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原理

(2009-12-29 04:19:30)

转载

机会成本原理:定义\计算\案例

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定义

机会成本是采取某个行为的真正成本,它与选择或决策有关。它涉及的是已经做出了某项决策后所放弃的选择获得的潜在收益。显然,理性人选择的项目通常是最优选择,那么,放弃的多种选择中最优的选择带来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所以,如果已经进行的选择是最优选择的话,放弃的那些选择中最好的那个选择就是次优选择。假定李先生有A、B、C、D、E、F、G七项选择,七项选择带来的收益G>A>B>C>D>E>F。在GABCDEF中最优选择是G,次优选择是A;在ABCDEF中的最优选择是A。

“G的机会成本是A----次优选择。”或者“G的机会成本是A----放弃的多种选择(ABCDEF)中的最优选择” 。

定义1:机会成本就是次优选择带来的潜在收益,或者机会成本是指“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需要放弃的the next best thing.”。该定义非常简洁。

定义2: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选择次优方案给你带来的收益。该定义罗嗦了些,但突出了机会成本跟“选择”的关系。

定义3: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预期收益、预期效用、潜在收益)。“G的机会成本是A----放弃的多种选择(ABCDEF)中的最优选择”,该定义强调机会成本是放弃的选择中Best 。

定义4:把每种选择实现的概率乘以这种选择的预期收益,进行比较后次优选择的收益就是最优选择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概念成立的条件是:(1)所使用的资源资至少有两种用途。机会成本是放弃的其它用途所能带来的收益。如果资源的用途只有一种,没有选择与比较,那就谈不上各个机会的收益比较与替代。(2)不同用途所带来的收益是可以比较的。如果不同可能的收益有的是效用、有的是货币,有的是产品,那就无法进行选择。所以,不同项目收益需要通约和还原;(3)机会成本中的此“成本”是彼项目(次优项目)放弃的“收益”。次优项目的“收益”转化成最优项目的“成本”。

2、机会成本的计算

类型. 经济生活中,有两类机会成本。一类是可以用价格或时间来衡量的机会成本。例如,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另一类是往往无法用货币、时间或价格衡量的机会成本,其放弃的次优选择收益表现为主观效用。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学习的效用高,所以没选择娱乐,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娱乐,但学习的预期效用比娱乐高出多少无法确定。

内容. 机会成本通常包括两部分:

1)显性机会成本。做出最优选择需要额外付出的成本,或者使用他人资源需要付给资源拥有者的货币代价。

2)隐性机会成本。使用自有资源而放弃的那个最大预期回报。

例1,如果你本来有两种可行的选择,你选择了在A公司上班.,每个月1000元的工资,相对于B每月交通费用多支出100元。假设你同样有能力在B公司任职,每个月3000的工资。那么就可以说,你在A公司上班的总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100+3000=3100元。

机会成本一定跟选择或放弃的有关。显然,例子中,你放弃的有B公司任职的3000的工资以及如果B公司任职不需要额外付出的100元。“你的”选择不是理性的最优选择,因为,A公司上班得到的每元钱的机会成本是3.1元(3.1= 3100/1000),得到的远远小于舍去的。选择B的每元钱的机会成本是0.33元(0.33= 1000/3000)。

例2,“暑假期间,张三可以去打工,也可以去上学,打工可以赚得2000元,上学的学费是500元,问张三如果上学其机会成本是多少?2000还是2500?各自的道理呢?我问了许多人,答案不一样,包括一些博士生导师。按照梁小民书上的观点应是2500,但按照书上的概念,我始终认为应是2000,即当我们选择了一种行为时,我们所放弃的其他行为的最高的一个价值!” 这是从网络上选来的案例。

在机会成本的理解上,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引起学习中的疑惑。“曼昆《经济学原理》对机会成本的定义: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书上的定义: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因此,在我们考虑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我们应该考察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这种次优用途就是机会成本的正式度量。按这种说法答案是2000。”,“但是按曼昆《经济学原理》PPT版的解释这个题的答案是2500。”

释疑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机会成本”。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中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25-226页,按曼昆这里的描述,上学的“机会成本”假如是指“总机会成本”,那实际上是一项选择的总付出,“机会成本”要用“放弃”的东西来衡量,上学放弃的不仅是时间机会成本(表现为挣取的2000元),还包括放弃的额外的货币收益500元―――如果你有就得拿出来交学费,如果你没有就得申请助学贷款形成负收益―――这笔费用支出是另一项选择所没有的。

“机会成本”=“总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500+2000=2500元,总付出不仅包括放弃的机会收益,还包括放弃的货币即最优选择所需要的额外付出。这同定义不矛盾。

如果“张三上学的机会成本”的意思是“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那么,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2000元。

例3,“暑假期间,张三可以去打工,也可以去上学,打工可以赚得2000元,上学的学费是500元,食宿费700元,问张三如果上学其机会成本是多少?”

关键是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几种理解:

(1)[“机会成本”=“隐性成本”]。“总成本”=显性成本(外在成本)+隐性成本 =(700+500)+2000=3200元,“机会成本”=放弃的工作机会收益=2000元;

(2)[“机会成本”=“总机会成本”]。“总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500+2000=2500元,机会成本包括:a)放弃的工作机会收益和b)放弃的有很多用途的500

元货币。食宿费700元不是机会成本,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食宿。食宿与选择无关,与放弃的东西无关,没有替代,就不是机会成本。

“总成本”=外在非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700+(500+2000)=3200元,“机会成本”=放弃的工作机会收益和货币收益=2500元。

例4,“现在你有一块土地,市值500万。现在你有两项选择,A是在土地上投资建厂,B是把土地卖掉。如果选择A投资建厂的话,土地的市值当然是机会成本,但问题是,你为了投资建厂而投入的建造厂房和购买机器设备的钱也是机会成本吗?当然不是了!土地的500万是机会成本,而其他的投资是外显成本,两者加到一块是经济成本。”(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根据曼昆的描述,投资建厂的钱是“显性机会成本”----相对于B你需要额外付出或者贷款“使用他人资源需要付给资源拥有者的货币代价。”,市值500万是“隐性机会成本”。

“总机会成本”,或者“所有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通常说的成本=显成本=外在成本=非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假如卖地也有交易成本,且销售土地的营销费用(策划、广告等)=建造厂房和购买机器设备的钱=50万元,这样就不存在显性机会成本了。因为,“建造厂房和购买机器设备的钱”不是你需要额外付出的。只有他项选择的收益才成为本项选择的机会成本。

A投资建厂的机会成本=500元=隐性机会成本[卖地有交易成本],这时“总成本”=外在非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50+(0+500)=550万元;

A投资建厂的机会成本=投资建厂的+500=显性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卖地无交易成本], 这时“总成本”=外在非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0+(50+500)=550万元。

例5,北大学生卖肉和陪女朋友逛街的机会成本。北大学生周某利用周六上午3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做的选择有:(1)在超市打工卖肉获利100元;(2)在公园说相声获利70元;(3)在商场做模特获利80元;(4)利用会外语的优势做接待外国客人的临时服务员获利90元;(5)陪女朋友逛街很满足(包括逛街看电影打车),其总效用折合可计算货币获益2000元。他陪女朋友逛街3小时,他吃女朋友买的冰激淋50元,给女朋友买衣服300元,看电影400元,打车花了200元,问周某的机会成本?

首先,他的最优选择是陪女朋友逛街,因为获利最高;

其次,3小时他陪女朋友逛街的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是次优选择获益即100元(卖肉);除此之外还有显性机会成本=300+400+200=900元,周某总的机会成本=100+900=1000元。

注意,他吃女朋友花50元买的冰激淋是收益。他的总收益=2050,算下来净收益=2000-1000=1050元。

3、机会成本的运用

例1,姚明是打字冠军和打(乒乓)球冠军,一年获得收入分别是9万元和900万元;,玛丽打字和打(乒乓)球,一年获得收入分别是8万元和5万元。说明姚明和玛丽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及其分工。

(1) 姚明打字和打(乒乓)球方面,收入都超过,玛丽,具有绝对优势,而玛丽在这两个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

(2)但是, 打字方面,玛丽挣取每元钱的机会成本是5/8 =0.625元,低于她打球的机会成本(8/5 = 1.6元),玛丽打字有比较优势。而姚明打字挣取每元钱的机会成本是900/9 =100元,远远高于他打球的机会成本(9/900 =0.001元),姚明打字不具有比较优势。

打球方面,玛丽挣取每元钱的机会成本是8/5 = 1.6元,高于他打字的机会成本(5/8 =0.625元);而姚明挣取每元钱的机会成本是9/900 =0.001元.,远低于他打字的机会成本(900/9 =100元),姚明打球有比较优势;

注意:比较优势是比较自己的机会成本,自己的“失得”之比,比较优势永远存在。

(3)如果存在分工和市场交易,王斌应该打球,玛丽应该打字,通过交换能够增加他们的收益---比较优势原理。

结论:尽管你自己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但只要交换,不管对方从交易中获益多少,你自己的处境必定改善-----因为每个人永远都有比较优势-----姚明(玛丽)在打字(球)上越差,在打球(字)上就越好,每个人总是从事自己机会成本低的工作(机会成本=“所失/所得”)。

例2,北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去卖肉吗?

择业或找工作只与机会成本或选择成本有关。上大学的学习成本是沉淀成本,例如4

年总机会成本=学费+工作机会成本=1*4+1*4=8万元,毕业时这8万元成为沉没成本,覆水难收。毕业时找工作只考虑“选择成本”(即机会成本)。北大学生毕业生可以做任何事情,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机会成本低的工作:首先,从众多选择中(做电脑、卖电脑、修电脑、做鞋、卖鞋、擦皮鞋、种菜、卖菜、炒菜、卖碟、卖肉、卖肉串、考研……),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预期收益;其次,经过预期收益比较后找出最优选择(年收益2万元)和次优选择(年收益1.2万元),最优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次优选择的预期收益(年预期收益1.2万元,即每元钱的机会成本0.6元),次优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最优选择的预期收益(最优选择的年预期收益2万元,即每元钱的机会成本1.67元)。最优选择的机会成本一定低于次优选择的机会成本。

所以,就北大学生具体的个体而言,仅仅比较机会成本并做出选择,卖电脑年预期收益1.2万元,卖肉年预期收益2万元,那么,卖肉没有不可以。出问题的是当初上大学的选择。但是,如果没上大学一年最多只能挣0.6万元,那么,当初选择就没有问题。

篮球明星科比·布赖恩特高中时就有着优秀的成绩,同时还具有打球和卖肉的天赋(每年都能挣2000万美元),那么他上北大的隐性机会成本就是4年8000万美元,科比理性的选择就是决定不读大学而直接进入卖肉联盟或者职业篮球联盟(NBA)。

例3,“看看山东农民刘文然的故事。年初,他叫媳妇小兰到北京一亲戚家当保姆,每个月工钱不要,只要隔三差五借亲戚家的电话往回报北京的菜价就行了。而刘文然也并不急于出击。只有等到几种菜的确销路好,并且两地差价大时,他才买上一车拉往北京。真正与普通菜农不同的是,将菜拉到北京后,他将菜直接批给太阳宫的菜贩,随后扭头就走。这样一来,看起来会不如自己去卖赚得多,但实际上他却省去了住宿、丢菜的损耗,而且一个月也可以多跑上两三趟。据他估算,他—次大概可以赚到1000~1200元,一个月可跑上七八趟,可以比一般意义上的菜农多赚出l/3。其实,刘文然的做法就实践了“机会成本”原理。因为,在两个不同的赚钱方式面前,他丢弃了一个,以换取另一个机会获得更高的效益。在生意场中也是,“机会成本”现象经常存在,就看你善不善于运用。”(网络搜索来的精彩案例。)

例4,如果A男有钱但不爱你(折算后=200个单位),B男没钱但很爱你(折算后=200个单位),C既有钱又爱你但不如前面的阔和深(折算后=200个单位)。你选择了C男,你的机会成本是200个单位。

很多年后,你念念不忘B男,觉得这份爱很珍贵而且机会成本低,证明你是个精神型,偏好浪漫的女人。如果你思念A男,你觉得放弃A男的机会成本高,是个错误,证明你是个物质型,较为实际的人。如果你坚信自己的选择正确,你就是个平衡型的人。

4、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约束条件下的选择总会有机会成本,选择,就有机会成本。有人说我是凭感觉、凭直觉做事,那是他凭直觉、凭感觉认为这件事(最优选择的净收益)大于次优选择的净收益即机

会成本低。每一次选择或行动的成本,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的直接付出,做这件事的直接付出的代价是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约束条件不是选择依据。了解沉没成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具有直观性和确定性。

例1,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固定成本。如果A项目(饮食项目)已经投资即沉没成本100万(FC),再投10万(MC= MVC),可以盈利3

万元(MR);B项目(债券投资项目)还没有投入,只要投入10万元(MC= MVC),即可盈利2万元(MR)。

请问:此时应如何选择?

从总投资回报(MR/(FC+VC)来看,A项目是9%),B项目是20%,但A项目先期投入的100万是沉没成本,只考虑即将付出的、追加投资的回报率,则是30%,这10万应继续投在A项目。

结论:机会成本原理反映了人们在作出选择时,只考虑追加投资的回报率,即考虑即将付出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比,MR/MC=MR/MVC,而不考虑固定成本,不是MR/(FC+VC),不存在单纯的成本定价。

例2,张五常举过一个真实的时间机会成本例子:排队参观北京故宫的人,看得非常仔细,参观时间很长。排队的时间已经是沉没成本(FC)了,是已经发生、覆水难收的固定成本了。为什么固定成本还会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呢?是因为人们不懂区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吗?但张五常的答案是:这次排队的时间固然是沉没成本了,但不仔细看的机会成本是下次排队的时间。

例3,每次西方经济学考试都有同学缺考,是因为他们懂得区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前面的付出(听课、作业、复习)都是沉没成本,他们没来一定认为考试的收益低、分数低甚至不及格而机会成本太高(单位、家里、个人有事)。而来的同学一定认为不完成考试,下次补考机会成本相对就高。

例4,在股市的老股民都知道,股市法则重要的不是盈利而是止损。你50元购进一只股票,这50元就变成沉没成本,接下来应该持股、持币、买股?取决于趋势判断和机会成本比较。如果判断是熊市,持股以后卖收益20元/股,现在卖掉收益40元,那么持股的机会成本远远高于清仓。死不认错,念念不忘着“这股50元买的岂能割肉”或“45元没抛现在40元抛太亏了”?买卖股票和股票未来价格有关,和原来的价格无关,原来的价格是沉没成本。该股现价40元,如果预计未来这股会涨到80元,那么现在卖掉它的成本是80元,而非现在的40元。反之,如果预计未来这股会跌到20元,那么现在卖掉它的机会成本是20元,而不卖的机会成本就是50元。当然,如果你做的是长线,另当别论。

例5,有男女四年恋爱,女方提出分手,男生感到痛不欲生,发誓要玉石俱焚。经济学老师开导:对方已经不爱你了,选择放弃,并不可惜。过去了的不是成本,即使是成本也是覆水难收的沉没成本。现在选择不放手的机会成本高于重新选择的机会成本,再谈下去不划算。你放弃现在的女友就赢得了得到全世界女生成为你女友的可能性。你会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片森林吗?你会为了这件事而放弃成为盖茨、巴菲特、马云和钱学森的机会吗?

反过来,你对女朋友的这样那样的缺点很不满意并提出分手。那你在决策之前考虑过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个替代女友是更好,还是更差了?总是见异思迁、反复离异的人应该好好学习机会成本原理、学习选择和比较,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甘蔗没有两头甜、天上不会掉馅饼。

5、机会成本与选择、替代和市场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既是悲观主义者又是乐观主义者。悲观是因为人类欲望无限、资源稀缺,乐观是因为人类惊奇地发现可以通过市场进行替代和选择。人不像其它动物生下来就收放自由、跑跳运动,而是带着一棵智慧大脑袋降临这个世界,艰难成长十年,跑不如豹,力不如象,嗅不如狼,眼不如猫,飞不如鹰,但却主宰地球,靠的就是市场分工、交换、选择、替代。有人总是担心资源枯竭、地球变暖,1985增长极限论者说“1999将迎来大劫难,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到2056会枯竭”、“留给我们子孙的将是无油的黑暗世界”。殊不知,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跟稀缺斗争,每一次选择和替代,人类都实现了超越。石油输出国真正害怕的正是石油价格涨到被核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替代,所以他们通过石油产量来控制价格的过快增长。人类担心疾患、病毒、粮食、燃料、水、空气和淡水,每一个问题成为燃眉之急时都孕育了解决或替代方案,每一种资源耗尽之前,它的价格会变得很贵,市场找到了其他的资源来作替代。

人类担心淡水枯竭,但是为什么从海水里生产淡水技术没有投入实际生产呢?只不过人类觉得现在在淡水上花这么多钱普及海水淡化技术机会成本太高。如果海水淡化技术机会成本低到普通生产方法,或者水价足够高,自然会有人去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以牟利。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我们以为某种东西耗尽了,其实它还在,何时替代,由市场选择。如何选择和替代?价格说了算。过多的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效果如拔苗助长。

例1,机会成本与企业经营决策。某企业前两个季度收储了两块地,该地比招拍挂竞价购进时价格大幅上扬,这个时候,是按照原来的生产计划盖房子出售,还是直接出售土地呢?选择依据就是两者的净收益比较。A,直接出售净收益9000万;B,盖房子净收益9500万。B,盖房子获得的每元钱的机会成本是0.95元,低于直接卖地的1.05元,是最优选择。“机会成本”,是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多个供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从而放弃了次优方案所能取得的利益而成为损失。

例2,假如,作为娱乐产品生产者的刘德华如果因为生活问题或道德问题的绯闻上了小报,那损失的就不仅仅是名誉,而是实实在在的银子:他会失去粉丝,演唱会的票卖不动,电影没有好票房。同样,你如果因为一时失控伤人进监狱,有吃有喝能睡觉呼吸,你会奇怪,这么舒服还不用交房贷按揭或租进的地方,里面没有人满为患,外面怎么没有人排队等待入牢呢?经济学告诉你,与你得到的东西相比,你失去的更多,工作、周围的亲人朋友、各种成就伟业的机会和无可估价的自由。你失去的那些巨大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种什么?”

“张先生在北京CBD有3平方米的地。

张先生(1)把他的地铺上砖、画上线做停车场出租------啥也不种-----净收益16000元/年;(2)种粮食获净收益1000元/年;(3)盖个小楼并出租-----“种房子”-----净收益12000元/年;(4)立高杆树牌子拉广告----“种广告”-----获净收益15000元/年。

把选择及收益排个序

在这四项选择中:

“停车场”年获净收益16000元,是最优选择;

“种广告”年获净收益15000元,是次优选择;

“种房子”年获净收益12000元,是次次优选择;

“种粮食”年获净收益1000元,是最差选择。

不理性的张先生如果选择了“种粮食”、“种广告”或“种房子”中的任何一项,其机会成本都是放弃的其他3项中的净收益最高的那一项即是16000元。而他选择“停车场”项目的机会成本是15000元。

所以,他应该选择机会成本低的“停车场”。

经济学原理(一)课后题

1.1 1.【单选题】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 )的研究。 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管理企业 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 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经济物品是有用且稀缺的物品。(T) 1.2 1.下列问题(C)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2.以下话题都在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除了(D)。 A、香烟税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 B、微软的市场势力在软件定价中的作用 C、反贫困计划在减少无家可归者中的效率 D、政府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单选题】经济物品是指( D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1 1.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C)。 A、关键资源 B、有效资源 C、稀缺资源 D、优质资源

2.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人们”,包括的个体是(AB)。 A、消费者 B、生产者 C、企业 D、家庭 3.劳动力市场可以看作是工资和闲暇之间的trade-off。(T ) 2.2 1.下列政府活动的动机属于关注效率的是(B)。 A、对收入较高的人实行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B、把标准石油(拥有90%炼油厂)分拆为几个较小公司 C、为被解雇的工人提供失业津贴 D、以上都是 2.从经济学角度看,个人的储蓄是一个跨期的行为。T 3.经济学中片面的追求平等或者效率都是不可取的。T 2.3 1.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 )。 A、门票的价格 B、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 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 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是零 2.你在比赛中赢得100美元,可以选择花掉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如果花掉,机会成本是(C)。 A、100美元 B、5美元 C、105美元 D、0美元 3.【判断题】时间的利用隐含着机会成本。( T ) 4.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T ) 2.4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能力,还受到激励水平的影响 B、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出决策后,当激励引起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行为不再改变 C、不同的激励会引起人们行为的差异

选择与机会成本

选择与机会成本 董志强 1999-6 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选择一个特定机会的成本就越高,因为所放弃的机会,其所值随着机会的数量增加而增加。 ――汪丁丁 一、选择 我们在《成本与收益中》指岀:收益大于成本说明了某一方案具备可行性。但在人生之中,你面临的很多方案都是收益大于成本,那么你必须选择一个利润(收益减去成本,即净收益)最大的方案才是最好的。只要方案不是唯一的,你就面临着选择。选择是经济学又一个核心概念。甚至可以说,选择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一门科学。 选择存在的一个前提就是资源稀缺性。对于一个小孩子,问他是要糖果还是要牛奶,他可能回答都要”但 是经济学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惜二者不可得兼”经济学的大 多数选择必须是二择一”的(称择优选择),即要鱼,就得不到熊掌,要熊掌就不能得到鱼。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比如现在你有 10万块钱,刚好够买一套房子或一辆汽车。你决不可能10万块钱既买车又买房,你能 选择的是,要么买房,要么买车。 人生面临的选择是何其之多啊!几乎你无时不刻不在进行选择。比如是继续工作,还是先去吃饭;是在这家商店买衣服还是在那家商店买衣服;是买红色的衣服,还是兰色的衣服或者黑色的衣服;心中有个秘密是告诉朋友还是不告诉朋友,如果告诉又告诉哪些朋友……这些选择在生活中很常见,不过似乎并不重大,所以 大家轻松地作出了经验判断式选择,也不大去慎重考虑。进一步,这些考虑行为本身也需要付出成本,比如要耗费精力等,而哪些小事情意味着收益比较小或者决策正确与决策失误导致的收益的差别不大。这样,花太长的时间和太多的精力在这些小事的选择决策上是不经济的一一所以人们宁愿以经验或直觉来对待这类选 择问题。 也有一些重大选择,决策正确与决策失误的收益相差非常大,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权衡。那可能是让我们在一个时期长期犹豫的选择一一重大的决定都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岀的。你可能有过这样的情况,某个时刻,两条或更多生活道路摆在你的面前,你真的感到为难。人生的路很漫长,但紧要关头常常只有几步”。不过这几步很关键,甚至关系到个人的一生,所以人们的选择格外小心。 二、机会成本 与选择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严格定义是:选择最优方案放弃的次优方案的价值。宽泛地理解,机会成本是选择某一特定方案放弃的其他各种可行方案的可能收益之平均值。这里的最优,并非实际发生的最优,而是选择者(决策者)的心理预期。比如说,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可获得利润 20万,投资于股票市场可获得利润15万,如果把这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那么可以从股票市场得到15 万就是其机会成本,如果把这10万元投资于股票,那么可以从房地产投资中获得的20万就是其机会成本。 一般地,最优的资源配置意味着该笔资源投向某一用途所担负的机会成本最小。 机会成本从来都没有真正发生,但它是我们选择某一方案、方向、道路时考虑重点因素之一。人生的机会成本有时会很高,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骨子里面我们从来不愿轻易放弃可能得到的东西。我在毕业的时候,面临就业的选择,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那时我的可选方案有两种:一所高校和一家企业。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的选择”(二择一),因为我是不可能同时去高校教书又去企业工作的。如果我 去高校教书,我可以逐渐实现自己做一名学者的梦想,而且我相信高校的较高层次文化氛围和较简单的人际关系,对我个人可能更适合,这些对我都具有相当大的效用,如果我选择企业,那么我就得不到这些效用。反过来,如果我真去那家企业的话,也有很大的效用,因为那家企业给我开岀数目可观的薪水,并且许诺解决住房,我放弃企业,就放弃了这些可能

关于企业决策的机会成本(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关于企业决策的机会成本 论文题目 学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文章一开始阐述了课题的背景和课题的研究意义,用亚细亚时件举例说明了企业决策中应重视机会成本,充分考虑机会成本所带来的影响,要权衡成本和收益作出正确的决策。要实现经济资源的最有效运用必须正确理解机会成本的特性。文章接着介绍到机会成本的定义,分析了机会成本的特性及使用的前提条件,阐述了机会成本的内涵,并且对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做出了差异分析,并指出机会成本估计的复杂性。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只存在于财务决策分析过程中。文章主要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留存收益成本、现金持有量决策、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等进行研究以及分析,正确分析了各种财务决策中的机会成本因素。最后用巴菲特收购BNSF例证企业财务决策中充分分析了机会成本以此提升企业决策的有效性和有益影响。 关键词:机会成本,投资,决策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project origin and backgr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roject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In ASA piece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enterprise decision.decision maker must know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 particular product in order make sound business decisions.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product mus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opportunity cost.The article then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of opportunity cost an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opportunity cost.then the paper make a difference analysis on opportunity cost and cost accounting, and points out the complexity of opportunity cost estimation.Opportunity cost is a key concept in economics, its application range is very wide, but only exists in financial decision analysis process.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 on fixed assets, retained earnings, cash holdings and account receivable.Finally,with an Buffett acquired BNSF example proves the importance of opportunity cost. Keywords:opportunity cost,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1.需求弹性①弧弹性计算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③点弹性 2.需求收入弹性: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4.短期成本 ①总成本(TC)= 固定成本(TFC)+ 可变成本(TVC) ②平均成本(AC)= TC/Q 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TFC/Q 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TVC/Q ⑤边际成本(MC)=d TC /d Q= d TVC /d Q 6均衡条件Qd = Qs 7边际替代率MRS = 8总效用最大化= = …… = = λ 预算线:I = P1Q1+ P2Q2消费者均衡时MUx/Px=MUy/Py 9.边际产量:MP = d TP/d L平均产量:AP = 三阶段生产函数第一阶段【0,MP=AP】【MP=AP.MP=0】【MP=0,无穷大) 10.给定成本,求产量最大;给定产量,求成本最小 MP /w L= MP K/r,wL+ rK=C捷径L=K=Q L 11.平均收益AR = = P边际收益MR ==d TR /d Q 12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13收入或利益最大化TR=PQ,满足一阶导数为0 ,即MR=0 14厂商的停产点:P =AVC的最低点求出AVC,再一阶导等于0 二阶小于0即可 15.垄断厂商边际成本定价,即MC=P=AR 政府限定的价格为收支相抵的价格,即P=AR=AC,或TR=TC 16.假设垄断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1和2,厂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原则为:MC=MR1=MR2(Q=Q1+Q2) 列出方程组,解Q1Q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1P2两个市场的收入分别为:TR1= P1Q1

TR2= P2Q2总利润=TR1+TR2-TC TC是关于Q1Q2的函数 第一章引论 1.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社会科学。 2.机会成本: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3.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 5. 1、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 2、动态分析: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 6. 1、实证经济学:说明“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 2、规经济学: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单个消费者 2.单个生产者 3.单个市场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收入、价格、替代品等)。 需求函数Qd: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4.特征: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5.需求规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6.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1)收入效应:价格下降,既定收入的购买力上升,需求量增加。 (2)替代效应:价格下降,消费者减少购买其它替代品转为购买该商品。 7.替代品: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 互补品:消费者为了实现某种功效而需要一起消费的那些商品。 8.正常商品:需求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 低档商品:需求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商品。 9.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替代效应、收入效应2、消费者的偏好(taste) 3、消费者的货币收入(income) 4、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正常品、低档品) 5、人们对未来价格的预期(expectation) 10.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化:是指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沿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2)需求的变化:是除价格因素外,其它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需求曲线的整体位移。 11.供给的概念: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的数量。 12.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

机会成本计算

问题提出: 暑假期间,张三可以去打工,也可以去上学,打工可以赚得2000元,上学的学费是500元,问张三如果上学其机会成本是多少?2000还是2500? 一,机会成本概念追溯: 提出人哈勃勒属于维也纳学派,在1937年发表《国际贸易理论》中分析比较优势而提出的机会成本概念,用机会成本概念重新阐述比较成本理论,当时影响甚广。 曼昆《经济学原理》对机会成本的定义:“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Opportunity cost is the value of the next-best choice available to someone who has picked between several mutually exclusive choices. 百度定义:1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2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基本上所有的教科书的定义都是相近的,然而针对这种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同一个定义给出不同的解答,并且附带相当充足的理由,机会成本到底是2000还是2500? 二,2000元的机会成本支持者理由: 1从定义出发: 机会成本是指所放弃的收益,不包括新的选择要支付的成本,即2000元打工收入,忽略500元需要上交的学费。上学学习与打工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所产生的具体经济项目不能混为一谈。学费是个人在某种选择下的必要支出。在权衡机会成本的时候,应该是学生从学习中得到的好处减去学费的纯收益与如果去工作的工资2000相比较是合理。 机会成本是以收益最大的那个次优选择为准,不是所有其他选择的收益的总和。打工是次优选择,因为其收益2000元比保留500元的这个选择的收益要大。那么机会成本就是打工的收益即2000元,不用再加上保留500元的收益。 2理性人角度出发: 机会成本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理性人的决策行为。因为在是否选择读书的时候,大家的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最终的决策结果可能也是不一样的。而现实的中读书需要支付的学费对于每个人应该是一样的,因而可以看成读书的收益-500,假如把这个加入到机会成本中去,不仅使得这个概念更加复杂,而且也不会增加这个概念对人决策行为的解释能力!从机会成本解释理性人决策行为视角考虑,2000的界定是最好的,2500反而使得问题复杂化! 三,2500元机会成本支持者理由 1机会成本定义出发: 机会成本意思是所有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将500元的学费视为放弃的隐性成本,2000元的打工收入+500元学费构成上学的机会成本。他放弃了去赚那2000块钱的机会,也放弃了未来去花掉这500块的机会,所以应该是2500才对!2500的观点

1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1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1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①食宿费;②学费;③书费;④如果从事工作可能会得到的工资; 2、供给的变动引起: 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②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③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④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3、商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 ①收入-消费曲线;②需求曲线; ③价格-消费曲线;④恩格尔曲线 4、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①替代效应的作用;②收入效应的作用;③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④以上都不正确。5、若X和Y两产量的交叉弹性是-2,则X和Y 是 ①替代品;②互补品;③正常品;④低劣品。

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果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 ①增购X和减少Y的数量;②增加Y和技术X 的数量; ③同时减少X、Y的数量;④同时增加X、Y的数量 11、稀缺性意味着() ①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②政府必须干预经济③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④消费者必须抑制他们的贪婪 12、互补品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①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②需求曲线左移 ③个人增加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④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13、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变动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变动成本: ①减少;②增加;③不变;④都有可能

14、如果一条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这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①大于1;②小于1;③等于1;④等于零; 15、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 AC,但大于AVC,则厂商 ①亏损,立即停产;②亏损,但继续生产; ③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④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16、在自然垄断中,边际成本: ①等于价格②等于平均成本③小于平均 成本④大于平均成本 17、若管理机构对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其经济利润消失, 价格要等于 ①边际收益;②边际成本; ③平均成本;④平均可变成本 18、当某种产品的生产存在外部不经济时: ①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②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关于机会成本的辨析

经 济 纵 横6INTELLIGENCE ······· ·················关于机会成本的辨析 徐州空军学院 刘 丽 张 祥 杜 芳 摘 要: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会面临各种形形色色的选择,怎样进行选择才是最优的决策?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学中,进行选择的代价被称为是机会成本。本文就是通过辨析机会成本的概念角度出发,例举各种事例,帮助人们形成一种经济学的思辨方式。 关键词:机会成本 选择 代价 一、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说是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因为经济学简单来说研究的是关于稀缺性的学科,即如何使得稀缺性的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学科。但是由于资源不仅具有稀缺性,还具有独占性,所以为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就要涉及到资源选择的问题。而选择是有代价的,在经济学中,代价被称为成本,所以选择的成本在经济学中即称为机会成本。什么叫做机会成本呢?当把一定数量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则必须要放弃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因为资源的数量有限,同时可以用一种资源生产a 产品,也可以生产b 产品,当选择生产a 产品的时候,就有可能要放弃b 产品,或者当选择增加a 产品的时候,就要减少b 产品的生产,所以,当选择某种产品的时候,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而且当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种产品中所获得的收益时所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带来的收益,也是机会成本。那么一种资源可能有三种四种五种甚至n 种用途,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那么放弃的里面最好的那种选择所带来的利益就是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一般来说对于机会成本呢需要把握以下下几点:首先,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在做出某项选择时所支付的实际费用,而是一种观念上的费用或损失。其次,机会成本并不完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也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譬如,某个周末你和朋友A 约好聚餐,之后另一朋友B 也约你去聚餐,但是因为你有约在先,只能拒绝了。所以此时去赴朋友A 约会的机会成本即为放弃掉朋友B 的约会,这个很容易辨析。但是如果在聚餐前一晚,朋友A 突然通知你他有事不能赴约,这样给你带来了一些损失。有哪些呢?由于A 临时决策,使得你不能赴约,享受美食,而且之前你也为此放弃掉了朋友B 的邀请,所以因为朋友A 的选择,使你承担的代价除了原来放弃掉的朋友B 的邀请外,还需加上不能享受与朋友A 共同享受美食给你带来的满足度。最后,机会成本是经济主体做出决策时所放弃的最好收益的那种选择。譬如现在拿出100万进行投资,可以投资实业,可以投资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黄金等,当然如果不进行投资,也可以将其存在银行里获得利息,这里就有许多种选择。如果选择投资实业,就必须放弃掉其他各种选择,而其他各种选择都会给你带来收益,而在这些收益中最高的那个就是选择做实业的机会成本。而如果把实业投资也好金融投资也好看成一个整体就是投资,投资的收益即利润,而不投资存在银行获得收益就是利息,则这个利息就是在进行投资时,不得不放弃的代价,也就是利润的机会成本。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银行经常会通过调整利息率,来影响投资行为。当认为市场过热的时候,会调高利息率,使得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减少投资行为,防止市场继续过热。当认为市场低迷的时候,就会调低利息率,降低投资的机会成本,鼓励投资行为,促使市场尽快从低迷中恢复过来。 二、例证分析 为了能够更清晰的明晰机会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费用或损失,下面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比如说现在你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你获得了某天免费去影院观影的优惠券,巧的是,当天有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要经过你所在的城市,你很想和这位朋友见一面。不管怎样选择,从其中之一获得的心理满足程度是以放弃另一个为代价的,所以说放弃的那个选择给人们所带来的愉悦,就是人们选择看演唱会或去见老朋友的机会成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许人们会说,这个无需选择,肯定会去选择见老朋友。实际上此时并非是无需选择,而是因为这两个选择给你带来的心理满需程度是极度不对等的,所以人们才会不假思索的就能给出答案。现在换个情况,你面临着两种休闲方式的选择,一个还是你获得了能够在某天免费观影的优惠券,同时还获得了某个KTV 的5折优惠券。那你该如何选择当天的休闲方式呢?这就需要了解各自放弃另一种休闲方式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了。假如,观影的电影票价是60元,而这部电影对于你来说是期待很久的,你的心理价位是80元。现在如果你选择去看电影,并不需要任何现金性支出,却可以享受价值80元的视觉享受。所以如果你选择去KTV 则放弃掉了价值80元(这里注意,不是60元,机会成本是一种观念的费用或损失)休闲活动,也就是说你选择去KTV 的机会成本是80元。那么如果选择观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呢?假如KTV 正常价格一小时是60元,现在优惠价格是30元(5折优惠),但是你愿意承担的心理价位是50元。这样的话,每消费一小时,你需要付出的货币成本是30元,但却能享受价值50元的休闲,总代价为20元。所以如果放弃KTV 的休闲活动,则每小时的代价为20元,即放弃KTV 的机会成本每小时为20元。那么你是选择看电影是去KTV 呢?刚才已经分析过选择KTV 的机会成本为80元,而选择看电影的机会成本一个小时是20元,两个小时是40元,当消费时间超过四个小时的时候,你的机会成本就会超过80元,所以四个小时是个临界点。只要你消费不超过四个小时,看电影的机会成本会更小一些,而KTV 的机会成本更大一些,选择看电影应该更合适一些。所以你是选择去看电影还是去KTV,还有需要确定你准备消费几个小时的KTV。三、小结实际上每个人随时都会面临着选择,只要面临选择,就会有机会成本,而选择的基本原则,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实际上已经总结过了,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机会成本案例分析

机会成本案例分析 蔡培源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的。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徒弟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而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拿融资租赁和贷款比较谁的融资成本高,如果不把机会成本加进去的话,可能会得出一个不正确的结论。比如人们通常感觉融资租赁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出现这种认识错误的主要在于没有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是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 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任何稀缺的资源的使用,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而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因此,这一概念拓宽和深化了对消耗在一定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资源的成本的理解。通过对相同的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从所得收入相对低的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的生产用途上,否则就是一种浪费。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定义1: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定义2: 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的。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而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概念要点 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机会成本是指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性的关系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不理解机会成本就不理解经济学

当一个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人生变故与人生挫折面临重大选择时----他会产生对哲学和宗教的需求; 当一个社会经济经历特别重大的危机和经济衰退----它才会产生对市场经济学的需求,换句话说,在某一个时点,社会需要的是"经济学",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经济政策学。 1、经济学研究选择、权衡取舍; 2、选择实在有与无、多与少之间进行; 3、仅仅关注“收益、成本、利润”不是经济学----是会计学; 4、比较“得失|、关注收益以及放弃的(机会成本)才是经济学; 5、绝大多数人关注得到的收益而忽视放弃的收益-----放弃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6、曼昆《经济学原理》: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为看电影放弃的收益; 7、看场电影的收益100个单位;如果同样时间打工得到的收益50个单位。问:看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答: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50个单位(净收益=100-50=+50); 8、如果电影票40元,他应该看电影吗?---答:应该。因为看电影的净收益=收益 - 机会成本(显机会成本+隐机会成本)=100-(40+50)=+10;

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由于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的收益。又称择机代价或替换成本。它反映不选择最佳方案或机会的“成本”。或者说是因选择某一经营项目所牺牲的另一机会可获得的利益。例如:在生产要素供应有限,要生产一种产品,就不能生产另一产品的情况下,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指放弃另一产品的收益。又如:某人决定开设一家小型杂货店,开店需要投资购买商品和经营设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经营。对该人来说,开店的机会成本是,他开店所需投资用于储蓄可得到利息(或把所需投资用于其他用途可得到的收益),加上他不开店而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工资。生产(经营)能力已经充分利用或接近充分利用的时候,或者当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供应不足的时候,机会成本对正确决策有一定意义。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西蒙曾说过:决策时选择出来的最优的方案只有一种,而其他的可能方案虽不及最优的方案理想,但如果采用也能带来效益的,放弃这些方案就势必失去这部分效益,因而决策中将选择某一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效益称为选择该方案的机会成本。 可见,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与所作的选择有着千丝百缕的关系。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人们计算机会成本一般只是为了找到最佳的要素组合,从总体上得到最大的利益。我国也有一个与盖茨类似的不愿意上大学的例子,那就是姚明。姚明同火箭队签订了5年的合同,火箭队付给他的薪酬是7000万美元,加上他平时代理的广告收入,据说他的年收入已突破1亿美元,但是如果他选择去读大学的话,这些收入很可能都会失去,也就是说,与在NBA打球相比,他选择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要大得多。 机会成本不仅仅是名人作出选择时才会用到的,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选择就需要计算机会成本,因此,这是一个对于任何人都很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人们在决策时,经常会比较各个备选项的成本和收益,只有所获利益高于成本,人们才更倾向于采取行动。 人们的所谓理性选择,就是以机会成本为权衡做决策。当你决定要不要换一份新工作时,你就得拿新工作和其他条件与现有工作的收入和条件去做对比。因为你的现有工作的报酬是你选择其他新工作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大,选择空间就越小,选择也就越难。许多人终生动弹不得,就是因为机会成本太大。许多人一生最终碌碌无为,就是因为舍不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2012-10-04 16:15:49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机会成本的经济学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制定国家经济计划中,在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新产品开发中,乃至工人选择工作中,都存在机会成本问题。它为正确合理的选择提供了逻辑严谨、论据有力的答案。在进行选择时,力求机会成本小一些,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最重要的准则之一。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递增法则及其原因 机会成本递增法则是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递增,即要放弃更多其他产品的产量。

资源有限及要素间的不完全替代性是机会成本呈递增趋势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用于生产其他的经济资源逐渐减少,造成该经济资源相对稀缺,价格增加,在所放弃的其他产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所放弃的最大收益即机会成本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换言之,机会成本递增。这也可以用来解释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有时也称为“凸性”)的原因。 基本简介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的。例如,农民在没有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而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拿融资租赁和贷款比较谁的融资成本高,如果不

关于机会成本的理解

你的选择是最优的吗?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选择,选择走哪条路,选择上大学还是打工,选择一件衣服还是一本书,甚至过年了,我们是选择回家过年还是出去打工挣钱,如果我们回家了我们享受了与家人团聚的乐趣,却失去了外出打工所挣的钱。这都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体现。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来说,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用于其他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为代价的。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一般的,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从个人角度分析,对于一件事,不同的抉择都有不同的机会成本。例如,寒假到来了,同学们都在考虑要回家过年还是外出打工,还是留在学校学习。这是三种不同的选择,所带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如果其中一位同学选择回家过年,那么他将享受到与家人,朋友团聚的乐趣,而他将失去外出打工所获得的经验和收入报酬,他也将失去留在学校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我们假设这三种选择都获得一个收入报酬,假如这位同学选择了回家过年,那么他回家过年的机会成本就是他外出打工或留校学习的所获得最大收入报酬。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选择可以直接用货币来度量,而有的选择却不可以直接用货币度量,比如回家过年和亲人团聚带来的快乐。但是在上例中我们假设他们都可以用货币来度量,但是他们所带来的收入效用的大小却与每个人不同的观念有关,比如同学1认为亲人最重要,那么对于他来说回家过年带来的收入报酬最大,而同学2认为留在学校学习最重要,因为他认为现在学习是为将来更好的生活做准备,所以对于他来说留校学习获得的收入报酬最大,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观念就认为哪种选择比另一种选择带来的收入报酬大,应根据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来做出判断。 对于机会成本中,我们说它是我们放弃的所有的其他的选择的中的最大的收入报酬,假设我们已经做出了选择A,那么在剩下的其他抉择中选择最大的收入报酬做为选择A的机会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考虑完全我们所有的选择。有时候我们分不清什么是机会成本什么不是。比如,看电影时,付了钱发现电影不好看,电影票的钱是已经花出的钱不算机会成本,如果你后悔买票,那么你现在的选择是继续看下去还是离场,如果继续看下去,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离场所带来的收入报酬,而不是你花了多少钱买的电影票。 现在我用一个例子在阐释一下我所理解的机会成本,假设我现在面临三种也只有这三种选择A、B、C,A是考研继续深造,为将来更好的工作生活做准备;B是工作开始挣钱,减少自己带给家里的负担,减轻父母的压力,另外还能获得收入报酬;C是出国留学,为自己镀金。假如我选择A,那么我将继续需要

用机会成本法计算生态环境供水经济效益

收稿日期:2006Ο01Ο10 基金项目:水利部科技创新资助项目(SCX2003—08) 作者简介:陈宁(1967— ),男,江苏泰州人,博士,主要从事水电能源规划研究.用机会成本法计算生态环境供水经济效益 陈 宁1,张 健2,谭浩瑜3 (1.江苏沙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江苏溧阳 213333;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3.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针对生态环境供水的特点,采用机会成本法分析生态环境供水经济效益并计算其影子价格;并根据河流下游各用水部门供水保证程度,提出借助农业灌溉经济效益计算生态环境供水经济效益的方法.最后以某河口地区为例,计算了该地区生态环境供水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会成本;影子价格;线性规划;生态环境;灌溉效益 中图分类号:F4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Ο1980(2006)05Ο0583Ο04 由于生态系统属于环境资源,而环境资源为非市场商品,无法进入市场,因而难以由价格机制对生态系统价值做出准确评价,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估测.通常对环境资源价值的实证评估方法可分为两类.(a )直接评估法:通过被调查者对环境偏好的陈述来直接显示其对环境质量的偏好,常用的方法有意愿评估法、偏好陈述法等.(b )间接评估法:经济学家通过观察被调查者在相关市场中的行为,来估计个体对于环境质量的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旅行成本模型法、享乐主义定价模型法、剂量Ο反应法、转移支出法等[1]. 生态环境价值往往表现出不完全市场、外部性、非排他性、不对称信息等市场失灵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实证评估方法不易准确定量其经济价值,因此经常引入偏好、效用和消费者剩余等带有主观色彩的概念来度量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而带来价值度量的较大偏差.采用河流下游断流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损失)评估的方法,虽可直接计算生态环境供水经济效益,但可操作性较差. 本文针对具有多种用途的河流下游水资源,在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户之间存在相互挤占的情况下,借鉴机会成本概念,研究了生态环境供水经济效益. 1 影子价格分析方法 1.1 影子价格的一般概念 资源优化配置的线性规划中存在对偶规划.一旦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各种资源的最优价格就是影子价格.当社会处于某种状态时,影子价格能更好地反映资源的价值、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资源的稀缺程度,使资源配置向优化方向发展. 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市场价格取决于供求状态,当供求均衡时,价格趋于稳定.此时,需求者为多购买单位货物所支付的价格———边际产品价格,恰好等于供给者多生产单位货物的生产成本———边际生产成本.该均衡状态下的市场价格,即为线性规划所求的影子价格.由此看来,排除市场价格不合理因素后采用的计算价格,已不同于线性规划所描述的影子价格.从这个含义出发,机会成本、市场价格等具有影子价格的作用,可列为影子价格的范畴[2]. 1.2 影子价格计算的基本方法 影子价格的基本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即总体均衡分析法和局部均衡分析法.总体均衡分析法虽然理论上比较严密,但应用比较困难;局部均衡分析法则需要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的供需环境来具体确定影子价格. 机会成本法属于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机会成本又称广义的影子价格,是指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当第34卷第5期2006年9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 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V ol.34N o.5Sep.2006

西方经济学分类模拟题成本论有答案

西方经济学分类模拟题成本论 一、名词解释 1. 机会成本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别的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2. 隐性成本 答案: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

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 摘要 在经济学里面,我们可能会觉得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有点难以区分。然而,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又是在经济分析里面最常用到的概念。所以本文主要关于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 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区别联系应用 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定义 在微观经济学里面,机会成本的定义是:当做出一个决策时不得不放弃的其他选择中最好的那一个就是这个决策的机会成本。比如说,我花了一个小时上网,如果我不上网,我可以花这一小时去看书,学习一些新知识。如果你是学生,并且这门新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来说很重要,那么花这一小时看书就算是你放弃的选择里的最好的选择,那么你上网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了学习一小时的新知识。边际成本就是再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就比如说,一个印刷公司出版了一本莫言的小说,而这又是第一次出版。所以这个印刷公司需要给莫言一定的稿费,还有就是印刷的成本,比如纸张什么的。后来这小说卖得还好,公司决定再次出版,这时公司在印刷一本书所花的成本就是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区别和联系 从定义上,我们就知道边际成本就是在生产一件产品所花的成本,而机会成本就是你做一个决策时,你所放弃的选择里的最好的一个。我们知道,边际成本是实实在在的投入,并且投入之后有产出;而机会成本就是你在做决策时放弃的选择,不是实实在在的投入。 联系就是,为了做好一个决策,我们必须把这两个都考虑到。比如在做一个决策时,我们首先要考虑边际成本,就是我们还有没有足够的资本来给我们生产。同时,机会成本则是让我们找到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 所以我们在做决策时或者经济分析时,我们应该找到边际成本以此来确定我们能生产什么或者有什么选择。然后利用机会成本来衡量,以便于选择最好的决策。 当然,我们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我们所要考虑的远不止这些。我们还要考虑沉没成本之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