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效益评价

财务效益评价
财务效益评价

第七章 财务效益评估

第一节 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一、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一)财务效益评估的基本目标

财务效益分析就是要评定一个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财务分析要回答以下问题:

1.项目投产后利润占投资的比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等。 2.贷款偿还期与投资回收期。

3.项目风险,即客观因素对收益额和收益率的影响。 (二)财务评价指标的分类

1、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两类: 静态指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称简单法指标。 动态指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考虑了项目整个周期。

??

?

?????

????????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率()

财务净现值(动态指标(折现方法)借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

资本金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利润

静态指标(传统方法)财务评价指标FIRR FNPVR FNPV 2、根据评价内容可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三类,即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财务清偿能力分析指标和财务外汇效果分析指标。

在财务评价实务中,一般是将两种划分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这些指标通过基本报表直接或间接求得,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资金构成分析,资金平衡分析和其他比率分析。

(三)财务评价指标与基本财务报表的关系

二、静态财务盈利指标

1.投资利润率

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生产期内各年利润总额变化的项目(如采掘工业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利润占投资的比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

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年总成本费用

年销售税金=年产品税+年增值税+年营业税+年资源税+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

2.投资利税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税总额与总投资的比率。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100%

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3.资本金利润率:项目正常年份年利润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与资本金的比率,它反映投入项目的资本金的盈利能力。

资本金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资本金×100%

①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

②资本金是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的一部分,也就是资本金是自有资金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资本溢价。一般情况下,资本金与注册资本相一致。

静态财务效益指标在项目评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些效益指标一般要高于

同行业的平均效益指标,从而有利于作出选择这一项目的决策。

在项目分析时,必须了解同行业正常年份的开工率,并分析本项目的正常年份开工率。

三、财务净现值与财务净现值率

(一)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一个项目的财务净现值是指项目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当未制定基准收益率时),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起点(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即项目全部收益值减去全部支出现值的差额。

表达式为:∑

=

-

+

-

=

n

t

t

t

i

CO

CI

FNPV

1

)

1(

)

(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计算期

i――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收益率

当FNPV≥0时,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表明项目的获利能力超过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收益率。当FNPV<0时,表明项目获利能力达不到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收益率水平。

(二)财务净现值率

财务净现值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它是项目财务净现值与全部投资现值之比。即单位投资的净现值。

Ip

FNPV

FNPVR =

Ip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现值。

净现值率可以作为净现值的一个补充指标。因为净现值是一个绝对指标,它仅表明该项目超过基准收益率的收益绝对额,但不能反映项目的资金利用效率。对于投资额不同的方案,除进行净现值比较外,还应进一步计算净现值率,弄清单位投资额所能获得的净现值。与净现值相对应,净现值率也有三种情况,即净现值率大于、等于或小于零。当净现值率大于或等于零时项目是可行的。

四、财务内部收益率:

是反映项目获利能力的常用的重要动态评价指标。它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累计折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用FIRR 表示

∑=-=+-=n

t t t FIRR CO CI FNPV 10)1()(

财务内部收益率可通过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用试差法求得。一般来说,试算用的两个相邻的高、低折现率之差,最好不超过2%,最大不要超过5%。

试差法计算公式为:

2

11

12)

(NPV NPV NPV i i i FIRR +-+=

i 1――试算的低折现率; i 2――试算的高折现率;

|NPV 1|――低折现率的现值(正值)的绝对值; |NPV 2|――高折现率的现值(负值)的绝对值。

在财务评价中,求出的FIRR 应与部门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i )比较,当FIRR

≥i 时,表明项目获利能力超过或等于基准收益率,从财务上看,该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该指标优点是比较直观,容易理解,计算时不必事先确定一个折现率。 缺点是计算较复杂,而且同样需要一个财务基准收益率作为判断依据。同时,该指标不宜用于项目排队。不能直接用于互斥方案比较,在互斥方案比较中要用差额(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即两个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t i n

t IRR CO CI CO CI -=?+---∑)1(])()

[(1

12

1i IRR >?时投资大的方案为优。

例:通过对净现值的计算,一项目当折现率为15%时,FNPV =639.4万元,当折现率提高到20%时,FNPV =-250.8万元,求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解:

2

11

121)

(NPV NPV NPV i i i FIRR +-+=

8

.2504.6394

.639)15.020.0(15.0+-+=

2

.8904

.63905.015.0?+= %6.18=

第二节 项目投资的回收能力与贷款清偿能力评估

一、全部投资回收期

(一)静态全部投资的回收期

是反映项目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指通过项目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来回收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全部投资回收期(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是假定全部投资都是自有资金来完成,所有的利息,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利息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都不考虑。

全部投资回收期Pt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从投产开始年算起。应注明起算时间,以免产生误解。

∑=

= -

Pt

t

t

CO

CI

1

)

(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将求出的全部投资回收期与部门或行业的基准全部投资回收期(P)比较,当Pt≤P时,应认为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考虑接受的。

例:某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第一年年初投资100万元,第二年年初投资150万元。第三年开始投产并达100%的设计能力。每年销售收入为200万元,经营成本为120万元,销售税等支出为销售收入的10%,求静态的全部投资回收期。

解:正常年份每年的净现金流入为:销售收入-销售税-经营成本,即净现金流入=200-200×10%-120=60万元。

全部投资回收期见表。

年序资金流出资金流入净现金流量累计

11200-100-100

2 150 0 -150 -250

3 140 200 60 -190

4 140 200 60 -130

5 140 200 60 -70

6 140 200 60 -10 7

140

200

60

+50

17.660

10

17=+

-=Pt =6年2个月 静态的投资回收期的主要优点是能反映项目本身的资金回收能力。缺点是由于过分强调迅速获得财务效益,没有考虑回收资金后的情况,而且没有评价项目计算期内的总收益和获利能力。

在使用这个指标时,必须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否则,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如有时A 、B 两个方案,投资回收期虽相同,但累计现金流量不同,因此仅用Pt 来判定方案的优劣是不够的。

(二)动态全部投资回收期 Pt 是按现值法计算的投资回收期。

∑=-=+-'

1

0)

1()(Pt t t

t

i CO CI

CI ——现金流入量 CO ——现金流出量

(CI-CO)t ——第t 年的净现金流量 i ——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

当年财务净现值

绝对值

上年累计财务净现值的+

值年份数-累计财务净现值出现正1'=Pt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