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胶安全技术说明书

压敏胶安全技术说明书

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压敏胶粘剂的简称。是一类具有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主要用于制备压敏胶带。一般压敏胶的剥离力(胶粘带与被粘表面加压粘贴后所表现的剥离力)<胶粘剂的内聚力(压敏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胶粘剂的粘基力(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这样的压敏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才不会有脱胶等现象的发生。

1、外观:乳白色液体

2、产品性能符合下表:

项目指标

固含量 % ≥50

pH值 5.5~7

粘度25℃mPa.s50~200

粘力 N/2.5mm ≥5.6

持粘时间hr·40℃.1Kg≥8

180º剥离强度

≥6.8

N/2.5mm

保质期天180

磷酸三甲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磷酸三甲苯酯 标识中文名: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甲酚酯 英文名:Tricresyl phosphate;Tritolyl phosphate 分子式:C21H21O4P分子量:368.36 CAS号:1330-78-5RTECS号:TD0175000 UN编号:2574危险货物编号:61112IMDG规则页码:6274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塑料增塑剂、喷漆增塑剂。 熔点(℃):-33沸点(℃):420饱和蒸汽压(kPa):1.33/265℃相对密度(水=1): 1.16相对密度(空气=1):12.7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热(kj/mol):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建筑火险分级:丙 闪点(℃):225自燃温度(℃):385 爆炸下限(V%):无资料爆炸上限(V%):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4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0.1mg/m3;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519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先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后出现肌肉疼痛,继之迅即出现肢体发麻和肌无 力,可引起足、腕下垂。损害以运动神经为主,重者可有咽喉肌肉、眼肌和呼吸肌麻痹。 可因呼吸麻痹而致死。慢性中毒:长期小量接触邻位磷酸三甲苯酯,可出现与急性中毒 相同的神经系统损害。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 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 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 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 后再用。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万能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万能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名称溶剂型万能胶 二:化学组成信息 化学辨识:混合物 主要成分:氯丁橡胶、酚醛树脂、醋酸乙酯、溶剂油 执行标准:国家标准 GB18583-2008 三:危害信息 侵入途径:可通过食入、吸入及皮肤接触吸收侵入体内。 健康危害:本产品蒸汽有麻醉性,工作场所溶剂超标将有害人体健康。环境危害:流入水域会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密封低温储存,忌长期暴露,严禁接近货源、热源,防治静电发生。 四:急救措施 大量吸入:立即将患者移离污染区,并深呼吸新鲜空气,如患者仍感觉不适,应将患者送医院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皮肤、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物和鞋、如有红肿等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大量清水清洗被接触的眼睛不少于10分钟,如再感不适及时送医治疗。 不慎吞入:若患者尚清醒,使其喝1-2杯水以稀释药物并立即联系医院或毒物控制中心。若患者已不清醒,不要从口给任何东西以确保呼吸吸道畅通,将身体平躺下,勿催吐,立即送往医院。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戴口罩、手套、面具、防护衣。 对医师之提示:溶剂型胶粘剂。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被静电或明火点燃。加热到分解温度时释放出毒性烟雾。灭火器材:干粉、干砂、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发生火灾时,请迅速切断着火点附近的燃烧途径,并穿适当的防护服,戴设备齐全的呼吸器,使用灭火剂由上风往下风的方向进行灭火、灭火后再用水降温。 灭火注意事项:切记先切断电源,疏散人员。消防人员需戴防护口罩。六: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用干砂或毛毡封住泄漏口,再用干砂混合泄漏物,用塑料圆锹装入存器,并掩埋于空旷地方。 人员防护:穿长靴和防护服,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环保措施:避免流入下水道以免阻塞。 七:操作处理与储存 使用方法: 1、对被粘合两面进行表面处理,除去污迹、油渍、水分,必要时打磨; 2、将胶水均匀刮涂在待粘接物的两个表面,稍等片刻,即可实施粘接。 注意事项: 1、开启门窗,保证施工场所通风良好;

正磷酸安全技术说明书(2016最新)

修订日期:2016年3月6日 SDS编号:LDAJ-2016-02 产品名称:正磷酸版本:第三版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正磷酸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ic acid/ortho phosphoric acid 企业名称:AAAAAAA 生产企业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羊场镇 邮政编码:XXXXXX 公司电话:YYYYY-BBBBB89 传真号码:YYYYY-BBBBB94 企业应急电话:YYYYY-BBBBB84 电子邮件地址:QQQQQQ@https://www.360docs.net/doc/d113652891.html, 技术说明书编码:LDAJ-2016-02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也可用作化学试剂。 限制用途:不宜作为品质改良剂的磷酸盐及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如亚磷酸钠、次磷酸钠等食品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编码:GHS05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应急响应: ——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头发)沾染,立即去处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可方便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

硅胶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硅胶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物料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硅胶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ica Gel? 企业名称: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沔阳路7号 应急电话:4 二、材料组成和成分信息 化学品名称:硅胶 化学分子式:SiO 2·nH 2 O 分子量:(不含结构水) CAS号: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 主要成分含量:≥98% 三、危险标识 此产品有高吸附的作用,所以对眼睛和皮肤有干燥作用。但是,除非吸附热水,否则对皮肤没有灼伤可能。 危险性类别:硅胶不属于危险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水,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可燃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适合于各种灭火器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呆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六、意外释放措施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和吸入粉尘,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需穿戴安全防护用具

进入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避免粉尘、胶沫飞扬,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七、操作和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潮湿和与易挥发物质混运,包装容器要小心轻放,避免破损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和与易挥发物质混存 八、暴露控制/个人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 工程控制:局部排风,提供安全的淋浴和洗脸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过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已做防护 身体防护:穿化学品工作服或相应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洗手,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地卫生习惯 九、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透明或半透明、无臭、无味的球形或块状颗粒 气味:无 沸点:无 熔点:1708-1718℃ 闪点:无 可溶性(20℃)水中:不溶解 十、稳定性/反应 稳定性:此产品相对稳定、惰性,除了能与氢氟酸、热的强碱、熔融的碳酸钠反应外,不与其他任何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 避免接触条件:无资料 禁忌物:卤氧化物,卤化氢,轻金属(加热)、六氟化氙,盐(加热) 危险分解产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聚合 其他资料:无资料 十一、毒理性报告

磷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磷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Cas No.:7601-54-9 中文名称:磷酸钠 中文别名:无水磷酸三钠 英文名称:Dibasic Sodium Phosphate 分子式:Na3PO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磷酸钠≥99% 7601-5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 危险性类别: 警示词: 危险信息: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事故响应: 安全储存: 废弃处置: 危害描述 物理化学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粉尘。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注意症状可能会出现延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灭火方法与灭火剂 合适的灭火介质: 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避免吸入蒸气、接触皮肤和眼睛。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

磷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磷酸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ic acid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orthophosphor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947 CAS号:7664-38-2 分子式:H3PO4 分子量:98.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8类腐蚀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小心把酸慢慢加入水中,防止发生过热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磷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磷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磷酸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phosphoric acid 英文名称:orthophosphor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947 CAS No.: 7664-38-2 生产企业名称: ¥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含量磷酸 7664-38-2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喷胶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 1、产品名称:高级环保喷胶ED-686 海曙益多化工产品 地址:鄞州首南街道惠风西路115号城南商务大厦A-1607室工厂地址:鄞州山镇工业园 :06。传真:07 联系人:徐克建 紧急时的: 2、产品有害成分的合成物/信息 3、危险性 易燃易爆。 急性健康危害: 眼睛:引起眼部不适,刺激。

皮肤:有刺激感,并引起迟发性深层疮疹。 吞食:刺痛,头晕,呕吐,胃肠炎,胃部压迫感 吸入:可引致呼吸系统不适,过久或重复吸入可引致过渡疲惫,恶心,头痛,兴奋 慢性危害: 在浓度为100-200ppm的环境里8小时,会引起疲劳、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嗜眼。 在浓度为600ppm的环境里,短时间会引起过度疲惫、兴奋、恶心、头痛。 长期在低浓度的蒸汽环境里,会引起食欲减退,疲劳、咽喉呼吸系统不适,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皮炎。 4、紧急处理措施 眼睛接触:将眼脸分开,用洗眼液或用清水冲洗,就诊。 皮肤接触: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皮肤,偌刺激则去就诊。 吞食:用水漱口,饮足量温水,不要催吐,立即就诊。 吸入:移至空气清新处,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保持温暖,立即就诊。 5、燃爆特性及消防措施 燃烧性:易燃。引燃温度(℃)404 闪点:(℃)—20 最小点火能:(MJ)0.59

爆炸下限:(%)2.5 最大爆炸压力(mpa)0.57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代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引着回燃,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灭火方法:干粉或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禁用水。可用水冷却火中周围的容器、设备。在着火时,应穿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合适的防护衣。 6、外溢处理 切断火源,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如下水道、排洪沟等等。小量泄漏,可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或在火源、电源安全的情况下让它放置干枯、结块,然后把结块胶铲除,用火焚烧。 大量泄漏,首先用胶铲把外溢胶水铲入到备用罐装物中运往安全地带焚烧处理或交给有关环保部门处理或回收。禁用铁铲铲除处溢胶水。 7、搬运及贮存 7.1 搬运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避免吸入高浓度的蒸发气体,适用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静电,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7.2 贮存 保持密封放置通风地点,远离火种及高温,避免直接照射。应与氧化剂分开放置。如果储存量大,仓库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取防爆裂,开关设在仓外,仓库的温度不易超过30℃

胶水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介绍.docx

Armostflex 820胶水安全技术说明书 1产品及企业标识 820 橡塑胶水注册商标 “Armostflex 820 ” 2成分 / 组成信息 化学成份 CAS 号百分比 POLYCHLOROPRENE氯丁橡胶 9010-98-4 15 - 35 ETHYL ACETATE乙酸乙酯 141-78-6 10 - 35 PHENOL-FORMALDEHYDE POLYMER酚醛树脂 9003-35-4 5 - 20 TOLUENE甲苯 108-88-3 1 - 20 C7-9 ALIPH. HYDROCARBONS C7-碳9氢化物 68920-06-9 15 - 50 3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4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 :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如果症状持续,就医治疗。 皮肤接触 :脱去被玷污的衣服和鞋,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皮肤,就医治疗。重新使用前将被玷污的衣服和鞋子洗干净。 吸入 :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症状加剧,就医治疗。 摄食 :不要催吐,除非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这样做。给患者两杯水,不要给已失去知觉的人口服任何东西,就医治疗。 5消防措施 适用的灭火剂 : 使用 B 类灭火剂 ( 例如 : 化学干粉 , 二氧化碳 ) 。

燃烧时的接触危害:密闭容器接触火源的热量可能产生压力和爆炸。蒸气可能沿着地面移动很远的距离,到达点火源处。 灭火程序 : 水可能无法有效灭火但能冷却接触火的容器和表面以防爆炸。佩戴全套防护设备 (Bunker Gear) 和自供式呼吸器 (SCBA)。 6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预防措施 : 参考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其他章节以了解物理和健康的危害、呼吸防护、通风和个人防护设备等资料。 溢出应急处理 : 如果大量溢出 , 下水道进口盖上并筑防护堤 , 以防溢出物流入下水道或水体环境中。用无机吸收剂来覆盖。密封容器。未防护的人员从危害现场撤离。熄灭所有点火源。用新鲜空气通风工作场所。如果大量的溢出 , 或在限制性空间里溢出 , 根据很好的工业卫生管理措施 , 采用机械通风措施驱散和排放蒸汽。警告! 工作场所中的马达会是一个点燃源, 会引起泄漏场所中易燃气体或蒸汽爆炸或燃烧。将溢出物收集于容器内。用轻水牌或其他抗溶型泡沫 灭火剂覆盖溢出区域。 ( 如需要抗溶性泡沫灭火剂的使用资料,可与 3M中国有限公司技术部联系 ) 。记住 , 增加吸附材料并不能去除有毒、腐蚀性或易燃性的危险。 用防电火花的工具来收集。用专业人员选择的适当的吸附材料来清理此 产品残余物。阅读和遵照溶剂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上的安全防护指导来使用此 产品。将产生的含有残余物的溶液收集起来置于金属容器。尽快废弃处理收集起来 的物质。 7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要求:不相容的物质:远离酸储存。远离热源储存。远离阳光直射处储存。远离氧化剂存放。

磷酸铝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磷酸铝 化学品英文名: aluminum,phosphate 企业名称: 此处填写贵公司名称 企业地址: 此处填写贵公司地址 传真: 此处填写贵公司传真 联系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无资料 GHS危险性类别: 无资料 标签要素: 象形图: 无资料 警示词: 无资料 危险性说明: 无资料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无资料 ?事故响应: ?无资料 ?安全储存: ?无资料

?废弃处置: ?无资料 物理和化学危险: 无资料 健康危害: 无资料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粘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粘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玻璃板粘胶剂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 中文名称2: 1.4 分子式: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胶黏剂A :环氧树脂、端羧基丁腈橡胶、钛白粉 胶黏剂B:聚硫醇、2,4,6-三(二甲氨基甲基)、氨乙基哌嗪、苯酚、壬 基酚、硅烷偶联剂 2.2 含量:商业保密 2.3 CAS No. 环氧树脂 24969-06-0 2,4,6-三(二甲氨基甲基) 90-72-2 氨乙基哌嗪 140-31-8 壬基酚 25154-52-3 硅烷偶联剂 919-3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组成成分中含有可燃成份。 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3.3 健康危害:接触危害主要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皮炎有时伴有眼睛上呼吸道刺激,制备和使用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症。 食入:吞咽可能有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的水清洗 4.2 眼睛接触:如果接触到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就医。 4.3 吸入:如果偶然吸入蒸气,将吸入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4.4 食入:催吐、漱口、休息、给予医疗护理,如严重不适求助医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合物。 5.3 灭火方法:水、泡沫、二氧化碳、干性化学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将泄漏的材料收集在合适的容器中处理。添加干性材料来消除残留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作业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操作,严禁烟火。 作业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以避免与此化学品或受污染的设备接触。容器要标示,不使用时保持紧密并避免受损。 7.2 储存注意事项: 将容器严格密闭,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以及阳光无法直接照射

磷酸氢二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磷酸氢二钠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磷酸氢二钠 化学品英文名: Sodium phosphate dibasic dodecahydrat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无资料 GHS危险性类别: 无危害分类 标签要素: 象形图: 无危险图标 警示词: 无警示词。 危险性说明: 无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无 ?事故响应: ?无 ?安全储存: ?无 ?废弃处置: ?无 物理和化学危险: 无资料 健康危害: 无资料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 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7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磷酸二氢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称:磷酸二氢钠 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英文名称:sodium phosphate,monobasic 技术说明书编码:2500 CAS No.: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有害物成分 含量CAS No. 磷酸二氢钠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属微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氧化磷和氧化钠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磷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 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 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 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或颗粒,无味,微吸湿。 pH: 熔点(℃):100(-H2O) 相对密度(水=1): 2.040 沸点(℃):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分子式:NaH2PO·H2O 分子量:137.99 主要成分:

硅胶物性表及安全技术说明书

硅胶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物料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硅胶化学品英文名称:Silica Gel 企业名称:**** 化工有限公司 4^41. *********** 应急电话:******** 二、材料组成和成分信息 化学品名称:硅胶 化学分子式:SiO2 ? nHO 分子量:(不含结构水) CA号: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 主要成分含量:》98% 三、危险标识 此产品有高吸附的作用,所以对眼睛和皮肤有干燥作用。但是,除非吸附热水,否则对皮肤没有灼伤可能。 危险性类别:硅胶不属于危险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水,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可燃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适合于各种灭火器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呆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六、意外释放措施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和吸入粉尘,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需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 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避免粉尘、胶沫飞扬,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七、操作和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潮湿和与易挥发物质混运,包装容器要小心轻放,避免破损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和与易挥发物质混存 八、暴露控制/ 个人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 工程控制:局部排风,提供安全的淋浴和洗脸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过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已做防护身体防护:穿化学品工作服或相应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洗手,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地卫生习惯 九、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透明或半透明、无臭、无味的球形或块状颗粒 气味:无 沸点:无 熔点:1708-1718 C 闪点:无 可溶性(20 C )水中:不溶解 十、稳定性/ 反应 稳定性:此产品相对稳定、惰性,除了能与氢氟酸、热的强碱、熔融的碳酸钠反应外,不与其他任何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 避免接触条件:无资料禁忌物:卤氧化物,卤化氢,轻金属(加热)、六氟化氙,盐(加热)危险分解产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聚合 其他资料:无资料 十一、毒理性报告 急性毒性:无资料 慢性毒性:无资料其他信息:眼睛接触后:刺激 处理产品时要小心,一般情况下该物质为惰性物质,当强烈附着在眼睛上会造 成伤害 十二、生态信息 生态效应:无资料其他生态数据:硅胶的化学性和生物性比较惰性,正确使用下不会产生危害 十三、处理注意事项对化学品残存物的处置没有统一的国家法规,化学残存物一般做特殊处理,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到认可的废物处置公司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危险物编号:硅胶不属于危险品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无资料

(完整版)新版氨水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1:氨溶液 化学中文名称2:氨水 CAS NO: 1336-21-6 分子式:NH4OH 分子量:30.05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毛纺、丝绸、印染等工业用于洗涤羊毛、呢绒、坯布,溶解和调整酸碱度,并作为助染剂等。有机工业用作胺化剂,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无机工业用于制选各种铁盐。 工业上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减压或等离子体CVD,以生长二氧化硅膜锅炉给水pH值调节剂,氨用来中和给水中的碳酸,提高pH值,减缓给水中二氧化碳的腐蚀。也是锅炉停炉保护剂,对锅炉内有少量存水不能放出的锅炉也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医药上用稀氨水对呼吸和循环起反射性刺激,医治晕倒和昏厥,并作皮肤刺激药和消毒药。 .作洗涤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还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碱性腐蚀品。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8.2类碱性腐蚀品。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该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 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 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7]一接触或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呼 吸系统等靶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干燥时有爆炸性,受受 热、冲击、摩擦、着火或其他引燃源有爆炸危险、与可燃物料混合 时发生爆炸;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严禁碰撞。操作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 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 与强氧化剂、强碱、酸类、水、醇类、钠、钾、金属氧化物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 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干粉、二氧化碳、干燥砂 土等合适的灭火剂,禁止用水灭火。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 着,立即用清洁棉花或布等吸去液体。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 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 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忌服油类。就 医。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安全储存:避免日照。在 通风良好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上锁保管。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严禁与酸类、金属类及金属氧化物混储。 废弃处置:用酸液缓慢吸收后排入废水系统。 物理化学危险: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刺激兴气味,水溶液呈碱性,有毒,对人体、眼睛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 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氨水20.0% 1336-21-6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胶水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402胶水 化学品英文名称:Super Glue;Cyanoacrylate Adhesive 中文名称2:瞬间强力胶 英文名称2:Super Glu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浓度CAS No. 氰基丙烯酸乙酯90-100% 7085-85-0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0-9.5% 9011-14-7 对苯二酚0-0.5% 123-3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接触到皮肤会引起过敏性皮肤反应。 环境危害:无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迅速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附着部位,如果有搔痒、炎症等症状,要立即请医生诊治 眼睛接触:立即用水清洗,至少15分钟以上。洗完后,立即请医生诊治;就医; 吸入:如果吸入蒸气后有不适感,要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场所,迅速请医生诊治 食入:用水清洗口腔。大量饮水在胃内稀释并吐出,之后立即请医生处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有刺激性,可燃液体,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CO\CO2,\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切断火源附近的着火源,并用灭火器在上风向进行作业。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粉末灭火剂、二酸化炭灭火剂、干燥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清除附近的着火源,准备灭火器材;用破布、纱布、砂等吸附泄露液,并回收至容器中;作业时,必须穿戴保护器具,室内要充分通风。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经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作业防护服,戴安全帽,避免眼镜、皮肤直接接触和吸入,避免长期或重复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大量时,必须戴口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一般工作服 手防护:戴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污染的衣服洗净再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α-氰基丙烯酸乙酯,阻聚剂、增稠剂、增强剂、加速剂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pH: 熔点(℃): 沸点(℃):54~56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闪点(℃):75 分子式:C6H7NO2 溶解性: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适用于陶瓷、橡胶、玻璃、珠宝、塑料、家俱、广告等各类物质胶粘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禁配物:氧化剂,还原剂,水,胺、醇类,碱金属和食用化学品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 聚合危害:遇水会发生聚合 分解产物:CO\CO2\氮氧化合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无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