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评价方案

学业评价方案
学业评价方案

隆德县职业中学学业评价方案

我们学校是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紧紧围绕着“学做人、学技能、学文化”的总要求,通过三年的培养,使我校的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合格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为此,我们立足“联合办学、校企共育”的办学理念,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并使其学业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为指导思想,尝试推行《隆德县职业中学学生学业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实行学分制综合评价,对每位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各方面学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质性评价,使评价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学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并把评价结果与毕业、评优和继续升学挂钩。同时,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方案》,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业评价管理机制。

一、评价体系

注:学科成绩由科任教师、学生自评、互评组成,企业评价由实习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报告三部分组成。

二、评价内容

(一)、评价方法参照表1打出评价成绩

表1 隆德县职业中学文化课学业评价表

隆德县职业中学~学年第学期理论课学业评价表班级:学科:任课教师:

各项考核项目具体包含的内容如下(各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或者自行设

计合适的评价内容):

1.过程性评价:

课堂纪律:上课出勤(迟到、早退、缺席),课堂言行表现(睡觉、讲话、

玩手机等)。

课堂参与:上课发言,参与课堂活动。

能力与进步:口语交际(语文、英语、德育等)、写作(语文、英语),听

说能力(语文、英语),团队合作(德育、体育等),运动项目(体育),结合

各自专业所具备的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专业基础课)以及进步加分。

作业笔记情况: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作业笔记的书写与清楚情况,作业的正

确情况,作业完整性,记录笔记的积极主动性,记录笔记的完整性。

学生小组评价:以课堂纪律情况、活动参与情况、作业笔记情况、职业素养

为主要内容,可参考“学生小组评价表”。

表2 学生学业小组评价表

2.终结性评价

以期中、期末考核为主,包括理论(笔试、口试)考核、实训考核、实习实训。

(二)、评价标准

1.评分方法

过程性评价的7个子项目占平时成绩的比例,可由任课老师结合班级与课程特点自行确定,上述子项目的评分方法可分为三类:

(1)负强化,如课堂纪律评价元素,每次违反纪律在基础分(各任课教师可根据各班级情况确定基础分)的基础上进行扣分(1-5分),直到分数扣完;

表3 项目评价标准(1)

(2)正激励,如课堂参与评价元素,每位学生每回答一次问题,或者参与课堂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回答或表现情况在基础分(各任课教师可根据各班级情况确定基础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分(1-5分),直到达到了满分100分;

表4 项目评价标准(2)

(3)客观标准制,如作业笔记情况、基础能力、学生小组评价、阶段成绩、学习进步情况等评价元素,可以有两种评分方式,第一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0-100分),第二种见下表:

在客观标准制的第二种评分方法中,评价等级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每个等级的系数分别对应为1,0.85,0.65,0.2见上表。根据确定的每个子项目所占总评的比例,各子项目分数=(∑等级系数×100)/一学期的记录次数×占该评价项目比例。

2.记录频率

课堂纪律、课堂参与两项,可在每次学生违反纪律或者参与了课堂活动时进行加分或者扣分记录。

作业情况在每次批改作业时记录,检查笔记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记录时记录,项目型实训课程对该项目作业情况记录。

学生小组评价可以每月或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最好伴随某次阶段测验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小组评价时相互比较讨论而失去了客观准确性。

(三)、操作办法

1.方案的宣传与透明度

开学之初,教师向学生介绍该方案,强调平时成绩的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将每位学生的各项评分公布,使学生了解自己评分状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评价在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务使学生行为有标准,前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

2.平时成绩的记录

教师应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成绩评价的主要部分,故应积极做好平时情况记载,教师上课必须拥有每个班的教学情况记录表,各学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子项目记录表,建议可以采用电子版EXCEL来记录平时成绩,便于计算,最终汇总到评价表中。

平时记录的过程性评价源表如下,根据上述评分方法如加分、扣分记录,优秀(A)、良好(B)、及格(C)、不及格(D)符号对相关考核项的不同等级记录。此外,另附一页纸用于记录学生具体的行为,做到各项考核成绩有据可查。

表6 “**实训课程”过程性评价源表

隆德县职业中学~学年第学期学业过程性评价源表

班级:学科:任课教师:

3.总评成绩的计算

(1)根据平时成绩、学习进步情况、期末成绩各自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兼顾学生个体特例,可设“增值评价”项考核加分,分值设置1~5分,学生在该项所得分可直接计入总评成绩中。如少数学生学习态度良好,对于某一项特别突出优秀,而另一项又特别薄弱的;特别进步者;有个人特长者。

4.通过教学科或教研组定期审阅检查,以保证严肃性、科学性、公平性。

二、隆德县职业中学“实训类课程”学业评价方案

中职学校课程评价方法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必将有利于学生在求学生涯中明确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本“实训类课程”学业评价的设计重在过程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紧密联系工厂生产实际,旨在规范学生实训行为,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HSE理念,提高职业素养。

(一)、评价内容

根据实训课程具体实施内容与评价方法不同,如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也有以过程性评价和项目考核相结合的评价,因此本方案设计两种不同的评价表。

“**实训课程”学业评价表

本评价表适用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实训课程。

表1 “**实训课程”学业评价表

隆德县职业中学~学年第学期“实训课”学业评价表班级:学科:任课教师:

各项考核项目具体包含的内容如下(各实训课程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内容):

(1)过程性评价:

行为规范、职业操守:如出勤,规范着装(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裤、工作鞋、防护眼镜),学习用品准备,课堂纪律,礼貌修养,安全环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工作责任心,遵守实训场所规章制度等。

实训态度:如学习态度,课堂笔记,学习主动性,团队合作情况,课堂参与度,劳动态度等。

实训操作:实训过程操作能力,如安全规范,基本操作,正确读数,规范记录,常见简单故障判别及排除,实训设备维护情况,实训环境清理整顿等。

作业情况:如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实训预习、实验报告、实训结果分析及评估书写与清楚情况,随堂练习、归纳总结等,作业的正确情况、完整性。

小组评价:以课堂纪律情况、活动参与情况、作业笔记情况、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可参考“学生自评/小组评价表”。

表2 学生学业自评/小组评价表

(2)终结性评价:

包括理论(笔试、口试)考核、实操(产品)考核、答辩、小论文等形式。 (二)、评价标准

1.评分方法

上述过程评价方案每个评价元素占过程性评价比例可由任课老师结合班级与课程特点自行确定,不同专业课程各评价元素包含不同的具体内容,自行调整并设置比例。具体内容成绩评定方法可分为三类:

(1)负强化。如行为规范、职业操守项评价元素,每次不符合要求,在基础分(各任课教师可根据各班级情况确定基础分)的基础上进行扣分(1-5分),直至分数扣完。如课堂纪律不好,扣分(1-5分);礼貌修养不好,扣分(1-5分)。

表3 “**实训类课程”客观标准制评价元素评价标准(1)

(2

)正激励,如知识技能,实训态度,每次有好表现,在基础分(各任课教师可根据各班级情况确定基础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分(1-5分),直至满分100分。如课堂参与度,每位学生每回答一次问题,或者参与课堂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回答或表现情况在基础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分(1-5分)

表4 “**实训类课程”客观标准制评价元素评价标准(2) (3)客观标准制,如作业情况、实操能力、项目效果等,可以有两种评分方式。第一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0-100分),如项目效果的评定;第二种见下表:

在客观标准制的第二种评分方法中,评价等级可以分为优秀(A )、良好(B )、

及格(C)、不及格(D)4个等级,每个等级的系数分别对应为1,0.85,0.65,0.2见上表。根据确定的每个子项目所占总评的比例,各评价元素分数=(∑等级系数×100)/一学期的记录次数×占该评价项目比例。

2.记录频率

采用负强化、正激励评价方法的评价元素,可在每次学生有加分或者扣分表现的时候进行记录。

作业情况在每次批改作业时记录,检查笔记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记录时记录,项目型实训课程对该项目作业情况记录。

项目效果,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记录。项目型实训课程在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可以每月或半学期进行一次,最好伴随某次阶段测验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相互比较讨论而失去了客观准确性。

终结性评价在学期结束后按要求进行。

(三)、操作办法

1.方案的宣传与透明度

开学之初,教师向学生介绍该方案,强调平时成绩(过程性评价)的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将每位学生的各项评分公布,使学生了解自己评分状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评价在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务使学生行为有标准,前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

2.平时成绩的记录

教师应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成绩评价的主要部分,故应积极做好平时情况记载,教师上课必须拥有每个班的教学情况记录表,各学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子项目记录表,建议可以采用电子版EXCEL来记录平时成绩,便于计算,最终汇总到评价表中。

项目评价应及时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

平时记录的过程性评价源表如下,根据上述评分方法如加分、扣分记录,或优秀(A)、良好(B)、及格(C)、不及格(D)符号对相关考核项的不同等级记录。此外,另附一页纸用于记录学生具体的行为,做到各项考核成绩有据可查。

表6 “**实训课程”过程性评价源表

隆德职业中学 ~ 学年第学期实训课过程性评价源表

班级:学科:任课教师:

3.总评成绩的计算

(1)***实训课程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取消考核资格(含病假);总评不及格的学生需补考;项目型实训课程缺课的学生直接按项目补考;

(2)根据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各自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

(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兼顾学生个体特例,可设“增值评价”项考核加分,分值设置1~5分,学生在该项所得分可直接计入总评成绩中。如少数学生学习态度良好,对于某一项特别突出优秀,而另一项又特别薄弱的;特别进步者;有个人特长者。

(4)学生原则上应参加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考核,成绩合格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条件,并可将该学科不合格学业评价成绩重新评定为合格。

4.通过教学科或教研组定期审阅检查,以保证严肃性、科学性、公平性。

三、隆德县职业中学见习实习评价方案

“就业型实习教学是整个中专教育教学过程中第三阶段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既有利于强化实践又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和锻炼学生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见习实习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的教学实习和见习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

制定此方案,为了能够督促并激励学生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刻苦磨练、提升能力,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适应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一、评价内容

表1 见习实习学业评价表(评价主体—— )

见习实习学业评价表(评价主体——)

~学年第学期

姓名:班级:

1.评价主体说明

评价的主体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即:学生、岗位带教师傅、企业管理部门、带队教师。

2.评价内容说明

出勤:包括实习生的正常上班以及加班情况(迟到、早退、旷工)。

技能水平:对工作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协作精神:与同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

安全生产:个人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操作的规范性等。

责任心:责任意识,承担任务、完成的工作。

培训与考核:上岗培训考核、岗位所需证书的通过情况。

表2 隆德县职业中学学生见习、实习评价表

二、评价标准

1.评分方法

评价主体根据实习生在企业的表现情况予以打分,每天做好记录,每月评价一次。

实习总分=学生自评得分*10%+岗位带教师傅评价平均值*30%+企业管理部门得分*30%+带队教师评价得分平均值*30%

三、操作办法

1.原始情况的记录

每位实习生都有实习手册记载表和部门的考核表,也可通过联系同学或企业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做好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最终汇总到评价表中。

学生、岗位带教师傅、带队教师每月填写一次表1,企业管理部门整个实习结束填写一次表1,最后实习老师通过表2进行汇总。

2.综合成绩的计算

根据评分方法中的公式计算出实习生的综合成绩。

四、隆德县职业中学德育评价方案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是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德育工作必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协作的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学习的基本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参与日常管理,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为加强、创新德育工作,坚持以德育人,依法治校,特制定德育工作评价方案。

一、评价内容

表1 德育月评价表

隆德县职业中学德育月评价表

学年第学期姓名:班级:

表2 德育学期评价表

隆德县职业中学德育学期评价表

学年第学期姓名:班级:

1.评价主体说明

评价的主体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即:班主任、家长、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

2.评价内容说明

理想信念:包括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有集体荣誉感,关心集体。

道德素养:对学生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学习八个公民最基本道德标准方面进行考核。

知法守法: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校规校纪:从学生遵守《隆德县中小学生行为“八不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隆德县职业中学班级管理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校规校纪入手,全面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考核。

自我管理:学生通过自己在校、在家、在企业、在社会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

总评:对以上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进行汇总。

二、评价标准

1、评价原则

评价主体结合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中的表现,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

2、评分方法

(1)德育评价分为月评价表和学期评价表两种,其中月评价表是过程性评价,学期评价表是终结性评价。

(2)德育月评价表,评价主体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予以打分,班主任对各评价主体打分情况每周做好记录,每月评价一次。

(3)德育学期评价表,评价主体根据学生一学期的综合表现进行整体评议,不打分;班主任将一学期内各月打分成绩进行汇总,得出学期总评成绩。

(4)每次评价总分均为10分制,学生月评价总评分为每周总评分的平均值,学生学期评价总评分为每月总评分的平均值。

三、操作办法

1、评价主体要严格依照《隆德县中小学生行为“八不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隆德县职业中学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客观、公正、公平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参考学生在企业中、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打分。

2、理想信念、知法守法、校规校纪三项由班主任结合学校各个处室、学科教师的反馈意见,结合学生在班级中各方面的表现,结合其他社会单位或个人的反馈意见,最后由班主任打分。

3、道德素养一项由家长、企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三方中至少两方协商后进行打分。

4、自我管理一项由学生、班干部协商后进行打分。

5、德育评价表中,与企业没有合作的班级,月评价表中“企业指

导教师、家长意见”均由家长填写,学期评价表中“企业指导教师意见”不填写。与企业合作的班级,月评价表中“企业指导教师、家长意见”由家长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填写,学期评价表中“家长意见”和“企业指导教师意见”由家长和企业指导教师分别填写。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XX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我校在汲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1.通过评价,学生能明确学业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评价,教师能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了解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评价的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和管理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和管理 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 9 1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结果作出的评价,也是对照教学目标检查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并根据这些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监控、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每学期考试和考查的课程门数按实施性教学计划规定执行。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负担,每学期一般安排2~4门考试课程。 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性考核的方法。可采用课堂理论考试,实验、实际操作、技能考评,大型作业,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一般可分为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务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或学期末,集中一段时间复习和考试。 考试形式可用笔试、口试、实操三种。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需要,灵活采用,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并重的原则。笔试又可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课程必须报教务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实施。笔试时间一般为100分钟(2节课),口试的准备时间为40分钟,答题最多20分钟,

实操考试时间视考试内容具体确定。 考查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平时考核的方法。可依据平时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实际操作、单元测验等方法采集学生学习成绩,考查不得在学期末及考试周的前一周内集中测验或变相考试。 二、命题管理 ⒈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全面测量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考试范围原则上是该课程本学期的全部内容。应注意覆盖面要广和突出教学重点,基础知识题、综合分析题、应用题比例恰当。 ⒉命题先由教研组制定命题方案(或编制双向细目表),组卷试题应有一定的梯度,基本题、水平题、提高题结构合理,区分度强,题量适中,便于分辨学生成绩的优劣,考试成绩力求符合正态分布。已考过的试卷不宜未作修改又做下一次考卷。 ⒊用同一学期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和进度相同的班级采用同一试卷。 每门课程应拟定水平、份量相当的两份试卷,并附有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可采用A、B制命题。实行分层教学管理的,应按分层教学大纲命题。 ⒋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较稳定的课程要逐步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原则上要求实行教考分离。

六年级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六年级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的基本要求为指导,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逐步建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体系,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达到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根据课标对六年级目标达成的要求和评价建议,提出如下方案。 二、评价原则 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强调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注重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评价以监测学生一学期语文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侧重于学生“学”的 情况,以学论教。 2.全面性原则。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性、多方位的监测,既要测查知识和能力,又要测查学习习惯、情感领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

3.指导性原则。将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既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又为以后的学习查缺补漏指明正确方向。 4.科学性原则。从评价内容确立到采取方法,再到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阐释,均应从教学实际出发,要以课标和具体的教与学的实践作为检测的标准。 5.发展性原则。评价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努力程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的发展,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三、评价目标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多方面潜能的开发,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评价内容要多样化。既要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方面的评价项目,又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项目。 四、评价的内容 对学生学业评价,突出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业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大部分。 1.过程性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但被观察者知道他被人观察时,他的行为便不同于平常,因而观察的结果并不完全可靠。为了提高观察的可靠性与精确度,一方面应使观察经常化,用日志或报告形式记录一些学生的行为或轶事,使评价所依据的资料更全面;另一方面可采用等级量表,力求观察精确。 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一般都用来记录学生有意义的或异常的行为表现。要重事实,如实描述行为的发生经过,并可以作简要的解释、说明。行为日志,可以由教师为全班学生专备一个本子,每个学生占若干页,以记录其突出的行为表现。行为日志由教师保管,轶事报告则需交教导处,供研究学生工作之用。 2.测验法 测验主要以笔试的形式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测验的优点是能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试卷测验众多的对象,收集大量可供比较研究的宝贵资料,它不仅简便易行、运用广泛,而且结果也比较可靠。但测验也存在局限性,如难以测定学生智力、能力和行为技能等。 (1)测验的质量指标 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高;否则,信度则较低。影响信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测验的长度、测验的时间、受试者的身心状态、测验的标准等。 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对一定的测验目标而言的,故不能离开特定的目标笼统地判断这个测验是否有效度。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所以,一张试卷总的来说难易要适中,即它的试题既要有较难的题,又要有较易的题。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只有在试卷中包含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的差距。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管理办法

欢迎阅读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 为不断推进我校的教学改革进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总结多年来我校学生评价实施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制定并实施《西渠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具体如下: 一、总体思路 1、以等级评价代替分数评价。 以往我校采用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主要是采用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评价,并把各科考试成绩简单累加后得出最后的学业成绩评定。这样的评价办法常常受到试卷难易程度的影响,并产生诸多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产生消极影响。等级评价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学生在同一年段学生群体中的学习水平,帮助教师和学生确定下一阶段教和学的策略、目标;有利于模糊分数的些微差距,消除分数评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助于师生保持正常的心态,专注于教学改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等级分为学科等级和学业成绩综合等级两项。 2、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设定学科等级比例。 从学生群体来看,学生学业的差距客观存在,并且呈橄榄形分布。合理的比例是能够相当准确地衡量一个学生在一个群体中的大致学习水平的。 3、把等级转化为学分,按照比例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业成绩。 从学生个体来看,客观存在多数学生科目学习成绩不均衡的状况,单纯的学科等级评价不能准确地衡量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把学科等级量化为学分再进行第二次等级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二、操作办法 1、等级设置。

欢迎阅读 学科等级和学业成绩综合等级(简称“综合等级”,下同)均为四个等级,即优良、良好、合格、不合格,或A、B、C、D。缺考和零分不计等级。 2、学科等级评定。 (1)学科等级四个等级的比例分别为:优良20%、良好35%、合格35%、不合格10%。学科等级人数为该年段学生总数乘以等级比例。 (2)评定办法。 以下两种办法结合使用,评定时只需满足A或者B两项条件中的一项即可;一般以A办法为主评定。 A、学科等级评定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照比例数评定等级。优良、良好两个等级出现分数并列,以致超过该等级比例人数时,均按优良或者良好高等级评价,其下一个等级比例人数仍旧保持不变,即最后减少不合格等级人数。 B、考试卷面成绩达到90%以上(含90%),记为优良等级;考试卷面成绩达到80%以上(含80%)、90%以下,记为良好等级;考试卷面成绩达60%以上(含60%)、80%以下,记为合格等级;考试成绩低于60%的,记为不合格等级。 三、其它规定 1、采用等级评价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等级记载。 2、年段或者学校组织的阶段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试题难度要适中,卷面分大体要达到80%的及格率;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要测试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题型要多样化,要有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可以设计分值不同的选做题,供不同基础的学生选做。考试结束,各备课组要进行试题命题分析,改进命题方法,提高命题质量。 3、本暂行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和实施。

语文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语文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中心、中教部的工作意见及工作计划,依据《教学大纲》《课标》中高考《说明》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根据我县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特制定《语文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检验和考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正导向作用。 1.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诊断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要关注他们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及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在反思和创新中成长。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诊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反思在学习策略、学习习惯、思维方法上的长处与不足。知识与技能评价以量化为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定性为主。 3.体现语文新课标的学科评价理念。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 (2)评价方法多样化(口试;笔试;考查;观察记录;活动记录;书面总结等)。 4.简约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评价依据 初中阶段目标 (一)阅读 1 .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 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 .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 .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 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 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 部)。 8 .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二)写作 9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 10 .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 .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 .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14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 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l 万字。45 分钟能完成500

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评价内容及标准 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全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三、评价方法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 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实施多元评价,还要渗透或包含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中进行。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方面要重点结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以少先队活动,校本课程实施中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要结合所有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审美与表现方面重点结合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进行评价。 (二)学科发展目标的评价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遵循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该学段、学年以及每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的基准,通过作业纸笔测验、考试和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表现性任务等形式进行评价。 (1)练习、作业 作业分析评价是教师了解掌握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最常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的作业情况要通过学生的认真程度,正确率,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况;完成作业的速度,主动作业的情况;课外学习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成果来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作业展览活动,进行优秀作业及成果评比,作为作业评价的依据。 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之外,更应注重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等到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表现能力的表现性作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阆中市白塔中学校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组织机构 1、学业测试评价委员会领导组 组长:杨善敏

副组长:赵开建 成员:伏少钦、各班班主任、家长代表(每年级一人)共3人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伏少钦 成员:梁钜、刘珂池 2、测评组: 组别组长组员 一组:蒲霞(美术) 全体美术教师 二组:胡永涛(体育) 全体体育教师 三组:胡杨(信息技术) 全体信技教师 四组:李晓红(英语) 全体英语教师 五组:席仕兵(音乐) 各班主任 六组:梁钜(实验) 全体物理教师 四、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 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班评。 将学生在三年的表现依据我校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制定的方案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等级呈现。 五、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实验方案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实验方案 课题组 一、课题背景 当前我省小学语文考试主要存在的问题:语文考试偏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把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指标,事实上造成误导——学语文即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抓语基即落实语文的工具性;语文考试与语文课程改革不相适应,客观上制约了语文教学改革;考试容、形式以及试卷的结构、功能等,不能充分体现语文水平考试目的,以致将语文形成性、诊断性考试与终结性(水平性)考试混为一谈;语文考试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缺乏科学性,甚至片面地认为只要加强考试监测,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致考试结果运用不当,造成负面的影响。 教育部2007年对我省部分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进行测试评价,其评价理念、目标、容框架等对我省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和示作用。引发我们对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改革诸多反思:小学语文学业评价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如何科学分析、处理和运用考试评价的结果?如何进行语文学业评价的评价与改进?等等。 二、课题目标 1.坚持正确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改革方向,扭转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又重知识记忆、轻能力运用等不良倾向。 2.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测量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究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3.通过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改革实践研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容 1.从学业测试评价的目的、容、形式的相互关系,理性分析试卷的功能和作用,研究和改革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方式方法。 2.设计、征集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初步建立小学各学

段语文水平测试题例资源库。 3.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制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标准和评价容框架。 4.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监测实验,积极推广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改进小学语文教与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四、基本思想 1.关于语文课程性质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是什么呢?就语文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应统一于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就语文课程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则统一于学习运用语言。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即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的过程。只有落实和加强学习语言的实践,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开学习语言这个根本,提高语文素养就成了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了。因而,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在学习、运用和发展语言的实践中“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业评价是有效促进语文课程实施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必须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2.关于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截然割裂开来。即让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听说读写及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掌握灵活多样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受到人文精神涵的熏感染,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但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容是有不同层面的:有语文基础知识目标,如:掌握字、词、句、段、篇等;有语文运用能力目标,如:体现语文本质特征的文本阅读理解积累、语言表达运用交流、信息搜集加工处理等多方面基本能力。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目标不可以取代语言文字运用及文化选择的能力目标,因而,语文学业评价(尤其是终结性或水平性考试评价)要侧重考察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目标的达成度,否则,将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目标偏离的不良后果。 3.关于考试评价

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十一道沟学校 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

五年级语文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小学五年级语文评价实施方案 荣成市青山小学五年级语文组苗凤君2013-9-24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民主、和谐,自主、协作,开放、多元的语文课堂模式的建构,制定以下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评价主体,落实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2、发展性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驱力;同时也促进语文教师的发展; 3、全面性原则,即在评价的内容构成及评价的指标构成两个方面体现全面性,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过程性原则,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要贯穿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素养发展的全过程;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6、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评价的内容 按照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我们必须开放地、多元地(多角度)地、多层次地来系统地认识和整理语文课堂评价的内容。包括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和语文学习结果性评价,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又包括学习态度(情感、行为参与、主动性等)、学习方式与方法、学习习惯、互动交往等;语文学习结果性评价指的是语文素养(语言积累与运用、语感培养、语文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健康人格与审美情趣)的达成状态。 三、评价的方法 实行“阳光少年”评价方法:根据学生每天的表现及时发给小星,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每学期一总评。达到10颗星就可以成为星级少年并可以升级为月级;再得到10颗月亮,则成为月级少年并可以升级为太阳,最终成为阳

光少年;每次升级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四、评价说明: 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是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主体内容。学生学习的形式、学习过程、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效果是评价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核心内容。在学习形式方面,看学生是否都改变了以往那种被动、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看学生是否能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拓展创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方面,看学生是否全员、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师生、生生交流活动、质疑探究答疑活动。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重点从兴趣、思维、探索、个性、协作、习惯几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学习效果,则从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评价。首先看知识增长了吗?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语言积累与语感培养)达到了吗?学会了吗?再看能力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能力得到增强了吗?得到发展了吗?情感方面,看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审美情趣得到培养了吗?某方面的情感增强了吗?人文素养提升了吗?学习兴趣提高了吗?爱学了吗?

学业成绩评价实施方案

安定区XX初级中学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 (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组织机构 1.成立“学生学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职责: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案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改进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学生学业成绩要充分发挥其反馈、诊断、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示范专业建设提供保障。 二、考核方法: 考核对象为全体在校学生,每位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生进行考核,有实习实训的科目按照课堂考核成绩占40% ,实习实训占10%,期末考核成绩占50% 计入总评。无实习实训的科目按照课堂考核占50%,期末占50%计入总评。 过程考核项目: 1、课堂考核: 周考核(表一): 教师需每周对学生平时上课情况进行记录,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掌握知识情况进行记载,每周

统计汇总。 总考核(表二): 根据表一情况对学生考核,每学期课堂考核5次,每次考核满分10分,平时考核满分50分(有实习实训课的科目平时考核4次,实习实训考核1次),累计得分计入总评成绩。 2、出勤考核:考勤成绩为扣分:旷课一节扣3分,迟到一次扣2分,临时病假扣1分,长期病假不扣分(需提交住院手续并在教务科备案)。 3、竞赛成绩:竞赛成绩为加分,省级获奖加15分,市级加10分;校级加5分(按单项成绩计算)。 4、期末考核:由学校根据本学期教学大纲和教学基准的要求形成一张试卷,按照卷面100分的50%计入总评成绩。 5、课堂考核、课堂考勤、竞赛成绩累加超过60分的同学,期末考试可申请免试(统考科目除外)。课堂考核、考勤扣分超过本学期平时成绩的1/3,即:扣分达到15分则本学期取消期末考试资格,本学科需在下一年级重修。

6、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或总评成绩不及格由教务科组织进行补课,并在下一学期补考。补考不及格者可以第二次补考,仍不及格将计入总成绩。三科不及格将不发专业合格证和毕业证书。 7、由市级统考的科目经过考试不及格者,不发给专业合格证。 三、考核原则: 1、以单纯的智力评价转向学生学习期间全过程考核的评价。 2、从偏重结果的评价转向更为合理的过程性评价,在学生期末测试时,既要看最终结果,更要看学生获得这个结果的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从考查知识的掌握度转向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操作能力,要将平时考察纳入评价过程中,使之成为日常性,经常性的评价工作。 4、由学期考核与形成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使学生最后形成岗位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业评价方案

侯砦小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一年级语文能力测试方案 一、评价对象:一年级学生 二、评价时间:2014-20XX年第一学期期末 三、评价内容 (一)认读拼音:评价学生能否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否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二)识字: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地认读教材中要求认的400个汉字和课外识字量的大小。 (三)写字:评价学生能否正确、整洁、美观地书写教材中要求写100个字。(四)朗读:评价学生能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五)口语交际:评价学生能否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是否能主动参与口语交际,表达的时候是否完整。 (六)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兴趣以及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程度。 四、评价指标 根据一年级上册学生语文素养构成的内容,我们确定如下评价指标。 1.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口语写话) 2、语文常规习惯与态度(包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读写姿势、用眼卫生、朗读、思考发言、作业书写、书报阅读、信息收集等) 3、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口语交际、课外识字、朗读、背诵等) 五、评价形式 (一)形成性评价 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实践能力、课外阅读、课外识字、收集资料、上课听讲、课堂发言、常规作业、合作交流、单元检测等,我们采用老师观察、平时记录和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情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共计20分) (二)终结性评价 采用口试和笔试、单项考试和综合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共计80分)1、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测试采用笔试的方式,占总成绩的50%。

小学科学学业评价方案及总结

小学科学学业评价方案及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评价原则。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容,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体验的评价,尤其是在学习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进行评价。 2.人文性评价原则。评价不以测验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氛围中组织评价。 3.发展性评价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积极主动地发展。 4.多样性评价原则。提倡多主体参与,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三、设计思路和策略 根据《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确定小学科学学生学业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方式和评价容。 1、关于评价的参与者。学生、家长、教师都将参与评价,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四类。以教师评为主,适当参考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家长评价。

2、关于评价的方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平时观察和期末检测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既重视结果,有重视过程。评价采用等级制,“平时成绩”的评价以平时观察为依据,设“好”、“较好”、“需努力”三个等级,“期末成绩”的评定以期末检测为依据,成绩记录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3、评价的容:科学学业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项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科学学业总评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科学学业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一栏主要包括两项容:一是教师、学生通过日常观察做出的对每位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占科学学业总评成绩的20%。二是“成长记录袋”成绩评价。教师组织学生收集一学期里所有的学习结果,如:学生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观察日记、科技小制作、科学报告等);参与课前准备的情况记录;单元练习和课堂作业的成绩记录等;学期末,教师对每个学生袋收集情况的进行相应的评价,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成绩”一栏主要包括“实验操作测试”和“期末试卷检测”两项成绩。其中“实验操作测试”占总评成绩的10%期末试卷检测”占总评成绩的50%。 四、实践总结 本学年,我们认真实施上述评价方案,现将实践结果总结如下: 1. 学生初步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人文性评价原则的激励下,我们尊重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和发现:当学生的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时,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实事的科学态度,再帮助学生

小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小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评价目的 1.全面、准确地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2.全面、全程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课程实施。 ●命题思路 1.坚持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素养。 2.立足教学常态,引领课程实施。 3.体现汉语特点,遵循学习规律。 4.关注个性差异,体现时代特征。 ●评价内容 本方案评价内容包括笔试、朗读、背诵、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学习习惯共六个方面。总分100分,各项内容的分值依次为70分、5分、5分、10分、10分,学习习惯以等第评定。 一、笔试(70分) 1.内容 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语言积累、阅读、习作、学习方法等方面。各年级的考试重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定。试卷由教研室或区域教育共同体提供。 2.标准 由教研室或共同体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办法 闭卷、纸笔考试。 二、朗读(5分) 1.内容 (1)从教材中选择10篇(段)课文作为考核内容,诗歌除外。 (2)可以从教材以外选择内容,一般字数控制在一、二年级150字左右,三、四年级300字左右,五、六年级400字左右。 2.标准 (1)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得5分。 (2)朗读中添字、漏字、错字、换字、回读、标点停顿、段落停顿不当,每处扣0.1分;句中停顿不当,影响句意表达的每处扣0.2分。 (3)没有感情,或情感处理不当,一、二年级酌情扣0.1——0.3分;三、四年级酌情扣0.1——0.5分;五、六年级酌情扣0.1——1分。 (4)唱读、溜读、拖腔拖调,酌情一次性扣0.5——1分。 (5)不用普通话朗读或声音过小,让人听不清楚,一次性扣2分以上。 3.办法 (1)提前两天公布考核时间、办法和篇目。 (2)考核前,从上述内容中选择一种,将文章题目制成抽签卡。如果用的是文章的部分内容,须注明起讫位置。 (3)考核时让学生任抽其一,准备3分钟后当场朗读。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对学生实施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 柳花泊小学薛敬禄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

周庄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周庄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

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