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十二五规划

普陀区十二五规划
普陀区十二五规划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关于制定普陀区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普陀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和谐新普陀的重要规划。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对普陀区发展的新要求,科学编制好这一重要规划。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普陀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是普陀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全区人民在中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总体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总体目标,坚持“抓发展,强功能,重民生,促和谐”方针,坚定信心、砥励奋进,全面推进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备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转型等复杂因素带来的影响,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重点地区发展态势强劲,功能集聚日益凸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布局和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区域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全面完成“十一五”旧区改造任务。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集全区之力,全力做好迎博、办博工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

(2)“十二五”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和新的挑战。未来五年,普陀区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国际资源将加速向中国,尤其是上海等重点地区转移集聚;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进

一步加快,同城效应不断增强,区域合作更趋深入;上海核心商务区商务成本持续上升,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速,为普陀区融入全市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商贸物流功能提供重要契机;世博会带来的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将给上海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城际铁、高速铁、市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同城效应”的增强,普陀区作为上海“西大堂”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些都为我们推动新一轮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经济发展方式亟待加快转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瓶颈问题尚未完全破解,城区环境和形象还需不断优化;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历史欠账较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改革攻坚任务依然繁重,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大。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转型意识、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紧紧抓住未来五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与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和谐新普陀。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着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高国际贸易服务功能,为全面建设和谐新普陀奠定扎实的基础。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未来五年必须坚持以下6条发展原则:一是更加注重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高区域发展质量效益;二是更加注重科技引领、人才支撑,增强城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实现与其他中心城区错位发展;四是更加注重完善机制、优化服务,提升城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五是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六是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民生优先,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发展

机遇、发展基础,以及适应上海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到2020年普陀区要基本建成一个商贸服务体系完善、高端商务资源密集、总部经济功能凸显、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区域辐射带动强劲的国际商贸港,提升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的能级。据此,“十二五”末期,普陀区国际商贸港核心功能区建设要形成基本框架,区域转型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主要目标是:区域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区级增加值年均增长9%;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构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级增加值比重达到81%;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投入逐年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区级财政收入比重达到19%,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素质有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科技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比重达到5%以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9600人左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岁;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居住、交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到2015年,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3平方米。

二、着力集聚国际商贸服务功能,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十二五”时期,普陀区要坚持“商贸物流”功能定位,围绕建设国际商贸港目标,在总部经济、国际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实现明显突破,努力形成与中心城区地位和区域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创新在城区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5)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原有发展布局,加强城市功能培育和主导产业集聚,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区域空间布局。“一心”,即真如城市副中心,是一个经济、社会、交通、文化功能复合的市级城市功能中心。“两轴”,即苏州河文化商务轴和中环线产业集聚轴。苏州河文化商务轴是以文化创意服务、专业商务服务功能为主,沿苏州河形成一系列生态商务办公、公共文化活动、居民旅游休闲、创意服务活动的亮点区域。中环线产业集聚轴以大型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产业创新拓展功能为主,沿中环线形成一系列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

展的亮点区域。“三片区”,即根据资源禀赋将普陀区划分为南、西、东三个功能片区。南片区为商贸核心承载片。主要包括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商贸商务区、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天地科技谷等,重点形成企业总部集聚、跨国贸易服务功能中心,还要形成较完整的金融、信息、法律、会计、中介等服务产业体系。西片区为产业创新拓展片。主要包括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西北物流园区、金光商务区等,重点是要形成要素市场、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功能中心,为国际贸易服务功能提供配套支撑。东片区为生活配套服务片。主要包括宜川街道、石泉街道、甘泉街道、曹杨街道及长寿街道部分地区,重点要形成“宜居宜商”的生活配套功能区域。“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社会事业资源布局,完善商业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城区生活环境水平,推动普陀区成为宜居生活、和谐发展的新城区。

(6)增强国际商贸功能。加快现代国际商贸服务体系和功能载体、平台等建设。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总部经济。重点依托长风生态商务区商务载体资源,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推动以国际商贸为特色的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大力引进功能性机构。集聚跨采中心、集采中心、保税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集聚会计、金融、咨询、经纪等专业服务业机构,打造资金支付结算平台、贸易融资平台、贸易信息服务平台、贸易展示平台、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等国际商贸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国际商贸功能。大力提升传统商贸业,形成鲜明的现代特色。依托“大市场、大流通”的传统优势和“大商圈、小中心”的载体优势,进一步提升能级,不断优化商贸业结构,培育新型业态,扩大服务辐射范围,形成国际商贸功能的重要支撑。

(7)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坚持以项目为实体、企业为主体、楼宇和园区为载体,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高档商务楼的载体支撑作用。依托以长风生态商务区商务楼宇为引领的全区“1+30+N”楼宇经济发展格局,以高档商务楼吸引中心城区外溢的各类现代服务业企业,引进跨国公司总部、行业龙头企业、金融业和专业服务业企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园区产业集聚作用。依托以物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引领的“1+2+N”园区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园区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机制。着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做大票据结算中心等金融功能,引入知名金融机构,带动一批中小金融

机构集聚,重点打造长风金融港。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健身医疗、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8)改造提升基础和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产业,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广泛应用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内涵式发展,打造符合国际大都市特点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商贸功能区和特色商业街建设,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构建现代商贸流通新格局,提升区域商业能级。优化房地产开发结构,积极提升楼宇品质,努力形成若干特色楼宇和创意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提高楼宇单位面积的产出率。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着力打造高档物业、国际社区,为发展高端产业提供空间载体和配套环境。

(9)提高城区创新能力。围绕全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着力推动城区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完善和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扶持措施,推进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优化整合技术创新资源,以国务院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九大重点领域为引领,努力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鼓励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一批优质科技中小企业申请上市。加强与区域内科研院所对接、合作,积极发挥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区的科技发展意识和公众科学素养。

(10)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技能、实用型和紧缺急需人才,从整体上提升我区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创新引才措施,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吸引力的政策,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完善评价、选拔、流动、激励等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创新创业、脱颖而出的环境。

(11)发挥重点地区带动效应。“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围绕空间和功能的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大重点地区建设力度,发挥重点地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

动作用。加快推进真如副中心建设,依托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增强商务商业、物流信息、文化娱乐等功能;全面建成长风生态商务区,形成以大型企业总部为引领的总部经济板块,逐步承担沟通国内外生产与贸易的城市功能;加强中环商务区产业集聚和交通配套,增强商务办公、科技研发、物流商务、涉外经贸、都市休闲娱乐等功能;促进长寿地区功能拓展,集聚高层次的专业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内涵;统筹推进桃浦地区发展,加强土地收储和规划细化工作,坚持市区联手、区区联动,为中长期发展预留空间。

三、注重依法和长效管理,切实提升城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从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营造服务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出发,完善推广世博城市管理经验,依法、科学、有序管理城市,把城市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落到实处,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区环境。

(12)把世博经验转化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总结迎博、办博期间的城市管理和执法经验,为推进世博后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和常态化夯实基础。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广“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网格化管理手段,实现精确、高效的城市管理。加强环境综合整治,逐步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城区整体环境品质。切实把加强城市安全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各类工作预案,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城区减灾、防灾、救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13)构建完备的基础设施框架。努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结合区域发展需求,新建、拓宽一批道路,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优化交通组织,调整交通信号,合理设置市政、交通等设施,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积极对接全市大交通网络体系。加强区域内外道路衔接,加快跨苏州河桥梁建设,大力缓解我区南、北向及对外交通压力。优化站点设置和线路安排,提高公交与轨交、沪宁城际铁等交通方式的换乘效率,提升上海西站交通枢纽立足普陀、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城市的城市交通功能。改善重点地区道路交通状况。逐步实现交通体系与商务功能的有机衔接。启动实施一批水务工程项目。推进苏州河三期防汛墙进行综合改造。实现排水系统全覆盖。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和管理力度。

(14)营造生态良好的城区环境。按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的要求,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建设。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商务楼宇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培育节能、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以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噪声污染治理、环境安全、环境建设等领域为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加快公共绿地建设,丰富城市景观风貌,美化区域景观水系,形成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人文环境特色区。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试点,切实提高城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按照“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15)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均等化、差异化、补偿性原则,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全面实施国家和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目标,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圈、链、点”建设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发展公平普惠的基础教育。完善社区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教育,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教育学习资源,建立健全能够满足市民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学习需求的开放式全民教育网络,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保障来沪从业人员同住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完善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圈,提高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建设上海市西北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高地。提高公共卫生预警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加强对居民健康的服务和管理。强化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安全监管。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着力推进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上海苏州河国际龙舟赛”城市体育品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竞技体育项目,巩固和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16)做好促进就业工作。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产业、财税、投资等政策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就业服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推进大学生职业见习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岗位结构,提高岗位开发质量。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制度,关注困难人员及家庭的就业难问题,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劳动者特别是新成长劳动力的人文关怀和劳动保护。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提高劳动监察效能,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探索劳动争议纠纷在基层通过人民调解形式化解的新模式,整合劳动争议与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17)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多层次需求、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保障格局。完善以低保救助为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慈善帮困、市民综合帮扶为辅的分类救助政策,建立政府托底保障和社会化帮困相结合的帮困救助机制。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健全覆盖全区的慈善帮困网络。整合帮困求助资源,完善帮困救助综合信息系统网络,逐步形成机构健全、手段先进、运作高效的现代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健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和法律服务网络。

(18)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拆改留修”并举,以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重要目标,从居住条件最困难、安全隐患最严重、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地块入手,积极推进旧区改造工作。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推进金光地区、李子园地区经济适用房项目基地建设,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开展好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工作,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旧住房综合改造范围,提高住房建设品质和物业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19)探索养老助老服务新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逐步建立以家庭自我照顾为主,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养老福利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增强以床位供给为重点的养老服务能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领域。积极推进公益性、

基础性、普惠性老年福利设施建设。推广老年俱乐部等为老服务新模式。支持老年活动团队建设,鼓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五、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十二五”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0)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条块协同机制,推动基层管理和服务力量整合联动,形成权责一致、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社会管理新体制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

(21)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强化街道办事处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调动社区资源、指导自治组织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增强居委会自治功能,探索建立社区共治平台。推进居委会直接选举,减轻居委会不必要的负担,保障居委会工作经费,激发居委会自治活力。健全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制度。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机制,探索建设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探索完善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22)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按照“培育扶持、规范管理、健全组织、提升能力、有序发展”的思路,积极发展培育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逐步扩大购买公共服务比例。发挥工青妇和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骨干作用,完善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僻务、自律自治的运作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2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排查整治治安突出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安全感。推进街道(镇)综治工作中心、居(村)委综治工作站和企事业单位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完善公安、司法、信访、街镇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维稳综治力量。深化群防群治工作体系,构建以社区警务管理为平台、社区

保安队等共同参与的街面巡控运作机制,加强技防物防设施的推广应用。重视矛盾源头预防,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初信初访处理机制,着力开展重信重访治理,推广基层信访代理制,引入律师参与信访案件核查处理工作,健全信访事项终结制度。积极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大力发展行业性、区域性调委会。继续探索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建立实有人口管理和居住房屋信息系统,完善以房管人机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强党对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开展全民国防教育,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六、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繁荣,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弘扬主旋律、讴歌新风尚,不断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新优势,进一步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24)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战略任务,切实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提高理论武装工作水平,准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积极培育弘扬先进典型,把世博精神融入到世博后的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之中,融入到市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怀和行为规范之中,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和新风尚,进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建立健全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先进城区”,深入开展新一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25)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建设上海西北部文化高地和服务、辐射长三角地区公共活动中心为目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体现区域文化传承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扩展市民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支持力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解决区域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加强文化管理,创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服务、群众自主的群众文化运作模式。全面推进

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做大做强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等一批特色活动品牌。

(26)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效应。着力挖掘苏州河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商旅文功能一体的苏州河文化创意产业带,推出具有较高品位和较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线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整合区域文化资源,体现工业文化、水岸文化、宗教文化特色,打造一批经济贡献度高、地域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有序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企业。

七、加大探索攻坚力度,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转型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聚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探索攻坚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27)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协调利益矛盾中的作用。坚持“服务是普陀第一资源”,加强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推进政府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坚持依法行政,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完善以行政机关执法为主的综合执法体制。建设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制度,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公务员管理和培训制度,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28)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整合现有资源,做大做强优质国有企业,加快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增强区属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经济运营质量。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国资监管体制,基本形成全面覆盖、分类分级的国资监管方式,基本建成科学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形成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基础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资国企对区域的贡献度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29)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产业能级,努力形成民营经济优势行业,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实施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推动民营企业创新转型。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30)提高对内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加强国内经济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深化与长三角城市的互利共惠合作,优先联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市场化水平。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中部崛起,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提高区域经济国际化水平,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重点引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和国内外知名大企业,优先吸引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组织和机构落地。引导和推进有条件、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八、加强党的领导,凝心聚力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团结凝聚全区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发展新跨越。

(31)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和方式,切实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区委要认真研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以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提高谋划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能力,提高依法办事、应急管理、舆论引导的能力。

(3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密切同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制宣传,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全面开展法治城区创建。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

(33)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深化干部分层分类管理。进一步改善领导班子结构,使领导班子的功能和整体素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匹配。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勇挑重担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奋勇向前的志气、共克时艰的士气,切实完成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34)推进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中心内容的制度建设,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完善党代表任期制,推动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和党务公开,探索多途径的基层党内民主形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增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35)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运用“制度加科技”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经济

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未来五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中央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为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旅游管理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彭莉莉 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加剧,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必将影响今后旅游业增长的发展方式。扬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扬州市必须走低碳旅游发展之路。本文在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发展低碳旅游的策略。 一、低碳旅游的发展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出现了“低碳经济”这个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1965年——2008年世界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前十名排名,我国是排放量第三的国家。中国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低碳经济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低碳旅游随之而诞生,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业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低碳旅游是一个新的理念,它的内涵还在不断的丰富,它是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上发展起来的更深层含义的环保旅游。是将旅游的发展、

低碳理念、生态旅游充分整合,以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生态保护为重要标志。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开发形式。它必将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二、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2012年,扬州市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3638.49万人次,增长12.7%;实现旅游总收入435.23亿元,增长17.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572.47万人次,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392.50亿元,增长18.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6.02万人次,增长6.1%;旅游外汇收入5.59亿美元,增长6.8%。全市星级饭店65家,各类旅行社126个。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创建低碳旅游,推广和实施低碳旅游这种旅游发展形式,对扬州市乃至全国旅游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扬州旅游的低碳发展基础是比较好的,从1999年生态旅游主题年之后,建设绿色旅游产品,实行绿色旅游管理,培育绿色旅游消费,已经成了行业和市场的共识。如2014年4月扬州烟花旅游节推出的低碳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成为扬城旅游节的一大亮点。“骑上公共自行车逛古城,太有味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衷的感叹!五一小长假每天租车量在2000人次左右,在方便游客和市民、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和倡导绿色低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扬州市低碳旅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低碳旅游转型政策还不够完善,开发建设中传统模式占了统治地位,技术含量比较低,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智能化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增加了碳排放量;二是低碳旅游激励机制不健全,无法发挥旅游企业在低碳旅游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低碳旅游意识薄弱,在旅游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三、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人民政府 本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十三五”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全省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总目标,坚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不动摇,坚持竞进提质、效速兼取不松劲,遵循“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推进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始终保持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总量跨越提升。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96万亿元,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翻一番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达到2.9万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0万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7万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2015年达到54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医学院十二五规划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大学,整体办学水平处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努力实现办学层次、特色构建、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新突破的总体目标。在学校全面深化特色大学建设进程中,医学院紧紧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学校建设特色大学的目标,特制定医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学校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五年来,学院根据学校建设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定位与规划,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资源优势,加强建设,学院的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医学院现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定向农村社区医学)专科专业,在校生1900余名。 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13人,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其中博士生9名。另有附属医院临床教师115人。 学科和科研建设成果显著。护理学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是省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口腔医学的口腔修复学科是市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在全省率先开展面向农村社区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并被确立为全省三个培养基地之一。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获得市厅级以上课题3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新世纪教改课题4项。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教学条件建设得到改善。实验仪器设备总资产约1200万元,形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与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和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并立的

扬州行政区划

扬州区划调整信息集锦(五) 扬州“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启动 昨天上午,全市“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启动仪式在广陵区杭集镇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燕文出席并触摸水晶球启动“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市领导洪锦华出席并讲话。 近年来,我市立足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彰显特色,大力推进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名城特色不断彰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但目前我市城乡建设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城乡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庄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城乡建设发展模式还不够集约,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加快破除。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作出了统筹城乡建设、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的重要决策。昨天,我市正式启动了“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致力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王燕文在启动仪式后,与大家一同深入杭集镇八圩村、双隆村、杭集村,参观村庄环境整治现场。她对杭集双隆村“扬州船村”的环境整治和景观打造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相关方面以“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为契机,在建设好、美化好城乡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努力推出一批乡镇旅游景点,着力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大力彰显精致扬州的城市特质。 洪锦华在启动仪式上指出,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作为城镇化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当前城乡建设的中心工作和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一着不让地大力推进。要强化城乡规划的导向作用,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努力提升城镇功能和品质,深入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让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舒适便利的城乡人居环境呈现在我们面前。 启动仪式上,市城乡建设局、高邮市政府、广陵区杭集镇作了表态发言,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市政府签订了“村庄环境整治目标责任书”。 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扬主持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瑞芹、市政协副主席朱正海参加相关活动。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村民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公告

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公告 发布时间:2011-5-11 阅读:219次 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全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有条件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按规定申请资助。资助课题以研究经济社会问题、现实发展问题、地方问题为主,突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 二、2011年度省社科基金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资助办法。申报者应按照《课题指南》要求,选择具体申报题目开展研究,并在受理期限将研究成果报送我办,我办将组织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三、申报通知、《课题指南》请从理论信息网(.hbllxx.)、社会科学网(.hbskw.)上下载。 四、我办受理申报时间从2011年9月15日起至2011年9月30日止。 五、联系:4、87816702;联系人:邓品、春云 中共省委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五月九日 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课题指南 说明 一、《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旨在引导和激励我省社科理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加强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 二、《课题指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发展专题研究,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课题分类既以学科为基础,又不受学科限制,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对于第一部分,研究者一般应在所列题目中选择,以此为主要资助对象,其中带★号者为重点课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选少量题目。对于第二部分,根据学科发展自行选题,《课题指南》不提出具体参考题目。研究者以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成果形式申报课题。2011年度拟资助研究课题180项左右,其中,专著每项资助经费3万元左右,研究报告2万元左右,论文1万元左右;重点课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1)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十四五”将继续部署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制,生态文明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全面优化国土开发布局,调整产业布局,培育和加强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促进资源综合节约。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严格遵守“三区三线”,落实和加强对土地空间利用的控制,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空间治理体系,加强空间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提出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原则以及促进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措施。 (2)发展优质现代经济 “十四五”将围绕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指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科研成果,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开放,有序,畅通的市场体系,提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促进资本绿色发展体系的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规范的秩序,将使高污染,高能耗,

生产方式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退出市场。实施对外开放和国内对外开放,加快要素市场的深度开发和开放,建立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的综合开放体系。 (3)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十二五”规划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不断推进农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农业科技支持,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强农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制,以提高农业水平。农业的综合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增值,实现农村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在反贫困新形势下,应充分发挥内生性作用。群众力量,稳定扶贫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促进农村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农民有增收意识,幸福与安全更加充实,更安全,更可持续。 (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十四五”重点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重点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重点地区,中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制定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扬州市城市机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扬州市概况 (1) 一、自然地理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资源 (2) 二、行政区划 (2) 三、城市规划 (3) (一)历史沿革 (3) (二)城市空间布局 (4) (三)交通规划 (8) (四)建设用地规划 (12) 四、经济发展 (17) (一)经济总量 (17) (二)政府财政收支 (18) (三)固定资产投资 (18)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8) (五)人均可支配收入 (19) (六)可比城市分析 (19) 第二部分扬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22) 一、房地产市场主要调控政策 (22) (一)限价政策 (22) (二)限购政策 (22) (三)公积金贷款政策 (22) 二、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2)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22) (二)房地产开发建设情况 (23)

三、土地市场 (23) (一)土地供应分析 (24) (二)土地成交分析 (25) (三)土地价格分析 (27) (四)小结 (28) 四、商品房市场 (28) (一)住宅市场 (28) (二)别墅市场 (33) (三)写字楼市场 (34) (四)商业市场 (36) 五、保障性住房 (38) (一)保障性住房政策 (38)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 (38) (三)保障房建设情况 (39) 六、2014年房地产市场预测 (40) (一)土地市场供需预测 (40) (二)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 (41) 第三部分基础设施市场分析 (42) 一、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42) (一)发展概况 (42) (二)未来建设发展规划 (42) (三)“十二五”期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 (43) 第四部分中国建筑在扬州市的市场表现 (50) 一、综述 (50) 二、市场业绩 (50) (一)近三年总合同额 (50) 三、投资项目概况及分布 (50)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扬州大学专业发展规划

附件: 扬州大学专业发展规划(2013-2015年)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和《扬州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现制订2013-2015年扬州大学专业发展规划。 一、学校办学定位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改革试点的高校,是江苏省“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校之一。根据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学校明确了办学定位。 目标定位: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应用、研究型。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适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 学科定位:以应用学科为主,各学科协调发展,构建适应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苏,服务全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江苏省的“两个率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思路为: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上,注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在专业与基础的关系上,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在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上,要树立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专门人才的思想;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上,要树立三者辩证统一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树立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教育思想;在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上,要树立在教育目标指导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 二、学校主体特色 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47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84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000多人。现设26个学院,110个本科专业,涵盖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以“深度交融”拓展专业领域,以“内涵发展”提升专业水平,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管理体制改革与专业建设发展同步推进,使体制改革和专业融合协调发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得益彰。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14.29%,超额完成减排任务。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6.3%。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保护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可控,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强化保护。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环保惠民,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将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等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实现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从源头预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建设、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将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环境问题与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问题相结合,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000014348/ 分类:宏观经济调控;其他 ; 通知发布机构: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日期: 2012年02月07日 名称: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文号:鄂政发〔2012〕12号主题词:工业结构调整规划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省工业努力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工业发展经历重大考验的关键时期。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三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产业规模总量明显扩大。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 36 5亿元,实现利润1668 6亿元,上缴税金1281 5亿元,分别是20 05年的3 06倍、4 49倍、3 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1%提高到38 8%。“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 0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 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66 1点提高到264 9点,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强力推进“千亿元产业计划”,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电子信息、钢铁、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和建材等八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相继突破千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65 4%上升到77%。 2.工业结构不断升级。2010年,我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3 6∶49 1∶37 3,第二产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加值比达到30 1∶69 9,轻工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2 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9 5%;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6 7%提高到27 7%;重工业中机电产业比重由2 005年的38 9%提高到39 8%。一批重点产品迈上新台阶,汽车产销双超百万辆大关,海洋钻采及钻修设备、制冷压缩机、工程胶黏剂、达菲、磷复肥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船用低速柴油机、超重型数控机床、数控激光切割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1)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十四五”规划将继续部署生态环境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制、生态文明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全面优化土地开发布局,调整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综合节约。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严格按照“三区三线”要求,实施和加强土地空间利用控制,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空间治理体系,加强空间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并提出了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和原则以及思路和措施。 (2)发展高质量的现代经济 “十四五”规划将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的产业体系。科研成果,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开放、有序、畅通的市场体系,提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配置效率,推进首都绿色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监管有序。高污染、高能耗、生产

方式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将退出市场。实施对外开放和国内开放,加快要素市场的深入开发和开放,建立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的全面开放体系。 (3)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继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强农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增值,实现农村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村发展新格局。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反贫困的内生作用。加强群众,稳定扶贫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促进农村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一个更实质、更安全和更可行的延续。 (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是建立以东、中、西、东北、重点地区和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为重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分析产业转移的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

卫生部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2〕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原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全面加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我部根据当前康复医疗工作实际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 康复医疗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疾病、损伤导致的躯体功能与结构障碍、个体活动以及参与能力受限的患者为服务对象,以提高伤、病、残人士的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为专业特征。疾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避免残疾发生或减轻残疾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充分发挥康复医疗机构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与效益。“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逐步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康复医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加强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将康复医学发展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公立医院改革总体目标,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推进、统筹考虑,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减轻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促进社会和谐。二、工作目标 (一)提高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水平。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达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标准》和《指南》,下同)要求,康复医院应达到《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基本康复医疗服务和残疾预防、康复相关健康教育。 (二)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开展在岗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士培训工作。 (三)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早期、规范化的康复治疗。逐步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并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四)初步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患者在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 (五)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各类康复医疗资源。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围绕相关疾病与残疾承担相应医疗与康复工作任务。三、主要任务

关于扬州旅游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 于 扬 州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调 查 报 告 关于扬州旅游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1级9班王雪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吹箫的玉人,二十四桥桥洞里的月夜,不失澄静与悠扬。当城市的霓虹灯打破了月夜的幽深,是时候考虑扬州旅游业的何去何从。千年文化孕育了扬州,孕育了一条湖,一轮月,孕育了热情的扬州人,我们有义务让这里更美好,甚至美好繁荣过千年前的扬州。我们身边有美景,有古迹,但只有将它们利用到极致,才能收获最美好的明天,我们看到的是旅游业最光辉的一面,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还有漏洞和缺点。我们所做的不应该是回避,而是要认识并完善它们,希望它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完全消失。这才是有助于我们热爱的这片大地发展的良策。是的,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一、扬州概况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 1、地理位置 扬州,位于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扬州市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

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北部与淮安市接壤;东部和盐城市、泰州市毗邻。 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江都、广陵、邗江、仪征等3区1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2、观光旅游 根据《扬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扬州市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为“一城一轴四片”。即“114战略性空间发展格局”,简称“114工程”。“十二五”期间,加快“一城一轴四片”旅游板块的建设,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要素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实现联动发展。 “一城”为扬州主城区,它是旅游资源最为集中、最为精彩的地区。在“一城”的打造中,重点突出“一心一线”,即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将平山堂(大明寺、鉴真图书馆)——瘦西湖景区(宋夹城遗址)——盐阜路两侧(个园、工艺坊、汪氏小苑、“双东”历史街区等)——泰州路——南通西路——徐凝门街(何园)等文化旅游景点进行串联,打造成为扬州市精品旅游线路。 “一轴”是指古运河和大运河沿线风光轴。古运河和大运河扬州段南北贯穿扬州全市,主要由城区段、宝应段、高邮段、江都段、邗江段五部分构成。古运河和大运河沿线风光轴以运河为纽带,连接沿岸周边地区众多景点,形成扬州市独具特色的水上游览路线。 “四片”是扬州市域范围的主要分区,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板块,分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66766人阅读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隐藏>> 13 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科教人才强国不是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7日晚浮出水面。第七部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到1500字,22处讲“创新”,让人看到了执政党的孜孜以求。就在此前公布三个月前,新中国进入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四个多月前,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世;四年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出台。这一系列中长期纲领性文件的颁布,都在不断呼唤“创新型人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表示,讲“创新”要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特殊创新力的人,才能引领各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解决,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创新型人才”必然成为国家战略。“建议”也明确: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数字可证中国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2009年,全国共有在校生2.6亿人,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以下。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979万。但要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则要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普及达到40%以上。而要实现有创新能力的人数呈规模效应的“人才强国”,远非几个文件所就能达到,需要全社会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珍视。今年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时谆谆告诫教育者“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显示出中南海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同样的困扰也存在于教育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仍无破解良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而这注定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求索过程。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说,现在讲“创新”好像是个很时髦的词,其实创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讲中国缺乏创新就是缺乏像互联网那样改变世界的技术,而是要从教育基层的点点滴滴做起。教育部日前下令要求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时,强调“使横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头一个五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而这要求“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着力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14 广州日报:您认为,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有哪些新的亮点?辛鸣: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其一、发展思路一脉相承。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十一五”再至“十二五”,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根本指针一直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始终。此前,有人曾对“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进行炒作,但实际上,这没有必要,因为它的内涵并没有超出科学发展。新兴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二,发展战略前后衔接。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强调转变发展经济方式的要求一直未变,只是在进入“十二五”之际,我们更加意识到转变发展方式

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推动全省现代物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依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湖北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指导全省“十二五”时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十一五”物流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省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由起步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过渡,逐步成为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全省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还存在着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1.物流业规模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物流运行效率仍然较低,与沿海省份的差距较大。“十一五”期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产业已初具规模。2006年至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从17586亿元增加到35275亿元,年均增长14.2%;物流业增加值从542亿元增加到1100 亿元,年均增长14.6%,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保持在7%左右。物流货运量持续扩大,2006年至2010年,货物运输量从5.29亿吨增加到9.69亿吨,年均增长16.3%;货物运输周转量从1730亿吨公里增加到3367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8.1 %。2010年,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7.6%,比2006年下降0.6个百分点,略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东部沿海地区14%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2.物流网络基础不断完善,但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全省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形成以武汉、宜昌、襄阳、恩施等机场为依托的航空物流网,以武汉新港、宜昌新港、汉江干线码头等为依托的内河物流网,以京珠、沪蓉、闽乌高速及107、318国道等为依托的公路物流网,以京广、京九、汉渝、焦柳、武合、武广等为依托的铁路物流网。2010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3300公里,公路199400公里,通航里程8465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4亿吨,机场6个,油气管道3063公里。由于全省尚未建立统一的物流行业规范和标准,物流业务衔接不够顺畅,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缓慢,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3.物流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但物流企业“小、散、乱”的状况尚未改观,服务能力和质量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物流业已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大、中、小、特”多类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联邦快递、DHL、TNT、嘉里大通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进驻我省,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