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亮点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我中心秉承大医精诚,牢记医学誓言,为人类健康奋斗。

一、中医特色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我中心开展小儿推拿疗法一年余,日均门诊量30余次。确立了感冒、肺炎、腹泻、病理性黄疸、惊风等优势病种。治疗效果较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针灸推拿

针刺在中国已经应用了数千年。在一本写于公元前479年至公元前300 年名叫《内经》的书中,人们看到了有关针刺的内容。该书通过公元前约2500年中国一位名叫黄帝的帝王与其首席大臣对话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关于中医的知识。中国传统医术的一种。以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中国人不相信魔鬼会使人得病,他们认为应从人体的内部去寻找病因。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阴和阳两种相反的力量。阴具有黑暗、潮湿、雌性的性质,而阳则具有光亮、干燥、雄性的性质。一旦两种力量失去平衡,人就会得病。针刺是通过使能量进入或离开人体的方式,使阴阳两者恢复平衡的。其手法是在人体的特定穴位,用细的针刺入人体,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我中心确立了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疾患等骨伤疾病,面神经炎、痛风、产后疾患等优势病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艾灸主要用于配合针刺治疗,开展了督灸、隔物灸、脐灸等特色灸法。尤擅长治疗寒湿痛症、产后疾患、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艾灸产生烟尘处理,运用了新式的烟雾净化器。通过风机引力作用,焊烟废气经万向吸尘罩吸入设备进风口,设备进风口处设有阻火器,火花经阻火器被阻留,烟尘气体进入沉降室,利用重力与上行气流,首先将粗粒尘直接降至灰斗,微粒烟尘被滤芯捕集在外表面,洁净气体经滤芯过滤净化后,由滤芯中心流入洁净室,洁净空气又经活性碳过滤器吸附进一步净化后经出风口达标排出。

推拿(Tuina),中医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1]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和力道,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延长寿命的疗效。

三、拔罐刮痧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亦多论述,主要为外科治疗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结核、风湿病等内科病证。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罐的质料和拔罐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外科、内科等都有它的适应症,并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因此,拔罐法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以罐

为器,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淤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罐的质地、形式多种多样。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麦粒肿、丹毒等,尤其对小儿患者更为适用。唯高热、抽搐、痉挛等症,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使用时应注意选用罐口光滑、大小适宜,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常用拔罐方法有闪罐法、投火法、抽气法、水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等。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四、中频治疗

中频治疗仪全称为“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是应用被低频电流调制后的中频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仪器。该电流幅度和频率随着低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调制中频电流含有1~150Hz低频电流与2~8K Hz中频电流,其中低频电流有不同的频率与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微分波等),有不同的调制方式(连续、间调、断调、变调)、不同调幅度(0%~100%),按波形的对称性来分有对称,不对称之分。电流的动态变化大,因此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低频电与中频电两种电流各自的特点和治疗作用,作用较深,不产生电解刺激作用,人体易于接受而容易产生适应性,其主要治疗作用为: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可以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平滑肌张力;作用于神经节与神经节段,可产生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五、中药熏蒸及中药洗浴

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实践证明,中药熏蒸治疗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很大,毛孔很多,除具有防御外邪侵袭的保护

作用外,还具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就是利用皮肤的这一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理效应。中药熏蒸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等多种功能,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因病施治,药物对症,可有效治疗多种皮肤疾病。通过可调式中药熏蒸治疗方法,采用电脑控制的中医理疗,直接对中药进行蒸煮,免去了传统的那种需要先将中药煎煮成液体繁复过程,通过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扩张局部和全身的血管,促进体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经透皮吸收人体通过激发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进而消除病灶。我中心开展熏蒸主要用于寒湿痛症及脾胃病。

中药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从清代开始,药浴就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

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药浴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

六、中医透药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是通过独创的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的进入人体,靶向作用患部病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是指在定向药透仪的导引下,将治病或镇痛的药物直接从皮肤定向地送到组织伤害病灶部位。我中心开展中医透药治疗主要用于寒湿痛症及肺炎患者。

七、其他特色疗法

我中心还开展了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膏药疗法是利用中药制成的膏药、敷药(糊膏)、药粉、膏剂等贴敷于人体外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2.中药炮制适宜技术;“依法炮制,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炮制是中医药的专业制药术语,其历史悠久,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了中草药的效果。

3.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

4.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我中心计划发展壮大已有的中医特色疗法,计划再开展其他中医特色疗法。发展壮大。

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修订稿

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 考核分析及改进措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XX中医院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施 (XXXX年) XXXX年,医院针对中医药工作的相关薄弱环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也使相关中医药特色指标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使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一、医院推进中西医结合工作采取的措施 1、医院公开招聘了1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6人;为引进的肛肠科、皮肤科、肾病科、脑病科、药剂科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正式调入手续,并作为专家聘为所在科室的负责人。 2、针对全院西医人员,在XX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承办了全省“三部六病”和“西学中”培训班,加强了西医人员(尤其是近来招聘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工作;建立了X 个国家级“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开始了“师带徒”的工作,开创了医院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工作的先河。 3、开设了多个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病门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临床路径”,结合本科特色,制定了医院各专业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在临床工作中实施;鼓励中医药科研的立项。

4、加强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考核,将中药饮片使用情况纳入了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中,提高了全院医师对使用中药饮片的重视程度。 5、各科制定了本专科优势病种的“经验方”,医生基本掌握开“经验方”的要求,基本能够正确使用“经验方”。 6、继续补充中药品种,增加了中药颗粒剂和小包装饮片,使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服药也更加方便。 如此这般,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较去年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相关指标也有了明显提高,全部达标。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总数的比例 截止2011年底,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08人,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269人,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但是医院的中医药领军人才比较缺乏,没有“中医药大家”,需要培养医院的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增强医院的发展后劲。 2、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的比例 全院药学人员为42人,其中中药人员17人,占药学人员总数的比例为%。2011年公开招聘药学人员(西药)1人,占公开招聘总人数的%。 3、指标分析 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总数的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的比例较前继续提高,中医药专业毕业的人员数量继续增加,

中医科宣传材料

病友,您好! 您现在所住的科室是天祝县医院中医科,您的主治医生是,责任护士是,现就我科的基本情况向您做个简单的介绍: 1、在中医科住院的优惠政策:起付金降低20%,中医药品费、治疗费报销比例上浮10%,按 90%报销。 2、哪些疾病适合中医治疗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独特疗法和确切疗效。那么患哪些疾病该看中医呢? 慢性疾病:中医的指导思想为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中医在诊疗时特别注意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分析、综合和推理,擅长于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平衡。因此,中医对于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反复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尿道综合征、贫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疾患的治疗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大病初愈: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虚弱现象。此时采用中药调理效果尤为显著,因为此时中医采用扶正祛邪、辨证施补、全面调整的治疗方法,故能使病后虚弱者较快地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 妇科疾病:妇女的痛经、月经失调、带下病、功能性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妊娠及产后疾患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宜看中医。因中医治疗妇科病用药谨慎,且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儿童疾患:儿童尤其是幼儿生病时,因为幼儿较难描述病情,就是家长往往亦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而中医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通过综合分析,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症下药。 疑难疾病:各种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后及癌症晚期病人,中医治疗可帮助早日恢复或延长生命期、提高生存质量。阳痿、遗精、少精、死精、女性不孕、神经官能症、面瘫、脱发、风湿、痹证、牛皮藓、白癜风等疑难病求治于中医中药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 有病难诊:许多人自觉有病,但经各种现代化的诊疗设备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对于气虚自汗、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频频、口渴、心悸、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经中医仔细辨证,诊断出病因并对症施治,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时,亦可改用中医药治疗。 3、“三不要”、“三不用”、“四不能”原则 “三不要”: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坚决不做;可开可不开的药物,一律不开;可收可不收的费用,分文不收。 “三不用”:能用简单的药,就不用复杂的;能用便宜的药,就不用昂贵的;能用国产耗材,就不用进口耗材。 “四不能”:每位医生主管的每一名出院病人所用国家基本药物费用,占该病人总药品费用的比例不能低于30%;每位医生所管出院病人的抗生素费用,占该医生出院病人总药品费用的比例不能高于医院规定的控制线;每位医生所管全部出院病人的药品费用占该医生出院病人医疗总费用的比例不能超过医院规定的我科药物费用比例。 4、我科在护理站设立了病人意见投诉箱,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请您毫无保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的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科室中医建设与管理,我们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加强中医从业人员管理 首先坚持中医特色,学习中医药文化,注重中医理论学习。采取了如下措施:制定并实施了科室学习中医计划、中医大讲堂、中医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西学中以及外请上级医院中医主任查房等措施保证了中医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现科室中医人员占全部医生的80%,建立了中医学术带头人制度,确定吴宏生副主任医师为本科中医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科室中医发展方向。 学习中医药文化特色,牢固树立将中医传承并发展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科室在内部装饰等环境形象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科室制定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并定期优化整理,同时制定重点病种的协定处方,已实施于日常工作中。 二、注重中草药的使用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使用,科室制定了奖惩措施门诊草药处方指标必须完成35%以上,如每降1%点,处罚相关人员100元,降5%以上,处罚相关人员500元,并取消院内中药奖励,连续三个月不完成

指标者,调离门诊岗位,完成指标者给予科内奖励。全科中药、中成药使用率达65%以上。 三、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 为了体现中医治疗的多样性,科室门诊已开展足浴、耳穴压豆,新增穴位敷贴等项目,应用比例在10%以上。病房开展了足浴、针灸、耳穴埋豆,并新增语言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等项目达70%。 四、努力提高科研创新 在科室制定协定处方的前提下,注意原始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争取为取得“院内制剂”及申请中医科研项目做好基础工作。 科室争取每年发表中医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脑病科

中医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诊疗规范

中医科工作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中医应以健康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提高中医诊疗工作。 三、中医病员的诊断、治疗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突出中医的特点,按中 医的理论辨症施治。 四、对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或饮食禁忌)医师要向患者功家属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处方签全名。 五、需要中医治疗的住院病人,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六、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 结合治疗的新思路。 七、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能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律不得开处方和 抄方。 八、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中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实习进修人员。 九、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十、积极弘扬中医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 中医科人员岗位职责 一、中医科主任 (一)管理职责:

1.在行政、业务对外工作中全权代表科室。做好科内、科间各种关系的协调。 2.参加医院规定的相关会议,负责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督促落实。 3.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医疗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检查督促反馈。 4.制订本科室工作计划和业务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5.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6.负责科室的考勤和假期审批。统一安排安生出诊、会诊、值班工作和进修、轮转、实习生的工作。 27663 6C0F 氏40442 9DFA 鷺23198 5A9E 媞T25346 6302 挂285 56 6F8C 澌 7.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靠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对科室新药使用、仪器设施添置等提出申请。 9.支配使用科室基金。 (二)业务职责: 1.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2.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3.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4.重视医疗文书资料管理,定期督察科内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时签阅。 5.积极开展营销工作,拓展外部市场,主动宣传本科室的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服务新举措以及其他感动人心的好人好事,提升本科室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断扩大医疗市场份额。 (三)教研职责: 1.定期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业务学习、继续教育、临床教学,并在日常工作 和教学中起模范作用。 2.组织协调科研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展与应用。 3.组织科研实施,审查科内人员论文投稿。 4.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县中医院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2010年12月我院对全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如下: 1. 截止2010年12月全院执业医师总数人,其中中医类别人, 占全院临床医师比例 %。 2. 截止2010年12月全院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XX人,其中中药专业技术人员人,占全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3. 截止2010年12月全院门诊处方中,中药(饮品、中成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为 %。 分析与改进: 一、部分临床科室中医药人员配备不足,改进意见: 1. 积极申报2011年医院中医药人员的需求计划。 2. 杜绝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进入临床科室和相关科室,扩大中医药人员所占比例。 3. 加大全院两学中人员培训力度,增加投入。 二、加强中医药临床应用。 1. 积极鼓励临床医生开具中药处方。 2. 住院病人增加中医查房(西医人员和中医人员结对查房),为病人开具中药。

3. 提高中医中药在绩效工资中所占比例。

嘉鱼县中医院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2011年12月医院业务院长雷四清带领医务科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对全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如下: 4. 截止2011年12月全院执业医师总数人其中中医类别人占全院临床医师比例%。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5. 截止2011年12月全院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XX人,其中中药专业技术人员人,占全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6. 截止2010年12月全院门诊处方中,中药(饮品、中成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为%。 分析与改进: 三、部分临床科室中医药人员配备不足,改进意见: 1、积极申报2012年医院中医药人员的需求计划。扩大中医药人员所占比例。 2、加大全院西学中人员培训力度,增加投入。 四、加强中医药临床应用。 认真落实医院各项发挥中医药特色的鼓励措施。 2011 — 12 — 28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怎样体现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导, 情志指导, 饮食调护指导, 用药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 专科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慎避外邪形神供养 情志指导 七情内容:喜、怒、忧、思、悲、恐、惊。(损伤五脏)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关心有的放矢,因人施护清净养神宁心寡欲怡情畅 志乐观愉快 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言语开导清净养神移情易性情志相胜顺情 解郁七情致病悲惊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饮食有节按时定量调和四气谨和无味饮食清 淡吃忌厚味卫生清洁习惯良好辨证施食相因相宜辩药施食特殊 忌口因人施食因时施食 按食物性质分类包括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 食物补益性食物 (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 发散类食物 食物的性能

1、热性食物:具有温里祛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但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忌用。 2、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患者应慎用。 3、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4、清补类食物: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要补养或调养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等。 5、温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等。 6、发散性食物: 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 ,是中医饮食调护中应十分重视的一类食物。发散类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煮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大部分海腥类。禽畜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狗肉、驴肉、各种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中医科特色诊疗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规范 一、中药熏洗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适用于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2.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煎汤外洗 4、治疗方法: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 5.禁忌症 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 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灌肠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 中药保留灌肠是在张仲景蜜煎导法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 的中医外治法之一,符合“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开鬼门,洁净府”的中医理论。而现代医学认为:直肠壁组织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的半透膜及丰富的静脉丛,药液由肠壁半透膜吸入,经静脉丛,通过门静脉及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吸入人体内病灶,并通过肠道渗透作用,也会在局部起作用。因此,中药灌肠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的疗效,而且能直达病所,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适用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患者。 2.作用:通便、降浊、排毒。 3、辨证用药:选取生大黄、蒲公英、木香、红花、生龙牡、丹参等药物,可根据病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腹胀者厚朴、枳壳等药物加减

4、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的有保留灌肠、高位灌肠、不保留灌肠等。 5、禁忌症: ①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痔疮者; ②早期妊娠、肠道手术后、不明原因肠出血者; ③精神障碍者。 三、耳穴贴敷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四、穴位注射 1.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2.作用:缓解消渴肠病引起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营养神经:改善消渴痹症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3.选穴:足三里 4.治疗方法:消渴肠病腹痛:654-2穴位注射,以解痉止痛。消渴痹症:甲钴胺、维生素B1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 5.禁忌症: ①有晕针史者; ②精神障碍者; ③有出血性疾病者;

某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年我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进行考核: 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49%; 2、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54%; 3、领导班子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6.7%; 4、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80%; 5、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比例70%。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院中医药人员配备不足,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中药人员比例不高,中医医院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均达标。 总体看来作为中医医院,中医药从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及其分布不合理。以上大部分数据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通知要求,**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为44%,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已制定相应长期规划,每年结合实际需要,大量招收高学历中医药人才,扩充到我院的人才队伍当中,今年我院招收硕士研究生**人,其中中药硕士**人,今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较**年提高5%,而中药方面较前有所增长,因为中药人员需求数量有限,波动

范围不会太大,我院正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逐步改善中医药人员比例不足的问题,使中医院真正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老百姓的健康更好的服务。 6、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60.04%; 7、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20.12%。 我院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达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虽然我院中医药人员比例不足,但是我院临床科室负责人大部分是具有中医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厚实的中医功底,是中医院的中坚力量,我院坚持利用周四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大夫的中医水平,我院一些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员曾自发组织“中医论坛”,学习中医经典等相关知识,旨在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医经典内容,更好地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用药,中成药应用方便,而且效果不错,很受老百姓欢迎;而中药饮片比例不足,其主要原因: (1)我院中医药人员相对不足,部分临床医生基础薄弱,中医理论不扎实,而开立中药饮片处方需要很深的中医功底,能运用中医理论: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所以中药饮片处方开立不足; (2)我院一部分中医大夫水平有限,不自信,不积极开立中药饮片处方,也是比例不足的一方面原因。 (3)中医药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常见病中药效果很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糖尿病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得 具体措施 (2016年) 我科作为市级中医特色糖尿病专科,在重点专科建设思想得指导下,应积极配合医院内涵建设,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得办院方向,保持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与学术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现制定有关落实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具体措施。 一、科室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得管理措施 1、成立专门得管理小组,检查与督促各人员落实中医药特色治疗具体措施得情况,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杨惠群 副组长:游祖红、侯梅芳 秘书:游祖红 2、组长负责对本科室开展得中医特色诊疗治疗进行监督与检查,定期召开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会议,听取各副组长对中医诊疗技术开展情况得汇报,指出其存在问题,促使其进行改进;对其困难予以大力得帮助;同时负责统筹、落实各项工作接受上级得检查。 3、副组长负责制订我科关于中医药特色治疗得具体措施及奖惩制度,并负责检查就是否落实到位。积极鼓励临床医生从多个途径、多个方面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饮片、免煎中药、拔罐、灸法、穴位注射、穴位敷贴、耳穴压豆、中药灌肠、中药足浴等),改变患者单一得治疗手段,从而改善患者得生存质量。积极解决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得问题。 4、副组长定期向组长汇报科室人员执行中医特色疗法措施得情况,并提出在执行期间出现得问题与困难,在组长得指导下予以解决。积极配合重点专科迎接各项检查。 5、组长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如对中医特色治疗落实较好得人员,给予100-200元得奖励,落实欠佳得人员给予50-100元不等得罚款。 6、秘书负责定期收集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得相关材料,汇总

成册;听取临床中开展中医特色诊疗得成效及存在得困难之处,汇总报告组长,进行集中讨论解决。秘书年度完成任务较好则奖励200元,完成欠佳则扣罚200元。 7、其余措施参照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办法及分析总结。 二、加大对科室及本科室治疗优势病种得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科室在整个县整个市得品牌,使之深入人心,目前我科室得声誉与服务半径不断扩大,门诊量及床位使用量得到较大幅度得提高,我科室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于:疗效好,副作用小,简便,便宜。 三、加强中医人才培养 1、成立以杨惠群副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配备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轮科医师得专业技术团队。 2、开展中医学术师承教育工作。杨惠群副主任医师为指导老师,选定王波医师为学术继承人,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理论素养、老专家独特经验、学科学术新进展等方面得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 3、科室派送2名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国内、国际高水平专业学术活动,接受乡村医生及实习生10-20名。学科带头人组织院级学术讲座1次;全科医务人员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每人至少取得I类再继续教育学分10分以上。 4、全科医务人员每季度参加1次医院组织得“三基”水平培训、考核,每月参加1次科内业务学习及考核,均合格通过。 5、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举办2次学术讲座。 四、积极开展中医医疗技术服务项目 疗法一:艾灸(悬灸、隔物灸)技术:具有温通经脉,活血祛瘀,益气养阴之功。可用于各种寒症、虚证、阴症,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疗法二:中药定向透入疗法:将红外线照射于患侧肢体或疼痛处约30分钟,隔以活血化瘀止痛1号方湿敷或理伤膏外搽,1—2次/日。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之效。 疗法三:拔罐(留罐、闪罐、走罐)技术: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

中医科规章制度诊疗规范

阜宁县罗桥镇卫生院中医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文明行医。 2. 设立中医管理科,建立中医科,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 3. 建立中医工作台帐,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4.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适宜技术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5. 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定期组织中医药业务学习,做好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6.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定期开展中医药医疗质量与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检查与评审,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8.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做好中医药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9. 承担村卫生站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乡村中医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

10. 继承并整理名老中医药师学术经验,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及独特疗法加以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中医管理科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及国家、省、市制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和法规。 2.拟定本单位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计划,制定和完善中医药工作制度、职责和医疗服务规范。 3.指导、监督医院及村(社)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定期开展医疗、护理、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督查。 4. 制定本单位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中医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临床岗位培训和师承工作; 5. 倡议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6. 组织指导医院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7. 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中医药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定期考核分析模板

中医医院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施 (20 年度) 按照三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要求,医院针对中医药工作的核心指标进行了考核分析,包括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情况、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情况、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情况、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情况等方面。针对考核分析发现的不足,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现对 ? 年度考核分析情况如下: 一、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情况 (一)考核结果 截止 ? 年底,全院执业医师总数 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含中西医结合类别)人员 人,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 。其中 ? 年公开招聘医师人员 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人员 人,占公开招聘总人数的 。 (二)问题分析 根据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队伍建设部分“中医医院人员配备合理”要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人员总数比例需≥ ??,如比例 ???,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当前我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数为 ,不符合标准。 (三)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针对科室中医人员比例不达标问题医院采取相应措施,一是继续通过公开招聘,及时补充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的专业人员,招聘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护理人员。二是对新招聘的西医人员,继续加强对其进行中医药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三是在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举办或参与各类中医专业培训班。四是鼓励学员拜国医大师及全省的名老中医专家为师,跟师学习,争取在三至五年内为医院培养出一批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使我院拥有一批省级中医药领军人才,为医院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二、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情况 (一)考核结果 截止 ? 年底,全院药学人员总数 人,其中中药人员 人,占药师总数的比例达到 。 ? 年未公开招聘药学及中药学人员。 (二)问题分析 根据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队伍建设部分“中医医院人员配备合理”要求,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比例需≥ ??,当前我院中药人员比例数为 ,符合标准,基本满足临床中药学专业需求。 (三)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随着医院中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和中医临床疗效的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注重应用中医药开展诊疗服务,当前医院中药人员配备数量和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

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具体实施方案

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具体实施方案为了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承中医技术操作,发挥中医特色,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扎实推进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康复科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房洪波 副组长:焦金保、刘景荣、 成员:高瑞婷、王宏辉、王淑萍、王素香、毛仲歧、张东优、崔亭兰、范晓贝 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督导,评选。 二、实施中医特色疗法工作目标: 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实施优势,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 三:实施计划 (一)、加强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实施。 开展组织科室讲座、进行晨间学习提问等方式,强化中医中医特色疗法实施的培训。并对学过的知识每月进行考核。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形式函授学习,提高个人文化素质修养。 每月进行中医特色疗法实施操作学习和考核两项,并通过参加中医传统疗法技术观摩和技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中药灌肠、拔火罐、针灸、艾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贴敷等传统技术疗法。 针对科室收治范围,制定了中医辨证施治、施护病种。根据病种制定辨证诊疗及护理常规,并逐年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将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康复护理之中。将治未病的预防观贯穿于患者健康教育全过程,指导病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概念。重视情志对手术疾病的影响,食疗和药膳对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以及能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在精神护理、生活起居、饮食均衡、

鼓励使用中医药考核及奖励制度

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 鼓励和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院中医药内涵建设,坚持以中医药并重的办院方向,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把我院建设成功能完善、中医中药特色突出的中西医结合卫生院,我院依照卫生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中医馆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和实施方案,特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一、确定我院以中医中药并重的发展方向,创建中医中药和谐发展环境 (一)制订发展规划要以中医中药特色发展方向,明确以中医中药发展目标。今后年度工作计划要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二)今后医院管理体系中必须建立有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中将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台优势作为重要指标。

二、加强中医中药人才培养,有计划配备的中医中药人才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员配备的通知,国中医药函[2009]148 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一)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按计划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今后我院引进主要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卫生技术人员,现有进修学习人员主要安排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争取在今后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大于20% (二)定期组织医、护、药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并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要求我院全体护理、药学人员系统学习中医中药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技能。 (三)根据我院实际,积极争取参加“西学中”培训项目,并要求现有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医知识,参加中医管理培训教材。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主要负科室责人积极参加中医

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推拿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推拿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推拿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以推拿手法为主的治疗方法开展常见骨伤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并可开展其他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推拿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推拿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推拿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推拿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开设独立门诊,有条件的可进行二级分科,如设置内科推拿、妇科推拿、儿科推拿等。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断区、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推拿科病房应设置治疗室,有条件的应当设置熏蒸室、药浴室,敷贴室、理疗室、练功室等。熏蒸室、药浴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铺设防滑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推拿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中医反射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远红外按摩理疗床、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椎间盘复位机、三维多功能牵引装置、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等。 设置熏蒸室、药浴室的,应当配备熏蒸(洗)设备、煎药设备、浴器、水温调节与定时装置、应急呼叫装置、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可编辑修改版).

XX中医院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施 (XXXX年) XXXX年,医院针对中医药工作的相关薄弱环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也使相关中医药特色指标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使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一、医院推进中西医结合工作采取的措施 1、医院公开招聘了1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6人;为引进的肛肠科、皮肤科、肾病科、脑病科、药剂科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正式调入手续,并作为专家聘为所在科室的负责人。 2、针对全院西医人员,在XX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承办了全省“三部六病”和“西学中”培训班,加强了西医人员(尤其是近来招聘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工作;建立了X个国家级“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开始了“师带徒”的工作,开创了医院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工作的先河。 3、开设了多个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病门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临床路径”,结合本科特色,制定了医院各专业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在临床工作中实施;鼓励中医药科研的立项。 4、加强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考核,将中药饮片使用情况纳入了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中,提高了全院医师对使用中药饮片的重视程度。

5、各科制定了本专科优势病种的“经验方”,医生基本掌握开“经验方”的要求,基本能够正确使用“经验方”。 6、继续补充中药品种,增加了中药颗粒剂和小包装饮片,使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服药也更加方便。 如此这般,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较去年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相关指标也有了明显提高,全部达标。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总数的比例 截止2011年底,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08人,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269人,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87.33%。但是医院的中医药领军人才比较缺乏,没有“中医药大家”,需要培养医院的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增强医院的发展后劲。 2、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的比例 全院药学人员为42人,其中中药人员17人,占药学人员总数的比例为40.47%。2011年公开招聘药学人员(西药)1人,占公开招聘总人数的7.14%。 3、指标分析 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总数的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的比例较前继续提高,中医药专业毕业的人员数量继续增加,“西学中”人员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有所提高,这些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下一步需采取的措施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一、湿敷法 湿敷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 急性皮炎、急性湿疹、化脓性或感染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三、禁忌症 年老体弱、恶病质者,或外感风寒发热者慎用。 四、告知 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怎样体现中 医特色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导, 情志指导, 饮食调护指导, 用药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 专科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 平衡阴阳 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慎避外邪 形神供养 情志指导 七情内容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七情致病损伤五脏.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关心 有的放矢,因人施护 清净养神,宁心寡欲 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 言语开导 清净养神 移情易性 情志相胜 顺情解郁

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节、按时定量 调和四气、谨和无味 饮食清淡、吃忌厚味 卫生清洁、习惯良好 辨证施食、相因相宜 辩药施食、特殊忌口 因人施食、因时施食 按食物性质分类包括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补益性食物 (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 发散类食物 食物的性能 热性食物具有温里祛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但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忌用。 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患者应慎用。 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清补类食物: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

或热性病需要补养或调养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等。 温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等。发散性食物 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是中医饮食调护中应十分重视的一类食物。发散类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煮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大部分海腥类。禽畜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狗肉、驴肉、各种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按食物的味分类分为辛味食物甘味食物酸味食物苦味食物咸味食物 补气类:粳米、糯米、小米、黄豆、豆腐、牛肉、鸡肉、兔肉、鹌鹑、鸡蛋、鹌鹑蛋、土豆、胡萝卜、大枣等,用于气虚证。 补血类:猪肉、羊肉、猪肝、羊肝、牛肝、甲鱼、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桑椹等。用于血虚证。 滋阴类:鸡蛋黄、鸭蛋黄、甲鱼、乌贼、猪皮、鸭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银耳等,用于阴虚证。 补阳类:羊肉、狗肉、鹿肉、兔肉、羊肾、猪肾、鸽蛋、鳝鱼、虾、韭菜、枸杞子、刀豆、黑桃仁等,用于阳虚证辛温解表类:生姜、大葱、蒜等,用于风寒感冒。 辛凉解表类:杨桃、茶叶、豆豉等,用于风热感冒。

精深中医科特色诊疗要求的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规 一、中药熏洗疗法规 1.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适用于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2.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煎汤外洗 4、治疗方法: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 5.禁忌症 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 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灌肠疗法规 1、适应症: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 中药保留灌肠是在仲景蜜煎导法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医外治法之一,符合“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开鬼门,洁净府”的中医理论。而现代医学认为:直肠壁组织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的半透膜及丰富的静脉丛,药液由肠壁半透膜吸入,经静脉丛,通过门静脉及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吸入人体病灶,并通过肠道渗透作用,也会在局部起作用。因此,中药灌肠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的疗效,而且能直达病所,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适用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患者。 2.作用:通便、降浊、排毒。 3、辨证用药:选取生大黄、蒲公英、木香、红花、生龙牡、丹参等药物,可根据病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腹胀者厚朴、枳壳等药物加减

4、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的有保留灌肠、高位灌肠、不保留灌肠等。 5、禁忌症: ①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痔疮者; ②早期妊娠、肠道手术后、不明原因肠出血者; ③精神障碍者。 三、耳穴贴敷疗法规 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调节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胰腺、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四、穴位注射 1.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2.作用:缓解消渴肠病引起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营养神经:改善消渴痹症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3.选穴:足三里 4.治疗方法:消渴肠病腹痛:654-2穴位注射,以解痉止痛。消渴痹症:甲钴胺、维生素B1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 5.禁忌症: ①有晕针史者; ②精神障碍者; ③有出血性疾病者;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

河津市中医医院 2019 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能更好地促进我院永葆“中医”本色,让中医药更好地占一方阵地,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我院把中医药服务数量和质量放在了考核的突出位置。每半年进行考核,要求中药处方占处方 总数 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30%,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 业医师总数比例≧60%,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60%。 指标考核: 一、截止 2019 年 12 月全院执业医师总数 30人,其中中医 类别 23 人,占全院执业医师比例76.6%,达标,比去年增长8%。 二、截止 2019 年 12 月全院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6 人,其中中药专业技术人员5 人,占全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83.3%, 达标。 三、截止 2019 年 12 月,我院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 中成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为 85 %, 达标,比去年增长8%。 四、截止 2019 年 12 月,我院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处方 占门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为 17. 49%, 未达标,比去年增长 6%。 五、截止 2019 年 12 月,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 30. 65%,达标,比去年增长 7. 6%. 分析改进: 一、人才队伍改进措施:

1、中医执业医师比例增长,中药学人员比例达标,但还是 继续引进中医药类别的人才为主, 2020 年计划引进有中医药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 2-3 名,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 2、全院临床科室西医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和西医学中医学习中 医药知识,参加省市县组织的中医培训的学习,医院在学费上给予报销。 3、鼓励已获得中医大专以上文凭的西医执业医师申报中西医 结合类别专业职称,医院在申报职称上予大力支持,在聘任上优先。 二、中医药特色体现改进措施: 1、中药饮片处方占门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为 17. 49%, 未达标,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了 6%。 2、其它的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但仍制定改 进措施。 鼓励和考核措施 1、中药饮片处方数小于 30%的中医师个人,按每降低 1%处罚 10 元。 2、年终绩效考核中对科室开展中医特色项目及中医适宜技术 进行加分。 3、外出进修、学习同等条件优先选派中医类别从业人员。 4、年终对中药饮片使用率较高的科室及个人给予表彰。 5、医师每开一张中药饮片处方按 1 元/人次给予奖励。 6、所有医务人员每新开展一项非药物诊疗技术年终奖励200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