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心路 采访在校大学生采访稿

成功者的心路 采访在校大学生采访稿
成功者的心路 采访在校大学生采访稿

采访在校优秀大学生访谈录

问:在您准备考大学时,疲倦劳累吗?您是如何劳逸结合地学习生活的?

答:高中相对来说较辛苦,天天一个月回一次家,从早上五、六点起床,十点左右睡,每天就在宿舍里面看书,其实你觉得学习挺累但在那样的环境中也倒感觉不到有多累,大学你就好好学,然后你不就是考大学,只不过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觉得高中三年很累。当然,和你们比起来相对还是比较辛苦的,但现在熬过一段痛苦的时候等考上大学了就比较轻松了。再者说,那时候在河北、山东,他们一门心思就是学习,学习(成绩)上不去,那就多用点儿功,别的想一些其他事情很少,光学就行了。我算是运气较好的,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但像我的好多同学上一个一本就很不错了。没办法,河北、山东一带人多,竞争激烈。问:在您的学习生活中,那时有无空调、暖气?若无,何以应对严寒酷暑保证有序学习生活?

答:在我们高中,一个房间额定住8人,夏天很热,晚上回来就到浴室洗澡,再睡觉就行。热也没办法,大家都那样。最难受的是冬天,不像上海,在北方没有暖气是受不了的,但宿舍中的暖气一点儿也不热,冬天冷,衣服晒不干,好多人就在楼道中晒衣服。北方最怕的是潮,被子盖上又冷又湿,粘乎乎的,睡不好。后来我到天津读书,那时条件好,盖一床薄棉被就能过冬,而高

中时,两床盖着都不觉得热。

问:我想请问一下,按照您上述,你们当时一直是读书、读书、再读书,用功地读书。但是,这样有些人会不会读成“书呆子”,不做些社会实践活动?

答:相对城市的教育方式,确实,在校唯一的工作就是学习,偶尔可能还打球,这当然是其次。所以说我考上大学后一下子会觉得有很多学生就放松了,甚至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因为他满脑子中都是读书,这的确不好,然后实践活动就不做或是做不好了,是无法与城市中的孩子相比的。若一个省五十万考生,假如所有大学才招收十万或是二十万大学生,你就可想象出竞争是何等激烈!首先,我们竞争激烈需要拼命读书,再者对农村学生而言,读书是唯一出路。你们感觉不到。就说我上小学时有两个班一共不到100人,到初中时我有一半的小学同学都看不到了,不上学了,为什么?第一,他不想上了,就在家种地,与亲戚外出打工;第二,家中也觉得上学没用,反正考不上大学,不如回家干活。在我当时,辍学现象十分常见。上初一时六个班,全乡七个村,一个班40余人,初二时同学人数减少,至初三几经整合后不到四个班,大家都基本不上学,而到考高中时,一届学生只有八、九个班,待到考上重点大学的有一、两个人不错了,考上一本的有一、两百个,剩余的就要到二本、三本。可想而知,尤其是我们,要考上一个名牌大学是多么不易:一是学生多,竞争激烈;

二是学校教育质量无法与大城市中的教育质量相比。于是,我们就只能不停读书,但问题随之而来:英语、社会实践、与人接触、表达沟通等等与教育质量优良的学生们无法相比。只有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后才能靠上大学时不断地学起,改变自我。你们很幸福,等到我们上大学后或读研后才不断意识到的一些问题你们很早以前就已获得了。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不公平已经存在,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我们河北,原来高考时有英语听力,后来改革取消了听力,因为我们那边山区,练习听力哪儿有录音机、MP3,根本无法练。但用英语交流是必须的技能,这是始终要度过的一关,学习要融会贯通,是对大脑思维的锻炼,不要认为学习到最后就是一个书呆子,有时候或许会是那样,但是学习这个东西不要理解得太片面,各个方面皆是需要学习的

问:那我想问一下,如果真的有人学成了“书呆子”,还有办法补救吗?

答:就讲一个我身边的事吧,首先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才叫“书呆子”。

(提问者)答:只会读书然后其它什么都不会的那种。

答:对,就是说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是吧?讲个例子,早些年有一个人,考了三次大学,主要是上的高中不好。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同样没考上,整天就伏案疾书,没办法,考不上!到

了第三年,考上了!但被刷下了,他拿别人的准考证考试,因为当时有政策说连续考几次或是岁数大了就不让考了,反正他的资格被取消了,村里人都说:“那娃儿读书都到一种境界了,光知道读,其他不干些啥儿。”你说像这样的人,他该怎么办?难道就活不下去了吗?后来他也不读书了,就慢慢的生活,虽说过得不太富裕,但也对自己负责,不用靠社会的援助度日。当然,“书呆子”还是占少数,勿要拿读书去评判一个人。这方面不好,可能他也能在其它方面做得出色,毕竟“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

问:你们那个时候周末是不是只有一天,你会拿那些时间做些什么事呢?

答:初中时候,周末只有半天,休息休息啊,打打球,我们那时候说实话,当时看起来蛮快乐的。平时就上自习,下课玩会儿,上课,又下课,好不容易盼到周末半天,有的同学觉得学习任务没做好,在教室看会儿书;别的就到操场上。踢球、打篮球、跳绳,到校外转转。周末除了打球什么,也没别的活动,比现在单调。我们那时作业不像你们那么多,老师还要发卷子,自己的课余时间就没了。我们作业很少的,半个小时,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我们基本没有课后辅导资料。玩儿的比较野的就到村外玩儿,作业写完后就是玩儿。到后来初三了,要考高中了,晚上要求住校,有时候中午回一趟家,在校吃饭,可能紧张一些。你们现在

比我们苦,考试多。

而后,哥哥与我们亲切的交谈起了日常生活与学习,比如考试的频率、上些什么课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