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技术

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组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202

学号201203120206 姓名冷珊

指导教师邓作杰

2015年12 月9日

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实验一数据加密技术

一、实验目的

编制基本的文本加、解密程序

二、实验内容

凯撒密码实现、维吉尼亚表加密、DES

三、实验要求

使用任意高级语言做出给文本文件加、解密的软件.

四、实验步骤:

参考教科书有关内容,掌握凯撒加密方法,自行设计密钥.编制程序。

密码术可以大致别分为两种:即换位和替代,当然也有两者结合的更复杂的方法。在换位中字母不变,位置改变;替代中字母改变,位置不变。

将替代密码用于军事用途的第一个文件记载是恺撒著的《高卢记》。恺撒描述了他如何将密信送到正处在被围困、濒临投降的西塞罗。其中罗马字母被替换成希腊字母使得敌人根本无法看懂信息。苏托尼厄斯在公元二世纪写的《恺撒传》中对恺撒用过的其中一种替代密码作了详细的描写。恺撒只是简单地把信息中的每一个字母用字母表中的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这种密码替换通常叫做凯撒移位密码,或简单的说,凯撒密码。

凯撒密码是将每一个字母向前推移K位。如K=3,则它的每一个明文字符都由其右边第三个(模26)字符代换如将字母A换作字母D,将字母B换作字母E。

如有这样一条指令:RETURN TO ROME

用恺撒密码加密后就成为:UHWXUA WR URPH

如果这份指令被敌方截获,也将不会泄密,因为字面上看不出任何意义。

这种加密方法还可以依据移位的不同产生新的变化,如将每个字母左19位,就产生这样一个明密对照表:

明: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密: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暴力破解:

使用从1-25的密钥依次解密密文,看看得出来的结果是怎样的。

参考资料:

尽管苏托尼厄斯仅提到三个位置的恺撒移位,但显然从1到25个位置的移位我们都可以

使用,因此,为了使密码有更高的安全性,单字母替换密码就出现了。

如:

明码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密码表Q W E R T Y U

I O P A S D F G H J K L Z X C V B N M 明文F O R E S T 密文Y G K T L Z 只需重排

密码表二十六个字母的顺序,允许密码表是明码表的任意一种重排,密钥就会增加到四千亿亿亿多种,我们就有超过4×1027种密码表。破解就变得很困难。

如何破解包括恺撒密码在内的单字母替换密码?

任务一;凯撒密码的加解密

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char s[100],c;

int i,p,d,e;

printf("请选择 : A.加密 B.解密 Q.退出\n");

scanf("%c",&c);

if(c=='a'||c=='A')

{

printf("输入明文:");

scanf("%s",&s);

p=strlen(s);

printf("请设置偏移量:");

scanf("%d",&d);

for(i=0;i

{

if(s[i]>='a' && s[i]<='z')

s[i]=(s[i]-'a'+d)%26+'a';

else if(s[i]>='A' && s[i]<='Z') s[i]=(s[i]-'A'+d)%26+'A';

else s[i]=s[i]+d;

}

printf("%s",s);

printf("\n\n\n");

}

if(c=='b'||c=='B')

{

printf("请输入密文:");

scanf("%s",&s);

p=strlen(s);

printf("请输入加密的偏移变量:"); scanf("%d",&d);

for(i=0;i

{

if(s[i]>='a' && s[i]<='z')

{

e=s[i]-'a'-d;

if(e<=0)

s[i]=(e+26)%26+'a';

else s[i]=e%26+'a';

}

else if(s[i]>='A' && s[i]<='Z') {

e=s[i]-'A'-d;

if(e<0)

s[i]=(e+26)%26+'A';

else s[i]=e%26+'A';

}

else s[i]=s[i]-d;

}

printf("%s",s);

printf("\n\n");

}

if(c=='q'||c=='Q')

return 0;

return 0;

}

运行界面:

任务二:维吉尼亚密码的加解密

源代码: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INCHAR 32

#define CHARSUM 94

char table[CHARSUM][CHARSUM];

bool Init();

bool Encode(char* key, char* source, char* dest); bool Dncode(char* key, char* source, char* dest); int main()

{

{

cout << "初始化错误!" << endl;

return 1;

}

char key[256];

char str1[256];

char str2[256];

int operation;

while(1)

{

do

{

cout << "请选择一个操作:1. 加密;2. 解密;-1. 退出\n"; cin >> operation;

}while(operation != -1 && operation != 1 && operation != 2);

if(operation == -1)

return 0;

else if(operation == 1)//加密

{

cout << "请输入密钥:";

cin >> key;

cout << "请输入待加密字符串:";

cin >> str1;

Encode(key, str1, str2);

cout << "加密后的字符串:" << str2 << endl;

}

else if(operation == 2)//解密

{

cout << "请输入密钥:";

cout << "请输入待解密字符串:";

cin >> str1;

Dncode(key, str1, str2);

cout << "解密后的字符串:" << str2 << endl;

}

cout << endl;

}

return 0;

}

// 初始化维吉尼亚方阵

bool Init()

{

int i, j;

for(i = 0; i < CHARSUM; i++)

{

for(j = 0; j < CHARSUM; j++)

{

table[i][j] = MINCHAR + (i + j) % CHARSUM; }

}

return true;

}

// 加密

// key:密钥

// source:待加密的字符串

// dest:经过加密后的字符串

bool Encode(char* key, char* source, char* dest) {

char* tempSource = source;

char* tempKey = key;

char* tempDest = dest;

do

{

*tempDest = table[(*tempKey) - MINCHAR][(*tempSource) - MINCHAR]; tempDest++;

if(!(*(++tempKey)))

tempKey = key;

}while(*tempSource++);

dest[strlen(source)] = 0;

return true;

}

// 解密

// key:密钥

// source:待解密的字符串

// dest:经过解密后的字符串

bool Dncode(char* key, char* source, char* dest)

{

char* tempSource = source;

char* tempKey = key;

char* tempDest = dest;

char offset;

do

{

offset = (*tempSource) - (*tempKey);

offset = offset >= 0 ? offset : offset + CHARSUM;

*tempDest = MINCHAR + offset;

tempDest++;

if(!(*(++tempKey)))

tempKey = key;

}while(*++tempSource); dest[strlen(source)] = 0; return true;

}

运行界面:

实验二协议分析软件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学习使用Wireshark抓取发送邮件的包

三、实验要求

硬件:Intel Pentium 120及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 Windows xp操作系统

学时:2课时

四、实验步骤

在一台网络计算机上安装网络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即Ethereal),按照教材第7.2节的方法,捕获自己的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的全部数据。将捕获数据文件保存,并利用各种过滤器和统计分析工具,从捕获数据中得出以下答案:

1.自己的网络计算机的MAC地址是 c0:3f:d5:59:1b:f1

2.本地网络出口网关的MAC地址是(参看教材21页例) 00:90:f5:ea:c2:ea (因为邮件服务器与自己的网络计算机并不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因此,发送的电子邮件以太网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不是邮件服务器的,而是局域网出口网关的MAC地址。)

3.自己的网络计算机的IP地址是 10.151.3.8

自己注册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的IP地址是 202.108.5.16 ,与客户机是否在同一个网段?

答:不在。

4.与邮件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时本地主机的端口号是 1432 (客户端采用临时端口号,用于标识本次应用进程,参看教材第25页)。邮件服务器端的TCP端口号是 80 ,这个端口号的名字是什么?是电子邮件服务器的端口号SMTP吗?

答:名字是HTTP,不是电子邮件服务器的端口号SMTP 。

5.在三次握手建立了TCP连接后,本机的HTTP进程采用 POST 方法(教材表1.7)向邮件服发送本用户的注册用户名和口令。

从此请求数据段中可否读出自己的用户名?可以,能否获得登录密码?可以。

6.分析你的电子邮件服务商是否采用了什么方法保护你的用户名、密码和邮件内容?

答:采用加密的方法保护用户名、密码和邮件内容。

7.当自己成功登录邮件服务器后,利用Wireshark(Ethereal)的Analyze工具栏中的Follow TCP Stream工具,找出自己的主机发送给服务器的Cookies内容是什么?

答:

8.邮件服务器向本机返回的Cookie的内容是什么?(对Cookie的内容分析方法见教材第211页)

答:

9.从捕获数据中能否获取自己的电子邮件内容?

答:可以

10.结合教材第1、6、10和11章的介绍,分析自己的电子邮件面临的以下安全问题:(1)如果受到重放攻击时如何解决身份认证的问题,(2)用户名的保护问题,(3)登录密码的保护问题,(4)邮件信息的保密问题,(5)邮件信息的防篡改问题,(6)采用哪些措施防止垃圾邮件泛滥?

答:(1)如果受到重放攻击时如何解决身份认证的问题:可以在登录页面上添加附加登录信息,比如验证码(图片)等,利用每次登录时的验证码不同,防止重放攻击。

(2)用户名的保护问题:一般用户名可以不加密传输,重点放在对密码的加密保护上。

(3)登录密码的保护问题:在登录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MD5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服务器,在服务器端与保存的MD5加密后的密码进行对比,以完成用户的身份认证。还有其他几种不同的密码加密方法。

(4)邮件内容信息的保密问题:简单的加密方法可用Base-64方法。复杂的加密方法用SSL和PGP等方法。在互联网上有一些网站可以给用户提供免费的文件加密和解密服务。

(5)邮件信息的防篡改问题: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防篡改。

(6)采用哪些措施防止垃圾邮件泛滥:防止垃圾邮件泛滥是个范围很广的问题,目前由于SMPT协议设计的缺陷,还没有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可以完全杜绝垃圾邮件。目前常用的防止垃圾邮件的方法有:启用SMTP发信身份认证功能;黑白名单功能;邮件服务器MX、A记录反向检查;HELO/EHLO头部检查;RBL技术;邮件内容过滤技术;限制SMTP的发信频率;利用垃圾邮件发送者会重复发送的特性;拒绝其多次重发。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使用Wireshark这个程序过滤抓取发送邮件的包。刚开始使用时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和询问同学终于知道怎样使用这个程序,最后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实验。

实验三 Windows安全模板配置

一、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安全策略与安全模板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1)掌握安全模板的管理和设置

(2)按照模板配置各项安全属性

四、实验原理

“安全模板”是一种可以定义安全策略的文件表示方式,它能够配置账户和本地策略、事件日志、受限组、文件系统、注册表以及系统服务等项目的安全设置。安全模板都以.inf 格式的文本文件存在,用户可以方便地复制、粘贴、导入或导出某些模板。此外,安全模板并不引入新的安全参数,而只是将所有现有的安全属性组织到一个位置以简化安全性管理,并且提供了一种快速批量修改安全选项的方法。

系统已经预定义了几个安全模板以帮助加强系统安全,在默认情况下,这些模板存储在"%Systemroot%\Security\Templates"目录下。它们分别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d06186976.html,patws.inf

提供基本的安全策略,执行具有较低级别的安全性但兼容性更好的环境。放松用户组的默认文件和注册表权限,使之与多数没有验证的应用程序的要求一致。"Power Users"组通常用于运行没有验证的应用程序。

2.Hisec*.inf

提供高安全的客户端策略模板,执行高级安全的环境,是对加密和签名作进一步限制的安全模板的扩展集,这些加密和签名是进行身份认证和保证数据通过安全通道以及在SMB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安全传输所必需的。

3.Rootsec.inf

确保系统根的安全,可以指定由Windows XP Professional所引入的新的根目录权限。默认情况下,Rootsec.inf为系统驱动器根目录定义这些权限。如果不小心更改了根目录权限,则可利用该模板重新应用根目录权限,或者通过修改模板对其他卷应用相同的根目录权限。

4.Secure*.inf

定义了至少可能影响应用程序兼容性的增强安全设置,还限制了LAN Manager和NTLM身

份认证协议的使用,其方式是将客户端配置为仅可发送NTLMv2响应,而将服务器配置为可拒绝LAN Manager的响应。

5.Setupsecurity.inf

重新应用默认设置。这是一个针对于特定计算机的模板,它代表在安装操作系统期间所应用的默认安全设置,其设置包括系统驱动器的根目录的文件权限,可用于系统灾难恢复。

以上就是系统预定义的安全模板,用户可以使用其中一种安全模板,也可以创建自己需要的新安全模板。

五、实验步骤

1.管理安全模板

(1)安装安全模板

安全模板文件都是基于文本的.inf文件,可以用文本打开进行编辑,但是这种方法编辑安全模板太复杂了,所以要将安全模板载入到MMC控制台,以方便使用。

①依次点击"开始"和"运行"按钮,键入"mmc"并点击"确定"按钮就会打开控制台节点;

②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添加/删除管理单元",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独立"标签页中的"添加"按钮;

③在"可用的独立管理单元"列表中选中"安全模板",然后点击"添加"按钮,最后点击"关闭",这样安全模板管理单元就被添加到MMC控制台中了。

为了避免退出后再运行MMC时每次都要重新载入,可以点击"文件"菜单上的"保存"按钮,将当前设置为保存。

(2)建立、删除安全模板

将安全模板安装到MMC控制台后,就会看到系统预定义的那几个安全模板,你还可以自己

建立新的安全模板。

首先打开"控制台根节点"列表中的"安全模板",在存储安全模板文件的文件夹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加模板",这样就会弹出新建模板窗口,在"模板名称"中键入新建模板的名称,在"说明"中,键入新模板的说明,最后点击"确定"按钮。这样一个新的安全模板就成功建立了。

删除安全模板非常简单,打开"安全模板",在控制台树中找到要删除的模板,在其上面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即可。

(3)应用安全模板

新的安全模板经过配置后,就可以应用了,你必须通过使用"安全配置和分析"管理单元来应用安全模板设置。

①首先要添加"安全配置和分析"管理单元,打开MMC控制台的"文件"菜单,点击"添加/删除管理单元",在"添加独立管理单元"列表中选中"安全配置和分析",并点击"添加"按钮,这样"安全配置和分析"管理单元就被添加到MMC控制台中了;

②在控制台树中的"安全配置和分析"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打开数据库",在弹出的窗口中键入新数据库名,然后点击"打开"按钮;

③在安全模板列表窗口中选择要导入的安全模板,然后点击"打开"按钮,这样该安全模板就被成功导入了;

④在控制台树中的"安全配置和分析"上点击右键,然后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立即配置计算机",就会弹出确认错误日志文件路径窗口,点击"确定"按钮。

这样,刚才被导入的安全模板就被成功应用了。

2.设置安全模板

(1)设置账户策略

账户策略之中包括密码策略、账户锁定策略和Kerberos策略的安全设置,密码策略为密码复杂程度和密码规则的修改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手段,以便满足高安全性环境中对密码的要求。账户锁定策略可以跟踪失败的登录尝试,并且在必要时可以锁定相应账户。Kerberos 策略用于域用户的账户,它们决定了与Kerberos相关的设置,诸如票据的期限和强制实施。密码策略

在这里可以配置5种与密码特征相关的设置,分别是"强制密码历史"、"密码最长使用期限"、"密码最短使用期限"、"密码长度最小值"和"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

①强制密码历史:确定互不相同的新密码的个数,在重新使用旧密码之前,用户必须使用

过这么多的密码,此设置值可介于0和24之间;

②密码最长使用期限:确定在要求用户更改密码之前用户可以使用该密码的天数。其值介

于0和999之间;如果该值设置为0,则密码永不过期;

③密码最短使用期限:确定用户可以更改新密码之前这些新密码必须保留的天数。此设置

被设计为与"强制密码历史"设置一起使用,这样用户就不能很快地重置有次数要求的密码并更改回旧密码。该设置值可以介于0和999之间;如果设置为0,用户可以立即更改新密码。建议将该值设为2天;

④密码长度最小值:确定密码最少可以有多少个字符。该设置值介于0和14个字符之间。

如果设置为0,则允许用户使用空白密码。建议将该值设置为8个字符;

⑤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该项启用后,将对所有的新密码进行检查,确保它们满足复

杂密码的基本要求。如果启用该设置,则用户密码必须符合特定要求,如至少有6个字符、密码不得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来自用户账户名中的字符等。

账户锁定策略

在这里可以设置在指定的时间内一个用户账户允许的登录尝试次数,以及登录失败后,该账户的锁定时间。

①账户锁定时间:这里的设置决定了一个账户在解除锁定并允许用户重新登录之前所必须经过的时间,即被锁定的用户不能进行登录操作的时间,该时间的单位为分钟,如果将时间设置为0,将会永远锁定该账户,直到管理员解除账户的锁定;

②账户锁定阀值:确定尝试登录失败多少次后锁定用户账户。除非管理员进行了重新设置或该账户的锁定期已满,才能重新使用账户。尝试登录失败的次数可设置为1到999之间的值,如果设置为0,则始终不锁定该账户。

(2)设置本地策略

本地策略包括审核策略、用户权限分配和安全选项三项安全设置,其中,审核策略确定了是否将安全事件记录到计算机上的安全日志中;用户权利指派确定了哪些用户或组具有登录计算机的权利或特权;安全选项确定启用或禁用计算机的安全设置。

审核策略

审核被启用后,系统就会在审核日志中收集审核对象所发生的一切事件,如应用程序、系统以及安全的相关信息,因此审核对于保证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审核策略下的各项值可分为成功、失败和不审核三种,默认是不审核,若要启用审核,可在某项上双击鼠标,就会弹出"属性"窗口,首先选中"在模板中定义这些策略设置",然后按需求选择"成功"或"失败"即可。

审核策略包括审核账户登录事件、审核策略更改、审核账户管理、审核登录事件、审核系统事件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①审核策略更改:主要用于确定是否对用户权限分配策略、审核策略或信任策略作出更改的每一个事件进行审核。建议设置为"成功"和"失败";

②审核登录事件:用于确定是否审核用户登录到该计算机、从该计算机注销或建立与该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的每一个实例。如果设定为审核成功,则可用来确定哪个用户成功登录到哪台计算机;如果设为审核失败,则可以用来检测入侵,但攻击者生成的庞大的登录失败日志,会造成拒绝服务(DoS)状态。建议设置为"成功";

③审核对象访问:确定是否审核用户访问某个对象,例如文件、文件夹、注册表项、打印机等,它们都指定了自己的系统访问控制列表(SACL)的事件。建议设置为"失败";

④审核过程跟踪:确定是否审核事件的详细跟踪信息,如程序激活、进程退出、间接对象访问等。如果你怀疑系统被攻击,可启用该项,但启用后会生成大量事件,正常情况下建议将其设置为"无审核";

⑤审核目录服务访问:确定是否审核用户访问那些指定有自己的系统访问控制列表(SACL)的ActiveDirectory对象的事件。启用后会在域控制器的安全日志中生成大量审核项,因此仅在确实要使用所创建的信息时才应启用。建议设置为"无审核";

⑥审核特权使用:该项用于确定是否对用户行使用户权限的每个实例进行审核,但除跳过遍历检查、调试程序、创建标记对象、替换进程级别标记、生成安全审核、备份文件和目录、还原文件和目录等权限。建议设置为"不审核";

⑦审核系统事件:用于确定当用户重新启动或关闭计算机时,或者对系统安全或安全日志有

影响的事件发生时,是否予以审核。这些事件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建议设置为"成功"和"失败";

⑧审核账户登录事件:该设置用于确定当用户登录到其他计算机(该计算机用于验证其他计算机中的账户)或从中注销时,是否进行审核。建议设置为"成功"和"失败";

⑨审核账户管理:用于确定是否对计算机上的每个账户管理事件,如重命名、禁用或启用用户账户、创建、修改或删除用户账户或管理事件进行审核。建议设置为"成功"和"失败"。

(2)用户权利指派

用户权利指派主要是确定哪些用户或组被允许做哪些事情。具体设置方法是:

①双击某项策略,在弹出"属性"窗口中,首先选中"在模板中定义这些策略设置";

②点击"添加用户或组"按钮就会出现"选择用户或组"窗口,先点击"对象类型"选择对象的类型,再点击"位置"选择查找的位置,最后在"输入对象名称来选择"下的空白栏中输入用户或组的名称,输完后可点击"检查名称"按钮来检查名称是否正确;

③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将输入的对象添加到用户列表中。

安全选项

在这里可以启用或禁用计算机的安全设置,如数据的数字签名、Administrator和Guest账户的名称、软盘驱动器和CD-ROM驱动器访问、驱动程序安装行为和登录提示等。下面介绍几个适合于一般用户使用的设置。

①防止用户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对于要打印到网络打印机的计算机,网络打印机的驱动程序必须安装在本地打印机上。该安全设置确定了允许哪些人安装作为添加网络打印机一部分的打印机驱动程序。使用该设置可防止未授权的用户下载和安装不可信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双击"设备:防止用户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会弹出属性窗口,首先选中"在模板中定义这个策略设置"项,然后将"已启用"选中,最后点击"确定"按钮。这样则只有管理员和超级用户才可以安装作为添加网络打印机一部分的打印机驱动程序;

②无提示安装未经签名的驱动程序。当试图安装未经Windows硬件质量实验室(WHQL)颁发的设备驱动程序时,系统默认会弹出警告窗口,然后让用户选择是否安装,这样很麻烦,你可以将其设置为无提示就直接安装。

双击"设备:未签名驱动程序的安装操作"项,在出现的属性窗口中,选中"在模板中定义这个策略设置"项,然后点击后面的下拉按钮,选择"默认安装",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③登录时显示消息文字。指定用户登录时显示的文本消息。利用这个警告消息设置,可以警告用户不得以任何方式滥用公司信息或者警告用户其操作可能会受到审核,从而更好地保护系统数据。

双击"交互式登录:用户试图登录时消息文字",进入属性窗口,先将"在模板中定义这个策略设置"选中,然后在下面的空白输入框中输入消息文字,最多可以输入512个字符,最后点击"确定"按钮。这样,用户在登录到控制台之前就会看到这个警告消息对话框。

注:概括性的叙述,务必保证准确性与层次分明。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专业班级:2014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班 姓名:孙晓阳 / 学号:

( 目录 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5) 一实验名称 (5) 二实验目的 (5) 三实验内容 (5)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6) , 命令输入 (6) 分析 (7) 五小结 (8) 实验二对称密码加密算法的实现 (10) 一实验名称 (10) 二实验目的 (10) 三实验内容 (10) ?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0) 说明 (10) 实验代码 (10) 实验结果 (13) 五小结 (13) 实验三非对称密钥 (14) 一实验名称 (14) { 二实验目的 (14) 三实验内容 (14)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4)

实验代码 (14) 实验结果 (15) 五小结 (16) 实验四数字签名的实现 (17) — 一实验名称 (17) 二实验目的 (17) 三实验内容 (17)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7) 实验代码 (17) 实验结果 (19) 五小结 (19) ? 总结 (19)

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一实验名称 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了解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和相关的知识; 利用 java 环境掌握数字证书的管理 三实验内容 java 安全机制(JVM,沙袋,安全验证码)。 &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 加密体系结构(JCA,Java Cryptography Architecture) 构 成 JCA 的类和接口: :定义即插即用服务提供者实现功能扩充的框架与加解密功能调用 API 的核心类和接口组。 一组证书管理类和接口。 一组封装 DSA 与 RSA 的公开和私有密钥的接口。 描述公开和私有密钥算法与参数指定的类和接口。用 JCA 提供的基本加密功能接口可以开发实现含消息摘要、数字签名、密钥生成、密钥转换、密钥库管理、证书管理和使用等功能的应用程序。 加密扩展(JCE,Java Cryptography Extension) 构 成 JCE 的类和接口: :提供对基本的标准加密算法的实现,包括 DEs,三重 DEs(Triple DEs),基于口令(PasswordBasedEncryptionstandard)的 DES,Blowfish。 ( 支持 Diffie 一 Hell-man 密钥。定义密钥规范与算法参数规范。 安全套接扩展(JSSE,Java Secure Socket1 Extension)JSSE 提供了实现 SSL 通信的标准 Java API。 JSSE 结构包括下列包: .包含 JSSE API 的一组核心类和接口。

2020(安全生产)2020年网络安全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实训指导

目录 实验一ARP模拟攻击测试与流量分析 (1) 实验二利用PGP实施非对称加密 (16) 实验三利用数字证书保护通信 (28) 实验四利用隧道技术连接企业与分支 (38) 实验五基于路由器实现VPN连接 (45) 实验六基本防火墙功能配置 (61) 实验七软件防火墙配置保护主机与内部网络 (79) 实验八基于Session wall入侵检测功能配置 (92) 实验九基于Snort入侵检测功能配置 (105) 实验十网络管理技术的SNMP实现 (120)

实验一ARP模拟攻击测试与流量分析 实验目的: 1、在不影响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对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协议数据进行捕获; 2、能对捕获到的不同类型协议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发现异常; 3、快速有效地定位网络中的故障原因,在不投入新的设备情况下解决问题; 4、熟悉协议封装格式及原理,明确网络协议本身是不安全的。 实验要求: 1、复习网络层次及协议对应关系,协议封装,重点对ARP协议数据结构进行分析; 2、工具及软件选用:安装Sniffer Pro软件、捕获前的设置; 3、捕获ARP协议数据,并进行分析; 4、明确ARP协议的缺陷,制定模拟ARP攻击方法; 5、实施ARP协议模拟攻击与攻击结果检查; 6、确定ARP攻击流量并加以分析; 7、针对此类攻击的防范。 实验工具与软件: 1、协议分析软件Sniffer pro; 2、ARP攻击器; 3、在实际工作中建议使用笔记本电脑配置一条直通双绞线和一条交换机配置线。实验原理: 在以太网同一网段内部,当一个基于TCP/IP的应用程序需要从一台主机发送数据给另一台主机时,它把信息分割并封装成包,附上目的主机的IP地址。然后,寻找IP 地址到实际MAC地址的映射,这需要发送ARP广播消息。当ARP找到了目的主机

天融信攻防演练平台及安全实验室建设的解决方案-通用-20130421.docx

天融信攻防演练平台&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 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2013-04-19

目录 第1章综述 (4) 第2章实验室需求分析 (5) 2.1人才需求 (5) 2.2攻防需求 (5) 2.3研究需求 (5) 第3章实验室概述 (6) 3.1实验室网络结构 (6) 3.2实验室典型配置 (6) 第4章攻防演练系统系统介绍 (8) 4.1攻防演练系统系统概述 (8) 4.2攻防演练系统系统体系 (9) 第5章信息安全演练平台介绍 (10) 5.1应急响应流程 (10) 5.2演练事件 (11) 5.3.1信息篡改事件 (11) 5.3.2拒绝服务 (13) 5.3.3DNS劫持 (14) 5.3.4恶意代码 (15) 第6章信息安全研究实验室介绍 (18) 6.1渗透平台 (18) 6.2靶机平台 (19) 6.3监控平台 (20) 第7章方案优势和特点 (22) 7.1实验室优势 (22) 7.2实验室特点 (23) 7.3安全研究能力 (23) 7.4培训服务及认证 (24)

第8章电子政务网站检测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9章实验室建设建议.. (26) 9.1实验室建设步骤 (26) 9.2实验室设备清单 (27)

第1章综述 为满足电信、军工、航天、网监、教育等行业对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攻防演练、安全研究等需求,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虚拟化技术开发了安全实训系统,并以此系统为核心打造了信息安全实验室。以下是系统主要特点: ?通过虚拟化模板快速模拟真实系统环境 通过融合虚拟网络和真实物理网络,简单拖拽即可快速搭建模拟业务系统环境,并在拓扑及配置出现问题时,方便快速恢复。 ?通过监控平台可实时观察测试情况 可通过实训系统监控平台、在线或远程的方式对所模拟的网络测试环境进行监控。 ?多种虚拟化主机和网络模板 ?网络拓扑所见即所得拖拽模式 ?和真实的网络可互通 ?整体测试环境可快速恢复 ?监控主机服务、进程及资源状态 ?监控网络协议 ?定义和捕获攻击行为 ?针对攻击行为报警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评价指导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92797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评价指导书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评价指导书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加强我站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和《四川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现将有关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 (一)建设单位在申领《施工许可证》前,必须持下列资料到我站安全可进行施工安全监督备案: 1、中标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2、中标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安全员经建设行政

单位网络安全防护预案书

XX单位网络安全防护方案书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进展,信息产业差不多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进展的大趋势,由此带动了计算机网络的迅猛进展和普遍应用。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病毒、蠕虫、恶意软件和其他恶意的攻击,因此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管是有意的攻击,依旧无意的误操作,都将会给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攻击者能够窃听网络上的信息,窃取用户的口令、数据库的信息;还能够篡改数据库内容,伪造用户身份,否认自己的签名。这些都使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网络的安全性也就成为宽敞网络用户普遍关怀的问题。不管是在局域网依旧在广域网中都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等诸多因素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进展和推广网络应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真正做到“既要使网络开放又要使网络安全”这一问题已成为了网络界积

极研究的课题。 在我国,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展,网络应用的普及和丰富,网络安全的问题也日益严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高科技犯罪事件呈现增长态势。依照国际权威应急组织CERT/CC统计,自1995年以来漏洞累计达到24313个, 2006年第一季度共报告漏洞1597个,平均每天超过17个,超过去年同期2个。CNCERT/CC 2005年共整理公布漏洞公告75个,CNCERT/CC 2006年上半年共整理公布漏洞公告34个。从统计情况来看,2006年上半年漏洞报告数量仍处较高水平,大量漏洞的存在使得网络安全总体形势仍然严峻。 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包括网上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恐惧集团的攻击和破坏、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产品的失控等,应引起足够警惕,采取安全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北京天融信公司作为中国信息产业的排头兵,决心凭借自身成熟的安全建设经验,网络安全系统出谋划策。 随着XX单位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安全问题关于XX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整理版]

一Sniffer 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在windows环境下安装Sniffer; 2. 熟练掌握Sniffer的使用; 3. 要求能够熟练运用sniffer捕获报文,结合以太网的相关知识,分析一个自己捕获的以太网的帧结构。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 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能互相访问,组成局域网。 三、实验原理 Sniffer程序是一种利用以太网的特性把网络适配卡(NIC,一般为以太同卡)置为杂乱模式状态的工具,一旦同卡设置为这种模式,它就能接收传输在网络上的每一个信息包。 四、实验过程与测试数据 1、软件安装 按照常规方法安装Sniffer pro 软件 在使用sniffer pro时需要将网卡的监听模式切换为混杂,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2、使用sniffer查询流量信息: 第一步:默认情况下sniffer pro会自动选择网卡进行监听,手动方法是通过软件的file 菜单下的select settings来完成。 第二步:在settings窗口中我们选择准备监听的那块网卡,把右下角的“LOG ON”勾上,“确定”按钮即可。 第四步:在三个仪表盘下面是对网络流量,数据错误以及数据包大小情况的绘制图。 第五步:通过FTP来下载大量数据,通过sniffer pro来查看本地网络流量情况,FTP 下载速度接近4Mb/s。 第六步:网络传输速度提高后在sniffer pro中的显示也有了很大变化,utiliazation使用百分率一下到达了30%左右,由于我们100M网卡的理论最大传输速度为12.5Mb/s,所以4Mb/s刚好接近这个值的30%,实际结果和理论符合。 第七步:仪表上面的“set thresholds”按钮了,可以对所有参数的名称和最大显示上限进行设置。 第八步:仪表下的“Detail”按钮来查看具体详细信息。 第九步:在host table界面,我们可以看到本机和网络中其他地址的数据交换情况。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 专业:电子商务 姓名:王彤彤 学号:2011091383 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 电子商务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系统安全设置 (3) 实验二DES加解密算法的实现 (5) 实验三网络攻防工具使用 (6) 实验四PGP实现邮件加密和签名 (7) 实验五配置支持SSL协议的安全网站 (9) 实验六防火墙配置 (17) 实验七VPN (18)

实验一系统安全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掌握对Window200系统进行安全设置的过程。 二、实验环境 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或Windows XP; 三、预备知识 要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具备一定的操作系统设置技能。 四、实验步骤 系统登陆用户账号保护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开启各项安全策略。 1、停止Guest账号 在计算机管理的用户里面把Guest账号禁用。为了保险起见,最好给Guest加一个复杂的密码。你可以打开记事本,在里面输入一串包含特殊字符、数字、字母的长字符串,然后把它作为Guest用户的密码拷进去。 2、限制用户数量 去掉所有的Duplicate User用户、测试用户、共享用户等等。用户组策略设置相应权限,并且经常检查系统的用户,删除已经不再使用的用户。这些用户很多时候都是黑客们入侵系统的突破口。 3、多个管理员账号、管理员账号改名 创建一个一般权限用户用来收信以及处理一些日常事物,另一个拥有Administrators 权限的用户只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将Administrator管理员用户名更改为一个一般的用户名。 4、陷阱账号 创建一个名为“Administrator”的本地用户,把它的权限设置成最低,什么事也干不了的那种,并且加上一个超过10位的超级复杂密码。。 5、更改默认权限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共享文件的用户设置成“Everyone”组,包括打印共享,默认的属性就是“Everyone”组的,一定不要忘了改。 6、安全密码、屏幕保护密码 设置足够强度的管理员密码,并定期更改安全密码。 在桌面上单击右键,“属性”,“屏幕保护程序”,选择屏幕保护程序,并点击“设置”按钮设置屏保时间和密码。 7、开启操作系统安全策略—审核策略、密码策略、账户策略 使用用户策略,分别设置复位用户锁定计数器时间为20分钟,用户锁定时间为20分钟,用户锁定阈值为3次;注意应用密码策略,如启用密码复杂性要求,设置密码长度最小值为6位,设置强制密码历史为5次,时间为42天。 8、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 关闭端口意味着减少功能,在安全和功能上面需要你做一点决策。如果

安全管理测评作业指导书

安全管理测评 作业指导书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2009--发布2009--实施

修订页

1 目的 安全管理贯穿于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安全技术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安全管理通常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对需要人来参与的活动采取必要的管理控制措施,通过文档化的管理体系,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所涉及的人员活动做出明确规定。 本手册的编写目的是为了指导管理测评实施人员的实际工作,根据实际工作的深入开展,会及时对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新,以保证指导书的高指导性。 2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在现场测评实施中负责安全管理测评检查的测评人员。 3职责 3.1测评师 1)测评师应在客观、公正的情形下,按照测评双方相互认可的测评方案,基于明确定义的测评方式和解释,实施测评活动; 2)测评师应正确理解测评项,并具有良好的判断; 3)测评师应注意测评记录和证据的接收、处理、存储和销毁,保护其在测评期间免遭改变和遗失,并保守秘密; 4)测评师应遵循正确的测评方法进行现场测评和结果判定,以确保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4 相关文件 4.1依据标准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4.2参考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送审稿)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送审稿) 上述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成为本手册的内容。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手册。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手册。 5 测评方法 人员访谈 测评师通过与被检查人员进行交流,对测评检查项进行细化。所获得测评所需数据,进行查验、分析等活动,获取证据以证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措施是否有效。 文档检查 测评师通过文档检查验证用户的现有文档与测评要求的符合程度,获取证据以证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措施是否有效。 6 操作步骤 6.1测评前准备 确定安全管理检查的测评内容。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管理要求,安全管理测评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 确定安全管理检查的测评对象。安全管理检查分为管理访谈与管理文档检查两个部分。 管理访谈在进入现场实施访谈工作之前,需要与被测方进行沟通,确认对方被访谈对象的名单,确认其中是否存在同一被访谈对象对应多个访谈岗位的状况,在与被测方就“岗位——人员”对应关系取得一致性意见后,编写访谈工作实施计划,并提交被测方,确认访谈工作开展的时间、地点、被访谈对象的先后顺序。同时进入现场之前,需确认所有安全管理访谈检查表已准备妥当,并熟悉列表中的内容。 管理文档检查在进入现场实施检查工作之前,需要与被测方进行沟通,确认配合文档检查的人员等。同时进入现场之前,需确认所有文档检查表已准备妥当,并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和实验安排,要求学生在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设计出相应的软件,并且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手段,发现并解决各类安全问题,维护网络及操作系统的安全。 二、主要内容实验一加密认证通信系统实现设计实现一个通信系统,双方可以通过消息和文件通信,用户可选择一种加密算法和认证算法,对消息和文件进行加密通信和完整性验证。(要实现认证和加密,工具和语言不限,可以直接调用现有模块,认证和加密不限)实验二 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利用常见的一些扫描工具可以检测本系统及其它系统是否存在漏洞等安全隐患,给出全面而完善的评估报告,帮助管理员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弥补,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实验三 网络攻防技术矛与盾的关系告诉我们,在研究网络安全技术时,只着眼于安全防范技术是远远不够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很有必要同时研究攻击与防范技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各种威胁。实验四 Windows系统安全配置方案作为网络节点,操作系统安全成为网络信息安全首先应予考虑的事务,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OS的安

全性。其实,OS的安全不只体现在密码口令上,这仅仅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服务、端口、共享资源以及各种应用都很有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设置完善的本地安全策略,并使用防病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甚至入侵检测软件来加强系统的安全。其中实验一要求编程实现,可直接调用相关功能函数完成。实验二至实验四可在机房的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系统上完成。 三、进度计划序号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时间备注1接受任务,查阅文献,开始实现密码算法和认证算法第一天2完成加密认证通信系统第二至七天3上午完成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实验,下午进行网络攻防实验第八天4上午完成网络攻防实验,下午进行系统安全配置实验第九天5撰写实验报告并验收第天 四、实验成果要求 1、要求程序能正常运行,并实现任务书要求功能。 2、完成实验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具体而翔实,应体现自身所作的工作,注重对设计思路的归纳和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总结。 五、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程序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xx 年6 月13 日实验报告题目: 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实验院系: 计算机系班级: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安排及指导书 2009-10-21

实验安排1、推荐必做实验 网络扫描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 防火墙实验 入侵检测系统 2、推荐选作实验 VPN配置 证书的申请和使用 windows安全配置实验

实验一:网络扫描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最终巩固主机安全 【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Nmap的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漏洞扫描工具 【实验环境】 1、硬件PC机一台。 2、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 1、端口扫描 1)解压并安装ipscan15.zip,扫描本局域网内的主机 2)解压nmap-4.00-win32.zip,安装WinPcap 运行cmd.exe,熟悉nmap命令(详见“Nmap详解.mht”)。 3)试图做以下扫描: 扫描局域网内存活主机, 扫描某一台主机或某一个网段的开放端口 扫描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 试图使用Nmap的其他扫描方式,伪源地址、隐蔽扫描等 2、漏洞扫描 解压X-Scan-v3.3-cn.rar,运行程序xscan_gui.exe,将所有模块选择扫描,扫描本机,或局域网内某一台主机的漏洞 【实验报告】 1、说明程序设计原理。 2、提交运行测试结果。 【实验背景知识】 1、扫描及漏洞扫描原理见第四章黑客攻击技术.ppt 2、NMAP使用方法 扫描器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系统的绝佳助手。象Windows 2K/XP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应用软件打开数百个端口与其他客户程序或服务器通信,端口扫描是检测服务器上运行了哪些服务和应用、向Internet或其他网络开放了哪些联系通道的一种办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Nmap被开发用于允许系统管理员察看一个大的网络系统有哪些主机以及其上运行何种服务。它支持多种协议的扫描如UDP,TCP connect(),TCP SYN (half open), ftp proxy (bounce attack),Reverse-ident, ICMP (ping sweep), FIN, ACK sweep,X mas Tree, SYN sweep, 和Null扫描。你可以从SCAN TYPES一节中察看相关细节。nmap 还提供一些实用功能如通过tcp/ip来甄别操作系统类型、秘密扫描、动态延迟和重发、平行扫描、通过并行的PING侦测下属的主机、欺骗扫描、端口过滤探测、直接的RPC扫描、分布扫描、灵活的目标选择以及端口的描述。 一、安装Nmap Nmap要用到一个称为“Windows包捕获库”的驱动程序WinPcap——如果你经常从网上下载流媒体电影,可能已经熟悉这个驱动程序——某些流媒体电影的地址是加密的,侦测这些电影的真实地址就要用到WinPcap。WinPcap的作用是帮助调用程序(即这

网络安全实验室方案书上课讲义

网络安全实验室方案 书

网络安全实验室方案书 一、认证课程与学校网络安全实验室建立的关系: 学校建立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同时,即可引进TCSE课程,实验室与网络安全相关课程紧密结合,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教学体系。 趋势科技网络安全实验室参照学校网络专业的建设要求,结合学校认同的趋势科技TCSP-TCSE认证课程体系的专业教学要求,严格把关,层层审核,使用我们公司的最新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来搭建而成。认证课程方案授权范围内包含我们的专业实验设备(具体产品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若学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需要,完整的趋势科技实验室设备随时恭候您的选购,并在专业领域权威性的技术带领下,提供学校一套完善而优秀的实验课程认证体系,附赠免费的全套技术支持。倘若学校有其他实验室教学要求没有采纳我们整体TCSP-TCSER 认证课程体系,也可以单独采购部分硬件设备。 二、搭建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 1、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随着就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各高校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训练。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强理论知识+动手实践”的训练方式,单一的理论知识已不足已他们在职场上占据竞争优势。现在有的培训机构由于没有整体的教学实验环境或实验设备不足,学生毕业后匆匆来到相关企业实习,发现“信息系统”早已演变为企业的命脉,这时他们正想投身回报社会,不巧被高级网管叫“停”,由于信息的安全性和敏感性,网络系统通常有层层密码保护,不仅企业内部的一般网管无法进入运行中的重要系统,外来实习人员更无法接触到运行中的关键设备和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技术。正常运行中的网络系统不可能让实习生当成训练场,结局自然就只能远远看着机房……为了扭转这种局势,高校必须配备同比企业的项目和工程的实验环境,使学生有充分动手的机会,占据就业竞争优势。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

..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安排及指导书 2009-10-21

实验安排1、推荐必做实验 网络扫描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 防火墙实验 入侵检测系统 2、推荐选作实验 VPN配置 证书的申请和使用 windows安全配置实验

实验一:网络扫描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最终巩固主机安全 【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Nmap的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漏洞扫描工具 【实验环境】 1、硬件PC机一台。 2、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 1、端口扫描 1)解压并安装ipscan15.zip,扫描本局域网内的主机 2)解压nmap-4.00-win32.zip,安装WinPcap 运行cmd.exe,熟悉nmap命令(详见“Nmap详解.mht”)。 3)试图做以下扫描: 扫描局域网内存活主机, 扫描某一台主机或某一个网段的开放端口 扫描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 试图使用Nmap的其他扫描方式,伪源地址、隐蔽扫描等 2、漏洞扫描 解压X-Scan-v3.3-cn.rar,运行程序xscan_gui.exe,将所有模块选择扫描,扫描本机,或局域网内某一台主机的漏洞 【实验报告】 1、说明程序设计原理。 2、提交运行测试结果。 【实验背景知识】 1、扫描及漏洞扫描原理见第四章黑客攻击技术.ppt 2、NMAP使用方法 扫描器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系统的绝佳助手。象Windows 2K/XP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应用软件打开数百个端口与其他客户程序或服务器通信,端口扫描是检测服务器上运行了哪些服务和应用、向Internet或其他网络开放了哪些联系通道的一种办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网络安全实验室方案书.doc

网络安全实验室方案书 一、认证课程与学校网络安全实验室建立的关系: 学校建立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同时,即可引进TCSE课程,实验室与网络安全相关课程紧密结合,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教学体系。 趋势科技网络安全实验室参照学校网络专业的建设要求,结合学校认同的趋势科技TCSP-TCSE认证课程体系的专业教学要求,严格把关,层层审核,使用我们公司的最新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来搭建而成。认证课程方案授权范围内包含我们的专业实验设备(具体产品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若学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需要,完整的趋势科技实验室设备随时恭候您的选购,并在专业领域权威性的技术带领下,提供学校一套完善而优秀的实验课程认证体系,附赠免费的全套技术支持。倘若学校有其他实验室教学要求没有采纳我们整体TCSP-TCSER认证课程体系,也可以单独采购部分硬件设备。 二、搭建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 1、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随着就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各高校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训练。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强理论知识+动手实践”的训练方式,单一的理论知识已不足已他们在职场上占据竞争优势。现在有的培训机构由于没有整体的教学实验环境或实验设备不足,学生毕业后匆匆来到相关企业实习,发现“信息系统”早已演变为企业的命脉,这时他们正想投身回报社会,不巧被高级网管叫“停”,由于信息的安全性和敏感性,网络系统通常有层层密码保护,不仅企业内部的一般网管无法进入运行中的重要系统,外来实习人员更无法接触到运行中的关键设备和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技术。正常运行中的网络系统不可能让实习生当成训练场,结局自然就只能远远看着机房……为了扭转这种局势,高校必须配备同比企业的项目和工程的实验环境,使学生有充分动手的机会,占据就业竞争优势。 2、课程与网络安全实验室的紧密结合 趋势科技设计的网络环境中体现了防病毒体系的完整性,分别从网关、网络层、服务器和客户端多层次部署了病毒安全防御产品,从病毒防御架构上给予学生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概念,在课程当中也将结合这些产品进行病毒实验。 趋势科技从企业实际角度出发,根据学校的情况为学校推荐了一些软硬件产品建立网络安全实验室,实验室中可以进行基本的网络安全环境搭建、设置与部署,课程与网络安全实验室紧密结合。 3、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与专业影响 引入趋势TCSE网络安全实验室,可以举办面向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为培训对象的短期培训班,既增

网络安全实训指导书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指导书 实践项目网络安全技术实训 指导教师胡江 班级 学年学期 实践指导书

实训一嗅探器的窃听与防范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练习使用Netmon嗅探器捕获网络中用户登录信息;理解嗅探器工作的原理及其实施过程;掌握防范网络窃听的措施。 二、实训环境 (1)局域网 (2)Netmon (3)Web服务器 三、原理 1、什么是嗅探器,网络嗅探工作原理 sniffer 嗅探器可被理解为一种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窃听设备。它可以用来窃听计算机在网络上所产生的众多的信息。 在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中,数据的传输是基于“共享”原理的,所有的同一网段范围内的计算机共同接收同样的数据包。这意味着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是透明的。网卡工作在正常模式时将屏蔽掉和自己无关的网络信息。事实上是忽略掉了与自身MAC地址不符合的信息。 嗅探程序则是利用以太网的特点,将设备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从而能够接受到整个以太网内的网络数据信息了。 在使用交换机的以太网中,Sniffer是利用arp欺骗的所谓中间介入攻击的技术,诱骗网络上的工作站先把数据包传到Sniffer所在的网卡,再传给目标工作站。 2、什么是VPN?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是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实现在公用网络上构建私人专用网络。“虚拟”主要是指这种网络是一种逻辑上的网络。 3、什么是IPSec协议,它又哪些协议组成 IPSec是一个第三层VPN协议标准,它支持信息通过IP公网的安全传输。IPSec可有效保护IP数据报的安全,所采取的具体保护形式包括:访问控制、数据源验证、无连接数据的完整性验证、数据内容的机密性保护、抗重放保护等。 IPSec主要由AH(认证头)协议、ESP(封装安全载荷)协议及负责密钥管理的IKE(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组成,各协议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编写用户登陆的ASP程序,配置Web站点 1)编写index.htm New Page 1

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实施方案

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 建设方案 XXXX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2/28

目录 第一章网络安全人才需求 (3) 1.1网络安全现状 (3) 1.2国家正式颁布五级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3) 1.3网络安全技术人才需求猛增 (4) 第二章网络安全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4) 2.1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误区 (4) 2.2缺乏网络安全的师资力量 (4) 2.3缺乏实用性强的安全教材 (5) 第三章安全攻防实验室特点 (5) 3.1安全攻防实验室简介 (5) 第四章安全攻防实验室方案 (6) 4.1安全攻防实验室设备选型 (6) 4.1.1 传统安全设备 (6) 4.1.2 安全沙盒——使实验室具有攻防教学功能的独特产品 (6) 4.2安全攻防实验室拓扑图 (8) 4.3安全攻防实验室课程体系 (9) 4.3.1 初级DCNSA网络安全管理员课程 (9) 4.3.2 中级DCNSE网络安全工程师课程 (10) 4.4高级安全攻防实验室实验项目 (12) 4.4.1基本实验 (12) 4.4.1扩展实验 (14) 第七章网络实验室布局设计 (25) 7.1 实验室布局平面图 (25) 7.2 实验室布局效果图 (25) 7.3 机柜摆放位置的选择 (26)

第一章网络安全人才需求 1.1网络安全现状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建立持续、稳定、安全的网络是保障用户业务发展的前提。 近年来,安全问题却日益严重: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钓鱼、DDOS 等安全威胁层出不穷,而且技术越来越复杂,病毒、木马及黑客技术等融合造成了网络安全的巨大危机。 用户都已经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纷纷采用防火墙、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备份等保护手段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但是网络安全的技术支持以及安全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1.2国家正式颁布五级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2007年7月24日,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工作办公室正式上线颁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指南,颁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办法。 办法明确规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如下: 第一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防护系统免受来自个人的、拥有很少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关键资源损害,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恢复部分功能。 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小型组织的、拥有少量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重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第三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拥有较为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 第四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国家级别的、敌对组织的、拥有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姓名:杨瑞春 班级:自动化86 学号:08045009

实验一:网络命令操作与网络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与功能。 2.熟练使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用协议。 二.实验步骤: 1. 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的主要功能:设置流量过滤条件,分析网络数据包, 流重组功能,协议分析。 三.实验任务: 1.跟踪某一网站如google的路由路径 2.查看本机的MAC地址,ip地址 输入ipconfig /all 找见本地连接. Description . . .. . : SiS 900-Based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DHCP Enabled. . .. . : No IP Address. . . .. . : 192.168.1.5

Subnet Mask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DNS Servers . . .. . : 61.128.128.67 192.168.1.1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这项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IP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这项就是MAC地址了.

3.telnet到linux服务器,执行指定的命令

5.nc应用:telnet,绑定程序(cmd,shell等),扫描,连接等。

2014工程爆破实验指导书

爆破实验指导书 左金库编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学院安全与爆破实验室 2010年10月

实验一电雷管的认识和电爆网路实验 1. 实验目的: 电雷管是指通电后引起爆炸的雷管,分为瞬发电雷管和延期电雷管两种。瞬发电雷管是指通电后立即爆炸的电雷管,延期电雷管是指装有延期元件或延期药的电雷管。多发电雷管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连接成串联、串并联、并串联等多种连接方式。通过本次实验,应达到如下目的: 1.1 了解电雷管的外形特征及内部构造。 1.2了解电雷管全电阻的测量方法,电爆网路导通测试方法。 1.3了解常用电爆网络的联接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4学会计算所连爆破网路中,流过每发电雷管的电流,从而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判断所连网路是否能准爆。 2. 仪器和材料: 瞬发电雷管、延期电雷管、电雷管引火头、电雷管专用电表、220V直流电源、剥线钳、爆破主线、绝缘胶布。 3. 操作步骤: 3.1 观察瞬发电雷管、延期电雷管的外形特征。 3.2 观察电雷管引火头的外形特征及引燃过程。 3.3用爆破专用电表测量爆破主线的电阻R1。 3.4取两把共40发电雷管,将电雷管置于指定的容器内,用爆破专用电表测量电雷管的全电阻,记录每发雷管的电阻值r1,r2......r40。选取20发电阻相等或相近的电雷管进行网路连接实验,设每发电雷管的电阻值为r1,r2 (20) 3.5首先,将20发测好的电雷管按图2-1连接成简单的串联网路,计算网路的电阻和流过每发电雷管的电流。计算过程如下: R= R1+(r1+ r2+……r20) (2-1) I=U/R (2-2) i=I (2-3)式中R——网路电阻,Ω; R1——爆破主线电阻,Ω; r——电雷管全电阻,Ω;

应用安全测评指导书

1应用安全测评指导书 应用系统安全测评 序号测评指标测评项检查方法预期结果 1身份鉴别a)检查应用 系统的身份 标识与鉴别 功能设置和 使用配置情 况;检查应 用系统对用 户登录各种 情况的处 理,如登录 失败处理、 登录连接超 时等。 访谈: 1)访谈应用系 统管理员,询问应用系 统的身份标识和鉴别 机制采用何种措施实 现; 2)登录应用系统, 查看是否提示输入用 户口令,然后以正确口 令登录系统,再以错误 口令或空口令重新登 录,观察是否成功。 1)应用系统使用口令 鉴别机制对用户进行 身份标识和鉴别; 2) 登录时提示输入用户 名和口令;以错误口令 或空口令登录时提示 登录失败,验证了登录 控制功能的有效性; 3)应用系统不存在密 码为空的用户。 b)检查应用 系统的身份 标识与鉴别 功能设置和 使用配置情 况;检查应 用系统对用 户登录各种 情况的处 理,如登录 失败处理、 登录连接超 时等。 访谈: 1)访谈应用系 统管理员,询问应用系 统是否采用了两种及 两种以上身份鉴别技 术的组合来进行身份 鉴别(如采用用户名/ 口令、挑战应答、动态 口令、物理设备、生物 识别技术中的任意两 种组合);手工检查: 1)通过注册用户,并 以一种身份鉴别技术 登录,验证是否可以登 录。 用户的认证方式选择 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的鉴别技术,只用一种 技术无法认证成功。 c)检查应用 系统的身份 标识与鉴别 功能设置和 使用配置情 况;检查应 用系统对用 户登录各种 情况的处 访谈: 1)访谈应用系 统管理员,询问应用系 统采取何种措施防止 身份鉴别信息被冒用 (如复杂性混有大、小 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 符,口令周期等); 手工检查: 1)以弱口 令用户注册,验证其用 1)应用系统配备身份 标识(如建立帐号)和 鉴别(如口令等)功能; 其身份鉴别信息具有 不易被冒用的特点,规 定字符混有大、小写字 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2)以不符合复杂度要 求和不符合长度要求

安全评价指导书

吉木萨尔县龙腾海加气站 安 全 评 价 指 导 书 编制部门:吉木萨尔县龙腾海加气站 2012年4月1日

一、评价组织 由加气站站长负责对公司进行安全评价。主要评价人员由安全领导小组组成。 评价组组长:张红健(站长) 成员:王辉(副站长) 张玉新(专职安全员) 二、评价目的 确保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三、评价范围 公司确立评价范围为:加气站内的各类设施、各种作业活动、设备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包括地下储气井、干燥器、压缩机,供配电、仪表自动化等公用工程。 四、评价方法 公司采用了安全检查表(SCL)分析方法和工作危害(JHA)分析方法。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自身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可选技术等因素,确定优先顺序,制定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S、L值取值方法

1、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 等级分数人员伤亡程度 财产损 失 停工时间 法规及规章 制度符合状 况 形象受 损程度 管理失控 5 死亡 终身残废 丧失劳动能力 ≥50万元 生产装置停工 3天以上 违法 加气站 影响 加气站管理 失控 4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职业病 慢性病 住院治疗 ≥10万元 生产装置停工 1天以上 潜在不符合 法律法规 加气站 影响 加气站管理 失控 3 需要去医院治疗, 但不需住院 ≥2万元 生产装置停工 12小时以上 不符合公司 规章制度标 准 加气站 影响 加气站管理 失控 2 皮外伤 短时间身体不适 <2万元 生产装置停工 12小时以下 不符合公司 规章制度 加气站 影响 其他小范围 的管理失控 1 没有受伤无没有停工完全符合无影响没有失控 2、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频率(L) 等级分数偏差发生频 率 安全检查操作规程 员工胜任程度(意识、 技能、经验) 防范、控制措施 5 每天发生、经 常发生 从来没有检查没有操作规程 不胜任(无任何培训、 意训不够、缺乏经验) 无任何防范或控 制措施 4 每月发生偶尔按标准检查有,但只是偶尔执行或 操作规程规定不具体 不够胜任 防范、控制措施 不完善 3 每季度发生部分时间按标准 检查 有操作规程, 只是部分执行 一般胜任 有,但没有完全使用 如个人防护用品 2 每年发生偶乐不按标准检 查 有、但偶尔不执行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 出差错 1 以往未发生、 偶尔或一年 以上发生 按标准检查 有操作规程,而且 严格执行 高度胜任(培训充分, 经验丰富,意识强) 有效防范控制措施。注:偏差发生的频率是指危害、超过标准、偏差原因、失效模式发生的频率。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 20-25不可容忍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 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巨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 建立运行控制程序, 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 加强培训及沟通 1年内治理 4-8可容忍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一般不用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