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摘要: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起主导作用的关系究竟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制约,这也成为我国规划人口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即从二者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寻找其间的规律。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注意,许多人口学家、经济学家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本文试图讨论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以及适度人口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可实施与解决人口与经济问题的建议。

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四类观点:(1)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美国经济学家勃斯鲁普认为人口增长可以刺激资本需求,产生明显的人口“推动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技术进步。(2)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麦多斯等认为:一切国家的济发展阶段都呈现出经济发展决定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特别是阻碍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口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没有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3)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性。著名数理统计经济学家库滋涅茨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而言,没有显示出有统计意义的正的或负的相关关系,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是中性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并且着重强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不同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曹新等认为:从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方面,人口增长带来了就业和生活需求压力,加速了世界的工业化进程和技术进步,这主要因为人口增长引起了劳动的社会分工、合作以及新的生产领域的不断开发。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进程起着两重彼此矛盾的作用,它既能促进也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有过长期的争论。凯恩斯认为人口减少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导致经济停滞, 人口增长则会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西蒙库兹涅茨认为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等都是实现生产能力扩大及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本人认为:人口若按中等速度(适度)增长, 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在任何一种资源条件下, 较慢的人口增长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增长可能会刺激需求, 促进技术革新、减少投资风险,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但如果人口增长过快, 就会成为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这是因为:人口剧增影响经济增长近200 年来,由于三次技术革命,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然而, 当今世界却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五大社会问题。人口学家认为,,其核心问题是人口剧增,加剧了粮食短缺、资源耗减、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现在世界人口正以每天25万、每年9000万到1 亿的速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世界人口增速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10年。随着人口总量的迅猛增长,消费需求总量也随之猛增, 必然进一步开发土地、森林、草原和渔场,进一步开发水资源、能源和矿藏,进一步加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结果许多人口增长最快的最不发达的国家都出现了生态危机和灾难。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较快易引起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人均资源占有少, 资源供给不足。据统计, 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6%,但耕地面积只占世界总数的52. 5%, 牧地草场占60. 6%, 森林面积占54. 4%, 天然气占40. 6%, 煤炭储量占19. 9%。以下数据可以说明:

(1)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对不足,如耕地仅为世

界人均的1/ 3, 淡水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 4, 钢、煤、石油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2)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激增进一步使人均资源占有量降低,从而农业资源负担过重,工业资源供给不足, 消弱了人均产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影响人均投资量。人口激增需要更多的粮食、消费品以及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由于国内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就只能从国外进口大批粮食, 耗费大量外汇, 减少了国家生产性投资, 使人均储蓄和人均投资量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制约了人民生活的改善,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三是影响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及其增长率是衡量一国经、即人口规模及变动直接制约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西方各国工业化初期的人口规模一般在1500-3000 万之间, 而中国的人口负荷极为沉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 目前人口已超过12 亿,每年仍净增1500万,新增国民收入的1/ 4 被新增人口消费掉。

(3)严重制约了经济腾飞, 影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也影响了广大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四是面临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失业问题是由于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的增长同人口的增长密切相关,人口迅速增长在经过15年左右的间隔之后,劳动力也随之大规模增加, 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机会,从而引起了严重而持久的失业问题。比如我国人口到20 世纪末已超过13 亿, 近期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500- 2000万,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600万,产业结构的变动还将使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经济总量不变,人均收入水平增长与人口规模成反比, 人口理论1. 5 亿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地区转移,而体制转轨的深入又使传统体制下包容的高达1500万国有企业冗员显现出来。但在劳动力需求方面, 随着经济技术结构的推进,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断下降。因而, 人口过量增长, 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将是当前和未来半个世纪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困扰的问题。

二、人口控制促进经济发展。适度人口表明: 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已足够多时, 进一步增加不仅不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 而且不利于短期经济增长。换句话说,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将使边际产量为零或为负。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一些国家尤其像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通过实施有效的人口计划, 生育率正不断下降, 但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仍大大高于适度人口水平。为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人口过量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实行积极有效的人口控制计划, 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缓解生态恶化、资源耗竭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口控制实质上是政府对家庭生育决策的调控,其控制机构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直接控制。即政府制定法律, 发布通令, 规定结婚年龄,限制子女生育数量,对节育或少育的父母实行各种奖励等。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对生育率下降产生直接效果。二是间接控制,主要是政府的公共政策,诸如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 从而能在长期对生育率下降产生效果。为了在短期内降低出生率, 还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为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的特点之一是人力资本的效用递增性。产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使自身收益递增,而且使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投入也能产生递增的收益, 导致整个经济增长的

动态化和长期化。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可以缓解物质资本的短缺, 推动经济成倍增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 但其它资源则相对不足。我国各主要自然资源、产出品及国民收入的总量都相当可观,但人均占有量大都排在世界后面。在当今世界格局背景下,企图依靠其它国家提供资源来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立足自身发展严肃考虑自然资源、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 选择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和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战略。当然, 人力资源具有鲜

明的两重性,只有经过全面科学的开发,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较高文化素质, 掌握熟练劳动技能的高质量人力资源, 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几十年来,中国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键、计划生育等活动, 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人力资源综合素质低, 开发状况不均衡,利用不尽合理,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还较严重。因此, 如何尽快将沉重的! 人口负担转变为! 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 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各级政府首先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人口众多之所以成为经济发展的! 负担?, 根本原因是人口素质低,文盲、半文盲较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因此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其次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职业培训和健康保健等措施;第三要努力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投入、运营及回报三个环节使人力资本的投资达到深入开发、合理使用和高效收益。同时要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应有作用。

二、以我国为例进行分析

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历史分析

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特别是阻碍人均收人的提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米都斯认为,一切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都呈现出经济发展决定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没有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口增推动经济发展。在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西蒙看来,人口增长可以刺激资本需求,产生明显的“人口推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著名数理统计经济学家库滋涅茨则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而言,没有显示出有统计意义的正的或负的相关关系。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中性的。事实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有一种相关关系的,但是不同的人口规模和在经济发展从世界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既是一个刺激因素,又是一个限制因素。由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和生活需求的压力,加速了世界的工业化过程和技术进步这是因为,人口增长引起了劳动的社会化分工与合作和新的生产领域的不断开发人口规模或人口密度的地域增加,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均负担,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展人口增长导致的生活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也刺激着技术的发明与创造。然而,人口规模和增长的不适,又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

人口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增长影响国民经济的积累因文化教育消费的不足而影响人口文化技术素的提高,人口增长对技术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又被它带来的其他负作用所抵消因就业岗位不,过剩的劳动力既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又带来了社会的不安定,这种过重的人口负担还制约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进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高效益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人口增长的这种负效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已经表现得尤为明显,已严重制约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从世界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分阶段历史进程来看,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正负相关性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一般来说,在人口稀缺而有广裹的肥田沃土可供开发利用的古代,人口增长可以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可以增加社会的财富,那时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就表现为较多的正相关关系。事实上,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劳动的协作和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密度、素质对经济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社会条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体上是按相同的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在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社会里,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那么人口增长的速度和规模,也会相应的加快和扩大而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在当时生产条

件又允许的限度内,又会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反之亦然。这种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在速度和规模方面按相同方向发展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初期。到二十世纪,世界人口基数已相当庞大,易于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大都已被开发利用,此时的人口增长也就不再具有原来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了。而且到二十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已经获得极大发展,单靠体力劳动支持的经济已为大规模的机械所代替。随着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发展,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数量上相对减少而在质量上也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和所需时间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

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在速度上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按相反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情况,人口长速度反而相对下降。显然,这种劳动生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已使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大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价值,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此时,经济增长主要要求的是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因此,人口数量的增大似乎只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由此可见,一定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此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定速度的人口增长。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特定空间内相对稳定时,若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承受能力,这时经济发展就要受到人口增长的困扰。尽管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以上揭示的历史事作为一条客观规律还是存在的。

二、中国人口增长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提高

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实际情况表明,如果社会环境是一个由传统的生产方式的社会基础结构和素质低下的人群组成的“幼稚社会系统”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力较低,自然环境或资源基础对经济的约束超过了社会制度、体制、文化等人文因素,在这样的基础上口增长与贫穷则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因果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如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恰恰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而摆脱贫穷的速度最慢。在中国,贫穷地区多年的发展过程也揭示了同样的事实。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664个贫困县的年人均纯收人不足200元,其中40%的人口平均纯收人不足150元,绝对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 ,为发达地区的1/3.而这些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为2%-3%,大大高于全国水平。这种状况使这些地区丧失了积累和发展经济的能力,陷人了“人口过多—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还面临着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仍处于艰苦的爬坡阶段。一些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过来。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来看,人口的增长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提高,从而制约了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1949年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处于同期世界的较高水平。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中国人均国民收人水平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大量的国民收人被新增人口所消耗。以1986年为例,据测算1986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08%。,国民收人增长率为11.9%。然而,当年新增国民收人的12%、新增产粮食的40%、新建住宅面积的33%、新增病床的44% , 皆用于当年新增人口的需求。为了保障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需求的不降低,该年的积累率高达34.1%,于是居民的消费额比重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消费仅为444元,人均国民收人较上年亦仅增3.9%(按可比价格计算),其结果是除保证国家有限的积累投资,保障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稍有增长外,不可能再有较多的剩余用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投人,严重影响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如果我们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考察中国人口增长、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就可以发现“人口过多—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仍然存在。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收人水平下降,从而加剧了消费、产业、就业之间的矛盾,同时使劳动力供给急剧膨胀,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的矛盾突出,加重了就业的困难;就业困难反过来影响到人均收人水平,使就业者需要供养更多的家庭成,同时又使人均装备率和劳动生产率下降,使生产力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上生产发展水平低下,人均收人难以提高,消费结构长期不变,与非食物性支出有关的行业得不到发展,大大限制了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投,人们受教育的水平仍然保持在较低层次上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又使口增长成为可能的事实。由此可见,人口过度增长与经济水平落后往往相伴而生,经济水平落后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口的增长。而要走出这一恶循环的“怪圈”,只有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循环的轨道。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只有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增长,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延缓作用,而且起多大作用,人口学一般用一定的经济指标来衡量。最常用的指标就是口经济效益。所谓人口经济效益是指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口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社会结构变动,在经济上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都有相应的劳动耗费,同时也应当获得相应的收益,从而在物质利益上形成一定的成本和收益,投人与产出的对比关系,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经济效益。而从整个社会来考察人口经济效益即宏观人口经济效益,社会人口变动所引起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牵涉的范围,关系复杂,所以人口学建立了一套综合指标体系来衡量其大,考察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宏观人口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以下六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劳动力率与就业率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增长速度,人均劳动投人量与人均劳动产出量对比人均积累基金与人均技术装备水平,积累基金中人口投资与技术投资的比例,人均积累基金与人均产品增量的比例人均自然资源数值,主要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淡水用量、人均能源和矿产储量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人均消费基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用上述指标体系来衡量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较为科学的。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人均国民收人指标最为关键,也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综收人高,标志着人口经济效益大反之,则标志着人口经济效益低。如果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国民收人增长速,那么人均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就无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人口经济效益也就必然降低。人口的社会经济活动不能没有劳动对,不能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因此,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对比关系。人口与自然资源对比关系,即前面我们提到的人均自然资源数值。在一定时期内,耕地和森林面积、淡水、石油、煤和矿产的储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人口迅速增长,势必使这些白然资源的人均数值下降当人均自然资源数值下降到足以阻碍有关生产的人均产量的增加时,就标志着人口经济效益的下降。

可见,对衡量人口经济效益的变动来说,人均自然资源数值虽然不如人均国民收入等指标那样直接,但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此外,由人口变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我们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时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以上分析都是从人口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论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的问题的。提出的人均自然资源数值概念,也是用来分析人口经济效益高低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以上指标体系似乎就显得有些不够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就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问题,不能只从纯经济的方面来考虑,以及来建立两者是否相适应的指标体系。

从可持续发的高度来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展是否相适应,就是人口、经济、社会和自

然是否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可持续展的主体是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强调当代人在追求当今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做到后代人有合理享有同等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生态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口、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来建立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

其一是经济再生产;其二是自然再生产;其三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三个方面的再生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休。经济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是自然再生产,两者的本质都是质量、能量和信息的转化一与流动。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是联系、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的中间环节。一方面,作为自然的人,他要参与自然的再生产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他自然的再生产要通过经济的再生产才能实现。人类的劳动则是沟通两种再生产的桥梁。如果人类的劳动过程只是单纯向自然界剥夺,破坏了自然的再生产能力,经济的再生产将无法维持,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也将难以为继。因此,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就不能只从纯经济的角度来建立指标体系,而是应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问题。

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建立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自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口经济效益指标、人口社会效益指标和人口生态效益指标。这既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思,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又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即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然而,如何建立这一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仍是一个需要更进一步深人研究和分析的重大问题,需要不断的努力。

结论:解决人口问题最终还是落在经济发展上。因此一直以来我们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国际上来看,越是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分就业的国家越是觉得人口问题严重,有很大的人口压力。而发展迅速,充分实现就业的国家和地区,尽管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匮乏,反而觉得人口问题不是那么突出,甚至有的还缺乏劳动力资源。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单纯的。我认为:只有保持人口的适度增长才能扩大市场,刺激消费,加大经济规模,带来经济效益,从而长期稳定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在宏观调控上继续扶持并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刺激消费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经济有效地推动全国人口有序合理的转移和流动,加快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继续深化全社会义务教育并多样化提高成人教育的广度,这样才能实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以人口增长来推动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并根据经济增长的水平来确保人口增长的适度水平,这才是我们应当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更应该坚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由于各地区人口、经济、自然等方面条件的差异, 我们对于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需要更加突出区域性的特征, 即以不同区域为研究对象来确定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借以指导实践。以期待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相协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进程起着两重彼此矛盾的作用:人口过快增长会阻碍经济发展, 人口适度增长能促进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于人口增长与今经济发展的研究需要在新形势下做出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 1 ]王军.可持续发展[N ]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2 ]宋晓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N ] . 中国劳动出版社.

[ 3 ]徐淑芳. 可持续发展: 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选择[ J] . 天水学刊.1998( 02) .

[ 4 ]毛永文、李世涛.中国持续发展战略[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240页.

[ 5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J] . 人口研究.2007 (1) [ 6 ]胡鞍钢.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 J]. 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 [ 7 ]吴雪1;温涛2.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J]. 辽宁大学、枣庄市委党校[ 8 ]王学义.人口转变后果研究[ J].人口学刊.2007(5)

[ 9 ]毛志锋1; 米红2.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J].西安交通大学1996年8月

[ 10 ]毛志锋.适度人口与控制.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 11 ]李映惠1;杨伟2.略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陇南地区环保局1、甘肃省委党校

[ 12 ] 王涌泉.正确处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一书评介.管理世界双月刊.商务印书馆.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虽获得了一定发展,农村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景象,但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加快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就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及国内市场需求,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改革及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所以要充分认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科学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进而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现状。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基本为集体经济和小农经济,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生产模式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农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并且农村市场存在极大的潜在消费能力及生产能力,所以要积极开发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1]。当前我国存在农村土地荒置、农民掠夺式经营土地等现象,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物质及劳动很少,缺乏长远规划和科技运用,只依赖于传统经验;同时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资源转化率与利用率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劳动生产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安置剩余劳动力,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1.2存在的问题。第一,经济结构单一,思想理念滞后。土地一直都是农民的生命,以往基于土地的农作物种植相对单一,只局限于生活所必需的花生、大豆、小麦、水稻等,而忽视市场所需的农作物,致使种植收益也相对单薄,降低土地附加收益。目前在农村经济结构变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到底是为市场而种植耕作还是为生活而种植耕作。除此之外,农业在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有所不足,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加上乡镇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其污染严重、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较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在这些大好形势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农村多年积累下来的突出问题很难在一朝一夕予以解决,在农村问题上我们只是刚刚破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很多。在新形势下,如何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研究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近些年,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国家的水利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水库有所改善,但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农村生产生活“四难”问题突出。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比较突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大多数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化力度不够。近两年,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政府虽然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不少农户无技术、无资金、无经验,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造成投入多、产出少、销售难。再者,由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农村中稍有文化素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种植业,而留在农村的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因缺文化、见识窄,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接受慢,宁可固守低效益的传统种植业,也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植物饮料、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农业生产中的恶性循环。 (三)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大发展。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部分停产倒闭或改制,有的给镇村两级经济留下沉重的负担,负债相当严重。有的乡负债高达千万元,村集体负债上百万元,每年的收入不够还银行利息,严重影响乡镇和村组织正常工作的开展。许多村组织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上缺乏思路,步伐缓慢,不敢担风险,导致集体经济无项目,“空壳村”现象还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共享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

共享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共享经济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它打破了现有经济体制,其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促进供需匹配,激活闲置资源,实现个体间直接交换商品和服务。但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行业的不健全发展,也导致共享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制约了共享经济模式发展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实现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将以成都盼达共享汽车为例,通过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式,结合自身专业所学知识分析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得出共享经济的发展应与时俱进、在反思中完善管理制度、降低财务风险等结论,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共享经济;共享汽车;问题与策略 1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当前共享汽车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我国任何新生的事物想要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都离不开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经济模式,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地方性管理制度,这也就使得共享汽车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政策制度指导,共享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自由化的特点,市场上准入门槛低、监督不严格等问题都使得共享经济的发展十分不规范,以共享汽车的发展为例,当前市场上许多使用者将共享汽车占为己有或者肆意破坏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惩罚,另外由于监管制度的缺失也导致政府部门对于企业共享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行为缺乏合理有效的控制和监管,行业内部也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这些制度政策方面的不足都影响了共享经济的规范性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给城市的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完善共享经济尤其是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的管理制度,实现社会秩序的平稳运营也是相关的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关键所在。 1.2企业投资风险高回收期较长 共享经济企业投资风险高、投资金额大,资金回收期较长也是目前共享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2017年OFO共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相对于城市发展,农村经济依然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新形势下,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迎来新的局面,既获得更了多的发展机遇,又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今天的农村,如何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问题,并积极研究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农村经济、问题、对策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 经济发展本身是个循序积累的过程,简单说是个“钱生钱”的过程。经济发展遵循的规律是,资本往往流向高回报、低风险的行业。而农村经济的特点是回报相对低,且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其风险也是巨大的,此外农业生产的周期往往也比较长,因此这致使外来资本愿意注入农村经济的可能很小。同时对于农民本身,虽然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减轻农民负担,但是目前就支出而言,教育费用、医疗费用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费用过高,这些依然是农村“致贫”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农民辛酸数年的积蓄,最后只是用来带动了城市的教育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而且辛辛苦苦培养的子女往往最后也是落根城市,甚至还要搭上棺材本去为子女在城市谋取住房。如此一来,农民本身可用于农业发展的资本就微乎其微了,更别说发展其它新型农村经济。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一个缺乏资本的农村,任何所谓的快速发展都将成为华丽的口号!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化力度不够,规模经营很难形成。 这个问题主要是两个层面;第一、近两年,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政府虽然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35金融观察与经济视野 共享经济是在网络时代下诞生的新型经济模式,引发了新一轮商 业革命,提高了各类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 享雨伞、共享汽车出现,带动了IT 软硬件、信息终端等产业发展, 缔造出全新的企业运营、消费和生产模式。根浴PwC 的预测显示,到 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将会达到3350亿美元,我国的共享经济 规模将会达到世界首位,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一、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 关于共享经济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至2016年,在2016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共享经济”字眼,强调提升社会资源利 用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对于共享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提供了 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经历了2017年共享经济的洗牌潮后,2018年, 共享经济继续迅速发展,涉及领域包括金融、交通、医疗、生活服务、 知识技能等产业,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 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从发 展现状来看,共享经济已经从开始的房屋住宿、交通出行渗透至了物 流、餐饮、金融、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多个细分市场,并朝着能 源、农业、城市建设等传统领域中扩展。共享经济的产业、市场规模 均逐步扩大,根据2010年的数据来看,共享经济企业数量仅有十余家, 市场规模也仅有千万余元,在2015年,这一数据直线上升,市场规 模突破了百亿,各个行业发展规模均得到显著扩大,尤其是交通出行 业,滴滴平台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交通出行共享平台。同时,共 享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就业率,在共享经济支持下,就业方式变得更 加自主、灵活,每个人只要有资源、有时间,均可以参与,如在闲暇 时间通过滴滴平台成为专车司机,参与众包物流等,都能带来额外收 入。 二、共享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信用体系有待健全 在社会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下,社会失信问题得到了进 一步改善,但是相较而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违背诚信问 题依然存在。在共享经济的发展中,“诚信”是一个关键,只够有完 善的信用保障体系,才能满足共享经济的发展需求。在个人诚信体系 上,发达国家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如,在美国,制定了包括品德、能 力、资本、条件、担保品、稳定性在内的5C1S 标准体系,为Airbnb 与Uber 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支持。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社会信 用水平不高,以共享单车为例,少数用户将单车据为己有、恶意破坏、 涂改二维码在,更有甚者,利用二维码实施诈骗行为,严重影响共享 经济的发展。 (二)监管机制急需完善 共享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与之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善,政府的监 督力度不够,会给消费者造成隐患问题,这一新型经济模式的准入门 槛低,行业细则也不明确,导致事故频发。以共享单车为例,其发展摘要: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运行模式,以其新颖的商业模式,在其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共享经济也暴露出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共享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亚威 (身份证号:30105199005170912) 初衷是为了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是大量用户将单车随意停放,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城市秩序,加上监管不到位,也出现“儿童骑共享单车死亡”、“骑共享单车发生车祸致重伤”等事故。除此之外,网络监管不当也会造成问题,如APP 中存在的漏洞可能会导致用户财产遭到损失、信息泄露等。三、共享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一)完善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互联网+时代,共享企业掌握着大量用户隐私,包括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码、姓名、电话等,企业需要履行自身责任,严格遵照国家规定,做好事前预防工作,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更新现有技术,做好数据文件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严格规范信息使用权限,严禁侵害用户的权益。同时,完善现有的信用系统,对于失信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为个体建立信用方案,借鉴美国的措施,将品德、能力、资本、条件、担保品、稳定性等纳入信用体系中,制定奖惩措施,在整个社会中营造出诚信的风气。(二)制定针对性的法律制度针对共享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监管,打破立法思维,为共享企业提供生存空间,根据其发展中的问题和消费者的反馈进行科学指引,完善监管体系,制定法律制度。对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运营,也要做到全程监管,加强对用户数据、网络安全监管,并做好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引导人们安全用网、文明上网,从法律、道德上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成立共享经济行业协会通过共享经济行业协会,能够为共享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提供平台支持,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来做好产品管理工作,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针对侵害用户权益等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并规范企业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在退出运营前,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预先公示,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在发生纠纷时,由行业协会介入,杜绝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负面影响,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四、结语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产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然而,共享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进程中,也遇到了不和谐的音符,对于共享经济,要用包容心态对待,并从法律、监管、信用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制约。参考文献:[1]张一弛.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法律规制[J]. 金融经济,2019年08期[2]郭希雅,马淑娇. 共享汽车的发展逻辑:现在与未来[J]. 改革与开放,2019年06期[3]苏妍羽. 试论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商业故事,2018年17期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罗宾.蔡斯(robin chase)女士的《共享经济:重构未 来商业新模式》,为我们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带来许多前沿 性的启发。蔡斯女士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是Zipcar 等共享公司的创始人,参与大量政策咨询,是《时代周 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共享经济》是一本 介绍“人人共享模式”的书。蔡斯女士将自己创办共享经济企业的经历与自己多年来对于这种新经济形式的研究结合 在一起,写作了本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 炼出人人共享模式的三大基础:过剩产能,共享平台,人 人参与。各用一章介绍这三个方面,最后用一章概括了人 人共享模式的影响。第二部分,分别讨论了人人共享模式 相关的商业运作、政策规制和企业变革。第三部分,讨论 了人人共享模式的融资问题与环境问题。《共享经 济》在以下几个主题上的创新,对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具有 启发性:1、如何正确看待共享与公有、私有的关系:树立“使用而非拥有”的新理念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拥有”,这 是所有共享经济主张中共有的内核。这里的共享特指转移 使用权(access),但不转移支配权(ownership),拥有者 与使用者按一定合约共同分享剩余。Ownership被多数人习 惯地称为所有权。实际上,当所有权是指产权(property

right)时,Ownership仅仅是指所有权中的支配权,与之相 对还有使用权。例如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就把所有权 区分为支配权与使用权。蔡斯女士将这种产权区分归结为 “拥有资产”与“租借资产”(租就是使用费)的区分。这里的共享,与公有私有不在一个层面之上。公有与私有, 指的都是ownership。无论公有还是私有,并不影响使用权 是否转移。例如,中国农村改革中,土地的支配权归国 家、集体,但使用权可以转移给农民。农民对土地就是“使 用而非拥有”。可见“使用而非拥有”非公非私,既可以公有私用,也可以私有公用。对互联网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平 台拥有,大众使用。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以互联网形式实行“使用而非拥有”,突出优势在于蔡斯女士说的“让分享变得更容易”,具体到Zipcar案例上,“使8个1小时租赁和一个8小时租赁所需的成本相同”。共享 模式在互联网实践中往往指产品免费(不售卖),而服务收 费(即按“使用”收费)。针对生活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 消费;针对生产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经济(即蔡斯所 称Collaborative Economy)。协同经济不按拥有分成,而按 使用分成。互联网特殊在,可以进一步按使用效果分成。 例如,苹果商城模式实行三七分成,APP使用苹果的生产 资料免费,APP向最终用户收费;只有APP使用有效果 时,苹果才与APP们分成,从而间接向最终用户收费。以

关于共享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共享经济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 告 报告人:张治鑫 调查方式:网上问卷 调查时间:2017.08.22-2017.08.26 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 整理报告时间:2017.08.27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能力的提升,共享经济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均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尽管仍有人对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质疑,但总体发展较好,是人类的进步。

关键词:共享经济、互联网+ 1.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兴起。类似于众筹,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的需求,跟其他消费者一同订购旅馆、汽车、飞机、船舶等,以较低的价格成本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此同时出租者可以利用闲置的产品赚取额外的费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联系起来,实现直接交换、资源共享。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共享经济都表现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有人却对共享经济的未来充满了质疑,共享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吗? 2.共享经济内涵及其争议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

行的。据调查统计,当今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共享单车,大概有一半的人听说过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闲鱼等共享产品,只有26.92%听说过Uber。共享经济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在讨论共享经济的内涵与现状时,有必要对共享经济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从狭义来看,共享经济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目的,陌生人之间物品使用权暂时性转移的商业模式。随着共享经济内涵的不断扩展,广义的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涉及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闲置的物品进行租赁、二手转让等经济模式,同时共享经济模式也包括对闲置资产、技能、服务进行共享的协同生活方式。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往往被视为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共性经济的主要领域 共享经济的主要领域包括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知识技能、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共享金融、二手交易等。具体来看,出行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三农问题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我认为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做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并且我也是在农村长大,因此对农村我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做调查就更有必要了。中国现有8亿农民,对此我想到应该盯住这个庞大的市场,利用这一机遇发挥好拉动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利用寒假时间对我所处的农村经济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通过对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政府对农村发展所实施的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现状,研究提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调查对象: 由于青年人长时间在外,对村里的发展不是很了解,故调查的对象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稍低,在被调查人群中1/2的人只具有初中以下文凭。从婚姻状况来看,90%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 80%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三.调查内容: 个人一般情况,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家庭设施方面,家庭消费方面,国家政策方面以及农民对农村的发展建设的意见。 四.调查方式: 由于部分村民文化程度的关系,我主要对本村被调查的农户进行访谈式调查。 五.调查时间:2013年一月底。 六.调查地点:XXX 七.调查结果: 通过对农民们的谈话,已基本了解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如下: 家庭年收入约50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每户有可劳动人口约2人,且多为40岁以上。

居民每月各项总支出所占比: 种类比例 日常生活必需 40% 品 教育支出20% 赡养老人9% 农业成本20% 其它11% ,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基本全部落实到位,所有人都能享受医疗报销,并且现有许多帮助农民的政策,例如粮补等,农民可以更不用担心成本问题,可以更加放心得挣钱。 从大多数农民得知,当前,农村的交通还是个重要问题,住稍偏的居民还是出行不便,交通工具无法到达家门口,并且有地方的医保政策,“家电下乡”就存在欠缺。 总体来说,当前农村发速度正稳步提升,当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部分地区的交通及政策落实问题。 八.调查体会: 政策方面:我发现农民普遍认为国家政策的方向及目的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但是其执行到地方以后已经有所变味。 (一)﹑据本次调查所知,很多的村民反映有地方的医保政策就存在较多不透明的现象。乡卫生所的药物的价格更是高出当地药房药品价格的几倍。并且有些村级医疗合作社的医生在村民购买药品时,不愿意为其进行优惠。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其政策的制定上更加完善。新农村医疗合作政策是一项解决农村治病难﹑看病难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而制定的,可是在调查中我发现,在一些地方,它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那种效果。 (二)﹑在前几年,刚了解到家电下乡政策之后,认为这是一项利民的政策,可是走遍市内各个大型商场及走访农民得知,享受家电下乡优惠政策的家用电器种类少且偏低端产品,并且优惠款额较低,50%的人认为这不会影响他们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