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生理需求PK心理需求

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生理需求PK心理需求
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生理需求PK心理需求

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生理需求PK心理需求

生理需求PK心理需求女人消费正当时

已成为绝对消费主力的女性化妆品市场,在消费观念上已大大不同于以往,经过研究分析可知,在化妆品领域,消费者得需求大体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其中两个方面,分别代表金字塔底层的生存和基本生活需求和中高端的追求自我形象完美的心理需求。

女性消费需求的这两个方面,决定着女性在化妆品消费种兼备着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消费心理,一般来说,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逐渐开始了对美的追求,这一过程的实现,见证了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的过渡,这些转变也决定了在化妆品消费领域,女性的购买行为逐渐从理性消费转向了感性消费并且这种趋势正愈演愈烈。

把握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关键因素

消费研究证明,在化妆品消费中,依旧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忠诚于产品质量的女性消费者,她们是理性消费的代表,往往容易受到产品质量、价格及功效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购买决策的时候往往会深思熟虑,一般不会冲动的购买某一产品或品牌,这一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较大,消费行为相对比较稳定。

然而,在化妆品这一特殊消费领域来说,以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决定了在此消费过程中,更多地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特点,影响她们的购买决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女性消费具有感染性消费特征

女性在消费过程中往往带有丰富的感情,心理活动起伏较大,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和影响,从而产生对某种产品的喜爱导致购买欲望,她们往往会通过直接的感受而对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形成偏好,因为其名称、外观、包装或者服务而引起冲动,当时的一句广告语,销售人员的几句贴心的讲解都很容易让女性消费者暂时忘记产品的功效而产生购买冲动。

较能代表这以消费特点的例子是旁氏无暇七日美**膜,该产品刚刚推出的时候,充分抓住了女性消费者的心理,无论是从广告创意,还是产品最终的销售上,都紧贴女性消费群的心理需求,通过向消费者灌输“七日美白寻回真爱”的概念,一方面使消费者相信了旁氏无暇七日美**膜一定会有美白效果,而且七天见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广告的出台使消费者普遍的把美白和寻回真爱结合在一起,让她们觉得,使用了这个产品,也许真爱就会回头。这个系列广告在当时的市场上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它所形成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人甚至因为看过广告,会直接向销售人员询问自己想迅速美白,寻回真爱,使用旁氏七天美**膜是否有用,真的只要7天就可以白回来吗等此类问题。由此可见,女性消费行为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鉴于女性的独特消费定位,在其消费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出现从众心理,盲目的效仿他人,人云亦云,造成了消费行为的非理性发展,这是一种感染性消费特征。女性购买欲望受直观感觉影响大,容易因感情因素产生购买行为。

女人都是时尚崇拜动物

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得她们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也日益明显,除了追求美以外,更多的女性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加着意于个性化的生活,女性对时尚的追求已经向更高层次转变,不但注重外表,而且在向关注内心和高品质的生活转化,所以她们在购买化妆品时,较多地侧重于外观包装,在意美的效果,她们热衷于追求品牌并信任品牌,品牌意识强烈,认为品牌便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同时,她们不断地追求产品的流行趋势,使用一些新颖、奇特的产品来强调自我的唯一性。

提到这点就不得不说下屈臣氏。在开发自有品牌的过程中,屈臣氏全心做到产品贴近消费者需求,顺应时尚潮流。在2008年推出天然骨胶原保湿系列、绿茶抗氧化系列、燕窝精华护理系列等自有品牌产品面市,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屈臣氏的品牌创新,始终强调三大经营理念:药品及保健品保留着创店以来的特色,倡导健康;美容美发及护理用品所占比重最大,种类也最繁多,表达着美态的概念;独有的趣味公仔及糖果精品则传递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美态和乐观,这三大理念将品牌理念深深地“植入”到产品、服务、环境中,营造出一种“屈臣氏式体验”的氛围,顾客的反应立刻积极起来。

而消费者在选择屈臣氏产品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产品的原料值得信赖,更重要的是屈臣氏所推出的产品无论是从配方到个性包装或者到它的销售渠道都是独一无二的时尚,这种消费体验极大的满足了追求自我、个性的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她们购买的不会是某个产品的功能,也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更多的是产品所体现出来的时尚信息,或者是对屈臣氏这个品牌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依赖。这种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女性的特质,这是女性消费者消费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冲动是女人心理的“鬼”

女性消费的显着特征之一,便在于她们的消费过程中冲动性购买行为频繁。女性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细致,更加易受他人影响,并且更重视购物环境。她们在购买产品时,也许不是已做好计划而购买,绝大多数她们并不会按理出牌。

女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某些特殊场合而产生冲动性消费,例如正好遇到产品打折或者正好有包装可爱或者精美的新产品上市,或者是因为陪朋友逛街看到了自己心仪的东西而购买了本无需购买或者是超额购买了应需的产品,这种情形在女性消费者之中非常普遍。

另外,一些特别的环境也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能因为现场的销售环境很温馨,也可能因为销售人员的讲解很贴近自己的认知等等,这些因素都极易刺激女性消费者的潜在购买欲,她们此时的购买行为,已经排除了自身的需求或者产品的基本功效,而是一种因为环境而导致的冲动性购买,所以,很多企业也会在终端层面上下足功夫,绞尽脑汁让这些冲动性感情动物驻足,达成最后的销售目的。

当然,因为女性有着她独特的消费特点,所以很多时候她们选择是否购买一种产品或者是什么时候会去购买也有其规律可循,她们极有可能是因为发工资而出现的突击消费,更加常见的情况是在极端的情绪下容易出现冲动性购买行为,特别是在不如意或者非常开心的时候最易出现消费冲动。

“我感知”是终端最后的诱惑

在消费过程中,女性消费者容易受到打折信息的影响,她们经常会因为促销活动或者广告影响而购买一些没用的或者超出实际需求量的东西。一般来说,女性在很多情况下比男性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她们往往会不惜血本地大量投入大化妆品购买上,尤其受到相关化妆品销售人员的推销与介绍,或者新品上市而做的煽动性广告,因为女性对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关注程度均高于男性,比男性消费者对广告的敏感度普遍要高很多,所以她们便更会对产品产生兴趣,觉得买得了产品就是买得了美丽,必须一试。

很多消费者还会因为某品牌产品的试用或者派送的一些赠品而形成了对该产品初步的心理接受,加之现场的人员引导很容易就放弃了自己的原则而投入到产品购买的行列之中。介于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很多企业尤其是美容行业,经常利用消费者的某些疑问而进行顾问式的服务,不断地强化消费者的美容意识,让她们觉得自身存在着不足有待改善的地方,并且在不断的推进中让消费者潜意识里形成了非美不可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情况下的女性消费者,很容易就被对方的糖衣炮弹所击中,在终端的感受中不断地降低了对产品的抵抗力,形成最终的购买行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对美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标准上,女性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着品牌的附加值,你的服务是不是让人满意?终端的设计是否跟产品特征融为一体?销售人员的着装或者语言是否协调是否符合品牌的形象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女性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一个重要选择指标。于是相关企业开始全方位研究女性消费的共性,以此来指导产品在终端的体现方式,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便出现了日益激烈的终端竞争。因为企业知道,女性消费者的直觉胜过理性的判断,几张震撼心灵的海报设计,几个精美的小礼品,它所取得的效果,可能胜过几重产品技术的提高。

总体来说,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存在很多的偶然因素,一般会受到产品自身、周围环境、消费心理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其理性也有非理性因素在内。在化妆品行业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化妆品消费中的女性消费行为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女性消费者在化妆品领域的消费特征总结,不仅可以使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化妆品市场,整体上把握消费者及其消费特征,结合市场情况。准确的为产品进行定位,并在化妆品的生产、营销以及渠道选择等环节上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基础支持,有了这些铺垫以后,企业便可以在产品、宣传乃至品牌形象方面形成优势,并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不败的地位,从而实现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先锋角色,成功地占领更多的市场。

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分析

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是由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 促进、交互影响而造成的。企业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外因素及其关系的研究来掌握消费者行为的规律。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式和历程 心理学专家把消费者购买行为用“S→O→R”的简化模式来 解释消费者购物行为。S是刺激,是给予消费者的商品刺激,刺 激也是施加到一个影响,O为有机体,就是消费者自身,R是反应,即可能产生购买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购物行为分为6个阶段: 1、知晓阶段。消费者发现商品(产品)的存在; 2、了解阶段。购物者了解商品(产品)的功用、质量、价 格、造型美观等; 3、喜爱阶段。对商品(产品)产生好印象; 4、偏好阶段。对商品(产品)产生好印象,已扩大到其他 方面,在感情上十分喜欢; 5、确信阶段。由偏好而产生购买的愿望; 6、由态度转变为实际行动。 上述历程包含认识(个人思维)→感情(个人情绪)→意愿 (个人的动机),这是一个心理状态发展过程。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和动机(一)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以下类型 1、选购型。经认真选择、分析比较后下决心购买,比如为 个人购买小汽车。 2、习惯型。按传统习惯,或随大流,如北方人喜欢买桑塔 纳,天津人喜欢买夏利,长春人喜欢买捷达,上海人喜欢买帕萨特,广东人喜欢日本车、四川人喜欢买长安,武汉人喜欢买富康等等。 3、信誉型。相信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如欧洲人相信奔驰 车,日本人相信丰田车,美国人相信GM或福特车,中国人相信奔驰、宝马、丰田。 4、随机型。购买商品时比较随意,对品牌没有刻意要求, 在确定购买意向后,只要产品价格、性能、式样、色彩等符合预先制定的标准,就会在短时间内购买。 5、时尚型。购买或选择商品时,比较喜欢参考电视、报纸 等媒介的商品介绍,对流行的时尚商品非常感兴趣,也时常以拥有时髦用品而沾沾自喜。 6、独立个性型。这类消费者个性非常强,喜欢别出心裁或 与众不同,在选择或购买商品时喜欢式样、色彩、品牌比较独特的商品,以突出自己的个性。

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消费者的价格心理 价格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价格刺激的各种心理反应及其表现,它是由消费者自身的个性心理和对价格的知觉判断共同构成的。 (一)产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关系 1.价格是消费者衡量商品价值和品质的直接标准 在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性能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价格判断商品品质。许多人认为价格高表示商品质量好,价格低表明商品品质差,这种心理认识与成本定价方法以及价格构成理论相一致。所以,便宜的价格不一定能促进消费者购买,相反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对商品品质、性能的怀疑。适中的价格,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性能有"放心感"。 2.价格是消费者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象征 一些人往往把某些高档商品同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修养等联系在一起,认为购买高价格的商品,可以显示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和高雅的文化修养,可以博得别人的尊敬,并以此为满足;相反,使用价格便宜的商品,则感到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符。 3.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要量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会引起需要量下降,抑制消费;价格下降会增加需要量,刺激消费。但也有时情况相反,各种商品价格普遍上升时,会使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上升,增加即期需要量;反之,则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下降,减少即期需要量,产生“买涨不买落”心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消费者的生活经验、经济条件、知觉程度、心理特征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他们对价格的认识及心理反应千差万别。 (二)消费者价格心理特征 1.习惯性 反复的购买活动会使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价格形成大致的概念,这种价格也叫习惯价格。消费者判断频繁购买的商品价格高低时,往往以习惯价格为标准。在习惯价格以内的价格,就认为是合理的、正常的,价格超过上限则认为太贵,价格低于下限会对质量产生怀疑。 例如,2001年3月ZI日,北京电信公布了电信资费调整方案:月租费由过去的ZI.6元上调到25元,取消了原月租费中免打25次的计次;计次电话由过去3分钟0.18元计次改为首次3分钟0工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计费0.11元计次;国内长话由过去晚上ZI 时起半价优惠推迟到零点后半价。电信部门声称资费调整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可是老百姓算了一笔账,认为自己不仅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加大了支出,意见和反响当然很大。许

消费心理与行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消费的概念:消费包括了广义消费和狭义消费。广义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狭义的消费专是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 消费者概念:消费者指从事消费行为活动的主体人。广义的消费者是指“所有从事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活动的人。狭义的消费者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界定的。是那些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现实或潜在需求的人。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即为消费心理,又称为消费者心理。而消费者行为则是指消费者在一系列心理活动支配下,为实现预定消费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反应,动作,活动和行动。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基础;购买行为;群体心理行为;心理与社会环境;行为与市场营销; 学科性质:是现代经济与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具有综合性,经济性,发展性,应用性等特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对消费者意义:可以使他们学会科学地进行消费决策,从而使由于对商品不了解、认知水平差、消费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的消费盲目、效果差甚至利益受损的现象得以改善,消费者的消费趋向于更成熟、更稳定,使其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能被很好地引导,更加明确自己要得是什么,消费更有效,更经济,走出消费误区。 对行业研究者:行为研究者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创立一个有关人类行为这一方面知识的独立体系。使知识体系更为完备,建立更全的理论体系,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对企业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市场策略2用来测定市场成效3利于详细划分市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历史: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起步阶段(20世纪30—50年代)20世纪30年代,消费者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始受到各学派的关注,大大推动了对其研究的市场化。20世纪50年代,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逐步深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一时期诞生。快步成长及成熟阶段(20世纪60—90年代)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组建了消费者心理学分支。1968年,俄亥俄州大学的恩格尔、科拉特和布莱克合作出版的《消费者行为学》成为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广泛应用阶段(21世纪至现在)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发展趋势 1.研究角度趋向多元化 2.研究参数趋向多样化 3.研究方法趋于定量化 消费心理和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3.实验法。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在我过国的应用 有助于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水平,改善宏观调控效果,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市场营销活动效果,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地进行个人消费决策改善消费行为,实现文明消费;推动我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 一、生理因素:生理需要、生理特征、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的健全程度 二、心理因素: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地理区域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理化环境 2.社会环境:人口环境社会群体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

中国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中国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上) 深圳市拓璞家具设计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向苏云 关键词:高端人群;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一、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 炫耀消费:高端人群喜欢在既定的范围内,以常人无法企及的奢侈高端物品在一个特定的生活圈子里相互攀比炫耀,以显示自身财富与身份地位。 享受消费:高端人群大多对生活的舒适度和档次都要求高,特别是软环境,其大多有海外旅游居住经历,或者认同海外生活方式及标准,希望通过高端消费来获取相当的贵族式生活体验。 二、高端人群的分类分析 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

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未完,待续。。。)发表于:2010/09/28 产品战略--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中) 深圳市拓璞家具设计有限公司. 研究中心向苏云 关键词:高端人群;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 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此类人群大多为企业家、名人或者事业有成的生意人士,他们中大部分处于中年或以上,也有小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年轻有为的创业型社会精英,也包含一些进驻内地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归国华侨等。 尊贵型高端人群在诸多价值观的关键要素当中,其更注重生活的自然、品质、安全环保等方面,在价格敏感、时尚等方面的关注比较少,体现了他们追求自然、闲适的价值观。在生活习惯方面,尊贵型消费人群很重视生活品质,注重休闲,经常和朋友聚会,活动丰富,在休闲活动方面开支水平也较高,同时也是一些高级俱乐部的会员。同时,他们也很爱好运动,高尔夫球是他们中多数人最喜欢的运动,同时也有部分人偏好马术等高端休闲活动;在生活态度方面,倾向于自然、轻松、简单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取向方面,相对而言他们消费时更希望得到身份和地位的认同,期待博得认同与喝彩。 (2)享受型——注重服务、细节 享受型高端人群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场所和氛围,同时也很注重产品消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整理

第一章 1,准确理解消费者、消费者心理及消费者行为的概念。(P3—5) 2、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5—7) 3、如何理解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的学科性质(P9—11) 4、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历史演进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P11—14) 5、学习和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有何现实意义(P19—24) 第二章 1.谈谈你对卢因一般行为模式的理解P27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部因素有哪些 P28-P36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P36-P46 4.结合生活中实际例子谈谈你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解。P28—P46 ~ 第三章 1.知觉的特性:P55 -59 2. 通过一幅具体的成功广告作品谈谈注意理论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P62~63 3.结合消费实际分析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关系。P67-68 4.应用学习理论思考企业如何培养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消费习惯P74—76 5.消费者情绪的分类 P81-82 第四章 1、什么是个性P88个性有哪些基本特征P89 2、试阐述消费者的能力差异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 能力差异P93 影响P100 3、比较气质和性格的差异。试分析气质和性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不同影响。气质P101 性格P107 气质影响P106 性格影响P112 4、什么是性格从性格对购买方式的影响来看,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性格P107 性格影响P112 5、阐述自我概念的含义,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商品的象征意义有什么关系 自我概念P113 关系P114 第五章: 1,什么是消费者需要消费者需要有哪些基本内容P149、P129-P132; 2.没有; [ 3,什么是动机如何利用动机冲突推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实现P149、P144; 4,试阐述消费者需要、动机和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P121、P139; 5,试分析比较几种测量消费者动机的办法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陷。P148 第六章 1.什么是态度P153态度的构成和功能P155-P157 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P158-P160

淘宝双十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报告

淘宝双十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好端端的一个双十一,被时下单身的年轻人戏称为“光棍节”,而随后国内电商大佬们更是将其打造成了“购物节”;每年的这一天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纷纷打出了各式各样的优惠促销手段来吸引广大的消费者们。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又存在怎样的消费心理呢?我们知道消费心理导致消费行为,所以,我将在淘宝“双十一”活动的背景下对这对因果关系进行综合阐述。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双十一购物节”起源于一个另类的具有娱乐性质的节日——“光棍节”,而形成光棍节的独具特色的光棍节文化则是受到“宅文化”的影响;因为宅,所以光棍,所以网购。所谓“宅文化”是指一种现代流行的热衷于待在家里(“宅”)的文化浪潮,是在越来越多的宅群体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文化,体现了对于私人空间,专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与形式的文化;它是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的象征。而“宅文化”则催生出“宅经济”,“宅经济”的意思是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职,在家中办公或者在家中从事商务工作,同时在家中利用消费,如吃饭叫外卖、购物叫快递等。而淘宝“双十一活动”迎合了宅男宅女们的这种“宅经济”的消费习惯,这也导致了“双十一大网购”这种消费行为的快速崛起;充分展示了淘宝的经典广告语“没有人上街,不代表没有人逛街” 2.2.1“双十一”疯狂的购物行为的消费心理分析如下: 1、贪便宜或求廉心理,获得更多的让渡价值:打折,是双十一打出最响亮的口号;虽然大家心里明白可能有水分,但是还是怕自己错过占便宜的机会;而双十一还打出“仅此一天”的口号,则让消费者心理上更加紧迫,让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最终快速的转化成实际购买行为,以抓紧时间占便宜。

图2-1 促使你双十一网购的因素数据来源:问卷星-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 由上图2-1可以看出有免费红包、折扣幅度大、多样折扣活动和包邮总共占双十一网购因素的74%,占绝对主力,这就是贪便宜或求廉心理的绝对写照;另外,据调查,双十一参与购买的时间段有52%的人群选择在凌晨,这说明“仅此一天”的口号起了作用。 2、图方便,图省事:不用花大半天的时间去上街购物,然后大包小包的扛回家;网购能方便快捷的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并直接快递到家;而且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做出购买决策,却不受他人或环境干扰。根据对网购用户的调查,图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的占55%,在网上能买到线下买不到的商品占22%,这是对此种心里的有力佐证。 3、从众心理:双十一在网上造势,热闹非凡,而中国人总喜欢在热闹的氛围中做出购买决策;这也可能导致盲从,以至于买大量可有可无的东西。 4、寻找参与感:这么火热的全民运动,不参加的话,跟办公室同事就没有共同话题。 5、图炫耀,有表达的欲望:亲身体验双十一,过后再对双十一大加吐槽,或者进行各种晾、晒;表现欲借助全民运动得到充分满足。 6、有成就感、有面子:双十一过了,一包一包的快递到了你的办公室,瞬间,你就成为办公室的话题;而一旦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不但十分有成就感,还能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一片艳羡,虚荣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考前练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意义。 答题要点: 消费者群体是某些具有共同消费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同一消费群体内部在购买行为、消费心理及习惯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则存在诸多差异。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意义: 1.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把握社会总体消费的运动规律; 2.有助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准确地细分消费者市场,制定最佳营销策略。 2.简述消费者的常见购买动机。 答题要点: 消费者的常见购买动机有: 1.求实的购买动机。这是以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2.追求安全、健康的购买动机。抱有这种动机的消费者通常把商品的安全性能和是否有益于身心健康作为购买与否的首要标准。 3.求便的购买动机。受追求便利动机的驱动,人们把购买目标指向可以减少家务劳动强度的各种商品和劳务。 4.求廉的购买动机。这是以注重商品价格低廉,希望以较少支出获得较多利益为特征的购买动机。 5.求新的购买动机。这是以追求商品的新颖、奇特、时髦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6.求美的购买动机。消费者对商品美学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的要求与购买动机。 7.求名的购买动机。这是因仰慕产品品牌或企业名望而产生的购买动机。 8.自我表现的购买动机。这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威望及财富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9.好胜攀比的购买动机。这是一种因好胜心、与他人攀比不甘落后而形成的购买动机。 10.满足嗜好的购买动机。这是以满足个人特殊偏好为目的的购买动机。 11.习惯性动机。它是指消费者对特定商店或特定商品品牌产生特殊信任偏好,从而习惯性地重复光顾某一商店或购买同一品牌。 12.储备性购买动机。消费者出于储备商品的价值或使用价值而购买商品的动机。 13.留念性心理动机。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记下当时的气氛、记住当时的情景、留下回忆等。 14.馈赠性动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馈赠他人。 15.补偿性动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补偿以前被压抑的购买动机。 16.发泄性购买动机。通过购买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3.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含义和特点。 答题要点: 消费者购买行为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的购买商品的一切活动。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相关性。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心理的外在表现,消费者心理现象是消费者行为的制约因素和动力。二者具有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相关性。 2.个体消费行为受社会群体影响和制约。消费者是社会的人,其消费行为必然会受到所属群体的制约和影响。

消费者十大心理分析

消费者十大心理分析 优柔寡断型 1.优柔寡断型的特征 优柔寡断型的消费者,就是对一个产品的买与不买,或者到底是买哪种款式,买哪个品牌等问题一直犹豫不决,难以决策。 2.优柔寡断的原因 优柔寡断型的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人太多 怕太太不喜欢,怕老妈不喜欢,怕老板不满意,怕小孩会生气,考虑的人太多;? 过去的购买经验 比如有过吃亏上当的经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里想着与其被咬不如咬他一口,但又不敢动口。 ? 贪 贪乃五毒之首,人因为贪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优柔寡断的人,因为过贪,任何事情都要追求完美,所以在决定的时候始终犹豫不决。 同样是优柔寡断型的人,还可分为两类:完美型和外虑型。从相貌来看,完美型的人常常是上亭丰满下亭饱满的人,而外虑型常常是虚花鼻的人。 其中,完美型和外虑型的顾客又有明显的区别: ? 完美型的人,希望买的东西是最好的,完美无缺的。但是完美型的人,他要求最好的也是最适合“我”的。 ? 外虑型的人,总是考虑其他的因素,考虑先生,考虑男朋友,考虑妈妈,考虑小孩…… 外虑型的人基本上是比较感性的人,因为他考虑得比较多,完美型的人基本上比较自私一些。 3.如何应对优柔寡断型的消费者 那么如何应对优柔寡断型的消费者,如何与这样的消费者沟通呢? ? 釜底抽薪法 首先要找到薪。为什么会优柔寡断?是因为有过经验,是因为谁,这就是那个薪。? 观念改变法 找到了薪,就可以使用引导法,然后再加以说服。 【案例】 观念改变法 有人说做房地产公摊比越小越好。如果一栋楼的业主标榜自己公摊比只有12%,使用面积达到88%,这是好事吗?因为公摊比小,这栋楼的楼梯就小,电梯小,而且少。二十几层楼,人们的生活就非常不方便。所以说公摊比是不是越小越好?不是。这个就叫观念改变法。 因为消费者已经在犹豫不决了,所以一定不能再顺着他的思路去应对,而是要尽

中国消费者常见九大消费者心理浅析

中国消费者常见九大消费者心理浅析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分析是营销制胜的关键,从品牌、定位到差异化,从定价、促销到整合营销,都是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在采取行动。随着同质化的日趋严重,在变革的营销环境下将越来越依赖于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和迎合,从而影响消费者,最终达成产品的销售。对于中国消费者常见的消费心理,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九个方面。 一、面子心理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甚至有产品直接打出来送得有面子,营销人员可以利用消费者的这种面子心理,找到市场、获取溢价、达成销售。如脑白金就是利用了国人在送礼时的面子心理,在城市甚至是广大农村找到了市场;如当年的TCL凭借在手机上镶嵌宝石,在高端手机市场获取了一席之地,从而获取了溢价收益;如在终端销售中,店员往往通过夸奖消费者的眼光独到,并且产品如何与消费者相配,让消费者感觉大有脸面,从而达成销售。 二、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消费者在很多购买决策上,会表现出从众倾向。如曾经流行的手机挂脖子上就是因模仿“韩流”,韩国明星金喜善在影片中有此行为;如消费者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在品牌选择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在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如在终端销售中,店员往往通过说某种型号的产品今天已经卖出了好多套,从而促使消费者尽快做出销售决策;如人为造成一些火爆的情景来引导潮流等等,都是有效利用消费者的心理。 三、名人心理 消费者推崇名人和权威的心理,在消费形态上,多表现为决策的情感成分远远超过理智的成分。这种对权威的推崇往往导致消费者对权威所消费产品无理由的选用,并且进而把消费对象人格化,从而达成产品的畅销。现实中,营销对消费者推崇权威心理的利用,也比较多见。比如,利用人们对名人或者明星的推崇,所以大量的商家在找明星代言、做广告;如许多产品在广告宣传中宣传多少院士、多少专家、多少博士的潜心研究;如引用专家等行业领袖对自己企业以及产品的正面评价。在终端销售中,经常选择名人出席一些活动或放大名人的宣传效应,或者是有效利用一些行业权威与意见领袖。 四、贪占便宜 贪占便宜和爱还价是中国消费者表现出来的普通心理,一方面,爱还价,“价格太贵”是中国消费者的口头禅,其实,“便宜”与“占便宜”不一样。价值100元的东西,100元买回来,那叫便宜;价值10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占便宜。消费者经常追求所谓的“物美价廉”,其实,消费者不仅想占便宜,还希望“独占”,这给商家有可乘之机。如在终端销售中,讨价还价比较普遍,许多商机经常打出“最后一件”、“最后一天”等宣传语,或者是打出“跳楼价”、“一折”等概念,或者是提供一些无数价格让消费者来讨价还价等等,让消费者心理感觉的物美价廉,贪占了便宜。 五、炫耀心理 消费者的炫耀心理主要表现为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成分远远超过实用的成分。正是这种炫耀心理,在中国目前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创造了高端市场,同时利用炫耀心理,在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有助于获取市场,这一点在时尚商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终端的销售过程中,许多国外奢侈品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许多消费者通过对品牌的购买来炫耀其身份与地位;如一些广告直接就是“成功男人的象征”、“成功的生活方式”等等;如一些企业通

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深度访谈研究报告

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深度访谈 研究报告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MBA1501班宋鹏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是怎样?以及针对商品本身或其单价,这背后的心理考量又是怎样, 本文通过针对采访消费者,进行深入访谈的方式,来洞察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基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在购买商品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以此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 消费者行为研究背景 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行为是一个以特定目标为中心的解决问题的决策过程。以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为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购买决策在消费者购买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关键性地位,是购买行为中的核心环节。购买决策决定了消费者购买的方式、时间以及购买地点。对于购买决策的心理研究,有助于商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商品的营销。采用怎样的营销策略,着眼于哪个环节会更加有效,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发生商品购买的行为,一定是在基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决定后的反应,该过程由5个阶段构成,分别是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购后行为五个阶段构成。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在各阶段的考虑,与商品本身有怎样的关系,商品本身对消费者所产生的作用或何种价值,以及商品的单价是否会影响到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行为,这些都将是我们针对本次研究决策过程的重要考量因素。 1

消费者行为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希望找到消费者在进行购物决策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单价,会有怎样的考量。对于差异,如何来理解,能否找到其中的规律,产品本身存在什么样的特性,并且归纳汇总出消费者心理过程,提炼出消费者洞察。 对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能够让商家有针对性的来进行企业营销的设计,以使得目标顾客的需求得以及时满足,并将营销贯穿于整个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之中,影响企业营销活动,实现精准营销。 一、研究方法 本文对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是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性的、一对一的、直接的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调查者(即本人)通过设定的一系列问题,来获得被调查者的回答,并一步步来揭示被访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考量,详细了解复杂行为,以及各阶段的了解和掌握。深度访谈法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研究方法,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调查和研究方法,可以深入揭示消费者的行为动机关系,以及影响考虑因素。我们通过预先设定访谈消费者对不同定价商品的考量,以此来研究分析,不同商品及单价的决策过程有怎样的区别。本文将采集3个访谈样本,访谈对象是调查者的朋友或同事,分别针对的是如下样本案例: 访谈1:单价低于500元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心理与行为; 访谈2:单价高于500元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心理与行为; 访谈3:单价高于500元的,购买和选择能够反映消费者自我概念和社会形象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心理与行为。 在收集好访谈信息后,再进行分析和归纳汇总,给出对应的研究发现。以下为针对访谈对象所设计的深度访谈问题,这些问题基本覆盖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总的主要几个阶段和过程,来体察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1.为何要购买这个商品?购买目的是满足何种需求? 2.通常是通过何种渠道来了解这类商品? 2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唐乐 2015/4/15 两个讲座 5.21早上八点201 案例分享 6.9周二下午一点半地点未定 基于网络数据的消费者采集洞察 CASE1 一.背景 客户:某美系汽车品牌用户 目标标: 1.该品牌潜在客户的网络媒体使用偏好 2.潜在客户的视频剧集偏好 3.潜在客户的购车路径:找出路径对应的网络行为 4.在洞察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科学的方案 二.方法 1.广告出官网布码,搜集到站用户与注册用户 三.结果呈现 1.34%用户表示在进入官网之前都到过汽车垂直平台 2.潜在客户电视剧3 3.33%(万万没想到),综艺2 4.51%,电影20.59% 3.潜在客户访问媒体top50 四.总结 1.比较数据才有趣:家电消费者也会同时关注家居、家装与个人护理,可能是乔迁新居 2.异常数据可能是突破点 CASE2 eg.玉兰油 从个体出发推及整体 个体:关键词反映了用户还没被满足的需求,是人在"预知未知"成年的需求驱动下的行为的文本表现 整体:关键词是用户关注点的体现:玉兰油的适用年龄 结果:玉兰油发起"我永远25",的campaign 未知的——future 1.在互联网上如何定义insight对象? ——以往是"问题在先,数据在后",但今天截然相反 2.总体到个体VS个体到总体 ——总体中挖掘出的相关模式,如何运用到个体? ——从个体推及的行为意义,能否推及到总体? 3.行为被转移成数据,我们再将数据还原到行为 ——转换过程中,原始信息是否丢失? ——秘钥在哪?

颜色与市场营销Color and Marketing 红色和蓝色 红色 ——avoidence motivation ——处理细节性任务 ——用更谨慎、正确率高的态度完成某样事情 蓝色 ——approach motivation ——处理创意性任务 ——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颜色的应用 外包装、店面等等 Q如何预测消费者们如何判断外包装大小? Case3: 实验:给芝加哥常看电影的人免费派发中号或大号包装的爆米花 "无底碗"实验:所以减肥要用小碗哈哈哈 4/22 一.视觉 形状——字体的形状对消费者的影响 1.将消费者分成四个维度去考量各个字体 2.给几种字体消费者去分辨,并将感觉归类 eg. georgia、times new romman这类字体给人以安心感、权威感的字体适合银行和医院等。eg. 迪士尼的logo eg. 中国工商银行等logo 对称的logo给人以信任感 产品的陈列方式对消费者的影响 1. 消费者出价:用食物陈列的方式>文字、图片陈列方式 2. 用玻璃阻隔的食物<没玻璃阻隔的食物 运用:艺术品拍卖(玻璃柜的阻隔对出价的影响) 产品图案在包装上的位置的影响 eg. 饼干在包装上的上中下等位置对消费者对产品重量感觉的影响 二.触觉 eg.apple:短暂的所有权以及人天生不爱损失的本能的容易造成人的非理性行为 eg.接触是爱最重要的元素:"接触所带来的安全感"——monkeyman试验 eg.接触对社交的影响:手握冷/热咖啡的人对对方的评价低/高 对市场的启发: 1.鼓励人们有更多的触觉体验如:宜家ikea——使人拥有想象中的拥有感:虚构的所有权。 2.服务业:有的服务员有更多的小费?——靠更多的接触,如握手、拍肩等。如:老师去新开张的招商银行,银行里的服务员迎来亲切的问候给人良好的体验。

房地产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分析

房地产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分析2012,银松笑看二手房给我们购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来了深深的沉思。 由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愈发火爆,房价也一直在高位线游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秩序一直遭受冲击,政府宏观调控也未能对规范房地产市场起到好的效果。在目前住宅市场,各档次楼盘层次清楚,但单一从价位来判断就是力不足,各个楼盘各有千秋,同时加上大力的促销广告,信息已经共享,客户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可以货比多家,这就要求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做透彻的分析。对客户需求的研究判断,是住宅开发商第一位的核心竞争力。 买房需求是成败关键,在目前住宅市场,各档次楼盘层次清楚,但单一从价位来判断就是力不足,每个楼盘各有千秋,同时加上大力的促销广告,信息已经共享,客户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可以货比多家,只有那些最接近客户需求且具有最佳满足性能价格比的住宅楼盘,才可能脱颖而出,被客户选中,开发商的资金迅速回笼才能成为现实,这就要求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做透彻的分析。对客户需求的研究判断,是住宅开发商第一位的核心竞争力。 一、生活在郊区,工作在城市的消费时尚 目前的生活时尚未已由居住在市中心向居住在郊区生活化转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空气清新安静的郊区生活,结合这种消费心理出现了一批郊外楼盘,如新花园,虹桥花

园,中新花园,净苑花园等。 二、品牌信任度促使消费 随着大连万达的到来,其确定的品牌形象已在全国狂飙了两年足球风,其房地产集团进军长春着实刺激了长春城消费者,长春时珠的一期销售一空即是证明,花钱买个放心,买个价值。 三、传统的消费心理 中国人传统的消费习惯为攒钱买房,买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大半生的积蓄也许就为能有一处安度晚年的处所,即使按揭贷款也很难促使其进行购房消费,只是消费习惯的问题。 四、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对房地产的影响 年轻人新型的住宅,成为房地产市场强有力的消费群体,3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占据了总人群的53.8%,这代人观念超前,经济负担轻松,形成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住房消费理念,这批年轻人需要设施合理,私密空间好,小户型的住宅。 五、老年型住宅的需求 大部分城市已步入老年化,子女的亲情理念已发生转变,使大多数老年人都处于孤独阶段,在潜在的住房市场消费中,工作半辈子的这部分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这部分老年人十分倾向于老龄化社区的要求,希望有诸多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提供室外交往场所,保健站等生活服务设施。 很多市民都卖了旧房买新房,随着一部分公房进入市场交易,二手房极大的满足了想买房而又惧于楼价居高不下的楼盘纷纷把

消费者心理行为分析

20岁—35岁消费者行为分析 每个消费群体都有独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因此,企业积极争取消费对象时要区别对待。 1、青年消费者群 1.1、青年消费者群的总体特点(20岁——35岁): (1)青年消费者群人数众多,是仅次于少年儿童的另一个庞大的消费者群。 (2)青年消费者群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很大的购买潜力。进入这一时期的消费者,已具备独立购买商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尤其参加工作了有了经济收入的青年消费者,由于没有过多的负担,独立性更强,购买力也较高。因此,青年是消费潜力巨大的消费者群。 (3)青年消费者群的购买行为具有扩散性,对其他各类消费者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他们不仅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其购买意愿也多为家庭所尊重。他们有独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因此,青年消费者群应成为企业积极争取的对象。 1.2、小青年消费者(20-25)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未婚青年消费者群在消费心理与行为方面与其他消费者群有许多不同之处。 (1)追求时尚、表现时代。青年消费者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冒险和献身精神。任何新事物,新知识都会使他们感到新奇、渴望,并大胆追求,在消费心里与行为方面表现出追求新颖与时尚,力图站在时代前列,领导消费新潮流。所以,青年往往是新产品、新消费时尚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 (2)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处于青处时期的消费者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追求个性独立,希望确立自我价值,形成完美的个性形象,因而非常喜爱个性化的商品,并力求在消费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3)追求实用、表现成熟。青年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趋于稳定的成熟,因而在追求时尚、表现个性的同时,也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要求商品经济实用,货真价实。由于青年人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接触信息较多,因而在选择与购买过程中盲目性较少,购买动机及购买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成熟性。 (4)注重情感、冲动性强。青年消费者处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思想倾向、志趣爱好等还不完全稳定,行动易受感情支配。上述特征反映在消费活动中,表现为青年消费者群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情感变化剧烈,经常发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同时,直观选择商品的习惯使他们往往忽略综合选择的必要,款式、颜色、形状、价格等因素都能单独成为青年消费者的购买理由,这也是冲动购买的一种表现。

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容摘要:网络经济是当前经济领城中的热点问题,网络营销是市场营梢中的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网络环境之下,市场营销的对象也由市场或是细分市场逐步转变为个体消费者。了解网络消费者的特征、心理需求、购物动机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本文从网络营销的背景出发,借助于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成果,得出网络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归纳了我国网络消费者群体特征,并归纳总结出九点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 一、问题提出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市场营销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网络营销阶段。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而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研究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虚拟市场中竞争游戏规则和竞争手段都有别于传统市场,传统市场营销中的一些资源在网络市场营销中可能会失去优势。因此企业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的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搬入网络营销,而必须重新审视网络虚拟市场,树立新观念,开创新思维,研究新方法。 从营销的角度讲,网络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一对一的互动沟通,了解消费者的要求、愿望及改进意见,将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改进为小群体甚至个体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满足,契合了现代营销观念的宗旨。因此,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网络营销作为具有极大经济潜力和实用价值的全新的领域,形成了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网络营销迎合了市场营销思想的变革,通过简化营销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突出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为营销思想的革命提供了一个先进高效的工具。 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比2007年6月增加4800万人,2007年一年则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

消费者心理分析

1、理性消费——指消费者在购买中介入的程度较高,会花较多的时间或心思来惧信息,会对品牌、价 格、样式、质量、性能、使用方便的程度来进行比较,然后选择。 2、感性消费——人们在购买决策中往往采用心理上的感情为标准,只要喜欢就购买,此心理在浴霸消 费相对较少。 二、消费者分类: (一)按消费心理划分: 1、成熟型——对电子、建材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或经验,或从它处获取了较多的购买经验,对浴霸有较 全面的了解,有自信、自主性强。 应对——可适当推荐某个新品,但不要太夸张,要依靠说明书、证书等,要让其掌握主动,实际操作,对其提问要谨慎并有针对性的回答,也可适当恭维他信的知识、经验,特别要强化对自己产品的使用经验。 2、一般型——能力构成和水平都处于中等状态,通常具有一些有关电子产品和建材产品的知识,并掌 握有限的商品信息,但缺乏相应的消费经验或对以往的消费经验不满意,其主要通过广告宣传,他人介绍等来购买。 经广告宣传或他人介绍,在购买时有较大概的目标,但并无具体目标,很难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进行比较,此类人群较乐于听促销员的介绍,同时会来回于不同品牌间收集信息,并主动提问,受他人和促销员的影响较大。 应对——促销员要强化自己产品的优点,弱化自己产品的缺点,从多角度(各种功能、服务、式样、他人使用经验等)进行说服,并要热情回答其所提出的各类问题,这类人群较多,也是促销员的主推人群。 3、缺乏型——能力构成和水平处于缺乏和低状态,不仅不了解有关信息,而且不具备任何使用经验。 在购买前,往往出现直觉的判断,属初次购买。 应对——推介较直观的外观、价格、清晰度、方便度等,同时强调售后服务,并强调他人的使用经验。 (二)按购买目的划分消费者的类型:

顾客购买心理分析

顾客购买心理 ·一、了解顾客购买行为的全过程 顾客的购买行为,不是一个瞬间的拍板行动,而是早在购买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且在购买行为完成后也不会终止,因而是一个完整的系列过程。营业员分析顾客的购买程序,目的是为了在顾客的购买决策过程中,于每一阶段对其施加相应的影响,顾客的购买程序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 1.引起需要 顾客的购买行为,首先是从产生需要开始的。当顾客感到自己的某种需要必须通过市场满足时,就会集中精力到市场上去寻求该种商品,这时购买行为便开始了。在这一阶段,营业员应当注意到:第一,了解与其产品种类和厂牌有关的潜在的或实际的需要;第二,这种需要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满足程度;第三,这种需要会被哪些刺激所引起。这样才可以巧妙地推销自己的产品,使之与顾客的需要挂起钩来。 2.收取信息 如果引起的需要相当强烈,可满足需要的物品又易于得到,顾客就会马上满足自己的需要。在多数情况下,被引起的需要不是马上就得到满足,或不是马上就能满足时,这种需要必先进入人的记忆中。作为未来满足需要的必要项目,需要使人产生注意力,可能促使其积极寻找或接收资料,以便完成从知觉到坚信的心理过程,作成购买决策。 商品资料或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来源。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书刊的宣传;家庭、亲友、邻居、同学以及其他相识者对商品的价格,等等。第二,市场来源。包括商品的广告、营业员、商品包装、商品展销以及有关商品说明书等所提供的商品资料。第三,经验来源。包括顾客自己操纵、试验和使用所获得的有关商品的经验。各种来源的信息,对顾客的购买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同,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传播面广,但可信度低,顾客心有余悸,亲朋好友口头传播或已购买的效果信息影响最大,但营业员较难掌握和控制。经验来源的信息,对顾客的购买行为的影响较稳定。因此,掌握顾客的信息来源,对营业员制定相关销售策略有相当帮助。 3.比较评估 顾客利用从各条渠道得来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选择,决定取舍。这是顾客购买行为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购买的前奏。一般地说,顾客评估主要考虑商品的性能、式样、价格、耐用性及售后服务等几个方面。而商品的性能在比较评估中显得尤为重要,常常会产生如下情况,顾客对商品的性能给予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顾客中既定的品牌形象与产品的实际性能,可能有一定差距;顾客对产品的每一属性都有一个效用函数;多数顾客的评估过程是将实际产品同自己理想中的产品作比较。 由此,营业员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第一,通过广告和宣传报道努力消除顾客不符合实际的偏见,改变心目中的品牌信心。第二,改变顾客对商品各种性能的重视程度,设法提示自己商品占优势的性能的重要程度,引起顾客对被忽视的产品性能的注意。第三,改变顾客心目中的理想商品标准。 4.购买决策 这是顾客购买行为最重要的环节,顾客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后,即形成购买意向,这种意向趋于购买行为。顾客采取购买之前,须作购买决策。购买决策是许多项目的总选择,包括购买何种商品?何种品牌?何种形式?数量多少?何处购买?何时购买?以何种价格购买?以何种方式付款?等等。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营业员要向顾客提供更多详细的有关商品的情报,便于顾客掌握和了解;另一方面,应通过服务造成方便顾客的条件,加深其对商品的良好印象。 但购买意向并不一定导致实际的购买行为,它会受到他人的态度和意外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家人或亲友的反对,失业或涨价等意外情况,各种预见到的风险会使顾客修改、推迟或取消其购

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情感因素 动机是促使个体进行行动的驱使力。这种驱使力通过一种紧张状态产生,这种状态作为未被满足的需要的结果存在。一些消费者行为学家区别所谓的理性动机和情绪动机,情绪动机是指根据个人或主观标准来选择目标(如荣誉、恐惧、喜爱或者地位)。消费者的“80后”一代的受教育程度与上一辈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多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的重要支柱,也是未来市场消费的主要支持者,但是他们受本身现实收入的限制,在消费层次上较平民化,,但观念上受广告影响较大,崇尚白领品质生活,对各类名牌产品如数家珍,即倾向上的高端化和行为上的低端化。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核心,但是在人际交往上往往缺乏成熟的思维,社会力量薄弱。他们在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殊行为都带有浓重的情感因素影响,希望在消费中得到VIP的重视和服务。 学习因素 消费者学习是一个过程;就是说,由于新的知识,它不断发展变化(可能由阅读、讨论、观察和思考得到),或者是实际经验、新得知识或个人实践都会作为反馈,并为未来相似情况下的行为提供基础。学习理论家认为要使学习发生,特定的基础元素是要

具备的。大多数理论包含的元素是动机、暗示、反应和强化。动机是基于需要和目标的。动机作为学习的一种刺激。如果动机刺激了学习,那么暗示就是产生动机的刺激物。个体怎样对驱动或者暗示做出回应——他们怎样行动——构成了他们的反应。即使反应不公开,学习也会发生。强化则增强了由特别的暗示或刺激导致的某种特定反应产生的可能性。 青年的消费行为,方式为会受到家庭方面长期教育或父母榜样行为的深刻影响,但在踏入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后,开始初步的独立于父母的自主消费,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的消费群体圈,此时在消费观念上,由开始的谨慎性慢慢过渡到越来越开放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开始更多地受到周围的同学、朋友,或群体中的领袖消费者,时下最流行的偶像等参照群体的影响,整个消费心理随着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开始产生变化。影像媒体上,明星们倾心打造了流行与时尚的定位,包装上了华丽的外衣,于是,青年消费者跟随着这股潮流,在各种影响中学习,建立起新的消费观,消费心理经历了一个学习、成熟的过程。原来的生活消费观开始被商家构建的“新生活”概念打破,并通过不断的宣传暗示青年消费者,改变旧有的消费习惯,选择属于青年的消费方式,购买属于青年群的产品,这样会使你的生活更加品质化等等,其结果便是产生了许多非必需品,或是奢侈品的购买。 个性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