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民族实质_问题论谈

2008年1月

第25卷第1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unnan Nati onalities University Vol 125,No 11Jan .2008

【收稿日期】2007-11-16

【作者简介】林超民(1944-),男,云南腾冲人,原云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导师。

【民族理论】

“民族实质”问题论谈

林超民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摘 要:斯大林提出民族问题的基础、内在实质是农民问题。这一观点显然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民族的实质是文化认同,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深入研究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对于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民族实质;农民问题;文化认同;民族国家

【中图分类号】D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 (2008)01-0005-06

斯大林提出:民族问题的基础及其内在实质是农民问题。在中国,这一观点在很长时期被奉为真理加以宣扬,认为中国革命的实践和胜利证明斯大林这个论点是正确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斯大林的这个观点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质疑,围绕“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展开过比较热烈的讨论。但是,对斯大林“民族问题的基础,它的内在实质,是农民问题”作正面探讨和深入分析的论著尚不多见。本文对斯大林“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的理论做一粗浅的探讨,把个人的一得之愚提出来求教于方家。

一、斯大林对民族实质问题的论述1925年3月30日斯大林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会南斯拉夫委员会会议上作了以《论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演讲:“布尔什维克对民族问题的看法的实质,就是始终把民族问题和革命前途密切联系起来”,“民族问题的提法在俄国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十月革命以前的阶段,第二是十月革命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民族问题被看成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专政问题的一部分。在第二个阶段,民族问题已经扩大和转变为殖民地问题,民族问题已经从国内问题变成世界问题,因而民族问题已经看成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一部分。可见,不论第一个阶段或第二个阶段的看法都是极其革命的。”他指责谢米奇“还没有把这一切完全弄清楚。因此,他企图把民族问题贬低

为立宪问题,即把民族问题看成是改良问题。”“这个错误使他产生了另一个错误,就是他不愿意把民族问题看成实质上是农民问题……不能把民族问题和农民问题混为一谈,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民族问题除了包含农民问题以外,还包含民族文化问题、民族国家问题等等。但是民族问题的基础,它的内在实质仍然是农民问题,这也是毫无疑义的。这也就说明农民是民族运动的主力军,没有农民这支军队,就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声势浩大的民族运动。所谓民族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正是指这一点说的。”“不愿意把民族问题看成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因为谢米奇认为南斯拉夫民族运动的社会内容“就是塞尔维亚资本同克罗地亚资本和斯洛文尼亚资本之间的竞争”。斯大林认为:“斯洛文尼亚资产阶级和克罗地亚资产阶级同塞尔维亚资产阶级之间的竞争在这里不能不起一定的作用,这当然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把民族运动的社会意义说成是各个不同民族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竞争的人,不会把民族问题看成实质上是农民问题,这同样是毫无疑义的。现在,当民族问题已经从地方的和国内的问题变成世界的问题,变成殖民地和从属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问题的时候,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现在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殖民地和从属民族的人民群众反对统治民族中的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对这些殖民地和这些民族的财政剥削、政治奴役和文化奴役。”“十分明显,这里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某一个民族的资产阶级在竞争中打败或者可能打败另一个民族的资产阶级,而在于统治民族中的帝

5—

国主义集团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和从属民族的基本群

众,首先是农民群众,帝国主义集团压迫和剥削他们,就促使他们加入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使他们

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者。”

[1](P59-61)

谢米奇引证斯大林在1912年末所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斗争是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想以此来证明自己只是阐述了斯大林的观点。斯大林批驳道:“斯大林的小册子是在帝国主义大战以前写的,当时民族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还不是一个具有全世界意义的问题,当时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关于自决权的基本要求不是被看作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被看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从那时候起,国际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战争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把民族问题从资产阶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变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离开空间和时间,离开当前的历史环境来引证别人的话,因而违反了辩证法最基本的要求,他没有考虑到在某一个历史环境下是正确的东西在另一个环境下可

能是不正确的。”

[2](P183-185)

因此,斯大林关于民族问题实质理论可归纳为:无产阶级始终把民族问题和革命问题联系起来,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而不是改良问题;十月革命以前民族问题被看成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和农民问题的一部分;在十月革命期间民族问题已经扩大和转变为殖民地问题,已经从国内问题变成世界问题,因而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斗争是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民族问题被看成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以后,民族问题的基础,它的内在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是民族运动的主力军,没有农民就不可能有声势浩大的民族运动,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上是农民问题,正是指这一点说的。斯大林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他是从革命的需要来谈民族问题,始终把民族问题与革命联系起来,认为无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民族问题都是“革命问题”,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而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民族问题从国内变为世界问题。

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否是农民问题

若把民族问题与革命联系在一起,斯大林关于“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在帝国主义时代,广大殖民地是以农业为主的

国家,其居民以农民为主,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无产阶级要在殖民地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农民问题,中国革命的胜利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其实质也不完全是“农民问题”。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农民是主力军,但抗日战争的实质并不是“农民战争”,而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保卫民族国家的民族战争。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全体总动员,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向全国发出宣言,号召各党各派各阶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抵抗日寇的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是

工农兵学商一切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3](P336)

并反复强调:“必须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的政策,

才能进行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4](P344)

这段历史说明,抗日战争是民族战争,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大事,把日寇驱逐出中国,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是全民族的共同的目标。抗日战争的实质是民族国家与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依靠了广大的农民,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些国家的民族问题,也不完全是农民问题。可见,斯大林“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的观点,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证明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在类似中国这样的农民为主的国家中,农民问题很重要,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和主力军,但农民始终不是领导力量。毛泽东在强调中国革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同时,十分明确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毛泽东说:贫农,“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贫农和中农都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才能得到解放;而无产阶级也只有和贫农、中农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否则

是不可能的。”[5](P606)

毛泽东是在论述和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才提出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说中国革命的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与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在民族问题上尽管毛泽东一再强调“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但是从来没有跟着斯大林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6—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5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问题突出表现为“民族国家问题”。民族解放运动主要是争取和捍卫国家独立,全民族都为民族国家的独立而齐心合力共同奋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目标几乎都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尽管民族解放运动中依靠了广大农民,但是领导者不是无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民族国家,除中国、越南、朝鲜、古巴等国家外,基本上都是民族资产阶级执政的国家。所以,民族问题的实质也是“民族国家”问题;而民族国家的存亡正与民族文化的兴衰密切关联。民族国家败亡了,民族文化还有传承与发展的可能吗?民族文化消亡了民族还能存在吗?

斯大林同意“不能把民族问题和农民问题混为一谈”,也不否认“民族问题除了包含农民问题,还包含民族文化问题、民族国家问题等等。”但是,斯大林把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把农民问题看成是“民族问题的基础”,“民族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就有点失之偏颇。民族问题固然与革命联系在一起,但是民族问题毕竟和革命问题不一样。不能用革命问题涵盖、取代民族问题。更不能用简单、粗暴、残酷的方式解决民族问题。

从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和民族形成的理论看,民族问题的实质也不是农民问题。他的民族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特别强调,“民族不是普通的历史范畴,而是一定时代即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封建制度的消灭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人们形成为民族的过程。”[6](P294-301)并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民族的,因为当时还没有民族市场,还没有民族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因而还没有那些消灭各该族人民经济的分散状态和把各该族人民历来彼此隔绝的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民族整体的因素。”“民族的要素———语言、地域、文化共同性等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还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但是这些要素当时还处在萌芽状态,至多也不过是将来在一定的有利条件下使民族有可能形成的一种潜在因素。这种潜在因素只有在资本主义上升并有了民族市场。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时期才变成了现实”。他认为民族市场、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的形成的领导者是资本家。“既然这个过程的领导者和主人翁是商人资本家,所以这种民族联系的建立也就无非是资产阶级联系的建立。”[7](P289-290)从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和民族形成的论述看,我们看不到阶级的差异,我们很难把民族问题的实质与农民问题联系起来,在民族要素和民族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列宁在谈到民族文化时说:“事实上在每个民族中现在占主要地位的是地主、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文化’。”[8](P101)“‘民族文化’一般说来是地主、神甫、资产阶级的文化”[9](P7),从中我们也很难把民族问题的实质与农民联系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0](P70)思想就是道德、哲学、宗教等的文化源泉,换言之,思想产生道德、哲学、宗教等;道德、哲学、宗教等不过是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任何一个时代的民族的思想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就是说“民族文化”一般说来都是统治阶级的文化。列宁关于“民族文化”的论述,无疑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民族文化”不是农民的文化,而是体现全民族共同遵守、共同认可、共同信奉的共同心理,尽管民族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文化,不过其本质是代表全民族的。儒家学说、道家理念、法家权术、佛教宗旨等,无疑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的精华都是全民族的精神所在,这些思想都是全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问题的内在实质是革命问题、是农民问题的观点显然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化成为席卷世界的潮流,民族主义的张扬成为新世纪的重要现象,并促使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本质深切关注、深刻反思、深入研究,“民族国家”成为当今国际化与民族主义张扬的核心议题。全民族的共同文化成为民族国家的核心问题。在民族国家中,确立全民认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凝聚全民族为民族国家的独立、发展、繁荣而共同奋斗,建立和谐社会,使全体人民生活的越来越美好,成为普世认同的目标。斯大林关于“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已经几乎无人理会,很少再有人提起了。

三、斯大林民族理论与苏联的解体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对“民族”作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尽管有不少学者对此定

7

第1期 林超民:“民族实质”问题论谈

义提出质疑和异议,或提出了修正,甚至有学者干

脆予以否定,但是迄今,还没有一个民族定义能够取代斯大林给民族界定的概念,可见斯大林的定义仍不失其学术价值,依然保持鲜活的学术生命。

作为无产阶级的政治家、革命家,斯大林考虑任何问题都从革命和政治需要出发。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与阶级、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类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将其完全等同。斯大林将民族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过分强调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甚至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等同起来,他抛开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全民性,一味强调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一致性。把民族问题的基础和内在实质,说成是农民问题,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后来,斯大林进而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等同起来。1934年1月,他在苏联联共产党(布)十七大总结报告中明确提出,苏联国内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民族纷争的实质是阶级斗争;认为民族主义与机会主义一样是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混淆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界限,并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本来,斯大林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就实行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再把这个错误政策用到民族问题上,用残酷的阶级斗争来处理民族问题,特别是在大清洗运动期间,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数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因所谓“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罪名而遭到清洗和镇压。如1937~1938年间,乌克兰、白俄罗斯、吉尔吉斯、亚美尼亚等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皆被处死;哈萨克共产党中央局成员全部被杀;1937年5月,出席格鲁吉亚共产党十大的644名代表,会后不久竟有86人被捕、流放或遭监禁。卫国战争时期,借口某些少数民族中有人“与法西斯勾结而背叛祖国”,就把克里米亚鞑靼人、德意志人、麦斯赫特土耳其人等11个弱小民族的大约500万人赶出其世代居住地,强制其迁往中亚和西伯利亚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其中有几个民族在赫鲁晓夫时期恢复了名誉,返回家园,恢复了自治;而另3个民族,后来虽也恢复了名誉,但未允其重返家园,恢复自治,因而留下动乱的根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仍然坚持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的观点,并且认为国内民族主义活动是国际阶级斗争的反映,因而将不满苏共政策、要求扩大自主权以及歌颂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干部和知识分子统统当成资产阶级分子,大加批判或监禁,把不满和反抗的少数民族作为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进行打击和镇压。用阶级斗争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其结果是在民族关系中人为地制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把属于各民族兄弟之间的局部、暂时的纠葛恶意地转化为敌我矛盾,造成长期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伤害了这些民族的感情,加深了民族关系危机,助长了民族分离倾向。

斯大林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等同起来,认为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民族间的问题也随之一劳永逸地解决了。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建成了社会主义,不久,苏联共产党(布)十八次代表大会进一步宣布,苏联已完成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阶段。因此,在民族问题上,斯大林认为“制造民族纠纷的主要势力即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培植民族互不信任心理和燃起民族主义狂热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真正兄弟合作的关系”已建立起来了,“苏联各民族和种族,在全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各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所以,根本谈不到民族权利会受到损

害。”[11](P88,89,103)

甚至认为苏联各民族“已经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以一种坚固的友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苏联“已经成为全世界真正民族平等与合作的榜样和典范”。其后,赫鲁晓夫虽然批判斯大林,但是在民族问题上依然承袭了斯大林的衣钵,他公然宣称:“苏联已经解决了人类世世代代所关心的,而资本主义世界直到现在仍然尖锐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即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因为“在苏联已经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人们的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同样,1967年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正在向共产主义转变,因而“民族问题彻底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了。”

由于长期坚持僵化的民族理论,导致前苏联民族政策失误。一方面把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又过早宣布国内民族问题已经得到彻底完满地解决,从而掩盖了复杂、深刻、严重的民族问题,使民族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旦突然失控就不可收拾。前苏联的解体即为明证。尽管导致解体有很多原因,但斯大林民族理论和前苏联民族政策的偏差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深入研究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必要性斯大林民族理论对中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

8—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5卷

响。其民族理论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恰当、不科学的因素。必须认真研究,深入分析,肯定其中科学、正确的部分加以继承和发展,对其中非科学的因素大胆地揭示,理性地分析、科学地批评,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就是斯大林民族理论的中国版,对中国的民族问题产生过相当深重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提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失。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12](P270)但是,在引用这段名言时,通常忽略了马克思、恩格斯更重要的话:“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在1888年英文版中是“民族的领导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民族的’一词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阂和对立日益消失了。”[12](P270)认真研读不难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民族对民族的剥削的根源时,强调人对人的剥削;在揭示民族之间敌对关系的根源时,强调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并没有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作为民族的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领导阶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无产阶级本身是民族的一部分,无产阶级应该承认民族的共同利益、坚持民族的共同文化、维护民族的共同精神,弘扬民族的共同传统。二是说,无产阶级应该取得政治统治,成为全民族的领导者。只有无产阶级才有可能代表全民族的利益,因此必须成为全民族的领导者,完全彻底为全民族的利益奋斗;无产阶级只有实现全民族的利益,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利益。无产阶级始终把本阶级的利益置于全民族利益之中,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无产阶级自身。无产阶级不是否定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积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不是否定民族的利益而是代表全民族的共同利益,努力改善国计民生,让全民族生活得越来越好。

“民族”与“文化”是紧密关联无法分割的。关于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既有客观的文化,亦有主观的文化。客观的文化又分为“可见(观察)”的文化和“不可见(观察)”的文化。可见的文化指,语言、饮食、服饰、建筑、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体质特征等;不可见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宇宙观、人生观、逻辑架构等,不可见的文化特质经常是较难变化的,却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13]可见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是显而易见的。不可见的民族文化就是人们的心理素质,没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就无所谓民族也是显而易见的。斯大林将民族问题的基础,它的内在实质,说成是“农民问题”,进而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就与斯大林自己对民族概念的科学论述相矛盾。

消灭私有制,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12](P262)只有彻底摧毁私有制、埋葬维护私有财产的制度,民族对民族的压迫、剥削就会消失,民族之间的对立也会随之消失。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消失,民族依然存在。私有制是阶级形成的基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与私有制的形成与发展虽有密不可分的相互关联,但没有本质的内部联系。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各个社会集团。“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4](P383)民族是超越阶级的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共同伦理、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与阶级间的差异和对立一样明显的是,民族内部的共同性与依存性。没有共同性、兼容性和认同感,没有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也就无所谓民族。民族的本质就是文化的认同,也就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我们通常以文化来区别不同的族类。文化是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制度建设、思想意识、艺术情趣的总和。文化固然带有阶级的烙印,可是民族文化就是全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在民族文化中,超越阶级的共同价值观,成为民族统一、团结、凝聚的核心,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否定的。可见,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命题,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误读、误判、误解。“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命题,来源于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中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民族斗争是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等论述。在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今天,深入研究斯大林的

9

第1期 林超民:“民族实质”问题论谈

民族理论,肯定其合理的内核,扬弃其背离马克思

主义的误读、误解、误用,对于建立、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显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命题,在中国一度被奉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成为民族研究的理论规范与思想指南,在民族研究中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民族问题被简单地归结为阶级问题,用阶级斗争的理论取代民族理论,把民族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描绘成“阶级斗争”的历史;把民族关系史书写为阶级剥削、阶级压迫、阶级斗争的历史。否定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相互依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相互认同,休戚与共,共同凝聚为一个整体的历史。

在现实生活中,“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命题所带来的灾难性的破坏,导致严重影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事件一再出现。不少惨痛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命题不仅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理,在学术上造成混乱,掩蔽了科学精神,阻碍了探索真理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彻底否定了“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的错误理论。1980年4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明确地指出,所谓“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此后在《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等重要文件中也都多次阐明了这一观点。同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评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深刻地对这个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推翻了这个在民族问题领域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直接推动了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思想解放,使我国的民族工作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把民族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深入研究斯大林民族理论不仅在学术上是必要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更是紧迫的。

参考文献:

[1]斯大林全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斯大林.再论民族问题[A ].斯大林全集(第7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

[3]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A ].毛泽东选

集(第2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4]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A ].毛泽东选集

(第2卷)[C ].

[5]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A ].毛泽东选集

(第2卷)[C ].

[6]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A ].斯大林全集

(第2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

[7]斯大林.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A ].斯大林全集

(第11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

[8]列宁.拉脱维亚边区社会民主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纲领

草案[A ].列宁全集(第19卷)[C ].北京:人民

出版社.

[9]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A ].列宁全集

(第20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 ].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斯大林文选(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2.

[13]李亦园.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现代意义[A ].

林超民.民族学评论(第2輯)[C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列宁.伟大的创举[A ].列宁全集

(第29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An Ana lysis of “the Na ture of Ethn i c Proble m s ”

L IN Chao 2m in

(Yunnan University,Kun m ing 650091,China )

Abstract:Stalin holds that the nature and f oundati on of ethnic p r oble m s are the p r oblem s of far mers,which is a deviati on of the basic p rinci p le of M arxis m.The nature of ethnic p r oblem s is cultural identity,which finds exp ressi on in the common p sychol ogical quality based on the shared culture .A further study of Stalin ’s theory on the ethnic gr oup s is necessary t o i m p r ove the Marxist theory on ethnic gr oup s .

Key words:nature of ethnic p r oble m s;p r oblem of far mers;cultural identity;nati onal state

(责任编辑 王东昕)

01—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5卷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延续至关重要,因为民族文化一旦消失,民族就没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自身的灵魂、品格、凝聚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民族,其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基地,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 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的特色是多元一体性。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它自由发展的历史;文化上的一体性是形成一个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整体。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性。 (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既需要保持多元和谐的整体性,又需要完成各民族文化的转型,根据现实的需要与时俱进,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和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甚至地域、风俗传统密切相关,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保持自己本身的鲜活性,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做到民族文化的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给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三)有利于提高各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传承民族文化,是文化自觉选择的具体表现。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中,民族文化教育才是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而多元文化教育,也应该是在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形式中渗透,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文化精神的文化新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与融和。 二、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优势 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而在民族意识深层次积累和“文化基因”复制过程中,学校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可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一)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 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 (二)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 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靠的是“人”这个主体,而学生就是最佳主体,学生群体主要由青年人组成,在民族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有着与别的群体更大的优势。首先他们对民族文化学习与接受的意识性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越来越能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并对学习

[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在一步步的丢失,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们应该传承它,不应该放弃它,或遗忘它、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1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2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

我对美的理解

我对美的理解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人格美进行审察的心理体验过程。 以往的解释学研究多关注前理解对于理解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决定性的。这种研究的对象其实只是前理解的一个阶段,即从泛历史、泛语言、泛文化向着有所指的语言、有所联系的历史转化的阶段。 我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这是一门非常深奥而又纯粹的学问。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爱美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研究美的能力和天才。审美和美学根本就是两回事,审美本质上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现象,而美学则是对这种生活现象作哲学的追问。美学最初隶属于哲学,后来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美学是跨学科,涉及到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种学术门类,作为研究,它需要深厚的学术修养,特别是哲学的功底。但现状却是,到处都有美学,美学研究的队伍之庞大和美学著作以及文章之多,让人望洋。 有服饰美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教学美学、文化美学、装饰美学、体育美学等,各种大的美学门类中又可以划分为更为具体的小的美学门类,如体育美学中又具体有足球美学、篮球美学、舞蹈美学、围棋美学等。现在似乎只差“吃饭美学”、“解溲美学”之类的了。但读这些美学论著,我们除了看到一些美学的术语和概念以外,根本就看不到哲学。我们看到,有些甚至写了多本美学专著的学者,对哲学其实一无所知。有的美学论著谈的根本就是一些简单现象以及对现象的体会,不过借用了美学的外表,实际上根本就无深度可言。这里附带谈一下我对实践美学的认识。我认为,实践美学最大限度地发展了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国内其它美学派别相比,最具有理论阐释功能,但它同样存在严重缺憾。弥补实践美学缺憾的关键,我认为并不是宣布要“超越”或“否定”它——任何想超

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就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广告0602班潘蔚 12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作出了多种多样有关美的本质的学说如:“美在形式”说、“美在主观”说、“美在统一”说等等,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以下是三种中外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代表性学说,以及我的粗浅看法。 一、“美在形式”说: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中,美在形式即形式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此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自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见解,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然而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经验的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我的看法:“美在形式”这一学说观点是从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我认为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就如一幅画并不意味着什么,它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形式美或不美完全是人类主观的产物。当人们见到对称,平衡,比例,节奏及多样统一的事物外

民族文化传承论文

期末课程论文 题目:论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姓名:李娜 系院:政治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120305052299 日期 2013 年 12月 15 日

论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摘要 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原因就是我们保护、传承、发展了我们的文化。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我国各个民族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在思考怎么样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现代化文明中的先进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不断的发展进步。 关键字:民族文化发展危机

正文 一、民族文化的概念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与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一样,民族文化的定义也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形式。 (一)广义的民族文化 广义的民族文化,即普遍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 (二)狭义的民族文化 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等。 二、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因此,发展利用、保护传承、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们在传承中,如何去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所以,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我认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危机。 (一)民族文字发展危机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文字。以云南为例,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使用汉语外,仍有22个民族使用着14种文字。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议论文作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屹立在东方强大的民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近现代更是蓬勃发展。当今世界,中国正起着巨大作用,但却也面临巨大危机。在今天,中国虽然在国际上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文化却也遭到西方文化的重大冲击。传统文化的没落,西方文化的盛行。这却也不得不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真的正在消失吗? 197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华民族便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传承而牺牲,那些被人记住了的,那些没被人记住的,数也数不清。今天的中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然而在今天,多少人忘记了那段悲痛的历史,忘记了今天的中国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民族也失去了战斗力,将会变的不堪一击。在这个崇洋媚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守住底线,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着每一行的学问,这些学问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表现,不管哪一行,我们都应该很好的传承下去,不要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貌是我们中国每个人都具有的美德,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更表现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当我们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热血青年挺身而出救我中华民族于水火,他们代表的是民族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在过去的历史中我们共同抵抗外族侵略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团结的生活在一起,中国由千万个家庭组成,中国是千万个小家的大家,既然是家人,我们更应该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个世界有很多好心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帮助过别人,他们不求回报,他们传递的是正能量,是民族精神。

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在讨论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之前,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有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吗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这种不满足于美的现象,而试图追问美本身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主要是希腊哲学才有的。 而且,正如我们在下面将要看到的,美的问题,在关于先秦思想家们的文献中,并不处于特别突出的地位。或许我们可以说,对美的看重和敏感,是古希腊人的一个特色。 第一节结合善(功利)研究美 这里想提示一点,所谓结合善(功利)研究美的提法,其实是有问题的。这正好说明,美的问题,在先秦思想家那里,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非乐》。“墨子对美持否定的态度。”(页34)在我看来,墨子是一个卓越的社会批评家,同时是一个行动者,他在一个意义上批评有钱人的奢华无度,但这并不表明他完全否定美。“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行,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谓《韶》:‘尽善矣,又尽善也’。” 致天下太平,则尽善尽美。 孟子,“充实之为美”:“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 焦循的《孟子正义》解释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美指其容也。”(页37)

荀子,“人性恶”。“美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是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在这里,美和善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第二节结合艺术研究美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吹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页39-40) 刘勰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情采》)。 张彦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欧阳炯:“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中国画论中讲“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 荆浩,《笔法记》:“度物象而取其真”。 中国美学史上关于艺术美的研究与探讨,有这样几个特定,参见教材第45页。第三节结合现实研究美 人物品藻,第46-47页。 刘勰关于美的观点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所谓“自然之道”的“道”,指的是万事万物之理,这个“理”近似我们现在所说的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 柳宗元认为美在于自然。“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刘禹锡,认为美在于有形的客观物质。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美学原理课即将结束,在这最后的时刻我又想起了刚开课时那个问题,美是什么?有人说美在比例,美在对称,美是和谐,美是无害,美是美德,充实为美等等。将美归结于一个客观存在的概念,对于这些我无法评论什么。自柏拉图提出了千古疑问“美是什么”之后的几千年,漫漫人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无数的见解,但至今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也即将成为一条这样的过江之鲫,虽然是条极其幼小的鱼苗。 我并不认为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准确的有明确定义的感念,我认为美是更加唯心的,是出于人类的主观感受。每个人是不同的,审美观也是有差异的,没有人能否定别人的审美观如何,我认为没有人能真正批判别人的审美如何。因为你不是他,你批判的出脚和他人是对不上号的,就类似于用不同体系的东西去强行解释其他体系的问题。 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不论美的对象是如何,这是我对于美的认识。 音乐有美,才让人为之倾倒。有人爱宁静悠远的音乐,有人爱磅礴大气的交响,有人爱清新脱俗的空谷回响,有人爱疯狂嘶哑的摇滚,也有人爱抒情的慢歌。人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要肯定自己的,但他却是不能真正否定别人的,因为你不是他。喜欢的音乐带给了自己美的享受,这就是美,哪来的这么多条条框框,哪来的必须的高雅大气,接地气通人情又哪不美。 人们会对彼此的外貌品头论足,认为她美认为他帅认为他酷认为他丑陋。但你认为其美丽的对象,别人却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你认为丑陋的对象,别人也不一定这样认为。因为你们不是在同一个标准下看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人们自出生以来与生俱来的大脑所决定的很多东西,决定了看待问题上与他人的不同。他认为她美,她在你眼里就是美;他认为她不美,她在她眼里就不具有美。同是她,却不同具有美。这就是我眼中美的些许意义。

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少数民族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选择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式及途径;从社会其他方面来看,要维系一个多元文化的格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广开“才路”,创新培养创意人才。 标签: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困境;传承与发展 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然而,即使是一个极端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民族之间是有差异的,正因为这些差异,使得民族之间渐渐变得有差距,特别是人数很少的诸如珞巴族、纳西族等。显然,在这种民族文化格局下,居于边缘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就很有可能面临一种可怕的生存困境。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条基本内容是:“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这也就是说,民族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阶段上的差别,即占有社会中大部分资源的民族的文化就自然占据主流地位,反之,则被边缘化;而民族文化本身生命力的强弱也是导致民族文化是占主流还是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 首先,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并确立了“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围绕“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200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对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了重要部署。 其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在西部地区深入开展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东风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市级文化场馆建设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对全面优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重要地推进作用。 再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产业推动力发生重大改变。文化产业是依托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流通和消费的产业,

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三篇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800字【三篇】【篇一】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样的感恩之心,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到一个公司应聘。他走进大厅,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来应聘的人很多,却都只顾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纸屑。于是,他走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桶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这样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篇二】 马年伊始,中央台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民间走访活动,这一话题也得到人们的热议以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自古至今,由中到外,几乎没有一家是没有家风的,例如说,傅雷家书就是傅家家风的传承及对后代们的教诲的家风的典例。还有的比较熟知的,那大概就是清末重臣曾国藩了。曾国藩曾以

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摘要:文章通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分析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四大措施,即:1.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2.采用社会大课堂的音乐教学模式;3.在音乐教学中交融中西音乐文化;4.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做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指出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及其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学校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历来重视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列入期间,则是清末才开始的。1898年康有为以“请开学校折”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废八股遍设学校的主张。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至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一个新文化即将实行切换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作为五四新音乐的代表人、中国现代新音乐教育体系建立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思想观念;一些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作曲家们,认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都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1927年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均依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上课,学生们演奏我国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 当时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虽然在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措施,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民族音乐尚未能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学校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这样的音乐教育已经导致:在理论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欧洲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干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 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 三、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 四、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

浅谈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 就像上述剧中人物一样,人们似乎都可以非常自信地谈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可 以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然而,美学史上的情形却正相反。自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来,美 的本质问题已成了美学中最深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美学家们一直深感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 的艰难,甚至望而生畏。由于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有关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等最基本的哲学 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要理解美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 历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 首先谈“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定义。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从各种美的事物如美的花、美的人、美的制度等,一直追溯到“美本身”,希望求得有关“美是什么”的一个确切答案。只是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获得一个 明确的观念,只能慨叹“美是难的”①。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指出的,柏拉图就此 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 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除了柏拉图之外,著名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n)、维特罗维奥(Vitruvius)、普洛丁(Plotinus)、奥古斯丁(Augustine)、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等人,都曾给美下过定义。一般说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美是和谐(这其实也 是直到19世纪西方美学家的共识);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美是完善(这个观点也一直延续到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时期);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快感。而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一个最著 名的定义。 应该说,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 基本消失了。但由于它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中影响极大,而当代中国美学又主要是借鉴前苏联 美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关于“美”的定义,如 “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蒋孔阳)等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把“美的本质”等同于“美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显然, 这条由柏拉图开启的思路,带有鲜明的柏拉图主义色彩。柏拉图假定存在着一个可以脱离具体 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询问“美本身”究竟是什么。这里,柏拉图其实是忽视了实 体与属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像我们说一个人长得美,这与说一个人长得白在逻辑上是同一类 型的陈述。其中,人是实体,“美”或“白”只是实体的属性;属性可以千千万万,可以定义 实体,但实体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属性不能变成实体。当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时候,他就无意中把作为属性的美换成了作为实体的美。这种把“美”实体化的做法,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妨可以反问一下:“真的存在‘美本身’这样一种东西吗?”回答一定是“不存在”。虽然,我们不能说美学史上所有替美下定义的美学家都与柏拉图一样,都认为存在一个

申论真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1题】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本题分值:20分) 我的答案: 关于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结合材料我得到了如下启示:1.基层文化建设应在保留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设,比如牛街的改造保留了其清真文化的特色,生活习惯与建筑风格都与穆斯林的习惯一致。2.在基层文化改造中注重保护历史文物并尽力使其重现魅力,比如牛街清真寺的改建。3.基层文化建设应以民生为前提,牛街的商业性改造方面既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形成了一道文化风景。4.基层文化建设应注重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创新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得到延续,比如白猿通臀拳。5.基层文化建设应注重对居民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6.基层文化改造工作中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多吸取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意见,提高创新性。 参考答案: 所述资料对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启示有四点: 一是做好文物的修缮工作。文物的修缮应以保持布局完整和突出民族风情为原则,在利用现有条件和历史文物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完善。 二是注重文物传承和申遗。给予文化遗产继承人支持,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并积极推进对具备申报非遗条件的文物的申报和保护。 三是注重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动员和引导群众多读书,如播放农业科技电影、开展农家书屋读书活动、在社区宣传栏宣传《论语》等传统文化,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其文化素质。 四是加强社区文化管理工作。由专人专职负责村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制定文化站管理制度,提高村文化站利用率。 【第2题】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本题分值:15分)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在姹紫嫣红的春日,去领略繁花似锦的美景;在苍翠葱郁的夏日,去游览如画般的山水;在硕果丰收的秋日,去捕捉丰收的喜悦,去拾得满地金黄;在银装素裹的冬日,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领悟不尽的神奇……这都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的表现。美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统一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享受。而高雅健康的审美享受又总是和道理情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 美的本质问题提出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传统美学主要回答了“美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美本质命题,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总结。然而这一命题方式本身的缺陷使传统美学面临危机。当代分析美学应运而生,对传统美学进行消解,彻底否定了美本质。分析美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美学的危机,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美学,使美学有走向灭亡的危险。美学研究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美学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同时吸纳各美学流派的积极方法和研究成果,才能使美本质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传统美学美本质研究滥觞于柏拉图,只是把美本质抽象地、机械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扬弃,批判地继承并发展、改造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创造了科学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就建立在这一哲学思想之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人类的物质实践中把握意识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从人、人的本质中把握美和美的本质,从人的类本质、类命运中看待美和美的本质,为全面深刻地把握美的本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使美本质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传统美学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观念所界定的先验的美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因此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面临着其自身形态无法解决的契机。以维特根斯坦为首的分析美学从其分析哲学出发,认为当代西方美学所面临的危机,用现存的美学方法和观念根本无法解决,只有跳出传统美学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美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 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理论纲领。 3色彩的审美效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柏拉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5、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 曾经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传神”这一范畴最初是由__________提出来的。 二、 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感知 2、“自然人化” 3、共同美 4、“和谐” 5、审美态度 6、“流溢说” 三、 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 2、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 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2、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鲍姆嘉通 2、尧斯 3、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 4、《大希庇阿斯篇》 5、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生活 6、孔子 7、顾恺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感知 感知包括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或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 2.自然人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美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然人化的产物。自然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由陌生、外在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3.共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