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实验报告

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实验报告
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册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一、水泥胶砂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检测日期年月日4.分析与讨论:

实验二砂筛分析实验

一、砂的筛分析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4.分析与讨论:

实验三 砂的视密度(表观密度)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4.分析与讨论:

实验四 石子的视密度

(表观密度)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4.分析与讨论:

实验五 细骨料堆积密度试验

1、 主要仪器设备与材料: (1)台秤:称量5kg,感量5g 。

(2)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m,容积约最早为1L 。容量筒应先校正容积,以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并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下式计算容量筒容积(V):

12G G V -=

G1——筒与玻璃板总质量,kg;

G2——筒、玻璃板与水的总质量,kg 。 (3)烘箱、小勺、直尺、浅盘等。 2、 试验准备过程:

取缩分式样约3L,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过5mm 的筛分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3、 主要试验步骤: 4、 计算:

(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

fs

ρ按式计算(精确至10㎏/m3)。

)

/(100031

2fs m kg V m m ?-=ρ

式中:

m1——容量筒的质量(kg);

m2——容量筒连试样的总质量(kg); V ——容量筒容积(L)。 5、 数据记录: (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fs ρ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6.分析与讨论: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一Matlab软件使用

武汉工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一 专业班级:14级通信03班 学生姓名:秦重双 学号:1404201114 实验时间:2017年5月2日 实验地点:4B315 指导老师:杨述斌

实验一 MATLAB软件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软件环境; 2、熟悉MATLAB的常用运算符; 3、了解MATLAB的一些常用函数特别是信号处理常用的函数; 二、实验内容 1、浏览MATLAB软件的窗口和菜单。 2、在命令窗口输入help和要查询的函数名称,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帮助信息;直接用菜单中 的help,可以查到更详细的信息。 2、MATLAB中的固定变量: ans:在没有定义变量名时,系统默认变量名为ans; pi:表示 。 exp:表示数学中的e。 3、复数表示:如a+i*b或a+j*b,虚数用i和j表示。 4、请用help查看以下运算操作符的功能: +- * / \ ^ ‘; .* ./ .\ .^ .’; & | ~ xor;~= 完成下列操作,记录运算结果,并说明具体的运算功能: 输入矩阵 x=[1,2],y=[3,4],x’*y,回车;

输入x.*y,回车; 输入x.^y,回车; 输入2^3,回车;

5、请建立一个4×4的矩阵,矩阵中的元数值自定。要求写下输入的指令并记录结果; 6、本课程实验中常用的基本函数: (1)输入a=3+4*j,b=abs(a),记录运算结果,说出函数abs()的功能; abs为取复数X的模 (2)输入a=3+3*j,b=angle(a),记录运算结果,说出函数angle()的功能; angle()为X的相位 (3)zeros(m,n),m和n为正整数,请输入参数并记录结果,然后确定该函数的功能; m=2,n=3,即为两行三列的零矩阵 (4)ones(m,n),m和n为正整数,请输入参数并记录结果,然后确定该函数的功能; m=3,n=2为两行三列的一矩阵 (5)y=conv(x1,h1),输入help conv查看该函数的功能,并用讲过的例题或作业题来验证,请写下指令程序并记录结果;

物理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物理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五、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和一些简单的结果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并要求正确表示有效数字和单位 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或作图表示,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计算误差或不确定度. 七、实验结果: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 八、误差分析:当实验数据的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九、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解释,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简述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探究过程: 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 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探究结论:

东南大学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 第二次实验 实验名称:弱电实验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姓名:学号: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一:PocketLab的使用、电子元器件特性测试和基尔霍夫定理 一、仿真实验 1.电容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 图1-1 电容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波形图:

图1-2 电容电压电流波形图 思考题: 请根据测试波形,读取电容上电压,电流摆幅,验证电容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解:()()mV wt wt U C cos 164cos 164-=+=π, ()mV wt wt U R sin 10002cos 1000=??? ? ? -=π,us T 500=; ()mA wt R U I I R R C sin 213.0== =∴,ππ40002==T w ; 而()mA wt dt du C C sin 206.0= dt du C I C C ≈?且误差较小,即可验证电容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2.电感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 图1-3 电感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波形图:

图1-4 电感电压电流波形图 思考题: 1.比较图1-2和1-4,理解电感、电容上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对于电感而言,电压相位 超前 (超前or 滞后)电流相位;对于电容而言,电压相位 滞后 (超前or 滞后)电流相位。 2.请根据测试波形,读取电感上电压、电流摆幅,验证电感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解:()mV wt U L cos 8.2=, ()mV wt wt U R sin 10002cos 1000=??? ? ? -=π,us T 500=; ()mA wt R U I I R R L sin 213.0===∴,ππ 40002==T w ; 而()mV wt dt di L L cos 7.2= dt di L U L L ≈?且误差较小,即可验证电感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二、硬件实验 1.恒压源特性验证 表1-1 不同电阻负载时电压源输出电压 电阻()Ωk 0.1 1 10 100 1000 电源电压(V ) 4.92 4.98 4.99 4.99 4.99 2.电容的伏安特性测量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tlab 的基本操作与编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和基本操作 2)掌握MATLAB 矩阵的输入方式、元素的提取与组合 3)掌握数值运算。 4)掌握MATLAB 软件的绘图功能 5)掌握M 函数的编写。 二、实验内容: 1)启动MATLAB 软件,观察其界面组成及操作方法,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使用基本的MATLAB 命令,并观察记录执行结果 帮助、查询信息类命令:Demo 、help 、who 、whos 显示、记录格式等命令:clc 、clear 、format 尝试一下其他的命令(dos 命令) 3)生成一个5阶魔方矩阵,并提取其第(3、4、5)行,第(2、3、4)列构成的新的矩阵 5)用命令行方式求解下式的值 4 2 cos lim 2 2x x e x -→(提示使用syms x 定义一个符号,使用limit 函数) 6)MATLAB 的绘图 (1) 二维绘图命令plot :画出,sin x y =在]2,0[π∈x 上的图形 (2) 三维绘图命令plot3: 画出三维螺旋线 ?? ? ??===t z t y t x cos sin ,]4,0[π∈t 的图形. mesh 命令:绘制) 2(22y x e z +-=,在]5,5[-∈x ,]5,5[-∈y 区间的曲面 7)编写M 函数 利用程序流程控制语句编写一个函数myfactorial (n ),实现n !(阶乘)。要求使用help 命令可以列出相关的帮助信息。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名称:典型闭环系统的数字仿真及计算机解题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典型闭环的仿真过程 2)掌握MATLAB 编程实现典型闭环环节仿真 3)利用典型闭环环节仿真程序解题。 4)掌握MATLAB 下对控制系统进行时域、频域和根轨迹的分析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典型环节阶跃响应函数 典型环节冲击响应函数function [yout,t] = my_step(num,den,v,t0,tf,h,R,n) 输入参数: num :传递函数的分子系数向量 den :传递函数的分母系数向量 v :反馈比例系数 t0:仿真起始时间 tf :仿真终止时间 h :仿真步长 R:阶跃幅值 n:系统阶次 输出参数: yout :响应输出 t :时间向量 2)用上述函数分析以下系统,同时用simulink 分析该系统,并比较其结果。 3)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20030(400 )(2++= S S S s G ,用simulin 建模并分 析其单位阶跃响应。用MATLAB 命令绘出其伯德图和根轨迹图。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一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行性研究步骤; 2、学习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实验要求 硬件:Intel Pentium 120 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Win dows 95/98/2000 操作系统,Office 97/2000 软件 学时:2学时 写岀此项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可行性研究(结构化分析)方法; 2、绘制数据流图,使用Word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 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软件经理审查。 1 . 2 项目背景 (1 )待开发的软件产品名称:旅行社机票预定系统。 (2)本项目的提岀者:冯剑。开发者:李翀。用户:旅行社 (3)本软件产品将用于旅行社的机票预定和费用的记录。

1 . 3术语说明 DFD (数据流图):一种描述书记变换的图形工具,是结构化分析方法最普遍采用的表示手段,但数据流图并不是结构化分析模型的全部,数据字典和小说明为数据流图提供了补充,并用以验证图形表示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被建系统的模型。 1 . 4.系统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见附录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基本要求 ⑴功能 本软件实现的功能有:为游客提供机票预定服务,提高旅游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对航班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对机票费用记帐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记录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单位、旅行时间、目的地)、航班时间和班次,打印机票和帐单。 (2) 性能 时间:提供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在工作平台上。售票系统的定单必须无差错的存 储在机场的主服务器上。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进行及时正确的刷新。一笔业务在一分钟内完成。空间:运行空间 2M。 (3) 系统的输入和输岀 输入:旅行社定票单。数据完整,详实。 输岀:机票、帐单。简捷,快速,实时。 (4) 处理流程 旅行社将定票信息输入定票系统,系统输岀机票和帐单给旅客。 5 )安全保密要求

熔点的测定预习实验报告

河北北方学院2010级工业分析与检验一班邢妍萍 熔点的测定预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和应用。 2.掌握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 3.了解温度计校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成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 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某物质的固液两相置于同一容器中,将可能发生三种情况:固相迅速转化为液相;液相迅速转化为固相;固相液相同时并存,它所对应的温度TM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三、实验装置 温度计、b形管(Thiele管)、熔点毛细管、酒精灯、开口橡皮塞、乳胶管、玻璃棒、烧杯、表面皿 四、实验步骤 1.制备熔点管内径为1mm、长为60~70mm、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作为熔点管 2.样品的填装取干燥、研细的待测物样品放在表面皿上,将毛细管开口一端插入样品中,即有少量样品挤入熔点管中。然后取一支长玻璃管,垂直于桌面上,由玻璃管上口将毛细管开口向上放入玻璃管中,使其自由落下,将管中样品夯实。重复操作使所装样品约有 2~3mm 高时为止。 3、仪器安装向 B 管中加入浓硫酸作为加热介质,直到支管上沿。在温度计上 附着一支装好样品的毛细管,毛细管中样品与温度计水银球处于同一水平。 将温度计带毛细管小心悬于B 管中,使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在B 管的直管中部。 4、测定在 B 管弯曲部位加热。接近熔点时,减慢加热速度,每分钟升 1℃左 右,接近熔点温度时,每分钟约 0.2℃。观察、记录样品中形成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初熔温度)和样品完全变成澄清液体时的温度(终熔温度)。熔点测定应有至少两次平行测定的数据,每一次都必须用新的毛细管另装样品测定,而且必须等待浓硫酸冷却到低于此样品熔点 20~30℃时,才能进行下一次测定 5、未知样品,可用较快的加热速度先粗测一次,在很短的时间里测出大概的熔点。实际测定时,测定两次,加热到粗测熔点以下 10~15℃,必须缓慢加热,使温度慢慢上升,这样才可测得准确熔点

实验报告范本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学年第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图1 AMI/HDB3码型变换电路原理图 含有丰富的时钟分量,因此输出数据直接送到位同步提取锁相环(PLL) 编译码系统组成电原理图见图1。

实验四 熔点的测定

实验十一熔点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熔点测定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将晶体物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就可以从固态转化为液态,此时的温度就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如果给熔点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应该为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固体物质从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范围称为熔点范围(熔程),纯粹的晶体物质熔程很窄,一般为0.5 ~1.0℃,可以看成有固定的熔点。若有少量杂质存在时,有机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加长。因此通过测定熔点,可初步判断该化合物的纯度。也可以将两种物质混合后,看其熔点是否下降,以判断两种熔点相近的物质是否同一物质。 三、实验用品 提勒管(Thiele tube)温度计(150℃,精度0.1℃) 毛细管(内径1mm,长约8 cm,一端熔封) 开口软木塞玻璃管(长40~50cm,直径8~12mm) 浴液(液体石蜡或浓硫酸)苯甲酸样品和尿素样品 四、实验操作 (一)样品的填装 分别取少量经过干燥并研细的苯甲酸样品或尿素样品 (0.1~0.2克)堆在洁净干燥的表面皿上,将毛细管开口端向下插入样品堆中,有少量样品被挤入毛细管的开口端。再取硬质玻璃管直立于实验台面上,将挤入样品的毛细管开口端向上放入玻璃管中,任其自然落下,如此重复数次,使样品紧密地填充在毛细管底部约2~3mm。如样品易升华或受潮,则应将开口端熔封。每种样品装3~ 4根备用。 (二)仪器装置 将提勒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倒入液体石蜡或浓硫酸做为浴液。将装好样品的毛细管用橡皮圈固定于温度计的下端,使毛细管底端位于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间

(见实验图11-1),然后将此带有毛细管的温度计通过开口软木塞插入提勒管内,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两支管的中间 (注意勿使橡皮圈触及浴液,以免浴液被污染变黑)。 图11-1 熔点测定装置 (三)熔点的测定 1.粗测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操作,用小火徐徐加热提勒管支管底部(见实验图12-1),控制加热速度在每分钟升温2~3℃,观察并记录样品开始熔化的温度,即为粗测熔点,作为精测的参考。 2.精测待浴液温度下降至100℃左右时,将温度计取出,换上第二根毛细管,用小火加热(操作如前)。当温度升高至离粗测熔点约10~15℃时,须改用极小火加热,使温度上升约每分钟1~2℃。仔细观察毛细管中样品变化的情况。样品在受热的过程中,将依次出现“发毛”、“收缩”、“软化”、“出汗”(出现液滴)、“崩溃”等现象。“发毛”、“收缩”、“软化”以及形成软质柱状物而无液化现象时,都不是初熔,如果这种现象持续时间长,说明样品纯度较差,含杂质多。当出现“出汗”(即出现液滴)现象时才是初熔,记录此时的温度。当固体全部消失,样品变成清亮液体时,即为全熔温度。由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范围即为样品的熔点。 3.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另外2个毛细管中样品的熔点,取平均值。

东南大学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 学号:04211734 姓名:付永钦 日期:2014/6/7 1.图像直方图统计 ①原理:灰度直方图是将数字图像的所有像素,按照灰度值的大小,统计其所出现的频度。 通常,灰度直方图的横坐标表示灰度值,纵坐标为半个像素个数,也可以采用某一灰度值的像素数占全图像素数的百分比作为纵坐标。 ②算法: clear all PS=imread('girl-grey1.jpg'); %读入JPG彩色图像文件figure(1);subplot(1,2,1);imshow(PS);title('原图像灰度图'); [m,n]=size(PS); %测量图像尺寸参数 GP=zeros(1,256); %预创建存放灰度出现概率的向量 for k=0:255 GP(k+1)=length(find(PS==k))/(m*n); %计算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end figure(1);subplot(1,2,2);bar(0:255,GP,'g') %绘制直方图 axis([0 255 min(GP) max(GP)]); title('原图像直方图') xlabel('灰度值') ylabel('出现概率') ③处理结果:

原图像灰度图 100 200 0.005 0.010.0150.020.025 0.030.035 0.04原图像直方图 灰度值 出现概率 ④结果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原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比较集中。 2. 图像的线性变换 ①原理:直方图均衡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在图像中像素个数多的灰度值(即对画面起主 要作用的灰度值)进行展宽,而对像素个数少的灰度值(即对画面不起主要作用的灰度值)进行归并。从而达到清晰图像的目的。 ②算法: clear all %一,图像的预处理,读入彩色图像将其灰度化 PS=imread('girl-grey1.jpg'); figure(1);subplot(2,2,1);imshow(PS);title('原图像灰度图'); %二,绘制直方图 [m,n]=size(PS); %测量图像尺寸参数 GP=zeros(1,256); %预创建存放灰度出现概率的向量 for k=0:255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32156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 实验过程: 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

冰的熔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定冰的熔解热 一、前言 物质从固相转变为液相的相变过程称为熔解。一定压强下晶体开始熔解时的温度称为该晶体在此压强下的熔点。对于晶体而言,熔解是组成物质的粒子由规则排列向不规则排列的过程,破坏晶体的点阵结构需要能量,因此,晶体在熔解过程中虽吸收能量,但其温度却保持不变。物质的某种晶体熔解成为同温度的液体所吸收的能量,叫做该晶体的熔解潜热。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 2、应用有物态变化时的热交换定律来计算冰的溶解热。 3、了解一种粗略修正散热的方法——抵偿法。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其基本做法如下:把待测系统A和一个已知热容的系统B混合起来,并设法使它们形成一个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孤立系统C (C=A+B).这样A(或B)所放出的热量,全部为B(或A)所吸收。因为已知热容的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Q,是可以由其温度的改变△T 和热容C计算出来,即Q = C△T,因此待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也就知道了。 实验时,量热器装有热水(约高于室温10℃,占内筒容积1/2),然后放入适量冰块, 冰溶解后混合系统将达到热平衡。此过程中,原实验系统放热,设为Q 放 ,冰吸热溶成水, 继续吸热使系统达到热平衡温度,设吸收的总热量为Q 吸 。 因为是孤立系统,则有Q 放= Q 吸 (1) 设混合前实验系统的温度为T1,其中热水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内筒的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搅拌器的质量为m3(比热容为c3)。冰的质量为M(冰的温度和冰的熔点均认为是0℃,设为T0),数字温度计浸入水中的部分放出的热量忽略不计。设混合后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温度为T℃(此时应低于室温10℃左右),冰的溶解热由L表示,

东南大学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 416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年 11月 24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经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经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示、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能够“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2)自动控制的根本是闭环,尽管有的系统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

闭环形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专家系统等,从大局看,还是闭环。闭环控制能够带来想象不到的好处,本实验就是用开环和闭环在负载扰动下的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其原因之一就是取决调节器的结构和算法的设计(本课程主要用串联调节、状态反馈),本实验为了简洁,采用单闭环、比例调节器K。经过实验证明:不同的K,对系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说明正确设计调节器算法的重要性。 (3)为了使实验有代表性,本实验采用三阶(高阶)系统。这样,当调节器K值过大时,控制系统会产生典型的现象——振荡。本实验也能够认为是一个真实的电压控制系统。 三、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四、实验线路图: 五、实验步骤: (1)如图接线,建议使用运算放大器U8、U10、U9、U11、U13。

飞鸽传书实验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认识实习报告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方向)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实习成绩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说明: 1、实习指导教师由学院校内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实习、学生管理、参加实 习答辩、实习成绩评定、给出实习评语等工作。 2、实习报告由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基本格式(适用于 学院各专业),各专业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及实习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学生须按指导教师下达的实习报告格式认真进行填写。 3、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给出各项分值及总评成绩。 4、指导教师评语一栏由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教师)就学生在整个实习期间 的表现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包括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报告的质量、实习答辩的情况等。 5、学生必须参加实习答辩,凡不参加实习答辩者,实习成绩一律按不及格 处理。实习答辩小组应由2人及以上教师组成,其中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否则视作无效答辩。 6、实习报告正文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实习日记字数不少于200字/天。 7、实习报告正文中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可 由指导教师统一给出(自主实习除外)。学生自主实习的,可根据实习的情况自行填写以上内容。 8、自主实习的学生还应提供由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表(复印件),与实 习报告一起装订,作为参加实习答辩和评定成绩的依据。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评语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转入到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参观和听取专业报告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相关产品的研发过程和管理手段。具体任务包括: 1、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在生产科研中的应用; 2、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树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3、增强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 二、实习地点 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三、实习内容和要求 1、参观武汉烽火集团有限公司展厅,听取基地指导教师的介绍,了解我国光信息及通信 产业的发展现状、产品的研发过程。 2、在武汉锐诺斯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国际宽幅打印机的开发流程及发展动态。 3、在鑫人达电子有限公司,参观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波峰焊接设备和全自动源器件切片; 全自动回流焊接设备。 4、听取专家报告,了解计算机教育相关知识,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最新研究动态,了解 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技术。 5、实习期间,每天需记实习日记(最好手写),字数不少于200字/天,内容包括:时间、 地点、主要实习内容等。实习结束后,撰写认识实习报告(模版打印)。

物化实验报告_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丛乐 2005011007 生51 实验日期:2007年10月13日星期六 提交报告日期: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助教老师:刘马林 1 引言 1.1实验目的 1.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 2. 学会用步冷曲线对溶液凝固点进行校正 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认识 1.2 实验原理 稀溶液具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它与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为: *×f f f f B T T T K b ?=-= 其中,f T ?为凝固点降低值,*f T 、f T 分别为纯溶剂、溶液的凝固点,B b 为溶液质量摩尔浓度,f K 为凝固点降低常数,它只与所用溶剂的特性有关。如果稀溶液是由质量为B m 的溶质溶于质量为A m 的溶剂中而构成,则上式可写为: 1000××B f f A m T K M m ?= 即 310B f f A m M K T m =? (*) 式中: f K ——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单位为1 K kg mol -); M ——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1 g mol -)。 如果已知溶液的f K 值,则可通过实验测出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f T ?,利用上式即可求出溶质的摩尔质量。 常用溶剂的f K 值见下表。 表1 常用溶剂的f K 值 kg mol 1.853 5.12 6.94 于新相形成需要一定的能量,故结晶并不析出),温度降低至一定值时出现结晶,当晶体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回升,而后温度保持相对恒定。对于纯溶剂来说,在一定压力下,凝固点是固定不变的,直到全部液体凝固成固体后才会下降。相对恒定的温度即为凝固点。 对于溶液来说,除温度外还有溶液浓度的影响。当溶液温度回升后,由于不断析出溶剂晶体,所以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凝固点会逐渐降低。因此,凝固点不是一个恒定的值。如把回升的最高点温度作为凝固点,这时由于已有溶剂晶体析出,所以溶液浓度已不是起始浓度,而大于起始浓度,这时的凝固点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要精确测量,应测出步冷曲线,按下一页图1(b )所示方法,外推至f T 校正。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简 易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 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 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 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 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 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 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 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 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

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东南大学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八:抽样定理实验(PAM )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抽样定理的概念 2. 掌握模拟信号抽样与还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3. 了解模拟信号抽样过程的频谱 二. 实验内容: 1. 采用不同频率的方波对同一模拟信号抽样并还原,观测并比较抽样信号及还原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2. 采用同一频率但不同占空比的方波对同一模拟信号抽样并还原,观测并比较抽样信号及还原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三. 实验步骤: 1. 将信号源模块、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小心地固定在主机箱中,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2. 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在分别按下两个模块中的电源开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灯亮,两个模块均开始工作。 3. 信号源模块调节“2K 调幅”旋转电位器,是“2K 正弦基波”输出幅度为3V 左右。 4. 实验连线 5. 不同频率方波抽样 6. 同频率但不同占空比方波抽样 7. 模拟语音信号抽样与还原 四. 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1. 固定占空比为50%的、不同频率的方波抽样的输出时域波形和频谱: (1) 抽样方波频率为4KHz 的“PAM 输出点”时域波形: 抽样方波频率为4KHz 时的频谱: 50K …… …… PAM 输出波形 输入波形

分析: 理想抽样时,此处的抽样方波为抽样脉冲,则理想抽样下的抽样信号的频谱应该是无穷多个原信号频谱的叠加,周期为抽样频率;但是由于实际中难以实现理想抽样,即抽样方波存在占空比(其频谱是一个Sa()函数),对抽样频谱存在影响,所以实际中的抽样信号频谱随着频率的增大幅度上整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如上面实验频谱所示。仔细观察上图可发现,某些高频分量大于低频分量,这是由于采样频率为4KHz ,正好等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频谱会在某些地方产生混叠。 (2) 抽样方波频率为8KHz 时的“PAM 输出点”时域波形: 2KHz 6K 10K 14K 输入波形 PAM 输出波形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 自动化 班号 组别 指导教师 姓名 同组者 1.熟悉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 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按下列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建立相应的SIMULINK 仿真模型,观察并记录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 ① 比例环节1)(1=s G 和2)(1=s G ; 比例环节1)(1=s G 因为1)(1=s G ,所以由拉普拉斯变换得到y (t )=x (t ),故得到的图像为单位阶跃曲线。 2)(1=s G

因为2)(1=s G ,由拉普拉斯变换得到y (t )=2x (t ),所以曲线为单位阶跃曲线的2倍。 ② 惯性环节1 1)(1+= s s G 和1 5.01)(2+= s s G 1 1)(1+= s s G 1 5.01)(2+= 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s s G =)(1 由s s G =)(1,所以==)()()(s X s G s Y 1,,由反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一个单位冲击函数,所以图像为一条直线。 ⑤ 比例+微分环节(PD )2)(1+=s s G 和1)(2+=s s G (PD )2)(1+=s s G

1)(2+=s s G 由==)()()(s X s G s Y s 11+,进行反拉氏变换后得=)(t y 1,为常数函数,一条直线,比上图 变化小了一点。 ⑥ 比例+积分环节(PI )s s G 11)(1+=和s s G 21 1)(2+= (PI )s s G 11)(1+= s s G 21 1)(2+=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彩色分辨视野测定实验报告 学号:02a14541姓名:庄加华高意日期:摘要:本实验旨在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比较左 右视野的异同并指出盲点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并计算它的大小。实验以一名大学生为被试,用 彩色视野计测定被试的视野以及盲点范围。研究结果表明: (1)被试视野范围红色视标上方为40,鼻侧72°,下方50°,颞侧65°。 (2)被试左右两眼的视野范围都大致呈椭圆形,视野在不同角度上可以看到的范围是不一

样的,在鼻侧要小于颞侧,上方小于下方。引言: 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观察到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人的视 野范围,在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15°,扩大的视野范围为150°;在水平面内,最大 固定视野为180°,扩大的视野为190°。人眼最佳视区上下,左右视野均为只有°左右;良好视野范围,位于在垂直面内水 平视线以下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15°的范围内;有效视野范围,位于垂直面内 水平视线以上25°,以下35°,在水平面内零线左右各35°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视线,直立时低15°,放松站立时低30°,放松坐姿时低40°,因此,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的下界限也应随放松坐姿,放松立姿而改变。色觉视野,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白色视野最大,黄﹑蓝﹑红 ﹑绿的视野依次减小。方法: 被试者

东南大学机械学院20XX级一名本科生,男,年龄为20,视力正常 仪器与材料 彩色分辨视野计,红色视标,视野图纸,铅笔 实验设计采用双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左右眼和角度,因变量为被试看到的视野范围。 实验程序 准备工作 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 上做记录的方法。(记录时与被试 反应的左右方位相反,上下方位颠倒)。 2、主试选择一种某一大小及颜色(如红色)的刺激。 3、让被试坐在视野计前。被试戴上遮眼罩把左眼遮起来,下巴放在仪器的支架上,用右 眼注视正前方的黄色注视点,一定不要转动眼睛。同时用余光注意仪器的半圆弧。如果看到 弧上有红色的圆点,或者原来看到了红色后来又消失了,要求立即报告出来。在红点消失前,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1

武汉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3.掌握绘制灰度直方图的方法,理解灰度直方图的灰度变换及均衡化的方法。 灰度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灰度级,纵坐标是该灰度级出现的频度,它是图像最基本的统计特征。依据定义,在离散形式下, 用rk 代表离散灰度级,用pr(rk)代表pr(r),并且有下式成立: n n r P k k r = )( 1,,2,1,010-=≤≤l k r k Λ (1-1) 式中:nk 为图像中出现rk 级灰度的像素数,n 是图像像素总数,而nk/n 即为频数。 (a) Lena 图像 (b) Lena 图像的直方图 图1-1 Lena 图像及直方图 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是以累积分布函数变换法为基础的直方图修正法。假定变换函数为 ωωd p r T s r r )()(0 ?== (1-2) 当灰度级是离散值时,可用频数近似代替概率值,即 1,,1,010)(-=≤≤= l k r n n r p k k k r Λ (1-3) 式中:l 是灰度级的总数目,pr(rk)是取第k 级灰度值的概率,nk 是图像中出现第k 级灰度的次数,n 是图像中像素总数。 所以式(1-2)可以表示为

1,,1,01 0) ()(0 -=≤≤== =∑∑==l k r r p n n r T s j k j j r k j j k k Λ (1-4) 灰度线性变换,假定原图像f(x, y)的灰度范围为[a, b ],希望变换后图像g(x, y)的灰度范围扩展至[c, d ],则线性变换可表示为 c a y x f a b c d y x g +---= ]),([),( (1-5) (a) 原始图像 (b) 灰度变换后的图像 图1-2线性灰度变换 MATLAB 是集数值计算,符号运算及图形处理等强大功能于一体的科学计算语言。作为强大的科学计算平台,它几乎能够满足所有的计算需求。MATLAB 全称是Matrix Laboratory (矩阵实验室),一开始它是一种专门用于矩阵数值计算的软件,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它在矩阵运算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MATLAB 软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适用性。在保持内核不变的情况下,MATLAB 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学科推出相应的工具箱(toolbox)。目前,MATLAB 已经把工具箱延伸到了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诸多领域,诸如数据采集、概率统计、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物理仿真等,都在工具箱(Toolbox )家族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实验中我们主要用到MATLAB 提供图像处理工具箱(Image Processing Toolbox )。 三.实验提示 1.MATLAB 与数字图像处理 实际上MATLAB 中的绝大多数的运算都是通过矩阵这一形式进行的。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MATLAB 在处理数字图像上的独特优势。理论上讲,图像是一种二维的连续函数,然而在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数字处理的时候,首先必须对其在空间和亮度上进行数字化,这就是图像的采样和量化的过程。二维图像进行均匀采样,就可以得到一幅离散化成M ×N 样本的数字图像,该数字图像是一个整数阵列,因而用矩阵来描述该数字图像是最直观最简便的了。而MATLAB 的长处就是处理矩阵运算,因此用MATLAB 处理数字图像非常的方便。 MATLAB 支持五种图像类型,即索引图像、灰度图像、二值图像、RGB 图像和多帧图像阵列;支持BMP 、GIF 、HDF 、JPEG 、PCX 、PNG 、TIFF 、XWD 、CUR 、ICO 等图像文件格式的读,写和显示。MATLAB 对图像的处理功能主要集中在它的图像处理工具箱(Image Processing Toolbox )中。图像处理工具箱是由一系列支持图像处理操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