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

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88.1—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88.2—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QC/T 468—2010 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 QC/T 469—2002(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69—1999 QC/T 471—2006 汽车柴油机技术条件QC/T 471—1999 QC/T 481—2005 汽车发动机曲轴技术条件QC/T 481—1999 QC/T 488—2000(2009) 汽车燃油箱盖、加油口QC/T 488—1999

QC/T 489—1999(2009) 机油散热器总成技术条件JB 1419—1974*

QC/T 508—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JB 3597.1—1984*

QC/T 509—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2—1984*

QC/T 51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3—1984*

QC/T 51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4—1984*

JB 3598—1984*

QC/T 51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及喷油器清洁度测定方法

及限值

QC/T 515—2000(2009) 汽车发动机用调温器型式与尺寸QC/T 515—1999

QC/T 516—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金相标准JB 3657—1984*

QC/T 521—1999(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挺杆技术条件JB 3681—1984*

QC/T 526—1999(2009) 汽车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JBn 3745—1984*

QC/T 527—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连杆技术条件JB 3764—1984*

QC/T 54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2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

JB 3898.1—1985*

器体

JB 3898.2—1985*

QC/T 54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Ⅱ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

器体

JB 3898.3—1985*

QC/T 54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5型和6型法兰或压板安

装喷油器体

QC/T 543—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Ⅰ型螺纹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4—1985*

QC/T 544—2000(2009)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QC/T 544—1999

QC/T 551—1999(2009) 汽车发动机飞轮壳安装尺寸JB 3922—1985*

JB 3938—1985*

QC/T 558—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

方法

QC/T 570—1999(2009) 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技术条件JB 4043—1985*

QC/T 59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条件

QC/T 59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

QC/T 631—200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总成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QC/T 631—1999、

QC/T 630—1999

QC/T 637—2000(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JB 3258—1983

QC/T 644—2000(2009)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n 29034—1991

QC/T 747—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T 748—2006 汽车发动机气门—气门座强化磨损台架试验方

QC/T 777—2007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T 828—2010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QC/T 829—2010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试验方法

QC/T 901—1998(2009)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n 29008—1991中发动机部

汽车管带式散热器芯子型式尺寸

QC/T 29025—1991

(2009)

QC/T 29031—1991

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

(2009)

QC/T 29061—1992(2009) 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技术条件

*********

GB 4556—2001 GB/T 10327—2011 往复式内燃机防火

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

GB/T 4556—1984

GB 10327—1989

GB 12732—2008 汽车V带GB 12732—1996 GB 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 14097—1993 GB 15739—1995 小型汽油机噪声限值GBn 264—1986 GB 19756—200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GB 20891—2007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GB/T 725—2008 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GB/T 725—1991 GB/T 726—1994 往复式内燃机旋转方向、气缸和气缸盖上气门

的标志及直列式内燃机右机、左机和发动机方位

的定义

GB/T 727—2003 涡轮增压器产品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GB/T 727—1985 GB/T 1147.1—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7—1987 GB/T 1147.2—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50—2010 内燃机湿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GB/T 1150—1993 GB/T 1151—1993 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GB 1151—1982

GB/T 1859—2000 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

简易法GB/T 1859—1989、GB/T 8194—1987

GB/T 1883.1—2005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1部分:发动机设计和运

行术语

GB/T 1883—1989 GB/T 1883.2—2005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2部分:发动机维修术语GB/T 1883—1989 GB/T 2061—2004 散热器散热片专用纯铜及黄铜带箔材GB/T 2061—1989 GB/T 2940—2005 柴油机用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弹簧技术条件GB/T 2940—1982 GB/T 3821—2005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GB/T 3821—1983 GB/T 4672—2003 往复式内燃机手操纵控制机构标准动作方向GB/T 4672—1984 GB/T 4759—2009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GB/T 4759—1995 GB/T 4760—1995 声学消声器测量方法GB 4760—1984 GB/T 5264—2010 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GB/T 5264—1985 GB/T 5770—2008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GB/T 5770—1997 GB/T 5771—2010 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1—1986 GB/T 5772—2010 柴油机喷油嘴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2—1986 GB/T 6072.1—2008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

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通用发动机的附

加要求

GB/T 6072.1—2000

GB/T 6072.3—2008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3部分:试验测量GB/T 6072.3—2003 GB/T 6072.4—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4部分:调速

GB/T 6072.5—2003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5部分:扭转振动

GB/T 6072.6—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6部分:超速保护GB/T 6072—1985 GB/T 6072.7—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7部分:发动机功率代号

GB/T 6809.1—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1部分:固

定件及外部罩盖

GB/T 6809.1—2003

GB/T 6809.2—2006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2部分:气

门、凸轮轴传动和驱动机构

GB/T 6809.2—1988

GB/T 6809.3—2006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3部分:主

要运动件

GB/T 6809.3—1989

GB/T 6809.4—2007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4部分:增

压及进排气管系统

GB/T 6809.4—1989

GB/T 6809.5—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5部分:

冷却系统

GB/T 6809.5—1999 GB/T 6809.6—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6部分:润

滑系统

GB/T 6809.6—1999

GB/T 6809.7—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7部分:调

节系统

GB/T 6809.7—2005

GB/T 6809.8—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8部分:

起动系统

GB/T 6809.8—2000

GB/T 6809.9—2007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9部分:监

控系统

GB/T 8188—2003 内燃机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8188—1987 GB/T 8190.1—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

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

GB/T 8190.1—1999

GB/T 8190.2—2011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粒

排放物的现场测量

GB/T 8190.2—1999

GB/T 8190.3—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3部分:稳态工况

排气烟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GB/T 8190.4—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

发动机的稳态试验循环

GB/T 8190.4—1999 GB/T 8190.5—2011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5部分:试验燃料

GB/T 8190.6—2006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6部分:测量结果和试验报告

GB/T 8190.7—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7部分:发动机系

族的确定

GB/T 8190.8—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8部分:发动机系

组的确定

GB/T 8190.9—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9部分:压燃式发

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

环和测试规程

GB/T 8190.10—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0部分:压燃式

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现场测量用试验循

环和测试规程

GB/T 8190.11—200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1部分:非道路移

动机械用发动机瞬态工况下气体和颗粒排放物

的试验台测量

GB/T 10398—2008 小型汽油机振动评级和测试方法GB/T 10398-1989, GB/T

10399-1989

GB/T 10414.2—2002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轮GB/T 10414.2—1989

GB/T 10716—2012 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T 10716—2000

GB/T 10826.1—2007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1部分:喷油泵GB/T 10826—1989

GB/T 10826.2—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2部分:喷油器GB/T 10826—1989

GB/T 10826.3—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3部分:泵喷嘴GB/T 10826—1989

GB/T 10826.4—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4部分:高压油管和管端

连接件

GB/T 10826—1989

GB/T 10826.5—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5部分:共轨式燃油喷射

系统

GB/T 11355—2008 V带和多楔带传动额定功率的计算GB/T 11355—1989 GB/T 11356.1—2008 带传动V带轮(基准宽度制) 槽形检验GB/T 11356.1—1997

GB/T 11356.2—1997 带传动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

槽形检验GB 11356—1989中窄V带轮槽形检验部分

GB/T 11545—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疲劳试验GB/T 11545—1996

GB 12734—2003 汽车同步带GB/T 12734—1991

GB/T 13352—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及其带轮尺寸GB/T 13352—1996,GB/T

13405—1992

GB/T 14096—2008 喷油泵试验台试验方法GB/T 14096—1993

GB/T 17804—2009 往复式内燃机图形符号GB/T 17804—2003

GB/T 18183—2000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

GB/T 20064.1—2006 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1部分:安全要

求和试验

GB/T 20064.2—2006 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2部分:脱开角

试验办法

GB/T 20787—2006 往复式内燃机中、高速往复式内燃机底脚结构

噪声测试规范

GB/T 21404—2008 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一般要

GB/T 21405—2008 往复式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

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的附加要求

GB/T 21406—2008 内燃机发动机的重量(质量)标定

GB 20651.1—2006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1部分:压燃式发动机

GB/T 21428—200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安全性

GB/T 23337—2009 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

GB/T 23338—2009 内燃机增压空气冷却器技术条件

GB/T 23339—2009 内燃机曲轴技术条件

GB/T 23340—2009 内燃机连杆技术条件

GB/T 23342—2009 往复式内燃机回弹式绳索起动装置基本安全

要求

GB/T 23640—2009 往复式内燃机(RIC)驱动的交流发电机

GB/T 24748—2009 往复式内燃机飞轮技术条件

GB/T 26653—2011 排气歧管铸铁件

JB/T 2291—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芯子结构型式及尺寸系

JB/T 2292—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进、出水口、加热口及盖

JB/T 2293—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风洞试验方法

JB/T 6012—2005 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JB/T 6012—1992

JB/T 6012.2—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2部分:金相检验JB/T 6720-1993

JB/T 6012.3—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3部分: 磁粉探伤JB/T 6719—1993

JB/T 6012.4—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4部分:摩擦焊气门超

JB/T 5093—1991

声波探伤

JB/T 6013—2011 柴油机低压金属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3—2000 JB/T 6014—2011 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4—2000 JB/T 6015—2011 柴油机低压输油胶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5—2000 JB/T 8118—1997 内燃机活塞销技术条件JB/T 8118—1995 JB/T 8126.1—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1部分:总成技术条件JB/T 8126.1—1999 JB/T 8126.2—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2部分:总成试验方法JB/T 8126.1—1999 JB/T 8126.6—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JB/T 6718—1993* HJ 437—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

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

HJ 438—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

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

HJ 439—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

符合性技术要求

汽车发动机技术汇总DOC

你真正懂车么?汽车发动机技术汇总 目前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主要有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几种 类型。为了使读者对各种发动机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在这里将常见的汽车汽油发动 机类型与各种先进的汽油发动机技术特点归纳在一起,供大家分享。 直列发动机(Line Engine) 直列发动机(Line Engine):它的所有汽缸均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它的缸体和曲轴 结构简单,而且使用一个汽缸盖,制造成本较低,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其缺点是功率较低。“直列”可用L代表,后面加上汽缸数就是 发动机代号,现代汽车上主要有L3、L4、L5、L6型发动机。 L3(直列3缸发动机):一般用在1升以下的微型车上。它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制 造成本也低,重量轻,比较省油。如果一台直列3台机能达到一台直列4缸机的动力性能,那当然是3缸机要好些。如早期的夏利车装配的就是3缸发动机。 L4(直列4缸发动机):直列4缸发动机俨然已成了现代汽车的一种标准选择。它的 适用范围极广,小到微型车,大到2升多的车型,均由四汽缸机为汽车提供动力。与6缸机相比,4缸机的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但它的动力性和平稳性与同排量6缸机的差别并不十分显著;现代轿车大多为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方式,需要发动机横放在车头,要求发动机的体积不能太大,直列4缸机的体积尺寸正好,因而直列4缸机获得了广泛应用。 L5(直列5缸发动机):由于直列5缸机存在很难解决的平衡问题,容易引起振动,因此直列5缸发动机现已不多见。我国长春一汽曾生产过的奥迪100也是用直5发动机。现在沃尔沃S60、S80还在用直5发动机。 L6(直列6缸发动机):直列6缸发动机现在主要用在前置发动机后驱方式的汽车上。 从平衡角度来讲,直6比直4、直5,甚至V6的平衡性都要好。出于此原因,当你的机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 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88.1—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88.2—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QC/T 468—2010 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 QC/T 469—2002(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69—1999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发动机,汽车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发动机的存在,就不存在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即是汽车的发展。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和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气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所以可以说发动机的发展史即是汽车的发展史。 而发动机的发展也经历了无数人的努力,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是德国人奥托在大气压力式发动机基础上,于1876 年发明并投入使用的。由于采用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发动机的热效率从大气压力式发动机的11%提高到14%,而发动机的质量却降低了70%。 1892 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实现了内燃机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由于采用高压缩比和膨胀比,热效率比当时其他发动机又提高了1 倍。1956年,德国人汪克尔发明了转子式发动机,使发动机转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64年,德国NSU公司首次将转子式发动机安装在轿车上。 1926 年,瑞士人布希提出了废气涡轮增压理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压气机,给发动机增压。50 年代后,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开始在车用内燃机上逐渐得到应用,使发动机性能有很大提高,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1967 年德国博世公司首次推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开创了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的历史。经过30年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EMS)已逐渐成为汽车、特别是轿车发动机上的标准配置。由于电控技术的应用,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噪声和燃油消耗大幅度地降低,改善了动力性能,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第四次重大突破。 1971年,第一台热气发动机——斯特林机的公共汽车已开始运行。1972年,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在市场售出装有复合涡流控制燃烧的发动机的西维克牌轿车,打响了稀薄气体燃烧发动机的第一炮。这种发动机是在普通发动机燃烧室的顶部加上一个槌状体的副燃烧室,先将这处副燃烧室中较浓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作者: ————————————————————————————————日期: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3847—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 GB 11340—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3843—1983、 GB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3846-1993、 GB18285—2000中的压燃式 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 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17691—2005 错误!未定义书签。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 GB17691—2001、 GB14762—2002中的气体 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18285—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18285—2000中的点燃 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5181—2001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GB/T 16570—199 6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18297—2001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18377—200 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20 09)错误!未定义书 签。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281—1999 (2009) 错误!未定义书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汽车的发展史

汽车的发展史 摘要: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本文回望这段历史,回顾了汽车的起源,论述了汽车的功用、分类及性能要求,对国内外汽车的发展历史及各时期主要车型作了系统介绍,对军用汽车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叙述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军用汽车车辆分类车辆性能 引言 汽车同其它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是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了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不是现在之个式样,如果你能见到当时的汽车,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汽车呢。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史可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人类最初的工作劳动完全是由本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如果说有的话,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使用的是人体的股份这台发动机。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1.汽车的起源 马车和蒸汽机车以及19世纪的三轮汽车都可算作现代汽车的始祖。在铁路诞生以前,陆上道路通常是未铺路面的,因此,中世纪欧洲的骡马商队很普遍。后来,随着道路的改善,出现了宽轮子的四轮货车和公共马车。那时候的陆上运输成本高,而且客货运输安全系数低,陆上交通除受气候条件限制之外,还受水陆交叉、盗劫和战争等问题的影响。到17世纪,这种格局随着公路的改进而开始被打破。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十佳发动机VQ35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蒸汽机汽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N.J.Cugnot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出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动机的专利权。

标准件代号汇总表

1.半圆头内六角............................................................... 1 2.9 2.滚子......................................................................... C31-1 3.涨紧套....................................................................... C40-2 4.尼龙困扎带................................................................ D91-1 5.管接头......................................................................D96-4 6.电器接头...................................................................D96-5 7.水管..........................................................................G11-1 8.直角管接头...............................................................G13-1 9.单面管夹...................................................................G31-1 10.喉箍........................................................................G31-7 11.封口管螺母.............................................................G34-2 12.外六角油塞.............................................................G38-2 13.D8.8-10.9S内六角油塞...........................................G38-4 14.g内六角油塞......................................................GB38-4A 15.D8.8-10.9S 起子口油塞..........................................G38-5 16.组合垫圈................................................................G52-2 17.铜垫圈....................................................................G52-5 18.扩口式管接头空心螺栓...........................................G91-1 19.扩口式管接头密合垫...............................................G91-2 20.扩口式管接头管套..................................................G91-3 21.扩口式锥管螺纹直通管接头....................................G92-1 22.内六角螺钉....................................................GB70-76/86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 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 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 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 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 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 Ⅲ、Ⅳ、Ⅴ阶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 国Ⅲ、Ⅳ阶段) GB —2001 GB 20890—2007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 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 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001 (2009)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GB标准件国标标准件国标标准件代码大全-11页文档资料

螺栓 U型螺栓JB/ZQ 4321-97 添加 方头螺栓 C级GB/T 8-88 添加 沉头方颈螺栓GB/T 10-88 添加 沉头带榫螺拴GB/T 11-88 添加 半圆头方颈螺栓GB/T 12-88 添加 半圆头带榫螺栓GB/T 13-88 添加 大半圆头方颈螺栓 C级GB/T 14-1998 添加 大半圆头带榫螺栓GB/T 15-88 添加 六角头铰制孔用螺栓GB/T 27-88 已添加取消 六角头螺杆带孔铰制孔用螺栓GB/T 28-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槽螺栓 A 和 B 级GB/T 29.1-88 添加 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螺栓GB/T 29.2-88 添加 下方头螺栓 B级GB/T 35-88 添加 T 形槽用螺栓GB/T 37-88 添加 加强半圆头方颈螺栓GB/T 794-93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GB/T 31.1-88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细杆 B级GB/T 31.2-88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细牙 A和B级GB/T 31.3-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 A 和 B级GB/T 32.1-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细杆 B级GB/T 32.2-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细牙 A 和 B 级GB/T 32.3-88 添加 活节螺栓GB/T 798-88 已添加取消 地脚螺栓GB/T 799-88 添加 沉头双榫螺GB/T 800-88 添加 小半圆头低方颈螺栓 B级GB/T 801-1998 添加 六角头螺栓 C级GB/T 5780-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C级GB/T 5781-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GB/T 5782-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GB/T 5783-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细杆-B级GB/T 5784-86 添加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1110100C20涂小政发动机,汽车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发动机的存在,就不存在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即是汽车的发展。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和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气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所以可以说发动机的发展史即是汽车的发展史。 而发动机的发展也经历了无数人的努力,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惠更斯于1673年设计绘制了方案图,如下图所示。

第一台蒸汽机的的设计于1712年设计完成,如下图所示。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86年被视为汽车的诞生日,那辆奔驰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其动力单元却实在“寒酸”:第一辆“三轮奔驰”搭载的卧式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16KM每小时。这就是第一辆汽车的发动机,那时勇敢卡尔奔驰的夫人驾驶这辆奔驰1号上坡还需要儿子推车,当然沿途不停的熄火,转向也不灵,回娘家100公里的路程硬是走了一整天。 四冲程发动机其实早就由德国人奥托研制出来了。但应用的汽车上不得不提戴姆勒,他由于协助奥托研制四冲程发动机的原因而成为了第一个将四冲程发动机装上汽车的人。显然,从四冲程到二冲程是

世界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发展史 ●从轮到车——人类交通的第一次革命 ●自走车辆的探索——人类奔驰的梦想与追求 ●现代汽车的形成与发展——汽车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融合推动了汽车工业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汽车的发展——和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体 马车时代 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就用驯化了的马、牛拉车。马车是运输、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 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动力取代马,马车时代一直延续了约3000~4000年。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17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技师,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并对纽科门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1774年11月,他俩又合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发明的高效率蒸汽机一出现立即用到采矿、纺织、冶金、机械加工、运输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掀起了18世纪轰轰烈烈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利用动力机械的一大突破。从此,人们靠燃料的燃烧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蒸汽汽车的盛衰内燃机的诞生 古诺的尝试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发和激励,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出现了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用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到了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内燃机的先驱 蒸汽机的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把水烧开,将蒸汽送进气缸,推动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所以蒸汽机也称为外燃机。它的热量损失大,热效率低,仅10%左右,能源浪费严重。 如果让燃料在气缸里直接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力推动活塞作功,就可大大提高气缸压力和热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内燃机。1862年,法国铁路工程师罗彻斯,发表了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发动机理论,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并指出压缩混合气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1862年1月16日他的发明获得法国专利,他并没有造出实物来说明他的理论。 内燃机的诞生 奥托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22岁时弃商,开始从事煤气发动机的试验工作。 1866年,奥托研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翌年,此物荣获巴黎博览会金质奖章。 1876年,奥托对四冲程内燃机又作了改进,试制出第一台实用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 1877年8月4日取得专利,并成批投入生产。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1881年,戴姆勒辞去道依茨公司的一切职务,同他的同事威廉·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汽车工厂,开始研究一种“轻便快速”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1883年8月15日,戴姆勒和迈巴赫在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 内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他们再接再厉,把发动机的体积尽可能缩小,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轻便小巧的化油器式、电点火的小型汽油机,转速达到了当时创记录的750r/min。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机,取名为“立钟”。他们在1885年4月3日取得德国专利。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本总结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1.实际工质的影响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比热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且燃烧后生成CO2、H2O等气体,这些多原子气体的比热又大于空气,这些原因导致循环的最高温度降低。加之循环还存在泄漏,使工质数量减少。实际工质影响引起的损失如图中Wk所示。这些影响使得发动机实际循环效率比理论循环低。 2.换气损失 为了使循环重复进行,必须更换工质,由此而消耗的功率为换气损失。如图中Wr所示。其中,因工质流动时需要克服进、排气系统阻力所消耗的功,成为泵气损失,如图中曲线rab’r包围的面积所示。因排气门在下止点提前开启而产生的损失,如图中面积W所示。 3.燃烧损失 (1)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实际循环中燃料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喷油或点火在上止点前,并且燃烧还会延续到膨胀行程,由此形成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 (2)不完全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会有部分燃料、空气混合不良,部分燃料由于缺氧产生不完全燃烧损失。 (3)在高温下,如不考虑化学不平衡过程,燃料与氧的燃烧化学反应在每一瞬间都处在化学动平衡状态,如2H2O=2H2+O2等,由左向右反应为高温热分解,吸收热量。但在膨胀后期及排气温度较低时,以上各反应向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上述过程使燃烧放热的总时间拉长,实质上是降低了循环等容度而降低了热效率。 (4)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汽缸壁和工质之间始终存在着热交换,使压缩、膨胀线均脱离理论循环的绝热压缩、膨胀线而造成的损失。 (5)缸内流动损失。指压缩及燃烧膨胀过程中,由于缸内气流所形成的损失。体现为,在压缩过程中,多消耗压缩功;燃烧膨胀过程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气流阻力,使作用于活塞上做功的压力减小。 二、充量系数 衡量不同发动机动力性能和进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定义为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影响因素: 1.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Pa 2.进气门关闭时缸内气体温度Ta 3.残余废气系数 4.进排气相位角 5.压缩比 6.进气状状态 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1.降低进气系统阻力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和进气门所组成。减少各段通路对气流的阻力可有效提高充量系数。(1)减少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1)进气马赫数M 不超过0.5受气门大小、形状、升程规律、进气相位等因素影响2)减少气门处的流动损失增大气门相对通过面积,提高气门处流量系数以及合理的配气相位是限制M值、提高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增大进气门直径可以扩大气流通路面积;增加气门数目;改进配气凸轮型线,适当增加气门升程,在惯性力容许条件下,使气门开闭尽可能快;改善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2)减少进气道、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的阻力

汽车百年:汽车发展史

汽车百年:汽车发展史

————————————————————————————————作者: ————————————————————————————————日期: ?

汽车百年 汽车发展史之一 汽车的问世离不开发明家的苦心专研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奔驰、宝马、通用、福特、沃尔沃、丰田、本田等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自走车辆的探索是人类奔驰的梦想与追求。汽车同其它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是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了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不是现在这个式样,如果你能见到当时的汽车,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汽车呢。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初期,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批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 人类最初的工作劳动完全是由本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在1712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作功,而是靠机械作功的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1804的年,脱威迪克(Trouithick)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驶了15.7公里。由于蒸汽汽车本身又笨又重,不符合汽车灵活机动的基本要求,而且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为了改进这种发动机,艾提力?雷诺(Etience Lenor)在1800年制造了一种与燃料在外部燃烧的蒸汽机(即外燃机)所不同的发动机,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的气缸里直接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力推动活塞做功,人们后来称这类发动机为内燃机。内燃机大大地提高了气缸压力和热效率,使发动机的更小巧,功率更强。 现代发动机的发明是在使用蒸气机的基础上,仿造蒸气机的结构,在气缸中燃烧照明煤气作为开端的。首先成功制造了煤气机,在煤气机的基础上改进为汽油机,再研制为柴油机。1866年,德国工程师康特?尼古扎?奥托(CountNicholasOtto)研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该内燃机对进入气缸的空气和汽油混合物先进行压缩,然后点火,这种发动机活塞的四个冲程,把进气、压缩、作功及排气融为一体。为了纪念奥托的发明,人们把这种循环就称为奥托循环。1876年,经过对原发动机的改进,又发明了第一台实用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使内燃机的结构更紧凑和简化,从而推动了小型内燃机的实用化。100多年来,尽管发动机的研制在不断进行着,但奥托创建的内燃机工作原理,一直在现代汽车发动机上沿用至今。不过,奥托的内燃机以煤气为燃料,体积较大,重量约1吨,还不能用在汽车上。 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tBenz)最初在德国的曼海姆经营奥托四冲程煤气机,后来投入到汽油机的研制。1879年,本茨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Daimler)和迈巴赫在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紧接着,他们再接再厉,把发动机的体积尽可能缩小,终于在2年

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或许你对各种车型了解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甭管什么车,只要看一眼车灯,关于这辆车的概念化常识便会像水银泻地一般在记忆里汩汩流出。但这只是肤浅的理解,也许你并未真正懂得汽车的含义。要想真正的理解汽车,你必须向更深的层次探索,譬如发动机。这就好比要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一样。 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一个车迷,那么你对发动机就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对于汽车而言简直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不过,绝大多数人对发动机的了解是很难用“精通”来形容的,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就连许多被称作“专家”的业内人士也不见得把每一款发动机都说得入木三分。 其实,了解发动机才是了解汽车的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只有了解了发动机才算真正了解了汽车。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对发动机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之后将各式各样的发动机网罗在一起,形成了这篇“搜索引擎”。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对发动机全方位的介绍以及对比,让您可以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有关发动机的知识。 引擎常识 简单上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 发动机的分类 现代高科技在发动机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一些新技术、新结构广泛应用在发动机上。如V12、V8、V6发动机:它们均指气缸排列成V型,这种发动机充分利用动力学原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增大发动机排量,降低发动机高度。如:AudiA86.0使用W12-12缸V型排列发动机,BENZS600使用V12-12缸IV型排列发动机等。

内燃机车发展史及机车的结构原理

内燃机车发展史及机车的结构原理 内燃机车(diesel locomotive)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的机车。根据机车上内燃机的种类,可分为柴油机车和燃气轮机车。由于燃气轮机车的效率低于柴油机车以及耐高温材料成本高、噪声大等原因,所以其发展落后于柴油机车。在中国,内燃机车的概念习惯上指的是柴油机。 发展 20世纪初,国外开始探索试制内燃机车。1924年,苏联制成一台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并交付铁路便用。同年,德国用柴油机和空压缩机配接,利用柴油机排气余热加热压缩空气代替蒸汽,将蒸汽机车改装成为空气传动内燃机车。1925年,美国将一台220 kW电传动内燃机车投入运用,从事调车作业。30年代,内燃机车进入试用阶段,直流电力传动液力变扭器等广泛采用,并开始在内燃机车上采用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扭器等热力传动装置的元件,但内燃机车仍以调车机车为主。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由功率为900~1 000 kW单节机车多节连挂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柴油机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内燃机车多数配装了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功率比战前提高约50%,配置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和液力传动装置的内燃机车的发展加快了,到了20世纪50年代,内燃机车数量急骤增长。60年代期,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机车制进,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2 940 kw内燃机车。在70年代,单柴油机内燃机车功率已达到4 410kW。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联邦德国在1971年试制出1 840 kW的交一直一交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从而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内燃机车随后的发展,表现为在提高机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以及防止污染、降低噪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中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先后有东风型等3种型号机车最早投入批量生产。1969年后相继批量生产了东风4等15种新机型,同第一代内燃机车相比较,在功率、结构、柴油机热效率和传动装置效率上,都有显着提高;而且还分别增设了电阻制或液力制动和液力换向、机车各系统保护和故障诊断显示、微机控制的功能;采用了承载式车体、静液压驱动等一系列新技术;机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性能有很大提高。东风11客运机车的速度达到了160km/h。在生产内燃机车的同时,中国还先后从罗马尼亚、法国、美国、

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一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I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 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岀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 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 (N.J.Cugnot )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 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 牵引4-5吨的货物。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 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 )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 岀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岀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岀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岀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 动机的专利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