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系统规模不等,分为五个层次 B.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C.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D.太阳系成员各行其道,自转周期相同

2.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个炽热的、不断运动的气体球 B.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11年一见的黑子

C.太阳辐射是地球全部能量的来源 D.每年7月初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比1月初大

3.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相同的地点,自转速度相同 B.经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自转线速度越大,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D.公转速度最快时,昼夜更替周期最短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部。读下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信风影响,两地夏季降水较少 B.受纬度影响,两地冬季气候温暖

C.受地形影响,甲地气温年较差高于乙地 D.受西风影响,甲地年降水量低于乙地5.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温暖广阔,珊瑚礁发育良好 B.地形复杂多样,风力地貌广布

C.植被覆盖率高,常绿阔叶林为主 D.地势高差较大,河流流程较短

阅读图表,完成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应防范滑坡、泥石流

灾害的发生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7.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回答8--11题。

8.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②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③气温低,蒸发弱

④土壤粉沙性强,含水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东北地区耕地过湿加重了春涝程度,因为

A.土壤含水已接近饱和状态

B.山间洼地多,排水不畅

C.降水过多,地表径流增加

D.多条河流发生凌汛

10.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A.GPS

B.GIS

C.RS

D.3S

11.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GIS,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①降水量分布图②水系分布图③地形分布图④土壤类型分布图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深圳气象台发布:强台风“天兔”中心21日21时位于深圳东南方约600千米的洋面上,风雨区半径约300千米左右。预计“天兔”将以20千米左右的时速向西北方向移动,未来将影响深圳。回答12--13题

12.台风“天兔”的风雨区开始影响深圳的时间约为

A.22日0时

B.22日12时

C.23日3时

D.23日15时

13.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水平气流为顺时针方向辐合运动

B.在沿海登陆可能诱发海啸、风暴潮灾害

C.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影响严重

D.对我国东部造成的经济损失,北方大于南方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图左为第四、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乙——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丙——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D.丁——岩浆活动、流水沉积

15.图右中字母分别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的过程。图左中丁地的岩石类型对应图右中的

A.a或b B.b或c

C.c或d D.d或a

16.关于图左中四地所在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河流蒸发是当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B.乙地区降水丰富,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C.乙、丙是四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

D.东南季风参与甲、丁两地的水汽输送

读下表,回答17题。

序号日期震中位置所属区域震级震源深度(千米)

①9月24日27°N,65.5°E巴基斯坦7.8 40

②5月24日23°S,177.1°W汤加以南海域7.6 15

③4月19日46.2°N,150.9°E千岛群岛7 100

④4月6日 3.5°S,138.5°E印度尼西亚7 70

⑤1月5日55.3°N,134.7°W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域7.8 10

17.关于表中五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④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②⑤震源均位于软流层以下

C.②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①⑤震级相同,震中距相同的地点烈度相同

读图甲“某区域水系图”和图乙“沿汉中-西安一线剖面图”,回答18--19题。

18.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结合图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是汉水和丹江的流域范围

B.汉水流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流域

C.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西向东降低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集水区的范围缩小

19.关于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谷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处山地是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③处平原是断层陷落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④处黄土地貌经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

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温带草原带④温带荒漠带

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21.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A.垂直地带性——气候 B.纬度地带性——热量

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 D.经度地带性——水分

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 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23.图中天山山脉大致为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25.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

C.③-冻雨与风沙 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新疆喀什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于6月10日至8月10日到图10所示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同学们某日20:30到达A地时已华灯初上,而自己的家乡此时依然天空明亮。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4分)

(2)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考察期间,B地(21°N)昼长的变化情况。(3分)(3)同学们在B地(21°N)与当地学生交流时,看到他们记录的B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下图)。据此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3分)

27.图甲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2分)

(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2分)

(3)图乙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选择填空)。(2分)

(4)说出同学们在M处附近考察时容易遇到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8.下图为“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3分)

(2)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4分)(3)说出9月10日06时城市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3分)

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是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4分)

(2)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的影响。(4分)

(3)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2分)

3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尼罗河的支流青尼罗河因含沙量大而得名,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含沙量大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甲地气候高温少雨的主要原因。(6分)

2020秋高三地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6)

4℃ 6℃ 12℃ 10℃ ④ ① ② ③ 8℃ 100 80 120 140 160 120 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某学校(110°E )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 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 竿OP ,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 ’,通过tga =OP /OP ’算出正午 太阳高度a 。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正午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 .12:00 B .12:40 C .11:20 D .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迸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 A .英国伦敦 B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 C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 D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 右图示意某地区的温压场分布,实线为该地 10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单位:m ),虚线为近 地面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④地的近地面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4.图示近地面各点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右图是某城市6月22日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能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城市可能是( )

A.悉尼 B.新加坡 C.南京 D.开普敦 6.右图中,甲、乙区域和A、B两点地叙述,正确地是 A.6月22日最高气温出现在甲区域 B.乙区域为热量亏损,全部是黑夜 C.地面温度最大值出现在A点所对应地时刻 D.B点所对应地时刻为日出之时 2019年1月27日,西安阴,大风降温,无降雪。1月28日,欣宝随其父亲从西安出发驾车去长安区秦岭北麓“南山温泉”度假酒店去游泳、泡温泉。据此回答7-8题: 7、2019年1月27日西安所经历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8、西安27日无降雪的原因是 A冷空气较弱 B西安空气干燥,湿度低 C暖空气较弱 D西安位于冷空气的下风向 饱和水汽是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够容纳地最大水汽.下图示意饱和水汽与气温的关系,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有关饱和水汽与气温关系地叙述,正确地是 ①气温越高,饱和水汽越大 ②气温越低,饱和水汽越大 ③气温越高,饱和水汽随温度地变化率越大 ④气温越低,饱和水汽随温度地变化率越大

海淀区2018届高三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地理2018.1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图1表示“2017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密度”。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A.科威特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发达国家均出现人口负增长 C.俄罗斯人口增长特点导致就业压力大 D.尼日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属过渡模式 2.图示国家中 A.中国因消费水平高,环境承载力小 B.俄罗斯因人口密度最小,环境承载力最小 C.日本因地域开放程度高,人口合理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大的国家人口密度均大 图1 2017年10月29日,第二十八届世界人口大会在南非举行,大会关注人口迁移问题。人口重心变动可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图2为“南非人口密度及人口重心变动图”,图3为“南非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图3 3.南非人口稠密地区 ①终年温和湿润②均为凉爽的高原③开发历史早④农业基础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4.依据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变动情况,推断南非的人口迁移 A.从西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 B.主要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 C.从内陆地区迁往沿海地区 D.主要受区域资源开发的影响

图4为“我国东部某地区2015年城镇体系结构及2030年城镇体系结构预测图”。读图,回答5、6题 图4 5.预测2030年该地区城市体系结构,需借助的地理信息主要有 ①水源及植被覆盖率②土壤类型③人口增长与分布数据④城市规划方案⑤区域产业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6.根据预测,到2030该地区 A.Ⅰ型小城市数量最多 B.中等城市数量增加最多 C.城市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东部地区城市化速度较快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应用于大气污染研究及城乡规划。读图5“华北某大城市远郊区相关信息图层”,回答7-9题。 图5 7.PM2.5浓度 A.自东向西逐渐减小 B.在重要居民点均超过340μg/m3 C.低值区人口密度小 D.在高速公路沿线变化幅度最大 8.图中 A.休闲商业区16点以后人流量减少 B.石化工业区冬季对居民区影响更大 C.高端制造业区邻近居民区利用廉价劳动力 D.都市农业区主要发展粮棉种植 7.据图判断,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该大城市中心城区的 A.西北方 B.东北方 C.南方 D.东方

2018北京市海淀区初一(上)期末地理

2018北京市海淀区初一(上)期末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 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内 1.(2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2.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读“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第2、3题。 甲、乙、丙三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甲地和乙地B.甲地和丙地 C.乙地和丙地D.甲、乙、丙三地 3.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东北方 4.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出行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回答第4~6题。 ①2020年7月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举行,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家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 ②东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日本皇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东京市城市地图”; ③小军打算去上海迪士尼游玩,他选用了“中国地形图”; ④兰兰不想出国,想利用假期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她选用了“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出行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回答第4~6题。

①2020年7月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举行,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家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 ②东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日本皇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东京市城市地图”; ③小军打算去上海迪士尼游玩,他选用了“中国地形图”; ④兰兰不想出国,想利用假期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她选用了“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下列是小军从“中国地形图”上描画下来的图例,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常年河、湖 B.水库C.港口D.公路 6.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出行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回答第4~6题。 ①2020年7月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举行,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家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 ②东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日本皇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东京市城市地图”; ③小军打算去上海迪士尼游玩,他选用了“中国地形图”; ④兰兰不想出国,想利用假期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她选用了“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如果上述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政区地图B.东京市城市地图 C.中国地形图D.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据此,回答第7、8题 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边城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据此,回答第7、8题 能解释文中描述现象的是() A.人类填海造陆B.海平面的上升

(完整版)潍坊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 一、选择题 某日,潍坊(36.5°N,119°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日潍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5°,他们还测得该日潍坊的日落时间比昨日早了3分钟。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潍坊市() A.日出方位为东南方 B.正午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大 C.日落时间比北京晚 D.昼长夜短,但昼长在变短 2.该日潍坊日落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18:00 B.17:40 C.18:20 D.19:00 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A.北部盐度高于南部 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表层盐度夏季高于冬季 D.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4.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①围湖造田②入湖河水减少③降水少,蒸发旺盛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死海湖区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 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髙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D.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在低温的冬夜,裸露而松散的土地上,有时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也称为“霜柱”),它是潮湿土壤中的水分沿着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在地表遇冷凝结而成的。

东城区2018-2019高三地理期末试题

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地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作答在试卷上。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4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2018年11月5~10日,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有 12个主宾国。图1为12个主宾国分布示意图。读图1,回答第1~4题。 图1 1. 12个主宾国 A.有3个国家濒临北冰洋 B.地跨世界七个大洲 C.多数国家位于热带地区 D.多数国家位于东半球 2.墨西哥 A.位于南非西北方向 B.地跨4个时区 C.属于北美地区 D.位于太平洋板块 3.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减小 B.日出东北方向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英国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4.图2中著名景点与主宾国连线正确的是

甲(塔桥)乙(基督山)丙(库库尔坎金字塔)丁(红场) 图2 A.甲-德国 B.乙—巴西 C.丙—埃及 D.丁—加拿大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1号”和“嫦娥2号”获得了大量月球表面影像;“嫦娥3号”月球车在月球着陆并工作31个月,经历了31个昼夜变化,获得了大量月面物理化学环境的数据。“嫦娥4号”于2018年12月发射,是世界上首次于月球背面软着陆;为了维持“嫦娥4号”与地球间的正常通讯,5月21日先行发射了中继卫星“鹊桥”。读图2,回答第5~7题。 图2(注:图中虚线示意电磁波) 5.“嫦娥2号”获得了全世界最清晰的月面图,这主要利用的是 A. 全球定位技术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云技术 6.“嫦娥3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经历了巨大的昼夜温差变化。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原因有 ①月球昼夜交替的周期长②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③月球表面没有海洋与植被④日月距离变化较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在“嫦娥4号”之前先发射“鹊桥”的原因是 A. 月球背面光线太暗 B. 月球背面距离地球太远 C. 月球背面通讯不便 D. 为“嫦娥4号”提供能源 2018年6月3日,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富埃戈火山猛烈喷发。据此回答第8~10题。9. 富埃戈火山喷出熔岩最可能来自 A.地壳B.上地幔C.岩石圈 D.下地幔 8.富埃戈火山喷发形成 A.岩溶地貌B.峡湾地貌 C.熔岩地貌 D.雅丹地貌 10.近两年,全球火山活动频繁,这会使全球气候变暖趋缓。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B.能够使地面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D.对地面保温作用减弱

2019年海淀区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9年1月27日,某中学组织学生从北京出发,乘坐高铁前往昆明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读图1,回答第1-3题。 1.估算郑州东至武汉段高铁平均运行速度约为 A. 120千米/小时 B.180千米/小时 C.280千米/小时 D.380千米/小时 2.到达昆明时正值日落,此时北京已万家灯火。昆 明日落较晚是因为其 ①位置偏西,存在时差②纬度较低,昼长较长 ③海拔较高,昼长较短④降水较多,日照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图中 A.4、5月份华北平原季节性积雪融化,河流迎来春汛 B.7、8月份,长江三角洲正值梅雨季节,降水量丰富 C.石家庄到长沙段,跨越中温带、暖温带以及亚热带 D.长沙到贵阳段,沿途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图2为我国某水库最高控制水位及多年平均水位的海拔随季节变化图(单位:米)。最高控制水位是指综合水库灌溉、发电效益及水库运行安全等因素,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死水位是指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读图,回答第4、5题。 4.该水库5-7月的最高控制水位较低是因为该时段 A.上游灌溉需水多B.下游防洪压力大 C.流域内降水量少D.库区内蒸发量大5.该水库可能位于 A.青海省东部 B.浙江省西部 C.甘肃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O0C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图3是某年2月4日-6日我国部分地区霜冻线分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8题。

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内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断④地球卫星照片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③→①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0和东经1600 经纬网示意图”,回答第2、3题。 2.甲、乙、丙三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 甲地和乙地 B. 甲地和丙地 C. 乙地和丙地 D. 甲、乙、丙三地 3.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A. 西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南方 D.东北方 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出行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回答第4~6题。 ①2020年7月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举行,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家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

②东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日本皇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东京市城市地图”; ③小军打算去上海迪士尼游玩,他选用了“中国地形图”; ④兰兰不想出国,想利用假期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她选用了“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4.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下列是小军从“中国地形图”上描画下来的图例,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 常年河、湖 B. 水库 C. 港口 D. 公路 6.如果上述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 A. 世界政区地图 B. 东京市城市地图 C. 中国地形图 D. 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据此,回答第7、8题。 7.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 A.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边城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8.能解释文中描述现象的是 A. 人类填海造陆 B. 海平面的上升 C. 地壳运动 D.生物生活习性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地理元素。图2所示的枕头上就有世界地图,读图,回答第9~11题。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是由协作校中的##中学出的。主要考查必修1和中国地理,从整个试卷来看,表述图文并茂,试卷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表 述的图象和文字两大系统。试题的综合性较强,试卷中考查学生对 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所占比重较大,学生如果只是凭 借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很难得分的,只有真正通过理解相关知识之后,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试卷中涉及到的地理图表类型有统计图、气候 类型图、坐标图、景观图、示意图、过程变化示意图、区域局部图等,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能力的试题占66分,其中单项选择题有12 幅共占18分,综合题有12幅,共占50分,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以难易度较难------特别是对我 们的学生来说,思维量较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试卷中的选择题和结合题来看:得分率都不高,特别是选择题得分率偏低,好象学生的答案都是乱猜的;而综合题部分,学生在 答题中缺乏灵活性,得分率只有40%左右。 单项选择题得分率较低的是第3、5、6、10、11、15、16、17、19、20、21、22、24、25题(以地球运动和地球上的水、大气为主)。综合题得分率较低的为第26和28题。从学生的卷面情况分析,学生答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审题和读图不仔细,区域定位不正确导致失分多。综合题28 题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并不是第28题的难度太大,而是因为学生审 题和区域定位不正确所致。

4、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大多数 学生面临着的问题,因为不能完全读懂图而导致错误。如何从图表 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 5、答题方法和技巧欠缺,文字表达能力差,特别是不能灵活运 用地理术语。因语言表达不准确规范而失分的现象也较严重。 三、今后的复习策略和建议: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仍然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对照考纲、抓住考点,全面、系统地复 习基础知识,不留死角、盲点,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用新考查方式 进行命题的相关题目。 2、加强训练,培养能力。加强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的教学指导,在平时教学和试题讲评中要注意同一知识的“变位” 和“变式”,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拓展、延伸、发散, 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在举一反三的同时,重视规律性原理, 普遍性法则的教学。 3、加强学生读图、用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图、用图能力的教学,尤其要重视新图,教会学生去 如何判读各类地图。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图文并重”、“图文互换”,教师要多浏览相关试题网站,关注新图题,及时下载后指导 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讲评,教会学生读图。 4、要教会学生审题和答题。在平时的练习和测试的讲解中,要 注意教会学生审题和规范学生答题,这也是学生得分的关键。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审题和答题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以后,在各种 考试中遇到同样类型的题,学生也就会沉着冷静的答出高水平的题,从而为高考加分。 5、复习中渗透热点复习。结合平时的时事热点内容,联系地理 实际内容来考查学生相关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 高三地理组

2020届高三期中考试试题(地理)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三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2.第I卷完成后,请将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试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原坐落在天山中部山间盆地,开都河在草原上蜿蜒穿过,素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每年9-10月,夕阳直落在九曲十八弯中轴线,在九曲十八弯上可映出九个太阳,美不胜收,蔚为壮观。下图示意9月27日一摄影师于该地某处(43°N,84°E)拍摄的日落美景。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2.该摄影师拍照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为 A.(2°N,20°E)B.(2°N,5°W) C.(2°S,20°E)D.(2°S,5°W) 下表为①②③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3~4题。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③② 4.若③地为烟台,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

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塌陷地貌。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读图完成5~6题。 5.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45米B.55米C.105米D.125米 6.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A.甲B.乙C.丙D.丁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 8.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 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2018年海淀区高三地理一模试题和答案解析(高清)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地理 2018.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4分) 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同学利用寒假开展研究性学习,对郊区某村落实施考察,使用小型无人机对村落进行拍摄(图1左),并绘制地图(图1右)。考察中发现村民利用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读图,回答第 1、2 题。 1.图中 A.民居占地面积约8千平方米 B.灌溉水渠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C.聚落形态受气候和地形制约 D.拦水坝可实现水能梯级开发 2.地理小组的研究课题最可能是:基于无人机遥感进行 A.村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B.叶片光谱分析水稻估产 C.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 D.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现状调查 表1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回答第 3、4 题。 3.据表中资料推断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4.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山体海拔高度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图1

图2为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5、6 题。 5.图中地貌 A .主要因风力作用形成 B .所在地区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C .形成顺序是④③①② D . 岩石类型为变质岩 6.能减缓该地貌形成进程的是 A .气候异常,降水增多 B .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剧 C .地壳运动活跃度增加 D .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可燃冰是主要分布于深海、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图中水合物钻探区)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图3为我国局部海域海水等深线(米)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可燃冰 A .蕴藏于浅海大陆架,开采难度小 B .海底分布状况可用 GIS 技术进行普查 C .是清洁能源,其开发对海洋生物无影响 D .开发利用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8.五月份 A .曾母暗沙昼渐长夜渐短 B .我国南部沿海进入伏旱季节 C .珠江口的入海泥沙减少 D .海南岛上桃李芬芳 图4为“我国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基地的空间扩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9题。 9.该汽车企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展的主要目的是 A.寻求廉价劳动力 B.接近人才与科技 C.扩展市场规模 D.接近原料产地 图2 图3 图4

2019-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内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断④地球卫星照片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③→①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0和东经1600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读图1“某区域经纬网 2.甲、乙、丙三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 甲地和乙地 B. 甲地和丙地 C. 乙地和丙地 D. 甲、乙、丙三地 3.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A. 西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南方 D.东北方 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出行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回答第4~6题。 ①2020年7月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举行,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家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 ②东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日本皇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东京市城市地图”; ③小军打算去上海迪士尼游玩,他选用了“中国地形图”; ④兰兰不想出国,想利用假期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她选用了“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4.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下列是小军从“中国地形图”上描画下的图例,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 常年河、湖 B. 水库 C. 港口 D. 公路 6.如果上述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 A. 世界政区地图 B. 东京市城市地图 C. 中国地形图 D. 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据此,回答第7、8题。 7.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 A.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边城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d312833115.html,)/高三 〔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总结〕 高三地理期末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2010——2011年高三地理期末考试卷试卷从总体上说,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广,材料新颖,图表量大,材料类型选择多种多样,图文并茂,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解读地理材料的能力,但看似简单实则挺难;主观题的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大,试卷注重考查从材料情境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察学生对材料知识的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新高考命题的趋势。 二、试卷分析: 1、客观题作答分析 我校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56人,答得最好的同学做对18个题(共计36分)有3人,答得最差的同学做对3个题(共计6分)有2人,选择题平均分大约在20分左右。综合分析总体上有三类错误: 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区域定位不准确。

二是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三是混淆相类似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 2、主观题作答分析 我校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56人,答得最好的同学得到32分,最差的同学只得到5分,平均分在17分左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知识点混淆。 二是文字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内在的逻辑性,概念把握不清。三是审题能力差、解题不熟练,出现所答非所问和草草答题现象,反映在平时学习中缺乏一定量的训练和相应技能的积累。 三、教学建议: 针对本次分析结果,在接下来的高三地理复习中,我决定: 1、认真研究2011年考纲,依托教材,夯实基础,注意复习的有效性。注重主干知识网络结构的重复构建。在最后一百多天的复习中应将此定为基本的指导思想。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高考永恒不变的主题。 2、注意非选择题的训练,尤其是图表型习题的训练。本类型题目是重头戏,分值高,要求学生要认真审题与阅读材料,就设问指向从图表中或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3、加强解题方法指导,在日常的复习课和练习中加强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2200千米 B.1000千米 C.550千米 D.500千米 2.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 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 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活跃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 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中心位置:42°22′N,116°53′ E),海拔1010~1940米。55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86万亩,创建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图b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局部卫星地图(图中河谷地带林木稀少);图a为图b中一处风电铁塔的放大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林场人工种植的树种主要是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5.该林场河谷地带林木稀少的原因可能是 A. 地下水位高,盐碱化严重 B. 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C. 地形不利于机械化造林 D. 河谷以水田为主 6.图a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推断正确的是 A. 拍摄卫星位于风电铁塔东南上空 B. 拍摄于当地的上午 C. 风电铁塔位于图中地势最高处 D. 道路沿等高线分布 下图为杭州(30°N)沿海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3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回答7~9题。 7.若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甲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2018年海淀区高三地理一模试题和答案解析(高清)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地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 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同学利用寒假开展研究性学习,对郊区某村落实施考察,使用小型无人机对村落进行拍摄(图1左),并绘制地图(图1右)。考察中发现村民利用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读图,回答第1、2 题。 } 图1 1.图中 A.民居占地面积约8千平方米 B.灌溉水渠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C.聚落形态受气候和地形制约 D.拦水坝可实现水能梯级开发 2.地理小组的研究课题最可能是:基于无人机遥感进行 A.村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B.叶片光谱分析水稻估产 % C.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 D.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现状调查 表1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回答第3、4 题。 3.据表中资料推断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4.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②山体海拔高度③水汽来源方向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图2为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5、6 题。 … ` 5.图中地貌 A .主要因风力作用形成 B .所在地区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C .形成顺序是④③①② D . 岩石类型为变质岩 6.能减缓该地貌形成进程的是 A .气候异常,降水增多 B .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剧 C .地壳运动活跃度增加 D .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可燃冰是主要分布于深海、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图中水合物钻探区)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图3为我国局部海域海水等深线(米)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可燃冰 A .蕴藏于浅海大陆架,开采难度小 · B .海底分布状况可用 GIS 技术进行普查 C .是清洁能源,其开发对海洋生物无影响 D .开发利用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8.五月份 A .曾母暗沙昼渐长夜渐短 B .我国南部沿海进入伏旱季节 C .珠江口的入海泥沙减少 D .海南岛上桃李芬芳 图4为“我国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基地的空间扩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9题。 ; 9.该汽车企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展的主要目的是 图2 图3

高三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是学校命题,分值为100分,,试卷一共设置了两种题型共16个小题。11题单项选择题,共44分,5题综合题共56分。试题特点:1、以地理学主干知识考查为主,本套试题以考察地理学主干知识为主,突出地学的核心知识,都是学生最常见的知识,本次考试都有涉及,所以学生一定要重视基础;2、注重能力考查(图像形式多样),地理学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读图、析图的能力,图是地理学的载体,本套考题中图像形式多样,有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地图等,体现了注重读图能力的考查;3、试题符合目前学生的学习实际。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考生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沉淀严重不足,导致概念不清。 (2)读图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差。 (3)答题不规范,阐述能力差。 (4)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审题不准,不会用思维和方法答题,二卷失分严重。 (5)综合能力不足。 2、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学生不重视教材,只重视教辅资料,盲目地、大量地、“认真地”做题。 (2)平时学习只在乎结论的得出,不思考(或不重视)得出的过程和方法。 (3)太爱记文字(死记笔记,越记越死),不关注图表。导致图文结合能力差。 (4)只做题,不反思。 三、复习建议及实施措施 1、进一步夯实“双基”,完整学科知识结构 学生答题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不扎实,基本概念、原理理解不深刻的问题。下阶段主要针对学生没有掌握的或掌握情况不理想的知识点进行专题式强化教学。要进一步做好地理主干知识和原理的教学,强化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指导学生纲举目张,通过思维导图扎实掌握地理“双基”。并且指导学生整理小专题,使理论体系化。 2、强化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 加强识图、填绘图表技能的训练,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是掌握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的关键。要在头脑中形成“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东西半球及大洲、大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政区图”等重要的思维地图,熟悉中国分区图、世界各大洲图及经纬线与大洲和中国的关系,这是分析问题的重要基础。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的正确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学材料,特别是各种地理图表,精心设计出一些针对学生认知实际且有一定思维量的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分析图表,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各种统计图,也是承载地理信息的载体,就必须进行各种统计图的讲解和专练。常见的有直角坐标系统计图,三角形坐标系统计图,多轴坐标系统计图,

高三地理期中试题

咼三地理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分为选择题(第一部分)和非选择题(第二部分)组成。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 35小题,共14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图中岛屿皆为火山岛, 地质年龄从甲到乙渐老。 甲岛为世界著名 旅游目的地,最高处附近建有多个大型天文台。读 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岛屿东北侧降水少于西南侧 B. 图中岛屿岛上岩石多为花岗岩 D.图中岛屿所在区域每年 1月成为高压中心 2?甲岛成为现代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以下分析不 正确的 是: A. 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B. 离旅游客源地近 C. 交通等基础设施发达 D. 独特的热带海岛风情 3.以下对甲岛成为全球最佳天文观测地的分析,不 正确的有: B. 空气稀薄且洁净 C. 海拔高,大气扰动少 D.终年受 副高控制,天气晴好 近年全球环境变迁, 我国西北土地沙漠化情况严重, 致使台湾地区近年在飓风来临前或 东北季风盛行期间,也常出现地区性的沙尘事件。据此完成 4?5题。 4?中国西北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与下列自然和人文条件最直接相关的可能是. 乙:长期灌溉土壤盐渍化 丙: 开辟农田灌溉渠道 丁: 开辟道路交通网络 戊:扩大牲畜放牧范围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戊 D.甲丁戊 A.无光害及污染 甲:气候长期干旱缺水 C

5 ?上述台湾的地区性沙尘事件,最可能发生在: A. 河口滩地 B.山区崩塌地 C. 平原耕作地 D.内陆山区 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回答6?7 题。 6. 下列对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B. ②处为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成谷地 C. ③处为冲积扇,利于聚落形成与分布 D. ④处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7.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 横断山区 B.武夷山区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C.祁连山地 D.太行山区 第常繡紳出橄辭潑赫:空岩厨

2018海淀区高三地理一模试题和答案(高清)

2018海淀区高三地理一模试题和答案(高清)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地理 2018.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4分) 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同学利用寒假开展研究性学习,对郊区某村落实施考察,使用小型无人机对村落进行拍摄(图1左),并绘制地图(图1右)。考察中发现村民利用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读图,回答第 1、2 题。 1.图中 A.民居占地面积约8千平方米 B.灌溉水渠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C.聚落形态受气候和地形制约 D.拦水坝可实现水能梯级开发 2.地理小组的研究课题最可能是:基于无人机遥感进行 A.村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B.叶片光谱分析水稻估产 C.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 D.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现状调查 表1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 图1

资料。读表,回答第 3、4 题。 3.据表中资料推断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4.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山体海拔高度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图2为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读 图,回答第 5、6 题。 5.图中地貌 A .主要因风力作用形成 B .所在地区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C .形成顺序是④③①② 图 2

D.岩石类型为变质岩 6.能减缓该地貌形成进程的是 A.气候异常,降水增多B.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剧 C.地壳运动活跃度增加D.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可燃冰是主要分布于深海、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图中水合物钻探区)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图3为我国局部海域海水等深线(米)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可燃冰 A.蕴藏于浅海大陆架,开采难度小 B.海底分布状况可用GIS 技术进行普查 C.是清洁能源,其开发对海洋生物无影响D.开发利用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8.五月份 A.曾母暗沙昼渐长夜渐短 B.我国南部沿海进入伏旱季节 C.珠江口的入海泥沙减少 D.海南岛上桃李芬芳 图4为“我国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基地的空间扩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9题。 9.该汽车企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展的主要目的是 A.寻求廉价劳动力 B.接近人才与科技 C.扩展市场规模 D.接近原料产地 表2为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的部分人口数据。读表,回答第10、11 题。 图 3 图 4

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④地球卫星照片.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③① 2.甲、乙、丙三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 甲地和乙地 B. 甲地和丙地 C. 乙地和丙地 D. 甲、乙、丙三地 3.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是小军从“中国地形图”上描画下来的图例,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 常年河、湖 B. 水库 C. 港口 D. 公路 5.如果上述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 A. 世界政区地图 B. 东京市城市地图 C. 中国地形图 D. 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6.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 A.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边城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7.能解释文中描述现象的是() A. 人类填海造陆 B. 海平面的上升 C. 地壳运动 D. 生物生活习性的变化 8.在“枕面地图”中未能显示的大陆是()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极洲 9.在“枕面地图”中有一条横线,该线最有可能示意()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南回归线 10.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火山()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C.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11.遭遇火山喷发有效的自救方法是() ①火山爆发溢出的气体可致人死亡,应用湿手巾掩住口鼻尽快逃离。 ②火山灰越积越厚,车轮陷住无法行驶时,应放弃汽车,向大路奔跑,离开灾区。 ③穿上厚衣服,保护身体,更要注意保护头部免遭飞坠的石块击伤。 ④火山喷发难得一见,应该抓紧时机,近距离观察、拍照。 ⑤如果处于火山岩浆流经区域,应该站立不动等待救援。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③ 12.10日的天气状况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