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

有关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
有关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

有关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

●管鲍之交

齐国的国君(诸侯国的最高首领)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齐桓公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有两个得力的助手——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而他的成功又是和鲍叔牙谦虚让人的品德分不开的。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真诚相待。长大以后,他们一同去齐国谋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说来真巧,管仲和鲍叔牙分别当了他们两人的老师。齐国发生内乱,齐襄王被杀死,谁来当新国君呢?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争起来。结果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

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齐桓公说:“难道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鲍叔牙肯定地说:“有,就是管仲。”“管仲?!”提起管仲,齐桓公便咬牙切齿,原来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王位的时候,为保公子纠做国君,有一次,管仲躲在树林中向公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带的铜钩上才没受伤,所以结下了一箭之仇。鲍叔牙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它各国也得听您指挥呢!他说服了齐桓公,设法把管仲请来。管仲见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决定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了。

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此时为了让管仲充分发挥才能智慧,鲍叔牙却谢绝挽留,悄悄地离开了齐桓公和管仲。他的为人令大家钦佩,管仲说:“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后来人们常用“管鲍之交”“管鲍遗风”来称赞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问鼎中原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一鼓作气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应战,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鲁国的一位叫曹刿的将军率部队与齐国交战。当时,作战以擂鼓作为进攻号令,当齐军擂第一遍鼓时,曹刿按兵不动,齐军擂第二遍鼓时,曹刿还是没下令,齐军第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十分疲惫,情绪顿时低落下去,认为鲁军不会再打了,大家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下来。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声响起,早就摩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

出击,齐军还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甲,四处溃逃。战斗胜利后,鲁庄公问曹刿:“刚才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了三次进军的鼓后,才出军?”曹刿说:“打仗,最重要的靠勇气。擂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减退;擂第三次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没了。这时我军再擂鼓进攻,用士气旺盛的军队去进攻松懈疲乏的军队,那当然能取胜啦!”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放老马在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鸣惊人

楚庄王即位近三年以来,他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一天,大夫伍举(一说申无畏)进见楚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

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乌。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过了几个月,楚庄王这只大鸟依然故我,既不“鸣”,也不“飞”,照旧打猎。喝酒欣赏歌舞。大夫苏从忍受不住了,便来见庄王。他才进宫门,便大哭起来。楚庄王说:“先生。为什么事这么伤心啊?”苏从回答道:“我为自己就要死了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很吃惊,便问:“你怎么能死呢?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苏从说:“我想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肯定要杀死我。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管朝政,楚国的灭亡不是在眼前了吗?”楚庄王听完大怒,斥责苏从:“你是想死吗?我早已说过,谁来劝谏,我便杀死谁。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傻极了!”苏从十分痛切地说:“我是傻,可您比我还傻。倘若您将我杀了,我死后将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这样下去,楚国早晚是要灭亡的。您就当了亡国之君。您不是比我还傻吗?我的话说完了,您要杀便杀吧。”楚庄王忽然站起来。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随即,他便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楚庄王首先整顿内政,起用有才能的人,将伍举、苏从提拔到关键的职位上去。当时楚国的令尹和斗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庄王便任命了三个大臣去分担令尹工作,削弱了他的权力,防止斗越椒作乱。

楚庄王一边改革政治,一边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军士,准备与晋国决战,雪城濮之战的恨。他在即位的第三年,率兵灭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县一带);第六年,战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战败了陆浑(今河南嵩县北部)的戎族。其间还发生“问鼎中原”的故事。以后,楚庄王又陆续让鲁、宋、郑、陈等国归顺,他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也当上霸主。他前后统治楚国二十三年,使楚国强盛一时。

卧薪尝胆

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

“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完璧归赵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负荆请罪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毛遂自荐

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

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他

决心亲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

一起去楚国。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可是真要找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不容易。挑来

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其余都看不中了。他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

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

平原君有点惊异,说:“您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

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

就冒出来了。可是您来到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啊。”

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

戳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

旁边十九个门客认为毛遂在说大话,都带着轻蔑的眼光笑他。可平原君倒赏识毛遂的胆

量和口才,就决定让毛遂凑上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赵王,上楚国去了。

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谈判合纵抗秦的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门客都在台阶下等

着。从早晨谈起,一直谈到中午,平原君为了说服楚王,把嘴唇皮都说干了,可是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出兵抗秦。台阶下的门客等得实在不耐烦,可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想起毛遂在赵国说的一番豪言壮语,就悄悄地对他说:“毛先生,看你的啦!”

毛遂不慌不忙,拿着宝剑,上了台阶,高声嚷着说:“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

决了。怎么从早晨说到现在,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呢?” 楚王很不高兴,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一听是个门客,更加生气,骂毛遂说:“我跟你主人商量国家大事,轮到你来多嘴?还不赶快下去!”

毛遂按着宝剑跨前一步,说:“你用不到仗势欺人。我主人在这里,你破口骂人算什么?”

楚王看他身边带着剑,又听他说话那股狠劲儿,有点害怕起来,就换了和气的脸色对他说:“那您有什么高见,请说吧。” 毛遂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兵士,原来是个称霸的大国。没有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打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带了几万人,一战就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去,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也替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耻呢。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跟大王来商量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也不是单为我们赵国啊。”

毛遂这一番话,真像一把锥子一样,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脸红了,接连说:“说的是,说的是。”

毛遂紧紧钉了一句:“那么合纵的事就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毛遂回过头,叫楚王的侍从马上拿鸡、狗、马的血来。他捧着铜盘子,跪在楚王的跟前说:“大王是合纵的纵约长,请您先歃血(歃血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上,表示诚意,是古代订立盟约的时候的一种仪式。歃音shà)。” 楚王歃血后,平原君和毛遂也当场歃了血。楚、赵结盟以后,楚考烈王就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朝秦暮楚

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从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或西抗秦是为合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秦国在战国后期通过变法逐渐强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而东方六国为抗击秦的攻势,曾一度“合纵”攻秦,使秦国受挫,放弃了一些占领地。但“合纵”却不能善始善终,最终被秦的“连横”政策各个击破。“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时而追随秦,时而又追随楚,反复无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朝秦暮楚”故事的由来。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远交近攻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睢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

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郭、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孙庞斗智

魏国有一名大将叫庞涓,他指挥魏军打了不少胜仗,自以为是了不起的军事家。可是他心里明白,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bìn),本领比他强得多。据说孙膑是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13篇兵法。

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他居心不良,安排了一条陷害孙膑的诡计。他向魏惠王(魏国国君)举荐孙膑,魏惠王很高兴地派人请来孙膑,共议国事。孙膑的才华处处显露出来以后,庞涓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谋反。魏惠王大怒要杀孙膑,庞涓又假意讲情,结果孙膑被治了罪,剜掉了双腿的膝盖骨,成了残废。

后来孙膑知道了这是庞涓的诡计,一怒之下,烧掉了即将写成的兵书,装成疯癫,麻痹庞涓,再设法逃脱虎口。恰好齐国的一位使臣到魏国办事,偷偷把孙膑藏在车内,混过了关卡,带到齐国。

齐国国君十分敬重孙膑,想拜他为大将,孙膑极力推辞:“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如果当了大将,众人会笑话的。”齐威王就让他作军师,行军时坐在有篷帐的车里,协助大将田忌作战。

在孙膑的策划下,齐军连打胜仗。公元前342年,庞涓带魏军攻打燕国,田忌、孙膑率齐军救燕。但孙膑指挥军队不去燕国,而直接攻打魏国。

庞涓得到情报,忙从燕国撤兵赶回魏国。路上庞涓观察齐军扎过营的地方:第一天的炉灶数,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第二天的炉灶数,够5万人吃饭用的了;第三天的炉灶数,只够3万人吃的了。庞涓放了心,笑着说:“我就知道齐兵都是胆小鬼,到魏国才3天,10万大军就逃散了一大半。”他下令急追齐军。魏军一直追到马陵(现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天渐渐黑了,马陵道在两山之间,路很窄,两旁都是深涧。这时,有士兵报告:“前面山道都用木头给堵住了。”庞涓急忙上前去看,果然如此,只有一棵大树没被砍倒,大树上还有一大片树皮被砍掉了,上面好像还写着字。庞涓命人拿火把来,借火光一看,他大惊失色,原来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落款是“孙膑”。庞涓想撤兵已来不及了。这时四面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支箭一齐射来,齐军已把魏军团团围住了。庞涓身中数箭,他已无路可走,就在树下自刎了。

原来孙膑使用诱兵之计,一路上造成齐军逃散的假像。他料定了庞涓会在追到马陵,早在此处设下了埋伏,他吩咐士兵:只等树下火光一起,就一齐放箭。

孙膑的名气传遍了诸侯国,后来孙膑不愿再作官,就隐居去了。但他写的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 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方法。 通过有关春秋战国时的历史典故,给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从中突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 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通过争霸战争的学习,明白人要兴,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国要兴,要有贤才、能人来治理,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点:体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 教材分析: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时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纵,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新 人教版)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 齐、晋称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争霸”,第二部分“战国七雄”。 一、春秋争霸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回答: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春秋无义战。----孟子 (4)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 二、战国七雄 结合下列形势图和连环画,完成相关问题。 第一组:地图 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图2战国形势图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段?这两个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2)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都有著名的战役发生。比较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第二组:连环画 第九集第十一集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练习题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楚庄王 B、宋襄公 C、齐桓公 D、晋文公 2、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 A、宋襄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阖闾 3、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 B、葵丘之盟 C、长平之战 D、问鼎中原 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A、姜尚 B、管仲 C、吴起 D、商鞅 5、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A、葵丘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秦国 D、齐国 9、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A、卧薪尝胆 B、问鼎中原 C、退避三舍 D、老马识途 10、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11、战国时期,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的古代军事家是() A、吴起 B、孙武 C、李悝 D、孙膑 1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A、争做天子 B、支配其他诸侯国 C、尊王攘夷 D、结束割据状态 二、图表分析题: 13、请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三、材料分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历史上把“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3)请列举此时期齐、楚、晋诸侯国的著名国君? (4)后来,晋国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了吗? 四、简答题: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如“退避三舍”“卧 薪尝胆”“纸上谈兵”等。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案

第七课春秋五霸于战国七雄 内容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收集和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⑵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到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时间跨度长,国名多,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理解春秋战国各自战争的特点及趋势。 三、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对成语故事很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 2.本课国名多,人物多,学生不易掌握,教学中要关注。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屏幕展示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一、春秋五霸 阅读材料,小组合作: 材料一:平王东迁后,有的国土赐给了功臣,有的被诸侯、少数民族所占,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材料二: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出现了大量的私田,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希望享有周天子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1、春秋五霸是哪五个? 2、他们为什么会争霸?(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问题:当时我们的家乡所在地处于哪个诸侯国?(山东:齐鲁大地)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梳理

考点 3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形势图 。 齐、楚、燕、韩、赵、魏、地理位置熟知: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在中间。

【易错警示】1.春秋霸主是先后相继,战国七雄是同时并存。 2.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国家是秦国、齐国和楚国。 【知识延伸】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表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考点 4 商鞅变法 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知识扩展】商鞅变法对国家和个人的启示。 (1)(从改革的结果看)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2)(从改革的过程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具有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3)(从改革的精神看)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易错警示】商鞅在变法中由于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被处死,这只能说明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能说明变法失败。因为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故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改革者的生死,而是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细节提示】 (1).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措施是:奖励军功 (2).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建立县制 (3).各阶层对待变法的态度: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支持;旧贵族反对。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 (5).商鞅变法中的内容“建立县制”与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推行郡县制”有所不同。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一部分学案 1、课前预习: (1)预习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学习目标:了解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掌握齐桓公得以称霸的原因,了解晋楚争霸、晋分三家,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尝试分析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争霸战争的不同点和社会作用,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文字的插图。(3)学习重点:齐桓公、晋文公得以称霸的原因,战国七雄以及战国时发生的重要战役 (4)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课上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及课上预习,了解本课基础知识,并填写。 (1) 周 夏 (2)“春秋”和“战国”是如何得名的? (3)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情况(诸侯争霸的背景)?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5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分别是哪5个霸主? (4)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他为什么能够第一个称霸? (5)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另一位霸主,他60多岁做国君后,_______,______,_______,使晋成为北方的强国,使他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_______。 (6)使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_______。 (7)阅读课文42页第三段,了解吴越争霸的史实。 (8)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___、___、___3个国家,它们和___、___、___、___,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役名称发生时期交战双方战役结果影响 城濮之战 邲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吹“_____”和“_____”,因此被称为纵横家。 (11)阅读课文40页第一段和42页最后一段,尝试回答:春秋、战国时候的战争有什么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初一历史《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知识梳理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地理位置。2.掌握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的原因及概况、晋楚争霸的史实。 3.了解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相关史实。 【自主学习】 一、诸侯争霸 1.春秋时期:东周分为春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____________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原因:春秋时期,________的地位日益衰落,大的诸侯国乘机争霸,以获取过去周王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 3.春秋霸主 1.战国时期:___________年。 2.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形成三个诸侯国。 (2)田氏代齐:齐国________由卿大夫田氏取代。 3.战国七雄:指的是________、齐、________、________、韩、________、

魏。 4.著名战役 ________、________和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合作探究】 1.材料分析: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周本纪》你知道春秋争霸出现的原因吗? 2.对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你如何看待? 3.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和历史趋向如何? 【自学检测】 1.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诸侯常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北师大)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收集和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到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能够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时间跨度长,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 掌握。 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 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 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 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 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 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 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板书课题) 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春秋 春秋五霸 战国 战国七雄: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 习后,进行汇报。 齐桓公称霸及其他四霸

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教 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初一历史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六年级班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__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__ ___,史称________。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任用__________为相,以“_______________”为号召,进行改革。 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__ _____大战,晋军打败楚军,从此,_____ __成为中原霸主。后来,_____________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找出其中的成语故事) 5、三家分晋是指__ __、___ _、___ ___三家瓜分晋国. 6、战国初年,齐国大夫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______ ____齐国

____ _、___ 、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在课本第40页地图上找出他们的位置。) _______ 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找出其中的成语故事) 二、总结提高: 1、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课本第38页) 2、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课本第39页) 41页) 家长签字组长签字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篇一: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练习题 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楚庄王D、晋文公C、齐桓公D、越王勾践 2、城濮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吴和越 B、晋和楚 C、秦和赵 D、齐和魏 3、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的主要原因是() A、晋文公有作为 B、在城濮之战中取胜 C、训练军队 D、整顿内政,发展生产 4、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 A、赵、魏、韩 B、魏、齐、赵 C、楚、齐、燕 D、秦飞韩、楚 5、下列战役中,围魏救赵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6、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和最北的是() A、秦和齐 B、楚和燕 C、韩和齐 D、秦和赵 7、下列人物中被称为纵横家的是() ①管仲②苏秦③孙膑④张仪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④⑤ 8、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楚国②晋国③齐国④吴国⑤燕国⑥韩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 D、④⑤ 9、下列战役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①涿鹿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⑤城濮之战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④⑤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1)材料说的是哪个诸侯国称霸的事? (2)这个诸侯国“霸诸侯”的背景是什么? (3)这个诸侯国有哪些称霸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管仲是怎样“相桓公”的? (5)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成果? (6)桓公在称霸过程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7)桓公“霸诸侯”正式被周天子承认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1、战国时期,各诸侯连年交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 (2)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战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B 7、B 8、C 9、B 二、材料分析题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大连格致中学曲丽莉 一.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本课是这段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要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本课,对于以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学习不利。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几课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历史有了比较直接的概念,对于夏商西周的历史沿革已经基本掌握,西周的分封制的实施使得周朝诸侯国林立,这些基础知识为学生理解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奠定了基础。作为初一新生对历史故事是十分喜爱的,本课又是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源流,其中有的成语学生比较熟悉。对于不了解的故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并整理。在教学中将成语故事贯穿于全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又使他们掌握查找历史资料的途径,让学生课上课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针对初一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成语故事大串联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 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方法。 通过有关春秋战国时的历史典故,给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从中突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 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

1 / 5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出现的背景和时间;能够讲述“问鼎中原”、“退避三舍”、 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成语故事;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找出主要诸侯国家 的地理位置。 2?过程方法与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能力;以“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个 霸主”为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论据进行思考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 考春秋战国时期征战的作用,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丰富、生动的历史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管仲改革”、历史故事中认 识改革创新、励精图治对国家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树立开拓进取、不畏艰难、积极向上 的人生态度;通过讲解一系列的争霸战争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勇敢精神。 重点:结合历史地图,使学生掌握“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知道齐桓公、晋文 公、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以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争霸混战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客观辩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历 史作用。 上课老师 年级科目 七年级历史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准备 用时及预 内容 期效果 教学过程 具体做法(教法、学 法、师生活动等) 、春秋争霸 教学过程 (1)齐桓公称霸 到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 “礼乐征伐由天子出”转 向“礼乐征伐由诸侯出”的趋势,周天子越来越依附于强大的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卧

诸侯了,于是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脑地位。 齐桓公率先称霸的原因:那就是齐国负山面海,是东方的一个大国,有丰富的鱼、盐和矿藏,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其次齐国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改革军制。这是齐桓公称霸成功的根本原因。第三,齐国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你是怎样看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的?(“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尊王”在当时是一面“正义”旗帜,在此旗号下,齐国打败山戎,保护燕国;击退楚国,保护中原,在诸侯国中威望大增。齐国借“尊王” 之名,行争霸之实。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召集诸侯会盟,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当时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表示认可。 假若你是晋国的国君,要想使晋国能够迅速强大,成为中原霸主,该怎么办? (2 )晋楚争霸 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内陆国不利的方面。(离东周王室较近,不能太过分,西有秦国,东有卫国,南有楚国,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唯一的出路就要靠自己发展。) 当晋国发展成为北方一大强国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发展到 黄河流域,利益冲突,矛盾尖锐,双方进行了一场决战--城濮大战。(出示《城濮大战形势图》) 晋楚两国的争霸战争持续了近百年,后来,楚庄王打败了 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看课本了解“退避三舍”等故事。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的行列。(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先让学生了解吴越的地理位置,再自学书(3 )吴越争霸、秦霸西戎 中楷体字内容,然后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从中学到要胸怀大志,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二、战国七雄 2 / 5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内容详细,无错误)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 “霸”,意为霸主,即是诸侯之领袖,在这个意义上,与代表长者的“伯”实同一词,并无现代的“蛮横无理”的含义。 “霸”的主要职责是尊王攘夷、禁抑篡弑、制裁兼并等。 五霸究竟指哪五位国君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七种说法,其中以第一、二种说法最为盛行。 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记》)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5.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6.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7.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辞通》) 另有人认为,所谓“五霸”应是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除战国七雄外,小国尚有宋、卫、东周、中山、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齐国自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前473年吴被越所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楚国北上与三晋争夺郑遭受失败,转而向东方略地扩展,于是前306年乘越国内乱的时候攻占了吴国旧地,并设江东为郡,但不久又被越国收复,两国围绕吴国旧地展开长期争斗,一直持续到战国后期楚考烈王在位之时,两国实力均受到较大损失。 至战国中期,逐渐形成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争雄的格局。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 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年)和马陵之战(前341年)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别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 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前287年,苏秦、李兑合齐、楚、赵、魏、韩五国,连横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 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 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1

关于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的成语故事_2000字

关于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的成语故事_2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

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毛遂自荐:在战国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很喜欢供养一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强自己的势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见的时候,就让他们策划谋略,替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人被称做食客,也叫门下客。 赵国的宰相平原君势力庞大,家中养了几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没有什么别的贡献,平原君虽然觉得很奇怪,却也没有埋怨,任由他在家中吃住。后来,赵国的国都邯郸被秦军包围,情势非常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劝说楚王和赵国合作,共同出兵对抗秦国。平原君回家后,准备从食客中选出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前往,可是选来选去只有十九人合格,还差一个人。平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授课人:罗济永 一、学情分析 1.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通过影视资料展示课文中出现或涉及到的成语典故,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因此以影视资料作为培养学生认知的载体,顺应了中学生当前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另外,该年龄段的学生,非常喜欢寻求身边的历史,课文中出现或涉及到许多的成语典故对于学生来说,愿意主动探寻其来龙去脉,这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 2. 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运用网络、书籍等途径查阅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提高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另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读写、演讲、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能掌握:“东周”的概念内涵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战国七雄的形成;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通过学习,能够使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战国时期的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政治。 ●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演示: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的历史,加深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的认知。 讨论“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战国时期的战

争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发生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乐于同伙伴合作;学习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掌握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指导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讲述并表演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战役,以加深对战国七雄兼并战争史实的理解。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本课内容的成语、典故,组织“成语故事会”演讲,使学生可在此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和吴越争霸的过程,学生懂得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在学习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中,学生能懂得事业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毅力与恒心,还需要有勤奋与进取的精神。教师以此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学生懂得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利用电影创设历史情境,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探求新知。电影课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创新思维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电影课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世界上最优秀的影视资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并在此前提下实现历史课程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本课采用的相关历史题材影视资料主要是成语动画片《千金一笑》、《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 历史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 七雄》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History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ubject, and its effect on studen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moral beliefs.

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 设计(教案文本)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并能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史实。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3.通过各国称霸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改革才能富国强兵。 重难点: 重点:齐桓公、晋文公称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一、春秋五霸 1.春秋诸侯争霸的背景。 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 设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先组内发表意见后在班上交流。(课件展示答案) 过渡:春秋时期历时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2春秋五霸: 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各自的位置?(课件展示春秋形势图)学生:观察形势图,掌握好两种说法的五霸名称,介绍春秋大国位置,画出方位示意图。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逐渐树立起空间概念。充分发挥地图辅助文字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的准确性,不断地重复,尝试回忆加深记忆。便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弥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设计.doc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并能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史实。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3.通过各国称霸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改革才能富国强兵。 重难点: 重点:齐桓公、晋文公称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一、春秋五霸 1.春秋诸侯争霸的背景。 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 设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先组内发表意见后在班上交流。(课件展示答案) 过渡:春秋时期历时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2春秋五霸:

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各自的位置?(课件展示春秋形势图)学生:观察形势图,掌握好两种说法的五霸名称,介绍春秋大国位置,画出方位示意图。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逐渐树立起空间概念。充分发挥地图辅助文字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的准确性,不断地重复,尝试回忆加深记忆。便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弥补。 3.齐桓公争霸: 原因: 教师:分析设计如下的思考题: 1.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 2.采取了哪些有利的措施? 学生:阅读教材叙述改革措施,评说管仲改革的作用。(将归纳要点课件展示一下) 标志:指出葵丘会盟的时间、盛况、意义 设计思考题: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的思想. 4、晋楚争霸 (1)、晋文公改革 提问:晋文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 学生阅读教教材进行回答。 学生讨论:“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第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测试优选北师大

第7 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并能在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式图上找出其相对应的地理位 置。 3、知道齐桓公称霸及其条件,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诸侯争 霸的作用。 [ 课堂同步练习( A) ] 一、课堂训练 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 楚庄王B 宋襄公) C 齐桓公 D 晋文公 2、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 ( ) A 宋襄公 B 晋文公 C 越王勾践 D 吴王阖闾 3、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 A 城濮之战 B 葵丘之盟 C 长平之战 D 问鼎中原 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 ) A 姜尚 B 管仲 C 吴起 D 商鞅 5、齐桓公发展齐国势力的口号是: ( ) A 改革内政 B 发展生产 C 尊王攘夷 D 改革军制 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A 葵丘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 )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晋国 *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 ) A 楚国 B 燕国 C 秦国 D 齐国 *9、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 ) A 卧薪尝胆 B 问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老马识途*10、朝秦暮楚这一个成语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A 诸侯争霸 B 三家分晋 C 周王室衰微 D 合纵连横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2、学习利用历史典故识记历史知识。本课历史典故较多,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如“管仲相齐”、“葵丘会盟”、“退避三舍”、“尊王攘夷”、“卧薪尝胆”、“纸上谈兵”、“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你还知道其他么? *3、填图乐园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三、课堂延伸 1. 成语对应(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事件用线相连) 朝秦暮楚相传燧人氏用人工方法生火 钻木取火西周时大量的奴隶被集中在贵族的田地里劳动 千藕其耘春秋时楚庄王数次挥师北上,打败晋国 问鼎中原战国七雄为了各自利益时而“合纵”时而“连横” 2.如果你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诸侯,想做霸主,你需要哪些条件,你又会怎样去争霸主之位第7 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课堂训练 1、C 2 、A 3 、B 4 、B 5 、C 6 、B 7 、D 8 、A 9 、C 10 、D 二、课堂回顾 1 ?①春秋。②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 力。③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首先称霸。 2.问鼎中原;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3.(略) 三、课堂延伸 1 .钻木取火;千藕其耘;问鼎中原;朝秦暮楚 2.提示:选用好的人才辅佐;开垦土地,提高生产效率;利用本地自然优势发展经济;开展外交活动;强化自己的军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