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整体推进的思考

淮阴区王营镇杨庄九年制学校庄晓玲

联系电话:159******** Email:2552798094@https://www.360docs.net/doc/d02684454.html, 【摘要】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促进儿童个性健康发展,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量化要求,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整体推进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已经人尽皆知。《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且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果把教材作为学生阅读的全部,是远远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的,而完全依赖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明显是不实际的。因此,学校及教师要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以活动为抓手,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阅读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在课外阅读向纵深处推进的今天,不仅需要旷日持久的热情,更需要科学理性的思考。

一、目前我们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1924年10月,陶行知校长就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然而,课外阅读活动在农村仍处于待发展状态,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尽人意:

1、从学校方面看:

虽然学校反复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没有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没有时间保证的阅读根本没办法发挥其长期价值,且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指导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全校没有一个全面的规划。

2、从教师方面看:

大部分教师基本上只进行专项的阅读短文的训练,以备应试教育的需求,却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内容的推荐和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很多老师片面的认为课外阅读就是语文老师的事。

3、从学生方面看:部分学生没有阅读兴趣,不想参与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不会选择阅读内容,不知道该读些什么;学生阅读不够系统,不明确用什么样的方法阅读。

4、课外阅读匮乏,手边可读的材料太少。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电视机给我们娱乐和消遣,但它耗费了我们太多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宽带已进入了不少家庭,不少不规范网吧的存在,也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正常开展。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的便利直接导致优秀生源的流失,不少学生为留守儿童。就拿我校六(1)班来说吧,全班39人,来自单亲家庭9人,留守儿童18人。许多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学生家庭藏书都很不足,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也不多。在家中,许多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自身很少去阅读,也很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有些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应怎样指导孩子去读。

3、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阅读认识观。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教师对课外阅读活动理解不足,热情不高,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活动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而产生抵触情绪。一小部分教师支持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他们只是让学生盲目的读书,而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到引导作用,这样的读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农村的很多教师其本身阅读量很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几乎没有或形同虚设。

三、改变现状的有效策略

1、制定长远的阅读规划

学校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外阅读的全程性。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3—4岁的孩子喜欢童谣、儿歌,特别是重复性情节的故事;5—6岁

的孩子喜欢童话,多读绘本和有意义的童话;7—8岁的孩子喜欢阅读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和童话,所以要多读有趣的童话和故事;9—12岁的孩子喜欢读有丰富知识的作品、科幻小说,要多读科普作品,科幻小说、好的儿童文学名著,中外经典名著等。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制定六年的读书规划。此外,在寒、暑假也应使得课外阅读的全程性得以保证。

2、建立丰富的阅读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者不热爱书或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由此看来,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

书从哪里来呢?因为我们是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开发校内外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

一是开发校内阅读资源。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装备建设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安排学生每两周到图书馆借书阅览一次,每周向班级图书角借书一至二次。各班开展了"存二读百"活动,使班级每学期图书角存书都达到200多册,从而弥补了学生阅读书量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班级设立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学生中做到每天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本课外读物。二是开发家庭阅读资源。我们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讲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要求家长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三是借助市、区图书馆的功用。学校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到图书管借阅书籍。

3、营造缤纷的阅读氛围

(1)校园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楼墙面、室外板报、文学长廊、学科长廊等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使学生走进校园就能举目见人文,放眼品经典,在浓浓的书香气氛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2)班级

班级是营造读书氛围的主阵地。我们要求每班在保持全校整体共性的同时,各班师生共同设计的墙体文化风格各异:“成长的足迹”、“小眼睛看大世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等,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氛围。孩子们每天到校,一抬头便尽收五彩斑斓的各种作品,品味到诸如“有志者事竟成”的励志警句名言。这样耳濡目染的人文熏陶正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魅力所在。

(3)老师

作为课外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在读书活动中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应在教师间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主题征文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5本图书,订阅2份报刊(其中必有一份是教育杂志)。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过一个读书节等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营造师生读书氛围。

我们老师在开学初还应根据学校六年规划完成一份班级读书计划,对本学期学生要读的图书名目、时间安排等统筹考虑,并印发给学生,以便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期末写好活动总结。对规定学生要读的书,老师要先读,并写好感悟,以便指导学生阅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学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4)家长

学校应多次召开家长会,讲清学校的相关要求和做法,并印发了《告家长书》、《读书情况调查表》,及时调查学生家庭藏书及家庭读书情况,动员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读书环境。对阅读有困难的或阅读兴趣不高的学生,我们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并和孩子交流读后心得。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可以提出开展“听子阅读”活动,自己读有困难,可以听孩子读,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不识字造成的心理负担,又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也可促进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4、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1)推荐名篇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老师要做有心人,能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篇,体会百味书香。

(2)课内外整合

我们还要求老师注意课内外的整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沟通课内外阅读。有的可以从教材的故事入手,如教《天鹅的故事》,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鸟类的书籍;有的可以从教材的人物引入,如教《把我的心脏带会祖国》,可以让学生找和肖邦一样的名家的相关文章读一读;还可以从课内外的背景引入等。这样,有机地做到课内外相互补充,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3)效仿名家

从古至今,无数的名家苦读成材的事例也是我们进行教育的绝好素材。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大意义,让他们主动地走近名人,走名家读书之路,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

(4)评比激励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体系,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去年九月,我们举行了以“古今中外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十月份开展了纪念祖国成立60周年的读书征文比赛;十一月份举行了中高年级的主题为“我与书”的演讲比赛;十二月我们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比赛,并相应的评选出“小书迷”、“故事大王”、“小小演讲家”、“诵读大王”,名额不定,奖励精美的图书;同时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开展“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竞赛以后,教师要把竞赛的结果通过表扬、奖励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看到、听到、感觉到;还要采取多方位、多层次、多种形式,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乐读、善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大力创建“书香家庭”。学校组织“家有藏书”评比、亲子征文比赛、亲子读书手抄报比赛,以活动推进“书香家庭”建设,让书香弥漫到每一个家庭,影响每一个家庭。

5、传授可行的读书方法

(1)快乐摘抄

鲁迅说过:“倘只看书,会变成书橱。”因此,我们老师在要求学生读书的同时,还要教给方法。自去年九月我们创建“书香校园”后,便组织学生做好“两

本一卡”(“两本一卡”指《采蜜本》、《浪花集》和“读书卡”),并每两月进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评,以此敦促学生有序地、不间断地进行阅读

在摘抄过程中,我们还让孩子来当“小小评论家”,评论自己摘抄的片断,也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就兴趣方面来说,对别人甚至大家的文章评头论足,学生们会感到很自豪。

(2)读法指导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老师们利用材料,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引导学生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初步掌握读书的方法。组织阅读公开课观摩教学,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法,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

(3)探索名人读书方法

让学生除了掌握上述老师指导的阅读方法外,还应该去博采名家之长,如学习鲁迅、朱熹等大家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4)注意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少部分同学因为故事情节太吸引人而耽误听课或完成作业,我们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弄清读书与学习的关系,以便做到相得益彰。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书籍来读。

6、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

我们还应把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认真讨论,规范实施,以此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读书质量。

(1)故事大王:讲故事;

(2)新闻广角——每日新闻播报;

(3)科普知识竞赛;

(4)新书窗:推荐新书;

(5)书香话吧:书友谈读书;

(6)座右铭:名人名言大观;

(7)自办读书小报;

(8)课本剧表演;

……

阅读是美丽的,每一本书都赋予儿童心灵的滋润,让他们充满阳光;阅读是收获的,每一本书都给予孩子成长的营养,让他们洋溢智慧;阅读是幸福的,每一本书都赐予孩子丰盈的精神,让他们享受快乐。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爱上阅读,他们的一生将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霍玉敏.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年颁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版.

〔3〕何国成.《丰富读书生活,指导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研究》编辑部.2001年1月出版.73页.

〔4〕《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湖北出版社. 2002年3月出版.

〔5〕李洪祥.《让孩子亲近阅读享受阅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期.39页.

〔6〕顾惠红.《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 《教师教育》2010年第6期.41页. 〔7〕郭雪萍.《学校课外阅读整体推进的新视角》.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编辑部. 2012年第3期.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