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材112—113页例1《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材112—113页例1《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材112—113页例1《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材112—113页例1《数学广角》教学

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材112—113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和组合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互相交流,是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是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多都是好动型的,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以动手为主,培养学生动手合作能力。

重难点

学会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能发现和应用规律。

教法:指导操作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衣服图片,“好、开、车”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小红和她的两个小伙伴要带我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你想去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到数学广角。

二、情景—服饰搭配

1、探究:既然参加活动,就要穿的漂漂亮亮,衣橱里有这样几件衣服,小红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1)观察并讨论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老师为你们准备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每人选择一种搭配方法试试看,搭配的时候要注意怎么搭配才能不重负不遗漏。搭配好的可以和你组里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处理的。看看你们组里有几种不同的方法。等下把你们阻力最棒的方法推荐给同学。

2、归纳、演示

(1)先确定上装,在确定下装;或先确定下装,在确定上装

(2)连线

(3)列式

(4)用编号

3、小结:你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有的把所有的穿法都表示出来了,而且一个都没有漏掉,也没有重复。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所有的的方法找出来。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有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它们。

三、情境2—早餐搭配

1、出发前,小红的妈妈还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出示练习题)

2、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看看这几种共有几种不同的吃法

3、学生独立思考

4、展示学生的做法

5、同学们用数学知识帮了小红这么大的忙,小红可高兴啦,于是她穿上衣服高

高兴兴的出发了。公园里的人可真多,好玩的地方很多,她们现在游乐园里玩,玩了一会,想去猴山吧!可是去猴山必须要经过百鸟图,强大家想一想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1)出示115页第二题,找出“儿童乐园、百鸟图、猴山”的位置

(2)说出三者之间有几条路相连?

6、她们来到了猴山,在途中遇到了两位老师,他们很高兴要和老师合照,三个人分别和两位老师合照一共要几次?

(1)找人上台,当小老师和三个小伙伴

(2)小面学生注意观察一共照了几次?

四、扩展—巩固练习

既然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有序的搭配,那你们还敢不敢挑战呢?小聪和小明两个人都非常的喜欢车,都希望自己长大能开一辆好车,这不他们两个人写了三个字“车、好、开”玩起了猜字游戏,你能用这几个字说出几句不同的话呢?下课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1、先确定上装,在确定下装;或先确定下装,在确定上装

2、连线

3、列式

4、用编号

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心得尝试。本教材在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教学思想方法通

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实力呈现出来。本节课我做到: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创设形象生动、亲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小红和几个小伙伴带领大家去游玩,出发前搭配衣服、吃早点,来到公园游玩猴山的路线、途中遇到两个老师三个人分别和老师合照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浓,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形式,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

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感悟新知

本节课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

但是本节课存在不足之处很多,由于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在教学中出现不之所措的情景,没有完全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重点有点模糊。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以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他喝的水和牛奶比()

A.牛奶多B.水多C.一样

2.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底面积的3倍,圆锥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为()

A.3:1

B.1:3

C.9:1

D.1:9

3.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个梯形的()总是相等的。

A.高

B.周长

C.面积

4.关于“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B.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5.一个圆柱的展开图如下图(单位: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36π B.60π C.66π D.72π

6.一艘客轮从乙港开往甲港,开到距甲港时,离甲港还有20千米,甲乙两港相距()

A.8千米B.25千米C.50千米D.40千米

7.两根同样8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3

8

,从第二根上截去

3

8

米。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长度相等D.无法比较

8.把2块棱长为15cm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m2。A.450 B.1350 C.2250 D.2700

9.某班有学生52人,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A.8:7 B.7:6 C.6:5 D.5:4

10.一种商品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现在的商品价格与原来相比()

A.升高了 B.降低了 C.没有变化

二、填空题

11.3:5=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小数) ==______折。

12.下图描述了明明放学回家的行程情况,考考你。

(1)明明家离学校有________米的路程。

(2)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明在离学校________米处停留了________分钟。

(3)明明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米。

13.三里一中为每个新生编号,设定为6位数,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若078092表示“2007年入学的8班09号同学是女生”,则2019年入学的2班53号男生的编号是______.

14.只列式,不计算。

淘气看一本科幻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看的页数相差3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乙两个数的和是888888,甲数万位与十位上的数字都是2,乙数万位与十位上的数字都是6.如果甲数与乙数万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都换成零,那么甲数是乙数的3倍.则甲数是_____,乙数是_____. 16.早上8时,乐乐在操场上量得1.2m长的标杆的影长是1.8m。那么此时影长21m的教学楼的实际高度是(______)m。

17.的分子增加6,分母要增加________,分数的大小才能不变。

18.从一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有可能是________色,有可能是________色,摸出________色球的可能性要大些.

19.一堆煤重5吨,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_____)吨,每份占这堆煤的(_____),3份占这堆煤的(_____)%。

20.如下图阴影部分占长方形面积的() ()

三、判断题

21.圆柱体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比是3:1。()

22.a÷b÷c=a÷c÷b (_________)

2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半圆都是轴对称图形。(______)

24.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___)

25.苹果的相当于梨的质量,苹果比梨重。(____)

四、作图题

26.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五、解答题

27.华校给思维训练课老师发洗衣粉.如果给男老师每人3包,女老师每人4包,那么就会多出8包;如果给男老师每人4包,女老师每人5包,那么就会少7包.已知男老师比女老师多1人,那么共有多少包洗衣粉?

28.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9.一个商店地面用0.09平方米的方砖铺成,需要960块,另一间同样大的商店要用边长为0.4米的方砖铺地,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用比例的方法解)

30.如图是在圆柱里挖去一个圆锥,求它的体积(单位:厘米)

31.

32.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南洋酒店第一季度的营业额按5%纳税,税后余额为190万元,第一季度纳税多少万元?

33.去年国庆节,某超市的促销活动规定:①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③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节日期间张阿姨先后两次到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80元和225元,如果张阿姨一次性购买这些商品,那么应付多少元?

六、计算题

34.直接写得数。

× =6÷ =8-75%=6÷60%=

7+= 50%-35%=+×3= 1-23%-24%=35.直接写出得数

0,88+0.2= 7.8﹣6.9= 0.66+0.44=8××0=

0,27÷0.9=+0.125=50÷20%= 3﹣3÷5=

3:0.6=:2= 3×0.8=10÷0.25÷4=

42﹣23= 5π=1÷(1﹣50%)=+3﹣+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A C C B C B B

二、填空题

11.60;40;0.6;9;六

12.200 10 40

13.192531

14.3÷(-)

15.262262

16.14

17.27

18.白黑黑

19.5

8

1

8

5

20.1 4

三、判断题21.×

22.√

23.×

24.√

25.错误

四、作图题26.如图所示:

五、解答题

27.60包

28.82cm2

29.540块

30.92立方厘米

31.6

32.190÷(1-5%)×5%

33.264元

六、计算题

34.7.25 10 7.5 0.15 2 0.53 35.08;0.9;1.1;0;

0,3;1;250;2.4;

5;;2.9;10;

8;15.7;2;6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某人只记得友人的电话号码是584607,还记得各数字不重复,要拨通友人的电话,这个人最多拨()次

A.12 B.9 C.6

2.等边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3.根据图片,小贝这句话的意思是()

A.明天本市的时间下雨,其余时间不下雨 B.明天本市的地区下雨,其余地区不下雨

C.明天本市一定下雨D.明天本市下雨的可能性是

4.医院要反映出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5.785÷(3×3)=( ),商“8”写在()位数上。

A.个位数B.十位数C.百位数

6.已知a、b、c均不等于0,结果与a÷相等的是()

A.a÷c×b B.a÷c÷b C.a÷b×c D.不确定

7.关于“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B.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8.动物园里有龟、鹤共40只,共112条腿,龟和鹤分别有多少只?()

A.15只、25只B.16只、24只C.4只、16只D.18只、22只

9.分母是8的全部最简真分数有( )

A.8个B.4个C.6个D.5个

10.甲、乙两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15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0天完成,两队合修()天可

以完成.

A .9

B .8

C .7

D .6

二、填空题

11.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面积,面积大约是4383800平方米,合______平方千米。

12.在一长10分米,宽7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_____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3.在8、10、25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互质数。

14.求下面图形的体积________.(图中单位:厘米)

15.游泳池里,一些学生在学游泳,男同学一律戴蓝色游泳帽,女同学一律戴红色游泳帽.有趣的是,在每个男同学看来,蓝色游泳帽与红色游泳帽一样多;而在每个女同学看来,蓝色游泳帽多一倍.那么游泳池里有____个学生在学游泳.

16.的分数单位是(___),再加上(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单位“1”。

17.把4米长的钢筋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每段是_____.

A.米

B.

C.米 D .

18.24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

19.一绳子长30米,剪去

35,还剩(______)米。 20.如果a ※b 表示

2

a b ,那么5※(4※8)=________. 三、判断题

21.一个数除以9,余数最大是9. (______)

22.要反映全校患有龋齿的学生人数同全校人数之间的关系,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____)

23.用一个可以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 o的角,这个角还是30 o。 (_____)

24.(____) 25.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_______)

四、作图题

26.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五、解答题

27.甲、乙两个水果店,乙水果店原有水果800千克。当甲水果店销售掉 ,乙水果店销售掉80%后,乙店剩下的水果重量与甲、乙两个店剩下的水果的重量总数之比为2:7,甲店原有水果多少千克?

28.等边三角形的跑道的三个端点A、B、C上分别站着甲、乙、丙三人。其中,甲的速度是丙的5倍。若三人同时顺时针出发,20分钟后甲追上丙,同时乙也追上了丙。

(1)三人的速度比是多少?

(2)若三人同时逆时针出发,甲追上丙后再过多长时间,甲能追上乙?

29.如图1所示,大小两个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请在图2中用阴影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不一定是三角形,可以是任意的多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图1中的阴影面积.

30.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雄伟壮观,经测算金字塔塔高106.5米,绕塔底一周近1000米,小燕3分钟能走150米,照这样计算,20分钟内她能绕金字塔底走一周吗?

31.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多少千米?

32.足球,2019年纳入杭州市体测项目了!根据表中文件说明,测试距离(起点线至终点)为多少米?

33.某药瓶标签上写着:80片,每片0.1克。医生的药方上写着:每天3次,每次吃0.2克,要吃10天。你认为这瓶药够吃10天吗?

六、计算题

34.解比例。

(7.6×35%+6.5×0.76):x=1:2

35.直接写出得数.

529+999=﹣0.05= 1.515÷0.15=7÷17=

7﹣2=35÷=10÷20%=213×89≈

4.5﹣4.5÷1.5=0.052=+49×=×9÷×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B B A A B B D

二、填空题

11.3838

12.15

13.25

14.12立方厘米

15.7

16.

17.D A

18.120

19.12

20.11 2

三、判断题

21.错误

22.正确

23.√

24.错误

25.×

四、作图题

26.如图所示。

五、解答题

27.1400千克

28.(1)甲、乙、丙速度比是5:3:1。

(2)甲追上丙后30分钟甲能追上乙。29.

30.能

31.336千米

32.20米

33.够吃

六、计算题

34.x=15.2

35.1528;0.55;10.1;

4 ;42;50;18000;

1,5;0.0025;;8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团结。 五、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槐乡的孩子》(1课时)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基础训练1课 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我们的民族小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优秀)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重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重点) 一、情境导入 1.京广高铁全程为2298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与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2.冷冻一个物体,使它的温度从20℃下降到零下100℃,每分钟平均变化的温度T(单位:℃)与冷冻时间t(单位:min)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问题:这些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类型一】反比例函数的识别 下列函数中:①y= 3 2x;②3xy=1;③y= 1-2 x;④y= x 2.反比例函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①y= 3 2x是反比例函数,正确;②3xy=1可化为y= 1 3x,是反比例函数,正确; ③y= 1-2 x是反比例函数,正确;④y= x 2是正比例函数,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首先要看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去判断,其形式为y= k x(k为常数,k≠0),y=kx -1(k为常数,k ≠0)或xy=k(k为常数,k≠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二】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确定字母的值 已知函数y=(2m2+m-1)x2m2+3m-3是反比例函数,求m的值.解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2m2+3m-3=-1,2m2+m-1≠0,然后求解即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第1课时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数学思考: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难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尺子、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1、早晨太阳从哪里升起,傍晚又在哪里落下? 2、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根据儿歌让学生在教室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4、问题预设:东和哪个方向相对?南和哪个方向相对? 5、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补充成 出示自探提示: 1、操场上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2、观察教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地图上通常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 (二)解疑合探(18分钟) 1、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文稿

Unit5 Do you like pears? Let`s learn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所选的内容是小学英语PEP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5 Do you like pears?第二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围绕“水果”这一常见的生活主 题来开展的,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多,主要是掌握apple pear,orange,banana四种水果单词的正确发音和询问别人是否喜欢某 并作出喜欢的回答:Yes, I do.不喜欢种水果的句型:Do you like …? 。 的回答:No,I don’t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事物,既好强又好奇,表现欲强;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高,他们擅长模仿,擅长具体形象思维,乐于表演。经过一个学习的学习,他们已掌 握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如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名字等个人信息,会唱简单的英语儿歌和chants。 本节课要学习的四种水果apple,pear,orange,banana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果,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时中的apple、pear、orange、banana 四类水果单词,能够听懂并会说句型Do you like oranges/ pears/ bananas/ apples?并会作肯定和否定的回答:Yes,I do./No,I don’t.

(2)能力目标: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 。询问他人对某物的喜好并回应他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 这首儿歌。 人的询问。会唱“An Apple a Day” (3)情感目标: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语 这首儿歌,言运用来感受生活,热爱生活;通过唱“An Apple a Day” 教育学生多吃水果有益身心。 四、教学重点 ①能听说认读apple、pear、orange、banana等水果单词。 ②对名词的复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pear 的发音及四个单词的复数形式的发音。 六、课前准备 教学PPT课件、自制水果图片、单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 1. Greetings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Good morning,Miss Chen. T: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too. 2.Sing a song T: let’s sing the song 《I can sing a rainbow》 PPT播放这首歌的Flash,教师引导学生边唱歌边做动作。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 第1章有理数 第2章整式的加减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 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P3 练习 2、课本P4例 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习题1.1第1、2题。 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重点: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问题1:学习了负数之后,我们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了,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吗?(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上写出,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如果有出现不同类型的数,同学们可上黑板补充。)问题2:观察黑板上的这么数,并给它们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得出数的类型有5类: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二、讲授新课 1、有理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数进行概括,得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即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让学生在总结出5类数基础上,进行概括,尝试进行分类,通过交流和讨论,再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出下面的两种分类方式。 (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分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 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 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本章知识要点]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6.1 二次函数 [本课知识要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1)正方形边长为a (cm ),它的面积s (cm 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 厘米,则面积增加y 平方厘米,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 取哪些值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 02≠-m m . 解 若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 02 ≠-m m . 解得 0≠m ,且1≠m . 因此,当0≠m ,且1≠m 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c bx ax y ++=2 的函数只有在0≠a 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 取哪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本组由四篇课文组成。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 《传统文化》----第三单元五岳独尊—--泰山 教材特点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本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揭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2.联系单元专题,加强了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本组单元围绕“心中的秋天”这一专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组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积累语言;背诵中,朗读、在理解、秋天的美好,

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适时安排“小练笔”。 教学目标 ⒈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 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⒊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⒋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⒌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⒍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⒎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⒏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9.通过朗读传统文化《泰山》,领略大自然赋予泰山的神奇和秀美,感受泰山日出的壮观。 教学重点 ⒈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⒈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⒉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正弦和余弦(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案 【篇一:201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使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和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三年级英语教学设计(人教版)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 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 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4、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 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反复阅读7、8两个段落,懂得“道德难题”什么,父亲又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做值得吗?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法合作研读感悟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 学的的课文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2、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 二、“四读”课文,扫清字障 1、汇报读文:生开火车读文,师生共同正音。 2、指导读文;注意正音。 重点点拨:赠、财的读音。 正确区分拨与拔、货与贷的字形。 3、验收读文:理解生词: 拮据:缺少钱财,境况窘迫。(联系句子或找近义词法) 精湛:指技术熟练、精通。(用词造句) 4、展示读文:读正确、流畅。 5、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班班通出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3)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 (父亲是个大好人,不贪财,不图利,诚实、守信……)(课文是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的。) 3、按总分总的结构分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本章知识要点]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 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6.1 二次函数 [本课知识要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1)正方形边长为a (cm ), 它的面积s (cm 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 宽是3厘米, 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 厘米, 则面积增加y 平方厘米, 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 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 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 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 取哪些值时, 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须满足的条件是:02 ≠-m m . 解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则 02 ≠-m m . 解得 0≠m , 且1≠m . 因此, 当0≠m , 且1≠m 时, 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c bx ax y ++=2 的函数只有在0≠a 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 则m 取哪些

(完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第一单元笔画的写法(三) 第1课竖提 教学内容:竖提教学目的:认识竖提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明确竖提、“提”画外移的笔画规律。正确运用这一笔画来调节字体的重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竖提笔画的写法,让学生掌握本课例字结构,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难点:竖和提画的转换处。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复习检查: 说一说斜钩的写法,复习竖、提、横折笔画,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学习竖提的写法。 A:说说竖提怎么写?说出钩和提方向的区别:向左为钩,向右上为提。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竖提的写法。 2、学习长的写法。 A:长字怎么写呢?撇短,横的斜度较大,竖提长而正直,捺画斜伸,收笔要高于竖提。 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长的写法。 3、教师边师范边讲解“瓜”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瓜字的注意点:第一为平撇,第二撇为竖撇,竖提的提要短,撇捺下脚要齐平。 C、学生练习写“瓜”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比”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比字的注意点:左窄短,右宽长。竖弯钩宜伸展。 C、学生练习写“比”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5、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民”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民字的注意点:前两笔短而扁,竖提略向右弯,横短,斜钩向右下方长伸。 C、学生练习写“民”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6、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衣”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衣字的注意点:点居中,横左低右高,撇在横正中起笔,捺与左撇应相称。 C、学生练习写“衣”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7、教师边师范边讲解“农”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农字的注意点:上面稍短,突出长撇,竖提在长撇的中间起笔,捺画右展,收笔高于竖提。 C、学生练习写“农”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写了什么笔画?要注意什么呢?农字字要注意什么呢?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框架

2019年春最新人教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重点)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重点) 一、情境导入二、合作探究 三、板书设计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形如y= k 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形式: (1)y= k x(k为常数,k≠0);(2)xy=k(k为常数,k≠0);(3)y=kx -1(k为常数,k≠0). 3.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4.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内容,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激起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自主探究新知创造了现实背景.因为反比例函数这一部分内容与正比例函数相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的正比例函数为基础,在学生之间创设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交流后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在此基础上来揭示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会用描点的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点) 2.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已知某面粉厂加工出了4000吨面粉,厂方决定把这些面粉全部运往B市.则所需要的时间t(天)和每天运出的面粉总重量m(吨)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你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图形吗? 二、合作探究 三、板书设计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全班学生都能主动地观察与讨论,实现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目的.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每个象限内”这句话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重点) 2.深刻领会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重点) 3.探索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几何图形以及图形面积的综合应用.(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了解数学广角,学会解决搭配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年、月、日。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全 册 教 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 1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丰富的实例,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 使学生经历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系数的识别. 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指出下面哪些方程是已学过的方程?分别是什么方程? (1)3x+4=1;(2)6x-5y=7;(3)4 3x- 5 y=0;(4) 1 5y=5;(5)x 2-70x+825=0;(6)7+ 3 y-2=4;(7)x(x+5)=150;(8) 4x 5- y 3=0. 3.什么是“元”?什么是“次”? 活动二: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的学习 自学教材第2~3页,思考教师所提下列问题:

1.问题1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所列方程为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 2.问题2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为什么要乘1 2?所列方程为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 3.观察上面化简后的方程,会发现:等号两边都是________,只含有_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4.任何一个方程都要化成它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a ≠________).为什么? 5.说出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在确定各个系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排除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的障碍,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同时,通过设问也给学生学习探究搭建了交流平台. 活动三:尝试练习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3x +2=5y -3;(2)x 2=4;(3)3x 2-5 x =0;(4)x 2-4=(x +2)2;(5)ax 2+bx +c =0. 2.方程2x 2=3(x -6)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 A .2,3,-6 B .2,-3,18 C .2,-3,6 D .2,3,6 (答案:1.略;2.B.) 活动四:知识拓展 例 关于x 的方程(m +1)x |m|+1+3x =6,当m =________时,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要使(m +1)x |m|+1+3x =6为一元二次方程,除了考虑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还要想到m +1≠0.解题过程略. 活动五: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什么?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三个要素:(1)整式;(2)方程整理后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形成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 12×4= 23×3= 30×5= 20×6= 400×6= 500×7= 2、小结口算方法 (1)用竖式法进行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未尾添上0。

过渡语: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文本阅读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水果超市情景图 设问: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每筐草莓装15盒,要买3筐。 预设2:3筐草莓有多少盒? 过渡语:大家观察的都很仔细,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列式:15×3,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乘法列式解决?(因为求的是3个15相加的和所以用乘法)。 2、探究口算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15×3该如何口算呢? 设问:你是如何口算出得数的?把你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吧! 预设1:用连加的方法进行口算,15+15+15=45 预设2:在脑中用坚式进行口算。 预设3:拆数法:把15拆成10和5,想:10×3=30,5×3=15 ,30+15=45。 学生分组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课件展示不同的口算方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感知三种口算方法的优劣势。 追问:你更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三篇】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古老的神话,相信下面这些神话中的人物你们一定熟悉,让我们大声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吧!(多媒体显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西游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非常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把字音读正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将容易读错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一侧。 3、认读词语,抽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并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抓住主线,理清条理。 1、指名读,每读一段,清理字词,理解每段内容。 2、第一段:引导最后一句度读得很慢很轻,想突出什么?理解本段写的是天地还没有分开,板书---天地没分开。 3、第二段:出示词语“抡起”、“猛劈”,指正读音,指名读。理解盘古用力,大家做抡起和猛劈的动作,此时盘古还在沉睡吗?板书---盘古醒后 4、第三段,出示词语:“一丈”、“逐渐”、“倒下”。结合实际理解一丈有多高。弄清多音字“倒”。这段中天和地已分开,板书---天地分开后。 5、第四段,出示形近字“肢、肌、肤”,发现不同之处,引导:深伸伸你的四肢,摸摸你的肌肤,体会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能说出几个月字旁的字吗?(脸、腿、肘、胳膊、臂、脚、脖、臀)出示形近字“液、滋、润”,找共同点,与水有关。出示本段中的偏正词语,指名读。此时盘古倒下后,板书----盘古倒下后 6、第五段,指名读。 四、精读品悟,感悟英雄。 过渡:读了一遍课文,许多同学就有些神奇的感觉了,想仔细体会盘古开天地的神奇吗? 1、精读第二段,思考盘古醒后,怎么做的? (1)指名读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一:“…抡起…,…猛劈……”

九年级数学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新人教版

22.1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够辨别各项系数;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知识。 数学思考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体会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情感态度 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难点、关键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各项系数的辨别,根的作用. 难点:根的作用的理解. 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情境】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 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该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活动方略】 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分析设出合适的未知数,列出方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由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让学生体会方程这一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二、探索新知 【活动方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者:吴灿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