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带、高增益、低噪音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一种宽带、高增益、低噪音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一种宽带、高增益、低噪音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详解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5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 条件下,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 1、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M≥8W。 2、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3、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3%。 4、输入阻抗R i≥100kΩ。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 音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二、设计方案分析 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该音频功率放大器可由图所示框图实现。 下面主要介绍各部 分电路的特点及要求。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器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

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 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拔河游戏机的设计与制作

模电部分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话筒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而输出阻抗达到20kΩ(也有低输出阻抗的话筒如20Ω,200Ω等),所以话筒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的放大声音信号(最高频率达到20kHz)。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输出阻抗。前置放大器要求失真小、通频带宽。 2)电子混响器电子混响器的作用是用电路模拟声音的多次反射,产生混响效果,使声音听起来具有一定的深度感和空间立体感。该部分电路有专用电路可以选用,不作设计要求。 3)音调控制器音调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输出频率的高低,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频或高音频的增益进行提升或衰减,中音频增益保持不变。这部分参考电路较多,要求通过仿真进行选取,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4)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的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单电源供电的OTL电路和正负双电源供电的OCL 电路。有专用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芯片。可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要求进行必要的计算和计算机仿真。 设计参数 ①放大器的失真度<1%。 ②放大器的功率>1W。 ③放大器的频响为50Hz—20kHz。 ④音调控制特性为自选。 (3)设计要求 1)调研,查找并收集资料。 2)总体设计,画出框图。

3)单元电路设计。 4)电气原理设计---绘制原理图。 5)参数计算——列元器件明细表。 6)用EWB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并给出仿真结果及关键点的波形。 7)撰写设计说明书。 8)参考资料目录。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2.1 音响模块流图 图2-1电路整体框图 话音放大器:话音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音频信号。 电子混响器:电子混响器是用电路模拟声音的多次反射,产生混响效果,使声音听起来具有一定的深度感和空间立体感。 混合前置放大器:混合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将音乐信号和电子混响后的声音信号混合放大。 音调控制器:音调控制器主要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电路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2.2话音放大电路的比较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uA741运算放大器设计电路,uA741通用高增益运算通用放大器,早些年最常用的运放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双列直插8脚或圆筒8脚封装。工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系 综合课程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5081112 学生姓名姜昊昃 指导教师邱新芸 设计时间2011.06.20~2011.07.01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5081112学生姓名(签名): 设计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一、设计实验条件 Multisim软件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一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的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 中心频率fo=6MHz,η>65%; 2.已知:电源供电为12V,负载电阻,RL=51Ω,晶体管用2N2219,其主要参 数:Pcm=1W,Icm=750mA,V CES=1.5V, f T=70MHz,hfe≥10,功率增益Ap≥13dB(20倍)。 三、设计报告的内容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2.前言(绪论)(设计的目的、意义等) 3.设计主体(各部分设计内容、分析、结论等) 4.结束语(设计的收获、体会等) 5.参考资料 四、设计时间与安排 1、设计时间:2周 2、设计时间安排: 熟悉实验设备、收集资料:2 天 设计图纸、实验、计算、程序编写调试:4 天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3 天 答辩:1 天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1.2 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一个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中心频率fo=6MHz η>65%的高频功率放大器。 2. 前言(绪论) 我们通过“模电”课程知道,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放大器可以按照电流的导通角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类、乙类、甲乙、丙类等工作状态。甲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为360度,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约等于180度;甲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介于180度与360度之间;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则小于180度。乙类和丙类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 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上述几种工作状态中最高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能力,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可是若仅仅是用一个功率放大器,不管是甲类或者丙类,都无法做到如此大的功率放大。 综上,确定此高频电路由两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两级甲类放大器;第二模块是一工作在丙类状态的谐振放大器,它作为功放输出级,最好能工作在临界状态。此时,输出交流功率达到最大,效率也较高,一般认为此工作状态为最佳工作状态。 3. 系统原理 3.1 高频功率放大器知识简介 在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线电信号发射过程中,发射机的振荡器产生的高频振荡信号功率很小,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5.4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以LC谐振回路为输出电路的功率放大器,因其相对通频带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因此又称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这种放大器比较适用于固定频率或频率变换范围较小的高频设备,如专用的通讯机、微波激励源等。除了LC谐振回路以外,常用于高频功放电路负载还有普通变压器和传输线变压器两类。这种以非谐振网络构成的放大器能够在很宽的波段内工作且不需调谐,称之为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以高频变压器作为负载的功率放大器最高工作频率可达几百千赫至十几兆赫,但当工作频率更高时,由于线圈漏感和匝间分布电容的作用,其输出功率将急剧下将,这不符合高频电路的要求,因此很少使用。以传输线变压器作为负载的功率放大器,上限频率可以达到几百兆赫乃至上千兆赫,它特别适合要求频率相对变化范围较大和要求迅速更换频率的发射机,而且改变工作频率时不需要对功放电路重新调谐。本节重点分析传输线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并介绍其主要应用。 5.4.1 传输线变压器 1. 传输线变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输线变压器是将传输线(双绞线、带状线、或同轴线)绕在高导磁率铁氧体的磁环上构成的。如图5-24(a)所示为1:1传输线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传输线变压器是基于传输线原理和变压器原理二者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耦合元件,它是以传输线方式和变压器方式同时进行能量传输。对于输入信号的高频频率分量是以传输线方式为主进行能量传输的;对于输入信号的低频频率分量是以变压器方式为主,频率愈低,变压器方式愈突出。 如图5-24(b)为传输线方式的工作原理图,图中,信号电压从1、3端输入,经传输线 R上。如果信号的波长与传输线的长度相比拟,变压器的传输,在2、4端将能量传到负载 L 两根导线固有的分布电感和相互间的分布电容就构成了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等效电路,如图 5-24(d)所示。若认为分布参数为理想参数,信号源的功率全部被负载所吸收,而且信号的上限频率将不受漏感、分布电容及高导磁率磁芯的限制,可以达到很高。 图5-24 1:1传输线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及等效电路

高增益宽带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2013届) 题目:高增益宽带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X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王兴和职称:教授 填写日期: 2013-5-10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高增益宽带放大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性能的好坏对整个系统起着重要的的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军用和民用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射发系统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是全新的要求。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模拟运算放大器实现的增益可控的宽带放大器。该器件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运算放大器OPA2613组成,第二部分中间级连续可调增益由放大器OPA842完成,第三部分功放由AD811完成。工作频带宽可达3.9MHZ,增益调节0dB-53dB。放大器噪声小, 动态范围宽。在通频带内增益起伏为1dB左右。通过反馈电阻可调,可实现增益的变化。通过Multisim的仿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整个系统工作可靠,稳定,而且成本低效率高。 关键词:OPA2613 OPA8421 AD811 可控增益带宽放大器

ABSTRAC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igh-gain broadband ampl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at, It is good or bad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ilitary and civilia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t, Hair on the radio system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even entirely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ion-bas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gain controlled wideband amplifier. The devic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A2613,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intermediate stage adjustable gain amplifier OPA842 completed by the third part of the amplifier by the AD811 is completed. Frequency band up to 3.9MHZ, gain adjustment 0dB-53dB. Amplifier noise, wide dynamic range. Ups and downs in the pass band gain is about 1dB.. Adjustable through the feedback resistor, the gain vari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Multisim simulation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The whole system is reliable, stable and cost-inefficient rate. Key words: OPA2613 OPA8421 AD811 Controllable gain Bandwidth amplifier

带啸叫检测与抑制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报告

带啸叫检测与抑制的音频功率放大器(D题) 摘要:该设计是基于功率放大器TPA3112D1的带啸叫检测与抑制功能的音频放大器。其音频放大器是由五个模块构成即拾音电路模块,啸叫抑制模块,功率放大器电路模块,MSP430控制与显示模块,音频输出模块。其能产生优质的放大音量并能有效的抑制啸叫。 关键字:拾音电路,功率放大,啸叫检测和抑制。

目录 1.方案设计与论证 (3) 1.1拾音电路的方案设计 (3) 1.2功率放大电路方案设计 (3) 1.3啸叫抑制电路方案设计 (3) 1.4显示控制电路方案设计 (4) 2.硬件的设计 (4) 2.1拾音电路的设计 (4) 2.2电源模块设计 (5) 2.3程控放大电路 (6) 2.4 峰峰值检测 (7) 2.5啸叫抑制电路 (7) 3.软件的设计 (7) 4.系统测试 (9) 4.1测试方案 (9) 4.2测试结果与分析 (9) 5.设计总结 (9) 6.参考文献 (9) 7.附件 (10)

1.方案设计与论证 1.1拾音电路的方案选择 方案一:采用Maxim公司生产的一款高性能放大器MAX9814,具有自动增益控制(AGC)和低噪声麦克风偏置,器件具有低噪声前端放大器,可变增益放大器(VGA)输出放大器,麦克风偏置电压发生器和AGC控制电路。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具有12dB固定增益;VGA增益根据输出电压和AGC门限在20dB至0dB间自动调节。输出放大器提供可选择的8dB,18dB和28dB增益。在未压缩的情况下,放大器的级联增益为40dB,50dB和60dB。输出放大器增益由一个三态数字输入编程。AGC门限由一个外部电阻分压器控制,动作/释放时间由单个电容编程。动作/释放时间比由一个三态数字输入设置。AGC保持时间固定为30ms。低噪声麦克风偏置电压发生器可为绝大部分驻极体麦克风提供偏置。但电路设计难度大且成本高。 方案二:采用TI公司生产的双功放LM358通过外接电阻电路构成一个能放大拾音电路,运放的两个输出端接入降噪芯片的左右声输入通道。LM358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放放大器。电路设计和制造较难。方案三:采用NE5532这种双运放高性能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其有很好的输出驱动能力和噪声能力。该方案具有噪声小,音质好,功耗低,稳定性好且方案间单成本低。 故选择方案三。 1.2程控放大电路方案选择 方案一:宽带电压增益控制放大器VCA822的控制电压输入端VG的电压范围为-1V~1V,可以用含有电位器的电路来调节,其优点是电压连续可调,缺点是精确调节较难另外也与本设计要求不符。 方案二:用TPA3112D1作为音频放大模块。TPA3112D1是一个25W单声道,无需外加滤波器的D类音频放大器,其供电的范围为8V~26V;采用H桥作为功率输出级,使得其可在没输出没有传统的LC滤波器的情况下直接驱动感性负载;输入的音频信号可以是差分形式,其中在24V供电情况下,满负载驱动8的桥接式扬声器,声音失真率仅为0.1%。 所以选择方案二。 1.3啸叫抑制电路方案选择。 方案一:频率均衡法由于传声器拾音和发声设备的频率曲线不是理想平坦的直线,特别是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放音设备,由于厅堂声场的声学往往都有谐振作用,使频率响应起伏很大。可以用频率均衡器补偿扩声曲线,把系统的频率响应调成近似的直线,使各频段的频响基本一致进而提高系统的传声增益,这种方法也叫做宽带陷波法。通常应该使用21段以上的均衡器,在要求比较高的场合还应该配置参量均衡器,要求更高时,则可采用反馈抑制器。实际上扩声系统在出现反馈自激时,频率只是固定在某一点上的纯音,只要用一个频带很窄的陷波器将此频率切除,即可进行有效抑制。选择频率特性比较平直的传声器和扬声器,减少由于峰值易引起的自激。 方案二:移相方式抑制啸叫:顾名思义,移相就是移动相位。在前面我们曾提到过“相位”一词,在空中某点,当反馈回来的声音和原始声音同时压缩或扩张了该点空气,我们称反馈声与原始声相位“同相”,该点声音增大;相反,如果一个声音压缩该点空气的同时另一个声音却扩张了该点的空气,我们称这两个

一种新型高增益超宽带(UWB)宽槽天线阵的设计要点

一种新型高增益超宽带(UWB)宽槽天线阵的设计 陈董黄晓东程崇虎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03) 摘要: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增益超宽带(UWB)宽槽天线阵。该天线阵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组阵方式,将两个超宽带宽槽天线正反相对的制作在同一个介质基板的两面,再用微带线进行反相馈电。这种新型的组阵方式在宽频带内保持了两个天线阵元的同相和对称,用电磁仿真软件IE3D对该天线阵的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带宽为101.7%(|S11|≤-10dB),增益5dBi~7dBi,比单个宽槽增益提高了约3dBi。关键词:高增益天线,宽槽天线,天线阵,超宽带 A Novel High-Gain Ultra-wideband (UWB) Wide Slot Antenna Array Design Chen Dong Huang Xiaodong Cheng Chonghu (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Abstract:A novel high-gain ultra-wideband (UWB) wide slot antenna arra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couple of UWB wide slot antennas are fabricated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substrate and fed by microstrip line. The commercial electromagnetic simulator IE3D is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ntenna array. This method keeps the couple of antennas in-phase and symmetrical over a wideband frequency range.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edance bandwidth of the antenna array is around 101.7 %(|S11|≤-10dB). The gain is from 5dBi to 7dBi, which is 3dBi higher than that of a single wide slot antenna. Keywords:High-gain antenna; Wide slot antenna; Antenna array; Ultra-wideband (UWB) 1 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美国通信委员会(FCC)将3.1~10.6 GHz频段作为超宽带(UWB)通信使用[1],使超宽带天线技术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在众多的宽带天线结构中,微带宽槽天线因其带宽(|S11|≤-10dB)宽,制造公差要求低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已经有大量宽槽结构的超宽带天线出现在相关的文献中,如矩形[2-4],三角形和半圆形[5,6],锥形[7]等。在通信领域中,为了达到一定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又要求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而当单个天线达不到增益要求时,组阵是提高增益的一种常见方法。传统的并联馈电组阵方式[8]如图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2930002)1(a)和(b)所示,除了馈电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的电路面积外,而且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如图1(a)所示的组阵方式无法做到在水平面或垂直面内全向辐射;2、对于宽槽结构的超宽带天线,其接地面的大小对天线性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采用图1(b)的并联馈电的组阵方式后,由于天线阵元的排列方式不是关于y轴对称,一个阵元的等效接地面会受到另一个阵元的影响,两个阵元的电流分布是非对称的,从而造成天线阵的最大辐射方向与单个阵元的最大辐射方向不一致。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增益超宽带宽槽天线阵。该天线阵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组阵方式,将两个超宽带宽槽天线正反相对的制作在同一个介质基板的两面,再用微带线进行反相馈电。这种新型的组阵方式在宽频带内保持了两个天线阵元的同相和对称,用电磁仿真软件IE3D对该天线阵的特性 ·1·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阻抗变换器和阻抗匹配网络已经成为射频电路以及最大功率传输系统中的基本部件。为了使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出达到最佳的功率匹配,匹配电路的设计成为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重要任务。要实现宽带内的最大功率传输,匹配电路设计非常困难。本文设计的同轴变换器电路就能实现高效率的电路匹配。同轴变换器具有功率容量大、频带宽和屏蔽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VHF/UHF波段。常见的同轴变换器有1:4和1:9阻抗变换,如图1所示。但是实际应用中,线阻抗与负载不匹配时,它们的阻抗变换不再简单看作1:4或1:9.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一种简化分析方法。 1 同轴变换器模型 同轴变换器有三个重要参数:阻抗变换比、特征阻抗和电长度。这里用电长度是为了分析方便。当同轴线的介质和长度一定时,电长度就是频率的函数,可以不必考虑频率。 1.1理想模型 理想的1:4变换器的输入、输出阻抗都匹配,每根同轴线的输入、输出阻抗等于其特征阻抗Z0,其等效模型如图2所示。

其源阻抗Zg与ZL负载阻抗变换比为: 图2和公式(1)表明:变换器的阻抗变换比等于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之比。 同轴变换器的输入阻抗等于同轴线的输入阻抗并联,输出阻抗等于同轴线的输出阻抗串联。 1.2通用模型 由于特征阻抗是实数,而源阻抗与负载阻抗一般都是复数,所以,就不能简单的用变换比来计算。阻抗匹配就是输入阻抗等于源阻抗的共轭,实现功率的最大传输。特征阻抗为Z0,电长度为E的无耗同轴线接复阻抗的电路如图3所示。 由于源阻抗与同轴线特征不匹配,电路的反射系数就不是负载反射系数。 由于同轴线是无耗的,进入同轴线的功率就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那就可以把电路简化只有一个负载Zin,又因为Zg与Zin都是复数且串联,就可以把Zg中的虚部等效到Zin中,最后得到反射系数为: 其中:

高效音频功率放大器

高效音频功率放大器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及其参数的测量、显示装置。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为+5V(电路其他部分的电源电压不限),负载为8Ω电阻。 2、设计要求 ⑴基本要求 ①功率放大器 a.3 dB通频带为300~3400Hz,输出正弦信号无明显失真。 b.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1W。 c.输入阻抗>10kΩ,电压放大倍数1~20连续可调。 d.低频噪声电压(20kHz以下)≤10mV,在电压放大倍数为10、输入端对地交流短路时测量。 e.在输出功率500mW时测量的功率放大器效率(输出功率/放大器总功耗)≥50%。 ②设计并制作一个放大倍数为1的信号变换电路,将功率放大器双端输出的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出,经RC滤波供外接测试仪表用,如下图所示。图中,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可参见本题第3项“说明”。 图1 系统组成框图 ③设计并制作一个测量放大器输出功率的装置,要求具有3位数字显示,精度优于5%。 ⑵发挥部分 ① 3dB通频带扩展至300Hz~20kHz。 ②输出功率保持为200mW,尽量提高放大器效率。 ③输出功率保持为200mW,尽量降低放大器电源电压。 ④增加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⑤其他。 1、说明 ⑴采用开关方式实现低频功率放大(即D类放大)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D类放大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本设计中如果采用D类放大方式,不允许使用D类功率放大集成电路。

图2 D类放大原理框图 ⑵效率计算中的放大器总功耗是指功率放大器部分的总电流乘以供电电压(+5 v),不包括“基本要求”中第(2)、(3)项涉及的电路部分功耗。制作时要注意便于效率测试。 ⑶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要求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 二、方案论证与比较 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本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如图1所示。下面对每个框电路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论证与比较。 1、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⑴高效率功放类型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A类、B类、AB类功率放大器。这三类功放的效率均达不到题目的要求。 方案二:采用D类功率放大器。D类功率放大器是用音频信号的幅度去线性调制高频脉冲的宽度,功率输出管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通过LC低通滤波器后输出音频信号。由于输出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故具有极高的效率。理论上为100%,实际电路也可达到80%~95%,所以我们决定采用D类功率放大器。 ⑵高效D类功率放大器实现电路的选择本题目的核心就是功率放大器部分,采用何种电路形式以达到题目要求的性能指标,这是关键。 图3 脉宽调制器电路 ①脉宽调制器(PWM) 方案一:可选用专用的脉宽调制集成块,但通常有电源电压的限制,不利于本题发挥部分的实现。 方案二:采用图3所示方式来实现。三角波产生器及比较器分别采用通用集成电路,各部分的功能清晰,实现灵活,便于调试。若合理的选择器件参数,可使其能在较低的电压下工作,故选用此方案。 ②高速开关电路

带前置放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

带前置放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 班 号 完成时间 ※ ※※※※※※※ ※ ※※ ※ ※ ※ ※ ※※※※※ ※※※※ 2013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摘要 前置放大电路须由低噪声,高保真,高增益,快响应,宽带音响集成电路,所以采用NE5534实现,NE5534是单路高效低噪音运算放大器相比于其他放大器来说拥有更好的噪声性能,更高的外部驱动能力以及更加高的小信号输入和更高的功率带宽。这使得它们特别适合应用于高质量和专业的音频设备以及仪器仪表,控制电路和电话信道。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成熟,低频性能好,内部设计具有复合保护电路,可以增加其工作的可靠性,尤其集成厚膜器件参数稳定,无须调整,信噪比较小,而且电路布局合理,外围电路简单,保护功能齐全,还可外加散热片解决散热问题。功率放大器在家电和数码产品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功率放大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到现在的集成功率放大器,按所用放大器的分类可分为电子管式放大器,晶体管式功率放大器(包括场效应管)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目前以晶体管和和集成电路式功率放大器为主,晶体管的功率放大器是被使用最广泛的,人们研制出许多优质的新型电路使功放的谐波失真很容易减少到0.05%以下,场效应管是很有潜力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噪音小、动态范围大、负温度特性等特点,音色和电子管相似,保护电路简单。场效应管的生产技术还在不断发展,集成功率放大器也大量的涌现出来,其工艺和指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小、电路简单和性能优越、保护功能齐全。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场效应管 NE5534

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关键:输出匹配电路的性能要点

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关键:输出匹配电路的性能 对于任何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设计,输出匹配电路的性能都是个关键。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常常为人们所忽视,那就是输出匹配电路的功率损耗。这些功率损耗出现在匹配网络的电容器、电感器,以及其他耗能元件中。功率损耗会降低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效率及功率输出能力。 因为输出匹配电路并不是一个50Ω的元件,所以耗散损失与传感器增益有很大的区别。输出匹配的具体电路不同,损耗也不一样。对于设计者而言,即使他没有选择不同技术的余地,在带宽和耗散损失之间,在设计方面仍然可以做很多折衷。 匹配网络是用来实现阻抗变化的,就像是功率从一个系统或子系统传送另一个系统或者子系统,RF设计者们在这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对于功率放大器,阻抗控制着传送到输出端的功率大小,它的增益,还有它产生的噪声。因此,功率放大器匹配网络的设计是性能达到最优的关键。 损耗有不同的定义,但是这里我们关心的是在匹配网络中,RF功率以热量的形式耗散掉的损耗。这些损耗掉的功率是没有任何用途。依据匹配电路功能的不同,损耗的可接受范围也不同。对功率放大器来讲,输出匹配损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这牵涉到很大的功率。效率低不仅会缩短通话时间,而且还会在散热和可靠性方面带来很大的问题。 例如,一个GSM功率放大器工作在3.5V电压时,效率是55%,能够输出34dBm 的功率。在输出功率为最大时,功率放大器的电流为1.3A。匹配的损耗在 0.5dB到1dB的数量级,这与输出匹配的具体电路有关。在没有耗散损失时,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为62%到69%。尽管损耗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功率放大器匹配网络中,损耗是首要问题。 耗散损失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网络,研究一个匹配网络(图1a)中的耗散损失。电源通过无源匹配网络向无源负载传输功率。在电源和负载阻抗之间没有任何其他的限制。把匹配网络和负载合在一起考虑,电源输出一个固定量的功率Pdel到这个网络(图1b)。输出功率的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耗散在匹配网络中。而其余的则传输到负载。Pdel是传输到匹配网络和负载(图 1c)上的总功率,PL是传输到负载的那部分功率。 了解了这两个量,我们就可以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大的一部分功率是作为有用功率从电源传输到了负载,其比例等于PL/Pdel。 这是对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的耗散损失的正确测量,因为它只考虑了实际传输

实验四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

47 实验四 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了解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特点 2. 掌握线性功率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电路说明 1. 传输线变压器工作原理 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宽波段工作范围内能采用自动调谐技术,以便于迅速转换工作频率。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可以在发射机的中间各级采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它不需要调谐回路,就能在很宽的波段范围内获得线性放大。但为了只输出所需的工作频率,发射机末级(有时还包括末前级)还要采用调谐放大器。当然,所付出的代价是输出功率和功率增益都降低了。因此,一般来说,宽带功率放大器适用于中、小功率级。对于大功率设备来说,可以采用宽带功放作为推动级同样也能节约调谐时间。 最常见的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是利用宽带变压器做耦合电路的放大器。宽带变压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普通变压器的原理,只是采用高频磁芯,可工作到短波波段;另一种是利用传输线原理和变压器原理二者结合的所谓传输线变压器,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宽带变压器。 传输线变压器它是将传输线(双绞线、带状线或同轴电缆等)绕在高导磁芯上构成的,以传输线方式与变压器方式同时进行能量传输。图9-1为4:1传输线变压器。图9-2 为传输线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的扩展方法是相互制约的。为 了扩展下限频率,就需要增大 初级线圈电感量,使其在低频 段也能取得较大的输入阻抗, 如采用高磁导率的高频磁芯和 增加初级线圈的匝数,但这样 做将使变压器的漏感和分布电容增大,降低了上限频率;为了扩展上限频 率,就需要减小漏感和分布电容,如采用低磁导率的高频磁芯和减少线圈 的匝数,但这样做又会使下限频率提高。 把传输线的原理应用于变压器,就可以提高工作频率的上限,并解决 带宽问题。传输线变压器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按照传输线方式来工作, 即在它的两个线圈中通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磁芯中的磁场正好 相互抵消。因此,磁芯没有功率损耗,磁芯对传输线的工作没有什么影响。 这种工作方式称为传输线模式。另一种是按照变压器方式工作,此时线圈 中有激磁电流,并在磁芯中产生公共磁场,有铁芯功率损耗。这种方式称 为变压器模式。传输线变压器通常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模式,或者说,传输 变压器正是利用这两种模式来适应不同的功用的。 当工作在低频段时,由于信号波长远大于传输线长度,分布参数很小, 可以忽略,故变压器方式起主要作用。由于磁芯的磁导率很高,所以虽然 传输线段短也能获得足够大 的初级电感量,保证了传输 线变压器的低频特性较好。 图9-3传输线变压器高频段等效电路图 48

简易音频功率放大器

闽南师范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简易音频功率放大器 姓名:庄伟彬 学号:1205000425 系别: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12级 指导教师:周锦荣老师 2014年 5月 1 日

目录 一系统设计┄┄┄┄┄┄┄┄┄┄┄┄┄┄┄┄ 2 1.设计任务┄┄┄┄┄┄┄┄┄┄┄┄┄ 2 2.设计要求┄┄┄┄┄┄┄┄┄┄┄┄┄ 2 二电路设计原理┄┄┄┄┄┄┄┄┄┄┄┄ 3 1.系统原理┄┄┄┄┄┄┄┄┄┄┄┄┄ 3 2.方案比较┄┄┄┄┄┄┄┄┄┄┄┄┄ 3 3.芯片介绍┄┄┄┄┄┄┄┄┄┄┄┄┄┄8 三PCB布板┄┄┄┄┄┄┄┄┄┄┄┄┄┄ 10 四实物安装与调试┄┄┄┄┄┄┄┄┄┄┄┄ 11 1.实物图┄┄┄┄┄┄┄┄┄┄┄┄┄11 2.测试的波形┄┄┄┄┄┄┄┄┄┄┄12 3.实验结果分析及与理论对比┄┄┄┄┄ 15 五附录┄┄┄┄┄┄┄┄┄┄┄┄┄┄┄┄┄ 15 1.设计总结┄┄┄┄┄┄┄┄┄┄┄┄┄┄┄┄┄┄15 2. 原件清单┄┄┄┄┄┄┄┄┄┄┄┄┄┄┄┄┄┄15 3.参考文献┄┄┄┄┄┄┄┄┄┄┄┄┄┄┄┄┄┄ 16

摘要:本方案采用LM358,LM386集成运放芯片,外加电阻、电容等元器件调整、滤波,滑动变阻器实现音量可调,构成简易音频功率放大器,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推动扬声器发声。 关键词:LM358;LM386;音频放大 一系统设计 1 设计任务 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LM386设计一个简易音频功率放大器。 2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简易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要求如下: (1)系统主要由前置放大电路和后级功率放大器电路构成,电路具有音量可调; (2)前置放大电路主要有集成芯片LM358构成;后级功率放大器电路主要由集成芯片LM386音频功率放大芯片构成; (3)要求输入音频信号在10mV/1kHz时,输出功率1 (负载:8Ω),输出音频信号无 Po W 明显失真,输出功率大小可调; (4)系统测试可以由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音频信号,系统所需电源可由实验室现有学生电源提供; (5)完成相应的电路原理图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及相关结果测试; (6)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射频功率放大器宽带匹配如何解决

射频功率放大器宽带匹配如何解决 在很多远程通信、雷达或测试系统中,要求发射机功放工作在非常宽的频率范围。例如,工作于多个倍频程甚至于几十个倍频程。这就需要对射频功放进行宽带匹配设计,宽带功放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它不需要调谐谐振电路,可实现快速频率捷变或发射宽的多模信号频谱。宽带匹配是宽带阻抗匹配的简称,是宽带射频功放以及最大功率传输系统的主要电路,宽带匹配的作用是,使射频功率放大管的输入、输出达到最佳的阻抗匹配,实现宽带内的最大功率放大传输。因此,宽带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是宽带射频功放设计的主要任务。同轴电缆阻抗变换器简称同轴变换器,能实现有效的宽带匹配,可以为射频功率放大管提供宽频带工作的条件。同轴变换器具有功率容量大、频带宽和屏蔽性能好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HF/VHF/UHF波段。 1方案设计 同轴变换器及其组合是一种具有高阻抗变换比的宽带阻抗匹配网络,它能将射频功率放大管的较低的输入阻抗或输出阻抗有效匹配到系统的标准阻抗50 Ω。同轴变换器设计方案多选用1:1变比形式、1:4变比形式及其组合形式。 1.1 同轴变换器原理 同轴变换器是由套上铁氧体磁芯的一段同轴电缆或同轴电缆绕在铁氧体磁芯上构成,一般称为“巴伦”。“巴伦”的结构如图1(a)所示,其等效电路如图1(b)所示。

同轴变换器处于集中参数与分布参数之问。因此,在低频端,它的等效电路可用传统的低频变压器特性描述,而在较高频率时,它是特性阻抗为Zo的传输线。同轴变换器的优点在于寄生的匝间电容决定了它的特性阻抗,而在传统的离散的绕匝变压器中,寄生电容对频率性能的贡献是负面作用。 当Rs=RL= Zo时,“巴伦”可以认为是1:1的阻抗变换器。同轴变换器在设计使用上有两点必须注意:源阻抗、负载阻抗和传输线阻抗的匹配关系;输入端和输出端应在规定的连接及接地方式下应用。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缆长度不能超过最小波长的八分之一。为了保证低频响应良好,还必须有一定绕组长度,可以依据下列经验公式来估算在频率高端和频率低端时所需绕组的长度。 在高频端: lmax≤ 18 O00n/fh(cm) (1) (1)式中,fh为最高工作频率(MHz);n为常数,一般取为0.08左右。 在低频端: lmin≥ 50Rl / [ (1 u/uo ) × fl ] (2) (2)式中,fl为最低工作频率(MHz);u/uo为磁芯在时的相对磁导率。 磁芯的影响可以用等效电感来反应,等效电感决定了频段低段反射量的大小,计算为: L=uo ur n2 (S/J) (3)

宽带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综述

宽带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综述 摘要:随着无线需求和无线业务的不断增加,传输信号必将不断向高质量高速率宽带宽发展。在宽带应用中,由于传输信号带宽增加,宽带功率放大器不同于窄带输入下的无记忆特性,将表现出频率有关的记忆非线性特性。本文重点阐述了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数字预失真的基本原理及学习结构,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模型及模型的评估指标。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数字预失真,模型 0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遍使用,为高速多媒体业务需求而开发的移动通信 3G技术在通讯容量与质量等方面将不能满足人们日趋增长的需求,而且移动4G系统也日益商用化,其系统不只是单一地为了适应宽带和用户数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它适应多媒体的传输需求,将多媒体等洪量信息通过信道高速传输出去,而且对通讯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频谱效率的提高问题,还关注到功率效率、能量效率的提高问题。绿色通信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大量提高功效和能效的技术也涌现出来。绿色通信技术主要采用创新性的分布式技术、高功率放大器、多载波等技术以减小能量消耗。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之一,关于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研究及其实现,对推动绿色通信概念及理论的深入发展、对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 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功放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频谱扩张会对邻道信号产生干扰,并且带内失真也会增加误码率。随着新业务的发展,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了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等高频谱利用率的调制方式。这些调制方式对发射机中射频功放的线性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障通信系统的功率效率和性能,必须有效的补偿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使放大器能够高效的线性工作。 1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 为了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和实现更高速率的无线传输,通常会选择具有更高效、更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如QAM和OFDM技术,QAM技术采用非恒定包络调制方式,对放大器线性度要求高,与非线性功率放大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共同使用,会由于功率放大器对信号产生的畸变,使信号频谱扩展,导致对相邻信道其他用户的干扰,恶化系统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 BER)性能。OFDM技术以其高的频谱利用率、很强的抗多径干扰及窄带干扰能力、便于移动接收等优点,成为无线通信高速率传输中十分有竞争力的一种技术。但是OFDM 技术对同步误差的高度敏感性以及高的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是OFDM 系统面临的主要难题。高PAPR会使传输的射频信号工作在功率放大器的临近饱和区,从而在接收端产生无法恢复的畸变。另外,对于便携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功率放大器是产生功耗的最大的一部分,如果采用一定的线性化技术来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便携移动设备的耗电量,从而延长待机时间。 国内外关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及线性化技术的研究,截止目前,已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各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常用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有:功率回退技术(power back off, PBO)[1][2]、包络消除和恢复技术(envelope elimination and restoration,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课程设计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形式不限),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 。要求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多级电压、功率放大,所设计的电路满足以下基本指标: (1)频带宽度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 (2)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 (3)输入阻抗:≥10kΩ; (4)放大倍数:≥40dB;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音10kHz 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6)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7)具有合适频响宽度、保真度要好、动态特性好。 发挥部分: (1)增加电路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2)尽量提高放大器效率; (3)尽量降低放大器电源电压; (4)采用交流220V,50Hz电源供电。 二、设计要求 正确理解有关要求,完成系统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确定元器件及元件参数; (3)进行电路模拟仿真; (4)SC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5)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6)PCB版图制作与焊接; (7)电路调试及参数测量。 根据以上设计要求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设计报告格式请参见附录一。 三、实验原理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电子音响设备,它主要应用于

对弱音频信号的放大以及音频信号的传输增强和处理。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如图1所示。 v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级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 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噪声的晶体管,另外还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由于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一般比晶体管小,而且它几乎与静态工作点无关,在要求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的情况下,采用低噪声场效应管组成放大器是合理的选择。如果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前置放大器,一定要选择低噪声、低漂移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对于前置放大器的另外一要求是要有足够宽的频带,以保证音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常用的前置放大器按结构划分有五种类型: (1)单管前置放大器 (2)双管阻容耦合前置放大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