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

在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
在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

在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早期弗莱堡时期海德格尔哲学

论文作者孙周兴

论文关键词现象学/解释学/解构/形式指示,论文来源江苏社会科学,论文单位南京,点击次数100,论文页数87~93页2000年2000月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114675509.html,/paper_81346021/ 早期弗莱堡讲座是海德格尔前期哲学的真正起点。海德格尔这个时期思想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方向是现象学与解释学。海氏以“现象学的解构”对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了解释学的改造,同时又以集中表现为“形式指示”的现象学方法对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解释学作了现象学的改造,从而使现象学和解释学在相互交织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海德格尔在早期弗莱堡时期(1919年至1923年)的讲座的特殊重要性早就为学界所认识,尽管这些讲座稿是最近一些年来才被公诸于世的。奥托·珀格勒尔(Otto P@①ggeler)在六十年代就已经指出,海德格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几年里做的讲座中显示出“一个全新的出发点”,因为在那里“实际的生命”成了问题(注:参看奥托·珀格勒尔:《海德格尔思想之路》,弗林根1983年,第27页以下;以及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译本,第98页以下。)。珀氏在此指的就是海德格尔的早期弗莱堡讲座。科克尔曼斯(J.J.Kockelmans)认为,海德格尔思想在1916年至1926年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海德格尔思想实为《存在与时间》的起源(注:参看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商务印书馆,1996年,中译本,第15页以下。)。现在,随着海德格尔《全集》的陆续出版,人们已经占有了基本的讲座材料,从而有可能更清晰地了解和研究这个时期的海氏思想了。

海德格尔本人也是重视他在早期弗莱堡时期的哲学开端的。他在生前曾多次忆及这个时期的讲座,如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说他的“实际性的解释学”是在1919/20年冬季学期以来的讲座中形成的(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图宾根1986年,第72页。);在《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中,海氏也曾提到过1923年夏季学期的讲座,即《存在学(实际性的解释学

)》(注: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弗林根1986年,第95页。)。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前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发表的基本思想,在早期弗莱堡时期的讲座中就已经初步

形成了,或者说,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定向。

因此,早期弗莱堡时期是海德格尔前期哲学的萌发、形成期,这个时期的讲座尤其能生动向我们呈现这位思想家艰苦探索的心路历程及其思想渊源的复杂性。科克尔曼斯指出了在这个时期的海德格尔哲学中起作用的几个主要因素,其中有:海氏对宗教和神学(原始基督教和现代神学)的关注;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深入探讨;对现象意义的重新解释;对解释学及其传统的认识;对欧洲文学(特别是希腊文学和德语文学)的长期关注;对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新康德主义)的深入研究;与狄尔泰著作的接触;等等(注:参看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商务印书馆,1996年,中译本,第15页。)。这些因素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在上述讲

座中得到了呈现。

尽管影响海德格尔早期哲学的因素繁多,但如果从其思想成果来看,特别是从其1927年发表的《存在与时间》来看,我们仍不难发现其中最主要的的两个因素,那就是“现象学”和“解释学”。或者说,海德格尔在早期弗莱堡时期多维度的思想尝试,逐渐汇聚到“现象学”和“解释学”的主题上

了,形成了他所谓的“现象学的解释学”思想。

许多研究者讨论海德格尔前期的哲学,往往喜欢称之为“解释学的现象学”(hermeneutische Ph @②nomenologie)(注:参看奥托·珀格勒尔:《海德格尔思想之路》,弗林根1983年,第67页以下;以及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译本,第98页以下。)。这

个提法之所以比较流行,我想最基本的一个原因,是多数研究者更愿意或者习惯于从“现象学运动”的角度来理解海氏的前期哲学。这当然没错。但据我接触的材料来看,前期海德格尔,无论是在早期弗莱堡时期还是在马堡时期,都没有明确地用过这个名称。最早在1919年夏季学期讲座中,他用的是词序倒转过来的提法,即“现象学的解释学”(Ph@②nomenologische Hermeneutik);之后在1921/22年冬季学期讲座中,他依然采用了“现象学的解释学”这个提法(注:海德格尔:《全集》,第56/57卷,美茵法兰克福1987年,第131 页。以

及海德格尔:《全集》,第61卷,美茵法兰克福1985年,第181 页。)。至于在他生前出版的著作中,我既没有看到他直接用过“解释学的现象学”,也没有看到他说过“现象学的解释学”。在海德格尔六十年代的一次与日本人的对话中,倒是出现过“解释学的现象学”这个提法,但却是“探问者”(即日本学者手冢富雄)讲的,而非出自海德格尔之口——尽管海德格尔当时也没有否认,而似乎是认可这个提法的(注: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弗林根1986年,第97页。)。

仅从词语构造方面来看,“解释学的现象学”和“现象学的解释学”两个名称应该是有所分别的,涉及到在前期海德格尔哲学中现象学与解释学何者为“主体”,谁“修饰”谁的问题。或许我们由此也可以联想到海德格尔的“立场”问题——他主要是立身于现象学呢,还是立足于解释学?或者说,海德格尔哲学的“主体”到底是现象学的呢,还是解释学的?不过,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既有“此在的现象学”一说,亦有“此在的解释学”一说,并且明明白白地说:“此在的现象学就是解释学”(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图宾根1986年,第37页。)。照此看来,现象学与解释学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了。在这里,重要的是恐怕就不是名目的认定,而是对海德格

尔哲学这两个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体认。

海德格尔对现象学的理解颇显简单,归纳起来,似乎可以形成以下三个基本点:其一、现象学是一种“方法”,一种“研究方式”,一种“看”法——即所谓“现象学的看”;其二、现象学的主要成就为“三大发现”,即“意向性”、“范畴直观”和“先天性的原始意义”;其三、现象学方法包含着三个“基本环节”,即“还原——建构——解构”——“现象学的还原”、“现象学的建构”、“现象学的解构”。

这几个基本的观点,海德格尔主要是在他二十年代中期的马堡讲座中公布出来的(注:参看海德格尔:《时间概念的历史导论》(1925年马堡讲座),美茵法兰克福1979年;《现象学的基本问题》(1927年马堡讲座),美茵法兰克福1975年。)。这些讲座迟至七十年代以后才公布于世。而在前期公开发表的著作中,他并没有明白地谈论过上述的“三大发现”和“三个基本环节”。因此,胡塞尔大概是无从知道海德格尔的这些思想的。假设胡塞尔生前已经知道了海德格尔的这些

思想(即海氏的“现象学”观),那么他

能否认同,又会有几分认同呢?这个假设的问题并不假,实际上是有关这两位现象学大家的思想

的关系(一致或分歧)问题。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现象学上无疑是有诸多分歧的,两者之间的分歧实已成为现代哲学中的一大公案。我们这里不可能展开对此课题的全面清理,而只能谈谈最为显著的相关方面。在上述几点中,最能使胡塞尔感到新鲜和异己的,应是海德格尔所讲的现象学方法的“三个基本环节”,特别是其中的“现象学的解构”(Ph@②nomenologischeDestrukiton)。此所谓“解构”,恐怕是胡塞

尔闻所未闻的,也是他最不能容忍的一项。

在三个“基本环节”中,首先是“现象学的还原”。尽管海德格尔说他的“还原”已经不是胡塞尔的“还原”,因为胡塞尔的“还原”是以“先验意识”为指向的,而他自己的“还原”则是以“存在理解”为指向的,但无论如何,海氏的“还原”所含的现象学的基本原则毕竟还是胡塞尔式的,还是源于胡塞尔的。其次,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建构”。虽然是所谓“根据存在者之存在及其结构对这个预先确定的存在者的筹划”,说白了,就是对“此在”的“理解”和“筹划”,即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但这种“建构”(Konstruktion)显然还是与胡塞尔的“构成”(Konstituion )难脱干系的(注:胡塞尔认为普遍的构成性力量乃是“先验主体性”,而海德格尔则认为这种构成力量乃在“存在之真理”中,后者又在此在之存在中发生出来。参看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译本,第89页。)。唯最后一个环节,即“现象学的解构”,完全不能与胡塞尔挂起钩来。这就特别令我们深思了。

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试图表明,“现象学的解构”对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解释学”构想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是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改造”或者“发展”的重要一环。要摆明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关系,或者海德格尔对现象学和解释学的贯通,“现象学的解构”是一个关键的切入口。

而这个关键的思想是在海氏早期弗莱堡时期形成的。

在早期弗莱堡时期,除了不断的教学讲座之外,海德格尔少有作文,只写过一篇关于雅斯贝尔斯的《世界观的心理学》的书评。在这篇写于1919/21年的书评中,海德格尔虽然还没有明确形成在后来的马堡讲座以及《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Dasein)概念,其概念和表达方式亦显得

曲折费解,但其中已透

露了早期弗莱堡时期的海德格尔哲学的基本定向,即他所谓“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基本思路。

海德格尔在文中首先肯定了现象学的“方法原则”,即现象学的“无前提性”或“非预设性”,认为哲学的批判工作应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象学批判”,是一种“无前提的”的批判。但紧接着,他又对这种“无前提性”(“无成见性”)作了重新解释,也可以说是作了一种解释学的转换或深化。海德格尔明确指出:“一切直观之实行都发生在某个确定的方向和某种预先取得区域的先行把握(Vor -griff)之中……无前提性本身唯有在实际地以历史性的东西为取向的固有批判中才能被赢获。”

(注:海德格尔:《路标》,美茵法兰克福1978年,第4 页。)在这里突出一个紧张的问题:现象学的“无前提性”与解释学的“先行把握”(“先见”)如何能够统一起来呢?海德格尔一方面说哲学的批判工作是“无前提的”,另一方面又说这种“无前提性”只能在“先行把握”中获得,就此而言,“现象学的解释学”岂不能就像“圆的方”和“方的圆”一样么(注:参看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第233—234页。)?海德格尔不会不想

到这样一个浅层的矛盾。在海氏看来,现象学的“无前提性”这一方法要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必

须奠基于更原始的生命经验层面——现象学的思想方法只能以解释学的生命经验为基础。这就是说,在通过解释学为现象学“奠基”意义上,海德格尔所谓的“现象学的解释学”并不构成一种矛盾。所以,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的“无前提性”标志着一种态度和方向;现象学的“无前提性”意味着:一种现象学的批判要探究的是“那个构成问题开端和概念性阐明的合乎直观方式的经验基础”(注:海德格尔:《路标》,美茵法兰克福1978年,第6页。)。这个基础不是现象学的直观,而是解释学的生命体验。现象学的直观经验并不是原始意义上的经验。

现象学的“无前提性”必须以关于“历史性的东西”的解释学经验为基础。海德格尔这里所谓“历史性的东西”(das Historische )是指我们“自身”(das Selbst)以及“自身”生命的“实行历史”(Vollzugsgeschichte)。他说:“我们自身就是历史性的东西,我们在历史性的东西中承荷自身”(注:海德格尔:《路标》,美茵法兰克福1978年,第34页。)。这个我们“自身”的存在,即

“我在”

(ich bin),海德格尔称之为“生存”(Existenz)。现象学必须落实到历史性的“生存现象”上来。

海德格尔指出,最初现象学(显然指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本目标是“对理论经验和认识的现象的原始的重新居有”,这种现象学的意图是要形成一种“未变形的看”,即对在这些理论经验中的经验对象以及经验方式的“看”;但这是不够的,如果要“彻底领悟和真正居有现象学的哲学意义”,就必须“看”得更深更远,去“看”“在历史性地生存着的自身中的具有真正实际的实行联系的完满经验”。只有在历史性的“生存现象”和“生存难题”中,“哲学上的由胡塞尔首次开启出来的现象学的哲学基本态度,才获得了它的最为彻底的意义本源,并且明确地获得了决定性的关心方向”(注:海德格尔:《路标》,美茵法兰克福1978年,第36页。)。

海德格尔的哲思深深地植根于德国历史学—精神科学的思想传统之中,因而具有德国式的深厚的历史意识。这一点自始就构成了他与胡塞尔的基本区别。前期海德格尔力图克服的正是现象学的“无历史性”(Geschichtslosigkeit)。(注:参看海德格尔:《全集》,第63 卷,美茵法兰克福1988年,第75页。)他已经明确地意识到,现象学的“彻底化”必须在历史性的“生存”现象的基础上完成,必须把“历史性”维度引入现象学之中。而这样一种“引入”工作,海德格尔是在“现象学的解构”名下进行的。

在早期弗莱堡时期,海德格尔所谓“解构”也有别的说法,他也说“现象学的—批判的解构”、“历史的解构”等,此外也使用了“拆解”(Abbau)一词(注:参看海德格尔:《全集》,第63卷,美茵法兰克福1988年,第75、89及105-107、80页。)。这种“解构”或“拆解”首先是针对“传统”的。我们“自身”生存的历史性通过“客观化”而形成“传统”,而这种客观的“传统”总是在当前处境中发挥其作用,对“实际生命”构成一种“压抑”,因此就需要对“传统”进行“解构”。他指出:为洞察和阐明“生存现象”,必须对“具体的、作为以某种方式依然起作用的东西而被经验的传统”进行“解构”,通过这种“解构”把历史性的基本生存经验揭露出来;“这样一种解构按其意义而言依然植根于具体的本己的完全历史上的自身关心中”(注:海德格尔:《路标》,美茵法兰克福1978年,第34页。)。

“传统”首先是

哲学的传统或存在学的传统,所以,“解构”首先是对存在学哲学传统的“解构”。在《存在学》

讲座中,海德格尔甚至已经道出了在三十年代以后更明确表达出来的“存在历史观”,指出了

实施“返回步伐”(der Schritt zurück)的必要性。在他看来,“解构”或“对传统的批判性拆解”

首先意味着:“回到希腊哲学,回到亚里士多德那里”(注:海德格尔:《全集》,第63卷,

第75—76页。海氏在早期弗莱堡时期开设了几门课程专题讨论亚里士多德哲学,可以认为是

海氏“现象学的解构”策略的最早实践。)。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道出了“解构”的任

务是要“松动”僵化了的传统,“打破”由传统作成的一切遮蔽,从而以存在问题为线索,把古代

存在学的传统内容解构为一些“原始经验”(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图宾根1986年,

第22页。)。

这种“解构”显然是胡塞尔意义上的现象学所没有的,它与其说是“现象学的”,还不如说是

“解释学的”。诚如加拿大学者J.格隆丁(Jean Grondin)所言,这种历史性的解构乃是解释学

对现象学的真正贡献(注:格隆丁:“作为存在学解构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实际性的解释学”,

载《海德格尔哲学的现实性》,第2卷,美茵法兰克福1990年,第174页。)。我们可以说,海德格尔正是在“解构”的名义下完成了对现象学的解释学改造。

在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中,“实际的生命经验”概念的形成具有突破性的意义。现被

辑为《全集》第63卷的《存在学(实际性的解释学)》可以看作海德格尔在这个时期的思想

努力的标志性成果。所谓“实际性的解释学”其实就是海德格尔后来在《存在与时间》时期所

讲的“此在的解释学”。这个思想的来源同样是极为复杂多样的,但毫无疑问,狄尔泰的生命

哲学与原始基督教信仰中的实际生命经验乃是其中最基本的两个来源(注:我们这里主要讨

论海德格尔与狄尔泰的关系,但关于早期基督教的现象学解释是早期弗莱堡时期海德格尔的

一个项重要工作,对海氏形成自己的思想经验具有特殊重要性。参看奥托·珀格勒尔:《海德

格尔思想之路》,第36页以下。)。

有学者认为,狄尔泰对海德格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氏从狄尔泰那里选取了三个基本

主题,并且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第一个主题是,需要对人的存在的决定性特征进行的基本

的哲学分析;第二个主题是,时间透视以及人的“历史

性”的极端重要性;第三个主题是,对解释学方法的明确强调(注:H.P.里克曼:《狄尔泰》,殷晓蓉等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年,第313-314页。)。如果我们再概括一下,这三个主题就是:“生存”、“时间性”、“解释学”。它们正是前期海德格尔哲学的基本课题。

海德格尔在1917年之后的几年里着重研究了狄尔泰和施莱尔马赫的思想。尽管当时狄氏的一些重要著作尚未整理出版,但海德格尔尽可能完全地掌握了后者已经发表的作品。(注:参看海德格尔:《全集》,第59卷,美茵法兰克福1993年,第154页以下。)在早期弗莱堡讲座中,海德格尔采纳了狄尔泰生命哲学的一些基本词语,如“体验”、“生命关联”、“关联意义”、“生命经验”、“体验联系”、“作用联系”、“实际性”等等。不过,海德格尔却以现象学的方法对狄尔泰的“生命”概念和解释学思想作了批判性转换。这种转换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早期海德格尔使用的“形式指示”方法上,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形式指示”这种方法来实现的。

在早期弗莱堡诸讲座中,海德格尔经常提到“形式指示”;尤其在《宗教生活的现象学》讲座中,海德格尔专列第四章讨论“形式指示”,表明了他对自己发现的这个方法的重视。什么是“形式指示”

(Formale Anzeige,或译“形式显示”)呢?在海德格尔那里,“形式指示”是一种现象学方法,被称为“现象学阐明的某个方法阶段”(注:海德格尔:《路标》,美茵法兰克福1978年,第29页。)。对于这种方法,海德格尔是在与“普遍化”(Generalisierung )和“形式化”(Formalisierung)的区分中来加以界定的。

海德格尔首先对“普遍化”方法与“形式化”方法作了区分。所谓“普遍化”(或“概括”)实际上就是传统的属加种差的概念定义方法。以海氏的说法,“普遍化”指的是“按照种类的一般化”。海氏举例说,“红”是一种“颜色”,“颜色”是一种“感性性质”;或者,“快乐”是一种“情绪”,“情绪”是一种“体验”。“红”、“颜色”、“感性性质”以及“快乐”、“情绪”、“体验”,就构成一种“普遍化”。而且看起来,这种“普遍化”的概括过程似乎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一般性质”、“一般物”是“本质”(Wseen),“红”、“颜色”、“感性性质”、“体验”、“属”、“种”、“本质”是“对象”(Gegenstand

)。但问题是:从“红”到“颜色”或者从“颜色”到“感性性质”的一般化过渡,与从“感性性质”到

“本质”以及从“本质”到“对象”的过渡是不是同一回事情?海德格尔说,显然不是一回事。这里

存在着一个“断裂”:从“红”到“颜色”的过渡以及从“颜色”到“感性性质”的过渡是“普遍化”,而

从“感性性质”到“本质”的过渡则是“形式化”(注: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美茵法兰

克福1995年,第58页。)。

这个区分应该不难了解。按海德格尔的观点,“普遍化”与“形式化”有两点不同:其一,

“普遍化”是受某个“实事领域”(Sachgebiet)制约的,而“形式化”则是与实事无关的,至少是

无直接关系的;其二,由“普遍化”而获得的“普遍性”构成一个由实事决定的等级序列(属、种),

而在“形式化”那里情形就不同了,后者是没有等级秩序的。因此,说“人是理性动物”是“普遍化”,而说“人是一个对象”就是“形式化”了。前者是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无论“人”还是“动物”

都是有“实事内容”的,是有“内涵”的;后者则是一个“形式的”规定,其中的谓词“对象”不是实

指的,并不受制于实事,而是一个纯形式的规定性。那么“形式化”是如何产生的呢?海德格

尔说:“我并不是从对象中看出什么规定性(Wasbestimmtheit),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注视?

对象的规定性(Bestimmtheit)。我必须忽视什么内容(Wasgehalt),而只注意:这个对象是

一个被给予的、按照态度而被把握的对象。所以,形式化起于纯粹态度关联本身的关联意义,

而绝非来自…一般什么内容?。”(注: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美茵法兰克福1995年,

第58—59页。)

对海德格尔来说,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区分“形式化”与“形式指示”。在海氏看来,对“形式

的东西”(das Formale )的原始考察也是现象学的任务。现象学的“现象”不仅意指被经验者,

而且意指经验活动。“现象”是由“内容意义”(Gehaltssinn )、“关联意义”(Bezugssinn)

和“实行意义”(Vollzugssinn)三个意义方向构成的整体,而现象学就是对这个“意义整体”的

阐明。所谓“内容意义”是指在现象中被经验的“什么”(Was),“关联意义”是指现象被经验的“如何”(Wie),“实行意义”是指“关联意义”得到实行或完成

的“如何”(Wie)(注: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美茵法兰克福1995年,第63页。

海德格尔这里的思想显然是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相关的。)。这三者,简言之就是经验

内容、经验方式及其实行。

在海德格尔看来,“实行意义”才是“现象”的核心,“关联意义”必须在其“实行”范围内得到

阐明。据此,海氏指出了“形式化”的毛病。“形式化”获得的形式存在学的规定性固然没有说出

它所规定的东西的“什么”(Was),但恰恰由于为这种形式规定在内容上是完全无区别的,

它对现象的“关联意义”和“实行意义”来说是“灾难性的”了——因为它确定了“一种理论化的关

联意义”。更严重的是,它掩盖了“实行因素”,而且片面地以“内容”为指向。海氏说在整个哲

学史上,对对象性之物的形式规定完全支配了哲学。而“形式指示”的方法正是为了防止这种

偏见。“形式指示”与“普遍性”无关,也不是要对对象作理论性的把握,作出一个对象性的形式

规定。在“形式指示”中,“形式的东西就是关联性的东西。指示是要先行显示出现的关联——

却是一种否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为了警告!一个现象必须这样被预先给出,以至它的关联意

义被保持在悬而不定中。人们必须防止作出这样的假定:现象的关联意义原始地是一种理论

化意义。现象的关联和实行不能事先规定,而是要保持在悬而不定中。……形式指示是一种

防御,一种先行的保证,使得实行特征依然保持开放”(注: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

美茵法兰克福1995年,第64页。)。

在这里,海德格尔首先强调的是“形式指示”方法的防御性。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实际上

可以把“形式指示”理解为海氏的“现象学的解构”的一个环节和因素。作为一种“防御”策略,“形

式指示”具有现象学阐明的开端的意义,是指示性的、方向性的。海氏在别处也说,“形式指

示”不是要提供一个固定的命题,而是要把“理解带向正确的视野”(注:参看海德格尔:《全集》,第63卷,美茵法兰克福1988年,第80页。)。“形式指示”只是给出哲学批判的“开

端方向”,并不给出“对象之规定”(注:海德格尔:《全集》,第61卷,美茵法兰克福1985

年,第32页。)。通过“形式指示”,现象的“关联意义”并没有确定下来,而是“悬而不定的”。

可以看出,在方法意义上,海德格尔所谓的“形式指示”是要避免客观化(对象化)的哲学思

维,并不是要作出“什么”或“内容”的对象性

规定,而是要显示出实事(现象)的“如何”,即现象的“关联意义”和“实行意义”(注: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美茵法兰克福1995年,第63页。)。通过“形式指示”,海德格尔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前理论的、非对象性的经验构成方式,确立现象学的思想课题和思想开端。

正是有了“形式指示”这种现象学方法,海德格尔对于“生命”现象的“关联意义”的把握就不同于狄尔泰。在海德格尔看来,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意在通过对历史性世界的明确“构造”(Aufbau)来描绘生命的“内容意义”。但这种“内容意义”实际上只是给出一种抽象的表达。海德格尔指出,在狄尔泰那里,“只有生命中并且从生命而来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才被理解;生命只有在其客观化过程中才是可理解的”(注:参看海德格尔:《全集》,第59卷,美茵法兰克福1993年,第168页。)。也就是说,狄尔泰生命哲学和解释学关注的是生命的可客观化(可表达)的“内容”。在狄氏那里,生命体验本身并不给出理解,它必须以“表达”为中介才能得到理解。这就表明狄尔泰还停留在认识论的客观化思维的水平上,把理解当作对生命所表达的意义的把握。因此,狄尔泰把解释学称为“关于符号化了的表达的理解的方法论”(注:狄尔泰:《选集》,里克曼编,剑桥1976年,第249页。)。与之相反,海德格尔则力图通过一种对历史性世界的意义发生上的“解构”来寻求生命的“实行意义”,实即历史性的“此在”的“存在意义”。在他看来,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虽然隐含着“一种理解此在的存在的倾向”,

但“生命”本身却没有“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在存在学上成为问题,而这始终就是“生命哲学的根本缺陷”(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图宾根1986年,第46页。)。

在现象学上对生命现象的“实行意义”的“形式指示”,给出的是一种对生命联系的直观,而不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海德格尔认为,一种现象学的生命哲学决不能满足于对实际生命的描写,也不能满足于对“内容意义”的抽象表达,而必须指向一种关于“自身世界”的本源领域的直观。

在1919/20年夏季学期的讲座《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中,海德格尔提出了“辩证解释学”(Diahermeneutik)的设想(注:R.A.马克莱尔:“海德格尔对生命的实际性的原始解释:作为历史性世界的构造和拆解的辩证解释学”,载《海德格尔哲学的现实性》,第2卷,美茵法兰克福1990

年,第179页以下。)。以他的说法,所谓“辩证解释学”并不是传统辩证法意义上的,而是“在生命的意义关联之间的一种直观性的同时进行”,也就是要把“实行意义”与“内容意义”联系起来。在他看来,“理解”有两个方向:一是“受制于先行把握的”现象学的“拆解”(Abbau),即“解构”,二是受制于概念的“构造”(Aufbau),即“建构”。这两者被认为是“辩证解释学”的组成部分。这种寻求“建构”与“解构”之交互作用的“辩证解释学”显示出海德格尔思想中一贯的“中和”姿态。

然而,如果说狄尔泰更强调“构造”——正如其重要著作《精神科学中的历史性世界之构造》所标明的那样,那么,海德格尔显然更重视的“拆解”或“解构”方面,因为后者更具原始性意义。这也可以说是海德格尔与狄尔泰的一个基本分野。在海氏看来,通过“拆解”或者“现象学的解构”,就有可能把生命的关联意义深化为一种内在的“实行意义”;而狄尔泰所强调的生命的“内容意义”只是

一种派生的意义,具有一种表达的形态。

如上所述,我们认为,海德格尔的“解构”乃是接通现象学与解释学的一个主要通道。海德格尔实际上是在“现象学的解构”名下把实际性的、历史性的生命经验引入到现象学之中,从而使现象学获得了一种更原始的奠基。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的解构”同时也是“对现象学的解构”。海德格尔前期哲学的主体成份乃是解释学,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称之为“现象学的解释学”。其基本局面呈现为:以解释学为根本动力,去克服胡塞尔现象学的知识学倾向;以现象学为方法(特别是所谓“形式指示”的方法),去消除狄尔泰解释学和生命哲学的心理主义倾向和客观化思维特质。

前期海德格尔哲学中现象学与解释学的这样一种相互交织、相互改造的基本形势,使现象学和解释学都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前期海氏哲学因此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可能性,包含着现代欧洲大陆哲学的基本生长点。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前期海德格尔哲学是集“实际性的解释学”、“意识形态批判”与“解构”于一体的。而这种“一体性”或“统一性”表明,海德格尔之后主要在德—法思想界展开的争论——解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之争(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之争)以及解释学与解构论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之争)——“大多是人为的”(注:格隆丁:“作为存在学解构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实际性的解释学”,载《海德格尔哲学的现实性》,第2卷,美茵法兰克福1990年,第

174页。)。

这个看法或许不无夸张,但我们不得不同意一点:当代欧洲大陆的主流哲学(特别是德、法哲学)是以海德格尔哲学为源泉的:而海德格尔哲学尽管有着丰富的思想维度、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多的复杂变化,但其起点却是在1919年之后几年内的早期弗莱堡时期的哲学讲座中确立起来的。

脑与认知科学

脑与认知科学的区别 脑科学和认知科学都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人脑的本质。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人脑心智活动过程的科学。 一.本质上的区别 脑科学是智能科学的本质基础。大脑是人类的核心,是人类高级于其他物种的本质所在,是人类智能的发源地。众所周知,人们的一切思维、行为都受到了脑的控制。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大脑,让它来支配我们完成各种事务。脑科学的研究是为了赋予机器与人类相近的智能系统,所以要想让机器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我们必须要着手于大脑的探究。? 认知科学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中间体。诺贝尔奖的得主弗兰西斯?克里克在其著作《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中提出“人的精神活动完全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行为和构成及影响它们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性质所决定”。因此建立认知科学的激励的一个更深刻的原因是,人们要深入研究人自己的大脑和精神世界。顾名思义,认知科学是研究人认识和适应周围世界的过程以及与认知过程有关的神经系统及大脑的机理,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作为智能科学的中间体,它以脑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也反作用于脑科学,并未智能科学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的区别

人类从三个不同层面全面的研究大脑。第一个层面是生物学家和精神网络专家的战场,第二个层面是脑波技术专家和系统论专家的战场,第三个层面是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战场。脑科学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神经网络复杂构建中的单 个元件神经元以及神经元通信问题的研究。 2.脑科学对有关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的 机制的研究。 3.发育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是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4.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主要包括:感觉整合与认知的形成机 理;脑高级功能的功能定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与机理;大 脑神经网络功能连接属性及其动态分析等。 5.脑科学的研究是实现超极人工智能的必要前提。脑科学从 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和整体水平对脑功能和疾 病进行综合研究,并从脑的发育过程了解脑的构造和工作 原理。 认知科学研究目标旨在探索智力和智能本质,建立认知科学和新型智能系统的计算理论,解决对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若干理论基础和智能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 下面对认知科学的研究方面进行总结。 1.学习与记忆过程的信息处理 2.思维、语言认知问题

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演进:从福柯、哈贝马斯到霍耐特的论文

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演进:从福柯、哈贝马斯到霍耐特的论文 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在工具理性的意义上理解“理性”,强调“实践的意图”、人对于自然的绝对支配地位,忽视了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中人的交往行动方式和自由的限制,从而囿于意识哲学框架而不能自拔。福柯的权力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均以法兰克福学派为渊源,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为己任,致力于对早期社会批判理论二难困境的系统解决。其中,福柯主张权力的策略模式,在永不间断的策略斗争行动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哈贝马斯则主张主体间无支配的自由交往,把主体间相互理解置于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位置。但是,福柯偏离了规范共识和策略性互动,哈贝马斯也陷入了系统与生活世界二元结构的困境。这两种理论范式均不能成为新时期社会分析与时代诊断的规范性基础。霍耐特着力在后形而上学的哲学视野中继续为社会批判理论重构规范性基础。他的承认理论揭示了社会行动的“斗争和理解”的双重维度,为新时期社会斗争的兴起和主体间自由交往提供了规范性解释框架,从而实现了批判理论的“承认范式转向”。 一、福柯的权力理论与“非理性”的斗争 福柯的知识符号学分析一直阻碍着他对“个体起源”、“个体如何行动”等问题的清晰认识,致使他在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如何得到合理解释的问题上,陷入了自我矛盾的假设之中。只有在福柯试图运用“权力的策略斗争模式”系统分析社会事件和社会行动、并为时代作出诊断的意义上,他的权力理论才可称为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 福柯借用尼采的“权力关系多样性”理论,认为权力无处不在,是一种支配性、生产性的力量,如一张巨网笼罩在整个社会之上,一切社会关系均可从权力角度得到解释说明。但福柯反对将权力视为先于其实际表现和效应、具有恒常齐一性质的某物,反对以某一普适性权力概念作为出发点一劳永逸地解答所有现实问题的企图。他主张权力“去中心化”,从权力结构内部多元异质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考察权力,从而将权力微观化、复数化。正是在权力“去中心化”的意义上,他强调用斗争模式解释权力关系的动态性和多样性,认为一切个体(而非集体)均为权力所生产,为权力而斗争;言下之意是,权力主体并不是某一个或一类人,每个人都是权力的主体。 通常认为,权力一般可以作为契约规定或强力获取的拥有物(honneth, )。其中,前者源自人民权力的让渡,后者源于力量的对比,强者为王。福柯则反对这两种观点。他主张权力的策略模式,认为权力不应该作为一个固定的所有物和一个社会群体中某一个体的永久性特征,而应作为主体间策略冲突“敞开的”的产物。因此,社会权力的获取与维持发生在社会行动者之间不断的斗争当中,而不是发生在法律权力或强迫的单面行使中。 那么,在社会主体之间策略冲突的持续过程中,权力斗争的实现机制如何展现?福柯的“微观权力学”用“力量关系”来思考权力,把社会机体层次化、结构化、权力化,在微观层面考察渗透着权力效应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在宏观上把握社会中各种权力关系(结构)涌现和演变的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对人的压抑。(薛伟江,第17页)他视社会主体之间的策略行动为社会权力形成和实践体现的不间断过程。权力根植于长期不断的战斗、斗争,权力关系就是斗争关系,斗争是事物(人)的存在状态。一切都在权力斗争当中生长、灭亡、再生长、再灭亡,和平只是斗争的派生物。因此,权力总是许多具体个体间一种暂时的和不断重复的冲突形式。(honneth,)每个社会都处在持续不断的斗争状态之中,均是独立的个体与集体行动者之间策略关系的连结体。 可见,福柯利用权力概念是要揭示社会发展的“自组织”动力学,把社会首先理解为是一个策略斗争行动的永不间断过程。早期社会批判理论(如阿多诺、霍克海默等)跳过社会行动的现象,在一般意义上将社会结构静态地理解为自然控制活动的凝固形式。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则在动态上超越了早期社会批判理论,“是对阿多诺、霍克海默用历史哲学分析

马克思课哲学笔记

专题一 一、传统的方法 1、阶级分析法 现在基本不讲了,于是资本家就成了成功人士,无产者就成了弱势群体。 思想的优胜劣汰靠实践。 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污名化了。 现行的教材都是反马克思的,是教条的、形而上学的,是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 有一个名词叫“封建的社会主义”,比如毛泽东时代、朝鲜、东欧以及苏联。 研究任何问题都不要停留在情绪化的阶段。 2、经济分析法 把一切问题的根源归结于经济,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 3、历史分析法 将研究的问题放回当时的历史时空当中。如德里达、福科、齐泽克以及拉康等人的观点(镜像理论、集体无意识等)。 二、本单元的方法 1、现象学方法 面向事件来研究,既不神化,也不恶化,要研究真实的生活。研究问题要深入社会背景。 由历史主义导出的相对主义,其背后都意味着虚无主义(无好坏无是非)。 现象学(Phenomenology),用“显现学”来表述更好,它是研究如何将事情如其所是地显现出来的科学,是探讨事情的本质如何显现、显示自身的哲学。著名代表人物有胡塞尔、海德格尔。 2、基本原则 面向事情本身,通过“还原”而直接面向前认识的事情本身。 专题二 一、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基本概念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科学的概念应该广泛而非仅指自然科学。 研究方法就是正确的原则、方式和理论,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本课程所讲的就是方法论层次。 2、研究方法类别 现代西方的研究方法分为两大派: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的代表是机械论,是物理的世界,是实证的、因果的、数学化的、价值无涉的,总之是还原与实证。 人文主义则是主题参与其中的符号的意义的世界,是直观的、体验的,提倡表达与理解,总之是理解与运用。 3、科学研究方法的思想渊源 人本主义思潮(刺猬哲学):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 科学主义思潮(狐狸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 4、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偏颇与局限性 科学主义方法的局限性:机械地将自然科学的方法作为普适的方法强加给人文社会科学。这完全是自然科学认识模式扩散所产生的偏见,严重损害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性质和内容。

读《神农尝百草》有感

读《神农尝百草》有感 彭子淇六班 在寒假的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生动、有趣又感人的神话故事。名字叫《神农尝百草》。这个故事令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远古时代,人们靠狩猎生存,可抓到的野兽往往不够吃。这该如何解决呢?传说有一位炎帝,教大家耕种,识别五谷,种植白果,让人类生存下去。因此,人们称炎帝为神农。人们会耕种后,常常乱吃东西而导致生病,严重的便会死亡。神农心里焦急万分,决心尝遍所有的植物。这样一来,不就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什么有毒,什么能治病了。神农做了两个大口袋,左边装可以吃的,右边装可以治病的。他一出门,就看见一片矮绿丛中有许多小嫩叶,刚含进嘴里,就滑到肚子里了,把他的内脏都擦得清清爽爽。于是神农便把它放进左边的口袋里,并取名为“查”,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茶叶。就这样,神农每天日夜不休的走着,他的足迹遍布了高山峻岭。有一次,一个人得了一种疾病,于是神农不顾艰辛的找到了解药,可解药在很高的地方,想上去比登天还要难。神农救人心切,他便动手搭起了木头架,顺着这个架子慢慢爬上去,终于爬到了顶,采到了草药,救了这个人。这个架子便是传说的神农架

了。 神农背着两袋草药,仍在不停地品尝、采摘。有时偶尔遇到毒草,,他便马上拿出次采到的“查”,吞下去,毒便解掉了。可有一次,神农不幸采到了“断肠草”,还没来得及吞“查”解毒,毒性便发作了,神农临死前还紧紧抱着那两袋草药。 读完这篇,我觉得神农是一位为了帮助别人,宁愿牺牲的一个人。我们身边也有,不过要你去细心观察。警察叔叔为了救人可以连命都不要了。这种舍己为人的人是指得我们去学习的。

现象学和实证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对心理学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系02级刘宁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的产生涵义、对心理学的影响以及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对心理学发展的方法论意义,探讨中国的心理学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象学、实证主义、心理学发展 在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总体上有两大哲学思潮影响着整个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为发端,人文主义以现象学为基础。因此,在西方,实证主义和现象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两大对比基础”①,国内也有学者把它们作为支撑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两大方法论。其中,对于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国内有较多的文献分别分析了它对西方心理学派别的影响和在方法论上的涵义,但缺少在此方面的综合分析阐述。针对此种情况,本文试图在回顾现象学和实证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上,重点从现象学和实证主义两个方面对心理学发展的方法论意义进行探讨。 一、实证主义与心理学的发展 ㈠实证主义的产生及其涵义 实证主义亦称“实证论”,是现代西方的一种哲学思潮,产生于19世纪上半期,以法国哲学家孔德为主要创始人。孔德认为,实证主义的核心集中于“实证”概念上,,他把实证解释为具有“实在的”、“有用的”、“精确的”、“积极的”、“相对的”等意义。他在《实证精神论》中全面地论述了这六大实证精神要素,认为“实在的”是指一切知识必须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出发点,而不是神学与形而上学的玄想。“有用的”是指知识必须探索实在,反对满足人们空泛好奇心的无用知识。“确定的”是指致力于个人的以及人类精神的一致,反对对那些不着边际、悬而未决的问题作抽象的议论。“精确的”是指提倡观点的“明晰性”和“确定性”反对超越实在现象性质所允许的正确度去谈论事物。“积极的”是指建设性的,反对对现实的否定,破坏倾向。“相对的”是指人们对现象的研究具有相对的意义,反对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② ㈡实证主义与心理学的发展 实证主义是哲学与科学历史上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想或主张,它强调知识或科学只限于可以观察到或经验到的事实,除此之外,一切属于形而上学的抽象知识,既不能视为科学,也不能视为哲学。③ 实证主义在其发展前期主要表现为不同阶段的实证主义,其后期分裂为不同的理论和流派,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学说和流派如经验批判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将实证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孔德、穆勒、斯宾塞为代表。他们认为哲学应研究实在的和有用的知识和经验。第二阶段是以马赫、阿芬那留斯为代表经验实证论。第三阶段以施利克、卡尔纳普、费格尔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 ⒈孔德的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 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是对旧“行而上学”即思辩哲学进行清算和对当时自然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产物,其基本原则是,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科学的对象以可被观察的资料为限,观察的东西都被分解为元素。科学的任务并非解释现象,而只是描述现象,在表述规律时,它所回答的不是“为什么”问题,而是“怎么样”的问题。④ 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深深地影响了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他采用实验的方法使心理学脱离其附属的哲学而成为一门科学。正是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冯特极力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经验”,认为心理学理当和物理学一样,把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知识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物理学研究的是间接经验。?主张身心平行论?强调科学研究描述多于解释。?在方法论上,主张元素分析和实验内省。⑤此外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贡献还表现在以它为方法论指导的经典行为主义学派的形成。经典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明确了行为主义注重客观研究的观点。正如黎黑其《心理学史》中所说“行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实证论的分析是正确的这个前提而前进的,它采用的方法和理论是

[马斯,福柯,现代性]福柯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的争论

福柯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的争论 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的争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界前沿的一次伟大争论。在西方,对待现代性问题上,福柯和哈贝马斯代表了两种绝然不同的立场。福柯是现代性最著名的批判者,而哈贝马斯却是现代性最著名的辩护者。对于这次论争,前人也做过大量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侧而对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的论争进行了分析。总体上说来,主要是从福柯和哈贝马斯的理论来进行的比较研究,最终见出二者在理论上的差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仅仅是对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的理论比较,而没有发现二者论争的实质,更没有解决二者为什么会争论的原因。 福柯和哈贝马斯是在现代性这个问题上进行争论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尽管今人无法给现代性一个确定的界限和定义。对于现代性,安东尼吉登斯说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它的内部包含着丰富的而又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的方而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要真正分析清楚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的论争,还必须回到现代性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现代性的根源 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相对于前现代而言的。在前现代时期,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二者在所指上具有一致性。前现代时期,没有统一的计时工具和可见的机械钟,对大部分的人而言,时间和地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参照地点空间才会分清楚与自身相关的时间。事情总是和某个地点相联系对大部分人而言,社会生活的空间维度都是受在场的支配,即地域性活动支配的。随着现代机械钟的出现,时间逐渐变得精确,人们在辨别事物的时候不再是以地点作为基点,空间逐渐变成一个不确定的对象。空间变成一个不确定对象,时间也逐渐变得虚化。每个人都确信有着自己的空间,但无法从流动、变化、转瞬即逝中的事物中找到依靠。现代性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代同传统的决裂,传统的稳固性在时间里支离破碎,时间由零碎逐渐变成统一,空间迅速地膨胀,这是现代性出现的重要标志。 时钟让无法掌握的、流动的时间变得有掌握的可能,让盲目的人变得自觉起来,确定具体的上下班时间。这种统一时间的情况最初只是出现在某一处,渐渐地扩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虚化的时间让掌控空间变得可能。 统一时间是控制空间的基础。时间已经虚化,由完全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变成了可以掌控的形式在前现代社会,空间和地点总是一致的。时钟让人可以感觉到时间在流动,让一切变得转瞬即逝,传统不断被颠覆,不断地膨胀着空间。 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时间变得可以掌控,空间无限地膨胀现代和传统之间的界限变得愈加模撇现代的机器大生产、大工业通过技术、空间生产,使现代从传统中断裂,现代性的时间得以呈现;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使传统的、固定的、稳定的空间进一步打破,全球化的影响得以出现。现代性正是来源于此。 二、现代性的呈现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论意义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论意义 摘要 “存在在意识中的消融”是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思想的核心。胡塞尔认为,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只是“自在的对象”并不是“意向对象”,但是能被我们直观把握的对象或者说“明白清楚的感知”的对象是我们的意识中构造自身的,超越人的内在意识或者说在人的内在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体自身是不可能获得明见性的。因此,胡塞尔从思维的自明性出发,主张对一切事物的存在乃至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存在问题作“悬搁判断”或者放到括号中去,存而不论,来追求哲学的绝对自明的开端。通过现象学的还原,给所有的超越之物贴上无效的标志,使“存在”回复到“意识”中,对象在意识中构造自身,回到纯粹现象本身,即“回到事实本身”。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意义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内容 如何认识这种既非物质又非感性经验的“自我意识”呢? 胡塞尔认为,这既不能采用传统哲学的方法,也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采用他所特有的现象学的方法,即现象学还原法。所谓“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要从自然科学的认识还原到思维的直观认识,从超越的认识还原到内在的认识,亦即还原到纯粹的主体性上去。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说,“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说: 所有超越之物( 没有内在地给予我的东西) 都必须给以无效的标志,即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不能作为存在和有效性本身,至多只能作为有效性现象”。胡塞尔谈到过多种还原,但主要有两种: 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他主张通过先验还原引导人们进入哲学的观点,通过本质还原引导人们进入本质的领域,从而使人们领会或把握先验的“纯粹意识”。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不分先后。 (一)先验还原 先验还原又称悬置( epoche) 或括号法。“悬置”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希腊怀疑论哲学家,意思指中止判断或将判断搁置起来,对一切给予的东西打上可疑的记号这一点同笛卡尔的“我在怀疑”有异曲同工之处。胡塞尔借用这个术语来表示现象学对经验的事实世界采取的一个根本立场。例如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

读《神农尝百草》有感

读《神农尝百草》有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神农尝百草》有感(一) 我读完了《神农尝百草》这篇中国神话故事。我深深地被神农为民除害,冒着中毒的生命危险,甚至丧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相传上古时代部落首领神农为了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教人们分清五谷和杂草,教人们播种,受到人民的敬仰。等到人民生活安定下来后,神农又开始跋山涉水,四处寻找药草,为百姓治病。神农每天走啊走,他翻山越岭,采集草药,他尝遍了个中药草,花草,用它们就了无数人的性命。可是有一次,神农不辛尝到了“断肠草”,这种毒草实在太厉害了,神农还来不及把药草吞进去解毒,毒性就发作了,神农临死前还抱着他那药草。 人们隆重地安葬了神农,尊他为农耕和医药之祖。 读了这个神话,我想到我自己,有一点点疼也要喊“哇哇”,以后我也要像神农那样,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读《神农尝百草》有感(二) 暑期里,一本名叫《小学生一定要知道的200神话故事》的书吸引了我,听后大家可别笑我幼稚哦,它之所以能吸引我,是因为它里面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意义,让人读后感到舒畅万分。 这样吧,我先来给大家讲一下其中一个《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谁也分不清它们,当时人们只能靠

打猎为生,如果有人生病了,也不懂如何医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经历了许久年之后,有一个名叫神农的部落首领,带着他的众多手下去寻找治病救人的草药,在一座山上,发现了许多花草,但山又高又陡,没有人敢上去,虽然手下不断地劝阻神农放弃,但他却信心百倍地想登上山顶去采摘。经过了百般周折,神农终于爬到了山顶,而且亲自去品尝各种百草的味道。传说中他成仙了,后人又称他为炎帝。 从故事中,我理解了万事开头难,而且要做好做成一件事情更难的道理。要取得成功,不是十分简单的事,它会有许多的困难险阻,如果退缩放弃了,那成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相反,如果面对困难我们能迎头赶上,并且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那成功一定会是我们的,就象神农一样,努力了,奋斗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对我来说,知识就象是高山上的百草,我只有好好学习,不怕辛苦,多学、多问、多练,高山上的百草也一定会属于我。 这只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其它的故事也都非常的精彩,真是让人百读不厌。 读《神农尝百草》有感(三) 在寒假的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生动、有趣又感人的神话故事。名字叫《神农尝百草》。这个故事令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远古时代,人们靠狩猎生存,可抓到的野兽往往不够吃。这该如何解决呢?传说有一位炎帝,教大家耕种,识

韦伯与福柯现代性理论的比较 - 中国社会学网

韦伯与福柯现代性理论的比较 刘梦阳① (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摘要摘要::韦伯与福柯都是讨论现代性的大家,韦伯将现代性的负面比作“理性的铁笼”,而福柯将现代性对人们的监控看做是“全景监狱”。但是将二者的现代性理论放在一起比较的研究却很少。他们各自的理论有其显著的特点。二者在在现代性思想方面的差别主要集中在方法论、分析视角、对待现代性的态度和关注焦点这四个方面的不同。但是殊途同归,二者都对现代性进行有逻辑、有价值、有深度的批判。但是二者都剑指现代性的症结却都没有提出超越的方案和设想。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斯·韦伯 米歇尔·福柯 现代性理论 一、引文 提到现代性理论,学者们一般会把福柯与马克思、福柯与哈贝马斯、卡尔·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进行比较,但将韦伯与福柯二者放在一起比较的却几乎没有。他们一个是经典社会理论家,一个是后现代理论家(虽然福柯本人不认同这个说法);一个中规中矩,一个剑走偏锋。乍看上去二者的理论、思想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韦伯和福柯都是讨论现代性的大家,比较二者的现代性思想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二者理论既截然不同,又殊途同归。使二者的现代性理论碰撞,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火花。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福柯与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差异 (一)方法论的差异方法论的差异::理想类型与系谱学 韦伯的学术研究都是在他的理想类型的方法论的指导下展开的。韦伯的理想类型意味着“每一种定义都不是要穷尽性地描述推理和社会的特殊情形,而是要提供一个概念框架。”[1] P33理想类型是研究的“工具”,而非社会“模型”。 ① 作者简介:刘梦阳,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概述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概述 我们可以把现象学方法广义地理解为“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具体分为(1)悬搁,(2)本质直观(还原),(3)先验(超越论的)还原。在某种意义上说,以悬搁为出发点,可以从本质还原到先验(超越论的)还原,也可以从先验(超越论的)还原到本质还原。 一,本质还原--排除事实,还原到本质(观念) 本质直观=本质还原 本质直观或本质还原的方法是现象学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唯一具体的操作方法。在《逻辑研究》中,本质=观念=eidos。通常人们在谈论某物的时候,或者是思想中的存在,或者是自在的超越的存在。胡塞尔则认为,观念之物既不存在于空间之中(外在的超越存在),也不存在于时间之中(单纯的主观存在),它是超时空的存在。 胡塞尔在1925年的讲座《现象学的心理学》中为本质直观规定了一个新的名称:“自由想像的变更法”(本质变更法)。倪梁康教授在《意识的向度》中分五步描述了本质变更法的基本特征(P27-32)。 1、本质变更法的初步过程 经验被看做出发点和基础,而本质变更法则是在想像中进行的。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孩子无法进行任何想像,不过想像又可以超出经验之外,经验有限而想像是无限的。在想像中,事物“浮现”在我们

眼前。例如一把红椅子,在获得本质之前我们只知道一堆感觉材料而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我们可以自由地任意地进行类似的想像,例如一张红色的床、一张红桌子……于是我们会发现,在变更过程中以及由变更而产生的变项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常项,忽略了变项,有一个统一保留了下来--红。这就是在杂多的变项中把握更高层次的一致--常项。 2、本质变更法的深入 最初层次的本质变更须以经验为开端,以后的本质变更则可以摆脱经验,直接对第一层次所获得的一般本质本身进行自由想像的变更了。从一系列的变更中获得了“红”的一般之后,我还可以再进行各种系列的变更,由此而把握住黑、黄、蓝、绿的一般。这是同一层次的递推。在这个变更系列中,黑、黄、蓝、绿等一般之物,观念本身成为杂多的变项,从它们中在更高阶段上观察到一个一般之物,一个出自观念的观念,一个观念的观念--颜色,它构成了颜色的区域范围。 3、本质变更的概括说明 我们进一步将这些把握到的观念据为己有,我们命名它们,将它们陈述出来,如红的概念,颜色的概念。这样,一般陈述便成为可能,如:红是一种颜色。不恰当地说,我们不能说观念=命名,而只能说命名是关于观念的命名。换言之,观念=绝对的被给予性。 4、本质直观与一般化的区别 变更过程把握的对象是观念,一个超时空的观念是无所谓变化的。

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

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 在西方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狄尔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充分 认识到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且把解释学由单纯的文 本研究扩展到对现实世界中的人(Mensch)的研究,创造了所谓“生命解释 学”(die Hermeneutik des Lebens)。狄尔泰因此不仅赋予了解释学以方法论 的意义,而且还承认解释学就是哲学的过程,从而使解释学具有了认识论的意义。正是在狄尔泰的努力下,解释学才由传统解释学进展到当代的伽达默尔的 所谓哲学解释学。 一 作为施莱尔马赫的再传弟子,狄尔泰的哲学生涯开始于施莱尔马赫研究。还是 在读书期间,他撰写的《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独特贡献——与以往这门科学 所做的工作之比较》探讨的就是解释学在施莱尔马赫那里的重要意义。在这篇 论文中,狄尔泰第一次注意到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着重研究了施莱尔马 赫用解释学的方法探讨基督教思想的问题。他发现,施莱尔马赫运用了分析和 解释柏拉图的方法去考察基督教的理念,对世界采取浪漫主义的解释,尤其是 在解释新约保罗书信上,这点表现得尤为明显。该论文1860年获得施莱尔马赫 基金会颁发的双倍奖金,狄尔泰不仅借此完成学业,而且从此开始编辑施莱尔 马赫书信集,并且撰写他的早期主要著作《施莱尔马赫传》。对狄尔泰来说, 这篇论文获奖并不是重要的,真正重要的,这是他的哲学生涯的真正开端。他 自己在获奖15年以后曾说过,他就这篇论文所做的工作引导他构造自己的基本思想。 如果说狄尔泰早期对解释学的重视还不是自觉的,那么,从19世纪60年代中 期开始,他在建构自己的精神科学体系时则有意地把解释学当做精神科学的最 重要方法。特别是在他把“体验”、“表达”和“理解”当做精神科学的核心 内容予以诠释时,解释学在他那里就作为全部精神科学的重要方法而得到彰显。这时,“理解”概念获得进一步的阐明,“理解”不只是帮助我们对理应认识 的内容的把握,而且还涉及有关这个内容的普遍有效性。“表达”在他那里也 得到严格的规定,它与生命内容应当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狄尔泰以为,正是通 过对这些概念加以规定并形成特定的方法,“解释”作为一门学问才得以确立,并且经过体系化,它在本质上真正成为对“确定的生命表现进行理解的学问”。 ①“解释”这个概念现在不只是解释的艺术,而且还是理解的科学,认识生命 的方法。这样,解释学就是作为“对在文字上固定下来的生命表达进行理解的 技巧学。”②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施莱尔马赫对它的认识。 1900年,狄尔泰受到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之启发,开始了由精神科学到解释 学的“转向”。他在《解释学的兴起》中着重从语文学上讨论解释技巧的历史,同时关注解释过程的本质。他在这里赋予了解释学更加重要的意义。概念和范 畴现在不只是被应用在说明生命事实之中,而且还在这种说明之中反过来对概 念和范畴进行考察;解释不再像它原初那样仅仅是对某个人的个性或某部重要 的历史著作的特点加以挖掘,而是发展为对一切“精神创造”(Schoepfung des Geistes)加以阐释,并且直接深入到人类生命本质。 现在,对狄尔泰来说,原先把解释学当做一种方法去探讨“精神世界”已经过 于狭小了,他主张建立一种“系统组织的解释学”,要把应用于生命理解的概 念和范畴扩展到对它们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理解,通过对生命世界的分析和阐

最新《神农尝百草》读后感范文300字(精选3篇)

最新《神农尝百草》读后感范文300字(精 选3篇) 《神农尝百草》读后感300字1 中国有很多神话,《神农尝百草》也是其中之一。 很久以前,传说有一位炎帝,他看见老百姓经常因为误食而得病、甚至身亡,他很是心痛。于是他便下决心为老百姓提供帮助,自己为他们找食物、草药。一天,他出门了,腰上系着两个口袋,准备在左边放草药,右边放食物。刚出门,他就看见一种嫩绿的小叶子,他摘了一片放进嘴里,刚准备下咽时叶子就滑进了肚里。这种叶子进了他的肚子里后,把他的内脏擦洗的清清爽爽,使他舒服极了。神农觉得这种植物可以治病,就放在左边口袋里,并取名为“查”。神农走呀走,看见路边有一种小花,淡淡的红色,他摘了一朵放进嘴里,觉得甜甜的,浓香四溢,就取名为“甘草”,然后放进右边口袋。有时,神农尝到了毒花毒草,就吃“查”解读。就这样,他不停地为了老百姓尝百草。 可有一次,神农尝到了“断肠草”,他还没来得及吃“查”,就死了。 为了救人,神农连命都可以不要。神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神农尝百草”,千古流芳名! 《神农尝百草》读后感300字2 我读了《神农尝百

草》这本书,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位炎黄,他教大家种庄稼,因此大家称炎黄为“神农”,可是大家乱吃东西常常会死亡,神农看到了这种情况非常痛心,于是他决定出门去品尝所有的草。神农做了两个大口袋,他尝过以后能吃的草就放在左边的袋子里,他尝过以后不能吃的就放在右边的袋子里。神农出门时尝了几片叶子感觉很舒服,于是把它放进左边的袋子里并取名叫“查”,这就是现在我们喝的茶叶。就这样神农翻山越岭,尝遍了所有的草。有一次,一位病人快死了,神农辛辛苦苦为他找药,终于把病人赦活了。神农有一次不幸尝了”断肠草”,由于没有及时吃解药,结果他就死了。人们为神农举行隆重地葬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认真,并且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对社会对自己都要有一定的`责任。 《神农尝百草》读后感300字3 学期之初,经刘老师推荐,我买了一本《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书。这本书可吸引人了,一拿到手我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当我看到有一篇文章《神农尝百草》时,我觉得这个故事对我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名叫神农的人,为了给老百姓治病,历尽了千辛万苦,不怕死,不怕累,终于,找到了许许多多草药,让老百姓不再为生病而发愁,成了人们仰慕的大英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就能成功。

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智能科学与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假设 刘晓力 一、认知科学概况 认知科学是以研究人类认知过程、智能和智能系统、大脑和心灵内在运行机制的一门学科。20世纪70年代(50年代?)兴起,是心理学、语言学、神经生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学科。 认知科学不同的研究进路 认知科学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法划分为不同的研究进路 心理学进路 语言学进路 生物物理学进路 神经生理学进路 人工智能进路 广义进化论进路 复杂性科学进路 认知科学的起源 认知科学起源于不同学科领域,特别是: 图灵机概念的产生 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起 心灵哲学中以普特南(H.Putnam)和福多(J.Fodor)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的确立 心理学和语言学乔姆斯基(A.N.Chomsky)等反对激进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 . 认知科学所引发的一些基础问题成为20-21世纪之交涉及领域广泛、争论最为激烈的世界性的科学和哲学的热点问题。认知科学不同的研究进路,决定了关于它的哲学观上的巨大分歧和各种研究范式的激烈竞争。 二、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假设 D.Kirsh (1991)提出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的五大问题 1)知识和概念化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吗? 2)认知能力及其所预设的知识能否脱离其有机体进行研究? 3)认知的知识形态或信息形态的轨迹是否可用类自然语言描述? 4)学习能否与认知相分离加以研究? 5)是否有对于所有认知的统一结构? 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心灵哲学中的三个方面问题的困惑和困难 1、意向性问题 2、意识问题 3. 心灵是否是涉身的? Mark Johnson总结30年来认知科学的成就对传统哲学的挑战时说,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心灵本质上是涉身的; 思想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认知神经科学解读

认知神经科学 美国心理学家葛查尼革(M.S.Gazz0aniga)主编,1995年出版。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由170多位国际著名学者撰写。全书由11篇,92章,1400多页,百余张插图和27张彩色图组成。每章作者总结其研究领域的实验成果,概述了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篇的篇目为: 1 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可塑性(7章),阐明机体对环境反应中的机能和结构的灵活性(flexibility)多变性(Mutability),是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的重要基础。 2 神经发育和心理过程的发育(6章),介绍了一些神经生物学研究新技术,用当代脑功能成像成果来说明婴儿脑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 3 感知觉(17章)阐明单一感觉神经元的信息与主观感知觉的变化,神经元间编码和感知觉的多样性,信息加工组合及其对环境制约的关系。 4 运动系统的策略和规划(8章)从神经生物学讨论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对不同运动及其阶段的活动规律。 5 注意(8章)阐明各种感觉刺激在心理定向中的作用。 6 记忆(8章)阐明记忆过程和多重记忆系统的脑结构及其作用(包括海马、边缘系统、颞叶和额叶皮层等)。 7 语言(7章)从神经心理学,语言学和语言发展等方面讨论语言的获得,产生和理解的脑机制。 8 思维与表象(7章)从理论上阐明思维与表象的脑功能实时动态规律,在方法上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事件相位电位,脑构像技术和脑损伤病人的神经心理学与动物模型研究的成果。 9 情感(9章)阐明从恐惧到情感及其和意识的各种复杂情况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包括杏仁核、脑干、海马、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的理论。 10 进化理论(7章)讨论心、脑机能结构的进化及其种种理论之间的争论, 11 意识(8章)回顾了意识生理研究的历史,和20世纪60-80年代间的快速眼动睡眠与梦的关系,割裂脑病人和失语症等对意识神经问题研究的多种事实。 原著已于1998年编译成中文出版。为了帮助读者对本书形成这门新学科的整体概念,译者沈政撰写了一篇"总论"(见本书正文前),指出原著"为我们描绘出认知神经科学对基本认识过程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当代前沿科学专著。

哈贝马斯与后现代

哈贝马斯与后现代 管理学院08级人力资源管理 刘辉丽200800250029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认识及其主要思想,演绎了哈贝马斯的思想世界,并介绍了他对福柯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进行的强烈批判。 关键词:哈贝马斯现在性后现代法兰克福学派福柯 哈贝马斯简介 但凡听过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必定听说过一个名字——哈贝马斯,作为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可以说是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哈贝马斯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研究方面可谓成绩卓然,而他本身亦是一个不凡的人。1961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后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 哈贝马斯批判思想 关于哈贝马斯的批判思想的发展,可以总体规划为两种。19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他的批判视角主要在于“工具理性”,强调其“公共领域”理想模型。进入70年代后,他的批判视角逐渐从“工具理性”转向了“交往理性”,这一时期他的主要著作有《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交往与社会进化》、《交往行为理论》、《道德意识与交往行为》等。而哈贝马斯这种在“理性”批判视角上的转变,亦离不开其所构建的“公共领域”理想模型,二者密不可分。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哈贝马斯不但以系统严谨的社会批判理论对主体理性进行了剖析,同时也对后现代主义者的反理性进行了深刻反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领域”、“交往行为”等创新性理论,试图以

此重建现代性理性秩序,而这些思想、理论都是西方学者研究现代性、后现代性的重要资源。 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哈贝马斯不仅以严整的社会批判理论为基础对主体理性进行了剖析,而且也对后现代主义者的反理性进行了反驳,并且在此基础上试图重新构建现代性的理性秩序,以实现他对现代性的支持。面对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思想家所坚持的“现代社会里,终极价值的隐退终将造成意义的飘散、人性的压抑和自由的沦陷,这是现代人所无法逃避、无法克服的现实”的悲观失望的态度,哈贝马斯则对此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不同于黑格尔、尼采对于现代性批判的途径,哈贝马斯强调现代性理性视野应该突破传统的理性的反思批判,从而加大现代性重建的可能性。而哈贝马斯认为理性重建的主要方法就是“公共领域”的构建,也就是建立一个民主的、平等参与的、自由讨论的整合社会,从而使人们在平等的交往基础上达成相互理解与意见一致,缔造没有暴力没有压制,自由而和谐的共同生活,进而建设现代化民主国家。 除上述关于现代性的理论研究之外,哈贝马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和沟通行动论等学说,作为综合的社会批判理论,都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知识旨趣学说上,他认为知识的产生源自于人类的三种旨趣,而对历史一解释知识、经验一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的否认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主要凶手。而在沟通行动论学说上,他则认为,真正、完善的批判理论必须重视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行动才有可能把人类从被统治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克服现代社会的动机危机和信任危机。 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各种摩擦冲突不断,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的代表,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之间围绕着对“经验与规范”以及“革命”的理解所展开的冲突显得格外引人注意。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摩擦的存在,才促使哈贝马斯在思想理论的发展上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最终为整个西方现代思想做出了杰出贡献。 后现代 在现今社会,“后现代主义”一词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各类的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文章、电视节目等汗牛充栋,在那些知名的国际大都市,从发型设计师到时装营销员、从建筑师到出租车司机,各行各业几乎每一个人都听过后现代主义,

解释学

解释学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hermeneutics),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也许被描述作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文本”的概念“文本”的概念被扩展为书面文件。例如:讲话、表现、艺术作品和事件。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在细说或者诠译“社会文本”。 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哲学体系、方法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有关解释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它作为一种哲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释义学" 早在人类远古文明时期就已存在如何理解卜卦、神话、寓言意义的问题。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涉及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解释学”一词的词根hermes就来自古希腊语,其意为"神之消息"。当时,人们已把如何使隐晦的神意转换为可理解的语言的研究看作一门学问。中世纪的A.奥古斯丁、卡西昂等哲学家在对宗教教义进行新的解释时,逐步把以往对解释问题的零散研究系统化。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如何直接理解圣经本文的原则与方法的问题,对解释学研究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法学、历史学、语言修辞学等传统研究中也一直涉及解释学的问题。“解释学”一词于1954年首次出于J.丹豪色的著作中。但在18世纪以前,有关如何正确理解文意内容的研究往往被称作"释义学"。这类研究往往从实用性出发,实际上是一些零散解释规则的汇集。亦泽“阐释学”、"释义学”、“诠释学”。广义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涉及哲学、语言学、文学、文献学、历史学、宗教、艺术、神话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等问题,反映出当代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各门学科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既是—门边缘学科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哲学思潮。狭义指局部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等分支、学派。局部解释学泛指任何本文注释(包括备往今来的法律、《圣经》、文学、梦和其他形式的本文解释的规则和方法的理论体系。从古希腊人解释荷马的史诗和其他诗作开始.欧洲的古典学者就有注释古代文献的传统。中世纪后期形成了有关《圣经》经文和法律条文解释的“古典注释学”和考证古代典籍的文献学。一般解释学是对本文的理解和解释的—般方法论研究。它不同于各种局部形式的解释学,其目的在于建立以连贯—致的理解哲学为基础的一般而普遍的方法论。代表人物为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和意人利哲学家埃米里奥·贝蒂。埃米里奥贝蒂为了响应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发表《作为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的释义学》和《普遍解释是人文科学的方法》(1967)两书,试图建立以考察多学科中解释的模式为基础的普遍“理解”方法,规定一套解释的标准。哲学解释学泛指对理解和解释的现象的各个层次和各种情况的研究,它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对方法沦、对理解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以及对不同形式的解释的范围和假定等的哲学“反思”。哲学解释学有两种形式;(1)分析的解释学。涉及理解和解释、思维机器和日常语言等问题。它均一般解释学不问,虽然也涉及方法论,但是主要属于哲学性质。(2)人文主义的哲学解释学。其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和德里达等人。他们根据现象学的传统及其对客观知识的批判,对本文解释的条件进行反思。伽达默尔和德里达根据海德格尔对存在——神学传统的批判研究,力图在形而上学问题的具体情况中理解解释。利科与前两入不同,试图调和德国的解释学传统和语言分析哲学、心理分析学、结构主义思潮,认为本休论只存在于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