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其改革构想.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其改革构想.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其改革构想.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其改革构想(上

摘要:本文在全面考察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组织机构协调保证机制、本位货币的构成及发行机制、汇率的确定与调整机制、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各种缺陷,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的基础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其改革构想(上

摘要:本文在全面考察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组织机构协调保证机制、本位货币的构成及发行机制、汇率的确定与调整机制、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各种缺陷,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的必要性、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系统地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现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严格地论证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国际货币

一、引言

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它是由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及发行机制、汇率的确定及调整机制、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货币事务的组织机构协调保障机制等众多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它的平稳运行是世界经济贸易健康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然而,长期以来,该体系却一直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明显地阻碍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针对这种情况,世界上一些著名学者、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等就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重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许多设想和方案,例如,Mckinnon建议,应该围绕世界上三个主要贸易集团的关键货币美元、马克和日元来建立新的国际货币本位,美、日、德三国货币在长期内形成基于固定汇率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Cooper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超国家的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但改革的步骤应该是从货币目标区,到美、日、欧“金融稳定性三岛”,最后到统一的世

界货币。Allairs提出,应将WTO和IMF合并为一个组织,通过适当的指数化在国际上逐步实行共同的记账单位,放弃以美元为汇兑货币和储备货币,放弃浮动汇率制,代之以可以确保国际收支平衡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Krugman所赞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回到一种固定但可以调整的汇率体系,建立汇率目标区。Amin认为,IMF 是为美国控制国际金融体系而设计的,应将其转变为拥有真实的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世界中央银行,用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在增长中调整所需的清偿能力。Mundell提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浮动汇率制应以货币联盟的形式向固定汇率制复归,美、欧、亚三大货币联盟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架构,这就是他提出的“金融稳定性三岛”。1993年10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认为,改革就是要结束货币在市场上的浮动,而让各国中央银行或财政部取代市场,发挥控制汇率的作用。1997年2月,德国席勒研究所与高克斯国际劳工委员会,联合各国政界学界知名人士数百人,共同呼吁召开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恢复固定汇率制度。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关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也在就这一问题进行紧急磋商。

在这种情况下,全面考察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根本缺陷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深刻认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对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的必要性、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现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对于指导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现有各种改革设想及方案的合理成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一整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现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并论证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改革目标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自发形成的一种缺乏国际规则的约束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与协调的“无秩序”的体系。其内部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与不公。一

上,深入地研究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的必要性、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系统地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现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严格地论证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国际货币

一、引言

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它是由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及发行机制、汇率的确定及调整机制、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货币事务的组织机构协调保障机制等众多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它的平稳运行是世界经济贸易健康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然而,长期以来,该体系却一直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明显地阻碍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针对这种情况,世界上一些著名学者、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等就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重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许多设想和方案,例如,Mckinnon建议,应该围绕世界上三个主要贸易集团的关键货币美元、马克和日元来建立新的国际货币本位,美、日、德三国货币在长期内形成基于固定汇率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Cooper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超国家的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但改革的步骤应该是从货币目标区,到美、日、欧“金融稳定性三岛”,最后到统一的世界货币。Allairs提出,应将WTO和IMF合并为一个组织,通过适当的指数化在国际上逐步实行共同的记账单位,放弃以美元为汇兑货币和储备货币,放弃浮动汇率制,代之以可以确保国际收支平衡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Krugman所赞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回到一种固定但可以调整的汇率体系,建立汇率目标区。Amin认为,IMF 是为美国控制国际金融体系而设计的,应将其转变为拥有真实的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世界中央银行,用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在增长中调整所需的清

偿能力。Mundell提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浮动汇率制应以货币联盟的形式向固定汇率制复归,美、欧、亚三大货币联盟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架构,这就是他提出的“金融稳定性三岛”。1993年10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认为,改革就是要结束货币在市场上的浮动,而让各国中央银行或财政部取代市场,发挥控制汇率的作用。1997年2月,德国席勒研究所与高克斯国际劳工委员会,联合各国政界学界知名人士数百人,共同呼吁召开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恢复固定汇率制度。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关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也在就这一问题进行紧急磋商。

在这种情况下,全面考察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根本缺陷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深刻认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对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的必要性、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现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对于指导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现有各种改革设想及方案的合理成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一整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现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并论证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改革目标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自发形成的一种缺乏国际规则的约束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与协调的“无秩序”的体系。其内部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与不公。一是缺乏一个能够扮演各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并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统一组织与领导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中央银行,而由美联储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世界中央银行,造成现有储备货币发行国只享受征收巨额铸币的权利,而不承担调节全球货币供应量的义务,权利与义务严重

失衡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纷乱无序、动荡不安的组织根源。二是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而由少数主权国家的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造成现有几种国际货币缺乏统一信用基础、供给不受约束、无法根据国际经济的客观需要提供相应国际流动性,以及产生所谓“特里芬难题”(即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所要求的坚挺与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所要求的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之间的矛盾等的货币制度根源。三是缺乏一整套符合现代信用货币作为管理货币条件下汇率决定与调整本质要求的国际汇率制度安排及相应的约束干预调整机制,而让汇率完全听任市场供求力量自由浮动,造成信用货币制度下汇率剧烈波动,经常脱离价值基础、偏离均衡水平,引发货币竞争性贬值或竞争性升值,导致国际贸易争端和国际金融危机。四是缺乏一整套可以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国际收支失衡:由各国在储蓄一投资结构及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结构性失衡、以及由各种偶发原因所造成的临时性失衡,分别进行事前预防和事后调节的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造成国际经济严重失衡、引发国际争端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总体上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缺陷是影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引发国际金融及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只要这些缺陷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不可能从根源上消除这种体制性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体系就不可能平稳运行,世界经济就无法摆脱国际金融及经济危机的困扰。这就迫切要求国际社会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尽快对现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而要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在上述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就需要根据金融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货币银行运行的一般规则,事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的目标和具体内容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对改革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的论证,用一个科学合理、现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来指导和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程。

由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面临着极端的复杂性和巨大的困难,所以本文根据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现实可行的改革原则,特别是现实可行的原则,按照分阶段改革的设想,分别提出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从短期来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在各国继续保留中央银行和使用本国货币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具有部分中央职能的世界性准中央银行,由它按照一定

的原则和方式发行能够被世界各国政府广泛认可和持有的、可以充当国际计价和储备资产的国际货币,并负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货币金融管理事务,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克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由个别国家的中央银行扮演世界中央银行、由少数国家的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摆脱现有储备货币发行国国内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制约,结束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毫无约束、各行其是的无政府状态,形成具有国际协议约束的全球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世界经济平稳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金融环境。

从长期来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远期目标是:在各国不再保留独立的中央银行和放弃使用本国货币的情况下,由世界各国广泛协商,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中央银行,由它统一发行在世界各国范围内惟一流通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统一制定和实施全球性货币政策,并负责全球范围内的货币金融管理事务,形成全球统一的单一货币体系,以彻底根除汇率波动、国际储备供给短缺或过剩、国际收支失衡等国际货币因素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制约,最终实现全球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

三、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该体系的许多方面,针对上述近期改革目标,本文提出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案。本方案的实施不但可尽快实现近期目标,而且可为进一步实现远期目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1.成立具有(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国际金融机构

世界中央银行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它的组建是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前提和组织保证,是改变现有体系纷乱无序、动荡不安,最终构建和谐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由之路。所以,本文建议,在世界各国广泛协商并达成普遍共识的前提下,组建具有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我们暂且将这一国际金融机构称为世界性准中央银行。

在世界性准中央银行成立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基本职能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助并监督各国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以稳定币值为目标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二是以一定的方式发行能够被各国政府广泛接受的国际计价和储备货币,确定汇率的决定及调整方式,制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三是监督和管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货币金融事务,加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领导,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过渡期以后,它应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中央银行转变。相应地,其基本职能也应向以下两个方面转变:一是代表世界各国的长期利益,制定和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发行在全球各国范围内惟一流通的国际货币,在保持国际货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促进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二是监督和管理全球范围内的货币金融事务,维护世界范围内货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2.创设超国家的国际计价与储备货币(由国际准中央银行来代发行

国际计价与储备货币是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它的构成及发行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体系是否能为国际经济交易提供一种统一稳定的计价手段与储备手段,也关系到该体系能否长期正常运转。所以,为了克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由少数主权国家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本文建议,世界性准中央银行成立初期即应采用以下方式发行能够被各国政府广泛接受的国际计价和储备货币。各国政府(中央银行在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开设存款账户,用其持有的外汇储备资产及本国货币按官方汇率向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兑换(购买国际货币,并将兑得的国际货币存入该存款账户,使其成为世界性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对该国的存款负债,而世界性准中央银行从该国买入的外汇资产及该国货币则成为世界性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这样,各国政府在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国际货币存款,就成为他们可以用于支付国际收支逆差的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国际间的支付也可通过该账户进行,具体表现为不同成员国国际储备存款账户存款的增减;而世界性准中央银行从各国购入的各种货币资金,则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以及对国际收支状况不佳的国家进行贷款和援助。其投资和贷款收益,除了部分留存在世界性准中央

银行以外,其余部分则应按各国政府在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的存款比例向各国政府的存款账户进行分配。

3.实行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有管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汇率制度安排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国际计价储备货币的价值和地位能否保持稳定,而且关系到该体系是否能为世界经济贸易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货币金融环境。为了克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浮动汇率制度对世界经济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确保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币值的长期稳定,本文建议,对国际货币与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应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定价和调整,实行有管理可

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首先,对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进行定值。国际货币的币值可采用由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货币所组成的货币篮子,以它们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的办法加以确定。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货币与各国货币之间的官方汇率,按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过购买力的比较加以确定。这样,各国货币之间就分别通过它们对国际货币的汇率建立起了官方汇率体系。

其次,对各国货币与国际货币之间的官方汇率,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适时的调整。当一国国内物价水平相对于基期上涨一定幅度如5%时,该国货币对国际货币的汇率要相应地下调一定幅度如5%;反之亦然。此时,各国货币之间的官方汇率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外汇市场的市场汇率则可围绕官方汇率上下波动,超过一定的波动幅度,各国中央银行则有义务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官方汇率是市场汇率上下波动的价值中枢。

4.构建事前防范与事后调节相结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它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世界经济是否能够均衡健康地发展,而且关系到该体系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运行。为了克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构建一个长

期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本文建议,针对不同成因导致的不同类型的国际收支失衡,分别设计相应的调节机制和规则,有针对性地进行事前防范和事后调节。

首先,对由现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安排造成的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与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国际收支的制度性失衡,应该通过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推行国际货币的非国家化(由此才可以解决因制度性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由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超国家的国际货币的途径,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其次,对由各国在储蓄一投资结构及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结构性失衡,应该在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引导直接投资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借助于市场机制和竞争规律来改善各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实现世界各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最后,对由各种偶发原因导致的临时性国际收支失衡,逆差国政府可以直接动用其在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国际货币存款,通过世界性准中央银行的转账对顺差国进行支付,也可以用该存款账户的存款购买其他国家的货币进行支付。在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用本国货币向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兑换国际货币的方式,用兑换到的国际货币支付逆差。此外,世界性准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向逆差国提供短期贷款的方式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四、改革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论证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不仅关系到该方案是否能够被国际社会认可和采纳,而且关系到依据该方案所实施的改革的成败和效果。本文运用货币金融科学的基本原理,对上述改革方案主要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证。

1.从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机构保证角度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要构建一个稳健的国际货币体系,就需要首先建立一个能够代表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金融机构来扮演世界中央银行的角色,充当各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者,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而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却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国际金融机构。不得已,只好由少数主权国家的中央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世界中央银行的角色。但实际上,主权国家中央银行并不能充当各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者,也无力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与管理。由它扮演世界中央银行必然会引起其角色和功能的错位,造成其货币政策内外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引发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之间在货币政策上的对立和冲突,造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不安和危机。近年来频繁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缺少世界中央银行作为监管国际金融市场的“警察”和扮演各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者的严重缺陷,说明这种缺陷是造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纷乱无序、动荡不安的组织根源。

正因如此,本文建议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初期,即应组建一个具有(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世界性准中央银行,由它来取代和扮演目前实际上由美联储扮演的世界中央银行的角色。其合理性表现在:只有首先组建这样一个机构,由它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世界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能够被各国政府广泛接受的国际储备货币,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事务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由少数主权国家中央银行扮演世界中央银行,由少数主权国家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所引起的上述各种矛盾、冲突和不公,摆脱储备货币发行国国内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制约,最终建立一个协调统一、公平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

2.从国际计价与储备货币的角度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日益增加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客观上要求国际社会为此提供一种统一稳定的国际计价支付及储备手段。然而,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系就进入了以美元为中心,以美元等少数主权国家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储备货币时代,呈现出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和矛盾:一是这种货币制度不符合国际货币的信用基础与价值标准。二是美元等储备货币的国际供给不受约束,容易造成其对外价值不稳。三是储备货币的供应受储备货币发行国特别是美国国际收支的制约,容易产生所谓的“特里芬难题”。四是在现行汇率制度下多元货币储备会加剧汇率波动。可以看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许多

问题,都与国别信用货币(尤其是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有关。所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自然选择就是将国际货币非国家化,由一个超国家的国际金融机构创立和发行一种具有极高信誉和完全同质性、能够打破国界限制、可以在国际范围内通行的国际货币,作为国际经济交易共同的计价手段与各国政府都愿意持有的国际储备手段。

正因如此,本文建议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初期,即应由具有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世界性准中央银行按照一定的方式发行国际计价及储备货币,取代现行的美元储备货币。其作用及合理性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它可以使各国货币找到其希望锚定的锚货币,并保持与它的固定联系。从货币形态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人类对国际货币的选择,实际上是选择货币锚的过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在发达国家实行浮动汇率的情况下,各非储备货币国

都非常希望将其货币与所谓一篮子货币挂钩,以维持其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所谓一篮子货币,实际上就是一个名义锚,是一种名义上的国际货币,只不过它不是由某一单一主体发行的。而由世界性准中央银行按本文提出的方式发行的国际货币作为各国货币的锚货币,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各国对锚货币的需要,使国际货币体系更具相容性和稳定性。二是它可以摆脱全球国际储备供应受少数国家国际收支的制约,克服“特里芬难题”。因为在以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而不是以美元等少数国家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情况下,全球范围的国际储备供给就不再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非储备货币国就不再需要通过对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来满足其对国际储备的需要,当然美国的国际收支也就不再成为全球储备增长的制约因素了。三是它可以随时自发地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增长的需要,而不受它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制约,不会出现对外支付手段短缺问题。因为在世界性准中央银行采用上述方式发行国际货币的情况下,即使一国发生了国际收支逆差,它的政府也可以随时用本国货币向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兑换国际货币,直接用于对外支付,或者用它来兑换其他国家的货币,用于对外支付。四是它可以使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具有坚实的价值基础和商品背景,避免脱离价值基础的货币的凭空创造。因为在各国货币都以它们的实体经济为价值基础、以商品等作为发行后盾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用自己已发行的货币向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兑换国际货币,就意味着世界性

准中央银行是以各国的实体经济为基础来发行国际货币的。所以,世界性准中央银行以这种方式发行的每一单位国际货币都具有坚实的价值基础。并且,国际货币采用上述方式发行,不会改变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给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五是它可以确保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的价值和储备地位的稳定。因为在国际货币的上述发行机制和汇率决定机制下,无论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发生怎样的变动,国际货币与各国货币之间的官方汇率按购买力平价进行的适时调整,都可以保证国际货币的价值总是稳定的,可以确保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的储备地位的稳定,避免对其持有国造成通货膨胀和汇率贬值危害,使它成为各国政府都愿意持有的坚挺的储备资产,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取代所有主权国家货币,成为可以在世界各国流通的强势货币。

总体上看,由世界性准中央银行按本文所提出的方式发行的国际货币取代现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多种储备货币,可以使国际储备货币摆脱某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控制,避免受有关国家经济波动和政策的影响,克服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一系列弊端和不公,因此它是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的,也是合理的。

3.从汇率制度角度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日益增加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客观上要求国际社会为此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货币汇率环境。然而,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等主要货币之间就自发形成了完全听任市场供求力量而不受任何国际机构管理和国际规则约束的放任自流的浮动汇率制度。从理论上说,浮动汇率制虽然可以使汇率自动地同两国物价水平相适应,能够自发地调节国际收支,可以阻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并能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下,使各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如理论上所说的那样完美和无所不能,而它所引起的汇率的频繁波动,却严重地影响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成为引发国际争端和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看出,完全听任市场供求力量的浮动汇率制,不仅不能正确灵敏地反映两种信用货币的价值量和购买力的对比及其变动,不符合信用货币作为管理货币条件下汇率决定的内在本质要求,而且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成为引发国际金融及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因如此,在制定未来汇率制度时,本文建议建立一种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有管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采用这种汇率制度的作用和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这种汇率制度符合现代信用货币作为管理货币条件下汇率决定和调整的本质要求。因为在现代信用货币作为管理货币的条件下,信用货币的对内价值(购买力及对外价值(汇率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管理来获得、维持和调整,政府必须承担起对货币的对内及对外价值的管理职能,而不能完全听任市场力量让其放任自流。而这种汇率制度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国际货币与各国货币之间价值量的对比及其变动情况,可以使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获得完美的统一,使各国货币之间形成相对合理的官方汇率体系。而市场汇率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官方汇率上下波动,波动超过一定幅度,货币当局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干预。二是这种汇率制度可以确保国际货币币值和购买力的长期稳定。因为在以世界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充当国际计价和储备货币的情况下,虽然各国的国际贸易支付和储备资产积累构成了对世界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的巨大需求,但国际货币的上述发行机制和汇率决定机制则可保证国际货币的币值和购买力总是稳定的,这就为国际货币成为各国政府都愿意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进而成为可以在各国流通的计价支付货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这种汇率制度可以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汇率环境。因为中央银行在以世界发行的国际货币充当国际计价和储备货币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汇率制度,可以避免像现行浮动汇率制下因各种国际资本经常在强势货币之间来回追逐而引起市场汇率的剧烈波动,为国际贸易、长期资本流动及跨国直接投资创造稳定的汇率环境。四是这种汇率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及各国政府可以根据各种货币价值量的相对变动,适时调整他们之间的汇率,从而可以克服完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过于僵硬、不能随两种货币价值量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的缺陷。

可以看出,上述汇率制度符合现代信用货币作为管理货币条件下汇率决定和调整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要求。采用这种汇率制度,既可以克服完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过于僵硬、不能随两种货币价值量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的缺陷,也可以克服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汇率容易被扭曲和操纵、大幅偏离由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交易所决定的真实汇率水平的缺陷。它将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各自的优点集

中到了一起,而将这两种制度各自的缺陷消除掉。所以,这种汇率制度具有很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从国际收支的调节角度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收支失衡日益严重,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反复爆发,客观上要求国际社会设计一种顺畅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和金融危机化解的机制,为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货币金融环境。然而,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却未能根据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实际情况,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的调节被设计为一种事后调节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IMF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暂时性失衡时,可以向IMF申请贷款进行调节。二是如果出现所谓的根本性国际收支失衡,一国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汇率平价加以纠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多数国家在对待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时,基本上是在事后采取一些临时性政策手段如汇率手段、利率手段、管制手段,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等措施加以缓解。虽然这些政策手段对个别国家来说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因它不是针对现行体系下不同成因导致的不同类型国际收支失衡事先设计和安排的预防性根治措施,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失衡。

正因如此,本文建议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成因导致的不同类型的国际收支失衡如制度性失衡、结构性失衡及临时性失衡,在事前设计相应的预防和调节机制。这种调节机制的作用和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由现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安排而造成的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与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国际收支的制度性失衡,虽然采用现行体系下的事后调节措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予以缓解,但因失衡的制度根源并没有根除,所以这种失衡不会因此而消失。因此,对于这种制度性失衡,只能是通过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推行国际货币的非国家化,由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国际储备货币的途径加以解决。因为在以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充当国际计价及储备货币的情况下,各国的国际贸易支付和储备资产积累只构成对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发行的国际货币的需求,而不再构成对美元等的需求,目前的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将不再需要通过对目前的储备货币发行国保

持国际收支顺差来满足其对国际储备的需要,这两类国家之间由于现行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安排而产生的制度性失衡将不复存在。所以,储备货币非国家化是解决现行制度性失衡的合理选择。二是对由各国在储蓄一投资结构及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结构性失衡,仅靠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汇率等调节手段不仅无法使其恢复均衡,而且过分使用汇率手段,还有可能因汇率的扭曲而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阻碍长期投资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影响各国经济结构的改善,延缓国际失衡的恢复,甚至加剧国际收支的失衡。所以,解决这种失衡的合理办法是在保持汇率稳定和各国全面开放直接投资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前提下,通过引导直接投资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借助于市场机制和竞争规律来改善各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实现世界各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三是对由各种偶发原因导致的临时性国际收支失衡,虽然在现行体系下各国政府可以通过使用以往积累的国际储备进行弥补,但这需要有关国家为此而积累和长期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而这则会造成巨大的机会成本损失和货币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案,对这种失衡,逆差国政府不仅可以直接动用其在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储备存款来弥补,而且可以随时用本国货币向世界性准中央银行兑换国际货币来弥补,还可以向世界中央银行申请短期援助贷款来弥补。这就可以大幅降低各国政府的储备货币持有量,减少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提高货币资源的使用效率。

总体上看,上述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针对不同成因导致的不同类型国际收支失衡事先设计的调节机制,它将事前预防机制和事后调节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对不同成因导致的不同类型国际收支失衡,分别进行有效的事前预防和事后调节,而不是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仅在事后采取临时性措施进行纠正,所以,这种调节机制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摘要:国际金融危机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固有风险暴露无遗,对危机调节乏力、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国际货币优势而相继开动印钞机,将危机损失向其它国家转嫁等等不和谐现象再一次证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推进主要储备货币稳定汇率机制、探索区域货币一体化和改革IMF使其更公平更加强力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特里芬难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凭借利益和责任不对等的国际货币地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欧元相继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控制风险,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诸如外汇储备贬值、危机转嫁、货币错配、货币政策两难困境等风险,充分说明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起了更多人对美元地位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变局的思考。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念及演变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1]。国际货币体系具有三方面的内容和功能:一是规定用于国际间结算和支付手段的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及其来源、形式、数量和运用范围,以满足世界生产、国际贸易和资本转移的需要。二是规定一国货币同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确定与维持方式,以确

保各国间货币的兑换方式与比价关系的合理性。三是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确保世界经济稳定与平衡发展。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进历程 1.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度。黄金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国际间支付原则、结算制度是统一的,各国货币都有各自的含金量,因此都必然是固定汇率制。没有一个公共的国际组织的领导与监督,各国自行规定其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办法。 2.一战后二战前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时的汇率制度仍然是固定汇率制,国际储备除黄金外,外汇(主要是英镑和美元)占有一定比重。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具备金本位的基本特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建立固定比价关系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双挂钩”的具体内容是:(1)美元与黄金挂钩;(2)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比价。通过黄金平价决定固定汇率;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不得超过金平价的上下1%,否则各国政府必须进行干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美国国际收支必须顺差,美元对外价值才能稳定;(2)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3)黄金必须维持在官价水平。这三个条件实际上不可能同时具备。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可解脱的内在矛盾——“特里芬难题”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 姓名:张飞飞 学号:2008163050 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浅析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想和战略 [摘要]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抗拒的自 然规律。1930年代大萧条催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19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 诞生铺平道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刺激各国重新思考贸易和货币整合。2007至今爆发 “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货币体系改革再次成为举世辩论的焦点。究竟国 际货币体系改革应该从何处着手?应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未来,全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朝 什么方向演变?以及从长远发展战略角度考察,中国应该如何确立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 重建的思路?应该采取何种战略和策略来实现区域货币合作和创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 伟大构想?本文试图从以上这些方面来做出论述。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汇率战略思想 一、国际货币体系:规则和秩序 国际货币体系是由一套国际货币制度规则所构成的某种“秩序”。图一是过去数百年居于支配地位之国际货币体系的简要总结。 图一:国际货币体系之规则和秩序 图一表明:可以主要用四个特征变量来描述国际货币体系:(1)储备货币及其创造机制;(2)汇率制度安排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3)金融危机或汇率危机救助机制;(4)各国调节负担或成本收益是否对称。当然我们无法以精确数量来刻画四大变量。然而,当讨论国际货币体系之时,只有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提炼出国际货币体系之标志性特征,才能对当今

国际货币体系之缺陷或需要改革的理由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一个运转有序或全球大体认可的货币体系应该具备一下特征:(1)通货稳定。确保全球货币环境大体稳定(以长期通货膨胀水平来衡量);(2)金融稳定。能够确保全球资本流动有序进行(以全球资本流向是否符合全球真实经济发展方向来衡量),全球金融秩序大体稳定(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来衡量);(3)增长平衡。能够确保全球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大体平衡,不出现虚拟经济严重背离真实经济(以资产价格增速与真实经济增速之比、虚拟经济或金融资产规模与真实GDP之比来衡量);(4)调节对称。能够让各国大体均衡承担全球经济失衡或调节的成本或负担,各国不会因为调节负担的不均衡或不对称而相互指责。易言之,具备通货稳定、金融稳定、增长平衡和调节对称四大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算是一个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 从世界经济史发展来看,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有如下规律:(1)从来就没有一个各国完全认同的“理想国际货币体系”。世界各国对四大特征的理解和定义千差万别,形不成完全统一的体系。每个国家都是从自身最高利益角度来理解或勾画国际货币体系。所以,国际货币体系永远处于不断的辩论和争吵之中。(2)任何时代,总有一个国家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来塑造国际货币体系。任何时代,总有一个大国居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支配地位,或几个大国共同主导(寡占)国际货币体系。譬如19世纪的英镑、法郎和马克,20世纪前期的美元、英镑和马克,20世纪后期的美元和欧元。(3)尽管各国对于“理想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共识,却总能找到一些共同点,否则国际货币体系的任何改革都无从谈起。 二、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体系的六大危害 举世知名的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冲击”,那是人类货币金融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货币彻底完成了从实物货币时代(即货币与黄金、白银或其他金属直接或间接挂钩之时代)向纯粹信用货币时代之转折;标志着人类货币彻底完成了从有锚货币时代向无锚货币时代之转折;标志着人类开始从固定汇率时代转向浮动汇率时代。作为经济学界的权威级人物,蒙代尔和麦金龙数十年来不断提醒我们:要理解今日全球经济尤其是金融危机之频繁发生,关键出发点是汇率浮动或汇率动荡。 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从1971年之后经历的划时代转变: 其一、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创造的通货膨胀,超越了人类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根据卢卡斯、蒙代尔、麦金龙和其他许多学者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后(以1971年为分水岭)的全球通货膨胀的研究。得到的重要结论:(1)过去40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恰好是货币扩张的结果。如果国际货币体系的弹性没有急剧增加,全球性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2)1990年代之后,全球真实经济通货膨胀似乎得到控制,全球经济似乎进入了格林斯潘所说的“全球低通胀”时代,其实不然。1990年代之后的貌似低通胀时代,原因有二:其一是我们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不包含资产价格(尤其是金融资产价格)。1990年代之后,全球性的货币扩张和信用扩张有相当部分进入金融经济和虚拟经济体系,急速放大了一个持续自我循环、不断自我膨胀的虚拟经济体系。其二是1990年代之后,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系快速增长,部分抵消了全球货币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3)浮动汇率时代,不仅全球通货膨胀整体水平持续上升,而且各国批发物价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之波动幅度差距巨大,各国长期利率异常动荡,长期利率波动趋势严重背离,幅度差距非常显著,与此同时,各国短期利率波动幅度急剧放大,差距显著。显示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时代,加剧了全球货币环境的动荡。 其二、伴随着全球货币史无前例之扩张,则是虚拟经济恶性增长。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相背离(发达国家之虚拟经济规模增速最快),成为全球化最显著特征。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说,国际货币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体现了为适应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对这些准则所进行的变革。从时间先后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及现行的________阶段。 3、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关键的部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通过两个挂钩实际上让美元代表黄金,各国货币便通过固定汇率制同美元联系,从而使美元成为国际中心货币。 4、________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按________原则由共同市场国家货币混合构成的货币单位。 5、欧洲货币体系的目标是________,其重点落在________上。通过建立双重机制稳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即________和平价篮体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总是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其界限是( )。 A.铸币平价B.黄金平价 C.黄金输送点D.法定平价 2、按照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规定,两个挂钩是指( )。 A.美元同黄金挂钩B.英镑同黄金挂钩 C.各国货币之间相互挂钩D.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 3、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内部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即( )。 A.J曲线效应B.里昂惕夫之谜 C.米德冲突D.特里芬难题 4、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B.货币比价的确定 C.汇率制度的确定D.平衡国际收支方式的确定 5、以下关于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是多元储备体系B.采取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 C.是无体系的体系D.拥有多元化的国际货币 6、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到浮动汇率时代开始于( )。 A.国际金本位制度B.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C.牙买加货币体系D.欧元诞生之后 7、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创建欧洲货币单位B.构建汇率稳定机制 C.建立欧洲货币基金D.构建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8、以下关于区域性经济集团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的主要目的是使南美在美国和欧盟之间取得平衡 B.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 C.东盟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 D.日本当局有意识地推进“亚洲日元经济圈”战略,全力推进日元国际化 9、以下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说法正确的是()。 A.IMF是联合国系统的一个专业机构,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B.作为该组织创始国之一,中国一直保有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C.IMF是以成员国入股的方式组成的企业性金融机构,会员国的基金份额构成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D.普通提款权的期限不超过5年,贷款最高额度为成员国所缴份额的100% 10、亚洲开发银行(ADB)简称亚行,是西方国家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联合创办的亚太地区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其宗旨是()。 A.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筹集官方及私人资金 B.向其成员特别是本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 C.对成员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技术援助 D.帮助各成员之间协调其在经济贸易和发展方面的政策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块本位制 C.国际金本位制 D.严重削弱的金本位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 A.金汇兑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4.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A.美元 B.黄金 C.特别提款权 D.多种储备资产 5.特别提款权的创立是()。 A.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B.第二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C.第三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D.以上都不是 6.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B.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浮动汇率制度 D.弹性汇率制度 7.二战后的第一次美元危机发生于()。 A.1960年 B.1969年 C.1971年 D.1973年

8.欧洲货币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B.自由浮动 C.联合浮动 D.管理浮动 9.欧洲货币体系创立的一篮子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10.目前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行的单一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11.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 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2.根据欧盟的有关规定,欧元现钞开始流通的时间是()。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3.发行特别提款权的时间是()。 A.1968年 B.1970年 C.1971年 D.1973年 14.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的结果 A 怀特计划 B 凯恩斯计划 C 布雷迪计划 D 贝克计划 15. 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国际货币体系习题及答案

国际货币体系 一、重点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战后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沿革及其内容,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趋同标准、作用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难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制的差异,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差异,欧洲货币体系发展对世界区域性货币体系发展的启示作用 三、习题 (一)名词解释 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总库,借款总安排,货币互换协定,特里芬难题,欧洲货币单位,美元危机,联合浮动汇率制,欧元 (二)对比题 1.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的异同点是什么? (三)单项选择题 1.凯恩斯计划中建议创造的国际货币称为()。 A.SDR B.班柯 C.尤尼他 D.份额 答案与解析:选B。 2.怀特计划中建议创造的国际货币称为()。 A.SDR B.班柯 C.尤尼他 D.份额 答案与解析:选C。 3.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B.世界各国有充足平衡的黄金储备,以维持对黄金的充分兑换 C.美国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保持美元对黄金的有限兑换性 D.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上 答案与解析:选B。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双挂钩机制,所以世界其他各国没有将其货币兑换成黄金的义务,故不需要有充足平衡的黄金储备。 4.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的是()。 A.《史密森协定》的签订 B.黄金双价制的实行 C.美国“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特别提款权的创建 答案与解析:选C。

(完整word版)关于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国际货币体系是关于汇率规定、国际收支调节和国际储备供应等问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它是一个宏观层面制度的安排,体现国与国之间货币兑换、资金流动及债权债务关系清算所涉及的规则和秩序。通常其核心包括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和国际储备货币形成的机制、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美国的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几种重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以及美元不稳定的风险,足以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陷入严重的危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和货币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货币体系迄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国际商品交易的发展,国际货币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有一种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单位,需要各国货币之间建立确定的兑换关系,需要有某种方式调节国际贸易收支和资金流动的不平衡,于是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发展和演变。历史上曾存在过的国际货币体系分为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协议体系,目前在欧盟区还出现了单一的欧元货币体系。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牙买加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一系列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使其存在的弊端得以暴露。当前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国际间需要一个统一稳定的货币体系。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缺陷是汇率的不稳定和国际支付体系的脆弱性。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本身的不足使得金融危机呈周期性爆发。当下各国多采取自由的汇率制度,表面上很自由,但实际上仍存在着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对汇率制度的主动安排与其他国家被动选择汇率制度的矛盾。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具有依附性,只能被动的选择美元等少数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间的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出现了发行国货币竞争性升值的现象,不利于维持汇率制度的秩序。 在我国有中央银行管理我国货币,国内中央银行在我国经济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大的范围来看,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也需要像我国中央银行一样的最终贷款者当国际成员国发生货币危机时,就能很快找到解决方案。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任何单个国家的国内监管措施对高度国际化、全球化的资金流动和信用关系已很难再具有相应的控制能力,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仍将主要目标放在货币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自由化上,但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重视还不够。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一方面缺乏危机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又缺少缓解危机所必需的最终贷款者,从而会导致一旦发生危机可能传播开来的现象。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供应缺乏约束,国际收支的调节不平衡,并使国际金融和实体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国际货币大体上还是以美元为主体,欧元、日元和瑞士法郎也产生影响。发展中国家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是低频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国家重新依附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围绕美元展开,这被称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依

浅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浅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引言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制,是为了适应经济国际活动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上的支付结算及其货币关系所确定的规则,惯例和机构安排的总称。布雷顿深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秩序又重新陷入混乱。这一时期国际社会虽然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了许多主张,但未得到实质性的进展。1976年1月,IMF理事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经过反复协商,达成了《牙买加协议》,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带来的很大的弊端,因此,缓解全球失衡、防范和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来看,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既存在正面的作用,也存在负面的影响。 1.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首先,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促进了其他国际货币的发展,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供给提供了多种渠道,有利于缓解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供给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全区流动性的充足性,从而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多种汇率制度的实行赋予了各国在汇率制度上选择更大的操作空间。各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汇率制度,降低了布雷顿深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度对各国的硬性约束,可以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再次,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手段为各国国际收支调节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避免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国美经济调整的巨大压力。在布雷顿深林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主要在IMF框架下进行,类似国际金本位制。而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还包括汇率政策的调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等,利于多国经济稳定发展。2.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也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储备资产虽然呈现多元化局面,但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牙买加体系规则弱化,是美国享有货币国际化好处的同时,却不承担义务,更没有约束,这为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了新的风险。多元化储备资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储备资产之间竞争与投机,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其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安排允许各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这虽然赋予了各国更大的政策选择空间和经济灵活性,但也相应的加剧了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当下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正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不稳定来源。 再次,国际收支调节虽然方式众多,但是调节的效力却越来越差。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和缺陷以及对历史上各种货币体系的回顾,来试图寻找和建立一种既能够维持各国币值稳定、汇率稳定又能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减轻美元单一作为国际货币的压力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这种新的体系中,黄金将重新发挥重要的作用——货币与黄金挂钩。世界货币不单单是美元,还应有欧元、日元、人民币,形成四方货币联盟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本位四方货币联盟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hrough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as well as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various monetary system, to try to find and establish a value both to maintain national stability,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but also weaken the U.S. dollar's dominance, reducing U.S. dollars the single currency as an international pressure 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n this new system, gold will be re-play an important role - the currency was pegged to gold. A world currency is not only in dollars, there should be the euro, yen, yuan, the formation of the Quartet monetary union 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Keywords: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Reform Gold standard The Quartet Monetary Union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困难与趋势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困难与趋势 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涉及三方面的管理:(1)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供应(2)汇率的规定和变动(3)国际收支的调节(陈彪如,1996)。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1976年1月8日,IMF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协定,称为《牙买加协定》。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平价和中心汇率制度,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废除黄金官价,实行黄金非货币化;使“特别提款权(SDR)”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加强IMF对国际清偿能力的监督。基本特征是:第一,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是储备货币。第二,汇率制度多元化。根据IMF的分类,现行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可分为8种。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汇率、利率、IMF贷款、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等多种调节方式。该协定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基本上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基准货币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使以浮动汇率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能够比较灵活的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多种手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总体上适应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但也存在许多缺陷:第一,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是牙买加体系的根本缺陷。黄金非货币化后,信用货币充当本位货币,受储备货币国的经济影响大,基础不稳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的地位虽有下降,但仍处于核心地位。从国际储备的变动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提供,处处体现着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全球的27%,但国际结算货币的53%、全球外汇储备的57%和外汇交易货币的40%都是美元,这显示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美国的经济实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走向虚拟化,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逆差,“特里芬难题”引发的“美元悖论”开始显现,这都给现行体系的运行机制造成冲击。由于美元的发行没有了黄金准备的约束,货币发行量完全取决于美联储的操纵,加上货币发行调控机制的缺失,美国货币超发导致了美元泛滥,加剧了现行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第二,汇率体系不稳定。现行体系下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汇率制度自由作出安排,多种汇率制度并存加剧了汇率体系运行的复杂性。汇率波动和汇率战不断爆发,助长了国际金融投机活动,金融危机风险大增,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影响。浮动汇率为国际投机资本套取汇率差价提供了机会,巨额投机资本在汇率市场上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 一、填空题 1. 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以为________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_______________,总称______________。 2.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在_____________制度下是自发进行的。 3.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常设国际金融合作组织。 4.所谓“双挂钩”是指______________挂钩、______________挂钩。 5.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6.“稀缺货币”是指国际收支出现持续性_____,且在IMF的货币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_____以下的IMF会员国的货币。 7.“浮动汇率合法化” 是___________协议的主要内容。 8.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一国国际收支的短期失衡主要是靠______________解决,而对于长期性失衡则可通过______________解决。 9.“特里芬难题”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在______________方面存在的缺陷。10.“特里芬难题”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在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11.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的固定汇率制度。12._________是指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所出现的美元短缺现象。 13.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并从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协议是 ______________。 14、欧元正式启动是从______至______阶段。 15、标志向欧洲经济货币联盟过渡的条约是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从历史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是: A.国际金银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银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银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D.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E.国际金银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牙买加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的结果: A.凯恩斯计划 B.怀特计划 C.布雷迪计划 D.贝克计划 E.马歇尔计划3.黄金双价制的实施: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块本位制 C.国际金本位制 D.严重削弱的金本位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 A.金汇兑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4.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A.美元 B.黄金 C.特别提款权 D.多种储备资产 5.特别提款权的创立是()。 A.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B.第二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v1.0 可编辑可修改 C.第三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D.以上都不是 6.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B.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浮动汇率制度 D.弹性汇率制度 7.二战后的第一次美元危机发生于()。 A.1960年 B.1969年 C.1971年 D.1973年 8.欧洲货币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B.自由浮动 C.联合浮动 D.管理浮动 9.欧洲货币体系创立的一篮子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10.目前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行的单一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1.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 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2.根据欧盟的有关规定,欧元现钞开始流通的时间是()。 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3.发行特别提款权的时间是()。 A.1968年 B.1970年 C.1971年 D.1973年 14.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的结果 A 怀特计划 B 凯恩斯计划 C 布雷迪计划 D 贝克计划 15. 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16.下列哪一项不是金币本位制的特征() A. 金币自由铸造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特征和内在缺陷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特征和内在缺陷 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充分表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中最为紧迫和重大的课题之一。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特征 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随着各国经济金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以及世界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发展,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也呈现出许多新特征。 全球流动性过剩成为常态。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为促进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从2001年1月开始,连续多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由于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支付工具、储备资产和外汇市场干预手段,欧元区、亚太区等经济体和国家也不得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美元持续贬值所引发的本国经济衰退。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刺激了世界经济复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资产泡沫,全球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美元悖论”现象更加突出。“美元悖论”是指美元相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和各国美元储备资产持续增加并存的现象。2002年以来美元开始了新一轮贬值,在2008年12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0~0.25% 的目标区间后,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至13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元兑欧元汇率也创下历史最大跌幅。美元贬值给美元资产持有者造成较大损失,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多年积累起来的巨额外汇储备价值严重缩水。同时,吸取亚洲金融危机教训,很多国家将拥有大量国际储备作为国家货币的信用支撑和应对国际游资冲击的有效手段,从而大量储备美元资产。美元持续贬值与美元储备资产急剧增加形成强烈反差,这是“美元悖论”最突出的表现。 美元主导下的“中心—外围”架构逐渐形成。位于国际货币体系中心的美国获得了巨额铸币税,而外围国家则更多地承担着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美国在享受美元主导带来收益的同时,却经常拒绝履行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责任和义务。美国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拥有向世界输出货币的特权,因而其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国际主导性,可以轻易地将汇率风险和国际收支调节责任转嫁给其他国家,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势必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2019年国际货币体系专题

专题:国际货币体系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1、全球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创造机制与国际金融环境息息相关,其他国家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会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很大影响。 2、通过资本流动来传导货币政策。储备货币发行国货币当局的负债是其他国家的资产,并且由于全球货币乘数的存在,会有越来越多的货币通过这样的方式创造出来,这就使得储备货币发行国必须通过特定途径使这些货币从本国流出进入到国际市场中,一条途径是通过经常性账户,另外一条途径是通过资本流动来实现的财富转移。 3、需要为各国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让出空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对主要国家银行、企业及个人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修复。欧洲债务危机后,也需要首先对欧洲国家政府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修复。 二、美国的过度负债现象及其解决方案 对于美国的过度负债现象及其解决方案的分析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1、停止进一步的过度负债是一个政治问题。 2、解决过度负债的一条途径是以通过膨胀的形式减少债务负担,将实际利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在必要时还可以为负。如果实际债务负担加重,则一国可以通过加深本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来缓解债务压力,而债权人将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 3、解决过度负债的另一条途径是滥发货币,让汇率自由变动以反映经常性账户的真实情况。这次金融危机中,货币滥发成为美国躲避危机的最有效避风港。在滥发美元的过程中,债权人承担了相应的货币风险,而且该风险不足以通过其他主要国际货币进行对冲。从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可以看出,美国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使得美元从危机后就开始不断贬值,而人民币则一直在不断升值。 三、中国的应对之策 对于中国的应对之策的分析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 1、中国有着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所以要求大量的资本输出,中国政府已经从去年开始允许在海外使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这是其资本输出的一个良好开端。 2、体制改革。目前在这些国际机构中,并不存在制定全球货币政策的全球中央银行。现在需要建立一个国际货币政策委员会来承担全球中央银行的职能。 3、市场法则,即市场行为。事实上,是市场决定了一种货币是否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市场更加倾向于接受在金融市场中拥有广泛流动性的货币。 4、对美元未来的发展有清醒认识。基于市场规模的考虑,我认为美元仍将在未来很长一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走向超主权的全球储备货币体系还是推进多极储备货币体系尚存在不同意见。 关于超主权货币的讨论由来已久,欧元更是成为第一个实践中的地区性超主权货币。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周小川提出超主权货币概念,认为特别提款权(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特别提款权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希望。 超主权货币的最大优点在于国际货币的发行可按照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来进行,避免现行体系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所产生的不稳定性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之间的冲突。 但是各种超主权货币方案的共同缺陷是过于理想主义,不仅缺乏政治上的可行性,而且也缺乏经济学上的合理性。首先,像SDR这样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价值是建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全球央行的信用之上的,既没有如黄金般的实物担保也没有任何国家的经济实力作为货币的后盾。因此很难指望各成员国将SDR 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和最后支付手段。其次,从政治上看,超主权货币方案以否定现存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为前提,现行体系最大的既得利益国家—美国不可能接受这类方案。此外,世界各国和地区存在经济差异,不可能成为同一个最优货币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很大程度根源于此。 与之相应的,构建多极化储备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当前更具现实意义的改革方向。原因在于:在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与单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正在加深的背景下,储备货币的多极化发展能够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多极储备货币体系给各国提供了分散化的选择,国际货币之间具有竞争性,从而也有助于发行国遵守相应的货币纪律。 但是,多极化储备货币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多极化储备体系不能解决主权国家货币被用作国际储备货币的相关问题,如特里芬难题、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问题等,还会带来储备货币之间汇率波动的不稳定因素。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大国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在未来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应成为其中重要一元。随着中国经济和贸易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 【摘要】:综览中外文献,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历史回顾基础上的比较分析,或者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某一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到针对现行体系并结合数理论证和实证分析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本论文以对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历史的概括总结为起点,以逐渐递进的层次结构依次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货币关系与汇率制度环境、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与运行机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内在缺陷以及未来演进趋势等问题进行深入论证和研究;鉴于日益强化的区域性货币合作将是一种长期趋势,并考虑到东亚货币合作必将对现行体系的演进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最后一章专门前瞻性地研究了东亚货币合作的高级阶段——东亚汇率协调的相关问题。具体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历史回顾。本论文首先对古典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在汇率制度特征、本位货币、运行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做了总结概括性的回顾。为随后的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比较论证搭建了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平台。2.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货币关系。国际货币关系是决定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国际货币的基本职能,并分析了美元地位及其对现行体系的影响;基于网络分析(networkanalysis)的基本思路,根据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本论文还选取了一个由来自全球7大洲的28个国家(或地区)组成的样本,对现行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关系做了统计分析,

并描绘了一幅现行体系下的货币关系图。结论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着清晰的核心与外围层级之分;同时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世界经济更加融合和均衡。3.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汇率安排。本部分首先根据IMF的分类,对现行体系下实际汇率安排(defactoexchangeratearrangement)与货币政策框架(monetarypolicyframework)的组合关系进行了概括,随后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汇率安排在国家间以及地域间的分布状况,以及IMF投票权与实际汇率安排的关系;最后,对汇率安排的变化做了历史比较。结论认为:从实际汇率安排的角度看,与以往的货币体系相比,现行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独特性——实际汇率安排多样化且具有不对称性,独立浮动和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可能更具有普适性,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或许仅是一种现行体系演进过程中的过渡性制度。4.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在现行体系下,国际收支的自【关键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运行调节机制演进趋势东亚货币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21 【目录】:论文摘要6-9ABSTRACT9-15第一章导论15-31第一节选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及改革探析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及改革探析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取的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主要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汇率机制、国际间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原则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近30 年来, 世界范围内先后爆发的几次规模较大的金融危机都充分说明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重整及新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大。本文在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考察的基础上, 对其体制性缺陷进行分析, 并就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 1971 年8 月15 日, 美国宣布不再承诺以35 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官价兑换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突发性地崩溃, 国际货币体系从此进入混沌无序的“ 牙买加体系时代”。"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首先是黄金非货币化。即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 取消国家之间必须用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 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 使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下降, 促成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建立。其次, 多样化的汇率制度安排。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是维持经济稳定而不是汇率稳定。牙买加体系允许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 并试图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用更具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固定汇率制度。第三,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牙买加体系中, 可供一国选择的国际储备不单只是美元, 还可以黄金储备、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国际性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尽管如此, 美元仍是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 原有货币体系的根本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分析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 牙买加体系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较好地解决了国际清偿力问题, 但自诞生以来, 稳定性一直不尽如人意, 1990 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的一体化、金融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暴露无遗,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特里芬难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牙买加体系允许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当前, 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特里芬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当一国货币发生贬值而产生信心危机时, 它在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就会下降, 信用良好的储备货币便会增大其比重; 而当某一储备货币国长期逆差导致国际清偿力不足时, 其他储备货币就会补充这个不足。因此, 多元化的储备货币能够稳定地提供国际清偿力, 使单个储备货币的危机不会导致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大动荡。但是, 多元化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并未根本解决“ 特里芬难题”, 它只是将原有的矛盾进行了适当的分散化。在多元化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中, 一个国家的货币同时充际货币的矛盾依然存在, 这就使得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几乎能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其货币, 并且借助金融创新产生出的巨大衍生金融资产, 这势必与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要求发生矛盾, 一旦矛盾激化, 将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以爆发的危机严重后果。 ( 二) 汇率制度安排不利于弱国利益的保护 尽管牙买加协议承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 自此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成为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是, 实际上从牙买加协议以来, 所谓的汇率自由浮动只是一种理想, 就连欧美这些极力鼓吹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事实上实行的也是有管理的浮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只能采取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 即实行带有固定性质的钉住汇率制度。这对其有诸多不利影响: 首先, 削弱了调控本国宏观经济的能力。根据“ 蒙代尔三元悖论”理论, 一国在固定汇率制、自主的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中, 只能同时选其二, 因此在资本项目高度开放和钉住汇率制下, 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其次, 在现行国际汇率制度下, 一国钉住某种货币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与其他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