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本节所涉及的问题

国际贸易政策定义

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

国际贸易政策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一、国际贸易政策定义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对外贸活动制定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手段,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

1、对外贸易总政策、

2、国别对外政策、

3、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也受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实质)

三、国际贸易政策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使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奖出限入。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一是保护本国的市场;二是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三是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四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或积累资本;五是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机构:西方国家是立法机构。如美国是国会,英国是议会。

3、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由行政机构负责。

第二节关税

本节所涉及的问题

关税的概念

关税的种类

关税的征收方法

一、关税的概念

1、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2、关税特点:是一种间接税,其负担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3、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4、征收关税的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生产。

二、关税的种类

进口税

出口税

过境税

进口附加税

差价税

特惠税

普惠制

(一)进口税

定义:外国商品通过关境时,由海关向本国进口商征收的关税。

分类(1)最惠国税:适用于国家间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商品。

(2)普通税:适用于国家间没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商品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签有这种条款协定,因此,正常进口税通常指“最惠国税”。(二)出口税

定义: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的税。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不征收出口税,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征出口税,目的就是一为了财政收入;二为了保护本国的生产和市场。

(三)过境税

定义: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商品征收的税。

目前,由于各国货运竞争激烈,大多数国家不征收过境税。

(四)、进口附加税(特别关税)

定义: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关税以外,再加征的额外的关税。这是一种临时措施。

(1)反补贴税:对接受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征税目的: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抵消其补贴作用,削弱其竞争能力,使其不能在进口国的国内市场上进行低价竞争或倾销。

(2)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倾销:是指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的行为。

征税目的: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生产和国内市场。

反倾销税额一般按销售差额征收,由此抵销低价倾销商品价格与该商品正常价格之间的差额。

(五)、差价税

当国内商品价格高于进口商品价格时,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六)、特惠税

指某一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商品在关税方面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可以互惠,也可以是非互惠的。如欧盟根据“洛美协定”,向参加该协定的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的特惠关税。即欧盟在免税,不限量的条件下,接受受惠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6%的农产品,而不要受惠国给予反向优惠,并放宽原产地限制

(七)、普惠制

(1)定义:是发达工业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

(2)普惠制的原则:

普遍的;指发达国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非歧视的;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待遇。

非互惠的: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三、关税的征收方法

(一)关税征收的标准: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1、从量税:按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

税。

从量税税额=货物计量单位数*从量税率。

目前,完全采用从量税的发达国家仅有瑞士一个。

2、从价税:按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从价税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

我国是单一使用从价税标准的国家之一。

3、混合税:对某种进口商品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同时征收的一种方法。

混合税的保护作用更有效,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混合税,美,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拿马。

4、选择税:是在同一种进口商品的从价税和从量税中选择较高的,进行征税。(二)海关税则

1、定义: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

览表。

2、内容:两个部分:一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二是海关税率表。包

括;税则号列、商品名称、征税标准、计税单位、税率等。

3、海关税则的意义:是一国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一国实行差别待遇和贸易歧

视政策的重要工具。

4、海关税则的形式分类:单式税则、复式税则

(1)单式税则:(一栏税则):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它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别待遇。

(2)复式税则:(多栏税则):一个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它适用于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使用不同的税率征税。

(三)关税征收程序:

1、由进出口商向海关办理货物报关手续。(申报)

2、海关按照有关法令和规定,查验审核有关单证和货物,计算进口税额。(查验)

3、结清应征税额和其他费用,即办完海关手续,准许货物通关放行。(放行)

第三节非关税壁垒

本节所涉及的问题

非关税壁垒的概念

非关税措施的各类

非关税措施的特点与缺点

一、非关税壁垒的概念

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

1、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间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规定一个限额。

形式:(1)绝对配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

又分为:全球配额(一国对来任何国家的进口商品规定绝对配额)、国别配额(在总配额内,按国别分配给固定的绝对配额)

(2)关税配额:把征收关税与配额结合起来限制进口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量不限制,但对于规定配额内的商品征收低关税,对超过规定配额内的商品征收较高关税。

又分为:(全球关税配额、国别关税配额)

2、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

形式:

(1)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出口国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不受国际协定的约束。举例:1975年,日本六家大钢铁企业将1976年对西欧的钢材出口量“自动”限制在120万吨以内,1977年又限制在122万吨。

(2)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进出口国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而规定的出口配额。

3、进口许可证制:指商品的进口要拥有进口许可证后,方允许进口的制度。

分类:按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看,分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按批准进口商品的难易程度不同,分为公开一般许可证、特种许可证。

4、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目的是降低某些商品的出口价格,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分类:直接补贴: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现金补贴。

间接补贴: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5、商品倾销:商品的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商品倾通常由私营垄断企业进行。

分类:按倾的具体目的不同来分:

偶然性倾销: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不能出售“剩余货物”,而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

间歇性倾销: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挤挎竞争对手后,再任垄断力量提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

持续性倾销:是无限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6、外汇管制:政府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7、进出口的国家垄断:在对外贸易中,由政府机构直接经营商品的进出口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些机构垄断经营商品的进出口。实行国家垄断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三类:烟和酒、农产品、武器。

8、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规定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9、国内税:是指在一国的国境内,对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应支付的捐税,一些国家往往采取国内税制度直接或间接的限制某些商品进口。

三、非关税措施的特点与缺点

(一)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更大的灵活性、针对性、隐蔽性、歧视性,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解释:隐蔽性:要通过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关税税率,而关税税率必须在《海关税则》中公布,毫无隐蔽可言,而非关税壁垒,无需作公开规定。

歧视性:因为一国只有一部关税税则,因而关税壁垒像堤坝一样同等程度地限制了所有国家的进出口。而非关税壁垒可以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相应制定,因而更具有歧视性。比如:1989年欧共体宣布禁止进口含有荷尔蒙的牛肉,这一做法就是针对美国作出的。又如英国生产的糖果,在法国市场上曾经长期有很好的销路。后来法国在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禁止进口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而英国糖果正是普遍使用红霉素染色的,这一来,英国糖果大大失去了其在法国的市场

(二)非关税措施缺点:

一是易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

二易滋长腐败,助长进出口商的垄断倾向、三是对通货膨胀起推波助澜作用、

四是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损失,结论:是一种劣于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

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

本节涉及的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表示为着共同的经济和福利目标,若干个国家间进行的经济联合。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从松散到紧密)

1、特惠贸易安排: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2、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3、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5、经济同盟: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除以上分类外,近年还有学者根据成员国构成的不同,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分为三类:

(1)发达国家型,即由发达国家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典型的如欧洲联盟;

(2)发展中国家型,即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3)南北型,即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三类组织虽然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目标、运行机制、发展历程等都有明显不同。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概述与术语 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自由贸易政策:是保护贸易政策的对称,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涉,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保护贸易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 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借助垄断实行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从而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管理贸易:是指政府对私人的国家贸易活动实行高度的管制或者是由政府政策控制、引导或管理的贸易。不在竞争条件下、不按边际成本定价的贸易 进口替代战略:一过采取高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措施,严格限制某些重要的工业品进口,扶植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出口贸易上,通过出口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综合题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一。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途径:优化国内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效能;鼓励资本输入,提高生产力;鼓励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经营方法和生产技术的引进,提高管理水平;获取规模经济效益②实现经济增长。通过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一方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国家的经济福利;另一方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③达到均衡。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④稳定经济,增强适应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强。为了使一国经济既能与外部经济实现互补,又能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就必须依靠对外贸易政策进行调整。二。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国民经济的运作方式,经过实践检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为世界各国认同,但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良好的外贸政策能促进一个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又能加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三。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贸易政策在调整、改善、巩固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政治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国际环境,即世界贸易体制的发展与影响,联合国的各种决议的实施以及其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2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①政治和经济安全②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③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④与他国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合作⑤国内物价和就业状况⑥与他国的政治关系⑦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⑧领导人信奉的经济和贸易理论⑨政治和社会因素,如选民的支持程度⑩利益集团和社会阶层的集体行动和游说等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一、关税的基本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赋。 财政关税: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征收的。 保护关税: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而征收。 1、关税的类型 .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赋。 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赋。 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 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 “禁止性关税”: 关税征收比率高到使商品无法进口的程度时的关税。 2、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 (3)稳定性; (4)市场功能性;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 3、关税减让 (1)“产品对产品”方式 (2)线性程序 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开价。 (3)综合方式

二、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自由贸易条件下福利变化分析: 贸易前:消费者剩余为e PP E ;生产者剩余为e OP E ; 贸易后:消费者剩余为w PP E ',消费者剩余增长e w P P E E '(即1+2+3);生产者剩余为w OP E ''。 消费者剩余增加的部分中,其中:面积1部分是从生产者剩余转移过来的;面积2部分是消费者从过去国内高价消费转向进口低价消费而来;面积3部分是在进口低价条件下新消费者进入消费而产生的新福利。 面积2部分+面积3部分是自由贸易的净福利。 1、 小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小国: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决定者,即它对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12Q Q 为不存在关税时的进口量; 34Q Q 为存在关税时的进口量。 2、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 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为: (1)保护效应:其数量为图中的13Q Q 。是在关税保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也叫进口替代效益或生产效应,即以国内生产替代的那部分进口商品。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2)消费效应:在图中其数量为24Q Q ,由于价格上升造成需求下降,人们消费水平收缩,从而消失的部分消费。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3)贸易效应:保护、消费效应之和, 即替代进口的部分加上消费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降。 e P w P 1e Q 2 e P w P 1 e 2 t P 3 4Q P

国际贸易与实务 第三章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 主编:赵登峰江虹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南北贸易 2、外部 3、产业内 4、历史或偶然 5、产品生命周期 6、收入水平 7、林德 8、贸易模式 9、对外贸易乘数 10、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 11、自由贸易政策 12、《综合贸易法》 13、进口替代政策 14、出口替代政策 15、规模经济 16、最优关税 17、知识产权保护 18、大低 19、先发优势 20、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2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2、劳动密集型 23、战略性贸易理论 24、竞争效率 25、政府干预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问答题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区别?产业内贸易是怎么发生的? 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有: (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内贸易则是以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 (二)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差来确定;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内贸易,贸易前相对价格就不能准确预测贸易模式。 (三)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 (四)在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条件下,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的一种替代品;而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来说,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有: (一)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差异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 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内贸易。 (二)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并对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较强解释力。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 场。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 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三)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了重叠需求范围较大,贸易关系较密切,对发达国家之间的 产业内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出口那些技术先进的新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技术 比较成熟的工业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五)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主要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外部规模经济产生

国际贸易-第3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3.1 国际贸易政策 3.2 关税措施 3.3 非关税措施 3.4 鼓励出口措施 2016-11-111

3.1 国际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 四、重商主义 五、自由贸易政策 六、保护贸易政策 2016-11-112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 ?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 理的原则、方针及措施的总称,受该国经济、政治、社会、对外总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是该国整个经济政策、对外政策的一 部分。 2016-11-113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 –即国家取消对进出口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 国进出口商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和服务 自由进出口,在国外市场上公平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 –即国家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 商品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的竞 争,并对本国出口商给予优惠和津贴,以鼓励 商品和服务出口。 2016-11-114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15~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 ?第二阶段是18~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美德的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行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2016-11-115

?第四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第五阶段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普遍实施的管理贸易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等国开始实行战略贸易政策。 2016-11-116

《国际贸易》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率先实行自由贸易政策。A.英国 B.德国C.美国D.日本 2.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出现了()。 A.贸易自由化B.贸易保护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超贸易保护主义 3.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B.李斯特C.凯恩斯D.俄林 4.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抬头。 A.贸易自由化B.贸易保护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超贸易保护主义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保护的是()。 A.幼稚工业B.成熟工业C.国内高度发展的工业D.夕阳工业6.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与自由贸易学说相对立的是以()为代表的保护贸易学说。 A.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B.李斯特C.凯恩斯D.俄林 7.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A.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B.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C.获得贸易利益D.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 8.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认为,各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的产品。 A.两优取重、两劣取轻B.两优取轻、两劣取重C.具有优势条件工业所生产D.具有劣势条件工业所生产 9. 比较适合起点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的外贸政策类型是()。 A.进口替代型 B.出口导向型 C.自由贸易型 D.混合型 10. 外贸政策一般包括外贸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政策。 A.国别 B.外交 C.市场 D.经营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外贸易政策由下述内容构成()。 A.对外贸易总政策B.进出口商品政策C.国别对外贸易政策D.自由贸易政策 2.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是()。 A.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进口关税率B.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关税 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遍优惠制

《国际贸易》第四章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国际贸易》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率先实行自由贸易政策。A.英国 B.德国C.美国D.日本 2.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出现了()。 A.贸易自由化B.贸易保护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超贸易保护主义 3.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B.李斯特C.凯恩斯D.俄林 4.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抬头。 A.贸易自由化B.贸易保护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超贸易保护主义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保护的是()。 A.幼稚工业B.成熟工业C.国内高度发展的工业D.夕阳工业6.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与自由贸易学说相对立的是以()为代表的保护贸易学说。 A.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B.李斯特C.凯恩斯D.俄林 7.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A.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B.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C.获得贸易利益D.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 8.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认为,各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 ()的产品。 A.两优取重、两劣取轻B.两优取轻、两劣取重C.具有优势条件工业所生产D.具有劣势条件工业所生产 9. 比较适合起点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的外贸政策类型是()。 A.进口替代型 B.出口导向型 C.自由贸易型 D.混合型 10. 外贸政策一般包括外贸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政策。 A.国别 B.外交 C.市场 D.经营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外贸易政策由下述内容构成()。 A.对外贸易总政策B.进出口商品政策C.国别对外贸易政策D.自由贸易政策 2.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是()。 A.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进口关税率 B.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关税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132887816.doc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关税的基本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 赋。 财政关税: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征收的。保护关税: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而征收。 1、关税的类型.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 税赋。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赋。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 “禁止性关税” :关税征收比率高到使商品无法进口的程度时 的关税。 2、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 (3)稳定性; (4)市场功能性;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 3、关税减让 (1)“产品对产品”方式 (2)线性程序 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开价。 (3)综合方式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自由贸易条件下福利变化分析: 贸易前 :消费者剩余为 PP e E ;生产 者剩余为 OP e E ; 贸易后 :消费者剩余为 PP w E ,消费 者剩余增长 P e P w EE (即 1+2+3);生产者 剩余为 OP w E 。 消费者剩余增加的部分中, 其中: 面积 1 部分是从生产者剩余转移过来的;面积 2 部分是消费者从过去国内高价消费转向进 口低价消费而来; 面积 3 部分是在进口低价 条件下新消费者进入消费而产生的新福利。 面积 2 部分+面积 3 部分是自由贸易的净福利。 1、 小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小 国: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 接受者, 而非价格的决定者, 即它对于国际贸 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Q 1Q 2 为不存在关税时的进口量; Q 3Q 4 为存在关税时的进口量。 2、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 分析 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为: 1)保护效应:其数量为图中的 Q 1Q 3 。是在关税保 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也叫进口替代 效益或生产效应,即以国内生产替代的那部分进口商品。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2)消费效应:在图中其数量为 Q 2Q 4 ,由于价格上升造成需求下降,人们消费水平收缩, 从而消失的部分消费。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 3)贸易效应: 保护、 消费效应之和, 即替代进口的部分加上消费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 Q Q

《国际贸易》第六章习题及答案复习

国贸易》第六章题及答案 《际 习 《国际贸易》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贸易组织根据关贸总协定第八轮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于()正式成立。 A.1994年1月1日B.1995年1月1日 C.1995年12月1日D.1996年1月1日 2.禁止性补贴称为()。 A.红灯补贴B.黄灯补贴C.绿灯补贴D.蓝灯补贴3.世界贸易组织的常设机构是()。 A.部长会议B.秘书处C.总理事会D.理事会4.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部长级会议B.秘书处C.总理事会D.理事会5.一成员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包括利益、特权、豁免等),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 A.最惠国待遇原则B.国民待遇原则C.自由贸易原则D.公平竞争原则 6.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质性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措施,扩大成员之间的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贸易,这是关贸总协定的()。 A.最惠国待遇原则B.国民待遇原则C.自由贸易原则D.公平竞争原则

7.各成员应公布其所制定和实施的各项贸易措施(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司法判决和行政裁决等)及其变化情况(如修改、增补或废除等),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关贸总协定的()。 A.关税保护原则B.公平竞争原则C.国民待遇原则D.透明度原则 8.在《农业协议》中,对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国内支持政策,称为(),需要减让承诺。 A.绿箱政策B.蓝箱政策C.红箱政策D.黄箱政策9.()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新达成的协议,该协议于1997年4月1日生效。 A.《信息技术协议》B.《纺织品和服装协议》 C.《xx估价协议》D.《农业协议》 10.反倾销的调查程序为()。 A.申请人申请-主管机构审查立案-反倾销调查-初裁-终裁-行政复审B.主管机构审查立案-申请人申请-反倾销调查-初裁-终裁-行政复审C.申请人申请-主管机构审查立案-初裁-反倾销调查-终裁-行政复审D.主管机构审查立案-反倾销调查-申请人申请-初裁-终裁-行政复审 二、多项选择题 1.xx回合谈判的重要成果有()。 A.达成了《建立贸易组织的协议》等一系协议 B.缩小了多边贸易体制管辖的范围 C.把农产品、纺织品与服装贸易纳入多边贸易规则 D.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 E.建立了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本节所涉及的问题 国际贸易政策定义 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 国际贸易政策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一、国际贸易政策定义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对外贸活动制定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手段,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 1、对外贸易总政策、 2、国别对外政策、 3、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也受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实质) 三、国际贸易政策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使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奖出限入。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一是保护本国的市场;二是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三是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四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或积累资本;五是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机构:西方国家是立法机构。如美国是国会,英国是议会。 3、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由行政机构负责。 第二节关税 本节所涉及的问题 关税的概念 关税的种类 关税的征收方法 一、关税的概念 1、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2、关税特点:是一种间接税,其负担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3、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4、征收关税的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生产。 二、关税的种类 进口税 出口税 过境税 进口附加税 差价税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本节所涉及的问题 ?国际贸易政策定义 ?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 ?国际贸易政策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一、国际贸易政策定义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 的而对外贸活动制定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手 段,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 该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 ?1、对外贸易总政策、 ?2、国别对外政策、 ?3、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也受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实质) 三、国际贸易政策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使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自由竞争。?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奖出限入。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一是保护本国的市场;二是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三是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四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或积累资本;五是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机构:西方国家是立法机构。如美国是国会,英国是议会。?3、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由行政机构负责。 第二节关税 本节所涉及的问题 ?关税的概念 ?关税的种类 ?关税的征收方法 一、关税的概念

?1、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2、关税特点:是一种间接税,其负担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3、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4、征收关税的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 二是保护本国生产。 二、关税的种类 ?进口税 ?出口税 ?过境税 ?进口附加税 ?差价税 ?特惠税 ?普惠制 (一)进口税 ?定义:外国商品通过关境时,由海关向本国进口商征收的关税。 ?分类(1)最惠国税:适用于国家间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商品。 ?(2)普通税:适用于国家间没有“最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 第一章至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是什么?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研究对象及内容:有形商品(实务产品)交换,也包含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的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间接贸易的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则需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 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在转口贸易中,商品的所有权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的商人手中,在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而过境的商品所有权则无需向第三国商人转移。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而过境贸易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 3、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有何区别? 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 4、对外贸易值和对外贸易量是如何计算的? 对外贸易值=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商品总额+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值/进出口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 5、贸易条件是如何计算的? 当年贸易条件系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6、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的计算有什么区别? 对外贸易额是把一国同一时期的进出口总额加在一起 国际贸易额则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 7、什么是对外贸易量? 为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 第二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1、什么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每一个国家都有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为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低于别国,因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条件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 3、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核心内容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的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