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实践课教学大纲

《刑法分论》实践课教学大纲
《刑法分论》实践课教学大纲

《刑法分论》实践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刑法分论/Criminal Law

二、课程编号:

学时:32

学分:3

开课学时:32

开课学期:2

三、目的

刑法学是本科教学中的一门法学主干课程,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是以犯罪、刑事责任、刑罚为主要内容的,罪的认定与罚的适当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本实践环节正是针对这一要求而展开,其在本学科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本实践课程,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刑法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否将所学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中,让学生理解刑法的重要概念、原理与各项制度,使学生对刑法这一重要部门法很好地把握。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掌握所涉及的各种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善辩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奠定基础。

四、实践的基本内容和时间分配

为科学、充分、有效地进行实践性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根据《刑法学(二)》的特点和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该实践教学拟采用典型案例讨论、学术争鸣研讨、模拟法庭训练等形式。

1.典型案例讨论。案例的讨论,拟安排在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二十八章贪污贿赂罪进行,每次一个案例,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该环节合计拟安排8学时。

2.学术争鸣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刑法热点理论探讨,拟讨论交通肇事犯罪疑难问题(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安乐死问题(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该环节拟安排4学时。

3.模拟法庭训练。根据教学进度,选择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训练。通过进行模拟法庭训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刑事司法的过程,初步具备认识证据、参与庭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实体法的理论及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摆脱传统法律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参与司法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该环节拟安排8学时。

4.法律援助和咨询。法律援助主要为司法援助,具体分为老年人法律援助、残疾人法律援助、妇女儿童法律援助、进城务工民工和贫困下岗职工法律援助等不同领域。在具体的司法援助中,由若干学生一组分组进行个案援助。参加的学生,每个小组必须在课程进行期间,完成一起案件的实际或模拟代理。该环节拟安排8学时。

5.法治宣传。组织学生利用三下乡、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宪法日等活动深入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该环节拟安排4学时。

五、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报刊以了解刑法的最新情况;要求学生跟踪《法学》、《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学评论》、《犯罪与改造》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刑法方面的文章以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阅读相应

的参考书目以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在研讨时,积极准备,踊跃发言,对研讨的问题能够进行阐述或分析,提交讨论报告。在进行模拟法庭训练时,安排有“角色”任务的,能够积极完成训练任务。训练结束后,所有学生应写出模拟法庭训练实践报告一份。

六、建议使用的实践指导书

1.赵秉志.刑法分则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王志亮.刑法分则案例教程,北京:被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立.刑法分则的理论与实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包遂献.危害公共安全罪,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5.刑法问题与争鸣编写组.刑法问题与争鸣,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

6.

6.肖中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7.黄京平.新版以案说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8.李希慧.贪污贿赂罪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实践环节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占期终总评成绩的30%,满分30分)。

没有参加课程实践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终考试。

八、实践教学实施办法与基本条件

1.实习基地名称:法学院模拟法庭、南阳市、区法院。

2.实施形式: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典型案例讨论和学术争鸣研讨,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训练。

语音信号处理与及其MATLAB实现分析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绪论 (3) 1.1 语音课设的意义 (3) 1.2 语音课设的目的与要求 (3) 1.3 语音课设的基本步骤 (3) 第二章设计方案论证 (5) 2.1 设计理论依据 (5) 2.1.1 采样定理 (5) 2.1.2 采样频率 (5) 2.1.3 采样位数与采样频率 (5) 2.2 语音信号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6) 2.2.1 语音的录入与打开 (6) 2.2.2 时域信号的FFT分析 (6) 2.2.3 数字滤波器设计原理 (7) 2.2.4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7) 2.2.5 IIR滤波器与FIR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7) 第三章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8) 3.1 图形用户界面概念 (8) 3.2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8) 3.3 图形用户界面模块调试 (9) 3.3.1 语音信号的读入与打开 (9) 3.3.2 语音信号的定点分析 (9) 3.3.3 N阶高通滤波器 (11) 3.3.4 N阶低通滤波器 (12) 3.3.5 2N阶带通滤波器 (13) 3.3.6 2N阶带阻滤波器 (14) 3.4 图形用户界面制作 (15) 第四章总结 (18) 附录 (19) 参考文献 (24)

摘要 数字信号处理是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子集。 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对真实世界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或滤波。因此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之前需要将信号从模拟域转换到数字域,这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实现。而数字信号处理的输出经常也要变换到模拟域,这是通过数模转换器实现的。 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需要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设备具有灵活、精确、抗干扰强、设备尺寸小、造价低、速度快等突出优点,这些都是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与设备所无法比拟的。 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算法是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是DFT使信号在数字域和频域都实现了离散化,从而可以用通用计算机处理离散信号。而使数字信号处理从理论走向实用的是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FT的出现大大减少了DFT的运算量,使实时的数字信号处理成为可能、极大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和Mathematica、Maple 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工程中常用的形式十分相似,故用MATLAB来解算问题要比用C,FORTRAN等语言完相同的事情简捷得多,并且mathwork也吸收了像Maple等软件的优点,使MATLAB成为一个强大的数学软件。在新的版本中也加入了对C,FORTRAN,C++ ,JAVA的支持。可以直接调用,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实用程序导入到MATLAB函数库中方便自己以后调用,此外许多的MATLAB爱好者都编写了一些经典的程序,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下载就可以用。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用语,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工作中必须使用的公务用语,是不同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际用语。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普通话》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更是文秘、英语、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实施普通话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等级的规定级别。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各种类型的职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简要地讲述普通话发展的概况,新时期语言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使学生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其地位、作用和任务;并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部分作为本课程的主要部分,讲授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现代汉语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表现在口头上,汉语以一定的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普通话即是汉语语音表达的方式。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

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语调等。具体说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章节: 第一章声母 讲授声母的组成、声母的发音及声母的辨正。普通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类。这部分内容在理论上要掌握唇音、舌尖音、舌面音、塞音、鼻音、擦音、边音、塞擦音等概念;实际操作上,要能辨析n和l,zhi、chi、shi和z、c、s,f和h,清声母和浊声母,读出正确的发音。 第二章韵母 讲授韵母的组成、韵母的发音及韵母的辨正。普通话的韵母共39个,其中10个单韵母、13个复韵母、16个鼻韵母。这部分内容在理论上要掌握开口呼、合口呼、撮口呼、齐齿呼等概念,实践上要能辨析出前后鼻音的区分,掌握所有韵母的正确发音方法。 第三章声调 这部分内容理论上要掌握什么是声调、什么是调值和调类、普通话的声调组成等概念,对古今调类要能进行比较;在实践上要能辨析出正确的声调发音,从而克服方言,读出正确的调值。 第四章音节 这部分内容要弄清音节的概念,掌握音节的结构、音节的拼合及音节的拼写规则。 第五章变调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完整版1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说明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是传媒艺考的基础必修课。因在艺考面试过程中,要求普通话发音要清晰、准确,发声要圆润、朴实、响亮、集中、结实、有力,发音中信息传递要准确、发声中信息传递要有效。为满足艺考客观要求,本教学大纲根据宜昌远方文化传播公司《2010年传媒专业艺考教学计划》制定。总学时28学时,《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晨训》教学大纲另行设计。 本课程是传媒相关专业前期备考过程中的基础课,也是备考播音与主持、表演、空乘、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启蒙必修课。 2、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有声语言的“硬件”问题,即解决发音中信息传递准确问题、发声中信息传递有效问题。通过讲授理论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使学生不仅系统的掌握普通话语音学和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在实践中能熟练运用发音、用声技巧,避免、纠正语音和发声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音方法、发声技巧,以适应艺考相关专业面试要求。 3、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普通话发音为明线贯穿全程,以发声为辅线镶嵌其中。发音包括声母、 韵母、声调、吐字归音、语流音变;在发音教学中有机穿插发声中的呼吸控制、口腔控制、 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以及情声气结合等内容。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发音与发声的 知识,并逐步认识和纠正发音、发声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音、发声方法。 2)教学重点:发音教学重点包括声母的发音部位、方法、条件以及发音过程;韵母的发音条件 与特点及注意事项;声调的调值、调形及注意事项;吐字归音的枣核形;语流音变中的儿化 韵。发声教学重点包括气息控制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口腔控制中的唇、舌力度与灵活度; 共鸣控制中的口腔共鸣;声音弹性中的强弱、虚实、快慢、高低等变化;情声气控制把握三 者关系及具体运用。 3)教学难点:声母发音过程、边鼻音、平翘舌、舌面音;韵母发音条件、前后鼻音、ie与üe、 er;声调中的上声;吐字归音中的叼住弹出、拉开立起、趋向鲜明干净利落;语流音变中的 上上音变、儿化韵发音特征。发声中丹田气、唇舌灵活与力度、口腔开度、暖声、情感抒发。 4)教学方法: ①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组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改进教师单一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与分析

系(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题目语音信号的处理与分析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完成日期:2013 年5 月 目录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开发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语音信号处理的总体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系统基本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系统基本要求与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系统框架及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语音信号的采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音乐信号的抽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音乐信号的AM调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 AM调制音乐信号的同步解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系统设计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语音信号处理基本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语音的录入与打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采样位数和采样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时域信号的FFT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切比雪夫滤波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数字滤波器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语音信号实例处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语音信号的采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普通话》是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及其它口语交际,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现代汉语的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应试要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贵州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并且突出贵州方音的辨正。 本课程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普通话概说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内涵;了解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以及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掌握普通话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重点: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难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要;怎样学好普通话。 第一节什么是普通话(课堂讲授) 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二、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第二节汉语方言(课堂讲授) 一、什么是方言 二、方言形成的原因 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四、七大方言区 第三节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课堂讲授)

播音发声课程教学大纲

《播音发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播音发声Articulation of Announcing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16+32/3 四、先修课程 普通话语音 五、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讲授和有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规范的运用吐字归音、科学发声和呼吸等方法,以适应播音、节目主持等有声语言创作的需要。课程总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有声语言发声艺术相关知识与技能,提升有声语言创作功力。六、适用学科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年级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播音发声概说,播音发声特点,常用的呼吸方式,常见的用声方法(2学时)(二)播音呼吸方式和应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及要领(2学时) (三)发声状态矫正,示范正确用气发声方法(4学时实训) (四)句段呼吸练习,胸腹联合式呼吸练习(4学时实训) (五)口腔控制及其使用,吐字归音的要领(2学时) (六)句段练习,吐字归音、声挂前腭练习(4学时实训) (七)喉部控制和应用,播音发声方法和发声类型(2学时) (八)句段发声练习,音高、音色、音量变化练习(4学时实训) (九)播音共鸣方式和应用,发声共鸣的原理,共鸣的控制方法(2学时) (十)句段共鸣练习,共鸣问题矫正,共鸣位置变化练习(4学时实训) (十一)情声气关系及声音的把握,播音中情声气之间的关系(2学时) (十二)句段情声气练习,选择情绪变化幅度较大的段落作为练习材料(4学时实训)(十三)课程综合练习,使用涉及本课程各单元学生需掌握能力点的相关练习材料(6学时实训) (十四)课程口试(4学时实训) (十五)笔试,考核重点为本学期大课所讲述主要知识点(3学时) 八、教材及参考书 实用播音教程1: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吴弘毅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发声艺术概要,李晓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播音学(修订版),张颂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九、考核方式 口试50%+笔试30%+平时成绩20%

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

2011秋双语汉语言本科 《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 一、课程总体说明 1.课程性质及特点《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综合课。本教材作为XX地区汉语教师语音教学培训的基础教材,系统、简要地介绍了汉语语音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基础知识以及一些教学方法。为了配合汉语教师和学员联练习标准普通话的发音和语调,本教材专门编写了大量实践练习题。 2、本教材的特点(一)它是一本适应不同程度、不同学习时间、不同要求的开放式教材。既可以供汉语教师培训使用,也可以作为XX地区大专院校汉语教师备课、学员自主学习使用。(二)本教材主要通过对XX维吾尔族和哈族学生学习汉语语音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出了纠音正调的方法。(三)本教材包括五个部分内容和四个附录。 3、学时学分课内面授学时为72学时,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4、课程教学及要求 语音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掌握汉语听、说、读、写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前提。《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要求从一开始就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第一、应该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为打好语音基础,认识和读准汉语拼音,要从系统的普通话语音训练出发,把普通话的发音教学内容(声母、韵母、声调、轻

声、儿化韵等)及语调教学内容(词、句重音、音长、节拍、句调等)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贯穿在练习之中,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基本功训练。第二,为发准一个音、一个声调,用标准语调说好一句话,还需要一定机械练习,而且从不同角度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第三,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内外大量的模仿、练习和纠音正调,日积月累,不断实践,掌握汉语话的标准发音。第四,语言教学还必须贯穿汉语教学的始终。 5、教学手段及方式 ①文字教材。使用语言大学副X广徽教授编著的《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XX版一书。 ②直播课堂。组织学员收看XX电大制作的电视直播课。 ③指导学生进行网上学习。要求学员根据情况及时上网寻找有关该课程的课件。 ④开展课堂讨论,拓宽学员思路。讨论素材要求学员就汉语和本民族语言的语法知识的不同点,选取难度适宜的语言现象集体讨论。 ⑤解决工学矛盾,开展网上课程讨论与辅导、电子信箱、答疑。 ⑥灵活多样的形成性考核。除4 次统一作业外、参加网上期中测试、期末考试。

《普通话教程》教学大纲.doc

精编资料 《普通话》教学大纲. 开课系:汉语言文学系. 适用专业:学校各专业. 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普通话》是面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大纲 《普通话》教学大纲 开课系:汉语言文学系 适用专业:学校各专业 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普通话》是面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旨在培养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2、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粤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并且突出粤方音的辨正。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基本特点;了解方言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主要区别,结合方言进行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辨正练习;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要求,熟悉应试技巧,针对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读音错误和缺陷进行训练,并了解朗读和说话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解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各结构要素,方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主要对应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对应关系进行方音辩正。 3、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语音知识,做到正确发音,能使用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语言交际,朗读或演讲等。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1、教学方法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大课教案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大课教案 第一章语音概说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语音的性质,准确理解和掌握语音单位的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1、语音的性质 2、语音单位 【知识点】:语音的性质及相关概念,音素、音节、元音、辅音、音位等语音单位的概念,汉语拼音方案 【重点】:语音单位的内容、基本概念、音节的结构、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合规律 【难点】:音素、音位、音节结构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 【课时】: 一、语音 1、定义: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首先,语音是一种声音,如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因此它具有物理性质。 其次,语音不是一般的声音,有别于风声、雨声、铃声、琴声等,它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因此它还具有生理性质。 最后,语音不仅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还因是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这个“一定意义”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此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2、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性质 大凡声音均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语音是声音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 A.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快,声音高,而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

声音就低。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的声音高而男人的声音低的缘由,前者声带短而薄,后者声带长而厚。音高是汉语形成声调的基础。 B.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而振动的大小有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振幅大,声音就强;用力小,振幅小,声音就弱。 音强是汉语形成轻声的基础。 C.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振动时间持续短,声音就短。音长是形成英语中长音、短音的基础,如eat(吃)就读作[i:t],it(它)就读作[it],前者为长音,后者为短音。 D.音色 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所以又叫音质,也叫音品。 音色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a.发音体不同。 发音体质料的不同会带来音色的不同。如钢琴的音色不同于口琴,是因为前者的发音体是钢丝弦,而后者的发音体为小簧片。不同的人发同一个音音色有别,那是因为两人的声带等发音体不同。 b 发音方法不同。 同样的发音体,若发音方法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如小提琴,用手指弹奏的音色同用弓演奏的音色就有区别。普通话辅音声母中b和p、d和t、g和k、j和q等等的不同,均是因发音方法略有差异所致,b、d、g、j类发音时不送气,而p、t、k、q类发音时送气。 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同样的发音体,同样的发音方法,若共鸣器形状不同,也会造成音色的不同。如小提琴、二胡同是弦乐器,同是用弓演奏,但由于共鸣器形状不同,两者的音色不同,我们一听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小提琴声,哪个是二胡声。普通话舌面元音a、

《普通话与口才》教学大纲

《普通话与口才》教学大纲(10周)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全校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应用类课程。 2、教学的基本要求与目的: (1)教育大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普通话语音抑扬顿挫、节奏分明、旋律感强、表意丰富等特点,进而加深对国家共同语的热爱,明确大学生对推广国家共同语所承担的义务, (2)掌握普通话声调、声母、韵母的规范发音,掌握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基本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辨正能力。能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3)掌握一般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和口才表达技巧,能根据交际语境自由调控话语的响度,有较好的清晰度与流畅度,掌握语气、语调、停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使口语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流畅。能够在各种交际语境中根据需要谈话或讲说,表达得体,语态自然大方。 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授、示范、课堂训练、自学、课后练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法。 3、课程体系及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第一章语音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了解音素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音节的概念和构成以及词语的轻重格式,了解并能熟练运用汉语拼音方案进行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第一节音素及其分类 (一)音素 (二)音素分类 第二节音节 (一)音节 (二)音节的构成 (三)音节的拼写 (四)词语的轻重格式 第三节汉语拼音方案 (一)字母表 (二)声母表 (三)韵母表 (四)声调符号 (五)隔音符号 第二章声母 教学要求: 了解发声器官,了解语音的生成原理,掌握各个声母的发音,能明确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n-l 、f-h 、z-zh 、c-ch 、s-sh 以及尖音和团音 第一节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一)发声器官 二)发音部位 三)发音方法 四)声母发音的过程 第二节声母的发音及辩正一)b、p、m、f 的发音及辩正 (二)d、t、n、I的发音及辩正

语音信号处理试验教程

语音信号处理试验 实验一:语音信号时域分析 实验目的: (1)录制两段语音信号,内容是“语音信号处理”,分男女声。 (2)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观察采样后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 实验步骤: 1、使用window自带录音工具录制声音片段 使用windows自带录音机录制语音文件,进行数字信号的采集。启动录音机。录制一段录音,录音停止后,文件存储器的后缀默认为.Wav。将录制好文件保存,记录保存路径。男生女生各录一段保存为test1.wav和test2.wav。 图1基于PC机语音信号采集过程。 2、读取语音信号 在MATLAB软件平台下,利用wavread函数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记住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通过使用wavread函数,理解采样、采样频率、采样位数等概念! Wavread函数调用格式: y=wavread(file),读取file所规定的wav文件,返回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

[y,fs,nbits]=wavread(file),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fs表示采样频率(hz),nbits表示采样位数。 y=wavread(file,N),读取前N点的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 y=wavread(file,[N1,N2]),读取从N1到N2点的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 3、编程获取语音信号的抽样频率和采样位数。 语音信号为test1.wav和test2.wav,内容为“语音信号处理”,两端语音保存到工作空间work文件夹下。在M文件中分别输入以下程序,可以分两次输入便于观察。 [y1,fs1,nbits1]=wavread('test1.wav') [y2,fs2,nbits2]=wavread('test2.wav') 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结果可知:两端语音信号的采样频率为44100HZ,采样位数为16。 4、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 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就是分析和提取语音信号的时域参数。进行语音分析时,最先接触到并且夜市最直观的是它的时域波形。语音信

普通话教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教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ZWZB0120【课程名称】普通话教程 【英文名称】Training of Normal Language 【总学时】51【学分】3 【理论学时】17【实验、实践学时】3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普通话教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标)本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及其它口语交际,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现代汉语的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应试要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教学内容和要求】 前言(2学时)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普通话的学习与普及对国家及个人的重要意义,介绍学习普通话的基本方法,并提出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安排。 二、教授内容: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重要地位及学好普通话的意义 2、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与汉语方言 3、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 4、个人学好普通话的意义 (一)怎样学好普通话 1、除去障碍,提高认识 2、找准难点、注意方法 3、多说多听、刻苦训练 4、善于积累、总结经验

关于普通话语音教学技巧

关于普通话语音教学技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普通话语 音教学的探讨,结合语音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教学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招聘会上,良好的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越来越为用人 单位所重视。运用普通活进行交际可以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这已成为用人单位 和学生的共识。 一、语音教学涉及内容及其存在的教学问题 在汉语语音教学中,涉及到韵母教学、声母教学、声调教学、音节教学、汉 语拼音方案教学和语句韵律教学六大方面,在这六方面教学中不乏有规律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问题更好地研究语音教学技巧,从而达到更有效的 语音教学效果。 其中,韵母教学中涉及到:(1)单韵母 o和e (唇形的圆展问题);(2) 单韵母 i和ü(唇形的圆展问题);(3)单韵母 u和ü(舌位的前后问题);(4)单韵母 -i(zi、ci、si)和-i(zhi、chi、shi、ri)(与z、c、s和zh、ch、sh、r一 起学习)。 声母教学中包括:(1)塞音 b、p、d、t、g、h(送气问题);(2)塞檫音z、c、zh、ch、j、q(送气问题);(3)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4)舌面音j、q、x;(5)鼻音m、n;(6)擦音f、h;(7)擦音r和 边音l;(7)鼻音和边音;(8)z、zh和r、j和 i(清浊问题)。 声调教学包括:(1)单字调(四声);(2)上声和阳平;(3)阴平和去声, 二字连调(20个模式);(3)二字连调,包含上声的连调组;(3)三字连调;(4)四字连调。 音节教学包括:(1)r声母与开口呼韵母相拼;(2)-i(zi、ci、si)-i(zhi、chi、shi、ri)与i(尖团问题);(3)ri声母和yi;(4)儿化;(5)鼻音结尾 音节与后接零声母音节(音节界限问题);(6)“啊”的音变;(7)“一”、“不” 的变调;(8)轻声。 汉语拼音方案教学包括:拼音认读;ju qu xu(有关ü的拼写规则);-iu、ui、-un(有关iou、uei、uen的拼写规则);字母i的读法;字母e的读法。 语句韵律的教学包括:停顿的位置;不能停顿的位置;节奏的制约;三字格;四字格;常规重音:句末重音;常规重音:偏正结构;语气重音:副词;语气重音:代词;对比重音;轻读成分:虚词;轻读成分:趋向补语;轻读成分:语气 副词;轻读成分:代词;其他轻读成分;语调和语气:陈述;语调和语气:疑问;语调和语气:祈使;语调和语气:感叹;语调和口气:反问;语调和口气:严肃、诚恳;语调和口气:悲伤;语调和口气:兴奋;语调和口气:激动;语调和口气:讥讽;语调和口气:挑逗;语调和口气:厌烦;语调和口气:急切;语调和口气:辩解;语调和口气:安抚;语调和口气:不满;语调和口气:不信任;语调和口气:责备;语调和口气:命令;语调和口气:逼迫、威胁;语调和口气:恳求; 语调和口气:惊奇;语调和口气:害怕、恐惧;语调和口气:无奈、无助;语调 和口气:怜悯;语调和口气:劝慰。 二、语音教学的技巧 针对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利用各种教学技巧进 行教学,这其中主要是从教音方法、练音方法和纠音方法三方面入手,训练方式

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

《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演讲与口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学生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的一门培养口语技能的公共课。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更是直接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演讲与口语表达的技能训练。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相关训练科目的语言技巧,具有专业所需的演讲与口语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应变能力。 绪论实用口才训练总述 模块一普通话训练 项目1 普通话语音训练基础 项目2 普通话声母训练 项目3 普通话韵母训练 项目4 普通话声调及语流音变训练 模块二口语表达基础训练 项目1 声音训练 项目2 心理素质训练 项目3 态势语言训练 项目4 朗诵训练 模块三演讲口才训练 项目1 演讲口才训练基础 项目2 演讲技巧训练 项目3 命题演讲训练 项目4 即兴演讲训练 项目5 演讲会的组织训练 模块四论辩口才训练 项目1 论辩口才训练基础 项目2 论辩技巧训练

项目3 论辩训练 项目4 论辩赛的组织训练 模块五 交际口才训练 项目1 介绍与交谈训练 项目2 拜访与接待训练 项目3 赞美与批评训练 项目4 说服与道歉训练 项目5 拒绝与应对训练 模块六 求职口才训练 项目1 求职准备训练 项目2 求职技巧训练 项目3 求职后的训练 模块七 行业口才训练 项目1 服务口才训练 项目2 导游口才训练 项目3 营销口才训练 项目4 谈判口才训练 实用口才训练总述 1.理解掌握口才的含义。 2.了解口才的功能、应具备的能力和衡量的标准。 3.理解口才训练的意义。 4.明确口才训练的目标。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教学大纲题库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教学大纲 (含实验课) 大纲编写依据: 根据平顶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为主要依据,参照中国传媒大学付程教授主编的《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和张颂教授主编的《中国播音学》等教材中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普通话语音以及发声能力的基本要求,结合本课程特点,贯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特编写本课程大纲。 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年级开设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 本课程通过讲授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理论知识,逐步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达到艺术语言表达的要求,以适应播音主持创作的需要。为他们进一步学好《语言表达》《播音创作基础》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原则与方法: 本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普通话发音发声技能,实践性较

强,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语音和发声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因此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两部分,大课进行语音、发声理论讲授,小课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发音发声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自我完善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专业素质。 相关课程: 《播音学概论》、《语言表达》、《播音创作基础》等 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建议表: 本课程讲授时间为一学年(两个学期),每周6学时,全年共186学时。本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普通话语音概说4学时,声母20学时,韵母22学时,声调12学时,音节结构和声韵拼合关系4学时,语流音变16学时。下半部分:播音发声概说6学时,呼吸控制24,口腔控制20学时,喉部控制10学时,共鸣训练22,声音弹性18,情声气结合8时。 学时分配建议表 第一学期: 章内容学时 一普通话语音概说 4 二声母20 三韵母22 四声调12

《普通话语音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基础》教学大纲 1学分 / 学时(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2/36 2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逐步消除方言干扰,能熟练运用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并且使学生在听、说实践中初步具备了教师意识,能运用一些 常见教育教学用语。 3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口语是一门技能课,以训练贯穿始终,讲解少量必要的理论知识。这门课要求教师有 较深厚的普通话和职业语言功底,要求学生一方面在课堂上积极动口动耳,加强操练,另一方 面充分利用校园良好的语言环境,全面提高普通话水平。 3.1通过学习语音常识和发声技巧,让学生了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 语音的训练步骤,使语音响亮、清晰、持久不衰,为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在这一章和以后的训练中,都应反复强调并督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3.2通过普通话语音训练,使学生能正确掌握普通话声调、声母、韵母和语流音变,掌握常用 汉字的正确读音。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时发音准确、自然、流畅。本章着重解决广东三 大方言所存在的较普遍的方音干扰普通话语音的问题,尤其是声母舌面音、舌尖前音、舌 尖后音以及韵母卷舌音之间的复杂关系,韵母前、后鼻音的颠倒或混淆甚至没有前鼻音, 韵母介音消失伴随声母改变的现象。 3.3通过学习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规范运用,使学生了解规范运用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常识, 掌握分析对比方言词语、语法与普通话差异的方法,学会使用规范词语,选用正确恰当的 词语。 3.4通过普通话水平检测的学习,让学生基本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程序和要求,对测试有足 够的心理准备,以便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控制节奏。 3.5通过朗读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朗读训练和教师口语的密切关系;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朗读 方式;通过朗读“四要素”能力的训练,学会运用朗读的多种技能技巧,以提高有声语言 的表现力。 6.6 通过教师口语案例分析,初步了解教师口语的特殊性,明白教师职业应该在教学、教育和交际口语方面更具规范、更有效。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公共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3.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响亮、圆润、持久不衰。 4.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5.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1.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以教师集中辅导与自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 3.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上编普通话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