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版《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

浙大版《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
浙大版《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产出

二、分析与思考

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8,不是。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

1,解:Y = C + I + G + NX

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

NNP= GNP-折旧

NNP=16000-500=15500

NI= NNP-间接税

NI=15500-2000=13500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

PI=13500+500=14000

DPI=PI-个人所得税

DPI=14000-(3000-2000)=13000

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

二、分析与思考

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质,无法像一般商品那样以价格作为消费配置的依据。

2,会。自发性消费即居民个人或家庭在收入为零时仍会进行的消费,与收入水平无关。但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自发性消费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当城市居民去了大沙漠生活,其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本来在城市的自发性消费如衣服、粮食等,因为沙漠资源贫瘠,不能得到相应商品,于是自发性消费就会发生变化。

3,>0dc dY

表示消费函数的导数大于零,因此消费C 为收入Y 的增函数,即收入增加消费会增加,与人们的经验相符。其经济学含义是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

4,a 是自发性消费,b 是边际消费倾向。基于人们的经验,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增加,但增加额不会超过收入的增加额,所以0

5,非线性消费曲线凹向横轴是因为Y 对C 的二阶导数小于零。经济学含义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6,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也不如收入减少的那么厉害。凯恩斯认为这是人们的天性,由此决定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由于MPC 有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所以平均消费倾向有递减趋势。长期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递减倾向,因为长期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固定为一常数。

7,因为收入增加后,消费也会增加,但不会超出收入增加量。平均消费倾向也在0与1之间,因为消费不可能超出收入。

8,因为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所以储蓄就是收入减去消费剩余的部分。假设给定一个消费

函数f()C Y =,则储蓄函数就是f(Y)S Y =-。

9,非线性储蓄函数凸向横轴是因为储蓄对收入的二阶导数大于零。经济学含义是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10,MPC+MPS=1。因为,=Y C S Y C S Y Y Y ????=?+??+???两边同除以Y,有

,即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是1。

11,因为区分投资和净投资意义不大,所以假定折旧为零。如果折旧不为零,则总供求与总需求中的I 将减少,因为净投资=投资—折旧。

12,因为存货占用企业资金,存货可以在未来获得收益,并不是当期消费的。存货中的非意愿性存货投资,其规模会直接影响厂商的投资决策。如果本期的非意愿性存货投资过大,对厂商来说就意味着产品市场的供过于求,这是一个缩减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信号。

13,首先,证券投资不涉及物质产品的生产,没有产生新的资本。它要么是现有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要么是虚拟资本的交易。其次,这类投资的目的一般不是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而是注重资产的短期升值,投资者追求的是买卖之间的差价。在一个社会货币投放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生产性投资和投机性投资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居民购买大量证券,则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就少,从而影响宏观经济。

14,d <0I dr

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两者呈反向变化关系,这与人们的实践相符。 15,r αββ表示自发性投资,表示诱致性投资,是投资系数,>0β成立,

<1β不成立。因为投资会随着利率变大而减少,所以>0β成立,而利率对投资量的影响不确定,不能保证<1β。事实上,通常>1β。

16,其经济学含义是如果利率水平不变,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投资量变动。原因主要有厂商预期变化,风险偏好不同,政府投资量变动等。

17,根据厂商实际投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厂商首先投资收益较高的项目,资金变大时投资收益次之的项目,所以投资边际效率递减。另外,在竞争的市场中,一旦某种产品的生产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许多厂商都会增加对该部门的投资,结果使该产品的供给增加、价格回落,从而导致投资收益率的降低。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详见P54。随着投资规模扩大,MEI 不会趋于无限小,因为当投资收益率低于银行利率时,投资者就会停止投资,即投资收益最终趋向于银行利率。

第三章货币流通

二、分析与思考

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之前理论的区别在于将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引入了他的分析框架。这一因素在之前的货币理论中都是被忽略的,其原因在于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投机活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2,如果利率低到一个可以令人忽略的地步,投资者宁可把所有的货币持有在手,以保持货币的充分流动,以备在投机市场上获取高额回报,这时流动性陷阱就产生了。货币需求处于流动性陷阱时,会出现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无穷大的情况。

3,L1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和,是总产出的增函数。L2是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假设L=KY-hr,则货币需求曲线应该是如下形状:

Y

L=KY-hr

L

其中垂直于横轴的部分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因为它不是总产出的函数,所以平行于纵轴。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L1,表示与总产出呈同方向变化。

4,对。因为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金属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供给机制与一般商品无太大区别。作为货币的贵金属首先是一种稀缺性的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它具有一条U 型的边际成本曲线。对每一个提供货币的人来说,需求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因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提货币生产者是价格接受者)。只有在边际成本曲线大于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部分时才会提供金属货币。所以题目中的话正确。

5,对每一个货币供给者来说,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因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提供货币的人是价格接受者。对整个货币市场来说,货币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因为金属货币和一般商品一样,满足供求定理,即价格升高,需求量减少。

6,不对。因为现代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包括现金货币与存款货币,而且存款货币占其中的大部分。

7,因为有货币供给乘数效应,商业银行在收到存款时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剩下的存款可以贷出。贷出的货币又被厂商存入另一家银行,同样进行下去,可以产生多于现金存款规模的货币。

8,因为货币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当初始存款增加时,货币供给会依据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扩张;反之,当初始存款减少时,货币供给同样会依据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收缩。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好,则会面临债务危机,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降低危机风险,国家的中央银行会制定法定准备金率。

9,因为在现代货币制度下,M=H*1r ,其中的基础货币投放量H 和法定准备金率r 都由中央银行控制,所以这时货币供给是一个独立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量。

10,因为货币供给由政府控制,而货币需求是关于利率的函数。货币市场要达到均衡,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控制了均衡时的货币需求量,从而控制了利率水平。

三、计算

解: 因为1M H r

=?,所以(1)5000r=15%H=M r=750M =?,,则(亿元)。 (2)5005000,r=10%H M ==,则。

第四章 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二、分析与思考

1,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均衡是经济运行最一般的规律。无论是一般商品还是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或劳动力,只要有一个合适的价格水平,供求之间总是能够取得均衡的。商品、货币或劳动力供大于求只是市场由不均衡向均衡过度的暂时状态。凯恩斯主义认为就业水平由有效需求的规模决定,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效率递减和流动性陷阱,社会常处于一种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导致大量失业。

2,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的社会产出总量和需求总量。总产出是指一段时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格总和。两者都是衡量产出的量,区别在于有效需求是指均衡时的产量,而总产出并不包含这一含义。

3,错误。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但充分就业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技术条件、经济

资源、包括人口资源的状况等因素。

4,错误。充分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但是在充分就业时,仍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摩擦性失业。

5,因为收入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取得,体现了总供给。而支出是因为消费产品或劳务,体现了需求。

6,企业的利润将用于之后的投资,被纳入到投资需求中。

7,从总产出核算的角度看,一个社会当期的投资与储蓄总是相等的。因为投资中包含着存货投资,尤其是非意愿存货投资。而投资与储蓄不等,是从动态角度来观察经济增长过程出现的,

8,第一章与第四章的总支出、总收入公式都对总产出和总需求进行了衡量。不同的是,第一章中的总支出和总收入都是指本国国内的产出与需求,不考虑外国的产出和需求。而第四章中的总支出包括了外国的产出和需求。

9,当G和X处于左边时,只能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而它们处于右边时,可以发现政府的财政活动以及外贸顺差可以对宏观经济起调节作用。

10,不完全一样。政府购买的影响是短期的,而消费乘数与投资乘数是消费者或企业的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决定的,有长期影响。

11,相对动态模型通过计算乘数来表现投资或消费变动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似乎这种效应是一次实现的。而动态模型表明这个影响是通过一连串动态变化逐步实现的。

12,总供给曲线是产出与价格的曲线,其斜率表示产出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其斜率不出现在乘数中,对乘数效应影响不大。

13,有效需求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将引起有效需求多倍的扩张或收缩。

14,不是。有效需求不足与劳动力增长速度有关,不一定意味着有效需求不平衡。

15,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陷阱。不一定。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是有效需求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劳动力增长的速度造成的,与社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有关。

16,不是。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应用于短期。在长期中,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消费会保持平稳。

17,不会刚好抵消,因为税收乘数和投资乘数不相等。

18,不是。政府投资是宏观调控的手段,而私人投资则是私人根据经济环境做出的投资决策。

19,可以。根据税收乘数比较,两者对最终消费作用刚好抵消。

20,定额税的税收乘数比比例税大,从而定额税对最终需求的影响要大些。

三、计算

1,(1)因为政府购买乘数为1==1-b(1-G K t ) 3.125 ,现在

10010031253125G ?=??,则Y=.=.

(2)在初期,Y=C+I+G ,+d C a bY =, =d Y Y T tY -- 计算得到Y=5187.5

在动态模型中,t t t =C +I +G t Y t (-1)=+d t C a bY (-1)-1-1=-d t t t Y Y T tY -

整理得到-1t =1560+0.68+G t t Y Y ,于是有:

115600.685187.52005287.5Y =+?+=

215600.685287.52005355.5Y =+?+=

315600.685355.52005401.74Y =+?+=

415600.685401.742005433.18Y =+?+≈

2,记I Y αβ=+,1+tY T T =,则经过整理可以得到1-++1(1-)-a bT G

Y b t αβ=-

代入数据,解得24501705345390Y C I T ====,,,

103

C I G K K K ===

, 2.5T K =- 第五章 IS-LM 模型

二、分析与思考

1,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把利率水平看作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IS-LM 模型把利率水平作为内生经济变量引入,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统一的均衡模型。

2,利率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是为了弥补该模型的逻辑误区,使其更科学。

3,I = S (1)

I = α-βr (2)

S = -a+(1-b)Y (3)

把(2)式与(3)式代入(1)式, 经整理有:

r = (a+α)/β- [(1-b)/β]Y (4)

若令(a+α)/β等于A,(1-b)/β等于B,则有:

r = A-BY (5)

IS曲线的经济意义:1,对宏观经济来说,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2,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即商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

4,IS曲线的右边表示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趋势是利率水平下降,总产出水平减少。

5,IS曲线的左边表示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储蓄规模小于投资规模。趋势是利率水平上升,总产出水平上升。

6,利率水平没有发生变化时,由一个外生经济变量的冲击导致总产出的增加或减少。

7,IS曲线发生旋转是因为斜率发生变化,即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发生变化。原因是边际消费倾向或投资系数发生变化。

8,L=M (1)

L=kY–hr (2)

用P代表物价水平,则实际货币供应量m与名义货币供应量M的关系为:m=M/P或M=Pm。如果P=1,则有:

M=m (3)

把(2)式与(3)式分别代入(1)式,经整理有:

r=-m/h+k/hY (4)

若令 -m/h=E,k/h=F,则有:

r=E+FY (5)

LM曲线的经济含义是:1,对宏观经济来说,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化的关系。2,处于LM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L=M,即货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

9,在LM的右边表示L>M,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有利率上升和总产出水平减少的趋势。

10,在LM的左边表示L

11,曲线水平移动是指利率水平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外生经济变量的冲击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增加或减少。

12,曲线发生旋转意味着LM曲线斜率发生变动,即总产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发生变化。决定斜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性货币需求的系数K,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系数h。

13,不是。因为社会的宏观经济可能不均衡。只有达到均衡状态时,利率水平和产出水平在给定IS,LM曲线下才是唯一的。

14,当某位点在IS曲线而不在LM曲线上或者在LM曲线而不在IS曲线上时,出现一个市场均衡,另一个市场不均衡的状况。主要有四种情况:

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供大于求;

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求大于供;

货币市场均衡,商品市场供大于求;

货币市场均衡,商品市场求大于供。

15,当某位点不在IS曲线上也不在LM曲线上时两个市场都不均衡。主要有四种情况:

商品市场供大于求,货币市场供大于求;

商品市场供大于求,货币市场求大于供;

商品市场求大于供,货币市场求大于供;

商品市场求大于供,货币市场供大于求。

16,这种经济状态表示商品市场求大于供,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发展趋势可能是先沿对角线收缩到LM曲线上,再沿LM曲线恢复到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

17,这种经济状态时商品市场供大于求,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发展趋势可能是先沿对角线收缩到IS曲线上,再沿IS曲线恢复到均衡状态。

18,这种经济状态商品市场求大于供,货币市场求大于供。政府可以采取增加货币发放来帮助恢复均衡。

三、计算

1,解:

(1) IS - LM模型为:r = 250

3

-

1

30

Y r = - 75 + 0.05Y

故:Y = 1900 r = 20

(2)设动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政府追加的投资为G,则新的IS方程为:

- 200 + 0.2Y = 300 + G - 6r ,化简为 r = 2501

+-3630

G

Y

求联立方程 r = 2501

+-

3630

G

Y r = - 75 + 0.05Y

得:Y = 1900 + 2G,当Y = 2020时,G = 60

设动用扩张的货币政策,追加的货币供应为M,则新的LM方程为:0.2Y - 4r = 300 + M ,化简为 r = -75 - 0.25M + 0.05Y

求联立方程 r = 250

3

-

1

30

Y r = -75 - 0.25M + 0.05Y

得:Y = 1900 + 3M,当Y = 2020时,M= 40

(3) 同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设政府追加的投资为G’,追加的货币供

应为M’,则新的IS-LM模型变为:

r = 2501

+-

3630

G

Y

r = -75 - 0.25M’ + 0.05Y

现在要保持Y=2020,r=20。代入上式,可以解得:

G’= M’=24

第六章AD-AS模型

一、分析与思考

1,总需求曲线表示全社会总需求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与微观中的需求曲线的区别是:需求曲线简单地反映需求法则,而总需求曲线反映物价水平——实际货币供给——利率水平——投资水平——收入水平变动这样一个复杂迂回的传导机制。

2,AD曲线水平移动的经济含义是指物价水平不变时,其他因素的变化使IS曲线或LM曲线移动,或两条曲线同时移动导致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原因来自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变动。

3,AD曲线旋转意味着AD曲线斜率的变动,经济含义是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

度。原因是参数

,,,

k b h 以及M数值的变化。

4,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区别是:生产者所提供的茶农数量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一般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工资,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就业量而最终影响总产量这样一个迂回而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地体现供给法则。

5,劳动市场的均衡状态和总生产函数的变动都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位移。

6,当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时,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达到均衡。 7,当经济状态不是在AD 、AS 相交的点位时,三个市场没有达到同时均衡。

二、计算

1,第136页,计算题第一题中“假定消费C=1000+0.8Yd ”改为“假定消费C=100+0.8Yd ”。

(1)根据给出的IS ,LM 方程,可以解出:

100% ,均衡时,Y=950,r=10

120% ,均衡时, Y=875, r=12.5

150% , 均衡时, Y=800,r=15

(2) 略

(3)P 不变,M 减少后,AD 曲线将向左移动。

(4)

经过推导得出 +(a )[+(1)]+(1)M h Y bT G P k h b k h b βαββ=-++--

2(1-)[+]dP k h b P dY M M

β=- ,当β变小时,斜率绝对值变大,此时总需求曲线斜率变小,总需求对价格水平的敏感程度变小。

(5)当h 变大时,总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变大,此时总需求曲线斜率变小,总需求对价格水平的敏感程度变小。

2,(1)当P=1时,劳动需求函数: d 17512.5N W =-

劳动供给函数:s 705N W =+

劳动市场均衡时,W=6,N=100,Y=1000

当P=1.25时,劳动需求函数:d 17510N W =-

劳动供给函数:s 704N W =+

劳动市场均衡时,W=7.5 ,N=100,Y=1000

(2)当P=1时,劳动需求函数:

d 17512.5

N W =-

劳动供给函数:

s 705

N W =+

劳动市场均衡时, N=100,W=6, W

P

=6, Y=1000

当P=1.25时,劳动需求函数:

d 17510

N W =-

劳动供给函数:

s 705

N W =+

劳动市场均衡时,N=105,W=7 ,W

P

= 5.6 , Y=1029

(3)当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时,价格水平变动后没导致实际工资变动,此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当劳动者具有货币幻觉时,当名义工资增加时就导致劳动供给量增加从而导致总产出增加,这时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曲线。

第七章通货膨胀

二、分析与思考

1,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2,第一个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第二个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久的上升,高价格不一定是由于通货膨胀。

4,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在雇主和工人之间,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5,应该促进社会上生产要素的流动。

6,实际利率约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短期而言如果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而名义利率不上升,那么实际利率则下降,如果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比率小于名义利率的上升比率那么实际利率上升,实际利率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这两者变动的大小。从长期而言,人们对通货膨胀率有预期,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而名义利率上升幅度不大,那么实际利率这下降,如果人们预期两者的上升速率相同,则实际利率没有变化。

7,菲利普斯研究了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变动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改进,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涨率—劳动生产增长率,假定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就有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工资增长率,从而可以从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增加时失业率将降低。

三.计算

1,(1)1992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440400=10%400

- 1993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62440=5%440

- 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62462=0462- (2),因为1993年到1994年的物价水平没有改变,所以其实际工资的增长率也为10%。

(3)实际工资增长率=货币工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于是,实际工资变化率=0.050.5CPI CPI

?- (4)如果名义工资变动率和物价水平变动率一样,则实际工资没有变化。

第八章 经济增长

一、分析与思考

1,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当资本-产量比是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有的资本—产量比r v 时,使企业家感到满意的收入增长率,即W r

s G v =。而实际增长率是指当v 是资本实际变化量与产出实际变化量比率时的收入增长率。两者不一定相等。两者背离时,比如一旦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企业的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就会少于企业所需要的数量。这种情况促使企业家增加订货,增加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从而导致累积性周期波动。

2,因为自然增长率等于n ,为人口增长率。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所以它是最大的增长率。

3,因为哈罗德模型以凯恩斯提出的I=S 均衡条件为基础进行推导,提出只有实现投资=储蓄,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活动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其本身会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而在哈罗德模型中,一旦偏离就不能回到均衡路径上。根本的区别是哈罗德模型假定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不能代替的,而新古典模型假定两者可以相互替代。

5,我认为其中一个缺陷是假定储蓄率是外生给定不变的。现实中这一假定不一定满足。 6,含义是:如果对每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劳动的增长率,那么每个人的消费就会达到最大。

7,第一种类型是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西方国家怎样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通过经济增长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第二种类型是把经济史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成果,同丰富的数量资料结合起来,对一个国家的增长过程进行经验研究。

第三种类型是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

第四种类型是建立各种各样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完全抽象的纯理论分析。

第五种类型是从制度变化的角度去解释经济增长。

二、计算

1,已知v=4,s=(1000-800)/1000=0.2

=0.05Y s Y v

?=. 即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5% 2,(1)已知当()=sf k nk 时,经济均衡增长。

将题中条件代入上式可以得到k=3.8

(2)已知当f '()=k n 时,k 是黄金分割律要求的人均资本量。求得k=1.97

3,(1)根据A Q L K G G G G βα=--

求得全要素增长率=2.4%

(2)1%*0.3=0.3% 产出的增长率上升0.3%

(3)1%*0.7=0.7% 产出的增长率上升0.7%

第九章 经济周期

一、分析与思考

1,创新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的正常形态,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向新均衡的过渡。创新为企业带来利润,由少数人推动,成功后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扩大需求,于是经济繁荣。当创新扩展后,盈利机会趋于消失,需求减少,于是经济衰退。在繁荣与衰退之间,还存在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

2,现代经济周期的特征:(1)是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2)是总体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波动。

(3)由繁荣、萧条、衰退、复苏四个阶段组成。(4)每个周期的时间长短并不一致。 3,短期的总需求方面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投资或净出口的突然下降,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因为价格不能及时调整,导致总产出减少,经济出现衰退。随着价格的下降,经济逐步恢复。

短期的总供给方面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潜在产出水平不会变动,从而总供给曲线不变动,这时价格水平的突然变动(如上升),导致需求大幅度的变动(下降),从而导致经济过热或衰退。在下一年里的价格水平变动将使经济恢复。

4,固定资产投资随着收入变动而波动,反过来影响并加剧收入变动,从而形成经济周期。 存货投资:如果实际投资小于意愿存货投资,则会增加生产从而增加收入。若实际销量低于预期值,则存货投资减少,生产下降。这样就促使经济周期的产生。

5,加速原理的含义:(1)投资并不是产量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2)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的变动率。(3)要想使投资增长率不至于下降,产量必须按一定比率持续增长。(4)加速的含义是双重的,即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是加速的,但当产量停止增长或下降时,投资的减少也是加速的。具备的条件是:没有闲置生产设备。

6,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都探讨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两者的结合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产生。区别是乘数原理认为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收入一定比率的增加,而加速原理认为收入的增加也将引起投资的增加。

7,经济波动有上限是因为受到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程度的限制。经济波动有下限是以为内受到负投资和加速原理作用的局限性(指在没有闲置设备时加速原理才起作用)的影响。

三、计算

1,400===2200

资本增量加速系数产量增量, 所以有2I Y ?=?,从而t+1期净投资=2200400?=

t+2期 净投资=2400800?=

t+3期净投资=200?=

t+4期净投资=2100200?

(-)=- 2,

计算t+1期的净投资与总投资。

收入比t 期增加120亿元,所以投资增加2*120即240亿元。即第t+1期净投资是240元。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440。

其他几期类似方法,答案如上表所示。

第十章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一、分析与思考

1,是,当国民产出水平下降时,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量要小于总体产出减少量。而当税率越高时,可支配收入减少量越少。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形势制定政策。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就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买进实际上是发行货币,

卖出实际上是回笼货币。公开市场业务是一种灵活而有效地调节货币量,进而影响利率的工具。

5,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影响货币量去影响利率,进而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

7,公债是财政政策工具之一,公债发行可以筹集财政资金也可以通过在资金市场的流通来影响货币的供求,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对于公债累积问题,可以看到公债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总体上是一致的,只要政府存在,公债就不会给债权人带来危险,发行公债是为了克服萧条和增加收入,只要收入增加,公债还本付息不是困难的事。

二、计算

1,(1)=tY Y C I G

Yd Y =++-

把题中条件代入,解得G=220 , 税收=0.2*2000=400

所以政府支出必须是220,所以预算盈余。

(2)=tY Y C I G

Yd Y =++-

将G=220 t=0.25 代入上式,解得Y=1800 税收收入为450 ,预算盈余。

2,第213页,计算题第2题“消费C=40+0.08Yd ”改为“消费C=40+0.8Yd ”。

(1)50025r

95050r Y Y =+=-

解得,Y= 650 , r=6 , C=520 , I=80

(2) Y=C+I+G ,其中G=80

整理之后得到的IS 方程是: Y=1100-50r

题中给出的LM 方程为Y=500+25r

解得Y=700 ,r=8, C=560 , I=60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调控效应

一、 分析与思考

1, 因为乘数理论基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利率是外生给定的,在分析过程中不考

虑利率水平的因素。而在IS-LM 模型中引入了利率变量,这个变量的引入使得财政政策的效应不同。

2, 错。LM 曲线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说明其斜率越小,这时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因为产

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3, 如果LM 曲线呈水平状,则此时财政政策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财政政策不会引起利

率变动,没有挤出效应。

4, 如果IS 曲线呈水平状,此时财政政策失效,这时没有产出效应。

5, LM 曲线的斜率即k h

,当h 不变,交易性货币需求系数k 越小,LM 曲线的斜率越小,k 越小意味着社会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当扩张财政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上升时,

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就越小。k 不变时,投机性货币需求h 越大,LM 曲线斜率越小,h 越大意味着投机市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当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上升时,从投机市场中释放出来的货币资金就越多,从而加大产出效应,削弱了挤出效应。 6, IS 曲线的斜率是1b

β-,边际消费倾向稳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投资系数β。当b 不变,

投资系数β越大,IS 曲线斜率越小。β越大意味着社会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当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上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7, 应该采用政府投资的政策工具。因为政府投资涉及的领域是公共产品领域,可以调节私

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分配比例。

8, 当IS 曲线水平时,货币政策效果最好。因为这时货币政策实施不会引起利率变动,政

策效果越明显。

9,当IS 曲线垂直状态时,货币政策没有效果。因为这时利率变动剧烈,只有挤出效应没有产出效应。

10,LM 曲线为水平状态时,货币政策没有效果。

11,当LM 曲线为垂直状态时,货币政策效果最明显。

12,对。IS 曲线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即IS 曲线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这时货币政策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13,错。LM 曲线对利率变动反映越敏感,即LM 曲线斜率越小。这时,货币政策的挤出效

应越大。

14,IS 曲线的斜率是1b

β-,边际消费倾向稳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投资系数β。当b 不变,

投资系数β越大,IS 曲线斜率越小。β越大意味着社会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下降时,私人投资的反应就越积极,相应产出效应就越大。

15,LM 曲线的斜率即k h

,当h 不变,交易性货币需求系数k 越小,LM 曲线的斜率越小,k 越小意味着社会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下降时,私人投资的反应就越不积极,相应的产出效应就越小。k 不变时,投机性货币需求h 越大,LM 曲线斜率越小,h 越大意味着投机市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下降时,投机市场吸纳的货币资金就越多,从而加大挤出效应,削弱了产出效应。

二、 计算

1,(1)根据条件,可以得出IS,LM 曲线方程:

IS: =1000.04r Y -

LM: =0.0580r Y -

解得均衡时候的r =20 ,Y=2000

(2)假设政府追加投资为G ,则此时的IS 方程变为:

=100+

0.045G r Y -

LM 曲线没有变动,要使均衡产出水平为2500 ,则此时G=225 ,r=45

产出效应为: 2500-2000=500

如果增加投资前后利率水平仍保持在20的水平,则最终产出 根据式子:=100+

0.045

G r Y -,其中r=20 ,可以算出 Y=3125

于是挤出效应为: 3125-2500=625

(3)假设追加的货币供应为M1,则此时的LM 方程变为: 1=0.05804

M r Y -- IS 曲线没有变动,要使均衡产出水平为2500 ,则此时M1=180 ,r=0

产出效应为:2500-2000=500

如果增加货币量前后利率水平仍保持在20的水平,则最终产出根据式子

1=0.05804

M r Y --

,其中r=20 ,可以算出 Y=2900 于是挤出效应为:2900-2500=400

(4)设增加投资为g ,增加货币量为m,

此时的IS 曲线:=100+0.045

g r Y - LM 曲线:m =0.05804

r Y -- 要使得均衡产出为2500 ,则有多种政策组合,即有不同的g ,m 组合使其达到政策效果。但如果要保持利率原来的水平不变,则可以解出g=m=100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调控技术

一、 分析与思考

1, LM 曲线在利率水平的低位区呈水平状态以及高位区呈垂直状态是由货币需求的性质决

定的。在利率水平的低位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此LM 曲线的斜率趋于零。在利率水平的高位区投机性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小,此时斜率趋于无穷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不同的区间有不同的选择。

2, 因为在通货膨胀时,利率会在高位区,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而在经济衰退,利率在低

位区,财政政策效果更明显。

3,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4,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同时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5,不确定。因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利率上升,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下降。最后利率的升降,要看两种政策力度的比较。

6,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以及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组合使得产出结果不确定。因为两种政策作用的结果反向。

7,渐进主义的调控指那些调控力度较小而调控时间较长的调控方式,而冷火鸡式的调控是指那些调控力度较大而调控时间较短的调控方式。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用不同的调控方式。两种调控方式各有优缺点。

8,调控时机不当将会加大经济的波动。需要政府能够科学地判断宏观经济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另外可以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提高效率等办法缩减时滞。

9,见本章最后一节内容。

10,略。

二、计算

1,(1)采用渐进的经济调控方式,采用力度较小紧缩的经济政策。每年通货膨胀率下降1% ,则根据通胀模型算出每年采用紧缩经济政策使得实际产出水平为112.5 。

(2)采用“冷火鸡”式的调控方式,采用力度较大的紧缩经济政策。每年通货膨胀率下降2% 。则根据通胀模型算出每年控制实际产出水平为75.

(3)前两年每年降低通胀率3% ,要求每年采用紧缩经济政策控制产出水平在37.5 。

后两年每年降低通胀率2% ,要求第三年采用扩张经济政策控制产出水平在75。第四年维持75的产出水平。

第十三章新古典综合派

一、分析与思考

1,在凯恩斯发表《通论》后,经济学界出现“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综合派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所谓新古典综合就是凯恩斯经济理论同新古典经济

理论的结合。1948年萨缪尔森编写的教科书《经济学》第一次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2,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是混合经济理论,均衡分析,平等和效率论。

3,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接受以45°线和IS-LM分析为基础的总需求曲线,即在总需求方面采用凯恩斯主义观点;而是承认反L型的总供给曲线,即接受新古典经济理论加上工资刚性假设条件的总供给曲线;三是把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求曲线结合起来分析失业与通胀的关系。

4,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时期,因此,其政策主张是以扩张为基调的,主张实行赤字财政,实现充分就业。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汉森等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处于危机时期,而是时而繁荣,时而萧条。基于这些人士,汉森等人提出了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了克服20世纪50年代的“艾森豪威尔停滞”,1960年肯尼迪上台后,作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的海勒在托宾的赞助下提出了充分就业的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危机重重,它所要解决的已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问题,而是要同时达到几项主要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社会平等。因此,仅仅执行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不够,必须采用多种政策来达到多项政策目标。

第十四章货币学派

一、分析与思考

1,新货币数量论是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的货币数量论而言的。新货币数量论最先由弗里德曼提出,并给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函数表明影响个人事迹货币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恒久性收入,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收益率以及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当作由制度决定了的一个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则把它当作有限的、可观察的几个变量的稳定函数。货币学派在维持传统货币数量论关于V在长期中是一个不变的数量的同时,又认为V在短期中可以做出轻微的波动。弗里德曼还从货币不仅是债券,而且是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相近替代物的角度出发,否定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需求主要受到利息率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由于投机的作用而极不稳定的观点。

2,弗里德曼的自然率假说,有以下几个结论:在短期中,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

免疫学题库加答案(全)

医学免疫学题库模拟试题(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根涂黑。 1.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淋巴结内A.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 B.生发中心生成受影响 C.胸腺依赖区T细胞数目和生发中心均不受影响 D.深皮质区T细胞缺乏,同时生发中心形成也受影响 E.浅皮质区无明显影响 2.免疫对机体 A.有利 B.有害 C.有利又有害 D.无利也无害 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3.IgM A.IgM在分子结构上有铰链区 B.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 C.IgG的溶血作用比IgM强 D.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 E.血清中IgM由4个单体通过了链连成四聚体 4.IgG A.IgG以单体形式存在,广泛分布于体液中 B.IgG4固定补体的能力最强 C.IgG半衰期相对较短 D.为天然血型抗体 E.不参与ADCC反应 5.寄生虫感染时明显水平升高的Ig是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补体 A.具有相应受体 B.具有抗感染作用

C.经典途径成分包括C1—9 D.体液补体抑制因子中包括H因子E.以上均正确 7.补体经典途径的成分包括 A.C1q 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8.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 A.G5a B.C1q C.C3 D.I因子 E.H因子 9.具有调理作用的是 A.抗原 B.抗原和补体 C.抗体和补体 D.补体 E. 抗体 10.下列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IL—2 B.IFN—γ C.IL—4 D.IL一10 B.以上均是 11.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 A.IGFβ B.IFN C.SCF D.IL—10 B.LIF 12.下列英文缩写含义正确的是A.EPO-血小板生成素 B.IL-白细胞介素 C.SCF-肿瘤坏死因子 D.TNF-集落刺激因子 E.CSF-干细胞生长因子 13.浆细胞瘤和B细胞杂交瘤生长因子是A.IFN—α、TNF一αB.TNF—α、IL—1 C.IL—2、IFN—γ D.IL—6

浙江大学形策题库

1:未报名可以修读辅修专业 2:各专业确认选拔标准全校统一错 3:大一上25学分大一下30学分大二上7学分退学警告错 4:跨校修读课程成绩他校修读本校审核予以承认对 5:学校可以对人才需求发展变化学生同意时可以调整学生专业对 6: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校最长年限由学校规定对 7:休学学生应班里手续离校保留学籍休学期间享受在校学生待遇错 8:不得在学校宗教活动对 9:适当方式实行考勤无法参加不必事先请假错 10:无故缺课1/4不得参加期末考核错 11:应征参军学校保留学籍到退役后一年对 12:未经请假连续2周不参加教学活动应予退学对 13:提前毕业申请在预计毕业前2学期提岀逾期不办理对 14 :辅修双专业注册该专业学生优先对 15:辅修专业资格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错 16:毕业时没有完成辅修专业可以申请旁听形式修读所缺课程对 17:不及格者有2次补考机会错 18:补考及格按照60分计入成绩单注明补考重修后按照实际得分计入对 19:因故因病不能参加实习需提交医院证明;实习期间请假未经带队老湿批准擅自离开实习岗位否则按照旷课处理对 20:实习教学成绩考核分考试考察两种,均采用5级记分制错 21 :跨校教学活动有关情况详尽告知家长取得书面回执对 22:学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不得超过在校年限一年错 23 :自修整门课程或部分内容可以申请免听不交作业不需要参加实验课程考核错 24:主修专业一经确认不得更改错 25:招生时确认主修方向定向委托培养特殊招生不予专业确认对 26:与我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的学校修的的课程可申请转换我校课程对 27: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9-10月进行对 28:外设奖学金原则相在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和单项奖学生中评定对 29 :违反校规收到处分没有奖学金评奖资格对 30:申请励志奖学金不可以同时申请国家助学金错 31: 4年制无偿资助额不超过 3.2万人民币包括无息贷款不超过 4.8万对 32: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由国家补贴毕业后自付利息对 33:没有按照还款期限数额归还助学贷款的学生违约行为载入系统对 34:困难补助分为学费临时困难专项3种错 35 :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在受助学金的学生第二年开学后需要填写小结表对 36:所有奖学金的奖金可以兼得错 37:毕业论文(设计)主要环节包括blablabla 对 38:同学甲参加二课累计获得3分乙同学6分都视为4学分二课学分对 39: SRTP学生原则上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为主blablabla对 40 :思想品德的评价通过纪实和评议两种方式实施若一致则按照纪实不一致对纪实进行调整错

各校历年细胞生物学(部分分生、生化)真题(截止到2014年浙大考博初试前)

协和2014,细胞生物学2224 填空35分,较简单,回来补充 判断10分, 名词解释45分:脂阀模型,核壳体,线粒体病,双向凝胶电泳,质粒,g蛋白偶联受体,微绒毛,核纤层,纺锤体,染色体乙酰化,细胞周期同步,原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终末分化细胞,黏着斑。 大题12*5=60分: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异同,细胞质基质和功能,细胞周期和调控,动物细胞凋亡途径,膜泡运输的分类和功能。 2014中山大学考博真题细胞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基因表达 2.核小体 3.呼吸链 4.MAP激酶级联反应 5.细胞周期检查点 二、论述 1.以炎症反应时白细胞渗出为例,说明细胞粘连分子如何作用。 2.试述微管和微管蛋白的功能。体外组装微管的条件? 3.试述细胞内膜系统中膜性细胞器的相互关系? 4.以胰岛素为例,说明受体酪氨酸激酶传导途径? 5.举例说明mRNA核受体(转录前产物)剪接。简述mRNA核受体交替剪接的意义。 细胞生物学 1.以白细胞渗出为例简述细胞黏附因子的作用。 2.微管及微管相关蛋白的作用,体外合成微管的条件。 3.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4.以胰岛素为例,简述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 5.mRNA前体的剪接以及mRNA交替剪接的意义。 浙江大学2013年考博回忆 细胞生物学(乙) 一、名词解释(全中文4分×9 )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P80 细胞分化P7,285 自噬P125(自噬性溶酶体、自噬体)信号肽P112,241 干细胞P8,401 蛋白激酶P377 微管P146 细胞骨架P13,143 呼吸链P185 二、问答题(10选8题,64分): 1.细胞连接的概念,分类及特点。P335 2.线粒体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P318、P331或P180 3.有丝分裂M期各时相的事件及特征。P256-263 4.微丝的概念及生物学功能。P154、P159-163 5.微管的生物学功能。P151-154 6.大分子及颗粒物质在细胞内的转运途径。P94-97 7.谈谈你对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的认识。P78 8.多能干细胞的诱导及其意义。P428 9.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是谁,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10.溶酶体的概念及其功能。P123、P127-129 浙江大学2013年细胞生物学考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膜的主动运输 2.信号肽 3.细胞骨架 4.细胞呼吸P182 5.细胞分裂P255 6.细胞分化 7.细胞自噬 8.蛋白激酶 9.干细胞 二、论述题(10选8) 1.细胞连接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3.溶酶体概念及特点 4.微管作用 5.IPS概念及生物学特征P123-124 6.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姓名及成就 7.线粒体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8.微丝作用 9.有丝分裂M期10.大分子穿膜形式

2013年浙江大学继续教育_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89分单选题 1.既具有调理作用,又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裂解成分是() A C2a B C2b C C5b D C3b 正确答案:D 2.活化T细胞表面表达的HLA分子有() A Ⅰ类分子 B Ⅱ类分子 C A与B均有 D A与B均无 正确答案:C 3.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 荚膜 B 鞭毛 C 菌毛 D 芽胞 正确答案:A 4.MHCⅡ类分子递呈抗原的特点是() A 主要递呈内源性抗原 B 抗原经蛋白酶体降解成抗原肽 C 经TAP进入内质网腔 D MHCⅡ类分子: 抗原肽复合物递呈给CD4+ T细胞正确答案:D 5.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是() A IgM B IgG C Ig D D IgE 正确答案:D 6.固有性免疫的特征是() A 通过遗传获得 B 特异性 C 反应缓慢 D 有记忆性 正确答案:A 7.构成细菌侵袭力的是() A 菌毛和鞭毛 B 荚膜和芽孢 C 荚膜、菌毛和侵袭性酶类 D 荚膜、菌毛和毒素 正确答案:C 8.常引起内源性感染的厌氧菌为() A 产气荚膜梭菌 B 破伤风梭菌 C 脆弱类杆菌 D 双岐杆菌 正确答案:C 9.对抗原特异性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A 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系 B 与相应抗体结合 C 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结合 D 与MHC结合 正确答案:D

10.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 出生时即具有 B 反应迅速 C 特异性 D 无记忆性 正确答案:C 11.能够抵抗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 A 鞭毛 B 芽胞 C 细胞壁 D 菌毛 正确答案:B 12.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材料是() A 抗毒素 B 抗生素 C 丙种球蛋白 D 基因工程疫苗 正确答案:D 13.迟发性超敏反应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哪些免疫分子、免疫细胞有关?() A Ab、C、CK B Ag、Th1、MФ、CK C IC、C、中性粒细胞 D IgE、Ag肥大细胞 正确答案:B 14.列提示乙肝传染性强的血清学指标是() A HBsAg B HBeAg C 抗HBs D 抗HBc 正确答案:D 15.对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的各项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适用于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的个体 B 采用小剂量、短间隔、多次注射的方法 C 机体靶细胞分批脱敏,最后致敏状态全部解除 D 脱敏是暂时的正确答案:A 16.根据单元型遗传规律,同胞之间2个单元型完全相同的几率是() A 0% B 25% C 50% D 100% 正确答案:B 1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 A AIDS B SARS C 白血病 D 鼻咽癌 正确答案:A 18.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Ig是() A IgA B 凝聚的IgA C IgG1 D IgM 正确答案:B 19.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 A 粘肽 B 外膜 C 磷壁酸 D 蛋白质正确答案:B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题库+答案)

免疫学习题集和参考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E.印度 3.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害无利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4.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缺陷病 6.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7.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8.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素素 C.肉毒类毒素 D.白喉类素素 E.白喉抗毒素 9. 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Behring C.Jenner D.Border E.Burner 10.最早发明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A.Jenner B.Koch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11.英国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 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12.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 A. .Koch和Pasteur B. Miller和Good C. Milstein和K?hler D. Tislius和Kabat E. Porter和Edelman 1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Porter D. Jenner E.Pasteur 14.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粘附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附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X型题】 1.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粒细胞 E.红细胞 2.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A.巨噬细胞 B.T细胞

浙大考博细胞生物学历年考题

浙江大学2001年博士细胞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 2.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 3.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4.微粒体(microsome) 5.膜骨架(membrane associated cytoskeleton) 6.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MPF) 7.核定位信号(nuclearlocalization signal,NLS) 8.锌指模型(zinc finger motif) 9.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SC) 10.干细胞(stem cell) 二、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10分) 三、什么是基因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元件,它们各有何特点?(10分) 四、试述癌变与分化在遗传上的联系。(10分) 五、什么叫细胞的程序死亡?有哪些调控因素?(10分) 六、根据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变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20分) 浙江大学2007年细胞生物学(甲) 一名解 1、RNA干扰 2、端粒酶 3、前胶原 4、泛素化途径 5、核小体 6、核定位信号 7、细胞周期同步化 8、细胞表面粘着因子 二问答题 1、何谓中等纤维?简述中等纤维在细胞内如何装配? 2、简述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RTKs-Ras信号通路组成及其功能。 3、简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与运输。 4、简述核糖体的活性部位及它们在多肽合成中的作用。 5、简述溶酶体基本类型、功能及与溶酶体有关的疾病。 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细胞生物学(甲)考题 名词解释(每个5分) 1.分子伴侣;一组从细菌到人广泛存在的蛋白质,非共价地与新生肽链和解折叠的蛋白质肽链结合,并帮助它们折叠和转运,通常不参与靶蛋白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三大类:伴侣蛋白、热激蛋白70家族和热激蛋白90家族。 2.泛素化途径;是指泛肽激活酶、泛肽载体蛋白、泛肽-蛋白连接酶共同作用下,将泛肽C 端的羧基与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形成异肽键,后续泛肽以类似的方式连接成串,

浙大《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模拟试卷1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如水平过低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2.具有____________性而缺乏____________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经典的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的二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4.CK通常以___________的方式作用于产生CK的细胞本身,或以___________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5.TCR-CD3复合体中,TCR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CD3分子则通过胞浆内的______________结构,将抗原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6.细菌结构中缺乏_____________,称为细菌L型。 7.肠热症主要由______________引起。 8.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是________________。 9.汉坦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 10.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异嗜性抗原 2.单克隆抗体 3.细胞因子 4.败血症 5.微生态失调 三、单选题:从下列A、B、C、D 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出生时即具有 B.反应迅速 C.特异性 D.无记忆性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类毒素免疫动物的免疫血清制成 B.注射前需作皮肤试验 C.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3.哪一类Ig升高提示机体近期感染() A.IgG B.IgM C.IgE D.IgA 4.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补体成分是() A.C1q B.C2a C.C4a D.C9

免疫学题目及答案

免疫学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1.免疫、免疫学的概念? 答: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是有害的。 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机体的感染、抗肿瘤免疫机制及免疫病理机制,为生命科学提供有效的免疫学诊断和免疫防治方法等的一门科学。 2.免疫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 答:现代免疫学已成为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前沿科学,免疫学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科学实力及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免疫学在20世纪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消灭传染病及人类感染及非感染疾病方面获得的巨大成效,在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发展生物论和方法上的任何一次突破和进展,均会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 3.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答: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免疫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及B淋巴细胞)及免疫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等)组成。 免疫系统具有: ①免疫防御功能②免疫耐受③免疫监视功能④免疫调节 选择题 1.免疫对机体是:( E )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2.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是( C ) A.维持时间较长; B.经克隆扩增和分化,有免疫记忆; C.不经克隆扩增和分化,作用迅速,无免疫记忆; D.主要参与的分子是特异性抗体; E.以上均不是。 3.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 )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C ) A.肿瘤 B.超敏反应 C.反复感染 D.自身免疫病 E.移植物排斥反应 5.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 ) A.肿瘤 B.超敏反应 C.反复感染 D.自身免疫病 E.移植物排斥反应 填空题: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组织组成。 2. 在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种是固有性免疫应答,另一种是适应性免疫应答。 3. 特异性免疫应答有特异性、记忆性和获得性三大特点。 4.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无特异性、先天具备、初次与抗原接触即能发挥效应和可稳定遗传四大特点。 第三章抗原 1.抗原的概念、特性 答:抗原(antigen)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特性:①免疫原性②抗原性 2、为什么说医用破伤风抗毒素既是抗体又是抗原? 答:医用破伤风抗毒素(属于动物免疫血清)Array 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动物(马)→动物血清中含大量抗毒素(动物免疫血清经精制) 人体(特异性治疗和紧急预防用) 动物免疫血清对人体具有两重性: ①提供了特异性抗体,中和细菌的外毒素,防治疾病。

浙江大学研究生安全测试网上考试答案

1、[判断题]急救时伤口包扎越紧越好。(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2、[判断题]为避免线路负荷过大,而引起火灾,功率1000瓦以上的设备不得共用一个接线板。(分 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3、[判断题]当冷冻离心机用完后,不要马上关闭离心机盖子,应敞开一段时间,待冷冻造成的霜自然 晾干后,再关闭离心机盖子。(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4、[判断题]在实验室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迅速组织、指挥,切断事故源,尽量阻止事态蔓延、保 护现场;及时有序地疏散学生等人员,对现场已受伤人员作好自助自救、保护人身及财产。(分值1.0)你的答案:正确 5、[判断题]同位素实验室和使用固定放射源实验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放射警示标志。定期检测放射污 染情况,严防射线污染超标。(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6、[判断题]因实验需要,仪器设备可以随便拆装。(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7、[判断题]易燃、易爆气体和助燃气体(氧气等)的钢瓶不得混放在一起,并应远离热源和火源,保 持通风。(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8、[判断题]为了防止盗窃事件的发生,临时离开实验室必须关门。(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9、[判断题]实验室必须妥善保管消防器材和防盗装置,并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不得移作它用,周围禁 止堆放杂物。(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10、[判断题]夏季天气热时可以在实验室内穿露有脚趾的鞋。(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11、[判断题]冲压小工件时,可以用手送而不使用专用工具。(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12、[判断题]如溴滴落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1体积25%的氨水,1体积松节油和10体 积(75%)酒精混合液涂敷;也可先用苯甘油除去溴,然后用水冲洗。(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浙大考研-细胞生物学历年真题

浙大考研-细胞生物学历年真题

浙大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015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1、免疫共沉淀 2、钙火花 3、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4、电压依赖性的阴离子通道 5、转化医学 6、人造微小染色体 7、说明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流动性 8、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向其他膜转运的可能机制 9、细胞自噬的过程和特征 10、mTor 蛋白激酶调节细胞体积的机制 11、生物大分子的自我装配和协助装配的生物意义 2014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酵母双杂交系统 2. 分子开关 3. 脂筏模型 4. 磷脂交换蛋白 5. 细胞通讯 6. 核定位信号 7. 弹性蛋白 8. 锚定连接 9. 自噬体 10.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调控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基因主要包括哪些?概述其基因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融合和分离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2、概述网格蛋白介导转运膜泡的形成、运输及其与靶膜融合的分子基础、特点、过程。

3、以p53为例,试述肿瘤抑制基因的鉴定策略,以及调控肿瘤发生的机制。 4、什么是病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 cell)?举例说明以其为细胞模型研究致病机制的策略、优势。 5、概述细胞信号整合和控制机制 2013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 5 分,10 题共 50 分) 1.内质网应激 2.死亡诱导复合物 3.肿瘤干细胞 4.端粒酶 5. RNA 干扰 6.马达蛋白质 7.人造微小染色体 8.转分化

9.胞外基质 10. 孔蛋白 二、问答题(每题 20 分,5 题共 100 分) 1、细胞内转运膜泡的类型、特点、以及膜泡运输的关键步骤。 2、受体酪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生物学功能。 3、试述治疗性克隆技术及其在理论和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4、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 5、以微丝组装为例,试述生物大分子的组装原则及生物学意义 2012 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 5 分,10 题共 50 分) 1. 蛋白质组学 2. 自噬 3. 纤连蛋白 4. 脂筏 5. 蛋白酶体

浙江大学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Immune response: the response made by the host to defend itself against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substances. Antigen: An antigen is any agent capable of binding specifically to components of immune system, such as BCR and soluble antibodies Immunogen - A substance that induces a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ll immunogens are antigens, but not all antigens are immunogens) Hapten:A hapten is a small molecule which could never induce an immune response when administered by themselves, but which can when attached to a large carrier such as a protein. Haptens have the property of antigencity but not immunogenicity. Antigenicity: The ability of a compound to bind with antibodies or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This binding is highly specific. Epitope: The portion of the antigen that binds specifically with the binding site of an antibody or a receptor on a lymphocyte. Epitopes determine the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antigens. Adjuvants: A substance that when mixed with an immunogen, enhances the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the immunogen. Complement:A group of serum proteins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inflammation, the activation of phagocytes and the lytic attack on cell membranes. It belongs to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can be recruited and brought into action by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MHC:A cluster of genes on chromosome 6 in humans, encoding cell surface molecules that are polymorphic and that code for antigens which lead to rapid graft rejection between members of a single species which differ at these loci.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mune response, autoimmunity,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Cytokine (CK): Small soluble proteins that mediate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communications between leukocytes and other cells. Cytokine storm: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e.g. septic shock), large amounts of CKs (such as TNF) are produced, they may be active distant from their site of secretion.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Cell surface molecules which may appear on or disappear from the cell membrane of leukocytes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activation. They can also be found on other cells.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Cell surface molecules can be recognized by particular monoclonal antibodies. All of the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at react with a particular membrane molecule are grouped together as a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 A group of proteins involved in adhesion of cell to cell or cell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such as ICAM-1, ICAM-2, ICAM-3, VCAM-1 and PECAM etc.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第 23 章 免疫学防治 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学习资料第 8 章、第 25 章学习 . 、A i 型题(最佳肯定型选择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 1个最佳答案 C B.人工主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 .过 5. 下列哪项是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E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 ?转移因子 D .胸腺 素 E .类毒素 6. 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的一组疾病是 E A.破伤风、乙型脑炎、白喉 B.肉毒中毒、霍乱、破伤 风 C ?结核、气性坏疽、肉毒中毒 D.白喉、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 E .气性坏疽、肉毒中毒、破伤风、白喉 7. 某护士在给一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射时,不慎被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手 指。为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D A.注射抗生素 B.注射丙种球蛋 白 C.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D.注射HBIg E.注射a-干扰素 8. 下列哪项属于免疫增强剂? E A.环抱霉素A B.环磷酰 氨 C.皮质激素 D.硫唑嘌呤 E .左旋咪唑 9.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A. 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的物质为抗原 B. 人工被动免疫不 能用于治疗 C.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的物质为丙种球蛋白 D.人工主动免疫主要用于 治疗 1.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属于 A.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主动免疫 继免疫 B.注射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恶 D.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 3.胎儿从母体获得 IgG 属于 D A.人工被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 然自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 .过继免疫 4.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 D A. 自然主动免疫 B. 人工主动免疫 C ?自 C. 自然被动免疫 2.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A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 性肿瘤 C ?静脉注射LAK 细胞治疗肿瘤 E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D. 人工被动免疫 E.自然免疫

浙江大学形策题库

1:未报名可以修读辅修专业对2:各专业确认选拔标准全校统一错 3:大一上25学分大一下30学分大二上7学分退学警告错 4:跨校修读课程成绩他校修读本校审核予以承认对 5:学校可以对人才需求发展变化学生同意时可以调整学生专业对 6: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校最长年限由学校规定对 7:休学学生应班里手续离校保留学籍休学期间享受在校学生待遇错 8:不得在学校宗教活动对 9:适当方式实行考勤无法参加不必事先请假错 10:无故缺课1/4不得参加期末考核错 11:应征参军学校保留学籍到退役后一年对 12:未经请假连续2周不参加教学活动应予退学对 13:提前毕业申请在预计毕业前2学期提出逾期不办理对 14:辅修双专业注册该专业学生优先对 15:辅修专业资格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错 16: 毕业时没有完成辅修专业可以申请旁听形式修读所缺课程对 17:不及格者有2次补考机会错 18:补考及格按照60分计入成绩单注明补考重修后按照实际得分计入对 19:因故因病不能参加实习需提交医院证明;实习期间请假未经带队老湿批准擅自离开实习岗位否则按照旷课处理对 20:实习教学成绩考核分考试考察两种,均采用5级记分制错 21:跨校教学活动有关情况详尽告知家长取得书面回执对 22:学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不得超过在校年限一年错 23:自修整门课程或部分内容可以申请免听不交作业不需要参加实验课程考核错 24:主修专业一经确认不得更改错 25:招生时确认主修方向定向委托培养特殊招生不予专业确认对 26:与我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的学校修的的课程可申请转换我校课程对 27: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9-10月进行对 28:外设奖学金原则相在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和单项奖学生中评定对 29:违反校规收到处分没有奖学金评奖资格对 30:申请励志奖学金不可以同时申请国家助学金错 31:4年制无偿资助额不超过万人民币包括无息贷款不超过万对 32: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由国家补贴毕业后自付利息对 33:没有按照还款期限数额归还助学贷款的学生违约行为载入系统对 34:困难补助分为学费临时困难专项3种错 35: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在受助学金的学生第二年开学后需要填写小结表对 36:所有奖学金的奖金可以兼得错 37:毕业论文(设计)主要环节包括blablabla 对 38:同学甲参加二课累计获得3分乙同学6分都视为4学分二课学分对 39:SRTP学生原则上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为主blablabla 对 40:思想品德的评价通过纪实和评议两种方式实施若一致则按照纪实不一致对纪实进行调整错 41:一等奖学金比例3%奖励金额6000 错 42: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困难生可以申请获得助学和励志奖学金错

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

年真题2011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细胞分选:根据细胞的属性,将混合细胞分为具有不同特性的几个不同类群的方法。1.型泵穿膜转运阳离子,有两个独立的大亚代表磷酸化,所有有机体都是依靠P2.P型泵:p结合位点,转运过程中,亚基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从而改变泵蛋白基,具有ATP2+++Ca泵等。的构象,实现离子的穿膜过程,象Na--K 泵,三种酶的催化下,通过一系列级E3在E1、E2、3.泛素依赖性降解途径:(名词解释538)蛋白酶体特异性识别被泛素化的底物并将其降26S联反应将泛素连接到靶蛋白上,最后由解,同时放出泛素单体以备循环利用的途径。GG蛋白偶联系统的一种信号转导途径。信号分子作用于膜受体后,通过4.PKA系统:是故将此进行信号的放大。AcAMP后,激活蛋白激酶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产生第二信使信号转导系统。PKA途径称为5.细胞粘着因子: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细胞粘附指细胞间的粘附,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而信息交流的可溶递质称细胞粘附分子。 6.核纤层蛋白(Lamin):是核纤层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三种称为核纤层蛋白A、B、C,实际上是一种中间纤维蛋白。 7.Ips(诱导多能干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发育多潜能性。 8.CDK:(p141,1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与周期蛋白结合并活化,使靶蛋白磷酸化,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 简答题: 1.核糖体上的功能位点及在蛋白质翻译中的功能P53-2 答:核糖体的活性部位有:A位点:接受氨酰tRNA的部位;P位点: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位点;E位点:脱氨酰tRNA离开A位点到完全从核糖体释放出来的一个停靠点,只是作暂时的停留;mRNA结合位点,蛋白质的起始合成,首先需要mRNA同小亚基结合。 2.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的作用P175 答:①线粒体呼吸链受损,能量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胞死亡②线粒体释放出细胞色素C,而细胞色素C是凋亡所必需的胱冬酶家族的激活物③线粒体是细胞产生ROS的主要来源,ROS是细胞凋亡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④线粒体渗透转变孔通透性增高,这是凋亡早期的决定性变化。此外,线粒体在凋亡中的作用还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 3.分子开关蛋白在信号传导中的功能:p121 答: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除受体和第二信使外,还有两组在进化上保守的胞内蛋白起分子开关的作用:①GTPase开关蛋白,包括三聚体G蛋白和单体G蛋白,如Ras类Ras蛋白,这类鸟苷酸活性蛋白活性转换受鸟苷酸交换因子、GTPase促进蛋白和G蛋白信号调节分子所促进,被鸟苷酸解离抑制物所抑制,控制下游靶蛋白的活性②另一类是通过蛋白激酶使靶蛋白磷酸化,调节蛋白质活性。 4.设计实验方案,膜蛋白定位高尔基体的位置p58-59 5.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重要功能 答: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是细胞表面一大类重要受体家族,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二聚化,激活受体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随即引起一系列磷酸化级联反应,终至细胞信号通路是这类受体所介导的重要信号通路。其基本模RTK-Ras生理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进入→RTK→配体接头蛋白→GEF →Ras →Raf (MAPKKK) →MAPKK →MAPK →式为:转录因子)的磷酸化修饰,对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效应。细胞核→其他激酶或基因调控蛋白(个亚

医学免疫学练习

医学免疫学复习思考题(一) Chapter 1 免疫学概论 1.什么是免疫?免疫有什么特点? 2.免疫的三大功能是什么?免疫的三大功能异常和正常各表现为什么? 3.免疫应答的类型包括什么和什么? 4.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5.什么是免疫细胞? Chapter 2 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器官包括哪些?各免疫器官的功能是什么? 2. 人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哪些?人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哪些?各有何主要功能? Chapter 3 抗原Antigen 1.什么是抗原、完全抗原、半抗原、共同抗原、异嗜性抗原、超抗原和佐剂? 2.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3.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4.什么是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有什么功能? 5.抗原的特异性是由什么决定的? 6.哪些情况下自身物质可以成为抗原? 7.什么是TD-Ag和TI-Ag?两者有什么区别? 8.医学上重要的同种异型抗原有什么和什么?。 9.弗氏不完全佐剂与弗氏完全佐剂有什么不同? 10.人的T细胞和B细胞丝裂原主要有哪些? 11.试述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异同点。 Chapter 4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1.什么是Immunoglobulin?什么是Antibody?两者有什么关系? 2.简述Immunoglobulin的基本结构。 3.根据将Immunoglobulin分为哪5类,其相应的重链分别是? 4.简述Immunoglobulin的功能区及其功能。 5.IgG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什么和什么片段,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什么片段? 6. J链和分泌片各存在于什么Immunoglobulin中?各有什么功能? 7.简述Immunoglobulin的功能。 8.在5类Immunoglobulin中,可通过胎盘,分子量最大,在个体发育及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Immunoglobulin是,外分泌液中最多的Immunoglobulin是,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mmunoglobulin是,亲细胞抗体是指, 初乳中含量最多的Ig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 是, 参与局部免疫的抗体是,溶血作用最强的抗体是,抗毒素抗体主要是。 9.新生儿脐带血中IgM增高,提示可能有。 10. Ig的功能区,与抗原结合的部分是,通过胎盘、活化补体的部分是,结合细胞的部分是,遗传标记的部分是。 11. 存在于外分泌液中的IgA称为,它是由两个、一个和一个组成。其中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由粘膜下浆细胞合成。 12. 试比较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异同点。 Chapter 5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1.什么是补体?补体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2.简述补体的传统途径激活过程。 3.简述各途径补体活化过程中形成的酶及其组成、底物及产物。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第1章概论 1.免疫学: 2.免疫分子: 3.补体: 4.临床免疫学: 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 5.抗原抗体反应: 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 7.可逆性 8.比例性 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ofequivalence) 10.最适比(optimalratio) 带现象(11.zonephenomenon) 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12.免疫原(immunogen) 半抗原 13.免疫佐剂14. 多克隆抗体15.(polyclonal antibody, pcAb) 凝集反应章5第 16.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 17.间接凝集反应18. 明胶凝集试验19.

第6章沉淀反应 20.沉淀反应 絮状沉淀试验 21. 免疫浊度测定 22.凝胶内沉淀试验23. 单项扩散试验24. 双向扩散试验 25. 免疫电泳技术26. 对流免疫电泳 27. 火箭免疫电泳28. 免疫电泳29. 免疫固定电泳30.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31.补体 免疫溶血法32. 33.补体结合试验 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34.感染 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5.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 36. Ⅱ型超敏反应 37.Ⅲ型超敏反应38. Ⅳ型超敏反应 39. 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0.自身耐受 自身免疫 41. 自身免疫病42. 自身抗体43. 抗核抗体44. 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5.免疫增殖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增殖病46. 47.本周蛋白 血清区带电泳 48.免疫电泳49. 免疫固定电泳 50.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51.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52. 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53.肿瘤免疫学 肿瘤抗原 54.肿瘤标志物55. 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56.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57.移植排斥反应58.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59.(GVHR) 血清学分型法60. 二、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