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按章节)详解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按章节)详解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按章节)详解

选修五部分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

有机物的含义

1、旧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碳的氧化物、碳酸以及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

2、新义:以碳原子为主要骨架的化合物

二、有机物的分类

1、按碳原子骨架区分

1)链状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链

例如:丁烷CH3-CH2-CH2-CH3、乙醇CH3-CH2-OH、

乙酸CH3-COOH等

2)环状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环

a 、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环戊烷,分子中不含有苯环

b、芳香化合物:如苯、苯甲酸分子中只含有

一个苯环

2、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烃:只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3)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形成

的一系列新的化合物

a、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b、烃的含氧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含氧原子的官能团

所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4)常见的官能团*

碳碳双键羟基—OH 酯基

碳碳三键醛基醚键

卤族原子—Cl 羧基羰基

1

5)官能团和根(离子)、基的区别*

a、基与官能团

基: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两者的关系:“官能团”属于“基”, 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

b、基与根

类别基根

实例羟基氢氧根

区别

电子式

电性电中性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存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电子数9 10 6

2

3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碳碳之间的结

合方式有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相互形成长短不一

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结构复杂,

数量庞大。

2、单键——甲烷的分子结构

CH 4分子中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构成以碳原子为

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

甲烷的电子式 甲烷的结构式 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

在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等同的,碳原子的4个价键之间的夹角(键

角)彼此相等,都是109°28′。4个碳氢键的键长都是1.09×10-10 m 。

经测定,C —H 键的键能是413.4 kJ·mol -1

3、不饱和键

1)不饱和键:未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常见有双键、三键

2)不饱和度:与烷烃相比,碳原子缺少碳氢单键的程度也可理解为

缺氢程度

3)不饱和度(Ω)计算*

a 、烃C x H y 的不饱和度的计算

2y

2

x 2-+=

Ω 与碳原子以单键直连的卤族原子或无碳基视为氢原子

b、根据结构计算

一个双键或环相当于一个不饱和度

一个三键相当于两个不饱和度

一个碳氧双键相当于一个不饱和度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它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同分异构体的特点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2、同分异构的类别

1)碳链异构:由于碳链骨架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

书写方法(减碳法):

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

位置由心到边,苯环排布邻、间、对

例如:C6H14的同分异构体书写

注意:从母体取下的碳原子数不得多于母链所剩部分2)位置异构:由官能团位置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

4

3)官能团异构:由于具有不同官能团引起的同分异构

4)空间异构(手性异构)

由于具有空间四面体结构、互为镜像引起的同分异构

3、常见异类异构

具有相同C原子数的异类异构有:

a、烯烃与环烷烃(C n H2n)

b、炔烃、二烯烃和环烯烃(C n H2n-2)

c、苯的同系物、二炔烃和四烯烃等(C n H2n-6)

d、饱和一元醇和醚、烯醇和烯醚等(C n H2n+2O)

e、饱和一元醛和酮、烯醛和烯酮等(C n H2n O)

f、饱和一元羧酸、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羟醛等(C n H2n O2)

g、苯酚同系物、芳香醇和芳香醚(C n H2n-6O)

h、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C n H2n+1NO2)

三、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1、有机物结构的各种表示方法

种类实例含义

化学式乙烯C2H4、

戊烷C5H12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

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最简式(实验式) 乙烷CH3、

烯烃CH2

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

子,由最简式可求最简式量

电子式乙烯用“·”或“×”表示电子,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

球棍模型乙烯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共价键,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立体形状)

5

比例模型乙烯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大小,用于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及结合顺序

结构式乙烯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能完整地表示出有机物分子中每个原子的

成键情况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结构

结构简式

乙醇

CH3CH2OH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官能团

键线式乙酸表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图式中的每个

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

书写结构简式时要注意:

a、表示原子间形成单键的“—”可以省略;

b、C=C、C≡C中的“=”、“≡”不能省略,但是醛基、羧基则可

进一步简写为—CHO、—COOH。

2、有机物分子共线共面

1)共线需要碳碳三键,三键与其周围的原子形成共线结构

2)共面需要碳碳双键,双键与其周围的原子形成共面结构

3、同与不同

“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适用范围

同系物结构相似、化学性质

相似、分子通式相同

分子式不同、物理性质

不完全相同

有机物(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

完全相同,不同类时化

学性质不同

有机物(化合物)

同素异形体组成元素相同分子内原子个数不同、

结构不同

无机单质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化学性

质相同

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

同,物理性质有差别

原子

同种物质组成、结构、性质都

相同

分子式、结构式的形式

及状态可能不同

无机物或有机物

6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一、链状有机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1)烷基的认识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

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用“—R”表示。

2)烃基的同分异构

碳数较多的烷烃,失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所形成的烃基有所不同,

呈现同分异构现象

例如:丙烷失去末端碳原子上的氢(—CH2CH2CH3),和中间碳原

子上的氢原子所形成的的烃基()不同3)烷烃的习惯命名法(普通命名法)

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

数字来表示。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戊烷”、“异戊烷”、

“新戊烷”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

4)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a、选主链

选择包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将支链视为H原子,

所得烷烃即为母体,碳链等长,要选支链多的为主链

b、编序号,定支链

以靠近支链的一端为起点,将主链中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编

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靠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靠近简

单支链的一端开始编号;从使各支链编号的和为最小的一端

开始编号

c、写名称

在写名称时,需要使用短横线“—”、逗号“,”等符号把支

链的位置、支链的名称以及母体的名称等联系在一起。一般情

况下,阿拉伯数字与中文文字之间用“-”隔开;当具有几个

相同的支链时,则将这些支链合并表示,在支链名称前加上

“二”、“三”等表示支链的个数;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

字之间用“,”间隔开;若有多种支链,则按照支链由简到繁

的顺序先后列出。

例:

系统命名为:3,4,6-三甲基辛烷

7

8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的结构式为

2、烯烃、炔烃的系统命名

烷烃相似,即坚持最长、最多、最近、最简、最小原则,但不同点是

主链必须含有双键或三键

1)选主链:选择包含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称为“某烯”或

“某炔”。

2)编号定位:从距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

定位。

3)写名称: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用二、三等标明双

键或三键的个数。

如:CH 2=CH —CH 2—CH 3 名称:1-丁烯

名称:2-甲基-2,4-己二烯 名称:4-甲基-1-戊炔

二 、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1、苯的同系物的特征

1)只含有一个苯环。

2)侧链均为饱和烷烃基。

2、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是以苯环为母体,侧链为取代基。

1)习惯命名法

如 称为甲苯, 称为乙苯。

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名称分别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2)系统命名法

以苯环为主体,将苯环上的支链所在碳编号,原则为:使所有支链

所在碳原子的编号之和最小,

命名原则:与链状化合物相相同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分离、提纯主要方法:

1、蒸馏

1)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2)适用条件:

a、有机物的热稳定性较强;

b、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相差大于30 ℃)。

2、重结晶

1)将晶体进行溶解或熔融而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里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之为重结晶

2)重结晶原理就是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某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它们分离,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

3)主要步骤:

a、溶解——将样品溶于适当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b、热过滤——利用热过滤装置,除去不溶性杂质。

c、冷却——使结晶析出,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母液中。

d、抽滤——将结晶与母液分离。

注意:晶体经过洗涤、干燥后测熔点,如纯度不符合要求,可重复上面操作直到满意为止。

4)溶剂的选取原则

a、不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反应。

b、被提纯物在高温溶解度较大,在室温或低温溶解度较小。

c、杂质在热溶剂中不溶或难溶(过滤除去),或者在冷溶剂中易溶

(留在母液中分离)。

d、易挥发,易与晶体分离。

e、能得到较好的晶体。

f、环境友好,价廉易得。

3、萃取与分液

1)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液-液萃取的原理是: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

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固-液萃取的原理是: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2)分液:利用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密度不同,用分液漏斗将它们一一分离出来。

3)操作方法:①混合振荡;②静置分层;③分液

9

10 4、色谱法

原理: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

这种方法就是色谱法。

常用吸附剂:碳酸钙、硅胶、氯化铝、活性炭等。

二 、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确定

1、元素分析

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C →CO 2,

H →H 2O ,Cl →HCl 。

定量分析:将一定量有机物燃烧后分解为简单有机物,并测定各产物

的量,从而推算出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实验式:表示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

1)实验方法

a 、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

用CuO 将仅含C 、H 、O 元素的有机物氧化,氧化后产物H 2O

用无水CaCl 2吸收,CO 2用KOH 浓溶液吸收,分别称出吸收前

后吸收剂的质量,计算出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其余的

为氧原子的含量。

b 、现代元素分析法

数据处理

碳、氢、氧在某有机物中的原子个数比: 16)O (m :182)O H (m :44)C (m )O (n :)H (n :)C (n 2?= 元素分析只能确定组成分子的各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1)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

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具有不同

的相对质量,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将因

质量的不同而有先后,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2)质荷比:分子离子与碎片

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

荷的比值。

由右图可看出,质荷比

最大的数据是46,这就

表示了未知物质A 的相

对分子质量。

3、红外光谱

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例如:上面提到的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图(如下图)上发现有O—H键、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

因此,可以初步推测该未知物A是含羟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

可写为C2H5—OH。

4、核磁共振氢谱

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

未知物A(C2H5—O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如图1),峰面积之比是1∶2∶3,它们分别为羟基的一个氢原子、亚甲基(—CH2—)上的两个氢原子和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的吸收峰。而二甲醚(CH3OCH3)中的六个氢原子均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只有一种氢原子,应只有一个吸收峰(如图2)。

11

12 5、各类分析方法的作用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一、烷烃

1、基本概念

1)通式:C n H 2n+2

2)不饱和度:0(高中阶段主要研究链状烷烃)

3)代表物质:甲烷CH 4

2、甲烷

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无毒

烷烃中碳原子数大于等于4时,烷烃为液态或固态

2)基本结构:结构式: 电子式: 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3)制取方法:使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取

CH 3COONa+NaOH → CH 4+Na 2CO 3

4)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强酸、强碱等不反应

a 、与氧气的反应(燃烧、氧化反应)

CH 4+2O 2 → CO 2+2H 2O

现象:淡蓝色火焰,无烟

李比希 燃烧法 蒸汽密 度法等 结构假设 实验验证 组成元素 分子组成 分子结构 元素分析仪 质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传统化学分析法 现代仪器分析法

13

延伸:

I 、烷烃燃烧通式 O H )1n (nCO O 2

1n 3H C 2222n 2n ++→+++ II 使有机物得到氧原子或者失去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b 、与氯气的反应(取代反应,光照条件)

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换的反应

烷烃或烷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一般为光照

CH 4+Cl 2 → CH 3Cl (g )+HCl (g ) (第一步反应)

CH 3Cl+Cl 2 → CH 2Cl 2(l )+HCl (g ) (第二步反应)

CH 2Cl 2+Cl 2 → CHCl 3(l )+HCl (g ) (第三步反应)

CHCl 3+Cl 2 → CCl 4(l )+HCl (g ) (第四步反应)

现象:无色气体逐渐形成油状液滴,由于溶有部分氯气,液滴

略呈黄绿色

二 、烯烃

1、基本概念

1)通式:C n H 2n 实验式:CH 2

2)不饱和度:1(单烯烃,只含有一个双键)

3)代表物质:乙烯 CH 2=CH 2

2、乙烯

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基本结构: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简式:CH 2=CH 2 空间构型:六个原子共面结构

3)化学性质

a 、氧化反应 i 、CH 2=CH 2+3O 2 → 2CO 2+2H 2O (有黑烟)

ii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延伸:烯烃的燃烧通式O nH nCO O 2

n 3H C 222n 2n +→+ b 、与Cl 2、Br 2、HCl 2有机物通过获得氢原子的方式使三键或双键转变为双键或单键

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CH 2=CH 2+Cl 2 → CH 2ClCH 2Cl CH 2=CH 2+Br 2 → CH 2BrCH 2Br

CH 2=CH 2+HCl → CH 2ClCH 3 CH 2=CH 2+H 2O → CH 3CH 2OH

共轭二烯的加成

方式1、CH2=CH-CH=CH2+Cl2→CH2ClCH=CHCH2Cl

方式2、CH2=CH-CH=CH2+Cl2→CH2ClCHClCH=CH2

完全加成:CH2=CH-CH=CH2+2Cl2→CH2ClCHClCHClCH2Cl

c、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加聚反应:有机物通过双键或三键转变单键或双键的方式,

使小分子聚合形成大分子的反应

4)制取方法: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

CH3CH2OH →CH2=CH2+H2O 温度控制在170℃,浓硫酸催化

操作关键:由于反应物在140℃时会生成乙醚(CH3CH2—O—

CH2CH3),所以加热时应迅速,使反应物温度尽快达到

170℃

产物验证:需要预先出去混有乙醇蒸汽、SO2等杂质,试剂一般选

用NaOH溶液,除杂后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如高锰酸钾褪色,则证明生成了乙烯

三、烷烃、烯烃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

1)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

2)溶解性:都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熔、沸点逐渐升高。

4)密度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

14

15

四 、烯烃的顺反异构

1、烯烃的同分异构体

烯烃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

2、顺反异构

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

在双键的同一侧称为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

的两侧称为反式异构。

如:顺-2-丁烯 名称:反-2-丁烯

五 、炔烃

1、基本概念

1)通式:C n H 2n —2

2)不饱和度:2(单炔烃,只含有一个三键)

3)代表物质:乙炔CH ≡CH

2、乙炔

1)基本结构:结构式:H —C ≡C —H 电子式:

结构简式:CH ≡CH 空间构型:四个原子共线结构

2)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带有特殊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3)化学性质

a 、氧化反应

2CH ≡CH+5O 2 → 4CO 2+2H 2O (燃烧,有浓烟)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延伸:炔烃的燃烧通式

O H )1n (nCO O 2

1n 3H C 2222n 2n -+→-+- b 、加成反应

i 、与氢气加成

CH ≡CH+H 2 → CH 2=CH 2

CH ≡CH+2H 2 → CH 3CH 3

ii 、与氯气加成

CH ≡CH+Cl 2 → CHCl=CHCl

CH ≡CH+2Cl 2 → CHCl 2CHCl 2

iii、与氯化氢加成

CH≡CH+HCl →CH2=CHCl

CH≡CH+2HCl →CH3CHCl2(情况1)

CH≡CH+2HCl →CH2ClCH2Cl(情况2)

iv与水加成

CH≡CH+H2O →CH2=CHOH

CH≡CH+2H2O →CH3CH(OH)2→CH3CHO+H2O(情况1)

CH≡CH+2H2O →HOCH2CH2OH(情况2)

c、加聚反应

i、单独加聚

nCH≡CH →—[CH=CH]n—

ii、聚氯乙烯的形成

CH≡CH+HCl →CH2=CHCl

nCH2=CHCl →

4)制取方法

a、反应原理:电石与水混合反应制得

CaC2+2H2O →CH≡CH+Ca(OH)2

由于电石与水反应激烈,为控制反应平稳发生,所以采用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流速度;碳化钙与水反应剧烈了、且大量放热,另外生成物之一消石灰在始终呈糊状,极易堵塞孔洞、管口,所以该反应不适宜用启普发生器进行

b、除杂、产物检验

除杂:由于电石中常混有硫化钙、磷化钙等杂志,所以制得的乙炔中常常混有硫化氢、磷化氢的杂质,一般选用浓NaOH溶液或硫酸铜溶液除杂

检验:将除杂后的气体通入修水或者酸性高锰酸钾,若溶液褪色,证明生成物为乙炔

六、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等。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润滑油、石蜡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

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较多的轻质油和气态烯烃,气态烯烃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而催化重整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

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

16

17

2、比较两种化学工艺:分馏与催化裂化

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加以分离的技术。分为常

压分馏和减压分馏

石油催化裂化是将重油成分(如石油)在催化剂存在下,在460~520 ℃

及100~200 kPa 的压强下,长链烷烃断裂成短链的烷烃和烯烃,从而

大大提高汽油的产量,如C 16H 34→C 8H 18+C 8H 16。

拓展:

烃的燃烧规律

烃的燃烧通式: O H 2

y xCO O 4y x 4H C 222y x +→++ 1、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4。 2、在同温同压下,1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x 体积CO 2。当为混合烃时,

若x<2,则必含甲烷。

3、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因1 mol C 耗O 2 1 mol ,4 mol H 耗O 2 1 mol ,

故质量相同的烃,H%越高,耗氧量越多,生成的水越多,CO 2越少。

4、实验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

一定,完全燃烧后生成CO 2和H 2O 及其耗氧量也一定相等。

5、同温同压下1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前后体积的变化规律

2y 2y 4y x 4x

O H 2y xCO O 4y x 4H C 2

22y

x ++→++ 1)当水为液态时,必为体积缩小的反应 14

y V -V V +=

=?前后 2)当水为气态时: ?????>=<==?,体积增大

,等体变化,体积缩小前后4y 4y 4y 1-4y V -V V 由此可知,体积的变化与水的状态和氢原子的个数有关,而与碳原子的个数

无关。特别注意CH 4、C 2H 4、C 3H 4及平均组成为C x H 4的气态烃完全燃烧,水为气态时,为等体反应。

补充:

常见脂肪烃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比较

1、含碳量比较

1)含碳量最低(或含氢最高)的烃是甲烷, 烯烃的含碳量均为85.7%,含碳量最高的是乙炔。

2)随碳原子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升高,炔烃的含碳量逐渐降低,二者的极限含量均为85.7%。

3)甲烷含碳量低,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燃烧充分;而乙烯、乙炔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火焰明亮,且有黑烟,乙炔燃烧的火焰更明亮,烟更浓,燃烧不充分。(利用燃烧现象可以鉴别甲烷、乙烯、乙炔) 2、脂肪烃分子的几种空间构型

1)甲烷型:正四面体,凡是碳原子与四个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时

空间结构都是四面体,五个原子中最多三个原子共面。

2)乙烯型:平面结构,凡是位于乙烯结构上的六个原子共平面。

3)乙炔型:直线结构,凡是位于乙炔结构上的四个原子共直线。3、结构和性质比较

乙烷乙烯乙炔

分子式C2H6C2H4C2H2

结构式H—C≡C—H

分子结构碳原子饱和碳原子未饱和,

平面型分子

碳原子未饱和,

直线型分子

活动性稳定活泼活泼取代反应卤代————

加成反应——与H2、X2、HX、

H2O等发生加成

与H2、X2、HX、

H2O等发生加成

加聚反应——能发生能发生

氧化反应不能使KMnO4

(H+)褪色

不能使KMnO4

(H+)褪色

不能使KMnO4

(H+)褪色

火焰比较明亮火焰明亮,带黑烟火焰明亮,带浓烟

鉴别溴水或KMnO4

(H+)不褪色

溴水或KMnO4

(H+)褪色

溴水或KMnO4

(H+)褪色

第二节芳香烃

一、芳香烃

1、定义:结构上由苯环和烷基组成的烃叫做芳香烃,包含苯

2、苯的同系物:只含有一个苯环的芳香烃,不含苯

芳香烃包含苯的同系物

3、苯的同系物的基本概念

通式:C n H2n-6

结构特点:只含有一个苯环,以苯环为主体,烷基为侧链

状态:液体或固体,一般都带有特殊气味

4、代表物质:

芳香烃:苯

苯的同系物:甲苯

二、苯

1、基本结构

化学式:C6H6结构简式:(凯库勒式)或

苯分子中并没有碳碳双键,不饱和度:4

2、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带有特殊气味,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挥发,有毒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C6H6+15O2→12CO2+6H2O (带浓烟)

2)取代反应

a、与液溴反应:需要加入少量铁粉,铁与液溴生成溴化铁,

溴化铁可以催化苯的溴代

+Br2→+HBr

b、与浓硝酸反应(硝化反应)反应需要浓硫酸催化和吸水

+HO—NO2→+H2O

3)加成反应

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

+3H2→

19

三、甲苯

1、基本结构

化学式:C7H8,结构简式:

不饱和度:4

2、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无味,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有毒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燃烧:C7H8+9O2→7CO2+4H2O (带浓烟)

KMnO4氧化:侧链上的甲基被氧化为羧基

2)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取代:与液溴混合反应,FeBr3催化

+3Br2→+3HBr

侧链上的取代: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

+Cl2→+HCl

硝化反应:在浓硫酸和浓硝酸共热情况下反应

+3HO-NO2→+3H2O

3)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催化加成

+3H2→

四、苯、甲苯的结构以及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苯甲苯结构相同点都含有苯环

结构不同点苯环上无取代基含甲基

分子间的关系结构相似,组成相差CH2,互为同系物

化学性质Br2的CCl4不反应不反应KMnO4(H+)不反应被氧化溶液褪色浓HNO3、浓

H2SO4混合液

硝化硝化

20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 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 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 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 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高中化学-4.2-糖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节糖类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3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中该材料是 四氟乙烯(分子式为C 2F 4 )与乙烯通过加成聚合反应而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ETFE是有机合成材料 B.四氟乙烯属于烯烃 C.ETFE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四氟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 2.以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是()A.加成-消去一取代 B.取代一消去-加成C.消去-取代一加成 D.消去-加成-取代 3.由CH 3CH 2 CH 2 Br制备CH 3 CH(OH)CH 2 OH,依次(从左至右)发生反应的类型和条 件都正确的是() 选项反应类型反应条件 A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KOH醇溶液/加热、KOH水溶液/加热、常温 B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NaOH醇溶液/加热、常温、NaOH水溶液/加热 C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热、KOH醇溶液/加热、KOH水溶液/加热 D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常温、NaOH醇溶液/加热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①将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 3-CH═CH 2 ②乙酰水扬酸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③向CH 3CH 2 Br中滴入AgNO 3 溶液以检验溴元素 ④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SO 2 气体. A.只有① 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③④ D.都不能

5.将1-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反应,得到一种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有(除它之外)()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下列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比较碳酸、苯酚酸性的强弱 B.装置②可用来进行浓硫酸的稀释 C.装置③可用于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D.装置④可用于证明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7.在卤代烃RCH 2CH 2 X中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8.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①②(CH 3) 3 CBr③(CH 3 ) 3 CCH 2 Cl ④CHCl 2 CHBr 2 ⑤⑥CH 3 Cl. A.①③⑥ B.②③⑥ C.全部 D.①②⑥ 9.为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下列操作:(1)加热煮沸;(2)加入AgNO 3溶液;(3)取少量该卤代烃;(4)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5)加入NaOH溶液;(6)冷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3)(1)(5)(6)(2)(4) B.(3)(5)(1)(6)(4)(2)

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材实验 目录 0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选修5,P17) (2) 02苯甲酸的重结晶(选修5,P18) (2) 03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选修5,P19) (3) 0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选修5,P32) (3) 05溴苯的制取(选修5,P37) (4) 06硝基苯的制取(选修5,P37) (5) 07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选修5,P38) (5) 08溴乙烷水解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09溴乙烷消去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10乙醇的消去反应(选修5,P51) (7) 11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选修5,P52) (7) 12苯酚的酸性(选修5,P53) (8) 13苯酚与溴水的反应(选修5,P54) (9) 14苯酚的显色反应(选修5,P54) (9) 15乙醛的银镜反应(选修5,P57) (9) 1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选修5,P57) (10) 17实验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修5,P60) (10) 18实验探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选修5,P61) (11) 19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0果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1蔗糖与麦芽糖的化学性质(选修5,P82) (12) 22淀粉水解的条件(选修5,P83) (13) 23蛋白质的盐析(选修5,P89) (14) 24蛋白质的变性(选修5,P89) (14) 2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选修5,P90) (15) 26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选修5,P108) (1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绝对经典版)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 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 -CH 2 -CH 2 -CH 3 )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附练习)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个别特殊除外(如乙醇、 乙酸) 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低,一般在400℃以 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较高可燃性多数可燃烧,个别除外(如CCl4)多数不可燃烧 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个别除外(如有机酸)多数是电解质(如酸、碱、盐、活泼金 属氧化物、水) 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多副反应,反应速率较 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 快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碳的骨架分类和按官能团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2、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的概念: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和根、基的区别:基是有机物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或原子团,呈电中性,不稳定且不能独立存在,显然官能团属于基的一种;根是电解质电离后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荷,稳定可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熔化状态。基和根可相互转化,如-OH和OH-。 具体分类情况见表. 脂肪烃

注意: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酚,羟基与非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醇! 练习: 1、迄今为止,以下各族元素中生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C ) A.II A 族 B.III A 族 C.IV A 族 D.V A 族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 A.Cl - B.-COOH C.-OH D.-CO- 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D ) A.CH 3CH 2CH 2OH B.CH 3CH(OH)CH 3 C. D.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2015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同步练习训练 专题1 第1单元 1.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③创造联合制碱法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④首先制得氧气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⑤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尿素的是维勒,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①和③ C.①③⑤D.①②③④ 2.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 A.乙醇B.食醋 C.甲烷D.尿素 3.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 如下所示,它属于() A.无机物B.烃 C.高分子化合物D.有机物 4.环境毒品“二英”是目前人类制造的可怕的化学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它属于A.高分子化合物B.芳香烃 C.烃D.有机物 5.萤火虫会在夏日的夜空发出点点光亮,这是一种最高效的发光机制。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荧光素在荧光酶和ATP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伴随着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荧光素属于()

A.无机物B.烃 C.烃的衍生物D.高分子化合物 6.(热点题)北京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是在国内首次采用膜结构的建筑,以钢材为支架,覆盖ETFE薄膜。ETFE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是一种轻质透明的新材料。 (1)该材料属于________。 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ETFE极易分解,符合环保要求 B.ETFE韧性好,拉伸强度高 C.ETFE比玻璃轻、安全 D.ETFE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 E.CF 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分子 (3)写出由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生成ETFE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 第2单元 1.下列有机物在H-NMR上只给出一组峰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2.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A.CH4B.C2H6 C.C2H4D.C3H6 3.下列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4.某有机物C3H6O2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共振峰,面积比为1∶1,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化学选修5全部实验整理

人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教材全部实验整理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本资料进行梳理有关有机化学 实验的知识,提高效率和效果。 P17实验1-1:蒸馏实验:蒸馏:利用互溶液体混合 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一般相差30℃以上)进行分 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注意】①主要玻璃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引管(尾接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冷却水的通入方向:无论冷凝管横放、竖放,都下进上出,若上进下出,易形成空气泡,影响冷凝效果。 ④沸点高而不稳定的液态物质可以考虑减压蒸馏 ⑤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使液体平稳沸腾 ⑥蒸馏烧瓶盛装溶液体积最大为烧瓶体积的2/3 p18:实验1-2:苯甲酸的重结晶: 重结晶:将已知的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经 过滤、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 体,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 【溶剂要求】 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 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即热溶液中溶解度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注意事项】①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应在趁热过滤前加入少量蒸馏水,避免立即结晶,且使用短颈漏斗。②较为复杂的操作:漏斗烘热、滤纸用热液润湿、马上过滤、漏斗下端越短越好。 p19: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1、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2、常用的萃取剂有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CCl4等 【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③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分液:常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p19:实践活动: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研磨时用到仪器研钵。 p32:实验2-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 1. 反应方程式: 2. 此实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为何? 不能,因为(1)CaC2吸水性强,与水 反应剧烈,若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它 与水的反应; (2)反应放热,而启普发生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3)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会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长颈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CaC2与水的反应。 4.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为何? 为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用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食盐与CaC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2醛-教案

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并根据典型代 表物,认识醛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掌握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 确书写。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 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 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影响。 【重难点】 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一、醛 1、定义: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2、表达式:R-CHO 3、官能团:-CHO 醛基 4、分类 饱和醛H 3C CHO 脂肪醛 按烃基种类 不饱和醛H 2C CH CHO 芳香醛 CHO 按醛基的数目 一元醛 CH 3CH 2CH 2CHO 二元醛 OHC CHO 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 2n O 5、命名: 普通命名法:与醇相似。 CH 3CH 2CH 2CHO 正丁醛 CH 3CHCHO 3异丁醛 CH 3 苯甲醛 系统命名法:①脂肪醛:选含有醛基的最长连续碳链为母体,称为某醛。 芳香醛:以脂肪醛为母体,芳基作为取代基。 ②由于醛基总是在碳链的一端,所以不用编号。 CH 3CH 2CHCHO CH 3CH 2-丁烯醛 2-甲基丁醛 3 CHCHO CH 2CH 2CHO 3-苯基丙醛

6 、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状态:甲醛:气体 乙醛:液体 水溶性:低级的醛(C1~C3)易溶于水 气味:刺激性气味 7、用途:香料:P56[资料卡片]桂皮中含肉桂醛 CH CHO CH 杏仁中含苯甲醛CHO ; 工业原料:制酚醛塑料 医用防腐剂 甲醛 合成维纶的原料之一 合成醋酸等→乙醛 二、代表:甲醛、乙醛 甲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 ②用途:有机合成原料;35%-40%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消毒、 杀菌 ③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H 2O , 结构式:H C H O 结构简式:HCHO 或HCH O 特点:所有原子公平面 乙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密度小于水, 沸点是20.8℃,易挥发,易燃烧,与水、乙醇互溶 ②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 2H 4O 结构式:C H C H H H O 结构简式:CH 3CHO 或CH 3CH O 等效氢:两种P56核磁共振氢谱 三、化学性质 1、加成: CH 3CHO +H CH 3CH 2OH (还原反应) 催化剂 CH 3CHO+HCN 3CHOH 2、氧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章末质量检测(一)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四组物质的分子式或化学式都相同,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解析:选B四个选项中的物质均为同分异构体组合,其中A项中是环烷烃和烯烃两类物质,C、D 两项中两种物质含有不同的官能团,属于不同类物质。而B项中正戊烷和新戊烷均为饱和烃,属于同类物质,故选B项。 2.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解析:选A区分醇类和酚类物质的关键点是看—OH是否连在苯环上,如选项B、D中的物质为酚,选项A中的物质为醇,选项C为酸。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B含有的物质可能还含有碳、氢之外的其他元素,不一定是烯烃,A错误;CHCCH2Cl含有不饱和键,但含有氯元素,不是烃,C错误;乙酸(CH3COOH)的最简式也是CH2O,D 错误。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关系 B.结构对称的烷烃,其一氯取代产物必定只有一种结构

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结构简式 D.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不一定是互为同系物的关系 解析:选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能不同,如CH3—CH3与HCHO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两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结构对称的烷烃,其一氯取代产物可能不止一种,如烷烃(CH3)2CH—CH(CH3)2的一氯代物就有2种;同分异构体间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因此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结构简式;由于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所有碳原子间均以单键相连,因此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其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且结构相似,应是互为同系物的关系。 5.关于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的系统名称是2,4-二甲基-4-戊烯 B.它的分子中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它与甲基环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D.该有机物的一氯取代产物共有4种 解析:选C题给有机物的系统名称应是2,4-二甲基-1-戊烯;其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 6.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解析:选D苯环、双键、三键都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对于选项D,可以联想CH4的空间结构,把3个CH3看作是取代了甲烷上的3个H原子,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4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解析:选B A项有机物的名称为1,2,4-三甲苯,错误;B项有机物的名称为2-氯丙烷,正确;C项有机物的名称为2-丁醇,错误;D项有机物的名称为3-甲基-1-丁炔,错误。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精品同步练习汇总(打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精品同步练习汇总(打 印版) 1.某物质的结构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2.我国某些地区用石蜡等工业油加工“毒米”,威胁我们的健康,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B.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 C.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D.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3.把动物的脂肪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得到一种均匀的液体,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结果有一种白色的物质析出,这种白色的物质是() A.NaCl B.肥皂 C.C17H35COONa D.高级脂肪酸

4.食品店出售的冰淇淋含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得的,制取时发生的是() A.水解反应B.加聚反应 C.加成反应D.氧化反应 5.(双选)下列各组中,所含物质不是同系物的是() A.硬脂酸甘油酯与三乙酸甘油酯 B.油酸与丙烯酸 C.甘油与软脂酸 D.丙烯酸与软脂酸 6.从植物的果实和花里提取低级酯宜采用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 B.加水溶解后分液 C.加酸溶解后蒸馏 D.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 7.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可采用的正确实验是() A.使硬脂酸溶于汽油,向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把纯碱加入硬脂酸并微热,产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 D.向滴有酚酞的NaOH(aq)里加入硬脂酸,微热,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8.用油脂水解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常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制取肥皂和甘油,则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液态油转化为固态脂肪通常在________条件下,用液态油与________反应得到,油酸甘油酯转化成的固态脂肪的名称是________。 9.已知某油脂A,在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多元醇B,B和硝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D。 (1)写出油脂A在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D的分子式是________,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10.参考下列(a)~(c)项回答问题:(a)皂化值是使1 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 (b)碘值是100 g油脂所能加成的碘的克数;(c)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2课时 第四节:4课时 复习:1课时 测验:1课时 讲评:1课时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脂肪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 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CH 3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 O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醇..pdf

课时跟踪检测(九)醇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解析:选 B醇是指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故A、C、D 属于醇, B 项不属于醇类。 2.下列各组物质在反应时,由于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A.乙醇与钠B.水与钠 C.乙醇与氧气D.乙烯与溴水 解析:选C乙醇与钠反应只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水和钠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乙醇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点燃时生成CO2和 H2O,在 Cu 作催化剂并加热时发生 催化氧化生成CH3CHO和 H2O。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只生成CH2BrCH2Br 。 3.下列关于丙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丙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赤热的铜,可生成CH3CH2CHO B. 1-丙醇可与HI 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C. 2-丙醇在浓硫酸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一种烯烃 D. 1-丙醇、2-丙醇、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D在铜或银催化作用下,醇和O2反应欲生成醛,醇分子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必须有两个氢原子,1-丙醇满足此条件,其氧化后能生成醛, A 正确;醇可与氢卤 酸发生取代反应, B 正确; 2- 丙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只能生成丙烯, C 正确;丙醚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与1-丙醇、2-丙醇分子式不同,它们不可能为同分异构体, D 不正确。 4.下列醇既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是() 解析:选 D A.CH3OH只能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甲醛,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 B. 该醇是仲醇,可以被氧化形成酮,由于羟基连接的碳原子邻位 C 原子上有H 原子,因此可

以发生消去反应,错误; C.是伯醇,可以催化氧化形成醛,由于 羟 基连接的 C 原子的邻位 C 原子上没有H 原子,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 D. 该醇是伯 醇,可以催化氧化形成醛,由于羟基连接的 C 原子的邻位 C 原子上有 H 原子,因此可以发生消去 反应形成烯烃,正确。 5.类比乙烯和乙醇的化学性质,推测丙烯醇 (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燃烧④加聚反应 ⑤取代反应⑥与 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A.只有①②③⑥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 D丙烯醇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和醇羟基,故应具有烯烃和醇的性质,但不具有 酸性,以上反应中,除⑥外均可发生。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醇类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D.醇类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 解析:选D选项A错误,一是并非所有醇类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只有形如 的醇类才能发生消去反应,二是醇类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不一定是烯烃,如乙二醇HO— CH2—CH2— OH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是乙炔;选项 B 应掌握醇的催化氧化规律,形如 的醇才能被催化氧化,而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选项 C 隐含在浓H2SO4存在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分子间的脱水反应,因此生成的有机物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苯的同系物》【创新教案】

第2节芳香烃 第2课时苯的同系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苯的同系物概念,并掌握判断方法; 2. 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认识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的学习方法; 3. 通过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了解苯与甲苯化学性质上的异同,初步掌握两者的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苯向甲苯、乙苯球棍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对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特点有一个直观认识,进一步建立苯的同系物的概念; 2. 通过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实验的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 3. 通过合作、探究、归纳等教学方法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使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苯的同系物的概念; 2. 以甲苯为例掌握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认识苯环和甲基之间的相互影响。 难点:苯环和甲基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化学家预言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2-1913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石油。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国家的石油商都不惜压低价格争着与德国人做生意,但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德国人只要婆罗洲的石油,其他的一概不要,并急急忙忙地把收购到婆罗洲的石油运到德

国本土去。在石油商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位化学家提醒世人说:“德国人在准备发动战争了!”果然不出化学家所料,德国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位化学家为什么知道德国将发动战争呢? 大家想知道原因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板书】第2节芳香烃二、苯的同系物 【讲解】请同学们观察给出的6种物质,分析结构并回答问题: ①②③的关系是:同系物 ③④⑤⑥的关系是:同分异构体 用球棍模型展示苯和甲烷衍变为甲苯,再衍变为乙苯,再将乙苯支链的一个甲基移至苯环上还可得到二甲苯。使同学们直观感受到:①②③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因此互为同系物,③④⑤⑥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实②③④⑤⑥都是苯的同系物,今天我们将在学习苯的基础上学习和探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简单来讲,我们把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叫做苯的同系物。 【板书】1. 苯的同系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 可表示为:,其结构特点是①只含有一个苯环②苯环上连接烷基,这也是判断苯的同系物的基本方法,那接下来我们就活学活用,请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CF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表l-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表示。例如,甲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3”叫做甲基,乙烷(CH3CH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2CH3”叫做乙基。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例如,CH4叫甲烷,C5H12叫戊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例如,C17H36叫十七烷。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例如: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下面以2,3—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烷烃的命名可图示如下: 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例如: 2—甲基—4—乙基庚烷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前面已经讲过,烷烃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在烷烃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Na2CO3)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高中化学实验目录(必修一至选修五)

高中化学实验目录 大全(人教) 目录:···············1页 必修1···············2页~4页必修2···············5页~6页选修3···············7页 选修4···············8页~9页选修5···············10页 欢迎浏览本文档 正文

高中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实验1-1】粗盐的提纯 【实验1-2】检验其他物质的存在(So42-) 【实验1-3】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实验1-4】碘的萃取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1-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探究】胶体的性质 第二节离子反应 【实验2-1】离子反应的发生 【实验2-2】离子反应的现象 【实验2-3】离子反应的条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无实验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3-1】钠的取用及物理性质

【实验3-2】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3-3】钠与水的反应 【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3-4】铝与酸﹑碱的反应 第二﹑三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实验3-5】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实验3-6】焰色反应 【实验3-7】Al(OH)3的生成 【实验3-8】Al(OH)3的性质 【实验3-9】Fe2+﹑Fe3+的性质 【实验3-10】铁离子的检验和转化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实验4-1】硅酸的性质 【实验4-2】硅酸钠的性质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实验4-3】H2在Cl2中燃烧 【实验4-4】氯水的漂白作用 【实验4-5】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物质 【实验4-6】Cl-的检验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精编版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2课时 第四节:4课时 复习:1课时 测验:1课时 讲评:1课时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 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 正丁烷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 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B C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1 2 5 6 7 8 10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NO 2 CH 3 CH 2 —CH 3 OH CH = CH 2 CH 3 CH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