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芜湖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战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取得重要进展,芜湖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之列。但是,芜湖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发展滞后不利于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崛起。本文拟对2000-2008年芜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寻影响芜湖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快芜湖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芜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现状

(一)经济规模、结构与产业发展现状

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人均水平及发展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芜湖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地区生产总值(GDP)快速增加,从2000年205.99亿元,连续几年跃上几个“百亿元”台阶,到2008年达到749.65亿元,年均增长14.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从2000年9474元,增加到2008年32500元,以当年汇率计算人均从1144美元增加到4755美元。根据国际标准划分,人均达到3000美元以上,即为经济加速发展时期。因此,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将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条件。详见附表1

表1: 2000-2008年芜湖GDP及增长情况

2、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发展

芜湖产业结构从2000年以来调整变化比较快。三次产业比重由11.1:48.7:40.3调整为5.3:60.6:34.1。由于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形成,拉动第二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48.7%,提升到2008年60.6%,其中工业由42.2%上升到54.8%,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由2000年占11.1%降至2008年5.3%,平均每年下降0.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00年40.3%降至2008年34.1%,平均每年下降0.69个百分点。详见附表2

表2: 2000-2008年芜湖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从2003年开始,由于工业迅速崛起,带来芜湖产业结构调整节奏的加快。统计资料表明,芜湖工业在九年时间比重提高12.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最高年份(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此期间,一产和三产的发展滞后于二产的发展,导致了一产和三产相对比重下降。

(二)社会发展规模与水平

近几年来,芜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不断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地发展。

1、科、教、文、卫、体、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模与水平(1)在科学技术方面

。2008年芜湖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启动。2008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2家;拥有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61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275项,其中省级及以上77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6项。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22项。获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国家级2项。专利申请量3267件,其中发明专利901件;授权专利1006件。(2)在教育方面

2008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专任教师0.6万人,在校学生11.9万人;当年招生3.9万人,毕业生2.8万人。普通中学125所,专任教师0.7万人,在校学生1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1所,在校学生2.8万人;小学246所,专任教师0.7万人,在校学生12.5万人;幼儿园310所,在园儿童3.8万人。各类在校生达41.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3)在文化方面。

2008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馆藏图书58.5万册,其中市区藏书39.9万册;档案馆1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4.6万卷。市级广播电台4座,市级电视台4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3%。有线电视用户24.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5万户。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14场次;文艺团体演出186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01场次;创作剧目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15个。《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3052万份。

(4)在卫生方面。

2008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诊所)27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3个,疾病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1

个。全市卫生机构拥有床位913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491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1078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4293人,注册护士3819人。

(5)在体育方面。

2008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6个,其中体育场7个,面积235万平方米。2008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奖牌176枚,其中金牌59枚。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50人。举办市级全民健身活动31次,参加活动人员达20万人次。(6)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

2008年末就业人口总数100.23万人(不含第一产业),城镇登记失业率4.0%。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34.2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40.9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3.5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19.8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5.20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8.28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7.84万人,参合率达94.6%。有5.99万城镇居民、3.89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单位71个,床位5150张,收养各类人员0.39万人。

2、2000—2008年财政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

随着芜湖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也在迅速增加,财政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投入不断增多。据统计,2008年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32.90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39.03%。从2000年到2008年,财政用于教育支出提高到11.04亿元,比2000年增长5.05倍,按全市户籍人口计算(下同)人均为478元;用于科学技术支出3.27亿元,比2000年增长210.2倍,人均为142元;用于医疗卫生支出4.12亿元,比2000年增长5.57倍,人均为179元;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64亿元,比2000年增长1.71倍,人均为28元;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82亿元,人均为599元表3: 2000-2008年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支出情况

(注:2000-2006年《芜湖统计年鉴》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没有此指标。)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了较快增长。据统计,芜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为5719元,到2008年上升到14939元,增加9220元,平均每年每人增加1152.5元,平均每月每人增加9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2658元上升到2008年6136元,增加3478元,平均每年每人增加435元,平均每月每人增加36元。城乡居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2.75%和11.02%。

(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

1、居民收入增长逐步赶上GDP的增长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百姓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赶上甚至超过GDP的增长。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比率看,2000-2003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而从2004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达到或超过GDP 增速。详见附表4

表4: 2000-2008年芜湖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比率

2、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支出增速加快、占比没有提高

从文教卫事业支出增速与财政支出增速比较看,2000-2008年,全市用于文教卫支出增长速度年均为24.8%,比财政支出年均增长快0.3个百分点,表明适用于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加快,但是文教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平均为19.2%,比重还不高,甚至在2008年比重比上年还略降低。详见附表5

表5: 2000-2008年芜湖财政用文教卫事业支出情况

3、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有所扩大

2000年以来,芜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快地提高,但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15∶1,到2008年拉大为2.43∶1。详见表6

表6: 2000-2008年芜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之比情况

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也有所扩大。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根据芜湖城乡住户调查资料计算,2008年我市城市基尼系数为0.329,农村基尼系数为0.299,按上述标准社会收入分配处在“比较平均”到“相对合理”范围内,但实际基尼系数可能大于上述计算结果,这是因为,第一城乡住户调查的对象中存在工薪收入户和农业及务工收入户占有多数,而私营、个体业主阶层家庭户较少,难以全面反映全社会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状况;第二我国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以城乡一体考虑,城乡居民之间高低收入水平差距更大。从趋势上看,城乡基尼系数均有所扩大,从2000年至2008年城市基尼系数扩大了0.077,农村基尼系数扩大了0.11。

二、芜湖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芜湖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滞后

由于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没有得到统筹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中虽有长足地发展,但是相对城区而言还是发展不快的,特别是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农村教育投入低于城市,2008年市区用于教育的人均财政支出为560元,三县为409元。医疗卫生每万人医生数和病床数差距较大,2008年末,市区每万人拥有卫生从业人员为77人,三县为22人;市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为63张,三县为20张。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投入存在差距。2008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人口为5.99万人、农村人口为3.89万人,分别占城乡总人口比例为6%和3%。2008年市区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人均支出为1008元,三县仅有254元。

2、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快

从产业发展来看,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缺乏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作用。芜湖目前已走向工业化中后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产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芜湖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由于我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比较成功,制造业地位突显,相对而言,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

金融业发展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很多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而发展受限。特别是在农村,无论是金融网点布置,还是金融服务内容均与城区的金融业的发展存在差距。要加强商业银行、创投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为生产提供产前、产后、科技等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不足。不仅我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数量屈指可数,研发实力难以支撑我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我市为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咨询、设计、试验的科技服务型企业也很少。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也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较慢

扩大居民消费、拉动内需增长还没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000年以来,我市的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但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投资的拉动和工业的带动,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然不高。统计资料显示,2000-200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从73.82亿元猛增到614.95元,年均增长达30.34%;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0.59亿元增加到203.20亿元,年均增长为14.13%。投资拉动和工业带动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但也会给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增加压力。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有利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影响芜湖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1、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过去,我国以工农产品“剪刀差”,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积累发展资金,造成了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局面。1978年,发端于农村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经营权等基本生产资料,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社会发展得到稳定。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首先惠及于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2、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只有先发展经济,才能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必然存在的。“文革”结束以后,我国首要解决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温饱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只有把我国经济搞上去,财政收入才能增多,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才能得到保障。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继续以过去粗放式发展将难以为继,社会发展各种矛盾也处于凸显期,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今后我国长期发展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予以全面地贯彻落实。

三、对加快建设芜湖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建议

芜湖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必须着力推进科学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率先崛起,同时,更要着力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

(一)在观念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那种靠物质投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以改变。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道路。一是要加

强教育投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从依靠物的投入为主的增长转变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带来的经济增长。因此,要拓宽办学渠道,鼓励民办教育发展;要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注重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切实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适应区域竞争,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奇瑞汽车公司每年科技创新投入大、比例高,实现自主创新,掌握了核心竞争力,成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旗帜就是成功典范。

2、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围绕建设“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的目标,要大力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实施“三产兴市”战略,提升就业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住房和公交体系建设;推进“平安芜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在体制上:加快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1、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目前,芜湖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形成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必须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与经济相协调发展,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要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2、改革财政分配,加大社会建设方面支出。

多年来,芜湖财政收入实现了与经济的同步增长,在合理安排建设投资支出前提下,要改善财政支出结构,保证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支出总额逐年增加、比重稳定提高。同时,还要注意用于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结构,特别是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普惠水平,增大对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环保等社会事业的投入。

3、改革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在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中,要坚持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的原则。切实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提高工薪在初次分配中比例,建立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正常价格补贴机制。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相一致,最低生活保障增长高于GDP增长。提高中低家庭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户的比重。

(三)在实施上: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1、加快“三产兴市”战略的实施

加快发展芜湖第三产业,既是改善经济结构的需要,又是完善和增加社会发展的功能。以房地产、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贸旅游、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行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第三产业龙头企业。政府要在政策制定、税费优惠、土地使用和水电气同价方面等给予支持与帮助。

2、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要抓住作为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以中心镇建设为抓手,着力加以推进,弥补农村在基础建设、社会建设上欠账。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要在市域规划、政策制定、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到具体实施上予以谋划,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体制机制。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具有稳定职业与固定住所的要解决户籍,使其在城镇安家落户,让其在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镇人口同等待遇。

201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3-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300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7.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 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30006.828.02 其中:第一产业[4]2638.01 3.2第二产业13842.098.5 第三产业13526.728.6其中:农林牧渔业2775.41 3.4

工业11663.949.2建筑业2201.22 4.4批发和零售业2006.86 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5.77 3.2住宿和餐饮业543.73 5.8金融业2064.55 5.0房地产业1897.52 5.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199.0322.6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668.79 2.4 2013—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385.3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53.6万人,减少9.7万人;第二产业1263.3万人,增加3.8万人;第三产业1768.4万人,增加13.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增加177.3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7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3%,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工总量1952.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29.1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 2018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芜湖经济发展特点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芜湖经济发展特点 芜湖市,中国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下设鸠江区、镜湖区、弋江区、三山区四个市辖区,管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四个县。城市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已逾2500年,近代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今为安徽省经济、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城市,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城市。 芜湖有着悠久的商贸传统。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1876年,中英签订的“烟台条约”将芜湖与浙江的温州等四个城市辟为通商口岸,这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给芜湖民族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并造成畸形发展的同时,也从此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1918年芜湖海关进出口货值就达当年全国对外贸易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讫点的芜申运河,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到了清代,芜湖形成了广大的米业市场,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芜湖开放通商口岸后,大量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内地,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的同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芜湖的经济又进入了另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安徽省将芜湖列为皖江的龙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最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形成了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在开发区之外,芜湖还建立了7个各具特色的省级开发区,如今都已成为县区经济的主导力量。 以上,我们从芜湖的历史开始讲述了芜湖的经济发展总的情况。下面,将阐述芜湖的交通运输、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对芜湖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影响。 芜湖的交通运输情况:芜湖地处205国道、318国道、芜合高速公路、宁芜高速公路、沪渝高速、芜雁高速。芜湖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宣杭(由皖赣线至宣城市连接)7条铁路干线交汇联接,向外可通达全国各地的火车站。芜湖地处中国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现有码头55座,库场面积60多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装卸设备200余台(套)。裕溪口港是安徽省最大的内河煤港。2011年9月,芜湖至马鞍山之间的裕溪口、太平府两段支汊航道晋升“国家级”。朱家桥外贸码头年吞吐量6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0万TEU,汽车滚装能力5万辆。是一座集散货、件杂货、集装箱、汽车滚装等中转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码头。 气候条件:芜湖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3]。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芜湖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最热为7~8月,平均气温超过28℃,极端最高气温接近40℃;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仅3℃,曾出现过-10℃的极端最低气温。芜湖降雨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节和初冬。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芜湖市东部和北部为冲积平原,间有洼地,有少数丘陵,地势低平,西南高东北低。西部和南部多山地。

2011年安徽省芜湖

2011年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 学 试 卷 温馨提示:1.数学试卷共8页,三大题.共24小题.请你仔细核对每页试卷下方页码和题数,核实无误后再答题.考试时间共l20分钟.请合理分配时间. 2.请你仔细思考、认真答题,不要过于紧张,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字母填写在该题后面的括号中。 1.8-的相反数是( ) A .8- B.18- C. 1 8 D. 8 2.我们身处在自然环境中,一年接受的宇宙射线及其它天然辐射照射量约为3 1 00微西弗(1西弗等于1000毫西弗,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63.110?西弗 8.33.110?西弗 C .33.110-?西弗 D .63.110-?西弗 3.如图所示,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相同的是( ) 4.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6x ≤ B 6x ≥ C. 6x ≤- D. 6x ≥- 5.分式方程253 22x x x -=--的解是( ), A .2x =- B .2x = C .1x = D .1x =或2x = 6.如图,已知△ABC 中,∠ABC=45°,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CD=4,则线段DF 的长度为( ) A ..4 C .. 7.已知直线y kx b =+经过点(k ,3)和(1,k),则k 的值为( ) A . ..8.如图,直径为10的⊙A 山经过点C(0,5)和点0(0,0), B 是y 轴右侧⊙A 优弧上一点,则∠OB C 的余弦值为( )

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安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在信贷增长控制趋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节能减排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这显示着我省经济增长运行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省经济运行显现出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活力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区域竞相发展,相对差距出现缩小趋势;发展更加关注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等特点,下面从全省地域经济、产业经济等方面分别分析我省过去一年及今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2010年全省分地域、分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1、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为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地区,共有淮北、淮南、阜阳、亳州、宿州、蚌埠等共23个县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9%;总人口284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1%。 随着皖北六市追赶步伐的提速,皖北地区总产值达到3586.88亿元,阜阳地区总产值721.8亿元,占皖北地区之首,亳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皖北地区整体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皖北六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23.35亿元、1708.86亿元、1154.57亿元,同比增长?,分市看,获得政策重点扶持的亳州、宿州、阜阳三市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在六市中总体靠前,也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速。 2、皖南地区 皖南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区域,区域内包括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安庆七市,面积约为57826平方公里,人口为1787万。 皖南地区总产值3212.74亿元,芜湖市已超千亿产值,马鞍山与芜湖工业产业也超过500亿,安庆总产值接近千亿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已超过500亿,总体看,第二产业为皖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规模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其中池州以30.4%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安徽省以芜湖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园区规划

安徽省以芜湖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园区规划 一、安徽省以芜湖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1.1安徽省及芜湖市现代物流基础条件分析 (1)安徽省及芜湖市的现代物流运输条件分析 近年来,安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己构成铁路、水运、公路、空运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芜湖是安徽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青弋江、裕溪河与长江汇合处,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更加突出了芜湖在全省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芜湖历史上一直都是安徽东南沿江地区物资集散地,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之一。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为以芜湖市为中心的安徽省物流中心的建成提供了较好的物流集散条件,成为物流中心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2)芜湖现代物流仓储条件分析 芜湖仓储业的现状是,港口车站的仓库利用率较高,而传统商业企业、流通企业的仓库或出租、或闲置,利用率不高。安徽省及芜湖市的一些仓储企业正在逐渐接受现代物流观念,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服务项目单一,以被动的代储代运业务为主,缺少主动为生产企业着想的物流服务业务。 1.2芜湖现代物流环境条件分析 (1)区位优势 芜湖市相对于安徽省其他城市,如合肥、蚌埠、阜阳等,具有以下一些区位优势:芜湖地理上处于安徽省皖江,以沿江的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4个省辖市和巢湖、池洲、宣城3个地区为一线,和距皖江100公里左右的江北省会城市合肥、江南旅游城市黄山为两点,所构成的中间东西一线、侧翼南北两点的“一线两点”开发开放战略的中心地带,客观上形成了对“一线两点”范围内城市的吸引和辐射的中心作用。从生产力布局来说,芜湖是安徽省最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芜湖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上有望成为仅次于合肥的地级城市。芜湖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 (2)技术条件 分析表明,无论是物流设施、还是物流工具,芜湖市的物流技术条件都较差,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大部分拥有物流设施的组织由于规模较小,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物流设施、设备的技术水平,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整合,将芜湖市的物流设施、设备组合运用,提高芜湖市物流设施设备的水平,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 (3)政府态度与政策 芜湖市政府非常重视芜湖市的物流发展工作,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芜湖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开始对芜湖现代物流的发展进行规划、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芜湖经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教育、创造条件激发社会物流需求,这一切为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芜湖市政府已经开始研究与现代物流有关的政策问题,力求为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3芜湖现代物流需求的预测分析 影响物流量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种: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又可分为经济总量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总量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工农业发展规模、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等;经济结构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环境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分布、国家的开放、开发政策、人口数量等。由于自然资源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对物流量影响较大的是经济总量因素和环境因素中的政策因素。 (1)从经济总量因素估算芜湖地区的物流需求 经济发展是物流需求产生的重要前提。物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过程,经济活动中的各环节之间、内部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以物流为联系基础。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自身的经济能力,由此也促进了对物流需求的增长。所以,物流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通常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物流需求的增长是正比例关系。按物流成本占GDP的一定百分比来估算,2001年到2003年芜湖市的物流费用总量估算约为:37亿元、39亿元和42亿元,当然这只是粗略的估算。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基本分析 (1)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2) I 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分析 (2) 一、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简述 (2) 二、2003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 三、2004年中国经济分析预测 (4) II 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与分析 (10) 一、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 (10) 二、轻重工业发展分析 (10)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分析 (10) 四、机电产品生产快速增长 (11) 五、能源生产分析 (11) 六、工业产品进出口分析 (12) III 2003年全年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及预测 (13) 一、全年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13) 二、生产资料效益分析 (16) 三、工业行业效益分析 (18)

IV 我国全年居民消费比较分析 (19) 一、居民消费价格简述 (19) 二、分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三、分类别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分析 (21) V 我国前三季度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分析 (24) 一、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24)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6) VI 2003年上半年三大景气指数走势及分析 (29) 一、国房景气指数 (29) 二、消费者景气指数 (32) VII 2003年宏观经济发展十大事件 (35)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基本分析 今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8.5%。据此测算,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改革方案,今年国家统计局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年末公布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数,而改在2004年1月中下旬公布。以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元人民币为基数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 2003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以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来之不易。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高纪录。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6.7%。通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到三季度,我国经济基本恢复到了非典疫情发生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9.1%。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全县上下抢抓中部崛起政策机遇,加强工业强县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我省工业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1、突出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一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先后组织实施企业间兼并联合重组方案270余例,盘活存量资产近230亿元。到2005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由1998年3.1亿元增长到2005年13.1亿元,增长3.3倍。二是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大型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通过“九个一批”的改革措施,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拓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领域,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广阔空间。到2003年底,完成了1204户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到2005年底,已有1537户国有中小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量由554户减少到231户,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户数由2625增加到5021户,所占比重由67.5%提高到95.2%,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73.6%提高到86.4%。三是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通过对劣势企业重组“打捆儿”申报债转股,共对55户企业重组为21个项目申报成功,债转股金额116.5亿元。通过实施债转股,21户债转股企业年平均减少财务费用支出6.5亿元,负债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1999年以来,企业共剥离银行不良贷款560亿元,已处置231亿元。通过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十五”期间,成功上市企业21家,募集资金120亿元。四是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03年以来,按照“属地移交、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全省共分离移交企业办中小学校253所,占总数的85.8%,基本完成了大中型企业所办医院的分离移交或企业化改革管理工作;除省机场公司所办公安机关外,基本完成了企业所办公安机关的移交工作;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全省现已有114.2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6.2%;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了企业生产与生活的水、电分离。五是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32家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已累计分离辅业企业(含集体)333个,剥离三类资产64.7亿元,分离富余人员约13万人,安置职工10.3万人。 2、突出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公司制改革步伐,创新企业组织形式。除中央在皖企业外,全省3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329户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占总数的99.4%。二是大力推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拓展企业融资方式。我省45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通过股改,上市公司率先享受了资本市场融资的优惠政策,目前已累计融资72亿多元。三是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制衡机制。我省约有6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权制衡机制,其中40%的企业实现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全部解决了控股公司法人代表与上市公司的交叉任职问题。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以效益增长为基础的企业职工工资均衡增长机制,改革和完善了职工收入分配办法,企业实行灵活工资分配方式的占81.3%。全省已改制企业中,管理人员实行竞聘的占85.8%。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全省有309万人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1%。四是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促进负担沉重的老企业焕发新生机。1998年以来,全省共争取118个企业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共涉及资产149.1亿元,职工37.2万人,核销银行呆坏帐88.6亿元。截止2005年底,有102个项目已经实施终结。通过实施关闭破产,消灭了一批亏损源,生成了一批新的优强企业。五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淘汰落后工作。几年来,全省共关闭865处落后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小煤矿,关闭264户小水泥企业,关停60户小轧钢、小冶炼、小

2010年马鞍山与省内城市及合肥、芜湖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2010年马鞍山与省内城市及合肥、芜湖经济 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2010年,面对省内城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抓机遇,奋发进取。全市经济总量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主要指标增幅位次显著提升。 一、经济总量: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地区生产总值(GDP):2010年,全市GDP为811亿元,占全省(12263.4亿元)比重达6.6%,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4位。合肥(2702.5亿元)、芜湖(1108.6亿元)和安庆(988.1亿元)分列前3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GDP分别为两市的30%和73%。 工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458.1亿元,继续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5601.9亿元)比重为8.2%。合肥(1052.7亿元)居首位,芜湖(641.2亿元)居第2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两市的43.5%和71.5%。 财政收入: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为140.0亿元,占全省(2063.8亿元)比重为6.8%,继续居全省第3位。合肥(476.2亿元)、芜湖(200.7亿元)分列前两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财政收入分别为两市的29.4%和69.8%。

投资: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为740.3亿元,占全省(11849.4亿元)比重达6.25%,居全省第4位,比上年提升了1个位次。合肥(3054.3亿元)、芜湖(1220.1亿元)、安庆(809.4亿元)居前3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两市的24.2%和60.7%。 消费: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8亿元,占全省(4151.5亿元)比重3.6%,继续居全省第13位。合肥(839.0亿元)、安庆(338.7亿元)、阜阳(326.7亿元)居前3位,芜湖(287.4亿元)居第4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两市的17.6%和51.4%。 进出口: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8.8亿美元,占全省(242.8亿美元)比重为11.9%,居全省第3位。合肥(64.68亿美元)、铜陵(34.11亿美元)分别居前两位。芜湖(26.10亿美元)居第4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两市的44.5%和1.1倍。 二、经济增速: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多数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地区生产总值(GDP):2010年,全市GDP增长15.0%,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14.5%)相比,我市GDP增幅快0.5个百分点,增幅由上年的全省第14 位提升到第6位,提升8个位次。芜湖(18.2%)、合肥(17.5%)、铜陵(17.1%)分列前3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GDP

二年级优质课“观察物体”教案与评课

二年级优质课“观察物体”教案与评课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刘正荣 指导: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车文胜 执教: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刘正荣 点评:安徽省芜湖市马塘区教育局教研室李宗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生1:我最喜欢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2:我最喜欢侧面的,站在她的旁边,拍的是她的正面。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报告书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见教材P 172-173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来,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目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在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从而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结构关系越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低。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在于: (1)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4)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2)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3)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性衡量标准主要有: (1)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主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就是说主要是对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公式中, 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第i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 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由于Y / L可以用来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 Yi/ Li= Y / L,从而结构偏离度E = 0。同时,Yi/Y可以用来表示产出结构, L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结构偏离度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因此,结构偏离度E 值是不可能为0的。而且,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同仁,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这一事实,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因此,在很多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引入了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的,一些学者曾经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实,泰尔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

安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安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安徽经济增速逐年加快,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整体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安徽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均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体上处于人口数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偏后的状态。,安徽保险业在60年的时间里,既经受了风雨历练,又创造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保险业经历了建立、发展、整顿、紧缩、撤销的过程,保险业务也是大起大落,1959年,全省国内保险业务全部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得到评价,国内保险业务逐渐恢复,从1980年开始,在恢复国内业务的十年来,安徽保险业经营管理不断完善,新险种不断推出,业务质量日益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善,保险事业出现了先所未有的生机。 2000年9月28日,中国保监会合肥特派员办事处正式成立(2004年更名为中国保监会安徽监管局),2001年,安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揭开了安徽保险业专业化监管和行业自律的新篇章。近年来,安徽保监局在中国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监管措施日益完善,发展思路逐步深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保险业发展道路,安徽保险业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实力显著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省保费收入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7年突破200亿元,到2008年底,全省保费收入达到亿元,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二是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1家、省级分公司35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9家,人身保险公司17家,包括专业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农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省级以下分支机构2303家(含营销服务部);保险专业中介机构95家,保险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三是保障功能日益提高。2002年以来,全省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亿元,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灾难事故面前,保险业勇担责任、为民分忧,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2008年,全省保险深度和密度分别为%和元,分别比2002提高个百分点和元。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功能作用的日益发挥,安徽保险业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保险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2004年以来,安徽保监局和部分保险公司连续五年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受到省级领导表扬性批示30多次。 在连续四年高速发展基础上,2005年安徽省保险业发展速度放慢.2005年保险深度%,比上年低个百分点;保险密度(元/人),比上年提高元。1.保险市场新加入主体显著增多,市场集中度逐步分散,充分竞争的保险市场逐步形成。到2005年底,保险公司省级机构16家,较上年新增4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0家,人身险公司6家;地市级分支机构126个,新增23家;县级支公司219个,新增3家;营销服务部1404家,新增49家;各类专业中介机构56个,兼业代理机构2451个,全省保险营销员万人,持证率%. 2.保险业进入结构调整期。一是保费收入低增长且增幅回落,2005年全省累计保费收入亿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分别达亿元,亿元,增长%,%,回落和个百分点。二是安徽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各有一家负增长。三是县域保费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占比达%.四是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支出亿元,增长%,,增幅高于保费增幅个百分点。 2006年,安徽省保险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比上

2008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54.36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255.85亿元,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32500元,比上年增长15.3%,按年末汇率折算为4755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5.8∶57.0∶37.2调整为5.3∶60.6∶34.1。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39亿元,增长23.9%。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9.24亿元,增长15.7 %;营业税15.88亿元,增长32.2%;企业所得税4.79亿元,增长36.3%;城市建设维护税4.25亿元,增长14.7%;契税2.69亿元,下降15.5%。全年完成财政支出8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2 %,其中,工商金融等事务支出10.86亿元,增长61.1 %;农林水事务支出4.26亿元,增长61.5%;教育支出11.09亿元,增长20.1%;医疗卫生支出4.06亿元,增长3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32亿元,增长7.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37亿元,增长18.9%;环境保护支出1.65亿元,增长164.4%。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城镇投资594.95亿元,增长42.5%。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34.57亿元。本年项目建成投产率48.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38.1 %。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第二产业投资320.38亿元,增长36.4%,其中工业投资318.63亿元,增长36.0%;第三产业投资291.35亿元,增长47.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0.23亿元,增长69.0%。全年销售商品房172.79万平方米,下降11.8%;商品房销售额61.70亿元,下降1.8%。 市场价格。2008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6.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5%。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2%。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2%。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334公顷,比上年减少207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3395公顷,增加914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217公顷,增加1075公顷。粮食产量83.04万吨,比上年增产10.1%(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连续第五年增产;油料产量7.91万吨,增产7.3%;棉花产量8824吨,增产15.0%; 蔬菜产量52.17万吨,减产5.5%;肉类产量7.73万吨,增长7.2%。水产品产量8.78万吨,增长5.2%(参见附表)。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160 公顷。年内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共计52个;绿色食品认证30个,共计82个;有机食品15个,共计16个。

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棉纺行业2006年1-9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1 棉纺行业总量增长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棉纺行业企业数量为8614家,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07亿元,同比增加25.75%;资产合计4796亿元,同比增加16.47%;实现销售收入4577亿元,同比增加26.28%;完成利润总额15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70亿元,同比增加43.30%;完成出口交货值639.0亿元,同比增加14.34%;行业整体从业人数270.78万人,同比增加5.23%。由此可见,棉纺行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并为我国经济、财政、出口和就业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 2 棉纺行业经营环境变化 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4577.26亿元,产品销售成本为4163.93亿元,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为19.84亿元,由此可计算出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和附加)为393.48亿元,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为8.60%;由于利润总额为151.23亿元,可算出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率,也称税前利润率)为3.30%。经营环境的变化直接阻碍销售成本,从而导致毛利和利润总额出现相应的变化。 3 棉纺行业期间费用变化 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销售费用为59.67亿元,同比增加

20.60%;治理费用支出为114.38亿元,同比增加11.92%;财务费用为65.79亿元,同比增加14.67%;其中利息支出56.70亿元,同比增加13.71%,讲明债务作为棉纺行业要紧财务负担仍然较重;三费总计为239.84亿元,同比增加14.73%;三费比率为5.24%,上年同期为5.77%,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表明期间费用相对降低。 4 棉纺行业单位产品经济规模变化 从单位产品经济规模变化情况看,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中相关于每米单位的棉布产量而言,其单产值为25.77元/米,单成本为22.67元/米,单毛利为2.16元/米,单三费为1.34元/米,单利润为0.83元/米,单库存为1.63元/米,单出口为4.37元/米。由此看来,假如把单产值近似看成每米棉布产量的行业平均参考价格,那么其单成本约占87.99%,单毛利约占8.37%,单三费约占5.21%,单利润约占3.22%,单库存约占6.33%,单出口约占16.97%。

201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3-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调整为::,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个百分点。全员

劳动生产率[3]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 2013—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万人,减少万人;第二产业万人,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万人,增加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增加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工总量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2018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千公顷,比上年减少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千公顷,增加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千公顷,减少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千公顷,增加24千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0万亩,增长%。净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114个。 全年粮食产量万吨,比上年减产万吨,下降%。其中,夏粮万吨,减产万吨,下降%;秋粮万吨,增产万吨,增长%。油料产量158万吨,增长%。棉花产量万吨,增长%。 2018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省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战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之列。但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发展滞后不利于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崛起。本文拟对2000-2008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寻影响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快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现状 (一)经济规模、结构与产业发展现状 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人均水平及发展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地区生产总值(GDP)快速增加,从2000年205.99亿元,连续几年跃上几个“百亿元”台阶,到2008年达到749.65亿元,年均增长14.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从2000年9474元,增加到2008年32500元,以当年汇率计算人均从1144美元增加到4755美元。根据国际标准划分,人均达到3000美元以上,即为经济加速发展时期。因此,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将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条件。详见附表1 表1: 2000-2008年GDP及增长情况 2、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发展

产业结构从2000年以来调整变化比较快。三次产业比重由11.1:48.7:40.3调整为5.3:60.6:34.1。由于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形成,拉动第二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48.7%,提升到2008年60.6%,其中工业由42.2%上升到54.8%,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由2000年占11.1%降至2008年5.3%,平均每年下降0.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00年40.3%降至2008年34.1%,平均每年下降0.69个百分点。详见附表2 表2: 2000-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在九年时间比重提高12.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最高年份(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此期间,一产和三产的发展滞后于二产的发展,导致了一产和三产相对比重下降。 (二)社会发展规模与水平 近几年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不断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地发展。 1、科、教、文、卫、体、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模与水平 (1)在科学技术方面 。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启动。2008

网红经济行业分析报告

网红经济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7月

1. 红人广告预算占比约 5%,高转化率吸引广告主预算倾斜 红人广告市场处于起步期,广告主的红人广告预算占比预计在 5%左右。红人广告市场处于 起步期,广告主投在网红相关广告预算占比很低。2018 年我国广告整体经营额约 8000 亿, 其中 KOL 投放市场规模约 300 亿,占比仅 3.75%。2019 年 KOL 相关投放市场规模提升至 490 亿元,相较于 2018 年同比增长 63%,但预计在整体广告经营额中占比不足 5%。 图 1:2013-2018 年我国广告经营额及增速 图 2:2018 -2019 年 KOL 整体投放市场规模变化(亿元) 600 10000 18% 490 7991.5 16% 15.9%14% 500 8000 11.7% 6489 6896.4 5973.4 5605.6 12% 10% 8% 6000 400 5019.8 300 8.6% 4000 2000 300 6.6% 6.3% 6% 4% 2% 0% 200 100 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中国广告经营额(亿元) 同比增长率 2018 2019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克劳锐,市场研究部 红人广告具有相对较低的流量成本,ROI 和转化率远高于传统广告,未来广告主预算将向 红人广告倾斜。根据克劳锐报告,淘宝直播进店转化率超过 65%,顶级网红电商转化率约 20%,传统电商转化率仅 0.37%。《2020 年中国数据营销趋势》显示,71%的广告主将增加社 会化营销预算,社会化营销预算增长幅度超过数字营销。广告主社会化营销中,KOL 推广 是投入重点,分别有 83%、70%、43%的广告主认为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电商平台是移动 端投放重点,较 19 年分别+14%、+20、+6%。 假设 2022 年我国广告整体经营额超过 1 万亿,预计未来三年红人广告市场规模占比将提 升至 20%,则红人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0 亿,相较于 2019 年 490 亿的市场规模,有 4 倍以上的成长空间。 红人广告市场目前处于起步期,新媒体营销景气高企,怎样的公司是最大的市场参与者? 我们从人和平台解构红人经济。 图 3:红人广告和传统电商转化率对比 图 4:社会化营销预算 vs 数字化营销预算变化 >65% 29%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7% 26%25%24% 22% 12% 12% 6%6% 20% 5%5% 8% 0.37% 社会化营销预算 数字化营销预算 资料来源:克劳锐,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秒针系统×AdMaster ×GDMS 《2020 中国数字营销趋势》,天风证 券研究所 图 5:广告主社会化营销重点 图 6:广告主移动端投放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