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研究报告

13级小学教育1班 20131005137 金佳怡

【摘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指出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并从实际应用角度提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强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非智力因素外部因素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意义

动机就是激励一个人从事某一活动的起因,激励儿童从事学习活动的起因。就是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来源于需要,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1]。需要可以引起人的愿望,产生激励,形成动机。人的任何活动总是从一定动机出发,从而指向一定目标的。儿童的学习亦是如此,有了动机他们才会想要学习,学习之后才会有想要达到的目标。所以如果无法了解到这些动机,就很难通过外部的、非智力因素的东西来鼓励、促进儿童的学习。儿童若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厌学等情况,因为他们对学习没有一定的主观愿望。

小学儿童已经开始发展了某些精神、文化的需要,由此而产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等,就将是这个时期最早的和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因素。

(二)研究综述

1.概念的界定

(1)学习:指的是个体在获得知识或技能时,发生的信息加工、意义提取、理解或掌握方面的提高。

(2)动机: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3)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

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既可能是受外部力量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内部力量的驱使。正因为这样,人们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往往各执一端,从而形成了各种学派的学习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

2.国外研究综述

(1)学龄期儿童的勤奋与自卑

(2)儿童思维的逐步过渡

(3)影响儿童学习动机的因素

3.国内研究综述

(1)小学儿童学习动机分析

(2)小学儿童学习态度分析

(3)小学儿童学习需要分析

对于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思维形成在国内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国内对于儿童这方面的关注没有国外来得重视。充分了解小学儿童学习动机、态度及需要也至关重要,因为科学培养小学儿童的动机、态度、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高素质修养的重要基础。作为将来的教育者,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避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动机缺失的情况。虽然如今国内外儿童学习动机研究的文献并不少,不过都有不足之处,都有待完善。当然国内外的研究方法以及内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可以互相借鉴参考,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学习活动多种多样,无论学习什么,学习动机自始至终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一个儿童在学校中能否积极地学习,获得优良成绩,首先与他是否具有正确的、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动机支配调节学习行为,行为又激发强化学习动机。动机对行为的这种影响作用与动机类型紧密相联。近几年来,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以及一些必

要的能够激发儿童学习动机的措施,比如奖励、表扬等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全面概括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如何有效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者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被试的选择

在见习期间,我被分配到宿迁市实验小学一年级22班。由于见习班级固定,所以我就在一(22)班找了10位同学进行研究,5男5女。其中5位是上课认真,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有5位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又调皮捣蛋,成绩略差的学生。从而由这两类学生的研究结果来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还不能自己认字,无法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因而采用口头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和研究,并用录音笔加以记录。

(四)研究程序及说明

调查都借由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来完成,每个学生答题时间不超过5分钟。

三、研究过程和内容

我的调查围绕学生为什么喜欢学习以及为什么讨厌学习,从而找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种因素。原本我设了8个问题,但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实在太好动,坐不住,无法多问,因此删减了2个问题。以下即为调查的6个问题:

①如果你考了100分,你最希望?

A.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赞赏

B.得到老师的夸奖、赞赏

C.得到同学、朋友对我羡慕的目光

②你上课走神是为什么呢?

A.就是不想听了

B.老师讲的不好听

C.老师讲的我都会了

D.老师讲的我听不懂

③如果考试考得好有奖励的话,你会怎么做?

A.加倍认真听讲,努力获得奖励

B.不在乎那点奖励,仍然跟原来一样

④你最喜欢上的是什么课呢?为什么?

A.因为很喜欢这个老师

B.因为我喜欢这个课的内容

C.因为我这个课的成绩好

⑤你的回家作业都是什么时候完成的?

A.回家玩了一会儿后再写

B.等到爸爸妈妈催我了再写

C.自己主动一回家就写作业

⑥如果其他小朋友都在教室里还有外面玩耍没有在做作业,你会怎么做?

A.我也跟他们一起去玩耍

B.我会坐在座位上做作业

每个问题小朋友们都很认真的思考后才会回答我,当然也不乏有些问题的不真实性,因为有的小朋友的思维已经被训练成了官方化,所以有的问题他们会有意的往好的方面去回答,而把自己内心真实的答案掩藏起来。像第5题,不论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基本都清一色的回答了“自己主动一回家就写作业”,而据我所知一个叫陈子豪的小男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有时候连回家作业也不知道是什么,都是第二天早上来了以后补做的,可他回答我的居然也是自己主动写作业的,着实令我震惊。

第1题我主要是想探究儿童学习动机的一种归属性。第1的回答中,女生基本上回答的都是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夸赞,而男生基本上都是希望被同学所羡慕。在访问一个叫马梓翔的男生时,他一本正经的对我说:“我最希望同学们都羡慕我!这样他们都会觉得我很厉害!”“那你不希望爸爸妈妈和老师表扬你吗?”我反问他,他很坚持:“被他们表扬一点都不好玩,他们又不会觉得我很厉害。”从他的回答中我隐约感觉到其实很多孩子都有一种强烈的自信感,而在大人面前懵懂的他们永远无法拥有这份自信,可是一旦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得了第一名,同学们都会投来钦羡的眼光,那是一份何等的荣耀啊,一种自信感便油然而生,所以他们会觉得这比爸爸妈妈和老师对他们的表扬来的更为重要。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在这方面的感觉就没有那么强烈。

第2题研究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这一题的答案都分布在“老师讲的不好听”和“老师讲的我听不懂”这两个上,成绩差的回答的都是第一个,成绩好的都是回答的第二个。我调取了小班长杨淇程的

谈话记录:“我有时候会不认真听老师讲课,那是因为老师讲的我听不懂,所以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就没有听下面的了。”这是他思考了很久之后给我的回答。确实,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老师上课时必须加强注意教学方式,既要简单易懂,方便学生理解;又要生动有趣,随时吸引学生注意。

第3题是了解物质奖励是否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题基本上无一例外的是肯定答案,看来物质奖励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有效的。

第4题探究的是在课堂中,究竟什么才能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两个同学选的是体育课,一个在外面刚跳完绳满头大汗的男生抢着说:“因为我跳绳跳的超级好,体育课可以一直跳绳!”我刚想继续问其他的小朋友,他急忙又加了一句:“我上次跳绳比赛还得了第一名呢!”我想一定是他优异的跳绳成绩使他在体育课中找到了动力,所以他才会这么喜欢上体育课。其他八个同学选的都是美术课,由于问的人数较多,导致没有时间继续问原因就上课了。可是没想到下课的时候一位叫韩依诺的女生主动跑来告诉我说:“我喜欢美术课是因为我很喜欢美术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美术老师呢?”“因为美术老师的头发总是有好多变化,她的衣服也好漂亮的!”我后来又问了另外几个被试的女生,她们的回答竟如出一辙。小女生的心思总是缜密的,她们的观察点、注意点永远和男生不同,教师的良好形象也能引起她们对这门课的兴趣。

第6题是研究外界的环境因素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影响。除了个别自制力较好的回答的是“做完作业再去玩耍”外,其他小朋友的回答都是先去玩耍。

可见外界环境对于儿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所以外界的诱惑他们完全抵挡不住,很快就会被吸引过去,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四、研究结论和反思

(一)研究结论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看看一些外部的非智力因素是否对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有影响。但此次调查由于班级的局限性,所以结果只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1.外部因素包括教师教学质量、物质奖励、环境因素等都影响着儿童的学习动机。这就启示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关键点入手,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对小学、对学习都有着一份新鲜感,所以他们的内部动机并不弱,他们保持着的这种内心的新鲜感也是他们内部动机的一种保证,所以,如何维持学生的内部动机以及如何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外部动机是我们目前所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3.鼓励教育者提高自身修养改善教学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奖励、建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都是很有效的措施。

(二)反思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影响孩子的成绩好坏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智力因素。他们觉得智商高的孩子自然而然成绩就好,而成绩差的也就是因为智商低。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聪明伶俐的,他们都有能力学好各门课程,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热情、学习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而导致他们开始被人怀疑智商。

与其不遗余力的想办法提高智商,不如通过多种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根据不同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对学习的痛苦。提高自身的全方面修养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积累教学经验、参悟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孩子很天真很单纯,他们的思想就像白纸一样干净,所以越小时候形成的思维习惯越难改正,如果一年级的小朋友就能够根据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这种良好的习惯会使他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苏〕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第三节朱智贤等译本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2015—2016学年度) 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实地观察、与学生谈话了解到:我校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小学,地处偏远,且多留守少年,学生对剧变的社会缺少深刻的体验和深入的了解,导致其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成绩徘徊不前。他们表现出对学习的目的不很明确,具体表现在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不知道怎样去学习。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整天就想着玩,应付式上课,缺乏主动性,甚至放弃了学习。还有的平时没有花时间去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扰。针对这种现象,对我校学生进行了有关学习动机的调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我带着这些疑问,就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动机做了这个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三——五年级学生。我采取抽样不同层次的样本进行调查。一共发出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8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50份。 三、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 问卷为自编问卷《小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问卷请见附录。该问卷根据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的“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再参照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及有关专家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把中学生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2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若干项调查项目,制成调查问卷。问卷一共包括20个题目,选“是”记1分,选“否”记0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总分在: 0------5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少许问题,必要时可调整; 6-----13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一定问题和困扰,可调整; 14----20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严重问题和困扰,需调整。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的结果统计如下: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练习题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小学生的认 知发展(一) 单项选择题 1.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C.事件造成的情绪后果 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答案】C。解析:艾里斯的ABC理论中,A指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指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 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故选C。 2.组织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B。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阶段。 A.前运算 B.形式运算 C.具体运算 D.感知运动 【答案】C。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1岁的儿童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所以小学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 )方面的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答案】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时间方面的特性。 5.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 D.守恒观念形成 【答案】D。解析:守恒观念形成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 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答案】A。解析: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7.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答案】B。解析: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 8.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推理思维 D.创造思维 【答案】C。解析:推理思维是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9.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答案】A。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无适当提取线索。 10.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杜威 【答案】A。解析:奥苏伯尔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其中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二) 单项选择题 1.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遗传性条件反射

城市小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城市小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摘要:对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一所重点小学二到五年级的1228名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学习活动占了小学生在校生活的绝大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及其对个体学习行为、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我们对四川省达州市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资料分析整理 一、调查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抽取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二小二到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1350份,收回问卷1228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参测的学生主要来自一般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家庭。 2.研究方法与评定工具 调查选用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编制的《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包括调查学习、技能、运动、社会生活场面的成功动机、考试焦虑中的促进性紧张和回避失败动机、自己责任性、要求水平七个内容分量表)。 测验采取团体方式进行,测试人员是在高校从事心理和教育学的教师和选修《学校心理辅导》课的师范院校专科大学生担任,施测前接受过短期培训。测试时,先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以纸笔作答,每个测验约40分钟。 先将原始分数输入有配套数据处理软件计算标准分、等级分及学生个人报告表,再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学生在总焦虑水平和各分量表上存在的问题的发生率及显着性水平。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各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各指标分析 对达州市一所重点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知识学习和提高技能方面个人的学习动机较强,回避失败的动机和责任心方面的成就动机偏弱。同时,学习压力使学生促进紧张这一项数据一直高居不下。 当今,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努力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型的关键时期,新旧体制常常发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前言 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都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力愈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一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的目的总体介绍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今后升学的巨大压力。而且,当前的中学生家庭往往又是家庭的中心,在父母的呵护比以前更为明显。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分析出他们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动力源泉,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激发他们在一个健康的心里条件下的学习动机。 二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 一)、本次问卷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对学校、学习及自身的一些看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自我价值衡量,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 本次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形式 (调查问卷表详见附件一)。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12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108份,抽取其中100份。各项统计结果和分析具体如下: 1、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考试态度: 从图1(1代表A、2代表B、3代表C、4代表D以此类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这部分占45%;可是也有很大的比例占38%的学生面临考试时感觉自己非常的紧张;部分学生对待学习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的动机还不是很明确。这也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大问题。由于现在面临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成绩往往还是用分数去衡量,所以部分学生听到考试如临大敌,感觉很紧张。 2、其他同学对自我价值衡量的看法: 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自我的衡量,而他人也会有一个衡量标准。许多学生会非常在乎别的同学对自身的看法,从图2中(同上)可以看出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别人的看法非常重要,这部分占24%;大部分学生认为一般,占43%;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无所谓,占21%。所以对于部分学生如果能适当的表扬也会激发他学习的动机。对于那部分无所谓的学生,往往是对自我价值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同时也是对自己信心的不足。 3、对待有挑战难度的学习态度 本次调查还特意设置了几道对待学习态度的题目,从这次调查的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占70%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去对待学习,当遇见比较难的任务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占24%能够执着的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很少部分学生消极的对待,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对待不懂或不理解的问题时的态度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差异及因材施教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差异与因材施教 学习兴趣是由人们学习的需要转化而来的,对人们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其效果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对巩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调节学习活动及学习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成正相关,即学习兴趣越浓则学习动机越强,学习兴趣越浓的学科则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 (二)小学儿童学习兴趣差异的表现与教育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差异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主要从年龄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方面进行讨论。 1.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年龄差异与教育 小学低年级儿童通常对学习活动的形式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如背书包去上学,在课堂上一会儿读拼音,一会儿写字,一会儿做算术。低年级儿童对教师的评分往往只注意看分数,而不管自己作业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如何纠正。一旦他们对学习过程的形式不再感到新鲜有趣,或者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就会产生不想学了的想法。因此,在对低年级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可利用低年级儿童对学习形式变化感兴趣的特点,巧妙地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变化学习过程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评分的反馈作用,使他们逐步注意学习的内容和结果。从小学三年级起,儿童开始喜欢比较新颖的、需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对中年级以上的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则应特别重视向他们解释学习内容,恰如其分地评价他们的学习结果,鼓励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从而引导他们逐步明确学习活动及其结果的意义,使他们逐步从直接的学习兴趣发展为间接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通常对具有游戏因素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中、高年级儿童却竭力想表现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小学生”,因此,他们对具有游戏性质的课堂教学形式已不再像低年级那样感兴趣,他们希望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检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在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注意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他们逐步由对学前期学习方式感兴趣转化为对学龄期学习方式(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较强的意志力等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感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没有明显的学科兴趣,到三年级时才开始产生学科兴趣的分化,但这种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 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前言 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都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力愈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 一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的目的总体介绍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今后升学的巨大压力。而且,当前的中学生家庭往往又是家庭的中心,在父母的呵护比以前更为明显。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分析出她们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动力源泉,同时能够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激发她们在一个健康的心里条件下的学习动机。 二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 一)、本次问卷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对学校、学习及自身的一些看

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自我价值衡量,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 本次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形式 (调查问卷表详见附件一)。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12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108份,抽取其中100份。各项统计结果和分析具体如下: 1、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考试态度: 从图1(1代表A、2代表B、3代表C、4代表D以此类推)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这部分占45%;可是也有很大的比例占38%的学生面临考试时感觉自己非常的紧张;部分学生对待学习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的动机还不是很明确。这也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大问题。由于现在面临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成绩往往还是用分数去衡量,因此部分学生听到考试如临大敌,感觉很紧张。 2、其它同学对自我价值衡量的看法: 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自我的衡量,而她人也会有一个衡量标准。许多学生会非常在乎别的同学对自身的看法,从图2中(同上)能够看出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别人的看法非常重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及培养激发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及培养激发 [摘要]学习动机与小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使教师明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特点,无疑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学习动机的含义、分类和功能,然后具体阐述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最后重点介绍了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利于教师把理论付诸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 学习动机的形成与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思想道德品质、自我认识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学生内驱力因素和外在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群体,他们刚开始的学习是无目的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他们就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辨别能力,开始懂得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由此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一定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一般地说,它的趋势是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自觉的、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从具体的学习动机逐步向富有原则性的、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这个过程,反映了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动机及其整个学习活动的水平。 总体来说,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外部学习动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内部学习动机还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具有长远社会意义的自我实现动机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主要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以及学习环境的特点有关。这就提示我们,在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时制宜。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学校教育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还要教导、诱导学生从事一些活动。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自我修养、责任心、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师,小学生在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身作则、爱生如子,要认识到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学生的品德、性格、知识以及心智活动的积极性不同等因素,以赏识的心态而不是以挑剔的心态对待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使每一句话、每一体态都恰到好处地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情感流程,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我能行、自信的心态中施展自己的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二)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生近期内或长远的达成目标,正如有了靶子才能瞄准射击,有了目标才能为之努力奋斗。学习目的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学。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小到一节课的学习目的,大到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长远的学习动机,推动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行积极自觉的学习。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 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 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 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律水平和自

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 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的唯一方法。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七章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第七章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一、填空题: 1、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学习积极性的外在表现指标主要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意志毅力) 3、揭示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是(耶基斯—多德森法则) 4、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5、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对行为)的激发力量,教学中要注意(奖励与惩罚)手段的使用。 6、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生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校里最重要的、最需要老师关注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的需要) 7、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注重声誉,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自信心强,有明确的行动目标)、(精力充沛,求新求异,勇于开拓)、(注重工作,选择高能力的工作伙伴)。 8、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 二、判断题: 1、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是影响学习行为的外部拉力。(错) 2、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为外部的影响力,不是独立的作用成分,只有将压力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对)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与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错,这里可以交叉组织多题) 4、附属内驱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错) 5、成就动机强的人倾向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对)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3、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力量。 4、归因——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 四、简答题: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4年8月25日,对我校初二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目标,提供了客观和主观上的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2、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镇罗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二、附件 关于中学生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表 关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是本校教师白秀峰,我们就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现状进行调查,以真实反映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现状,请大家按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从各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写在每道题目后面的括号里。 真诚地希望您配合我的调查活动!不甚感激! 2014年5月25日背景信息:年级 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 1、进入初中后,对于新的学习环境,你的适应程度如何?() A、不适应 B、基本适应 C、已经适应 2、你认为你目前的压力来自于哪方面?() A、老师的期望 B、家庭的期望 C、自己的期望

3、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会主动学习?() A、会 B、极少 C、不会 4、你总是感到别人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没有给自己恰当的评价?() A.是B、没想过C、从没有 5、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会() A、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B、参考别人的 C、完全照抄别人的 6、你认为学习是() A.乐趣B、不得不做的事C、没有意义的事 7、你认为初中的学习大多是() A、记忆性学习 B、理解性学习 C、理解与记忆性并存的学习 8、对于自己定的学习目标,出现困难可能达不到时,你会() A、继续努力 B、缩小目标 C、完全放弃 9、如果有考前心理辅导,你希望以怎样的形式开展?() A、讲座 B、个别辅导 C、团体辅导 10、你对学校课外文化生活感觉如何() A、不满意B、满意C、过得去 11、你认为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课重要吗() A、非常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12、你在校读书的目的是() A、报效祖国B、培养一技之长、自立于社会C、成名成家、受人敬仰D、学好本领、赚大钱当大款E、顺从父母之命F、不清楚 13、如果班上有同学不喜欢上学,你觉得主要是什么原因?() A、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了头。 B、觉得学习枯燥、负担重,每天又要完成作业,所以学习没劲。 C、学校制度严格,班级中又有班规,使他感到不自由。 D、结交了社会上的小青年,没心思学习。 E、他也想学习,可是管不住自己。F 对自己没信心,担心考糟。 14、你是否有最喜欢的课程?() A、有 B、无 C、介于两者之间 15、你喜欢的课程有哪些:() A.、语文 B.、数学 C.、物理 D.、化学 E.、劳技F、.历史 G.、地理H.、生物I、.英语 16、你喜欢课程的原因是:()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

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他们很多还带有在幼儿园生活时的习惯,好动,不能稳稳当当的坐着上完一节课。尤其是还可能带有前运算阶段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而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作为教师,在了解到这一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不必给他们带上“自我”、“自私”的帽子,而是表示理解,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度,慢慢的不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的教具来支持,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抽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标志着该阶段的年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各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逾越,也不能颠倒,所有个体都遵循这一发展顺序,阶段具有普遍性。但受主体因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各阶段的出现可以提前或推迟。 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这里的运算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更多新的刺激和客体被同化到先天的反射中。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这一阶段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逐渐发展。一个很大

的进展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儿童大约在9-12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是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识活动的基础。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活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不再像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依靠实际动作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思维,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直觉中解放出来。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尚未获得认知运算,他们进行的是半逻辑思维。 这一阶段的个体具有泛灵论倾向,无法区分有生命的事物与无生命的事物,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事物同样也具有情绪、动机等生命特征,如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它会疼得哭”。 自我中心主义也是前运算阶段个体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个体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明了个体的自我中心的倾向。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只注意事物变化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同时注意事物变化的两个纬度。由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原因,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又称"学习的动力"。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今后巨大的升学压力。为了解他们在此环境下的学习动力,探索如何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我其余三名同学在商场对12名随机抽取的13岁-17岁的同学进行了口头问卷调查调查。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结果显示,12名同学中约2名同学不了解自己为什么学习.10名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的同学中6人是为了将来找到好工作,其余四人是为了父母的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不仅仅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压迫,还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约17%同学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30%的同学是为了远景目的,20%的同学是为了父母。这种状况对于保证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不利的。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阶段名称年龄图式功能特征感觉运动阶段 0~ 2 岁凭感觉与动作以发挥其图式功能;由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对物体认识具有物体恒存性概念。 前运算阶段 2~7 岁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倾向;能使用符号代表实物;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能理解守恒的道理。 形式运算阶段 11 岁以上能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解决问题;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考问题。 2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答: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可分为四个阶段:( 1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某一个方面。 ( 2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此阶段儿童能感知到各个对象之间能直接感知到的空间联系。 幼儿的图画认识能力大部分属于认识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 3 )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 ( 4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此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的把握对象整体,理解图画主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阶段;中年级学生大部分属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高年级学生大部分属于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另外,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也受材料熟悉程度的影响。 若所观察的对象是儿童生活中经验过的,能为他们所理解的,就能表现出较高的观察水平;反之,所观察的若是儿童不熟悉的材料,观察水平就不高。 3 .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学目的产生相应的想象。 例如,在读课文时,要求儿童富有表情地朗读,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节;在作文中,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进行构思等。 因此,他们想象的有意性就迅速发展起来。 但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主题易变性还比较明显,想象不能很有效地指向某一预定的目的,尤其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往往显得简单贫乏。 二、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再现,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随着教学的深入,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知识经验的丰富,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随着教育和学习活动的进行,小学生的心理特别是认知和个性的特点也逐渐发展变化,且发展过程出现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本文将从认知、情绪、性格三个方面来介绍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关键词:认知、情绪、性格、儿童 我国国家教育部规定凡在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儿童即应当送入小学读书,因此在我国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根据皮亚杰的八阶段理论可知,这一年龄阶段正处于学龄初期,是儿童学习知识,适应社会,培养工作态度及自我信念,学习与同龄伙伴相处,学习与性别相连的角色行为,发展良知、道德及价值标准的关键时期。 一、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年龄阶段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思期,在这一阶段小学儿童的概念思维能力呈现出深刻化、丰富化和系统化的特点,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都逐渐发展起来。 (一)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1、概括能力发展。从对事物外部感性特点的概括转化为对事物内在本质变化的概括(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2、比较能力发展。从事物相异点到相同点的比较,从具体事物的异同到抽象事物的异同,从直观比较到用词与在头脑中比较。 3、分类能力发展。分整标准从外部现象特征到内部本质特征。三、四年级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转折点。四年级起出现组合分折分类能力。 4、推理能力发展。包括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的渐次发展,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形式的趋势和水平相近。 (二)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 1、思维敏捷性品质发展表现为运算速度不断提高,问题解决正确性、速度水平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2、思维灵活性品质发展表现为一题多解数量在增加,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增加,组合分折水平不断增强。 3、思维深刻性品质发展表现为解应用题中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 4、思维独特性品质发展表现为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经历模仿、半独立到独立。四年级是关键期。 二、小学儿童的情绪发展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以及生命体验的丰富,小学儿童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进一步分化,表现情感的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他们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对于事情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强,更加趋于现实化。情绪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明显增强,他们不再象学前阶段那样易冲动、易爆发,而是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而且在这一阶段儿童的

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特点有哪些

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特点有哪些 1.思维具有可逆性 守恒是指物体某方面的特征(如重量或体积),不因其另一方面的特征(如形状)改变而改变。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守恒实验,其中最 著名的是液体守恒实验。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A 和B中注入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实验者或儿童将A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矮 且粗的杯子C中,问儿童,A杯和C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能达到守恒,他们有集中化倾向,即考虑问题只将注意集中在事物的一个方面, 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顾此失彼,造成对问题的错误的解释。如儿童 会认为A杯中的水多,因为它高。另一种表现是接近守恒但尚未成功,儿童注意到不同的维度,但不能同时考虑,在心理上感到困惑。如儿童一会儿说A杯中水多,因为它高;一会儿又说C杯中水多,因 为它宽。 儿童大概到七岁,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时,能够掌握液体的守恒。他们运用三种形式的论断达到守恒。第一,同一性论断。儿童认为 既没增加水,又没拿走水,因此它们是相等的。第二,互补性论断。儿童认为宽度的增加补偿了高度的下降。第三,可逆性论断。儿童 认为可将C杯中的水倒回原来的B杯中,因此是相同的。 所谓运算是一种心理动作,儿童在心理进行可逆或补偿的动作,并不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皮亚杰认为守恒并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 儿童自然而然掌握的,当儿童对事物的不同方面开始注意并在心理 上产生冲突时,是将达到守恒的关键期。 2.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小学儿童掌握了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如给学前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白花多,儿童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黄美艳xx 前言 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都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力愈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 一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的目的总体介绍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今后升学的巨大压力。而且,当前的中学生家庭往往又是家庭的中心,在父母的呵护比以前更为明显。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分析出他们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动力源泉,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激发他们在一个健康的心里条件下的学习动机。 二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 一)、本次问卷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对学校、学习及自身的一些看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 包括自我价值衡量,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 本次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形式 (调查问卷表详见附件一)。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12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108份,抽取其中100份。 各项统计结果和分析具体如下: 1、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考试态度: 从图1(1代表 A、2代表 B、3代表 C、4代表D以此类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这部分占45%;可是也有很大的比例占38%的学生面临考试时感觉自己非常的紧张;部分学生对待学习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的动机还不是很明确。 这也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大问题。由于现在面临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成绩往往还是用分数去衡量,所以部分学生听到考试如临大敌,感觉很紧张。 2、其他同学对自我价值衡量的看法: 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自我的衡量,而他人也会有一个衡量标准。许多学生会非常在乎别的同学对自身的看法,从图2中(同上)可以看出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别人的看法非常重要,这部分占24%;大部分学生认为一般,占43%;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无所谓,占21%。所以对于部分学生如果能适当的表扬也会激发他学习的动机。对于那部分无所谓的学生,往往是对自我价值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同时也是对自己信心的不足。 3、对待有挑战难度的学习态度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报告 前言 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 力。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 如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都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力 愈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 一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的目的总体介绍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今后升学的巨大压 力。而且,当前的中学生家庭往往又是家庭的中心,在父母的呵护比以前更为明显。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分析出他们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 下的动力源泉,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激发他们在一个健康的心里条件下的学习动机。 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 一)、本次问卷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对学校、学习及自身的一些看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自我价值衡量,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本次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形式 (调查问卷表详见附件一)。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12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108份,抽取其中100份。 各项统计结果和分析具体如下:1、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考试态度: 从图1(1代表A 2代表B、3代表C、4代表D以此类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这部分占45% ;可是也有很大的比例占38%的学生面临考试时感 觉自己非常的紧张;部分学生对待学习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的动机还不是很明确。这也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大问题。由于现在面临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成绩 往往还是用分数去衡量,所以部分学生听到考试如临大敌,感觉很紧张。 2、其他同学对自我价值衡量的看法: 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自我的衡量,而他人也会有一个衡量标准。许多学生会非 常在乎别的同学对自身的看法,从图2中(同上)可以看出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别人的看法 非常重要,这部分占24% ;大部分学生认为一般,占43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无所谓,占 21 %。所以对于部分学生如果能适当的表扬也会激发他学习的动机。对于那部分无所谓的学生,往往是对自我价值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同时也是对自己信心的不足。 3、对待有挑战难度的学习态度 本次调查还特意设置了几道对待学习态度的题目,从这次调查的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 占70%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去对待学习,当遇见比较难的任务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也有一部分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