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史》测试答案

(第四章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2分,共36分)

1、库门,皋门,雉门,应门,路门

2、明堂辟雍,宗庙祭祀祖先的庙宇,坛,祠庙,杂祀庙

3、北宋,元

4、“万象神宫”

5、汉文帝灞陵

6、元

7、唐乾陵,高宗,皇后武则天

二、判断(每题2分,共4分)

1-2 √√

三、简答(每题6分,共24分)

1、(1)规模减小。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局,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台殿池沼错综布列,富有园林气氛,不似明清故宫森严刻板。

2、是商周时期最高等级的礼制建筑,也是象征王权的纪念建筑,天子在明堂中朝见诸侯,颁布政令,宣讲礼法,也祭祀祖先和天地。汉代明堂是十字轴对称的坛庙混合形式,周围环绕圆形水渠,称为辟雍。东汉以后各类礼制建筑基本完备,明堂辟雍的祭祀功能减弱,成为王权代表的象征性建筑,宋以后即不再建造。

3、秦始皇营骊山陵,大崇坟台。汉因秦制,帝陵都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北宋陵台亦属此制。

4、宫殿、陵墓、官衙大门两侧各立一座建筑,形如门楼二中间缺门扇,故称阙(缺)。天子用三出阙(即每侧由三层阙体组成),诸侯大臣用二出阙。

四、论述(每题9分,共36分)

1、(1)与北京城的关系:故宫位于北京城之中央,符合周礼王城规划“择中立宫”的思想。

(2)总体格局:北京故宫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而建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原则建造的。紫禁城前部东侧(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西侧(右面)是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前面为朝会之所,后面为内廷宫苑,

景山矗立在紫禁城北,犹如天然屏障。

(3)轴线法则:宫殿建筑沿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左右严格对称布置。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的设计思想。

(4)空间序到:沿主轴线以连续的、对称的、尺度丰富变换的封闭式庭院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空间序列,并以此突出主要殿宇。

(5)“三朝五门”之制。外朝的主体部分前三殿(太和、中和、保和)构成三朝,其南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及太和门形成所谓“五门”,作为前导空间。

(6)礼乐相成:故宫的建筑多遵循轴线对称法则,突出君权神圣。“前朝后寝”、“左文右武”的布局又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要求,这些都是“礼”的反映。此外,故宫中还有形状自由迂曲的金水河,以及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乾隆花园等布局相对自由的建筑空间,形成“乐”的一面,而这种“礼乐相成”的思想表达了儒家治世的理想境界。

(7)对比手法:为了突出主体建筑.故宫建筑群的设计中运用了多种对比手法。如天安门、午门、太和殿等建筑前宽阔的庭院尺度与内廷居寝建筑小尺度空间的对比,主体建筑与次要建筑开间进深、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台基形式等多方面的对比。

(8)象征手法:有建筑单体或群体的象征以及建筑小品等不同层次的象征手法。前者如内廷之乾清宫象征天,坤宁宫象征地,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形成附会北极星及紫微垣的喻意;后者如太和殿外丹陛上下陈列的鼎式炉、铜龟、铜鹤。既是举行典礼时点燃松柏枝和檀香的用具,也是象征江山永固的陈设品。

2、(1)它以超大规模的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宏伟壮阔;

(2)它以大片满铺的茂密翠柏,渲染天坛坛区的肃穆宁静;

(3)它以圜丘坛、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组成超长的主轴线,控制住超大的坛区空间;

(4)它以高高突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的看天视野,显现出天穹的分外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

(5)它通过一系列的数的象征、方位的象征和“天圆地方”之类的图形象征,充分显现崇天的意识;

(6)它还特意把皇帝居住的斋宫置于主轴线旁边的侧位,置于坐西朝东偏方位,以皇帝低于昊天上帝的建筑规制,强调出“天子”与“天”的亲缘关系。

可以说,经历明清两代扩建﹑改建的北京天坛,堪称中国古代典范性的建筑组群。

3、乾陵是唐代帝陵“因山为陵”这一主流模式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唯一的帝后合葬墓兼二帝合葬墓(墓主为高宗与皇后武则天)。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上,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两峰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隧道墓门用石条层层填塞,缝隙以溶铁汁浇铸锢闭。因此迄今无损。

乾陵地上情况大致是:主峰(陵体)四周为神墙,近方形平面。四面正中辟门,各设门狮一对,神墙四隅建角楼(角阙)。南神门内为献殿址,门外列石像。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华表南即东西乳峰,上置乳阙(相当宋陵乳台);阙

南又有双阙为陵南端入口(相当于宋陵鹊台)。这种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

唐代例于陵区(兆城)植柏树,文献称为“柏城”。用松柏作为纪念祭祀场所绿化树种,在中国有久远传统,见于文字制度则始于唐代。

4、明朝历代帝王提倡尊崇礼制和封建等级观念,尤重厚葬传统。明初朱元璋对帝陵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在营建南京孝陵、泗州祖陵、凤阳皇陵中形成定制,后在明十三陵建设中继承完善。十三陵的总体规制,是以南京明孝陵为蓝本设计建造的,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体系,相互间距0.5km至8km,建筑形式大同小异。

明十三陵的建筑特色和成就如下:

(1)整体环境:陵区的北、东、西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沿山麗散布,各据岗峦.面向中心——长陵。环抱的地形造成内敛的完整环境,整个陵区结合自然地形,各陵彼此呼应,成为气象宏阔壮丽肃穆的整体。

(2)诸陵方位:诸陵各对山脉主峰。建筑轴线随自然环境而生成,布置灵活生动。

(3)基本格局:十三陵的陵寝建筑,由共用的神道前导和陵宫建筑两部分组成。神道部分长逾千米,设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及龙凤门等一系列墓仪设施(其中陵区入口的石牌坊是中国最大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神道不仅渲染出陵墓建筑群威严神圣的建筑意境,也增强了总体布局的空间层次。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之类,这与唐宋陵制全然不同处,而为清代仿效。

(4)注重整体景观效果:如神道距体量小的山峦稍近而距大者稍远,使左右山峦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这种对空间及形象直感效果的重视,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经验。(5)纵轴型制:将帝陵的安葬、祭祀和管理三项功能集中在一起,取消了唐宋推行的下宫制度,扩大了祭殿(即裬恩殿)规模,形成前后三进院落的纵轴型制。

(6)宝城宝顶及方城明楼制度:陵体改方为圆,称作宝顶,周围用砖砌墙,犹如城堡,称为宝城,宝城前面修筑高大雄伟的方城明楼。

(7)上下宫合而为一:方城明楼前设五供石台,明楼实际只是碑亭,不是如孝陵的享殿,不作祭祀行礼用,平面改为方形。自此,上宫献殿实际已取消,仅用“五供”象征祭祀用物,祭祀集中于下宫,上下宫合而为一。

(8)长陵:为十三陵中最宏伟一处。其享殿(裬恩殿)为最高等级殿宇——九间重檐庑殿(其面积稍逊于故宫太和殿而正面面阔超过之,故体量感觉则大于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最大四柱直径达1.17m,高约23m,质量之高形体硕大,为历史罕见。

(9)地宫:由前、中、后和左右5个厅组成(如定陵),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券门相连,地面是“金砖”铺地。

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史》测试答案 (第三章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天然穴居,巢居 2、抬梁,穿斗,干阑,井干 3、廊庑式,合院式 二、识图(每题5分,共15分) 1、窑洞 2、福建客家土楼 3、阿以旺 三、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坞堡:古代防御性建筑。东汉时期阶级矛盾激化,战事连绵,民族之争、家族仇杀等事情经常发生,一些地主豪强纷纷建起高大的防护城墙。“坞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建筑形式盛行于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西北地区分布较广,如出土的甘肃张掖的陶楼和武威东汉陶楼,代表了“坞堡”的结构特点。“坞堡"由坞门和堡墙组成,坞门为坞壁阙形式,现存西北地区的唐以前的墓葬壁画中,保存有丰富的“坞堡”形象资料。汉代竹简最早出现“坞"字,《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注解:坞,构筑在村落外围作为屏障的土堡,实际就是用以屯兵防御的城堡。 2、北京四合院是由大门、影壁、屏门、倒座房、垂花门、正房、耳房、厢房、裙房、廊子、围墙等单体,依照一定的主轴线,围成院落组成的。其组成原则:依一条主轴线(多数南北走向),把正房放在主轴线的适当位置,在正房前留出院子的宽度,左右对称的布置相互对面的东西厢房。在两边厢房的南侧建一堵墙。墙的中点,也就是中轴线上开一座二门,有的做成垂花门。这样就组成了四合院的主院。沿胡同设大门及倒座房,组合四合院的第一进院。在正房后面布置一排房子叫后罩房。倒座房和后罩房是四合院的前后边界线。视基地的大小,也可建一个以厅为主的院落。大的四合院附有裙房、跨院,甚至可以有几条轴线并列。 3、福建土楼:由于聚居而形成的形体巨大的群体住宅。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三百余间。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中间建堂,供族人进行公共活动。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坚实雄伟。 4、为封闭庭院式住宅,规模不大,布局紧凑,装饰华美,用材精良;主要是方形或矩形的四合院、三合院,大多为二楼。正房朝南面宽三间,楼下明间客厅,次间主房;楼上明间祖堂,次间住人。外观简朴,白色高墙。柱子做成梭形,梁架用彻上露明造,构件均用雕花装饰;外用封火山墙,装修入口正门。歙县西溪南乡吴息之宅;唐模乡方文泰宅都是如此。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 编辑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得时间范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得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得过渡时期,这就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得阶段。 1概述 2发展阶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 ?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1937~1949) 3建筑类型 ?居住建筑 ?工业建筑 ?公共建筑 4建筑技术 ?结构技术 ?施工技术 5建筑风格 ?近代外来形式得建筑风格 ?近代民族形式得建筑风格 概述编辑

中国近代建筑(13张) 清王朝得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得传入。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得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得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得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就是原有得传统建筑体系得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得功能布局、技术体系与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得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得变化。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得与中国自身发展出来得新型建筑,具有近代得新功能、新技术与新风格,其中即使就是引进得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广大得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得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得建筑为主。大量得民居与其她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得传统品格与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得材料、结构与装饰。从建筑得发展趋势来瞧,中国近代建筑得主流则就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编辑 中国近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 中国近代建筑 这就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得阶段。主要有两方面得新建筑活动。一方面就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就是当时西方流行得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就是券廊式;后者就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另一方面就是洋务派与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得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就是手工业作坊那样得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得西式建筑。上述两方面得建筑虽然为数不多,但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酝酿着新建筑体系。

同济中国建筑史真题

选择填空 建筑史观 1、弗莱彻“建筑之树”反映的历史观是()。04 2、近年来建筑界讨论的“tectonic”主要是指()。04 3、非农耕时代建筑特征()。08 4、中国()时期建筑比较接近TECTONIC的含义。08 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与流变 1、中国古典建筑演变与下列哪个因素一般没有因果关系()。01 A朝代的更替B文化中心的转移C建筑工具的进步D中外建筑的交流 2、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木构为主体的成因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01 A建筑类型B建筑等级C取材方便D阴阳五行 3、风水观念与以下哪个因素没有直接关系()。01 A心理学B方位C礼制D术数 4、中国古典园林的“昆仑”和“悬圃”意象大约出现于()时期。01 5、干栏式建筑可能起源于()。02 6、秦汉以后,中国古代建筑第一次大变迁大约发生在()时期,并引发了汉民族()方式的演变。02,04 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木构为主体的成因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03 A建筑等级B天人合一C阴阳五行 8、从直接源流上看,北京明清故宫的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采用()。03 A西北B江南C华北 9、中国上古的九州中,()州孕育了周秦汉唐文化。03 10、传统四合院构成的实质是()。03,04 11、()最早提出了“非神权统治”是中国木构为主体的主要原因。04,06 12、中国上古九州概念中,()两个州后来建都朝代最多。04 13、古代官式建筑与下列哪个因素没有因果关系?()04 A朝代更替B政治和文化中心的转移C中外交流 14、以下哪位学者最早以“类型学”的观点来推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原型()。04,05 A罗西B德·昆西C钱伯斯 15、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05 A晋B冀C苏D赣 16、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17、()从技术的方面分析中国的建筑。 中国古代聚落的形态与结构 1、“三朝五门”制度中的“三朝”指(),“五门”指()。98 2、“东西堂”制度是()时期开始的()制度。98 3、“里坊制”大约解体于()朝,取而代之的是()制度。98 4、古代都城得居住划分单位在汉朝称(),在唐朝称()。99 5、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属于()形制。991

中国建筑史发展脉络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 ?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 ?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1>城市——“镐京” ?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东周(前770——前476称为春秋,475——前280称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战争 ?天子失学,学在四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 ?老子将人还给自然,孔子将人还给社会——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3.建筑特征: ? <1>防御性强 ? <2>礼制 ? <3>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2. 秦始皇修长城、修驰道。 3.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中国建筑史发展的特征

中国建筑史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西元前 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部边境的几个少数民族领袖,率部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到了西元460年,北魏才统一了中国北方,继而又分裂。在南方,晋室南迁建立了东晋政权,接着先后出

中国建筑史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 迁徙的轻木骨架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黄河流域上游利用黄土挖出横穴做居室,称之窑洞;东北和西南大森林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2.木架建筑优势:a.取材方便;b.适应性强;c.有较强抗震性能;d.施工速度快;e. 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a.木材越来越稀少;b.木架结构易遭火灾;c.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消耗量大。 3.我国木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 穿斗式特点: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成为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上再用木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的南方地区。 抬梁式特点: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这种木结构多用与北方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 4.(识图会画)中国古代单体建筑屋顶形式: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区别卷 棚)、重檐。 5.工官是城市建造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称 为“司空”。隋代宇文恺------大兴城的规划;宋代李诫-----编修《营造法式》;明代蒯祥、徐杲-----明故宫。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推测,巢居是古代原始居住方式。 2.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的实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建筑遗址,距 今约六七千年。(干阑式) 3.中U哦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建平县。 4.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是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 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精)

一、近代建筑新旧体系背景原因和历史地位: 背景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社会状态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建筑——近代建筑时期。当中国近代建筑处于近代发展时期是,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转型期。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前沿和聚点,在资本主义的殖民活动下,是引发城市和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但是由于领土的不完整性和政府的衰败,除开工业化近代化的集中点,就中国全局上来看,各地区的现代转型存在着时间和层次上的差异。中国近代城市与乡村、沿海与腹地形成了截然分明的二元化经济结构,导致了发展的不平衡性,最主要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近代中国城市和建筑都没有取得全方位的转型,明显的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 历史地位: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期,大部分近代建筑还是今天城市建筑的重要构成,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和建筑活动有很大影响。 二、近代中国建筑发展的三阶段产生背景原因及特点(前面是简要特点后面是原因 1. 19c中叶 - 19c末叶(早期阶段:类型、数量、规模上十分有限,中国建筑开始走出封闭状态(外廊式的均为早期,通过西方建筑的输入和引进(一般三层及以下,酝酿着近代中国新建筑体系的形成。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渗入(开埠通商、租界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兴起、民办资本企业的开展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租界形成新城区,殖民输入的建筑以及教会建筑的传播,大体上是一二层楼的砖木混合结构(殖民地式、欧洲古典式。 2. 19c末~20c30n末(鼎盛时期:一方面探索中西方建筑的结合,一方面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被列入世界市场范围,竞相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外资工业的增多,开埠通商口岸增多。表现在建筑上:租界和租借地、附属地城市的建筑活动频繁,为资本输出服务的建筑,如工厂、银行、火车站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教案:绪论、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状况.

教案 授课学时2学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章节)绪论、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状况 教学目标了解古建筑整体特征、发展脉络 教学重、难点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特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绘图板 教学过程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一·建筑多样性与主流 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 木构架建筑的优势 取材方便,易于加工;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墙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 的作用。有较强的抗震性。经历过大地震的著名木构架建筑:施工速度快;便于 修缮,搬迁。 二.木构架的特色 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此外还有不少变体 和局部利用斜杆组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 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 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 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到3~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是,则梁 头搁置于斗栱之上。多用于宫殿庙宇等较大建筑物。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 出檐部分的重量。唐宋以前,斗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 明清以后,斗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犹如雕饰品,但结构作 用仍未丧失。 斗栱在宋代也称“铺作”,在清代称“斗科”或者“斗栱”,江南则称为“牌 科”檐下斗栱因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有差异:柱头上的斗栱称为柱头铺作,两 柱之间置于额枋上的斗栱称作补间铺作,角柱上的斗栱称作转角铺作 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平面以“间”为单位,“间”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单座建筑最 常见的平面是由3、5、7、9等当属的间组成的长方形。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简介

10142128 叶涛涛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前言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新建筑体系。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 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业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上述两方面的建筑虽然为数不多,但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酝酿着新建筑体系。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 这是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初步形成的阶段。19世纪90年代前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设银行,办工厂,开矿山,争夺铁路修建权。火车站建筑陆续出现,厂房建筑数量增多,银行建筑引人注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成长的“黄金时代”,轻工业、商业、金融业都有长足发展。引进西式建筑,成为中国工商事业和城市生活的普遍需求。在这个时期,中国近代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的主要类型已大体齐备。水泥、玻璃、机制砖瓦等近代建筑材料的生产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有了较多的砖石钢骨混合结构,初步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国近代建筑工人队伍成长起来。辛亥革命后为数不多的在国外学习建筑设计的留学生学成归国,中国有了第一批建筑师。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 这是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繁荣发展的阶段。20~30年代,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建筑活动日益增多。南京、上海分别制定了《首都计划》和《大上海都市计划》,建造了一批行政建筑、文化建筑、居住建筑。上海、天津、广州、汉口和东北的一些城市,新建了一批近代化水平较高的高楼大厦。特别是上海,这时期出现了28座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建筑技术在这20年间有较大进步。许多高层、大型、大跨度、复杂的工程达到很高的施工质量。一部分建筑在设计上和技术设备上已接近当时国外的先进水平。中国建筑师的队伍壮大了。从国外留学归国的建筑师纷纷成立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并且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设立建筑专业(见中国建筑教育),引进和传播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和创作思想。1927年成立了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分别出版了专业刊物《中国建筑》(1932年创刊)和《建筑月刊》(1932年创刊)。1929年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在学社进行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建筑史这个学科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建筑在这一阶段不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建筑,而且是结合中国实际创作出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建筑。 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37~1949) 这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停滞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建筑业处于萧条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积极进行战后建设,建筑活动十分活跃。通过西方建筑书刊的传播和少数新归国建筑师的介绍,中

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史》测试答案 (第四章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2分,共36分) 1、库门,皋门,雉门,应门,路门 2、明堂辟雍,宗庙祭祀祖先的庙宇,坛,祠庙,杂祀庙 3、北宋,元 4、“万象神宫” 5、汉文帝灞陵 6、元 7、唐乾陵,高宗,皇后武则天 二、判断(每题2分,共4分) 1-2 √√ 三、简答(每题6分,共24分) 1、(1)规模减小。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局,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台殿池沼错综布列,富有园林气氛,不似明清故宫森严刻板。 2、是商周时期最高等级的礼制建筑,也是象征王权的纪念建筑,天子在明堂中朝见诸侯,颁布政令,宣讲礼法,也祭祀祖先和天地。汉代明堂是十字轴对称的坛庙混合形式,周围环绕圆形水渠,称为辟雍。东汉以后各类礼制建筑基本完备,明堂辟雍的祭祀功能减弱,成为王权代表的象征性建筑,宋以后即不再建造。 3、秦始皇营骊山陵,大崇坟台。汉因秦制,帝陵都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北宋陵台亦属此制。 4、宫殿、陵墓、官衙大门两侧各立一座建筑,形如门楼二中间缺门扇,故称阙(缺)。天子用三出阙(即每侧由三层阙体组成),诸侯大臣用二出阙。 四、论述(每题9分,共36分) 1、(1)与北京城的关系:故宫位于北京城之中央,符合周礼王城规划“择中立宫”的思想。 (2)总体格局:北京故宫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而建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原则建造的。紫禁城前部东侧(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西侧(右面)是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前面为朝会之所,后面为内廷宫苑,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 建筑是时代的印记,携带着时代的信息,每一个时期建筑往往都会被一种特定的形式所控制,稍加留意就会看到这些形式的存在于它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建筑师往往只是社会环境对建筑形式产生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建筑创作从来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会是建筑师自我表现的手段,这是建筑师的宿命,纵观历史任何时期社会性总是建筑的第一特性。建筑总是根植在社会的土壤中的,它与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人文历史、哲学观点都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社会变化了建筑就会随之变化,而只有社会发展了建筑也才能随之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未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不要太极于苛求某一建筑形式的出现,而当社会变化时,我们也不可能阻止建筑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与发展,表明了我国建筑艺术如何从封建社会的遗产走向紧跟时代的现代化过程。不明了这个过程的背景与原因,就很难了解这一时期建筑的历史成就与研究的价值,就很难认识到今天的建筑艺术潮流与过去的建筑艺术有什么关系。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建筑艺术也必然要随着时代潮流变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正如马克思对希腊文化的评价那样:“关于艺术,谁都知道,它的某些繁荣时代并不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的,因而也不是与那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困难并不在于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是与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相关联的。困难在于了解它们还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孩子气了。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令人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的真实的本质再现出来吗”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一样,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建筑艺术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过渡和逐渐成长的时期,对于建筑现代化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现代时期的建筑也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思想与技术的过程,是一个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过程。建筑既应该是时代的,是世界的,也应该是民族的,只有这样,新建筑文化才可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它既吸收了世界优秀建筑文化的精华,又继承了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从而才能使中国建筑艺术紧跟世界建筑潮流,才能使建筑创作明确方向。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研究的历史范畴,原则上是按照中国通史的分期,也就是说主要是研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20世纪末的建筑艺术成就。但是作为建筑历史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虽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 840年开始划线,而实际上在这个关键年代之前,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已很频繁,它对中国近代建筑西化的过程,曾有过一定的影响,例如16世纪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时期所建造的一批西式建筑;天主教在明清时期所兴建的一些西式教堂;清朝初期在广州建造的广东十三行与十三夷馆;清朝前期在圆明园的长春园中建造的一批西洋楼等等都是西方建筑艺术东渐的佐证,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建筑艺术的滥觞。因此在研究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时,上溯这一批最初的源头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在现代建筑的概念上,我们暂且以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分水岭。当然,有些人会强调应该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也有人会认为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过现代建筑艺术思潮和现代建筑作品,把它的分界划在1949年岂不是明显有违事实我们认为这里所讨论的近现代建筑艺术主要还是作为时间概念来考虑的,并未强调政治因素与建筑风格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