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信息的统计度量题与答案

第2章_信息的统计度量题与答案
第2章_信息的统计度量题与答案

2.1 同时掷出一对质地均匀的骰子,也就是各面朝上发生的概率均为1/6,试求: (1) “3和5同时出现”这事件的自信息量; (2) “两个1同时出现”这事件的自信息量;

(3) “两个点数中至少有一个是1”这事件的自信息量。

解: (1)

bit

x p x I x p i i i 17.418

1

log )(log )(18

161616161)(=-=-==?+?=

(2)

bit

x p x I x p i i i 17.536

1

log )(log )(36

16161)(=-=-==?=

(3)

bit x p x I x p i i i 71.136

11

log

)(log )(36

11116161)(=-=-==??=

2.4 居住某地区的女孩中有25%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75%是身高1.6m 以上的,而女孩中身高1.6m 以上的占总数的一半。假如我们得知“身高1.6m 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消息,问获得多少信息量?

解:

设随机变量X 代表女孩子学历

X x 1(是大学生) x 2(不是大学生) P(X) 0.25 0.75

设随机变量Y 代表女孩子身高

Y y 1(身高>160cm ) y 2(身高<160cm ) P(Y) 0.5 0.5

已知:在女大学生中有75%是身高160厘米以上的 即:bit x y p 75.0)/(11=

求:身高160厘米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信息量 即:bit y p x y p x p y x p y x I 415.15

.075

.025.0log )()/()(log

)/(log )/(11111111=?-=-=-=

2.5 一副充分洗乱了的牌(含52张牌),试问: (1) 任一特定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

(2) 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时得到多少信息量?

解:

(1) 52张牌共有52!种排列方式,假设每种排列方式出现是等概率的则所给出的信息量是:

!

521)(=

i x p bit x p x I i i 581.225!52log )(log )(==-=

(2) 52张牌共有4种花色、13种点数,抽取13张点数不同的牌的概率如下:

bit C x p x I C x p i i i 208.134

log

)(log )(4)(1352

13

13

52

13=-=-==

2.6 试问四进制、八进制的每一波形所含的信息量是二进制每一波形所含的信息量的多少倍?

解:

四进制脉冲可以表示4个不同的消息,例如:{0, 1, 2, 3}

八进制脉冲可以表示8个不同的消息,例如:{0, 1, 2, 3, 4, 5, 6, 7} 二进制脉冲可以表示2个不同的消息,例如:{0, 1} 假设每个消息的发出都是等概率的,则:

四进制脉冲的平均信息量bit n X H 24log log )(1=== 八进制脉冲的平均信息量bit n X H 38log log )(2=== 二进制脉冲的平均信息量bit n X H 12log log )(0===

所以:

四进制、八进制脉冲所含信息量分别是二进制脉冲信息量的2倍和3倍。

2.9 如有6行8列的棋型方格,若有2个质点A 和B ,分别以等概率落入任一方格内,且它们的坐标分别为),(A A Y X 、),(B B Y X ,但A 和B 不能落入同一方格内。试求: (1) 若仅有质点A ,求A 落入任一方格的平均自信息量; (2) 若已知A 已入,求B 落入的平均自信息量;

(3) 若A 、B 是可分辨的,求A 、B 同时落入的平均自信息量。

解:

(1) b i t

n X H x p i 58.548log log )(48

1

)(====

(2) b i t

n x y p x y p x p X Y H x y p x p i

j

i j i j i i j i 55.547log log )/(log )/()()/(47

1

)/(48

1)(===-==

=

∑∑

(3) b i t X Y H X H XY H 14.1155.558.5)/()()(=+=+=

2.10 一个消息由符号0,1,2,3组成,已知83)0(=p ,41)1(=p ,4

1)2(=p ,1

(3)8p =。试求

由60个符号构成的消息的平均信息量。

解:

bit

X H bit

x p x p X H i

i i 36.114906.160)(60 906.1 )125.0log 125.025.0log 25.025.0log 25.0753.0log 753.0( )

(log )()(=?==+++-=-=∑ 2.13 已知信源发出1a 和2a 两种消息,且5.0)()(21==a p a p 。此消息在二进制对称信道上传输,信道传输特性为

εε==-==)/()/( ,1)/()/(12212211a b p a b p a b p a b p

求互信息量);(11b a I 和);(22b a I 。

解:

εεεεεεεε-=-?+?-?==-=?+-?-?==∑∑1)

1(2121)1(21

)/()()/()()/(12)1(2)1(21

)/()()/()()/(222222111111i i i i i i a b p a p a b p a p b a p a b p a p a b p a p b a p

bit

a p

b a p b a I bit

a p

b a p b a I )1log(12

1)

1(log )

()/(log );( )1log(12

1)

1(log )

()/(log );(2222211111εεεε-+=-==-+=-==

2.15 黑白传真机的消息元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即X ={黑,白},一般气象图上,黑色的出现概率P(黑) = 0.3,白色的出现概率P(白) = 0.7。假设黑白消息视为前后无关,求信息熵H(X)。

解:

bit x p x p X H i

i i 881.0)7.0log 7.03.0log 3.0()(log )()(=+-=-=∑

2.17 对某城市进行交通忙闲的调查,并把天气分成晴雨两种状态,气温分成冷暖两个状态,调查结果得联合出现的相对频度如下:

若把这些频度看作概率测度,求: (1) 忙闲的无条件熵;

(2) 天气状态和气温状态已知时忙闲的条件熵;

(3) 从天气状态和气温状态获得的关于忙闲的信息。

解: (1)

根据忙闲的频率,得到忙闲的概率分布如下:

bit

x p x p X H x x X P X i i

i 096.021039log 2103921063log 21063)(log )()(2103921063闲忙)(2

21=??? ??+-=-=??

????????=?

?????∑

(2)

设忙闲为随机变量X ,天气状态为随机变量Y ,气温状态为随机变量Z

bit

z y x p z y x p XYZ H i

j

k

k j i k j i 198.2 21012log 210122104log 210421015log 210152108log 2108 21016log

2101621027log 210272108log 210821012log 21012

)

(log )()(=?

?

?

++++ ??+++-=-=∑∑∑ bit

YZ H XYZ H YZ X H bit z y p z y p YZ H j k

k j k j 938.0809.1198.2)()()/( 809.1 21028log 2102821013log 2101321023log 2102321020log 21020)(log )()(=-=-==?

?? ??+++-=-=∑∑

(3)

bit YZ X H X H YZ X I 211.0938.0096.0)/()();(=-=-=

2.18 有两个二元随机变量X 和Y ,它们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如题表2.1所列。

题表 2.1

冷 12

暖 8 暖 16 冷 27

冷 8

暖 15 暖 12

冷 4

同时定义另一随机变量Z = XY (一般乘积)。试计算: (1) 熵H(X), H(Y), H(Z), H(XZ), H(YZ)和H(XYZ);

(2) 条件熵H(X/Y), H(Y/X), H(X/Z), H(Z/X), H(Y/Z), H(Z/Y), H(X/YZ), H(Y/XZ)和H(Z/XY);

(3) 互信息I(X;Y), I(X;Z), I(Y;Z), I(X;Y/Z), I(Y;Z/X)和I(X;Z/Y)。

解: (1)

bit x p x p X H y x p y x p x p y x p y x p x p i

i i 1)(log )()(2

1

8183)()()(218381)()()(2212221111=-==+=+==+=

+=∑

bit y p y p Y H y x p y x p y p y x p y x p y p j

j j 1)(log )()(2

1

8183)()()(218381)()()(2221212111=-==+=+==+=

+=∑

Z = XY 的概率分布如下:

bit

z p z p Z H z z Z P Z k k

k 544.081log 8187log 87

)(log )()(818710)(2

21=??? ??+-=-=??

?

??

????

?===??????∑

bit

z x p z x p XZ H z p z x p z x p z x p z p z x p z p z x p z x p z x p z p x p z x p z x p z x p z x p x p i k

k i k i 406.181log 8183log 8321log 21

)(log )()(8

1

)()()()()(8

35.087)()()()()()(5.0)()(0)()()()(2222221211112121111112121111=??? ??++-=-==

=+==-=-=+====+=∑∑

)()()(8

35.087)()()()()()(5.0)()(0)()()()(2221211112121111112121111z y p z y p z p z y p z p z y p z y p z y p z p y p z y p z y p z y p z y p y p +==-=-=+====+=

bit

z y p z y p YZ H z p z y p j k

k j k j 406.181log 8183log 8321log 21

)(log )()(8

1)()(222=??? ??++-=-==

=∑∑

bit

z y x p z y x p XYZ H y x p z y x p y x p z y x p z y x p z y x p y x p z y x p y x p z y x p z y x p z y x p z x p z y x p z x p z y x p z y x p y x p z y x p y x p z y x p z y x p z y x p z y x p z y x p i

j

k

k j i k j i 811.181log 8183log 8383log 8381log 81

)(log )()(8

1

)()()

()()(0

)(8

3)()()()()(8

38121)()()()()()(8/1)()()()()(0

)(0)(0)(2222222222122122121121221211211111121111111211111111211111212221211=??

? ??+++-=-==

==+====+=-=-==+===+===∑∑∑

(2)

bit

XY H XYZ H XY Z H bit XZ H XYZ H XZ Y H bit YZ H XYZ H YZ X H bit

Y H YZ H Y Z H bit Z H YZ H Z Y H bit

X H XZ H X Z H bit

Z H XZ H Z X H bit X H XY H X Y H bit Y H XY H Y X H bit

y x p y x p XY H i j

j i j i 0811.1811.1)()()/( 405.0406.1811.1)()()/( 405.0406.1811.1)()()/( 406.01406.1)()()/( 862.0544.0406.1)()()/( 406.01406.1)()()/( 862.0544.0406.1)()()/( 811.01811.1)()()/( 811.01811.1)()()/( 811.181log 8183log 8383log 8381log 81

)(log )()(=-=-==-=-==-=-==-=-==-=-==-=-==-=-==-=-==-=-==??? ??+++-==-=∑∑ (3)

bit

Z Y H Y H Z Y I bit Z X H X H Z X I bit Y X H X H Y X I 138.0862.01)/()();( 138.0862.01)/()();( 189.0811.01)/()();(=-=-==-=-==-=-= bit

YZ X H Y X H Y Z X I bit XZ Y H X Y H X Z Y I bit YZ X H Z X H Z Y X I 406.0405.0811.0)/()/()/;( 406.0405.0811.0)/()/()/;( 457.0405.0862.0)/()/()/;(=-=-==-=-==-=-=

2.19 有两个随机变量X 和Y ,其和为Z = X + Y ,若X 和Y 相互独立,求证:H(X) ≤ H(Z), H(Y) ≤ H(Z),H(XY) ≥ H(Z)。

证明: (1)

)

()()/()()

()(log )()( )/(log )/()()/(log )()/()(

0)( )()()/(Z H Y H X Z H Z H Y H y p y p x p x z p x z p x p x z p z x p X Z H Y x z Y

x z y p x z p x z p Y

X Z i j j j i i k i k i k i i k i k k i i k i k j i k i k ≤∴≥=??

?

???-=?

??

???-=-=??

??-∈-=-=∴+=∑∑∑∑∑∑ 同理可得)()(Z H X H ≤。 (3)

)

()(0)/()()/()()()()/()()(Z H XY H XY Z H Z H XY Z H XY H XYZ H Z H Z XY H Z H XYZ H ≥∴=≥+=∴≥+=

2.20 对于任意三个随机变量X 、Y 、Z ,求证:

)

()()()()/;()/()()(X H XZ H XY H XYZ H X Y Z I X Y H XZ H XYZ H -≤--+=

证明:

[][][])

()/()()/()/()/()()/()/()/()/()()/()

/;()/()(XYZ H XY Z H XY H XY Z H X Z H X Y H X H X Z H XY Z H X Z H X Y H X H X Z H X Y Z I X Y H XZ H =+=+-++=--++=-+

)

()()()()

()()/()()()/()/()/(0)/()/()/()/()/;(0

)/;(X H XZ H XY H XYZ H X H XZ H X Z H XY H XYZ H XY Z H X Z H XY Z H XY Z H X Z H XY Z H X Z H X Y Z I X Y Z I -≤-∴-=-=≤∴≥-∴-=≥

2.21 证明:)/()/(13213X X H X X X H ≤

证明:

)

/()/(0)/()/()/()/()/;(0

)/;(131231231312313123123X X H X X X H X X X H X X H X X X H X X H X X X I X X X I ≤∴≥-∴-=≥

2.26 已知信源包含8个数字信息0,1,2,3,4,5,6,7。为了在二进制信道上传输,用信源编码器将这8个十进制数编成三位二进制代码组,信源各消息的先验概率及相应的代码组见题表2.2。

求:

(1) 互信息量);(03x u I ,);(103y x u I ,);(1103z y x u I ;

(2) 在0x 给定的条件下,各消息与1y 之间的条件互信息量; (3) 在10y x 给定的条件下,各消息与1z 之间的条件互信息量。

解: (1)

bit u p x u p x u I 415.08

161

log )

()

/(log );(30303===

bit u p y x u p y x u I 28

121

log )

()

/(log );(3103103===

bit u p z y x u p z y x u I 38

11

log )

()/(log );(311031103===

(2)

bit x u p x y u p x y u I 585.16121

log )

/()

/(log )/;(02012012===

bit x u p y x u p x y u I 585.16

121

log )

/()

/(log )/;(03103013===

bit x y u I x y u I x y u I x y u I x y u I x y u I 0)/;()/;()/;()/;()/;()/;(017016015014011010======

(3)

bit y x u p z y x u p y x z u I 12

11

log )

/()/(log

)/;(10311031013===

bit

y x z u I y x z u I y x z u I y x z u I y x z u I y x z u I y x z u I 0)/;()/;()/;()/;()/;()/;()/;(1017101610151014101210111010=======

七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与计算

4.3.2 角的度量与计算 学习目标: 1:能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 2:能进行简单的度分秒的运算; 3: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 预习导学 说一说1:角的几种表示方法;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有关系吗?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学一学:学生自学P125--P127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 知识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直角;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锐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钝角 (2)角的度量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进制是_______; (3)1°=____’1’=____”1°=____”1周角=_____°1平角=______° 1”=_____’1’=_____° 练一练: 1: 30.6°=____°___’=____'30°6’=_____’=_______° 2: 1.25°=________’30.42°=_____°_____’_____” 20°32’54”=______° 3:计算23°35’24”+34°42’33”=__________ 77°45’56”—51°48’24”=___________ 4计算: 11°23’×4=_______ 5: 如下图1:(1)若∠BOC=300 ,∠AOB=400 ,则∠AOC= _______; (2)若∠AOC=700 ,∠AOB=400 ,则∠BOC= _______; (3)若∠AOC=700 ,∠BOC=400 ,则∠AOB= _______; (4)若∠AOB=2∠BOC,则∠AOC=_____∠BOC, ∠AOB=____∠AOC 6:如上图2, 1点整,钟表的时针与分针之间所成的角的度数是多少? 10点整呢? 15时呢? 7:计算23°32’24” +66°27’36”=_________, 88°33’25”+91°26’35”=__________ 97°38’44”—32°45’37”=__________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互动探究一:在三角形AOB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则一定存在A:∠AOB﹥∠AOC B:∠AOC﹥∠BOC C:∠BOC﹥∠AOC D:∠BOC=∠AOC

角的度量(一)练习题及答案

《角的度量(一)》课时练 一、填一填。 1、1周角= ()个平角=()个直角=()个45°的角。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角,它是()度。 3、下午5时,时针和分针成()角。 4、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5、∠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6、∠1是∠2的3倍,∠1=120°,∠2=()。 7、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角。 二、判断。 1、一条射线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5厘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3、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三、选择。 1、角的大小与两边()有关。 A、张开的大小 B、长短 C、无关 2、∠1+∠2+∠3=180°,其中∠1=50°,∠2=∠3,那么∠3=() A、55° B、60° C、65° 3、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掉一只角后,还剩()只角. A、3 B、4 C、5 4、()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 A、锐角 B、钝角 C、周角 5、关于线段、直线、射线,下列对比正确的是() A、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直线和线段一样长,线段最短 C、直线和射线无法比较,线段可以测量 6、把一个25°角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看到的角是() A、10° B、25 C、50° 四、看图计算。 1、已知∠1=28°求∠ 2、∠ 3、∠4和∠5各是多少度?

∠2= ,∠3= ,∠4= ,∠5= 答案: 一、 1.2,4,8 2.平,180 3.钝 4.射线,顶点,边 5.130度 6.40度 7.钝 二、×××× 三、A C C B C B 四、 ∠2= 152度,∠3= 28度,∠4= 90度,∠5=62度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湘教版七上数学第1课时 角的度量与计算教案

湘教版七上数学4.3.2 角的度量与计算 第1课时角的度量与计算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度、分、秒,会进行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2.通过度、分、秒间的互化及角度的简单运算,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的计算. 【教学难点】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的计算.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同学们,炮兵某部正在进行一场军事演习,炮兵在指挥员的指挥声中向目标发起了进攻,在前后做了两次射击并随即做了两次调整后,第三次终于击中了目标.请问:炮兵调整了大炮的什么使得最后击中了目标? 【教学说明】本情境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却又点到为止,彰显了情境设计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不仅明确了精确角度的重要性,更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和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自主预习教材P126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1度的角?如何表示?

(2)周角是多少度?平角是多少度? (3)什么样的角是直角?锐角?钝角? 2.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还需要更精密的角度.因此我们把1度的角60等份,每份就是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份,每份就是1秒的角,记作1″即: 1°=60′1′=60″ 1′=(1 60 )°1″=( 1 60 )′ 3.角度进位制和其他什么进位制相类似? 【教学说明】在对时、分、秒及其运算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学生会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有关角的运算.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教材P126页例1、例2,教材P127页例3. 2.已知∠α=18°18′,∠β=18.18°,∠γ=18.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 A.∠α=∠β B.∠α<∠β C.∠α=∠γ D.∠β>∠γ 3.下列各式成立的是(B) A.62.5°=62°50′ B.31°12′36″=31.21° C.106°18′18″=106.33° D.62°24′=62.24° 4.在8:30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夹的小于平角的角为(D) A.55° B.60° C.65° D.75° 5.(18)°=______′______″;6000″=______°. 答案:7 30 5 3 6.如图,直线AMB,∠AMC=52°48′,∠BMD=74°30′,则∠CMD=______.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角的度量练习题 (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练习题 命题人:周辉 一、单选题(注释) 1、下图∠1= 50。,∠4的度数是() A.40。 B.50。 C.130。 答案、A 解析、 ∠1+∠5+∠4是平角,为180度,其中∠1是50度,∠5是直角为90度,∠4=180-90-50=40度。 2、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那么另一个肯定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答案、A 解析、

一个平角是180度,分成一个钝角,钝角大于90度,所以另一个角小于90度,是锐角。 3、比平角小89度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答案、C 解析、 平角是180度,比平角小89度的角是=180-89=91度的角,大于90度,所以是钝角。 4、把一张半圆形的纸对折可以得到()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答案、B 解析、 一个半圆形的纸,对折一下得到直角。 5、下面是周角的图形是()

A. B. C. 答案、C 解析、 角的含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由此可以知道是C。 6、下面哪幅图是周角?() A. B. C. 答案、C 解析、 角的含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由此可以知道是C。 7、平角与钝角的差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答案、A 解析、 平角是18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以平角与钝角的差小于90度是锐角。 二、填空题(注释) 1、我们学过的角有( ) 、( ) 、( ) 、( ) 、( ) 。 答案、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解析、 角的分类有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2、量出下面三角形中每个角的度数。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3.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4.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完成计划。 5. %85.011100%8% 110% 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 1.94%%94.101% 103% 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 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 -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个月零 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 -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 x

第二章-年金计算题1

(一)有关年金的相关概念 1.年金的含义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次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等。 2.年金的种类 年金包括:普通年金(后付年金)、即付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形式。 在年金中,系列等额收付的间隔期间只需要满足“相等”的条件即可,间隔期间可以不是一年,例如每季末等额支付的债券利息也是年金。 【例题·判断题】年金是指每隔一年,金额相等的一系列现金流入或流出量。()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在年金中,系列收付款项的时间间隔只要满足“相等”的条件即可。注意如果本题改为“每隔一年,金额相等的一系列现金流入或流出量,是年金”则是正确的。即间隔期为一年,只是年金的一种情况。 【总结】 (1)这里的年金收付间隔的时间不一定是1年,可以是半年、一个季度或者一个月等。 (2)这里年金收付的起止时间可以是从任何时点开始,如一年的间隔期,不一定是从1月1日至12月31 日,可以是从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总结】 在年金的四种类型中,最基本的是普通年金,其他类型的年金都可以看成是普通年金的转化形式。普通年金和即付年金是年金的基本形式,都是从第一期开始发生等额收付,两者的区别是普通年金发生在期末,而即付年金发生在期初。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是派生出来的年金。递延年金是从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才发生,而永续年金的收付期趋向于无穷大。 【小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个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例题·单选题】(2010年考题)2007年1月1日,甲公司租用一层写字楼作为办公场所,租赁期限为3 年,每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10万元,共支付3年。该租金有年金的特点,属于()。 A.普通年金 B.即付年金 C.递延年金 D.永续年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普通年金的特点。年末等额支付,属于普通年金。 (2)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 【定义方法】即付年金现值,就是各期的年金分别求现值,然后累加起来。 方法一: 从上图可以看出,n期即付(先付)年金与n期普通(后付)年金的付款次数相同,但是由于付款时间的不同,在计算现值时,n期即付(先付)年金比n期普通(后付)年金少贴现一期。所以,可先求出n期普通(后付)年金的现值,然后再乘以(1+i)便可以求出n期即付(先付)年金现值。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一)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一]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一填。 1.1周角= []个平角=[]个直角=[]个45°的角。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角,它是[]度。 3.下午5时,时针和分针成[]角。 4.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5.∠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6.∠1是∠2的3倍,∠1=120°,∠2=[]。 7.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角。 二.判断。 1.一条射线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5厘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3.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三.选择。 1.角的大小与两边[]有关。 A.张开的大小 B.长短 C.无关 2.∠1+∠2+∠3=180°,其中∠1=50°,∠2=∠3,那么∠3=[] A.55° B.60° C.65° 3.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掉一只角后,还剩[]只角. A.3 B.4 C.5 4.[]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 A.锐角 B.钝角 C.周角 5.关于线段.直线.射线,下列对比正确的是[] A.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直线和线段一样长,线段最短 C.直线和射线无法比较,线段可以测量 6.把一个25°角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看到的角是[] A.10° B.25 C.50° 四.看图计算。 1.已知∠1=28°求∠ 2.∠ 3.∠4和∠5各是多少度? ∠2= ,∠3= ,∠4= ,∠5=

答案: 一. 1.2,4,8 2.平,180 3.钝 4.射线,顶点,边 5.130度 6.40度 7.钝 二、 ×××× 三、 A C C B C B 四、 ∠2= 152度,∠3= 28度,∠4= 90度,∠5=62度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A A.费用的增加 B.收入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 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 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 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 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 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C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 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借:银行存款(资产) 贷:预收账款(负债) 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C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某些账户的余额是只可能出现在借方的,比如现金账户。 13、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C A.在借方 B.在贷方

角的度量与计算教案

4.3.2 角的度量与计算 ——执教人:朱丽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理解1度的角的概念;掌握周角、平角、直角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角的大小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善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角的单位转换和大小计算 三、教学难点:角的大小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课件上三幅图片,(让学生体验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角的大小差异性) 提问导入:我们用什么来衡量角的大小呢? (二)快乐预习,自主探究: 1、组织学生自学课本126-127页,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它又是如何表示的? (肯定学生的回答,指出我们将一个周角平均分成360等份,其中每一等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通常把它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有哪些特殊角,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 (3)如何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利用什么工具? (三)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当测量出来的角不是一个整数时,就需用更小的单位来度量角。)过渡提问:我们如何定义更小的角的度量单位的? 1、教师提问:谁知道1分,1秒又是如何规定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三者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度=60分,1分=60秒,1度=3600秒

1秒=1/60分=1/3600度,1分=1/60度。 2、度、分、秒的计算 (1)出示例题一:计算: 1.45度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 1800秒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度? 练一练A:0.25度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 2700秒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度?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师生一起评价) (2)出示例题二:用度、分、秒表示54.26°; 用度表示48°25′48″; 练一练B:1、用度、分、秒表示16.24°; 2. 39°36′=°。 (3)讨论:38°15 ′和38.15°相等吗?哪个大?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例题3:计算 (1)37°28′+ 24°35′(2)83°20′- 45°38′20″ 2、练一练C:计算: (1)36°40′+ 23°27′(2)113°50′40″- 57°48′42″(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新的知识? 1.角的度量与特殊角的认识; 2.角的换算与有关角的计算。 (五)、知识拓展: 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五、教学板书: 4.3.2 角的度量与计算 角的度量单位转换: 1度=60分,1分=60秒,1度=3600秒 1秒=1/60分=1/3600度,1分=1/60度。 例1:例2:例3: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习题及答案

角的度量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我会填。 1、( 直线 )和( 射线 )都可以无限延伸,( 线段 )可以量出长度。 2、( 射线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 )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3、线段有( 2 )个端点,射线有( 1 )个端点,直线( 没有 )端点。 4、过两点可以画( 1 )条直线,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 )条直线。 5、从一点引出两条( 射线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 做角的( 边 )。 6、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 越大 ),( 角 )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 画出的长短( 无关 )。 7、钟面上2时,时针和分针成(60°或锐 )角,3时成(90°或直 )角,6时成( 180°或平)角。 二、细心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角的两条边都是( ② )。 ①线段 ②射线 ③直线 ④曲线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④ )。 ①2时 ②6时 ③12时 ④9时 3、一条( ① )长3000米。 ①线段 ②射线 ③直线 四、请你来动手。 1.认真量一量,写出每个角的度数。 角的度量只允许有 1°的误差 ( 120 )° ( 26 )° ( 110 )° ( 90 )° 2.用量角器量一量。 1 2 3 4 1 2 3 4

∠1=55°∠2=55° ∠3=125°∠4=125° ∠1=140°∠2=40° ∠3=140°∠4=40°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统计学》计算题型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型 (第二章)1.某车间40名工人完成生产计划百分数(%)资料如下:9065 100 102 100 104 112 120 124 98 110110 120 120 114 100 109 119 123 107 110 99 132 135 107 107 109 102 102 101 110 109 107 103 103 102 102 102 104 104 要求: (1)编制分配数列;(4分) (2)指出分组标志及其类型;(4分) (3)对该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2分) 解答: (1)

(2)分组标志:生产计划完成程度 类型:数量标志 (3)从分配数列可以看出,该计划未能完成计划的有4人,占10%,超额完成计划在10%以内的有22人,占55%,超额20%完成的有7人,占17.5%。反映该车间,该计划完成较好。 (第三章)2.2005年9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8分)并分析说明原因。(2分) 解答: (1)x 甲=∑∑m x m 1=24 8.41 6.36.314.24.21246.34.2?+?+?++=30/7=4.29(元) x 乙= ∑∑f xf = 1 241 8.426.344.2++?+?+?=21.6/7=3.09(元) (2)原因分析:甲市场在价格最高的C 品种成交量最高,而乙市场是在最低的价格A 品种成交量最高,根据权数越大其对应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作用越大的原理,可知甲市场平均价格趋近于C ,而乙市场平均价格却趋近于A ,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平均价格。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中,共有()个角。 A. 3 B. 6 C. 5 2.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下面()的角。 A. 105° B. 15° C. 20° 3.如图已知∠1=30°,则∠2=()。 A. 30o B. 150o C. 180o 4.以下各角中,()角不可以用一副三角板拼出来的。 A. 150° B. 120° C. 140° D. 75° 5.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20°,那么另一个角一定是()。 A. 20° B. 70° C. 160° 6.量角器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7.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 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 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 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8.淘气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0°刻度线重合,读数时他读了外圈刻度,读出的度数是75°。这个角的实际度数是()。 A. 105° B. 75° C. 15° D. 115°9.下面各角中()不能用一副三角板拼成。 A. 105° B. 100° C. 75° 10.用破损的量角器也能测量角的度数,如下图∠1=()。

A. 40° B. 75° C. 35° D. 45°11.三角尺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 A. 直角 B. 锐角 C. 钝角 12.下面各角,()最大。 A. B. C. 二、填空题 13.如图中∠1=35°,∠2=________,∠3=________. 14.经过两点能画________条直线,经过三点最多能画________条直线。 15.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________°,再走30分钟,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________°。 16.10点整,时针和分针成________角,是________度。 17.如下图,已知∠1=75°,∠3=65°,那么∠2=________° 18.如图,已知∠1=40°,∠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19.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________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2014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某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4%,则劳动生产率的任务仅实现一半。(错)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错) 3、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错) 4、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错) 5、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对) 6.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时间序列,季节比率大于1,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由于季.的影响使实际值高于趋势值,(对) 7.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错 8.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错) 9.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 错) 10.和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错) 11.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对) 12.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错) 13.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4.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 对) 15.于资料的限制,使综合指数的计算产生困难,就需要采用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平均数指数。( 错) 16.计量是随机变量。(对) 17.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错) 18.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9.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错) 20.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样本均值是可知的。()答案未 21.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错) 22.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个体的。(对) 23.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错) 24.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25.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错) 26.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错) 27.润这一标志可以用定比尺度来测定。(错) 28.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分,78分,82分,96分,这4个数字是数量指标。(错) 29.术学派注重对事物性质的解释,而国势学派注重数量分析。(错) 30.是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的前提。(对) 31.析中,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水平法和方程两种。(错) 32.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对 33.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错) 34.度具有另外三种尺度的功能。(对) 35.民旅游意向的问卷中,“你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应归属于事实性问题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原理习题ok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及计算原理 一、是非题 1.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一种,其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进行管理、调度和分配。[A] A.对B.错 2.一台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A] A.对B.错 3.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执行效率,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引入了流水线控制技术,使负责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部件串行工作。[B] A.对B.错 4.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电子原件、机械装臵和线路等可见实体称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A] A.对B.错 5.主频是指CPU和芯片组的时钟频率或工作频率。[B] A.对B.错 6.Cache主要是解决CPU的高速度和RAM的低速度的匹配问题。[A]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121 A.对B.错 7.外存和内存相比,具有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持久存储等特点。[B] A.对B.错 8.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硬盘接口主要有IDE和SATA两种。其中,IDE是一种串行接口,SATA是一种并行接口。[B] A.对B.错 9.微型计算机的台式兼容机是自己根据需要选择各个部件,配臵出自己的计算机。[A] A.对B.错 10.微型计算机外存储器是指软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辅助存储器。[A] A.对B.错 11.刷新频率是CRT显示器的技术指标,指的是屏幕更新的速度。刷新频率越高,屏幕闪烁就越少。[A] A.对B.错 12.计算的复杂度指的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长,求解所需存储空间的变化情况。[B] A.对B.错 13.汇编语言的特点是由二进制组成,CPU可以直接解释和执行。[B]

122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及习题·第二篇习题 A.对B.错 14.ASCII码用7位二进制编码,可以表示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及42个常用符号,34个控制字符。[A] A.对B.错 15. 声音信号和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过程都是采样→量化→编码。 [B] A.对B.错 二、单选题 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__。[D] A.主机及其外部设备 B.主机、键盘、显示器 C.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 2.软件系统包括______。[B] A.程序与数据 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C.操作系统与语言处理系统 D.程序数据与文档 3.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A] A.操作系统 B.语言处理程序 C.工具软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 4.下列四种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C] A. WPS B. Word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 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选择题练习 ∠+∠的度数()。 1.将一个长方形折两次后得到右图的形状,那么12 A.大于90°B.等于90°C.小于90°D.无法确定 2.用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其中两个是锐角,那么第三个角是什么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锐角B.一定是钝角C.不可能是直角 D.可能是直角,也可能是锐角,还可能是钝角 3.下面4组角的度数中,全是钝角的是()。 A.120°,90°,92°B.180°,93°,125° C.135°,91°,145°D.175°,89°,179° 4.小明画了一条(),长10cm。 A.直线B.线段C.射线 5.用一个10倍放大镜看1°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 A.无法确定B.10°C.1° 6.如果把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向两端各延长100000米,得到的是一条()。 A.直线B.射线C.线段D.无法确定 7.下图,如果∠1=125°,那么∠3=()。 A.55°B.35°C.25° 8.下图中,()是直线。 A.B.C. 9.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度的角,这个角是()度。 A.150B.15C.不能确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乐画的直角比明明画的直角大。B.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C.角越大,角的两边越长。D.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11.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不相等的角,较大的那个角是()角。 A.锐B.直C.钝D.平 12.在65°、89°、121°、90°、150°、180°中,有()个钝角。 A.1B.2C.3D.5 13.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的角。 A.35°B.105°C.65° 14.用10倍的放大镜看70°的角,角的度数()。 A.变大了B.变小了C.不变 15.图中有()条线段。 A.7B.8C.10 16.把一个23°的角放在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看到的角是()。 A.23°B.50°C.250° 17.把一个角分成∠1、∠2两个角,若∠1是锐角,则∠2必定是()。 A.锐角B.钝角C.平角D.无法判断18.如图,有()条线段。 A.3B.4C.5D.6 19.9:30,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平方米B.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A.1公顷10000 C.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D.407070000只读一个零 21.将一张圆形纸至少对折()次可以得到45°的角。 A.4B.3C.2D.1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一、主要术语 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推断统计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观测数据 ....: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实验数据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异众比率 ....: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四分位差 ....: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 显著性水平 .....:假设检验中发生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P-.值.:也称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或实测显著性水平,是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来的概率。 拟合优度检验 ......:根据样本观测结果与原假设为真条件下期望结果的吻合程度,来检验总体是否服从某种分布。一般地,可以用于任何假设的概率分布。 独立性检验 .....: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多个总体比例差异检验 ..........:检验多个总体比例是否都相等。 消费者物价指数 .......: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反映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股票价格指数 ......: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 二.简答和计算P41—P42: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的特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方便抽样、定额抽样、立意抽样、滚雪球抽样和空间抽样。 2.6你认为应当如何控制调查中的回答误差? 回答误差是指被调查者接受调查时给出的答案与实际不符。导致回答误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理解误差、记忆误差及意识误差。 调查一方在调查时可协助被调查者一方共同完成调查,被调查方不了解的调查方可帮助解释、阐明,这样可减少误差。 2.7怎样减少无回答?请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你所考虑到的减少无回答的具体措施。 可通过优选与培训采访人员、加强调查队伍管理、准确定位调查对象、保证问卷的送达率等加以预防,采取物质奖励、消除疑虑、提前告知和事中提醒等加以控制,采用多次访问、替换被调查单位、随机化回答技术等方法来降低无回答率。 2.8如何设计调查方案? 第一步:确定调查目的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第三步: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第四步: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计 第五步: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等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原理习题ok讲课教案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及计算原理习题o k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及计算原理 一、是非题 1.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一种,其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进行管理、调度和分配。[A] A.对 B.错 2.一台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A] A.对 B.错 3.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执行效率,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引入了流水线控制技术,使负责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部件串行工作。[B] A.对 B.错 4.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电子原件、机械装置和线路等可见实体称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A] A.对 B.错 5.主频是指CPU和芯片组的时钟频率或工作频率。[B] A.对 B.错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Cache主要是解决CPU的高速度和RAM的低速度的匹配问题。 [A] A.对 B.错 7.外存和内存相比,具有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持久存储等特点。[B] A.对 B.错 8.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硬盘接口主要有IDE和SATA两种。其中,IDE是一种串行接口,SATA是一种并行接口。[B] A.对 B.错 9.微型计算机的台式兼容机是自己根据需要选择各个部件,配置出自己的计算机。[A] A.对 B.错 10.微型计算机外存储器是指软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辅助存储器。[A] A.对 B.错 11.刷新频率是CRT显示器的技术指标,指的是屏幕更新的速度。刷新频率越高,屏幕闪烁就越少。[A] A.对 B.错 12.计算的复杂度指的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长,求解所需存储空间的 变化情况。[B]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四年级角的度量(一)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角的度量(一)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一填。 1、1周角= ()个平角=()个直角=()个45°的角。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角.它是()度。 3、下午5时.时针和分针成()角。 4、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5、∠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6、∠1是∠2的3倍.∠1=120°.∠2=()。 7、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角。 二、判断。 1、一条射线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5厘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3、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三、选择。 1、角的大小与两边()有关。 A、张开的大小 B、长短 C、无关 2、∠1+∠2+∠3=180°.其中∠1=50°.∠2=∠3.那么∠3=() A、55° B、60° C、65° 3、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掉一只角后.还剩()只角. A、3 B、4 C、5 4、()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 A、锐角 B、钝角 C、周角 5、关于线段、直线、射线.下列对比正确的是() A、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直线和线段一样长.线段最短 C、直线和射线无法比较.线段可以测量 6、把一个25°角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看到的角是() A、10° B、25 C、50° 四、看图计算。 1、已知∠1=28°求∠ 2、∠ 3、∠4和∠5各是多少度? ∠2= .∠3= .∠4= .∠5=

答案: 一、 1. 2,4,8 2. 平.180 3. 钝 4. 射线.顶点.边 5. 130度 6. 40度 7.钝 二、×××× 三、A C C B C B 四、 ∠2= 152度.∠3= 28度.∠4= 90度.∠5=62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