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5850906.html,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作者:李玲蔚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8期

摘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标志。它不仅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教学既要有外在的交际性言语活动,又要有内在的思维性言语活动。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汉语和英语之所以不同,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英语

很多国人在留学深造回国之后感受到在英语国家最受益的一点就是英语思维的养成,这一点不只是语言本身可以带来的感受,而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的补充和升级。

我们先来看几个不具备英文思维的例子:

例子一,是一个国外课堂很普遍的情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需要用英文表达某个观点时,他们首先会用中文在脑中思索,然后找出每个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再用英文讲出来。整个过程由于需要一个个的回想对应的词汇,而导致说出的语言磕磕绊绊,并且在讲完整句话后,发现老师和同学们并不能完全听懂他们的意思。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比如说课堂上需要做一段小演讲,来拉同学入伙他的项目小组,他想说:“如果您方便,我希望大家来参与我的小组。”但是字字对应翻译后却说出了:“If you are convenient, I hope everyone can join my small group.”首先,英语中如果表示“如果您方便”,不说“if you are convenient”,而说“if its convenient for you”。因为逻辑上要表示的是这件事对某人是否方便,而不是这个人本身是否方便。其次,我们汉语中经常说希望大家如何,但在英文中要小心说everyone,因为那意味着你希望所有人都参与你的小组,而实际上我们并不想表示要每个人都参加。最后,我们中文说小组,英文中对应的词就是group,不用再加一个small。这让我回想起以前曾经批过的学生作文,他想写小偷,结果写成了small thief,这表示的就是一个很小的小偷。那么以上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是因为他在用汉语进行思维,然后用英文单词一个个以汉语的规则和顺序组合起来,本质上是在用英文单词说汉语句子,所以外国老师和同学们听不懂。

例子二,也是我们中国留学生很普遍的一个情景:我们需要写一篇关于中国幼儿教育现状的小论文,满篇都在谈这个话题,但是老师给打的分数不但不理想,评语还是“跑题”。我们去找老师申冤,您看我没跑题啊,讲的就是中国幼儿教育现状啊!老师反问:“那为什么你的第一页都在写中国教育?而不是中国的幼儿教育?”我们说:“您往下看啊!我得一点点写啊!先从中国教育谈起,慢慢地就缩小范围到中国幼儿教育了,然后再慢慢地就谈到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了。”老师就不明白了:“那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进入主题呢?为什么要先绕两圈呢?”这也是因为他们在用汉语进行思维,虽然表面上是在用英文写作,而且每句话都不像之前提到的“if you are convenient或者small group”一样,而是清晰可懂的句子,但是却没有用英文文章的逻辑和思维来成文,而导致读者找不到重心,读不懂我们的文章。

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日期:

关于英语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Andrew 2012年12月15日 更多关于欧洲共同框架语言标准,请参看Wikipedia网站相关文章: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目标语言为核心技能来思维;以及研究方法 由于语言思维能力是对逻辑、价值和嵌入在目标语言中的沟通方法最直接的理解,所以语言思维能力是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综合提升的关键。能够发展好这一能力的人可以学习得更快,把学会的内容保持得更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把学到的内容立即和不断转化到学校、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社会、学术成功应用环境中。因此,我们也讨论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应试我们的今后学习中两个重点之一。 另一重点是进行一些美国标准初中和高中英语学科内容的学习,那是作为母语的北美和一些国际学校学生的学习课程。这包括一些书籍的阅读、课上对不同课题的讨论、完成测试、学习测试使用我们新学会的词汇、根据生活相关的题目或阅读的小说诗歌故事课上课程相关的文章等写出总结概括或个人观点。由于孩子们在中学中已有正规的英语课程,他们不需要,也不能另外来上一个完整的课外课程。因此,我建议:我们学习一组有限的课程,实现与他们目前学习的内容有效结合体现多元化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法——我们学什么、怎么学

在这一部分中,我想说的是关于思维差异对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学习与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式教学,这与简单的知识点转移具有很大差别,这已经作为传统长期地应用于全世界学校学习中。 哲学家和学者约翰杜威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学生是根据经验在学习的理论,因为当我们进入教室时我们并不是头脑空白一片的,而是我们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经验和教训,知道我们能做什么和应该怎么推进我们的学习进度。而不是假设老师知道的一切,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可以认识到更多的现实因素,老师也是学生,他们也还在学习,至少他们应该还在继续学习,而学生也不是完全无知,并已经知道很多有用的东西。甚至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问哪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使之适应市场全球化和国际生活:假设有些人生活没有任何含义的利益或问题,直到有些老年人或更聪明的人教会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思考;或者一个学生可以根据在教室,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在大世界中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学习机会,实现自己的激情、好奇、问题的有机结合。如果我们把学习作为一种通过时间逐步建构意义的过程,那么谁能够比学生自己更能够成为一个完成这个过程更好的主要代理人呢? 所以如果我们遵循建构方法原则,我们可以看到最好的学习将发生在一个半开放式的设置,学生自己的输入与教师输入一样重要,对一个单一的有意义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收获比学习数百页的普通课本更丰富的内容。不需要思维的家庭作业会使心灵变得迟钝阴暗,尽管它可能也含有一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被记住,但是积极的体验式学习不仅充实思想,它还使身体和心灵更好地完美结合。学生在接近一个挑战时,他们将要应用并有效结合所有五种语言技能,使之生产出能表现出更强烈动机的高质量的东西,生产出比那些只需要完成一千个简单的自我练习的人更高质量的东西。 所以按照这一办法,我的课程是基于学习经验设计的,在这一课程中学生首先会问问题,学生提问第一会触发自己的思维和关于科目的知识内容,然后可以试着根据核心技能参与执行必要的语言知识或实际任务。在这种尝试后,我们将返回的技能发展研讨会,学习课程的相关技能,反复练习,再把他们带回体验模式,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方式6页word文档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一、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当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学说话时,完全是靠听,模仿(imitate)母亲的声音。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是一个聋子,他就听不到声音,也谈不上什么成功的模仿者。一个不足10岁的儿童,如果他一直生活在第一语言环境中,他就能学到一种漂亮的母语。如果想学好外语,必须下大功夫模仿,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模仿。埃克斯利(Eckersley,C.E.1974)说过,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也许是把金钥匙。(There is no doubt that imitation is one of the keys, perhaps the golden key ,to success.)有人认为模仿很简单,好学,其实不然。养成一个好的模仿习惯并不容易,这种模仿只有像学母语那样,方可学好。不下功夫,以为轻而易举可以模仿好外语语音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想学好外语就要在模仿上下功夫,因为外语语言能否学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听准外语老师发音的能力和学习者的模仿能力以及反复模仿的耐心。如果跟着外语老师念一遍,过后一劳永逸,那是学不好外语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模仿、重复、练习。“听别人怎样说,就照样跟着说。”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二、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应该培养自己摆脱母语的影响,用英语想英语。 用英语想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用英语想(think in English),而不是用本族语想。用英语想,也可以说成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学用

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一、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创建时间: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下午3:09 | 分类:未分类| 字数:3408 | 发送到我的Qzone | 另存为... | 打印 一、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当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学说话时,完全是靠听,模仿(imitate)母亲的声音。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是一个聋子,他就听不到声音,也谈不上什么成功的模仿者。一个不足10岁的儿童,如果他一直生活在第一语言环境中,他就能学到一种漂亮的母语。如果想学好外语,必须下大功夫模仿,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模仿。埃克斯利(Eckersley,C.E.1974)说过,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也许是把金钥匙。(There is no doubt that imitation is one of the keys, perhaps the golden key ,to success.)有人认为模仿很简单,好学,其实不然。养成一个好的模仿习惯并不容易,这种模仿只有像学母语那样,方可学好。不下功夫,以为轻而易举可以模仿好外语语音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学好外语就要在模仿上下功夫,因为外语语言能否学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听准外语老师发音的能力和学习者的模仿能力以及反复模仿的耐心。如果跟着外语老师念一遍,过后一劳永逸,那是学不好外语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模仿、重复、练习。“听别人怎样说,就照样跟着说。”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二、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应该培养自己摆脱母语的影响,用英语想英语。用英语想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用英语想(think in English),而不是用本族语想。用英语想,也可以说成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学用英语思考,一定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没有“心译”的介入,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自己也感觉不到“心译”的负担。这才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用英语思考并不神秘,也非高不可攀。初学时,“心译”的介入很明显,但时间一长,反复运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心译”的程度就会越来越小,以至接近于消失。可见,培养英语思考的基本途径是系统的大量的反复使用,是实践练习。语言是工具。使用任何工具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不熟练的阶段,多余的动作很明显,总要一边做一边考虑。初学者使用外语时,“心译”就是这种多余的活动,是一边用一边考虑的表现。这里所说的考虑实际上是在大脑里进行的对将要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的一种检验。用本族语交际时,也有考虑考虑再说的情况,可以说是在心里把原来要说的话转成或翻译为另外一些说法进行掂量。但由于习以为常,所以不会给人造成负担和精神紧张。而在用英语交际时,由于怕错,所以想了又想,而由于英语不熟,语汇不多,所以就求助于本族语,产生“心译”。因此,培养用英语思考,消除“心译”,主要消除学生怕错的紧张心理。学习英语、使用英语都要用思想。思想要有逻辑性。逻辑指思维的规律性。思想的逻辑性,条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系统性和所掌握语言的系统程度。语言问题与逻辑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或理解别人用英语表达的思想时,所遇到的困难虽然表现为语言上的困难,但实质上有相当一部分,或在相当程度上乃是逻辑上的困难。表达不好,常常是思路不清,理解不好,则常常是推理能力差。因此,为了培养用英语思考,就要加强英语练习的逻辑性,注意按照英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多种联系,从性质、属性、层次、因果等各方面的关系,对练习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组织,训练学生成套地表达和理解,形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相应的英语材料则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在大脑里源源不断地涌现。摆脱母语影响的教育,用英语想英语应表现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一)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1.融洽师生关系,激发用英语思考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用英语想英语,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3.给予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情趣,激发用英语思维。(二)创造生动的语言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用英语授课,坚持用英语和学生交流,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历年高考英语试卷中,篇章阅读理解试题始终是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所占分数比重最大,已经成为高考英语试题的主体。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和英语测试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的直接使用。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阅读不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型语言活动,而是一种智力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劳动。但是,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时,学习方法是表面理解,死记硬背,在当时他们的学习尚能对付,到了高中,他们在做阅读理解等需要思维能力较强的习题时,就不能完全适应,开始觉得英语难学,成绩下降,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必须把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下面结合本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具体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品质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趋向,如果学生对外语学习感兴趣,那么他就会感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地去思考所学的东西。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日本的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容易产生兴趣:(1)新奇的事物:(2)最有希望成功的事:(3)使之愉快事:(4)适合本人水平的活动。按心理学家的指示,结合英语阅读的特点,本人先从课文入手,找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如:BOOK 1 Unit4 阅读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The fish have very sharp teeth:they can eat a person in two minutes,leaving only the bones。”学生看到这句话感到非常新奇,有两分钟就能把人吃掉的鱼吗?他们急于想了解这种鱼的情况。那么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补充一些浅显的、有趣的阅读文章,如:小故事、小幽默和科普文章,学生愿意读,而且能读懂,并给出一些相应的理解题目,要求他们边看文章,边积极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又如:在教学某些单元之前,老师可以先介绍一些与该单元有关的背景材料,导入新课。与学生谈论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他们就一定更想了解Walt Disney和他创建的Disneyland,通过手势和其它动作可使学生急于了解Body Language ,在这样内驱力的驱使力下,学生的阅读效果一定会更佳。 二、利用课文教学,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 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一个好的情景即设置学习中的障碍,激起学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英语写作的培育模式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英语写作的培育模式 摘要汉语式表达一直以来是困扰学生英语写作的一大难题。然而,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词汇的积累量和语法规则,学生虽能写出基本句型,但实际有效的句子写作不尽如人意。如何在写作过程中避免出现汉语式表达,培养学生写出正确而有效的英语句子,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粗浅地探讨学生英语写作的培养基本模式。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医术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1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表达 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很容易写出汉语化的英语。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头脑往往先呈现的是中文符号,之后将其不假思索地转换为英文,虽然有时符合语法规则,不影响理解,但是,在表达方式上与标准的英语习惯不符,从而影响语言的地道性。例如,表达中文“有”这一概念时,有这样的句子“The chief reason for the change have five points.”就属于汉式词汇在英语表达中的的生搬硬套。此外,常见的中式表达错误还有汉式的无主语句,英汉语序机械式对等,汉式的多动词连用等,如“People think go to a movie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出现谓语动词使用混乱的表达,不妨将其改为“People think going to a movie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这样句子的层次才更明显;再比如“Watching TV is convenient and won’t suffer from traffic jams”句中,逻辑主语跟后半句的谓语搭配不当;还有一些习惯表达及搭配的误用,如接电话很容易被误写为“receive the phone”……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的错误。 2英汉思维差异 英文写作和中文写作其实是不同的东西方语篇思维模式的体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逻辑和直线性为特点,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1)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即单刀直入先表达主要思想,然后对其加以说明或论证,一旦一点被论证结束,就不应该再回过头来重复讨论,因此语段展开的过程中,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自然连贯,具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动感;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辨证性著称,是螺旋式思维模式,有种文章之妙,无过婉转曲折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即对于所要表达的主题可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给人形散而神聚的感官享受。从语言组织方式上又可以分为以句法和词汇为衔接手段的形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曾巧文 内容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一系列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逻辑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应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旨在全面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促进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探索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系统性、创造性与深刻性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思维,通俗来讲,就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碰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在想的这个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一系列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逻辑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就是一个思维品质培养的过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程晓堂,201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英语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学中,

许多教师通过阅读教授词汇和语法,阅读课通常采用听录音、读课文、填写词语、口头模仿、操练、复述等活动。这与我国近年来强调在教育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念不相适应。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教师应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活动,即让学生围绕文本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评价等多种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终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Don’t eat in class.”中一节阅读课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会学生用英语谈论学校和家里的规章制度。读懂关于家庭、学校规章的文章,并熟练运用have to ,must, can ,can?t 完成句子和文章。写出家里和学校里的规章制度,然后谈谈个人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指导学生能够以书信的形式向别人描述自己身边的规章制度。 二、教学过程 1、读前(Pre-reading)环节,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如何用“can、can’t、must、have to”来表达规章制度。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进行热身。任务一根据学生现实中的生活场景,提供一些图片,让学生用本单元所学知识描述图片中所呈现的规章制度。 E.g. We can’t use mobile phones at school.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很多人都说,在中国学一辈子英语都比不上在英语国家逗留一个月,实际上,人们明白了一个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人的语言思维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想掌握一门语言,在使用这种语言的时候,就必须形成这种语言的思维。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哑巴英语学习者,原因就是缺少这种语言的思维,头脑中不能形成英语这种语言的模式,也就不能表达。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掌握这门语言的技能,即听、说、读和写。在小学高段的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学生能阅读和书写简单的小短文。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要着重为这四个教学技能设计活动。 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以下是我在教学当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整理如下: 一、培养这种英语思维的习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老师必须要有信心。由于教材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现实水平不符,学生和老师都会觉得教材比较简单,那么就很容易一带而过,没有深入挖掘教材的主题,因此,对教材的整合与拓展正是老师该去钻研的细节。在课堂上不停地加大输入量,当然也要加入了大量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 二、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老师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在课堂上,我绝对不讲中文,自己也要求自己脑子里装满了英语。为了让学生浸在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我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样式很多,英语的时态也是多样的。现在时,过去时,进行时,完成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总之,在什么情景下,我就用什么时态。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课堂上都能做到老师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虽然下课后学生忘得很快,但下一次我再说同样的话时,学生的学习就更加容易,重复的次数越多,掌握的程度就越好。 三、严格要求,不能因为困难而不做 在学生输出这一环节当中,刚开始很多学生都有困难,都只能说出简单的单词或不全的句子。但我并不放松,鼓励他们的同时,也严格要求他们重复一遍,把完整的句子说出来。并用相应的手势告诉学生,老师要你说长句子,越

学好英语重在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好英语重在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好英语重在英语思维的培养。直接用英语思考将有助于你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更快地回应对方,说英语的时候也更加流利,同时,还会减少词汇错误问题的出现机率。 那么,正确的英语思维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下图所示: 可能有些同学会反映:“老师,我的词汇量很少,英语水平不怎么样,操作起来比较难啊!” 即使你是英语初学者,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英语思考模式的培养就会慢慢形成!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首先,单词联想 例如在家时我们可以主动联想以下这些单词:door、book、read、tale、 chair、sofa、go、window、kitchen、bedroom等等,去学校时又可以联想到teacher、student、notebook、pen、friend、class、pencil、blackboard、lesson等等。大家千万不能小看这些单词,不信,那麻烦你们打开自己的包包看一看,所有物品的名称都能够用英语表达出来吗?

单词练习相对简单,但这种方法对于你词汇量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为进一步的练习做准备。 接着,是短句表达的训练。 如果你可以很熟练地直接说出大量的英语词汇,那么就可以进入到第二个步骤,开始着手组织简短的句子。 例如,在听音乐时,可以尝试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从简单的描述开始练习: ?I am listening to music. ?This piece of music is beautiful. ?I like classical music. 又如,观看比赛时,你可以这样表达: ?The match is interesting. ?I think team A will win this match. ?The player number 8 is the best one.

浅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5850906.html, 浅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杨丹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9年第21期 摘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本文主要介绍了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式,以期对小学英语课堂架构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1-099-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英语环境和听说英语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摆脱母语影响,形成英语思维模式,才能少犯错误,掌握地道的英語。 一、课前准备 首先,在课堂建构的前提准备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有一个初步了解,感觉学生在讨论什么的时候最感兴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用,建构合理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投入英语学习中。以译林版小学英语4A Unit 7 How much?的第一课时为例,教师在课前就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与技能:1.学生自主学习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单词:shoes, socks,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only, fan, Well done. (forty 拼写要强调没有u) 2.学生自主学习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 / How much are they?Well done. 3.学生自主学习能围绕“Asking about prices”的话题展开。 二是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听录音和阅读等方式学习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2.能意识到在生活中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 二、多样教学

英语思维

一、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当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学说话时,完全是靠听,模仿(imitate)母亲的声音。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是一个聋子,他就听不到声音,也谈不上什么成功的模仿者。一个不足10岁的儿童,如果他一直生活在第一语言环境中,他就能学到一种漂亮的母语。如果想学好外语,必须下大功夫模仿,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模仿。埃克斯利(Eckersley,C.E.1974)说过,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也许是把金钥匙。(There is no doubt that imitation is one of the keys, perhaps the golden key ,to success.)有人认为模仿很简单,好学,其实不然。养成一个好的模仿习惯并不容易,这种模仿只有像学母语那样,方可学好。不下功夫,以为轻而易举可以模仿好外语语音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想学好外语就要在模仿上下功夫,因为外语语言能否学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听准外语老师发音的能力和学习者的模仿能力以及反复模仿的耐心。如果跟着外语老师念一遍,过后一劳永逸,那是学不好外语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模仿、重复、练习。“听别人怎样说,就照样跟着说。”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二、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应该培养自己摆脱母语的影响,用英语想英语。 用英语想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用英语想(think in English),而不是用本族语想。用英语想,也可以说成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学用英语思考,一定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没有“心译”的介入,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自己也感觉不到“心译”的负担。这才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 用英语思考并不神秘,也非高不可攀。初学时,“心译”的介入很明显,但时间一长,反复运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心译”的程度就会越来越小,以至接近于消失。可见,培养英语思考的基本途径是系统的大量的反复使用,是实践练习。语言是工具。使用任何工具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不熟练的阶段,多余的动作很明显,总要一边做一边考虑。初学者使用外语时,“心译”就是这种多余的活动,是一边用一边考虑的表现。这里所说的考虑实际上是在大脑里进行的对将要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的一种检验。用本族语交际时,也有考虑考虑再说的情况,可以说是在心里把原来要说的话转成或翻译为另外一些说法进行掂量。但由于习以为常,所以不会给人造成负担和精神紧张。而在用英语交际时,由于怕错,所以想了又想,而由于英语不熟,语汇不多,所以就求助于本族语,产生“心译”。因此,培养用英语思考,消除“心译”,主要消除学生怕错的紧张心理。 学习英语、使用英语都要用思想。思想要有逻辑性。逻辑指思维的规律性。思想的逻辑性,条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系统性和所掌握语言的系统程度。语言问题与逻辑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或理解别人用英语表达的思想时,所遇到的困难虽然表现为语言上的困难,但实质上有相当一部分,或在相当程度上乃是逻辑上的困难。表达不好,常常是思路不清,理解不好,则常常是推理能力差。因此,为了培养用英语思考,就要加强英语练习的逻辑性,注意按照英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多种联系,从性质、属性、层次、因果等各方面的关系,对练习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组织,训练学生成套地表达和理解,形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相应的英语材料则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在大脑里源源不断地涌现。 摆脱母语影响的教育,用英语想英语应表现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一)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1.融洽师生关系,激发用英语思考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用英语想英语,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关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英语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Andrew 2012年12月15日更多关于欧洲共同框架语言标准,请参看Wikipedia网站相关文章: 用目标语言为核心技能来思维;以及研究方法 由于语言思维能力是对逻辑、价值和嵌入在目标语言中的沟通方法最直接的理解,所以语言思维能力是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综合提升的关键。能够发展好这一能力的人可以学习得更快,把学会的内容保持得更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把学到的内容立即和不断转化到学校、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社会、学术成功应用环境中。因此,我们也讨论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应试我们的今后学习中两个重点之一。 另一重点是进行一些美国标准初中和高中英语学科内容的学习,那是作为母语的北美和一些国际学校学生的学习课程。这包括一些书籍的阅读、课上对不同课题的讨论、完成测试、学习测试使用我们新学会的词汇、根据生活相关的题目或阅读的小说诗歌故事课上课程相关的文章等写出总结概括或个人观点。由于孩子们在中学中已有正规的英语课程,他们不需要,也不能另外来上一个完整的课外课程。因此,我建议:我们学习一组有限的课程,实现与他们目前学习的内容有效结合体现多元化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法——我们学什么、怎么学

在这一部分中,我想说的是关于思维差异对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学习与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式教学,这与简单的知识点转移具有很大差别,这已经作为传统长期地应用于全世界学校学习中。 哲学家和学者约翰杜威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学生是根据经验在学习的理论,因为当我们进入教室时我们并不是头脑空白一片的,而是我们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经验和教训,知道我们能做什么和应该怎么推进我们的学习进度。而不是假设老师知道的一切,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可以认识到更多的现实因素,老师也是学生,他们也还在学习,至少他们应该还在继续学习,而学生也不是完全无知,并已经知道很多有用的东西。甚至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问哪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使之适应市场全球化和国际生活:假设有些人生活没有任何含义的利益或问题,直到有些老年人或更聪明的人教会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思考;或者一个学生可以根据在教室,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在大世界中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学习机会,实现自己的激情、好奇、问题的有机结合。如果我们把学习作为一种通过时间逐步建构意义的过程,那么谁能够比学生自己更能够成为一个完成这个过程更好的主要代理人呢? 所以如果我们遵循建构方法原则,我们可以看到最好的学习将发生在一个半开放式的设置,学生自己的输入与教师输入一样重要,对一个单一的有意义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收获比学习数百页的普通课本更丰富的内容。不需要思维的家庭作业会使心灵变得迟钝阴暗,尽管它可能也含有一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被记住,但是积极的体验式学习不仅充实思想,它还使身体和心灵更好地完美结合。学生在接近一个挑战时,他们将要应用并有效结合所有五种语言技能,使之生产出能表现出更强烈动机的高质量的东西,生产出比那些只需要完成一千个简单的自我练习的人更高质量的东西。 所以按照这一办法,我的课程是基于学习经验设计的,在这一课程中学生首先会问问题,学生提问第一会触发自己的思维和关于科目的知识内容,然后可以试着根据核心技能参与执行必要的语言知识或实际任务。在这种尝试后,我们将返回的技能发展研讨会,学习课程的相关技能,反复练习,再把他们带回体验模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是指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在初一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上下文推测部分词汇或短语的含义;在文中了解代词的指代意义;使用简单的阅读技巧理解文章;概括、总结文章的思路和框架,正确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阅读的语言材料。 本文以2014年鲁教版(五四学制)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中的阅读课为例分析如何在阅读 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思?S品质的培养与开发。 1. 精细分析教材,挖掘潜在资源 Unit 7 Why do you like pandas?阅读课,课本中培养学 生思维品质体现在:让学生整体阅读文章并选择最佳标题,旨在培养学生快速 阅读和归纳语篇主旨的能力;设计思维导图填空的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零碎信息分类整理。教学中,能够开发学生思维品质的潜在资源还有很多,比如:给一些关键词或是图片提示,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说出一些自己所了解大象的信息;大象是泰国的濒危动物,那么我国的濒危动物有哪些,它们生存状况怎么样?课文中出现了一 些人称代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获取这些词的指代意义;人类猎杀是造成 大象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杀害大象?课文中讲到两种拯救大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拯救大象呢? 2. 注重问题设计,开发思维品质

在教学环节中问题设计成为一条贯穿前后的线索,在问题设计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思考。展示型问题的设计是在课文阅读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关于课文中的词句、细节、文章结构等方面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主要依靠的是文本信息,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程度,考查学生根据短时记忆、表层理解来快速找出答案的能力。参阅型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围绕课文中有价值的、可以延展的关键点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课文内容,还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才能给出答案。评估型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已经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提出超出课文内容的开拓性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和认知层面,运用逻辑和情感才能得出对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深层次思维能力。 3. 抓住思维线索,进行有效追问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表观点的时候,注意获取学生的思维线索,进行有效的追问。比如在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大象这个环节,学生描述了大象的外貌、能力等方面内容后,教师可以进行追问:Do you like elephants?Why do you like elephants?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Could you tell me some other animals that are in danger?What can we do to save them? 4. 分层设计作业,启发学生思维 作业设计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课文讲的是泰国学生想要拯救大象的故事,在作业设计上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濒危动物的文章,比如中国的老虎、熊猫、中华鲟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更具体更有效的方式去拯救它们?在这

5000单词是培养英语思维的分水岭

5000单词是培养英语思维的分水岭 【来源】《词行天下——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漏屋著 如果我们把17,000英语单词作为学习目标,则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学习特点差异 比较显著和学习方法非常不同的学习时期来实现: 第一个学习时期是针对5,000个常用单词。 这部分单词是在英语世界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语言交流中使用主要词汇,要用学“语言”而不是学“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这部分词汇。所以这部分单词最核心学 习任务,是培养用这些英语单词进行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流利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优秀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已经学过和“记住”了5,000单词的同学,因为主要采用的是背诵单词中文解释的学习策略,没有实现对这些词汇的全面掌握,更主要是没有实现这些单词的英语思维,所以对这些单词无法实现真正的理解和自如地应用。很多同学只知道一些单词的拼写,而听到这些单词的时候没有反应,总非常希望能看到这些单词的拼写才感觉能理解。另外一些单词听到或看到后,感觉明明是自己会的,但却不明白在句子里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单词与其他单词的搭配使用方式,不清楚这些单词在不同文字背景下的特定词义和用法,所以对这些单词在实际语言中的真实含义摸不着头脑,造成实际上没有理解这些单词。这些问题也是造成“哑巴英语”的主要原因。所以即便 是认为自己有5,000单词量的同学,也必须重新按照正确的单词学习方式,增加对这些词汇的全面认知度,把这5,000单词的英语思维真正建立起来,做到对这些单词的真正掌握。 第二个学习时期是5,000到17,000以上的提高单词。 这些单词是为了实现高级阶段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在国外继续学习深造和在国外工作必不可少的词汇。这部分单词从语言中的作用和特点来讲,具有一定的知识独立性,所以可以把这阶段单词主要当做是知识对待,用学“语文”的方式来掌握这些词汇。这些词汇在日常交流甚至阅读中虽然数量众多,但在语句中的出现的几率比较小,即便这些高级单词没有实现英语思维,对正常的英语语言表达中的英语思维影响也会非常小,所以这部分单词即使是采用以背诵单词的中文解释的方式来学习,也不会对英语能力有很多负面影响。既然在句子中出现几率小,不学这些单词是否影响不大呢?不是的。虽然这些单词在句子中占的比例小,但由于基本都是句子中的最关键的那些单词,所以这些单词没学会,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然而这部分的单词数量巨大,使用传统

浅谈英文思维的培养

浅谈英文思维的培养 浅谈英文思维的培养 摘要:众所周知英语思维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英语思维的定义和形成过程,从听、读、说、写等四个方面提出培养英文思维具体的做法,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思维;英语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常听到学生反映听力材料的每个单词都认识,句型也知道,但是还是听不懂,更无法用英语流利、复述表达;阅读文章,词汇没问题,但通读下来,什么都没记住,写作就更是无从下手。面临上述困难的学生,往往存在以下学习习惯: 先把单词弄懂,再分析句型结构,然后把句子弄懂。 阅读英文文字资料时,大脑忙于英译汉,大量时间和精力被耗掉; 听音频资料时,遇到生词,忙于琢磨这个生词到底是啥意思,以致于也无暇顾及后面的内容。大脑忙于英译汉的工作,当一个句子较难翻译时,忙于琢磨这个句子到底是啥意思,以致无暇顾及后面的内容; 写作或组句的时候,先按汉语习惯组织好,然后再译成英语,结果常被认为是“中国式英语”。 那为什么老会想要翻译?其实不是想翻译,而是因为脑子里的英文场景储备不够。关于“中国式英语”问题,有人将这种的问题归因于语法错误。其实,语法错误只是一种表征,导致这种表征的原因是英语语言思维的缺乏。 1 英文思维的定义及形成 所谓的思维,需要对应的就是场景。当你对一种场景下的表达熟悉的时候,你脑子里有的是现成可用的句子,根本不用翻译。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场景,脑子中都是孤立的单词,那就只能按汉语习惯组织好,最后就是翻译出来的“中国式英语”。 斯大林说:“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景,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

谈谈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谈谈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我们常常听到要把英语学精,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英语水平,养成英语思维方式。什么是英语思维方式?怎样去培养?优越论文网老师在此温馨指导。 简单来说,英语思维方式就是阅读英文时,学会用英语想问你,不是曲折地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用汉语的思维想问题,做题目。 首先要知道英语和汉语思维方式的不同: 1、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2、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3、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4、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5、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6、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7、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具体事例就不列举了,学生在长期接触英语中可以感受到两种语言的重大差别。要想培养英语思维,争取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做到,培养纯本土英语学习与运用。 国外留学,英语很重要,英语不好导致交流不方便,课程学习困难,写论文更是在杀脑细胞。要怎样才能成功培养这种思维呢? 1、准备好材料。准备好各种学习材料,听力和口语方面的,尽量将文本的英语内化为自己思维中的英语。比如新概念英语、美国文化背景、人类的故事、美国总统辩论、VOA、狮子王、老友记等。 2、大量读背,培养语感。大量地阅读英文书籍,也包括报刊杂志等,对于经典的篇目(包括课程内容)可以反复朗读并且背诵,不断地将自己读背的与磁带或是网上听力作对比,自己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改正过来。 3、多说多练。抓住一切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可以多出门旅游,或者多交一些外国朋友,大胆地用英语对话。同事,在对话的过程中注意一些当地的文化。 4、自我双向交流。通过自己的imagination(想象力)来创造,利用学过的英语文章,找出话题或问题,通过自我问答法,侃侃而谈,设想自己处于一个双向交流通道(tow-way communication channels)中,与一位假想的交流者练习。

培养英文思维的八大神技

培养英文思维的八大神技 本篇分享来自有10年教龄的原新东方优秀讲师、坚小持微课创始人Laurence.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英语思维就是像老外一样思考。 其实不然,英语思维是英语流利的前提,重要性其实比词汇、发音、语法等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思维这个东西很虚幻,可以被感知到,但看不见摸不着,也很难教,所以市面上也少有老师讲英文思维的训练方法。 首先要意识到,老外在相同情况下,跟咱们想问题是不同的。 举例来说:中国人说一个人强壮,说他壮如牛,老外说as strong as a horse. 他们想到的不是牛,想到的是马。 再比如,中国人说往自己脸上贴金,想到的是把“金子”,老外想到的是toot his horn,吹响他的喇叭,我们想金子,他们想喇叭,差距太大了吧!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石二鸟,英语就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大部分情况下,中国人跟老外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面对相同的情景,二者想到的点事也很不一样。我们没有必要要向他们一样去想问题。 什么是英文思维? Think in English.用英语思考,换句话就说叫,Don’t think in Chinese不要用中文思考,再直白了讲,就是不要翻译。英文定义是: “Thinking in English” is the ability to SPEAK, READ, WRITE in English and LISTEN to English without any involvement of your native language. 为什么不要在处理英文的时候翻译? 第一,翻译减慢理解和表达速度慢 真实环境中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中英文翻来翻去。 第二,翻译产生Chinglish

儿童英语思维如何正确培养

儿童英语思维如何正确培养儿童英语学习重在儿童英语思维的培养,瑞思学科英语教学专家认为,纯正的浸入式英文学习氛围对儿童英语启蒙很重要,尤其对于3-5岁处在语言敏感(关键)期的孩子来说,肢体语言会让他们更容易沟通和理解老师表达的含义,而不是用中文的方式来教英文。 浸入式语言环境有助于培养英语思维 在培养英语思维方面,中外教育行业从业者和科研人员都做过无数科学研究和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培养英语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营造浸入式语言环境。”也就是说,孩子只有经过大量的英文输入(例如英语听力和阅读),才能更自信、大胆地进行英文输出(例如英文口语和写作)。 家庭英语环境对英语思维塑造影响甚大 这里瑞思老师还不得不提及的是家庭英语环境和氛围对英语思维的影响,尤其是儿童英语思维的培养。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家庭的语言环境往往和课堂发生断裂,那应该如何更好地营造家庭英语学习环境呢?有过英语学习体验的人都知道,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课堂英语学习效果。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堂向家庭延伸,帮助孩子更好地浸入在英语学习氛围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瑞思培养儿童英语思维的独到之处 说到培养儿童英语思维,一直走到儿童英语行业前列的瑞思,有其独到之处,不仅推出了线下产品v-world、线上图书馆、Riseclub

都是集兴趣与效果于一身的高效产品。还有教辅用具,课堂音频光盘、歌曲光盘、阅读光盘都可以在家播放营造纯英文环境。 瑞思学科英语将线上与线下完美结合,为孩子打造丰富多样的趣味性课堂和孩子们喜爱的线下产品,共同营造纯英文环境,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地培养儿童英语思维。 关于瑞思学科英语 2007年进入中国,率先从事学科英语教育培训,3-18岁少儿英语培训专家,其“浸入式学科英语”课程体系涵盖3~6岁幼儿英语、7~12岁儿童英语、13~18岁青少儿英语,并注重培养项目管理、演讲演示和团队合作三大能力。 每天,全国80多个城市250多家校区10万多名学员在瑞思同步学习; 每年,数十万家庭选择瑞思,九成以上的家庭选择持续续费,让孩子一直在瑞思学习,直至进入美国名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