及外部连接的手段。而英语句子却重形合,所谓“形合”是指利用连接词(并列连词and、but、or等或从属连词that、who、when、if等)表现句子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意合”是指不通过连接词,而是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反映句子成分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英文句子形合关系比汉语多,也就是说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依赖连接词来表现逻辑关系。英语的句子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空间结构体,也就是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并通过大量的关系词、连词、介词把句子的各个成分分层搭架而成,从而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而汉语句的脉络是一种有逻辑的时间流,它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并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以流水句的形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移的方法,一件件交代清楚,一层层铺张开来。 如He jumped up and hastened to the mirrorin the bathroom,taking away the towel to exam the cut upon his cheek.(他跳起来,连忙跑到卫生间的镜子前,拿掉毛巾,仔细查看脸上的伤口。)其中,英语句子除了一主动词(两个并列动词)外,其他动词都分别变成了分词和不定式;汉语则用多个动词按时间先后将一个个动作介绍清楚。又如,He didn’t remember his fa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这句话以限定动词remember为中心搭建,可直译为“他不记得他三岁时死去的父亲。”这种句式在汉语里显得过于“紧凑”、不够顺畅,因为它是以“形”(动词中心的框架)译“意”的。而按汉语的语言习惯,这句话应该译成:“他三岁就死了父亲,已记不得他父亲的模样了。”这就是一种按逻辑顺序展开的时间流。

(完整word版)英汉语句法结构比较与对比

英汉主语的对比与转换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汉语句子逻辑性强,主题突出。这些差异给英汉转换时主语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现象,试图对比分析汉英主语,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译英时主语确定的几种策略。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英语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但不知为什么译出的汉语怎么读都觉得不通顺、不地道。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上,而且还显着地体现在句子结构上。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属屈折性语言;汉语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属分析性语言。因此,要提高翻译水平,必须对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所认识,翻译时才能有意识地避免欧化的汉语或汉化的英语。进行英汉主语对比分析是关键,希望它能给我们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及互译带来少许裨益。 1 汉英主语对比 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其功能很强,英语需要把主谓关系纳入一定的关系中去处理,谓语必须与主语一致,主谓语结构是英语句子的主轴与核心。一般情况下,英语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的。而汉语中的主语功能相对就较弱,没有主语也可以成句。另外汉语中的主谓搭配关系也十分灵活,通过语境来融合其间的语义关系,形成一种意义上的联系,主语和谓语也不需要在数、时态和语态上保持一致。汉语句法特征是意合的。 1.1主题Vs主语 主语显着的语言是指该语言的核心句型是主语+谓语构成的框架,而主题显着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与主语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 (1)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本句的主题“昨天的事”虽然是个名词词组,但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不能将其译成英语的主语。 1.2有灵Vs 无灵 英语与汉语句子的另一个重要差异是,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即用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名词或各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充当主语。而汉语则常用有灵主语,即用有生命的人或动物作主语。英语较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 (3)我一想到还要在这里再呆一年就浑身不舒服。 The thought of spending another year makes me physically sick. 汉语句子用的是有灵主语“我”,可英译文中却没有用I作主语,而是用了无灵主语thought,这一点正符合了英语中“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的表达。 1.3零主语Vs 形式主语 英语句子常常必须有主语,有时找不到表示事物或人的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就用“it”作形式主语。尤其在表示天气、时间、距离、度量等概念时,这种与汉语思维方式的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相比较而言,汉语中主语的使用灵活得多,而且常常可以省略。只要通过上下文可以判断句子的主语,主语就没必要出现,此时所用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零位主语”。英语中的形式主语是汉语所没有的,而汉语的零位主语在英语中也是不存在的。 (4)刮风了。下雨了。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英文句子写作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英文句子写作 杨莉红 杨 源 摘 要:理解好中英句子结构差异,对于更有效地进行英文写作很有好处。中英句子在结构上的差异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英语句子的形合和中文句子的意合上。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英句子结构差异的分析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英句子结构;差异;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 N43-1027/F(2008)5-128-02 作 者:湖南工程学院外语外贸系大学英语教研室;湖南,湘潭, 411100 一、引言 英语写作一直以来是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言学习的成败就看学生是否能自如地使用语言。高校的非英语专业一般不会开设写作课程,只在英语精读课程上有所涉及,但是CET考试中写作所占的比重却不轻。而英语写作恰恰又是很多学生英语学习中一颗难攻的“坚果”。据笔者调查,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都会很自然地把母语的习惯套在英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却套错了。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用习以为常的母语思维方式去理解或组织英语句子。由此看来让大学生了解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对于更有效地进行英文写作很有好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英句子结构差异的分析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中英句法结构的差异 申小龙(1988)在讨论句子结构的文化认同时指出:一种语言句子的格局同一个民族的时空观有内在的联系。西方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自然时空,而且特别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种空间型的构造。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心理时空,而且特别注重时间,即便是空间,也表现为流动空间。在句子的结构差异上就表现为英语句子的树型结构和汉语句子的线型结构。 从英汉基本句型来看,英语句子主要是受形式逻辑制约,结构上可分为S VO三部分。汉语句子主要受阴阳逻辑的制约,结构上可分为话题和说明两部分。在句子的结构差异上就表现为英语句子的三分结构和汉语句子的两分结构。 1.英语句的树型结构和汉语句的线型结构。 英语句子有一定的框架,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句的出发点,尤其是谓语动词,是全句的焦点,其他成分的配置都要根据主谓框架定,修饰、限制、补充等附加成分好似主干上的旁支,借助各种关联词进行空间搭架构成一种树型结构。英语句子在表达复杂一些的意思时,主要通过增加结构层次,旁支延伸,叠床架屋的办法,是一种以主谓成分为主干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张的空间构型。而汉语句子则没有一定的主谓框架限制,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区别,有可能几个动词结构连用,或几个名词性短语连续铺排,节奏简洁明快。汉语句子在表达一些复杂意思时,一般按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形成连续铺排之势(贾玉新,1998)。例如: 1)Mr Li ran into the office and hastened to the desk,turning the com puter on to show us his design.(李先生跑进办公室,连忙走到桌子前,打开电脑,给我们看他的设计。) 英语句除了留一个主动词(两个并列动词)外,其他动词都分别变成分词和不定式;汉语则用多个动词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一个一个动作介绍清楚。再如: 2)每个广播公司下面都联系有大约200个附属广播站,由公司向这些广播站提供主要文艺节目,这些节目要靠各地就地取材是很难编排出来的。(Each of the broadcasting com panies is linked to approximately200affiliated stations to which it provides major entertainment programs which they could not produce if they were obliged to depend on local res ources.) 汉语句子中的是动作的先后次序和因果的前后关系;英语句则为了空间搭架.往往可以打破先后顺序或对此须采取灵活的态度。 2.汉语句子的两分结构和英语句子的三分结构。 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常常是言者主体思维中的一个话题(theme或topic)。我们说:“这个计划你跟家人谈过了吗”“这个计划”是主体意识中的一个话题,“你跟家人谈过了吗”是述题(comment),因而呈现T C(话题———述题)句法模式(刘宓庆, 2001)。它的基础不是形式逻辑,而是阴阳辨证。中国的远古先民们很早就对世界形成了阴阳对立的认识,传说中的伏曦八卦是很久远的了,历经夏易、商易、周易,一脉相承。《易经》中的思想和语言文字都是阴阳对立的,到《诗经》已经比较系统了,此后虽然经过了二三千年,今天遣词造句依然如此。 汉语句子的阴阳对立,不在语法,而在语意,其表意有其独特之处。张今先生(1997)把汉语句子的表意类型归纳为七种:语义相反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语义相异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 语义递进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反义衬托型: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春秋?晏子) 同义衬托型:有莠则锄,有疾则医。(宋?苏轼) 正说反说型:改过不吝,从善如流。(宋?苏轼) 同义强调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文言) 而现代英语有五种基本句型,即S VP、S V、S VO、S V oO、S VOC。这五种基本句型都可以分为三部分。S VO是现代英语句子结构的典型代表。例如: 3)That dirty old house is an offense to every one who lives in the street. 汉译1:那座肮脏的老房子使住在那条街上的人都讨厌。 汉译2:那座老房子很脏,住在那条街上的人都很讨厌。 原文是S VO三分结构,汉译1直译,句子较长,读起来不上 821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

英汉句法构造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摘要]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翻译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

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

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及练习

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及练习 1. 主语(subject):句子说明的人或事物。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名词) He likes dancing. (代词)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数词)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 To see is to believe.(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主语从句) 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elephant is round and tall like a tree. (It形式主语,主语从句是真正主语) (一)指出下列句中主语的中心词 ① The teacher with two of his students is walking into the classroom. ② There is an old man coming here. ③ The useful dictionary was given by my mother last year. ④ To do toda y's homework without the teacher's help is very difficult. 2. 谓语(predicate):是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常用动词或者动词词组担任,放在主语的后面。 We study English. He is asleep. (二). 选出句中谓语的中心词 ① I don't like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A. don't B. like C. picture D. wall ② The days get longer and longer when summer comes. A. get B. longer C. days D. summer ③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A. Do B. usually C. go D. bus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 中英文语言由于不同的文化渊源,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语法结构上均有较大差异。本文比较了英汉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两种语言背后的中英文化差异。 1、中英文语言结构的语法差异 1.1语篇差异 中文语言结构趋向于意合,思维方式呈螺旋型,不强求于语言形式;英文语言结构趋向于形合,思维方式呈直线型,力求结构上的严谨。中文较少使用连接词,各部分之间靠意思连接,所以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目了然。而英文讲究层次,多在词、短语、分句之间用连接词和关系词,使英语句子、文章更具层次感[1]。中英文两种语言结构在语篇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章策略的差异。 篇章策略(text strategy)是指篇章生产者根据交际目的对组篇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对决策参数(decision parameters) 所作的权衡。中国人写作倾向于采用堆积和重复论断、引用典故和权威、套用成语和谚语的策略;而西方人则强调使用数据和细节、引述个人和常人经历,运用成语、习语则采用掐头去尾、添枝加叶的推陈出新策略。 ⑵语篇模式的差异。 汉民族由于受重综合的思维习惯影响,语篇模式属于典型的东方“螺旋型”(circular/ spiral) [2]。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篇章的主题不是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而是采用曲折起伏、隐喻含蓄方式来阐述。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英语通常“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先概括,后细节”。换句话说,英语语篇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linear) ,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它们把话题、观点、态度从一开始就引入文章,然后用事实说明,先有主题句,后接例证句,而后结尾,语篇模式属于演绎型。 ⑶语篇主题的差异。 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英民族通常把主题句(topic sentence) 置于句首, 主题突出,观点清晰,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他们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的作用,突出主观见解,强调主观对客观的判断和态度。因此,英语段落往往在语篇的开始就直接点题,其后内容按直线展开,紧扣中心思想,层层深入,先陈述中心思想,后分点论证说明,展开主题句的内容。与英语不同,汉语的思维模式呈螺旋型, 其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 ⑷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篇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英语是形合式(hypotactic) 语言[3],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短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衔接(overt cohesion) ,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而汉语是意合式(paratactic) 语言,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衔接手段,注重隐性衔接,注重逻辑事理顺序、功能和意义。 ⑸语篇结尾的差异。 汉语式的主体思维主观性强,表现在写作上往往是作者本人给出结论或提出呼吁,结尾强调使用战斗性语言:we must (我们必须) ,we should / should not (我们应该/ 不该) 等。而英语民族强调物我分离,其思维客观、公正,信奉事实胜于雄

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讲解及练习

英语句子成分 1.主语(subject): 句子说明的人或事物, 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 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名词) He likes dancing. (代词)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数词)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 To see is to believe. (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 (主语从句) 2.谓语(predicate): 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和特征。 We study English. He is asleep. 3.表语(predicative): 系动词之后的成分,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和特征。 He is a teacher. The cake tastes delicious. He looks tired. He became mad after that. 系动词亦称联系动词(Link Verb),作为系动词,它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后边必须跟表语,构成系表结构说明主语的状况、性质、特征等情况。 常见的系动词有: 1)状态系动词:be (am is are was were…) 2)持续系动词:keep, rest, remain, stay, stand, “保持” 3)表像系动词:seem, appear, look.. "看起来像" 4)感官系动词:feel, smell, sound, taste,

英汉句法对比

汉语语法化不应受英语语言学理论过多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都经历过漫长的发展,都处于高度完善的状态,词汇分类非常相似,语句结构在表面上也大致相同,从表面上看许多英语语言学理论应该适用于汉语语法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汉语语句的解析是完全可以套用英语的句法解析模式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汉语语法化不应受英语语言学理论过多的影响,因为汉语与英语相比在构词造句方面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差异。 例如,我们暂时认定英语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翻译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句子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认定这两个句子的结构都为SVOC,其中S为主语、V为动词、O为宾语、C为补语。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可能是因为本质不同而带来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英语语句结构中人群与其他事物一样,在主语结构中可以被任意划分,如,some of us, any of us, all of us,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eople。而汉语则不同,人群一般都作为整体充当主语,在谓语中用“完全”、“大都”等副词来履行英语中的“some of ”、“all of ”等成分的职责。在汉语中我们一般不会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做主语,而用“我们大多——”、“我们当中多数人——”等结构代替。“我们当中有一些人不同意你的看法。”这样的句子才是典型的汉语语句。 第二,英语的动词有词形的变化,汉语的动词则没有。例如,在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相信”一词没有任何词形变化,因此我们单从这个句子来看可以认定“现在,我们都相信他诚实。”是正确的理解。但是在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由于“believed”为动词“believe”的过去形式,我们只能认定“过去,我们都相信他诚实。”是正确的理解。因此,可以相信,汉语中的动词根本不具有许多英语中的动词在语言表达中担当的语法功能,所以英语的句法解析模式和规则,甚至其他语法范畴中的某些规则、解析方法可能不适合于汉语语法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 第三,在英文句子中“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honest”作为宾语补语成分存在,但在相应的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诚实”一词就不应该作为宾语补语成分存在,因为那样会使汉语的语法规则复杂化。为了说明这一点,再取一个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that he was honest.”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虽然它也可以直译成“我们都相信他是诚实的”,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把它译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这是因为汉语具有一个英语语法根本不具有的语句特征,汉语的句子中可以没有动词而只有形容词,也就是说,汉语中只要有形容词便可以构成完整的句子,如“他诚实。”和“他是诚实的。”一样,都是完整的句子。因此,既然汉语的语句具有这一特征,那么依据简化的原则,在汉语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和句子“我们都相信他是诚实的。”就应该具有同样的句法结构,其中“他诚实”和“他是诚实的”都应视为完整的句子、相同的成分存在于各自的复杂句中,而且“他诚实”中的“诚实”一词是谓语成分,而不是宾补成分,“他”一词也应视为主语,而不是宾语。这样的解析才符合汉语的特点。相反,如果受英语句法解析模式过多的影响而认定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的“诚实”作为宾语“他”的补语,那么汉语语法就会因为英语的特点而被人为地复杂化了。总而言之,在汉语中单独一个形容词就可以作为完整的谓语,就因为这个英语语句不具有的特征,完全可以把汉语中SVOC这样的句法结构变为“主语+动词+简单句”的句式而使汉语语法尽量简化。英语之所以具有SVOC的句式,是因为英语句子只有在存在动词的情况下才能被视为完整的句子。因此,英语具有SVOC的句式是适应了英语的特征,但汉语不具有这个特征,我们采用这种句式可能并不适合汉语自身的特点。 第四,最关键的是,如果我们用“S、V、O、C、A”这些句子成分为汉语句子做句法解析。那么有些句子我们将很难分析其句法结构。例如: (1)老王太极拳打得特别好。 (2)我们中有一些人赞成你的看法。 在第1句中,我们把“老王”一词当作主语,那么“太极拳”一词应该是何种句子成分呢?在第2句中,如果“我们中”是状语,那么“有”和“赞成”哪一个是主要的动词呢?我们没有任何线索来判断,因为汉语的动词只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