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字辈派语

刘氏字辈派语
刘氏字辈派语

爷爷及其亲述的家族历史

——关于刘氏字辈派语

记得以前爷爷给我说过,我这一辈是长字辈的,下一辈是发字辈,当时我就开玩笑的说,我的小孩那就叫刘发财好了。哎,那个随口而出的名字真是俗不可耐。不过,恰恰是那么一个俗不可耐的玩笑,却让我如今想起爷爷那所承载的我们这一分支刘氏家族的“历史密码”。

今天去爷爷家,我就又问起爷爷家族字辈的事。爷爷今年都83岁高龄了,家族的历史也只有他知道的最多。平日我对家族的历史也比较关心,当然,这是纯然的出于好奇。

关于家族的历史,爷爷说,我们这支刘氏最早是从陕西泾阳县迁入四川的。家族历史上似乎没听说出过名人或者什么大人物。在江油地区最早生活在西坪乡北崖,(不知过了多少年)一支系迁入香水乡。我爷爷就是在香水乡长大的。在香水乡,其祖辈系做豆腐生意,有良田若干(据说有很多地),父辈为农民,其父亲通四书五经,尤精五经之《诗经》《易经》和《礼记》。家里藏书若干,一手好字远近闻名。在听爷爷讲这些的时候,我就在想啊,祖爷一个农民怎么那么厉害?于是我问爷爷,手头是否还有祖爷的藏书或是墨宝?答曰:哪还有那些哦!

后面我又提起家族字辈的事。据百度百科所显示,“家族字辈派语在研究姓族群落聚居、家族繁衍、迁徙流转、

辨析世系、伦理道德、寻根问祖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知道的是,爷爷是世字辈,我父辈是代字辈,我是长字辈,下一辈是发字辈。有一次在网上看到全国其他地方的刘氏家族宗亲会都有四言二十字或五言十字等字辈派语的存在,我就问起爷爷,我们这支刘氏的字辈派语是怎么回事。万分幸运的是,我们这支刘氏还保留着完整的字辈派语,尽管文革时期族谱被毁,但爷爷依然记得字辈的排序。

“应国忠文元,大宽永绍昌。世代长发远,荣耀庆祥光。”

就算是20年为一辈,现在这个字辈才到长字辈。推算上去,应字辈的祖先大概就是生活在1750年左右的人。即清乾隆十五年左右。这个字辈派语轮转了几次了爷爷也不清楚。应字辈的祖先叫刘应隆(音),国字辈的祖先叫刘国晏(音)。据爷爷说,他知道的这些,都是小时候听长辈们聊天时听来的。那个时候,都不敢随便问起家族以前的事。爷爷说,也是看在我喜欢问这些才给我说的。他那时主要是喜欢听,所以也就记住了那些关于家族的事。

爷爷系1927年生人,幼时家庭贫困,10来岁就从地主那租地耕种,每年除了向地主交租外,收成好时还要将多的粮食挑到人多的地方换点玉米等农产品以供家里食用。后从农村出来就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得过勋章(我以前见过,上面写的什么我忘了)。后据说是因为林彪下课,二野被解散,他也就转业回到地方(这段历史我只知道个大概,细节

不是很清楚。以前听我爸说,如果不是发生了变故,爷爷是希望成为职业军人的)。在地方一电石厂做党委书记,而当时电石厂的厂长后面成了我的外公(我父母居然还是门当户对,但家庭却是白手起家。那年头的干部清廉无比,是实实在在的奉献给了国家)。

爷爷在我出生的那年退了休。由于是部队团级干部转业到地方的,现在享受着副县级领导待遇。以前在大学经常看到有身穿白色衬衣、手提文件包的老年人来视察校园,不禁想起爷爷也是和他们差不多的老领导——也会时不时的被组织到处去参观视察工作。

在我看来,爷爷已经算是很成功了的。他走出了他那个环境,靠着自己的能力(很能吃苦)一步一步的发展,照他的话说,“我对自己从那个环境中出来,后面能混成这个样子,还是很满意的。”我说是啊,在江油这个地方享受你这个待遇的老年人可能也不多吧!爷爷是个很知足的人。对他,我除了尊重之外,更佩服的是,尽管年代已经不同了,但爷爷对很多现在的人事都有比较宏观和公允的判断,并没有因为年代的不同,就厚古薄尽,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的。毕竟爷爷当年在部队是做政工工作的,对马列主义与时俱进的立场、观点、态度把握和运用得那是相当的可以!政治素养真的很高。

此外,《增广贤文》是爷爷比较喜欢的一本书,他经常

拿那里面的东西来说给我听。什么“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其句意句句切中社会现象,渐渐的我也喜欢上了这本书。天干地支之类爷爷也比较懂。鉴于视角和年龄的原因,早年我还没发现爷爷原来是那么的有内涵。当然,以前年纪小,说了也不懂,对这些也不怎么感兴趣。现在我去爷爷那,都很喜欢和他聊天,因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嘛!爷爷的各种经历(包括其宏观视野和政治敏锐)对我今后而言,都是极具价值和意义的,是笔宝贵的财富。

当然,爷爷一直以来对我的表现都是比较满意的。我也算没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吧。今后要更加的务实而努力。

好了,关于爷爷及家族的故事就写到这里吧。由于听了爷爷聊家族的历史,听得比较兴奋,遂写出来,留个纪念。

祝福爷爷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刘氏家谱

安成水部刘氏丛桂支湖北干一、二河分派传递世系如下:1刘邦(汉高祖,汉室刘氏始祖)→2刘恒(汉文帝)→3刘启(汉景帝)→4刘发(长沙定王,长沙刘氏祖)→5刘苍(安成思侯,安成刘氏祖)→6刘自当(安成今侯)→7刘寿光(安成节侯)→8刘乔(字谙谷)→9刘巳(字正中)→10刘鼎(字宏大)→11刘信(字贵实)→12刘英(字志俊)→13刘睦(字必和)→14刘荣(字毓华)→15刘逸(字仲安)→16刘端(字开先)→17刘奇(字邦祥)→18刘允(字大信)→19刘歆(字子敬)→20刘宽(字文博)→21刘贞(字志正)→22刘淑(字从善)→23刘敬(字学恭)→24刘素(字慎素)→25刘聪(字懋明)→26刘昭(字成美)→27刘嵩(字中正)→28刘槐(字槐阴)→29刘效(字诚学)→30刘侃(字子刚)→31刘道(字明理)→32刘完(字守成)→33刘辟(字与开)→34刘锜(字宣器)→35刘删(字宜定)→36刘敏高→37刘微(字伯武)→38刘麒(字仲麒)→39刘仁(字学爱)→40刘顺(字承坤)→41刘正(字无佞)→42刘渔(字学渔)→43刘濂(字中清)→44刘聪(字叔明)→45刘止(字有德)→46刘游(字思游)→47良(字汝良)→48荆(字牧荆)→49得(字袭得)→50治(字文理)→51刘槐(字廷槐)→52刘闻→53刘登→54刘德言(字韶闻,894-974,水部刘氏祖)→55(1)刘税(字君彻,905(927?)—991,水部刘氏丛桂支1世祖)→56(2)刘承亮(字希明)→57(3)刘常(字景定,976年-1042年,山塘祖)→58(4)刘朝佐(字五峰)→59(5)刘武光(字则天)→60(6)刘淑仁→61(7)刘凌云(字太冲)→62(8)刘艮(字如山)→63(9)刘从善(字初迪)→64(10)刘守信→65(11)刘牧雍→66(12)刘正己→67(13)刘仲盛→68(14)刘文楚→69(15)刘止安→70(16)刘凤标→71(17)刘循节→72(18)刘合符→73(19)刘齐→74(20)刘斯太→75(21)刘秉辞→76(22)刘新鼎→77(23)刘玲→78(24)刘斌俊→79(25)刘授一→80(26)云字辈→81(27)冠字辈→82(28)冕字辈→83(29)辉字辈→84(30)先字辈→85(31)德字辈→86(32)采字辈→87(33)凤字辈→88(34)文字辈→89(35)章字辈→90(36)训字辈 炳嗣从之立诚希永世昌克培元自庆毓兆寿多康 体继尧传远天延汉绪长大龄宜作相鸿化保成章 魁锡维宗敬君兴以国光梦麟得玉树启彦建龙堂 锦殿怀绍冠华林淑正方学修先际佩志尚在观祥 汝萃钟奇俊家繁好善扬轩书同效伯廷献秉朝纲 陕西安康河南乡刘家湾的字辈是: 永继世友,怀后一单,祥云瑞日,启志承先. 光前裕后,繁衍万千,荣宗耀祖,续代相传.树德立业,举才选贤,恩泽久存,文明昌远 陕西刘氏的字辈是:福寿集广兆京宗世大昌文章增千古行义在庭扬作善承先德永延泽久 长观光辉上国积厚有馀芳 跟"世正"搭边的只有一个 重庆市开县刘氏:"万应文仲志,永福廷世正.继国泰启邦,荣华显宗裔.先积泽丕振,祖贵克武纯.立之本代德,秉章焕经馨." 、辽宁北镇满族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各地谭氏字辈

湘乡谭氏字辈:“国久恒兴起继任必承宗(世)世泽常新毓秀钟英敬遵先训思贻令名文章炳蔚建树昌明联芳济美光裕显荣”。 中湘谭氏字辈:“一言大心世玉朝金青史傅芳邦家之光诗礼贻谋允卜其昌”。 谭氏字辈:“金玉光希一世廷邦奇兴朝生卓異文名达帝几飓徽涵英秀华国宣隆仪文章冠南楚明训裕鼎彝拨选诗书裔萃宗衍奕箕”。 宁乡谭氏字辈:“忠良永远承仁义德仔庭世学胜朝定安邦国泰平诚孝传家本诗书裕后基庆延鸿业振喜起际昌期”。安化谭氏字辈:“太德仁闻鼎万安绍祖封彦孟廷添日友玉永宇宗正大光明世文章华国英忠孝传家本诗书裕后基庆延鸿业振喜起际昌期手泽芳徽著心田义种士林重作育科第久弥新”。 茶陵谭氏字辈:“忠实必志彦有勝绍荣正(学应)文仕(啓世)洪之序家修冀道

成孝友承先泽读书继后人声名欣显达功业著贤能”。 茶陵石床谭氏字辈:“启永绍士世之作斯文相传其兆可卜上光宗祖大振家学孝友行修书策信笃敦敏思勤防检由约仰维德敬慎亲睦”。 上湘横塘谭氏字辈“忠良詠(永)远存芢(仁)义得仔(子)庭宇启正朝定安邦国泰平礼学光先泽书香懋后昆贤才登景望俊杰振家声”。 青山谭氏字辈:“本景光乾希一世廷邦奇飏徽涵英秀华国献隆仪文章冠南楚明训裕鼎彝拔选诗书裔萃宗永肇基”。云盖谭氏字辈:“忠宝必志彦有胜绍荣正(学应)启世(文仕)洪之序家修冀道成孝友承先泽诗书继后人声名欣显达勋业著贤能”。 谭家园谭氏字辈:“必大德为肇百世继敏学从孔文逢显达忠信传家法先泽贻承允新枝衍庆长振声昭孝义辅国尚循良”。

攸县西关谭氏字辈:“光大荣国祚士进显忠良德泽运长久善贻远振扬光宗垂裕永万世自联芳”。 石柱谭氏字辈: 起源本派:“祁绵春梅奕会珍云照轩伍菁与裕简时曲济青太玉章祥纶永芳湘崇荣德希诚皓光为恭克用卷建宫可守武进宏仁格安仕处德巽伦正义明仲道善仁瑚公”; 麻成支派:“忠孝正才仁东全文胜维遗思万代玉(国)朝(满)光(鉴元)”; 朝祥支派:“友添绍景单贤丹廷春正世一天地人和永定康宁祈祥千万高增广厚学孔孟言钦明文思光昭先德福寿荣华昭(朝)开大典长怀恩波名推前哲才展东坡谦恭受益虚衷琢磨立身行道登甲联科策对著美经济包罗蛟兴云雨凤鸣卷啊欲贵心同为富多文臣效补职子慕蓼莪吉甫作诵端木切磋古训宜守乃庚载歌”; 朝祯支派:“登单肇文明振家声承先继志学立德贞大道佐国裕顺和平光昭世守普安永清本源克定钟俊毓英”;

天下刘姓家谱介绍

天下刘姓家谱介绍 先秦时期,刘姓是个小姓,特别是源出自尧帝后裔的汉家刘氏,在先秦时期更是默默无闻的家族。这个家族在当时有无族谱,就不得而知了。但作为刘姓大家族成员之一的姬姓刘氏,因为建立了刘子国,被封为公爵,是当时的王侯贵族之一,因而当时必定有由刘子国自己的史官或周王朝的史官编修的刘氏世系谱。因此,我们认为,刘姓的谱牒,最晚在周代就有了。公元前3世纪末,刘邦建立汉朝后,源出尧帝后裔的祁姓刘氏一跃而成为中华国姓。公元前200年,也就汉高祖刘邦七年,汉朝廷开始设立九卿一级的机构“宗正府”。宗正府的首脑“宗正”一官,必须由刘姓皇族成员担任,与其他外姓无缘。宗正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皇族事务,包括记录皇室世系、编修皇家玉牒、每年修一次《诸王世谱》。祁姓刘氏家族的谱牒正式开始编纂,是现在可知的祁姓汉家刘氏的最早修谱历史了。终两汉时期四百多年,刘姓的谱牒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谱牒。凡是皇族成员,都统一由国家登记在册,其传递世系,昭穆亲疏,自然都一目了然。东汉末年,天下易帜。刘姓的谱牒大都毁于战火,藏于宫中的玉牒不知去向,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刘姓开始私家修谱时期。由于当时的风气重视门第和出身,因而像当时的各大士族一样,当年的刘氏世家大姓,往往都修有自己的族谱。见

诸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刘姓族谱,是河南南阳《刘氏谱》, 当年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也曾引用。现存最早的刘姓谱牒文献,是相传撰写于南朝大梁普通三年(520年)的一 编《刘氏族谱序》。隋唐时期,是中国谱学大发展的时期, 也是刘姓私家修谱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唐代的刘姓谱牒,见于文献记载的有5种:刘知几的《刘氏家乘》(一作《刘氏家史》)15卷、《刘氏谱考》3卷、《刘晏家谱》1卷、《刘沆家谱》、《刘舆家谱》1卷,都见载于《新唐书·艺文志》。而实 际上,当时的刘姓族谱,要远比这多得多。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关刘氏九大房的世系,就是在参考了唐代刘氏族谱的基础上编成的。宋元时期,刘姓修谱的现象更加普遍,源出匈奴的河南刘氏刘温叟家族,就有完整的族谱,记述了该家族自隋代到宋初五百多年的家族历史和世系传递。宋代著名学者屏山先生刘子翠所在的福建五忠刘氏家族,就曾派人前往发源地京兆访寻旧谱,编修新的《麻沙刘氏族谱》。但是,见于记载的宋元时期刘姓族谱仅刘复礼的《刘 氏大宗血脉谱》1卷。传世的宋元刘姓族谱则在国内暂时还没有发现,但宋元时人为刘姓族谱所作的谱序,则传世的很多。明清时期是中国刘姓修谱的高潮时期。现在存世的最早族谱,就是明朝时的刻本,但数量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知的明本刘姓族谱仅有8部,其中最早的是明正德年间的《山阴刘氏宗谱》,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原

各个省份,各个姓氏辈分大全(32)

各个省份,各个姓氏辈分大全(32) 胡氏字辈(二) 云南地区:始祖原居于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县衙后,约200年前迁云南。字派:寿义德绍升仕廷光青龙正显世运中阳兴国定泰洪发绪昌'胡正节'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大桥头 金竹林',于明朝时来黔随征官以指挥之职,因而落家于大定府之老塘铺生胡高、胡成、胡海、而分三大支,胡高入籍云南,胡海入籍遵义,这两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将无从考究。二世祖胡成仍住于生长之处。至四世祖世英公入籍毕节县于南里十八家寨落业。又至六世祖胡天爵公之子胡应兆为七世祖父子相继又由毕节而入籍贵州六盘水水城厅(现在属于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管下于常平里六甲(现在属于现在属于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玉顶村关寨组),地名核古寨落业。字辈:朝世惟天应起国显家声(起国定运昌)文量鼎大业(文扬英项白)敦厚照洪光(敦厚建洪芳)祖籍南京,安定堂。曲靖分支,迁宣威务德火姑村,应该和云贵一带宗亲同宗。现有字辈:元登天朝国,德道选万向,占应学有启,宗兆正文邦。有知情者请联系。另外,有两支从火姑分别迁入昭通和四川。四川东道重庆府直隶中州丰都县南岸九甲还山子胡氏自江西宁江府宁江县十 字街大桥头古石巷迁入,约一八六二年到一八七二年,迁移

到贵州字派: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启贤应忠良德大永家宽”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胡氏字辈:再.开.泰.运.天.兴.顺.志【我们的始祖是从湖南省清泉县豹虎塘迁移至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天津地区:始迁祖泰贞,二世熙寰,三世国宗(王字旁)、国兴(王字旁)。由浙江绍兴山阴县袁家窖村之民籍。清康熙间,三世祖国兴(王字旁)宦游冀北知文安县政,是为徙津第一代。四世祖圣源公(焕若公次子,名承泗)接办文霸引地,卜居天津,历十三代,可溯始祖泰贞,字派:泰、熙、国、承、本、启、廷、士、云、懋、允。福建地区:福建永定中川胡氏,堂号是安定堂,《同永胡氏家谱》载我们的字辈排序是:博厚特载,柔顺谦光,礼义忠信,恭俭温良,苏湖济美,淮海传芳,华林育秀,安定发祥,经文纬武,陈纪立纲。明朝成化年(公元1482年)间八朋二十四日,润清公次子时浩,潮清公四子时显,来到福建汀洲府上杭县干河头老虎坑官塘面大墓脚下,与祖地叔侄玉敏、玉生等人,于九月初一日(丙申日)摆酒写下我宗氏谱,议定我宗支德瑗公以后二十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而曰昌,必克斯可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安定胡氏(长房)支谱“始迁祖金庐公,讳炉,兄弟四人,排行第三。长迁河南,仲迁江西,四迁浙江。金庐公于唐代由河南光州固始县迁入到福建梅溪,后裔历32代,可溯始祖尧烈公,字派:允敦仁孝,茂德克光,尊祖敬宗,永

全国林氏字辈总汇

全国林氏字辈总汇 本帖收集的字辈都有相应的世系对应,用字辈寻亲的宗亲,只要有连续三个字以上的字辈和夲帖字辈相同,即可认定你的字辈和夲帖相同字辈的相应世系相同。夲帖字辈收集的资料来源是各家世谱字辈;本论坛字辈帖;各种相关杂志报刊;相关网等,收集到的字辈看似很多,但与字辈的实际存有量还差得远,所以字辈寻亲的宗亲能对得上的还是很少,只能寄望于今后的继续收集完善,我只是想为字辈寻亲的宗亲找条途径,有途径总比没途径好。 福建省 福建长乐黄石林氏:七世至三十六世 ????????????????? 字行文字颖舜夫得均景伯汝思惟尚德宗永必时昌世克存中正 天公定与祥兴黄石长乐林氏: 二十一世至三十六世 讳行朝廷有道俊彦亨通雍熙景象万化方隆 黄石长乐林氏: 三十七世至六十八世 字行节豫谦丰咸临既济观升履益恒萃同人鸿烈超群笃生豪杰凤仪献瑞蔚起奇材 讳行孝友传心经猷式焕勋名大显科甲联辉燕翼贻谋敬承祖武桂兰齐秀启 黄石长乐林氏狮桥派:黄石祖世次二十四至三十七世 讳行天士存有长盛世大道宏开振宗祥 黄石长乐林氏定安派:黄石祖世次二十九世至四十六世 讳行雍嘉景象万化方隆大振宗功端在长绵守礼 字行中正书香继承先志聿兴祖德恒思远绍贻谋 黄石长乐林氏傅筑派:黄石祖世次三十三世至三十六世 讳行万化成崇 黄石长乐林氏里厝房智房派:所立三十一世至三十五世 字行学能仰圣贤 长乐市文武砂镇壶井乡林氏:保公嫡孙武可公,是斯礼公三子,生阿成敬成俩兄弟,大约在清朝雍乾之间迁往天津北门外居住, 系长乐“中义林”后裔,是林慎思字伸蒙公后代 字辈:可、久、谦、尚、则、益、光、道```(道后己传八代) 福建陶江林氏由十二世始) 君若维能,天必昌汝(天降楷书)。世克允德,宗永以兴(传梅续撰). 用守是道,长发其祥(豫斋续撰)。善继人志,绍衣闻言(支山续撰)。 孝友为本,弈叶攸敦(泽夫续撰)。明哲作范,垂裕后昆(椒辰续撰)。 增进民权,致治大同(林森续撰)。仁义礼智,合信则常(翰西续撰)。 修文振武,邦家之光(志棠续撰)。 福建濂江林氏: 始祖唐末自河南固始来闽肇基闽县林浦,前十世名讳毁于灾火。辈字由二十世始用下: 元亨利贞,天道之祥。仁义礼智,恒秉斯章。立修齐志,为邦家光。 公元1999年旅居台中族贤林瑞芳返乡主持续撰于下: 展治平学,启大同端。传经衍庆,积德流芳。 福建控鹤林氏(由十四世始): 汝以文彦孔,继世德惟男;永思宗有本,廷仕达邦光。 从信熙朝宪,敦崇秉懋良;志而承佑启,允克祈恒长。 东瀚云庄命字歌:聿迪人伦懋修孝友,期同伯叔大展天常,克师有道上达圣贤,则为公 卿宏昭常来

刘氏族谱

刘氏族谱 刘氏族谱序 盖闻水源木本,物理斯彰,尊祖敬宗,人生所重。则稽谱碟序,本支此事曷可稍缓哉!无如世远年湮,渺无考据;族繁户衆,猝难详明。有志族谱者,往往不无遗憾耳。愚姻兄毓炳、毓祥,久有收族序谱之志,日夜图维,苦於无徵;焦心劳虑,盖亦有年。因闻愚之族谱遭兵燹遗失者,曾求当庄土地神,藉乩笔以续之。故命其姪景莹与孙怀棕、怀麟相继问字之馀,特邀以襄阙事夫二公,既欲昭来兹以绳其祖武。愚亦乐讲敦睦而永言孝思。遂乃设檀敬祷,推原自枣强远来者为始祖,凡十余世,历五百余载。近居者详之,远出者註之。條分缕晰,脉络分明。其有旧碣可考者,颇略相符合,虽源远而流长,亦支分而节解。於是辑为谱书,户藏一帙。当春露秋霜一披览,而高曾之矩矱,粲若列眉;支流之亲疏,瞭如指掌。不啻宗庙之有昭穆,国家之有史乘焉。庶乎,椒衍瓜棉,绳绳继继,伦次不紊,相乘勿僣。刘氏後生之孝子贤孙,悠然思修谱之苦衷、睦婣之雅谊也夫。 岁贡生侯选训导愚妹丈程登桂谨序 光绪二十九年岁次癸卯十月十九世孙怀麟谨书 又序 自来家谱之修,由来尚矣。何者族衆支繁之家有谱可稽者,虽千百世而支流不紊;无谱可寻者,即十余世而胍络难分?所以有心者体水源木本之意,切敬宗收族之情,汲汲于修谱之事,其関系岂浅鲜哉。余刘氏祖相传明洪武二年始祖兄弟四位自枣强迁于东坡、涝峪、黄家庄、桃科、柳埠等庄,不数传而谱书遗失。祖茔在东坡庄之西隅,历年祭祀,迄今族繁人衆,支流不明。欲修谱书以垂后世,惜始祖之墓无谱碑可考。而且自迁居以来,至今五百余载,年深日久,难以追序。于是考各处之碑碣,尽搜族间之记载,相质一堂,而支流尤不堪分明。自愧才疏识浅,无计可筹,余心怠矣。偶与妹丈程公闲叙,言及彼之族谱遭兵燹遗失,曾求当庄土地神追序明白。是以复萌前志,与衆尚议,诚心设坛,请土地神追序十余世,而详明可据。由是编帙成谱,分给合族。庶几使族衆覩斯谱者,披阅一過,明如指掌。知高曾所从出,顿起报本追远之意;知同宗为一本,共切敦宗睦族之情。不致叹世系之无考,同晓然于秩序之不紊也矣。后有见此志者而重修不怠焉,则幸甚。 十七世孙毓炳序 凡例 一义子冒姓不录。 一郑重世谱,如有亵渎毁坏,禀族长重责罚,令祭祖不恕。 一谱中同名者,俱以改正;至或有二字音同字不同者,惟二名不偏讳是遵。 一无嗣者直书,未免神伤,故于名下不书子以示異。 一出继之人即承祧一支,不准再继。 一出继之人仍于本支註名,但于名下书岀嗣,以表明之;继父名下书某名,以承嗣註之。 一或有迁居外庄郡县者,但于名下书迁居某地处以志之。

谭氏家谱字辈排序大全

谭氏家谱字辈排序汇编 我谭氏始祖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系姓姬,皇帝子孙,颛顼zhuanxu之后,衍至谭国襄王、子爵,名尚诤。风氏,在山东莒县,生子:祁qi公,以谭为姓,为一世祖,传至39世书奇、卷达二房分衍。卷达次子建极生宫,字博仁。宫生可奕、可祥。可奕衍至45世进峰生9子,进鸿生4子,进颇生5子,共18子,称18宏世系。十一郎宏亮,即进峰公第五子故又称五郎世系。衍至63世朝祯、朝祥、朝贵等诸兄弟,于明朝洪武初年,由湖北麻城孝感起程入川后,又分房衍移至今,其流源世系如下: 居山东莒县 1世谭祁zhi 妣胡氏生子锦 2世谭锦妣陈氏生子春 3世谭春妣方氏生子梅 4世谭梅妣李氏生子奕yi 5世谭奕妣朱氏生四子:儒、会、积、标 6世谭儒 谭会妣谢氏生子珍 积 标 7世谭珍妣于[又俞]氏生二子:云、雪 8世谭云妣周氏生子照 雪 9世谭照妣徐氏生子轩 10世谭轩妣马氏生子伍 11世谭伍妣陈氏生子:秉、菁jing、辉、耀 12世谭秉 菁妣吕氏生子:与[兴]、文 辉 耀 13世谭与[兴] 妣黎氏生子裕 文 14世谭裕妣童氏生二子:简、端 15世谭简妣焦氏生子:时英

居山西太原16世谭时英妣晋氏,自莒迁太原,生子典书 谭杰升字端子,妣齐氏,升二子:佾yì、任 17世谭典书妣郝hao氏[又曰郭氏]生子:济、淡[又曰:谟] 谭佾妣夏氏生子姜孟 谭任 18世谭济妣夏氏生子青杨 谭淡[谟] 谭姜孟妣颜氏生二子:恭宗、敬宗 19世谭青杨妣姒si氏生三子:太定、太德、太常。[“太”:川东谱记为“大”]。 谭恭宗 谭敬宗妣曹氏生: 叔胜,由南海[今广州市]徙始兴衍大庾yǔ 20世谭太定 太德 太常妣郭氏生二子:玉成、玉润 叔胜 居河南弘 21世谭玉成讳顷,居金陵[江苏南京清凉山,即南京别称],西汉时吕后末[公元前179年],佐齐王起兵诛诸吕有功,封元侯[老谱称顷元侯是也],为弘农郡主[今河南灵宝县北],遂开弘农谭氏,又曰弘农氏,居弘农, 妣杨氏生三子:章宪、章斐fei、章文 谭玉润讳珠,妣李氏生子质 22世谭章宪妣姜氏生子:祥昭、祥瑞 谭章斐 谭章文 谭章质字文彬,妣王氏生子善信 23世谭祥昭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至前141年间],任江西西昌巡司。妣沈氏生子:晋康,维康、经康、纶康 祥瑞 24世谭晋康 谭维康 谭经康 谭纶康妣秦氏生三子:运明、暄太[泰]、永益 25世谭运明 谭暄太 谭永益讳京, 汉昭帝元风时[公元前80至75年间],任朝奉大夫。妣有氏生子:芳明26世谭芳明妣蒋氏生二子:湘灵、湘湖 27世谭湘灵妣唐氏生子:崇道、崇德、崇仁 谭湘湖 居浙江绍兴 28世谭崇道 谭崇德由弘农迁会稽[江苏苏州市]。妣程、陈氏生子:荣宝

刘氏族谱

【题名】刘氏族谱 【责任者】[作者不详] 【版本】民国32年(1943), 木活字本 【居地】湖南,岳阳,巴陵 【堂号】彭城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宋]刘唐; 始迁祖:[宋]刘受 【摘要】始迁祖唐、受,南宋时自巴陵南冲古柏树坡迁居邑之公田。寻以金牛之变,唐於咸淳二年再徙居窑岭,而受仍居公田,遂衍为二派。存卷为墓图、图契、公田志仲公世系。 【索取号】5939/D 【题名】刘氏族谱 【责任者】[作者不详] 【版本】民国36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湖南,岳阳 【堂号】彭城堂 【先祖/名人】始祖:刘仲二; 先祖:刘福四; 先祖:[清]刘辛三; 先祖:[清]刘辛八; 先祖:[清]刘辛九 【摘要】始祖行名仲二,讳字、时代、居地均失记。子福四,生辛三、辛八、辛九,明清之际,三兄弟後裔陆续迁巴陵之高桥、大屋、塘觵、墩上、仙安桥、双港嘴等处。谱存序、契据、世系等。 【索取号】5872

《刘氏族谱》与刘备 李君鉴 刘备墓“成都说”、“奉节说”之争引出《刘氏族谱》现世。 自1986年《四川工人日报》刊登《刘备真墓可能在奉节》后,又经《文摘周报》转摘,一两年内,笔者收集到16种《刘氏族谱》。后从山西族谱研究中心及上海谱牒研究中心获悉:山西族谱研究中心收藏刘氏族谱几百册;上海谱牒研究中心收藏刘氏族谱几百部。 刘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大姓之一,位列李、王、张后,居第四位。刘姓能够成为一个大姓,主要因为刘氏起源早,历史上作为一个“国姓”时间长,望族多,分布广,赐姓、改姓、少数民族从附姓多的缘故。 根据《左传》、《汉书》、《唐书》、《通志》等史书记载,刘姓起源主要有五个支系: 一、以国为氏,即祁姓之刘。源出帝尧陶唐氏,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国(今河北省唐县),因以为氏。 二、以邑为氏,即姬姓之刘。西周时,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旧有地曰刘亭), 其子孙遂以邑为氏。 三、匈奴族从母姓刘。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对少数民族采取和亲政策,以宗室女嫁给强盛的匈奴部族单于冒顿为妻,匈奴习俗,贵族皆从母姓。史载东郡、河南、雕阴三族刘氏俱出匈奴。“五胡”时汉国 的建立者刘渊就是匈奴的贵族。 四、赐娄氏为刘姓。汉初,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姓刘,遂改名刘敬,子孙 以刘为氏。 五、赐项氏为刘姓。刘它,原项氏,汉初赐姓刘,子孙因之。 《宛委余编》曰:“大约得姓之贵,无过于刘。汉四百余年,至昭烈父子,二十二帝。其间真王代传以千计,列候以万计。南宋九帝,五代汉二帝,北汉三帝,刘渊、刘曜无论也。故非他姓可拟。”又说:“刘二十五望,彭城为贵”。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和政权中,以刘姓为最多,历时也最久,先后有西汉、东汉、蜀汉,“五胡”十六国时的汉、越、南朝宋、五代后汉、南汉、北汉、南宋建炎四年金册封的大齐等,共历时六百五十年。这是刘姓能够成为大姓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原因,也是所传《刘氏族谱》中为什么彭城堂刘氏族谱占多数的原因。笔者所搜集到的16种族谱即全出于彭城刘氏。 16种《刘氏族谱》简介 16种刘氏族谱指重庆市奉节高雅手写本《刘氏族谱》;四川自贡手写本《刘氏总大族谱》;四川江津石印本《刘氏考订族谱》;奉节兴隆庙湾刻本《彭城堂刘氏族谱》;奉节甲高杨坪、吐祥青龙手写新本《彭城堂刘氏族谱》;四川沐川手抄本《彭城宗谱》;四川犍为石印本《刘氏纂刻族谱》;四川资中手抄本《刘氏族谱》;四川三台县《刘氏圣宗谱》;四川壁山旧本《刘氏族谱》;壁山新本《刘氏族谱》;四川内江《刘氏族谱》;重庆城口绢写《刘氏族谱》;重庆江北石印本《刘氏族谱》;湖北嘉鱼《刘氏宗谱》;成都武侯祠台湾华侨刘天注捐赠《刘氏大宗族谱》。其中城口、重庆江北、湖北嘉鱼、成都武侯祠4种刘氏族谱只略知一点线索。笔者曾对其余12种族谱作过初步研究,现将笔者了解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12种刘氏族谱均记载该刘氏后裔系祁姓之刘,以国为氏。发枝彭城,是中山靖王刘胜后代。 奉节兴隆庙湾《彭城堂刘氏族谱》,清同治十二年(1873)安定堂刻本,仅存第一册,线装。长44厘米,宽23厘米,共24页。其中最后两页系后人毛笔字补写。书皮为较硬的同色纸,上有书签。扉页为黄裱纸。“彭城堂”三字横排,下竖写“刘氏族谱”,左侧写“大清同治十二年续修族谱世系公立”。版面设计:有外粗内细文武边栏,天头、地脚为双龙,龙头朝向版心。版心有双鱼尾,上部分题写“刘氏族谱”,中间题写卷次内容,页数。下部分题写“彭城堂”。奉刘备为一世祖。第一册有祖莹形图,刘氏宗祠、祠

董氏家谱及字辈

董氏家谱及字辈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帝舜赐予颛顼后裔飂之子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相传,颛顼的己姓后裔中有个人叫飂叔安,史书上亦称廖叔安。 飂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他对龙(马)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舜帝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侯(今山东定陶),还赐他以董为姓氏,他的后代就是董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董氏正宗。 董氏族人大多尊奉董父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之孙子吴回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传说重黎是一位氏族首领以谆耀敦大,光明四海。颛顼任命其为火正,专门管理火。 颛顼逝世后,其侄子高辛(玄嚣的孙子)继位,即帝喾(帝俊),帝喾任命重黎为“祝融”之官称。后来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遣重黎前去镇压,重黎多次镇压而不成功,帝喾大怒,将重黎召回论罪处斩,然后以重黎的弟弟吴回接替重黎的官位,继续为祝融之官。 吴回有个儿子名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所以叫陆终。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儿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春秋时期,周王朝有个大夫叫辛有,辛有的两个儿子都在晋国任太史,负责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以官名称为董督。 在史籍《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 这两个董督的后代世袭晋国史官,一直担当晋国的太史令,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其中一个叫董狐的,时为晋侯史官,其后代则世代为侯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董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董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湖泊的名称。在史籍《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泽。” 古籍中所指的“文喜邑”,就是汉朝时期的“河东闻喜”,即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是“千古山西二雄”之一关羽的家乡,其时有一巨大的湿地地貌,因水中盛产“董蕖”因而称“董泽”。 “董蕖”,就是古人对莲藕的一种称谓,在今天山西、陕西地区,菜市场上仍有称莲藕为“董菜”者。 传说,董泽曾“浩淼数百里”,后被人类破坏,逐渐成为盐湖,最后干涸,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只留得一个“运城市盐湖区”的行政名称。 在董泽周围生活的住民,很早就有以其居住地名为姓氏者,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屠各部奥矣·毛都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源出汉朝时期南匈奴屠各部奥矣·毛都氏部落,其实是古肃慎民族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刘氏字辈

四、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刘氏字辈 1、泰和县刘氏字辈派文:思逝文汉作,廷锦永镇朝。我们刘家是来自江西太和(泰和),祖先叫刘忠华(刘华忠),先到了贵州绥阳,后其子孙刘文英于清嘉庆年间从贵州绥阳郎里三甲阿蛇自讷村到了云南文山,到我辈是第六代了,望了解情况的同志,刘氏家亲能告知,派文资料联系人:云南刘永国 2、江西泰和刘氏字辈派文:思逝文汉作,廷锦永镇朝。提供者:刘永国。39、安福郡马刘氏智仁圣义,中和孝友,睦姻任卹,礼乐射御,书数。(自21世起) 3、泰和县上模乡北溪案山村刘氏新字派计编二十一世起派行,重以文应若,思惟望自隆,盛世鸣凤起,志钦日兴徙,秀达恢先祖,经书永建中,抡元昭示品,清定奏嘉功。 提供者:刘鸣杨liumingyang67@https://www.360docs.net/doc/d02561649.html, QQ:407136547 4、泰和江夹洲刘氏:形成于南宋,来自西昌(即泰和),以刘曰修为开基始祖。谱载,本支刘氏在刘姓中属于彭城刘氏大宗中的汉武帝一派,出自汉宣帝最小的儿子楚孝王刘嚣。本支刘氏族人主要聚居在江西省泰和县万合乡江夹洲村堂号为"崇庆堂"。江夹洲刘氏开基始祖刘曰修,是西昌刘氏始祖刘立礼的第12代孙。当宋朝末年,刘曰修的3个儿由西昌枣树玉泉迁居江畔,淘金江夹洲。他们后裔世代居此,因此尊父亲刘曰修为本支始祖。族谱所记自刘立礼到刘日修的传递世系如下: 1刘立礼→2刘嗣宗→3刘居焱→4刘宣→5刘震→6刘揆→7刘

景→8刘敏才→9刘升→10刘叔周→11刘子亨→12刘曰修。江夹刘氏自始祖"曰"字派刘曰修开始,订立了如下字派:"曰明和震可淑济均友存永福叔广崇京瑞应祯祥德愈昌修齐道貌岸然学建明良安仁"。 5、泰和樟塘龙陂刘氏: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南派,出自西汉长沙定王之子安成思侯刘苍,以刘苍的第50代孙刘子富为开基始祖。族谱所记自刘苍到刘子正的传递世系如下:1刘苍→……30刘义→31刘惇→32刘宏→33刘况→34刘耑→35刘逊→36刘*(王+区)→37刘谅→38刘利济→39刘宗海→40刘轸→41刘南立→42刘洋→43刘世显→44刘仕贵→45刘伯宝→46刘叔周→47刘绍宗→48刘惟文→49刘德成→50刘子富。泰和樟塘龙陂刘氏以"衍庆堂"为堂号。自开基始祖刘子富开始,该族使用如下字派:"子叔资朴荣常举一士慰甲显承光荣德"。 6、泰和冠朝大溪刘氏:泰和冠朝大溪刘氏形成于宋代,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南派,出自西汉长沙定王之子安成思侯刘苍,以刘苍的第45代孙刘珊甫为开基始祖。族谱所记自刘苍到刘珊甫的传递世系如下:1刘苍→……30刘义→31刘惇→32刘宏→33刘况→34刘耑→35刘逊→36刘*(王+区)→37刘谅→38刘利济→39刘好先→40刘*(鬲+甫)→41刘刘仲武→42刘节→43刘端仁→44刘胜汉→45 刘珊。泰和冠朝乡大溪村刘氏以"彞伦堂"为堂号。 7、泰和下坊刘氏:本支刘氏在刘姓中属于长沙刘氏大宗南派,出自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安成侯刘苍,以刘苍的第55代孙刘元鉴为开基始祖。谱称,安成侯刘苍的第30代孙刘义的长子刘惇生2子:

胡氏各地字派字辈汇总

全国胡氏族谱 2009年03月01日星期日 17:20 胡氏各地字派字辈汇总 浙江地区:浙江地区胡氏族谱目录(含字派,始迁祖信息) 始迁祖希公(福三公),明成化嘉靖年间自江西婺源清华迁入浙江嵊州崇仁镇宋家墩村,历19代,始祖守礼公,鼻祖三国关内侯质公(文德公) 本支派讳行字:开国廷元,汝振绍启,大学之道,在明德新,忠义克家,文章传世。 本支派排行字:福禄永远,子孙必昌,显达登科,奕世名扬,光前裕后,长发其祥。 始迁祖胡森,迁缙云县,历33代左右,始祖胡满 字派:开宗宏显,百千万荣,禄干元进,泰亨利贞,德远鸿文,明肃整富,桂兰高魁,仁义忠信,敦厚纯良,孝悌和顺,允恭克让,亲睦平章,诗书礼乐,福寿吉祥。 始迁祖邦供,宋宣和间自越州迁东阳南岭,奉越州始祖仲文为一世祖,仲文祖凤公为东晋东阳太守,为山东青州人 字派:云城百千万亿元,正益恒覆泰,怡友端恭启,仁义理智信,福禄寿康宁,光裕荣华盛,修齐均治平,缵绪维新运 始迁祖御公,元代自永康义乌迁永康凤林,御上祖元初自永康乌石迁义乌 字派:家传贻忠孝,世泽衍淳良,敦厚崇高尚,贤能永叶芳 始迁祖文质公,南宋末自台州迁永康龙山 字派:国上师位,家崇儒门。讲艺立言,浚明爽曙。达义滋蘩,永瞻先觉。顾惟后昆,彝伦攸叙。时来必亨,运通斯正。敷宣武术,发扬文令。庶士承风,群才仰镜。 浙江省温州苍南之胡氏 字辈:崇-孚-宗-尔-迎-延-永-光-正-志-嘉-振-德-万-载-斯-增-金-玉-其-音科-名-联-登 浙江省乐清柳市镇,字辈有:明修光万志,经立绍其昌 浙江东阳东南湖胡氏,自南梁祐公算起,到27世才开始有字辈。似乎比较迟了,从27世到53世,字辈分别为: 彝伦叙昭穆常棣集光华康泰兴仁德贤良道义嘉恭敬崇谦让经纶--------,目前已排到纶字辈。以后的字辈老祖宗也已****如下: 经纶立纪纲学修全性善勋业永诒芳承克宏祖训诗礼振家邦勤俭树清芬信睦福泽长

刘氏族谱 总谱

刘氏族谱总谱 劉雄輝劉主 編彭 城氏堂第 滿一公冊 祠第族堂一編滿祠譜丁譜源流總譜彭城堂滿公祠堂劉氏族譜 主編劉雄輝副主編劉金良責編劉雄輝錄入周昌盈校對劉雄輝資料 劉海明劉齊華劉齊輝劉國兵劉雄輝劉遂文劉美文劉興偉劉小良劉乘勝劉有良劉新奇劉春華劉志農書名題字張並湘藜閣西元二零零七年南沖祖祠大同新派忠厚貽謨美,修齊衍慶長。崇文明禮讓,敷教植綱常。序正班聯定,源清昭穆詳。根深枝必茂,奕葉毓奇芳。——民國辛未歲(1931年)仲夏日。穀旦。“接續新派”又名“南沖祖祠大同新派”,全族正式統編字派時間是民國乙亥年(西元1935年)秋七月上瀚穀旦。本祠轉述者是十八世孫齊嵩岳靈少龍氏。即坡關廷佐門的齊嵩。齊嵩,字嶽靈,號少龍。又接續新派,(另名“新增宗派”)裕後思先澤,光前仰古唐。庭階培玉樹,

祿閣校華章。孝友傳家學,軍民衛國康。顯存峙漢鼎,世代永隆昌。(注:“新增宗派”的作者和寫作時間沒有載明,)彭脊面城堂滿公祠堂劉氏族譜藜閣二零零七年彭城堂滿公祠堂劉氏族譜“五修重版”凡例1、五修重版是一項創新性的工作,相關要點在此說明。2、本次重版,將譜牒分為丁譜和文譜兩種,丁譜排前,文譜排後。丁譜有兩篇六冊,第一篇為總譜,專管源流,從遠祖堯帝敘至本門始祖,共計一冊,排為第一冊;第二篇為分譜,專管各門丁口,共計五冊,排為第二至第六冊。3、丁譜按滿公祠堂各關劃分,坡關為第二冊,包括毛田門、廷佐門、楊家邊三門;墓關為第三冊,包括平頭林、銅盆沖二門;榨關為第四冊,包括榨老屋、郎仲屋、璧選屋、榨細屋四門;喬關為第五冊,包括喬林堂、張得祥二門;君用關為第六冊,包括月湖、湯夫、君用門三門。4、文譜有六篇,分為四冊,第七冊包括三篇,即“譜牒概說”、“滿祠大事記”、“家訓”;第八冊一篇,即“家傳”;第九冊一篇,即“藝文著述”;第十冊一篇,即“圖像”。5、本次重版,根據現代閱讀習慣,將豎排改為橫排,繁體改為簡體,不標點改為標點。標點是一項艱難的工作,須有深厚的古漢語基礎才能所為,宥於水準,難免有錯。6、本次重版,對舊版中的皇歲紀年作了一些修改,一是更正了一些明顯的錯誤,如皇歲與甲子紀年矛盾,則以甲子紀年為標準更正皇

家谱字辈确定方法——基于上海图书馆《上川明经胡氏宗谱》研究

家谱字辈确定方法——基于上海图书馆《上川明经胡氏宗谱》研究 作者:潘文捷房彦甫 上海金融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上海图书馆收录的《上川明经胡氏宗谱》,结合世代信息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家谱数据进行整理和提炼,得到胡氏宗谱的字辈信息,并与文献记载比照验证,证明结论正确,最终得到可复制的字辈信息整理分析方法。 关键词:上海图书馆字辈世代统计分析 引言 辈分,自古以来便是家谱、宗族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元素,它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辈分高者,即使尚处垂髫之年,族人亦需行礼以示尊重。而且,一个家族经过数代繁衍,子孙栖居于各地,如若有所交集或者重修家谱,断定世系关系在中国这个崇尚礼义的国度显得极为重要。若缺失字辈这一重要信息,家族内部成员间的关系不出几代即无人知晓,甚至于出现不分长幼的混乱局面。以曲阜孔家为例,自明初得皇室赐辈分字以来,六百余年间长幼关系俨然有序,分支传承清晰明了,即使孔府封号不再家族内部关系仍然坚固,其重要意义可见一斑。由此类推至《上川明经胡氏宗谱》(以下简称胡氏宗谱),如能得出本家族的辈分字,对于判断家谱中每一代人的关系、深入挖掘家谱的内涵信息、乃至历史学者研究本家族或是地方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胡氏宗谱时,我们发现,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在录入字辈信息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字辈信息缺失、同一代但是字辈不同、家谱中不存在字辈但是录入了字辈信息等问题。对此,我们基于胡氏宗谱进行研究,尝试寻找出解决方案,便于今后对其他家谱的字辈信息的整理。 背景 在研究胡氏宗谱时,为了更好的了解上图录入数据的结构和信息,我们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抓取和提取胡氏宗谱中的数据信息,并且,在尝试各种方法研究时,我们也发现了录入数据中存在的问题: 1)从下往上抓取数据 我们尝试以胡适为出发点,采用SPARQL查询语句,以“childOf”为连接点,先找到胡适的父亲,然后再找到其祖父,以此类推,希望能够找到胡氏宗谱记录的世代总数。但是,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查询语句找到胡千时,循环中止。 当时,我们查看了上图数据库,发现是因为胡千在当时并未录入“childOf”字段,也就是说,在上图数据库中,胡千没有父亲的记录。对此,我们前往上图查询了胡氏宗谱影印版,发现胡千和他的父亲胡七二为始迁祖,在家谱中分开记录,属于家谱中的特殊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立即询问了上图的管理人员,很快问题得到了解决。再次使用该方法查询时,便能找到家谱始祖胡昌翼。 2)从上往下抓取数据 在之后采集数据时,我们采用了从胡昌翼为出发点,采用SPARQL查询语句查找所有“childOf”为胡昌翼(在查询语句中为胡昌翼的URI)的URI信息,即找到胡昌翼的第二代,再依次找寻下一代。 并且,在查询时我们设置一个计数变量,当一代人查询完时,计数变量增加一个数值,最终确认家谱中共记录胡氏家族44代。 3)从下往上查询上图记录的家谱字辈信息

后刘庄刘氏家谱

后刘庄刘氏家谱 始祖明末清初,来自沛邑江南徐州乃故籍。相传来者兄弟三人长讳伯××现居中牟.次讳××居祥符。本支始祖讳全居文正为宋沂国王文正之故里,迁坟与村西约一里。历三世祖分为七门。五世祖讳孟奇邹平县尹嗣后奉贡生员。七世祖讳礼移居后刘庄。子孙枝繁叶茂代代相传。 第一世(全)第二世(致)第三世(拾) 第四世(铎)第五世(云)第六世 (杨) 第七世(经)第八世(霞)第九世(桢) 第十世(曰)第十一世(橋)第十二世(托) 第十三世(齐)端方移居油坊庄第十四世(圣) 第十五世(广)第十六世(渊)第十七世(明)子清山(药铺)第十八世(允)清山;长子;本源。次子;本立。三子;本荣。 四子;金荣。五子;金相。六子;相成。七子;根成。 第一十九世(笃)本源;妻;史氏,陈氏。子;孟栓。 第二十世(诚)孟栓;妻;张氏。长子;银堂。次子;玉堂。 第二十一世(忠)银堂;妻;常爱梅。长子;桂发。次子;桂兴。 三子;桂中。长女;秀英。次女;随英。 三女;秀荣四女秀峰。 二十二世(肃)桂发;妻;李群梅。子;兵。长女;艳红。 次女;艳敏

二十二世(肃)桂中;妻;阮二妮。子;东辉。女;艳芳 二十一世(忠)玉堂;妻;刘改梅。子;青海长女;桂英次女;桂针 三女秀玲 第一十九世(笃)本立妻韩氏。长子鐟离次子铁栓。三子运升第二十世(诚)鐟离妻李氏子聚财。 第二十一世(忠)财聚妻张氏子发银女丑云。 第二十二世(肃)发银妻高氏长子玉山次子成林长女玉凤 次女冬枝三女小恩四女玉恩 第二十三世(恭)玉山妻侯秀香长子永治次子永亮长女慧珍 次女慧萍 第二十四世(懿)永治妻王明霞长子超次子润超 第二十三世(恭)成林妻吴书梅长子会永次子永贵女慧菊 第二十世(诚)铁栓妻史氏王氏长子辰酉次子福勋 三子广勋四子连勋五子双勋 长女社妞次女玉珍 第二十一世(忠)辰酉妻孟氏子升妞女丑妞 第二十二世(肃)升妞妻周桂花长子灿周次子灿军长女娟妞 次女喜兰 第二十一世(忠)福勋妻王清梅长子申彦次子申林三子杨林第二十二世(肃)申彦妻陈喜梅子中伟长女金霞次女金莉 第二十二世(肃)申林妻孙祥针长子金伟次子现伟 第二十二世(肃)杨林妻马小俊子宁女芳 第二十世(诚)润升妻张氏时氏长女坡妞次女秀群 第一十九世(笃)本荣妻孙氏孙世长子国桢次子宝庆女百玲第二十世(诚)国桢妻李氏长女停妞次女莹妞 第二十世(诚)宝庆妻张氏长子建勋次子建功长女随福 次女福兰 第二十一世(忠)建勋妻张氏孙氏李氏长子振华次子振杰 三子华杰四子俊杰女松琴 第二十二世(肃)振华妻吴桂枝长子志敏次子志芳三子志强 长女芳兰次女淑芳三女淑敏 第二十三世(恭)志敏妻盛铁荣子浩女婷婷

全国刘氏字辈资料 (1)

刘氏出自伊祁姓,帝唐尧之后。尧之子监明,生子有纹,二字在其左手,曰刘累公,陶唐封刘姓,因以为名,能扰龙,侍夏孔甲,封御龙氏。在商封为诼韦氏,在周封为杜伯氏,亦称唐杜氏,至文宣王灭其国,其子刘显叔,奔晋为士师,生士唯,唯生伯缺,缺生士会适秦,归晋为司空氏,隋氏,有子刘秦,自为刘氏。生刘明,明生远,远生阳,阳生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为魏大夫,秦灭魏,徒居大梁,都于丰,生清公,刘定公之后,数世而生丰,徒居丰沛二县,生太上皇名瑞,字执加,生有四子:伯、仲、邦、交,邦为汉高祖。自唐尧至高祖二千四百余年。 高祖名邦字季,国号隆汉,布衣起兵,已未入关,已亥灭秦,除秦乱,灭项羽为汉帝,封同母四弟交于彭城为楚元王,是族分支之祖也。高祖皇后三、高、吕、戚氏,立位于西汉陕西咸阳县,在位十二年;生惠帝盈在位十年;吕后在位八年;文帝名恒在位十六年:武帝名辙在位八年;景帝名启在位五十四年;中山靖王明帝名佛在位三十二年;宣帝名询在位二十三年;元帝名爽在位二十三年;成帝名赘在位二十六年;哀帝名欣在位六年;平帝名衡在位五年;孺帝名缨在位三年。承继之绪,固皆世之英主也。(注:东西两汉各帝在位年限,以“二十四帝”为准) 哀平孺帝间,不幸遭王莽之乱,奈天未弃刘氏,于冥冥之中,使我光武皇帝名秀复继同绪,大振中兴之业,立位于东汉河南省洛阳,在位二十二年;生明帝名庄在位十八年;生章帝名烜在为十二年;和帝名肇在位十九年;殇帝名隆在位一年;安帝佑在位九年;顺帝保在位十九年;冲帝名炳在位七年;质帝名缵在位一年;桓帝名志在位二十六年;灵帝名宏在位二十六年;献汉帝名协在位三十二年。继之天下亦安。 奈何灵献汉帝临卸之日,复遭奸臣曹操之厄,而汉室江山遂微矣。惟中山靖王之后裔名备字玄德号昭烈,立位于西蜀三载,皇后甘氏糜氏生子乳名阿斗号刘禅,在位四十三年。皇后张氏生七子,本支第五子刘谌封汉北地王,夫人

[Word]刘氏家谱

[Word]刘氏家谱 刘氏家谱 (河南偃师郭坟) 前言 家谱----心灵的故乡,又称族谱、祖谱、宗谱、家志等。它是一种特殊的文献,是最具平民特色的历史记载。 盛世修谱、续谱,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文明之成例也。国有史、族有谱,家谱也可以补充国史的不足。郭坟刘氏本次修谱、续谱的宗旨是:扬刘氏文化,明家族渊源,承先祖风范,晓兴衰之道。 今逢盛世,国威大振,百业具兴,家盛业旺,重修家谱乃本族之共鸣。续好家谱, 以祖宗之积德累仁,感召后世。 一、郭坟史记 郭坟村位于洛阳盆地东部,洛河流淌于南,邙岭,邙山,横亘于北,偃师、洛阳、 孟津三县交界于斯,邙山狮子峰屹立村北,汉魏洛阳故城布于村西南,首阳山位于村东北,山水环绕,古迹密布,是一块风水宝地。 郭坟村原名“鹿峰村”。相传,周灵王太子晋出城狩猎,驻马邙山脚下,在苍翠 的松柏林中,突然跃出一只梅花鹿,紧追过去,梅花鹿又忽然不见,消失处一山峰挺立,遂以“鹿峰”命名。山间林中的小村即为鹿峰村(即现在的郭坟村)。 清代乾隆《偃师县誌》载,明朝吏科掌印郎士中,官名,郭如星为吏部监察官,言正力行,不畏强暴。万历年间,多次上书揭露得宠宦官陈奉之罪行,曾被明神宗贬为杂官,郭如星故后,墓葬于邙山狮子峰下,郭姓后人为先祖守墓而聚居此地,遂更名“郭坟”,延续至今。 二、刘姓起源

刘姓起源有五,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支出自祁姓,是尧的后裔。唐代济南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帝尧(注1)陶唐之后受封于 刘,裔孙为刘累,注2,。夏朝孔甲,注3,时期,刘累为夏王驯养龙,有功而受封于刘国。后来,刘累因故迁于河南鲁山,刘累为目前公认的刘姓始祖。他是中国最早的刘姓。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子孙。东周时,周顷王封其季子于故刘累封地---刘城,史称刘康公,其后以刘为氏,称姬姓刘氏。故封地在今河南偃师市南之缑氏镇。另两支形成于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娄敬,屡献奇谋,高祖赐其族姓刘,此为赐姓之刘,汉朝初年,奉行和亲之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其子随母姓皆姓刘,此随母姓之刘。第五支是北魏孝文帝自大同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姓。 三、刘姓变迁 刘姓是中国第四大姓,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姓氏之一,刘姓人群大约有6700万人,占中国当代人口的5.34%。 公元前300多年,刘姓开始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河南、陕西、河北、江苏等地传播。公元前207年,刘邦----这位来自祁姓刘氏的伟大人物,在世界东方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中华帝国---汉朝。从而开创了刘姓的汉家天下。从西汉到东汉,刘姓统治中国424年。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刘姓又统治中国650多年。从汉高祖开始,刘氏称王、称帝者有66人,先后建立了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后汉、北汉、大齐等王朝或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其中大多以“汉”为国号,汉朝是刘姓兴盛的起点,刘姓历代帝王在推动刘氏家族日益繁盛的同时,也促成了汉民族的最终形成。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传承至今。仍焕发着无穷的活力。这正是刘姓人的光荣和骄傲, 四、刘姓的荣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