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区压铸产业集群发展

高要区压铸产业集群发展
高要区压铸产业集群发展

高要区压铸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肇庆市高要区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处在珠江三角洲与广东西翼的结合部和西江经济走廊的枢纽位置,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西江水道、三茂铁路、南广铁路、广肇城际轻轨、广昆高速公路、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广肇高速公路、国道321线、国道324线、省道肇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贯通高要境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区总面积2196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人。

2015年7月20日,高要撤市设区,高要区正式挂牌运作,成为肇庆“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要以此为契机,充分释放和发掘改革红利,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整合城市要素资源,推动产城融合“两化”并进。

一、高要压铸产业总体情况

今年8月,高要区人民政府与中国铸造协会、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仪式在我区举行,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压铸研究院、中国压铸博物馆、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高要)压铸中心、中国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高要分院(学习中心)落户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对高要压铸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促进压铸企业提升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更为高要压铸产业、汽配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搭建综合服务合作平台,全力打造政、产、学、研融于一体的创新发展园区,成为全球压铸产业集聚和技术领先的示范区。

早在2006年,高要区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压铸产业基地”称号,高要压铸产业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9月,高要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同时,高要区技工学校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称号,是全国第3间获此荣誉的学校。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开幕式上,广东高要被授予“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是全国铸造产业集群中,唯一被授予产业集群示范基地的城市。高要压铸协会共有鸿图、鸿特、鸿泰三家企业入选中国压铸件生产企业50强,并荣获本次优质压铸件金奖。鸿泰后副车架荣获本次优质压铸件评比特别金奖(全国三个特别金奖)。

截至2017年,高要地区已集聚了大大小小的铸造企业已达上百家,其中压铸企业有40多家,压铸产业已发展成为高要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铝合金压铸溶解、铝液配送、压铸模具设计、制造、新能源汽车压铸件和汽车压铸件、梯级等精密压铸件、产品压铸后加工、热处理、精密数控加工、产品浸渗等富含高科技含量的全新一体化产业,并形成了模具制造、数控设备、包装材料、辅助材料等相关产业链的集聚。

为了推动高要区压铸行业的发展,在广东鸿图、广东鸿泰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06年成立了高要压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支持行业发展。广东鸿图、广东鸿泰、

高要鸿爱斯、高要鸿兴、高要力源、高要恒隆等多家压铸企业年产量已达到52.78万吨。2010年至2017上半年,高要压铸企业逐年增长,累计贡献约14.68亿的税收。近年来,我区压铸企业努力通过人才培养,增加先进生产设备,建立自动化生产线,逐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均产值,2016年高要压铸协会企业创税3.88亿元,创利润达3.78亿元,实现压铸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科学有序发展。为支持我区压铸产业振兴发展,肇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肇庆市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2017-2021年)行动方案》、《肇庆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高要区委、区政府出台了《高要区落实肇庆市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2017-2021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高要区关于扶持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8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扶持、金融扶持、技术装备升级改造、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企业上市、税收优惠、用地保障、能源保障、人才服务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促进区内压铸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积极鼓励压铸企业申报市级以上项目专项资金扶持,为高要压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政策支持。自2010年以来,广东鸿图获得各级研发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广东鸿泰获得各级研发扶持资金约3300万元。2006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高要首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压铸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经过深耕压铸业务多年,2016年压铸业务板块年营收

规模已达26亿元。近年来,广东鸿泰科技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速度迅猛,为谋划充足资金做大做强,2016年11月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我区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促使高要压铸发展成为集铝合金、镁合金精密压铸产品研发、制造、产品销售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知名的大型专业化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一是以政策为导向,加快“机器换人”步伐。重点支持铸件企业加快装备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装备提升,积极采用配套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制造和节能伺服电机等辅助设施来降低压铸机能耗,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竞争能力。现已拥有自动化生产线的压铸造企业达7家,总数达81条;7家压铸造企业配置了186台机器人。为使企业节省成本、降低能耗污染,创新发展模式,广东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与区内大大小小压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铝液配送的模式,真正做到了铸造产业的绿色发展。二是力促企业加强创新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区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区内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科研实力,2010年至2017年累计申报国家专利136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已授权17项,共获得省、市级科技项目共16项,其中申请减免的税前扣除项目共47个,获得政府资助资金共5500余万元。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告国家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15件,已授权发明

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60件,已授权52件。同时,广东鸿图、鸿泰、鸿兴等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优势互补,对复杂精密压铸模具、镁合金压铸以及应用压铸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研究,开发有色金属压铸件,并通过经常联同院校参加压铸行业的各种展会、技术交流,掌握国内外压铸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

高要压铸始终坚持贯彻“以人才为中心,以技术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自2008年以来,高要压铸协会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8亿元,凭借多个研发机构与庞大的研发队伍,在新产品开发与新客源开拓上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各企业都得到迅速发展。

(三)培育压铸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强化产业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我区龙头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拓展产品类型、扩能升级改造、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规模和效益,实现了做大做强。广东鸿图作为高要压铸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同行业技术生产信息交流,昂首行业前沿,大力试行产品加工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先后建立了自动化压铸岛生产线6套、自动化数控加工生产线3条,以及后加工自动自动除毛刺生产线2套,2016年7月,收购宝龙汽车60%股权,切入专用车整车制造领域,2017年完成100%收购宁波四维尔工业,成功切入汽车饰件领域;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机器人

清理梯级,一台机器人可代替15个清理工的工作量;并拥有各种规格的压铸生产设备、压铸过程模拟分析系统、压铸产品检测系统、模具研究开发系统等一批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外,拥有高真空压铸工艺技术以及差压铸造工艺技术,是专业的铝合金压铸生产企业,能适合研发生产高性铝合金压铸件以及军工铝合金铸件的企业。广东鸿兴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新厂房以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投产,成为重力铸造企业,年产重力铸造件达10000多吨,填补了高要在重力及低压铸造工艺的空白;高要鸿爱斯压铸科技有限公司对压铸生产过程实施了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产品质量;广东力源压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

(四)做好行业管理与服务,促进产业有序发展。为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行业秩序,我们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严格执行《高要市产业项目准入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严把行业准入关。同时,积极落实工信部和中铸协的要求,配合企业做好行业准入的申报工作。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行业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杜绝“无标”生产或不按标准组织生产。广东鸿图积极参与各级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活动,特别是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其通过取得标准话语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9年至2017年期间,我区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2项,企业标准5项。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我们每年积极组织压铸企业参加中铸协举办的活动,以及各级举

办的系列商贸交流活动,加强交流,开阔视野,促进企业开放发展和产业有序发展。

三、发展规划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下游产业一直处于滞胀状态,对于我区铸件产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国家出台的《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也对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等方面做了具体刚性规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坚持规划引领,坚持转型升级与加快发展并重,着力推动全区铸件产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总体方向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为主线,以“提质增效、扩张总量”为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向高端压铸铸件、成套装备并重的多元化方向转变,着力打造中国乃至全球一流的铸件产业的生产基地,使高要区“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称号享誉全球。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0年,重点实现以下三方面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明显提升。

全区压铸铸件产业年产值达到150亿元。形成骨干企业梯队,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5家,5至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亿元企业15家以上;上市企业达到(含新3板)5家以上。

2、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1个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个以上,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5个以上。大中型企业主要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

3、实现绿色铸造。

力争全行业实现生产准入条件,单位产量能耗、铸造企业的废物、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获得中国绿色铸造示范企业2家。

(三)重点任务

1、实施内培外引,做大产业规模。以工业发展“366”工程为契机,用5年时间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压铸产业建设,继续落实铸件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实行“一企一策”,着力做强做大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加快鸿图科技、鸿泰科技等龙头企业项目促建促产,着力培育销售过百亿龙头企业。依托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载体,充分发挥鸿图科技、鸿兴金属科技等龙头企业的行业领军作用,大力发展绿色压铸,促成鸿图科技园向肇庆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基地扩容建设,引导、带动关联企业进驻,形成特色集聚、规模发展,力争升级打造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基地。把握我省加快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我区地处广佛肇经济圈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存量资产,加强与广佛对接,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

2、加强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广东理工学

院“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着力打造统一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精密压铸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实施重点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专精特新”产品的研发,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实施“机器换人”计划,着力推进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重点加快鸿泰科技打造产品的特色优势和国内外领先的铝合金压铸件研发平台,实施差异化策略,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通过提高主营各类铝合金压铸件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拓宽产品种类,形成独有的经营模式和产品种类,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巩固在铸造行业的领先地位。

3、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在做大做强汽车、梯级等现有主导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高端精密铸件等新产品,由单一产品向成套技术装备方向发展。加快产业发展,着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围绕产业链的两端,加快废弃材料回收利用、包装材料、仓储与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分工合理、上下游配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序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4、注重品质建设,提升市场影响力。依托广东省高校和科研优势,鼓励优势企业实行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国家、省级和行业地方标准的制订,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主导化。利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改进能力。通过名牌创建,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确保鸿泰科技继续与比亚迪、丰田、本田、广汽集团、博世汽车、沃尔沃汽车、日本山下橡胶、日本电

装、东海橡胶和美国奥的斯、芬兰通力、日本三菱以及深圳中兴、京信通信、武汉凡谷等国内外著名汽车、电梯、通讯企业建立良好的研发和经贸合作联系。

5、抓好节能减排,倡导“绿色铸造”。积极推行电改气,鼓励使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做好废品回收利用,实现节能、降本、减排目标。鼓励企业通过各种管理体系认证建设,实行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广东鸿图计划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内以绿色环保、智能化、信息化、多元化、自动化、安全节能为目标打造广东鸿图科技园,该项目占地约400多亩。2017年1月正式启动,分三期建设,建设总周期预计6年,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约40亿元的年产出,创税约2.5亿元,可提供近6000人的就业岗位。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区将继续依托现有的技术和渠道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理念,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汽车、汽车轻量化方面的业务,开拓汽车总成和汽车装饰件等新业务,打造产品的特色优势和国内外领先的铝合金压铸件研发平台,实施差异化策略,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国内压铸行业树立标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框架,再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发展的机会,高要压铸产业集群,必将大有作为,创造出更加令人瞩目的辉煌。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以河北省为例 作者:时间:2018-08-14 浏览次数:5367 次 摘要:河北省要实现县域经济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能力地产业集群.通过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分析特色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地作用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地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地政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县域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重要途径.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极,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地关键.河北省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发展滞后,各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如何破解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地问题与困难,增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活力,是关系到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地重大课题.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省现有11个地级市,下辖172个县<市、区),其中22个县级市、114个县、36个市辖区.2008年,全省县域人口为5851万人,占总人口6989万地83.72%.实现生产总值达1.15513万亿元,占全省地71.4%,比上年增加1063.4亿元;突破100亿元地县级单位有37个,比上年增加5个.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2亿元,比上年增加28.8亿元,增长了10.6%,超过10亿元地县级单位有4个.2008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0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随着县域工业地快速发展,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5.3%,提高1.7个百分点.县域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8年粮食单产达每亩314.6公斤,创历史新高;总产量2905.8万吨,增长2.3%,为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棉花生产平稳增长,播种面积69万公顷,增长1.5%;总产量73.7万吨,增长1.?%.油料播种面积51.7万公顷,增长 3.7%;总产量152.6万吨,增长10.5%.蔬菜播种面积110.1万公顷,增长2.5%;总产量6684.6万吨,增长3.8%.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411.0万吨和504.5万吨,分别增长 5.6%、3.7%和3.1%;水产品产量达96.6万吨,增长 6.6%.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56.1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8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77.3%;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4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95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实际机耕面积达491.4万公顷,占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地比重达83.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当年机械播种面积601.8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地比重达69.1%,提高 5.8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284.6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地比重达32.7%,提高1.7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一、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特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界定有多种,而哈佛大学教授波特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 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即产业特性。特定领域是指某一产业,它但是三大产业中的任一产业,但一样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多,往往是与某具体产品联系在一起,且多是消费品。 二是在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即地点特性。该区域可大可小,但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而是以地理的邻近性为界限。 三是一样都包含五大类相互作用的机构。一个典型产业集群中 图1 产来集群的五大差不多构成单位 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

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其中,成品商是该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客商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者,供应商是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与供应者,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成品商、供应商与客商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研究所、行业协会等机构,规制治理机构是指为集群中各类经营性单位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检测与监督机构等。 四是存在着显著的竞合关系。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或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为了共同的市场,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之间都进行着猛烈的竞争;但为了某种需要,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合作。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与机制 1.形成诱因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有三种:一是诱致性自发形成,即因某些因素诱导而自发的形成;二是强制性培养而成,即通过有目的规划与培养而形成的;三是引导性培养而成,即在产业集群的早期即能识别出并加以有效地培养而形成。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特定供给因素的存在,如马歇尔所说的存在适合某种产品生产的、专门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形成产业集群(马歇尔,1994)①,或是波特所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态、一两个创新性 ①注:马歇尔是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讨论产业集群现象,只是他当时称之为“地点性工业”,意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点”。

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构筑跨越发展战略支撑

肥东发展与改革 肥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 (总第18期)2008年4月23日------------------------------------------------------------------------------------------------ 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构筑跨越发展战略支撑 ——赴河南省长垣县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外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编制好我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升我县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助推肥东跨越式发展,经县领导同意,4月18日下午,县发改委组织县直有关部门前往河南省长垣县学习考察。现将此次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长垣县概况和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隶属新乡市,地处豫北平原,东靠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隔河相望,西(北)邻滑县,南界封丘,北依濮阳,居郑州、新乡、安阳、濮阳、开封、菏泽等城市群中心。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8乡、4个办事处,总人口80万,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和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建筑之乡、起重机械之乡、医疗器械

之乡,是河南省城镇化建设重点县、扩权县和对外开放重点县,系“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 目前,该县综合经济实力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排序第33位,较1990年前移了59个位次。近5年来,长垣县GDP年均增速在2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达30%左右,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4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60%以上。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2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9亿元,增长42.1%,实现利润4亿元,增长170.8%。财政收入完成2.57亿元,增长2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亿元,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62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4198元,增长17.3%。 二、长垣县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地处黄泛区的长垣县,近年来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被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誉为“长垣现象”、“北方的温州”。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为何发展得这么快,取得如此大的成绩,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得知,这主要得益于长垣县在近年的发展实践中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的新路子,加快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向骨干龙头企业集聚、向城镇集聚、向工业园区集聚,培育形成了七大优势产业(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建筑、防腐、烹饪、绿色食品、苗木花卉)、六大经济板块(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商贸流通、特色农业、劳务

铸造产业园发展规划

经济贸易局 2010年1月28日1......................................................................................................................................... 铸造产业集群的现状. (1) 1.1中国目前产业集群现状 (1) 1.2桓仁县基本条件和发展基础 (1)

1.2.1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情况 (1) 1.2.2优质原材料产地 (2) 1.2.3铸造业发展基础良好 (2) 1.2.4市场需求 (3) 1.3桓仁现状 (4) 1.4存在问题 (4) 1.5我县铸造业工业园规划构想 (6) 2.铸造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7) 2.1发展背景 (7) 2.2发展机遇 (8) 2.3集群培育 (8) 2.3. 1创造环境,引资引智 (8) 2.3. 2立足区域,强化自身 (9) 2.3. 3组织创新,机制改革 (9) 3.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 (10) 3.1产业集群地里位置 (10) 3.2自然概貌 (10) 3.2. 1 气候 (10) 3.2.2水文 (10) 3.2.3地貌 (11) 3.3指导思想 (11) 3.4总体目标 (12)

3.4.1总体发展目标 (12) 3.4.2主要经济目标 (12) 3.4.3重点产品产能发展目标 (13) 3.5集群发展实施步骤(2010 -2020年) (13) 3.5. 1 “五个一”机制打造25亿元铸造产业集群 (13) 3.5.2铸造产业三大发展战略,实施“五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 (14) 3.6集群分区及园区内配套设施建设 (15) 4.主要政策措施 (16) 附件:桓仁铸造企业情况简介

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f9380849.html, 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认识 作者:范丽娅 来源:《商情》2015年第32期 【摘要】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在带动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集群既能为区域经济创造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是很多地区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莱州市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30强县,现已形成黄金、机电、石材、盐及盐化工、电力、临港物流、旅游等产业集群,由于种种原因,其经济发展出现后劲不足、持续增长动力减弱等问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莱州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于推动莱州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崛起 一、莱州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型产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莱州市的现有产业集群主要是资源型产业,如黄金、石材、盐及盐化工等,产业链条短,基本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低成本优势。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文化,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未真正树立,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直接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缺少龙头企业拉动,存在“有产业、缺(大)企业”现象。从集群内部产品看,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的压力。如莱州现有的石材产业、小型装载机产业等,都曾占据过国内市场的较大份额,但由于经营粗放、产品同质化严重、目标市场相同等,带来集群企业内部之间的过度竞争,使企业陷入增产降效的恶性循环,导致产业集群发展面临困境。 (三)空间布局分散,全域发展规划欠缺 莱州市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相对分散,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不高。仍以传统的沿路扩张方式为主,企业遍地开花、自由生长,政府引导和管理职能缺失。区域功能定位不清,全域发展规划欠缺,致使大多数镇街都在积极发展工业,谋划建设各种类型的工业园,缺乏科学的布局规划,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四)创业意识淡薄,发展动力不足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透析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导读: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OFweek激光网讯: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为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现实。 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及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发展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据统计,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美元。 激光产业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分布,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国内激光市场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光通信器件与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器、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元部件等,要应用则在于工业加工和光通信市场,两者占据了近7成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研究机构;有21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常年有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有200多家。国内激光行业已形成激光晶体、关键元器件、配套件、激光器、激光系统、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环节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些老工业基地及小企业基地,开始向高端制造领域转型。例如温州激光产业集群及鞍山大力发展激光产业等。 一、2020年武汉将成全球激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和开发区“工业立区、项目强区”发展战略,壮大镇(街道)经济实力,根据开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加快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工业立区、项目强区”的发展战略,理清思路,以强镇(街道)富民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镇(街道)工业小区为载体,充分发挥集体、村(居)民闲置资金作用,突出发展工业,服务好企业,不断拓宽镇(街道)经济发展空间,把镇(街道)(块状)经济作为开发区经济重要增长点。 2、基本原则。一是强化特色原则。强化产业特色、促进专业化分工、做优做强镇(街道)工业经济。二是推动集聚原则。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配套、形成低成本、大批量、高质量的企业生产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集聚集群发展。三是突出创新原则。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激励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增强镇(街道)工业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差异发展原则。错开园区主导产业,扶持和培育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提升镇(街道)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

二、发展重点和目标 3、发展重点。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机遇,将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以项目为生命线,以加工制造业项目、地方财源项目为重点,突出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把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配件加工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三、主要措施 5、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成立加快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副书记黄有盛任组长,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好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6、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全民创业的意见》(抚府发1号),在资金、融资、创业培训、产品营销等方面对初始创业者予以扶持。 7、积极鼓励建设镇(街道)工业小区。保障镇(街道)工业发展用地需求,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区位条件优越、发展要素齐备的优势,划出500-600亩地,规划建设镇(街道)工业小区,用于承接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镇(街道)工业小区用地仅收取成本价。 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争取金融机构重点支持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中小民营企业,扩大银行放贷规模。积极鼓励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加强对镇(街道)工业项目融资力度,有效推动政、银、企、保四方的互动发展。同时,灵活筹集镇(街道)工业小区建设资金,在合法和自愿的基础上,引导村(居)、村(居)民将闲置资金参股建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

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

十三五铸造行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十三五铸造行业发展规 划及前景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十三五中国铸造行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十二五”以来,我国铸造行业持续平稳发展,但增速显着放缓,与其他国民经济各行业一样进入到了发展的新常态。 我国铸造行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哪些相关政策和措施将会出台日前,中国铸造协会全文发布了《铸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重点发展任务直指行业难题 《规划》指出了我国铸造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铸造行业仍然存在大量落后产能,多数领域产能过剩加剧,少数领域关键铸件尚不能满足主机要求,质量和品牌意识不强,粗放式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铸造行业标准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下的需求,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制造强国战略,把我国建设成为铸造强国,铸造行业在“十三五”期间面临的转型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因而,《规划》提出了铸造行业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淘汰铸造行业落后产能。继续深入推进铸造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通过国家铸造行业准入管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加强环保及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制定,推进地方相关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实施,通过市场驱动,积极化解铸造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引导产能向优势产能集中。 二、是重点攻克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铸件制造的“瓶颈”。特别是攻克能源动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需要的关键铸件核心铸造技术,攻克工程机械高压力、大流量高端液压铸件等基础铸件的制造。 三、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优先发展重大技术装备。为提升我国铸造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铸件产品质量,重点要在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及修复、节能减排及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工程模拟及信息化、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一批关键共性铸造技术研究。同时,在先进自动化铸造设备、废砂再生、高效节能熔炼设备、铸造3D打印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应用。 四、是推动铸造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支持行业研究机构的发展,大力提升中国绿色铸造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的建设水平。在分行业或专题领域继续培育一批如压铸技术、耐磨材料、精密铸造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机构、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工作平台的建设,推动铸造行业创新发展。 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正在努力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生态大县”的xx县,有必要以竞争优势的思维重新审视全县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 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至2002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

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07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体现在: (一)有利于节约成本。由于企业相对集中,可充分利用水、电、路、通讯服务、“三废”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使平摊到单个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节约;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共聚一处,且长期的合作使企业之间关系密切,有关市场、技术等信息在群内传播更加迅速,大大节省了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同一产业的大量聚集往往造成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聚集,原材料的大批量购买使单位支出更低,并使原料和设备备件的库存降至最低;集群也往往造成大批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的聚集,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招聘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时的搜寻费用;产业集群的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节约了签订合同和监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 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 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 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 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

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 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 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 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资源和市场 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物 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典型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区域 交通运输设备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萧山、上海、长春 汽车整车长春、上海、广州 摩托车零部件长春、新昌、温岭 摩托车整车江门、重庆、温岭 汽车车身及挂车长沙、顺德、重庆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元件及组件无锡、深圳、苏州 计算机外部设施南京、福州、苏州

我国铸造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据铸造行业现状了解,中国境内已经形成四个集聚趋势比较明显的铸造产业基地,它们分别是:中国铸造之乡-河北泊头,江南铸都-湖南嘉禾,中国汽车铸件出口基地-河南林州,中国耐磨铸件之都-安徽宁国等为代表的铸造产业集群发展基地。现对2014-2015年我国铸造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产业集聚发展能够聚合产业内和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能量,形成一个能量巨大的产业能量环,以集聚的大量能量带动产业内部的企业发展。产业集聚具有诸多的优势,铸造产业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产业集聚对于推动铸造产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铸造行业十年十大成就 1.铸件产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 2010年我国铸件总产量已达3960万吨,产值超过4000亿元,铸造厂点约3万家,从业人员约200万人。 2.铸件进出口企稳回升 我国每年铸件出口总量点铸件总产量的8%左右。原来一些需要进口的铸件,现在可以自己制造。只有极少数高端铸件需要进口,铸件的进口数量,占我国铸件出口量的1.5%。 3.企业规模逐步增大

我国铸造企业数量比世界其他国家铸造企业的总和还要多,但企业的平均产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目前这种状态正在渐渐改善,我国铸造企业的平均规模正逐步增大。 4.铸件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铸件内、外废品率有了明显下降;二是某些类别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 粗糙度、材质力学性能和耐热、耐蚀、抗磨等重要质量指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三是出口铸件的技术档次、质量、品种和数量都有大幅度提高,某些原来依靠进口的重要铸件已实现国产化。 5.铸造企业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近十年来,国内已有一批铸造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接近和达到世界一流企业水平,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 6.铸造用原辅材料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铸造用原辅材料的生产和供应已成为一个单独的产业。国内一些大型铸造原辅材料生产企业不仅在国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向其它国家出口。 7.国产铸造设备占有率和模具的制造水平有显著提高 国内原有的铸造设备制造厂加上一批新兴的公司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方式,生产了许多性价比高的铸造装备,基本满足了国内高端铸件生产企业需求,同时出口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铸造模具制造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浙江象山、江苏无锡等地已成为我国铸造模具的制造中心。一些复杂铸件的模具在国内均可制造。 8.铸造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不少铸造企业加快了专业化步伐,致力于开发高技术含量、自主技术绝窍的产品。专业化生产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9.“绿色铸造”理念得到强化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一、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特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界定有多种,而哈佛大学教授波特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 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即产业特性。特定领域是指某一产业,它可是三大产业中的任一产业,但一般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多,往往是与某具体产品联系在一起,且多是消费品。 二是在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即地方特性。该区域可大可小,但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而是以地理的邻近性为界限。 三是一般都包含五大类相互作用的机构。一个典型产业集群中 图1 产来集群的五大基本构成单位 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

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其中,成品商是该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客商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者,供应商是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与供应者,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成品商、供应商与客商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研究所、行业协会等机构,规制管理机构是指为集群中各类经营性单位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检测与监督机构等。 四是存在着显着的竞合关系。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或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为了共同的市场,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之间都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但为了某种需要,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合作。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与机制 1.形成诱因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有三种:一是诱致性自发形成,即因某些因素诱导而自发的形成;二是强制性培育而成,即通过有目的规划与培育而形成的;三是引导性培育而成,即在产业集群的早期即能识别出并加以有效地培育而形成。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特定供给因素的存在,如马歇尔所说的存在适合某种产品生产的、独特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形成产业集群(马歇尔,1994)①,或是波特所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态、一两个创新性①注:马歇尔是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讨论产业集群现象,不过他当时称之为“地方性工业”,意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意见

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意见 发布时间:2009-5-5信息来源: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通过调研,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支持; 2、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严重; 3、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4、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我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1、坚持科学规划、高起点建设 为突出尾毛产业集群特色,按照“科学规划、高起点设计、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产业集群”的建设思想,对产业集群的地理位置,区位交通、行业资源、企业分布等情况进行定位。 (1)在产业集群规划方面,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通过政策调整,在整个产业范围内统筹生产力布局,明确产业定位,规划产业分工,制定以促进关联、合并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集群化发展体系。按照“整合资源、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拉长链条、提高水平、打造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数量。使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区。 2、在产业规划方面,按照“块状经济”发展的特点,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引导相关企业集中布局,连片发展。 3、在企业厂房建设方面,按照标准化厂房建设要求集约利用土地。同时,对产业集群道路,网络建设等基础设施也要进行科学论证,一次设计到位 2、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制订出台了重点企业挂牌保护、纳税人评议执法部门、检查收费许可证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进行重奖和表彰,让他们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得地位,社会上得荣誉。一方面成立经济环境整治领导组,专门受理企业和商户的投诉,查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企业座谈会,交流经验,探讨发展新思路,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重点开展企业同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对企业生产经营区的基础设施和娱乐、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工程进行了完善,努力为客商提供一个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 3、加强体系建设,推进行业管理 在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建立融资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流资需求;二是建设信息网络体系,建立中国中小企业网站,使其成为企业的门户,成为企业的宣传队。在推进行业管理方面,一是成立产业协会,并完善制定了一整套产业政策及交易管

十三五中国铸造行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十三五中国铸造行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十二五”以来,我国铸造行业持续平稳发展,但增速显著放缓,与其他国民经济各行业一样进入到了发展的新常态。 我国铸造行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哪些相关政策和措施将会出台?日前,中国铸造协会全文发布了《铸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重点发展任务直指行业难题 《规划》指出了我国铸造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铸造行业仍然存在大量落后产能,多数领域产能过剩加剧,少数领域关键铸件尚不能满足主机要求,质量和品牌意识不强,粗放式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铸造行业标准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下的需求,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制造强国战略,把我国建设成为铸造强国,铸造行业在“十三五”期间面临的转型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因而,《规划》提出了铸造行业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淘汰铸造行业落后产能。继续深入推进铸造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通过国家铸造行业准入管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加强环保及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制定,推进地方相关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实施,通过市场驱动,积极化解铸造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引导产能向优势产能集中。 二、是重点攻克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铸件制造的“瓶颈”。特别是攻克能源动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需要的关键铸件核心铸造技术,攻克工程机械高压力、大流量高端液压铸件等基础铸件的制造。 三、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优先发展重大技术装备。为提升我国铸造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铸件产品质量,重点要在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及修复、节能减排及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工程模拟及信息化、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一批关键共性铸造技术研究。同时,在先进自动化铸造设备、废砂再生、高效节能熔炼设备、铸造3D打印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应用。 四、是推动铸造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支持行业研究机构的发展,大力提升中国绿色铸造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的建设水平。在分行业或专题领域继续培育一批如压铸技术、耐磨材料、精密铸造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机构、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工作平台的建设,推动铸造行业创新发展。 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铸造企业与主机企业之间的产需对接,破解制约主机重点发展领域的关键铸件的制造“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