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理论考研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真题

艺术学理论考研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真题
艺术学理论考研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真题

艺术学理论考研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考研真题

一、一、名词解释

1模仿论[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6年研]

相关试题:模仿论(摹仿论)[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模仿论,又称摹仿论,是指主张艺术来自对社会现实的模仿,能再现社会现实的本质,并能产生陶冶作用,是一种有关艺术来自人对现实的模仿的观念。模仿论是关于艺术的本质在于对宇宙万物的模仿的观念体系。这是西方最古老且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本质论。模仿论在古希腊时期就存在着两种对立观念:①否定性模仿论,以柏拉图为代表,认为艺术仅仅模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同作为世界的本质的“理念”隔了三层,因此是虚假的,由此他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②肯定性模仿论,以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世界并非“理念”的虚假影像,而是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2理念论[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理念论是指有关艺术来自客观的精神的呈现的观念,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黑格尔等。柏拉图认为,一种客观的理念才是世界的最终本质,是第一性的;由理念产生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仅仅是第三性的。与柏拉图在否定的意义上运用这种客观精神论不同,黑格尔从理念及其辩证运动构成世界的本质出发,提出了艺术类型的辩证演变思路。根据这个辩证运动原则,理念在其发展过程的每一特殊阶段上,都应当有一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它在该阶段的内在定性紧密结合在一起。黑格尔从理念与其感性显现方式和阶段之间应当形成内在统一关

系的角度,把艺术类型依发展变化轨迹划分为如下三种:①象征型艺术;②古典型艺术;③浪漫型艺术。

3艺术兴媒[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6年研]

答:艺术兴媒是指可以承载艺术家感兴并能触发公众感兴的艺术媒介。媒介是感兴的媒介,感兴是媒介的感兴。在欣赏任何艺术品时,人们最先接触到的并非艺术符号或者形象,而是某种可以触发感兴的物质媒介,这就是艺术兴媒。作为多层兴辞结构系统,艺术兴媒造成的兴媒层是艺术品结构的第一层面,直接影响着艺术品的创作效果与接受体验。艺术媒介在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的整体过程中构成了最基础的第一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兴辞的调整、艺术兴象的生成和艺术兴格的展现。

4艺术兴象[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5年研]

答:艺术兴象是指基于兴媒承载而经兴辞生成且富于感兴深蕴的艺术形象构造。当人们穿过兴媒层、兴辞层,便进入了兴象层,这也是艺术品整体的最核心层面。物质载体、符号编码都为塑造感人情思、动人心魄的艺术兴象服务。可以说,艺术兴象决定着艺术品最终的成败。艺术兴象的类型,分为象征、典型、意境、仿象四种。艺术兴象的特征,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属性:①媒辞性,指媒介和修辞对兴象具有建构作用;②虚拟性,指艺术兴象并非真实存在的客观实体,而是接受者观赏或想象过程中产生的虚拟性意象;③情感性,指虚拟意象往往传达特定情感态度;④蕴藉性,指艺术兴象往往兴味深长、余韵袅袅。

5感兴[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4年研]

答:感兴是指感物起兴,强调艺术家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状态,是外感事物、内动情感而又情不可遏的特殊状态的产物。审

美感兴的三大特征包括:①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发生在瞬间的直觉;②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③审美感兴是艺术家个体的亲历体验。感兴是艺术家日常经验的升华,是个体在亲历中对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直觉或顿悟。按照郑板桥关于作画过程的自我认识,感兴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6兴味品评[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兴味品评是指审美过程结束之后,审美感受持续活跃,进而向欣赏者的现实生活或明或暗地推进的过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描述的就是音乐欣赏中兴味品评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受众对余兴蕴藉的获取和生发过程。有些艺术品魅力或效果是深长的,可以在欣赏者的生活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比如引导价值选择甚至是改变人生道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作《红与黑》中,描写了主人公于连最爱读的两本书,一本是《拿破仑回忆录》,另一本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正是这两本书改变了于连的命运,也可以说是这两本书成为于连的人生导引。7兴会[四川师范大学2016、2015、2013年研]

答:兴会,是指艺术品接受者借助于艺术品欣赏而激发自身感兴的过程。兴会理论关注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接受,弥补了西方接受理论中过于哲理化的倾向,而且有利于构筑切合中国人审美体验的艺术鉴赏理论。可以将兴会分为四个层面:感触、生兴、兴会、兴味。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品接受者首先以自己的感官去欣赏和理解艺术品,感受其构成和特色;艺术品的原创性的特色激发内心的感兴波澜;接受者在艺术品独特魅力的激发下沉入特别感动的体验境界,发现人生的深厚奥秘;接受者有时可以透过艺术品体悟到更为朦胧、深邃而悠长的感兴意味。

8艺术品[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艺术品,即艺术作品,是指艺术家审美意识创造性行为的成果。艺术品是一个有机整体,将之分为外在的物质形式层和内在的精神内容层两个方面,即形式与内容,也可用能指与所指、符号与意义来替代。艺术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内在的含义,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融合后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具体存在的样式,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由结构和艺术语言构成,即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结构为内形式,艺术语言为外形式。

9媒体[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媒体,又称“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过程之中,用以负载、传递和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它介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是传播艺术符号的物质实体。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①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及电话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②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和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10听觉直观艺术[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听觉直观艺术是指用一定音响和表演手段为媒介来塑造诉诸公众听觉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主要是指音乐。听觉直观艺术是以听觉感受为基础的直观性艺术,运用音响、旋律、节奏、织体、和声等艺术语言来获得不确定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听觉感官以唤起欣赏者的兴会,听觉直观艺术又可称为音响艺术、时间艺术、动态艺术。

11艺术创作过程[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艺术创作过程是指人类特有的、高级的、复杂的、极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是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围绕创作意图,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段,把它物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可供鉴赏的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艺术创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逻辑上,这一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在实践中,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12典型[四川师范大学2016、2014年研]

答: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那种可以指向普遍社会本质的独特个别的兴象,属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色。典型的艺术特点是魅力性理念与特征性手法的融合。一方面,典型要求艺术兴象具有内在深蕴的魅力性。它包含两层意义:①它是通常理解的艺术魅力,即艺术兴象抓人眼球的审美能力;

②它更兼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另一方面,典型要求艺术兴象具有外在鲜明的特征性。总之,艺术典型是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神圣魅力与凝练特征的融合。

13艺术体制[四川师范大学2016、2013年研]

答:艺术体制是指特定时期存在的关于艺术的各种观念与知识系统,以及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生产、传播、消费、评价的完整的社会机制。一定时期的艺术体制约束着彼时艺术的创作与接受。体制与创造之间是相反相成的张力关系,一定的体制保证着规律性的创造,而新的创造则会不断冲击旧有体制,预生新的体制。艺术体制的这一特性被称为“弱体制性”,弱体制性主要指艺术体制是一种动态的网络关系结构,此结构既控制着主体的社会实践,但又不会在根本上限制突破常

规的行为的出现,甚至会鼓励行动者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在艺术场中,突破常规、寻求新变是基本规则,艺术体制鼓励对体制自身的挑战。

14神思[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神思,是指艺术家精心构思组织感兴使之成为感兴修辞系统的过程,又可称作“构兴”阶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神思”的重要性提到了“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地位,认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这里,刘勰把艺术构思的“枢机”归结为“辞令”,也就是艺术语言形象的表达。

15艺术思潮[四川师范大学2016、2013年研]

答: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的思潮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和创作上的潮流化运动。艺术思潮的兴起,一般是先在若干艺术作品中露出端倪,接着在广泛的艺术领域中迅速展开,它往往提出某种与现有艺术理论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主张或口号,并以其理论和创作的独特性和新颖性争取社会认同、结合同仁并形成流派,在与现有的不同倾向的论争或竞逐中达到高潮。作为社会思潮的构成部分,艺术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思想根源。但艺术思潮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也是艺术自身规律性运动和发展的结果。一种新的艺术思潮的产生往往影响到该时期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方法的变更,它不同程度地对各门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文艺思想史中,主要有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

16感兴论[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感兴论是指一种来自中国传统的审美感兴的看法。感兴是一种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感物过程的人生意义直觉。感是感物,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兴是平常状态的兴起,代表个体从物质生活情境中兴起兴奋,以达到身心愉悦状态的一个标志。感兴不仅可以来自个人生活的体验,而且更应该来自通过个人而对超个人的社会生活境遇的体验。如郑板桥画竹过程中感兴的演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严羽的“兴趣”说和“妙悟”说是感兴论的代表论点。

17艺术兴辞[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艺术兴辞是指具有调达体验理想与生存境遇间关系作用的符号实践方式,是艺术品所携带的情感思想与语言形式。它由感兴和修辞构成,前者提供深沉体验和超拔理想,后者提供符号实践具体途径,通过适当编码方式将前者予以形式化、具体化。艺术兴辞的特征编码分为:隐兴与转兴,蕴辞与秀辞。

18艺术媒介[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艺术媒介又称艺术材料,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用于艺术表现的物质手段,即用来表现艺术构思的物质材料。它是艺术家审美创造活动的产物,是传达审美信息的物质载体。艺术传达的完成要靠艺术媒介来实现,艺术媒介在整个艺术实践活动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中介作用。不同的艺术门类采用不同的艺术媒介,创作出不同形式的艺术体裁、品种或样式。

19仿象[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仿象是指在真实与虚假之外,对主观感受的具象表现,是近现代艺术与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是艺术价值取向问题中争论的焦点。“仿象”以人们区分真实

事物和摹拟事物的能力,打破了优先顺序:形象和它的模特相比,必须处于从属地位。仿象不是低一级的复制,它有一种否定原件和复制、模特和复制品之间区别的实际力量。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古代哲学和仿像》中重新将“仿象”定义为艺术学术语,福柯较早在超现实主义中寻求现代仿象。

20非直观艺术[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非直观艺术是指由公众的语言文字素养与想象力相匹配,而在头脑中唤起形象的艺术门类,这就是语言艺术即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故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非直观艺术是艺术门类按照感兴方式划分的,与之相对的是直观艺术。

21愤书说[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愤书说,即“发愤著书”,是指一种表示艺术家越是在穷困不得志的情况下,越要砥砺自己,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文艺理论学说。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提出,他在著述《史记》的过程中提到:“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后来被文艺理论家总结为“愤书说”。唐代韩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平则鸣”。与他们一脉相承,宋代的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了“词穷而后工”,清代诗人赵翼也在诗句中写到“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些都是对“发愤著书”的发展。22形式论[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形式论是指一种有关艺术品是一种纯形式构造的看法。它反对那种重视艺术内容或艺术思想的观点。即艺术的根本属性不在于现实的模仿、理念的显现或情感的表现,而在于形式的构造。中国的形式论包括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山

水画家宗炳的“以形媚道”说、文论家刘勰的“隐秀”说以及宋代江西诗派黄庭坚的“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说等,都体现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在艺术形式上的独特智慧。这种独特智慧表现在,它们总是注重内在意义与表现形式之间形成的一种辩证关系,所以产生了形与神、形(器)与道、言与意等特有的辩证命题。这些辩证命题的总纲,就是艺术形式最终为艺术意义表达服务。

23意境[四川师范大学2015、2014年研]

答:意境是在情景交游、阴阳互动和虚实相生中开拓出空无幻象的兴象,一向被视为中国古典抒情艺术的突出特性。意境的艺术特点是道源性理念与兴游性手法的融合。意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兴象的代表,源于唐代。唐以前只有“意象”,唐代出现“境”的概念,源于佛学兴盛的影响,而后“境”逐渐取代“象”。一方面,意境强调阴阳耦合、虚实化生的道源性理念。道源性理念,是指渊源自“生生之道”的传统理念;另一方面,意境强调情景交游、余兴悠长的兴游性手法,首先是情境交游,其次是余兴悠长。情景交游的后果并不是照面而过、陌如路人,而是彼此渗透心神,激荡起悠长邈远的余兴流韵,使艺术意境令人长久回味,若有余香。

24“原欲升华”说[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原欲升华”说是指一种解释艺术的本质的学说,由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系统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它是人的本能,即原欲的储藏库,这种原欲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服从于快乐原则,总是迫切地为自己寻找发泄的出路。但由于它往往与社会道德不容,因而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根植于被压抑的原欲的变相表现。对艺术家而言,他们需要通过一种为社会认可

的方式来满足被压抑的原欲,艺术作为人的一项高尚的活动,当然是人的性欲的一种转移或升华,艺术创作就是无意识压抑与升华的产物。弗洛伊德认为,正是这种升华作用,才导致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理所当然地,也导致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25定兴[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定兴是指艺术家使内心创构的感兴修辞系统变成完整的艺术文本,并能提供给读者或观众加以品鉴的过程,包括通常所说的“二度创作”和修改、润饰等。定兴在文学等艺术门类中主要体现在修订环节。现代艺术的定兴状况要更为复杂。对文学创作来说,作家的原稿还要经过出版机构的审定、编辑、印刷才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26夏尔·巴托(Charles Batteux)[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夏尔·巴托是法国美学家,他在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时,把艺术与技术和科学相区别,称之为美的艺术。他比较狭窄地定义了“美的艺术”,在美学发展史上,至此才比较明显的区分了艺术与技艺。但是,他过于狭窄地将“美的艺术”定义为五种形式: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和诗。他还把广义的艺术分为三类:为满足人们需要为目的的艺术、以引起审美快感为目的的艺术、兼有实用和快感的艺术。

27“视听综合直观艺术”[四川师范大学2014、2013年研]

答:视听综合直观艺术是指综合运用多种艺术门类的物质媒介和表现形式,去塑造诉诸公众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主要有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这类艺术门类由多种艺术因素综合而成,欣赏者需要同时兼用视觉和听觉去直观感受。这类艺术综合了文学、表演、音乐、绘画、建筑、工艺等多种

艺术因素,塑造舞台形象或银幕、荧屏形象,组成新的艺术整体。视听综合直观艺术是以视听觉感受为基础的直观性艺术,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获得相对确定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视听觉感官以唤起欣赏者的兴会。

28艺术流派[四川师范大学2014、2013年研]

答: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大致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而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形成艺术流派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艺术流派的出现是艺术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产物。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与美学观念、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具体情形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艺术流派体现为有共同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并有一定组织形式和结社名称的艺术家社团;②趣味相投或共同生活在某一地域的艺术家所结成的松散的团体;③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以某种艺术元素为标识结合成的一个艺术群体。

29艺术产业[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艺术产业是指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艺术创作与生产,将艺术理解为一种类工业化的,有着一定标准与规模的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活动的概念。它既可以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可以创造利润、促进经济发展。艺术产业首先是一种看待艺术的思路问题。过去通常把文化艺术单纯看作宣传教育和公益性事业,对其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属性认识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的艺术“事业”开始向艺术“产业”发展,艺术被视为一种生产力,艺术产业被视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产业视点来看,艺术不再仅是思

想或形式的表达、给人以精神的影响,而更是一种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可以创造产值、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0艺术传媒[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从广义来讲,艺术传媒是指艺术品从生产到消费(接受)的所有中介。比如画廊、展览;电影院、电视机;剧场;各种艺术推广机构;报纸、期刊、网络等,只有经过它们,各种艺术品才能被接受和消费,进而产生经济价值。而从狭义来讲,艺术传媒则专指以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各种艺术类报纸和刊物、电视艺术节目、艺术图书出版社和艺术网站等,它们刊载各种艺术信息、传播各方艺术批评、推介重要的艺术家,等等。无论广义还是狭义,艺术传媒并不生产艺术对象,而是传播艺术对象,使艺术对象的影响无限扩大。

31审美评价[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审美评价是指欣赏者反复品评艺术品余兴的过程。优秀的艺术品总是会使欣赏者在欣赏结束之后情不自禁地回头反复品味,感兴勃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任何审美过程中。审美评价一方面是主观的,它取决于审美修养、思想水平、个人的生活情感好恶等;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审美评价机制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受到某个特定的社会、民族、阶级的共同观念以及人类普遍情感的影响,因而在审美过程中,社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个共同的以客观社会实践为前提的审美标准。所以审美评价真实与否、深刻与否,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审美评价不能创造出审美价值,但是审美价值必定要通过评价才能被认识。评价有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原有价值。当审美评价符合审美价值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的;反之,则是虚假的、错误的。

32艺术[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艺术,是指才艺和技术的统称,词义很广,后慢慢加入各种优质思想而演化成一种对美,思想,境界的术语。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指表达人们五官感觉的包含思想、情感及想象的媒介与符号形式。33艺术兴格[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艺术兴格是指基于艺术家内在感兴情性而呈现为艺术品外在体貌特征的艺术风韵格调,由主观的创作兴性和客观的作品风格融汇而成。艺术兴格的形成在构成方式上,可分为三个环节:①兴,即作者兴性。作者兴性(兴)是艺术兴格的前提条件,它提供了艺术创作所需的情感动力、审美趣味、思想观念与行动意志,在个体独特性中蕴涵着社会普遍性。②风,即创作风韵。创作风韵(风)是艺术兴格的中介环节,它使创作兴性以某种独特风度品位的方式渗透到艺术品之中,使兴性整体性过渡为格调具体性。③格,即作品格调。作品格调(格)则是艺术兴格的外在体貌,它显示艺术品可辨识区别的一系列外在式样或特征,整体性、普遍性最终展现为具体性、独特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