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的现状与破解(王小鲁)

收入差距的现状与破解(王小鲁)
收入差距的现状与破解(王小鲁)

解说:一个社会如果财富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因而它也是不稳定的。那么中国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目前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会产生怎么样的危害?又如何来解决它?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带着最新的调查数据,8月28日做客世纪打讲堂,讲述《收入差距的现状与破解》。

王鲁湘(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从年初到现在,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他曾经说过,这种差距还有拉大的现象。一个社会如果财富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因而它也是不稳定的。那么中国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目前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会产生怎么样的危害?又如何来解决它?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先生,大家欢迎。

王小鲁:谢谢。

王鲁湘(主持人):我们下面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王小鲁先生的短片。

王小鲁,20世纪80年代,曾任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杂志主编,研究室主任。90年代赴澳大利亚访问和学习。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和多家国际学术机构的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90余篇,两次获“孙冶芳经济科学论文奖”,前不久他刚刚完成“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差距”的调查报告,为观察国民收入的真实状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现在我们知道凡是在国外有过学位的人,都有一个信任危机,我想小鲁先生这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真有这么一个大学吧。

王小鲁:确实有,大家可以查。

王鲁湘(主持人):博士肯定也没问题。

王鲁湘(主持人):我知道,王小鲁先生其实在80年代他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当时很着名的一位年轻的经济学家。

王小鲁:城镇高收入居民的收入被明显地低估了

王鲁湘(主持人):我们知道经济学家往往是要靠数字说话的,所以我们经常也看到隔一个时期要公布一下GDP的一个数据,再公布一个CPI的这样一个经济指

标数据。但是好像现在最近也是发生了这个统计数据的信任危机是吧,这个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的问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对中国的这一套数字的东西普遍表示质疑,如果这个数字统计不准确、不真实,那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有的经济学的一些推论是不是也就海市蜃楼了?

王小鲁:我不能说整个的我们国家整个的统计数据不准确,因为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些年的统计数据还是有很大的改善,很多方面的指标应该说质量还是在提高,大部分指标我觉得基本上是真实可信的,但是有一些指标不准确也是事实。比如说关于居民收入,特别是城镇高收入居民的收入,这方面的统计指标我们就感觉和事实差距比较大。

王鲁湘(主持人):明显的是低估了是吗?

王小鲁:明显地低估了。

王鲁湘(主持人):也就是最近有一个统计,就是国家公布的全国的GDP和各个地方政府汇总起来的好像差得很多。

王小鲁: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地方上统计的GDP始终是高于全国的GDP,同时地方统计的GDP增长速度通常也高于全国的GDP的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因为实际上和我们的统计体系有关系。因为各地的统计局,地方的统计局在业务上不是直接受国家统计局的领导,而是属于各地方,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它在业务上就有一些脱节的地方。当地方统计上报到国家统计局,而国家统计局认为有些数据比如说可能偏高了,存在重复计算或者是高估这些现象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做一些调整,根据他们自己的调查和分析来做一些调整,但是他们没办法改变地方统计局的统计数字。

王鲁湘(主持人):您最近刚刚完成了一个课题就是“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是吧。我想知道的话,“灰色收入”这个词可能也许是咱们中国特有,或者是在中国这些年来大家经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词就是“灰色收入”,特别是社会上有一部分群体。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你对灰色收入和国民经济收入分配这样一个课题感兴趣?您对灰色收入的调查能够进行下去吗?

王小鲁:其实各国可能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国家比较突出。当然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类似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因为制度不健全,所以才会造成比较大量的灰色收入。我们国家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

收入分配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了。主要是因为各方面制度的漏洞,当然在这部分收入可能在统计上也很难反映出来,所以我们才等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办法搞清楚居民的真实收入到底是多少?我们最近做的这个课题主要也是从这方面着手。

记者:好,下面我们就有请王小鲁先生开始他今天的演讲,他今天的演讲主题就是“收入差距的现状与破解”,大家欢迎。

王小鲁:今天想讲一下收入差距的现状、趋势和解决之道。那么这方面我想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收入差距的现状、趋势和解决之道-正文

1.第一个角度“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和现状”

首先,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和现状是什么?实际上改革初期,收入差距有一段时间是趋于缩小的,主要是因为农村收入增长比较快,由于农村改革先行使得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但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上收入差距是呈持续扩大这样一个趋势。

如果按基尼系数来衡量的话,改革初期我们的基尼系数大概在0.3左右,到了2005年上升到0.47,最近有人估算可能已经超过0.5。总的来看,我们国家收入差距按基尼系数来衡量已经进入了世界上少数收入差距相当大的国家这个行列。

“三维”透析收入差距

实际上收入差距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首先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差距在改革初期如果按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那么改革初期大约是2.6倍。到1985年的时候下降到1.9倍,但是在这之后持续扩大,到2006年的时候上升到3.3倍,最近几年基本上都在3.3倍左右。

另一方面的差距表现在区域差距上。发展比较快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和发展比较相对较慢的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比较大。改革初期,如果用人均GDP来计算,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均GDP的差距大概是2倍左右。最近几年已经上升到2.6倍2.7倍左右。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贵州这两个省份来相比,他们的人均GDP差距最近应该在8倍以上,这是地区差距的情况。

再一个方面的情况是居民,不同阶层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不同阶层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改革期间发生了很多变化。另一个和这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果用国家统计局的资金流量表的数据来衡量的话,那么居民收入在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在1995年的时候是68%,后来逐步下降,到最近到2007年是下降到57%。其中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从54%下降到47%。

另外,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居民不同阶层居民收入的统计,或者分组收入来看,1995年我们城市居民如果按10分组的话,最高收入的10%家庭和最低收入的10%家庭之间人均收入的比是6倍,那么到2008年上升到9倍。如果按全国城乡居民按10%分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之比,1995年大致是在14倍左右,到2008年上升到23倍左右。所以从这些数据来看,最近这些年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于不同阶层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导致的。

王小鲁:这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因为高收入居民增长比较快,而相对来说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是比较慢的。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少数居民的大量灰色收入在统计上没有办法反映出来。

所以实际上根据我们研究来看,我们现在统计上虽然反映出来居民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但是现有的统计数据还是大大地低估了这种差距。实际的收入差距比统计上反映出来的还要更大。主要在于统计上对居民收入进行调查的时候,调查高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是很困难的。

根据2008年的居民收入统计,城镇全部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只有1万5千多元,城镇10%的最高收入家庭他们的人均收入只有4万3千多元。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看的话,我们就很难解释比如说为什么银行有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而且在不断地上升?为什么股市上、房地产市场上有大量的居民投资?而这些居民投资和居民储蓄从数量上来看都不足以用现有的统计数据来解释。

我们最近做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是在2009年开始做的,对全国19个省份的60多个城市一部分居民进行了收入调查,之后,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最近研究报告刚刚完成,在这项报告中间,我们通过一些测算方法,比如说通过恩格尔系数和居民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算、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模型分析。通过这些测算,我们发现城镇高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应该是远远高于现在统计上反映出来的数据。

比如说占10%的高收入家庭,他们的收入应该不是现在统计上反映的人均4万3千元,而是应该是大约在13万9千元左右。

因此实际上居民收入差距也要比统计上反映出来的更大。比如说城镇最高和最低收入各10%家庭,他们的人均收入之比就要从原来的统计上反映出来的9倍

调整到26倍左右。全国居民如果按10分组进行计算的话,那么最高和最低10%的收入家庭他们的人均收入之差也要从原来的23倍扩大到大约65倍。如果按照现有的居民收入统计计算,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概2008年是14万亿左右,而我们计算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23万亿,这样就多出来9万多亿。

另外,国家统计局还有一个关于居民收入的统计数据,是从资金流量表里反映出来的。在资金流量表里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超过17万亿,而我们的23万亿,也高于后一个统计数据大约5万4千亿。

2.第二个角度“解释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我想说一下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我把它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历史原因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改革期间城市经济发展快于农村,就客观上导致了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另外沿海发展快于内地,也就导致了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收入居民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至少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改革期间的机制转换造成的。因为从过去老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转轨过程中间很多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包括土地都取得了回报。那么这些方面的回报上升就使得一部分居民的收入迅速上升,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相比之下普遍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高低收入居民之间的差距是日益扩大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部分的可以用经济学中一个刘易斯模型来解释。他认为在当存在城市是现代经济而农村是传统经济这样一个二元结构的时候,同时存在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向现代部门转移,在这种条件下会造成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而这种情况会导致,会压制工资水平的上升,使得在工资水平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间不随经济增长而增长。实际上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家是看得非常清楚也表现地非常典型。

王小鲁: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这是一方面的因素,我认为现在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那么这方面的问题我想也可以分成几个不同方面来讲:

首先一个方面是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转移支付这些方面的制度。

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在20世纪的前半期和中期都经历了很多制度方面的转变,他们改变了过去早期资本主义那种完全自由放任的模式,引进了比如说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的制度、转移支付的制度,同时也引进了劳资双方之间的对话,关于工资的谈判这样一些做法。所以这些改变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收入差距、缩小了收入差距。

中国在改革期间,应该说改革的早期没有进行或者很少进行这些方面的制度调整。中国的改革在它的前期主要是完成了一个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和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这些制度变革,总的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是滞后的。最近这些年应该说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说社会保障制度比以前健全了,一些公共服务改善了。但是整个来看,我们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这些制度还远远没有完善起来。

举例子来说,全国城镇养老保险,职工参保人数现在大约是1亿5千万人,而全国的城镇就业人数超过3亿人。这些参保的覆盖率,如果我们以城镇就业人数总数为基数计算的话,覆盖率总的来说还都在一半上下。养老保险覆盖率是58%,而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是41%和48%。医疗保险现在参保人数达到了4亿人,最近几年增长比较快。除了职工以外,也有一部分非就业居民加入了城镇医疗保险。但是如果和城镇的6亿居民数量相比,这个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只达到了65%。

我们再来看比如说举一个例子,用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房的建设来看公共服务的完成情况。2008年全国的房地产投资2万2千亿人民币,而用于廉租房建设的投资只有140亿,占房地产投资的0.6%。2009年全国房地产投资3万6千亿,但是用于廉租房建设的是484亿,也只相当于房地产投资的1.2%。所以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的话,那么我们低收入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他们这部分需求的满足还是遥遥无期的。说明我们整个来看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尽管最近几年改善很快,但是总的来看离我们的目标差距还非常大。

王小鲁:市场经济中间保障公平分配的一些制度存在缺陷

王小鲁:第二方面我想是关于市场经济中间保障公平分配的一些制度。在这方面我们的一些制度还是存在缺陷或者不足的地方。

比如说个人所得税,我们的个人所得税规定对工薪收入所得是超额累进税,

税率从5%逐级上升逐级递增,最高一档税率是45%。而对比如说利息、资本经营所得和偶然收入,税法规定所得税税率是20%,不施行累进。那么另外讨论中间的物业税或者房地产税也到现在没有出台。由于这样一些不同的税率的差异,实际上使得在税收过程中间有可能对非劳动收入相对来说就变得更优惠一些,所以这也是一个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我们在实际的税收征管过程中间,对工资以外的收入,特别是非劳动收入征管不严,存在漏洞比较多,有些该征的税征不到,所以实际上导致了高收入居民特别是非劳动收入这一部分他的实际负担的税率由累进变成了累退,这样一来就在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之间造成了税负的差别。

再一个例子是企业所得税,我们知道很多发达国家对小企业都有很多税收方面的优惠减免措施,这主要是因为小企业的经营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所以对小企业也相应地有一些制度上的照顾。而在我们国家,虽然在税法上也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有减税措施,但是相对来说这些减税的范围和减税的力度在我看来还不足以补偿小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最近出台的对小型微利企业的进一步减税的规定,它把减税的范围限制在利润所得3万元以内,这样一个范围,那么这样一个范围在我看来显得还是过严了,小企业能够从中受惠的这个面总的来看是比较小的。

再讲融资环境,我们国家在金融体制方面有很多的规定,实际上使得小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的时候面临很多限制。相对来说,大企业融资比较容易,从银行借款比较好借,而小企业就很难。那么有些小企业为了满足他们的外部融资需要,就可能就需要通过大企业向大企业借款。这样一来大企业不仅在获得贷款方面相对来说处在比较方便的地位上,同时还有可能通过这种贷款的转贷来获得市场利率和规定利率之间的利差。所以这也是一个例子,导致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

其他的这些方面的问题恐怕还有不少,比如说我们在资源税改革方面还比较慢。现在虽然进行了一些资源税改革的试点,在我看来一个是动作比较慢,一个是力度还不够大。再一方面比如说像国有企业分红制度,这也是讨论了多年的问题。现在虽然实行了一些国有企业分红,有了一些新的规定,但是大部分国有企业也不过是上缴利润的5%作为分红,这样的改革在我看来也还只是处在初期阶段,还没有能够改变这种处于垄断地位和占有资源的企业跟其他企业之间的这种

巨大的收入差别。

总的来看我觉得我们国家由于这些方面的制度缺陷,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这里面还应该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公共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也包括公共资源的管理,更广泛一点说包括对权利的监督。

王小鲁: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监管待加强

我们知道围绕权利会产生大量的腐败行为、寻租现象,这个在我们国家过去也是始终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不断地发生这样的问题。围绕公共权利、围绕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它说明我们在制度上有监管不严的地方,我们的制度有管理,存在管理的漏洞,存在透明度不高,对权利的监督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那么这些问题也说明收入分配问题不简单的是一个就收入分配谈收入分配能解决的问题,它实际上还在很大程度上是涉及到我们现在的整个政府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在这方面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恐怕也很难实质性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3.解决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样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说一下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我想因为存在一些历史性的原因和我们所处的现在发展阶段的原因,所以我们有些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解决。

比如说城乡之间的差距,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区域差距,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恐怕要在未来二三十年中间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也通过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那么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我想就显得更加急迫,就是关于制度方面的,怎么解决制度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

现在大家有很多讨论关于收入差距问题怎么解决,看起来很多讨论都集中在调整工资上面,大家很关心工资应该怎么调整?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讨论可能有一些偏差,因为总的来看工资的决定还是应该要靠市场而不是靠政府来决定的。

那么在工资调整中间,政府可以做什么事情?我觉得比如说由于过去长期以来工资增长缓慢,所以政府主动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这方面的事情是可以做的。

另外通过引进劳资双方关于工资的集体协商机制,也能够起到保护劳工利益

这样的作用。

王小鲁:提高低收入,发达国家经验值得借鉴

在低收入方面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我们考虑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子,考虑他们的已经取得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在完善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实现转移支付这些方面的制度改变对改善收入差距是非常有作用的。

那么另一个方面我想对高收入居民这一头怎么办?我认为也不应该笼统地谈限制高收入,因为高收入首先要看它是不是合理的收入。

高收入中间有合理的收入是需要保护的,对不合理的收入是需要限制的。那么现在首先需要限制的是那些通过不正当途径、钻制度的空子、钻制度的漏洞取得的那些高收入,我们所谓的灰色收入或者是非法收入。至于怎么限制这些不合理的收入,我觉得主要需要通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等等这样一系列制度的改革来推进,来改变这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状况。

举个例子来讲,我们现在的土地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地方财政变成了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没钱就靠卖地吃饭,很多方面的支出,财政预算满足不了他们的实际需要,于是就主要靠卖地。但是在卖地过程中间实际上是把未来70年的土地收益集中在一次提前预支了。通过这样一个预支,一次性的支出一次性的使用,虽然解决了短期面临的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它由于土地收益的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也带来了不少,比如说腐败行为,寻租现象,带来这样一些问题。

那么怎么改变这些问题?在我看来解决土地收益问题还不光是一个土地制度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关系。我们需要有一套制度就是来非常清楚地界定每一级地方政府应该负担什么样的公共职能,对应于这样的公共职能我们再来界定它相应的财权是什么样,通过制度保证来使得它的这些公共职能能够正常地履行。也就是说,要保证它的常规的财政预算,能支撑它完成这些公共职能。

而你要做到这一点又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现在中央政府把很多财权集中到中央手里,通过专项支付的方式转移给地方政府。财政部门也是,更似乎是更偏好于专项支付,而不是充实地方政府的常规财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恐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这个钱,这个财权给了地方以后,地方政府能

不能把它用在合理的地方。也就是说,你会不会导致你乱花钱,把本来用于应该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变成了政府消费、变成了用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甚至出现贪污腐败等等这样一些现象。实际上这些现象在过去确实在不断地发生。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恐怕就又涉及到一个更大的领域的问题,就是怎么改善政府职能,怎么改善政府管理体制的问题。

我们要使得政府各级政府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那么就需要有一套制度保障,需要有一套规范的制度管理和一套透明的公开化的这样一套管理程序,需要靠社会来监督,仅仅靠政府监督政府恐怕就不够,需要靠社会监督,需要靠老百姓来监督政府,所以这个就涉及到整个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所以在我看来,更大的问题是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怎么样建立这样一套制度来保障我们的各级政府的职能的正常履行,保障我们的公共资金花在该花的地方,也才能够保障收入分配合理化。

中国灰色收入拉动房地产发展?

王鲁湘(主持人):非常感谢王小鲁先生精彩的演讲。小鲁在演讲中间用很多详尽的数据描述了我们这个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如果背后没有一个制度不公在导致这个问题,仅仅收入差距扩大,好像本身还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是吗?

王小鲁:这个问题有一个说法就是叫做库兹涅茨曲线。说库兹涅茨研究他发现存在一个倒U形曲线,收入差距通常是先扩大后缩小。所以也有人说,收入差距你不用管它,它将来会缩小的。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恐怕有很大的偏颇,主要是在于,在发达国家收入差距重新走向缩小,都是和他们在制度方面的完善有关系。我们想要改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并不是说收入差距越小越好,不是说大家都拉平了最好。否则的话这个社会就没有动力了,没有效率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因为这样的收入差距可能会带来很多的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带来社会的冲突,甚至导致效率的下降。我觉得这些方面问题也要充分注意。但是在中国来看,我觉得更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王鲁湘(主持人):有一个凤凰的网友叫“白加黑”,他说中国坚挺的楼市是不是也要归公于灰色收入。

王小鲁:在我看来至少是和灰色收入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比如说去年的房地产市场上,用于房地产的商品房的支出3万6千亿。这么大的一笔资金从哪儿来的?我们看到很多中低收入的居民他买不起房子,现在的房价是他工资的全家收入的10倍、20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那么他买不起房子。很多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但是也有少数人能买30套50套。

王鲁湘(主持人):比如说山西有一个县里头的管煤炭的科级干部,他在北京就有32套高级住宅。

王小鲁:我也听到这个消息,说他的住宅加起来是1.7亿。对。

这么大的一笔钱从哪儿来的?当然如果这个事儿还没有成为一个案子,我们可以暂时用灰色收入这个词来描述。而且这1亿7千万的收入买了房子,也许明年就便成了两亿三亿了,我有更多的收入了,我用现有的灰色收入来创造更多的收入。那么这种问题当然和灰色收入有关。实际上是和我们制度上的存在的问题、存在

的漏洞有关。

王鲁湘(主持人):好,现在我们现场提问,现场有同学有问题要提的请举手。观众:王教授你好,刚才你说调整那个收入差距的时候,你说国家可能利用了一个最低的标准工资的设置。如果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多,如果把工资标准可能设的最低标准设得高一点的话,可能影响到就业。相应的一些企业它的成本高了,所以它招的人数就少了,这就面临一个就业的问题。是否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把最高工资也定一个标准,把两个之间互补一下来稳定我们的就业人数,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小鲁:最低工资标准这方面的调整,我觉得最近一个时期,各地政府都做了不少调整。这个调整主要是基于一个现实,就是过去长期以来我们的工资增长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工资增长太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做一些调整,特别是通过改变最低工资标准,因为物价也上涨了,人均收入,人均GDP也提高了,你最低工资标准老不动,它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那么做这些调整我觉得是必要的。

当然这个问题它也是一个双刃剑。如果你大幅度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甚至最低工资标准逼近平均工资了,那么它可能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很多企业因为劳动成本增加的幅度太大,所以它经营不下去了,结果这些企业要关门要倒闭,减少了就业机会,最后导致的结果还是会影响到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影响到很多弱视群体的收入。所以这个结果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在这方面我觉得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也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我觉得整个工资水平,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比如说政府规定一个最高工资标准,不许超过某一个界限,听起来也没错。但是,比如说我们这个有些大的公司,在国际上和大的跨国公司规模可以相比。别人在国外这些公司的老总可能一年收入至少是几千万或者几亿,而我们的这些老总们你给他规定一个工资标准说不许超过10万20万,那你敢把这么大一笔国有资产交到他手里吗?我们放心吗?

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这么巨额的国有资产它要有人把它管好,他如果他能管好的话,如果他能够使得这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效益很好,为什么不可以给他高一点的收入?我觉得在现在,恐怕不是一般的限制高收入的问题,而是首先应

该限制不合理的高收入,限制那些非法收入和通过不正常渠道取得的高收入,我觉得首先是解决这个问题。

王鲁湘(主持人):下一个问题。

观众:王老师您好,我想请问有一位经济专家说,中国的白领阶层在未来的10年内将面临破产,社会上现在有“穷白领”之说。那么我想请问您,中国现在收入分配的情况,对我们白领阶层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王小鲁:我想它这个说法可能也是和中产阶级这个概念的发展是有关的。我们看发达国家的情况,很多国家它的社会分层是一个所谓“橄榄形”的分层。我们国家现在恐怕还不是这种状况,我们国家可能低收入人群占的比重更大。中等收入,中等以上收入这部分人也就是你所说的白领阶层还有其他一些中等收入居民为数还是比较有限的。最上面一部分人当然是少数,高收入者,收入特别高的那一部分人当然也是少数。所以我们国家的收入分层可能更像一个金字塔形,而不是橄榄形。有些人说连金字塔形也不是,是一个倒T形。我想至少是有些现象在支持这说法。所以恐怕整个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怎么扩大中产阶层,中等收入阶层,使这些人群占到社会的主要部分。我觉得这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也涉及到制度的改善。

王鲁湘(主持人):无论从经济发展、国家稳定还是社会和谐哪一个方面考虑,收入差距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自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开始,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的预期就在逐渐升温。进入2010年以来,政府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更是显出了决心和魄力,方向已定但是路很曲折。希望效果能尽快显现,毕竟对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以及背后包含的体制问题和分配不公问题,社会的容忍度它不是无限的。好,让我们再一次感谢王小鲁先生精彩的演讲,同时也感谢今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下周同一时间《世纪大讲堂》我们再见。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伴随整体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吕梁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扩大,成为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变化,也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数据分析目前我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阐述引起这种差距的原因,对于采取对策缩小差距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乡差距问题在解放前就存在,但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不断呈扩大趋势,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接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中将“统筹城乡发展”位于首要位置。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意义更加重大。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最终目标也就是想要通过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和新阶段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整体的现状数据分析 (一)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4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9 529.9亿元,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0 670亿元,增长了81.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幅提升,1978年为381

元,2007年为18 934元。① 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具体参见下页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攀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到1985年为739.1元,1994年为3 496.2元,到2008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增加到15781元,相比较1978年增长了45倍,这是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8年的37.9%;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的133.6元增加到2008年的4 761.0元,增长了近35倍。恩格尔系数也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8年的43.7%。这表明城乡居民的总体收入增加,家庭消费总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我国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我国贫富差距大的主要原因,谈谈如何缩小贫富差距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现象影响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居民生活的总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人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走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综合考虑了当时具体国情与国际复杂环境之后,确立了沿海地区先发展,内陆地区后发展,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繁华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咱们面前: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化。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分析探讨引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1.1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据王亚娟[1]报道,截至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达3.23倍,如果将各种社会福利补贴因素考虑在内的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超过6倍。而来自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5倍,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势极其严峻。 1.2 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水平也较大(见表1),东南沿海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呈显著的阶梯式分布。 表1 2009年不同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 地区上 海北 京 浙 江 广 东 天 津 江 苏 福 建 山 东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8 83 7.7 8 26 73 8.4 8 24 61 0.8 1 21 57 4.7 2 21 40 2.0 1 20 55 1.7 2 19 57 6.8 3 17 81 1.0 4 地区内 蒙 古辽 宁 重 庆 广 西 湖 南 河 北 云 南 河 南 湖 北 陕 西 安 徽 宁 夏 江 西 吉 林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 84 9.1 9 15 76 1.3 8 15 74 8.6 7 15 45 1.4 8 15 08 4.3 1 14 71 8.2 5 14 42 3.9 3 14 37 1.5 6 143 67. 48 14 12 8.7 6 14 08 5.7 4 14 02 4.7 14 02 1.5 4 14 00 6.2 7 地区山 西四 川 海 南 西 藏 贵 州 青 海 黑 龙 江 新 疆 甘 肃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 99 6.5 5 13 83 9.4 13 75 0.8 5 13 54 4.4 1 12 86 2.5 3 12 69 1.8 5 12 56 5.9 8 12 25 7.5 2 119 29. 78

对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的感想

对中国贫富差距的感想 一、贫富差距现状 1、贫富差距引起两极分化数字证明: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74。(按照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收入差距过小;0.2-0.3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收入差距比较小;0.3-0.4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偏大;0.5以上为收入分配高度不平均,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0.6以上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收入差距悬殊。) 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前者是后者的3.1倍。按五等份收入分组,城镇最高收入组人均为51456元,最低收入组人均为10354元,前者是后者的近5倍。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 感性认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园里,所接触的社会阶层最多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可能这也是两个差距比较悬殊的阶层。教师是一项令人羡慕的工作,尤其是大学教师。工作稳定,报酬不低,各项福利待遇应有尽有。而学生生活水平因家庭收入不同而差距明显。据自己了解,生活费最低的每月就400左右,而花费多的则没有上限。而象高档服装、笔记本电脑等奢侈品在校园内也并不鲜见。由学生影射出来,他们背后的群体会有怎样大的贫富差距。由此可见,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存在,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2、两极分化引起的仇富现象 中国人现在对那些一掷千金的人的形容词中最常用的就是“非富即贵”。富人一掷千金理所当然,旁人无话可说。而那些达官贵人又为什么能一掷千金呢?国家公务员的工资能支撑他们的豪宅名车吗?!中国人也由此产生了仇富心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国家,如果有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对策-张存刚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比较混乱。”体制性弊端是形成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原因,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缺失,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分配不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是公有制的比重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政府和工会未能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结果。要明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表现、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不仅关系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关系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效率提高和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进一步明确了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方向和政策措施。 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连续下降,全国总工会及很多学者均对此进行了统计和测算,虽然各测算结果之间存在差别,但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第二,与世界重要经济体相比,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占比明显偏低,而企业盈余占比则明显高于这些国家;第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报酬份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经历了一个上升过程,并且一百多年来,他们的劳动报酬份额一直在不断提高,而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①据《人民日报》报道,从1993—2007年,居民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由49.49%降至39.74%,降幅9.75个百分点。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降幅13.66个百分点。再据《新京报》报道,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的最高峰值56.5%降至2005年的36.7%,22年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近20个百分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78—2005年,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则上升了20个百分点。劳动报酬占比是一个相对量,而劳动报酬是一个绝对量。劳动报酬高不等于劳动报酬占比高。与劳动报酬相比,劳动报酬占比更能反映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经济社会地位,劳动报酬占比越低,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地位越低。②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研究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研究 摘要:本文就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展开论述,并将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作对比,试图阐释一些本质内涵。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总结造成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四点原因,最后 即针对分析的四点原因提出了四点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贫富差距、美国、教育、农业、再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持续经济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即便是这一片美好之中,同样也涌动着几股暗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 可能很多人多会惊呼,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其实,贫富差距是不论什么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同处一个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伟大导师马克思曾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做出过这样的论断: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而事实证明,这一论断是正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西方国家各阶层的收入和财产有了显著增长,生活得到了改善。尽管如此,70年代后半期以来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却迅速扩大,这个严酷的现实必然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和百姓的关注。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60年代,美国各阶层收入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按照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美国全国家庭可分为最低收入家庭、次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上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大类。 下表反映的是美国不同收入家庭在全国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70年代以前,占全国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36年的51.7%降到1965年的41%。而中层家庭(从次低到中上)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缓慢上升,由1936年的44.2%上升到1965年的54%。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重略有上升。 美国不同收入家庭在全国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单位:%)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 国 贫 富 差 距 现 状 及 对 策 分 析 信息技术系 05级4班 沈珊珊(2047)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现象影响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居民生活的总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人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18817.html,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作者:肖林 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12期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既让中国居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大幅提升,也让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的越来越大。这样不仅不利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注重公平、充满活力的社会,中国如果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因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会使低收入者产生一种仇富心理,出现报复社会的行为,进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下文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影响影响解决对策 一、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1)中国的基尼系数 在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时,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的数值介于0-1之间,其数值越低,表明居民收入分配就越平等,而数值越高,则表明居民收入严重不平等。如基尼系数数值在0-2之间,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基尼系数数值在0.2-0.3之间,表示居民收入分配比较平等;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相对合理;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则表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当基尼系数一旦大于0.4这一数值,便表示居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基尼系数总体一直呈现一种上升趋势,并且目前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1978年的时候,其基尼系数数值大概在0.317,而在2005年的时候,中国的基尼系数则已经超过了警戒线0.4达到了0.45,并且自2005年至今,中国的基尼系数从未低于0.45。而近两年间,更是逐年增加,由2016年的0.465升至2017年的0.467,,218年的基尼系数暂未公布。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目前收入分配 存在非常不平等的状况,居民收入差距极大。 (2)城乡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正在逐步扩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以1978年、2009年、20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数据为例)中国在1978年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12T09:19:10.047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12月(上)供稿作者:闫新娟 [导读] 居民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中的核心问题是城乡差距问题。 闫新娟 (滑县统计局河南安阳 456400)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2-0000-01 摘要: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过大不只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因为漠视差距扩大,与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这会动摇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动摇社会主义的制度根基。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讲过:“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如果搞两极分化,就可能出乱子。”现在,贫富悬殊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是该高度警惕的时候了。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 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过大不只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因为漠视差距扩大,与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这会动摇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动摇社会主义的制度根基。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最近,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已达到国际公认的结构失衡程度。1980年以来的3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比值,从1980年的2.5倍上升到2010年的3.23倍,只有少数几年反复,绝大多数年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经济结构。但是,该差距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所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再加上城乡居民所实际享受到的公共产品的不同,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从某个角度看,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与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协调有很大关联。 分配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收入差距在逐步加大,总体来说是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城乡及城乡内部差距十分显著;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严重,如垄断行业、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等收入高,而一些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收入在相对下降。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中的核心问题是城乡差距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不能从发展上找原因,而应该从体制和政策上找原因:一是农民作为土地承包经营者没有从土地的流转和升值中得到相应的利益;二是城乡分割的户口制度沿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三是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政策也是沿用了原有政策。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改革本身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就改革后20多年来收入差别的扩大趋势而言,也主要来源于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体制改革给经济注入了活力,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等,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居民内部和城镇居民内部的个人收入增长都是不平衡的,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收入差别的逐渐拉大,并逐渐形成高、中、低各种层次的收入阶层,这不能不归结为体制因素作用的结果。从城乡整体角度讲,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与农村和农业改革的相对滞后是有关系的。 2、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可能导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政府要给城市居民各种补贴,大量农民“进城”,政府将不堪负担。事实上,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其它国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留在二元结构上。 3、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拉大了收入差距。市场机制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所引起的分配秩序混乱也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垄断现象严重,有些部门和单位凭借行业垄断及某些特殊条件而获得垄断利润,为其职工发放额外收入,基本分配失去控制;有些部门和单位的分配失去控制,有人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个人私利,造成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有的行政机关把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商品化”,强行向服务对象收费或摊派。 4、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扩大了收入差距。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三、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及缓解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是不合理的,因为有的收入是遵循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而有的收入并非基于市场公平竞争原则,而是由于我国发展不平衡,改革不到位和政策措施滞后、手段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对于这些原因造成的差距应该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否则改革发展带来的利益会落到少数人手中,由于我国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根本原则,如果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就会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以应采取“适度差距”原则,在坚持市场经济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 姓名: 学号: 院系: 年级: 专业: 宿舍地址: 电话号码: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 摘要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既有制度上的如国家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也有非制度上的比如人力资本的差异等各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收入差距农村制度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年至1984年呈逐步缩小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2. 39,1984年为1. 76,六年间收入差距倍数缩小了26. 37,平均每年缩小4. 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特别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村长期以来被抑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1985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城镇的逐步展开,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1985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1. 72, 1995年扩大至2. 47倍,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2. 9倍。如果考虑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福利以及兼职收入、灰色收入等隐形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 按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 6,只有二个国家超过2,中国是其中之一。我国的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在世界上很难找到第二个类似的国家。即使按照货币收入比较,城乡收入差距比中国更大的国家只有南非和津巴布韦两个国家。但是,如果把实物性收入和补贴都算入个人收入部分,那么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许可居世界第一。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新特点 ①城乡居民的显性收入差距低于实际收入差距 从前面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都是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作比较,这样得到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并不能客观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其原因在于,两者在统计口径、城乡体制以及统计范围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实际是上低估了城乡差距。

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强调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现状怎样?形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应采取哪些对策?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其影响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严重、收入差距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 1、基尼系数显著超越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或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一个社会的基尼系数的值小于0(2,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2,0(3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0(3,0(4为较为合理;0(4,0(5为差距较大;大于0(5为差距悬殊。基尼系数超过0(4就进入了贫富或收入差距拉大的黄灯区。目前,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中国富豪已达146名;中国亿万富翁超过1(8万人;千万富翁超过44万人;百万富翁约占人群总数的 3(3%。这些数据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得过快、过大。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的 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07年达到3(33:1。 3、地区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978年,人均收入东部分别是中部、西部的1(16倍和1(37 倍;2005年,人均收入东部是中西部的1(55和1(55倍。1978年,人均财政收入东

论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论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摘要:当今世界贫富差距已是一个严重的话题。贫富差距是当今各国面临的问题之一,它的拉大已使很多国家苦恼不堪。中国同样如此。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人们的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严重现象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了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生活中的“仇富”现象,并提出了缓解贫富差距的办法。 关键词:贫富差距仇富解决方法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解放初期的按劳分配、平均主义已经荡然无存,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已越来越不容忽视。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 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 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在贫富差距拉大的过程中,不免有富人炫富现象,例如“郭美美”事件,这带给普通阶层巨大的心理落差。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对公平正义的怀疑、

中国贫富分化的现状、原因及策略复习过程

中国贫富分化的现状、原因及策略

当前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及其调整策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减轻贫困和贫富差距上取得的成果归功于快速发展策略,但城乡贫富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和贫困仍然是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不但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政治学理论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两极分化的现状和表现,具体分析了形成社会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由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一些对策,以期健全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关键词:贫富两极分化,成因,调整策略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远超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并逐年攀升。新华社日前发表的《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文章说,近些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具体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远超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并逐年攀升。新华社日前发表的《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文章说,近些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具体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

美国的贫富差距及原因(较全)

美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别越来越悬殊,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出的科学分析。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状况如何,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西方国家各阶层的收入和财产有了显著增长,生活得到了改善。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纵向来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那种普遍性的赤贫和营养不良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西方国家的贫困标准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尽管如此,70年代后半期以来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却迅速扩大,这个严酷的现实必然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对美国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作一分析。 一、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贫富状况 战后直到60年代,美国各阶层收入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按照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美国全国家庭可分为最低收入家庭、次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上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大类。 从下表可见,在70年代以前,占全国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36年的51.7%降到1965年的41%。而中层家庭(从次低到中上)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缓慢上升,由1936年的44.2%上升到1965年的54%。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重略有上升。 但进入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70年代后半期收入差距开始呈现扩大倾向。对20%收入最高者和20%收入最低者的平均收入进行比较,两者的差距在1974年是7.5倍,1992年扩大到了10.2倍。1977~1992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部分几乎都归入富裕阶层手中。在这15年间,美国全国60%的人的收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下降了,只有40%的人的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最穷的20%的人的税后收入绝对下降了12%,而最富的1%的人的税后收入却增长了136%,其平均收入从约20万美元增至48万美元左右。

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 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

中国的基尼系数为 0.47,已远超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并逐年攀升。新华社日前发表的《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文章说,近些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 已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具体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 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增加了 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 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 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 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到2005年,东部地区人均 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 GDP差距由6430元扩大到13230元,增加了 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 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