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商都县第五中学薛建娥

摘要:阅读是基于某种目的,不断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对读物提供的文字信息进行选择,对读物含义进行推测和推理的过程。阅读能力即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程任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且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阅读理解题占60%,这就进一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 兴趣; 技巧; 训练

Abstract: Reading is a process of receiving selectively information and inferring the implications from the readers by applying the prior knowledge in the brain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urpose . reading ability refers to the kind of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absorbing the written information .Read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studying English , contribute to extending vocabulary quantity, enrich languag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language use ability . The ultimate target of English cour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language usage .S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the last few years reading comprehensive takes up 60%. All this requests that th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habit and read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 reading ability,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 interests , skills , training

引言:

中国学生学外语是以书面语为基础的,阅读就成为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①要求“侧重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阅读课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一直是主干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来带动听、说、写,通过阅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使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得到相应提高。教师通过强化词汇,利用阅读课进行阅读方法技巧指导,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立足课本,开展整体阅读教学,培养基本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依赖于语言的综合训练,听说读写扎实,学生语言结构意识强,基本词汇掌握牢固,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同时,由于我国学生缺乏外语环境,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课本。通过课本学生既可以丰富词汇量,又可以获取各种信息,了解中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因此,扎实有效的搞好英语课本材料的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要按照文章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思路指导,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所学内容。过去那种“肢解课文—逐句翻译—深入讲解—全面练习语言点”的做法既费时又费力,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学习目的。新教材教学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把整体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中,逐步形成了“导(Presentation)—读(Reading)—练(Practice)”的教学模式。

(一)导——感知教材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要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会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即激活。这些工作包括: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内化过程,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以初中三年级上册(外研版)③Module 4 Unit 1为例,教师可首先出示关于学生创办校刊的图画。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Is an online magazine the same as an ordinary magazine?

·What is the advantage of an online magazine ?

·Will someone lend you a digital camera?

2、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相关的画面、实物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以初中三年级Module 3 Unit 1(外研版)③为例,教师可事先安排好一些反映体育比赛和体育名星方面的素材,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学习运动员不畏坚险,刻苦训练的精神。展示内容为刘翔比赛图片和如下介绍:Liu Xiang will be chosen to represent China at the Olympic Games . He is a symbol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porting success . He isn’t an overnight success. He has trained for many years and will continue to win medals. In 2004 , Liu won the first Olympic gold medal in 110m hurdles event for China in Athens, Greece. He will go for more medals for China. We should be proud of him.

3、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用以旧联新的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如教学短语look through 时,引出一些旧短语look at , look after, look for , look over , look up , look down , look forward to等来学习新短语。

4、运用启发、讨论等手段引入本课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使用提问策略调动积极性,使其产生阅读愿望。涉及文化背景则要作相应介绍。如:初中二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 (外研版)②课文介绍的是一部美国电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首先给学生介绍本篇文章的文化背景,然后出示海报上的画面和相应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产生读的欲望。问题如下:1. What do you think the film is about ? 2. What type of film is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 3. Who do Depp and Bloom meet during the sailing ?

(二)、读—理解教材

这同样是输入阶段。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辨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便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的种类可分为下面三种④:

1、略读(面式读法):略读即粗略地阅读全篇。这是为掌握大意梗概或为探求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所用的方法。

2、跳读(点式读法):这是一种为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

3、细读(线式读法):细读即详细、逐行地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

阅读理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本学年我在教学实践中偿试《英语周报》⑤初中教师版,2005年第41期中所阐述的观点,阅读课教学一般经过下面几个层次:

1、略读(Skimming):布置任务(理解大意)—粗读—检查;

2、精读(Intensive Reading):布置任务(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等)—按具体任务要求去读—检查;

3、熟读(Proficient Reading):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和疑点—检查;

4、研读(Study Reading):布置任务(反复阅读全文,反复思考)—研读(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活跃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检查;

5、小结(Conclusion):检查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Yes/No和Wh—问题、完形填空、信息转换等等。

以上阅读理解的几个层次经过了“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以及“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理解”的过程,强化了学生阅读的宏观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

这是输出阶段。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练习,使知识在记忆中的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来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的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为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技能、技巧,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

练习的方法有:

1、问答—就课文提问题

以初中三年级上册(外研版)③Module 2 Unit 2 为例,所提问题可以是记忆性问题(Who is the story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课文中现成的,记住就能回答);理解性问题(What kind of boy is Tom?)(在课文里,但不一定是现成的);应用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Tom wants to go to his own funeral?)(要求应用课文中的知识或新的语言知识);创造性问题(Why do you

think people still read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评价性问题(Which of the scenes in the article do you like best?)(要求学生表示个人观点,发表不同意见)。

2、复述课文

这是课文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之一,可用来训练独白,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复述防止背说,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以初中二年级下册(外研版)②Module 9 Unit 2为例,教师给出学生关于白求恩大夫从出生到为中国解放事业献生的生平事迹的题纲,指导学生按照题纲复述课文,再到学生自由复述。

3、角色扮演

双人或小组活动,教师为参加者分配角色或让学生自主分配角色,设置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如教初中二年级上册②Module 4时,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谈论自己作为一名贫困山区的学生,没钱上学的感受。使学生融身于课文的模拟情景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书面表达

就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写体会等。增加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因有蓝本可依(阅读过的课文),这样的写作不致流于空泛,也不像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学生们看到自己也能像作家似的产生灵感,写出心得,便可大大增强自信心,获得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也可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一员,既是作者也是读者,通过将自己的文章与学生的文章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做法无疑会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因为他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提高和培养了学生在这两方面的技能。

(四)精读课文:阅读课文后,就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精练,也就是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内容。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讲,学习最大、最有效的动力是对于知识本身的兴

趣,而其它的以眼前的或将来的物质利益为动力的学习兴趣是不可能长远的。而我们的老师似乎也和某些家长一样,认为学生知道的越多,记住得越牢,成绩就一定会高,但是知道、记住和会使用毕竟不是一回事,试想如果学生不具备学习某些知识的能力和基础,他们又如何来很好的掌握和使用这些知识呢?这样做只不过是把没有做熟的东西硬吃到肚子里,根本消化不了。所以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当然不是放波逐流,而是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器官调动起来,老师把语言点提炼出来讲解并鼓励学生提问题,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简明扼要的分析,讲解新的语言现象。同时,检查学生对生词的认知情况并做语言知识点练习,最后围绕课文展开多种形式的口笔头练习,进而巩固课文。之后还要让学生自己去仔细的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最好在学生自己详细阅读之前领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注意到朗读课文时所应具有感情和正确的发音,否则在他们熟读之后,再纠正他们的错误会更加困难。总的来说,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现代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同时,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要养成他们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归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二、建立有效的立体型教学网络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建立起有效的立体教学网络,把课前、课堂、课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穿插形成严密有效的教学机制。我们的做法是除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在课前进行导学。即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工作,尤其是如何进行预习性阅读,教师应指出具体要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通过自学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复习、巩固并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认真评改作业,定期打印与教材同等水平或稍高于教材水平的阅读练习,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训练。

3、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会话表演、朗读、朗诵比赛等,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双边关系。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教

师要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训练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改进教学,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三、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技巧训练

阅读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知识上是不够的,必须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思维方法对头,学习才能对头,所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1、明确阅读任务:抓住阅读材料的要点,了解背景,理解内涵,吸收信息,进行逻辑推理、评价,判断作者观点,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2、找关键词、主题句、指示词是重要的阅读技巧,开始要示范。从段落阅读开始。阅读的关键在于对文章意思的总体把握,把视线投向句子的重要成分:主、谓、宾,尤其是不错过动词,关键句一般在文章开头的第一个句子或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或末尾句子。

3、猜测生词词义,突破难句,抓牢熟词,撇开生词,遇到生词跳过去,往下看时会恍然大悟懂得那个词的含义。任何单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语境中出现的。一种方法是寻找线索、根据构词法、同义、反义、同等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去猜。

4、养成正确阅读习惯—默读,即心读,提高默读速度,直至练到以意群(语段)为单位,减少回视,准确扫视,提高读速。

5、讲求有效的阅读方法:略读、预读、跳读、扫读、直读、划读、查读,从本人实际出发不断改进。

6、计时阅读(限时阅读)。计时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速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全文,然后快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精心选材,培养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兴趣是一个人热爱、向往、追求某物的心理状态,是他希望达到某种目标的精神力量。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要让中学生提高阅读兴趣。首先教师要注意选择阅读材料并用于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学中,词汇量和文章的难度是有不同层次的。对中学生来讲,教师要选择那些浅显的科普读物,简易文学作品和浅显幽默的小短文等。随着知识的扩大和词汇的增多,逐渐选择一些稍难的适合中学生水平的读物,由浅入深,不断提高阅读的深度和难度,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就能一步步的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选择恰当的作品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易于学生理解,才能使他们对阅读作品感兴趣。

1、预测。一般来说阅读一篇文章应先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对内容进行预测,这是利用学生

认知规律接受新信息的方法。根据文章标题预测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可预测度高,例如,“Animals in danger”,一看标题就知道内容。对这类文章,可让学生先谈谈已知情况,这样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到新的信息上。第二种是可预测度低,例如,“Too many cats ”,“Chips with everything”,对这种标题要适当点拨,先讨论一下cats /chips或让学生读文章第一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某一方向。第三种是有一定的可预测度,如,“Smile ,please!”这样的标题可让学生大胆预测,预测正确与否对学生阅读都有推进作用。

2、抓住中心思想,推进句子结构。理解文章,首先是对文章中心思想(主题)的理解,主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找出主题就成为理解文章的关键。一般来说,议论性的文章或说明文每一段或相关的几段里总有一句话是用来概括全段的主要内容的。我们把它叫做主题句。读完了主题句后就能知道这一段大致的中心思想,然后还可以根据中心思想正确理解句子含义。而该段的其余句子是用来阐述主题句的。如果遇到一些费解的长难句子,可透过句子语法形式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切不可忽略文章的衔接问题,即所谓组词成句、组句成段问题。要特别注意弄清it,this,which,one,him等这些代词的指代关系。确定这些主题句就不难找出文章的主题了。如果读记叙文,分析文章就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词:who,when,where,what,why,how,文章的中心大意就不难理解。

3、学会猜测单词词义。猜测词义的方法很多。1)可以采用构词分析法。有些合成词、派生词的前缀和后缀分别表示一定的含义。前缀un—,in—,im—等表反义。如happy—unhappy,polite—impolite等。2)判断词义也可以采用上下文推断法,如,The old man put on his spectacles and began to read。在这个句子中,我们不知道spectacles单词的含义,但是从上下文“戴上”spectacles后开始阅读可以猜得其词义为“眼镜”。3)还可利用学过的语法知识来猜测词义。在阅读训练中根据所学过的语法知识,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的提示猜出生词的大概含义。如:We shoul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that the natural or social conditions in which people live. 学生不知道单词environment的含义,但通过定语从句提示猜出其词义为“环境”。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速率,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大部分学生要靠老师正确的指导,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我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①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

②不要逐词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采用略读(skimming)

和跳读(skipping)这两种阅读技巧。③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不同的语境,单词的意思也就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上下文线索和构词法等知识去猜测。

五、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创新视野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单纯通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拓视野和知识面,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时,要多积累英美等国家的社会、历史、地理、文化及风俗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放手不管。在读物的选择、难度的调控、时间的分配等方面,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在选材前,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在学习期望,语言水平以及他们对文章的趣味性、真实性、难易度、文章类型等方面的需求做深入调查,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材料进行挑选。如介绍英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风趣幽默的短文。《中学生英语》、《中学生英语注释读物》、《英语周报》、《新概念英语》等都是较好的阅读材料。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告诉学生泛读的阅读方法不同于精读。泛读广泛、大量、快速,故重点放在针对问题快速地捕捉信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④如下:(1)快速阅读,知其大意;(2)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3)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4)注意深层意思的理解;(5)把理解题目作为提纲来读。鼓励学生借一些课外读物,也可以叫学生尝试阅读文学简写本,自己安排时间进行阅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换阅读;通过阅读比赛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把阅读训练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英语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

常言说,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运用性输出,更谈不上创新运用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一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二年级达到10万词以上,三年级达到15万词以上。这就需要拓展课外阅读,向学生提供较多而且题材较广的短小篇幅的阅读材料,每人每天课外阅读600词的短文。大量的阅读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而只有经过创新思维的输出,才可能有高质量的输出成果。

六、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仅使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要使他们在个体水平增长的同时,促进整体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自身水平不平衡,这就使得教学有较大的难度。如果进度快,程度差的学生必然会“消化不良”;如果放慢进度,程度好的就会觉

得“吃不饱”;而对于中间生,放慢或加快速度,则会使其处于“半饥”或“半饱”状态。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适当分层。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兼顾三种不同的学生对象,有比例的安排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全体学生都能接受的内容需占整节课的绝大部分时间,且需囊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针对差生安排一些基础性的东西;针对优生补充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另一方面,可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对差生和优生进行辅导。

总之,阅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以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为依托,充分利用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教师精讲,课内课外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而更快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初中二年级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初中三年级上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吕凤芳:《英语阅读技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2005。

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11-04-12T11:30:43.12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魏瑜 [导读] 阅读作为获取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外部信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 摘要:探索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师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技巧;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魏瑜,任教于江西省石城二中。 阅读作为获取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外部信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英语的阅读以能力为主,涉及学生的理解、综合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阅读更注重对技能和能力的考查,选材也更广泛,内容更丰富,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探索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成为英语教师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英语阅读能力的分析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表面看是读者感知书面文字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实际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个读者实现心理满足的复杂的心理逻辑推理过程。在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被称为“阅读能力”。 二、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是一种领会理解能力,是学生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科技、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培养阅读能力,掌握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在本文中就个人的教学体会,谈谈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三、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1.培养英语阅读兴趣 兴趣就是动力。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对于阅读,学生也应该有一种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要根据“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来编选阅读材料。对于初中生,教师可以在平时收集一些幽默、笑话、谜语、谚语、成语小故事,加以精选改编。学生在饶有兴趣的阅读过程中,既不知不觉扩大了词汇量,获取了各方面的知识,又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真正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增长知识、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动。也真正做到了“为学所乐”,使学生自觉地克服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因素,从而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2.扩展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懂得每一个句子,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详细介绍教材中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下理解课文。 3.训练英语阅读技巧 文章是由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是彼此联系的。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的能力。阅读时眼中有词,心中揣意,把握命题原则——“大小猜判”(大—— 考察大意;小——细节辨别;猜——字词句意;判—— 推理判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要分别用不用的方法来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主要阅读技巧有: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英语阅读的有效性。 4.培养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有的学生喜欢逐字逐句地读,有的喜欢一目十行地读,有的喜欢反复上下阅读。这些阅读方式都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与水平提高的原因,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以下四种能力,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限时阅读的能力。限定阅读时间,进行限时阅读训练。限时阅读是训练速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材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我们深知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而又很难攻克的一块“主阵地”。我们就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进行研究,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能力的人。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的分值(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占了整个试卷分值的一半。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看出,阅读理解解题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自始至终占着主导地位,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做好阅读理解题,是获得高考英语高分的关键!但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却发现学生恰恰是在这一部分的得分不高,而且对阅读没有兴趣,习惯差,读不下去,理解不透,时间不够等,针对这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十分渴望能对此作一番深入的研究,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中学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找到阅读存在的问题、指出具体的对策,传授阅读技能技巧、强调课外练习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觉的阅读提高阅读解题能力,同时加深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扩大知识面,丰富社会文化知识。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英语阅读题: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题材趋于多样化,涉及 到日常生活、历史、人物、社会、文化、科技、政治、环保和经济等话题。阅读理解的材料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选自各类报刊、活页宣传材料等。这些材料信息量大,语言地道,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充满时代气息和鲜明的语言文化特色,思想内涵深刻,因而要求考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阅读解题能力:阅读解题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和课本里的阅读材料设计科学的阅读练习,将阅读技巧训练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技

如何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11-04-22T14:26:53.407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1年第36期供稿作者:陈晖 [导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词是组成文章的最基本单位,读不懂词,就连不成句,连不成句,就无法理解文意。 湖南娄底市第一中学陈晖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有意识地增加词汇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词是组成文章的最基本单位,读不懂词,就连不成句,连不成句,就无法理解文意。因此,教材中的词汇必须牢牢掌握,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基础,提高阅读水平就无从谈起。 英语中有很多词汇是有内在联系的,或意义相同而词性不同,或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相反、相同,但很多学生在学习和识记新词汇时并没有把它们同脑海中原有的词汇联系起来,只知道机械重复。在词汇学习中,学生应掌握前缀、后缀、合成、派生等基本的词汇构成原则,根据意义相近、相同或相反等原则归纳所学词汇,在脑海中建立词汇库。同时,为了防止遗忘,要进行形式多样的复习活动,强化所学词汇。此外,学生在加强词汇知识复习时还要注意培养猜词能力,它是语言学习最基本的一种能力。阅读中不可避免会碰到生词,即使平时阅读中遇到生词也不可能逐个翻词典,必须根据篇章结构和上下文间的线索猜测词义。 二、掌握基本语法知识 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并不说明就能读懂英语文章,还要掌握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很难理清头绪,无法理解文章的内涵。因此,在掌握语法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练好基本句型。所学的句型应该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讲求熟练掌握,不是贪多冒进。 (2)要结合课文去学。“与其多读语法书,不如多读文章。”课文中出现的语法项目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干巴巴的,通过课文去学语法,可以学得活,记得牢,这比孤零零地背诵语法条目要有效得多。 (3)要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英语语法学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你读了多少语法书,记了多少条语法规则,而是要看你在实践中能否正确掌握所学的这些语法规则——能听懂,说得好,写得好,理解得好,译得准确,练习得越多,实践得越多,所学的内容就掌握得越牢。阅读理解就是把语法练习、词汇记忆和句型结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手段。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容易养成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如:有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喜欢用手和笔指着读;有的则喜欢转笔头、转书本、咬手指;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对一词一句进行分析,等别人早已读完,他还不知文章所云。这些不良习惯,不但影响阅读的速度,还会影响对整篇语言材料的理解,进而影响阅读考试中的成绩。因此,学生要痛下决心,改掉这些不良习惯,逐步形成如下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每次进行10分钟至15分钟,不宜太长。从阅读心理和阅读能力等方面确定阅读时间,阅读速度会大大加快。 (2)要养成猜词测义的习惯。阅读中难免会碰到生词,不必惊慌,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或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 (3)坚持广泛的、多题材的课外阅读,且课外阅读要持之以恒。学生每天要读一篇短文,文章可以由浅入深,不必长篇大论,但要天天读,天天坚持。平时时间紧,少读点,读容易点的;假期多读点,读稍难点的,带点强化训练性质的。这样久而久之,便可积少成多,不但能增加词汇量,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最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阅读要讲究方法,理解要讲究技巧,但所有的方法、技巧均是建立在语言基本功基础上的,只有辩证地运用方法、技巧,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09-07-10T09:52:17.35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成振锁 [导读] 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成振锁 摘要: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有所了解,掌握有关的背景知识,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大量的阅读会极大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方法 作者简介:成振锁,任教于河北省藁城市第九中学。 从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看,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差,阅读速度慢,错误率高。从平时的测试及练习中看,与“词汇”、“语法”项目相比,“阅读理解”明显薄弱。学生惯于“精读”,不习惯泛读,快读。而国内近年来各类考试,“阅读理解”项目在整个测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对阅读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完型填空,也要求考生必须通过读原文理解材料大意,然后做出判断,填补空白。这无一不说明阅读的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要强化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有所了解,掌握有关的背景知识,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大量的阅读会极大地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一、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即先看试题,再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二、预测文章内容来提高阅读速度 读者在阅读某作品时,有着自己的某种专业知识,以及对世界、社会、事物的了解,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及生活的体验和经验。因而,读者通过作品可以和作者产生某种思想上的共鸣。读者应该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或顺着作者对某种观点阐述的逻辑思维过程,在一定范围内预测作品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三、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来提高阅读速度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生词。而在关键的地方,对这些生词词义的推测和正确理解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句子意思的把握和对全文的理解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词汇量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速度的快慢及阅读理解的准确率,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猜词义就成了一个主要的阅读技巧。在词汇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有的同学能运用这一技巧准确理解原文,有的同学则只因为运用阅读中碰到二、三个生词而导致对原文的误解,还有的同学把许多时间花费在一、二个对原文的准确理解无足轻重的生词上,而影响完成阅读量。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来提高阅读速度。少数生词的存在决不会影响阅读理解。猜测并不是无边无际地对文章进行自己的臆测,它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文化的,语言的等等,克服自己由于词汇量的不足带来的阅读障碍,较为准确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四、利用略读来提高阅读速度 略读,即指读者以最快的速度粗略地对文章的内容获以梗概;而查阅,即指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淘沙捡金,获取读者所需的材料或信息,包括查找人名、地名、事件发生的事件或地点等。首先快速浏览文章的前面几段,以便对文章的内容、背景、写作的风格以及作者的观点等有所了解,而对后面的一些段落可以只读每段的主题句。主题句一般位于句首、句末,也有少数插入段中。 五、注意正确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阅读的过程中,头不要在阅读过程中来回移动,不要读出声,尽量不回视,一口气读完。不懂时,可根据问题的要求再回头重读,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信息。阅读时,以意群为阅读单位,不要逐词逐词的读,要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训练才会有效果。而且,要注意将提高速度、丰富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与提高阅读能力,灌输阅读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提高阅读能力的注意点 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是逐渐达到的,要提高阅读水平须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材料的选取 选用适合程度的语言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从文章的难易程度来看,如果所读材料生词过多,难免要不停地查阅字典,如果句子过分复杂,每句都须反复推敲,那么学生必然很快失去阅读兴趣。因此,所选材料应以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为基础。遇到少量的生词可以猜测其意义。猜测对提高外语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从文章的体裁来看,所读材料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也必须十分注意。阅读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培养起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将会迅速提高。 2.阅读策略的培养 在进行阅读前后甚至同时,适当插入一些特殊的训练对提高阅读效果和培养阅读能力大有好处。这些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利用上下文揭示词义,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词类形式,迅速抓住基本思想,并学会使用字典。学生必须逐步学会通过分析词的结构以及上下文关系帮助理解词义。阅读短文还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原则,按“全文、段落、句子、词语”的步骤阅读文章,可采用通读、细读和复读的方法找到

浅论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浅论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方法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大纲》规定: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使用英语的水平。所以,英语教学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与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因而提升阅读水平是培养语言综合使用水平的重要方式。阅读水平是英语“四会”水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水平之一,培养阅读水平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升语言的使用水平,是大面积提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但在教学实践中,绝大部分学生害怕做阅读题,考试在阅读上减分也比较多,阅读水平弱。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呢?我在十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实行了以下尝试: 一、狠抓教材中阅读材料的语言积累和巩固,打好基础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的水平是理解,即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听和阅读都是在往大脑中输入信息。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的量一定要大大多于输出的量,这样才能为表达思想的说和写的环节打下好基础。语言积累就成了关键,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所学语言素材的有意识积累,最主要的是使学生积累一些对今后的学习最有用的语言素材。对学生教材里每单元的阅读文章我都非常重视,坚持让学生对课本语言材料理解、记忆和复习,并实行检查。因为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巩固过程是一个反复刺激、持续加深印象的过程。

听得多,读得多,学生不但巩固了词法、句法和语法,而且阅读课外文章时能看懂了,促动了阅读理解水平水平的持续提升,这就达到了教者的最终目的。 二、采用任务型教学与阅读理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阅读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的自我表演,这是上好阅读课的基本标准。也就是说学生要有实实在在的学习。 在课堂上授课时教师的讲话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因为课堂是学生锻炼自己的地方,要多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体,教师则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有计划地对学生实行科学、系统的课外阅读训练,扩大英语知识面,增加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1、精心选材,引导学生留心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阅读理解是中考测试中比重最大的题型。阅读文章题材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体裁形式丰富,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广泛阅读,以适合中考的需要。为协助学生,我备课时会充分利用英文报刊杂志、网络媒体搜集文章,选择的材料富有时代感。我认为英语学习中的阅读材料应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但不可让学生感到太难,一点都看不懂或绝大部分看不懂,这样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开题报告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东海县安峰初级中学蒋秀连 一、课题名称: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提出背景及其界定 1. 课题提出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中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十年了,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倾向和新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但学生的英语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现低效或无效现象;课堂上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收益不大的现象也严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阅读课教学出遭遇到了同样的尴尬。因此,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势在必行,本课题的提出适应了新课改的需要。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 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探究出高效的方法,将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教育氛围不浓。由于农村家长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常年在外打工家长较多,从而缺乏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监护,使多数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他们的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弱。同时,部分来自外地的学生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平时又接触不到英语,这些学生来到中学以后,本来就没有一点英语底子,现在,新课程的起点对于他们来说又高了一些,因此,如果不注重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英语教学事倍功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朗读习惯以及通过这种习惯的养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种情况,结合我们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际,本次课题研究,将会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作有益的探究。 2. 课题概念界定: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提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怎么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本人觉得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关键。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在初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世界知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读者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作为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初中英语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因此,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课标》对阅读理解教学和检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当务之急的课题。英语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能读懂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但由于农村中学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学生手头资料少、课外补充阅读少,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本文就我所处的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做了细致的分析,找出合适的对策予以解决,并指出了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中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能力培养 一、现状与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农村中学较之城市中学在资源配置上差距很大。城市学校设施齐全、资料丰富、师资强,而农村学校在各条件上正相反,不要说语音室,就连资料都不齐全,教材也有城市化倾向,总体讲是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多,农村中学师生均不能很好适应。其次,在生源上,以我校为例,学生高一年的录取成绩是整个福清地区最后几名,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的英语基础就很差,对英语的兴趣不高,尤其是在阅读方面,进入高中,随着难度的加大,学生的兴趣也在慢慢呈下滑趋势。本人对进行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反映出影响农村英语阅读的因素

学生本身的语言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生理发展水平、心理因素等一般因素外,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还有以下方面: 1、语言基础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目前农村中学学生接触的英语材料大都只有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相当有限。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要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丰富的词汇,扎实的语法知识和熟练的习语等对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1)词汇量 影响学生阅读的第一关是词汇量。一个人掌握的词汇越多阅读时所遇到的障碍越小;反之,掌握的词汇少,容易曲解其含义,误解整个句子,甚至整篇文章。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有多种。如:注重学习与积累,我们知道词汇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多看多读,积少成多;掌握构词法,通过词的合成,转化,派生来记忆单词,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而且有助于记忆如;通过近义词,反义词等联想对比法以及对于熟词偏义,具有特殊意义的词加以记忆

浅谈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慈溪实验中学南专库 [摘要]初中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训练量比较少,训练材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缺少正确的阅读方 法知道。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扩大阅读 面,增加阅读量,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技巧语篇意群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广泛地接触到各种有用的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只有通过阅读,学生们才会在掌握 大量词汇、句型基础上提高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兴趣。所以,Geoffrey Broughtow 说:一个人学外语,如果不能直接到外国环境中去学习时,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转引自杨秀珍的文章,见《英语研究论》第一集P88)由此可见,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非同一般。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指导学生大量阅读 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英语阅读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容易取得很好的 效果。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精读教材内容,争取全部熟练地朗读和背诵重点句 型和课文,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做到脱口而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帕默认为:学习语言是学习的一种的技艺(art)而不是科学(science)。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培养言语的熟巧和技艺上,模仿、重复、多读、多 讲、多练。其次,应注意指导学生广泛阅读面向初中学生、并且与教材阅读篇章 难易程度相当或略低于教材阅读内容难易程度的课外读物,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要让学生在 阅读成功的喜悦中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 阅读,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读阅读难度过大的读物,以免劳而无功或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牛津出版社的“书虫(Bookworm)”系列读物就是很好的辅助用书,学生既可以读到有趣的故事,又可以学到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应通过课文预习提问、讲解课文或重点句型,指导学生做阅读训练等, 教会学生正确、实用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 渔。美国匹兹堡大学的William E Norris 认为,“不管怎么样,既然我们的学生 是有文化的,那么他们就不必去学习阅读的过程,而是要练习阅读外语-----英语的技巧。”(见马俊明等译《英语教师的艺术》P277)具体地说:一是要让学生学会特别注意阅读篇章中的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数字(numbers)等关键词语,以提高阅读的目标性和效能;二是要训练学生学 会默读阅读材料,克服出声读的不良习惯,以提高阅读速度。学生阅读时,习惯 发出每个单词的音,即出声读,有时也表现在无意识的喉头蠕动。任何一种都会

英语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语是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新课标指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在阅读训练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PEP 小学英语在高年级课本中已经出现了Let’s read、story time、绕口令等阅读材料,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小学英语教学才刚刚起步,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还不多。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选材激趣 小学生英语学习有别于其他学习者,他们正处于9~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新课标提出:小学英语课程目的首先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兴趣第一”的原则。达?芬奇认为:“正如不情愿的进食有害于健康,不情愿的学习会损害记忆,所记东西无法保持。”如果阅读教学太注重词汇的训练,会剥夺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在阅读中令小学生感兴趣的不是故事的词语,而更多的是故事本身(包括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故事的知识性、故事的趣味性等等。在PEP教材教学中,我发觉每当老师在教每个单元的故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很乐意去读、去学,究其原因是因为故事的内容有趣好玩。为此,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1.1增加趣味,贴近生活。 阅读材料,尤其是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不仅要趣味性浓,并且要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我们曾选过一篇“Find the treasure”的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其中富有科幻的寻找宝藏的过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另外,在众多的精选阅读材料中,学生们喜欢的有动物故事,如:Three little pigs,Two friends and a bear,The donkey and the salt等。有常识性的小短文,如:Roses,Planting the tree,Be healthy。有诙谐有趣的小幽默,如:The French student。有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如:A naughty boy,A letter,A birthday present。也有发生在以前,能让他们了解过去的人和事的小笑话,如:To be modest,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各式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只要学生们有兴趣去阅读,我都把它们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2623717.html,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朱海燕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2期 内容简介:英语阅读是一个积累性(accumulation)的学习过程,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同时,阅读理解又是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要真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关键还在于多读。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重在坚持。很多人英语学习失败,并非脑子笨、智力差,而是输在毅力上,半途而废。只有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方可厚积薄发。阅读量的积累也会带来词汇量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阅读理解的难题也将会迎刃而解。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要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凸显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能根据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学生进一步运用和学好英语打好基础,这也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英语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落实英语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的主要途径,极具实践意义。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阅读试题,选材密切联系当前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网络及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趋势,材料可信度强,数字来源真实可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信息涵盖量大。阅读试题以考查单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为主导,不断向跨学科能力过渡,在试题的布局上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总体风格上基本延续了前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特征,在保持高考的选拔性功能的同时,稳中求变,灵活多样,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重视情感渗透、体现生命感悟,贴近生活,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拓展空间和发挥余地。 实际上,阅读任何形式的语言材料都是一个拿读者变量来应对文本变量的过程。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文本材料的过程。所谓读者变量,就是指阅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常指非视觉信息,它包括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动机和能力倾向等,是阅读者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其中,英语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基础性的一环。它是指读者的词汇量、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结构的总和,也包含了对中西方文化模式的惯性思考等。所谓文本变量,即阅读材料变量,它是指句子的结构、长度、词汇的密度和语篇结构布局及文本信息背后蕴含的文化思维模式等,也包含了命题人的意图,它往往与国家、时代命脉相结合,题材繁多,材料新颖,富有生活气息,注重语言文化的信息沟通和交际功能,话题覆盖面广,常涉及到人文科技、财经信息、新闻报道、广告招聘、网络安全、时尚潮流和心理健康等诸多领域。它侧重考查了对篇章结构的理解和对文本信息的深层挖掘,如文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1.想要提高英语水平,必须要有一个目标。 你的目标可以是要战胜托福SAT,看懂《经济学人》,或者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没有目标,就很容易迷茫,坚持不下去。没有目标,你就不知道自己差距还有多少。目标是一个参照物,让你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距离目的地有多远。没有目标,你就会常年沉浸在《书虫》中,不去挑战更高难度的读物。 2.读过很多原著,为什么英语水平还很糟糕? 我们总是很容易把英语看成一种很难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英语难,而是绝大部分的英语老师都太差劲,或者说,你用功的时间不够长,诸如每天背诵20个单词、永远读《五十度灰》之类的小说,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 许多人“宣称”自己读了许多英语原著、读物,但是理解意思都是靠蒙,打开中文译文后,发现自己读的和作者写的根本不是一件事情,这种不考虑理解句子的结构、层级、修饰关系的阅读方法,就算读100本提高也只能收效甚微,原因是这种练习不是“阅读”,而是“脑洞大开”。 所谓的良好阅读能力,有几条最基本的法则: ?阅读速度快 ?文字能进入大脑,合上书本后能够概述读过的内容(用来检验自己是否读进去了) ?能精准地理解作者的意思,不脑洞大开 3.学英语到底要不要背单词? 学英语不用背单词,这是许多英语培训机构的广告语。同时,也是许多学习书籍的宣传语。事实上,单词是肯定要背的,不仅要背,还要大量的背,搭配着阅读材料来背。

背单词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是,即是你背完单词书以后,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单词之中的微妙意思,比如说“Finish”和“Complete”的区别都要放在阅读中才能感受到。但是,前提是你得先对这个词有基本的印象,才能谈对这个词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你要先认识“狗,犬,汪”三个字,以后再考虑三个字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对于中初级学习者来说,迅速提高词汇量比分辨近义词的差别更重要。 单词书(背单词软件)的好处是可以对你进行查漏补缺,帮你完成基本的词汇构造,徘徊在6000以下的词汇量量级,阅读原著是很吃力,只能一直读很简单的书,或者读得极其痛苦。只要你不是从小大量阅读英文,背单词就是必须的。 学习英语必须明白2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单词不背是绝对不行的,第二个是光背单词也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第二点的时候,首先要先把第一点给学明白了。 4.怎么背单词才科学? 单词要怎么背? 一天背20个,一年后就有6000个单词了?这个简直是痴人说梦。因为你必须把遗忘的也算进去。单词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多量多遍。第一次的时候,每天背100-200个,然后第二天忘记50%,然后还剩下50-100个,然后复习昨天学的,再继续背100-200个。一本单词书至少要刷3次以上。第二次背的时候,可以把单词的数量调整到一次200-300个,反复多次,你会发现自己背得越来越快。 背单词有几个注意事项: ?不要在一个单词上消耗太多时间 ?要按照读音来记单词

如何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过仔细阅读来完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就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开始时,我给每个学生起一个英文名,学生们很好奇,也很乐意自己拥有了新名字。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都叫他们的英文名。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研读教材,精心 设计语言情景,通过学唱英文歌曲、竞猜、抢答、表演等形式组织好课堂教学,有时自编的小品都取材于班内真人真事,让本人表演。我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编剧小组,让他们积累素材。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寓教于乐,学生不会生厌,让他们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和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对于每个英语学习者,都要熟练掌握一定量的词,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词汇量的获得,首先是课本上的必须掌握。在记单词时不要单独记生词,那样很容易忘,最好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记忆。把单词同整句话一起记,不仅记住了单词的意思,也记住了它的用法。其次,广泛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泛读时不要求对内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进行简单总结,能就所读内容进行问答就行。广泛阅读可以是老师向学生指定阅读材料,然后统一检查、提问。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阅读,老师不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方面老师应给予指导,作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比赛看书多少、难易程度、词汇量的大小来激发读书的乐趣。 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阅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 1. 不要出声读或指读,要默读。出声读和指读都会分散注意力,限制阅 读速度。默读可以集中大脑,边读边想,可设问、可推测。 2. 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句地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3. 不要重复阅读,这样影响理解力的集中,减慢阅读速度,因此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调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智慧,一口气越障碍看到底。 4. 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5. 不要边读边译,这样影响速度,不能促进理解。应该直接用英语思维、记关键词、抓主旨。 四、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读书需要多种能力,需要语言能力、记忆能力、语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阅读技能。阅读能力也是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阅读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类的书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对阅读技能、方法作过论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很多书上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课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范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精读不可。文章的是永远读不完的,如果想着去读200篇各种模拟阅读题,倒不如踏踏实实读50篇历年真题。另外,地道的文章分析多了,对自己写文章布局谋篇也不无好处。 自己学写长句,克服长难句障碍

几乎每一篇阅读,总有一两句长难句。有许多同学这样分析那样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么名堂。听力好的同学不一定发音好,可发音好的同学一定听力好。同样,能写出长难句的人当然不会怕什么长难句。 同学们应当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语法书,认认真真学习句子结构那部分。英语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复杂,只是其粘着修饰成分过多。我们一开始应当学会如何写出简单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过附加各种从句、插入语、非谓语形式,来逐步扩充句子结构。 分析长难句与扩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必须一步步“砍”去插入语、各种从句、非谓语形式,来获得句子主干。所以只要“欲简之必先扩之”,我们与其寻求各种长难句分析法,不如先学会自己写长句。 文章归类阅读,考前复习有奇效 阅读文章成千上万,如何从有限中把握规律才是关键。阅读文章总是按照每套试题四篇文章分布,于是众多学子也就按部就班。可是如果我们把自己读过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题分类,比如分为校园类、医学类、家庭类、环境类等等,到了考前,再按类别复习这些文章,我们不仅能系统掌握某一类别文章常用的词汇,也能把握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出题规律。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技巧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词汇量的多少是阅读的关键,无论是简单浅显的文章还是深刻的专业性很强的论文,都是由一个个的词汇组成的,如果词汇量不够的话,很难看的懂文章,因此必须有足够的词汇积累,词汇积累的时候,除了会正确发音外,常用的词汇还要掌握好其拼写方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