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的比较教案

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的比较教案
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的比较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复习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相关概念

2.复习苯酚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二、知识讲解

考点1:苯、甲苯、苯酚、分子结构的比较

1.苯、甲苯、苯酚、分子结构

(1)苯:苯的分子式为C6H6,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或。(2)甲苯:甲苯的分子式为C7H8,结构简式为。

(3)苯酚:苯酚的分子式为C6H6O,结构简式为OH

2.苯、甲苯、苯酚、分子结构中的异同

相同点:苯、甲苯、苯酚在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苯环。

不同点:苯与甲苯属于同系物,甲苯与苯酚由于苯环上的取代基不同而分属不同分支。

苯(甲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苯酚:无色、有特殊气味晶体(易被氧化呈现粉红色)常温时微溶于水,70℃时与水互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

1.取代反应:

H

?→

?

+Fe

2

Br H B r

+

2

C

60

SO

H

2

4

2

NO

HO

浓?

?

?→

?

-

+O

H

2

+

H;

而在催化剂条件下则取代的是苯环上的H。

苯酚:苯酚与液溴及硝化反应反应取代的是苯环上的H;

+3Br2B r

↓+3HB r

+

-

2

NO

HO

3O

2

NaOH O

H

2

在酯化反应中,充当醇的角色取代的是酚羟基上的H,充当酸的角色是整个酚羟基被取代

C

6

H

5

0H + CH

3

COOH C

6

H

5

OOCCH

3

+ H

2

O

C

6

H

5

OH +CH

3

OH C

6

H

5

OOCH

3

+ H

2

O

2.加成反应

苯、甲苯、苯酚在加成反应中均在苯环上加成

?

?

?→

?

+催化剂

2

H

3

OH

3H2

催化剂

OH

(环己醇)

3.氧化反应

苯、甲苯、苯酚均可以再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浓烈的黑烟。

2C6H6+15O2?

?→

?点燃 12CO

2+6H2O

C7H8+ 9O2?

?→

?点燃 7CO2+4H2O

2C6H5OH +14O2?

?→

?点燃12CO2+6H2O

甲苯和苯酚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

苯酚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主要生成对苯醌,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产物也是苯醌,有邻苯醌和对苯醌。以邻苯醌(粉红色)为主。如果酸性条件下再高锰酸钾加热,苯环被羟基活化后,苯环自己被氧化,成甲酸,继续生成CO2。

4.特殊性质

苯酚的显色反应

苯酚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也是酚类物质的特征反应。

6C6H5OH+Fe Fe(C6H5O)6]3-+6H+

三、例题精析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聚乙烯和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煤油是煤干馏的产物之一

D.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水解都生成葡萄糖

【答案】A

【解析】A.苯可与溴在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乙酸乙酯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聚乙烯和乙烯分子式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煤油是石油分馏产品,煤干馏得到煤焦油,故C错误;

D.淀粉、纤维素水解都得到葡萄糖,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故D错误.故选A.

【例题2】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聚酯纤维、有机玻璃、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答案】C

【解析】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不饱和油脂中含有C=C官能团,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光导纤维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聚酯纤维、有机玻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乙醇含有-OH,乙酸含有-COOH,二者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不能生产葡萄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则淀粉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故D错误.

故选:C.

【例题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苯酚发生反应的是()

A.Na2CO3 B.NaHCO3C.NaOH D.FeCl3

【答案】B

【解析】A.苯酚溶液显酸性,但酸性小于碳酸但大于HCO3-,所以苯酚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故A不选;

B.苯酚溶液显酸性,但酸性小于碳酸但大于HCO3-,所以苯酚和碳酸氢钠不反应,故B选;

C.苯酚溶液显酸性,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氢气,故C不选;

D.苯酚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例题4】进行下列实验时,观察到实验现象与下列描述不符的是()

A.苯酚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B.苯酚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稀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C.铝片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沉积,溶液中可能出现黑色物质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变浑浊

【答案】B

【解析】A.苯酚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使混合溶液呈紫色,故A正确;

B.苯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所以看不到白色沉淀,故B错误;

C.铝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铝、铜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铝失电子生成铝离子,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氢氧化铜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和水,所以铝片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沉积,溶液中可能出现黑色物质,故C正确;

D.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苯酚钠不易溶于水,所以溶液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B.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乙醇 C.甲苯 D.乙烯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中既含有碳碳单键,又含有碳碳双键B.CH4与C4H10一定为同系物

C.乙酸分子中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D.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A、乙烷属于烷烃主要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醇属于饱和一元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甲苯属于芳香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乙烯属于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易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

2.B 解析:A.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故A错误;B.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CH4与C4H10都是烷烃,符合同系物的概念,故B正确;C.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碳碳为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故C错误;D.糖类中的多糖,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故D 错误;故选B.

【巩固】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苯、葡萄糖和聚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Na2SO4溶液,蛋白质的性质会改变并发生变性

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D.分子式为C5H12O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一定条件下能被氧化成醛的醇有4种

2.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A、乙烷属于烷烃主要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醇属于饱和一元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甲苯属于芳香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乙烯属于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易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

C 解析:A、甲苯和溴水不反应,发生萃取褪色;甲苯与溴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溴苯为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褐色油状物是溶解了溴单质的溴苯;故B错误;C、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不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水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小,故C正确;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选择性,和不稳定性,滴有石蕊试液的SO2水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显酸性,加热亚硫酸分解,二氧化硫挥发,红色褪去;故D错误;故选C.

A. A

B. B

C. C

D.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A.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产物都为二氧化碳和水,题中判断和理由都正确,故A正确;B.乙醇的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也可与氯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故B 错误;C.淀粉和纤维素都数以高分子化合物,n介于较大范围之间,不确定,则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乙烯和二氧化硫都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用氢氧化钠除杂,故D错误.故选A.

2.A 解析:A、C=C、C≡C三键、醛基等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重铬酸钾(K2Cr2O7)有强氧化性,与乙醇混合,橙色溶液变为绿色,则Cr2O72-转化为Cr3+,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则乙醇表现为还原性,故B正确;

C、常温下,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生成苯酚,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说明碳酸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所以酸性:碳酸>苯酚,故C正确;

D、苯酚溶液与溴水发生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苯与溴水不反应,说明苯酚中苯环H原子比苯中活泼,苯酚中羟基苯环越羟基向连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羟基影响了苯环的活性,故D正确;故选A.

课程小结

1、本节内容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由简单到复杂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相似结构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谨慎、认真的习惯。3.本讲内容重在应用,多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熟悉并掌握相关应用。

2020高考化学 考题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与性质 1.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下图所示,已知其燃烧热△H= -3677kJ/mol(P被氧化为P4O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P4S3中硫元素为-2价,磷元素为+3价 C.热化学方程式为P4S3(s)+8O2(g)=P4O10(s)+3SO2(g);△H=-3677kJ/mol D.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三个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B 【解析】A、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含3个未成键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含2个未成键电子,由P4S3的分子结构可知,每个P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S形成2个共价键,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A正确;B、由P4S3的分子结构可知,1个P为+3价,其它3个P都是+1价,正价总数为+6,而S为-2价,B错误;C、根据燃烧热的概念: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则P4S3(s)+8O2(g)=P4O10(s)+3SO2(g);△H= -3677kJ/mol,C正确;D、由P4S3的分子结构可知,P-P之间的键为非极性键,P-S之间的键为极性键,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三个非极性共价键,D正确。 2.常温下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其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以下关于NCl3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N-C1键是非极性键 B.NCl3中N原子采用sp2杂化 C.该物质是极性分子 D.因N-C1键的键能大,所以NCl3的沸点高 【答案】C 【解析】A、N和Cl是不同的非金属,则N-Cl键属于极性键,故A错误;B、NCl3中N有3个σ键,孤 电子对数531 2 -? =1,价层电子对数为4,价层电子对数等于杂化轨道数,即NCl3中N的杂化类型为sp3, 故B错误;C、根据B选项分析,NCl3为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故C正确;D、NCl3是分子晶体,NCl3沸点高低与N-Cl键能大小无关,故D错误。 3.二氯化二硫(S2Cl2),非平面结构,常温下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恶臭,熔点80℃,沸点135.6℃,对干二氯化二硫叙述正确的是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课时) 授课人:梁文海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是在上课题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教材将此内容单列一章,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主题。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均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反应及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 2)难点:将常见金属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本课题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金属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在之前已经学过镁、铁与氧气的反应,以镁、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剧烈程度引出本课题,顺理成章,学生也比较容易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知识框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含义。会读、会写并熟记常见金属的化学方程式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锌、铁、铜的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 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探究物质奥秘的乐趣。 四、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 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本人采取了复习回忆一些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并展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中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让学生们懂得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处理一些与

苯教案范文

苯教案范文 〖引导阅读:课本P61 一、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碳元素含量与乙烯和烷烃比较 〖学与问:1、按照苯的结构式,你们认为苯可能有哪些成键特点?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成立的? 〖实验探究:1、苯与溴水 2、苯与酸性高锰酸钾 〖讨论提升: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科学史话:阅读课本P63 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教育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燃烧现象与乙烯、甲烷比较

2、取代反应——与液溴、浓硫酸、浓硝酸的反应 3、加成反应——难发生——与氢气、氯气的加成反应 〖思维拓展:甲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A. 苯的一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 苯的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C. 苯的对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 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如果苯分子中是单双键交替的话,它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且其一溴代物、对位二溴代物、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选:D

例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解析: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苯分子中不含有简单的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也不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苯主要是以煤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答案:C 例3、甲烷、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 (1)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教案

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一课时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苯宝宝表情包”激发学生对苯的好奇、学习热情,并从中引出“苯的 物理性质”; 2、以“问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特征及证明方 法; 3、用“探究实验”和观察“实验视频”,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4、通过对苯的结构、化学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逻辑推理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关键是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是难加成、难氧化、易取代。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催化剂 【引入】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近期网络上流行这样一组“苯宝宝表情包”,大家可以来看一下,我们的苯宝宝是不是很神气呢 这里的苯就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顾一下它的物理性质。 1、苯的物理性质 特殊气味(装修时用苯和甲醛作溶剂),水苯ρρ<(强调),且苯不溶于水(常见的萃取剂),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2、苯的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由学生板书分子式、结构简式、最简式 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或 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过渡】苯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单双键交替的形式,苯是否含有双键呢同学们知道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和溴水退色,苯可以吗 【实验视频】实验证明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退色,不与溴水加成。 【教师讲解】教师展示分子模型,讲解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 苯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苯的这种特殊结构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1)可燃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燃烧现象) 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 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 A 、卤代反应 + Br 2 → + HBr ;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课题名称:苯的结构与性质

苯的化学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苯与氧气的反应: [观看视频]首先请大家观看视频,并总结苯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讲解]大家看到了哪些现象? 回答得很好,那如何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一下? 好,写得非常好,请回。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苯的取代反应。 [板书]2.苯的取代反应: a.苯与溴的反应: b.苯与硝酸的反应: [观看视频]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讲解]大家通过刚才的视频能够总结出哪些实验现象? 好,大家总结得很好。我来替大家再总结一下。苯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溴反应,产物为褐色,且密度比水大。但是老师需要强调一下,在里面真正起催化最用的实际上是FeBr 3 ,产物应该是无色的,那为什么会是褐色的呢?原因在于里面溶有溴,我要告诉大家产物是溴苯。我们要得到纯的溴苯应该怎么做?大家可以往分液的角度去想。 回答得很好。 [板书] (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 再来说一说苯与硝酸的反应,刚才大家总结得也非常好,苯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了无色淡黄色油状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我还要告诉大家,这个产物具有苦杏仁味,而产物应该是无色液体,为什么呢?因为溶有硝酸,让产物显淡黄色。这个反应的产物叫做硝基苯。 注意—NO 2,叫做硝基,而NO 2 -叫做亚硝酸 根离子,希望大家注意区分。 [看ppt]大家请看ppt,这就是苯与硝酸的反应装置图,根据图我们要注意,水浴加热的温度要控制在50~60℃之间,如果温

度过高,苯容易被炭化,变黑,而且硝酸容易挥发,温度过高会挥发掉;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这个反应要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否则溶液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太多,使硝酸挥发。混合均匀后,冷却到 50~60℃,再加入苯,否则苯容易被炭化。[板书] (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苦杏仁味) 注意事项: ①水浴加热的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 ③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混合均匀 后,冷却到50~60℃后,再加入 苯。 [导入]苯虽然不像烯烃那样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仍能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3.苯的加成反应: Ni +3H 2 △ [强调]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和氢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需要注意的是,含有一个苯环的化合物,像甲苯、二甲苯,都可以发生上面的反应。[总结]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首先是苯的物理性质,大家一定要记住。接着是苯的化学式和结构式,两种结构式,记哪一种都可以。最后是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取代和加成反应,注意反应条件和产物的状态,同时也要牢记苯和硝酸反应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做题]我们来看一道题,来巩固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将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混合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高中化学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知识动脉】 知识框架 产生原因:共价键的方向性 Sp3 决定因素:杂化轨道方式sp2 分子的空间构型sp 空间构型的判断:VSEPR理论 空间构型决定性质等电子原理 手性分子 配合物 一、杂化轨道理论 1. 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思考: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 x,2p y,2p 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3杂化外,还有sp2杂化和sp杂化,sp2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思考: 应用轨道杂化理论,探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C2H4 BF3 CH2O C2H2 思考: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 [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的正四面体构型。 小结:HCN中C原子以sp杂化,CH2O中C原子以sp2杂化;HCN中含有2个σ键和2π键;CH2O中含有3σ键和1个π键 【例1】(09江苏卷21 A部分)(12分)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1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解析与评价:甲醛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故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型;1mol甲醛分子中含有2mol碳氢δ键,1mol碳氧δ键,故含有δ键的数目为3N A 答案:sp2平面型3N A 【变式训练1】(09宁夏卷38)[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 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 ABn 立体结构范例 n=2 直线型CO2 n=3 平面三角形CH2O n=4 正四面体型CH4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 ............)的分子。如 ....(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练习2、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化学式中心原子含有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空间构型 H2S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李梅 学校尚文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学习目标】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学习重点】 1、δ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2、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学习难点】 1、δ键和π键的特征; 2、键角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NaCl、HCl的形成过程 2.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3.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4.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一、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练习: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 H2 HCl Cl2 思考:为什么H2、Cl2 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3、形成共价键的条件:两原子都有单电子 讨论(第一组回答):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是否有H3、H2Cl、Cl3的分子存在? 4、共价键的特性:饱和性 对于主族元素而言,内层电子一般都成对,单电子在最外层。 如:H 1s1 、Cl 1s22s22p63s23p5 H、Cl最外层各缺一个电子,于是两原子各拿一电子形成一对 共用电子对共用,由于Cl吸引电子对能力稍强,电子对偏向Cl(并非完全占有),Cl略带部分负电荷,H略带部分正电荷。

讨论(第二组回答):共用电子对中H、Cl的两单电子自旋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 例:H2的形成 1s1 相互靠拢1s1 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H2分子的共价键 (H-H)由此可见,共价键可看成是电子云重叠的结果。电子云重叠程度越大,则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H2里的共价键称为δ键。形成δ键的电子称为δ电子。 5、共价键的种类 (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讲:H2分子里的δ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Sδ键。 下图为HCl、Cl2中电子云重叠: 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单 键的电子云图 像 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 单键的电子 云图像 HCl分子里的δ键是由H的一个s电子和Cl的一个P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P δ键。 Cl2分子里的δ键是由Cl的两个P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P-P δ键。 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 δ键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学案-练习-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课时--苯的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课时苯的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 【明确学习目标】 1.明确苯的结构。(学习重难点) 2.知道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反应。【新课预习】 一、苯的物理性质 色、气味液体,密度比水,溶于水,毒,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 5.5℃,若用冷却,可凝结成色体。 二、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碳碳键 介于____________之间的独 特的键 三、.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①现象:,。化学方程式。 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_。 (2)苯的取代反应 ①与液Br2反应:在或催化作用下,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溴苯是一种色状,密度比水,溶于水的液体。 ②与HNO3反应(硝化反应):在浓H2SO4作用下,苯在时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硝基苯是一种色状液体,有气味,毒,密度比水,溶于水。 (3)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苯的发现及用途 (1)____是第一个研究苯的科学家,德国化学家________确定了苯环的结构。 (2)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__。 【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一、【实验探究1】苯分子的结构 1.苯的分子式为C6H6,远没有到达饱和。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苯分子结 构的确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分析了大量实验事实之后,提出了苯的分子结构为,我们称其为凯库勒式并一直沿用到现在,那么苯分子中存在单双建交替 的结构吗?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高中必修二《苯》教学设计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课时)苯 一、教材分析 苯的相关知识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中,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础和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使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相关性质。在必修二的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共价键的相关知识,以及在上一节和乙烯的学习中对组成有机物的基本结构骨架——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等以及不饱和度的计算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本节所学的难点——苯的结构——的学习有所帮助。本节知识的作用在于对将来在选修五中学习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做好铺垫,以及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掌握自然科学方法论探索科学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画出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了解有机物的基本骨架是由碳碳单键、碳碳双键(重键)等组成,初步了解等效H原子的辨别以及不饱和度的计算,但对苯的结构不了解,在学习苯的结构时可能会产生疑惑和困扰,是本节课所重点突破的难点。 【学生“生活概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装饰涂料、消毒剂、染料等用品中了解到苯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在化工生产中也能知道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知道苯具有一般有机物的燃烧通性,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帮助。 【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习,对有机物的结构认识较为浅显,但已具备基本的知识迁移对比能力,通过与烯烃的比较得出苯的有些化学性质,如氧化、取代、加成反应等但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研究思想并不太了解,在学习苯的性质与烯烃有所不同时也会产生困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讲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实验事实逐步推断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了解自然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3.掌握总结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精神,养成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2.体会想象力、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河初中姬银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一些不法商贩就会利用这一点,以次充好,贩卖假黄金(实际就是黄铜)。你用什么方法来识别真假金饰品呢?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O2 ===== 2MgO 4Al + 3O2===== 2Al2O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 2 ==== Fe 3O 4 2Cu + O 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 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Mg + 2HCl ==== MgCl 2 + H 2 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2HCl ==== FeCl 2 + H 2 三、置换反应 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置换反应 A +BC ==B +AC 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 A+B+…… == AB …… 分解反应 AB …… == A+B+…… 置换反应 A+BC == AC+B 四.导学归纳 五反馈练习 课本13页1.4. 高温 高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金属 无明显现象 铜 Fe + 2HCl ==== FeCl 2 + H 2 有少量气泡产生 铁 Zn + 2HCl ==== ZnCl 2 + H 2 有较多气泡产生, 反应较剧烈 锌 Mg + 2HCl ==== MgCl 2 + H 2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属溶解,反应剧烈 镁 (A 组)稀盐酸 (A 组)稀盐酸

教学目标了解联苯及联多苯的结构及性质.

教学目标:了解联苯及联多苯的结构及性质 教学重点:联苯的性质 教学安排:G —>G9;10min 1,G4 基本概念:联苯: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直接以单键相连接的多环芳烃称为联苯或联多苯,例如: 一、联苯的性质 联苯为无色晶体,熔点70℃,沸点254℃,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联苯的化学性质与苯相似,在两个苯环上均可以发生磺化、硝化等取代反应。联苯环上碳原子的位置采用下式所示的编号来表示: 联苯可以看作是苯的一个氢原子被苯基所取代,而苯基是邻对位定位基,所以当联苯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基主要进入苯基的对位,同时也有少量的邻位产物生成。例如联苯硝化时,主要是生成4,4'-二硝基联苯。 二、联苯的制法 工业上联苯是由苯蒸气通过温度在700℃以上红热的铁管,热解得到。 实验室中可由碘苯与铜粉共热而制得。 联苯对热很稳定,用作热载体。26.5% 的联苯和73.5% 的二苯醚组成的低共熔点混合物

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热载体。它的熔点12℃,沸点260℃,在1MPa 下加热到400℃仍不分解。 三、关键词 联苯,联多苯 教学目标:掌握稠环芳烃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萘的结构及性质 教学安排:G ,G4—>G10;60min 1,G3 基本概念:稠环芳烃:多个苯环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稠和而成的芳烃称为稠环芳烃。一、萘 1.萘的结构 萘的分子式为C10H8。化学方法已经证明,萘是由两个苯环共用两个碳原子稠合而成。物理方法已证明,萘与苯相似,也具有平面结构,即两个苯环在同一平面上。但又与苯不同,碳碳键键长不完全相等。

萘的NMR谱图 萘的UV谱图 1,4,5,8位相当,称为α 位;2,3,6,7 位相当,称为β 位。萘具有芳香性。萘的离域能约为254.98kJ·mol-1,因此比较稳定,但芳香性比苯差。

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界的水》等知识,而金属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所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看作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完善。在物质的分类中金属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金属制品的使用和保护与其化学性质密切相关;金属单质能转化为各种金属化合物;在金属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酸、盐等不同类别的物质,所以本课题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建立物质的分类框架,有利于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对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起巩固深化作用。 2.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本课题的学习学生有如下准备:(1)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空气、水有了初步的了解;(2)对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的金属有较丰富的经验积累;(3)对物质研究的程序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4)学习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5)在前面的章节中零碎地接触过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例如一些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室用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镁、锌被酸雨腐蚀,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能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金属和酸反应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稀盐酸、稀硫酸、镁片、锌片、铁片、铜片 五、教学过程

苯教案(1)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 化工原料 课程名称:苯 主讲人:热伊莱 年级组:高一年级B组 时间:2014年4月3日

《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教材先直接给出了苯的物理性质以及分子式和结构式,然后通过“学与问”栏目引入了验证苯结构的实验,并在这基础上指出了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区别,最后通过“科学视野”栏目来拓宽学生的眼界。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有机物烃的知识将会更为完善和升华。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知识点之一。 二、学前分析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的性质,烷烃的代表物为甲烷,不饱烃的代表物为乙烯,这就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本节以学生自己推断、实验、验证为主,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而且还使他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理解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内容; (2)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推理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 (2)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征。 五、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以探究苯的物理性质为切入点,以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为顺序进行教学。具体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并且在探究苯的物理性质时穿插讲述苯的用途,这样将苯的物理性质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苯的物理性质。最后让学生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问题为出发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三维目标的落实融合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力求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三维目标。

上海高二下化学第07讲 苯和芳香烃(教学案)汇总

高二下化学第07讲苯和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 教学目标: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2、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3、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及甲苯、二甲苯的某些性质 4、通过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与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比较,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 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征、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教学内容: 一、苯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溶解性:无色液体、易挥发,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是重要的有机溶剂。 特性:有特殊气味、有毒(易使人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分子结构: (凯库勒结构式) 分子式:C6H6 、结构式: 结构特点: (1)平面正六形结构,12个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键角均为120° (2)苯分子中没有单、双键交替的结构,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键能和键长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共轭大π键)。苯的性质即是体现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燃烧: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且伴有浓烟。 (不能被KMnO4所氧化,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体现了饱和烃的性质

①卤代反应 与液溴的取代反应: 实验现象: a 、试管A 中及双球U 形管中的左则充满红棕 色气体(反应放热使液溴变为蒸气) b 、双球U 形管中的无色CCl 4变成呈红色(溶解了Br 2) c 、试管B 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HBr+AgNO 3→AgBr ↓(浅黄色)] 问题: a 、双球U 形管中CCl 4作用:除去因放热产生的Br 2蒸气和苯蒸气,以防干扰B 试管中的AgNO 3溶液与HBr 的反应。 b 、反应中铁丝所起作用:催化剂。 c 、怎样得到比较纯净的溴苯:把A 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盛有NaOH 的烧杯中以除去没反应的溴,再除去铁丝,分液取下层液体即得溴苯(溴苯密度比较大且不溶于水)。 ②硝化反应 硝基苯: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比水重。 浓H 2SO 4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试管上的长导管:冷凝和回流的作用,防止苯的挥发。 硝基(-NO 2)取代了苯中的-H 原子,该反应叫又叫硝化反应。 实验操作: a 、先混合酸(把2mL 浓硫酸慢慢加入到1.5mL 浓硝酸中) b 、再把1mL 苯慢慢加到混酸中并摇匀。 c 、放入60℃水浴中加热10min ,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更多的副反应 d 、把混合液倒入另一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 a 、试管底部有黄色油状物质生成,可能是HNO 3分解产生的NO 2溶解在硝基苯中所致。 b 、倒入烧杯后,底部呈无色油状液体,NO 2及硝酸、硫酸溶解在水中。 ③磺化反应: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硫酸分子里的磺酸基(-SO 3H)所取代的反应叫磺化反应 C 6O 6+HO-SO 3H △ C 6H 5-SO 3H+H 2O 浓硫酸的作用:反应物 (3)加成反应—体现了不饱和烃的性质 C 6H 6+3H 2 催化剂 C 6H 12(环已烷) C 6H 6+3Cl 2 催化剂 C 6H 6Cl 6(六氯环已烷,一种杀虫剂)

分子结构与性质完美版

分子结构与性质 知识网络: 一、化学键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例如:水的结构式为 , H -O 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而H 、H 之间相互作用非常弱,没有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类型: 1.三种化学键的比较: ※ 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 键,例如:NH 4+的形成 在NH 4+中,虽然有一个N -H 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 -H 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 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例如HF、HCl、HBr、HI分子中: X原子半径:FHCl>HBr>HI H-X分子稳定性:HF>HCl>HBr>HI 判断共价键的极性可以从形成分子的非金属种类来判断。 例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 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C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 D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解析:理解化学键、离子键等基本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化学键不存在于分子之间,也不仅是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是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A、B都不正确。C项考查的是离子键的实质,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所形成的化学键,故C项也不正确。正确选项为D。 二、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电性引力,其主要特征有:⑴广泛存在于分子间;⑵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固态和液态物质中;⑶分子间作用力远远小于化学键;⑷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 2、影响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因素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目标]: (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学会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推断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重点]: 掌握常见金属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难点]: 通过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过程]: [引入]: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绝大多数金属都有金属光泽(银白色)。在实验室使用镁条时都需要将镁条打磨后再使用,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 (教师):其实呢,这是由于镁条在常温下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镁条表面生成氧化膜,因此,使用前需要打磨。还有那些金属是如此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我们学习过金属中,常温下,镁、锌、铝都会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以铝为代表,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学生):氧化铝 (教师):化学反应方程式:4Al + 3O 2=2Al 2 O 3 (边讲边写) (教师):铁和铜在纯氧中反应的条件又是?生成物是什么? (学生):点燃、加热。分别是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铜。 (教师):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这又说明了金就算在高温下,它会反应吗? (学生):金在高温下也不和氧气反应。 [板书]:常温:铝 4Al + 3O 2=2Al 2 O 3 ;较高温度:Fe、Cu ;高温:Au也不反应 [讲解](教师):从条件上观察,可以观察出镁、锌、铁、铜、金五种金属的活泼程度,最活泼的为?其次是?最不活泼的是? (学生):最活泼的为镁、锌;其次是铁、铜;最不活泼的是金。 (教师):金属除了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之外,我们之前还学习过什么有关于金属化学性质? (学生):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教师):很好,由此,我们知道金属可以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将桌面上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分别取少量与4支试管中,再将桌面上的酸加入其中。观察反应现象,特别是观察他们的反应速率的对比,加录下来。开始实验。 [板书]:二、金属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教师):好了,停止实验。请大家说说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观察到镁锌铁都有气泡产生,却都有热量发出。铜与酸反应没有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