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

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
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20 10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工程098 课程名称: 神奇的大自然改卷教师:

学号:096040149 姓名:马涛得分:

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

论人与自然观的演变

论文摘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当今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从古至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就是大自然。可以说,人类表演的空间是自然,人类更是自然界孕育出的高等生物。自从人类有了思想后,就在不断思考着我们人类与大自然的奥妙关系。其中,涌现出了很多观点:一是人类中心论,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赞美、突出人的智慧、力量、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二是自然主义,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共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赞美、突出大自然。而至今我们看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利用自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观点。都是我们人类在不停的探索,不断的发掘我们与自然界的种种关系。且不说观点的正确与否、思想的辩证与否,可以说,这些都是人类的努力,是科学文化上的结晶。

关键词:人类中心论;自然主义;天人合一;利用自然;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说明三种观点的一些欠缺的地方,和一些可取之处。通过一些实例来验证和判断观点的可取不可取的实际意义。也是汲取一些可行可用的知识理论,用于实践,造福人类,利于自然;而对用于一些错误的不可取的观点我们可以反思,重视起来,改正过来,也是一种收获。正是本文目的所在。

一,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是一种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的观点。按照这种理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世界又是上帝为了人创造的,因而人是宇宙的中心,人可以征服、利用和统治自然界。因此这是一种神学唯心主义观点。后来,这种观点发展为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一切都以人为尺度○1。例如,人类发展科学技术,是为了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征服和统治自然的途径和手段;人类发展经济的唯一目标是开放利于自然取得经济增长;等等。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点推动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取得对自然界的伟大胜利。

(一)远古时代的人类中心论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那时人口稀少,而人们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一般是渔业或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所以,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不是很激烈,但是人与自然的斗争是非常频繁的。比如就是渔业为主的原始经济形态,他们也是要和自然界做顽强斗争,为了生活下去,繁衍下去,他们不得不开垦自然界的林木,作为捕鱼的工具,他们不得不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作生死的斗争;当然这其中还有和自然界的天气状况挑战,和自然界的灾害较量。当然,还有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势。它们可以说是激烈,它们要面对的是开垦土地,进行种植,呵护农作物,这其中就要面对天灾天气的挑战,他们在自然中立足,必须要的就是至少要进行对自己生存的周边的环境改造。所以可以是早起的逆天的做法。就比如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例子——大禹治水。他就是典型的和大自然作斗争的例子,也是通过人力来改变自然的实例,他所强调的是通过人力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们也渐渐形成了认为在人中有些特殊的人具有神的力量。

来带领他们一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是这宇宙的中心。

(二)奴隶时代的人类中心论

奴隶社会是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资生产域劳动者是奴隶,这样的社会就是奴隶社会。可能在这个阶段人与人的之间的斗争可能要激烈一些,但是同样随着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的激烈,人与自然之间斗争也是更加激烈,何以说,原始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在奴隶社会中是在人与人之间斗争的激烈的促使下加剧的!因为有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奴隶并不会过多的反抗奴隶主,而是对自然更加抗逆。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人们更加体会到人的力量的巨大。所以,人类中心论更加在人们心中潜移默化的烙印,人们更加相信并且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故而,他们对自然的挑战更加加剧,不仅仅是对自然灾害作出一定的抵抗,更有征服自然的热血。比如,他们会主动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环境,比如,建造房屋;炼铁;这都是在改造自然的最初结构,利用自然来达到符合自己的利益的价值。所以这些都表明了人们更加一步的挑战自然,也更加认定了人类的能力。

(三)封建社会的人类中心论

也许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什么吧?很明显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所以可以说是穷兵黩武,可谓是最高形式的强调变相的人权,可以叫做是神,就是说皇帝是神的儿子,是神派到到人间来管理人民,来行使神的权利。所以是人类中心论的鼎盛时期。是拥有高度和自然作都斗争的迹象。

这里就不需要列举了。这段时间是反映了人类中心论剧烈时期。

(四)近现代人类中心论

也许在近现代人类中心论提到的很少。但是在此过程中并不是没有人与自然做斗争,可以说在这段时间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做斗争的形势是更加隐蔽和更加高端,人们更是认识到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更有与自然斗争资本。我们可以通过实例看到人类的“野心”:1)50年前的5月29日11时30分,新西兰人埃得蒙德·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在海拔8848.13米处激动地相拥,人类的足迹第一次印在地球最高峰之巅○2。50年过去了,人们登山的目的和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登顶所能带来的名利效应已变得越来越淡漠。但更多的登山者依然接踵而来勇敢的人们在与珠峰的对话中,前仆后继,一往无前,不断超越前人,不断追求创新——选择新的路线、无氧攀登、突破季节禁区,使人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断超越自我、日益强大起来。珠峰顶上,已经出现了七旬老翁、盲人、独腿残疾人、夫妻、父子等各类人士的身影。在珠峰面前,人类已不再是无所作为的弱者。2)东方网1月11日消息○3:北京时间昨日1时许,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领队张占海在打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根的电话中说,北京时间9日23时30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李院生队长电话报告,成功“登”上卫星遥测标识的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的“北高点”,所在位置为南纬80度22分51秒,东经77度27分23秒,从而标志着人类首次抵达南极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冰盖队将继续寻找“南高点”,据手持GPS接收机初步测量,其海拔高度为4091米,“北高点”海拔高度为4083米,距南极中山站1250公里。冰盖队还要经过12小时的连续测量,确定

其最终的海拔高度和准备位置。等等事例不胜枚举,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们在不断的探索自然,征服自然。

这种思想强调人对自然有着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甚至从某个阶级、阶层的利益出发对待自然,人不可能也不应超越自我,根本否认自然的价值、尊严和自然权利,否认和反对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共处,否定法律和道德应当和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主要是将人类的中心地位和重大作用无限、过分、不当夸大的产物;但是这也反映了人们探索自然的精神,不惧困难的品格,更是团结一心对待灾害的支柱!

二,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共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赞美、突出大自然。它是主要说明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是人类不可匹敌的,人类妄想征服自然是一种痴人说梦的做法。无论人类进化到什么程度,文明与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高度,永远也是天地之子,永远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没有征服大自然,也征服不了大自然。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面着重说明自然主义在人们心中的为什么这么强烈?我想主要是因为大自然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表现的灾害性的危害,在人们心中是剧烈震撼的。这样,人们意识到了在大自然面前,即使再高的科学技术也是无力的,因而才产生了畏惧!

(一)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

中国的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 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 220人遇难,失踪70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

1994年1月17日凌晨4时31分(北京时间17日20时31分),在洛杉矶市西北35公里处(北纬34°13′,西经118°32′)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中位于市中心西北200多公里的圣费尔南多谷的北岭地区。发生地震时大多数人还处于沉睡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灾难就降临了。在持续30秒的震撼中,大约有11000多间房屋倒塌,震中30公里范围内高速公路、高层建筑或毁坏或倒塌,煤气、自来水管爆裂,电讯中断,火灾四起,直接和间接死亡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300多亿美元○5。

(二)洪灾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它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洪水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4月1日南方入汛以来,全国累计有16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农作

物受灾835千公顷,受灾人口1367万人,因灾死亡70人(不含重庆因大风倒房死亡32人),失踪21人,倒塌房屋7.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03亿元○6。

2010年阿富汗:阿富汗媒体6日报道,该国过去一周内不少地区遭受洪水灾害,共造成约60人丧生,600多所住宅损毁。据报道,过去一周,阿富汗巴格兰、巴尔赫、乔兹詹、巴德吉斯和赫拉特等多个省份遭受洪灾,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近期阿富汗降水较多,洪涝灾害频发。

2010年美国南部田纳西州:田纳西州1日和2日连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至4日,至少19人死于洪灾。其中,首府纳什维尔受灾最重,共有10人死亡,市中心遭水淹,居民疏散、店铺歇业○7。

(三)海啸

海啸,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 地处安达曼海。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这么多的灾难,这么多的代价,所以人们认识到了大自然力量是不可逾越的,所以这种观念是在心中油然而生的,虽然我们应该敬畏自

然,但我们更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度过难关,面对自然的灾害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我们应齐力,分担在害地区人民的困难,共同迎接一切!

三,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和谐思想其实根本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大多数国家“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人们对待灾害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

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而在这种思想的孕育下,我国提出的“和谐思想”正是于这种思想符合,它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存为本,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决定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他各种要素都将失去环境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做到在不断认识自然规律、增强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基础上,在通过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而创造财富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过程中,保护好人类的自然之母,使自然生态永远保持自行修复的能力,保持自然内部进行物质交换的良性平衡状态,以便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充裕的阳光、适宜的气候、不竭的资源和多彩的生物链。为此,就要控制人口的总量,就要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发展观和生活观,就要把对物质的加工延伸到对由此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生产出了有用的,同时生产出和积累了有害的。同时,要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行为主体主动有益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大自然的良性循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住“以人为本”之根本。我们必须树立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伟大实践中。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然要求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盲目发展,否则,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严重失调必将危及社会稳定和谐,甚至影响文明的进程。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但是这对矛盾并不是不可调

和,是完全可能协调的,我们既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竞争力,又可以使生态环境的质量逐步好转。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决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而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时修复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努力实现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资源环境基础。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环境资源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建设和谐统一。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是“三个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备受关注。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文明创造的生态环境必然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反过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我们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大力倡扬“天人一体”的思想,弘扬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大力建设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和地球的唯一性,强力推进绿色科技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保护好地球这个今日唯一可供生息的家园。

结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责任。属于人类和所有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物和大自然,只有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我们的地球才有未来。参考文献:○1<<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2006-1-11 14:29:00 来源:免费论文

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09685656.html,/100paper/zhexue/sixiangzhexue/20070625/29117.html

○2<<回顾人类征服地球之巅50年足迹登山精神珠峰作证>>https://www.360docs.net/doc/d09685656.html, 2003年05月26日18:18 新华网

○3<<中国南极科考队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穹A北高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d09685656.html,/newweb/news/news/internal/2005-01-10/17651.html

○4<<4·14玉树地震>>

○5<<美国落杉矶大地震>>https://www.360docs.net/doc/d09685656.html,/question/36095425.html

○6<<全国累计有16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1367万人口受灾>>

○7<<阿富汗过去一周洪灾致60人死亡>>

https://www.360docs.net/doc/d09685656.html,/system/2010/05/06/006516192.shtml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生态学与天人合一思想 环境生态学是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即追求可持续发展,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说的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化解到最小,最终达到和谐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道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环境生态学主要以人文社会和环境生态学方面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和谐社会和循环型经济”、“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生态危机”、“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文化与生存安全”、“全球变暖与地球环境生态安全”、“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

响”、“酸雨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化对城市环境及区域气候的影响”、“沙漠-绿洲生态系统水热输送及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中国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内容上,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和体系尚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3 )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4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5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而天人合一思想在内容上主要是自然万物与人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统一,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数(c 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在研究对象上,环境生态学研究重点是环境污染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污染的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以生物为主)的影响。它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对立与统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物质的循环与代谢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支配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生命系统与人为干预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各级水平,所以,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山水画教案精修订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山水 画教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课题: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课时:1课时 课型:单一课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临摹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是绘画领域中重要的一种绘画形式,同中国花鸟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装饰画、版画、卡通画共同构成高中绘画教材教材,学习这一章对与学生了解学习中国画有非常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中国山水画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材料的性能、基本技法及其运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和临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作画步骤及其要领。 教学难点:对工具材料性能的初步掌握和基本技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1、教法:演示法、讲述法、观察法、辅导练习法、提问法、总结法 2、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教材,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范本50页,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教材,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一、欣赏《雪景寒林图》《六君子图》 二、中国山水画临摹步骤 1、起稿 2、勾线 3、画出物体体积质感 4、染墨 5、设色 6、题字盖章 三、中国山水画主要技法及其运用 1、纸性、用笔、用水、用墨、用色 2、皴擦点染

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过程中,天人关系成为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最能表现中国哲学的特点”。[ 1]汤一介. 百年中国哲学经典(第四卷) [M ].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8.孔子中庸思想的教育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传授知识的真实性。让人们把握自然界和社会的万物之性、万物之本质、万物之规律,让人达到按规律办事,把人类的需求认识与客观规律认识统一起来。张岱年先生曾说:“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的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冯友兰先生也认为:“中国哲学有一个主要的传统,有一个思想的主流,这个传统就是求一种高的境界”。具体说来,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方面,教育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子认为世界的自然发展规律谓之道,人遵循这一自然规律谓之德。道法自然,德随道生。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一段很有名的话。这段话强调了“道”的重要。“道”,指万物原质“人”的活动以“地”为法则,“地”的活动以“天”为法则,“天”的活动以“道”为法则,而道是效法自然的,如此天人合一。孔子借鉴于此,强调了人在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应该居守中道、尊重规律、和谐处之。孔子指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故君子以仁治人,改而止。”并且指出要和谐于天,必先和谐于人。人和就要做到仁,应该以诚相待。“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27] 《“和谐”观探源》作者:邓红蕾发表于1996年《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第3期。“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和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28《孔子“中庸”探析》作者:王锴尹玉仁,发表于1997年《农垦师专学报》第4期。“诚”在孔子那里就是天道之诚,指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孔子还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7 ] 冯友兰. 三松堂全集[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这里的“天命”指的就是冥冥之中的最高主宰,含有一项普遍性之道德原则,是人类本性及道德之本原。以上这些话都反映出孔子中庸思想中认为客观规律在建构和谐社会和谐自然的重要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我们在想事时必须考虑天,同时也必须考虑人。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一书中在讨论“诚”这个问题时就把“天”与“人”结合在一起,即把客观与主观结合起来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是说,诚这个东西是天赋予人的一种道理;诚的实行,是人实践着天所给予人的诚的那个道理。《中庸》又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还说:“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朱熹解释此句说:“此言圣人与天地同体”。继孔子之后,孟子明确提出了完整意义的“天人合一”思想。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又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天”的本质是“诚”(尽善尽美) , 而人的根本职责在于实现“天道”之“诚”,来完成“天道”所要求的“尽善尽美”。作为一个君子,他应该是“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这都是基于把“天”和“人”完成一个统一体。姜南.“天人合一”与教育现代化[J].前言,2005(8).这些说法,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方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即只有达到人的认识与客观规律相吻合,并能运用规律去行动时才是教育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08 年第5 期社会主义研究No.5 , 2008 (总第181 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181 改革开放30 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赵长峰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 强, 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 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 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责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8)05-009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合作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全球视角的解读”(批准号: 07JC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 30 年前的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伟大历史航程。30 年来,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 价值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 而且也影 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胡锦涛主席在2008 年新年贺词中说, “2008 年, 对中国人民来说, 是十 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 周 年。”本文探讨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国际 形象以及国际责任的变化, 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 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 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 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 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基于这些深 刻的认识, 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 化: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对 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 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 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这说明一 方面中国已放弃国际社会挑战者的角色, 主动参与 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世界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与中 国展开接触和对话。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的 制约, 对外开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的国际

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样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

联系客观普遍性 ?就季节而言: 四时一体。 ?就物质而言: 万物一体。 ?就自然界而言: 天地一体。 ?心身关系:精神活动可以以情绪活动为中介,引起神经系统、激素、免疫功能的改变,造成体质性和功能性病变。 ?天人合一观点:外界刺激→大脑(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神经系统(主要是内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变化→躯体病变? ?医学研究中的综合性思维方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全面把握研究疾病。 传统疾病谱和死亡谱居前三位的为: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病。 现代疾病谱与死亡谱居前三位的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 这种变化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关系极为密切。 ?预防保健事业的社会化:医学-经济-社会高度协调的“大卫生观” 从“小庄园”到“地球村” (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今天,现代科学技术、现代通讯、交通工具和世界市场的共同作用,创造出了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想象的生产力,造成了在全球循环的巨大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把远隔千山万水的国家和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变小了,速度变快了,距离变短了。 科学发展观 ? ? ? ? “输血”与“造血”(案例分析) ?长期以来,地区差异观念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脑海里:有所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事实上,历史上西部也曾有过辉煌,但长期以来因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政策和体制等诸多因素的不利影响,西部变得落后了。贫穷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等等矛盾严重制约了西部内在优势的发挥,导致西部地区“造血”与“供血”不足的矛盾。 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 ?西部大开发的真正立足点是什么?(内因) ?西部大开发的外部条件是什么?(外因) ?西部大开发:“输血”与“造血”的结合(内外因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论文 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

电影《阿凡达》影评 ——东西方智慧的较量: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摘要:本文以电影阿凡达为切入点,在简要介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近代这两种哲学思想的交锋,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不足,并预测了未来,天人合一的思想将深入人心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类中心主义 看完美国电影《阿凡达》3D版后,觉得潘多拉星球的美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纳威人就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和自然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宛若世外桃源。我们蓦然间发现,在东方智慧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电影里熠熠生辉。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古典哲学理论,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周代,从先秦时代发展到明清时期,在宋朝出现过学术的高峰。究其源头,对于《周易》的阐发是这个思想体系发展的主线。相传周文王集成已往理论建立八卦学说,成书为《易经》,其后与孔子的门徒所著《易传》合而为《周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由历代学者发扬光大,又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学说[1]。但在近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渐渐式微。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慢慢的成为很多人精神上的主导。“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地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随着近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对于自然界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断验证人类中心主义的“正确性”,更进一步强化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主宰的信心。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成功,西方国家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导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成为人类

《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的阅读习题及答案

《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的 阅读习题及答案 试习题内容: (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习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⑶习题。 “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它以天人合一的“内在关系”立论,悬殊于西方把人和自然视为对立的“外在关系”。“道”是必然性的普遍法则,渗透于宇宙万物之中。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同样要受这种自然法则的支配。和谐是符合自然法则的一种结果,和谐人生就是在各种关系中按照这些自然法则生活的过程。各种不和谐现象之所以产生,都源于背离自然。以身心安康而言,离自然越近,则离疾患越远。面对当今世界普遍性的各种危机,我们不能不赞赏“道法自然”的智慧。这种观念在探求生存与自由的同时,便已考虑到获取的前提,并把自然法则上升为人类的行为价值,值得现代人研究和借鉴。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残酷地毁坏着自然,自然也无情地报复着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开展给世人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而人类再也无法承受生态恶化的报复,这造成了天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种种紧张。时至今日,汲取“道法自然”的智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已显得非常迫切。“道法自然”注重天人相合,并不是让人削足适履地消极适应环境,而是要“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

言》),亦即掌握客观规律而预先防范,由于采取的措施符合天道,因而不会受到违背自然规律的惩罚。而当天灾人祸突如其来降临后,亦遵奉天地消长变化的规律,应机而动,转危为安。 《老子》中“无为而无不为”所诠释的正是“道法自然”的上述含义。“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消极“不作为”,而是积极创造条件来合道行动的“无不为”:遵循自然规律而行,是“辅万物之自然”的“无妄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为无为”。籍此使天地万物顺随本性而生,各得其所,以达成无为而成的效果。 我们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适当加以引导、调整和改造,将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参天地之化育,上下与天地同流”,方为“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正像卡普拉在《转折点》中所说:“在人类伟大的精神传统中,道家提出了最深刻而精彩的生态智慧:强调所有自然和社会现象既是一根本的整体,又具有动态的特性。”这表明人类更应从基于自然主义的人文关心角度对待自然界。“亲近传统,回归自然”既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语汇,更是一股不容回避的世界潮流,是社会与时俱进的体现,是历史开展的必然。 我们不但要把“道法自然”的智慧化入个人的修养和生活中,而且要运用到整个社会的开展规划中。绿色开展对自然法则遵循“服从——认同——内化”之法,从而建立绿色规则,树立绿色信念,成就绿色之道。以“道法自然”传统为思想渊源的绿色开展观,既符合国人的文化心理需求,也顺应世界环保潮流,对于化解环境危机、促进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完整版)与世界深度互动

第三课第二框与世界深度互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影响;理解文明交流互鉴的要求和意义。能力目标:明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思想,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发展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的影响 难点:文明交流互鉴的要求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 一体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情景探究:中国两会,对世界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纵观近年来两会新闻采访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几个“多”概括:关注两会的外国媒体、外国记者数量越来越多,2017“两会”时增至1500多名;用汉语提问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两会平台让“中国声音”通过全球媒体的镜头和话筒传遍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开放和自信的中国。 提出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来中国报道两会?(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言) 师总结:两会不再是单纯地关乎中国的国内事务,它具有全球影响力,对全球事务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对世界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此,我们本节课进入到第一目的学习。

第一目中国的影响 情景探究:2015年2月9日,加州参议员夏乐柏提交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一项决议案,获得参议院全票通过。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可见春节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节日、语言和饮食已经在世界传播。 提出问题: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言) 师总结:①春节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节日、语言和饮食已经在世界传播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说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魅力。说明在世界舞台上,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知识点)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情景探究:一个个“刻度”,印证着中国高铁的不断前行。截止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000千米,其中高铁里程25000千米,占世界高铁里程总量的66.3%,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李克强总理出访都非常自信地承担起“高铁推销员”的责任,向其他国家推介中国高铁装备和技术,并将高铁打造成新中国成立后“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之后的又一张外交名片——“高铁外交”。 提出问题:总理每次出访积极推销中国高铁的底气何在?(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言) 师总结:中国有先进高铁技术和良好安全运营里程的强大支持。中国高铁技术已经成熟,有实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合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阅读感悟)2016年3月8日,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但机遇是世界的,这一倡议顺应了欧亚大陆的发展,要合作的普遍呼声.....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再也不能封闭自己孤立自己。”“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的、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师强调: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的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师总结:根据情景探究和阅读感悟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知识点)中国

论天人合一与修仙与养生

论天人合一与修仙与养生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就天人合一推演古代修仙与现代养生,凡是生物就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就跟环境塑造人一样(例子参照孟母三迁) 天人合一的法门:1.内平衡。意识平静,能场调整,身体健康。做到这三步的第一要求就是自然清静。身体,能场,意识三者动态平衡,通俗来说就是养生,吃好,睡好,心情好。让身体充满正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平静有涵养,能场顺其自然。(最终成功的结果是,人会显得精神有气质) 2.内生态。生生不息,自然而然。身体强大会带动能场和意识壮大,而后两者会反哺身体。简单来说就是初步自成一脉(会形成独立气质,相当于百脉贯通的状态,但需要积累和天赋) 3.内链接.内部增长已经到达一个瓶颈,需要外部刺激,与外天地链接,用外天地带动内天地增长和发展。(相当于通天,会形成初步的法力,影响现实) 4.外链接。内天地与外天地相辅相成。在修炼的过程中会与外天地一同成长,并影响四周,形成福地。(最终,鸟语花香,灵性十足) 5.内天地。形成内核心。在一种程度上与外天地位格相等。(洞天雏形) 接下来两条路,仙与神! 仙:内核心寄托大道,与外天地不同,各自演化,依附程度低,并容纳大山(龙脉)依托。最终道果成境(三十三天,地府等) 神:弃内天地以容纳人心念力,以此执掌权柄(极端情况,人道神) 一般情况的仙就是用内天地映照山川,成为山神河伯以加快修炼(上古情况)

鸡犬升天,洞天福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此为上古修行法,极为吃天赋,现代修行此法极不合时,因为污染和人心,后面我会专门写修行的变迁以及原因,由对外的侧重转为对内乾坤的开发)

天人合一的现代思想来源及阐述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人道顺应天道,确实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原型。孔子在称赞“尧之为君”时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圣人的一切作为,无不是效法天道或天象的结果。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只要顺乎农业的节气,收获的粮食就可以吃不胜吃,先秦著作中不少地方都提到了“秉时”、“顺时”、“应时”,有所谓“不违天时”、“节四时之适”、“审时以举事”的说法。总之,中国文化特别在乎天时地利人和,讲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节奏,完全同自然运律相吻合。这当然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有关,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决定了不需要征服自然,不需要戡天役物,而只要顺应自然,就可以获得维系生存的基本条件。 其实,“天人合一”不仅是儒家的文化诉求,同时也是道家和佛家的文化偏好。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所谓的“因其固然”、“依乎天理”,都鲜明地体现着他们思想的自然主义性格。《庄子·天地篇》对“机械”、“机事”、“机心”的嘲讽,分明拒绝了那种背离自然之“大道”,致力于以人役物的取向。在道家看来,役物的结果只能是役于物,到头来人反而沦为物的奴隶。这种吊诡,已经被现代文明的历史命运所一再证明。 当然,天人关系不仅表现在外部自然界与人类自身之间,它还指自然无为与人为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均非实体,而是两种状态或境界,显然,即使发生在人世间,只要是出于事物的本然之性、固然之理、当然之则,也属于“天”;即使发生在自然界,只要是违背自然本性的人为过程,也属于“人”。 德国的荷尔德林有诗云:“诗意地栖居于世。”那是对早已逝去的生存方式的追还。这是诗人对自己亲临状态的一种刻画。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意境实在是有些过于奢侈。因为我们对田园的淳朴早已久违了。返朴归真,顺乎自然,乃是恢复科学技术古典精神唯一可能的选择。 海德格尔区分了古典技术和现代技术,他认为古典技术尚不存在与天道对立的性质,只是因为现代技术才形成了今天人类的生存困局。在他看来,艺术不过是真理的澄明,而真理的澄明归根到底不过是本来如此者的显现,用中国先哲的话说,也就是所谓“道法自然”。因此,使现代科学技术摆脱戡天役物的姿态,恢复科学技术“道法自然”的原初本性。唯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复归于“诗意地栖居”。正是在这些方面,中国文化传统的“天人合一”取向,无疑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深刻启迪和精神资源。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针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古典生态智慧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从作为其源头的《周易》分析。它包含“太极化生”、“生生为易”、“天人舍德”、“厚德栽物”与“大乐同和”等极有价值的生态智慧内涵,成为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觉中凸现出来。对于我国当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确立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更有其特殊价值。 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在我们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之际。人类既享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文明发展,同时也切身地感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生态的急剧恶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度, 都应与周围事物的发展相辅相成, 否则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人类的发展也不例

外。面对人类自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酿成的苦果, 人类早已经开始寻求自我救赎之道。不仅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改善环境的新方法, 新途径, 而且还要从价值观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为这种观念提供了些许借鉴, 为人类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某些素材。当前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青睐, 被当作克服人类当前的生态危机的一种思想资源。德国汉学家卜松山认为: “天人合一”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 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在环境危机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强调儒家的“天人合一”, 或许可以避免人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普里高津也称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具有了不起的技术实践, 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 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 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毕竟,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特别是当前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 以全面阐述人与自然关系而被人们所关注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无疑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

老人与世界

老年人与卫生 联合国大会第二届老龄化会议(马德里,2002年4月8-12日) 一致通过了2002年国际老龄行动计划政治宣言。世界卫生组织对大 会的贡献包括提交了一份政策框架,以及制定了实施国际计划区域行 动计划,特别是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 社会委员会以及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制定的计划。向第五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提交了有关政策框架和第二届世界大会结果的报告。本报告总结了自2002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对实施国际行动计划的贡献和散发老龄行动政策框架的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将积极的老龄化界定为“尽可能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老年时的生活质量”。政策框架考虑生命全过程的健康决定因素,帮助国家和区域级制定老龄化政策并指导有关老龄化的学术研究;它也影响着社区级政策的实际应用。各级决策者已经采纳框架概念的途径。目前正在制定监测实施积极老龄政策的基本指标并应于2005年完成。 一系列关于老龄问题的国际会议,例如国际老龄问题联合会第六届和第七届全球会议(分别于2002年10月27-30日在澳大利珀思和2004年9月4-7日在新加坡举行)以及即将召开的第十八届老年医学世界大学(2005年6月26-30日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在它们各自的议程中通过了积极的老龄概念途径及其三个支柱,即健康、参与和保障。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和国家有关积极老龄化的研究项目中,例如欧洲委员会赞助的项目中发挥了咨询作用。 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重点 良好的健康是老年人保持独立性和继续为其家庭和社区作出贡献的必要条件。马德里国际行动计划将获得初级卫生保健作为重点,从而它也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重点,其目的是提供老年人需要预防或延迟慢性、通常是造成残废的疾病所需的定期、持续的接触和保健,使他们成为家庭、社会和经济的重要资源。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一系列辅助项目,其重点是提供可利用、可获得、全面、有效和可对性别和年龄均作出反应的综合保健。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卫生保健系统对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制定一项综合反应的项目目标是建立一个知识基础,支持各国以服务于老年人口的综合卫生和社会保健系统为方向调整政策。在12个发展中国家(博茨瓦纳、智利、中国、加纳、牙买加、韩国、黎巴嫩、秘鲁、斯里兰卡、苏里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和泰国)开展的项目的前两期(已结束)包含有关初级卫生保健级别上老年人寻求保健的行为,其服务提供者的作用、需求和态度以及所提供服务类型的量化和质化研究。政府、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对这项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作出了贡献,从而导致在参与国之间共享信息和良好实践样板并产生一系列具体政策建议。与世界卫生组织卫生发展中心(日本神户)正在合作开展的项目的下一阶段吸收了另外6个国家(玻利维亚、印度、肯尼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并将重点置于为使用初级卫生保健的老年人。项目将就在初级卫生保健部门内发展旨在实现综合老龄保健的持续照顾提出综合政策建议。因此,工

中西文化比较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第四章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1、人与自然(人与天) 思维方式2、人与社会 (三层)3、人与人(我与他;我与我) 第一节从宇宙观到认识论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总结:“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成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 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

* 萨特“地狱就是他人”。 * 二元的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灵肉分裂) * 伊壁鸠鲁“是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理性,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的取舍的理 由。”(中世纪灵与肉的分裂达到绝对的程度) 第二节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 一、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 * 直觉思维(联想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 * 直觉思维十分重视为认识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 * 直觉体验的个体主观性是不确定的,认识本身也就有极大的随意性,灵活性,这也许是直觉思维具有创造力量的原因,是中国哲学思维的绝妙之处。 * 重视个体性的西方文化,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给了个人以诸多的限制,而重视群体的中国文化则给了个人以更多的自由。 * 直觉思维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1,2,3) * 因为它是主观的,顿悟式的,是难以言说的;它是个体化的,是无法概括的。 * 联系性是直觉思维达到认识目的重要途径。 1、这种联系性首先建立在宇宙整体论的观念上的一切都在联系中。 “‘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能贯穿一切有形无形之物。 2、思维的联系性还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变化,彼此包容的联系;也是无所不在,超越 时空、虚实的广泛联系。 3、中国思维的这种联系性还是辩证、转化的关系。 二、细剖精析的逻辑分析 * 西方科学文化极发达,靠了两条重要的认知方法:一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一是可以控制的实验。 * 分析的方法包含两大步骤: 1、细剖精析 (*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 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起,原子一直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 2、建立逻辑的认识系统 (* 切割细分得到单一、确定的认识,使认识具有可靠性、明晰性,是认识更深入。) * 分析方法局限(1,2,3) 1、分析力图使事物具有单一的性质,简单的形式,而物质粒子不断切割的可能,使分析 的这一企图只能无限的逼近单一。 2、分析置物质于相对静止状态,以求确定不变的本质。 3、分析不承认偶然性,它只认定物质遵循的铁的规律。 * 分析注重事物间的区别,组合注重事物间的共同点。但无论分析也好组合也好,都必须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优点1,2,3) 1、从一个真实的前提如何推出一个未知但同样真实的结论,遵循推理的规则、步骤就可 以保证实现这一目标。(归纳:个体结论) 2、逻辑作为方法手段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它的前提则是被证明被公认的经验事实,或者 是在推理中表现为定理、公理的来自经验的抽象概括。(演绎:结论个体) 3、近代方法论尤其系统论的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在动态中协 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方法有相同之处。(辩证:运用于历史中)

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1、复习。 2、引入:

观看国画大师张登堂的作画视频 思考: (1)、大师使用什么工具材料作画? (2)、大师是否根据写生对象去摹写? (3)、你觉得大师此刻的作画心情如何? 3、新课 (1)、出示题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2)出示学习目标,请各小组的组长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分享。(3)、教师导语: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自隋唐以来,名家辈出,画风多变,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精雅小品,名作遍于画史。高中阶段研习山水画,目的是要提高同学们的基本美术素养,不求全面的把握,重在了解、感受、认识中国山水画,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这节课,第一:我们要了解中国山水画哪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第二:通过分析作品,获得欣赏思路,把握对中国山水画审美内涵的理解;第三:比较中西绘画的不同方法。 (一)、经典作品赏析: 出示《雪景寒林图》 读画、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1)画中有什么景物?观后有什么感觉? (2)从画中的高山、峻岭、积雪、重林、建筑,猜猜画家当时作画的心境?(3)、范宽为什么能画出如此传神之作? (4)、出示《雪景寒林图》作品分析,教师简介画家背景。 范宽(约950—1027)又名中正,字仲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常住终南、太华山中,深入体验山水风神画骨,他认为“师于人”不如“师诸物”,“师诸物”不如“师诸心”。即摹仿古人,不如反映现实;反映现实不如表现个人的情思。此画为绢本水墨。古人称范宽“得山之骨”,天下人称宽“善与山传神”。是说范宽能将山水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也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反映到画面中,再去感动别人,产生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5)、教师小结 赏析《六君子图》倪瓒(元),这是一幅典型的以画抒情的作品。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读画,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1)作品中主要画了什么树?这些树有什么涵意? (2)、画中主要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 (3)、画家用“六君子”去命名他的作品有什么意义? (4)、出示《六君子图》作品分析 (5)、谈一谈: (6)、教师阐述: 画家本来出身在富裕的家庭,战乱废了他的平静的生活,从此隐居不出,一生与笔墨为伴。借画抒情,从画面构图布局上,萧疏的气氛,寥落的用笔,都体现了画家的情感,无语地传达了画家的心声。画家黄公望在题画诗中进一步揭示出本画的主题:“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将画家见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心思表达得含蓄隽永,也将中国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特点诠释得十分清楚。通过赏析了这两幅典型的山水画,同学们:你们说,我们中国画在审美上,表现上,是不是很特别?你能感受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吗?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道教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与追求的短文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道教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与追求的短文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道教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与追求的短文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问题。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 一、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 道教对于理想仙境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一种向往,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借助力。这种追求,一方面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描述;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之中和对自然的态度上。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描述。早在《山海经》中就有万神共住的昆仑山,山上有西王母和黄帝等神仙居住。山中有各种神兽,有不死树和掌管不死药的仙人,还有壮如蜂、大如鸳鸯的鸟,有无核仙果和吃了不疲劳的草。《庄子·逍遥游》中描述的仙人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此外,还有大量的典籍中描述了道教的神仙洞府,如《史记·封禅书》载: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列子《冲虚真经》载:海上有五神山,一叫岱舆,二叫员峤,三叫方壶,四叫瀛洲,五叫蓬莱。东汉时道教正式形成以后,又逐步形成了以“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为主的人间仙境,成为道教徒修道和举行宗教活动的神圣殿堂。道教所描述的这些仙境和洞天福地,皆为道教神仙居住之所,同时亦为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地方,也是自然世界最为和谐的福地。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还反映在神仙信仰之中。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道生天生地化生万物,是宇宙的本原。老子也是道的化身,《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所谓“聚则成形,散则为气。老子一气化三清”。道教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从“无”到“有”的化生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有三十六天,地有三十六地,天地之间五岳四渎、十洲三岛、洞天福地等,皆有神仙圣真主理。道化生宇宙天地万物,神仙也是道气所化。所以,人对神仙信仰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道教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之中,人为最灵,能够认识掌握自然之道,所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妄为。因此,道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表现在神仙信仰中就是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进而对自然万物的关爱和保护。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还体现在对自然的态度上。道教所追求的理想仙境,实际上就是人们所向往的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逍遥境界。道教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无不遵从一定的自然法则,所谓“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②《庄子》认为,天地、日月、星辰、禽兽、树木都有其内在的本性和规律,“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如果没有认识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导致灾难;如果不顺应自然之道,刻意作为,“以人灭天”,则会“乱天之经,逆物之情”,必然会造成“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盖以荒”,以及“灾及草木,祸及昆虫”的灾难性后果和生态危机。相反,如果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宇宙的运动规律,不仅可以“凡事无大无小,皆守道而行,故无凶”,而且可以“天人合发,万变定基”,从而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境界。 二、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