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by side 2期末试卷

side by side 2期末试卷
side by side 2期末试卷

Side by side 2 期末综合测试Name:__________ Mark: __________ Part A : Listening (2*10)

1.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Boss and secretary

B. Lawyer and client

C. Teacher and student

D. Nurse and patient

2. How much money do they have between them?

A. $46

B. $86

C.$56

D. $130

3.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woman?

A. Husband and wife

B. Father and daughter

C. Doctor and patient

D. Teacher and student

4.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will tell Mary how to operate the dishwasher.

B. He will wash the dishes himself instead.

C. He will help Bill to translate the manual.

D. He himself will operate the dishwasher.

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 man should also do?

A. Lose weight.

B. Quit smoking.

C. Weigh himself frequently

D. Have a talk with the doctor.

6.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is conversation?

A. The man wants to attend tomorrow’s show.

B. There aren’t any tickets left for tonight’s show.

C. There aren’t any tickets left for tomorrow’s show.

D. The man doesn’t want to attend tomorrow’s show.

7. Where is Mr. Adams now?

A. At the Sun V alley.

B. At the Health Center.

C. At home.

D. At the office.

8. Where i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ing place?

A. At the airport

B. In a travel agency.

C. Sketch the tree.

D. Look for a job.

9.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

A. Join her friend.

B. Stay inside.

C. Sketch the tree.

D. Look for a job.

10.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y should do?

A.Find a larger room.

B. Sell the old table

C. Buy two bookshelves.

D. Rearrange some furniture Part B: Language Knowledge

I. Vocabulary (1*9)

1. would you ______ some more? A .care about B. care of C. care for D. care with

2. I spend $100 _____ my dress. A. on B. at C. of D. in

3.We need a____of banana , a____of bread, a____of soup, a____of flour, a____of jam, a____of cookie ,a,____of letteuce.

A. jar; loaf; bag; box; head; bunch; can

B. bag; box; can; loaf; jar; bunch; head

C. bunch; loaf; can; bag; jar; box; head;

D. box; bag; jar; loaf; can; head; bunch

4. what do you recommend ____ the dessert? A.. for B. to C. of D. about

5. I am a little heavy, so my BF said that I have to ____ weight.

A. starting lose

B. start losing

C. starting losing

D. start lose

6. my parents always ____ me, because I am a excellent daughter.

A. pride of

B. are pride of

C. proud of

D. are proud of

7. My friend will be back today, so I can’t wait ____ home.

A. go

B. to go

C. going

D. to going

8.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____ my birthday? I ___a necklace ___ her last year .

A.for ;buy; to B. of ; bought; for C. for; bought ;to D. for ; bought ;for

9. It’s such an ________film that all the students are _________in it.

A. interesting; interested

B. interested; interesting

C. interesting; interesting D .interested ;interested.

10.---Do you know __ __ can help me ? ---Look in the phone book. Y ou’ll find __ __ can fix it.

A. someone; 不填;someone

B. anyone; who; someone; who

C. someone; who; someone; 不填

D. anyone; 不填;someone;不填

II. Grammar (2*18)

1. ---We have to be quick. The train starts at 10:35.---Don’t worry. There is _________ time to go.

A: some B: few C: little D:any

2. It is over __________ from my home to the company.

A. three hours’ drive

B. three hour’s drive

C. three hours’ drives

D. three hours drive

3. ____________ work is very important in a discussion.

A. Team

B.House

C. Farm

D. School

4. ---Can I help you ?--- I’d like _________ for my twin daughters.

A. two pair of shoes

B. two pairs of shoe

C. two pair of shoe

D. two pairs of shoes

5. He has _________ friends than mine.

A. much more

B. many more

C. very more

D. too more

6. There were __________ shops in the city in 1982 than in 1990.

A. little

B. few

C. fewer

D. less

7. A few ___________ are playing under the tree.

A. boy

B. boys

C. childs

D. child

8. ---How well she sings!---Y es, she has a very sweet ___________

A.voice

B. sound

C.noise

D. mouth

9. ---Where’s mum, Jane?---She left a (an ) ____________ saying that she has something to do.

A. message

B. letter

C. excuse

D. sentence

10. I’m very hungry. Would you give me some ____________

A. water

B. juice

C. cakes

D. sandwich

11. There are few ________in the fridge.Let’s go and buy some peas, carrots and cabbages.

A. meat

B. fruit

C. vegetables

D. bread

12. The summer holiday is a good time to ____________. We can go swimming , climb mountains, or play football.

A. do homework

B. take exercise

C. do housework

D. do exercises

13. The text is very easy for you .There are ________ new words in it.

A. a few

B.a little

C. few

D. little

14. ______ children there are in family,_______ their life will be.

A. The less; the better

B. The fewer; the better

C. Fewer; richer

D. More; poorer

15. Most of the people in Guangdong are getting ________.

A. more and more rich

B. more rich and more rich

C. richer and richer

D. richer and richest

16. In our city, it is ______ in July, but it is even _______ in August.

A. hotter; hottest

B. hot; hot

C. hotter; hot

D. hot; hotter

17. This pencil is ______ that one.

A. so long as

B. as longer as

C. longer than

D. not as longest as

18. ---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yesterday?

--- It was terrible. It rained so ________ that people could _______ go out.

A. hardly…hard

B. hardly… hardly

C. hard… hardly

D. hard… hard

19. ---I think he’s a ____ actor---I agree. He acts very ____.

A. best; good

B. well; well

C. good ; well

D. best; well

20.Many people don’t like him, just because he ____ to them very ____

A. talk; impolitely

B. speaks ; impolite

C. talks; impolite

D. speaks; impolitely

Part C. Reading Comprehension(2*10)

Even a child knows that nodding the head means" Yes". But some people will probably be puzzled when they first come to India. When they talk to an Indian, he often shakes his head. They might think that the Indian does not like what he said, but on the contrary, he is expressing agreement.

The Indians have a habit of shaking their heads slightly when they talk to somebody. It doesn't mean" No", but" Yes".

If a person doesn't know this, it might cause misunderstanding.

At one time a foreigner in India told his driver who was an Indian to take him to his office. The driver shook his head. The foreigner said his request again and the driver still shook his head. At last, the foreigner shouted angrily, “Drive me to my office at once!” The driver said in a low voice," Yes, sir, "smiling and shaking his head again at the same time.

1. In general, nodding the head means_____and shaking the head means_____

A. Yes"..." No"

B. "No"..." Yes"

C. "Yes"..." Yes"

D. "No"..." No"

2. According to the habit of India, if someone agrees with you, he will ______

A. nod his head

B. shake his head

C. neither nod his head nor shake his head

D. both nod his head and shake his head

3. Why did the Indian driver shake his head when the foreigner asked him to drive him to his

office? Because_________.

A. the Indian driver had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B. the foreigner agreed to give him only a little money

C. the driver felt uncomfortable at that time

D. in India shaking the head means agreement

4. The foreigner became angry because_______.

A. the Indian driver didn't want to send him to his office

B. he misunderstood the meaning of shaking the head in India

C. he asked the driver to send him to his office,but the driver didn't say any words

D. the Indian driver asked him for a lot of money

5. The phrase" on the contrary" means_____.

A. 正相反

B. 总之

C. 与之相同

D. 在另一方

( B )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many students help their schools make less pollution. They join” environment club”. In an environment club, people work together to make our environment clean.

Here are some things students often do.

No-garbage(无垃圾)lunches. How much do you throw away after lunch? Environment clubs ask students to bring their lunches in bags that can be used again. Every week they will select the class that makes the least garbage and commend(表扬)it to the whole school!

No-car day. On a no-car day, nobody comes to school in a car—neither the students nor the teachers! Cars give pollution to our air, so remember:

Walk, jump, bike or run.

Use your legs! It’s lots of fun!

Turn off the water! Do you know that toilets can waste twenty to forty tons of water an hour? In a year, that would fill a small river! In environment clubs, students mend those broken toilets.

We love our environment. Let’s work together to make it clean.

6. Environment clubs ask students ______________.

A. to run to school every day

B. to take exercise every day

C. not to forget to take cars

D. not to throw away lunch bags

7.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e students usually have lunch ___________.

A. at school

B. in shops

C. in clubs

D. at home

8. On a no-car day, ________________ will take a car to school.

A.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B. only students

C. neither students nor teachers

D. only teachers

9. After students mend toilets, they save _____________.

A. a small river

B. a club

C. a lot of water

D. a toilet

10. The writer wrote the passage to ask students to __________.

A. clean school

B. make less pollution

C. join clubs

D. help teachers

Part D .Translation (2*10)

1.“ 比赛快开始了吗?”“10分钟之后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不再年轻时,你想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可能会很冷,我们下次再去那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班的学生比其他班的学生更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我感觉好的话,我就会去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昨天睡过头了,所以今天没去上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个周末你打算做什么,如果天气好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不应该总是熬夜看电视,对身体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他建议我去看医生.她建议我去休息一下.他们给了我很多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一点也不喜欢吃肉,所以不要再叫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一条红领巾有(_____)个角。数学书的封面有(____)个直角。 2、把18个面包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________个面包. 3、450×80的积的末尾只有(____)个0。 4、1平角=________直角1周角=________直角=________平角。 5、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__)段,还剩(___)米。 6、钟面上9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_____角. 7、比直角大的角叫做(____),比直角小的角叫做(____)。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角。 8、观察正方体时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________)面。 9、是由________个和一样大的三角形组成的。 10、两位数乘一位数(不为0),积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没变D.无法比较 2、1分钟之内,小华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 A.跳绳40次 B.步行500米 C.做口算题10道 3、右面这个时钟比准确时间快10分,准确时间是( )。 A.9时45分 B.8时45分 C.9时05分

4、小红的身高是98厘米,小丽比小红矮4厘米,小丽的身高是() A.94米B.102厘米C.1米D.94厘米 5、下面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C.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 3、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个不同的乘法算式。() 4、9:30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直角。() 5、从一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三角形,一定还剩一个三角形。() 四、计算题。(10分) 3×4=2×1=4+4=5×3=35+18= 4×4=3×2=60+35=89-26=3×6= 2×8=3×4=6×5=19+21=75-36= 五、列式计算。(10分) 1、1、

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二年级数学 姓名得 分 一、填空。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距离时,可以用()作单位。 2.把6+6+6+6+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3.求4个5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是(),列乘法算式是()或()。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计算。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计算。 6.求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要用()计算。 7.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计算。 二、画图。 画出比下面线段长3厘米的线段。 三、列式计算。 1. 9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 2. 8是2的几倍? 3. 9的3倍是多少? 4. 54里面有几个9? 5. 9乘3的积是多少? 6. 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四、应用题。 1.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分给一年级26本,分给二年级38本,还剩下32本。分给两个年级一共多少本?学校买来图书多少本? 2.学校买来36盒粉笔,平均分给4个班用,每个班分到几盒?如果每班分给6盒,买来的粉笔可以分给几个班? 3.学校绘画活动小组有8人,科技活动小组有40人。 (1)科技活动小组的人数是(2)绘画活动小组比科技绘画活动小组的几倍?小组少多少人?4.学校果园有桃树6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9倍。 (1)苹果树有多少棵?(2)桃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数学第三册期末试卷 姓名得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6分) 6×3= 35÷7= 58-39= 72÷8= 54÷9= 56÷7= 9×5= 7×6= 21÷7= 6+3= 5×7= 30÷5= 63÷9= 18÷6= 14÷7= 81÷9= 7×7= 2×8= 4×8-9= 4×2+3= 64÷8×5= 36÷9÷2= 2×4×3= 4×6÷8= 42÷7×3= 4×2+3= 7×6-2= 5+3×6= 9-2×3= 32÷8×4= 二、填空。(20分) 1、在()里填上“米”或“厘米”。(3分) 小明身高125(),黑板长大约4( )。数学课本大约长24 ()。 2、在()里填上“时”、“分”或“秒”。(4分) 我们每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小方跑100米大约要16()。 看一集动画片要25()。脉搏跳78下大约要1()。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分) ()×6=30 5×()=20 6×()=36 ()×3=12 ()×4=16 ()×5=5 4、在○里填上“>”、“<”或“=”。(3分) 48 + 6 ○50 6 ×8 ○ 46 59秒○ 1分

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试卷 (监考教师念题一遍,12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 1、5米-100厘米=( )米6米+39米=( )米 2、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 )。 3、( )里最大能填几? ( )×8<65 ( )<5×9 30>5×( ) 4、2800克=( )千克( )克 6千克=( )克。 5、48÷8=( ),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 6、一个数千位上是9,百位上是2,其他位置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 7、大于989的:三位数有( )个,从( )到( )。 8、72里面有( ) 个9。54是9的( )倍。 9、两千里面有( )个百,( )个一千是—万。 二、是非审判庭。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5分) 1、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 ) 2、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相差900。( ) 3、计算8×7和56÷7时,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4、两千克米比两千克棉花重。 ( ) 2080。( ) 三、选择。(5分)

l.1300里面有( )个百。 A.3 B.1 C.13 2.除数是6的算式是( )。 A.24÷6=4 B.35+6=27C.5×6=30 D.17-6=11 3.下列不是长度单位的是( )。 A.千米 B.厘米C.米 D.克 4.1只青蛙四条腿,6只青蛙()条腿。 A.12 B.24 C.30 D.18 5、二年级同学大约重25()。 A.千米 B.千克C.米 D.克 四、数学高速路。(32分) 1、口算。(8分) 48÷8= 9×9= 3×6= 2×6= 8×3+4= 36+4= 56÷7=9+57= 21÷3+9=5×6= 18+60= 9×3=5×5= 38-18+25=41-2= 7×5-3= 2.用竖式计算。(15分) 786+4829 1090×9 75—46+31 6125÷6461+298+23 3、递等式计算。(9分) 418×6+3604 4180÷(119-115)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99)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次考试试卷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6分)以下是某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4月发布的某省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一部分: (1)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2)属于重金属污染的河段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3)造成总磷超标的主要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能导致水质恶化并发生“水华”现象。已知藻类含有化学式为C106H2630110N16P的物质,请你分析:上述哪个河段最有可能出现藻类大量繁 殖?____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5)请你举出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将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红褪色沉淀 C.分别点燃一小块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3.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或操作中,合理的是 A.KNO3晶体(NaCl):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成热的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CO2气体(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C.BaCl2溶液[Ba(OH)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D.O2(N2):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来源: 5.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 B.5:4 C. 4:1 D. 5:1 6.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稀有气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 测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知识根据地。(28分) 1. 3米-100厘米=()米 6米+49米=()米 2. 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 3. (1)上面一共有()个。 (2)根据图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4.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7,列成算式是(),读作()。 5.小丽在图画本上画了☆☆☆和一些○和△,其中○的个数是☆的5倍,○有()个,△的个数是☆的9倍,△有()个。 6.在里填上“+、-、×、>、<或=”。 4○9=36 3×4〇4×5 16+20○35 40○4=36 2×2○2+2 2×8+8○8×3-8 7.()里最大能填几? ()×8<65 ( )<5×9 30>5×( ) 8.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彩笔长10()妈妈身高1()62() 9. 数一数,试一试。(2分) 右图中有()条线段,一共有 ()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10.小明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7个大字,两天大约写了() 个大字。 二、是非审判庭。对的在()里画“√”,错的画“×”。(5分) 1、8+8+8=3×8=8×3 () 2、有三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6次手。() 3、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4、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5、“”这是一条线段。() 三、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1.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 ①有关②无关③不能确定 2. 一个三角板上有()个直角。 ①1 ②2 ③3 3.()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F的样子。 四、数学高速路(25分) 1.口算.(10分) 6×7= 9×9= 3×6= 2×6= 8×3+4= 36+4= 8×7= 2×2= 9+57= 3×4+9= 5×6= 18+60= 9×3= 5×5= 38-18+25= 41-2= 6×9= 8×5= 7×2= 7×5-3= 2.用竖式计算。(12分) 67+32= 46+28+23= 96-54= 82-37-12= 3.估一估,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50大,在它下面画“”。(3分) 12+49 78-29 13+28+15 五、我是小画家。(7分) 1. 画出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 用给出的一点画直角,并写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3.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称轴(只画一条)。 六、我会观察,我会猜。(3分) 七、素质加油站。(13分) 数学组作文组绘画组乐器组 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 正 组别数学组作文组绘画组乐器组 人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 1、25÷7=3……4读作:。 2、△÷8=3……□,□里最大是( ) 。△÷□=6……5,□里最小是( )。 3、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 )段,还剩( )米。 4、二(2)班有33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能坐5人,要租( )条船。 5、一个数从右边起第( )位是百位,第( )位是千位。 6、4030读作,二千零五写作 7、782<□81 □里可以填( )。 8、根据每组数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写: (1)270、280、290、、。 (2)996、997、998、、。 (3)108、207、306、、。 9、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做家庭作业用了25( ) 一块橡皮长3( ) 文具盒长大约2( ) 房间宽4( ) 10、在○里填上>、<或=。 3厘米○3分米5毫米○4厘米10厘米○1米 1米○9分米7毫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 11、钟面上( )点整和( )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二、判断: 1、24÷6=4读作24除6等于4。( ) 2、15÷2=6……3 ( ) 3、30个十等于3个百。( ) 4、量小蚂蚁的身长用毫米作单位。( ) 5、估算:206+292=500。( ) 6、一张长方形纸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80+60= 1300-400= 46+17= 81-18= 100-46= 65+27 = 93-14= 56+34= 300+3000= 1200-800= 47+39= 82-35= 7505-0= 45+36= 70-28= 27+43= 2.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O — 16, C — 12, Fe — 56, Cu — 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形态变化 B 、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 、有无新物质生成 D 、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食醋 D 、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作致冷剂 D 、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X 、 Y 元素化合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YX B 、Y 2X C 、 YX 2 D 、 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Fe C 、 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CO 2 D 稀有气体 11、 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 、 CO 2 B 、 CO C 、 N 2 D 、 CH 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没有颜色和气味 B 、难溶于水 C 、具有可燃性 D 、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 、沼气( CH 4 ) B 、赤铁矿( Fe 3O 4) C 、酒精( C 2H 5 OH ) D 、石灰石( CaCO 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He 和 H 2 B 、 O 和 N 2 C 、CO 和 CO 2 D 、 CH 和空气 2 4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 、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植物油中 C 、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 、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浓度 17、25℃时,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人教版2015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2)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人教版2015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2) 一、填空题(23分) 1、6只小动物聚餐,每一位一双筷,需要( )根筷。 2、东东家到学校有905米,约是( )米。 3、把7903、7930、9730、97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4、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最高位是百位的数是( )位数。 5、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是8,十位上是5,其它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读作( ) 6、拉抽屉是( )现象 7、☆☆☆☆☆☆☆☆☆☆☆☆☆,13个☆,每4个一份,分成( )份,还剩( )个。列式为 ( ) 8、□÷6﹦□……□,在这道算式中,余数最大是( );□÷□﹦3……2,除数最小是( ),当商是3时,被除数是( ) 9、○▲□○▲□○▲□○……第20个图形是() )。 12+8=20 20÷5=4列综合算式是( 10、35个小朋友坐船,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 )条船。 11 列式为(□÷□﹦□……□) 12、与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二、判断(5分) 1、路上行进中的小车,小车运动是一种平移现象.( ) 2、把24颗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一定是4颗。 ( ) 3、5月份有31天,它有4个星期多3天。 ( ) 4、1999添上1就是2000。 ( ) 5、二年级的小雨不是男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 )

三、选择题。(5分) 1、在数字图案0、1 、 2、 3、 4、 5、 6、 7、 8、 9、中,轴对称图形有() A、2个 B、3个 C、4个 2、用一堆小棒摆□,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根。 A、1根 B、2根 C 、3根 3、袋里的糖果在10~20之间。平均分个3人剩一颗,平均分个5也剩 一颗,袋里有()颗糖。 A、12颗 B 、15颗 C、 16颗 4、从63里面连续减9,减()次结果是0。 A、7 B、8 C、9 5、有语文、数学、品德三种书,小明、小丽、小红各拿一本;小明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小红拿的是()书。 A、数学 B、语文 C、品德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72÷9= 6×7=6+3÷3= 27÷3 56÷7= 9+57=12-4÷2= 82-9= 5900-2000= 1600-700= 120+50= 54÷6= 2、笔算(8分) 38÷9= 53÷7= 47÷5= 30÷6= 3、脱式计算(12分) 64-40÷8 16÷4×2 73-26 + 35 (72-18)÷9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得分___________ 一、我会口算(共10分) 60-8= 5×9= 36-9= 57+9= 30+70= 76-40= 8×4= 7×5= 70-7= 35+8= 9+44= 5×4= 9×6= 24-7= 3×8= 5×8-20= 4×9+4= 32-20+50= 7+20-3= 二、我会填。(每空一分,共28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①一块橡皮长约6()②长颈鹿高约3() ③一本语文课本厚约2()④一座楼房高12() ⑤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⑥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120()。 2.)小丽的身高是83厘米,小兵身高1米,小丽比小兵矮()厘米。 3.)6+6+6+6=()写成乘法算式是()读作( ); 4.)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 5.)你能用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 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6.)2和7的和是()2个7的和是(),2个7的积是() 7.) 8.)在○里填上“﹥”、“﹤”或“=”。 26○17+18 31﹣8○3×7 100厘米○98米9.)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60 42>()×6 27>4×() ()×5<36 70>9×()()×3<22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4个3列成加法算式是()。 ①3+3+3+3 ②4+4+4 ③4×3 2.)明明有3件不同的衬衣,2条颜色不一样的裙子,一共有()种穿法。 ①5 ②6 ③3 3.)下列图形中,有二个直角的是()。 ① ② ③ 4.)下列线中,线段是()。 ①②③④ 5.)可以用测量物体长度单位的是()。 ①时②角③分④米 四、我会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90-54= 38+44= 38+59= 60-27-9= 100-(42+19)= 86-(52-28)= 学 校 : 班 级 : 姓 名 : 装 订 线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期中模拟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重要的作用 D.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颜色的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沉淀生成D.有发光发热现象 3.北京市某温泉的水质为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是一种纯净物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 4、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烧瓶 D、烧杯 5.下列有关规范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它试剂 B.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不得用手接触药品,更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实验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6.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做化学反应容器的有()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量筒 7、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蓝墨水 B、蒸馏水 C、煤 D、啤酒 8、在过滤时,必须要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玻璃棒、烧杯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烧瓶、漏斗、玻璃棒 D、试管、试管夹、烧杯 9、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10、阅读下文: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经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 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液体状稀硫酸反应,则属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的 是() A、无色 B、有臭鸡蛋气味 C、比空气重 D、能燃烧 11、一杯混有泥沙且硬度较高的水,使它净化并变成软水的操作有: 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淀③蒸馏,正确的顺序应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1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1)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我会口算(共10分) 60-8= 5×9= 36-9= 57+9= 30+70= 76-40= 8×4= 7×5= 70-7= 35+8= 9+44= 5×4= 9×6= 24-7= 3×8= 5×8-20= 4×9+4= 32-20+50= 7+20-3= 二、我会填。(每空一分,共28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①一块橡皮长约6()②长颈鹿高约3() ③一本语文课本厚约2()④一座楼房高12() ⑤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⑥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120()。 2.)小丽的身高是83厘米,小兵身高1米,小丽比小兵矮()厘米。 3.)6+6+6+6=()写成乘法算式是()读作( ); 4.)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 5.)你能用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 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6.)2和7的和是()2个7的和是(),2个7的积是() 7.) 8.)在○里填上“﹥”、“﹤”或“=”。 26○17+18 31﹣8○3×7 100厘米○98米9.)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60 42>()×6 27>4×() ()×5<36 70>9×()()×3<22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4个3列成加法算式是()。 ①3+3+3+3 ②4+4+4 ③4×3 2.)明明有3件不同的衬衣,2条颜色不一样的裙子,一共有()种穿法。 ①5 ②6 ③3 3.)下列图形中,有二个直角的是()。 ① ② ③ 4.)下列线中,线段是()。 ①②③④ 5.)可以用测量物体长度单位的是()。 ①时②角③分④米 四、我会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90-54= 38+44= 38+59= 60-27-9= 100-(42+19)= 86-(52-28)= 学 校 : 班 级 : 姓 名 : 装 订 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二)

2013年春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二)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我会填(24分) 1.一个数由3个千、5个十、2个一组成,这个数是(),它是一个()位数,读作()。 2.用0、6、1、5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 的数是()。 3.与3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5.希望小学有学生803人,其中女生395人,男生大约有()人。 6.推抽屉是()现象,直升机的螺旋桨转动是()现象。 7.35是5的()倍,27是()的3倍。 8.□里最大能填几? 6×□<31 90-35>8×□ 600>□99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0 ()()()()10.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只鸡重1998() ,约2()。 11、找规律填数。1,2,4,7 ,11,(),()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 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5320 B.1000 C.5200 D.4008 2. 1千克铁与1 千克棉花比较,()重。 A.铁 B.棉花 C.一样 D.不一定 3.45÷3 读作() A.45除3 B.45除以3 C.3除以45 4.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接着画的图形是()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3.一个2分硬币重约1克。() 4.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万位。() 四、我会算(8+9+8=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8÷8 = 8×9= 320+70=52-(22+9)=56-29= 26+52= 170-90= 6320-320= 2.脱式计算。(9分) 48÷(2×3) 14+49÷7 850-(360+90)=== === 3、估算。598+105≈114+289≈294+313≈(6分)986-405≈ 519-190≈ 705-614≈ 4、列式计算。(8分) (1)72除以42与33的差,商是多少? -36 ÷9 ×8 +47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16分) 18÷6= 6×5= 64÷8= 87-9= 7×9= 63-9= 4×9= 63÷9= 50-8= 54÷9= 78-50= 9×8= 55+9= 42+7= 73+8 = 25+18= 二填空。(16分) 1、()九二十七七()五十六五()四十五 2、8个6是(),45里面有()个5。 3、8×7比8×6的积多() 4、把6×8=48改编成两道除法算式是()和() 5、29÷5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6、在一道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都是7,余数是3,被除数是()。 7、35÷7=(),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三、从63、9、8、7 中选三个数,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4分)()×()=()()÷()=() ()×()=()()÷()=() 四、判断题。(对的在()里打"√",错的打"×")(6分) 1、求6的5倍多少?列式是6 × 5。() 2、计算7 × 3和21÷3用同一句口诀。() 3、6 × 3表示6个3连加。() 4、()× 5<45括号里最大能填8。() 5、一个正方形桌面有4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3个角。() 6、在一个三角形中,加画一条线就增加了两个直角。() 五、用竖式计算。(6分) 33 ÷ 6= 9 ×7= 20 ÷5= 17 + 64= 62 -23= 73 ÷ 8= 六、把下面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2分×4=8分) 1、计算5 × 7应想乘法口诀() ①七八五十六②五七三十五③五五二十五 2、求8是4的多少倍?列式为() ①8 ÷ 4 ② 4 × 8 ③ 8 × 4 3、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要用几个筐? ①用了3个筐装。②平均每个筐装5个。③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4、36 ÷ 7的计算结果是() ①5......1 ② 6......1 ③ 1 (6) 七、()里最大能填几?(6分) 8 ×()<30 ()× 7<67 6 × 5<25 4 ×()<13 ()× 9<73 ()× 5<39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 一. 选择题 1. 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生产基地已在天津建设。若该火箭燃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则应选用的燃料为( ) A. 氢气 B. 甲烷 C. 汽油 D. 乙醇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纸张燃烧 C. 冰雪融化 D. 瓷碗破碎 3. 据报道,“第三代”瓷珠圆珠笔问世。该圆珠笔的球珠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使球珠的耐腐蚀、耐磨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氧化锆的化学式为2ZrO ,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5 4. 北京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83H C ),则丙烷属于( )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5. 下表所示的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其中呈酸性的是(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 D.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氯原子带有7个单位的负电荷 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 C.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 10.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 H CO O H C 222 42223++点燃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B.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24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各组药品,可用于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 4FeSO Cu Zn 、、溶液 B. 4ZnSO Cu Fe 、、溶液 C. 4ZnSO Cu 、溶液、4FeSO 溶液 D. 4ZnSO Fe 、溶液、4CuSO 溶液 12.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其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1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碱类 B. 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C. 酸溶液遇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D. 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4. 下列有关化学肥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氨水和硝酸钠不可作氮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口算。(0.5×20=10分) 二、填一填。(1×46=46分) 1.1时=( )分 1时40分=( )分 80秒=( )分( )秒 1分8秒=( )秒 2.小华站在教学楼前,面向南,向左转,面向( )方。 3.一个数比32大,比40小,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 4.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 )。 5.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小华跑30米用6( )。 (2)王刚每天午休1( )。 (3)一场足球比赛90( )。 6.算式20÷4=5中,20是( ),4是( ),5是( ),表示( )。 7.在○中填入“<”“>”或“=”。 6×3○15 7×4+7○35 5+5○5×5 39+15○35+19 35○4×8 27+3○27+9 8.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9×5+9=□×□ 7+8+9= □×3 86-68=9×□ □×□=20+□ 9.□里最大能填几? □× 8<33 3 ×□<28 48>□×9 10.6个3相加的和,列式( ); 35里面有( )个5,列式( ); 4的8倍是( ),8是4的( )倍,( )的5倍是10; 比48少19的数是( ),48比19少( ) 11.☆☆☆ ☆☆☆ ☆☆☆ ☆☆☆ ☆☆☆ ○○○ ☆比○多( )个,( )的个数是( )个数的( )倍。 12.看图写算式。 ◆◆◆◆ ◆◆◆◆ ◆◆◆◆ 乘法算式: ,表示( )个( )相加的和是( )。 除法算式: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13.选择以下任意两个或几个,写出得数个位是8的算式。 6 14 69 8 37 29 51 三、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 ”。(1×5=5分) 1、把10本书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5本。( ) 2、28是7的4倍,也就是28里面有4个7。( ) 3、面向西的时候,右边是北,左边是南。( )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2020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2020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20分) 1、四千五百零六写作( ),七千四百三十六写作( )。 1005读作( ),4080读作( ) 2、4个百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3个千、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 3、拉抽屉属于( )现象,电扇转动属于( )现象。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苹果中80( ) ,小丽身高125( ),小明体重30( ) ,教室的长8( )。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011 889 998 911 1101 ( )>( )>( )>( )>( ) 6、用6 1 0 4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最小的一个数是( )。 7、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是( )、( ),和是()。 8、一万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在( )位上。 9、一个台灯的价格是98元,爸爸买了两个台灯,大约一共花了( ) 10、写出5002前面的四个数( ) 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中。(10分) 1、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000( ) ①克②千克③吨 2、看一场电影的时间大约是( ) ①2小时②20分③200秒 3、下面( )是质量单位①米分米厘米②时分秒③千克克

4、3000可以看成( ) ①30个千②30个百③30个十 5、所有( )大小都是相等的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三、判断题(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 (2)直角一定比锐角大。 ( ) (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到一个四位数,也可能得到一个三位数。( )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铁比棉花重。 ( ) (5)2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2500。 ( ) 四、算一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 54十6= 72÷8= 76-48= 9×8= 45十9= 6×5 = 27÷3=7×9-20= 4×4=20÷5= 64÷8÷2= 6500-1500= 400-40= 8×5十8= 350十650= 23十7×4= 2、笔算(8分) 470十430= 900-480= 850-190= 550十450= 五、文字题(8分) 1、比653多87的数是多少? 2、7053比5687多多少?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命题:山东省数学教研组联合编写 ) 班级: 姓名: 得分: 评价等级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在相应的等级上划“2” 一、我会认真思考,填一填。(共 佃分) 1、3X 8=(),读作( ),表示()个()相加,也 可以表示()的()倍是多少。 2、 每支蜡笔2元钱,买6支蜡笔要( )元钱 3、 1 9 ? 1cm 2 3 4 5 8 7 11即训川|111 川唧呦llll|llil|ll 【i|l 皿 1川|111] III 文具刀长( )厘米 小铅笔长( )厘米 4、1时30分=()分 80分=()时( )分 5、当你面向南时,你的右边是( )方,你的左边是( ) 方。 6、请填上合适的单位。 ★保密★ 爸爸每天工作8 () 彩笔长10 ()。 课间休息10 () 妈妈身高1 ( ) 68

、我是小小裁判员。(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 1、 3个4相加的和是13。 ( ) 2、 老师身高大约是170厘米。 ( ) 3、 角都有一个端点,两条边。 ( ) 4、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半圈。 ( ) 5、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 二、我是小小神算手,仔细算一算 1、 直接写得数。(共10分) 2X 6= 8 X 3= 3 X 6= 5 X 7 = 9 X 8= 9X 7 = 7 X 8= 4X 6= 9 X 7 = 3X 9 = 2、 ()里最大能填几。(共6分) 3 X ( ) v 21 ( ) X 5V 36 7 X ( ) v 50 20-4O 27 - 9 60分O 1时 (共 6 分) 4O 2=8 7O 2=14 5X( )< 7 X 7 3 X )v 2X 5 ()X 9v 8X 8 3、在下面O 里填上“〉” <”或“=”。(共 6 分) 21 + 33064 18-6 01X 3 4、在O 里填上 2 O 3=6 3 O 7=21 75-20 O 55 1米O 99厘米 +” 或 “-” 16O 8=24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 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提示:白色 CuSO4粉末遇水变蓝)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和 CO,一定没有 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 CO2和 H2,一定含有 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可能含有 CO,一定没有 H2 D.原混合气体中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CO2 【答案】C 【解析】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根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增大,可知混合气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说明通过氧化铜未生成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但不能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因为在①中生成了CO,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一定没有氢气。故选C。 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25% D.40% 【答案】C 【解析】 【详解】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镁, 24g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24 24g100% 4.8g 120 ??=,硫酸根的质量=42g-4.8g-19.2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 质量= 96 19.2g100%19.6g 98 ÷?=,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19.6g19.6%=100g ÷; 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82.2g –(100g-19.6g)=1.8g;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 16 1.8g100% 1.6g 1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