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学习资料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学习资料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学习资料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整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检查标准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六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检查标准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处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落实。

检查标准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指导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内抗菌素应用,I类切口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特殊情况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乳腺疾病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9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以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9: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手术科室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规定住院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检查标准10: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查看科室有关记录本及“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单,定期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有效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实现持续改进。

检查标准11:对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加强管理,作为大查房重点,进行登记上报,并有分析评价记录。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查看上报表及科室住院超过30天患者记录本,要求作为科内重点患者进行管理,必要时进行讨论,有分析、评价、改进措施。

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护理管理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患者2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模式,观察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为(97.61±10.68)分,对照组为(84.38±10.27)分;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on improving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afety. Me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model,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nursing quality control,and th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shortcoming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 and 11%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increased to (97.61±10.68)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4.38±10.27)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 and 71%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effect,reducing the nursing shortcomings and ensuring the nursing quality,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Nursing quality control;Safety management 相較于医院其他各个科室,妇产科的主要特点包括多急诊、高危险、多夜诊、高病床周转率等,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1]。怎样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管理的安全性,保证护理质量,是妇产科必须重视的问题。该研究主要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护理安全的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源于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36.2±4.2)

产科质量控制方案

产科质量控制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产科质量控制方案 实行产科质量控制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保障母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标准》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质控评估内容 (一)产科建设标准 依据《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标准》进行产科建设达标考核。 (二)产科工作制度 各助产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产科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相应的产科制度,包括产科管理制度、产科工作制度等,要求制度完善并成册,重点制度上墙,并严格执行。通过查阅病历记录、了解日常工作运行状况、现场访谈医师等方式,掌握各项制度落实及执行情况。 (三)产科工作人员职责 各助产医疗机构要制定本单位产科各级工作人员职责并认真履行,包括产科主任职责、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重点检查各级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并认真履行。 (四)产科技术水平 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制度及准入制度。机构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业务人员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人员准入率100%。能掌握助产、产科危重病人的监护、处理、胎儿疾病的诊断及监护、终止妊娠、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窒息复苏等产科技术,并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要求。 各级助产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提高产科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每年选派人员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组织人员业务培训。 (五)管理程序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进一步完善产科抢救组织及孕产妇及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加强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建设。严格执行孕产妇三级转诊分级分娩制度,村级应做好孕妇摸底宣教,动员早孕建卡工作;一级医疗机构具备助产资质的单位要认真做好高危孕产妇的初筛、转诊及平产的接产工作;市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要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监护和抢救工作。 (六)产科登记

妇产科医疗高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簿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_妇产科— 年度一2013年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成立以科主任为第一负责人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根据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科室日常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 总结。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2012年度妇产科医疗质量控制计划 本年度为保证我科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质,规范医疗行为,本科将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提高病人满意率为宗旨,进一步建立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我科的医疗质量工作规范化进行。特制定以下计划与措施: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协作分工。各成员按具体原定方案开展工作如下: 一、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在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小组组长的领导下,组织科 室质控小组护士长、质控员等有关人员,履行如下职责:

1、主要负责制定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保证工作实效。 2、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强化质量意识。 3、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两大方面;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二、科室质控员 其职责为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对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督查,组织召开全科的医疗质控专项会议,每月定期作科室质控工作,并做好记录。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符敬花 成员:符文容、甘芳 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目标:加强科室管理,改进科室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满足患者需求。 标准:甲级病案率为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医疗事故发生率0。达标措施:科室医疗质控小组通过以下措施督导并纠错,直至达标。 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检查医疗质量至少1次。 2、每月抽查病历1~4次,每次抽样率》10%。 3、不定期抽查外科清创室,分别对操作规范和流程、操作技能、报告质量、仪器保养、服务质量进行考核。

妇产科质量与安全目标

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指标 项目序号指标内容目标 重点手术1 总例数增加 2 死亡例数0 3 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降低为0 4 平均住院日缩短或≤6天 5 平均住院费用降低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2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3 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不超过60% 4 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 ≥30% 5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6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 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⑴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 抗菌药物时间(剖宫产手术 除外)。 控制在术前30分 钟至2小时 ⑵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 用抗菌药物时间 不超过24小时 合理诊断1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3 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病历质量1 甲级病历率≥90% 2 丙级病历无 3 病案按时归档率≥92%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剖宫产术) 1 时间指标 ①平均住院日缩短或≤5 ②术前平均住院日下降≤2天 2 费用指标 费用指标 ①平均住院费用逐年下降 ②药费 ③检查治疗费 ④手术材料费 3 诊断质量指标 ①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 ②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③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4 治疗质量指标 ①病死率降为0发生 ②并发症发生率 ③30日内再住院率 ④再手术率 合理使用血液和血制品1 输血申请合格率100% 2 用血适应症合格率100% 3 成分输血比例≥85% 4 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为100% 5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合理用药1 医嘱、处方合格率≥95% 麻精药品医嘱、处方合格率100% 2 不合理处方≤1% 3 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95% 1 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100%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

医 疗 质 量 管 理 目录 一、妇产科医疗质量监督员职责 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三、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四、妇产科医师医疗工作质量核标准 五、医疗质量经济管理方案

六、月医疗质量自查记录及整改措施 七、季度医疗质量管理总结 八、医师医疗工作质量检查及奖惩兑现 九、医疗缺点、差错事故登记表 十、妇产科医疗缺陷评定标准 十一、妇产科医疗缺陷登记表 医疗质量管理目标 表1、病区医疗质量管理目标

表2、门诊科室医疗质量综合管理目标

妇产科医疗质量监督员职责 一、妇产科医疗质量监督员名单 二、职责 1、妇产科医疗质量监督员负责妇产科各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监督执行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协助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实施医疗质量经济管理。 2、重点对病历书写、交接班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和疑难危重与死亡病历讨论等进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查漏补缺、查误纠正,杜绝丙级病案。发现医疗隐患及时报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协助检查解决。 3、定期组织妇产科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相关核心制度(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的学习,不断加强医疗安全意识。 4、监督检查妇产科合理用药情况。 5、督促妇产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种妇产科规章制度。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院质量管理小组和医务科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质控员职责 1、各科室质控员在科室科主任的领导下,协助管理本科的医疗质量工作。 2、重点负责督查和监控本科医疗文书质量及各项质量

妇产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乐亭县中医医院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年度2017年

乐亭县中医医院 妇产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成立以科主任为第一负责人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根据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科室日常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乐亭县中医医院妇产科医疗质量控制计划为保证我科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质,规范医疗行为,本科将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提高病人满意率为宗旨,进一步建立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我科的医疗质量工作规范化进行。特制定以下计划与措施: 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协作分工。各成员按具体原定方案开展工作如下:一、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在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小组组长的领导下,组织科室质控小组护士长、质控员等有关人员,履行如下职责: 1、主要负责制定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保证工作实效。 2、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强化质量意识。 3、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两大方面;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二、科室质控员 其职责为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对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督查,组织召开全科的医疗质控专项会议,每月定期作科室质控工作,并做好记录

妇产科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妇产科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小组成员及职责 分工 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翁秀清(副主任医师、妇产科主任) 成员:钟琼(主治医师、妇产科副主任) 周海燕(主管护师、病房护士长) 卢孝英(主管护师、产房及手术室护士长) 孙瑶(主治医师、住院诊疗专业组长) 马世弟(主治医师、住院诊疗专业组长) 科室院感质控医师:马世弟 科室病历及单病种质控医师:钟琼 二、分工及职责: 1、翁秀清:为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能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质量持续改进,每月召开工作会议,确定质控计划和会议议题,分析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按期总结汇报给院部管理科室。 2、钟琼:负责科室病历书写规范及完善各种登记的管理工作,监督医护人员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及完善各种登记工作,保证病历如期归档,负责病历检查及质量控制工作,负责科室的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工作。负责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3、孙瑶: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统计、报表及上报工作。

4、马世弟: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贯彻落实;负责组织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讨论,记录完善;监督和指导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5、周海燕:负责妇产科住院部病房及沐浴室日常护理管理工作,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负责所管专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经常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负责各类仪器、设备、药品的请领、保管、使用、核销等;严格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工作,经常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卢孝英:负责待产室、产房及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负责所管专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经常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负责各类仪器、设备、药品的请领、保管、使用、核销等;严格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工作,经常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2019年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2019年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 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做到有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科室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

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科室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保密患者隐私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应加强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最新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整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

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 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卫生院妇产科关于医疗质量安全的自查报告

卫生院妇产科关于医疗质量安全的自查报告 接到区卫生局关于助产机构医疗质量安全集中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后,本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实施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母婴保健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了自查自纠。 现将自查自纠结果总结如下: 1.有关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和产科管理想关文件学习情况和相关资料都比较齐全。 2.本院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无过期不校验的情况。 3.我院妇产科人员6名,均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两名有《医师执业证书》4名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其中两名妇产科主治医师。 4. 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医疗保健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桂卫基妇2003 58号)》规定,制定了产科衣服服务管理制定:产科安全管理制定、建立爱婴医院产科质量自我评估管理制定、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定、母婴同室安全管理制定、婴儿安全管理制定、终止妊娠制定、弃婴管理制定、胎儿性别鉴定管理制定、产科相关登记制定等,并认真的落实了以上各项制定。 5.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产科及其产科服务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

制定了本院医生,护士的相关职责。 6.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开展效果不明显,未达到方案规定的筛 查率,这项工作必须加强。产筛方面及地贫筛查方面还须加强。 7.认真检查了产房的各项设施,都处于功能状态,急救药品无过期现象,杜绝安全隐患。 8.医疗文书书写方面还存在缺项漏项,书写不够规范的现象,要求医护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力求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9.产科相关登记,还存在一些漏项,漏登等情况,要认真落实整改。 我们将以这次的清理整顿行动为契机,强化相关的规章制度,防范医疗风险,提高产科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本院产科持续健康发展。

妇产科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科室: 时间:年月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 目录 第一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第二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第三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第五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第一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1、病案质量管理组: 组长: 成员: 2、医院感染管理组 组长: 成员: 3、临床路径管理组 组长: 成员: 4、药品管理组 组长: 成员: 5、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 组长: 成员: 6、医疗安全事件管理组 组长: 成员:

第二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遇特殊情况随时召开,讨论总结本科室的医疗运行情况,对医疗差错、投诉纠纷、医务科所发《医疗质量改进意见书》、重点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缺陷,针对所发现的制度和流程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在下一次会议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3、严格做好临床、护理质控工作。认真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对临床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第三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 1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 2. 3. 4.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制度,维护患者利益,保障医疗安全,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实行计分制管理。 一、职责分工 1、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对科室行政、医疗、教学、护理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及协调,领导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负责科室业务规划与发展。 2、副主任负责协调处理科室的行政管理及教学工作。 3、护士长全面负责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管理,协助科室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应用及科室行政管理。副护士长负责产房工作。 4、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全面负责,负责组织医疗技术、医疗安全方面的检查督促。负责妇产科医疗文书的书写及质量检查,负责麻醉科医疗文件书写,负责护理安全、护理文件的书写及质量检查。负责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与医院质量管理小组的联络。 质控小组每周二不定期检查全科各种医疗文件、技术操作及其他各项诊疗活动中执行技术规范的情况,并有权作出违规记录及处罚。 二、劳动纪律 1、严格劳动纪律,不准迟到、早退,按时交接班。迟到或早退超过30分钟以旷工论处,30分钟以内每次扣1.5分。

2、不准自行换岗、串岗、脱岗,临时换岗必须经过科主任、护士长同意。 3、凡医院、科室召开的各种会议、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社会活动等均应按时参加,每缺席一次扣2分。 4、三年以下的住院医师实行24小时负责制,除白天正常班次外,每晚7:00——10:00必须在病房,特殊情况向科主任请假。 三、医疗管理 用药,尽量减少病人医疗负担。实行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告知制度。违反者一次扣2分,出现纠纷赔付时由责任人承担。 四、医德医风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接待患者及家属要和蔼、亲切,不准推诿病人。如遇错收病人,应主动与其他科室协调好后方可转诊。违者扣2分。 2、不准收受病人的红包、礼物,违反者扣5分;索要红包、礼物引起投诉的,按医院的有关规定处罚。拒收红包者,按拒收额度和医院规定给予经济奖励。收到表扬信、点名表扬奖5分。 3、加强“反商业贿赂法”的学习,巩固对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治理的成果。拒绝医药代表进科室,不准与医药代表非法接触。 4、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提倡文明用语。因医务人员态度问题引起的纠纷,经查实问题在医务人员者,当事人扣2分。 五、奖励制度 1、科室鼓励搞科研,写论文。发表论文奖标准为:国家级奖500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1.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急缓、营养状况等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 2.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对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并做记录。 3.凡大、中型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应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案、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危险、意外及防范措施、术后观察和护理要求等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充分进行讨论、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并确定手术方案,讨论记录,同时附病历存档。 4. 对手术病人做到: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5.严格执行十六项核心制度,科室设兼职质控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6.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 7.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素。 8.制定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子痫抢救流程、羊水栓塞抢救流程,并上墙,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 9.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手术科室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规定住院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 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48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制度,维护患者利益,保障医疗安全,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实行计分制管理。 一、职责分工 1、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对科室行政、医疗、教学、护理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及协调,领导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负责科室业务规划与发展。 2、护士长全面负责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管理,协助科室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应用及科室行政管理。 3、质控小组每周不定期检查全科各种医疗文件、技术操作及其他各项诊疗活动中执行技术规范的情况,并有权作出违规记录及处

罚。 二、医疗管理 用药,尽量减少病人医疗负担。实行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告知制度。 三、医德医风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接待患者及家属要和蔼、亲切,不准推诿病人。如遇错收病人,应主动与其他科室协调好后方可转诊。 2、不准收受病人的红包、礼物;索要红包、礼物引起投诉的,按医院的有关规定处罚。拒收红包者,按拒收额度和医院规定给予经济奖励。 3、加强“反商业贿赂法”的学习,巩固对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治理的成果。拒绝医药代表进科室,不准与医药代表非法接触。 4、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提倡文明用语。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刘集镇卫生院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刘集医院 二0一一年元月

刘集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针对我院妇产科重点科室现制定出以下管理方案: 1、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自觉接受院领导检查,科室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妇产科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⑴、抓好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⑵、抓好查对工作。 ⑶、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⑷、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⑸、抓好急救药品等。 ⑹、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⑺、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

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借阅。 ⑻、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并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⑼、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⑽、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医疗质量控制的职责: (1)、上级医(护)师负责对下级医(护)师医疗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2)、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全科医疗护理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 (3)、科主任对科室医疗护理及医疗环境、设备进行质量的督促、检查、控制。由院长、业务副院长负责安排、组织检查。 医疗质控的方法: (1)、上级医(护)师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等方式,随时对下级医(护)师进行检查和控制。 (2)、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和平常掌握情况,定期不定期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3)、科主任通过平常掌握、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各科进行检查。(4)、检查是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评价、促进整改,达到质量改进,从而提高和确保质量。 (5)、采取缺陷管理,并予登记。医疗质量控制统计到科室,科室统计到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目前,医疗形势日益严峻,妇产科竞争更为激烈,各家私营医院纷纷崛起,医疗质量成为我们最重的竞争砝码,如何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优化医疗服务,强化科室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课题。质量就是生命,要想以质量取胜,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经过我们全科中层领导认真组织讨论,制订以下管理方案:一.病历书写质量管理 病历作为法律性文件,代表着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更是我们在法庭上的有力证据,要抓好病历质量,必须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着手,尤其是基础和环节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让全科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病历的重要性,通过晨会、科周会定期讲述病历书写规范,法律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 2.质控小组定期组织活动,实施三级动态监控,并与个人月考核挂钩。 质控小组分医疗组和护理组,三级动态监控如下: ①.一级为书写者自查,责任医师护士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评价标 准”自查,做到从我做起,自负其责。 ②.二级为各医疗主管每周至少一次将所有住院病历逐一审查,将 发现的问题如实记录,出现两次以上同样的错误即扣责任医生及护 士的分,并与月考核和奖金挂钩。 ③.三级为科主任不定期抽查,如发现医疗主管未发现的问题,则 按相应标准扣医疗主管的分,与月考核及奖金挂钩。 3.开展病历书写基本功训练,尤其对新毕业的医生护士。 二.查房质量管理 查房是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医疗活动之一,查房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及预后,具体措施如下:

1.主管大夫必须保证每日查房,上下午各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必须交班。 2.查房前要了解患者心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赢得患者信任,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医患沟通艺术”这门课程。 3.夜班大夫至少查房一次,以全面了解住院病人的病情,作到心中有数。 4.由护士长负责护理业务查房 5.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每周六为主任查房时间。 6.查房时查体认真全面,态度和蔼,并将对病情分析、病情变化如实记录在病历记录中 以上各条如不能作到,与个人月考核挂钩。 三.手术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手术审批制度,各级医师按规定手术范围实施手术,不允许越级手术,上级医师要起到“传、帮、带”作用。 2.对疑难重大手术,坚持术前讨论,全面分析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3.重视术前谈话。 一位资深妇产科专家说过一句话:术前谈话比手术更重要。我把这句话告诉全科人,术前与每个病人及家属行充分的沟通,并完善相关签字手续,术中有特殊情况再谈话,履行必要的手续。 4。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由科主任参与。 5。术中认真操作,严格按各种手术操作规范手术。 6.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 7.医护人员作好术后治疗护理,尤其是全麻术后更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变化。 8.合理使用抗菌素。

产科质量管理制度

产科质量管理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医疗工作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按 照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 及设施和药品,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人员职责以及 各种登记及抢救程序。 2、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织及院、科产科质量管理员,定期 召开会议,评价产科工作。 3、实行产科行政查房制度,由分管业务院长、医务处主任 带头,每季度1-2次,协助各方关系,以及解决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督促检查产科工作 4、严格执行产科人员和助产技术准入制度,产科人员除取 得《执业医师证》外,医生和助产(师)士还应该取得 《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方可从事产科服务。5、加强对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管 理方法,实行学分制管理,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提高学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 务新技术,提高产科质量。 6、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 住院医师坚持每天早晚查房,危重和手术病人随时巡 回,产科负责对转入儿科的新生儿母亲的查房和诊治。 7、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 住院医师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

知后应及时赶到并指挥工作,必要时报告院产科抢救组织,以协调各科组织抢救。 8、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完 成病历书写。按时查房、书写病程记录,对危重疑难病人及时组织会诊、讨论。坚持重大手术审批、手术前讨论制度。做好交接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住院医师应该对孕产妇进行床头交接,二线医师对高危孕产妇要进行床头交接;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妇的胎心、产兆、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对交接班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9、认真实施促进母乳喂养措施,严格遵守《国际母乳代用 品销售守则》。 10、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工作程序,严禁擅离职守。 11、认真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常规,认真做好带教实习 工作。积极开展产时服务新模式。 12、努力完成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指标,科室每年对每个工 作人员进行一次业务考核。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科内自查)

XXXXXX妇产科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本 科室: 年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

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2016年月日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 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 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及考核工作。 2. 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身体素养文化意识。 3. 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归纳医疗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总结分析.doc

2017年6月医疗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 本月医务科分别组织对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医疗安全质量抽查,其中抽查了抽查运行病历110份,出院病历39份;门诊病历27份。检查工程包括运行病历质量、出院病历质量、门诊病历质量、科室管理质量、临床药品合理应用、危急值专项、临床用血安全专项、医保制度执行等。检查结果已于OA上发至各科室,并发放不合格质量反馈表11份,督促科室加强整改,在科主任护士长例会上进行了通报及质量分析。 一、本月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共性问题:出院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医院评审资料准备不全。 较突出问题: 1、个别外科病历,手术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按照规定执行三方核查(ID00061197,);手术知情同意书未签署日期ID0025599。 2、医嘱取消不规范,已执行的医嘱不能取消。 3、会诊病人管理方面:本月共申请急会诊0例,常规会诊病例74例。完成常规会诊72例,因患者原因取消会诊2例。会诊超时14例:其中外科3例,口腔科4例,中医科2例,妇产科2例,皮肤科1例,急诊1例,内二科1例,会诊合格率82%。 4、因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导致病历召回。ID00038309,00057770,ID00006593,ID00011006.

5、存在医患沟通方面问题的病例较上月明显减少,但个别病例存在以下问题:知情同意书忘记签署沟通时间,ID00049180;有的医生忘记签字,患者先签字。 6、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 二、根据信息科本月汇总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本月质量目标已基本完成。床位使用率为68.9%,低于目标值85%-95%。主要是由于医院住院患者相对较少,导致床位使用率较低。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各科室临床医师药占比均不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通过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疗风险意识及医患沟通知识培训,本月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月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因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疗纠纷,但个别医生仍存在不够注重沟通细节,如沟通时间及签字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注意加强督导。 (二)、针对手术安全管理方面,本月的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存在手术科室临床医生对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方面,分析原因:主要为外科临床医师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较差。改进措施:组织对外科系医务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相关制度的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加强监督考核。 (三)关于会诊制度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