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测试方案整理版

网络测试方案整理版
网络测试方案整理版

一.布线系统测试概述

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

完工后需按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进行有关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

·>水平铜缆链路测试;

·>垂直干线铜缆链测试;

>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

>·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

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

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

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

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

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

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

4.结构回转衰耗SRL

5.特性阻抗

6.传输延时

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

Microtest QmniScanner

FLUKE

国际标准组织(ISO)及Lucent推荐下列布线测试仪表:

1、fluke (Fluke Corporation)

2、PenaScanner (Microtest Inc)

本方案中,我公司建意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

Microtest Lucent KS23763L1 (连接性测试)

3、FLUKE (特性指标测试) STPl 六类100-150双绞线,250 MHz FTP;阻燃

特性NFC32070 2.1标准

4、用网络测试仪,测试线路是否安装完好,将测线报告整理,归档。

二.系统测试所用工具

测试所用工具主要是:

FLUCK

DSP FLUCK

网络测试仪操作规程:

根据测量的种类是通道还是链路,选择相对的适配器;

测量前将仪器校准;

测量时,将主机和智能远端的旋钮打开;

输入测量时间、地点、测试姓名;

在AUTOTEST项开始测试,储存结果;

将测试结果转换成电子文档;

将主机和智能远端关机;

将仪器收好,检查是否有遗漏配件。

注意事项:插接时一定要将插头和插口对齐,将线路接通;注意轻拔轻插,一定要将头弹起按下再拔出;注意仪器和线路远离电力线和强电场。其他工具如下表:

仪器名称数量产地说明

接地摇表 1 进口

万用表 2 国产

水平尺 6 国产

FULKE 1 美国

三、测试人员安排:

技术总负责:吕可(工程师)

项目经理:周勇(工程师)

现场负责:朱德益(工程师)

其他测试人员不作具体介绍

四系统测试:

测试内容

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EIA/TIA-568A之TSB-75规定的CAT3标准对三类链路系统进行测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

·信号全程衰减测试

·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

·结构回转衰耗SRL

·特性阻抗

·传输延时

·测试指标要求如下表:

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电缆必须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电缆连接设备必须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信道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数据永久链路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数据链路延迟和延迟偏移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

注:Fepuency为频率,Cable Propagation Delay为电缆传输延时,Connector propagation delay 为连接器传输延时,Channel propagation delay为通道链路延时,Permanent link propagation delay为永久链路延时。

综合布线系统光缆的传输特性参数:

光纤系统的测试

测试项目:

连通性测试

全程衰减及ST/SC连接头衰减测试

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多模光纤水平子系统需要测试端的参数;

2)沿一个方向在波长850nm或1300nm处测试衰耗值:

3)多模光纤主干系统及混合方式需要测试的参数;

4)沿一个方向在波长850nm及1300nm处测试衰耗值

5)单模光纤水平子系统需要测试端的参数;

(注:由于不同方向的测试的数值之差,一般会很小,而且多半由测试仪器的精度或测试手法而引起,所以单方向测试已足够而水平子系统的距离标准极限很短(90米),所以其在不同波长处测试值的差别不大,因而单波长测试已足够。

62.5um多模光纤系统

62.5um多模光纤损耗公式

1)光纤线缆的损耗=光纤线缆长度(km)×(3.40dB/km在850nm处或1.00dB/k

在1300nm处)

2)耦合器的衰耗(ST或SC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39dB)+0.42dB 3)耦合器的衰耗(LC连接器)= (连接器的数目×0.14dB)+0.24dB

4)光熔接头的衰耗值(CSL或熔接)=接头数目×0.30dB

光功率比校正值如下表:

计划所用时间

根据测试内容和工作量,完成测试需用5个公历日。

PON产品测试方案

信而泰科技XPON测试解决方案 关键字PON无源光网络测试解决方案信而泰科技 摘要FTTx由于使用X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网络中消除了放大器和有源器件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网络安装和设备开通、维护的费用,正成为颇有竞争力的接入系统。随着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商用规模的逐步扩大,如何对XPON系统进行合理地测试,已越来越成为许多设备厂商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对生产及研发阶段XPON系统的测试提供完善的测试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主要的通信测试设备供应商,信而泰科技(TELETEST)可为用户提供全面的XPON测试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快速、低成本地部署产品生产并从中获益。 一、宽带XPON系统测试 与其他技术一样,宽带PON技术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测试,只有其功能、 性能符合要求才可以规模应用。本测试方案主要依据如下标准: YD/T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 光网络(EPON) YD/T1531-2006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方式的 无源光网络(EPON) YD/T1809-2008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YD/T1771-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 IEEE Std802.3-2005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 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 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用于用户接 入网的媒质接入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宽带PON系统测试结构如图1所示,PON系统由局端OLT、ODN(光分配网络)和用户端ONU(光网络单元)组成,为单纤双向系统。在下行方向(OLT到ONU),OLT发送的信号通过ODN到达各个ONU;在上行方向(ONU到OLT),各ONU在指定时间发送信号到OLT。ODN由光纤和无源光分路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在OLT和ONU间提供光通道。 使用iTester网络测试仪进行XPON系统测试时,需将OLT接入网络测试仪的一个端口,将剩余ONU设备分别接入网络测试仪的其余端口,系统测试结构如图1。 北京信而泰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1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新编修订

多因子身份认证测试报告

目录 1.1编写目的 1.2读者对象 1.3参考资料 二、测试环境..................................................................................................................................... 2.1HUE整体架构图 2.2硬件配置 2.3软件配置 2.4测试数据 三、测试策略..................................................................................................................................... 3.1功能测试 3.1.1绑定流程................................................................................................................................... 3.1.2认证流程................................................................................................................................... 3.1.3解绑流程................................................................................................................................... 3.1.4其它功能及流程....................................................................................................................... 3.2专项测试 3.2.1兼容性测试............................................................................................................................... 3.2.2网络情况测试........................................................................................................................... 3.2.3数据隔离测试........................................................................................................................... 3.2.4安全性测试............................................................................................................................... 3.2.5性能测试...................................................................................................................................

宽带测试项目方案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网络宽带测速项目方案 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规划研究院) 日期:2015年8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项目目标 1 三、项目内容 1 3.1 固定宽带网络测速1 3.2 移动网络测速 1 3.3 宽带测速反牵终端2 四、项目方案 2 4.1 固定宽带网络测速2 4.2 移动宽带网络测速5 4.3 宽带测速反牵终端5 五、工作分工 6 5.1 宁夏管局及运营商6 5.2 信通院 6 六、项目进度安排6 七、项目经费预算7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 31号)精神,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2015年6月发布《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宽带宁夏”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5] 51号),以推进自治区宽带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通知》中提出将在五年内,分普及和优化升级两个阶段推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区网民突破480万,固定宽带用户超过160万户,4G网络覆盖城乡,3G/LTE用户超过650万户。通过“宽带宁夏”建设吸引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在“中卫后厂”、“智慧银川”安家落户,开拓中阿国际数据服务,为发展中阿互联网经济和建设“一带一路”网上丝绸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为落实“宽带宁夏”建设思路,《通知》中要求宁夏通信管理局组织电信企业,分步实施出省带宽改造和扩容,提升宁夏骨干网传输能力,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宽带测评”体系和“宽带城市”评价体系,建立覆盖宁夏全区的宽带发展动态测评体系,依据实时监测和分析,督促企业宽带各环节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和改善宁夏网民互联网应用体验。 在建设“宽带宁夏”的战略需求下,为全面掌握宁夏互联网宽带发展水平,更好地支撑自治区宽带发展部署,促进“宽带宁夏”建设的快速开展,本项目将在宁夏互联网开展固定宽带测速、移动宽带测速工作,并将测试结果通过反牵终端实现图形化展示。 项目目标 结合宁夏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宁夏管局)和广大网民关注热点,拟对2015年宁夏互联网网络进行宽带测速,重点完成全自治区网络的固定宽带测速、移动测速,以及按月采集宁夏网络性能数据、全国各省对宁夏重点网站访问性能数据并开发反牵终端,从运营商、带宽、地市等多个维度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展示。 项目内容 为完成上述目标,拟提出以下项目内容: 固定宽带网络测速 固定宽带网络速率指标统计 由宁夏管局协调在全省发展一定数量宽带测速友好用户(用户发展要求见附件),先期依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在省会城市部署的宽带接入速率测试服务器,以及信通院开发完成的具备宽带测速功能的家庭智能路由器,实现对各主导固定宽带服务商(电信、联通、移动(含铁通),下同)的固定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测试数据的采集。 针对同批宽带测速友好用户,使用信通院开发完成的具备宽带测速功能的家庭智能路由器,实现对主导固定宽带服务商的固定宽带上网体验指标,包括固定宽带用户平均下载速率、网页浏览平均首屏呈现时间、网络视频平均下载速率的监测采集。 对采集到的数据,分运营商、分接入速率、分地市统计宁夏的宽带接入速率指标、上网体验(固定宽带用户平均下载速率、网页浏览平均首屏呈现时间、网络视频平均下载速率)指标,在反牵终端上呈现。 宽带网络性能指标统计 依托信通院部署的互联网性能监测分析平台,按月采集宁夏宽带网络性能指标数据,包括互联网骨干网(电信、联通、移动)网内、网间、国际性能(时延、丢包)以及各省对于宁夏重点网站(5个以下)的访问性能,并在反牵终端上呈现。 移动网络测速 测速方案设计 依据《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移动宽带接入》行业标准,依托信通院宽带测速平台和移动测速

无线测试方案

WLAN系统测试方案 深信服科技 2014年7月

目录 一、概述 (5) 二、测试环境 (5) 2.1设备信息 (5) 2.2测试要求 (5) 2.4测试组网 (5) 三、测试内容 (6) 3.1基础性能 (6) 3.2认证与加密 (6) 3.3授权管理 (7) 3.4终端漫游 (7) 3.5应用识别 (7) 测试用例 (7) 4.1基础性能测试 (7) 1、AP吞吐量测试 (7) 2、AP零配置 (8) 3、丢包率 (9)

4、并发用户接入 (10) 4.2身份认证 (10) 1、本地认证 (10) 2、外部服务器认证 (11) 3、短信认证 (12) 4、二维码认证 (13) 5、微信认证 (13) 6、内置CA证书认证 (14) 7、802.1X 认证自动配置 (14) 4.3授权管理 (14) 1、不同角色策略控制 (14) 2、不同用户的访问控制策略 (15) 4.4、漫游 (16) 漫游功能测试 (16) 4.5应用识别 (17) 应用识别测试 (17) 四、测试结果: (18)

一、概述 本方案规定了WLAN接入设备的测试项目、测试要求、测试范围和测试内容等,提出了WLAN接入设备的功能、安全、性能、管理和维护等的测试要求。 二、测试环境 2.1设备信息 2.2测试要求 1、所有产品必须在同一测试环境条件下进行,以实际环境为标准。 2、所测试主要产品WAC和AP必须是各厂商相近档次设备。 3、测试位置:仟吉办公大楼现场,WAC及AP的安装位置均相同。 2.4测试组网 1、要求 (1)AP测试时放置位置有较大空间(两个AP距离为15米或以上); (2)AC能接通模拟测试服务器(如AD域服务器)或其它模拟测试设备,并提供正常网络连接; (3)测试点时需经过玻璃墙、砖墙等环境,以实际环境为准。

通信网络-详解无线局域网测试方法

WLAN测试方法 方法一传统的协议分析观点 早期无线网测试基本上都以协议分析作为主要方法,这是因为,无线的传输基于微波,通过空间传输,网络传输的介质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因此完成对传输数据包分析测试,从网络应用角度上完成网络传输的性能问题测试,就足可以完成无线网络的测试工作。常见的这类协议分析多数是基于软件对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捕包和解码及分析等功能来实现的。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是相当多的网络管理人员熟悉的手段,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观点:认为传统的协议分析技术能完全解决无线网络的测试需求。 事实并非如此,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其实更需要测试。无线网络虽然摆脱了传统有线网络介质上的物理特性约束,但它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理层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说三维空间是无线网络传输的媒介,微波是数据传输的载体。以802.11b为例,2.4G的传输频率是公共的无线频率,与蓝牙、微波炉以及各种微波设施相同,无线网络的信号是否会埋没在各种干扰噪声之中呢?此时无线传输的各种信道的信号强度、噪声强度,信噪比成为检测无线局域网物理层传输性能的最基本的参数。这与局域网中对五类和六类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参数测定一样,衰减、近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性能参数决定了铜线的布线系统通信质量。 方法二无线射频分析观点 由于无线局域网是基于微波射频传输的,因此有人就认为对它的测试主要集中在对射频分析上,它能够完成无线局域网物理层的全部测试,也就完成了无线局域网的安装测试问题。这种测试类似于布线测试,如五类链路测试和光缆链路测试。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反映无线局域网链路层以上的传输性能情况,就如我们不能说马路宽敞平直,就认为这是一条畅通的道路一样。没有实时的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吞吐量测试以及协议和应用统计,就无法真正满足无线网络性能以及安全性的测试需求。 在双绞线为基础的网络中,布线阶段和网络建设阶段是非常明确的两个阶段。由于综合布线建立的是一个与应用无关的布线系统,所以在布线过程中只对布线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不考虑网络的传输问题。而无线局域网的基础建设中,物理介质和网络应用是二合一的整体,所以即使是无线网络的工程测试,也绝不能仅仅测试物理信号那么简单和片面。 在底层测试上,无线局域网与布线系统测试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即布线系统的性能是基于点对点确切链路来保证的,而无线局域网摆脱了线缆的束缚,以无线广播的方式传输,

三方测试报告 模板

XXX项目 三方测试报告 年月 一、概况 二、测试内容 三、测试环境 四、测试方法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六、结论 附件:测试记录 一、概况 XXXXXXXX 上述系统的软件开发、设计,设备的采购、集成、制造、试验、安装,相应基础、管道铺设、线缆安装铺设。系统的整体联调、试运行,及培训、售后服务等工作。 二、测试内容 1、硬件系统测试:包括安全保护测试、电源系统、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等测试。 安全保护测试:接地电阻、等电位、绝缘; 电源系统:(1)无负载时负荷情况; (2)带负载时负荷情况;

(3)外电停电时后备电源投入运行情况。 系统功能:(1)监控功能:远程监控、水文、工况实时采集; (2)管理功能:日常运行、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应 用、运行决策; (3)视频显示功能:视频图像监视、语言广播; (4)网络通信功能:数据传输、网络带宽、网络IP、VLAN 管理、网络安全。 系统性能:(1) 运动技术指标 (2) 系统实时性指标 (3) RTU实时性指标 (4)主站实时性指标 (5) 计算机的CPU负荷率 (6) LAN负荷率 (7)可维护性 (8)安全性 (9)可扩性 2、软件系统测试: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软件的界面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兼容性测试。 三、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在总控制中心控制室和机房常温环境下。 四、测试方法 1、安全保护测试

用接的电阻仪测试系统接地是否满足要求,用万用表测试机柜各接地点是否等电位,使用兆欧表测试对地端绝缘。 接地电阻、绝缘测试记录 2、电源系统测试 使用万用表、电流钳形表测试电源系统在无负荷和带负荷情况,电源运行状况,和市电供电和停电情况下后备电源投入运行情况。 电源系统测试记录 3、系统性能测试 测试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及实时响应时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无线网络功能测试的方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2) 1.1总体需求分析 (2) 第2章测试范围及设备 (2) 2.1厂家需要提供设备 (2) 2.2厂家需要提供测试软件 (2) 2.3测试拓扑图 (3) 第3章测试内容 (4) 3.1基础性能测试 (4) 3.1.1零配置轻量级AP管理 (4) 3.1.2用户在不同AP下接入相同SSID的动态VLAN分配 (5) 3.1.3室内AP的MESH连接 (6) 3.2无线性能指标测试 (6) 3.2.1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上行吞吐率测试 (6) 3.2.2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下行吞吐率测试 (7) 3.2.3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上、下行吞吐率测试 (8) 3.3安全性测试 (9) 3.3.1认证加密支持能力 (9) 3.3.2非法AP的检测及压制 (10) 3.3.3无线IDS/IPS功能 (11) 3.3.4SSID信息保密 (12) 3.3.5假冒IP地址阻断 (13) 3.3.6无线控制器失效对AP的影响 (14) 3.3.7无线接入用户之间的隔离 (15) 3.4管理维护 (16) 3.4.1客户端RF链路检测 (16) 3.4.2客户端的远程排障功能 (17) 3.4.3实时热感图 (19) 3.4.4非法AP、终端实时定位 (19) 3.4.5无线网络状态仪表盘(设备、终端、协议...) . (20) 3.4.6无线设备状态管理 (21) 3.4.7终端设备状态 (22) 3.4.8无线安全管理 (23)

第1章概述 1.1总体需求分析 第2章测试范围及设备 本方案规定了WLAN接入设备的测试项目、测试要求、测试范围和测试内容等,提出了WLAN接入设备的功能、安全、性能、管理和维护等的测试要求。 2.1厂家需要提供设备 2.2厂家需要提供测试软件

无线网络功能测试方案

无线局域网测试方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2) 1.1总体需求分析 (2) 第2章测试范围及设备 (2) 2.1厂家需要提供设备 (2) 2.2厂家需要提供测试软件 (2) 2.3测试拓扑图 (3) 第3章测试内容 (4) 3.1基础性能测试 (4) 3.1.1零配置轻量级AP管理 (4) 3.1.2用户在不同AP下接入相同SSID的动态VLAN分配 (5) 3.1.3室内AP的MESH连接 (6) 3.2无线性能指标测试 (6) 3.2.1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上行吞吐率测试 (6) 3.2.2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下行吞吐率测试 (7) 3.2.3802.11a/b/g AP接入802.11a/b/g终端上、下行吞吐率测试 (8) 3.3安全性测试 (9) 3.3.1认证加密支持能力 (9) 3.3.2非法AP的检测及压制 (10) 3.3.3无线IDS/IPS功能 (11) 3.3.4SSID信息保密 (12) 3.3.5假冒IP地址阻断 (13) 3.3.6无线控制器失效对AP的影响 (14) 3.3.7无线接入用户之间的隔离 (15) 3.4管理维护 (16) 3.4.1客户端RF链路检测 (16) 3.4.2客户端的远程排障功能 (17) 3.4.3实时热感图 (19) 3.4.4非法AP、终端实时定位 (19) 3.4.5无线网络状态仪表盘(设备、终端、协议...) . (20) 3.4.6无线设备状态管理 (21) 3.4.7终端设备状态 (22) 3.4.8无线安全管理 (23)

无线系统测试方案

海淀区中小学智慧校园 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一期工程项目第五包 测 试 方 案 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目录 1 测试依据----------------------------------------------------------------------------------------3 2 测试环境---------------------------------------------------------------------------------------- 3 2.1 主要设备 ----------------------------------------------------------------------------------3 2.2 辅助工具 ---------------------------------------------------------------------------------- 4 2.3 测试要求 ----------------------------------------------------------------------------------4 2.4 组网要求 ----------------------------------------------------------------------------------4 2.5 测试人员 ----------------------------------------------------------------------------------5 3 测试内容和安排 ------------------------------------------------------------------------------5 3.1 关键内容 ----------------------------------------------------------------------------------5 3.2 AP吞吐量测试 ---------------------------------------------------------------------------5 3.3 无线Mesh功能--------------------------------------------------------------------------6 3. 4 接入设备识别★ -------------------------------------------------------------------------7 3. 5 BYOD功能与访客管理★ -------------------------------------------------------------7 3. 6 非WiFi信号抗干扰测试 --------------------------------------------------------------9 3. 7 WiFi抗干扰测试-------------------------------------------------------------------------9 3. 8 语音漫游测试 -------------------------------------------------------------------------- 10 3.9 视频业务承载测试★ ----------------------------------------------------------------- 11 4、测试结果 ------------------------------------------------------------------------------------ 12

IIM网络即时通讯系统 测试计划说明书

IIM网络即时通讯系统 测试计划 项目开发人员一览表

编写说明 标题:IIM网络即时通讯系统测试计划类别:文档 编辑软件:Microsoft Word 2003 中文版 编写历史: Leader评分:

目录 一、引言 (4) 1.编写目的 (4) 2.项目背景 (4) 3.定义 (4) 二、任务概述 (5) 1.目标: (5) 2.运行环境: (5) 3.需求概述: (5) 4.条件与限制: (5) 三、计划 (5) 1.测试方案 (5) 2.测试项目 (5) 3.测试机构及人员 (6) 4.测试进度 (6) 四、测试项目说明 (7) 1.客户端: (7) 1)登录部分测试: (7) 2)注册模块测试: (7) 3)好友管理模块: (7) 4)私聊模块: (8) 2.服务器端: (8) 1)数据库模块: (8) 2)界面模块: (8) 3)通讯模块: (9) 五、评价 (9) 1.范围 (9) 2.数据整理 (9) 3.量度 (9)

测试计划 一、引言 1. 编写目的 本阶段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IIM即使聊天系统做概要设计,主要解决该系统需要的程序模块的设计问题,决定模块间的接口,模块的结构设计,以及数据结构等相关问题。 本文档可作为IIM网络即时通讯系统设计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程序员,测试人员、使用人员的参考资料。 2. 项目背景 本项目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07级网络即时通讯系统小组开发的,此次开发的IIM网络即使通讯软件是一个可以运行在windows ,Linux 等平台上的可移植性较强的软件。 3. 定义 [1] 服务器: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是网络上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 性能的计算机。服务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相应的应用软件,为网上 用户提供共享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 执行一种服务的任务。服务器执行客户调用的服务,并向客户返回结果 代码。对于网络服务来说,NSS是服务器,LNS主机应用程序是客户。 当这种关系颠倒时,LNS主机应用程序还能在LNS体系结构的顶层建 立自己特定应用的服务。 [2] 客户端:这里的客户端指的是能够合法的连接服务器并且能够向服务器发出请求 的运行在用户的计算机上的程序或称为客户机,是指与服务器(server) 相对应,为客户提供本地服务的程序;一般安装在普通的客户机,需要 与服务端互相配合远行。 [3] 注册:用户在使用软件的实际功能前将自己的信息进行登记 [4] ID: ID=Identification 身份。就是用户名或帐号,是能证明用户身份的替 代物,在此次开发的软件里id是唯一的,是用户注册的时候填写的涌 来证明自己身份的账号。 [5] IIM(PP)网络即使通讯软件:本次开发的产品的名称。 [6] c/s结构:客户端/服务器端式的应用程序结构,也是本系统采用的结构模式。 [7] 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统称为端,本软件所有客户端之间的聊天信息都要通 过服务器端进行管理和转发,所以只存在一种端与端之间的通信关系即

网站测试报告模版

1、网站测试报告 未登录状态测试测试结果 第一步:点击专家俱乐部导航,进入俱乐部首页正常 专家列表正常 人气排行正常 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应当将人气最高 的放在第一个列表中。 主页——专家主页正常,建议增加到其他 专家主页的链接。 会员数排行正常 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 主页——专家主页正常,进入到各分项目 后,应当有3分类的链 接,如从“专家个股咨 询”到“VIP专用论坛” 链接。其他链接也应当 全部加上。 专家分类列表正常 蓝筹为主/稳健型——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 热门股为主/攻击型——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 复合型投资——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 专家搜索搜索一次后,无法重置投资风格——搜索——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 专家类型——搜索——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 专家名——搜索——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 会员数——搜索——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正常 专家评级正常专家名称——专家主页人气排名从16名后全 部一样了!错误! 主页——专家主页正常 专家俱乐部视频正常专家公开视频链接位置到了“专家俱 乐部”首页,错误 ——视频播出时间提示提示会员注册 ——专家俱乐部视频直播窗口提示会员注册专家俱乐部节目回放提示会员注册

视频标题——类型VIP 会员永久专属—— 视频窗口 提示会员注册 类型VIP 会员专属——视频窗口 提示会员注册 准会员专属——视频窗口 提示会员注册 免费公开——视频窗口 提示会员注册 视频标题——窗口未打开——点击 ——播放器下载 无法下载,可关闭 专家报告 正常 专家报告标题——类型付费可看——报告内容——发表回复 显示免费的,需要注册。公开的可以任意阅读,但没有“回复”的 窗口! 类型2元点播——报告内容——发表回复 会员可看——报告内容——发表回复 完全公开——报告内容——发表回复 专家咨询 正常 专家咨询标题——咨询内容(发起人点击)——评论回复 正常 ——非发起人点击无法查看 正常 手机短信服务 正常 短信快讯标题——短信内容 正常 专家名称——专家主页 正常 查看——短信内容(非该专家vip 会员弹出申请页面) 正常 我的专家(网页上方) 非会员,无此项 —— 专家主页 专家主页 正常 vip 专用论坛——点击帖子标题——正常浏览/发言(vip 会员) 正常 提示成为该专家vip 会员(非vip 会员) 正常 论坛——点击帖子标题——正常浏览/发言 准会员才可点击 公告——点击帖子标题——正常浏览 正常 已登陆普通用户状态测试 第一步:登录 正常 ——登录成功转向前页面 正常,点击退出,显示 不出来 ——积分显示情况 正常,但是点击进入后什么也显示不出来 ——充值按钮——充值金额——确认充值窗口——网银支付页面 正常 第二步:点击专家俱乐部导航,进入俱乐部首页 正常 专家列表 正常 人气排行 正常 专家俱乐部标题——专家主页 正常 主页——专家主页 正常

WIFI测试方案

WIFI测试方案

目录 1.测试概述 (2) 1.1测试目的 (2) 1.2测试内容 (2) 1.3测试产品 (2) 2.基本功能测试 (3) 2.1多SSID应用 (3) 2.2动态智能RF配置 (4) 2.3 VLAN pool (5) 2.4无感知认证 (6) 2.5访问控制 (7) 2.6无线用户带宽限制 (8) 3.性能测试 (8) 3.1 最大并发用户数测试 (8) 4.高可靠性 (9) 4.4基于频宽的负载均衡 (9) 4.5负载均衡 (10) 5.热点区域 (11) 5.1覆盖热敏图 (11) 5.2对终端进行定位 (11) 6.定位精确度 (12) 7.运行轨迹 (13)

1.测试概述 1.1测试目的 本文档主要目的为指导测试WIFI解决方案在景枫中心购物中心网络中适用性、可靠性及可扩展性,确认WIFI是否解决方案适用于景枫购物中心环境中的部署。 1.2测试内容 ?基本功能测试 ?用户认证测试 ?性能测试 ?高可靠性测试 ?无线定位测试 ?定位精确度测试 ?无线终端运行轨迹测试 ?其他认为需要的测试项 这个测试计划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分成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组测试案例。每一个测试案例的格式都如下所示: 1.3测试产品 测试产品根据测试项目需求,由各设备提供商自行选择合适设备及相应的测试服务器。

2.基本功能测试 这个章节包括一些场景,用于检验企业无线局域网需要的基本特性——易用性。 2.1多SSID应用

2.2动态智能RF配置 1 L2/L3交换机

2.3 VLAN pool 2个无线终端

光纤测试方案

1.Power灯不亮 电源故障 2.LOS灯亮必有以下故障: (a)从机房到用户端的光缆已经断了; (b) SC尾纤与光纤收发器的插槽没有插好或者已经断开。 3.Link灯不亮可能有如下情况: (a)检查光纤线路是否断路 (b) 检查光纤线路是否损耗过大,超过设备接收范围 (c) 检查光纤接口是否连接正确,本地的TX 与远方的RX 连接,远方的TX 与本地的RX连接。 (d)检查光纤连接器是否完好插入设备接口,跳线类型是否与设备接口匹配,设备类型是否与光纤匹配,设备传输长度是否与距离匹配。 4.电路Link灯不亮故障可能有如下情况: (a)检查网线是否断路 (b) 检查连接类型是否匹配:网卡与路由器等设备使用交叉线,交换机,集线器等设备使用直通线。 (c) 检查设备传输速率是否匹配 5.网络丢包严重可能故障如下: (a)收发器的电端口与网络设备接口,或两端设备接口的双工模式不匹配。 (b)双绞线与RJ-45头有问题,进行检测 (c)光纤连接问题,跳线是否对准设备接口,尾纤与跳线及耦合器类型是否匹配等。 6. 光纤收发器连接后两端不能通信 (a)光纤接反了,TX和RX所接光纤对调 (b)RJ45接口与外接设备连接不正确(注意直通与绞接)光纤接口(陶瓷插芯)不匹配,此故障主要体现在100M带光电互控功能的收发器上,如APC插芯的尾纤接到PC插芯的收发器上将不能正常通信,但接非光电互控收发器没有影响。 7. 时通时断现象 (a)可能为光路衰减太大,此时可用光功率计测量接收端的光功率,如果在接收灵敏度范围附近,1-2dB范围之内可基本判断为光路故障 (b)可能为与收发器连接的交换机故障,此时把交换机换成PC,即两台收发器直接与PC连接,两端对PING,如未出现时通时断现象可基本判断为交换机故障

网站渗透测试报告_模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信息学院渗透测试课程实验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1章概述 1.1.测试目的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渗透测试,发现XXXX网站系统的安全漏洞,保障XXX 业务系统安全运行。 1.2.测试范围 根据事先交流,本次测试的范围详细如下: 1.3.数据来源 通过漏洞扫描和手动分析获取相关数据。 第2章详细测试结果 2.1.测试工具 根据测试的范围,本次渗透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关工具列表如下:

2.2.测试步骤 预扫描 通过端口扫描或主机查看,确定主机所开放的服务。来检查是否有非正常的服务程序在运行。 工具扫描 主要通过Nessus进行主机扫描,通过WVS进行WEB扫描。通过Nmap进行端口扫描,得出扫描结果。三个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人工检测 对以上扫描结果进行手动验证,判断扫描结果中的问题是否真实存在。 其他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通过双方确认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 2.3.测试结果 本次渗透测试共发现2个类型的高风险漏洞,1个类型的低风险漏洞。这些漏洞可以直接登陆web管理后台管理员权限,同时可能引起内网渗透。获取到的权限如下图所示: 可以获取web管理后台管理员权限,如下步骤所示:

通过SQL盲注漏洞获取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hash值,并通过暴力破解工具破解得到root用户的密码“mylove1993.” 利用工具扫描得到管理后台url,使用root/mylove1993.登陆后台如图:2.3.1.跨站脚本漏洞 风险等级: 高 漏洞描述: 攻击者可通过该漏洞构造特定带有恶意Javascript代码的URL并诱使浏览者点击,导致浏览者执行恶意代码。 漏洞位置: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922174.html,/red/latest_news.phpkd=&page=324 变量:page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922174.html,:80/red/latest_news.php 变量:kd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922174.html,:80/red/search.php 变量:kd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922174.html,:80/red/sqmz2_do.php 变量:num、psd 漏洞验证: 以其中一个XSS漏洞利用示范为例,在浏览器中输入: XXX 结果如图: 修复建议: 对传入的参数进行有效性检测,应限制其只允许提交开发设定范围之内的数据内容。要解决跨站脚本漏洞,应对输入内容进行检查过滤,对输出内容的特定字符转义后输出,可采取以下方式: 在服务器端对所有的输入进行过滤,限制敏感字符的输入。 对输出进行转义,尤其是< > ( ) & # 这些符号。

无线网络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方案设计说明

无线网络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施工项目包括:线路安装、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该工程首先要充分了解大楼系统结构,系统安装连接,保证不破坏原有装修,整体性能优良,安装工艺合理,使用操作灵活高效;本工程因使用环境要求严格,因而对其工程施工质量较高的要求,工程质量应以达到优良质量水平为目标,在计划编制、技术应用、施工机具、劳动力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需要通过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优化资源搭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萁和质量,让业主得到最优的施工技术,最短的施工工程工期,最好的工程质量和最高的社会效益,短平快志完成任务。 工程实施计划 1.1.工程组织结构 无线网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无线网络的顺利搭建,还包含和第三方的主机、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各种应用软件等的联调,为了保障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保障“*********”无线网络项目的顺利完成,也为了使用户有效管理和维护软、硬件系统,我们建议双方成立一个项目实施小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经理、供应链经理、客户经理、实施工程师、研发协调经理、客户代表,共同完成这一无线网络工程。双方分别委派负责人负责本工程项目总体规划,统筹制订工作计划、协调工作步骤和节奏及有关在实施过程中和调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决策,对工程进行全面监控

和管理。 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 项目职务:项目经理 公司职务:技术总监 项目职责:项目的总体协调与负责,公司工程人员的调配。 :*****项目职务:客户经理 公司职务:销售经理 项目职责:制定该网络工程项目商务实施方案,跟踪项目的执行情况,检查项目的执行质量,负责与用户的协调工作。 :****项目职务:技术经理 公司职务:售前部经理 项目职责:该项目的总体技术负责,同时负责该项目环境收集、技术方案的设计与编写,实施目标咨询等。 :*** *** ***** ***项目职务:实施工程师 项目职责:负责项目设备及软件安装、调试、割接、测试、验收、售后服务等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负责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制与整理。 1.2.项目工程进度列表

局域网点对点网络通讯测试方案

网络测试标准 文档标号:ABLETESTBZ000004 测试级别:定型测试

文档信息 修订历史记录 文档审核和批准

1范围 (4) 1.1标识 (4) 1.2概述 (4) 1.3文档概述 (4) 2参考文档 (4) 3、要求 (4) 3.1网络速率 (4) 3.2丢包率 (4) 3.3适应性 (5) 3.4稳定性 (5) 4、测量方法 (5) 4.1测试环境 (5) 4.1.1大气条件 (5) 4.1.2电源条件 (5) 4.2测量设备 (5) 4.3连接图 (6) 4.4网络速率 (6) 4.5丢包率 (6) 4.6适应性 (6) 4.7稳定性 (6)

1范围 1.1标识 a.文档标号:ABLETESTBZ000004 b.标题:网络测试标准 1.2概述 网络指标是卓越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研发的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以及企业标准。 1.3文档概述 本文档是根据相应的企业标准,确定网络指标的范围,并给出规定的试验方法,来验证研发的产品是否满足音频方面的要求。 本文档的作用是指导项目测试,是网络指标测试的主要依据。 2参考文档 3、要求 3.1网络速率 大于80M M/BPS 3.2丢包率 小于万分之一

3.3适应性 可以匹配常用交换机 支持80M内的网线 在网络包复杂情况下丢包率达标 3.4稳定性 连续运行10小时,网络传输速率和丢包率都正常4、测量方法 4.1测试环境 4.1.1大气条件 温度:25℃±10℃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86kpa~106kpa 4.1.2电源条件 产品定义的额定电压 4.2测量设备 计算机 丢包测试工具 FTP上传下载工具 测量线缆若干 主流交换机

网络基准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网络基准性能测试 一、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吞吐量、往返延时、丢包率,判断网络系统的基准性能是否符合标准DB37/T 291-2000《计算机网络检测与评估》的要求。 二、术语解释 2.1连通性 连通性反映被测试链路之间是否能够正常通信。 2.2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测试设备或被测试系统在不丢包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最大包传输速率。 2.3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即往返延迟,是指发出请求的时刻到用户的请求的相应结果返回用户的时间间隔。 2.4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在吞吐量范围内测试所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包的比率。 三、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依据DB37/T291-2000《计算机网络检测与评估》 四、网络拓扑 五、测试环境分析 网络基准性能测试在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网络管理中心完成。测试在空载环境下进行,选取省局的服务器所在网络进行负载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大量的数据包,测试网络的基准性能,以确保网络性能可以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3.1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表 注:测试时在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中添加允许双向ping通的策略,并打开测试工具的两个默认端口才能完成测试。 3.2测试场景描述 在网络基准性能测中,选定主要通道,分四个场景,利用Chariot的数据产生功能,生成特定长度的帧,人为的给网络系统制造特定的数据流量,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吞吐量、响应时间和丢包率。四个场景拓扑图分别如下:场景1 上述链路的选取和测试,体现了从网通线路入口到F5负载均衡上连口之间的网络性能,反映了数据经过防火墙控制策略过滤后所呈现的网络基准性能。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断开Internet连接,并在防火墙的E1接口上放置测试机A,摘除F5以及两台WEB服务器,并在F5的位置上放置测试机C。 场景2 上述链路的选取和测试,体现了从电信线路入口到F5负载均衡上连口之间的网络性能,反映了数据经过防火墙控制策略过滤后所呈现的网络基准性能。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断开Internet连接,并在防火墙的E3接口上放置测试机B,摘除F5以及两台WEB服务器,并在F5的位置上放置测试机C。

xxx无线网络测试方案V1.2

XXXX Aruba无线测试方案 2011-05

1缩略语 (3) 2测试设备列表 (3) 3易用性测试 (4) 3.1不同用户角色的VLAN控制 (4) 3.2动态分配用户访问策略 (5) 3.3动态分配用户带宽 (6) 4安全性能测试 (7) 4.1支持多认证方式 (7) 4.2认证加密相结合 (8) 4.3非法AP的检测/分类/抑制 (9) 4.4用户非法流量触发黑名单测试 (10) 5可管理功能测试 (11) 5.1管理第三方AP统一认证 (13) 5.2第三方AP下用户的认证权限测试 (14) 5.3Web无线网管软件集中管控 (13) 5.4远程抓包功能 (15) 6可扩展性功能测试 (16) 6.1无线控制器分级管理(Master-Local)测试 (16) 6.2三层路由功能和NA T功能 (17) 6.3远程AP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7应用功能测试. (18) 7.1无线组播流速率优化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现场测试无线组播流转单播性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语音呼叫审计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智能终端识别功能 (18) 8无线频谱分析功能 (19) 8.1无线频谱分析——实时傅里叶变换图 (19) 8.2无线频谱分析——Duty cycle占空比 (20) 8.3无线频谱分析——信道利用率 (21) 8.4无线频谱分析——当前干扰设备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